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融合平台

2024-07-31

数据融合平台(精选十篇)

数据融合平台 篇1

一、市民融合服务体系的发展现状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掌握大数据时代市民融合服务体系的发展情况,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 对重庆市市民融合服务体系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通过调研, 了解到现阶段重庆市的市民融合服务体系以应用系统和服务平台为主, 总体数量接近一百套.重庆市民政局为市民提供的公共服务平台数量最多, 其次是市教委以及气象局等部门, 这也说明了重庆市在这些部门的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上给予了较高的重视, 这对于提高这些部门在市民公共服务平台中作用的发挥提供了一定的有利条件, 保证了市民公共服务平台的进一步完善。重庆市是我国第一批建立公共服务体系的城市, 在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建设方面具有代表性。自一九九七年开始发展至今, 重庆市已经拥有了由市政府主导建设的相关公共服务类平台近万个, 涉及到了民政, 计生, 劳动以及养老等多个领域。

二、市民融合服务体系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大数据时代, 我国城市的公共服务体系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相应的法律法规不够完善。从以往我国的公共服务实施可以看出, 政策和法规是服务功能得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同时, 缺乏相应法律法规的保护, 城市公共服务体系或平台在数据获取和传输过程中也就失去了安全性和规范性[1]。

第二, 公共服务体系或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内容过于分散。目前, 我国城市中的公共服务体系或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功能虽然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但从总体上来看, 其服务内容过于分散, 大部分以普适性的信息类服务为主。大数据背景下, 对信息产品的应用能力较弱, 大大降低了公共服务体系或平台的服务效能。

一批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以来, 相应的配套机构和设施也在不断的完善。不过从公共服务体系的基础设施的运作情况来分析, 每一项基础设施的服务功能和作用都不相同, 具体的服务效能也很难达到统一的标准[2]。

三、大数据时代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建立的效益分析

3.1社会效益

国家和政府在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建立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社会资源的分配以及相应法规政策的制定, 都能够为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建立提供可靠的制度保障。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建立也是我国建立新型服务型政府的重要环节之一, 充分体现了我国“以人为本, 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另外, 市民融合服务平台也是政府服务职能转变的重要内容, 大数据时代, 我国政府的服务职能也要与时俱进, 创新政府服务模式, 创新社会管理机制, 是市民融合服务平台建立的根本目的[3]。

3.2经济效益

市民融合服务平台注重各个部门之间信息的共享和整合, 这也是新型服务平台功能和效率提升的重要指标。信息的共享和整合有助于政府部门服务功能以及效率的提升, 使政府各个部门所提供的服务更具针对性, 逐步实现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方式的转变。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建立是以政府作为投资主体, 但从该平台的长远发展角度来看, 政府不可能对其进行长期的监管, 政府也不具备专业的经营运作能力, 因此, 市民融合服务平台的运营最终将由各地的公共服务型企业来接管, 这样一来, 为了能够盈利, 接管企业会对服务平台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使服务功能更加贴近市民生活, 在满足市民公共性服务需求的同时, 各地的公共服务型企业也可以获得发展的机遇。

结论:通过借助大数据技术, 聚合与市民工作、学习、生活、休闲和商务息息相关的全社会服务资源, 建设以“市民自我”为中心, 为市民量身打造的前端专属虚拟服务窗口加后端共享融合服务平台, 形成市民与政府、社会的连接点, 能让市民在其中自我生活、自我展示、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创新及自我超越, 使得市民可通过各种近在身边的渠道随时、随地、随需地轻松获取与其期待完美吻合的后台各类

参考文献

[1]石西庆.基于数据融合技术的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服务平台模型[D].电子科技大学, 2013.

[2]马晓亭.基于可信大数据的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平台构建[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 01:85-88.

数据融合平台 篇2

关键词:数据融合计算;处理平台;三维动画;动画角色

0 引言

动画行业的发展已成为当今信息科技进步的重要体现。在动画制作过程中,动画角色处理一般应用三维建模软件。当前,各种三维建模软件被广泛运用到行业中,然而此类建模软件更多适用于机械设计和建筑设计领域,对动画角色建模和算法设计不全面。目前,在动画角色处理方面,应积极开发底层平台。本文设计了面向数据融合计算的动画角色处理平台,平台用户拥有较大权限,实现了资源共享,便于用户使用研究。

1 平台的设计结构

数据融合计算的动画角色不止编辑动画角色的数据信息,还要其他图形算法辅助完成。时下存在的动画角色模型编辑的建模软件大多密封了底层实现过程,用户难以直接在其上设计动画角色的处理算法。而动画角色处理平台的设计架构图,基于动画角色数据表现形式,设计了对三维角色动画模型的支持,并开发了储存动画角色信息的格式文件,应用一般建模软件的导出功能,降低了对模型文件格式的依赖,避免了大多数模型软件繁杂的信息,提升了平台的利用率。

目前,在动画角色的处理课题研究中,大部分建模软件采用稳定算法,用户想二次开发自己的算法,实属不易。针对动画角色的融合计算特性,集合可扩展的算法库功能,给予大量经典算法支持,可使用户自行添加,提升算法的开发进度。如图1所示。

2 动画角色的数据表示

此平台主要应用于动画角色的处理,以骨架的角色动画为基础,使网格表面的点连接到骨架结构中,由骨架的运动来带动网格变形。动画角色由以下三个要素组成:第一,三维模型表现角色外形及外表细节。第二,骨骼模型和动作序列表现角色运动结构。第三,表现网格模型及骨骼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2.1 网格数据表示

三维模型由线框模型、表面网格模型和实体模型组成。网格模型只储存物体主要可视信息,信息存储量较小,绘制和处理速度比实体模型快,但可视信息比线框模型多。动画角色模型应用网格数据形式表达,运营和网格表面顶点集合的绘制结合贴图渲染,获得的画面真实感较强。

2.2 运动数据表示

动画角色模型骨架的数据采用运动数据表达,该运动数据一般由旋转矩阵、欧拉角和四元数表达。动画角色处理平台对这三种结构都给予数据支持,用户可自行挑选想要的运动数据表现形式。这三种表现形式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且彼此可相互转化。矩阵表示底层运动数据,并提供运动数据转化接口,方便用户找到需要的数据。

2.3 蒙皮数据表示

蒙皮数据链接骨架动态信息和静态网格通道。骨架运动随着时间轴的移动经过蒙皮使得每个顶点产生对应的位置变化信息,导致网格变形,进而形成动画。蒙皮数据的重心是权重表,它存储着每根骨架对网格各顶点的约束比重。权重表由权重项构成,它涵盖影响当前顶点的各骨骼信息以及对应的约束权重,如表1所示。

2.4 外部存储形式

网格数据、运动数据、蒙皮约束数据相结合构成动画角色模型,与3DSMAX建模软件有异曲同工之妙,可实现对单一数据的基本处理。但综合来看,其基础数据的隐蔽性会阻碍相应算法的设计。对于强化平台支持动画角色的设计,不止对普通的3D文件提供支持,还设计专用存储动画角色的VCC文件格式,连同3Ds MAX的导出插件也被开发,支持动画角色的数据共享。

3 可扩充算法库

在研究动画角色的过程中,有很多经典的研究分析和算法解决。当下,对动画角色单一基础问题的研究分析很少,且没有什么创造性。例如,一些建模软件融合经典的图形学算法,但底层的数据和算法被封闭,用户不能获得更多的资源,使得计算过程不得不终止,这势必影响最终的研究设计成果。另外,在动画角色的处理过程中,用户还存在对比其他算法、复制其他算法的现象。针对以上情况,此平台推出可扩充算法库,集合大量的算法,如测地线计算、运动系列归一化处理、网络特征计算的曲率计算,满足用户设计研究的需求。

4 动画角色处理平台界面

动画角色处理平台应用MFC作为UI的设计工具,通过Open-GL来渲染场景,多种风格的动画角色模型都可在此平台操作,并支持动画的模型效果。平台的构建为动画角色的处理提供可靠依据,为动画角色的网络和运动融合计算奠定基础,并完成网格分割及运动归一化算法的效果图,从而证实在动画角色处理平台上实现数据融合计算应用设计的可行性。

5 结束语

关于动画角色处理的设计和研究在各个领域如火如荼地进行。为迎合、鼓励更多的设计者积极参与研究动画角色的处理,且针对动画角色模型的数据融合计算应用需求,设计并实现了算法设计的平台。整个平台透明化支持多格式的底层数据表达,设计了可扩展和调用的经典算法库,为用户进行动画角色的处理创造了更多有利条件,有效地促进了动画角色处理和算法设计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陶涛,夏新宇,李琳,等.面向数据融合计算的动画角色处理平台[J]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學版),2014(1): 59-62.

[2] 王承博,朱登明.数据驱动的大规模水面动画合成方法[A].第六届全国几何设计与计算学术会议论文集[C]. 2013:491- 497.

[3] 聂文超,李琳,刘晓平.面向自定义格式的动画角色数据转换工具[J].图学学报,2014(3).

[4] 王承博,朱登明.数据驱动的大规模水面动画合成方法[J].图学学报,2014,35(4):491-497.

[5] 徐添辰,吴恩华.基于流体动力学的实时角色动画运动特效[J].系统仿真学报,2012,24(1):236-241.

数据融合平台 篇3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时代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方便, 但是其在发展和使用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许多安全问题, 这使得部分非法分子有机可乘, 最终对网络用户的上网安全造成了影响。而网络安全的核心发展目标是为了更好的保护核心资产的完整性以及稳定性, 不断的实现投资回报率最大化, 对风险问题实行合理的方法进行管理, 从而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最终的评估展示以及威胁预测。而在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之中的核心技术就是数据融合技术, 只有不断的促进核心技术的发展才能够更好的实现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的更好发展。

1 网络安全管理平台

网络安全平台主要是对当前网络发展过程中的网络安全产品相对较为分散问题从而为了更好的对其进行统筹管理所研发的网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 其能够有效的对网络安全时间进行快速的收集和分析, 并及时的对使用者进行风险预警和安全问题提醒, 对所使用的网络系统进行全方位的风险分析与安全评估, 最终实现对安全设备的的统一配置与管理, 实现管理策略的有效运用, 并在风险发生过程中及时的进行系统备份以及恢复工作, 确保网络风险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修复。

站在实现管理的角度来分析, 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主要借助分析方法来对所获取的设备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计算, 其能够实现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精准定位, 从而对网络安全进行自动的检测与评估活动, 并得出相关的系统安全检测报告, 最终实现合理的策略分析并生成处理方案, 在安全平台的统一控制下实现对风险的全方位防护, 从而不断的优化系统的安全等级, 提高系统的安全。

而在网络安全平台发展管理的过程中, 其主要由五大模块构成, 分别为:

1.1 安全策略管理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 其主要的功能是对相关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的安全规章制度进行具体的制定与分配, 实现当前安全管理在制度可控范围之内, 与此同时, 要进一步的完善相关网络安全管理平台技术人员的管理制度以及对网络的维护制度和紧急事故处理制度。

1.2 安全设备管理模块

在这一模块中, 其主要是包含了对各种安全设备的配置与管理。在通常情况下, 我们所使用的安全设备主要有防火墙以及漏洞扫描管理系统和身份认证管理系统, 通过对这些安全设备的合理使用与配置, 最终实现对网络的安全管理与维护。

1.3 安全故障检测模块

根据安全策略的相关内容并借助安全设备实现对安全故障的全方位自动化检测, 以便于能够及时发现当前的网络漏洞, 从而实现网络安全报告。

1.4 安全事件审计与分析模块

在安全事件的审计与管理过程中, 网络安全管理平台能够实现对安全信息是维护及进行合理的分析处理, 从而最终对网络安全问题的发展方向进行及时预测并进行风险规避。

1.5 安全事件响应模块

在这一模块之中, 通过对审计决策所生成的安全问题进行及时的响应, 继而借助安全设备对当前的风险问题进行及时的控制, 从而最终实现网络系统的整体安全。

2 数据融合

所谓的数据整合, 是对从传感器以及信息源中的数据进行全面的处理和分析, 借助网络进行联动处理, 并通过分析来确定其精准定位以及对身份进行预测, 结合网络安全状况对安全风险所能够引发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预测, 并对其进行系统的评估。而这一技术也由于其先进性和准确性而被军队大幅度使用, 从而实现对战场的全面监控。此外, 这种技术还被运用在医疗行业以及遥感技术之中。而数据融合技术在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之中的应用直接关乎着亿万网民的根本利益, 因此, 对其进行研究和分析是必要的。在数据融合技术中, 其主要包含目标跟踪以及识别、要是评估以及威胁计算等若干个方面。

2.1 数据融合的几个处理模型

在国内外的研究中, 对于数据融合和技术的研究相当之多。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White所给出的一个有关数据融合的处理模型, 其将数据融合技术划分为三个不同的等级。结果如下:

一级:融合的具体位置以及标识估讯;

二级:敌我军事态势的相关估迅;

三级:地方兵力威胁估迅。

在此模型的构建以及分级的过程中, White的思想已经得到了世界学者的广泛推崇。而在中国的相关学者研究中, 大部分的学者均是基于这一思想基础进行出发研究, 从而最终实现对数据融合技术的合理应用。

2.2 安全趋势以及态势评估在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中的运用

在对于一般模型的处理问题上, 基于STA实现原则进行研究, 从而系统的对网络安全管理系统数据融合技术问题进行分析。而融合基本要素通常涵盖了防火墙的相关日志以及网络扫描等因素, 其能够更好的对网络安全管理平台在进行网络安全管理过程中的应用发展, 实现对安全趋势以及态势的全方位评估。

在我国当前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处理过程中, 以及处理主要是针对日志的相关信息进行简单的安全状况分析, 从而生成相关范围较广的安全报告。而二三级处理主要是针对一级处理过程中所反馈的主要问题进行再次安全预测和处理, 并借助matlab工具来绘测出安全状况的脉络发展图, 从而实现对网络安全的合理控制, 把握网络危险漏洞并及时进行补丁修复, 实现网络平台的安全性。借助三级处理能够有效的保证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的合理运行, 不断的对我国的网络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和解决, 促进网络健康发展。

2.3 数据融合在网络安全平台之中所起到的作用评估

在网络安全平台的统一管理过程中, 借助数据融合技术不但能够更好的实现对网络风险的评估以及趋势预测, 而且还能够在三级处理过程中对网络安全平台的相关管理工具进行合理的配置与使用, 从而最终实现网络安全平台的全方位管理与统筹发展, 不断的促进网络安全问题的有效解决, 从而更好的为我国的互联网发展保驾护航。其能够不断的促进我国网络的使用发展, 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 最终实现网络技术的安全平稳的运用与发展, 从而带动新兴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加强, 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 结束语

信息化技术发展至今只有短短几十年的历史, 但是其对于世界人民生活的改变是巨大的, 而在信息化安全发展的过程中, 其已经脱离了传统的单一方面的安全管理, 正式发展为一个全方位的、立体的管理技术平台, 借助多个模块的不同分工来实现对网络安全问题的统筹管理, 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当前所存在的网络安全漏洞。在对数据融合分析使用的过程中, 网络安全管理系统能够有效的实现对网络安全问题的三级处理与评估, 彻底摆脱传统的单一的安全管理模式, 实现网络安全发展智能化管理模式。

在本文的脉络发展过程中, 笔者首先对当前的网络安全现状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评估, 从而为本文研究的可行性寻找到了可供支撑的依据和背景。随后, 笔者在对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的介绍上, 对其主要的运用模式以及五大管理模块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进一步加强大众对于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的认知。紧接着, 笔者对于数据融合技术进行了全方位分析, 并对其三级管理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最后, 笔者通过对网络安全管理平台中的数据融合分析进行了透彻的分析, 为我国的网络安全管理平台的构建提供了一个具体的研究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冯理达.数据融合技术在网络安全设备联动系统中的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 2015.

[2]王维建.基于数据融合的网络安全管理模型[D].南京师范大学, 2007.

浅析数据融合与数据挖掘 篇4

【关键词】数据融合,数据挖掘,知识发现

【中图分类号】 C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72-01

在信息时代,信息量的爆炸式增长使得信息的获取、传输、存储、转换等信息处理技术得到了长足进步。数据融合与数据挖掘作为信息处理技术两大分支在这一过程中萌生,并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数据融合源于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是帮助人们处理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产生的信息,评估环境状态和目标信息,对战局和威胁的提供全面和及时的信息处理技术。数据挖掘用以帮助人们从积累的“过量信息”中,撷取事先未知的潜在有用的信息和知识的信息处理技术。

一、网络故障管理系统中应用

随着网络应用的发展,网络规模以及网络的数量得到了蓬勃发展。为了更好的对网络进行有效的管理,及时排除网络故障,让网络持续稳定地运行将数据融合作为,网络故障的管理也就有着突出的重要性。

将数据融合作为数据挖掘的数据准备阶段,在网络故障管理方面,二者合理的结合使用,利用数据融合技术分析网络运行中产生的状态数据,处理结果形成数据集,在这个数据集的基础上利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得安全规则,发现异常,判断网络故障。系统结构如图所示。

① 数据融合模块

网络故障管理系统中数据融合模块是对网络中多处来源的数据进行处理和组合,从而产生新的有意义的信息。这里的多处来源的数据是指网络运行中产生的描述网络运行的状态信息。

网络管理中的数据具有多源性、分布性、异构性的特点,它们主要来自网络的数据、系统日志、网络管理查询信息等。而另一方面,目前数据挖

掘一般对象是静态的数据集,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是数据挖掘和数据融合技术集成。

网络故障信息中的告警数据是含噪声的、并且大量都是重复的。主要包括告警丢失、错乱、延迟以及重复告警、误告警等方面。利用数据融合的关联技术,根据数据之间的相似性,将来源数据进行处理,以减少重复数据的数量。

② 数据挖掘模块

在网络管理的数据挖掘中,关联规则和序列模式是最常见的挖掘知识,二者挖掘知识的角度不同。关联规则是从网络告警信息中发现告警与告警之间、告警与故障之间、告警与业务之间的相关性,即在一个告警信息发生之后,另一个告警、故障、业务发生的可能性。而序列模式把告警信息序列看作以时间为主线的有序序列,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挖掘知识,注重告警信息的时间性。

在数据挖掘阶段,网络的管理者必须对系统设置相应的参数,这些参数用于描述网络的运行状态。例如当某项低于或者高于某一值时,认为网络该方面产生故障。并且根据值的大小,采取不同的措施,发出告警信息或者仅写入日志。有时还要根据参数值的时间变化,分析故障产生的概率。对于不同的参数,挖掘算法得出的结果和提示都不尽相同,因此系统的性能对人工干预的程度有着依赖性。

二、应用分析

在网络管理系统应用中,数据融合模块与数据挖掘模块处于串联处理关系,两者位置不能够颠倒,首先由数据融合模块对来源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形成相应的数据集,提供给数据挖掘模块使用、分析。

参考文献

[1] 习慧丹.数据挖掘研究综述.电脑与信息技术,2012(1)

[2] 王惠中,彭安群.数据挖掘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工矿自动化,2011(2)

数据融合平台 篇5

苏州广播电视总台是一家以电视、广播、报刊等为主业, 正在加快发展全媒体产业和文化产业的综合性现代传媒集团。自总台成立以来, 在系统平台的建设和技术探索方面一直大力投入, 目前广播电视的制作、播出全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 同时在网络视频, 智慧城市, 移动应用, 社区电子信息等新媒体方面拓展亦取得实质性进展。

苏州台是最早将全台网系统和媒体资产管理系统投入实际应用的城市电视台。全台生产网络运行稳定, 日产自制节目10 多个小时, 其中新闻类节目6 个小时, 全台网各生产网络间内容交换频繁, 基于1.0 架构的全台网有力支撑了我台现有节目的生产制作。2014 年苏州台从自身需求出发, 开始着手调研, 准备建设融合生产平台, 目的是提升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助力新型媒体快速成长, 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型媒体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包括电视、广播、网站、手机、互联网电视在内的平台提供内容汇聚、生产和发布管理服务。2015 年, 苏州台接到总局科研任务, 成为城市台融合媒体制播平台方案的应用示范单位。

我们认为, 技术平台是支撑广电传媒的基石和保障, 在媒体融合的时代也必须坚持这一原则。目前的全台网系统经过多年使用已经非常成熟, 使用部门得心应手, 技术部门也积累了大量运行管理经验。就节目制作工具来说, 现有生产网是有继续使用的价值的。因而我台在建设融媒体平台的过程中并没有对现有系统进行颠覆性的重建, 而是通过技术和业务的整合, 将原有全台网系统和融媒体平台彻底的打通和融合, 既保持了系统运行的连续性, 又使得整体服务能力得到质的提高。

1 数据传输效率问题

苏州台的媒体融合平台是一个综合的内容管理、生产、发布系统, 为台内的各生产系统提供基础应用服务, 包括计算服务、存储服务、数据服务等, 在平台内部各模块以及与传统生产网之间势必会产生大量视音频素材文件的交换需求。

我们知道在原有全台网1.0 架构下, 各业务系统之间需要进行数据交换时, 系统需要经过主干平台ESB、EMB将数据从一个业务系统中的数据拷贝到另一个业务系统中。在迁移过程中, 需要耗费大量的计算服务器资源、网络带宽资源, 并且占用大量的时间, 让整个系统的业务流转效率大大下降。

在传统方案中, 要么让各系统数据成为孤岛, 通过传输服务器来进行相对较低效率的数据迁移;要么就是将全部系统在存储层打通, 成为一个大的存储池, 子系统之间可以访问对方的存储路径, 直接调用对方数据, 而这又无端的扩大了安全域范围。同时, 针对单一物理文件, 多系统需要同时进行读取、编辑和删除操作, 单一系统对素材的删除操作, 就可能造成其他系统访问的失效, 上层应用软件进行素材管理的难度可想而知。

2 新型的超融合存储技术

超融合架构是业界为了解决海量数据增长, 规避网络安全风险寻求的一项新思路。利用虚拟化、软件定义架构将存储、计算以及存储网络功能集成到单一软件或硬件节点内, 每个节点都能够提供计算和存储功能, 并且采用分布式架构, 由节点组成集群, 实现SCALE-OUT横向扩展, 提高数据弹性以及存储效能, 并且能够针对集群数据进行统一管理。

相比于传统架构, 这种以软件为核心、通用硬件为基础的云端式架构, 拥有更低廉的建设成本, 更弹性的扩充能力, 更灵活的资源分配, 可以通过增加集群中节点数量扩充整个集群的计算能力与存储空间, 并通过集群中各节点间彼此的数据复制与备份, 提供服务的高可用性与数据保护能力。

超融合一体化存储基于超融合基础架构, 能够利用较为廉价的存储, 同时解决高IOPS的虚拟机应用、高带宽视音频读写的问题。针对视音频的需求量大幅快速增加, 超融合一体化存储解决方案采用了业界较为认可的SCALE-OUT架构, 方便进行容量、存储带宽上的扩容。并且为了应对互联网、云计算的发展, 以支持海量、多样化数据的存储, 同时融合了多种协议, 包含:对象协议 (Amazon) 、块访问 (ISCSI) 、文件访问 (CIFS、NFS) 。通过协议的扩展, 也支持了更多类型的终端设备, 如X86 主机 (WINDOWS、LINUX、MAC OS) 、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软件定义的超融合存储系统是一个能够方便资源共享、API管理、利于扩展、高安全性、高可用性的云存储平台, 更有利于与应用系统紧密结合, 提升融媒体平台和全台网数据效率。

3 超融合存储体系架构技术

超融合存储底层由OSD (虚拟对象存储设备) 和monitor (监视器) 组成, 其中:

OSD :虚拟出来的提供存储资源的设备, 构建在物理存储自身的文件系统上。

monitor :维持整个集群的全局状态。

超融合存储提供了对象存储、块存储、文件存储、MDS、网关接口 (图1) 。

在超融合存储中, 文件作为对象, 先映射到PG (对象放置组) , PG再映射到一组OSD, OSD的实际数量与对象的副本数量有关。假设对象存储策略设置了三副本, 那么每个对象拥有三个OSD, 第一个OSD为主, 其他两个OSD为从。OSD通过哈希算法分布到了集群的不同节点, 实现了分布式多副本、高性能、高可靠的存储。具体实现过程如图2 所示, 其中CRUSH MAP、OSD MAP、CRUSH Rule Set这三类算法由monitor提供, 通过CRUSH算法计算出Object所在的一组OSD 。

这种数据映射方式的优点是:

1. 把对象分组, 降低了需要追踪和处理元数据的数量。

2. 增加PG的数量可以均衡每个OSD的负载, 提高并行度。

3. 分隔故障域, 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4 超融合存储的技术特点和优势

4.1 读写强一致性

1. 超融合存储的读写操作采用Primary-Replica (主- 从) 模型, 只向Object (对象) 所对应OSD set的Primary发起读写请求, 这保证了数据的强一致性。

2. 由于每个Object ( 对象) 只有一个Primary OSD, 因此对Object的更新都是顺序的, 不存在同步问题。

3. 当Primary收到Object的写请求时, 它负责把数据发送给其他Replicas, 只要这个数据被保存在所有的OSD上时, Primary才应答Object的写请求, 这保证了副本的一致性。

4.2 强容错性

超融合存储能够容忍一些常见故障, 如网络中断、掉电、服务器宕机、硬盘故障等, 并进行自动修复, 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系统可用性。

Monitors ( 监视器) 是超融合存储的管家, 维护着整个分布式存储的全局状态;OSD组可以进行自动并行修复。

1. 故障检测

OSD之间通过心跳检测来进行故障检测, 当OSD A检测到OSD B没有回应时, 会报告给监视器说OSD B无法连接, 则监视器给OSD B标记为down状态, 并更新OSD Map。N秒后若无法连接到OSD B, 则监视器给OSD B标记为out状态 ( 表明OSD B不能工作) , 并更新OSD Map。

2. 故障恢复

1) 在N副本的存储中, 当某个PG对应的OSD set中有一个OSD被标记为down时 ( 假如是Primary被标记为down, 则某个Replica会成为新的Primary, 并处理所有读写Object请求) , 则该PG有效的副本数变为N-1。

2) M秒后, 若无法连接已被标记为down的OSD, 则它被标记为out, 超融合存储会重新计算PG到OSD set的映射 ( 当有新的OSD加入到集群时, 也会重新计算所有PG到OSD set的映射) , 以此保证PG的有效副本数是N。

4.3 高性能

1. 上层应用软件可以和集群各节点直接通信, 不需要代理和转发。

2.对象分布在所有OSD上带来了读的高并发度。

3.通过在每个OSD上计算权重值实现负载均衡。

4. 上层应用软件无需管理副本的复制 ( 由primary OSD负责) , 降低了网络消耗。

4.4 高可靠性

1.数据多副本。

2.没有单点故障。

3. 所有故障的检测和自动恢复;数据恢复期间, 数据正常访问。

4. 一旦检测到存储故障, 实时自动并行恢复, 极大地降低了数据恢复时间, 提高数据的可靠性;当组件发生故障时, 自动进行数据的重新复制;当组件发生变化时 ( 添加/ 删除) , 自动进行数据的重分布。

4.5 高扩展性

1. 高度并行。

2. 没有单个中心控制组件。

3. 所有负载动态分配到各节点。

4.OSD功能强大, 并实现了智能管理。

5.容易扩展、升级、替换。

5 苏州台超融合存储架构的设计与实现

5.1 苏州台超融合存储架构

苏州台的融合生产平台是一个独立于现有生产网外的系统, 系统位于办公网与生产网之间的安全区, 因为要实现对总台所有媒体部门提供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员的访问, 安全级别较传统生产网低, 因此必须进行与生产网之间的安全隔离, 同时融合生产平台需要支持使用者在办公网进行素材上载、粗剪, 然后与生产网实现制作流程上的协同操作, 必定存在极大量的素材迁移任务, 网关和迁移服务器的压力巨大。为较好地克服此问题, 我台与大洋公司一同寻找并验证了最新的超融合存储技术, 并与大洋LEOvideo服务平台整合, 在保证系统间安全隔离前提下, 实现了视音频素材在网间的高速传输;且各子系统对自己使用的素材内容均为独立管理, 不受他系统影响 ( 图3) 。

苏州台的融合生产平台选用大洋超融合存储解决方案, 除了解决了内容在网间高速传输的问题外, 还具备数据块访问, 多协议融合、高IOPS支持等优势, 完全可以满足虚拟机对存储的要求, 通过SCALE-OUT横向扩展系统规模, 还能够线性提升带宽和IOPS两个存储系统的重要指标, 满足未来快速增长的需求。苏州台融合平台一期使用的60 多台应用服务器在虚拟化后已经通过使用超融合架构存储, 与视音频内容存储整合为一体, 整个融合平台只有一套存储, 伴随着业务整合的步伐, 未来全台的业务系统存储也将融合为一体。

苏州台融合生产平台存储子系统一期, 规划可用容量300TB, 共配置了9 个节点的物理设备, 构成分布式存储集群, 单节点配置36 盘位, 包括33 块4TB 7200 转NSL-SAS硬盘, 2 块300G 15K转SAS硬盘, 1 块800GB SSD固态硬盘。同时单个节点通过配置2 颗64 位2.1GHz处理器、64GB高速缓存、4 个10Gb万兆以太网卡, 提供了强劲的运算和网络吞吐能力, 并同时支持NAS (NFS、CIFS Web DAV、FTP) 、IPSAN、FC-SAN、 Amazon S3 及Open Stack SWIFT等接口协议。因为使用了软件定义存储的概念, 并利用通用X86 硬件平台, 在提供了超强性能和可灵活扩展的功能情况下, 系统的整体拥有成本可以控制在非常经济的范围内。

5.2 苏州台应用超融合存储的特点

1. 实现多业务, 多应用统一存储

融媒体平台和全台网系统包含汇聚、收录、制作、新闻、播出等多种关键业务系统, 对于在线媒体数据存储、数据库存储、虚拟机数据存储、归档媒体数据的存储等不同应用有着不同的存储要求;超融合一体化存储解决方案能够同时满足上述需求, 通过存储分区解决不同应用问题, 通过存储分层解决热点问题, 利用超融合一体化存储将新的高密度服务器节点打通, 将关键业务存储和媒体存储集成为统一的存储资源池, 为应用提供存储资源与计算资源, 并且同时支持多种协议访问, 提供文件系统访问方式, 映射给原有业务系统 (图4) 。

2. 实现传统存储设备的利旧

原有传统存储的数据完成迁移后, 旧存储被安装配置超融合一体化存储软件, 融入底层统一存储资源池内, 扩展超融合一体化存储性能, 合理利用原有资源, 实现传统架构向超融合架构的平滑过渡, 保证业务系统无中断迁移 (图5) 。

3. 实现了不同业务系统的数据零拷贝

在现有全台网系统中, 每个子系统间的互联互通基于ESB+EMB双总线架构, 系统间的文件交换需要EMB对文件远程拷贝, 数据迁移耗费大量资源和时间, 效率低下。在建立新的融媒体平台时, 我们不对现有全台网系统大动干戈, 用最小的代价, 最短的实施周期, 不做颠覆性地重构, 而是通过建立融媒体与全台网的数据直通车, 重分发挥和利用超融合存储设备的文件零拷贝功能, 实现通过只传输上层控制指令就能够完成数据的“迁移”。融媒体平台和现有全台网间的交互利用大洋Leo Video服务, 支持融合存储设备和传统存储设备的混合配置, 通过判断文件存储类型, 按策略执行文件实际数据拷贝或者零拷贝的转换。零拷贝功能负责将源文件夹的某些内容, 拷贝到目的文件夹同等结构的目录下。由于源端和目的端的文件内容一样, 所以, 在目的端实际上是创建了一个指针指向同一个物理文件数据, 对于不同的业务系统, 实际管理的都是物理文件的指针, 除第一次上载外, 各系统创建新文件副本仅需创建一个新的指针, 删除一个文件也只是删除对应的指针, 存储系统通过堆栈来管理指针, 当最后一个指针删除后, 实际的物理文件才会被删除。在文件的整个生命周期, 各个业务系统均认为自己独占对文件的管理权, 且相互不会冲突, 极大降低了多业务系统共享使用文件在管理上的难度。

现有阶段, 苏州台的节目制作系统还存在大量传统存储, 未来兼容传统业务并和新的超融合存储混合使用, 我台在全台网主干部署的Leo Video服务会通过系统全局存储管控和路径管理功能, 对系统存储和路径进行注册和管理。当系统获取到文件迁移任务后, 系统自动判断存储类型和源、目标路径类型。如果满足融合存储的要求, 就可以采用零拷贝的方式, 实现文件的秒传;如果是普通存储和文件系统, 无法实现零拷贝的, 还是采用普通的文件拷贝方案。这些访问方式的切换是对外系统透明的, 外系统只会感受到文件迁移效率的差异, 无需做任何额外的开发, 就可以获得数据直通车的服务效果。数据零拷贝的示意如图6 所示。

4. 实现关键业务和媒体数据的超高安全性

为了保证数据安全性, 超融合一体化存储采用软、硬结合的数据保护机制, 硬件上, 配备RAID卡, 可利用RAID机制, 保障磁盘冗余以及数据安全性;在软件端, 一体化存储支持多副本、纠删码两种机制实现数据安全性保护, 同时, 在选用副本机制时, 又可大幅提高数据读取效率, 更适合广播电视内容生产制作方面的业务。苏州台此次部署采用了三副本的数据安全保护机制, 所有系统内所保存的素材文件, 在存储端自动复制三份保存, 一方面通过容错技术提供高可用的保障, 同时在文件访问时同时读取三个副本, 提供更高的可用带宽。

针对超融合系统的安全性, 一体化存储采用虚拟IP技术, 随机切换虚拟IP与实际物理IP对应关系, 在集群物理节点损坏时, 及时进行IP对应关系切换, 保证业务对存储集群的正常访问。并且配置节点冗余网络, 克服了交换机单点故障。而针对存储节点损坏故障, 一体化存储还能够自动侦测故障点, 并进行自我修复, 将故障点的数据自动恢复到健康节点或新加入节点中。

6 小结

媒体融合的进程并非一蹴而就, 未来的业务需求灵活多变, 媒体融合技术也是在不断发展过程中, 广播电视台的主业当前并未改变, 在实现从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向融合媒体、全媒体的信息服务平台转变的过程中, 电视节目的安全生产和播出仍然是首位。

建设全新的融合生产平台并实现与原有全台网制作系统的融汇贯通, 不仅充分利用了旧系统的强大和安全稳定的生产能力, 而且整合了平台与渠道, 实现了内容汇聚、生产和发布管理服务的统一, 提升了苏州广播电视总台的竞争力。超融合存储为广电融合生产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多业务、多应用的统一存储真正体现了融合, 数据零拷贝极大提升了数据交换效率, 多副本、纠删码的机制保证了数据超高安全性的同时也实现了负载均衡, 内容生产域最重要的读带宽指标成倍提高, 在存储方面加速推进了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媒体融合生产的进程。

摘要:超融合存储为广电融合生产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多业务、多应用的统一存储真正体现了融合, 数据零拷贝技术极大提升了数据交换效率, 多副本、纠删码的机制保证了数据超高安全性的同时也实现了负载均衡, 视频业务最重要的读带宽指标成倍提高, 在存储方面加速推进了苏州广播电视总台媒体融合生产的进程。

构建创新平台推动媒体融合 篇6

去年下半年, 总局科技司提出对《基于云计算技术的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关键技术》进行研究, 希望在行业范围内探讨基于云计算技术、面向媒体融合生产发布的下一代电视台整体技术架构和业务流程, 以支撑电视台的融合媒体转型和运营, 从而推动行业技术进步, 为整个广电行业媒体转型探索新路。

项目组通过分工合作, 向行业内技术领先的相关公司以及全国全台网技术应用较为领先的省、市级电视机构发放调研问卷以及现场调研, 收集、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典型案例, 对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的理论体系、业务范围、技术构架、工艺流程、核心技术、关键指标、实现路径等进行分析, 明确了融合媒体平台建设的总体技术体系、策略, 设计了私有云、专属云和公有云并存的技术构架, 研究了云平台Iaa S、Paa S、Saa S层的能力建设和部署策略, 提出了适应电视台融合媒体业务需求的平台构建方法。

一业务流程

广电融合媒体平台应以融合战略为引领, 以广电业务为核心, 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应该体现业务高度融合、充分贯彻开放思想, 满足业务发展需求的基本原则。并实现:

资源全方位采集:实现各种媒体资源按照标准的接口规范统一汇聚到全媒体内容库;

内容全方位管理:运用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对汇聚的内容进行分类归总、系统管理, 为内容生产和发布提供高效全面的服务;

节目全媒体生产:实现多种网络环境下、利用多种生产工具进行内容生产;

渠道多元化发布:可建立便捷的内容发布手段, 覆盖互联网发布基本的发布渠道;

业务全平台管控:对各类节目的选题策划、生产调度、分发运营进行统一管理, 实现媒体协同生产;

用户全方位服务:把内容变成产品, 把观众变成用户。通过云平台提升传播能力, 使广播电视的服务无处不在;

业务多模式创新:适应正在转变的产业格局, 快速部署和适配新业务, 依靠科技的力量催生培育新业态, 创造新市场, 满足融合媒体业务的高速发展。

二技术策略

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对于广电而言, 不仅是IT的变革, 还涉及到整体架构的改变, 而这种改变又与业务变革息息相关。因此, 其基础技术构架的选择就显得至关重要, 该技术架构既要在当前是先进的, 又要能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

大数据和云计算是当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两种新技术, 这两种技术的发展和运用深刻影响着社会生产生活。特别是云计算技术所具有的业务与主机松散耦合、高效资源利用、业务灵活适配、运行效率提升、弹性运营管理等相关技术特征, 与互联网、移动互联网间密不可分的联系, 正好契合了媒体融合的发展需求, 能给广电融合媒体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随着广电业务系统的IT化、IP化不断深入, 技术体系采用云架构不仅是可行的, 也是必需的。选择云化技术构架既是技术本身演进的要求, 采用云计算技术有效提升了融合媒体平台建设的可靠性;同时也是网络构架演进的要求, 采用云化方式, 将原有全台网EMB迁移的相关功能要求下沉, 极大提升了内容迁移的效率;云架构选择也是原有全台网交换模式演进的要求, 它将促使台内业务板块和系统的进一步融合。

三总体技术构架

对于广电融合媒体平台, 应该站在应用的最高点, 采用全局化思路配置云架构。具体而言, 就是要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向架构云体系, 提供云服务。从横向角度考虑, 为了充分达到生产融合的效果, 为了集中体现与互联网间的业务融合的目标, 为了与用户间实现密切的沟通和交互, 项目组建议采用“公有云、私有云和专属云”三云互动的方式进行融合媒体云平台建设。

1. 公有云

公用云服务是指利用专业厂商建设的基础设施进行广电业务和应用系统的构建。公用云作为广电业务应用的解决方案, 既有弹性, 又具备成本效益。部署在公有云的服务具备跨地域及移动应用的特点, 且服务连接带宽要求不高, 业务需求变化灵活、及时。

2. 私有云

私有云服务是指广电采用自主建设方式进行广电业务和应用系统的构建。广电采用私有云服务更能掌控云基础架构, 既保有传统数据中心可控、可信, 可靠和安全特性, 业务应用与内容安全皆在广电系统内进行组织和管理;但同时又具备公有云服务质量、性能、弹性应用等优点, 并且可随时改善安全与弹性。

3. 专属云

专属云服务是指利用专业厂商提供的基础设施, 由广电自行进行业务和应用系统的构建类的服务。专属云服务结合了公用云及私有云的特点优势, 它采用物理上隔离的专属资源池, 由专业厂商负责建设、运维, 但又由特定用户专用, 用户独享计算、网络和存储资源, 且可以掌控关键服务及数据, 实现较大程度的可管可控。

可根据业务的特性及相关优先级将业务拆分到私有云、专属云和公有云中, 主要秉持的要素为:

信息处理复杂程度:因为目前公有云为社会各行业提供的相关服务具备普遍性, 而不只针对广电行业, 因此建议将更具有广电行业特性的、信息处理量较大或信息处理过程复杂的业务部署于私有云或专属云平台。如高、标清节目制作过程中具有分层实时要求的编辑、特效、特技合成、调色等业务功能;

信息处理实时性要求:有些业务虽然信息处理量较大或信息处理过程复杂, 但其对于信息处理时间没有实时要求, 建议可以将该类业务部署于公有云平台, 以充分利用公有云平台建设周期短、短期使用成本低的优势。如动画生成类相关业务;

相关内容版权控制要求:广电行业相关内容生产, 对版权管理有较高要求, 如新闻类、大型综艺类业务。为了确保版权的安全性, 建议该类业务尽量避免部署于公有云平台, 以防止版权外泄。而对于已经明确具有互联网分发版权的内容, 在通过公有云进行分发时, 也应该采用相应的内容版权保护机制, 以防止盗链等版权侵犯等事件的发生;

用户参与业务的程度:对于针对普通用户开放的业务, 如视频分发, 建议部署于公有云平台, 以充分利用其靠近互联网的特性。而对于只针对特定用户开放的业务, 如公民记者新闻UGC, 建议部署于专属云, 既能够实现随时实地内容上传, 又能确保相关内容的安全。而对于高码制作类业务, 因其使用者为台内工作人员, 建议将其部署于私有云平台;

业务经营要求和具体模式:在融合媒体态势下, 除了传统的广电内容制播类业务以外, 新媒体业务、创新业务的经营模式、要求都不尽相同。因此, 应该根据B2B、B2C、C2B、C2C、O2O等不同运营模式的业务要求, 分别将其部署于公有云、专属云或私有云平台, 以最大化平台的优势;

系统构建性价比:在选择云平台时, 系统构建性价比是重要的选择依据。当某一类业务采用公有云能够实现其目标时, 应尽可能利用其资源调整方便的优势, 以充分降低业务风险, 提升平台构建效率。

四平台分层模型

从纵向角度而言, 和其他任何行业相近, 广电云架构应该具有媒体基础设施服务、媒体平台服务、媒体软件服务三层体系架构。三层划分体现了云的基本特性。

1. 媒体设施服务层

媒体设施服务层的基础能力包含:计算能力、存储能力、网络能力、数据库能力、管理能力。这些集中在云端的能力对终端用户来说是无需关注和全透明的, 是融合媒体云平台的核心和基础。媒体设施服务层作为基础型云应用, 是广电业界推广融合媒体云业务模式、开放云服务的较好切入点。资源整合、管理工作负载、流程自动化和优化服务交互是媒体设施服务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 虚拟化、自动化和标准化则是媒体设施服务层三大特征。

对于广电而言, Iaa S的低成本、高弹性的特点适应了广电行业面向未来融合媒体发展的要求。但是, 广电业务涉及高质量视频的处理, 具有大容量、高带宽、高计算量、实时性高、安全性要求高等特点, 该层广电的难点在于解决显卡GPU的虚拟化、系统资源动态调度分配的问题, 同时应具备高效虚拟桌面协议的支持, 并应需有行业专用设备和接口。

2. 媒体平台服务层

媒体平台服务层构建在媒体设施服务层的虚拟化资源池上, 把分布式软件的开发、测试和部署环境当作服务, 通过云平台提供给各业务。

媒体平台服务层作为融合媒体平台建设的关键层, 该层难点是需要定义出具有广电业务特征的平台级服务, 在形成标准接口后以智能流程引擎为核心进行业务的串接;该层需要重点考虑业务基础服务、运营支撑服务、公共能力服务、资源适配服务, 特别是异构模式的API和SDK。

3. 媒体软件服务层

媒体软件服务层的构建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一是应用服务产品体系, 应用服务必须实现可配置、可扩展、网络化、多用户。另一个是构建安全可靠的服务运营管理体系, 实现产品管理、终端管理、用户管理、运行管理、智能推荐等功能。

应用服务产品体系构建, 必须将传统模式下运行的各种应用软件重新改造转换成为多租户模式的应用, 充分利用媒体设施服务层、媒体平台服务层提供的硬件和功能, 同时根据业务的种类分别部署至云端或本地。

五能力聚合理论

1. SOA体系与云计算体系

SOA体系是集成平台, 其本身并不产生能力, 也不存储和结构化数据, 只是进行消息协议转化、路由和数据的传输。SOA服务目录库能力来源于业务板块, 因此SOA更多是能力集成平台。云平台则更强调硬、软件能力的集中, 原有业务板块所具备的能力要全部迁移到云端集中, 然后由云平台统一来提供这种能力, 调配这种能力。同一个能力不应该在各个业务系统反复地建设, 而是应该集中到云端来统一建设和管理。建设完成的能力再通过服务化方式提供出去。

SOA通过解耦形成了标准的可复用的服务单元, 而云平台通过解耦形成了标准的算法、任务、服务、计算或存储资源。对于SOA的解耦重点是实现了业务和技术的剥离, 而对于云计算解耦重点是实现了业务系统与软、硬件环境的剥离。从拆分的过程来看, SOA拆分是要打破原有业务系统的紧耦合, 识别出可重用的服务, 形成粗粒度的业务组件或服务组件;而云平台资源池的拆分更多是通过虚拟化方式对更细粒度的软、硬资源进行整合, 并进行调度和组合, 满足不同业务板块的需求。

在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中, 只有彻底剥离应用、数据、操作系统、设备的关系, 才能真正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分配。将目前在物理系统中的数据流转变为在逻辑系统中的流转, 剥离流程与系统的关系, 将原来的以系统为核心的管控流程变为以数据为核心的管控流程, 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目前全台业务资源迁移所开销的大量资源。

2. 平台基础能力聚合过程

《电视台数字化网络化白皮书 (2006) 》提出, 电视台无论其规模大小、体制机制如何, 从内容生产角度看, 总是由不同属性的业务所构成, 根据各种业务的属性特点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网络化系统, 这样的系统称为板块。板块构建中的一些基本功能单元称为板块要素。按功能特点对板块要素聚类形成的集合称为板块要素群, 共有“输入”、“制作”、“存储”、“管理”以及“输出”五类要素群。如图8所示。

在全台网时代, 各板块能力要素由各厂商自行提供, 标准化、模块化程度较低。而对于融合媒体平台, 需要媒体平台服务层将各种融合媒体业务所需要的公共的服务能力进行统一抽象与封装, 形成可复用的公共能力服务。

每一个能力服务可以管理调度多个能力要素。能力要素建立在基本资源模块、算法模块和任务模块基础之上。基本资源模块是对存储、计算能力及网络资源的最基本操作接口;算法模块是在资源模块之上的一层封装, 提供资源处理的算法接口, 为上层应用提供相对统一的计算方法;任务模块又是在算法模块之上的进一步封装, 提供任务处理的接口, 以完成特定的任务。

在广电领域, 各大厂商提供的基础能力要素都是共性的任务, 然而不同厂家基于各自的算法提供的相近任务在不同的制作网中执行效率却大不相同, 因此融合媒体平台可依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能力要素。

能力要素的设定以便于部署、组合为原则进行颗粒度细分。根据其特点, 可将融合媒体云能力要素群聚类形成:聚合能力要素群、分析能力要素群、共享能力要素群、处理能力要素群、服务能力要素群。这些介于基础设施和终端应用之间的能力要素群既包含了全台网时代的传统基本要素, 也包含在融合媒体时代所需要的舆情分析要素、数据分析要素、内容分发要素等。

3. 智能引擎

在定义好能力要素及要素群的基础上, 要在融合媒体平台上实现新媒体、融合制播等业务的敏捷生产和弹性部署, 需要对云平台的资源进行调配, 对能力进行动态装配, 对流程进行动态重构。

在能力动态装配的过程中, 应首先分析该业务系统需要用到哪些能力要素;通过Paa S层公共服务中的能力管理平台, 根据能力组件提供的通用接口、元数据规范, 将能力组件进行组合, 构成具体的功能模块或业务支撑系统;而对于云平台上暂时还无法提供的能力组件, 可由相关厂商开发后部署到云平台Paa S层。

在能力动态装配的基础上, 可需要通过智能引擎对部署的各类能力、要素以可变流程的方式进行串联。智能流程引擎对于融合媒体平台业务流程的重新整合有重要的作用, 是媒体软件服务实现的基础, 是实现媒体平台服务与媒体软件服务之间业务交互的核心环节。

六融合新闻平台构建

融合新闻业务是各台关注的重点, 平台应包括内容汇聚、内容管理、内容制作、内容分发等模块, 由新闻决策支持系统对融合媒体新闻进行统一的策划、监控, 并提供面向移动终端的各项应用。

融合媒体内容汇聚:在私有云建设过程中, 打通与原有全台网之间的接口, 汇聚台内自产的相关新闻内容;利用公有云服务提供互联网抓取、外电录入、3G/4G回传、手机爆料、收录、地方台、记者站回传等不同方式的线索汇聚, 融合多种线索来源。汇聚平台是整个节目流程的起始, 可根据已经汇聚的线索进行选题的申报, 制作任务的生成, 也可定向的直接生成制作任务, 将任务传递给生产平台;

融合媒体内容管理:应该具备相关统一内容管理机制, 对私有云、公有云以及专属云汇聚及生产制作产生的新闻素材、成片、线索等进行统一的管理, 通过统一检索跨云平台实现对汇聚、媒资、收录等多来源内容的联合检索, 对内容编目、元数据管理、内容发布、素材存储、内容周期等进行统一配置和管理;

融合媒体内容生产:充分利用私有云平台的性能优势, 弹性调度相关计算及存储资源, 建立桌面编辑机制, 实现包括面向新媒体的内容生产、面向电视播出节目的生产、面向融合媒体互动演播室呈现的内容生产。同时, 在公有云、专属云平台上建立快编等服务工具, 使记者能够随时随地对云平台上的低码流文件进行快速编辑。私有云及公有云、专属云之间应尝试建立联动机制, 保证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内容制作的同步性、一致性。全套生产系统应以文稿为主线, 进行内容的编排;

融合媒体内容分发:充分利用广覆盖的公有云服务, 实现网络电视台、新闻客户端、门户网站、微博、微信互动平台的节目发布。而私有云制作的内容应实现面向新闻融合媒体演播室大屏内容的呈现, 面向传统电视媒体的节目播出等;

新闻协同指挥:对融合媒体新闻的生产进行管理和监控, 包括融合媒体新闻的统一策划、节目生产的统一调度、融合媒体新闻的统一运营等;

基础服务平台:提供用户管理、运营结算、大数据分析、视音频处理、工作流引擎等公共服务。

七平台演进方案

在融合媒体建设的过程中, 面临着业务模式尚不清晰、机制体制缺乏配套、标准制定还不到位等诸多问题。因此, 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不可能一步到位, 应在明确业务和技术发展总体战略的前提下, 秉持“总体规划、分布实施”的原则, 将现有全台网相关业务板块逐步迁移至融合媒体平台, 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创新业务试验, 为融合媒体业务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技术基础。

由于各台的媒体融合战略路径不同, 业务转型的要求不同, 组织架构、管控要求不同, 台内网络化发展的阶段不同, 因此应当立足各台的实际情况, 推进融合媒体平台的建设。应首先确立媒体融合发展战略, 再根据业务发展需求和目标建立技术发展战略, 设计符合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平台架构。在确定总体策略后, 还要制定分步实施的计划。在业务分析的基础上, 可以选择性地先建一些系统, 进行技术和人才储备, 再逐步扩大云平台的规模, 增加云平台上的业务, 并对基础架构、软件架构、应用架构、业务流程进行优化, 逐步推进实现从媒体向融合媒体平台的过渡, 实现既面向战略, 又兼顾现有业务发展要求;既面向未来, 又兼顾与现有媒体的衔接。

融合测试平台助力网络性能提升 篇7

市场面临新挑战

据张京介绍, 亚洲是思博伦主要市场之一, 印度、中国、日本等国家都在网络发展演进中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张京表示, 亚洲以及全球许多国家3G网络逐渐成熟, 促进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快速发展。为应对数据消费的爆炸性增长, 向移动用户提供较高的体验质量, 电信运营商就必须对其网络基础设施时行升级。“这些状况让测试需求迅速增长, 主要市场覆盖3G网络和移动终端领域。”

然而, 新趋势也带来新需求。张京表示, 当前移动网络和云网络必须能够同时扩展至数以百万计的用户和数以亿计的应用会话。网络必须在新应用的快速普及和不断变化的威胁面前保持弹性, 并且在无法预测的事件造成的流量突发时保持体验质量 (QoE) 。

因此, 这种水平的应用规模、潜在威胁和复杂性都意味着设备厂商和网络运营商需要一种高性能的测试平台, 以及与之相匹配的丰富应用指标、真实的规模和威胁智能。这将为终端用户节省大量的资金, 使其能够在不成倍添置设备的情况下也能对下一代的性能水平开展测试。

C100顺势而生

基于这样的市场需求, 6月19日思博伦发布下一代测试应用平台C100, 并在新加坡通信展展出, 受到观众的高度关注。张京表示, 该平台将使运营商、企业和设备制造商能够对其TB级应用感知网络进行验证, 确保此类平台能够在大规模条件下提供必要的性能、可用性和安全性。“C100产品系列之所以能够具备前所未有的性能, 完全应归功于Spirent TestCenter多核心架构, 以及全新的硬件辅助应用、移动性和加密加速能力。”

融合媒体平台建设思考与实践 篇8

原有的电视制播体系, 不管是传统的制播体系还是全台网, 从目前来看, 都需要打通生产网、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之间的互联, 同时也需要重新整合流程, 实现台内资源和社会性资源的聚合再生产及再造, 还需要提供跨区域跨行业的沟通。简单地沿用原有的全台网的生产体系, 已经没有办法很好地解决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的相关问题, 比如观众是谁, 观众在哪儿, 怎么与观众互动等, 除了视频以外还有哪些创新的业务可以提供给观众, 是融合媒体时代需要解决的问题 (图1) 。

在移动互联网发展如火如荼的时代, 如果电视台还是闭门造车, 是已经走不下去了, 所以要实现跨区域、跨行业的整合, 充分利用互联网驱动从以往的自建自用的系统建设模式, 向整合资源服务的模式进行转变。全国广电虽然四级办台, 每个都是独立的实体, 但是面对互联网, 每一个电视台都不足以和互联网抗衡。所以, 全国的广电业界应该利用这样的机会, 能够互联协作, 共同应对挑战, 让台和台之间在业务、内容、技术、传播方面能够合作共赢 (图2) 。

二理论研究

以媒体融合发展为核心, 探索建立电视台融合媒体制播平台技术体系, 对电视台融合媒体平台建设的理论体系、业务范围、技术构架、工艺流程、核心技术、关键指标、实现路径等进行分析, 提出了适合电视台融合媒体业务需求的平台构建方法。从整个白皮书撰写来看, 取得了四个比较重要的研究成果。

第一, 确定了以云技术为基础的总体技术构架, 融合媒体的目标 (图3) 。

在有了这个目标以后, 我们就要确定融合媒体平台的技术体系构架, 这个技术体系构架既要是当前先进的, 同时又要代表未来的发展趋势, 既能够让传统媒体发展好, 又让新媒体发展得更好, 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技术, 应该是当前最新技术, 它们的发展深刻地影响了互联网的发展, 所以网点也应该借助相关的技术, 能够让未来的技术体系走得更好, 特别是云技术, 它具有相关的特点, 比如业务和主机松散吻合, 同时弹性运营管理, 这些技术特征和移动互联网之间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和联系, 正好契合了媒体融合的发展需求, 能够给广电媒体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同时我们在调研的过程当中也发现, 行业内和行业外的机构都在研究, 融入了一个相应的语境, 互相之间沟通不再有障碍。我们用云作为一个构架, 我们选用云不是一个目的, 建立任何技术平台都是应该以业务为驱动, 要运用云的理念、思想和方法, 把已经有的或者正在准备开发的传统技术体系, 按照云的思路整合成云的构架流程, 形成融合媒体平台的整体技术构架。

第二, 提出了三云并存技术实施的策略 (图4) 。

面对融合媒体的发展, 要采用混合云的方式, 现在是媒体的私有云, 打造媒体的专属云, 使用行业公有云, 通过三朵云的互动, 把未来广电媒体融合发展推向一个新的领域, 对于私有云来说, 我们实际上是希望能够使广电拥有更多控制权, 具有更高安全性的应用, 或者是需要特殊硬件支持, 对响应时间非常高的应用等部署在私有云平台, 而专属云平台是希望能够把靠近互联网的用户、同时又对安全和版权要求高的业务, 放在专属云上, 同时专属云也成为影响行业间互联互通互相协作的基础。

第三, 使用好社会的公有云, 研究云平台建设的具体理论方法 (图5) 。

我们要把跨地域以及有移动需求的业务, 比如多媒体的素材汇聚等放在公有云的平台, 根据广电自身的特色, 三朵云共存的模式, 应该会持续更长的时间, 我们会根据不同的规律进行指导, 未来发展是形成多云融合的共同发展局面, 所有行业云的体系都是三层构架, 包括基础的服务层、平台的服务层和软件服务层, 广电去做这个云, 实际上也脱离不开这三层的构架, 所以在做广电融合媒体平台的过程当中, 我们也是希望通过这三层构架, 能够让这个云的使用更加方便灵活。主要解决的问题应该是公共平台对广电个性化需求的, 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解决方案, 而对于Paa S层来说, 也是建设的难点, 主要是必须要提供一系列具有广电业务特征的平台级服务, 原有的我们所有的应用能力, 要拆分到Paa S平台上, 让它能够形成一个能力体系, 互相串联, 通过流程引擎对外提供一个服务, 形成标准和规范, 以智能引擎的方式对工具服务进行流程的串联, 而对于软件服务层来说, 需要改变现有的应用服务产品体系, 将应用系统拆散成系统模块软件, 在收费上未来也要向使用模块的方式进行转变。

第四, 做出具体核心业务部署方式 (图6) 。

首先是要做业务的运营模式的分析, 针对不同的业务, 把运营模式分析清楚, 在这个基础上, 对管理模式进行适配, 对某一些应用, 比如广电的新闻, 我们希望能够建立统一指挥调度、高效整合采编的模式, 能够让整个新闻的制作, 在同一个智慧体系下实现信息的一致采集, 产品的多种生成。其次有了管理模式之后, 梳理具体的业务流程。由于广电面对融合媒体的发展, 原有电视媒体的生产过程, 必须要揉进新媒体的过程, 其很多方式都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 我们要根据这个流程的变化, 重新整合, 让Paa S、智能引擎把我们新的流程串联起来, 最后就是根据运营管理业务给出以数据为核心进行的计算平台的适配, 所以计算平台的适配就是指我们怎么能够把业务分布在三朵云上, 这样才能够不断地提高媒体传播的效果, 让融合媒体真正成为广电日常生产的一个核心。

三平台建设

1. 荔枝云

继做了白皮书2.0 融合媒体平台建设的一个理论思考后, 同时也在做荔枝云 (如图7) 相关的实践, 这个平台的建设主要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希望能够整合江苏台整台的新闻资源, 目前这个云平台总体的构架已经完成, 正在做的是希望能够有更多应用、更多服务、更多的工具能够部署在这个云平台上, 第二阶段我们会整合江苏台全台各个板块的内容资源, 实现所有内容制作发布云端化, 特别是卫视, 对制播类节目发布的云端化, 而这将大大提高后期制作以及计算处理等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三阶段我们还希望在前面两个阶段建设的基础上, 把我们的云平台向全省推广, 面向省内外其他的传媒机构提供相关云服务, 进一步提升云平台的综合效益。这个云平台的建立, 是江苏广电总台面对融合媒体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 而云的建设不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变化, 更重要的是整个电视生产领域的运营模式, 管理机制和运行方式的一个深刻变革, 对于技术部门来说, 也不仅仅是改变了原有的传统构架, 而更多的实际上是跟整个业务变革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在建云平台的过程中, 希望能够围绕广电的核心业务,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创新应用、移植旧应用, 通过资源管理自动化提升整体运营效率。

2. 总体技术构架

如图8 所示, 它是公有云加上私有云, 两朵云并存, 特点是素材汇聚过程比较智能, 流程变化效率比较高, 台内外所有的内容是统一管理的。不论采集的新闻内容是放在台外还是台内, 都能够实现总体统一管理, 同时我们创新应用了很多新型快捷的, 特别是移动端的编辑工具, 希望记者在外派过程当中, 让他整个生产过程效率更加高, 运用更加灵活, 同时所有新闻业务, 不管是新媒体还是传统媒体, 新闻管控都是一个统一化的过程。在平台整个设计过程当中, 我们调研了广电所有现有供应商, 同时也吸取了行业外互联网巨头的云建设经验, 结合总局的项目研究提出了建立公有云, 同时也建立台内小规模私有云。在这个方案设计过程中, 主要体现了三个转变, 一个是由关注系统平台硬件走向关注业务, 第二个是由全封闭走向更开放, 第三是从来只注重传统广电的制播业务, 走向关注创新业务平台建设。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大数据的舆情分析整理挖掘, 能够发现新闻线索, 同时打破地域限制, 加工生产新闻, 规范全媒体生产的系统数据, 打通各类平台信息流通。

3. 设计思路

在研究整个设计思路 (图9) 的过程中, 一方面是对云的整体构架采用怎样的云部署方式, 有一个总体的构思, 但是实际上关注的更多的是我们建了这个平台以后, 我们的新闻素材热点是否能抓得更准, 新闻素材是否能更加丰富多样, 新闻节目的制作过程是否更加快速高效, 各媒体新闻报道进程是否能做到统筹兼顾, 同时又富有特色, 能否根据不同的用户对新闻的实时反馈进行深度报道, 这是我们去建这个平台过程中更关注的内容。

从整个平台的功能来说可分成几类:第一是融合运营,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个平台, 突破媒体的形态边界, 将新闻资源汇聚生产和对外播发纳入统一体系, 将各形态的业务策划和业务运营进行统一管理, 提升全方位的融合新闻决策辅助能力;第二是这个平台汇聚了海量新闻线索和素材, 全面获取新闻事件最新的状况和各方视角。我们希望能够全面获取新闻事件的最新情况和各方视角, 综合运用大数据提供背景、脉络、时间相关性等有深度的数据分析, 力求新闻资源更丰富, 新闻能够一次采集多元化传播;第三是这个平台建立打破了台内台外平台信息沟通, 让记者能够打通时空界限, 不管何时何地在什么地方只要登录这个平台就可以运用;第四就是我们为了应对融合媒体的发展, 希望能够通过虚拟场景对新闻事件进行还原, 将节目咨询、节目片花、成品节目发布到相应的系统和社交媒体, 形成台内台外, 线上线下, 全媒体全互动的一体传播的格局。最后就是希望充分利用手上已有的用户相关数据进行深度挖掘, 做出规范化的整理, 帮助媒体调整内容制作策略, 或者实现对用户的精准服务。

四未来规划

针对广播电视融合媒体网络化制播环境下采编播存环节的内容共享以及全台统一协同的生产组织、内容管理、资源分配、智能查询等技术需求;在前期广播电视融合媒体综合制播云平台技术研究的基础上, 研究广播电视融合媒体综合制播全台网总体架构、关键技术和相关接口等内容;研究构建基于端到端全IP传输交换技术的全流程网络化融合媒体制播全台网;研究全台网1.0 向2.0 过渡方案;搭建相关原型实验系统, 开展相关实验 (图10) 。

多业务融合安全校园网络平台 篇9

我校今年3月完成了校园网的全面升级改造,我们对此次校园网改造的定位是:稳定、高效、安全、统一。在产品调研期间,我们对多个知名网络产品进行考察,从硬件的质量和性能来说,各家产品差异不大,均能满足学校校园网稳定、高效的需求。学校拥有6000多名学生、300多位教师。而且又是幼儿园、小学、中学一条龙的办学模式,各学段的师生思想存在差异,如何构建安全、统一的校园网就成了此次建设的重点。我们对各类网络产品进行了试用,发现这些产品功能单一。应用操作繁琐,为了满足学校信息化建设,并且应用操作简单,因此,需要针对中小学的校园网设计实名制安全认证平台以及整体解决方案。

此外,为了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管理,我校陆续建设了大量的应用系统,其涉及的业务面基本覆盖了我校的大部分管理和业务,其中包括人事管理系统、固定资产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邮件系统、校务管理系统,论坛等信息管理系统。随着系统的增多,出现用户账号密码太多、用户管理分散,并且登录频繁等现象,师生使用起来极其麻烦。

为了建设一个稳定、高效、安全、统一的校园网,解决学校上网用户接入的安全问题。并实现多业务的融合。我校本次网络建设着重设计基础网络平台、实名制安全认证平台以及校园网统一登录平台。

二、实践内容

1.基础设施平台

整网设计采用万兆核心、千兆到汇聚、百兆到桌面的三层架构设计。全网设计按照结构化、模块化理念设计。总共设计包括以下模块:网络出口、核心层、汇聚层、接入层、数据服务器平台、应用服务平台。

2.应用支撑平台

通过部署一套网络智能指挥官来实现。通过网络智能指挥官可实现全网网络设备的可视化管理。包括有线设备以及无线设备。

3.实名制安全认证平台

中心机房部署一套实名制安全认证平台,并通过千兆链路与核心交换机连接,实现全网上网用户的身份认证。整个认证通过实名制安全认证平台与接入交换机联动实现,认证技术采用技术成熟且大规模在校园网应用的802.1x技术。

用户通过在电脑端安装802.1x客户端,输入用户名和密码,通过实名制安全认证平台的审核后,接入交换机对该用户放行。即允许访问校园网。通过实名制安全认证平台的日志记录功能,用户接入校园网的时间、地点、下线时间全部可查。

4.校园网统一登录平台

校园网统一登录平台是和实名制安全认证平台配合实现的,其具体实现过程有以下几点:

在用户端安装安全认证系统的客户端,使用安全认证系统的用户账号登录安全认证系统服务器,进行网络层面的认证。一旦网络认证通过,所有网络层面的授权、审计功能生效。

网络认证通过的同时,安全认证系统服务器会给校园网统一登录平台服务器发送消息,通知该用户已经通过网络认证。校园网统一登录平台服务器判断该用户所在的用户组,根据这个用户组可以访问的应用资源情况。给用户推送应用系统访问列表,用户通过校园网统一登录平台服务器提供的访问资源列表来访问应用系统。

用户点击需要访问的应用链接的时候,访问请求发送到校园网统一登录平台服务器,由校园网统一登录平台服务器将原系统中的用户登录信息和访问请求转发给所请求的应用系统服务器。

应用系统服务器接收到转发的认证信息后,与用户建立连接。

三、实践效果

通过部署基础设施平台,实现了稳定、高效、安全的基础网络,为学校各种业务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部署应用支撑平台,实现了对全网网络设备的高效管理,可以快速定位和排除故障,大大减轻了网络维护人员的工作量。

通过部署实名认证平台后,学校可以对上网用户进行更加合理的监管,在发生网络安全事件后,可以快速定位到人,减少了网络安全事件的风险。

通过部署统一登录平台,用户只需要使用1套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登录到不同的应用系统,大大简化了师生登录学校业务系统的复杂度,节省了不少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得到了学校教师和学生的一致好评。

全媒体融合生产运营平台探索研究 篇10

1 广电的发展方向是“全媒体”

全媒体是指媒体运用文字、动画、网页、图像及视音频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通过音像、电影、报纸、广播、电视、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利用融合的广电有线网、电信网以及互联网进行传播分发,最终为用户提供电视、广播、计算机、手机等多终端的融合接受渠道,实现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收看任何媒体内容。

传统媒体目前面临着收视率下降、用户大量流失、报刊发行量加速下滑等困境。在日益激烈的媒体变革中,广电行业若想适应新的媒体竞争环境,就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规划构思适合自身发展的全媒体战略格局。通过以内容生产制播为主的媒体融合,突破以往的“内容为王”、“渠道为王”的经营模式,向“用户为王”的互联网思维模型过渡和转变[2]。电视媒体开展全媒体战略是媒体竞争发展到一定时期必将出现的态势,全媒体已然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重要趋势和显著特征。

2 全媒体制播云平台建设目标

目前,江西广播电视台有独立的演播室群、制作网、播出网等,但是各系统间并未实现互联互通,文件交互仍以磁带为主,成为了很多信息孤岛。该工作方式成本高、质量差、效率低、环节多,降低了台内制播效率。电视媒体所面临的挑战主要分时效性、互动性、同质性、可看性四个方面,当前正在探索从“电视放什么,用户看什么”到“用户喜欢什么,我们播什么”的转变,越来越多的电视频道正在变成点播应用,传统遥控器变成IP搜索引擎。

在三网融合、全媒体、全台网、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云计算得到了业界普遍关注,在电视台制播业务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融合生产云平台是一种理念、方法、服务和架构方式,在技术方面有利于台内进行基础架构的整合,例如提高资源效率、降低投入成本等。从非技术视角考虑,能够帮助台内提供创造全新的业务流程和商业模式。

3 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架构

全媒体时代要求媒体对信息从采集制作到储存发布都必须是迅速高效的。这种高效的实现需要打破原有媒体界限,将不同类型、不同媒介的数据发布到全媒体平台上去,主要优势在于其拥有统一的制作、存储和管理平台,并能在这样的平台中实现信息的聚合。在规划设计全媒体平台技术方案时,充分运用云计算的思维进行资源整合,包括服务器虚拟化、桌面虚拟化、存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等,完成云架构形式的媒体数据编目、检索、编单、存储、转码、送播等[3]。

全媒体制播云平台初步构想框架由终端接入层、平台业务层、资源交付层、资源虚拟层和物理资源层五层组成[4]。其中,终端接入层包含工作站、笔记本电脑、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平台业务层包含新闻制作、综合制作、节目包装、电视剧缩编等业务需求。资源交付层包含云非编、云打包、云转码、应用商店及存储空间等处理过程。虚拟资源层包含编辑渲染池、计算资源池及存储资源池等资源池。最底层是物理资源层,由物理服务器和存储组成。

融合生产平台的建设可以分以下5 个步骤实施: 首先,各个工艺系统独立规划系统所需的软件部分及硬件部分。其次,分别对单个业务系统所承载的业务功能进行分析评估,排除掉不适合进行虚拟化的业务,并筛选出需要进行虚拟化的业务。第三阶段主要任务是对资源进行量化,根据测算和评估得出适合虚拟化的业务模块所需占用的计算资源( 包括CPU、内存、硬盘等) 。第四阶段是整合相应平台,通过计算所需资源累积,再留有备用资源冗余,预测云平台所需的资源总量,从而指导采购的服务器和存储数量。最后一步,在云平台进行实际部署和调试期间,还需根据业务特点进行优化、细化[5]。云平台设计步骤如图1 所示。

4 全媒体平台对节目制播流程的革新

在全媒体时代,观众将全面地参与到媒体采集制作播出的所有环节,媒体服务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界限将越来越模糊,并且还会随着用户的意志不同而发生部分改变。互联网技术发展推动了媒体业务改进,同时业务改进又将反作用于技术系统的建设理念,全媒体不仅引发了全台的技术革命,在业务流程、业务形态和运营方式等许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变革[6]。全媒体产业链上从内容汇聚、数据分析、媒资管理、整合编辑、移动制作、多终端发布、观众互动等相关环节入手,节目制播流程有了革命性的变化[7]。

1) 基于融合生产门户的一站式生产

在传统的节目制作和播出系统中,应用软件种类繁多,用户登录、使用、管理十分繁琐。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构建了统一的生产应用门户,将节目生产中涉及到的各种应用软件、数据资源和互联网资源集成到一个平台上,并以统一的用户界面提供给用户,使用户可以统一管理、统一登录、统一使用,实现一站式生产,快速地进行节目制作和播出。

2) 全媒体多渠道的海量信息聚合

在全媒体时代,信息的来源更加多样,海量信息通过不同的途径飞速传播,想要全面地获取某一事件的最新情况和各方视角,媒体工作者可能需要不停地关注多个相关网站、论坛、微博、微信等。资源汇聚系统可以通过网络抓取、微信采集、微博获取、信号收录、用户爆料、外场回传等多种汇聚手段,将海量信息聚合并统一展现,方便用户随时随地挑选出有用的内容。

3) 公有云大数据收集与分析服务

大数据采集分析系统可以对互联网数据进行大规模采集,经过语义分析和分类整理后,可以帮助节目选材人员在节目制作前通过数据分析和热点关注度策划新节目,用数据分析结果吸引广告投放。在节目制作中提供背景、脉络、时间相关性等有深度的数据分析,提高节目内涵和关注度,在节目播出后为节目的后续提升提供决策依据。有效利用大数据分析工具,可以使舆论引导、节目内容和广告营销在新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占据有利先机。

4) 融合的全媒体资源管理与搜索

全媒体资源与传统媒资的区别在于除传统视音频外,还包括大量的网页、图片、微博、微信、爆料资源等,对资源的管理和再利用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全媒体媒资能够对广电业务线中的线索、文稿、通稿、图片、视频、微博、微信、网页等各个来源、多种形态的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个性化展现,并通过自动聚类或人工关联的方式,以专题或事件为中心来组织和管理资源,更加便于制播系统查找和使用。

5) 随时随地与用户互动的制播模式

不同于传统制播管道单一、生产效率低的模式,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具有内容多元丰富、传播方式双向互动等特点。随着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的迅速普及,一些栏目尤其是大型栏目在节目宣传、节目互动上也就越来越希望可以用这些平台来吸引用户,提高节目收视率。全媒体融合平台与播出系统、演播室系统、新媒体发布系统以及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都实现对接,可以在各个业务环节将节目资讯、节目片花、精彩集锦、成品节目发布到相应的播出系统和社交媒体,同时还可以发起热点调查、话题讨论、观众投票等,根据用户的互动反馈来优化节目的生产,让生产过程更加开放和高效。

6) 安全高效的混合制播云架构

全媒体融合生产需要更加灵活、安全、高效的基础架构,从而能够适应随需应变的全媒体业务发展要求,混合制播云面向电视台内部可提供非编集群渲染、高效打包合成、快速格式转换以及虚拟主机、虚拟存储等私有云服务,同时可将信息汇聚、用户爆料、远程传输等非核心业务部署在公有云上,通过私有云和公有云的安全对接,可实现计算资源、数据资源的随需随用,为全媒体业务的开展提供强大支撑。

7) 触手可及的移动生产创意工具

由于时效性的要求和应用场景的多样性,全媒体编辑的地点也不再局限于机房,在办公网、外网都可以进行编辑,通过安装移动客户端软件,也就具备了和计算机一样的办公功能,摆脱了固定场所、固定设备上开展工作的限制。不仅使得办公变得随心、轻松,而且借助移动终端的便利性,使得用户无论身处何时何地,都能高效迅捷地开展工作。

8) 多渠道分发

多渠道分发就是通过多种终端将制作的内容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出去,获得多重影响。在节目形式上,不仅有传统的成品节目发布,全媒体制播还可有花絮、定向广告进入内容分发和交换阶段,根据用户不同终端进行云分发处理。多渠道分发关键在于视频格式的转码,需转换成TS,3GP,MP4,FLV等不同媒体视频格式,并发布到网络电视、互联网电视、移动电视、IPTV、手机电视等新媒体电视终端。

5 全媒体生产平台可能遇到的问题

全媒体融合生产云平台很大程度上能够支撑全台的全媒体业务运营,对台内业务流程的革新起到了绝对的促进作用,是电视台向全媒体转型的必由之路。但在全媒体建设转型初期,制播云平台的建设可能需要综合考虑部分客观因素。

1) 云平台建设成本及投入性价比

全媒体云平台的建设是一个全台范围内的革命性工程,云架构与传统制播系统相比,因为采用了虚拟化技术对网络进行整合,所以建设初期服务器购买数量会变少,但是由于有虚拟化的需求,又增加了购置虚拟化软件的成本。当然,在今后的维护过程当中,还需考虑电力消耗、维护管理成本。综合前期和后期的费用考量,制播云平台的建设投入产出比值得考量。

2) 融合生产云平台推广范围

在云平台实践推进初期,全台范围推广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可以选择适合的业务局部开展。先局部实践,后总体推进,从综合制作开始向内容集中分发环节部署,运行稳定之后在全台范围推广。

3) 云平台信息安全体系

融合生产云平台采用云计算池化的管理,将所有计算资源统一部署在数据中心里,该架构下任意一台服务器宕机对整个制播云平台运作不产生影响,切实提高了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云计算平台的存储安全、传输安全和平台身份的验证等,都对信息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在平台建设初期就统筹考虑相应的信息防护措施[8]。

现阶段,对于全媒体融合云平台的概念也存在一定的误区,尤其需要以云思想分辨审视众多“假云”现象,例如系统内核并未发生实际变化,只是用云的概念进行了包装; 或者以互联互通业务代替云技术等。目前,广电行业都在努力实践着云化应用,但很大部分并未按云的思想考量该业务是否能真的适配应用,这是值得广大媒体工作者深思的。

6 总结与展望

全媒体融合发展不单单是革新技术手段、建立制播平台的融合,更是以底层技术平台融合为前提业务融合的过程,确实需要考量其对台内业务的提升和促进程度。在向全媒体转型过程中,电视媒体更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如以湖南卫视为代表的“产业为核心”模式,以凤凰卫视为代表的“内容中心模式”,以上海文广为代表的“渠道为核心”模式。确定全媒体发展模式后,再按规划进一步融合创新广播电视制播技术,加速构建全媒体制播平台,优化全媒体“采、编、播、存、用”制播流程,研究构建资源虚拟化、开放智能、弹性高效的全媒体制播云技术平台。

参考文献

[1]孙苏川.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J].电视技术,2014,38(16):1-2.

[2]吴晓东,刘建宏.关于全媒体的探索研究[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0(12):24-31.

[3]许斌.基于云架构的全媒体业务支撑平台[J].现代电视技术,2013(9):26-30.

[4]李军,刘春光.黑龙江网络广播电视台技术平台新媒体制播[J].电视技术,2012(6):59-61.

[5]陈纳新,王欲静.电视台制播业务云系统建设经验分享[J].广播与电视技术,2013(12):52-57.

[6]张大勇.电视全媒体运营视频云架构[J].现代电视技术,2011(6):32-35.

[7]史鹏程.全媒体融合生产业务和技术应用探讨[J].电视技术,2012,36(2):72-76.

上一篇:图书馆类场所下一篇:商业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