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咨询

2024-06-20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精选十篇)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 篇1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之于国家, 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方向和前进动力, 关系到一个民族的兴衰成败甚至生死存亡;之于学校, 它保障着高校改革发展的正确方向和健康推进, 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证;之于个人, 它能保证个体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确保个人的根本利益与社会保持一致, 它能提高个体的生活质量, 使自己处于一种良好的生存状态。思想品德教育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困境:德育中引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念的必要性

尽管思想品德教育意义重大, 但由于种种原因, 目前我国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在大学生中还存在许多思想品德问题。客观地说, 造成目前高校思想品德教育不力的原因多种多样, 既有主观的, 也有客观的。笔者认为,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教学方法过于单调、生硬, 教学内容过于枯燥、生涩。换句话说, 是没有看到当前思想品德教育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整合与渗透的趋势, 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脱离了大学生的生活、心理实际;教学方法没有合理引用心理学的研究成果, 仅依赖单向的传授灌输方法, 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导致当前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陷入某种程度的困境。

所谓品德, 也就是道德品质。道德是人们通过实践对自身所依存的社会关系的一种自觉的反映形式, 是依靠教育、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的力量, 调整人们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准则的总称。品德则是一个人对社会道德的反映, 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表现。显然, 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是一种社会现象, 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要受到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还要服从于个体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它是一种个体现象。思想品德教育, 就是要把这种社会道德具体到每个个体身上, 内化成个人品德。而当前思想品德教育令人失望的地方, 集中表现在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和实效性上, 这是造成思想品德教育不力的根本原因。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经过20多年的实践发展, 在自身内容、形式及在德育中的地位等方面获得了长足的进步。其地位从20世纪80年代“心理咨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之一”, 提高到20世纪末的“心理咨询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之一”, 再到21世纪初“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及至今天“心理健康教育成为构建和谐社会基本举措之一”[1]。尤其是2001年3月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 (教社政[2001]1号) ,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明确提出用“心理健康教育”来结束此前多种用语, 如“心理辅导”、“心理疏导”、“心理咨询”、“心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等不一致、不规范的称呼。本文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包含上述各种称谓的侧重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心学生的心理和生活实际, 用平等、信任和相互协商的方式进行交流和影响, 以实现其教育功能, 这显然可以给当前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以很大的启迪。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来审视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问题, 借鉴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改进和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和实效性, 乃是当前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走出困境的根本出路。

二、同源:思想品德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整合的可能性

就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两者来说, 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区别。思想品德教育主要是要形成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与科学的世界观, 培养个体形成该社会关于处理个人与集体、个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心理健康教育是帮助学生形成有利于个体生存、发展的基本心理品质。从达成目标来看, 思想品德教育旨在塑造个人高尚的道德品行, 心理健康教育旨在培养学生完美、健康的人格。从教育的核心来看, 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人生观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成长问题。从方法和手段来看, 思想道德教育主要是一个教导过程, 以示范、灌输为基本手段, 而心理健康教育则主要是一个沟通过程, 以尊重、理解为首要条件。

然而, 两者又有紧密的联系。它们的教育对象的重点都是青少年, 教育目的都是教育青少年“学会做人”。完善的个性结构、优良的性格特征, 是良好思想品德的前提或组成要素;正确的世界观、高尚的人生观, 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从人的全面发展教育观来看, 心理健康教育是不可忽视的基本建设的内在动因, 而思想品德教育是处于统率位置的核心要素。对大学生同时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最佳结合。

实际上, 心理和思想两者是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 二者具有相通性[2]。一方面, 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塑造健康心理的基础, 个体心理发展的方向要受主体思想的支配;另一方面, 好的心理状态是接受思想道德教育的前提, 思想道德的产生、发展变化都要受到个体心理发展的影响和制约[3]。传统哲学认为“心”即“性”, 把心理等同于个人人品。“仁者不忧” (《论语·子罕》) , 意即仁德之人就不会忧愁。“德润身, 心广体胖” (《大学》) , 意思是道德可以用来修养身心。“夫仁者,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 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 。乐天知命, 故不忧;知足常乐等等, 都说明心理和思想密不可分, 紧密相连。

心理健康教育注重个人自我的和谐成长, 着眼于逐步形成稳定、完整、独特鲜明的心理特质;思想品德教育注重对个人的社会层面加以塑造, 即从人生观、政治观、世界观、价值观、集体观等方面塑造理想的人格特质。一方面, 心理健康教育层面的特质是进一步生成社会文化层面的人格特质的基础;另一方面, 人生观是心理倾向性结构中的核心成分, 它影响着人的心理面貌, 对个人心理特质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由此可以看出, 在“学会做人”的培养方面, 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自然而然地结合在一起的, 它们是同源的。故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对大学生的塑造过程。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品德教育的推动

不同的学生由于背景知识、思维方式、反应风格以及对一般规范要求的理解和把握不同, 他们的思想实际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思想品德问题也各不相同, 这时就需要向他们提供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思想品德教育方式融合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 形成了强大的教育合力, 它们的整合大大增强了思想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一) 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个性化

近年来, 伴随改革的推进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人的主体性地位得到强化。与此同时, 思想品德教育的个性化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思想品德教育应当从过分关注大一统标准逐渐过渡到考虑使个体在精神上获得自我发展、自我满足、自我完善。

纵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0余年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 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地位之所以能不断提升, 一个重要原因是它在突出思想品德教育的个性化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此重视不够。“高校心理咨询活动促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并使之成为新时期学校德育的新内容、新课题, 丰富和扩大了德育领域, 增强了德育个体性功能”[4]。从某种意义上考量,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作为我国新时期一种突出思想品德教育个性化的重要路径而存在的。

(二) 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可接受性

过去,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 基本上忽视受教育者的主体性, 从而阻碍了教育的可接受性。主要表现为思想品德教育脱离社会与学校的实际, 过分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固定模式;忽视受教育者的特点与个体价值, 过分强调思想品德教育的社会价值与集体需要;满足于照本宣科的照抄照搬, 使得整个思想品德教育过程缺乏工作的积极主动性与创造性。

当前, 发展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意义重大。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 大学生所承受的思想压力不言而喻。近年来的一些心理调查研究显示, 存在消极心态和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所占比例逐年上升;屡见不鲜的校园恶性事件也提示着在思想品德教育中开展各种咨询服务是很有必要的。把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品德教育之中, 把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 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结合起来, 这是增强思想品德教育可接受性的重要途径, 也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走近学生实际的一个尝试。

(三) 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性机能

思想品德教育具有约束性和发展性机能, 这两种机能应保持适度张力, 并达到一定程度上的均衡。然而, 传统的思想品德教育通过各种规范与纪律的训导, 过于强调社会稳定与进步。因此, 它的教育作用往往是通过让学生遵守诸种规范等来实现, 明显更关注于社会 (国家) 方面, 偏向于约束性机能的实现。

然而,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的今天, 在大学生价值主体自我化倾向越来越强烈和普遍的当下, 及时、合理地强化思想品德教育的发展性机能, 实现其约束性机能和发展性机能的协调并存是时代赋予思想品德教育的新使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 心理健康教育以消除学生的问题与困惑、开发其潜能, 直接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为目的。这显然更接近大学生个体, 更注重发展性机能, 在此基础上也能维护社会的稳定。近年来的实践表明,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新时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性机能的重要路径之一, 且伴随构建和谐社会的推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越发彰显其发展性机能。

四、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品德教育思考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指导理论[5]。其中, 在对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论述中, 强调了以下工作原则:不断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 以增加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思想政治工作要与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密切联系实际;善于利用和采纳先进的传播工具。思想品德教育作为高校政治思想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获得方法论上的启发。密切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心理实际, 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 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很好地弥补思想品德教育固有的不足。

咨询一词来源于心理学术语, 在我国最早载于《书·舜》, 有商讨、劝告、质疑等之意。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咨询”, 是指在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中, 运用各种方式, 对受教育者的各种各样的困惑, 如政治困惑、思想困惑、信念困惑、价值困惑、修养困惑等引起的矛盾、失衡以及心理障碍等, 给予一种特殊的满足、教育、引导和启发。简言之, 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 就是通过咨询解答的方式帮助学生消除影响他们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心理障碍, 提高心理素质。这样能够淡化教育痕迹, 有助于深化教育工作, 增强德育效果。

开展咨询式的思想品德教育目的在于把学生与教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 教育者以专家的身份出现, 为学生提供咨询服务, 体现平等, 体现服务;学生要求咨询服务是个人主动行为, 体现主动, 体现需要。这种思想品德教育方式符合当前大学生思想个性化、独立性强的倾向需要, 从而把思想品德教育从客观普遍教育的层次推进到每个学生微观的个体心理层次。由此可见, 思想品德教育中的咨询活动, 本身是一种共同参与、平等互动、商议选择的活动, 是满足师生各种需要、予以科学分析和指导、提供咨询服务的一种活动。

在基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探索中, 还可以引入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6]。当前, 大学生常见的思想品德困惑大多具有共性, 形成了不同的问题群体, 而他们面临的许多人生发展课题也具有共性。可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 并结合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实际, 在新生教育、毕业生教育、素质教育等不同方面, 广泛开展相应的学生团体心理辅导, 积极服务于学生适应环境能力的培养、意志与耐挫力的锻炼、团队精神的树立、健全人格的塑造、人际交往的指导、生活与职业指导、青春期性心理健康辅导等。

总之, 由于大学生思想的多层次性、不同步性、多变性、偶然性、曲折性, 处在人生成长关键阶段的他们思想活跃, 感觉敏锐, 缺乏社会经验, 思想品德教育应该坚持统一性与多样性、一般规范要求与多种咨询服务的统一。作为大学生的德育导师, 咨询法显得更为亲切, 师生间的交流更像是朋友间的倾诉。通过这种形式, 思想品德教育与大学生走得更近了。

参考文献

[1]裴学进, 王雄杰, 周瑶瑶.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脉络与启迪[J].中国高教研究, 2009, (9) .

[2]杨芷英.浅谈心理疏导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09, (4) .

[3]颜农秋.关于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联合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 2001, (3) .

[4]马建青.高校心理咨询与德育结合的前景探讨[J].江苏高教, 1997, (1) .

[5]靳诺, 郑永廷等.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7.

教育类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篇2

摘 要: 现代社会,抑郁症有愈演愈烈之趋势。

现代校园中,学生无故旷课、离家出走等现象屡见不鲜,心理健康教育正被急切盼望着。

心理健康教育往往被传统教育给忽视,加上家长对家庭教育常常容易出现偏差而不自查,导致青少年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与人交流等,影响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其实,科学文化知识,思想道德品质等的全面提高取决于学生心理潜能开发,因为人的一切活动都是在心理支配下完成的,而心理健康是人的各种素质的前提和保障。

关键词: 心理健康 青少年 知信行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教育与训练辅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及整体素质提高。

人行为的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形成行为三个连续的过程,即健康教育“知信行模式”。

因此,学校应该推广心理健康教育“知行信模式”,这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适应学校健康教育改革新形势的需要。

一、“知”为基础,知识、信息及感知是行为的基础。

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地与学生交流。

全面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全面了解学生,摸清学生的性格特点、心理状况、各方面爱好,才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青年教师可以利用自身与学生年龄差距小、观念不存在隔阂这一优势,以朋友身份关心、了解学生,从细节做起,把每个学生都作为平等主体对待,不搞特殊,不做强制性教育,从学生角度认识、考虑问题,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存在,当学生提出中肯的意见时,懂得虚心接受。

当然,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刚上初中的学生,思想觉悟上还存在诸多不足,当他们提出不恰当或无理意见时,班主任要有包容的态度,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心服口服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对于我们班每一位同学,我都说这样一段话:虽然我们来学校,坐在教室里是为了学习的,或者说为了家长的希望、自己的前途学学科知识的,但是我要告诉大家,也希望每个人都牢牢记在心里:我们不论学科成绩如何,首先要做的是人,要做好“人”,做“好人”,做个大写的“人”,永远把做人放在第一位。

二、“信”为关键,信念与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是行为的前奏,反映了行为倾向性。

“信”不仅是让学生相信老师的话,而且要让学生相信这样的道理,必须让学生从心底信服老师,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首先是教师的一言一行要经得起学生的检验,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影响他们。

常言道,“身教重于言教”。

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从严格自律开始,要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禁止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在行动上做出表率。

年轻的班主任想要在学生面前发挥示范和榜样的作用,必须在“学”和“德”上下功夫。

有位学者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教师在工作上、知识上、成就上有辉煌卓越的表现,你就会看到所有学生都会倾向你这一边”。

由于年纪轻,教学经验缺乏,教育方法单一,青年教师需要不断提高教学技巧,提升知识能力修养,虚心向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习,总结教学教育经验,只有这样才能赢得学生的尊重和崇拜。

因此,年轻班主任不仅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上做一个“专家”,而且在生活及其他几门熟悉学科上要做一名“通才”,以丰富的知识吸引学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树立优良班风是班级工作的核心和重点。

几十个学生集中在一起构成一个班级,构建良好的班级不但要有好的班风,而且要有好的学风,形成正气,树立典型,鼓舞全体同学奋发向上,增强班级凝聚力。

对违反纪律、破坏集体的个别学生,通过反复交心教育,让他们认识到破坏纪律就会影响全班同学的学习和班级荣誉。

多数学生对当前学习、生活都是很迷茫的,班主任要及时带领学生做好三年学习计划和奋斗目标,认清自己的社会价值。

当学生在生活上、学习上出现问题或困难时,班主任必须给予适时、适当的指导,做好他们的思想导师和知心朋友。

三、“行”为目标,行指将已经掌握并且相信的知识付之行动,促成行为形成的过程。

陶行知先生说:“最好的教育是教育学生做好自己的先生。”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并持之以恒。

班主任如果一味亲力亲为,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做事缺乏主动性、独立性、自觉性和进取心,今后就业就很难适应社会发展。

我认为班主任应该做好“导”的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在生活、学习上给以适当指导,强化学生自我管理能力,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培养强有力的班委会。

素质高、能力强的班干部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开展班级工作的左膀右臂。

通过组织强有力的班委会,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成长,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有效促进班级学生发展。

良好的自我管理机制不仅可以创造学生自主发展空间,而且使我从烦琐的班主任中工作解脱出来,做到事半功倍。

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学校管理者应该为学生实践健康行为提供支持,以实现促进学生发展的目标。

广大一线教师应该以先进教育教学模式为引导,积极践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校内形成良好的氛围,为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林黎.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中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海峡科学,2012.

[2]魏晓莉.关于班级管理工作的思考.金色年华(教学参考),,(6).

[3]董明会,王鑫淼.浅谈年轻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1).

[4]李茜.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评估的探索――基于天津市河西区教育实践的个案研究.天津师范大学,.

[5]杨晓微,叶澜.在实践变革与理论创新的互动中发展中国教育学――新世纪第一个五年中我国教育基本理论研究的回顾与反思[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4):1-9.

[6]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全一册)(修订版)[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关注心理健康教育与社会公德教育 篇3

心理健康是个体各种心理要素整合的综合表现,主体在这种状态下生活,积极向上,自我感觉良好,不仅能适应当前的环境而且能主动发展自我,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综合各种标准及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的界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大多能够符合以下条件: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情绪稳定,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有意志力;反应适度;自我认知良好、了解自我、悦纳自我;人际关系和谐;有一定的创新能力。人们面临难以招架的知识更新和日益激烈的竞争,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既是每个人正常工作、生活、学习的必要条件,也是发挥个人潜能,激发创造力,适应社会竞争的必备条件。

社会公德是指一定社会公共生活中基本的行为规范和社会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最基本、最简单的生活准则,它是人类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最低层的道德要求,也是一个国家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社会公德作为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社会成员有道德舆论监督和精神感召作用。它为人们的交往提供了基本规范,是社会生活稳定发展的基本条件。

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的一致性

1.目的上的一致。德育大纲明确指出:“德育即政治、思想、道德与心理教育。”可见两者均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成学生健康成长方面,二者的目的是一致的,只是前者更加侧重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而后者侧重于社会精神文明的道德风尚的建设。

2.内容中有重合交叉。社会公德教育中的不少格言、警句,如“人在社会,敬业乐群,同舟共济,自重敬人”“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等,就与心理健康教育主张的“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应互相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具有同情心”是一致的。

3.工作原则的一致。两者的对象都是有知识、有感情、有独立人格的活生生的学生,因此都必须遵循做人的工作的一些基本的原则和方法。如满腔热情、循循善诱的启发性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疏导性原则等。

4.效果是彼此协调的。由于人的生理、心理、精神三个层面的完美整合,才能构成完整的人格。因而心理健康与精神高尚、行为规范是密不可分的。马斯洛说过: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基本哲学与道德原则。心理健康的人应具备进步的价值观、积极的人生观、责任感、正义感等。事实上,一个遵守社会规范的人常常有愉快的情绪体验,其心理一般是健康的;同样,心理健康的人一般能使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的基本要求。

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会公德教育的差异性

1.具体目标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人与自身、人与他人关系,重视个体的自然属性,其目标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力图使学生具有明确的自我意识、自信自强、自控自律,情绪稳定,适应社会,即“使当事人发展成为一个健康、成熟而能自我实现的人”。社会公德教育则着眼于社会、国家和时代的任务,强调个体的社会属性,其目标侧重在形成个人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品质和习惯,其本质仍是一个内化过程。它使教育者认同在社会生活中应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从而成为一个有社会感和责任感的社会的人。

2.制约因素的不同。两者都是一种全民性的活动,但前者更多地受民族文化背景的影响,后者阶级色彩较浓厚。西方文化强调和鼓励自我奋斗,重视个人的自由、权利与成就。中国传统文化更注重集体,认为个人的幸福应建立在集体幸福的基础上,比较重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强调与社会保持一致。可见,心理健康教育更多地受文化观念的影响。

3.方式和手段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一般是由下而上,主要是帮学生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通过个体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来增进整个社会的心理健康水平,其主要方法是团体辅导,个别咨询、讨论、心理训练等,在尊重、理解的基础上,推动个体积极思考,自我反省,促进成长。社会公德教育一般有统一的规划,采用自上而下、层层下达的方式,主要是通过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和舆论潜移默化地影响个体的行为规范和生活准则。

4.核心问题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力求幫助学生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克服在成长中面临的形形色色的困难,增强承受挫折能力,充分发掘自身潜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其核心问题是学生的成长。社会公德教育则力求使学生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中处理好个人利益与他人利益的关系,摒弃浮夸虚假、狭隘自私的观念,形成相互尊重、相互帮助的行为规范。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 篇4

在学校教育工作中, 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不能将学生的心理问题错当作思想品德问题, 全部由德育工作来解决, 也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看成万能钥匙, 过度强调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忽视德育的思想性和导向性。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虽然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心理健康教育强调的是服务于当事人, 即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当事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上, 让他们自己做出各种判断和选择;德育强调的是塑造当事人, 即采用外部宣传教育的引导来实现正面说服、榜样示范、批评表扬、实际锻炼等方法。两者不能互相取代。

我校心理室与德育处、全体班主任加强沟通, 把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协同构建起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 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完善。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 我们制作出一套《心理预警·教育干预》, 每月一期, 预测当月学生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制定相应的教育干预措施, 在月初的班主任会上发给每一位班主任, 指导班主任更好的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从而形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网络和管理体系。

许多来我校参观的校长、老师、教育工作者等曾提出索要这套《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作为参考。在此特将这套制度的形成、它与心理危机预警援助的区别、具体方案等加以整理, 供大家参考。

二、“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与心理危机预警援助的区别

现今许多大中专学校都在开展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 这与“心理预警·教育干预”有什么不同之处?

(一) 性质不同

校园心理危机是指在校园生活范围内各种突发的、重大的危机事件 (自然危害、社会恶性犯罪、暴力冲突伤害、自虐自残等) 引起的心理危机, 所以, 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包括“预警———应急———维护”三个系统, 重在对学生的心理危机早评估、早治疗, 更加倾向于心理治疗。“心理预警·教育干预”针对的是学生普遍出现的发展性问题, 比如学业压力、亲子矛盾、青春期交往等发展性问题, 包括“预警———干预”两个系统, 重在对学生的心理动态早发现、早预防, 更加侧重于心理教育及发展的功效。

(二) 面对人群不同

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 主要面对的是个别心理异常的学生, 从事学校教育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以及与他们相关的亲属或亲属人群。“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针对的是绝大部分在校学生成长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有时某一阶段度过, 问题也许就会自然消失, 受众面较前者更广。

(三) 实施对象不同

心理危机预警援助制度的实施对象主要是学校教育的管理者、心理教师、与学校教育相关的教育专家和心理专家, 以及高级心理咨询师、医务人员、社会安全保障人员 (公安、律师、火警等) 和社区工作者, 分辨并发现可能出现的冲突性、危害性的危机事件及对象, 及时发出预警信息, 尽可能给予及时的疏导和监控。“心理预警·教育干预”的主要实施对象是学校德育处、心理教师和班主任, 心理室根据学生当月的心理特点, 提前发放心理预警, 班主任据此细致观察班级学生心理动态, 对可能发生的偏差行为做出早期预测和干预, 防患于未然。

三、“心理预警·教育干预”的实施过程

第一步, 心理委员观察、收集心理动态。

心理委员又名心理联络员, 他们的主要职责是帮助心理老师与班级学生进行联络, 将班级同学的状况或变化及时反映给心理老师及班主任老师。每个月末, 心理委员将本班这一个月大部分同学比较突出的现象, 结合同学们的想法以及自己的建议, 分别记录到《心理委员观察记录表》中的“我看到的事例”、“我调查到的”、“我的建议”上。然后, 心理老师对《观察记录表》进行整理与汇总, 整理出当月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 制作当月《学生心理动态图》, 并从学生的视角进一步解读学生的真实心理活动, 帮助班主任、任课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心态。

以初一年级为例, 二月份寒假开学后通过学生心理观察发现的主要问题是开学初的不适应, 其中最突出的现象是上课说话, 占41%;其次是抄作业、补作业, 占32%;带违禁物品占18%;看课外书、随手扔垃圾等现象分别占6%。

针对此种现象, 心理委员的解读是刚进入新学期, 大部分学生仍处于“浮躁期”, 具体表现是留恋寒假, 未进入学习状态, 贪玩, 思想比较懒惰, 不耐烦……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开学第三个星期。

第二步, 心理室结合学情发出心理预警。

在每月学生心理动态图的基础上, 结合学生心理特点、学习特点、教学规律等多方面情况, 心理室在每月初的班主任例会上为班主任老师发放当月的心理预警, 以十二月的《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为例, 十二月前两周是学习情绪的虚脱期, 学生从紧张的复习考试中又回到了平静的知识接受情境中, 此时的学生身心疲惫, 教师经过这段时间的辛勤教学, 也容易感到疲惫。但这个时期是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孩子进行心灵沟通, 实施目标导向的黄金阶段, 如果能在此时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 实现正确导向, 教育教学将会事半功倍。后两周是学习情绪分化期, 在新的章节教学结束后, 需要进行相应的单元测验或考试, 面对考试成绩, 一部分学生表现出较高的学习热情, 一部分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开始表现出学习兴趣的转移或学习成绩的分化……

经过一年的摸索, 我们已经整理成一套系统的、按月发布的以学习心理为核心的“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

第三步, 指导班主任开展教育干预。

针对每月心理预警反应的情况, 心理室、德育处从学法教育、班风班纪教育、心理班会等方面分别提出教育干预措施, 并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料, 班主任老师可以结合本班特点, 开展心理班会及其他活动, 做好班级心理辅导员。

仍以十二月《心理预警·教育干预》为例, 面对第13~14周的学习情绪虚脱期, 班主任老师可以采取的干预措施有: (1) 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学习导向, 有针对性地深入展开学法教育。可以请一些成绩比较好的同学介绍学习方法, 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 (2) 抓好班级常规建设, 发动班干部力量, 注重点面结合, 设立帮扶对象, 用班级行为来规范和调动学生的团结协作及学习竞争意识。 (3) 组织以激发学习动力《昨天, 今天, 明天》为主题的心理班会, 引导学生告别昨日陋习, 抓住今日时机, 制定下一阶段的学习目标, 给学生正确的前行方向。 (4) 多组织体育活动或班级活动,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班级竞赛活动中提升自信心、提高学习兴趣。

第15~16周的学习情绪分化期, 干预措施有: (1) 不断监督学生个人计划的执行。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 具体在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业量、试题的难度等方面。 (2) 教师要指导学生不断变换复习方式和复习内容, 避免因重复性的学习时间过长带来的不良影响。 (3)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兴趣活动。丰富学生的心理感受, 使学生有更多获得成功的机会, 促使其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学习中。 (4) 组织心理班会《我为什么要学习》, 引导学生思考学习的目的, 帮他们认识学习、文化对于一个人一生的重要作用, 引导他们逐渐恢复对学习的兴趣, 恢复正常的学习心态。 (5) 多与家长联系交流, 引导家长配合学校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 以减少学生消极心态的出现。

在开展教育干预的过程中, 班主任老师还将班级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反馈给心理室, 心理室据此组织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活动, 有的年轻老师说“每个月收到这样一份预警材料, 感觉对学生的心理活动、教育工作更加有章可循, 心里更有谱了!”老教师也反映, “从心理学、教育学的角度进一步理顺了自己的工作思路, 将平时的教育工作又提升了一个层次。”……

《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是一个集“观察———预警———干预”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 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管理、班级管理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了心理健康教育对班主任工作、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作用, 值得继续深入探索。现在, 我们正在积极研究“心理预警·教育干预”的家庭版, 对家庭发出心理预警, 并提出家庭教育的干预措施, 相信这将是一个更新的尝试。

摘要: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心理预警·教育干预”制度是一个集“观察——预警——干预”于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管理、班级管理紧密结合, 充分发挥其对班主任工作、班级心理健康工作的指导作用, 需要了解这套制度的形成、它与心理危机预警援助的区别, 以及其具体的实施方案。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 篇5

心理素质教育,首先是做人的教育。至于做什么样的人,需要我们去引导。人格教育,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基础。

其次,健全人格教育渗透于教学内容中。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老师面向百百的学生,应该把爱的种子撒向每一个学生,使所有的学生都沐浴在爱的阳光雨露中,既爱金凤凰,也爱丑小鸭。爱一个好学生并不难,因为他本身就讨人喜爱。爱一个‘‘问题学生’’正是教师的天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没有个性的学生是不存在的,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个性。

心理素质教育是教学方法上的渗透。第一,尊重学生独立的人格。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不能对学生讽刺挖苦,肆意辱骂,更不能体罚。一个孩子一旦失去自尊心,就会影响他一辈子。我们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一种能够进行创造学习和活动的氛围,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作为一二独立个体所具有的能够成为一个最好的学生的潜在能力。第二,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人格分析。第三,可以帮助学生完善健全人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格教育并不是短期奏效的,不可能朝夕就获成功的。它是一项复杂艰巨的工程,我们教师要用一颗火热的心,去碰撞每个学生的心灵,直至生产出灿烂的火花。

健康的心理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从素质教育的着眼点来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质的保障。然而,在我们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由于社会、学校、家庭多方因素,这次能够参加曹教授心理健康的学习。我感到非常的荣幸。

经历了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等内容的学习。经过一天的学习,使自己提高了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现对这次心理健康学习谈一点自己肤浅的体会。

“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是人的各种行为的准则,是个体进行的社会活动思想基础”。从这个定义上我们就不难看出认知对于人的心理的影响。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是自主的,可以对自己未来进行选择。正是因为有了自由和自主,人才可以尝试消除种种条件的限制,去发展自我,实现自我,提高生命的质量。

再进一步从个体发展的角度展开之前,我们不妨接受中国古人的一个经典的论断:“人之初,性本善”。这也许能解释人类社会几千年来对于至善至美的不懈追求,这种源自人类自身最深层次的追求是人类成长,进步的基本动力。把古人的这种普适的哲学的观点放在今天的心理学上面来讲就是: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即自我实现)是指向健康的向上的,而不是指向破坏和毁灭的。

在数学教育中如何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篇6

关键词:小学数学;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9-008-01

一、教师要有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

一个老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以一种亲切、信赖的目光;一句热情而饱含激励的话语,给学生以勇气,就会使他们产生一种乐观的学习态度,以此感染带动学生的积极情感,则可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中学习,学生会从老师的身上学会真诚待人,认真做事。心理健康的数学教师往往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为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用其健康的心理,阳光的行动引导和感染学生,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

二、利用学生的相互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同学之间,因具有相似的心理水平,相通的语言,较为接近的兴趣爱好,情感容易交流,在交往中可以起到潜移默化相互教育的作用。平常教学中可以把一些热点问题拿出来让学生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达到自我教育,相互影响,从而获得一种最理想的心态,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三、为学生搭建成长与体验成功的平台与机遇

1、创设情境,引发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欲望。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和交流的心理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将要学习的知识放回到生活的某个事件中,形成一个含有数学问题的原始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对事件进行观察、分析、提出数学问题,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构成学生已有知识与解决现实问题之间的“冲突”,激起学生探究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从而接近学习难点,消除对学习内容的陌生感和畏惧感,让学生在不断解决矛盾的数学活动中,逐渐地克服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引导和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上获得成功,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2、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学会协作。在数学教学中要大胆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倡导团队协作,不同学生间互交朋友,形成积极向上学习的集体气氛。教给他们交往的技能,让那些相对缺少同伴,性格孤僻、胆小的学生,在大胆的交流、沟通中,既学会与同学交流与沟通,又在对学习内容的探究中理解知识的发生和发展,来龙去脉,从而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有效地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发展、学会创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与大家一起研究学习的伙伴,凡是学生能探求的老师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发现的老师决不暗示。

3、分层要求,使不同学生得到不同发展。因学生学习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在教学中既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要避免不分对象“一刀切”的弊端,就要求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对学生实现“目标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实际水平的层面上学习,坚持“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原则。充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真正为学生营造出安全的心理健康氛围和学习环境。

4、运用积极合理的评价,促成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经常性地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要更新对学生数学学习评价的观念,既要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视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改变,将评价贯穿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加以肯定,突出评价的激励与发展功能,准确把握、积极合理评价每一位学生,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积极悦纳自己。

5、使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学习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成功所产生的是一种自我满足和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它与自尊自信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是学生自我潜能得以发挥的强大动力。对学生来说,成功本身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享受成功的感觉,体验到做成自己想做的事,实现自己计划时的那种满意的心情。也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都能体到成功的乐趣,达到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

四、要重视给学生提供适时援助,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因个体差异,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遇到听不懂、啃不动的情况时,就会产生心理认知障碍,苦恼,急躁,对学习丧失信心、情绪低落等,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此时教师从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伸出关爱之手,给予及时恰当引导和帮助,帮助学生化解所遇到的困难。 提供援助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要挫伤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失误和波折,不要挖苦,要给予充分的理解。

五、用爱心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因为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教师热爱学生,应表现为信任、尊重、关心、称赞和体贴学生。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这就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幼稚和天真;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缩小学生与教师心理距离。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辨析 篇7

(一) 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基本原理, 对学生进行心理学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教育, 使学生满足自身和社会的需要, 在任何形式下都能够平衡理智和情感的相互作用, 以饱满的精神去应付各种紧张刺激的反应,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我调控能力, 没有人格缺陷和障碍, 使人的心理和行为和谐统一。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侧重于人的思想层面, 更多注重于教育对象意识结构层次, 如动机、态度、理想、信念等, 注重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 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为目的。尽管两者存在着诸多的密切联系, 但更多的是差异和不同,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 二者的理论基础不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要以心理学、教育学、生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为基础, 具体包括普通心理学、生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行为科学等, 其中大多数都不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体系属于心理科学的范畴, 其工作的开展要在一系列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 并遵循特定的心理学原则和方法;而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理论, 涉及政治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学科知识, 属于社会意识形态领域, 它的指导思想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明确的价值指向, 它要求被教育者必须认同和接受其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价值观;而心理健康教育则强调“价值中立”, 它不以价值改造为目的, 既不干预被教育者的价值取向, 也不做任何价值判断。

2. 二者的指向性与任务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心理健康教育是采取心理学的方法, 帮助解决学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以促进学生的适应和发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向性是个体本位的, 侧重于学生的个体利益, 着眼于帮助大学生解决日常生活中学习、交往、发展等方面的心理问题。而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向性非常明确, 它依据阶级政党的要求, 按照政治目标的需要, 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公民道德教育为基础, 必须符合政治要求和社会公共利益。整体来说,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本位的。

3. 二者的工作原则不同。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教育者往往需保持“价值中立”的立场, 助学生自助, 让学生自己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 而不是将某种价值强加在学生身上。思想政治教育则需坚持某种价值导向的立场, 使学生的价值观念符合社会的要求。

4. 两者的具体目标不同。

虽然两者在最终目标上都是要促进学生人格的完善和全面发展。然而, 工作的具体目标却有所区别。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增强心理调适能力, 减少心理冲突, 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 从而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而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使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正确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教育重视根据学生的内在需求促进个性发展, 具有明显的个体功能;思想政治教育强调按照社会要求规范个人行为, 具有明显的社会功能。

(二) 心理健康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基础性作用

1. 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尊重学生的人格, 理解学生的人格缺陷, 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共性规范和空洞说教手段的单一性;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社会适应、职业选择、应付挫折、情绪调适以及人际交往等, 从而弥补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因强调政治观念、社会道德规范和法律意识等较高层次的价值取向而对学生生活、学习等实际问题的忽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 克服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因过分强化社会要求等外在影响而缺乏说服力和教育力的缺陷。

2. 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设模式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借鉴。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采取自上而下的教育模式, 这种教育模式在多元开放的社会环境里, 因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个性发展而显得教条和僵化,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则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心理健康教育采取自上而下的教育方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注重双向互动, 强调倾听、沟通和平等交流, 充分发挥个体在教育过程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些都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转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3. 心理健健康教育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方法论视角。

首先, 心理健康教育使问题的认识由宏观层面向微观层面延伸和扩展。心理健康教育立足于教育学生认识自我, 培养学生的生活适应力, 因人而异地开展工作, 更贴近大学生生活实际, 从而将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从宏观层面引向了微观层面, 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实效性。其次, 心理健康教育使问题的分析由单一视角向多元化视角延伸和扩展。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更关注人的社会属性, 常常将问题归因于个体的主观因素, 甚至以共性要求来“遮蔽”教育对象的个性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在重视社会属性的前提下, 更重视人的生理属性和心理属性, 强调个体的内在价值和自身需求, 尊重个体的自然心理等客观因素, 这种多元化的视角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住问题的性质, 增强解决问题的有效性。再次, 心理健康教育使问题的解决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交流延伸和扩展。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因其强烈的政治倾向而具有明显的“功利”目标, 因而在问题的解决方式上, 往往借助强大的行政力量而采取灌输、处罚等单向交流方法;而心理健康教育力求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通过倾听、讨论、启发等措施帮助学生建立自信, 在相互信任的双向交流中使学生自觉接受教育。

4. 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科学价值观的养成。

心理健康教育强调“价值中立”, 但其本身并不是一种无价值导向的活动。事实上, 个体之所以存在心理问题, 从认知方面来看, 主要是因为其价值观念与社会主流价值体系产生冲突, 从而引发其心态的扭曲和行为的失常。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从表象上看是对其心理或行为的修正, 而本质上则是一种价值引导活动, 是对其价值观的重新确立。因此, 心理健康教育实际上是从学生的内在思想着手, 使学生能够更自觉地养成科学的价值观。

(三) 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引领作用

1. 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指导作用。

思想政治教育概念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作为教育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它是一种帮助人们形成思想政治观念的教育活动;二是作为实务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 它是人们处理思想矛盾的方法和艺术;三是作为学科层面的思想政治教育,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如果我们从实务层面将思想政治教育理解为一种处理思想问题的方法和艺术, 那么, 虽然它与心理健康教育所解决的问题层面不一样, 但思想政治教育以其包含的社会核心价值观而对心理健康教育具有指导意义。

2. 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问题的解决具有引导作用。

人的素质按其层次的高低可分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 (思想道德) 素质, 较低层次素质的发展是高层次素质发展的基础, 而高层次素质的发展反过来也影响和引导着较低层次素质的发展。作为意识较高层次的思想政治观念, 其产生、构建和发展都有着特定的心理基础, 而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引导着个体心理健康的发展。因此, 我们在工作中要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引领作用。

3. 思想政治教育决定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和效果。

严格地说, 心理健康教育并不仅仅是一项只在 (下转第177页) (上接第211页) 心理学范畴内进行的单一性治疗或矫正活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目标、内容和方法, 究其基础, 无不涉及到对人、人生、社会、理想等的价值判断, 亦即涉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构和认同。因此, 思想政治教育决定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 也是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良好效果的保证。

总之,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都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二者共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总目标, 既不可有所偏废, 也不能互相替代。在二者的相互关系上, 不应该仅仅去进行形而上学式的抽象研究, 得出诸如相互独立说、相互包容说、相互交叉说等结论, 而应该注重于实践层面的把握, 立足于二者的相互整合, 使二者在学生成才教育过程中, 相互借鉴、相互配合, 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潘玉腾, 孙建平, 等.走向阳光——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2]闰华, 曲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补偿功能[J].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5 (12) .

[3]鲁洁.人对人的理解:道德教育的基础[J].教育研究, 2000 (6) .

[4]谢文平.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2) .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 篇8

关键词:同伴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方法

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逐渐被教师、家长、教育部门以及社会所重视。虽然我国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目前, 非常需要应用一种新的教育手段来弥补与完善当前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同伴教育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这种需求。

一、同伴教育简述

1.概念及特征

同伴教育的起源地在澳大利亚,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传播, 在欧美国家取得了广泛的基础。它指的是在年龄、性别、经验、背景、生理状况、话语习惯这些特征中, 具有一个或者数个相同或者相似点的人在一起分享信息、观念以及行为技能, 以期达成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形式。同伴教育在 与艾滋病预防、戒烟、反毒品, 反酗酒、反家庭暴力等诸多方面, 都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因为它本身具有可接受性、经济性等优点, 在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加入同伴教育的方法, 是十分可行的。

2.同伴教育应用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原因分析

同伴教育除了有传统教育方法的作用之外, 还具有自身的优势:

(1) 和其他教育方法相比, 教育成本更低, 效果更好;

(2)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同伴教育的信息来源更加真实与生活化。应用了受教育者容易接受的学习知识与分享技能的方法, 更加自然。

(3) 同伴正确的行为, 非常容易对受教育者产生积极正确的影响。

(4) 在整个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 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一样, 学习到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这对两方都有好处。

(5) 很多用传统教育方法与教师教育不容易接近的学生, 适宜采用同伴教育。

二、同伴教育者的选择与培训

1.同伴教育者的选择

根据高中生年龄段的心理特点, 选择同伴教育者应该注意以下几类学生:

(1) 性格友善、乐于沟通交流、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技巧以及表达能力。

(2) 和预定的受教育者具有较多的共同特性, 熟悉受教育者的想法。

(3) 具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服务意识, 并主动接受这方面的培训。具备相关的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 或者在培训过程中能很快掌握相关的知识内容。

2.同伴教育者的主要培训方式

(1) 同伴教育者自己先阅读与学习相关的心理材料, 然后由指导教师进行考察。

(2) 请同伴教育方面的专家到校内为参与同伴教育的同学进行知识与技巧上的培训。

(3) 同伴教育者在掌握了基本知识与技巧之后, 进行相关的研究讨论与预备模拟活动

(4) 对于同伴教育者进行有组织的管理, 并定期进行考察与重新筛选。

三、同伴教育的方式以及在应用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措施

1.同伴教育的方式可以分成正规的和非正规两种

正规同伴教育按照计划, 以小组的形式, 定期展开相关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固定的内容、目标和活动。在小组内, 同伴教育者的身份类似于老师。而在非正规的同伴教育中, 同伴教育者的身份是同学、朋友, 他会以同伴的身份, 把要求受教育者知晓的信息, 通过谈话的方式传输给对方, 这种方式, 时间场合都没有限制, 比较自由。实践中, 两种方法可以交叉运用。

2.作为高中生,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开展同伴教育的具体措施

(1) 同伴教育者帮助心理教师进行课程设计。他们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 对于课程的可接受性把握得可能会比教师准确。

(2) 由数名同伴教育者组织在一起, 建立心理健康小组, 收集与调查同学们之间存在的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 加以整理, 之后采取对应的帮助措施。

(3) 同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组成固定小组, 一对一地进行帮助。

(4) 同伴教育者在校内进行宣传板报设计、网络论坛管理、心理广播站建设等内容。这些内容因都是同龄人自己制作实施的, 谈的是同龄人的事, 说的是同龄人的话, 同学们会比较乐于接受。

四、同伴教育效果的考察

同伴教育的具体做法有很多种, 实行同伴教育之后, 要对他们分别进行考察。看看哪一种效果好一点, 哪一种效果不尽如人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偏感性的学科。量化起来有一定难度。从开始实行同伴教育, 到进行考察, 中间相隔的时间要适当长一些, 或者半学期, 或者是一学期。考察的方式, 应该以学生自主评价为宜。教师将需要考察的项目罗列出来, 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进行互评, 或者由全体同学对同伴教育者的工作予以打分。

五、总结

同伴教育的优点在于它不受时间、地点、人数等客观条件所限, 教育者可以随时把自己学到的内容应用到实践中, 使之成为同类人群中比较有效的传播知识和技能的方法。用同伴教育的方法在校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对于我们来讲, 是一种全新的尝试, 相信它必然会带来全新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韩云涛.同伴教育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运用[J].中国学校卫生, 2004, 25 (1) .

[2]吴代莉.心理委员制在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探索[J].中国学校卫生, 2006, 27 (1) :63-64.

[3]王作振, 闫宝华, 王克利.同伴教育及其研究状况[J].中国健康教育, 2004, 20 (5) .

[4]王作振, 王克利, 钱序.2种性同伴教育与教师授课教育近期效果比较[J].中国学校卫生, 2005, (2) .

论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篇9

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 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 无论内容和形式都不尽相同。所以, 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所学习的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 短跑要求较短的反应潜伏期、良好的运动距离知觉和运动速度知觉。又如, 篮球比赛中的篮球上篮, 由于要了解队员位置, 要求有较大的注意范围, 既要带球前进, 又要防止对方拦劫, 需要善于分配注意。几乎任何运动项目, 都要求运动员有勇敢、坚持、自制、不怕困难等良好的意志品质和乐观、有爱、愉快、同情等多样的感情。上述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 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 当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竞赛的需要。但是, 在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 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 原有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 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 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 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中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 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魅力的大小, 都会明显的表现出来, 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

心理健康教育咨询 篇10

1 中专生心理健康状况

现在的中专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他们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 学生的学习由普通教育转向职业教育, 发展方向由以升学为主转向以就业为主, 他们毕业后将直接面对职业的选择, 难免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学习方面, 对学习无所谓或紧张、焦虑, 有压迫感, 注意力不集中, 考试作弊;人际交往方面, 不善于沟通, 多疑, 敏感, 抑郁, 孤僻, 自卑, 冲动, 依赖, 逆反;生活方面, 不适应校园集体生活, 独来独往, 迷恋网吧。这些问题都亟待通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加以解决。学校应结合中专教育的特点,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排除学生的心理困惑、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使学生轻松、愉快地面对学习、生活的各种挑战。

2 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于课程教育之中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说过:“没有心理上的修养, 体力的、道德的、审美的修养就不可能想象[1]”。心理健康教育是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的基础, 课程教学是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专业技能的主要途径, 也是学生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因此课程教学中要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每位教师、每位实习指导教师都要承担心理健康教育的任务。同时, 学校也应通过各种方式、各个教育工作的环节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充分保证学生个体能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和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 应具有明确的学习和生活目标, 有达到目标的坚定信念和自觉行动, 他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掌握自己的命运, 正视自己, 正视过去, 面对现实, 注重未来, 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潜能并实现自己的价值。课程教学本身都包含有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只要教师在备课时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特征, 利用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结合课程内容, 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使学生积极接受课程教学的内容, 就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进行课程教学时, 要有意识地将学习生活目标的确立、意志品质的培养、完整人格的形成、思维能力的锻炼、环境的适应能力等与课程学习紧密联系、相互渗透, 在课程教学中使学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熏陶。

在课程教学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教师是决定者, 教师的行为将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 也决定着学校的教育质量。因此, 必须全面提高教师的素质, 教师也要在工作中不断充实自我、完善自我, 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和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引导学生, 使其心理状态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3 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于校园文化建设和日常管理之中

校园文化是在校园内部长期的教育、学习和生活中, 各种力量统一于共同方向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学校传统、行为习惯、道德规范和生活习惯的总和, 其核心是学校师生共同的价值观念。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中专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通过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使学生达到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管理的目的。一方面, 学校可通过举办文艺汇演、演讲赛、辩论赛、知识竞赛、体育比赛、新老学生交流会、校报校刊墙报及社团活动等, 发挥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协作性, 让学生体会集体力量的强大和同学关照的快乐, 让他们在取得成绩时感受付出带来的肯定, 让他们在受到赞许时体验自我肯定的愉悦。另一方面, 要充分发挥学校广播、网络、墙报专栏等媒体的宣传作用, 宣传心理健康和卫生健康知识, 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生理健康意识, 不定期地开展各种咨询活动,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丰富学生的知识, 帮助学生消除心理和生理障碍, 营造良好氛围, 使学生在有意无意中受到健康的心理和生理教育的熏陶。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班集体对学生的心理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学生集体观念、责任感和义务感的培养, 遵守纪律和自制能力的培养, 各种行为规范的形成, 自尊自强、人际交往、自我实现等多种心理需要的满足与激发, 都会在集体发展的过程中完成。因此, 作为班级的管理者和学生心理的引导者———班主任, 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承担着十分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班主任深入学生, 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心理需求和心理问题, 应用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技巧去点拨学生, 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摆脱困境、完善自我。同时, 要营造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集体氛围。首先要树立健康向上的班风, 营造积极向上、宽松友爱、健康温馨的氛围, 使学生彼此尊重和理解, 并从班级的环境和支持中得到勇气和力量, 促进其良好个性品质的形成和巩固。其次要利用学生行为的从众性, 发挥群体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的作用。中专生处于身心发展的转折期, 涉世不深, 缺乏处理人际关系的技巧, 但他们非常看重同龄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自己在小团体中的地位, 把同龄人对自己的评价当成衡量自身价值的标准。在他们看来同龄人的赞许标志着自己的成功。因此, 应营造良好的班集体氛围, 以促进学生心理和生理的健康成长。第三要举办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 把思想教育、法制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针对不同年级开展不同的主题班会, 如学校学习的适应、交友、择业、职业与社会适应等, 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和抵制错误思想的能力, 帮助学生健康成长完成中专的学业, 轻松面对生活和工作的挑战。

4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一是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课堂教学计划, 制订相应的考核办法, 以确保心理健康教育的正规实施, 使心理健康教育成为中专生的自觉要求。二是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 可根据年级开展分层课堂教学, 在课程教学中, 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价值观上, 而不是仅停留在对心理健康学的理论讲解和对学生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解决上, 要通过课堂教学, 使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 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三是采用多样化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形式, 把心理知识的传授与心理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可根据中专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 开展各种心理训练活动, 如通过游戏、演讲、角色扮演、团体讨论等形式, 进行自信心、人际交往、情绪自我调控等训练。通过训练活动, 将生活中的典型情境引入课堂, 提高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增强课堂教学的效果。

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 建立心理咨询室和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开展专业的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 通过心理健康咨询与辅导, 给学生以一定的帮助与指导, 促进学生认知结构、情感与态度模式的变化, 使其能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与选择, 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 从而更好地适应新环境, 迈向自我实现。同时, 心理辅导教师应以谈心、书信、电话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帮助学生从新环境、管理方式、学习不适应, 交往困难等心理困扰中解脱出来, 使其保持心理平衡, 提高学习与生活的质量。

21世纪需要生理、心理和人格都健康的人才, 未来社会的竞争将是心理素质的竞争。中专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具有重要意义的教育工作。学校、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和关爱, 才能塑造和净化他们的心灵, 才能让他们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 成为真正社会需要的人才。

摘要:在中专学校的各项教育工作中, 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加强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质量, 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关键。

关键词:学校教育,中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上一篇:VoIP下一篇:我国内地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