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制度

2024-07-17

信用制度(精选十篇)

信用制度 篇1

(一) 美国消费信用制度的发展、现状

1. 发展。

美国信用管理行业萌芽于19世纪40年代, 但是知道20世纪30年代, 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才开始兴盛。20世纪50年代, 美国开始兴起现代信用管理体系, 20世纪六十至八十年代, 各项相关的法律法规纷纷出台, 包括《公正信用报告法》、《平等信贷机会法》、《信用修复机构法》、《信用控制法》等17项法律, 并且每一项法律条文都进行了若干次的修改, 建立起了相对完备的信用管理法律体系:在保护个人隐私、公平授信权利的同时, 个人信息数据透明化, 并对失信行为进行严惩。

2. 现状。

美国是目前世界上信用制度最发达国家。资本、商品和消费者三大市场都建立了完善的信用法规和执行机构。其中消费者市场, 针对不同阶层设立了多种非银行融资机构, 满足其多样化的业务需求, 信用消费占国内商品总消费的比例高达2/3。非银行储蓄机构的放款协会, 遍布全美各州, 与消费者的关系最为密切, 它的消费贷款业务量仅次于商业银行。消费者财务公司, 主要面向工薪阶层, 人们遇到医疗费用的紧急开支, 到就近的一家消费财务公司便可获得分期付款服务。人寿保险公司、退休信托基金、私人养老基金等机构, 对客户的即时消费和远期消费进行筹划, 并同样为其提供融资服务。

(二) 美国消费信用管理体系

1. 立法。

每一条法律大多由引言、定义、数据保护原则、个人权利、豁免、过渡性条款、专员的权利与职责、通知、犯罪等章节组成。依据健全的法律, 建立了相应的公共信用登记咨询系统、信用评价制度、信用风险转移制度和信用管理制度。《信息自由法》、《隐私法》、《接触秘密信息进行背景调查的调查标准》等大量的法律, 明确界定了信息公开和个人的关系, 强制个人在规定范围内披露全部信息, 消除信息不对称。信息的公开和透明化是美国信用制度建立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最基本因素。同时, 明确规定了数据的评估要求, 查询、更改、消除以及获得补偿等权利。

2. 机构设立。

美国市场经济高度发达, 市场机制作用非常有效, 所以美国采用的是企业自主经营的信用管理模式, 即所有企业可以依法自主地经营信用调查和管理业务, 政府不得直接参与经营, 只能通过法律对其进行约束。

3. 中介机构。

信用中介机构是搜集信用信息, 进行加工、整理并提供信息和信息管理咨询的服务机构。主要包括信用评级、个人的征信机构等。信用中介可以控制交易风险、降低交易费用、规范交易, 所以美国对信用中介非常重视, 建立了健全的信用中介机构评价指标和运作法规、对信用中介机构进行监管的部门及其职能, 对违规的信用中介予以严厉处罚, 甚至勒令退出。

4. 有效奖惩制度。

美国的失信惩罚制度非常严厉:法律规定“生产、批发、销售假冒商品, 对产销者处以25万美元~200万美元的重罚;有做假前科的, 罚金可达500万美元, 甚至可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高昂的违约金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失信行为。此外, 对于失信行为长期记录在案, 使失信者的失信成本随时间而累加。同时, 法律明确规定:对于信用良好、信用等级高的个人, 可获得银行较高的信用额度以及更为优惠的贷款利率等。

二、中国个人消费信用的现状

目前中国从事消费信用服务的机构只有商业银行和汽车金融公司两类, 信用消费占比非常低。信用消费涉及的领域包括个人住房、汽车、信用卡、助学贷款、医疗、旅游、大件耐用品等, 但业务品种功能单一。新兴的消费信用业务, 如个人资金周转贷款、个人债务重组贷款等发展十分乏力。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对于十几万的车、上百万的房的需求不断增加, 如果单靠自我积蓄则需要很长时间, 所以信用消费的模式是一种必然趋势。但是中国居民普遍消费意识淡薄, 习惯于“用昨天而非明天的收入实现今天的消费”, 这种消费观念根深蒂固, 非一朝一夕可以改变, 但这也是由于中国尚不健全的社会保障体制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三、启示

(一) 立法

1. 私人产权法。

美国是私有制国家, 对产权的保护早已形成了系统有效的法律规范。所以我们必须要对传统的公有产权制度进行改革, 明确私人产权的归属, 实行等价交换原则, 只有这样才能促使人们追求长远利益。因为如果人们对未来有稳定的预期, 在长期的重复博弈过程中, 只有遵守信用制度才能生存。

2. 文明信用制度。

信用不是单纯的经济行为, 忽视道德的力量是信用制度建设的重大误区。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就根源于此。所以良好的信用制度必须以道德为支撑, 尤其是诚信建设。

3. 个人信用档案制度。

个人信用制度, 即证明居民信用和偿还能力的法律法规, 涉及: (1) 个人信用基本档案:个人的基本资料、经济信用资料;纳税、保险及与银行的经济交易、经济纠纷和法律诉讼等。 (2) 个人信用调查报告:对个人信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 (3) 个人信用评级:评级的标准公开透明, 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个人的失信行为。 (4) 个人隐私保护:个人信息并非全面共享, 要尊重、保护居民的隐私权。

(二) 个人信用管理系统

信用管理模式除了市场主导的美国模式, 还有政府主导的欧洲模式, 以及政府和市场结合的日本模式。依据中国国情:政府掌握绝大多数的信用信息, 担负重要的社会责任, 欧洲模式可能更适合。

政府的推动是构建完善信用制度的核心力量, 但是也不能越俎代庖, 因此需要相应的法律法规约束政府对市场经济行为的干预。能够以市场的力量解决的问题, 就不要干涉, 毕竟美国模式 (即市场为主导的信用管理模式) 才是信用制度建设最终的发展方向。

(三) 信用中介机构

1. 信用中介必须是独立公正的第三方, 否则其提供的

信用报告, 信用风险预警和管理分析就没有任何实际的参考价值。

2. 遵循市场经济运作规律, 等价交换, 不得垄断信息资源。

3. 有义务保证信息的正确、透明和有效性。对失信的个体打上标签。

4. 建立信息共享互联网, 避免信息重复和资源浪费。

(四) 信用奖惩制度

论商业信用与商业信用制度之构建 篇2

【内容提要】商业信用,是基于主观上的诚实和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而产生的商业信赖和好评。商业信用有其自身的特征和价值。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制约,商业信用缺失在我国已经成为一大公害,严重影响社会的发展。要从加强法制和道德教育、强化法律对商业信用的保障、加大失信者的成本、公开商业信用信息和完善监督、加强主体的内部自律等方面来构建和完善商业信用制度。只有建立起健全的商业信用制度,才能使社会经济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我国也正日益融入世界经济与国际潮流之中。目前我国的商业信用制度尚未建立,商业信用的缺失已经严重地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在世界经济的竞技场中,我国如想争得一席之地,不仅要大力发展高科技,而且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构建一个比较完善的商业信用制度。

一、商业信用的特征及价值

(一)商业信用的特征

对于信用,可以从多个角度和层面进行分析。我国学者从法律上对信用进行了分析并有不同的看法:(1)信用是在社会上对与其经济能力相应的经济评价;(注:参见王利明主编:《民法・侵权行为法》,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9页。)(2)信用应指一般人对于当事人自我经济评价的信赖性,亦称信誉;(注:参见张俊浩主编:《民法学原理》,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158页。)(3)信用是指民事主体所具有的经济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注:参见杨立新:《人身权法》,中国检察出版社版,第158页。)(4)信用是市场主体之间发生的一种合理期待或信赖关系。(注:参见周汉华:《信用与法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第3期。)上述观点从法律的角度对信用做了诠释。而商业信用,是基于主观上的诚实和客观上对承诺的兑现而产生的商业信赖和好评。概括起来,商业信用有以下几个特征:(1)信用的主体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法人和单位。由于商业信用主体在享有信用权的同时要承担因失信而产生的民事责任,因此,对于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不应作为商业信用的主体看待。(2)商业信用的取得依赖于主体是否按期履行义务以及兑现承诺的能力反映。商业信用不是自然产生的,它必须通过长期的积极作为来体现。(3)商业活动主体因获得商业信用而取得相应的资信利益。

信用权源于信用,是指民事主体对其所具有的偿债能力在社会上获得的相应的信赖与评价而享有的利用、保有和维护的权利。(注:参见吴汉东:《论信用权》,《法学》第1期。)究其性质,信用权应属于一种无形财产权,这是因为信用权的客体是因信用主体获得肯定性的评价而获得的利益,它不是客观存在的物质,而仅以客观物质为载体。它是与著作权、商标权一样的无形财产权,但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1)具有不可随意转让性。商业信用权是一种专有权利,它依赖于行为主体的按期兑现承诺所产生的一种资信能力,与特定的民事主体有着紧密的联系。因此,商业信用权不可脱离主体而转让。由于不同民事主体的偿债能力的大小不同,因此,商业信用权只能由特定的民事主体所专有,而不能随意地转让。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与著作权、商标权有差异。但对企业法人来说,如果企业发生变更,则其商业信用权将连同企业的变化而转移至新的主体。(2)具有不稳定性。商业信用权不像著作权一经产生便被确定下来。由于商业信用权必须以履行义务为前提,而义务的兑现能力又随民事主体的生产经营状况以及经济实力的变化而改变,因此,商业信用权也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当民事主体经济状况良好,则其商业信用也较好;一旦经济状况恶化,不能如期履行债务,则其商业信用将降低,甚至丧失商业信用权。(3)具有相应的排他效力。商业信用权虽然没有明确地受到法律上的地域限制,但商业信用权涉及民事主体资信利益的保护,故商业信用权在特定的行政区域或行业内受到保护。

(二)商业信用的价值

商业信用的价值,在于因商业信用而产生的商业信用权。民事主体如果拥有商业信用,即拥有了商业信用权。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趋规范化,商业信用权作为一项民事权利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具体来说,商业信用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商业信用权人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权利人可依商业信用权的排他效力对抗其他民事主体的侵害而从事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任何人均不得恶意损害民事主体的商业信用权;商业信用权人的利益如果受到侵害,可以向司法或行政机关申请救济。

2.商业信用权人可以获得相应的资信利益。商业信用是社会对特定主体的肯定评价,它对树立民事主体尤其是企业法人的良好形象,获得社会公众的信赖具有重要的意义。民事主体可以利用商业信用获得诸如投资、贷款、赊购等方面的便捷条件,从而获得由此带来的资信利益。

3.商业信用保障了交易安全,提高了交易效率。交易的发生多是一种双务合同,如果一方没有商业信用,即一方不能履行相应的债务,则交易无法正常进行。因此,只有在商业信用存在的前提下,才能确保交易的安全。由于商业信用代表一种信赖,在交易过程中,当事人基于彼此的信任,易于达成协议与谅解,这对于促使交易达成,提高交易效率也是十分重要的。

二、我国商业信用缺失之分析

(一)商业信用缺失的现状

由于社会普遍缺少信用,为了呼唤信用的回归,我国将20称为“诚信年”。龙永图在我国加入WTO记者招待会上对记者说:“中国现在最缺的就是诚信”,也说明了商业信用危机已经成为我国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现象。当前我国在商业信用方面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经济活动主体相互拖欠。经济活动主体之间相互拖欠货款,贷款方拖欠银行的贷款,经济活动主体偷、逃、骗税的现象在全国各地普遍存在。据统计,1989年底全国企业间相互拖欠的三角债总额约1240亿元,1991年增加到亿元,1994年增加到7000亿元。从全国各地受理的企业间相互拖欠的经济纠纷案件上升的现状来分析,目前经济活动主体之间尚未清偿的债务有增加的趋势。(注:参见万学忠:《为信用制度立法》,《法制日报》203月9日,第2版。)

2.随意违约,不兑现承诺。在不损害国家利益、不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不侵害他人权益的前提下,合同反映了当事人的真实意思和自由,应受到法律的保护。有效的合同就是当事人自己为自己所设立的“法律”,当事人应当遵守。但在现实社会生活当中,随意不履行合同而导致的违约时有发生。

3.假冒伪劣产品众多。不法厂商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质量欺诈、商标侵权、专利侵权的范围已渗透到了生产、销售、融资、借贷、竞争等各个方面。此外,经济纠纷以及涉及金融等各种诈骗案件大幅度上升。无论是新的产品,还是名牌产品,几乎都有假冒。造假似乎无处不在,甚至连人民币都存在着假冒的情况,人们难以对其他东西放心。因此,经过整治,社会上不断出现所谓的“放心肉”、“放心米”、“放心油”、“放心盐”等别名,但“放心一族”的增多并非意味着假冒伪劣产品的减少,恰恰说明社会上每一位消费者都在“

不放心”的状态下生活着。

4.政府信用及法律威严受到考验。政府是一个社会公共事务的主要管理机关,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和支持道德的最后一道防线。当社会成员之间因不讲信用而受到损害的时候,往往需要借助政府的力量乃至法律的途径来寻求保护。在政府转变职能和深化行政改革的过程中,制度的转接加上非法律因素的影响,使得不少生效的法律裁判文书得不到有效的执行。本应给不讲道德者施以法律制裁,最后却因“执行难”而让不法者逍遥法外。于是,社会对政府的信用和法律的尊严产生了怀疑。可以说,不讲信用已经形成一股“黑流”,有泛滥的趋势,严重影响到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商业信用缺失的原因

当今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早已将商业信用作为社会最重要与最基本的行为标准。在商业活动中,商业信誉和诚实被认为是最基本的品质,人人必须诚实不欺地在市场经济的整体运作中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为什么经济发达国家讲求商业信用已成为一个普遍的习惯,而在我们这样一个道德传承几千年的国家却有那么多人不讲商业信用?概括而言,我国产生商业信用缺失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有效的法律惩治制度。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当代社会,商业信用通过承诺的方式加以验证,人们相互交往中的失信行为实质上是不诚实和不兑现承诺。不守诚信而对市场秩序的破坏,是对国家法律规范的背离。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普遍的缺少诚信,实质上是调整社会交往关系法律规则的无效或者未被遵守。(注:参见陈洪隽:《我国失信损失占GDP比重高达10%-20%》,《经济参考报》年4月10日,第5版。)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立法不断增多,在一些法律中已经有关于诚实信用的规定。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4条中就明确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第7条又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破坏国家经济计划,扰乱社会经济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也有相应的规定。但是,仅有原则性的规定是不够的。由于对不讲诚信的具体行为没有明确的惩罚性规定,很多失信行为得不到有效的法律制裁,即使通过司法程序确认,没有惩罚或惩处的力度相当小,根本不足以起到对行为主体的警戒作用。当受到处罚的成本远远小于因失信而获得的效益时,市场主体便会很自然地选择逃避法律选择失信。即使他们多次受到处罚,也会因利益的驱使而继续从事违法的交易活动,失信的行为也就很难杜绝了。

2.“泛法律主义”错误思潮的影响。依法治国是社会发展的必须,但“法制建设需要良知保障”。(注:傅剑锋:《西南政法大学副校长卓泽渊:法制建设需要良知保障》,《南方都市报》2002年11月29日,第A04版。)特别是在提倡“依法治国”的时候,如果忽视道德应有的作用,甚至产生“泛法律主义”的思潮,(注:参见李正华:《“泛法律主义”思潮中的道德失缺》,《当代法学》2002年第4期。)就容易使人们产生一种错觉:以为凡事均以法律为准绳来衡量和评判,凡事均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凡事必借助法律的强制力保障和实施。而另一个错误还在于对法律的片面理解,认为“法乃刑”,只要不触犯刑律就不是违法。因此,对于某些人来说欠债不还、开具空头支票等违法行为不是违法,只是一般的德行问题。

3.经济活动主体片面追求利润。经济活动讲求投入和产出,追求利润。在制度的设计上,如果没有考虑到利益关系,没有加大对失信行为的惩罚力度,没有考虑到行为主体的心理因素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不讲信用-秩序混乱-不讲信用”的恶性循环后果。计划经济中的“大锅饭”使人们仅注重社会效益而忽视经济效益,市场经济的竞争和主体的独立性迫使经济活动主体注重经济效益。为了金钱,一些人不惜铤而走险,而把信用、诚实全都抛在了脑后。事实上,改革开放的初期,一些没有多少文化、不讲道德的人赚了大钱,而循规蹈矩的人反倒步入困境甚至面临倒闭。

4.商业信用信息得不到充分公开。一个国家的经济能否健康、迅速地发展,与有关的商业资信是否公开及公开的程度有相当大的关系。在一国范围内,能够快速、真实、完整、连续、合法、公开地获得有关商业资信资料,有助于经济活动主体进行全面的资信调查和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现行的商业信息管理体制下,目前经济活动主体主要是通过以下三种渠道获得相关企业商业信用数据的:一是通过新闻媒介等公开渠道获得;二是通过自己调查或者委托调查获得;三是通过政府部门和有关机构获得。总体上说,我国企业商业资信数据基本上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这使商业资信判断时搜集数据成本过高。因此,造成了很多企业因不能获得对方的商业资信资料而盲目行动导致受损,而有些不法分子也正是利用商业资信公开不充分进行诈骗等非法活动。

(三)商业信用缺失的危害

1.商业信用缺失使经济秩序混乱。在某些人不讲商业信用的情况下,遵守规则和讲商业信用可能会受到损失,而不讲商业信用者反而会获得更多的利益,这种现象一旦成为一种风气,则会导致企业的恶性竞争,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从而将会导致社会信用整体水平的下降,造成一种很难治愈的社会创伤。如果一个企业或社会普遍缺乏道德感和人文关怀意识,普遍缺乏对规律和秩序的尊重,普遍缺乏系统的敬业精神,那么机体本身就存在着失败的基因,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市场经济秩序失范。当不讲商业信用的主体能够获得利益,而讲商业信用的主体却受到损失的时候,讲信用的主体也就会背离信用,这也就是“二律背反”的现象。这种现象不断循环,那么社会的经济秩序必然会陷入混乱之中,经济活动主体也就无疑要步入畸形发展的轨道。

2.商业信用缺失使企业形象受损。市场经济的有序发展,必须是建立在以信用为基础的相互信任之上。由于整体的商业信用缺失,使得社会中形成了“无商不奸”的错误认识,人人都以戒备的心态来对待别人,人与人之间最起码的信任已经成为了现代社会中不可多得之奢侈品。然而,不讲商业信用只会骗得了一时,而由此产生的不良后果却是日后所难以弥补的。我国出口到俄罗斯的羽绒大衣开始在当地有很好的销路,但是由于一些不讲道德的生产厂家以废次的填充物充当羽绒,尽管一时得逞,但却是以俄罗斯人不信任中国货的结果收场,严重影响了其他讲信用的企业的出口销售。南京“冠生园”食品厂以过期月饼馅料充当新鲜馅料坑骗顾客的做法被曝光后,其信任度一落千丈并导致最终破产。

3.商业信用缺失使国家蒙受巨大损失。我国政府在纷繁杂乱的国际关系中,能够以“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处理各种关系,树立起了良好的形象。我国政府掷地有声的语句和以后的兑现,证实了“中国人讲话是算数的”。但是,由于一些商家在对外经济活动中违反了诚信的基本准则,使得一些外商在与国内经济活动主体开展业务的时候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一些地方政府在处理具体问题的时候处置不当,也造成了一些不良的影响。这些都对国家的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年,我国GDP中大概有将近10%到20%为信用的损失成本。(注:参见傅刚:《低信誉让企业吃了大亏》,《经济日报》2002年4月16日,第2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陈清泰曾经指出,我国一些企业因为信用不高乃至失信,导致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约6000亿元人民币

。(注:参见周汉华:《信用与法律》,《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2年第3期。)在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就曾经有20份左右的提案是关于“企业信用”问题的。

4.商业信用缺失导致社会相应制度的扭曲。商业信用缺失往往影响到整个社会相关制度的正常运作。银行的借贷制度、商业的交往习惯、法律制度的构建、政府行政管理的运作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整个社会制度是基于信用所构建的,一旦信用被打破,则原有的平衡必然陷入混乱,相应的制度就会出现扭曲。我们反思今天的制度构建,往往最后会追根溯源至诚信这一最基本的话题。

三、信用制度的构建

现实生活中每一个人不会天然地讲信用。人是理性的,总是在各种可能的情况下寻求最佳方案和行动,以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如果遵守信用能实现利益的.最大化,他们就选择遵守信用;反之,他们自然会选择背信弃义。要建立一种有效的制度来鼓励诚信、惩戒失信者,使“老实人”得到好处,讲信用才可能成为社会必然的现象。

(一)加强道德教育制度建设

道德有普适性和职业性之分。我国从小学就开始进行了道德教育,但是从社会的现实方面分析却收效不大,这与我们的道德教育重点及方法有关。过去我们片面地强调甚至以爱党、爱国的政治教育取代了最基本的公民道德教育,无形中忽视了对作为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的教育。2001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公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首次把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概括为“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20个字。“明礼诚信”是紧接着“爱国守法”之后的第二个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实,失信已经不仅仅是限于商业领域了。朱róng@①基总理在2002年全国人大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用较长的篇幅强调了加强社会信用建设的重要性。信用教育实质上可以从道德教育着手,从儿童的言行教育开始,延续到成人的公民教育,再到职业道德教育,应将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日常的继续培训和考核工作之中。从为人之本方面分析,孔子早就指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注:《论语・为政》)王安石也说“人无信不立”。(注:《辞同修起居注状・第四状》)事实说明:人无诚信不立、家无诚信不旺、业无诚信不兴、国无诚信不强。开展有关诚信的全民教育,树立起全民、全社会讲诚信的良好风气,对于防止信用缺失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

我国的普法教育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公民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社会整体对于法律的认识仍有待提高。在这一过程中,教育、宣传部门应扮演积极的角色,要让市场主体认识到商业信用、信用权的重要作用。同时,对于企业、政府的失信行为也要予以披露曝光,让全社会都意识到缺乏信用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提高全民的道德素质与法律意识,市场主体更多地知法守法,商业信用制度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来。

(二)强化法律制度对信用的保障作用

法律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规则与保障,与道德规范相比,法律属于一个低层次的要求也是最底线的要求。对于信用的保障不能仅仅停留在道德的层面,严重违反道德不讲商业信用的行为,应当在法律的范围内予以惩戒。《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6条规定“当事人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第42条规定对不讲信用的“缔约过失”应追究法律责任;另外,还有对转移资产以逃避债务、合同履行后有意泄露他人商业秘密等失信行为的惩罚性规定。

然而,仅有关于诚实信用的原则性法律规定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将信用保障上升到法律层面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舆论监督的层面,商业信用的遵守才能得到真正的认可与保护。一些国家已将商业信用权明确规定于法律之中。《德国民法典》第824条规定:“违背真相主张或传播适于妨害他人的信用或对他人的生计或前途造成其他不利益的事实的人,即使其虽不明知但应知不真实,仍应向他人赔偿由此而发生的损害。”这一条款已经将信用权作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加以确认和保护。目前我国已出台了《著作权法》、《商标法》及《专利法》,这些无形财产权均得到了法律的认可与保护,民事权利主体可以为对抗侵权行为寻找到合适的法律依据。相比之下,我国有关商业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人们往往将商业信用建立在道德和良心之上,仅借助于舆论的力量来保障,以“君子协定”代替制度规则。因此,应将信用权的确认、保护,侵犯商业信用权的惩处等一系列的问题法律化、明确化。这对于将商业信用制度化、法律化,对于保护信用主体,防止商业信用缺失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这不仅有利于维护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而且也符合公民道德的基本要求。

(三)增强执法力度,加大因失信而带来的成本

由于法律对不讲诚信的行为惩罚过轻,在利益比较之下会间接地起到鼓励人们扔掉诚信的作用,客观上助长了不讲诚信的社会风气之蔓延。在发达国家,民事主体因失信造成侵权所承担的赔偿责任相当重。我国应借鉴一些国家的做法,加大对失信主体的执法力度,明确其赔偿责任甚至实施惩罚性赔偿,增加失信成本,要让违法的失信者“得不偿失”。同时,要适当调整诉讼和仲裁程序,以便于及时制裁违法的失信行为。

(四)建立商业信用公开和商业信用监督制度

我们已经建立了公民身分证管理制度和单位(法人)代码管理制度,可以在此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公民社会代码和单位代码管理制度,将商业信用的有关信息纳入其中,并由专门的机关统一管理。这样就可以将有关缺乏商业信用的单位和个人的信息通过相应的途径备案乃至公布于众,让其无所遁形。商业信用公开对于商业信用制度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现在我国的企业资信大多还处于封锁状态,个人资信更难以查实。有关工商管理、质检、劳动、金融机构、司法机关、公证等部门应联机形成一个检索平台,向社会开放有关企业和个人的资信信息,以便为建立良好的社会竞争秩序创造公平的条件。上海已经建立了“诚信档案”制度,各商家在工商、税务等部门都留有案底,有关部门随时抽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给其打分,一旦发现有诚信缺失现象,商家将会受到严厉的处罚。这种“诚信档案”制度已经起到一定的效果,今后应逐步推行。(注:参见万学忠:《为信用制度立法》,《法制日报》2002年3月9日,第2版。)

作为商业机构运营的信用中介公司是信用社会不可或缺的环节,中介公司为咨询者开出商业信用报告后,有责任保证其准确性。如果因报告内容虚假造成客户经济损失则要赔偿,这就给信息的真实性带来了一套制约机制。此外,民间的商会、协会等也要承担起自己在商业信用监督方面的责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信用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个人和企业良好社会形象的重要内涵和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在规范的市场竞争过程中,商业信用好的企业胜出,商业信用差的企业退出,是自由竞争的重要规则和必然结果。

(五)企业应加强内部的自律建设

由于我国目前的市场秩序不完善,企业无论是在设立的形式上还是在实质运作方面仍存在着很多不规范的地方。我国现有的企业形式有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责任公司、“三资”企业等多种企业形式。不同形式的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的过程中往往因为没有相应的规范而出现违法操作。因此,除立法上应进一步完善企业公司法外,还要使我们的企业形式更加规范

化、操作更加合理化,从而减少违法失信的可能性。

在企业内部,应当建立企业商业信用管理系统和企业商业信用评价系统。从“5C”即企业品格(character)、能力(capacity)、资本(capital)、担保(collateral)、环境(condition)这些信用要素来提高企业信用水平,实施“5C”管理制度。在“5C”中,企业品格是最核心的要素,它是指企业和管理者在经营活动中形成的企业伦理、企业品德、企业行为和企业作风,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信用的好坏。(注:参见胡志英:《道德秩序与经济秩序》,《经济日报》2002年4月7日,第4版。)市场经济需要法律制度来维护,也需要经济伦理来支持。仅仅依靠其中之一都是不可能建立起良好的市场秩序的。法律是履行契约的权力支柱,伦理是履行契约的精神支柱。如果市场经济缺乏信誉机制,其交易成本大到足以使交易双方望而却步,就会使契约难以履行。因此,企业最终的竞争力取决于他在一系列价值中如何进行价值选择。共有价值――诚信的理念,才是企业竞争的动力源泉。

与此同时,还要树立正确的企业理念与文化,狠抓企业商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并强化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经营者、经理人的商誉意识;注重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每个企业应从自身做起,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商业信用问题已经成为当今社会所普遍关注的焦点,缺乏商业信用对于我国整个社会的影响和冲击是十分广泛和严重的。我国必须构建起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信用制度,将商业信用法律化、制度化。只有在商业信用制度的保障下,我国才能在世界经济的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字库未存字注释:

美国的信用报告制度 篇3

美国人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信用消费, 只要有稳定的收入预期加上良好的个人信用,“寅吃卯粮”不足为奇。由于信用对一个人至关重要,一般人都相当在意自己的信用报告,了解它给自己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

信用报告的作用和起源

信用报告说穿了就是有关一个人如何支付账单、如何偿还借债、有多少信用额度、每月“负债”或者消费额多少等种种信息的集合,它反映该人的“信用习惯”,以评估申请人的信用风险。

信用报告本身并不将信用申请人分成三六九等,它只是提供信息,让有关人员去评价。一些专业机构(Credit Reporting Agency)从商家、金融机构,甚至房东那里收集有关一个人信用的各种信息,将这些信息出售给商业用户,后者可以按照自己的评估标准,对信用申请人进行风险评估,以便做出相应的决定。

信用报告又是如何起源的呢?最早,在中小城镇,当某人以赊账方式从商店买东西,店员便把该人的欠款数额写在一张纸上,装进别在腰间的一个纸筒里。后来有人想到收集这些纸筒里的信息,供所有商人决定放账和赊销时参考。问题是,如此搜集到的只是“负面”的信息,有时还包括了某人是否酗酒、是否说谎或犯过案等纯粹出于个人印象的信息。这些信息并没有经过验证,有时连被记载的人也不知这些信息从何而来。此外,只有商家和放贷人在他们所谓的行业互保协会(roundtables)的圈子内交换这些信息,其他人(包括顾客本人)都看不到。加之这种信息传播的地域范围有限,因此无法成为商家广泛利用的信用纪录手段。

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出现了首家第三方信用报告机构。它采用类似今天连锁经营方式,发展成遍布全美的机构网络。与之前的行业互保协会不同的是,只要付费,人人都可以得到这个机构的信用报告。各地分支机构还通过收益分享的方式交换来自其他地区的信用信息,这样又使得信息收集更准确、更全面,并覆盖更大的区域。这些机构之间的相互合作和竞争促使信用报告行业日臻成熟。

在今天的美国,有上千家这样的小型信用机构收集、整理和发布借款人的资料。这些机构绝大多数隶属于三家全美最大信用机构中的一家。这三家分别为:Equifax, Experian 和TransUnion。

例如当一个人申请一张信用卡时,他向发卡公司提供个人信息,如姓名、住址(如果在此地居住未满两年,则还需提供以前的住址)、雇主情况,以及他持有的其他信用卡等。发卡公司接着会联系一家信用机构,取得并审查该人的信用报告。如果发卡公司批准了他的申请,也会把这些信息以及随后该人偿付此卡的情况发给信用机构。信用机构也随时可以得到有关该持卡人的一切公开信息,例如法院纪录等。持卡人在那张卡上所有的消费、透支、支付和偿还情况都由商家或授信人按月报给上述全国性信用报告机构中的一家或所有三家,使该人的信用报告成了流动的信用纪录。

信用报告的主要内容

信用报告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个人识别信息〕 包括本人姓名、新旧住址、社会安全号码 (类似我们的身份证号码)、电话、出生日期、过去和目前的雇主名称,甚至配偶的姓名等。

〔信用历史〕 包括一个人对于银行、商店、金融机构、房屋贷款商和其他曾向他提供过贷款的机构的偿债纪录。对每笔贷款的开户日期、账户类型、款项额度、月还款额等,均清楚纪录。已清偿完毕或关闭的账户也一一载明。如果有欠债未付或未按期支付的情况,就会在这里显示出来。

〔公开纪录〕 一些向公众公开的信息也能反映一个人的可信程度。例如欠税而尚未清偿、法院不利判决尚未执行完毕以及曾经或正在宣告破产等。

〔信用查询〕 本部分列明所有曾收到某人信用报告的所有授信人和潜在授信人,包括所有其他经授权查看该人信用报告的人。另外,还包括所有其它得到该人姓名、地址以便主动向他提供信用的公司。这些公司并未真的查看他的信用报告,但用其他途径把他列入合格的信用、保险或其他服务对象,这也就是人们有时会接到那些无需申请已获“自动批准”的信用卡的原因。

由于法律规定和保护隐私权的原因,信用报告一般不包括银行账户余额、种族和宗教、个人健康状况、刑事犯罪纪录、收入情况和驾车纪录等信息。

按照法律要求,信用报告机构通常向不同的索取人提供不同版本的信用报告。消费者版本包括上述各项信息,以及所有查询纪录。而商户版本除包括上述各项信息外,仅列出为“允许的目的”而查询的公司的名单。这里“允许的目的”一般指消费者一方已申请某项服务,而不是商家自己主动向消费者“拉”生意。

在信用报告的基础上,一家叫做法尔伊萨克的公司还开发出一种专有公式,用以计算有关特定对象的信用分数。信用分数现在也被授信人广为采用。它将一般信用报告所包含的信息换算为一个三位数字,其范围由300到850, 分属由最差到最优几个等级。在美国,这样一个简单的三位数字会极大地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

授信人如何解读信用报告

信用报告包含的有些内容看似平常,但可能暗藏“玄机”。例如,有的人多次申请信用卡,只是为了得到发卡公司送的小奖品,如旅行杯、行李袋等。但潜在授信人也许会误以为他在财务上依赖许多信用卡支撑,或者想大量背债,这样他可能被视为高信用风险。如果某人无意间错过支付,即使随后补上,这种失信纪录也要在他的信用纪录上保留七年。

如果债权人催要某笔付款,但债务人在没有提出争议或抗辩的情况下仍然未付,债权人会放弃直接与债务人打交道,而委托讨债公司收债,或者作为坏账冲销。即使债务人随后全额付清,收债或冲销的纪录也要在债务人的信用纪录上保留七年。

有时授信人给的信用额度带有某种象征意义,并不是真的要让人用尽。如果真的用尽了这个额度,且在一段时间内仍未清偿,也往往会使其他潜在授信人警觉,因为那常常被认为是借款人在财务上遇到某些麻烦。因此如果一个人持有两张信用卡,其中一张额度已用尽,专家建议,应当尽可能将那张卡里的部分债务分担到另一张卡里,使两张的额度都未用尽。

如果信用卡中无担保的未偿债务超过一个人月收入的一定比例,授信人即使愿意承担风险再贷款给他,他也得不到好的贷款条件,他也许要么支付高息,要么必须随借随还。

《信用报告公平法案》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于1971年制定《信用报告公平法案》,意在保护消费者权益。作为美国联邦法律,该法案主要是规范信用报告机构的行为,且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审阅自己的信用报告内容并就其不实之处提出异议。

另外,该法案还明确规定什么人、为什么目的和以什么方式取得他人的信用报告。首先,当消费者申请某项服务或产品,该服务或产品的提供方可以用信用报告来评估消费者的信用和支付能力。其次, 当某人申请就业时,潜在雇主可以通过还债和理财的情况来评估潜在雇员的品格,但在任何情况下,雇员的信用报告必须经过该雇员的书面同意才能取得。

如果某人由于他本人信用报告中所含内容而被拒绝服务或雇用,拒绝者必须向他说明拒绝的原因,并告知如何与提供该项报告的机构联系。

如果某人认为他的信用报告中所含内容有误,他有权提出异议。该信用机构必须于30日内就此重新调查。在证明内容无误之前,除非将本人对于该争议的说明一并放入,否则该信用机构不得将有争议内容单独放入信用报告。如果该人证明了内容有误,则该内容必须在30日内从报告中永久删除,同时该信用机构有责任将此情况通知其他的全国性信用机构。

任何人若不想让那些专门靠投递邮件做广告行销的公司取得他的名字用于邮送促销信息等,可以写信给“三大”信用报告机构,要求把他的名字从那些公司的邮递名录中删掉。

社会信用制度构建路径研究 篇4

一、信用制度存在的必要性

赫伯特·西蒙提出了“受到限制的理性思考”, 这一理论基于两项原理:

(一) 信息复杂性

个人、或团体在处理或利用可得到的信息的能力方面, 受到了不可避免的限制。

(二) 信息不确定性

经济活动人不可避免地要和不完全的信息打交道。信息是一种经济因索, 一段时间以来, 信息不对称已为人们所承认, 事前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逆向选择, 事后的信息不对称可能会导致道德风险。

按照信息经济学的观点,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 任何一个决策者的大多数选择总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进行的。最有效的市场应该是完全理性市场, 而完全理性市场是建立在决策者行为完全理性和完全信息的基础上的。很显然, 这种完全理性市场根本就不存在。面对不完垒的信息和不完全的理性, 每一个决策者都不可避免地或大或小地承担着信用风险。既然信用风险客观存在的, 我们的选择就只能是正确并充分地估计和测算它的影响和损失, 以求得风险的有效防范和化解。

正常的信用活动同样是建立在完全信息基础上的, 但是, 由于信息的不对称, 就必然使信用当事人由于信息的部分缺失和失真, 在达成信用时, 不能反映全部的、真实的情况。也就是说, 即使信用使用者不是恶意欺骗, 客观上也存在着一定的信用风险, 信息不对称必然对信用使用者造成决策的非真实性和片面性, 而这种不完全性加上决策者的非理性, 必将扰乱信用秩序, 破坏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这种情况若没有外部的法律制裁和道德约束, 信用经济也就危机重重。

由此可见, 信息不对称是信用风险客观存在的基础,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客观存在, 我们只能运用道德、经济、法律等手段对信用风险进行有效的防范和化解, 而市场经济对这些手段的需求, 也就是对社会信用制度的需求。

二、市场经济对信用制度的需求性

信用是通过具体信用行为的实施和信用关系的形成以及信用制度的保障来实现的, 也由此构成了经济领域中的信用机制, 信用、信用行为与信用关系三位一体, 密不可分。信用作为行为规范是抽象的, 一旦付诸于实践, 产生信用行为, 信用就具体化了。换言之, 信用在现实经济生活中的发生实际上是一种信用行为和信用关系的发生。在经济活动中, 经济主体实施信用行为而结成的关系, 就形成信用关系。当信用关系趋于普遍化和经常化, 就上升为一种交易规则或秩序, 使信用关系翻度化。信用关系的制度化有利于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 促进市场交易秩序的形成, 从而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而市场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要求信用活动规范和信用活动准则的确立。从经济发展史看, 信用关系在初始时是依赖于一种道德力量, 出于利益选择或预期下的道德约束。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确立, 以及经济行为的契约化, 信用关系将越来越依赖于制度和法律的保障。

对信用缺失的关注, 源自其发生作用时的超常规效率。市场经济运行要讲究成本, 降低交易成本是现代经济学的一个基本点。市场经济中信用交易之所以优于货币交易, 货币交易又优于实物交易, 主要原因就是交易成本在逐渐降低。信用恰如交易活动的“润滑剂”, 其在经济行为中的运用与发挥, 可使交易行为更具确定性和周期性, 使交易过程顺畅, 减少风险防范费用。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对交易行为的信用要求及形成的市场信用秩序, 是降低交易成本的有效机制。在市场经挤中, 信用意识越强, 信用制度越健全、信用行为越普遍化, 交易成本越低。不论是市场契约, 还是法律、制度的建立, 都是为了规范经济交易行为, 保证人们行为朝信用规范靠拢。

市场的有效运行有赖于秩序, 而法律和信用是维持市场有序运行的两个基本机制。法律足市场经济的外在机制, 但由于其高成本和强制性, 导致其作用的有限性。信用作为一种规则要求和制度安排, 产生了新的强制力和道德约束力, 这是交易安全的保证。

如上所述, 信息不对称是契约理论中的核心问题, 也是契约设计的最基本原理。契约通常被解释为通过允许合作双方以减少在一个长期的商业关系中出现的行为风险或“敲竹杠”风险而设置的制度装置。作为一种经济组织形式, 市场经济的一个主要特征是市场半径的不断扩大。在市场经济组织形式下, 不可避免地将形成一个全国性大市场。随着交通与信息流通的加速, 寻找交易方这一问题一般不再成为阻挠交易顺利进行的主要障碍, 交易成本也大幅下降。市场经济要“不断地进行秩序的扩展”, 市场半径的扩张, 使得交易双方可能无任何私人关系或也不相互了解, 此时的交易需要以契约方式进行。在缔结契约之前, 首先必须存在让社会普遍认同的有效的和具有最终仲裁性的契约约定。此时, 交易双方必须具备的就是对契约规则的尊重与执行。而这种契约规则是以一套完善透明、相对稳定, 并最终能有效运行的法律体系为存在前提的, 选也是市场经济存在的前提条件。契约主体作为独立的经济主体和权利主体, 有选择交易对象的自由, 这实际上也是一个进行价值比较、追求价值最大化的行为。契约主体要尊重并执行契约规则, 除了法律机制提供“威慑力”外, 利益机制应该成为一个重要的手段。契约的一方当事人未能履行义务给对方造成了损失, 应该也必须对守信方予以经济赔偿, 而且这种赔偿应该大于失信方背弃契约所带来的收益。因此, 严格的违约责任制度, 特别是违约金, 赔偿金制度, 是契约实现的最后一道保障机制。

我国经济社会的急剧转型和市场经济的刚刚确立, 导致法律体系的不完善、不连续, 其对信用机制的维持功能被大大削弱, 同时由于执法不严、司法不公、人治明显等原因, 使原本就不甚完善的法律体系在作用上大打折扣。与此同时, 真正的利益机制还未建立, 诉讼过程中收费高, 而受偿率叉过低.造成很多债权案件“输了官司赔钱, 赢了官司也赔钱”的结局, 使得守信方不愿打官司, 打不起官司, 正当权益得不到维护, 这实际上形成了对违约者利益的反向维护, 纵容了更多的违约失信行为。久而久之, 人们对通过法律渠道解决反信用问题失去了信心。因此, 立法滞后, 执法不严, 利益机制不健全, 导致失信成本过低, 这是加剧信用恶化的一个根本原因。

三、社会信用制度的产权基础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国家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产权和合法利益, 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 依法监管各种所有制经济。市场经济最核心的权利与义务是产权, 即对财产的所有权、处置权、分配权和收益权。产权是一种社会工具, 其重要性就在于它能帮助一个人形成与他人进行交易时的合理预期, 这些预期通过社会的法律、习俗和道德得到表达。产权制度是市场信用的基础制度, 产权明确, 市场经济主体才有独立的财产, 有了独立的财产, 才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也才能形成真正的信用关系。如果所有权集中, 不具有排他性, 他们之间的交易只能是“同一所有者内部的交易”, 当事人也就不会去区分真正的债权人和债务人, 也就不会受到信用关系的约束。

四、结论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 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 市场微观主体的信用意识短期内难以迅速形成, 信用维持的内部约束机制难以迅速建立, 因此, 法律作为一种外部制约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有利于化解和防范各种系统风险, 促进市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信用法制化的首要任务是加快、加强信用立法, 健全完善全面的信用法律体系, 构造和培育信用基础法规, 使信用活动有法可依。与此同时, 建立健全利益机制, 严惩信用犯罪, 设置严厉的预防性条款, 对规范信用行为也很有必要。规范信用行为的另一个关键是产权制度的重建, 合理的产权制度给经济行为主体以最大的鼓励, 使努力与报酬对称, 所有权使所有者能以根强大的动力去寻求最佳的资源使用方法, 建立长期的发展目标和通过信用行为达成长期合作交易伙伴, 形成比较稳定的预期, 从而为保证信用关系提供了主观意愿。唯有产权清晰, 才能真正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 健全法人治理结构, 坚固信用行为的微观基础。

信用管理制度 篇5

一、前言

• 为促进销售增长,降低经营风险,加快应收帐款回收,减少坏帐损失,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适用范围:

• 本制度适用于营销系统总公司和各省分公司。

三、信用管理机构

1、营销财务部为信用管理归口管理部门,营销财务部财务支持科具体负责信用管理制度的起草、信用评级、信用额度核定、坏帐法律追收等职能。

2、分公司财务具体负责客户信用额度控制、日常货款监控及追收、信用情况跟踪及反馈等事宜。

3、分公司经理和业务人员承担信用管理直接责任,应确保客户资信资料属实,督促客户回款,及时反映客户资信情况,对其所管理客户的呆帐和坏帐相应承担经济责任。

四、信用方式

1、票结

a、票结是指在信用额度内分公司先向客户发货并开具相应销售发票,客户在收到分公司销售发票后并在规定期限内向分公司支付货款的一种结算方法。b、票结主要适用于分公司大型、资信优良的零售客户,如大型百货商店、大型专卖店、大型超市等客户。

c、对于采用票结的客户,分公司财务、相关业务员必须确保在5个工作日内将销售发票送至客户,并要求客户在7个工作日将相应货款支付给分公司。

1、循环信用额度

a、循环信用额度是指一个可自动循环使用的信用额度,客户可凭未用额度提货,在支付相应欠款后,该额度可自动生效。

b、循环信用额度主要适用于分公司优秀、资信优异的大型零售客户。c、循环信用额度最长期限不超过3个月,即欠款不得超过3个月;循环信用额度一年评定一次。

2、临时信用额度

a、临时信用额度是指临时提货所需并于15天内支付欠款的额度 b、临时信用额度主要用于因临时需要提货的客户。

五、信用额度申请

1、对于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客户,各省分公司均可报送相关资料申请信用额度:

• 经销XX公司产品且年营销额在100万元以上的合法零售商; • 同时具有批零业务,且经销XX公司产品年营业额在300万元以上的合法批发商; • 应收帐款余额低于其经销XX公司产品营业额30%以下。• 当地零售额在前3名以内的大型百货商店、大型电器专营店、大型超市。

2.信用额度申请相关材料 • 申请表一份(格式见附表一); • 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复印件各一份 3.信用额度申请审批流程

a、主管业务员提出申请―――分公司经理审核―――销售部主管部长(副部长)审核―――财务支持审核(10万元以下,含10万元)―――营销财务部部长审批(10万元以上,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营销副总裁批准(3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b、信用额度审批权限

• 10万元以下(含10万)―――营销财务部财务支持科科长,需报部长备案。

• 10万以上,30万元以下(含30万元)―――营销财务管理部部长。• 3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营销副总裁。

六、客户信用评价

1、评价时间 • 每年的11月份。

1、评价组织

• 营销财务部财务支持科领导、分公司财务主管协助。

2、具体评价办法

信用评价主要从其经营XX公司产品营业额、以往还款记录、违约情况、固定资产等方面对客户的信用情况进行评价,其评价标准如下:

序号 1 营业额(XX)1500

以上 3 4 货款回收率 100% 回款及时率 100% 固定资产

20

评价指标

标准值

标准评价备注 分 万25

400万以10 上

违约情况

0次

0

违约一次,扣5分

1、信用评价及相应级别相应管理 信用评信用等级 分 90-100分 信用等级1 CR1 100万以下(个别客户可特三个月

殊处理)

二个月

信用额度

信用期限

80-90分 信用等级2 CR2 50万以下 70-80分 信用等级3 CR3 30万以下 60-70分 信用等级4 CR4 20万以下 50-60分 信用等级5 CR5 10万以下 50分以信用等级6 CR6 不予以信用额度 下

信用总额控制

二个月 一个月 一个月 现款现货

1、当年全部客户信用额度不得突破上一年不含税销售收入的3%;

2、各省全部信用额度不得突破上一年不含税销售收入的3%;但具体客户信用额度必须根据客户具体资信情况再考虑是否给予。

3、单个客户信用额度最高不得突破1000万元。

八、日常信用管理

1、客户主管业务员和分公司财务为信用管理日常管理人,应密切关注信用额度客户的提货、货款回笼、信用状况变动情况,对可能出现的呆帐、坏帐及时采取预防和补救措施。

2、分公司财务必须确保客户的信用控制批准金额之内,对于超额度的提货要求必须予以阻止;并应于每月财务报告中反应各信用客户情况。

3、当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之一时,分公司必须立即停止客户提货,并着手开展应收帐款回收工作:

• 在规定的信用期限内,未能回款(在下次开单时,必需先行回收赊销额的货款后,再实行现款现货)。• 批准的信用额度已使用完毕。

• 连续两个月未同分公司发生任何业务往来。

• 客户情况发生较大异常变化的,如企业改组、法人代表或企业名称更替、注册资本减少、企业破产等,并立即反馈营销财务部。• 严重影响客户资信的其他情况。

九、呆帐追收

1、呆帐是指欠款逾期超过3个月的应收帐款。

2、客户主管业务员和分公司经理为呆帐追收第一责任人,分公司财务和营销财务部协助分公司进行追收。

3、对于需要采用法律程序追收的应收帐款,分公司必须及时将追收资料报送至营销财务部财务支持科法律主办;由法律主办审核相关资料后再决定派人或委托分公司当地事务所进行追收。

十、呆帐处罚

1、对客户的处罚

• 对逾期超过30天的客户,按欠款额扣留其各项返利、奖励;在欠款未还清之前,分公司不得对其结算返利、奖励。

• 对逾期超过60天的客户在扣留其各类返利、奖励外,立即取消其信用额度,并在下一也不考虑其信用额度。

1、对业务员的处罚 • 客户欠款逾期60天的,按欠款金额的10%扣罚业务员,当月开始在工资或奖金中扣罚,直至扣满为止。

• 客户欠款逾期120天的,按欠款金额的10%再扣罚业务员,当月开始在工资或奖金中扣罚,直至扣满为止。

3、分公司经理的处罚

• 客户欠款逾期60天的,按欠款金额的10%扣罚业务员,当月开始在工资或奖金中扣罚,直至扣满为止。

• 客户欠款逾期120天的,按欠款金额的10%再扣罚业务员,当月开始在工资或奖金中扣罚,直至扣满为止。

注:如业务员和分公司经理被扣罚后追回客户所欠货款,应于货款追回后立即将所扣罚的工资、奖金立即返还给业务员和分公司经理。

4、如业务人员、分公司经理和客户勾结恶意欺诈公司,并造成公司货款损失的,除执行上述处罚条款之外,公司对相关责任人严肃处理,直至移交司法机关。

业务客户信用额度申请表 申 请 单 位 基 本 单位全称: 注册地址: 企业性质: 联系电话 注册资本(万): 上年经销额:

营业执照代码: 法人代表: 主管部门 传真:

资产总额(万): 上年货款回收率: 情 况 批零比例(万):批发: 零累计欠款余额(万): 售:

申请信用额度(万):

信用方式:

申请理由(主要数据说明):

上述客户资料已经核实,在合理知晓范围内,确信上述信息表达客观、恰当,若客户出现违约情况,原接受公司的按规定给予的扣罚。业务员意见:

分公司经理意见:

财务支持科意见:

营销财务部部长意见:

营销副总裁意见:

信用制度 篇6

在信用证交易中,银行的付款义务遵循的原则是“单证一致,单单相符”,所以只有在银行确定单据表面与信用证相符,银行才会承担付款责任。而一旦在信用证中,规定了某些隐蔽性条款,赋予了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单方面主动权,从而使信用证开证行的第一性付款责任随时会因开证申请人或开证行单方面的行为而解除,已达到不付货款或少付货款的目的,这样的条款就是信用证的“软条款”或称“陷阱条款”。目前,对于信用证软条款问题,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发展和完善信用证支付制度。之所以会出现如此多的信用证软条款问题,就是因为信用证制度的不完善,甚至是缺陷。关于信用证制度的完善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国际商会应对信用证软条款问题进行明确界定

国际商会对信用证软条款没有明确的界定,对其性质没有进行定性,也没有相应的机制设计。然而防范信用证软条款的关键在于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识别标准,用来检验信用证中是否含有软条款、软条款属于哪种类型、对受益人有什么程度的影响,以此决定采取何种相应的保护措施。 目前,各国对于信用证软条款的问题还处于探讨阶段,这对于解决目前比较多的软条款问题十分不利。国际商会虽然是私人机构,但它是制定信用证制度的权威,其所制定文件能得到各国的适用。因此,作为制定《UCP600》的国际商会,应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然后,对软条款问题进行全面的界定,并设计出适合信用证机制的相应运行方法,结束目前这种混乱的局面,做到“有法可依”。

二、信用证自身制度的完善

现行的信用证制度给予了卖方以更大的保护,卖方通过提交合格的议付单据,便可获得信用证项下的款项,能够得到全面的付款保障,但对买方而言,他们对于货物状况却一无所知。在其付款赎单之后得到的只是一堆票据。因此在信用证交易中,买方的权益保障难以实现。从而尽量避免损失、降低交易成本,使软条款问题的出现有了一定的合理性,以控制货物质量为由的在信用证中加列软条款的行为得到一定的理解,但与此同时软条款的滥用使得进口商不仅仅满足于控制货物质量,甚至于正常的商业风险,他们也想转嫁规避,于是利益受害的矛头又转向了出口商。有鉴于此,现行的信用证制度中应当采取一种平衡机制,实现买卖双方在某种程度上的“利益对称”。

在信用证中增加付款行或议付行对受益人延期支付的规定,当然这样的规定应当允许当事人经过协商后选择适用,而不应当具备强制适用力。并且这样的延付期应当是在一个合理的期限之内,在这个期间,买方完全可以在货物到达后进行检验以确定货物是否符合约定。待该期限届满之后,买方若没有就货物质量提出异议或要求银行拒付,则议付行应对信用证项下的款项予以支付。而如果买方对货物的质量提出异议,申请银行拒付应当通过法院来进行,具体应通过申请法院以颁发禁令的方式禁止银行付款。在这一救济程序中买方是不能直接请求银行拒付的,且银行也不能擅自决定拒付。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救济方式的适用会降低交易的效率,加大交易成本。同时可能在实践中引起不必要的纠纷如拖延付款或诈骗货款。但只要我们在严格限制“延付期限”的使用范围且遵循自愿的原则的同时允许当事人在协商的基础上选择适用;并且在决定适用后,要求买方就此向银行提供相应的担保,就能在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同时避免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规范统一信用证的格式

国际商会一直致力于信用证的标准格式的统一,曾多次发布信用证的标准格式文本版本。1951年以159号出版物公布了信用证标准格式。此后,又于1970年重新制订,以268号出版物公布,并定名为《跟单信用证开证格式》(Standard Forms for the Issuing of Documentary Credit)。1979年,国际商会再次以323号出版物公布了新型的标准格式,1984年又有所修订。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这些版本在实际使用中的效果并不理想。这与商事交易的复杂性、自身的特殊性以及不同国家的交易传统习惯难以形成一致有关,但通过制订统一的信用证的格式文本并加以推广却不失为一条减少信用证软条款的有效途径。通过对格式文本的统一和规范,可以有效地尽量避免在信用证的文本中出现相同用语、措辞但是却产生不同理解的情况的出现。

信用证软条款对国际贸易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因此信用证软条款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当前关于信用证软条款的定义,中外学者进行了激烈的争论和探讨,但是始终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这对于解决信用证软条款问题十分不利。在信用证软条款的定性和识别问题上,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去界定。总之,在这些问题上存在认识上的严重冲突。目前,关于信用证软条款问题,世界上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也没有统一认可的解决方案,所以软条款问题还处在研究和探讨阶段。

参考文献

[1]徐冬根.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4.(1):64–69.

[2]赵远明.信用证法律实务[M].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2.

[3]谢国旺.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D].北京:中国政法大学经济系,2010.

[4]刘子珩.UCP600下信用证软条款问题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1.

[5]李蕾.贸易结算中信用证软条款问题及对策[D].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6]宋洁.对外贸易中信用证软条款的表征及其风险防范[J].商业时代,2010,(10):18–21.

(作者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作者简介

武奇,女,(1989-),山西大同人,山西财经大学在读硕士,国际贸易学专业,研究方向:国贸实务。

完善信用制度化解全球金融危机 篇7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 使世界越来越多国家对美元失去了信心, 美元本位面临自二战结束以来最严峻的挑战。《布雷顿森林协定》确定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就是美元与黄金挂钩, 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 实行固定汇率制度。在这种制度下, 美元与黄金共同构成国际储备资产。选择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 是美国的强大实力使然, 有其客观必然性。但在发生金融危机的今天, 美元作为储备货币的地位已今非昔比。

上个世纪70年代初, 美国终止美元与黄金之间的固定比率, 汇率根据市场的供求变化而浮动。美国实施的这项政策从某种意义上讲, 相当于宣布一个国家破产。美国经济学家安迪森·维金有这样一段评论:“1971年, 美国对世界造成的影响不容忽视, 金本位的放弃破坏了自布雷顿森林体系确定以来所一贯执行的经济政策, 而通货膨胀、失业和货币动荡由此成为经济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70年代早期, 动荡时代的序幕正式拉开, 经济上是如此, 政治上亦是如此。事后来看, 这显然都是由于美国政府放弃金本位而造成的。当时, 它虽然没有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衰亡, 但在30多年后的今天, 它却把美国带到了崩溃的边缘, 美国的经济或许就此走上了一条漫长的衰退之路。”

一国货币的汇率由市场供求来决定, 随之也就产生了货币升值和贬值的概念。在国际贸易中, 货币升值和贬值各有利弊。货币升值有利于本国消费者, 而不利于本国出口企业, 货币贬值作用正好相反。现实情况是美元长期不断弱化, 这样就很难说不会危害美国经济。

最近几年, 美国的经常项目赤字每年都高达8000多亿美元。这一赤字主要体现在贸易赤字, 导致美国经济靠向其他国家的借贷来维系, 日积月累形成了根本无力偿还的庞大债务。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越来越弱, 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借贷国和消费国, 而不是竞争势头上升的储蓄国和生产国。虽然美国经济逐渐丧失了制造业的竞争力, 但其大肆消费却一点没变, 贸易赤字不断加大。而其今天之所以还能保持一定活力, 主要是因为美元是世界储蓄货币, 经济上的不稳定被无节制的消费所掩盖。

尽管如此, 美国人并不承认他们的经济是不健康的, 他们的决策是不正确的。美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经济学》中对美国1929年经济危机有这样一段精彩的描述:“在美国, ‘吼叫的20年代’的股票市场的繁荣是难于令人相信的。火车卧铺的服务员、家庭妇女、课余时间的大学生都买卖股票。在这个势头猛烈的‘多头’市场中, 大多数的购买都依靠‘垫头’, 这就是:购买1万元股票的人只要拿出2500元或少于2500元的现金, 其差额用抵押的买股票的借款来支付。当奥明汽车公司或伯利恒钢铁公司的股票一天可涨价10%的时候, 向经纪人借款所支付的6%、10%或15%的年利息算不了什么。”然而, “多头市场结束了。空头市场取而代之。正如多头市场靠着它的美梦而生存那样, 空头市场也在它的噩梦中消磨岁月。每一个月数以十亿计的证券价值一扫而光, 不但带走了赌徒谋取投资收益的资本, 而且也带走了寡妇赖以为生的来自捐赠的本钱。像美国钢铁公司那样的热门股票从1929年的最高点261降到1932年的最低点21。名声较差的证券完全从价牌上掉下来, 不值分文。”

无论美国经济向何处发展, 全球对美元本位的信心丧失已是不争的事实, 指望美国政府和华尔街拿出负责任的政策是不现实的。

二、不遵守市场规则是美国的惯用逻辑

按照一般的市场经济原则, 货币流通量与商品的供给是相联系的, 如果滥发美元, 而流通领域商品数量不变, 那么购买同等商品就需要更多的美元。也就是说, 通过滥发美元, 美国把本不属于自己的钱拿走了, 而被拿走者又难有应对之策。因为美元是全球流通货币。

美国这样做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是可以用更便宜的方式偿还国债, 以减轻国债压力;其次是政客们可以用此影响选举结果;再次是有助于缓解政府的财政压力;最后是导致名义资产价格上涨, 从而给公民制造一种创造财富的假象。

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针对类似于这样的问题曾经指出:“我相信, 世界各国的君主, 都是贪婪不公的。他们欺骗臣民, 把货币最初所含金属的真实分量, 次第削减。”同时他又说:“政府允许国内一切其他债务人, 都有和君主相等的特权, 他们同样以新的贬值币, 偿还货币改铸前借来的金额。所以这种措施, 常有利于债务人, 而有损于债权人, 有的时候这种措施产生了比公共大灾祸所能产生的大得多、普遍得多的个人财产上的革命。”看来, 亚当·斯密对当今美国人的行为早就有所预见。美国常常依赖于自己全球经济霸权的地位, 一方面滥发美元, 另一方面又强求别国货币升值, 强行赖掉债务。

全球已有这样的共识, 美联储对这次全球金融危机有很大责任, 其常常利用美国独特的经济地位, 能够隐蔽滥发美元于无形之中。美国滥发货币所引起的经济繁荣只是一种假象, 因为储蓄根本没有增长, 只是发行的钞票更多了。最终的问题是, 这些不当的投资难以避免大量破产, 进而引发经济衰退。因为真正的经济扩张应该是以实实在在的储蓄为基础的。

今天的美联储将弹性货币供给的概念转换成无限期的货币扩张政策, 无论是经济处于扩张期, 还是收缩期, 它都是增加货币供给。事实上, 美联储这是在制造持久性通胀, 完全背离了设立该机构的初衷, 所谓的弹性货币供给已演变成为单一的货币扩张。事实上, 美国从不实行货币紧缩政策。

安迪森·维金在他的《美元的坠落》一书中曾经引用罗伯特·普莱切特在《征服经济衰退》中的一段话:“人们似乎总是想当然地认为, 我们可以凭空制造出无穷无尽的价值。但是反过来说, 这些价值也可以在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 但他们却会固执地说:这是不可能的。”现在美国人重新品味这句话时, 也许更多的感觉是苦涩。

可以这样讲, 美国深陷金融危机难以自拔, 是其毁坏信用体制、不遵守市场规则的恶果, 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想必是美国当初没有想到的。

三、回到遵守信用的轨道上来是正确的选择

此次全球金融危机, 使美元的信用不同于从前了。化解金融危机, 重振美国及世界经济, 美国现在要做的就是要恢复美元的信用。不能再走肆无忌惮地滥发美元, 不参与生产、只进行消费的老路了。

(一) 要控制好赤字规模

今天的美国虽说债台高筑, 但他们似乎已经习惯了, 因为借债消费在美国已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甚至是一种制度。然而, 问题的根本是美国人还债的意识很差。美国政界和学界就一直有这样的观点:“实际上, 我们根本就不必还债, 真正需要为此而担心的, 是我们的子孙。今天, 很多人会认为, 债务并不是什么问题, 甚至有人认为, 在超过收入的情况下进行消费, 也是一种不错的政策。”可见, 要拯救世界经济, 要拯救美国经济, 美国必须有所改变, 控制好赤字规模。

(二) 要有节度地发行美元

滥发美元增加了美国人已无法承受的偿债负担。随着自二战以来建立起的美元购买力优势逐渐丧失, 一系列的连锁反应首先体现在美联储不加控制的信贷以及人为的低利率政策, 导致美元一再贬值;其次是不断贬值的美元会导致美国购买外国商品的能力降低;再次是外国政府为抵消因美元贬值而导致的通货膨胀的影响, 势必减少原来持有的美元储蓄;最后是越来越多的债务回归美国, 而美国的金融体系又无力负担。这种情况有的已经发生, 有的必将发生。要改变这种状况, 美元必须适度发行美元。这不仅对世界经济有利, 最终也有利于美国自己。

(三) 要改变滥发货币而造成的虚拟需求

本次金融危机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非常相似, 最主要体现在全球性的资金转移, 超过了借款人偿还能力, 本质上完全属于贬值货币的贷款, 而由其制造的需求是不真实的, 是虚拟的。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貌似繁荣的局面, 其实是根本就不存在的虚幻生产力。最近的一二十年, 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持续低糜, 但都被其强大的美元掩盖了, 并一味地沉醉于此, 而对美元过度发行对货币制度的严重破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虚假需求却视而不见, 甚至还固执地想用美元贬值来降低贸易赤字。现实情况是, 这些努力最终都事与愿违。对于放弃金本位的理论, 事实已经并将继续做出最好的回答, 是错误的。这一错误的理论不会也不可能带来实实在在的需求, 必须有所改变。

(四) 要恢复制造业的竞争力

仅靠金融等虚似经济, 没有富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来支撑美国经济是远远不够的。但就美国目前的状况来说, 要做出改变其难度是相当大的。因为从20世纪60年代以后, 美国曾引以为豪的制造业, 如钢铁、造船、机械制造等都一个个失去竞争力, 现在连三大汽车公司也举步维艰。但是, 在无形之手的引导下, 不依靠制造业等实体经济, 而靠滥发美元去干预市场, 不仅破坏了全球的共同利益, 最终也损害了自己的利益。美国到了改弦更张的时候了。

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议 篇8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起步虽晚, 但随着网络经济、信用卡、信贷业务开展和征信系统的建立, 逐步得到广泛重视和认可, 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有了长足发展。1999年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的建立标志着我国国内首家征信机构的成立。2000年6月底, 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数据库初步建成, 并诞生了我国大陆首份个人信用报告。2004年12月15日, 中国人民银行试运行了全国统一的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随后在北京、重庆、西安、湖州、南宁、绵阳、深圳七个城市对商业银行开通联网查询。2005年7月, 中国人民银行开通的全国个人征信系统在北京、浙江、广东、重庆、陕西、广西、四川和湖南8个地方联网。2005年10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暂行办法》开始实施, 建立起全国统一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 并于2006年1月16日真正实现全国联网和正式运行。目前, 我国个人征信系统收录的自然人已达6.4亿人, 其中有信贷记录的1.4亿人, 个人信贷覆盖率达97.5%。但由于市场经济主体的信用约束机制尚不健全, 人们对个人信用重视不够, 诚信度不足, 个人信用制度的缺失比较严重。一是缺乏针对于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律法规和统一的评价标准及操作规范。尽管我国出台部分相关的法律和一些地方性或行业性法规, 从不同角度规范个人信用行为, 但总体看来, 其完整性和系统性还比较欠缺, 对信用行为约束力差, 还有许多未得到规范的空白领域, 经济主体在信用度不足的情况下运行。二是缺乏个人信用基础信息专业评估机构。目前我国个人信用的信息和数据主要来自于公安、街道、单位、税务、工商、银行、证券、保险、司法、医院、公共事业收费单位、商家等部门, 由于信用资料分散在各个部门, 加大了信息收集难度。从目前情况看, 大都应用于银行、电信、公共事业等少数部门的联合征信, 缺乏个人信用基础信息专业评估机构, 对个人信用记录缺乏规范系统的详细记载。三是信用评估的监督和管理机制欠缺。国内各大商业银行和个人信用评估机构独立开展个人信用评估, 都是按照内部制定的操作方式和评估标准进行的, 并没有建立起统一的监督管理机构对其评估结果的合理性与过程的规范性进行检查。对于消费者信用记录中出现不准确或者错误时, 消费者也不能够及时了解, 仅能在再次需要查询个人信用记录时才能够发现。

二、个人信用制度的国际模式比较和借鉴

(一) 个人信用制度国际模式比较

国际上个人信用制度的运行主要形有两种模式:一种是以商业征信公司为主体的个人信用管理模式, 即美国模式, 一种是以政府主导, 联合私人的欧洲模式。美国模式模式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法则和运作机制, 具体的运作细则都是靠行业的自我管理形成的, 政府仅仅负责提供立法支持和监管信用管理体系的运作, 在整个运作模式中, 利益的驱动是最重要的出发点。正因为如此, 也就给予了商业征信模式更好的发展空间。美国的征信业是由市场化的征信公司参与运作, 征信公司是依法收集并出售消费者信用活动信息的机构。这些信用活动信息来自于各类向消费者贷款的融资企业。欧洲模式采取政府主导下的非商业化的征信模式。政府强制性要求个人向这些机构提供征信数据, 并立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个人隐私进行保护。该模式由中央银行内设机构开展征信工作, 或者由政府和中央银行牵头联合各个部门开展征信工作。其特点是可以充分利用国家行政部门的权力资源, 以较低的成本自由或强制的获取信息。

美国模式主要是以盈利为目的, 完全实行市场化运作, 其主要特点就在于不用政府投资, 完全依靠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 行业主懂得市场的即时需求, 一般不会出现盲目的重复建设, 大部分都会按市场规律来发展数据库和有针对性的征信产品。政府部门的影响力仅仅体现在立法和监管方面。但由于是征信公司自己建立的数据库, 没有运用行政手段, 征收的个人信息就很可能不完全、不准确。另外, 信息资料的取得也面临着不少困难, 信用管理者专业水平参差不齐, 在长期内不能保证市场上征信产品的质量。同时, 数据库经营由于完全受利益的驱动, 不能保证数据保密性的要求, 个人隐私权的法律问题也存在不少。欧洲模式主要是由国家设立中央信贷登记系统, 建立覆盖全国范围的征信数据库网络, 所有权属于国家。其宗旨是为商业银行防范贷款风险和中央银行实施金融监管及制定货币政策服务。欧洲模式的主要特点就在于其征信数据库是由国家建立的, 政府通过建立公共的征信机构, 要求企业和个人向这些机构提供征信数据, 并且这些数据的真实性由完善的法律制度作保证, 征信的效率比较高, 同时, 资信登记管理机构所取得的个人信用资料数据比较全面、准确。但是, 由于此模式下的征信业实行的是行政垄断, 缺乏必要的竞争环境, 这就使得征信机构缺乏活力, 效率低下。

(二) 个人信用制度国际模式借鉴

比较美国模式和欧洲模式, 两种模式均有其优劣之处, 但二者也都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所值得借鉴的地方。首先, 两种模式下的个人信用制度都比较完善。金融机构在向消费者发放个人贷款之前, 都需要向有关机构查询该贷款者的资信情况。而提供这类服务的机构往往是专业的个人资信档案登记机构。在建立个人资信档案系统的基础上, 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 对每位客户的授信内容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 为各金融机构提供信用业务进行辅助决策。其次, 法律支持环境良好。法律支持环境的好坏是个人信用管理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这方面, 发达国家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法律支持体系。各国建立专门的相关法律法规不仅对贷款者确立了信息公开披露方面的条件, 而且允许贷款机构在信用制度方面开发新的产品, 在更长的时间提供更大规模的贷款;再次, 提供个人信用的机构众多。除了商业银行外, 一些财务公司、部分非金融企业也从事着一部分个人消费信贷业务。

三、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议

(一) 建立信用制度基本法和相关配套法规

在配套法律方面, 应制定全国统一的有关个人信用的专门法律, 将个人信用体系纳入法制化轨道, 明确对涉及个人隐私等特殊信息的保护措施, 保证征信企业能够合理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在所制定的法律中要加大失信者的违规成本;建立调整信用评价行为的法律制度, 规定对个人、企业和其他社会行为主体的信用信息进行公开评价的具体办法;完备监督管理体系。比如可以建立《征信法》《个人信用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 根据违背个人信用规定的程度和情节, 可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制裁。可以采取对失信的个人, 银行不再继续贷款, 不允许其使用信用卡透支;在购物时不得采用赊销方式、降低个人信用等级、终止继续使用信用卡以及列入信用黑名单。

(二) 完善个人信用评估体系

完善个人信用档案登记制度。政府建立全国的“个人信用征信标准”, 设计科学合理的个人资信评估指标。指导各行业、各地区的系统建设, 制定信用调查报告的基本规则和要求, 个人信用信息库, 同一系统建设的软硬件环境、征信的项目和标准等, 以保证各个信息子系统建成后能够顺利实现联网。由中国人民银行牵头建立信贷登记查询系统的情况下, 完善起一个专门的网络系统, 将个人信用记录以及信用评估机构所做的信用评价结果尽可能详尽的收录到该系统中, 从而保证其授权的部门能够随时查询需要的信息。各商业银行可利用自身的网络资源, 建立系统内各商业银行同业间建立个人信用信息网, 以保证与银行有往来的客户信用明晰。

(三) 发展专业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

设立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从欧美地区重要的信用机构来看, 绝大部分机构采取的是民营方式, 政府在规范信用评估市场环境方面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促进个人信用评估机构数据的可得性、组织民间协会进行自律管理、认定从业资格和注册公司、核准发放培训执照等方面。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 可以将政府经营和民营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政府经营主要是要体现出评价结果的公平、公正, 建立由政府经营管理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 在政府监管及制定统一的评价标准的前提下, 允许发展一些符合规定的以民营方式建立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

(四) 加强个人信用的监督和管理

要由政府出面组建行业管理机构对行业的发展进行规范和统筹管理, 可以考虑由中央银行与政府有关部门联合形成信用评估行业建设领导小组, 协调金融机构和政府有关部门的关系, 协同相关部门制定针对个人信用评估的法律法规。另外, 要建立有效的监管体系和于评估结果的复审、评价和制度以及失信惩罚机制, 加大企业和个人的失信成本。

(五) 增强微观经济主体的信用意识

借鉴国外个人信用文化的长处, 从多方面向人们宣传新的消费观念, 提升个人信用。在宣传个人信用文化的同时应加大信用常识的教育, 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建立个人信用的益处, 也让失信者了解失信后果的严重性, 以此改变人们的消费观念, 强化守信意识, 发展信用消费, 全面构建和完善我们的个人信用制度, 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祝兰放.浅议建立个人信用评估制度[J], 中国农业银行武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1年第02期.

[2]张坚红.建立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几点思考[J], 南方金融, 2002年第02期.

[3]戴家忠.关于建立个人信用评估体系探析[J], 金融实务, 2002年第11期.

[4]王琼, 冯宗宪.中国个人信用制度发展状况及建议[J], 《消费经济》, 2005年第06期.

[5]钱晓婧.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7年第05期.

建设信用制度的博弈论分析 篇9

关键词:博弈论,囚徒困境,信用制度

博弈是大千世界的生存法则, 真实世界中, 人们时时都在博弈。博弈, 是人们在相互的经济交往中的策略选择行为, 或者是说一些个人、团体或其他组织, 在一定的环境条件和规则约束下, 同时或先后、一次或多次从各自允许选择的行为或策略集中进行选择并加以实施的过程, 实施的结果将使选择策略的人各自获得相应的得益。博弈论 (Game Theory) 是对策论, 是研究决策主体的行为在直接相互作用时, 人们如何进行决策、以及这种决策如何达到均衡的问题。它是应用数学的一个分支, 主要研究公式化了的激励结构间的相互作用, 是研究具有斗争或竞争性质现象的数学理论和方法, 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学科。现代博弈论, 在方法论方面, 在思想和观念方面都对经济学渗透、冲突、影响。在方法论方面, 博弈论是作为分析工具被引入经济学领域的。它是研究决策者在某种竞争过程中, 当最终的结果无法由自己来控制, 自己必须根据参与竞争的其他人选择的策略进行选择时, 决策者为了取得最佳结果应采取何种策略的数学理论和方法;在思想和观念方面, 博弈论研究理性经济人的经济行为时, 第一次考虑到个人在争取自身经济效用最大化的经济行为过程中要与其他人的经济行为交互发生、相互影响和彼此制约。博弈均衡通过更加直接地研究人的行为方式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从根本上解决利益均衡的发展问题。它比一般均衡更深入, 更接近问题的本质:第一, 从经济理性人到博弈局中人, 强调人是社会经济活动的主体;第二, 更加重视资源配置中的行为选择, 不同的行为选择会产生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第三, 博弈均衡是所有参与人最优策略的组合, 需要相互利益主体共同努力来实现。只有在利他中才能真正利己, 也只有在使他人充分受益中利益最大化。这些观点都为信用与信用制度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信用关系作为市场经济中最根本的经济关系, 也是一种博弈关系, 信用交易主体间的行为是一种博弈行为。在信用博弈过程中, 参加博弈的授信方和受信方都是“理性人”, 他们始终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惟一目标, 除非为了实现自身最大利益的需要, 否则不会考虑其他博弈方或社会利益。在这种条件下, 尤其是在信息不完全或非对称的条件下, 授受信双方很难处理好其分工和合作的关系。博弈论中的信用问题, 可以借用经济学中著名的例子———“囚徒困境”来分析。

如图1所示, 这是一个最基本的信用关系模型。信用主体甲和乙分别是授信方和受信方。两方在博弈中出现三种情形, 一是双方都守信, 使利益达到一个均衡状态, 总体利益获得最大化, 并为下次合作建立信用关系;二是一方守信, 而另一方违信, 其结果是守信一方受损, 违信一方获得个人利益最大化, 但是信用关系被破坏, 交易合作就此结束;三是双方都违信, 交易终止, 双方都不获利。显然在第一种情形下, 双方总体利益达到最大化, 并因此建立了信用关系, 为下次获利提供机会和信心。而其它两种情形都因一方或双方违信, 信用双方总体利益趋小化, 而个体则失去继续获利的机会。在社会信用状况良好的情形下, 双方通常会不约而同选择第一种解, 而在社会信用状况恶劣情形下, 双方互相不信任和提防, 就可能会出现余下的三种解。在这个关系模型中, 前提是信用主体双方都是有目的的“理性人”, 其目的是使自身利益最大化。双方在信用活动中都面临着一定的理性选择与考虑:授信人考虑是否信任受信人, 即也是对于受信人违约风险与自身收益最大化的权衡考虑, 在拒绝信任或给予信任之间作出选择, 对预期所得与可能所失进行理性权衡;受信人亦面临着守信用还是不守信用的选择。无论授信人的给予信任还是受信人的不守信用, 都伴随某种程度的风险因素。

“囚徒困境”这个模型中:每一个经济主体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人”。当博弈只进行一次时, 经济主体都只关心这一次经济交易的利益。如果只有“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话, 经济主体双方博弈的结果只能是 (0, 0) 解, 即信用双方都违信。因为在只有“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条件下, 对方的行为选择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 其违信可能性很高。在预期所得与可能所失理性权衡之后, 违信是经济主体在不能确定收益条件下损失最小的解。在一次性博弈中, 无论对方选择哪一种行为, 经济主体选择违信可能收益是3, 最小收益是0, 不会有-1解出现。因此, 在市场经济信息不完全、不对称条件下, 一次性博弈中作为有限理性“经济人”的信用双方, 都不会自动选择守信。这是“理性人”自私的结果。每个“理性人”都自私, 其结果不是“自利”, 而是只能出现 (0, 0) 解, 即双方“两败俱伤”。但是, 当博弈是无限多次的时候, 情况却有所不同。重复博弈使得博弈双方都在更大程度上了解了对方的信息, 使得更多的私人信息变为博弈双方的公共信息;重复博弈使得“以牙还牙”式的报复得以实现。即对对方的合作在下一轮合作中给予回报, 对对方的背叛在下一轮的合作中给予惩罚。这里所说的重复博弈不仅仅指两个或多个博弈方之间固定的重复的博弈, 只要信息透明度足够高, 信息传播的足够快, 市场主体的行为能够很快为其他主体所知, 那么即使该主体转而同其他主体打交道, 也同样属于重复博弈。在重复博弈条件下, 当事人考虑不仅仅是一次收益, 而是所有未来利益的贴现值。所以, 当市场中信用交易成为一种重复博弈, 信用交易主体为了能够建立信用关系, 为了实现长期合作以获取最大利益, 在信用交易中将主动选择守信行为。信用制度的建立正是为了将信用交易从一次性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

博弈论阐明了信用制度的重要意义所在。信用制度的建立, 能够使经济主体的信用信息快速传播, 增加信息的对称性, 将一次性博弈有效地转化为重复性博弈, 从而信用主体主动选择守信行为;信用制度的建立, 提供了一种信用行为框架 (规范) , 为信用交易当事人双方提供一种稳定的预期, 同时也依靠惩罚机制约束双方选择既利他又利己的策略。信用制度的建立, 让经济活动中的各方相互都预期到对方会采取守约合作的策略的同时, 还相互预期到对方相信自己也会采取守信策略 (至少会以较大概率预知到这一情况的出现) 。也就是说, 此时守信是经济活动中的共识, 因此守信也是各方采取的共同行动。预期的一致性保证了各方主体行为的一致性, 使得博弈均衡最终是双方都选择了守信合作的策略。

20世纪70年代下半叶以来, 大量的经济学家和数学家致力于研究重复博弈过程中的合作均衡的形成机制, 主要包括:导致博弈合作均衡的无名氏定理的证明和扩展、声誉机制的形成、合作机制的演进等几个方面。这些研究极大地拓展了我们对信用机制的市场基础的认识。列维奇和邦克 (Lewicki and Bunker, 1995) 提出了一个信任关系形成与演化的三阶段模型。克瑞普斯 (Kreps, 1986) 认为, 在重复博弈模型中, 人们追求长期利益会导致相互之间的信任。这些理论的形成和扩展对于信用理论研究和信用制度建设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完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的探讨 篇10

1. 现有制度存在路径依赖。

在我国长期受计划经济模式影响而形成的政府主导型金融体制下, 已形成了与现行国有产权制度相联系的三大利益主体: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国有企业。融资企业是企业债券市场上的主要利益主体。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上的融资主体是国有企业, 而国有企业产权界定应当归全民所有。然而在具体确定财产权时, 往往因实际所有者缺位, 导致国有财产为国有企业与政府共有。而共有财产导致了原本不清晰的产权变得更加模糊, 使政府原本中立的地位变成了主导地位。

产权制度主体虚位的缺陷带来了两种不良后果:一方面, 在旧思维的指导下, 各级政府为了推动资本聚集与经济增长, 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 便自上而下“制造”企业债券市场, 而不是从下层结构的需求出发自下而上推动制度变迁, 致使企业债券市场服务于政府的偏好, 变成政府聚集资金和控制资源的工具, 而不能发挥其节约交易费用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功能。另一方面, 由于国有企业与政府的国有财产的共有性, 使得参与企业债券市场融资的企业理所当然地将财政拨款、银行贷款和发行企业债券融资都看成是政府分配的资源, 这样便使得国家财政拨款和银行贷款对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只是形成一种“软约束”, 从而使与贷款融资方式相仿的企业债券融资对发行企业来说也只能起到软约束作用。

2. 政企不分导致行政干预, 影响了企业债券发行的效率。

从理论上讲, 企业的净值越大, 经理人便越会按照债权人的意愿行事。但是拥有较大净值的企业往往是经营良好、资金充裕的企业, 不需要通过发行债券融资。只有那些急需资金且净值较低的企业才更想发行债券, 而这类企业往往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其违背债权人意愿行事的可能性比较大。由于一些地方政企不分, 在国家控股的情况下, 政府为了加强对企业的控制力, 乐意帮助企业进行债券融资。这样, 净值小的企业很容易和政府达成妥协, 从而取得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的资格。而债权人在投资债券的时候, 考虑到发行债券的企业都有政府做靠山, 就不会过度关注企业净值大小。于是净值小的企业便利用政府隐含的信用担保来软化投资者“用脚投票”和“用手投票”形成的约束, 这种逆向选择的制度缺陷使得一些低质量的企业债券得以发行, 从而影响了债券市场的效率。

3. 制度变迁中存在非市场化因素干扰。

我国在建立和发展企业债券市场时, 决策层的思想实际上是矛盾的:一方面, 主管部门想模仿发达国家完善的市场经济模式, 建立完善的企业债券市场, 缓解企业对银行贷款过度依赖所产生的风险集中问题;另一方面, 主管部门又想保持政府的传统强势地位, 凭借行政权力, 用看得见的一只手去控制看不见的另一只手, 以致违背了市场经济的规律。

制度的构成包括三个要素:正式约束、非正式约束和实施机制。制度变迁的过程往往从正式约束的变迁开始, 对于处于转轨期的我国来说, 变迁制度就是要尽快引进先进的制度, 通过改变正式约束来实现新旧体制的转换。事实上我国在建立和完善企业债券市场时, 政府首先应解决的是改善信用环境、企业经营状况和增强价值信念、伦理规范等一系列非正式约束的适应性问题。如果只简单模仿表层的实施机制, 而不对其他的一系列非正式约束 (如信用体系等) 制度环境进行改造, 是难以有效提高企业债券市场运行效率的。虽然这种保守疗法会降低对社会的震荡和冲击, 但是它也会延长制度变迁的时滞, 给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带来长时间的“阵痛”。

二、我国企业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存在的问题

1. 信用评级机构的产权属性不明确。

1987年我国正式颁布《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后, 资信评级机构在各省纷纷建立, 但它多为中国人民银行各地分行下属的公司。这种靠用行政权力组建起来的评级机构, 虽然其规模上得很快, 首批资信评级公司就达90多家, 但其质量没有得到保证。因为迄今为止我国的信用评级机构依旧依附于政府机构或属于某一个事业团体, 还存在着诸如编制、经费等问题, 运作很不规范, 非市场化的行政评估、人情评估占有很大的比重, 垄断经营的味道十足。同时在评估过程中经常发生灰色交易事件, 使得评级机构完全丧失了“利益中立”的原则, 使得信用评级的结果缺乏可信性、客观性和公正性, 以致信用评级机构缺乏威信。

2. 信用评级行为缺乏公信力。

从企业的角度看, 由于信用评级机构在接受政府指派对企业进行信用评估时, 所做工作往往停留在表面上, 并没有真正深入地分析企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企业自身的资信情况。在企业发行债券的利率和期限都由国家规定的条件下, 企业无法真正通过信用评级的差别来发行不同期限和利率的债券, 信用评级机构的工作也不能给企业带来降低交易成本的好处, 因而企业没有参与信用评级的积极性。从投资者的角度看, 信用评级机构和被评级的大部分企业都是国有的, 他们是“一家人”, 相当于自己给自己打分, 评估结论的客观性和公正性难免令人怀疑。这样, 投资者便面临着两个风险, 即评级机构和发行企业之间可能出现勾结行为而产生虚假信息的风险和评级机构流于形式的评估过程所产生的信息不完全的风险。

3. 信用评级机制不具有持续性和动态性。

成熟市场的一项具体信用评级工作往往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而不是一评了事, 一旦企业债券发行上市, 评估机构会定期对发行企业做评估, 以便及时调整企业的信用级别。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内外环境会随时发生变化, 从而会影响到企业的管理能力和盈利水平, 也会影响到企业的信用。在影响企业信用评级因素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 信用评级机构就应据实对其信用等级做出调整并立即向社会进行公布。然而在我国, 不论是企业还是信用评级机构, 都认为信用评级就是一次行为。企业可以“一评定终身”, 只要第一次评估能获得比较高的信用级别就行了。而评级机构也往往“一评了事”, 无视市场经济的波动性对企业的影响。在这样一个评级体制下, 一旦市场出现波动, 不仅仅是投资者就是一些企业也难以准确地把握和控制风险。

三、完善企业债券市场信用评级制度的建议

促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首先必须促进我国信用评级制度的发展。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确立信用评级机构的独立地位。

有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才能提供有效配置资源的经济信息, 这是发展资本市场的基础。为此:一方面政府要尽可能不干预信用评级业务, 不直接安排评估各类债券的工作;另一方面债券信用评级机构的设置和运作必须做到“利益中立”。债券信用评级机构是一个中介机构, 它以自己的专业知识、技能和劳动服务于资本市场, 获取合理的报酬。它一旦成为政府的工具, 只为某些企业发行债券上市提供便利, 就会丧失在资本市场的信誉。因此, 债券信用评级机构必须是不受政府控制的法人。

2. 加强和外国信用评级机构的交流。

由于我国信用评级制度建设严重滞后, 因而国际上的信用评级巨头纷纷抢占我国市场, 加之我国尚没有自己的权威信用评级机构, 一些企业发行债券首先想到的评级机构往往是标准普尔、摩根斯坦利等国际知名的评级机构, 使得国外信用评级机构实际上垄断了我国信用评级市场, 控制了我国企业进入国际资本市场的通道。因此, 必须改变我国企业由他人定价评级、决定交易成本的被动局面, 迅速培养出国内有权威的信用评级机构, 以与国外的企业开展竞争, 在竞争中获得发展。

3. 加大对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的扶持力度。要引导金融机

构与国内评级机构开展合作, 积极创造市场需求。金融机构是信用产品最大的需求者, 信用评级机构所具有的专家优势和专业能力及技术, 有利于对信用主体做客观、中立的信用分析和评级, 可避免金融机构由于自身素质较低的限制和各种利益驱使所做出的不客观的信用评级结论。相关的监管机构应该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国内信用评级机构积极地开展合作, 促进外部信用评级结果的广泛应用。

4. 健全企业债券市场评级的法律法规。

我国的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是伴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起来的, 应当加紧制定《证券信用评级管理办法》、《证券信用评级机构资格管理办法》、《证券信用评级行业准则》及相关的规章, 以完善法规, 促进评级市场规范发展。从国际经验看, 债券信用评级市场的发展主要取决于监管部门和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使用认可程度, 而不是被评级对象是否愿意接受评级, 其中监管部门的作用最为关键。因此, 应明确评级制度的监管体系和监管机构的职责, 建立严格的评级市场机构准入与业务准入制度, 以提升评级市场的整体素质。对信誉低下、业务水平不合格、管理混乱, 以及为获得眼前业务而进行评级等级许诺的评级机构应通过退出机制, 将其从评级市场中淘汰出去。

5. 建立评级许可制度。

根据信用评级业务特性、国际信用评级业界的经验和我国目前信用环境的实际情况, 为避免社会信用服务机构尤其是信用评级机构一哄而起、恶性竞争, 有必要在信用评级行业发展的初级阶段实行政府主导型的评级业务许可或认证许可制度。可从两个方面来把关:一是严格按照信用评级机构必备的条件审批发放信用评级许可证, 并实行资质年检制度;二是加强对信用评级市场的监管, 对信用评级报告进行抽查, 确保信用评级质量。

6. 规范信用评级机构的行为, 建立风险赔偿机制。

信用评级机构应对自己承担评定的企业债券负风险连带责任, 对自己在评级过程中的重大遗漏、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承担赔偿责任, 以最大限度地降低差错, 提高评级质量, 增加投资者对评级结果的信任度。信用评级机构应对投资者全面披露整个评估过程, 包括评估方法、重要数据和非数据化描述, 详尽披露企业债券信用等级的相关信息, 尽量减少和避免因评级信息披露得不完全或不透明而导致投资者利益受到损害的情况发生。应建立发债企业动态跟踪及定期评级回访制度, 以方便投资者随时掌握企业的情况, 及时向投资者公布回访信息, 揭示债券风险, 杜绝债务人逃避债务责任的事情发生, 最大限度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参考文献

[1].谢平.中国金融制度的选择.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1996

[2].张杰.中国金融制度的结构与变迁.太原:山西经济出版社, 1998

[3].卢现祥.西方新制度经济学.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 2003

上一篇:临床价值和意义下一篇:优化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