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2024-08-17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精选十篇)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篇1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53例, 男31例, 女22例, 年龄3~9个月25例, 9个月~2岁22例, >2岁6例, 平均体质量 (17.8±3.78) kg, 病程7~15d。所有患儿均符合《儿科学》第7版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诊断标准[1]: (1) 呼吸突然加快>60次/min; (2) 心率突然>180次/min; (3) 突然极度烦躁不安, 明显发绀, 面色苍白或发灰, 指 (趾) 甲微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以上3项不能用发热、肺炎本身和其他合并症解释者。 (4) 心音低钝、奔马律, 颈静脉怒张; (5) 肝脏迅速增大; (6) 尿少或无尿, 眼睑或双下肢水肿。具备前5项即可诊断为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本组患儿均有咳嗽、气促、呼吸及心率增快, 肺部干湿性啰音, 发热45例, 紫绀、烦燥29例, 肝脏增大27例, 昏迷1例, 呼吸衰竭1例。

1.2 治疗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取平卧或半卧位, 去除病因, 尽量避免患儿烦躁、哭闹, 均采用常规治疗[2]:抗生素、吸氧、镇静、利尿、西地兰饱和法、支持疗法等, 中毒性脑病给予降颅压治疗, 在此基础上应用参麦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 每天1次, 连续治疗2周。观察治疗后化验检查各指标, 复查胸部X线, 咳嗽、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等。

1.3 疗效评定标准

治愈:化验检查各指标正常, 胸部X线检查示双肺清晰, 心率、呼吸正常, 肺部症状、体征消失;显效:化验检查各指标正常, 咳嗽、呼吸困难明显减轻, 肺部啰音基本消失, 24h内心功能改善1级;好转:化验检查各指标正常, 咳嗽、呼吸困难减轻, 肺部啰音减少, 但未完全消失, 24~48h心功能改善1级;无效:用药后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 >48h心功能无改善。

2结果

经上述治疗2周后, 53例患儿中治愈38例 (71.7%) , 显效12例 (22.6%) , 好转3例 (5.7%) , 无死亡病例。全部病例治疗后均痊愈出院, 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

3讨论

小儿肺炎是威胁我国儿童健康的常见疾病, 由于小儿肺部组织弹性差, 血管丰富, 间质发育旺盛, 肺泡数目少, 含氧量少, 易被黏液所阻塞。据统计, 我国每年约有30万婴幼儿死于肺炎, 居<5岁儿童病死率首位。婴儿重症肺炎时, 机体处于明显缺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能量代谢偏差和感染毒素等不利的影响下, 血管活性物质儿茶酚胺等分泌增多, 引起肺小动脉痉挛、肺动脉高压、微循环障碍及心脏负荷加重, 从而可导致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是小儿肺炎的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高。其发病机制主要为缺氧、感染引起肺动脉高压、心脏负荷增加及心肌功能受损, 导致心排血量减少。

参麦注射液是以人参、麦冬为原料, 经现代工艺提取有效成分制成的中药注射液, 人参长于补肺、脾之气, 且有生津之功;麦冬润肺养阴, 两药合用, 共奏补肺益气之功。现代药理研究显示, 参麦注射液能很快解除呼吸道喘憋症状, 酸中毒时清除机体各种有害物质, 降低肺动脉压力和肺循环阻力, 保证肺部血液供应, 解除肺支气管梗阻症状;参麦注射液能增加能量储备, 促进心肌细胞DNA合成, 促进蛋白质合成, 扩张外周血管, 减轻外周血管的阻力, 心输出量增加, 冠脉血流量增加, 改善泵功能, 从而改善心力衰竭症状[3], 促进组织恢复;抗血小板凝集, 改善血液流变性和抗心肌缺血[4];减少心肌耗氧量, 调节机体免疫力, 抑制氧自由基, 抗脂质过氧化等, 保护受损机体, 提高免疫机能;参麦注射液还通过抑制细胞Na+-K+-ATP酶活性, 影响Na+-K+和Na+-Ca2+交换, 使Ca2+内流增加, 对心脏具有正性肌力作用;大剂量参麦注射液能够稳定血压, 改善左室收缩功能, 减少左室收缩末期容积。

本组研究显示, 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入院后, 在吸氧、保温、镇静、保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西地兰强心, 速尿利尿, 应用扩血管药等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后, 患儿的症状、体征以及心功能均有了明显改善。参麦注射液的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和输液反应为主, 偶见血管刺激性疼痛的发生, 此时减慢静脉滴注速度后疼痛会消失, 因此, 临床应用过程中, 要严格按照适应证范围使用, 并加强用药监护, 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总之, 参麦注射液辅助用于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治疗, 取得了显著疗效, 患儿易耐受, 不良反应少, 是临床治疗小儿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一种有效方法, 值得医院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晓明, 王卫平.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275-278.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 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管理指南 (试行) (上) [J].中华儿科杂志, 2007, 45 (2) :83-90.

[3]叶小斌.参脉注射液合多巴酚丁胺治疗心肌病心力衰竭[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3, 13 (7) :431.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篇2

【中图分类号】R25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3-0439-01

参麦注射液在临床上用于治疗脑梗塞已见多篇报道。本文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从2012年01月至2014年01月共观察病例50例,现将研究方法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入组条件:①年龄80岁以下,男女不限。②急性脑梗死(颈内动脉系统)发病一般不超过72h。③首次发病,或过去未留下神经功能缺损者。④肢体肌力低于Ⅳ级。⑤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5~40分者(按比例1986年全国脑血管病扬州会议制定的评分标准草案)。⑥头颅CT或MRI排除伴有颅内出血。⑦大面积脑梗死致严重脑水肿、意识不清或有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有出血倾向者均不作为入组病例。所有病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从45~79岁,平均年龄63.85±7.26。

1.2方法

给予参麦注射液50ml静脉滴注,每日一次。共15d。除病情需要应用治疗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水肿及营养脑神经等药物外,未采用其他扩管及溶栓药物。

1.3 观察指标:治疗前后全部病例均行脑电图检查,并于清晨空腹采血,检查血液流变学指标:血小板(BPC)粘附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因子I(FG),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及肝肾功能。

1.4 脑梗死疗效判定标准:50例病人治疗前后均测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并计算治疗前后的积分差值。依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的减少(功能改善程度)及治疗后的生活能力状况(病残程度)分出:①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0级。②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③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 。④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在17%左右。⑤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增加在18%以上。⑥死亡。

1.5 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评价:根据出现不良反应程度及药物相关按下列等级在用药后15d判定。①使用安全,无不良反应。②不良反应轻微,不影响用药。③停止用药,不良反应消失。④停止用药,不良反应存在。⑤停止用药,不良反应必须给予治疗。⑥不能判定。

2 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和治疗前做比较,实验室检查和症状体征为依据,判断病情恢复情况,参麦注射液治疗脑梗塞有效率68%。

3讨论

参麦注射液是由红参、麦冬组方制备而成中药复方注射液,其有效成分为人参皂甙,麦冬皂甙,麦冬黄酮等,加速ATP的合成,提高Na+K+-ATP酶活性,提高膜转运电位,防止Na+、K+内流,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Ca2+的释放[1],从而减轻缺血、缺氧所致的脑水肿。参麦注射液还能防护氧自由基对脑细胞损伤,减少缺血和再灌注损伤时脑组织过氧化产物生成,能提高大脑皮层耐低氧能力,防止脑水肿形成,减轻脑水肿程度[2]。已有多篇文章报道参麦注射液能有效的治疗缺血性脑病[3],本文通过临床观察进一步了解其治疗效果。

结果显示:参麦注射液治疗ACI疗效满意,且未发现任何不良反应。

出血性脑梗塞的机制是梗塞后血管损伤和血液再灌注所致。动脉阻塞后,其远端血管缺血,缺氧,使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壁受损,当高压的血流进入已有破损的血管内,使血管破裂出血。参麦注射液具有早期神经保护功能,能改善脑水肿,缩小脑梗死灶,并增加脑血流量,使脑梗死的缺血区血流增加而非梗死区和对侧无变化,避免“盗血”现象,不会出现梗塞区出血进一步加重。②部分ACI为进展型脑中风,麦注射液的溶栓,抗凝,降血粘度等功能不仅对已发生的血栓起治疗作用,且同时也能抑止进展型急性脑梗塞血栓的进一步发生,发展,从而避免病情进行性加重。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来探讨,人体疾病大部分与行为生活方式有关,脑血管疾病又称为富贵病,中性脂肪攝入过多,以及体力过少引起,对水的摄入过少或排出过多,或体内环境不能存水导致血液粘稠,血流缓慢,血管痉挛,严重者可致脑梗塞。社会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疾病和周围人际环境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左侧属阳,代表身边的男性;右侧为阴,代表女性,而头部代表长辈。加强病人的修养,改善同周围的人际关系即可防治各种疾病,有调查显示基督教徒很少有脑血管疾病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头顶都有光环,人类还有许多看不到的未知领域,心平气和对自己乃至周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这是不可疑问的。所以孝亲尊师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引进医学领域,精神的困扰时常会引起身心疾病的发生。在此期间有人提出吃素可解决许多不治之病,而且有利于保护自然,降低世界的温室效应。

红参补气,麦冬滋阴,参麦药用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参麦强肾固本,通过调节内环境的神经递质和电解质等血液成分保持体内水平衡,使血管中水分不会过多流失,保持脑血流的稳定,防治脑血管缺血缺氧引起的痉挛,血栓形成,梗塞等后果。参麦还具有扩张血管功能,使痉挛血管和被栓塞血管得以舒缓,增强抗栓药的治疗效果,有利于病人的康复。参麦静脉注射同时舒缓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脑梗塞只是机体动脉栓塞的缩影,机体整体此时都或多或少受到干扰,血液浓缩,血流缓慢,血管痉挛;参麦舒张整个机体的血脉,使各个器官都得到有效灌注,保持人体整体的良好状态。

参考文献

[1] 屠传建, 顾志伟, 宋大刚. 参麦在防治外伤性脑血管痉挛中的疗效探讨[A]. 中华医学会神经外科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G]. 2011.

[2] 赵群, 勾巍毅, 马勇. 参麦注射液在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中的应用[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2, (05).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 年6 月-2014 年5 月在本院急诊、ICU住院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2 例, 其中腹部创伤24 例, 胸部损伤22 例, 四肢或骨盆创伤10 例, 颅脑创伤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1 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创伤情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见表1。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符合创伤休克的临床诊断标准;致伤因素为交通事故或其他机械性损伤;年龄15~75 岁;颅脑损伤患者GCS评分为6~14 分;RTS评分3~9 分[8]。

1.2.2 排除标准 患者入院时休克已进入失代偿期;患者有两种以上受伤因素引起的复合伤;年龄不在15~75 岁之间;合并有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

1.3 抢救方法

1.3.1 一般措施 接诊后把患者置于平卧位, 头和躯干抬高20°~30°, 下肢抬高15°~20°, 面罩吸氧, 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立即建立动静脉通道以便进行监测动脉压和液体复苏;有外出血者控制外出血、有四肢骨折者固定骨折、有血气胸者行引流处理等。

1.3.2液体复苏 对照组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 即输注晶体液 (林格氏液、5%葡萄糖等) 、胶体液 (羟乙基淀粉) 及输血浆、全血等, 液体的总入量为估计出血量的2倍。试验组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基础上加用1瓶50 mL参麦注射液快速静滴, 8 h后再使用一次。对照组同方法给予等容量氯化钠溶液。

1.3.3 其他治疗措施 两组患者在止血药物的应用、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等方面的治疗措施一致。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 (T1) 、治疗后1 h (T2) 、6 h (T3) 、12 h (T4) 的心率 (HR) 、平均动脉压 (MAP) 、脉搏血氧饱和度 (SpO2) 等指标变化, 以及尿量、升压药物用量, 并在治疗前和治疗后抽取静脉血行血液流变学检查。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平均动脉压变化比较 在T3、T4 时, 两组患者MAP均较治疗前升高, 且试验组的MA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2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心率变化比较 在T2、T3、T4 时, 两组患者的H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且试验组的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3。

2.3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血氧饱和度比较 在T3、T4 时, 两组患者SpO2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 且试验组的Sp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4。

2.4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尿量比较 在T3、T4 时, 两组患者尿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 且试验组的尿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5。

2.5 两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 两组治疗后试验组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四项指标的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6。

2.6 升压药物用量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6 h后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 (8.1±1.3) mg明显少于对照组的 (11.2±2.3) mg,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创伤性休克是由于各种创伤引起的急性有效循环血量减少、血液循环功能障碍, 组织血液流量严重不足, 导致全身性各种重要器官、细胞机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害为主要病理生理改变的综合征。创伤休克是低容量性休克, 补充血容量是纠正休克引起的组织低灌注和缺氧的关键。但是对于出血未控制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 早期输入大量的液体会影响机体的凝血功能, 加重出血。为了规避这些风险临床上常常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方法, 是指在不影响重要组织器官灌注的情况下, 控制液体的输注速度及输液量, 维持血压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条件下, 从而达到既保护了器官功能又减少出血量的目的。因此, 对于出血未控制的创伤性失血性休克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可使机体代偿机制和液体复苏充分发挥作用, 在某种程度上可改善组织氧供, 从而改善预后。参麦注射液用于治疗创伤性休克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本课题主要的目的是探讨参麦注射液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麦注射液是首批全国中医院急诊科必备中成药注射剂, 参照古方“参麦饮”制成, “参麦饮”来源于李呆《内外伤辨感论》中的生脉散去五味子而成, 组方中有两种主要的中药成分:人参和麦冬, 其中, 人参的主要作用是大补元气、补肺气;麦冬的主要作用是清肺气、养津液。因此参麦饮的主要功效是益气、固脱生津、复脉等, 主要用来治疗元气亏损、气少神疲、汗出、津伤、气喘欲脱等症。有多个药理学试验和临床研究证明, 人参可以改善心肌代谢, 增加心肌能量贮备, 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 加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心输出量, 麦冬能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 加强心肌收缩力, 可扩张外周血管, 减轻心脏负荷。两药协同使用可以明显加强心肌收缩力, 增加重要组织器官的血液供应, 改善组织的微循环, 提高机体耐缺氧和抗应激能力[11,12]。人参的有效成分为人参皂苷, 麦冬的有效成分为麦冬皂苷及麦冬黄酮, 它们的主要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平滑肌Na+-K+-ATP酶活性, 影响Na+-K+和Na+-Ca2+交换, 促使细胞外的Ca2+向细胞内的转移增多, 从而加强心肌收缩力, 进而增加了心排量和有效的循环血量。有研究表明, 参麦注射液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作用。除此之外, 参麦注射液能降低血液黏度, 显著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性, 增加红细胞变形能力, 从而改善休克患者的微循环, 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和抗应激能力, 减轻对细胞的损伤, 促进血压恢复正常。总体来讲, 参麦注射液兼顾有一些血管活性药和强心药的功效, 因此在创伤性休克的临床治疗中使用参麦注射液有利于机体改善或逆转休克的病理生理状态, 同时使限制性液体复苏的治疗效果更明显, 提高抢救患者的成功率[13,14]。

本研究中, 试验组患者在治疗后6、12 h的MAP、SpO2、尿量及1、6、12 h的HR, 以及升压药物用量、血液流变学等观察指标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表明在创伤性休克限制性液体复苏中使用参麦注射液, 能够升高血压, 增加尿量, 改善血氧饱和度, 减慢心率, 同时降低血液黏稠度作用, 并减少治疗早期升压药物用量, 从而提高创伤性休克患者的有效循环血量和内脏灌注, 改善低氧血症, 缓解血液高凝状态, 减轻升压药物对肾脏的损害, 有利于创伤性休克的复苏。

综上所述, 参麦注射液适合休克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的联合治疗, 改善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而且参麦注射液价格低廉、操作方便, 无明显副作用, 安全性高, 易于接受, 预期临床疗效果好, 特别值得基层医院推广。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性休克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5月在本院急诊、ICU住院的创伤性休克患者62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1例。试验组患者在采用限制性液体复苏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50 m L静滴, 8 h后再使用一次;对照组患者只单纯采用常规限制性液体复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的平均动脉压 (MAP) 、心率 (HR) 、血氧饱和度 (Sp O2) 、尿量、血液流变学、升压药物用量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6、12 h, 两组患者MAP、Sp O2均较治疗前升高, 尿量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加, 且试验组的MAP、Sp 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尿量均明显多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治疗后1、6、12 h, 两组患者的HR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 且试验组的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试验组的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四项指标的下降程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治疗6 h后的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参麦注射液适合休克早期限制性液体复苏的联合治疗, 能够改善创伤性休克的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篇4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治疗老年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平喘、强心利尿等综合治疗,治疗组用参麦40ml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用多巴酚丁胺20mg加入5%葡萄糖液200ml中静脉点滴,1次/d。结果:治疗组疗效于对照组。结论:参麦注射液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疗效显著和安全。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多巴酚丁胺;肺心病;急性发作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4-0023-01

Efficacy of shenmai injection o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r-pulmonale

JI JunCHEN Zhenxin

(Zhongshan University fifth hospital old age branch ,Guangzhou ,Guangdong ,510000)

【Abstract】 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Shenmai injection on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r-pulmonale1. Methods:96 cases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r-pulmonale during acute attack pha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2 group.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bed rest, low salt diet, persistent low-flow oxygen inhalation, maintenance of patent airway, anti2infection, easting cough, sputum expulsion, cardiotonics, diuretics etc.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14 days. Symp toms, signs and cardiac function were evaluated 4~6 days after treatment. Result s:The therapeutic efficacy of the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χ2 = 1.168, P < 0.0017) . NO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both of group s. Conclusions:Shanmai injection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reatment with acute exacerbation of cor-pulmouale.

【Keywords】Shenmai injection;cor-pulmonaleacute exacerbation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72例为本院急诊科2007年8月至2008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患者,均符合1984年全国第四次肺心病专业会议诊断标准,心功能按NYHA标准进行分级。其中男性40例,女性36例,年龄50~80岁,病程5~25年,右心衰38例,全心衰20例,心功能Ⅱ级20例,≥Ⅲ级48例,临床检查除外高血压病及冠心病等其它心血管病变、免疫及内分泌病变和肝、肾功能不全。

1.2方法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参麦组)36例,其男性20例,女性16例年龄51~80岁,平均(58.7±4.5)岁,病程6-25年,平均(11.0±1.1)年;左心衰20例,全心衰18例,心功能II级20例,≥Ⅲ级28例;对照组多巴酚丁胺组36例,其中男性22例,女性14例,年龄50~78岁,平均(58.49±4.54)岁,病程5~24年,平均(11.3±1.2)年,右心衰22例,全心衰16例,心功能Ⅱ19例,≥Ⅲ级25例。两组属性别、年龄、病程、心力衰竭类型和心功能级别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两组均常规给予休息、低盐饮食,低流量持续给氧、保持呼吸道通畅,抗感染、止咳祛痰、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适当强心利尿。治疗组用参麦注射液40ml加5%葡萄糖200ml静脉点滴,1次/d;对照组用多巴酚丁胺20mg加5%葡萄糖200ml静脉点滴,1次/d;两组均连续用药14d,用药前后查血常规、血糖、电解质、肝及肾功能,每次准确记录症状、体征和心功能进步程度。

1.3疗效判定标准依据症状、体征和心功能进步程度进行评定。显效:用药4~6d后咳嗽、紫绀、心悸和气促消失,能做日常活动,颈静脉怒张消失,双肺干湿性罗音明显减少,肝脏较治疗前明显回缩,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下肢浮肿消失,心功能进步Ⅱ级;有效;心悸气促消失,咳嗽和紫绀明显好转,肝脏较治疗前有所回缩,肝颈征阴性,双下肢浮肿减轻,心功能进步工级;无效:用药4~6d后症状、体征和心功能无改善,甚至加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χ2检验。

2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者显著性差异,又无任何不良反应。见表1。治疗结束后复查血常规正常,血糖,电解质、肝肾功能与治疗前无差异。

3讨论

参麦注射液主要成份是人参和麦冬,有扩张血管、除具有降低肺循环阻力的作用,尚具有增强心肌与膈肌收缩力作用[1],因此能改善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的症状体征,使心功能改善。本组结果显示参麦注射液疗效显著,无不良反应,可推荐用于治疗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尤其合并膈肌疲劳患者。

参考文献

[1]金光桥,张珍祥,牛汝辑.多巴酚丁胺和参麦注射液对慢性缺氧鼠肺循环作用选择性实验研究[J].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1997,19(4):201.

参麦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头晕疗效观察 篇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实验的资料来源于2009年8月—2012年9月来医院就诊的脑外伤患者, 共46例, 其中, 男性26例, 女性20例, 年龄区间为29~65岁, 平均年龄为45岁。其中, 被确诊为脑挫裂伤患者6例, 颅内血肿患者5例, 脑震荡患者31例, 外伤性蛛网膜出血患者4例。所有的病例均经CT检查确诊。将46例患者分为两组, 其中, 治疗组24例, 对照组22例, 两组在病因、病情、年龄、性别等方面没有显著差异,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的治疗方法为:对治疗组的24例患者注射50mL参麦注射液、生理盐水或250mL葡萄糖, 静脉滴注, 每日注射1次, 静滴时间约为6h。对照组的治疗方法为:对对照组的22例患者注射20mL的丹参注射液、生理盐水或250mL葡萄糖, 静脉滴注, 每日注射1次, 静滴时间约为6h。根据两组患者病情的需要, 可以同时采取降糖药、降血压药等其他药物治疗措施[1]。

1.3 观察指标分析

本实验观察指标分为显效、有效、无效三种。其中, 显效的标准为耳鸣、恶心呕吐、眩晕症状都完全消失, 在随访1周中没有复发情况[2]。有效的标准为眩晕症状有明显改善, 偶尔会出现发作性加重, 在起床或者头部活动中有轻微头晕现象。无效的标准是症状没有明显改善或只有轻度改善, 没有实现有效治疗的标准。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分析, 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的治疗结果如表1所示。根据表1可知, 两组治疗的显效率分别为:治疗组70.8%, 对照组40.9%。两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治疗组95.8%, 对照组77.3%。两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具有显著差异 (P<0.05) 。

[n (%) ]

注:与对照组相比, *P<0.05。

3 讨论

脑外伤后头晕症状是一种常见的脑外科疾病, 主要表现为患者的平稳性降低, 看东西时比较模糊且害怕阳光照射, 经常伴有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头晕目眩等症状[3]。主要是因为患者的感觉神经受到破坏, 或者是动脉痉挛引起供血量减少, 体内的淋巴细胞增多, 导致患者体内的淋巴腔扩大, 神经末梢出现变异和缺氧等情况, 在出现脑外伤后, 由于脑血管调节功能出现一些障碍, 可能会出现以上问题, 导致患者出现头晕症状。从中医学角度来看, 头晕症状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外伤劳损和年老体弱, 导致风寒湿邪趁机进入人体中, 阻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 进而产生头晕症状[4]。因此, 中医对头晕症状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头痛、多汗、眩晕、身体弯曲、痰中阻塞等确诊。

本实验采用参麦注射液来治疗脑外伤后头晕症状, 由于参麦注射液是由麦冬、红参等珍贵药材制作而成的药物具有养气养阴和促进血液循环的功效。经研究表明, 该药物中的麦冬黄铜、麦冬皂甙、人参皂甙不仅能够增强心肌的收缩力和神经张力, 还能扩张血小板的活性和促进周围血管的扩张, 降低人体血液的粘度, 加速血液循环, 为大脑提供充足的血液, 以缓解头晕症状。同时, 红参还能够通过各种细微的调节, 来改善组织细胞的供氧需求, 提高细胞的存活率, 对前庭神经细胞核脑细胞进行保护。根据本实验研究的结果, 治疗组通过参麦注射液治疗后, 其治疗有效率高达95.8%, 且无复发情况出现;对照组通过丹参注射液治疗后, 其治疗有效率仅为77.3%, 表明对照组的治疗方案明显存在问题。同时, 本实验研究表明, 参麦注射液对治疗脑外伤后头晕有明显作用, 且方便易行, 操作简单, 副作用较少, 疗效显著, 可以在临床实验中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永, 何斌, 张玉宝, 等.参麦注射液治疗脑外伤后头晕的临床疗效[J].按摩与康复医学:下旬刊, 2012, 3 (10) :44.

[2]高建华.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J].光明中医, 2011, 26 (12) :2463.

[3]陈能章.参麦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9) :99-100.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社区自2008年1月至2010年9月共收治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215例, 男121例, 女94例, 年龄44~79岁, 平均61.3岁, 病程长2~13年,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胸疼、胸闷、心慌、头晕等症状。内科合并症高血压69例, 糖尿病44例, 脑梗死51例。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脂检查, 血清三酰甘油 (TG) 增高, 血清总胆固醇 (TC) 增高;心电图检查:S-T段压低, T波低平或倒置, 出现R波。所有患者肝、肾功能正常。随即将患者分为2组, 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108例, 采用参麦注射液治疗, 对照组107例, 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与血塞通治疗, 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病例均符合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1], 治疗前均检查血、尿常规、血脂、血糖、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所有患者均给予扩张血管、降血压、防止血小板聚集等常规治疗, 给予阿司匹林75mg/次, 每晚1次, 卡托普利25mg/次, 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参麦注射液40m L加入5%葡萄糖250m L或0.9%氯化钠250m L中静脉滴注, 15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20m L、血塞通300mg加入5%葡萄糖250m L或0.9%氯化钠250m L中静脉滴注15d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应认真测量血压, 观察胸闷、胸痛、心悸、头晕发作的时间、频率并详细记录。

1.3 效果判定

根据冠心病心肌缺血症状及心电图进行判定:临床胸闷、胸痛、头晕、心悸等症状全部消失, 心电图检查恢复正常, 治疗后30d内没有再次发作, 为显效;临床胸闷、胸痛、头晕、心悸等症状基本消失或或明显减轻, 心电图检查S-T段回升, T波由倒置和双向变为平坦或直立, 但未恢复正常, 治疗后30d内发作次数3~5次, 为有效;临床胸闷、胸痛、头晕、心悸等症状没有任何改变或加重, 心电图无改变或T波倒置加深, 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4.0统计软件, 计量资料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中可以看出,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7%,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 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P<0.05) 。

所有患者在治疗时仅出现轻微的胃肠道不适症状, 调整剂量后症状消失, 没有发生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 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

3 讨论

冠心病心肌缺血是临床心血管系统中常见的疾病, 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健康, 如不及时治疗, 可引起心绞痛、心肌梗死的发生。心肌缺血是由于心肌细胞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供血减慢, 增加了心肌耗氧量。参麦注射液是中药制剂, 有由人参和麦冬组成, 益气固脱, 养阴生津、生脉的作用。经临床药理研究显示, 参麦注射液能显著提高动脉血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 增加心输出量, 改善冠脉血流量, 增加机体和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 减少心肌耗氧量, 还能有效保护和修复心肌细胞[2], 人参对血小板具有解聚和抑制粘附聚集作用, 抑制血栓素A2合成, 明显减少血栓素含量, 增加心肌供氧[3]。参麦注射液具有疏通冠状动脉血管, 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微循环, 能有效扩张冠脉血管和脑血管, 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综上所述,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可有效保护心肌, 降低心肌耗氧量, 改善心肌缺血症状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 是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有效药物, 可在临床中广泛适用。

参考文献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及诊断标准[S].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81, 9 (1) :75.

[2]苗楠, 曾合成.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60例临床观察[J].中华临床医药杂志, 2000, 01 (06) :63~64.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2008年10月—2010年10月我科心功能在Ⅱ级以下的住院患者3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80例, 男95例, 女85例, 年龄54岁~82岁, 平均年龄 (68±10.13) 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74例, Ⅲ级84例, Ⅳ级22例;心功能LVEF值 (36±8) %.对照组180例, 男93例, 女87例, 年龄55岁~81岁, 平均年龄 (67.2±9.47) 岁;NYHA心功能分级:Ⅱ级75例, Ⅲ级82例, Ⅳ级23例;心功能LVEF值 (35±9) %.2组年龄、性别、心力衰竭级别的分布情况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研究组报告中诊断标准拟定, 心功能分级按NYHA制订的标准拟定。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采用参麦注射液 (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每瓶50 m L, 原液含人参、麦冬生药各5 g) 50 m L+5%葡萄糖注射液100 m L静脉滴注, 每日1次, 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丹参注射液20 m L+5%葡萄糖液100 m L静脉滴注, 每日1次, 15 d为1个疗程。2组均采用常规治疗 (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洋地黄类、利尿剂等药物) , 治疗期间均不使用其他扩张冠脉药物。同时记录治疗前、治疗期间及治疗后的主要症状、体征, 并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心功能进步2级或2级以上和 (或) 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 (飞利浦IU22智能彩超) EF值上升≥10;有效:心功能进步1级和 (或) EF值上升≥5;无效:心功能无改变和 (或) EF值无变化。

1.5 统计学方法

定性指标采用χ2检验, 定量指标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治疗后2组心功能情况见表1.

2.2 2组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LVEF值比较见表2.

注:t、P为各组配对t检验值, t1、P1为2组比较的t检验值。

2.3 2组总有效率比较见表3.

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4 副作用:治疗组无明显副作用, 对照组10例出现皮疹、皮肤瘙痒, 6例因症状严重而终止治疗。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器质性心脏病功能严重下降, 难以逆复的一种疾病状态。主要表现为心脏重塑、心室扩大、心肌收缩功能减退和 (或) 舒张功能异常, 导致组织灌注不足, 而继发钠水潴留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增加心肌收缩力, 减轻钠水潴留是治疗心力衰竭, 改善临床症状的关键所在。参麦注射液为红参、麦冬提取物的混合物, 红参中的人参皂甙具有非洋地黄正性肌力作用, 能加强心肌收缩力, 减少心脏负荷, 增加心排血量, 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状态[1];麦冬则可稳定心肌细胞膜, 明显提高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 同时还可以扩张外周血管[2];人参、麦冬还具有一定的抗心律失常作用, 并可减少洋地黄用量[3], 避免发生洋地黄中毒。故参麦注射液具有益气固脱, 养阴通脉之功效, 可以起到标本同治的效果。本组患者通过静脉滴注参麦注射液, 减轻了心脏前后负荷,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 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60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80例、对照组180例。治疗组采用参麦注射液50 mL+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 每日1次, 15 d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丹参注射液20 mL+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 每日1次, 15 d为1疗程。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 2组症状均明显缓解, 治疗组疗效更显著 (P<0.05) , 且不良反应较少。结论 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疗效显著,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冠心病,心力衰竭,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吴红金, 鲁燕鸣, 张琦, 等.参麦注射液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浆神经肽γ、内皮素和心钠素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9, 19 (11) :653.

[2]易进海.麦冬研究进展[J].华西医药杂志, 1993, 8 (1) :32-38.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38例, 男23例, 女15例;平均年龄60.7岁;平均病程6.48年;心功能:Ⅱ级10例, Ⅲ级16例, Ⅳ级12例;原发病:冠心病18例, 风湿性心脏病10例, 高血压性心肌病9例, 扩张性心肌病1例。对照组32例, 男18例, 女14例;平均年龄60.2岁;平均病程6.22年;心功能:Ⅱ级9例, Ⅲ级16例, Ⅳ级7例;原发病:冠心病22例,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5例, 高血压性心脏病4例, 扩张性心肌病1例。二组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及原发病等比较, 无显著性差别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中相关诊断标准[1], 心功能分级标准参照美国心脏病学会 (NYHA) 心功能分级法。全部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咳喘、胸闷、心悸、颈静脉充盈、肝肿大、下垂性水肿等心功能不全症状或体征, 均经超声心电图等检查, 证实有心功能不全存在。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应用洋地黄制剂、利尿剂、硝酸酯类药、钙离子拮抗剂、ACE抑制剂、消除感染等药物。治疗组则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参麦注射液30~40 ml加入5%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1次/d, 连用14~28 d。

1.4 疗效评定指标

(1) 心功能分级: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2]和NYHA心功能分级法。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消失, 心功能恢复正常或提高2级以上;有效:临床症状和体征大部分减轻, 心功能提高1级以上;无效:主要症状、体征无变化或恶化, 心功能无改善。 (2) 超声心动图测定E/A值及EF值。

1.5 统计学分析

两组间差异性检验采用t检验、χ2检验, 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分级比较

治疗组显效20例, 有效14例, 无效4例;对照组显效10例, 有效13例, 无效9例, 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E/A值及EF值比较

两种治疗方法对左室收缩功能都有效, 左室EF均增加, 但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治疗组改善更明显。治疗后治疗组E/A比值增大,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证明加用参麦注射液可以改善心脏舒张功能, 对照组不明显。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是由于任何原因的初始心肌损伤 (如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动力学负荷过重、炎症等) 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最后导致心室泵血和 (或) 充盈功能低下的心力衰竭 (心衰) , 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症候群, 为各种心脏病的严重阶段, 主要表现是呼吸困难、无力和液体潴留[3]。心力衰竭是一种进行性病变, 一旦起始, 即使没有新的心肌损害, 临床亦处于稳定阶段, 仍可通过心肌重构不断发展。现代研究已证实, 导致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心肌重构。心肌重构是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分子和细胞机制造成心肌结构、功能和表型的变化[4]。当前CHF的治疗已从过去短期应用改善血流动力学药物的治疗转为长期应用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修复性的治疗策略, 以改善心脏的生物学功能。心衰治疗的目标不仅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更重要的是针对心室重塑机制, 防止和延缓心室重塑的发展, 从而降低心力衰竭的住院率和死亡率[5]。传统强心利尿扩血管可改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 近年来大规模临床实验已经证实,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及β受体阻滞剂可以明显改善远期预后, 降低死亡率。西药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在此基础上应用中药效果更加显著。

慢性心力衰竭归属于中医的心衰、心脱、心水、心劳、心痹、心积等病症之中。左心衰竭以喘促, 难以平卧, 气短不足以息, 心悸怔忡及倦怠乏力, 不耐劳作为主症, 属于中医的“喘证”、“心悸怔忡”、“心痹”等范畴;右心衰竭突出表现为水肿与瘀血, 属于中医的“水气”、“瘢积”、“瘀血”、“痰饮”等范畴。慢性心衰形成的最根本原因是心脏受损, 心脏气血阴阳衰竭, 必然危及五脏六腑及全身气血阴阳的气化升降出入, 而五脏六腑的气化失常, 又进一步导致内生邪实 (如瘀血痰浊、水气痰饮、寒湿凝滞等) 的产生。这些内生邪实与心脏气血阴阳的虚损互为因果, 形成虚更虚、实更实、虚虚实实的恶性因果转换链, 主导着整个慢性心衰病程的发展、演变和转归。关于心衰病机可概括成为本虚标实之证, 心 (阳) 气亏虚为本, 瘀血、水湿、痰浊为标, 气、血、水三者又可相互为病, 相互转化[6]。因此, 慢性心力衰竭非独心病也, 当从五脏论治。以心气血阴阳的平调为基础, 而从五脏人手辨证论治慢性心力衰竭, 特别是难治性心力衰竭, 扶正祛邪、补偏救弊、截断其恶性因果转换链, 是提高中医疗效的关键。

参麦注射液由人参、麦冬组成。中医认为, 红参能大补元气, 补脾益肺, 生津安神;麦冬能养阴润肺, 益胃生津, 清心除烦[7]。现代药理学研究发现, 参麦注射液内含人参皂苷、麦冬黄酮等, 可强心、升压, 增加心肌收缩力, 改善心脏泵血功能, 改善微循环, 增加机体耐缺氧能力, 减少心肌耗氧量, 增进机体免疫功能, 抗脂质氧化作用, 对受损心肌的超微结构有保护作用, 从而提高运动耐力[8];人参能改善心肌能量储备, 加强心肌收缩力;麦冬能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 扩张周围血管, 减轻心脏负荷, 改善心肌组织代谢, 促进损伤心肌功能恢复的作用。同时可清除自由基, 减少自由基及其引发的脂质过氧化作用对缺血心肌的损害[9]。

本次研究表明, 治疗组在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方面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处理的对照组, 疗效确切可靠, 能明显改善心功能, 参麦注射液具有提高心肌收缩功能及改善心肌舒张功能的作用, 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摘要: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7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 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处理, 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 治疗前后评价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并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E/A值及EF值。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其对患者心功能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 对患者超声心动图E/A值及EF值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处理, 参麦注射液可用于慢性心力衰竭的辅助治疗。

关键词:参麦注射液,慢性心力衰竭,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 中华心血管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 2007, 35 (12) :1076-1095.

[2]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部卫生部.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2:551.

[3]戴闺柱.心力衰竭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3, 31 (9) :641.

[4]Colucci WS.Molecular and cellular mechanisms of myocardial failure[J].Am J Cardiol, 1997, 80 (11) :15-25.

[5]王吉耀.内科学 (上册)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87-196.

[6]姜凯, 王哲.慢性心衰中医药诊治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 2007, 34 (6) :860-861.

[7]雷载权.中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5:277, 307.

[8]金兰.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 2004, 24 (1) :11.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篇9

【摘要】目的研究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療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病毒性心肌交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

和对照30例,在对照组一般治疗、保护心肌的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磷酸肌酸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且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磷酸肌酸;黄芪注射液;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

【中图分类号】R54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15)01-0053-01

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指嗜心肌病毒感染引起的,以心肌非特异性间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心肌炎,是儿童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可引起儿童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以及猝死等,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我院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磷酸肌酸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取得显著疗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2.3-2014.9本院共收治6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症状主要以突发喂养困难、多汗、胸闷、心悸、头晕、乏力、心前区不适或疼痛为主。入院初均行心电图(ECG)、胸片、心脏彩超、心肌酶学检查及病毒抗体测定。所有病例均符合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人。两组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胸片、心电图、心肌酶学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两组患儿均给予卧床休息、抗病毒、对症及大剂量VitC静脉点滴、辅酶Q10及1,6一二磷酸果糖口服,根据症状使用

抗心律失常、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代谢等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磷酸肌酸钠(莱博通,哈尔滨莱博通有限公司)0.5-1.0g/次及参麦注射液(四川大华西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mL加于5%葡萄糖注射液100-250mL中(视年龄可酌情增减此组药物剂量)静脉滴注,均每日1次,两组疗程均为2周。

1.3疗效判定开始治疗后,每天记录心率、心音、血压、周围循环以及临床表现情况。治疗2周后复查ECG和血清心肌酶。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临床症状1周内消失,2周内ECG和心肌酶、肌钙蛋白(cTnI)均恢复正常;有效:临床症状1周内消失,2周内ECG和心肌酶、cTnI至少有一项恢复正常;无效:临床症状、ECG、心肌酶、cTnI均未达正常。

1.4统计学方法数据以X±sD表示,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两组血清cTnI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前两组血清cTn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TnI均明显下降,治疗组下降更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两组血清cTnI治疗前后的比较(X±sD)ug/L

组别n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300.301±0.210.129±0.09*对照组300.389±0.250.299±0.11**与治疗前比较P<0.05

3讨论

病毒性心肌炎是引起儿童后天心脏病原因之一,据最新流行病学调查[2],本病43.6%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21.2%与腺病毒感染有关,埃可病毒感染占10.9%。目前具体发病机制不明,比较公认的发病机制[3]是通过病毒及其毒素直接侵犯心肌引起心肌细胞坏死以及随后发生的自身免疫反应,导致广泛的心肌坏死和间质单核细胞浸润,从而损害心功能。目前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无特效的治疗药物,治疗上以改善症状、降低心肌酶、稳定心肌细胞功能的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磷酸肌酸是人体内自有的活性物质,专为ATP补充能量,而ATP是任何细胞代谢过程中最主要的能量源。外源性磷酸肌酸为机体提供大量的外源性三磷酸腺苷,维持体内ATP水平,其还有抗过氧化的特性、稳定细胞膜、减少细胞损伤等作用,经临床观察,对受损心肌有较好的保护作用[4]。参麦注射液由红参干燥根、麦冬干燥根的提取物组成,有效成分有人参皂苷、麦冬皂苷、麦冬黄酮及微量人参多糖、麦冬多糖,具有补气、滋阴、行血的作用,改善心肌代谢,降低心肌氧耗,改善微循环等作用。研究表明[5]参麦注射液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心肌耐缺氧能力,降低心肌耗氧量,诱导体内抗自由基酶的活性,保护和修复心肌细胞,抗心律失常,加速自由基清除,促进受损心肌细胞修复的作用,显著提高治疗效果,且肝肾功能不受影响,较为安全。马秀梅[6]等研究发现,参麦注射液具有调节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本临床研究发现,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能从不同的药理作用方面协同起作用,明显增强治疗效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达93.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的临床症状能较好改善,心肌酶、cTnI及心电图异常的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表明磷酸肌酸钠和参麦注射液两者联合应用可以促进升高的心肌酶及异常心电图的恢复,有效地保护了心肌细胞,缩短病程,且未发现有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磷酸肌酸钠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疗效确切,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吴铁吉.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标准(修订草案).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5):315.

[2]张莉,李恒明.参麦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四川中医.2006.24(2):87-87.

[3]谭忠友,肖祥彬,易岂建.小儿病毒性心肌炎机制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重庆医学.2009.38(7):866-868.

[4]习力,熊学琴,孙继明.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受损的疗效观察.华中医学杂志.2009.33(1):55.

[5]曹玉才,李焉,刘秀英.中医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进展.中医药信息.2006.23(1):8-10.

参麦注射液/治疗应用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5年—2009年本院住院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61例, 男38例, 女23例, 年龄32岁~76岁。肥厚型心肌病7例, 限制型心肌病1例, 致心律失常型右室心肌病3例, 其他型8例 (包括酒精型心肌病、围生期心肌病等) 。排除其他心脏病和心肌病, 如: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冠心病、先天性心脏病及各种心肌病等。

1.2 方法 将61例扩张型心脏病患者分为对照组 (31例) 与治疗组 (30例) , 对照组口服地高辛、螺内酯、氢氯噻嗪或呋塞米静脉输注, 每日1次。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参麦注射液静脉输注, 每日1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精神状况, 心悸气短、心率、肺部湿性啰音、肝脾大小、全身水肿及下肢水肿、血尿生化指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检测收缩末期内径 (LVEDP) 、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每搏量 (SV) 、心排血量 (CO) , 观察药物的不良反应。

1.4 疗效标准 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标准, 显效:症状改善, 全身水肿消退, 心悸气短消失, 由原来的心功能Ⅳ级下降到Ⅱ级, 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回升;有效:症状稍微改善, 气短减轻, 心功能由原来的Ⅲ级下降到Ⅱ级, 心功能指标加升;无效:症状体征不缓解, 心功能无明显变化或加重。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包。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经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变化 (见表2)

2.3 不良反应

治疗组出现轻度胃肠不适2例, 给予胃黏膜保护剂后症状缓解, 其他未见不良反应。

3 讨 论

扩张型心肌病是一类即有遗传又有非遗传原因造成的复合型心肌病, 又称特发性扩张型原因不明的心肌病, 占所有心肌病的60%左右[1]。DCM以左室、右室或双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障碍为特征, 由于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不明, 因而治疗措施基本上是对症治疗, 大部分DCM患者出现心力衰竭时才就诊, 对于轻症患者, 主要在保护心肌, 重度心力衰竭临床处理主要是控制心力衰竭, 治疗心律失常, 预防肺和体循环栓塞等, 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寿命。

中医认为DCM为心气不足, 气阴两虚, 心血瘀阻之症, 治疗应养心益气, 或益气养阴, 活血化瘀为主。参麦注射液由红参、麦冬组成, 辅料为聚山梨酯, 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之功效, 特别是治疗气阴两虚型的DCM引起的心力衰竭, 既能调节免疫, 又能扩张冠脉、减轻心脏的负荷, 缓解心力衰竭, 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洋地黄合用, 能起到一个增效作用。中药参麦注射液能调节免疫, 改善心功能, 大大提高了存活率。由于人参、麦冬均有补气活血功能, 调节免疫, 改善心功能, 增加机体抵抗力。具有强心作用, 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冠脉流量, 增强了心肌的收缩力, 降低了肺循环阻力及体循环阻力, 提高了心输出量;对抗心肌缺血, 防止了DCM再灌注损伤。DCM一旦确诊, 尤其是伴有心力衰竭的患者应避免劳累, 严格卧床, 休息本身可减慢心率, 减轻心脏负荷, 使扩大的心脏回缩。限钠、限水、口服含有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 预防呼吸道感染, 戒烟戒酒, 女性患者不易妊娠。高血压患者配合降压治疗、纠正贫血, 控制复发性心动过述, 以减轻心脏负担, 均是由于心阴不足, 气阴两虚所致, 使心力衰竭加重, 而参麦两药在改善症状及防治心律失常方面显示自身的优势, 是治疗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首选辅助药物。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及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ARB) 对心功能Ⅱ级以上, 临床心力衰竭明显者选用, 剂量据个体反应而定, 收缩压不低于95 mmHg、舒张压不低于55 mmHg或以病人能耐受为依据。与β受体阻滞剂联合应用效果更佳, 可延缓扩张型心肌病的心室重塑的有效手段。

本研究结果显示, 治疗组治疗后症状缓解率加快, 心功能改善明显, 心搏指数增加, 左室射血分数增加, 无副反应,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价值理性的公共政策下一篇:政治人物的出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