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汇率

2024-08-10

行业汇率(精选六篇)

行业汇率 篇1

自改革开放以来, 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事实上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1994年以前中国实行的人民币汇率双轨制, 而中国自1994年以来实行的一贯政策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改革开放到1993年我国施行的是双重汇率形成机制, 官方汇率与外汇市场调剂汇率并存。1994年, 中国将官方汇率与因外汇留成形成的外汇市场调剂、交易的汇价相统一, 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这样的汇率明显的体现着中国当时出口创汇的政策导向。1997年, 由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国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完善受到阻碍, 但我国宣布人民币不贬值, 并将汇率的波幅限窄。自1994年汇率改革以来至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中国实行的是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随着中国各大银行股份制改造的完成, 2005年7月21日, 中国正式形成了以市场供求为基础, 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2008年世界性的金融危机的爆发, 终止了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进程, 2008年下半年到2010年的上半年, 中国采取了重新在事实上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2010年,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 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中国于2010年6月19日, 重新启动汇率改革机制。

2 汇率改革机制重启对外贸行业的影响

2005年7月以来, 汇率改革的总体趋势是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整体上是人民币升值。而2010年6月重启汇率改革机制, 加之国际上对于人民币升值的呼声越来越高, 汇率改革的整体趋势还是人民币升值。

2.1 对出口导向型企业的影响

出口作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有着重要的拉动作用;面对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 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可避免, 人民币升值意味着直接降低了出口企业的利润空间, 抑制了出口。那么, 汇率改革对于中国的出口影响将是深远的, 并且直接影响着中国出口型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1.1 正面影响

由于汇率改革是重新启动的, 总结2005年汇率改革之初, 中国的出口型外贸企业显然是有着一定的经验和教训的。在经验和教训之余, 面对重新启动的汇率改革机制, 在政府等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之下, 中国的出口型外贸企业更加注重对于汇率改革带来的风险, 会更加有经验的规避并化解这些风险。

(1) 有利于出口企业强化国际经营意识

2005年的汇率改革, 让很多出口型的外贸企业的经营受到冲击, 出口企业意识到在参与国际化经营的时候防范汇率风险的重要性。面对重新启动的汇率改革机制, 在增强汇率风险意识的同时, 出口企业可以凭借行业内一定的产品优势和国际知名度, 在签订合同的时候, 参考银行制定的远期汇率牌价走势, 以更好的转嫁汇率变动导致的利润空间缩小的风险。

(2) 有利于出口型外贸企业行业内资源的整合

在人民币升值的趋势不可避免之时, 如果在签订合同的时候, 在币的价格保持不变的情况下, 换回的人民币收入必然会减少。在中国, 大批的出口产品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价格是偏低的 (如服装、皮鞋等) , 2005年以来, 中国贸易条件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改善。

面对人民币不断升值的压力, 中国信誉好、质量高的出口型外贸企业会提前考虑汇率变化带来的风险, 进而会采取各种措施, 进行内部的资源的优化和调整, 或者是提高贸易合同中外币表示的产品价格, 以便在实际结汇时兑换的人民币与原来相比没有减少。这样一来, 各行业中出口型外贸企业内部也会形成一定的竞争, 因而也必然会采取一些措施 (如纵向一体化) 来获得综合竞争力的提高, 保持本企业在行业内的优势地位。这也是在汇率改革的外在压力之下, 间接的提高了一些行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2.1.2 负面影响

(1) 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将增大外贸企业的经营风险

对出口型的外贸企业来说, 当汇率改革重启、人民币的升值的时候, 出口合同签订时, 出口商品的价格一般以外币表示。这样一来, 在出口商品的价格、成本均没有发生变化的时候, 利润却会大大地降低, 甚至亏损。因此, 出口型企业会考虑提高产品的价格, 但是这样将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 减少销售额。而制造型的企业会考虑转移其生产制造基地来保持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不变。这样将不利于我国的出口, 也会直接导致一些竞争力较小的企业面临破产倒闭的危险, 更加不利于我国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产品占有率, 从而进一步减缓我国的外贸企业的出口增速, 对外贸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形成冲击以及障碍。短期内, 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加大。

(2) 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将增大外贸企业财务风险

汇率改革重启, 人民币升值将有进一步升值的趋势。在一定时期内, 使得出口产品销售总量降低, 出口导向型企业销售收入下降, 这就直接导致了营业现金流入的减少, 因而增加了出口企业的财务风险。

此外, 汇率改革重启, 出口导向型外贸企业的换汇成本上升。人民币的升值将会对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的远期结汇业务带来汇兑损失。如果出口型的外贸企业货已经发出, 但是尚未收回货款的话, 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 还是按照原来的汇率进行结算, 并使得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以外币计价的资产贬值, 对出口型的外贸企业带来损失, 从而进一步加剧企业的财务风险。

2.2 对进口导向性外贸企业的影响

汇率改革重启, 人民币升值, 将有利于降低进口成本, 因而是有利于进口导向性企业的短期发展的。汇率改革重启之后, 人民币升值有着进一步趋势。人民币升值之后, 我国在进口商品额时候, 商品的成本和在相关的进口环节支付的手续费会降低, 从而使得进口商品的价格也得以同幅度的降低。而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将更加依赖于石油、天然气、钢铁等能源, 而我国对于这些能源的进口依赖度是比较高的。人民币升值则将会使得相关行业的发展成本得以降低, 改善其盈利状况, 进一步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如我国的某一进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是主要经营进口石油, 由于业务的标的额较大, 如果采用信用证的150天远期结算方式, 汇率发生变化, 在对方没有采取方式化解的情况下, 人民币如果升值, 那么进口的成本则大大降低。

对于汇率改革重启, 对进口导向性的外贸企业的负面影响较之对出口导向性企业的负面影响, 若采取的本币计价方式, 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3 外贸企业的应变对策

我国的汇率改革开始于1994年, 2005年进一步深化, 而在2010年进一步完善。这样看来, 我国的汇率改革启动已有16年, 大部分的外贸企业已经能够根据企业的特点、行业的特点以及国际、国内市场变动趋势, 在生产环节和支付结算环节采取一定的方法, 有效的来规避或者是化解汇率风险。

3.1 整合内部生产资源并优化出口结构

在2005年, 进一步深化汇率改革之时, 更多的企业选择了整合内部生产资源, 进一步的额降低生产成本, 使得本企业的产品价格低于同期市场上的国际市场价格。例如, 通过纵向一体化的方式, 使得外部成本内部化, 进一步降低生产运营成本, 来提高本企业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力。

对出口的产品结构而言, 针对现阶段我国外贸企业出口的商品有很大比例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产品。而在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 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的保持原有利润的策略之一就是将产品价格保持不变或者是价格提升。价格保持提高的充足理由就是将产品的附加值提升, 或是改进技术, 逐渐实现中国的出口商品由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产品过渡。

对出口对象而言, 我国主要的贸易伙伴有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东南亚国家, 并习惯于以美元计价。对人民币升值的有理性预期之时, 适时进一步挖掘更有潜力的海外市场, 并采取贸易双方使用的货币进行结算, 逐步优化结算方式, 实现多元货币结算。

对于国内国际市场的平衡而言, 中国的经济增长一直是投资驱动型, 而扩大内需一直是中国政府的政策导向。在汇率改革重新启动, 面临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下, 暂时将开拓国内市场取代国际市场的计划。将产品进行局部的改变适应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汇率风险在国内市场上是不起作用的, 因而被一些企业所采用。

3.2 争取更有利的结算方式

一是选择有利的计算方式。在出口创汇的时候, 外贸企业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 努力争取让国外的客户先支付一定比例的定金, 并且尽量缩短结汇的期限, 或者是签订合同时, 采用人民币计价方式, 更或者是回避远期结汇这样不利的结算方式。出口之后, 选择有利的方式进行结算, 加速单据的流转速度, 及时结汇, 第一时间内回笼资金。

二是进口付汇尽力争取延期付款。在进口付汇时, 外贸企业应该尽量争取延期付款, 利用远期信用证等远期结算方式, 延缓进口付汇时间, 并适当的增加外汇负债, 尽力抵消外汇资产带来的贬值风险。

三是采用本币结算。在国际贸易进行的时候, 往往会习惯性的按照美元结算, 如果我国进行汇率改革, 那么, 出口导向型的外贸企业则尽可能的运用人民币本币进行结算, 或者针对出口的国家, 采用相应的外币进行结算。

四是适时结算。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结算的推迟和提前。在现阶段, 我国重启汇率改革, 中国经济较之其他国家也是平稳发展的, 国际上也要求人民币升值, 在这样的背景下, 人民币有升值的预期是理性的。对于进口付汇型的企业, 是较为有利的, 所以在保证资金流动畅通的情况下, 尽可能的推迟结算。而对于出口收汇型的企业来说, 人民币升值则会对相应的外贸企业产生不利影响, 因而在合同签订的时候, 尽可能的缩短收汇期限, 把风险降低到最小。同时, 对于出口导向型的企业来说, 特别要注意贸易合同中关于汇率风险条款、收汇日期等重要条款。

五是选择恰当的交易实际进行交易。在进行人民币的远期外汇交易或者是即期的结售汇的时候, 外贸企业要选择比较恰当的交易时机。这就要求外贸企业有较强的风险防范意识, 在汇率挂牌价有波动的情况下, 进行较为合理的判断, 把握最适宜的交易时机, 赚取最大化的利润。

3.3 利用金融工具来回避外汇风险

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 为了避免汇率波动的风险, 金融机构为外贸企业提供了很多的汇率避险工具。例如有远期外汇买卖、人民币远期外汇交易、外汇结构性存款、外汇期权、掉期交易、远期结售汇以及出口押汇等。这就要求企业在我国汇率改革重启的情况下, 掌握这些汇率避险工具, 与我国相应的金融机构沟通合作, 利用这些汇率避险工具进行汇率避险。

4 结语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中国出口显著改善以及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又一次抬头, 汇率改革的重新启动对外贸企业带来挑战的同时, 也为外贸企业优化自身的结构, 采取更有效的管理方式, 促进我国的贸易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了外在压力, 使得我国的外贸企业形成较为合理的贸易系统。外贸企业应该高度关注我国的外汇市场变动情况, 把握变动趋势, 采用有利的结算方式进行结算, 采用金融工具积极避险, 并积极优化出口结构, 改变经济增长方式, 提高综合竞争能力。在适当之际, 外贸企业更要积极出击, 大胆的“走出去”以减轻国内货币升值带来的冲击。

摘要:人民币当前汇率是否合适, 汇率的改革与变动对国际贸易以及对外贸行业将产生何种影响值得探讨。2010年6月19日, 重新启动汇率改革机制。本文将围绕着人民币汇率改革机制、当前人民币汇率是否被低估以及汇率改革对国际贸易、乃至外资企业的影响进行分析;在分析基础之上, 探析汇率改革的趋势使得外贸企业更好的应对汇率改革风险。

关键词:汇率,人民币升值,外贸企业

参考文献

[1]马宇.汇率升值对我国家产品出口影响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2007.

[2]李丽.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经济的影响[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

[3]辛婷婷, 宫舒影.浅谈人民币汇率改革[J].经济论坛.2008.9.

行业汇率 篇2

关键词:实际有效汇率;行业出口实际汇率;行业进口实际汇率;国际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31(2010)03-0015-04

一、引言

经济学家一般用实际汇率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并分析汇率变动对一个国外贸和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实际汇率又有很多种类,[1]人们常用实际有效汇率来反映国家的总体对外竞争力并认为实际有效汇率出现升值时国家国际竞争力降低,反之增强。但实际并非如此,如图1所示,2004年以来,实际有效汇率的升值幅度约为7%,比同期人民币对美元双边名义汇率的升值幅度低4个百分点。另外,2004年1月-2007年3月,实际有效汇率总体上没有表现出贬值或升值趋势,也就是说这段时间我国出口商品的总体国际竞争力既没有增强也没有削弱,直到2007年4月以后,实际有效汇率才表现出明显的升值态势,即我国出口商品的总体国际竞争力下降。对比实现情况可见,实际有效汇率并不能反映2005年7月人民币汇率改革以来我国贸易顺差和出口不断快速增长的现实。

进一步分析近几年中国行业进出口数据(如表1所示),可以发现在同样幅度的中美双边名义汇率变动背景下,不同行业的进出口表现大相径庭,比如HS17出口增长1.89倍,而HS08出口仅增长0.88倍。这表明基于行业实际汇率深入分析我国各行业国际竞争力变动的准确性。

就笔者检索到的文献,Goldberg(2004)首先研究了美国的产业实际汇率问题。 国内有关实际汇率的文献较多,但是以行业视角专门研究实际汇率,计算出行业出口实际汇率和行业进口实际汇率指数,进而比较分析实际有效汇率、行业出口实际汇率、行业进口实际汇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自反映的国际竞争力动态变化路径的文献较少。

本文将计算以出口额为权重的行业实际汇率指数。另外,鉴于同一行业的出口目的地与进口来源地往往存在较大差异,特定双边名义汇率变动对出口商、进口商或进口商品国内替代生产商的影响是截然不同的。比如HS16,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泰国等国对华有较大的顺差,是中国的主要进口来源地,而美国、荷兰、新加坡、英国、加拿大、印度和西班牙等国对华有较大的逆差,是中国的主要出口目的地。因此,本文还计算了以进口额为权重的行业实际汇率指数。此外,本文还比较分析了实际有效汇率、行业出口实际汇率、行业进口实际汇率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各自反映的国际竞争力之动态变化路径。

二、我国行业实际汇率指数

(一)行业实际汇率的测度公式

本文参考Goldberg(2004)的研究方法,利用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双边名义汇率、价格指数、出口额和进口额等时间序列数据构建反映不同行业特征的实际汇率指数。一般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与行业实际汇率指数之间最大不同之处是前者以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之间的进出口总额计算权重,而后者以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特定行业之间的出口额或进口额计算权重。

如果c表示我国第c个贸易伙伴国,i表示我国第i个行业。分别以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特定行业之间的进口额和出口额来计算权重,构造出两种行业实际汇率指数。

第一,以出口额计算权重的行业实际汇率指数:

,其中

第二,以进口额计算权重的行业实际汇率指数:

,其中

上面两个计算公式里,RERtc表示中国与第c个贸易伙伴在第t期的双边实际汇率,该指标用直接标价的双边名义汇率乘以贸易伙伴与中国的消费价格指数之比。Xtic和Mtic分别表示中国与第c个贸易伙伴的i行业在第t期的出口额和进口额。

根据以上行业实际汇率的构造公式可以推知,行业实际汇率指数数值增加,表示行业实际汇率贬值,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增强,反之减弱。

(二)我国行业实际汇率指数的计算结果

本文主要利用我国2004-2007年《中国海关统计月报》19种HS分类进出口月度数据,并根据同期人民币名义汇率和GDP平减指数做了计算和调整。另外还利用了同期国际金融服务局(IFS)各国名义汇率和价格指数等相关月度统计数据(2007年1、2、12月的数据没有获得)。

根据行业实际汇率的测度公式,笔者得到了以出口额计算权重的行业实际汇率指数XRERti和以进口额计算权重的行业实际汇率指数MRERti,并表示为以2004年1月为100的定基指数。详见表2、3、4。

三、实际有效汇率与行业实际汇率

计算结果表明,行业出口实际汇率、行业进口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关性都较低。在19个行业的出口实际汇率中,只有HS04的出口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相关系数超过60%,其余18个行业出口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关度都低于23%。在19个行业进口实际汇率中,只有HS13的进口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关系数超过60%,其余18个行业进口实际汇率与实际有效汇率的相关度都低于46%。这些数据表明各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与实际有效汇率反映的总体国际竞争力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因此,实际有效汇率指数对于分析或判断我国不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几乎没有帮助。

但是同一行业的行业出口实际汇率指数与行业进口实际汇率指数之间的相关度却较高,19个行业中,除了HS03、HS04、HS13和HS14等4类行业的相关系数低于42%以外,剩余15个行业的行业出口实际汇率与行业进口实际汇率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大于60%。其中,HS02、HS09和HS01的相关系数相对较低,位于60%-70%之间;HS17和HS20的相关系数都大于75%;HS12和HS18的相关系数相对较高,都是87%;HS06、HS10和HS11的相关系数高达90%;HS07和HS16的相关系数最高,分别是97%和98%。这表明我国许多行业出口商品国际竞争力与同一行业进口商品在国内的竞争力呈同向变化的趋势。通过分析HS分类商品加工贸易占出口额的比重可以发现,在2004-2007年间,HS07、HS16、HS17、HS10、HS18、HS20、HS12和HS14分类商品加工贸易占出口额的比重超过50%,属于加工贸易特征明显的出口商品类别。因此,同一行业的行业出口实际汇率与行业进口实际汇率之间普遍存在的较高相关性可能与我国出口贸易中大进大出加工型贸易出口占比过大密切相关。

其次,本文对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实际有效汇率、行业出口实际汇率和行业进口实际汇率的变动(该数据根据表1、2、3计算得出)进行对比后发现:

第一,人民币对美元稳步、小幅、高频升值以前,即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实际有效汇率和行业出口实际汇率、行业进口实际汇率存在较为明显的规律性同向变动关系,即三种实际汇率几乎同时升高或降低。2005年7月以后,这三种实际汇率之间没有了明显的规律性变化关系。这充分表明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以及后来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不同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

第二,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7%。而19个行业的出口实际汇率全部贬值,其中HS10、HS15、HS13、HS5、HS6等行业的出口实际汇率贬值幅度超过了10%,表明这5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最快。但是,由于HS5、HS15、HS13、HS10和HS06大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投入型产品,说明我国出口贸易增长仍属粗放型增长方式,出口商品结构急需进一步优化。HS04行业的出口实际汇率贬值幅度最小,仅为2.1%,即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最慢,这反映了中国食品饮料类产品自身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较快的趋势。HS16、HS17和HS18等高技术行业的行业出口实际汇率贬值幅度在8.5%左右,表明这3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较大提高,没有因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而遭受较大损害。

第三,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19个行业的进口实际汇率全部贬值,平均贬值幅度为13.69%。HS05的行业进口实际汇率贬值幅度最大,高达36.2%,HS04、HS02、HS03等行业的进口实际汇率贬值幅度也很大,超过了20%,可见这4个行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最快。本文还发现,这4个行业都属初级型的农产品、矿产品和食品饮料类行业,由此可见,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最有利于初级型产品的进口。HS16、HS17、HS18等行业的进口实际汇率贬值幅度远小于全部行业进口实际汇率的平均贬值幅度13.69%,其中HS17行业的进口实际汇率贬值幅度最小,仅为4.5%,表明这3个行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速度相对较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它们进口的促进作用相对较低,可能与这3个行业所需的中间品转为国内生产后,进口大幅减少有关。

第四,行业进口实际汇率的平均贬值幅度为13.69%,大于行业出口实际汇率的平均贬值幅度8.29%,这表明总体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及后来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进口的有利影响大于出口。

四、结论

实际有效汇率不能较好地解释2005年7月以来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与中国贸易顺差和出口不断增长的现实,而基于不同行业的实际汇率指数却能有效地捕捉我国不同行业国际竞争力的动态变化情况,并较好地解释该事实。因为不同产业往往具有独特的性质和重要性截然不同的贸易伙伴国,也许某贸易伙伴国的某些产业对我国非常重要,但是该国与我国的总体贸易额却较小,因此以进出口贸易总额为权重计算的实际有效汇率往往不如行业实际汇率对不同行业外贸增长快慢的解释准确。

深入对比分析实际有效汇率、行业出口实际汇率和行业进口实际汇率的基础上,本文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实际有效汇率指数的大小对于分析或判断我国不同行业的国际竞争力几乎没有帮助。

第二,同一行业的行业出口实际汇率与行业进口实际汇率之间普遍存在的较高相关性可能与我国出口贸易中大进大出加工贸易型出口占比过大密切相关。

第三,2005年7月汇率改革以后,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以及后来出口退税和加工贸易政策调整对不同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具有较大差异。

第四,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实际有效汇率升值了7%,而19个行业中的HS10、HS15、HS13、HS5、HS6等行业的出口实际汇率贬值幅度,却超过了10%,国际竞争力提高最快。但是,这5个行业属于高耗能、高污染和高投入型,这意味我国出口贸易增长仍然依赖粗放型方式,出口商品结构急需进一步优化。

第五,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19个行业的进口实际汇率全部贬值,HS05、HS04、HS02、HS03等4个行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最快。由于这4个行业都属初级型的农产品、矿产品和食品饮料类行业,因此人民币对美元升值最有利于初级型产品的进口。

第六,HS04行业的出口实际汇率贬值幅度最小,即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提高最慢,这反映了中国食品饮料类产品自身需求增加和价格上涨较快的趋势。HS16、HS17和HS18等高技术产品的行业出口实际汇率贬值幅度大于全部行业出口实际汇率的平均贬值幅度,表明这3个行业的国际竞争力也有较大提高,没有因人民币对美元升值而遭受较大损害。

第七,HS16、HS17、HS18等高技术行业的进口实际汇率贬值幅度远小于全部行业进口实际汇率的平均贬值幅度,表明这3个行业在中国市场上的竞争力提高速度相对较慢,人民币对美元升值对它们进口的促进作用相对较低,可能与这3个行业所需的中间品转为国内生产,进口大幅减少有关。

第八,行业进口实际汇率的平均贬值幅度远大于行业出口实际汇率的平均贬值幅度,这表明总体上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以来,进口受到了更多的有利影响。

鉴于2004年1月至2007年11月间,面对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出口退税率调低和加工贸易政策收紧等调控措施,不同行业的出口实际汇率和进口实际汇率存在差异较大的动态变化路径,也即不同行业的对外竞争力和对内竞争力的变动路径存在明显差异,准确识别这些差异对于提高外贸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为进一步对实际汇率和其他人民币汇率实证研究提供了较为独特的思路。但是,本文仅局限于计算HS两位数分类的行业实际汇率,没有进一步探讨更细致分类的行业实际汇率,使得分析略显粗糙,有待今后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行业汇率 篇3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劳动密集型,影响,分析,出口企业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影响下, 国际贸易收支和汇率之间的彼此所存在关系的研究, 一直是国内外经济学界所探讨与研究的重要课题, 尤其是在浮动汇率盛行以后, 关于汇率波动率情况对国际贸易收支所产生的影响性研究更是越来越多。那么, 人民币的汇率变动究竟对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有哪些具体的影响, 该如何解决呢, 下面我们进行具体的分析:

一、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业的负面影响

(一) 价格优势弱化, 市场竞争力丧失

人民币相对于美元汇率从2005年我国形成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以来, 现已累计升值超过30%。到2012年止, 国际清算银行公布, 人民币的实际有效汇率指数为108.52, 仍处于历史的较高阶段, 由于国际贸易中采用的是美元结算, 为此, 人民币的汇率上升使我国出口产品的对外报价将会提高, 这是因为劳动密集型出口企业的劳动力成本提高, 从而也就导致了生产成本的增加, 在此基础上, 产品的价格也就会随之上调, 这也是企业生存的需要。但却削弱了在价格方面的竞争优势。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不断提升, 我国劳动密集型行业的订单将发生转移。以服装行业为例, 2012年, 我国的服装出口数量同比减少7.74%, 而其它一些国家如越南等十余个国家的出口数量则均属于增长趋势。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就是随着人民币汇率的提升, 我国的人力成本出现了刚性上升的现象, 同时税收、信贷、原材料等的相关成本也会随之提高, 所以众多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只有以提高价格来维持其正常的运营方式, 从而会导致企业的风险增加。

(二) 汇兑损失增加, 企业利润消减

造成出口汇兑损失就要表现在两上方面:一是资产余额;二是结汇损失。在美国的债务危机情况下, 使人民币连续保持升值的状态, 这对于企业的外币资产保值造成了一定的难度。由于银行的远期结汇比出口企业锁定的要高, 并且长期品种缺乏。这对于那些收汇期较长的企业来说, 规避汇率风险条件十分有限, 为此, 出口企业遭受一定的损失是必然的现象。

(三) 被迫调整结构, 产业地区性转移增加

我国目前在制造业方面的出口产品主要来源于两部分:一是传统制造业。如服装、箱包、鞋类和玩具类等, 其专业的市场规模已经形成, 并均属于劳动密集型的专业产业群, 这些劳动力的特点是文化程度较低、工作报酬相对较少, 产业的自动化生产能力也相对低下, 产品的形成是经过简单的重复劳动而成的;二是国外企业的代工生产。由于我国的功动力比较集中、劳动力比较廉价, 一些国外的跨国公司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在我国设立了生产制造基地, 将这些由廉价劳动力生产出低成本商品再转销给世界各地。但在汇改以后, 由于劳动力成本的提高, 一些以低廉劳动力来降低生产成本的企业便失去了竞争优势, 一大部分被世界的经济市场所淘汰, 或者发生的地区性的转移和破产, 使经济结构发生的变化, 从而也造成了一定影响。

二、人民币汇率升值对劳动密集型出口行为的正面影响

(一) 促进产业转移经营模式升级

由于人民币的升值所导致的劳动力成本增加, 也就使那些固守劳动力优势的企业失去了竞优势, 从而这些企业大部分实行了动态的转移或更高层次的国际分工, 相关的一些出口企业也就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变化而调整发展战略, 这也是市场竞争的必然结果和趋势。

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要选择要素价格较低的国内外市场, 寻求发展的新途径。例如在尚海地区的家具、纺织等行业发生的尚海地区接单, 在内地生产的现象, 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另外, 像福建、山东等地区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 被迫迁至越南等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 达到有效控制生产成本, 增加利润的目的, 从而使产业的梯度转移得以实现。

还存在的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 一些企业以技术革新的方式, 实现机械化生产, 以弥补劳动力成本提高的不足, 主要以资源的优化组和与构调整为主要的表现形式, 这无形当中就使企业的经营得到了质的提升, 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活力, 同时也增强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二) 推动贸易进口的战略的发展

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值, 我国的外汇储备也在快速的增长, 为此通过相对低廉的外汇, 可以购买符合国家战略需要的相关资源, 如粮食、相关能源、高新科技等, 这些都可以推动我国企业结构的重新调整, 促进企业的升级。在高新技术的大量引进前提下, 配合我国的劳动力资源优势, 可以大大的提高密集形企业产品在世界经济市场中的竞争力, 使国际产业分工链上的地位有所提高。

(三) 促进企业品牌价值的提升

在消费市场的终端, 品牌价值是企业的产品附加值的主要体现, 这代表企业在生产营销的整个流程中所创造出的全部价值, 包括设计、研发、生产、销售的各个环节。品牌价值是拉开同类产品档次的重要内容, 在更深层次上可以获得市场的认同。如, 福建的安踏利用品牌的优势, 吸收了一些原来为耐克等知名品牌做代工的企业, 从而使品牌溢价得到了良好的提升, 在因汇率变动产生不利影响的情况下, 取得了较好的生产业绩, 对于刺激企业品牌意识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关于出口中解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几点建议

目前, 受国际经济市场疲软、人民币汇率升值等方面的影响, 劳动型密集的出口企业面临的压力非常大, 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政府的支持, 当然也离不开企业自身的努力。政府部门应该在给予大力帮助的同时, 为这些企业向更高的目标迈近、为其开拓新的发展途径创作有力条件。

(一) 重点改革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于劳动密集型出品企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由于劳动密集型企业的产品利润相对较低, 市场竞争优势较弱, 为此, 对于人民币汇率的变动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敏感的, 为了使这些企业更好的规避风险, 国家应该关于汇率机制的改革放在降低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方面, 使人民币的汇率弹性得到得升, 以减轻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压力。这在我国以前也是有过实例的, 并且效果明显, 如在2007年间, 央行在人民币汇率升值期间, 对于人民币的交易区间进行了有效调整, 在一定范围内进行了扩大, 将在原有了汇率波动从0.3%扩大至0.5%, 在2012年间, 将美元交易浮动从0.5%扩大到1%, 这些举措都有效的缓解了因人民币汇率升值所带来的市场竞争压力, 为人民币汇率弹性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障。

(二) 完善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体系

目前, 我国的人民币结算体系还处于发展阶段, 相关的机制还不够完善。在2009年开始, 我国实现了跨国贸易人民币结算体系, 至2012年, 在世界有有将近20个国家和地区都与中国人民银行签订了相关的协议, 对于促进企业低降因美元汇率变化所以起的诸多风险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 加大企业研发的投资力度, 增加产业附加值

在国家给予一定支持和帮助的情况下, 出口企业要不断的开发新的技术, 以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为发展理念, 不断探求发展的新思路, 提高企业的生存能力。主要应该加强对研发的投入, 降低在产品利润对于资源单纯的依赖程度, 使现有的资源在最大程度上发挥应用的作用, 要向产品的深度加工方面努力, 提高产品的附加值, 创造成品牌, 发挥产品的名牌效应, 从而使企业走向良性发展的轨道。

参考文献

行业汇率 篇4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波动,股票市场,行业板块,传导性

1 引 言

随着对外开放不断推进,我国出口贸易额不断提高,外汇储备量不断增大,人民币持续面临升值压力。2005年7月21日开始,我国结束单一钉住美元汇率制度,变为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2005年7月21日的8. 28调整为当前的6. 15,人民币升值已经成为现实,并且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依然存在,这对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影响显著。股市的发展反映了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通常作为一国经济“晴雨表”之用,也对各个不同行业实体经济的发展程度与状况进行反映。

国内外关于汇率波动与股票价格波动之间关系、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等相关研究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深入研究[1],表现一定现实性和全面性,对于今后此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然而,对于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行业板块的传导性研究较少。本文结合现有丰富研究成果和我国当前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股票市场价格波动的现实情况进行分析,探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股市行业板块的传导性。

2 汇率波动对股市波动传导的理论分析

本文着重研究人民币汇率波动对我国A股市场行业板块波动的传导性,因此必须明晰此传导具体运作的机理,这里以汇率决定理论和股市价格相关理论为理论支撑,形成本文研究理论基础。

2. 1 汇率决定理论

随着金融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汇率波动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逐渐突显,同时也因其反馈冲击而受影响。本文以购买力平价理论和资产市场理论为代表。购买力平价理论[2],从货币价值角度分析,对公司利润及实体经济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各行业股价波动。资产市场理论指出,当两个国家的金融资产市场的供给与需求处于不均衡状态时,汇率将会产生波动,缓解资产市场的超额需求或供给。

2. 2 股票价格相关理论

股票市场价格波动受到影响的因素颇多,如宏观经济发展水平、行业发展状况以及公司本身经营情况等都能够对股票价格产生一定的影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EugeneFama在1970年的论文“有效资本市场: 理论与经验研究综述”中提出著名的“有效市场理论”[3]这一观点。本文以有效市场理论和行为金融理论为股票价格相关理论的代表。

3 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股票市场行业板块波动传导的实证研究

3. 1 数据样本选择与处理

本文选取2005—2014年月度数据。由于美元作为一种世界货币,以美元和以美元计价的资产占中国外汇储备的绝大部分,因此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 ( EX) 代表人民币汇率波动; 在我国A股市场行业板块波动方面,以Wind行业分类为代表,分别是能源、材料、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信息技术、电信服务以及公用事业,选取其月度指数收盘价作为代表。本文数据取自Wind经济数据库 ( EDB) 。

在数据处理上,由于本文选取的是时间序列数据,那么就要求在时间上处于对等,美元兑人民币汇率能够直接得到月度平均汇率作为其月度数据,行业板块指数以月底收盘价作为其月度数据。同时,为克服数据序列出现异方差,对数据序列取自然对数,这当然不影响原数据序列的波动特征。

3. 2 实证检验结果与分析

3. 2. 1 平稳性检验

本文选择ADF平稳性检验方法对人民币汇率和各个行业板块指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使用EViews7. 0进行操作。结果表明差分之前的数据序列中,在1% 显著性水平下金融和公用事业行业月度指数序列显著,其他则不显著。一阶差分之后,在1% 显著性水平下均平稳,可进行以下检验。

3. 2. 2 格兰杰因果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人民币汇率波动与能源行业板块波动存在双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从滞后两期的结果来看,能源行业板块波动更能够解释人民币汇率的波动,而反过来不成立; 1% 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即短期而言,材料 ( 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金融、信息技术、电信服务、公用事业) 行业板块波动是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格兰杰原因,而人民币汇率波动作为导致材料等行业板块波动的格兰杰原因则不显著; 医疗保健在滞后一期和两期的情况下,对于原假设“医疗保健行业板块波动不是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的格兰杰原因”,相伴概率均 为0. 00002,小于1% ,因此,拒绝原假设,存在明显单向的格兰杰因果关系。

3. 2. 3 协整检验

根据AIC、SC、HQ等统计量综合确定最优滞后期数,结果表明在滞后两期时,所有内生变量在1% 显著性水平对应的方程均显著,因此最优滞后期数为2。本文基于VAR使用JJ协整检验,结果表明,对于原假设“至少有一个协整方程”,除信息技术行业与人民币汇率协整检验在10% 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外,其余行业与人民币汇率协整检验均在5% 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对于原假设“没有协整方程”,能源、材料、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信息技术、电信服务以及公用事业十大行业板块与人民币汇率协整检验均在5% 显著性水平下拒绝原假设。因此,在10% 显著性水平下,我国A股市场能源、材料、工业、可选消费、日常消费、医疗保健、金融、信息技术、电信服务以及公用事业十大行业板块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分别存在一个协整方程,即我国A股市场这十大行业与人民币汇率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3. 2. 4 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结果表明: 首先,人民币汇率的波动会迅速反向冲击能源行业和电信服务行业,即人民币升值购买力增强时,短期提升能源与电信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作为利好促进投资者对该板块的认可,逼升行业板块指数上升; 其次,材料、日常消费、医疗保健及公用事业在人民币汇率波动时,开始表现出正向波动,其中材料和公用事业行业板块前期呈现逐渐增强的正向反应,而日常消费与医疗保健行业板块呈现减弱的正向反应; 再次,工业、可选消费、金融、信息技术在受到人民币汇率波动冲击时,逐现负向冲击,即汇率波动对这些行业的传导速度相对比较缓慢,尤其是金融行业反应相对更加缓慢且负向冲击持续相对更长; 最后,各行业受人民币汇率波动传导虽然具差异,但长期看,最终都会趋向平稳正向冲击。

4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条线出发,就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股市传导性展开研究。一方面,结合汇率决定理论和股票价格相关理论进行理论梳理; 另一方面,建立VAR模型,探讨人民币汇率波动在我国A股市场中的传导性。结果表明: 首先,人民币汇率波动通过货币购买力、国际资本流动、公司运营状况以及投资行为等对股票市场行业板块波动进行传导。其次,不管是短期还是长期,人民币汇率波动都是导致股市波动的显著性原因,且强弱程度不同。最后,短期内人民币汇率波动负向冲击能源和电信服务行业,正向冲击材料、日常消费、医疗保健以及公用事业,缓慢负向冲击工业、可选消费、金融、信息技术行业,长期来看,波动的传导最终都会趋向平稳的正向冲击。

汇率干预与汇率操纵 篇5

关键词:汇率操纵,汇率干预,国际经济秩序

2010年美国对中国操纵汇率的指责犹言在耳, 在最近的美国大选中, 共和党候选人罗姆尼为了争取选民支持又大打中国牌, 声称如果他当选将把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作为汇率操纵的后果, 将对汇率操纵国的出口产品征收高额的附加关税。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定义, 汇率操纵指的是“在外汇市场上长期、大规模的、朝单一方向对汇率进行干预”。也就是说, 汇率操纵首先是一种在外汇市场上直接干预汇率的行为;其次, 这种干预汇率的行为具有时间长、规模大且方向单一的特点。作为一种重要的政策工具, 没有一个国家任由汇率自由变动。Morono (2005) 的研究发现国家干预汇率的目的主要是配合特定的宏观经济政策, 如控制通胀、保持内部均衡;防止资源配置扭曲、保证外部均衡或者说保持国际竞争力以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保持市场秩序、防止危机等。为了实现这些目标, 一国央行有可能会干预外汇市场以保持汇率的目标水平、减小汇率的波动幅度或者实现特定的外汇储备规模。

一、资本账户管制决定了汇率弹性差

外汇干预的方式与所采用的汇率制度密切相关, 而一国在选择汇率制度时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 选择与本国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汇率制度。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 一方面, 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 金融监管制度也不太完善, 所以不得不对资本的国际流动进行一定程度的管制。在资本账户还没有实现完全可兑换的情况下, 因为存在着影响汇率供求的非市场因素, 如各种换汇限制, 不可能有真正市场化的汇率。如果允许汇率自由浮动就会很容易受到国际游资的冲击, 因而有很大风险。

一般来说, 货币升值会带来出口减少和通货紧缩, 导致国民收入下降;货币贬值将会引起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下降, 进口商品的国内价格上升, 更多的出口和更少的进口将带动该国产出和就业的增加。但是, 一系列的实证研究, 如Edwards (1989) , Morley (1992) , Kamin和Rogers (2000) 以及Upadhyaya (1999) 却表明:贬值有可能导致国民收入减少。这是因为当货币贬值时, 如果进口品在国民生产中具有重要地位, 进口商品的价格提高以后, 对进口品的需求就会减少, 进而引起总需求的减少;再或者, 如果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弹性都很小, 贬值将会扩大以本币表示的贸易赤字, 恶化国际收支。这都有可能引起经济衰退, 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理论模型能比较准确的描述并预测汇率的变动规律, 因而也不可能通过市场干预人为地精确确定合理的汇率水平。实际运行中的经济远比教科书上的经济原理复杂, 对尚不具备成熟的经济体制、机制, 完善的监管法规和高超的调控艺术的发展中国家来说, 相对稳定的汇率制度能够稳定国内的经济运行。另一方面, 根据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不可能三角理论, 一国如果选择了国家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那么就只能在完全放开资本管制、允许资本的国际自由流动和实行固定汇率、保证汇率的稳定性两个组合之中选择一个或者两者都放弃, 而不能保证两者都同时实现。如果两者都放弃, 即选择资本管制和浮动汇率制度如上所述是相当危险的;如果二者选其一则有两种组合即固定汇率和资本管制与浮动汇率和资本开放。在不具备完全开放资本账户的条件下, 一些发展中国家只能选择固定汇率与资本管制的组合或者以部分的汇率浮动换取部分的资本流动, 即允许汇率有限浮动, 同时部分放开对资本的管制。

如果把欧元区整体作为实行浮动汇率的国家, 根据张卫平、王一鸣 (2007) 的研究实行独立浮动的汇率制度的国家除了阿尔巴尼亚、刚果民主共和国、索马里、坦桑尼亚和乌干达等几个比较贫困的非洲国家, 以及菲律宾、韩国和印度尼西亚等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中付出惨痛代价的国家之外, 其余都是比较发达的国家。

二、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存在干预汇率的行为

发达国家在外汇市场上的干预行为由来已久。20世纪80年代, 美国认为美元汇率过度高估, 于是通过广场协议要求主要的贸易伙伴国将其货币相对美元升值, 后来又通过卢浮宫协议把汇率稳定在当时的水平。英、法、德、意等国通过欧洲货币体系当中的欧洲汇率机制稳定彼此之间的汇率, 如果汇率波动超出规定的幅度, 相关国家就要对汇率变动进行干预。

1.现在发达国家运用货币政策间接干预汇率

目前, 多数发达国家采用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同时取消了对资本流动的限制。发达国家金融市场较为发达, 有比较完善的货币政策及汇率政策的传导机制和比较通畅的传导渠道, 还有能为微观经济主体提供充足保值工具的丰富的金融产品使其能够较好应对汇率变动的风险, 比如期权、期货、利率互换等。在这种情况下, 市场化的汇率能够反映经济活动中真实的汇率水平, 汇率调节资源配置的杠杆作用也能得到较好发挥。

与货币主义经济学的理论硬核一样, 汇率决定与国际收支的货币分析法认为, 汇率水平与国际收支完全是一种货币现象, 也就是由于人们希望持有的货币量与货币供给量之间的差额造成的, 汇率是两国货币的相对价格, 而非两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当一国增加货币供给时, 其货币必然贬值。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在实行固定汇率制度的国家中, 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而在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国家中, 货币政策将有更明显的效果:扩张的货币政策使本国利率降低, 资本流出, 于是本国货币实现贬值, 贬值提高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 带动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美联储通过三轮量化宽松政策购买国债、公司债, 增大货币供给, 实现美元在长期内贬值;日本通过多轮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压低日元利率, 于是更多国际投资使用日元进行, 日元的大量供给导致日元的相对需求减少使日元产生贬值趋势;欧洲央行也大量购买成员国的国债。多恩布什的汇率超调理论表明:当货币供给增加时, 由于商品市场的价格具有粘性, 汇率水平会大幅贬值, 出口和就业就都会增加;然后随着出口和就业的增加, 国内商品价格的逐渐上升, 汇率才又开始缓慢上升但最终的稳定水平相对原来的汇率水平仍存在一定程度的贬值。作为一种主要的国际货币, 国际上对美元存在大量需求, 通过发行国债创造对美元的需求使美元汇率上升, 还可以控制美元贬值的节奏。根据联邦储备委员会公布的数据, 美元对世界主要货币的指数已降至不足73。

2.间接干预法不适用汇率弹性低的国家

汇率弹性低的国家就不能用增加货币供给的方法影响汇率水平, 一方面, 根据蒙代尔-弗莱明模型维持相对固定的汇率制度的需要限制了对货币政策的自由使用;另一方面, 发展中国家本身经济和金融市场不够发达, 金融产品较为匮乏, 货币政策对汇率水平的传导机制不够顺畅, 以货币政策影响汇率水平的做法只能导致经济活动的紊乱, 加剧汇率水平的动荡。因而,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扩张主要通过银行信贷的扩张实现。在此过程中不仅容易产生盲目放贷投资, 带来呆账、坏账的问题, 还可能为日后严重的通货膨胀埋下祸根。此外, 在发展中国家汇率的贬值还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恐慌, 导致资本外逃, 所以更多依靠在外汇市场上的直接干预保证汇率的稳定。并且, 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 发展中国家的货币国际化程度普遍不高, 所以对外汇储备的需求要比发展中国家强烈。为了获得足够地外汇储备, 发展中国家央行也倾向于直接入市买卖外汇。

三、指责我国操纵汇率是不公正、不合理的

随着我国经济各个方面的发展, 实行浮动汇率制度的条件也日趋成熟, 我国按照主动、渐进、可控的原则不断推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自从2005年汇改以来,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人民币汇率不断升值, 汇率波动区间也越来越宽, 从2012年4月16日起, 每日银行间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可在人民银行公布的美元交易中间价基础上上下浮动的范围由0.5%扩大至1%, 非美元货币对人民币的交易价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该货币交易中间价3%的幅度内浮动。我国也正积极探索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 同时逐步取消对资本项目的管制, 减小对外汇市场的直接干预, 为进一步扩大汇率弹性创造条件。美国不顾我国在汇率制度方面的巨大努力, 仍不断指责我国的汇率制度。

当存在资本管制时, 直接的外汇市场干预更有效一些;如果取消了资本管制, 实现了资本账户的完全可兑换, 面对巨额的国际外汇市场交易, 外汇市场干预的效果将非常小, 也正因为如此, 发达国家对外汇市场直接干预的力度较小。尽管发达国家对外汇市场直接干预力度较小, 在现阶段的干预目的主要表现为抑制汇率短期内的巨大波动, 但他们试图影响汇率水平的行为却从来没有停止。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汇率操纵的定义只集中于直接干预一种形式, 同样是影响汇率水平的行为, 用货币手段是合法的, 用入市干预的方式就要受到指责。可见, 目前对操纵汇率行为的界定不仅不公正, 也是不合理的。美国操纵下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给出的汇率操纵的定义, 体现的是美国的意志, 反映的是不公平的国际经济秩序。我们也反对在危机来临时采取以邻为壑的汇率政策, 因为这样的汇率政策只能把世界经济进一步推向衰退的深渊, 在东南亚金融危机时人民币坚持不贬值就是这一信念的彻底实践, 但是我们有权力选择与国情相适应的汇率制度和干预方式。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应该要么对影响汇率的做法进行全面的界定、约束自已本国的货币政策, 做到本国货币不贬值, 要么对发展中国家根据自身的发展特点采取合适的汇率政策给予理解和支持, 收起对所谓的“汇率操纵”的不公正指责。

参考文献

[1]R., Moreno.Motives for intervention.Foreign exchangemarket intervention in emerging markets:motives, techniques and implications[G], BIS Papers, 2005.

[2]K.P., Upadhyaya.Currency devaluation, aggregate out-put, and the long run:an empirical study[J].EconomicsLetters, 1999 (2) .

[3]张卫平, 王一鸣.汇率制度的分类、国别分布及历史演进[J].国际金融研究, 2007, (5) .

[4]孙杰.汇率与国际收支—现代西方国际金融[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1999.

行业汇率 篇6

一、汇率决定理论发展

(一) 购买力平价理论

追溯到16世纪, 以西班牙萨拉门卡学院为代表的汇率和价格关系理论在解释汇率的行为众多理论之中占据这主导地位。直到1918年, 瑞典经济学家卡塞尔 (Cassel) 提出“购买力平价”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简称PPP) , 购买力平价的推导来自于一价定律, 而一价定律的基础就是商品市场套利原则。一价定律即可以表示为P=S*P (F) 。汇率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内容:汇率等于两国价格水平之比。采用直接标价法时, 用本国物价除以外国物价。

20世纪80年代后期, 弗伦克采用70年代浮动汇率数据发现短期购买力平价不成立。290年代中后期, 研究表明长期购买力平价成立, 实际汇率的复归至均衡水平的时间期限收到信息成本、运输成本等影响时间较长, 并且呈现非线性的均值复归。

(二) 汇率决定的货币主义模型

汇率决定货币主义模型包括柔性价格货币模型 (FLPM) 和粘性价格货币模型。FLPM认为本国货币供给相对于外国货币存量的增加会导致本币贬值。然而在上文的论述中, 短期的购买力平价理论并不成立, 多恩布什引入无抵补利率, 允许名义汇率短期超调于长期购买力平价, 提出了粘性价格货币模型。其特点在于超调货币冲击前, 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当局增加货币供给, 在基本假设下, 价格水平必然上升, 也将出现新的经济平衡。因为价格是粘性的, 即期汇率上升以抵抗货币冲击平衡货币市场, 本国利率下降, 出现利差, 市场预期本币处事贬值后将进一步贬值。汇率超调购买力平价。本币的贬值和利率的下降会刺激国内产出, 国内价格水平将会上升, 最后汇率回到长期均衡水平。

(三) 汇率决定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20世纪80年代考利等人提出的资产组合平衡模型 (PBM) 对货币主义进行了修正, 将风险报酬引入到无抵补利率平价条件中。汇率是由本国资产和外国资产的供给和需求决定, 而不仅仅由货币市场的供需决定。汇率是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主要决定因素。经常项目的盈余, 表示本国净持有外国资产增加, 影响财富水平, 从而影响资产需求, 从而影响汇率水平。因此, PBM是围绕资本市场、经常项目、价格水平和资产积累率的汇率调整动态模型。

二、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1991年4月9日起, 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4年, 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 第二次汇率并轨, 自此我国实行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基准汇率的一定范围内浮动, 自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来, 我国实行的一直是稳定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政策。2005年7月21日起, 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三、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

(一) 人民币汇率与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方向变动

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意味着国内通货膨胀会上升, 长期汇率取决于全球平价理论也即各国物价水平, 从长期来看本币会贬值。根据短期汇率决定论看因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本国财富增长需求也增长, 进口增加, 对外币的需求也增加, 本币贬值。不管从长期来看还是短期来看, 经济增长,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汇率上升。

(二)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反方向变动

因为我国拥有美国的大量外汇储备, 如果美国国内发生通货膨胀, 我国的债券资产贬值, 意味着我国的财富转向美国。因此, 央行会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运行在较低的水平上, 引导资本流出控制损失。例如, 按照今日的汇率水平对算, 若美国不能向本国偿还本金或因美元贬值证券贬值, 每损失一单位美元即损失了6.2893单位人民币, 若今日汇率没有保持在较低水平, 则会损失更多。

(三) 人民币汇率与国际收支差额反方向变动

如果我国处于顺差状态, 出口大于进口, 外国投资者需要大量的人民币用于进口本国的货物, 则人民币供不应求, 人民币升值, 即人民币汇率下降;如果处于逆差状态, 出口小于进口, 外国投资者对人民币的需求不是那么强烈, 相反我国对外国货币需求强烈, 则人民币贬值, 即人民币汇率上升。

四、政策建议

我国经济增长人民币也适当的升值了来到了6.2893。并没有伴随着经济的增长贬值。这是因为防止美元贬值。这是实际操作中面对升值压力不得已要违背经济理论迫使人民币升值来控制损失、防范风险。经济, 金融紧密相连, 在做任何一个经济政策之前, 都要充分考虑可能对汇率或利率的影响, 应尽力保持其稳定。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汇率持续小幅的下浮或不定期阶段性较大幅度调整, 增强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获得出口增长, 改善贸易收支和增加外汇储备。目前, 我们仍处于人均收入较低的水平, 短期内内需无法取代外需, 因此, 稳定出口对我们这一制造业国家进行结构调整赢得了宝贵的时间。如果这次汇率跌停有央行操作的因素在,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那样, 是为了应对外国的出口限制政策, 改善我国贸易收支, 增加外汇储备, 汇率调低, 也能冷却国内外热钱, 贬值压力迫使他们撤离中国市场, 缓解通货膨胀压力。

摘要:人民币汇率是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纽带, 政策会同时影响实际汇率和经济增长, 将增强实际汇率与经济增长间的关系, 政策能创造稳定的环境和提高稀缺资源配置效率, 从而产生和稳定实际汇率。所以研究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因素、决定理论和政策之间的关系, 对以后政策具有指导作用。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政策建议,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唐国兴, 徐建刚著.《现代汇率理论及模型研究》.中金融国出版社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行业汇率】相关文章:

名义汇率人民币汇率论文07-03

名义汇率人民币汇率论文提纲11-15

汇率风险05-21

汇率政策06-20

汇率制度07-28

有效汇率06-01

汇率06-14

汇率机制06-30

汇率稳定07-09

汇率偏差论文04-15

上一篇:教师学术论文写作下一篇:工业大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