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教育

2024-08-03

地方高校教育(精选十篇)

地方高校教育 篇1

地方高校的创业教育分为三个发展阶段: 萌芽阶段, 这个阶段没有社会支撑发展的环境, 不利于创业教育的推行; 起步与发展阶段, 该阶段是的经济形式处于复苏阶段, 涌现了较多新型中小企业, 因此在这种境况下“创业革命”促进了创业教育的迅速向前发展; 完善阶段, 完善阶段可认为是逐步迈向成熟的创业教育时期, 地方高校这段时期涌现出大量的创业教育教师。

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模式

( 一) 教学研究体系

地方高校都把创业教育划分成一个专业研究方向, 学校设有创业课程教学大纲和外延拓展计划, 创业教育领域都具备完整系统的专业课程结构体系[2]。依据创业课程教学计划, 来开展创业教学, 授课的教学内容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来组织完成。通过系统化的创业课程教学引导, 逐步实现了创业教学目标, 落实了创业教育理念。

地方高校也创建了创业研究机构, 其中创业研究会主要开展一些创业方面的学术交流, 专门为从事创业研究者和教育者创建交流平台, 并定期出版会议文摘、交流论文。

( 二) 创业教育体系

当前国内高校的创业教育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体系以及社会创业体系, 特别强调创业教育的实践性。在整个创业教育体系中, 创业合作中心同社会形成有机整体, 可以通过风险投资机构、科技园、创业培训与资质评定机构、创业者联合会的连接, 逐步地形成高校、企业、社会三者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教育体系结构, 社会的各类创业资源充分发挥出有效的引导作用。

( 三) 课程设置

创业教育已形成较完善的课程实践体系, 主要体现在: 一, 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培养。高校每周安排各类研究讲座, 鼓励学生参加教师承担的科研活动, 增设奖助措施激励学生参与校外创新实践项目; 其二, 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以及技能, 特别增设现场模拟教学和实践教学课程; 有计划按学习进程推行学生创业工作实践; 同时鼓励学生创办联合创业实践社团组织提供各种锻炼机会, 以此来培养他们的创业精神。

( 四) 师资队伍

地方高校可通过以下措施来完善师资建设。首先要求教师具备丰富的创业知识, 开展创业教育课程的教师必须掌握良好的创业技能, 并有一定的创业体验; 二是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的创业经验并具备一定学术背景的优秀企业家参与教学, 在校内开展讲座以及专题教学模块完善教学内容。三是定期安排青年教师创业培训以及企业调研, 并鼓励教师从事创业。要求承担创业教育的教师经历过创业的锻炼, 因此他们对社会创业的发展趋势、创业领域的实践以及创业社会需求变化会有敏锐的洞察力, 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创业。四是通过专门的创业教育培训, 让教师定期学习和掌握创业教育教学知识, 并有大量的案例用来示范教学, 开展讨论研究。

三、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建议

( 一) 树立创业教育理念

高校领导要重视并积极支持创业教育的开展, 在教学计划的建立、教学课程的设置、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充实、人才培养计划的规划及教学措施和方式的实施等各个方面贯穿于创业教育工程实施。

( 二) 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整个创业教育教学的主导者, 创业教育的成败直接取决于教师在创业方面的学识、经验和经历, 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首先可以通过教师参与产研学一体化的改革教育实践, 从中体验创业过程, 提高创业教育能力; 其次是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创业者来高校的创业基地指导学生参加实践。三是学校通过制定特殊的扶持帮组措施, 鼓励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根据自己的研发项目去创业, 从而培养出一批创业型学者或学者型企业家。

( 三) 增强学生创业实践能力

创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开展创业教育实践活动。创业教育不能只重视技能培养和知识传授, 更重要的是给予学生在创业实践中实际的帮助和指导。地方高校应注重多提供学生创业实践机会。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一些有规模的创业企业、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创业计划竞赛、积极举办各种创业沙龙、建立模拟企业管理模式等实践活动, 既增强了学生的创业经验, 又引起了学生的创业兴趣; 还可以检验学生掌握创业知识和技能, 能进一步丰富创业课程的考核。

( 四) 加强与国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

目前我国创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需重视以下工作: 首先是引进合作国外高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方法与手段、教材; 其次是推行“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措施。通过聘请合作高校的外国教师来我国高校进行学术交流, 并选派骨干教师去国外高校进修; 最后可以通过选派优秀学生到国外合作学校进行短期学习与实践。国内高校经过合作与交流途径, 提高我国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创业教育能力, 促进创业教育的学科建设, 深化创业教育的教学改革, 推进我国创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跃军.地方本科院校实施创业教育思考[J].中国西部科技2010 (9) .

[2]彭钢.创业教育学[M].江苏人民出版社, 1995.

地方高校教育 篇2

我国关于创业教育的倡导、研究和实践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开始,至今进行了二十多年。但就高校的重视度、大学生创新思维、大学生创业在全体学生中的所占比例、研究领域的成果而言,同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则远远落后。创新创业教育从政策层面、战略层面得以大力倡导和引领则开始于近两年。在2015年3月份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总理提出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社会要厚植创新创业文化。社会赋予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及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和之前不同,传统的创业教育更侧重于强调大学毕业生创业率的高低,新提出的创新创业教育更强调大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有能力有条件有需求者创业活动的开展,创业率的高低只是衡量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效果的指标之一而非唯一指标。在这一大前提下,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研究就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追溯

进行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追溯,其目的是分析以往此方面研究的关注点和实践方面的发展程度,分析其所获取的成绩、研究和实践的空白点,为构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做好铺垫。

1.1理论研究回顾

国外虽然没有创新创业教育的概念,但是更多研究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创业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中,其本质和国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是相同的。近十年国内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徐茂华(2009)、赵世浩(2015)等关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价值取向和基本目标的研究;张鸽(2012)彭振芳(2015)等以某一大学为例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研究;李昌八(2015)等以网络为平台的创业创新教育课程设置研究。从信息平台的搭建、微课内容的开发及团队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创业就业教育的微课程可行性探索;李昆益(2013)、赵世浩(2015)等对某类专业的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课程体系研究。

1.2实践发展追溯

在国外,创业教育课程的研究和开发始于1947哈佛大学创业企业管理课程的开设,随后相继形成了哈佛大学的“注重经验”模式、斯坦福大学的“系统思考”模式及百森商学院的“强化意识”模式,这些模式自成体系,但均注重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如“创业融资”“创业营销”等。在国内,开展创业创新教育课程改革高校有很多,有特色且出成效的主要有以下几所:北京大学构建了“课堂思辨+网络互动+大赛训练+创业实践”的4G创新创业教育方法;清华大学构建了创意、创新、创业“三位一体、三创融合”的高层次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1.3综合分析

从总体上看,我国对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主要表现在研究数量少: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平台以“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为检索词对2005-2015年进行主题路径检索的文章为23篇,进行篇名路径检索结果为71篇。研究方向分散:对理论知识的某个方面进行深入而透彻的分析研究较少,以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为对象的研究较少,缺乏研究的针对性和实证性。在教学实践上,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高校数量不少,但取得成效的不多。尤其是绝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并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学生学到的知识缺乏系统性。本研究旨在顺应“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在分析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课程设置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新思考。

2研究方法选择与数据分析

2.1方法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研究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取访谈法和调查法。对一些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情况进行调查,主要采用实地调查法对相关主管领导和教师进行访谈,然后对访谈的资料分析整理。访谈的主要问题涉及到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开设的数量,所开设课程的名称,课程选用的教材,课程开设的针对对象,隶属的管理部门,是否有完整的课程体系,课程的学时,是否分配学分,是必修还是选修,在高校的哪一级学生中开设,是否有相关课程的实训课程,课程开设的效果如何,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是否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是否建设了开放式的创新创业实训系统,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势和困难,提高地方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效最主要应从哪些方面着手等。调查中对这些访谈内容进行记录,并在访谈结束后对记录内容进行整理,形成文字材料。对学生的信息收集主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

2.2对数据的定性分析

调查的四所高校中,每一所高校都开设了创业基础相关的课程,只是所选教材或开设课程的称谓不同,有的为《创业基础》、有的为《创业学》、有的为《大学生创业指导》,有的将创业基础课程的内容融入了各个院系的专业教学过程;调查的高校中对此类课程的学时和学分设置不同,大多数高校都设置为32学时,2个学分,少数高校设置为72学时,4个学分;此类课程均向全校所有学生开放;课程的隶属部门不同,有的隶属于招生就业部门,有的隶属于教务部门;有的有较为完善的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方案,有的初步建立了课程体系但不完善,有的则比较完善;各所高校都有较为完善的创业实训系统;但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整体不太理想,专职教师较少,只有极个别高校有较充分的专职教师配备。在大学生对当前高校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认同度及效果等的调查中,半数以上的学生都认为高校缺乏专门的创业指导老师,高校为学生提供的社会实践太少,高校没有提供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应课程和知识支持。绝大多数的学生都认为创业老师虽然引导了学生从创新思路解决问题,但做得还不够好;也有少量学生认为教师完全没有引导学生从创新思路方面解决问题。接受调查的395位同学中193人认为创新型人才具备的重要素质中“独到的思维方式”最为重要,其次为“探索精神”“良好的品德修养和责任感”“团队精神”“高科技素养”等。有44%的学生认为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的课程不能够很好的考核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有46%的学生则认为高校开设的创新创业类的课程完全不能考核出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能力水平。绝大多数学生都认为未来的创新创业教学模式以“案例分析研究”和“实操演练”为主,另外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计算机模拟”“专家讲座”“名师讲座”也是不错的教学模式;更多学生认为应该以“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作为创业指导的课程主体。在希望开始创新创业类课程的内容和方式调查中,44%的学生认为创业实践和创业模拟分析应作为穿个指导课程的主体,有25%的学生认为应开设创业必修课程及由创业者成功者讲授创业经验,也有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定期举办创业者及企业家讲座。

3研究结论

3.1创新创业教育发展滞后

发展滞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大多数地方高校尚无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和专业,创新创业教育和与学生就业指导融合在一起。二是师资力量薄弱。没有专门的科班出身的创新创业的教师,教师大都是兼职,主要来自于经济与管理学院和其他一些学院的教师,这些教师不仅要承担自己的专业课的教学任务,还要承担创业基础的课程教学工作。造成这些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绝大多数高校的创新创业的课程教学工作都处于起步阶段,学校相关部门对此工作也处于摸索发展阶段,能够借鉴的经验只有一些在此方面起步较早的国内高校和一些国外高校的成熟做法。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任教师数量极其少,即使兼职教师的数量也不能够满足全校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

3.2学时、课程时间安排不合理

理论课时数量少,实践课时和理论课时脱节。地方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的课时量偏少,大多数为32学时,部分高校还将此32学时划分为理论与实践课时两大类。以宜春学院为例,创业基础课的理论课时安排为16学时,也即8次大课。实践课时教学计划安排为16学时,但由于设施、师资、操作难度等原因实际并没有开展实践课教学。因为师资力量有限,在课堂教学安排上,均采取了大班教学。如笔者所授创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为4个班级,合计160人左右,大班教学很难实现有效的互动,教学效果不明显。

3.3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教学方法上,大部分教师采取传统的授课模式,学生被动的吸收一些枯燥的知识,使得学生的课堂兴趣大大下降。大部分学生上课来听课,没有教材、笔记本,只带一只手机,更有甚者耳朵还戴着耳机,教师前去干涉,则表示很不耐烦。教学内容不具有针对性,启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业思维的内容较少,和学生专业结合的创业案例较少,创业教育没有和专业相融合,专家与名师讲座较少。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不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这直接体现在期末的创业项目报告的反馈中。学生们学期末提交的创业计划书很少有学生或团队是自己真正构思的一些想法、思路,大多都是从网络上参照别人的创业计划书修改而成,有的直接拷贝,所以呈现在教师眼中的都是在学校周边经营“奶茶店”“咖啡馆”“甜品店”“超市”等项目,毫无创新思维可言。

3.4创业大赛和创业实践初见成效

从近几年几所高校学生参与各种校级、省级和国家级的创业大赛来看,获取了一定的成效。在学校号召、教师动员及学生热衷共同的作用下,一些学生积极参与学校举办的各类创业大赛,并有部分学生在省级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优秀的成绩。各大学的部分学生也积极地投入到各类创业实践中,有的取得了成功,如宜春学院涌现出了朱霖望、黎江等一批创业典型。这些创业大赛的佼佼者和创业的初步成功者无疑和政府、高校重视创业的大环境有关,也和高校对创新创业实践和对各项赛事的重视度有关。

4几点思考

4.1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目的任何一个行动都有其背后的根源。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开设首先是为了适应社会的潮流、顺应政府的政策导向,但更重要的是在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就业压力大、高校培养学生的整体能力不能有效满足社会需求等大的背景下,高校要树立创新创业教育的正确教育理念,明确课程开设的真正目的。本文认为,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真正目的是培养学生创业的基本素质和创新型个性,使受教育者具有基本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结构、创业能力。基于此,本研究对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能力的需求做了调查,并思考根据需求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4.2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阶梯式需求

通过调研,研究小组发现,大学生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是分层次的,不同层次的人占有比例不同。本文根据研究数据把大学生的需求层次分为:基本需求、中等需求和高等需求三个层次。基本需求指大学生希望过课程学习拓展自己的思维和视野,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了解基本的创业环境和创业政策;中等需求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基础之上的,指大学生除了基本需求希望的到满足之外,还希望自己能参与更多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实践过课程学习,提升自己大学期间的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高等需求是建立在基本需求和中等需求之上的,指大学生在上述需求满足之上,希望实实在在地从事创业活动,以创业代替就业。从接受调查的大学生的需求层次比例分配来看,三层次需求的人数百分比分别约为:22%、73%和5%,这说明相当部分学生希望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在大学期间参与一些与专业相关的创新创业活动实践,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仅有极少部分学生希望以创业的方式就业。

4.3分层次的课程体系设置

本文提出进阶式的系列课程体系。主要思路是根据大学生的不同层次的受教育需求来界定课程关键目标,然后再根据课程目标设置课程体系。对于仅仅有基本需求的学生,将课程关键目标确定为创业意愿、创新意识及创新创业素质的教育,可以考虑开设创业基础、创业素质教育、创新创业意识塑造、创业心理学、创业政策等课程,同时增设与创业直接相关的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等显性课程,以弥补创业显性课程的不足,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采取在全校学生中开设公共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而且采取大班教学,有条件的采用小班化教学,学时设置为32学时。对具有中等需求的学生,将课程关键目标确定为提升大学生的创业技能和帮扶大学生参与各种创业赛事,建议开设创业项目计划、相关法律法规、团队精神训练、行业动态、相关市场分析、模拟创业演示等课程,采取小班化教学,对各个专业中有中等需求的学生采取小班化教学,为了方便讨论和指导,每个教学班人数为25人左右,学时设置为72学时,其中包含了专家讲座、创业项目指导以及实践课学时。对于具有高等需求的学生,将课程关键目标确定为协助大学生完善创业的前期准备及开业工作,建议开设创办公司(企业)流程介绍、创业融资方式方法介绍与帮扶、一对一课程指导、创业项目的可行性评估与开展等课程,采取团队教学的方式,即每几个创业团队安排1~2名指导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理论课程和创业过程的教学和指导,教学时间可以安排在大三和大四,课时可以灵活设置。如此设置可以有效提高不同需求层次的大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创新创业教育更具有针对性、提升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效果。

5结语

全国范围内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行动已经开始,高校也已经拉开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帷幕,但由于各种原因,创新创业教育在绝大多数高校仍处于“高开低走”之势,无论是课程的设置、学时的设置、实践课的安排较为随意,没有成体系,系统性有待提高。本研究提出要针对大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有针对性地设置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并针对目标开设相应的系列课程,以提升现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效率,加强其针对性,期望此研究能丰富现行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内容并在实践中得以应用。

参考文献: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策研究 篇3

摘 要:我国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是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地方高校要加强对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本文提出了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对策,以促进其发展。

关键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对策

党的十七大以来,国家十分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大学生作为未来生态文明建设的承担者,在高校接受生态文明教育十分重要。然而,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才刚刚起步,许多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还未落到实处,还存在许多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几大对策,以促进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发展壮大。

一、加大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

地方高校要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资金开展生态文明教育。第一,地方高校管理层要加强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度,高校管理层自身要深入系统地学习生态文明方面的知识,了解当前及未来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深化对生态文明教育的认识,从行动上体现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第二,地方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出台相应政策,将生态文明教育纳入地方高校本科考核评价体系和地方高校高层行政管理人员考核评价体系中,以政策的方式强化高校管理层对生态文明教育的重视。第三,地方各级政府应加大对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投入力度,有效调动地方各种资源参与生态文明教育建设,鼓励、支持和引导社会资金投资高校生态文明教育领域;设立生态文明教育专项资金,向力量薄弱的地方高校予以倾斜。

二、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和内容

地方高校必须逐步完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建立体系化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第一,地方高校要树立科学现代的生态文明教育理念,深刻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内涵,全面了解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第二,地方高校根据自身的能力和条件,开设适合自身、较为全面的生态文明课程教育;首先,所有地方高校都应该在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其次,分阶段、分对象进行生态文明课程的讲授,同时结合地方生态特色,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生态文明教育;最后,地方高校需根据当前教学反馈状况,不断调整、优化和完善自身的课程教育。第三,教育部和各省教育厅应尽快组织生态文明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编写一套由浅入深的教材以及相关教辅材料。

三、重视和加强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地方高校生态文明教育必须重视和加强生态文明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化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提高自身生态文明行为能力。第一,地方高校要结合所处区域的特色,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包括:在校园内开展各种环保活动;组建生态文明社团;与地方生态企业、生态工业园签订长期合作协议,定期组织学生参观、学习;鼓励并支持大学生利用暑期实践时间,深入基层开展生态考察调研;利用国际和国内环境节日开展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等。第二,将实践活动融入高校对大学生的考评体系中,必要时可增设生态文明实践活动学分,增设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相关的奖项或称号,如“生态文明先进个人”“生态文明先进集体”等,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生态文明实践活动。

四、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地方高校要加强生态文明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力争尽快建立一支高水平师资队伍,确保教育的顺利推进。第一,结合地方高校当前生态文明教育的现状和未来规划状况,制定计划,引进生态文明教育方面学术水平高的专职教师和客座教授,逐步形成一支专业化、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以满足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的需求。第二,支持校内相关专业的专家、教师进行生态文明研究,在校内设立专门的科研立项,鼓励教师进行课题的申报和论文的撰写;也可成立大学生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中心,吸纳教师和学生参与;认可并奖励校内教师生态文明研究的成果,将生态文明研究作为重要指标纳入相关专业专家、教师的考核升迁中。第三,地方高校与高校之间要保持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共享生态文明教育资源,交流生态文明科研成果,相互学习成功经验。

五、构建良好的校园生态文明环境

大学校园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在校园内构筑良好的生态文明环境对大学生的生态文明教育非常重要。第一,注重地方高校生态文明环境建设的全面性,高校生态文明环境建设包括两个方面:绿色校园建设、文化校园建设;绿色校园建设是在校园内建设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学生生活环境;文化校园建设要打造内涵丰富的校园生态人文环境,如设立并广泛宣传校园特色文化生态口号和标志,开展各种以“生态文明校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活动等。第二,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络生态文明环境,利用校园网络构建生态文明舆论环境,监督和约束学生的网络行为,在虚拟环境中塑造学生良好的生态文明观,进而对现实环境中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第三,设立严格的校园生态文明管理制度,监督和约束校内人员的生态文明行为;在制度中明确规定出相应的处罚管理条例,并区别对待教职人员和学生,教职人员应以批评和处罚为主,学生则以教育和引导为主。

参考文献:

[1]姜树萍,赵宇燕,苗建峰,陳芊羽.高校生态文明教育路径探索[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5(4):71-74,82.

[2]沙莎.高校生态文明教育研究——基于思想政治教育新视角[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2.

地方高校协同教学的教育实验 篇4

一地方高校开展协同教学的意义

(一) 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的需要

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一股新生力量, 在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向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面向实践、面向地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业已成为地方高校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通过开展协同教学, 整合校内外多种资源, 一些地方高校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上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 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不论是与老牌院校进行横向比较还是从现实发展的实际需要来说, 地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 特别对于一些新办学科专业而言。而且, 相当一批地方高校虽然引进了一些高水平人才, 教师队伍总量也在逐年增长, 但整体实力始终难有大的提升, 究其根本原因, 还在于师资队伍缺乏协同发展, 团队建设滞后, 给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潜在的隐患。

(三)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需要

客观地讲,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地方高校在高校招生生源市场上处在整个层次的低端, 通常只能录取到中等及其偏下的生源。这些学生由于在基础教育阶段长期受压, 进校后大多学习目标不明确, 自信心不足, 自学能力较差, 对专业不感兴趣, 有的甚至产生厌学情绪。而协同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方面较之传统单人授课的教学模式具有明显优势。

二研究方法

(一) 研究问题

第一, 就同一个教学班而言, 一门课较为合适的协同教学的参与老师人数 (规模) ?

第二, 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方面, 协同教学模式与传统 (单人) 授课模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第三, 与传统 (单人) 授课模式相比, 协同教学模式是否能提升学生学习的满意度?

(二) 实验对象

本项管理学课程协同教学实验在绍兴文理学院经管学院国贸专业2011级两个平行班进行。其中, 实验班A班44人 (以下简称A班) , 由六位教师协同授课;对照班B班43人 (以下简称B班) , 则采取传统单人授课的模式。两个班在教学目标、计划学时 (共32学时, 每周2学时) 、教材使用、教学设施、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或条件) 完全相同, 具备实施对比教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条件。

(三) 实验过程

协同教学和传统教学对比实验于2012年2月开始实施, 为期1学期。在协同教学实验班A班, 六位教师 (由一位教授, 一位副教授和四位讲师组成) 首先就合作教学形式、教学计划、教学进度、教学重点以及教学分工等共同协商并达成一致。具体在授课阶段, 通常由一位教师执教, 其他教师在场观察并适时支持辅助。在教学过程中, 主要采用了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演讲、辩论等多种教学方式。

在传统教学B班, 由一位教师 (六位教师中的一位) 单独执教, 在教学过程中也重点采用了案例教学、情境模拟、演讲等教学方式。

(四) 测试

学期课程结束后, 通过发放问卷来测试实验研究问题。A/B两班共发放问卷87份, 回收79份, 其中, 有效问卷79份。问卷除去学生基本情况的内容外, 共有18道封闭式题目和1道开放式建议征询题目。封闭式题目涉及: (1) 学生学习的动机 (包括关注点、就业倾向等) ; (2) 对协同教学认同度 (包括合适的协同规模) ; (3) 协同教学/传统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包括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 (4) 协同教学/传统教学模式的管理 (包括教材满意度、学习方式、考评方式等) ; (5) 协同教学/传统教学满意度比较 (包括期望值等) ;一道开放式建议征询题目。

三测试结果与分析

(一) 学生学习的动机

从统计结果来看, 两个班的学生在学习动机上没有明显差别, 70%以上学生们最关注的是未来就业和自身修养的提升, 40%左右学生打算继续深造 (读研) 。而对于“你觉得学习管理学这门课程最应该重视的是什么?”这一问题, 两个班90%左右的学生都选择了“能应用于实际”。这种应用型的学习动机无疑是和地方高校的培养目标及定位是一致的。

(二) 对协同教学认同度

有关协同教学的认同度, A班43名学生中 (此项未对B班学生调研) , 10%非常认同, 53%认同, 27%一般, 10%不怎么认同。之所以还有部分同学不认同, 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1) 协同教学的整合度不够。为了充分发挥团队中各位教师的创新力, 我们只是在课程总体目标、板块规划等方面做了讨论和要求, 而在课程的具体进行中并未具体要求。问卷的开放题显示, 不同教师授课内容之间的整合度不够, 导致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点混乱”。 (2) 协同规模过大。对一个只有32学时的课程来说, 六位教师轮流执教, 难免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疲于应付”。调研显示, 两个班均只有3%左右的学生可以接受5~6人的教师协同规模, 90%左右的学生认为2~4人的规模是合适的。

(三) 协同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

在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方面, 两个班60%以上的学生均选择了学生教学内容丰富和教学方法新颖, 且较之其他因素高出20%之多。有三个比较有趣的现象值得关注: (1) A班较之B班, “要求”比较多, 8个选项中的6个选项A班均高于B班10%左右 (见表1) 。我们认为, 是协同教学的开展刺激了学生对教学改革的要求和想象力, 而这必将成为下一轮协同教学改革深入推进的压力和动力。 (2) 两班对作业、课外实践和考试等三个方面均表现比较理性, 50%左右的学生表示出支持和参与意愿。在教学实践中, 教师如何把握好“度”是一个关键。 (3) 严格的教师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 两班只有B班的两位学生认为“教师严格”会提高其学习兴趣。因此, 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 教师需要注意和学生加强交流和沟通, 建立起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

就两班学生对管理学课程学习兴趣而言, A班和B班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 A班表示出“非常有兴趣”的学生 (37%) 几乎是B班 (19%) 的一倍。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协同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的独特优势, 也与表1影响因素的调研结果相互印证, 显示了本研究具有较高的信度。

(四) 协同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的管理

A班和B班本学期教材使用、教学设施、考核方式等方面的要求 (或条件) 完全相同, 但教学方式的差异性导致两班学生对要求的感知并不相同。 (1) 对教材适用性的认知。两班均使用了周三多高教版《管理学》教材, B班学生对教材的适用性的认可度较之A班高10%左右。 (2) 对考评方式 (权重) 的认知。两班的考评均采取了期终考试成绩占50%, 平时成绩占50%的权重结构, 其中, 考勤、课内外个人表现、个人作业和团队作业分别占平时成绩的10%, 25%, 25% (2次) , 40% (3次) 。从反馈来看, A班在要求提高个人作业所占权重方面, 高出B班20%之多, 同时, B班对团队作业的认可度又高于A班将近15%, 差异度较为明显。 (3) 对考评结果的态度。A班30%的学生持有认为“分数并不代表什么, 能力强就行”态度, 较之B班高出20%之多。我们认为, 之所以存在这种差异, 很大程度上和协同教学 (模式) 推进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有关。一方面, 协同教学满足了学生多样性需求, 降低了学生对分数的关注;另一方面, 由于本次A班协同教学过程中总体整合度不足, A班学生团队作业“搭便车”现象较为严重, 更多学生宁愿通过个人作业体现公平;同时由于协同教学中各位教师教学风格的多样化, 增加了A班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 降低了学生对教材适用性的评价。

(五) 协同教学与传统教学的满意度

对于本学期管理学课程教学的满意度调研显示, B班较之A班“非常满意”的学生高出10%。一般而言, 学生教学满意度取决于教学方式、教师师资、教学管理、教学环境等多方面因素, 无疑, 本学期管理学课程协同教学在这些方面都是有优势的。只是在实施中由于“整合度”还不足, 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有点混乱”, 降低了学习效果和满意度。同时, 开放式问卷显示, A班学生对教师深度互动沟通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 相对而言, 这也是协同教学的劣势。

总之,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 协同教学模式与地方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是一致的, 并有效地激活了地方高校现有的教学资源。通过在基础课管理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协同教学/传统教学的教育实验, 我们发现, (1) 协同教学的开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对于一个教学班而言, 协同教学2~4人的参与老师是较为合适的规模; (3) 只有充分提高协同教学的“整合度”, 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协同教学的内在价值, 进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教学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潘懋元.什么是应用型本科[J].高教探索, 2010 (1) :10-11.

[2]蒋胜永, 杨慧瑛, 刘世荣.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的实践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10 (10) :30-32.

[3]张世英.新建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 2011 (10) :9-11.

[4]王玉丰.中国新建本科院校的兴起、困境与出路[J].高等教育研究, 2011 (1) :53-60.

[5]吴淑娟.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 2007 (7) :49-54.

[6]钱丹洁, 张伟平.国内协同教学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 2011 (15) :3-6.

[7]Karin Goetz.Perspectives on Team Teaching[J].Egallery, 2000, (4) .From http://www.ucalgary.ca/~egallery

[8]Elizabeth A.McDaniel and Guy C.Colarulli.Collaborative teaching in the face of productivity concerns:the dispersed team model[J].Innovative Higher Education, 1997 (22) :19-36.

地方高校教育 篇5

◎文·时薇萍 木子

首届校内创业计划大赛

工商和税务知识培训

创新型人才和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当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大学生实施创业教育,培养具有创新、创造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

近年来,常熟理工学院秉承“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确立了“基本素质+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目标框架,努力探索人才培养的创新之路,在知识结构、职业技能和创业能力等人才要素培养方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建起了具有颇具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成效显著。

与时俱进 构建创业教育保障体系

常熟理工学院党政领导一直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工作的开展,该院党委书记许霆教授和院长傅大友教授亲自带队赴其他高校考察和调研创业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努力将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坚持在完善素质教育体系中推进创业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为提供切实有效的学生创业教育保障体系,学院分别从完善组织领导、健全规章制度和建立激励机制三个方面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保障体系,促进了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创业教育组织管理方面,学院专门成立了由院长任组长、分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副院长任副组长的创业教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院创业教育工作,指导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成立了由分管副院长担任主任,学生处、团委等部门负责人任副主任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具体负责全院创业教学研究和指导学生实施创业实践。2006年,学院还成立了大学生创业协会,负责在院团委和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关心支持下开展一系列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如创业方案设计大赛、建立校园代理销售站点以及建立网上连锁店铺等。随后,学院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的实施意见》、《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制度措施,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

此外,他们还对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开展给予条件支持,如安排专用办公室为创业者们提供咨询服务;开辟专门的培训教室(配备有先进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对学生举办创业知识和技能培训;为学生提供创业的店面房等。同时,学院还主动与社会各界联系,大力开拓创业基地,相继建立起“动感地带移动通讯大学生创业基地”、“友通数码港大学生创业基地”和“企业家创业俱乐部”等。

为进一步加强激励措施,每年学院都设有专项创业教育和服务经费,2006年2万元,2007年3.5万,2008年6万元,2009年投入达10万元。该院领导表示,今后将会继续增加创业教育经费,各院系均安排学生辅导员或班主任专门负责大学生创业服务和指导工作。与此同时,学院还通过多种渠道整合社会资金,相继建立了“学生创业基金”、“企业家创业基金”、“大学生科研基金”等。此外,他们还积极与地方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Colleges

〔群星〕

教育与职业

2010.01.EDUCATION AND VOCATION

税务部门等联系合作,广泛建立协调机制,为学生创业争取最优惠的扶持政策等。

搭建创业平台 营造浓厚创业氛围

经过几年来的探索、实践,常熟理工学院建起了一套理论与实践并举、课堂与课外联动的创业教育体系,积极推行“双百工程”(即百名教师下企业,百名企业家进校园),倡导以第二课堂为创新创业教育阵地,努力营造一种富有创新创业氛围的校园文化环境。

为更好地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活动,学院组建了一支专兼职相结合、水平较高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并且每学期都安排相关人员参加校内外的创业培训。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定期组织创业教师队伍进行教学探讨和实践体验,并开设创业指导课程,统一备课,定期探讨教学方式和方法。

从2006年起,院团委启动了大学生科技节,为学生搭建了参与科技实践活动的广阔舞台。近3年来,学校先后组织了校级科技实践活动近60多项,院系级科技活动近300多项,各类论坛讲座近70多个,连续两年评选出了“校园十大科技之星”,鼓励、带动了更多学生结合专业实际投身于科技创业实践。

2009年5月,学院与常熟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SYB创业培训班,邀请常熟市工商局和税务局领导就工商、税务知识对学生进行了专题培训。据统计,学校每年接受创业教育和创业技能培训的教师近100人次,接受培训的大学生近5000人,占在校学生的38%,还积极组织广大学生观看《赢在中国》创业电视片,据统计近3500人次观看过该片。

为检验、展示学生创业实力和成果,学院先后组织、开展了“创业计划大赛”、“电子技能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计算机技能大赛”等活动来集中展示学生的创业成果,积极帮助学生吸引风险投资,适时推出比较成熟的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完成学生创业从学校到社会的顺利转化。

2009年6月,学院成功举办了“首届校内创业方案设计大赛”,担任大赛评委的都是学院企业家俱乐部的成员,其中获奖作品之一“EY电脑饰品”专营店目前已在校园内营业。最近,学院又与江苏星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星驰专营店创业计划大赛”,对获奖学生正在进行创业技术培训和指导,并将由双方资助开办1~2家“星驰专营店”。

近3年来,学院在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中成绩显著,获得江苏省“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4个、三等奖5个,在第二届江苏省职业生涯节大学生创业设计大赛中,学校鑫博创业团队获得三等奖。

发挥专业优势 学业与创业相得益彰

常熟理工学院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侧重于鼓励学生发挥专业优势,倡导学以致用,创业与专业学习紧密结合。由于专业知识是大学生所掌握的最有利的资源,也是最可靠、最能够得心应手支配的资源,所以依托专业优势开展创业活动,更符合大学生的实际。

目前,学院下设的机械工程学院、生物与食品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等都有大学生创新实践实验室,为选拔的优秀学生配备相关指导老师和项目,将创新实践与所学专业紧密结合。例如,机械工程学院5名优秀大学生组成的实验和改进实践服务团,针对常熟市方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养殖水体臭氧消毒装置开展了钢筋弯曲和雾化混合器2个项目,提出了切实有效的设计方案,使公司实现了大批量生产。

随着学院创业活动的不断深入实践,学生们的创业意识越来越高,校园里的创业氛围也越来越浓,成功创业的学生企业已有18家。2009年7月,在友通数码港常熟店创业大赛中,学院推荐的3个学生创业项目“雷克斯游戏专营店”、“酷我数码”、“影弛数码”,经过严格的筛选和评审后,成功入驻友通数码港常熟店开展经营活动。

近日,从第十一届全国“挑战杯”竞赛决赛现场传来好消息:常熟理工学院共有3件作品参赛,其中参赛作品

《网络版趣味数独手机游戏》获“挑战杯”全国三等奖;论文《硫堇修饰的癌胚抗原CEA免疫传感器的研制及应用》获“挑战杯”世博竞赛全国三等奖。

地方高校教育 篇6

关键词:地方高校;创新创业;发展思路

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校企共育卓越园林工程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项目编号:

G648.4

一、研究背景

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双引擎”之一。实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技能、组织管理水平、专业知识的转化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起着重要作用,也能促使毕业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的地方性高校,在进行双创教育中,既不能完全照搬其他高校尤其是重点院校的发展模式,也不能完全摈弃,应着眼现有的情况,借鉴其他高校的基础上,寻求自身的发展模式。

二、创新创业教育内涵

关于创新创业教育的内涵,国内学者的研究主要体现在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知识、思维、意识、综合能力等方面,通过校内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及与高校与企业联合共建等措施,实现创新创业的培养。黄林楠,丁 莉指出:创新是指产品创新、模式创新、制度创新等多方面的创新,创业是利用各种资源,洞察商业机会,形成创业产品,创业和创新是相互促进的,并指出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包括教育目标体系、教育理论、课程体系、师资队伍等[1]。周志成,周华丽指出创业教育是利用学校、社会、政府三方的资源,培养大学生创业素质,激发创造天性,具备创业技能的素质教育[2]。尚大军则指出创新创业的教育是一个学习和生活的过程,以培养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模式[3]。刘畅强调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主要包含了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首创精神和质疑能力、开拓精神和专业应用能力[4]。孙畅指出了创业教育实质上是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创造能力和应对不确定环境并构建了创业课程体系。刘明、王渤、王杏周[5],文丰安[6],陈航[7]等人均包含着对创新创业多方面素质的培养。

三、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学的现实困难

地方性高校占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他们担负着服务地方经济的重任。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大环境下,以创新驱动引领经济发展成为企业的共识。在就业压力日趋严重的形式下,地方性高校要融入行业、企业的发展,必须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的优秀人才。但在现实情况下,大学生创新创业培养面临诸多困难。

(一)人才培养方案难以实现创新創业的培养

现行的人才培养方案均按照学校统一的固定模式,包含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目标和定位均围绕培养以专业技能和专业应用为中心,课程体系包含着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专业主干课程以及专业实践固定模式。学时学分有着一定的控制。这种突出了对专业知识认知过程的培养模式促进了专业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成为产业发展的主流,面对专业人才竞争激励,面对着省属及重点高校的人才优势,面对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化和全面化及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高校必须改变固有

的人才培养模式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二)创新创业实践难以满足实现培养目的

地方性高校由于条件和资源有限,学生的创新创业主要分为二种模式,一是由学生自发组织。对创业感兴趣的同学围绕自己创业内容,通过搜集创业知识、市场调查、咨询专业教师、接受短期创业培训等措施实施创新创业。二是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利用创业项目与企业开展合作。这两种模式实践具有片段化、零散性,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拓展不具有长效性和系统性,对学生日后走向社会实现创业梦想影响不大。

(三)地方性高校双师型教师较为缺乏

创新创业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知识扎实的专业教师。地方性高校由于受到地方经济和地理条件的制约,引进具有具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存在一定的困难,大部分教师创新和创业技能和经验较为缺乏,从事创新创业经历的教师更是缺指可数,这对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培养影响较大。

(四)创新创业平台与企业结合度不高

创新创业教育只有和企业相结合,才使得其教育内容具有方向性和目标性,智力成果的转化才容易被市场接受。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课堂教学所占内容较多,学生的实践依托于兴趣和教师的带领,自身的创业综合素质和能力难以提升。其次,地方性企业多属于小型企业,一些企业与高校合作意愿不强,另一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和重点院校的教师,使得地方性企业参与学校创新创业发展数量不多。

四、地方性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建创新创业能力的模块化教育内容

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素质,形成创新创业知识结构,提高创新创业能力,实现自主创业。根据学生在学习階段的不同需求,围绕创新创业的意识、知识结构、综合素质、综合能力开展由浅入深,由泛到精的教育。为此,创新创业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依托市场、行业能力需求,划分为不同的教学模块,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具有针对性。

(二)充分利用校内创业园的条件,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交流

高校要使学生的创新创业获得最大的效果,须按照专业内容与市场需求建立大学生创新创业产业园。在创业园中建设有开展创新创业的设备和实践基地,并引入企业参与创新创业的项目的实施和运作。学校要给予企业较为优厚的条件,积极引入企业入驻校内创业园。作为学生来说,要主动积极的投入到创新创业的实践中,多与企业开展沟通,将专业知识及创新创业通识模块化内容相结合(表1内容),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水平和能力。

(三)实施“双团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推动创新创业可持续发展

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训实践,单枪匹马进行项目的实施很难取得显著的效果,因此,对于学生来说,要把一些兴趣相近或是创业内容相近的同学组织在一起,每一组分工明确,且组内进行相互讨论,能够集大家的思维解决问题,创新创业的效果会明显好些。此外,对于创新创业教育指导的教师来说,要积极的引进企业人员,增加双师型队伍的比例,要形成一个指导团队。团队协作对于分析和解决团队中出现的问题和决策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及创新创业政策

对于高校来说,要设置创新创业基金,鼓励学生团队创业,依据创新创业的内容及规模设置不同等级的创新创业基金,满足学生在资金方面的需求。另外,积极的与政府和企业合作,将学生的项目进行积极的推广,寻求他们的支持。对于创新创业的老师和学生要加大政策的鼓励和引导,给予经济及其它方面的优厚条件,激发学生及老师的创新创业热情。

参考文献:

[1]黄林楠,丁莉.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158-160

[2]周志成,周华丽.地方本科院校创业教育理念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5(20):40-42

[3]尚大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探索,2015,(9):86--90

[4]刘畅.基于创造性学力理论的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J].现代教育管理,2015(4):247-251

[5]孙畅.经济管理类专业创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4,33(1):247-250

[6]刘明,王渤,王杏周.理工类高校大学生创业能力多层次培养体系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5,(18):80-81

[7]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J].,2011,35(5):12-14

[8]陈航.人文视野下工科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培养路径探索[J].教育评论,2015(9):72-73

作者简介:

地方高校教育 篇7

关键词: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实证研究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民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急剧增加, 高等教育从以往的“精英教育”转向“大众教育”, 高等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并成为阻碍高等教育发展的瓶颈。地方高等院校是高等教育发展的主力军, 承担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主要任务, 但由于我国地方经济发展不平衡、中央财政投入向部分重点高校倾斜及地方高校自筹经费能力不强等原因, 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更为严重, 极大地阻碍了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因此, 研究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问题, 对缓解地方高校财政压力, 促进地方高校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发展都具有积极的深远意义。本文所讨论的“地方高校”指的是由各个省、市、自治区领导, 经费来源和管理都隶属于省或省以下地方政府的普通高等学校。教育经费是指高等教育经费, 即不同的投资主体投入到高等教育领域中用于发展高等教育事业的货币表现, 而且是不同的投资主体投入到地方普通高等教育领域中用于发展地方普通高等教育事业的货币形式。

二、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研究分析

(一) 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基本情况

为深入研究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问题, 于2009年7月在湖南省某地方高校进行了实地调查, 通过观察和访谈获得了大量第一手资料和对于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感性认识。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渠道有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学杂费、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招收留学生、社会捐赠、其他收入等。具体收入如 (表1) 所示, 其中教育事业经费拨款为省财政厅对X高校的财政拨款, 是地方预算划拨给X大学的教育事业费和基本建设投资和未列入部门事业费和基建支出的“预算专项资金及其他教育经费”。教育事业收入主要指X高校高等教育学费、住宿费收入, 函大、夜大、短训班的培训费及学费, 考试考务费, 科研经费等。经营收入指X高校校办企业的经营收入。X高校校办企业主要有出版社、印刷厂、高科技公司、科技开发公司等。附属单位缴款指购物中心、校园门面收入等。其他收入是指上述各级经费之外的其他项目预算外教育经费, 对X大学来说主要指二级学院上缴的资源占用费等。2008年X大学收入合计为39878.42万元, 其中教育事业经费拨款共计16872.17万元, 教育事业收入16750.00万元, 经营收入35.36万元, 附属单位缴款为51.17万元, 留学生收入31.59万元, 社会捐赠收入1505.02万元, 其他收入4633.11万元。2008年X大学负债合计29207.21万元, 其中借入款项22634.03万元, 应付账款4943.31万元, 其他应付款889.48万元, 应交税金460.31万元。

(二) 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取得的成绩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取得了不少成绩, 最重要的是形成了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多元化筹措高等教育经费制度的雏形。具体来说, 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 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形式具备。通过调查笔者发现, X高校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形式已基本具备。X大学已形成了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学杂费收入、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招收留学生、吸引社会捐赠等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形式。从 (表1) 可以看出, 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有教育事业经费拨款 (财政拨款) 、教育事业收入 (学杂费) 、经营收入、附属单位缴款、留学生收入、捐赠收入、其他收入, 高校筹措教育经费的几大渠道X大学已基本具备。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是X大学教育经费的主要来源, 2004年至2008年地方财政对X大学的拨款分别占教育经费总来源的26%、28%、37%、33%、42%, 学杂费等收入分别占教育经费总来源的45%、52%、51%、49%、42%, 两者占到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71%、80%、88%、82%、84%。虽然地方政府财政拨款和高校学杂费收入占了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绝大部分, 但其他经费来源如经营收入、招收留学生、吸引社会捐赠等在经费总来源中都占有一定份额, 虽然所占比例极小, 但毕竟是筹措的一个渠道。经营收入和招收留学生收入基本上逐步增加的, 2008年的经营收入和招收留学生收入较2007年分别增长了130%和60%。因为X大学2008年校庆, 2008年社会捐赠收入与2007年相比翻了20倍。X大学教育经费筹措已经由原来的片面依赖政府投资发展到由政府财政拨款为主, 其它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 改变了以往的教育经费筹措渠道的单一性。 (2) 财政性教育经费不断增加。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发展和人才培养越来越重视, X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的绝对量也是逐年增加的。从 (表1) 可以看出, 从2004年至2008年国家财政对X高校的投入是不断增长的。2008年与2004年相比, X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加了9048.57万元, 增长126%, 虽然期间也有回落, 但整体上升的趋势没有改变, 如 (图2) 所示。2005年X高校成为省部共建重点高校, 湖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X大学建设发展。省部共建规划是在五年内由省、部、市重点投入2.25亿元, 平均每年4500万元。这样, 之前X大学的财政拨款是每年6000万, 省部共建后每年可达一个亿左右。财政性教育经费增加, 将极大地促进X大学的发展。

(三) X高校教育经费筹措中存在的不足

虽然X大学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局面, 但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如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经营收入极为有限、社会捐赠收入低等, 阻碍了X大学的进一步发展。

(1) 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X大学虽然已初步形成了多元化筹措教育经费的局面, 但教育经费来源结构并不合理, 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占教育经费来源的大部分, 其他非财政教育经费, 如经营收入、社会捐赠等在教育经费中所占比重极低。如前文所述, 2004年至2008年地方财政对X大学的拨款分别占教育经费总来源的26%、28%、37%、33%、42%, 学杂费等收入分别占教育经费总来源的45%、52%、51%、49%、42%, 两者占到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71%、80%、88%、82%、84%, 占了X大学教育经费来源的绝大部分, 但经营收入、社会捐赠等所占比重极低。2004年X高校经营收入7.60万元, 附属单位缴款272.61万元, 留学生收入7.46万元, 捐赠收入402.85万元, 四者总共只占到教育经费来源的2%, 如 (图3) 所示。2008年, X高校经营收入35.36万元, 附属单位缴款51.17万元, 留学生收入31.59万元, 捐赠收入1505.02万元, 分别比2004年增长了300%、-81%、300%和270%, 但四种收入的总和也只占到教育经费来源的4%, 如 (图4) 所示。从单项来看, 2004年年至2008年X高校经营收入分别只有7.6万元、5.1万元、0万元、10.89万元和35.36万元, 留学生收入分别为7.46万元、29.50万元、23.80万元、19.80万元和31.59万元, 占教育经费总量的比例均不足1%。2004年至2008年捐赠收入分别为402.85万元、76.89万元、275.21万元、70.70万元、1505.02万元, 与经营收入和留学生收入相比要多, 占教育经费总量的比重2004年超过1%, 2005年至2007年均不足1%, 2008年达4%, 但总的来说非常有限。因此, X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结构不合理, 在财政拨款和学杂费收入不断增长的情况下, 其它收入来源占总经费的比例并不高甚至出现了下降, 从而使得高等教育经费在实现了多元化筹措的同时, 又出现了隐性的单一性。X高校的经费来源渠道仍然狭窄, 多渠道经费筹措体制并未能真正形成。显然, X高校教育非财政性经费投入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发展态势, 而且教育领域内所追求的公平性原则必然要求对学费的增长做出适当的限制。未来X高校教育发展所需的经费保障, 已不能单纯依靠增加拨款和提高学费, 需一步挖掘其他投入构成的潜力, 真正实现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

(2) 财政性教育经费拨款不足。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入主要来自两个层次的拨款:一是国家教委所属高等院校和中央其他部委所属高等院校的经费主要来自中央财政, 国家财政部根据国家教委和中央其他部委所属的高等教育子系统的在校生规模, 将一定数额的高等教育经费拨给国家教委和其他各部委, 各部委再将此项经费拨给所属各高校;二是用于地方高等院校的财政拨款主要来自省级财政支出, 也有少数地方院校的拨款是由地区财政或县财政支出的。X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主要来自湖南省财政厅。相对一些部委所属高校而言, X高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来源不足。有关统计显示, 1998至2001年中央对划转地方的184所高校共划拨经费仅45亿元, 安排专项资金仅14亿, 合计年校均经费只有约800万元, 其他均由地方负担或补贴;与此同时, 地方拨付共建学校专项经费也就30多亿元。可见, 中央拨给地方高校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是极其有限的, 而地方政府因其财力本来就有限, 不足以弥补地方综合性高校发展所需的财政性教育经费。目前, 全国由省、直辖市管理的地方普通高等学校有1394所, 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数92%、学生人数85%。但地方高校获得的教育经费仅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经费收入的60.6%。地方高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和生均预算内教育经费支出分别仅为中央部属高等学校的49%和43%。地方高校财政性教育经费是严重不足的。中央和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不均衡是影响地方高校经费不足的关键原因。国家为了实现在较短时间内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高校的目标, 在近些年的管理体制改革中, 教育部及有关部门在政策上不断向部分重点高校倾斜, 这造成了我国各地区高校发展愈加不平衡。在中央财政投入一定的情况下, 中央越向部分重点高校投资倾斜, 就势必会造成对地方高校财政投入的不足, “211工程”特别是1998年“985工程”的实施, 都体现了非均衡发展策略, 这使得像X大学这样的非“211工程”和“985工程”范畴的地方高校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了。如在进入国家“211工程”的院校中, “九五”一期建设期间, 对北大、清华各投入18个亿, 而对地方高校国家投入最多的只有0.3个亿。如此巨大的差距往往造成地方高校的财政难以满足教育教学的需求, 使得其发展之路充满了艰辛。

三、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筹措策略分析

(一) 积极争取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

地方高校的“地方性”特征决定了地方高校的发展, 首先依赖于地方政府财政投入的多少及政策支持的力度。教育应以公共性为主, 教育的公共性的重要表现就是教育的社会效益, 即要为社会培养人才。而要确保培养人才的质量, 财政拨款必然要作为高等学校的主要经费来源。目前, 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普遍严重不足, 作为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来源的主要承担者, 地方政府更应强化自身的教育公共职能, 提高其投入在地方高校教育成本分担中的比例。地方政府要必须要想方设法, 从可持续发展角度, 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和科教兴国战略, 要保证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在未来几年中, 绝对数和相对可比数额上的都要有大幅度增长, 以改变当前存在的地方高校教育经费公用部分低于警戒线的困境。在加大地方政府经费投入的同时, 要建立科学、法制、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加大中央一级及省一级政府对地方高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金额。建立科学、法制、规范的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地区间高等教育投入的失衡问题, 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的均衡发展。应加大对高等教育经费投入的倾斜力度, 尤其是要加大对高等教育边缘地区等地方高校的财政投入。在各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的客观情况下, 政府应对高等教育空缺和欠发达地区实行财政投入上的倾斜政策, 适当增加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拨款、生均教育经费的比例。应该要合理界定中央和地方分配格局, 保证中央财政收入比重不断提高的前提下, 充分利用转移支付手段, 既包括中央与地方间, 又包括地方与地方间的转移支付手段, 提高国家对地方高校的投入。

(二) 努力增加科研技术服务性收入

对于在财政困难地区的地方高校来说, 如果单单依靠国家及政府投资来改善办学条件, 发展高等教育事业, 势必缺乏足够的独立性。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市场竞争愈加激烈, 社会对高等学校培训服务、科研、技术专利的需求迅速增长, 为地方高校自筹经费提供了契机。地方高校可以从自身的科研技术入手, 在不影响正常教学与科研的情况下, 通过向社会提供服务以及科研技术专利, 加快科研成果转化, 开展和企业多层次的交流和合作, 努力增加科研技术服务等私利性收入, 以弥补地方高校办学经费过份依赖于地方政府的缺憾。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创办校办产业, 近几年高等学校科技产业迅速发展, 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地方高校要充分发挥优势, 兴办高科技企业是很重要的一种方式和途径。如果成功将是地方高校收入来源中很重要和有生命力的部分, 也是增强地方高校自我发展能力的关键所在。地方高校在创办校办产业时, 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1) 要加紧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如都由学校经营, 很难在人权和财权上分清, 必然会导致权责不清现象的存在。权责不清的后果就是企业的经营者会缺乏主动性、灵活性与自主性, 这样势必会影响校办企业的良性发展。因而高校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 引进现代企业制度, 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 使校办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企业法人。 (2) 要坚持地方高校科技企业的特色。地方高校企业相对其它企业来讲, 它的竞争力与生命力主要来自于高等学校的高新技术成果。因此地方高等学校的发展, 必须依托地方高校的技术创新平台, 这才能使地方高等学校科技企业做大做强, 从而为地方高校提供更多的教育经费。通过这些措施, 可以改善地方高校在经费争取上不利的局面, 使自身办学实力更强。

(三) 提高社会捐赠收入

积极吸引社会力量捐资助学, 也是解决地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必由之路。目前, 我国很多地方高校已得到一些大型企业、社会团体和私人的投资与赞助, 这些经费来源已成为地方高校教育经费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总的来讲, 我国地方高校教育经费中来自于社会捐赠的资金还极其有限。为此, 要从以在下方面下入手: (1) 加强管理意识。从国家层面来讲, 国家要制定相关法律政策, 鼓励社会企业、团体以及个人对地方高校进行捐赠, 并要保护捐赠者的相关合法利益, 如对捐赠资金给予包括减免税收在内的各方面的优惠、给予捐赠者一定的名誉激励等。地方高校也要善于宣传, 积极主动地向潜在的捐赠群体和个人宣传自身, 主动与有意捐赠的单位或个人进行接洽。 (2) 加强制度保障。从体制入手, 设立专门的负责捐赠工作机构, 并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 对常年捐赠以及专项捐赠两项工作进行管理、协调。 (3) 保护捐赠者的利益。虽然我国高等教育捐赠的伦理取向是以利他主义为最高目标, 且本质上是一项无私利的促进地方高校教育发展的公益行为, 但捐赠者难免也会有其捐赠动机需求, 地方高校要大胆大力大量地为捐赠者宣传留名, 彰其功绩。成功的捐赠制度总是兼顾了地方高校和捐赠方利益, 兼顾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4) 地方高校要学习和研究筹资技巧。地方高校的筹资活动并不是一种简单的活动, 它需要在一定理论的指导下, 运用科学的方法, 选择适当的筹资渠道和方式, 科学筹集自己所需要的资金, 争取用最低的资金成本及财务风险筹集到最大的可用资金。

(四) 适量招收留学生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 中国在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所占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留学生也越来越多。地方高校要抓住这一历史性机遇, 树立开放办学的理念, 借鉴美国、新西兰、加拿大等国家多年的留学生政策和措施, 加大外国留学生招生比例和规模, 大力开拓我国的留学生市场。作为地方性综合高校来说, 留学生的增加意味着教育经费多了一个重要的筹措渠道, 将对解决经费紧张具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闵维方、陈晓宇:《中国高等教育经费需求与投资体制改革》, 《教育研究》1994年第12期。

[2]任修霞:《湖南高等教育经费来源结构研究》, 《湖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

[3]帅相志:《市场经济与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 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年。

新时期的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 篇8

一、新时期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新内涵

教育质量是人们在开展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所追求的目标, 失去质量意义的教育活动必定是迷茫的、无价值的活动。所以, 我们普遍重视教育质量, 并把它作为评价教育活动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根据《教育大辞典》的解释, 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 “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身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学校的培养目标”。“教育质量”并非是一个内容与标准固定不变的概念, 而是一个与特定的社会主体相联系, 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动态概念。新时期,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数量的不断扩张, 高等教育质量的内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为此, 我们要树立全面的、多样化的、动态的质量观, 尽快建立不同层次的高等教育质量要求和评价标准, 以达到预定目标为标准, 以满足社会和个人发展需要为标准, 以高校自身持续发展为标准, 等等。

新时期, 面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使命, 地方高校必须站在新的高度审视自身的质量现状, 并在此基础上探寻提升教育质量的新思路、新对策。

1. 要明确新时期对地方高校提升教育质量提出的新要求

国家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不仅为高等教育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而且给其提出了新的复杂的要求。其中, 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才培养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党和国家适时提出了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时代强音, 这既是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和实践者的共识, 又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赋予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使命, 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高等教育领域为之奋斗的目标。要实现这样一个目标, 每所大学都责无旁贷。地方高校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 理应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 通过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较高的人才队伍, 从而为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奠定建设的基础, 提供有力的保证。

2. 要把握新时期给地方高校提升教育质量带来的新机遇

目前, 就大多数地方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 其发展仍处于一种高等教育对社会有效需求供给不足的状态。事实上, 只有真正过渡到就业市场拉动型的发展模式后, 地方高校才能实现与社会需要的全方位结合, 才能改变只关注数量增长而不关心质量提高的发展状态, 从而应对社会发展的需要, 为社会输出科技型成果, 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各种类型的创新型人才[1]。从这一意义来看,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不仅是地方高校提升教育质量的指导思想和实践动力, 而且是地方高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大机遇。

二、新时期地方高校必须树立全面的正确的教育质量观

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就是全面的、客观的, 符合教育内外规律及其功能目标的理念。地方高校都面临着办学史较短、经费紧张、师资不强的困境, 要持续提升高校教育质量, 就要在思想观念上抛弃陈旧的、一元化的质量观, 树立辩证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观[2]。具体来说, 新时期地方高校应树立以下几种质量观。

1. 系统性的质量观

高等教育既表现在教育的最终结果上即学生的质量上, 又表现在完整的教育活动过程的各个方面和各管理环节, 只有确保这些因素各自的质量并且相互配置合理有效, 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的总体质量。质量的系统性还体现在时间的持续性上, 高质量的学生才可能有优秀的教师、管理者和其他社会工作者, 他们能为高质量的教育服务, 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的系统。

2. 需求性的质量观

办学校是为社会服务, 为求学者服务, 学校只要满足了校内外学习者的要求, 毕业生有出路, 就是质量。新时期, 地方高等教育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密切相关性, 使其应该而且必须从社会的应用性要求中找到专业、课程教学活动的针对性, 从社会生成的发展变革中提取教育发展的信息, 促进系统内部专业课程的更新发展, 从而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需求性就是适应性, 质量观的本质特点是适应性, 即适应社会需要, 适应个体需要, 适应教育的实际情况。

3. 特色化的质量观

特色就是适应社会上的特殊需要, 适应个体发展的特殊需要;特色就是发挥学校的优势, 集中学校的智力、财力, 在某些专业独占鳌头;特色就是满足社会某些方面的要求, 满足学习者个人的专长、特长、兴趣爱好的发展。办学特色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 也是教育质量的重要体现, 有特色, 才有质量, 才有水平。地方高校必须在人才培养模式、学科设置、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管理机制、适性机制多方面探索, 创造符合地方高等教育发展的特色之路, 才能以特色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

4. 多元化的质量观

新时期, 高等教育需要一种新型的教育质量观, 以全面的观点、全方位的角度去评价高教质量的优劣[3]。着眼于整体的发展, 着眼于不同办学层次的相对质量, 社会需求是多元的、学科门类是多元的、学生个性是多元的, 这些都决定了质量标准的多元化, 从而发展多种形式, 建立多种质量标准, 让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满足多元性的社会需求, 应该成为树立正确质量观的重要基点。

三、新时期要求地方高校对提升教育质量要有新举措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高等教育质量成为社会与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它与招生和经费问题并列为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三大中心议题。许多国家为改善高等教育质量而做出的不懈努力, 已促使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活动成为一项国际性的活动。在此背景下, 地方高校围绕“提升教育质量”这个中心,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使其质量现状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新时期, 地方高校应以更高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致力于教育质量的稳步提升。

1. 要营造良好的质量氛围

地方高校在提升教育质量的实践中, 要通过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来引导、调动广大教职工关心质量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以更高效地提高教育质量。一方面, 要通过加强宣传教育, 在全校范围内营造以质量价值为导向的, 人人重视、人人负责的质量氛围。另一方面, 要通过建立健全相应的激励引导机制, 传播质量信息, 奖励质量成果, 从而营造良好的质量文化氛围。

2. 要培育全新的质量意识

教育质量意识是教育工作者努力提高本职工作的质量、主动搞好教育质量管理、促进高质量人才培养自觉性的综合反应。地方高校要加速转变全体教职员工的陈旧质量观念, 树立新的质量意识。第一要树立质量意识。既要敢于与对手竞争, 以高质量战胜对手, 更要善于与自己竞争, 不断提高工作质量;第二, 要树立质量忧患意识。强调质量对于学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作用, 不断增强质量危机感和紧迫感;第三, 要树立质量责任意识。坚持把质量作为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第一要素;第四, 要树立质量道德意识。在教育教学、科学研究及管理过程中能不畏外界压力和不正当经济利益的诱惑, 自愿表现出符合质量要求的行为意识和习惯;第五, 要树立质量管理意识。遵循质量形成的客观规律, 广泛适用现代质量控制技术和方法实现对质量事故的预测、预防和控制。

3. 要建立全面的质量标准

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标准的确立应从学校和学生这两个层面进行综合考虑。从学校这一层面来看, 质量标准主要体现在:学校是否确立了明确的人才培养的目标与规格, 是否建立了规范的教学质量保障机制、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和教学质量评价机制, 是否能够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既有一定理论基础, 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创造型人才;从学生这一层面来看, 质量标准则主要体现在:是否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职业道德, 是否具有健康的心理和体魄, 是否具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 是否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底蕴, 是否具有一定的计算机水平、外语及外贸知识, 是否具有适应岗位所要求的高技术技能、并能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 等等。

4. 要开展全员的质量管理

所谓全员的质量管理就是指学校的各个部门和全体教职工都要积极参与到提升教育质量的实践中来, 以充分发挥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方面保障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4]。管理系统对质量管理负有关键性的责任, 要以高质量和高效率的质量管理服务于教师和学生, 充分发挥对提升教育质量的协助、支持和保障作用。学科教师应树立质量是生命的意识, 切实履行起质量责任。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主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改革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 使课程和教学符合学生的潜在优势;要积极开展教学改革研究, 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撑。同时, 地方高校还要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在质量管理中的主体地位作用。

5. 要实施全程的质量监控

地方高校实施全程的质量监控主要是指学校要把不断提升教学质量的意识贯穿于学校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要从教学质量形成的各环节各方面入手, 做好预防、检查、管理和服务等多项工作, 包括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制定、专业设置、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和教学评价过程的管理。全程结束后, 要坚持对毕业生进行跟踪培养, 即通过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 反馈学校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各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适时地进行调整, 再对质量标准提出新的修订意见, 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李军靠, 杨建军.地方高校教育质量提升的障碍透析[J].教育评论, 2007, (06) .

[2]李泉.高等教育大众化中地方高校教育质量问题探究[J].中国科技信息, 2005, (17) .

[3]喻绍贤.高校扩招与保证教育质量问题初探[J].教育探索, 2000, (03) .

地方高校学生礼仪教育实施原则探究 篇9

一、坚持寓道德教育于礼仪教育之中的原则

礼仪与道德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 正所谓“礼者, 德之基也”, “人而无礼, 焉以为德”。礼仪既表现为外在的礼貌、礼节等行为方式, 又表现为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道德修养, 而非仅仅是形式上的要求。“礼仪的精髓就在于内在和外在的和谐、高度统一”。[1]礼仪不仅反映个人的精神面貌, 更能折射出整个社会的道德风尚, 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风貌、道德水准、文明程度、文化特色、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志。人们对礼仪的学习和运用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接受熏陶和教育, 提高道德是非辨别能力, 陶冶道德情操, 培养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道德自律精神的道德社会化过程。

大学生礼仪教育属于德育的范畴, 其目标是德育目标的一部分, 更是教育目标的一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 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 礼仪作为道德的外化和社会公认的行为准则, 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准的提升具有重要的外部强化作用。因此, 地方高校应将礼仪教育作为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切入口”, 作为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采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 从具体的礼仪行为培养做起, 促进大学生养成礼仪习惯, 增强礼仪意识, 塑造礼仪精神, 从而实现礼仪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渗透, 达到“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在提高礼仪修养的同时, 潜移默化地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观念、道德品质。这对于提高地方高校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具有突出的作用。[2]

二、坚持以传统礼仪为基础的原则

“礼”在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中, 是一种制度秩序, 更是一种道德规范。孔子将“礼”既作为治国安邦、平定天下的基础, 又视为个人追求德性崇高所必需的修养环节与修养过程。他在教授学生知识中, 将礼仪作为必修的课程, 其所授“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之礼在很大程度上是礼仪的内容。孔子的“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的思想, 教导人们唯有修养上注重礼节、仪表与质朴品格有机结合的人, 才能成为真正有道德的人。荀子提出:“人无礼则不生, 事无礼则不成, 国无礼则不宁”, 并把礼与法相提并论, “礼仪者, 治之始也”, “礼仪制而制法度”。管子把礼仪视为立国的精神之本, 指出:“礼义廉耻, 国之四维, 四维不张, 国乃灭亡。”

中国传统社会里, 主要是通过学礼、用礼、保礼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规范人们的道德行为, 保证社会道德准则的实施的。《三字经》、《弟子规》、《颜氏家训》、《仪礼》、《周礼》、《礼记》等著作中, 都涉及了古代礼仪的各个方面。从礼俗到礼制, 从儿童教育到成人教育, 包括对人的吃穿住行都做出了详细的礼的规范, 形成了完备的礼仪教育规范体系。

礼仪是具有时代性的。现代社会生活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我们在具体的礼仪规范上不必囿于古礼, 而应加以调整与现代社会相符。传统礼仪的精髓不应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变化, 相反, 当前我们更需积极汲取传统礼仪中的精华, 将“仁爱、忠孝、信义、和平”等中华传统礼仪精神传承下去, 这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基本要求, 更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容。因此, 地方高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应坚持以传统礼仪为基础, 通过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组织学生重读礼仪经典著作, 学习名人的礼仪修身故事, 深入挖掘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观等活动, 对学生进行礼仪熏陶教育, 从而使学生体认中华传统美德, 唤起内心向善的情感, 培养学生对传统礼仪精神的认同感, 继而坚定学生学习礼仪的信念, 主动担负起传承与发扬礼仪文明的重任, 发挥文化育人、文化立人的作用。

三、坚持知行合一的原则

所谓“知”, 就是知晓, 就是要懂得、明晰关于具体的礼仪规范、原则、要求等规定;“行”, 就是实践、行动, 就是要用礼、守礼, 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自觉遵从礼仪的行为习惯等。在礼仪教育实施过程中, “知”与“行”不能割裂。“知”是前提、是基础、是准则, “行”是贯彻、是执行、是落实, “知”的目的最终在于“行”。所以, 地方高校礼仪教育应使学生不仅学礼、知礼、懂礼, 更自觉用礼、守礼, 做到知行合一。

礼仪修养的形成首先要“懂礼”。部分大学生之所以出现“无礼”的礼仪失范行为是因为其“无知”即缺乏礼仪知识。因此, 地方高校首先要通过开展礼仪教育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礼仪知识, 使学生获得更多关于礼仪的理性认识, 避免因缺乏礼仪知识而出现实际行为不符合礼仪规范, 或者由于对礼仪知识的错知而导致错误行动等现象。

其次, 地方高校要强化学生礼仪行为训练, 使学生准确地运用礼仪常识和规范, 提高文明礼仪的使用程度, 继而形成礼仪习惯。“习惯不是一般行为, 而是一种定型性行为, 是经过反复练习养成的语言、行为、思维等生活方式, 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一系列的条件反射。”[3]要想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礼仪行为习惯, 对于具体的礼仪规范就不能光说不练, 应通过持之以恒的行为养成训练将知识讲授、模拟训练和日常养成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使学生将礼仪规范内化为自身素质。基于此, 地方高校应充分利用课堂、学校典礼、会议等场合将礼仪训练融入生活实践中, 对大学生进行礼仪教育;积极开展礼仪知识竞赛、礼仪标兵评选、演讲赛等各项实践活动, 提高学生的礼仪修养;通过经常性组织礼仪专题讲座、校园不文明行为评选等活动, 让大学生直接参与讨论和评议, 引起其感情上的共鸣, 形成践行礼仪的内驱力。继而促使学生自觉规范言谈举止, 提高内在道德品质、思想境界、精神气质和文化涵养, 达到知书达理, 最终实现“修于内, 形于外”。

四、坚持长期性与阶段性的原则

礼仪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践行礼仪不可能一蹴而就, 礼仪素质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大部分学生在礼仪课程学习期间进步明显、提高迅速, 随着课程结束和时间的推移, 学生没有了特定的环境和督促, 一旦礼仪习惯没有养成, 言行就可能会逐渐恢复到学习礼仪之前的状态。要想让学生做到时时习礼、处处用礼, 关键是培养学生的礼仪习惯, 使学生的礼仪行为带有内在情感的自觉性, 使守礼成为一种价值观、一种高尚的人格力量。因此, 地方高校必须遵循礼仪教育的客观规律, 树立长期理念, 持之以恒地开展大学生礼仪教育。一方面要重视课堂这一礼仪教育的前沿阵地, 建立科学的礼仪课程体系, 把礼仪课程贯穿到大学生在校的各个学期, 而不是仅仅一学期结束。另一方面, 要修订和完善大学生礼仪行为规范, 充分运用校园媒介, 多途径渲染文明礼仪氛围, 创新礼仪教育实践形式, 营造良好的礼仪养成氛围。

同时, 大学生礼仪教育应坚持阶段性原则。从教育学角度看, 教育本身具有阶段性和渐进性, 大学生礼仪素质的培养提高应是一个从低级到高级、螺旋式的渐进过程, 礼仪教育内容、目标应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相吻合。对低年级的学生重点开展日常行为礼仪教育, 主要包括以仪容仪表仪态为核心内容的个人礼仪、家庭生活礼仪、校园生活礼仪、社会公共生活礼仪等。对高年级学生主要结合专业开展面向社会的专业礼仪教育, 特别是具有专门针对性的职场礼仪规范教育, 为大学生进入职场做准备。地方高校学生礼仪教育应强化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礼仪文化的基本理论教育, 提高大学生对礼仪文化的理性认识水平, 形成礼仪精神。

五、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一致的原则

礼仪教育包含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两种形式。如果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所提供的教育性经验不一致, 隐形教育因素就会演变为巨大的、无形的“阻抗”因素, 导致学生对教育影响产生逆反心理, 削弱甚至抵消显性教育的效果, 或者出现表面上遵从显性教育, 而实际上却遵循与显性教育完全相反的隐性教育的“伪君子”现象。因此, 地方高校礼仪教育必须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 教师的态度应真诚。在显性教育的各个环节, 教师要以真诚的态度、宽广的胸怀向学生展开心扉, 以无形的人格力量影响和教育学生。避免用教育者的权威掩饰自己的行为, 否则很容易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心口不一, 进而对教育内容产生怀疑, 削弱显性教育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青年对于实际生活中不符合道德原则的事情是高度敏感的。在那些口头上一套而实际上是另一套的地方, 只能培养伪君子、下贱虫和背弃信念的人。”[4]

其次, 地方高校应提高教师整体礼仪修养。教师的言谈举止对学生形成礼仪意识、发生礼仪行为、凝聚礼仪精神具有直接的影响。为此, 应加强教师礼仪教育培训, 强化教师的身教作用, 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以职业化的要求要求自己。全体教职工在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过程中能按照合乎礼仪要求的方式进行, 以良好的师德师风为学生树立楷模, 发挥示范作用, 使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家庭和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影响要一致。如果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的影响与学校教育存在较大差异, 那么, 学校教育的效果就会被削弱甚至抵消。学校教育既要适应社会环境, 又要超越社会环境, 并发挥学校作为文化高地的作用, 辐射、影响和带动家庭、社区文化建设,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

六、坚持直接教育与间接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首先, 地方高校加强礼仪教育要发挥好课堂这一礼仪教育前沿阵地的主导作用。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统领其他课程中的礼仪教育因素并起着系统化和整合作用, 要特别注意做好专门的礼仪教育课程建设。同时, 还要有专门的礼仪教育教师、研究者和其他权威人士对礼 (下转第137页) (上接第127页) 仪教育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教育因素进行整合, 加强礼仪教育资源库建设与管理。这是发挥直接教育主导作用的关键。

其次, 高度重视间接教育的作用。间接教育指的是在学生意识不到的状态下进行的教育活动, 它是直接礼仪教育的延伸与补充。营造良好的礼仪氛围应是对大学生进行间接礼仪教育的有效方式。地方高校应制定大学生行为规范, 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 以制度管理为依托, 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创设高品位的校园礼仪环境, 如在办公楼、教学楼、食堂、学生宿舍等公共场所张贴文明礼仪提示标语、增设穿衣镜、放置名人塑像并附上其修身立业事迹的介绍等方式, 随时随地提醒师生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增强礼仪意识;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礼仪文化活动, 拓展礼仪教育平台, 通过评选校内不文明现象、讨论、演讲、礼仪大赛、青年文明岗等活动, 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作用, 营造人人重礼仪、事事讲礼仪、处处现文明的礼仪教育氛围。

摘要:地方高校加强学生礼仪教育, 既是作为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切入口”, 又是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手段, 更是文化强国战略的迫切要求。地方高校礼仪教育的实施, 必须明确礼仪教育的基本原则, 由此方能确保地方高校学生礼仪教育发展的正确方向并取得实效。

关键词:地方高校,大学生礼仪教育,实施原则

参考文献

[1]刘娅凤.大学生礼仪教育内涵厘定[J].文教资料, 2011 (08) :230-231.

[2]刘娅凤.从就业视角解读地方院校加强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当代价值[J].佳木斯大学学报, 2011 (08) :132-133.

[3]简福平.试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思想理论教育导刊[J].2009 (05) :87-89.

论地方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 篇10

就文化素质而言, 它主要包括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两个方面。人文素质指人所具有的人文知识和由知识内化成的人文精神。人文知识是人类关于人文领域 (主要是精神生活领域) 的基本知识;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 它是由人类优秀文化积淀、凝聚而成, 凝结为人的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理想人格和精神境界。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树立科学思想, 崇尚科学精神, 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1]

素质教育内涵很丰富, 按照教育学的理论, 素质教育是指以提高国民或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宗旨的以人的成才要素和发展为目的的教育。[2]而人文素质教育, 是指培养“如何做人”的教育, 它将人类优秀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社会实践等各种途径内化为人们的人格、气质、修养, 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哲学家康德说过, 人只有经过教育才能成为人。拉美特利认为, 自然虽然创造了人, 但却使人屈居于动物之下, 唯有教育才提升了人, 使人居于动物之上。这些对教育意义与价值的理解, 阐述了教育的首要意义是对每一个生命的无条件尊重和关爱。知识来源于生活, 人是教育的主体和目的, 教育要致力于人的自我发展和解放, 向生活世界和生命世界回归, 使人由“自然人”走向“文化人”和“道德人”。因此, “人文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一种人性教育, 是将人文精神通过教育教学活动、环境熏陶等方式和途径内化为人的品格因素, 进而净化和提升人的精神世界, 使人成为有个性、具有思维能动性的、向善的以及有境界的人, 最终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全面塑造”。[3]

二地方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作用

高校的人文素质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 通过多种形式的知识传授和环境熏陶, 促使受教育者通过自身的内化和发展, 逐步形成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和价值取向的教育。对于地方普通高校来说, 主要有以下作用:

1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和谐发展

强调人自身的和谐, 实际上是以人为本思想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思想的体现, 也是个人追求真、善、美的艰难而又幸福的历程。人的自身和谐是指人的内在条件和外在表现都能同时代和社会相适应, 并在积极推动社会和时代进步的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 实现人生的价值。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思想层面:指个人的思想、观念能够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能够与时代进步的节奏相合拍, 即能够与时俱进。二是心理层面:指人的心理处于健康积极的状态, 乐观平和, 进取洒脱。三是品质层面:核心是能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四是能力层面。指人的能力得到全面、自由和个性化的发展。其核心是人的内在素质, 即人的精神境界和思想意识, 而这一切无不与人的人文素质直接相关。由此可见, 人文素质的提高, 既是人的自身和谐发展的内容, 亦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内容, 也是人的专业能力、业务素质等其他方面发展的必要条件。

2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也是知识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创新教育, 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已成为高等教育的神圣使命。笔者所在一所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拥有核类特色专业。随着国家核电技术不断的更新换代, 计算机技术以及其他辅助技术的快速发展, 使高校核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定位已经由以前单纯的“技术型”发展为现在的“研究型+技术型”, 仅仅是“技术型”已经不能够满足核电发展的要求了。因此注重学生个人发展潜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特别是学生在技术研究领域的突破尤为重要。核类学生由于受专业课程的限制, 较偏重数理逻辑和计算, 缺乏形象思维、求异思维的能力。人文素质教育则可使学生经常进行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两种思维方式的交差、互补训练, 形成相对全面的知识结构, 这对于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能弥补核类专业大学生思维训练的不足, 锻炼其思维的多样性、完整性。因此,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 将为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开展创造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3有利于大学生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一个国家和民族, 要拥有自己的传统文化, 要在人类文明中以民族特有的文化形式立于世界。中华文化有着深厚而悠久的历史传统, 是中华民族丰富而灿烂的文化宝藏, 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民族影响力, 是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成果, 是经历了人类历史的筛选而积淀、结晶下来的人类宝贵的财富。它有助于人们认识生活, 能够教育人们对生活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法, 净化人们的道德情操, 激励人们奋发向上。中华文化源源流长、博大精深, 人文知识丰厚, 开展人文素质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核类专业大学生作为国家高层次的人才, 对传承中华文化当然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 对核类专业大学生进行人文素质教育, 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历史、政治、文学、艺术、哲学、宗教以及民族精神、民族传统等方面的知识, 有利于他们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三地方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1传统观念的误导

我国高校的传统历来都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和能力教育, 只是近年来, 才开始注重全面培养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育问题。尽管如此, 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没有能够得到很好的能力和素质教育。如我校本科生教育也存在这样的问题, 即素质教育包括人文素质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不够, 这就导致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不强。一些核工业企业的人事部门反映, 新毕业的核类本科学生一般都愿意接受分配的工作任务, 但是却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承担具有挑战性的研究工作。其实不是这些学生没有勇气, 而是高校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忽视了能力教育、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4]同时, 某些高校对人文素质教育存在教育认识与实践中的某些误解, 即将思想政治教育当成是人文素质教育, 或把人文学科的教育误认为就是人文素质教育, 这不仅窄化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 而且误解了教育本身。

2教育体制的偏差

人文素质教育有深厚的内涵、广泛的覆盖面,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社会、历史、哲学、法律、文学、艺术和管理等各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 具有明显的基础性和非功利性。它的一个重要目标在于帮助学生开拓思维、增长见识, 因此, 几乎所有高校人文学科门类都被纳入了人文素质教育的范畴之内。然而, 由于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形成了统一招生、统一学制、统一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尤其是统一的学年制和必修制, 使理工科院校本科生直至研究生的培养缺乏人文素质教育的回旋余地。再加上功利主义的价值取向, 地方高校课程设置片面性太强, 科学技术课程压力过大, 致使大学生严重缺乏全面发展的自主权。加之很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类教材缺乏, 而且教材内容也相当陈旧、老套, 不能针对不同学科类专业选用不同的教材, 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3课程所占比重偏少

目前, 地方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主要通过政治理论课教学和人文素质选修课来完成。但受教育传统影响, 所开设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门类和课时偏少, 成为制约人文素质教育效果的主要因素之一。如许多高校人文素质课程学分在学生所修读的总学分中所占比例较低, 一般占10%左右, 而美国、日本等国则达到20%以上, 甚至30%。据笔者所调查的湖南省一般地方高校的理工类专业, 即使把英语等与人文素质有一定关系的课程全部计入, 人文素质教育必修课的总学时大约也只能占必修课总学时的13%~18%, 如果只计算专门的人文素质课程, 这个比例只有2%~5%。[5]与国外比较先进的同类专业的课程设置相比, 我国理工类高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课时过少的问题非常突出。因此, 人文素质教育实际上仅流于形式, 作用也极其有限。如何把人文素质教育课程和中心教学任务有机组合起来, 以达到最佳教育效益, 成为地方普通高校急需解决的课题。

4教学质量普遍不高

目前我国高校都开设了人文素质教育选修课,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教学质量普遍不高。一是人文素质课程缺乏专任教师, 基本上都是由教师在专业课程之外兼任;二是绝大多数高校人文素质选修课的开设取决于教师的兴趣, 而非取决于教育的需求, 且开设没有系统性, 课程设置大都未经过充分的论证, 未能形成一个具有普适性的合理、科学、完善而有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部分教师对人文素质课程不重视, 备课不充分甚至不备课, 教师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学生的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都有负面影响。部分教师授课过分突出人文类课程的工具性和实用性, 忽视其深刻的文化性、思想性和审美性, 没有从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思考。有的人文素质教育课教师以满堂灌的形式讲授常识性的知识, 不能以课程的专业性、科学性获得学生的重视, 有的教师往往以一些通俗有趣的情节、奇闻轶事或影视作品来吸引学生, 导致教学效果背离了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的初衷。

四地方普通高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1促进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的和谐发展

当前, 培养基础知识宽厚、创新意识强烈、具有良好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的优秀人才是教育改革的目标。地方高校应把人文素质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基本素质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渗透到高等教育的各个方面, 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 在组织和实施各种专业教育时, 都要注意结合人文教育的内容, 努力把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在强调科学教育的同时, 加强人文教育, 促进了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 [6]在科学教育中贯彻人文精神, 使两个方面的教育内容互相补充, 在教育思想上融为一体, 互相促进, 让学生了解不同学科的思想内涵和思维方式, 让思维角度从平面走向立体, 使人的思想、品格、情趣更加丰富, 成为一个更有能力、更关心外界事务、更加完善的人。高校有责任帮助和推动学生树立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协调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在提高科学兴趣的同时, 客观、准确地认识科学技术带给人类的负面影响, 并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01 29以辨证的观点考察科学技术与人类现代生活间的相互关系, 认识自然科学与历史学、地理学、文化艺术学等人文社会科学间的密切关系, 促进互相交流、共同进步, 培养更多身心和谐发展、人文素养与科学精神和谐共存的年青一代。

2构建独具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

课程的结构决定学生的素质结构。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也是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点。要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和人文精神, 必须积极推进课程教学体系改革, 加强人文课程建设, 拓宽人文教育, 在学科结构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上重视文理学科知识的综合和融合, 建立有利于学生人文素质提高的, 具有广泛性、交叉性和时代特征的人文素质课程体系:一是本着理论够用的原则, 减少必修课, 增设人文社会科学课程, 增加选修课, 设置文理交融渗透的新型课程和学科。规定各类学生既要学习专业知识, 又要学习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允许学生根据需要与可能自由选修各门课程, 制定和实行学分制。二是设置一系列面向全体学生的, 反映各学科前沿发展动态以及该学科与人类社会发展相互关系为主要内容的课程, 使学生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和研究前沿, 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开阔学生的视野。三是开设一系列适合大学生特点的有特色的人文课程和艺术课程, 使人文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与实践教学得到有机统一。

3开设丰富多彩的人文素质教育类活动

高校应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定位, 与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科特点、学科结构、教育资源相结合, 开设各具特色的人文教育类活动, 这对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有着积极的意义。活动包括: (1) 长期的学术讲座。学术讲座和报告以其形式的开放性、内容的集中性、双方的互动性对观众往往能产生巨大的影响, 把讲座这一辐射面广、影响范围大的学术活动制度化, 在校园中营造浓郁的学术氛围, 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2) 有特色的校园文化活动。丰富的校园文化能够启迪学生在行动中体悟、在实践中提高, 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养成具有滴水穿石的功效。如我校团委、学生会组织开展的“读百部名著、观百部名片、赏百首名曲、听百家讲坛、识百位名人”活动, 以及配以专题讲座、文化橱窗、名片欣赏、知识竞赛、征文比赛等一系列活动, 使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统一在人文教育的旗帜下, 得到了系统深入的开展。 (3) 深入的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工作、社区服务、暑期社会实践等活动不仅能够巩固和加深学生学习到的各种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更重要的是, 可以让学生在参与各类社会实践活动中自我表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提高, 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责任感, 培养服务意识和回报社会的奉献精神。

4创新和优化人文素质教育的环境

人文环境是一所高校的底蕴。人文教育水平反映了一所高校的品位、格调, 也影响着学校进一步发展的前景。深厚的历史和传统, 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清雅的校园环境, 丰富的人文景观, 对大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升华人格、陶冶精神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高校的人文环境也是人文素质教育课30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1|01

程的重要内容和环节, 属于潜层教育资源, 它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发挥着广泛、久远而又深刻的教育作用。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1) 物质的环境:主要包括校园内的各种建筑物与设施、教学科研设备、图书资料、教室布置、文化橱窗、校园道路、校园设计与美化等。校园的自然环境、文化设施和校舍建筑是现代大学人文、学术氛围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学校的外显课程。一所学校其精神风貌, 只有通过物化的形态才能体现出来。 (2) 精神环境:如学校的校史校训、优良的办学水平、文化氛围、学术风气、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等。精神环境是人文教育环境课程的深层内核, 是学校重要的隐性课程。人文素质的环境课程及其所形成的人文氛围, 对大学生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道德情操、审美观念及生活准则具有不可忽视的教育功能。 (3) 制度环境, 如政策保障、组织保障、教师保障、经费保障、课时保障、评价机制等, 健全的制度环境, 是人文素质教育得以贯彻和实施的重要支撑。[7]

5探索提高教师素质的途径与机制

大学教师作为高等学校各项活动的主导力量, 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为此。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对教师的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培训工作, 积极探索提高大学教师修养水平的途径、方法与机制。一是提高大学新教师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在其准教师阶段的求学过程中, 就要强化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训练, 使大学教师队伍的素质在其源头就能得以改善。二是采取各种方法途径, 加强对高校教师的在职培训与考核工作。一方面要着力提高高校教师对人文素质教育必要性的认识, 使其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更新知识, 由单纯的学科知识型教师向具有综合素质的智能型教师转变的动力和积极性。另一方面还要在制度保证、机制促进方面下工夫, 推动广大教师实现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双提高”。三是积极倡导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 做到科研、教学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 以适应新时期对高校教师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的要求。

参考文献

[1]何真.发展中国家的科学素养[J].国外社会科学, 2003 (6) :113.

[2]吕育康.非主流教育新视野[M].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2004:253.

[3]张应强.信息时代与大学文化素质教育[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5) :14.

[4]宋碧英, 于涛, 程品晶.核类专业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初探[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0 (8) :24.

[5]王莉, 傅新禾.农业院校人文素质教育课程体系设置探析[J].学理论, 2010 (6) :202-204.

[6]周远清.挑战重理轻文, 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2 (1) :15.

上一篇:全息影像下一篇:茶叶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