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国际竞争力

2024-07-06

区域国际竞争力(精选十篇)

区域国际竞争力 篇1

一、以竞争力为导向制定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内涵与意义

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 虽然有不同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给出多种定义, 但其主要内容, 均指向高等教育的跨境或跨国性活动, 包括学生、教师及学者的跨境流动, 学术思想内容的跨境流动, 高等院校之间的跨境合作, 以及高等教育对整个国家在国际范围内之影响力的作用等。其内涵, 是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高等教育发展置于国际背景之中, 通过跨境性的高等教育活动, 广泛吸纳世界各国的优质资源, 加速本国高等教育实力乃至国家实力增长的过程。因此,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其目标是在全球范围内聚集和整合资源, 以提升本国高等教育的实力与水平。

高等教育竞争力, 主要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高等教育的产出在与别国比较时所具有的相对优势和能力, 通常被认为是国家或区域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指标很多, 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 主要包括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源的贡献, 高等教育对经济的贡献, 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的贡献四个层面[1]。无论是哪个层面实力的提升, 都需要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而高等教育国际化, 正是从全球视角集聚资源、取长补短、形成比较优势和扩大影响力的快捷路径, 将两者有机结合并进行战略设计具有重大意义。

(一) 有利于确立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目标

任何理性的行为都具有一定的目标取向。对于发达国家而言, “国际化”可以持续增强对世界各国的文化渗透和影响力, 并通过教育交流, 以最直接的方式广聚国际一流人才, 从而保证其在教育、文化和科技上的绝对优势和领先地位;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 借助高等教育资源的全球配置和广泛合作, 可以开阔国民视野, 并以最快捷的方式获得世界先进技术与经验, 从而迅速提升本国教育实力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 是在正确分析和评估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现状的基础上, 通过有针对性的高等教育跨境性活动,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重组和优化配置的过程。明确的竞争力导向, 可以避免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合作的简单化、片面化的认知和理念, 可避免合作进程中的照抄照搬以及合作目标发散、合作对象分散的弊端, 从而将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纳入科学、系统的战略规划范畴, 围绕高等教育主要活动领域开展长期、稳定、深入的实质性合作, 进而提高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和效率。

(二) 有利于正确评价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目前, 世界各国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并没有完全一致的评价标准。从通用性较高的如UNESCO、IMD等机构的指标体系来看, 它们基本上都反映了把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作为依据的事实。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评价, 将各项指标统一到提升竞争力这一核心内容上, 高等教育的各种跨境活动, 则主要是围绕是否有利于提升高等教育对人力资源、经济发展和知识创新的贡献率进行评价。具体而言, 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评价标准, 将主要集中在是否拥有一批占领世界学术前沿的重点学科;是否拥有一批在国际科学技术教育领域具有影响力、工作前沿一线的科学家、教授和能在各类国际组织充分发挥作用的专家、学者;以及是否具有国际化、高标准的专业结构、教学体系、知识创新、科技创新和科研成果转化能力等方面。这些指标, 不仅将国际化的评价标准与概念内涵相统一, 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对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方向发挥着引导作用。

(三) 有利于合理选择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路径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广泛深入发展的今天, 区域高等教育的跨境活动日趋增强, 其动因固然有政治、经济和学术等多种因素, 但是, 应对激烈的高等教育市场竞争、提高国际合作效率、保持或提升区域竞争力, 却是不同动因的共同目标取向。这一目标取向, 是合理选择高等教育跨境活动具体路径的重要依据。笔者认为, 围绕提升竞争力这一目标取向, 区域内高校可以依据其目标定位, 进一步凝练国际合作的对象与方向, 可以从建立高水平的战略合作平台入手, 着力建立长期、稳定、持续的战略合作机制。而区域政府, 更可以有针对性地做好国际交流与合作规划, 并为拓展国际合作的层次、范围提供更有效的保障。

二、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实证研究

(一) 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及优劣势分析

1. 国际视域中我国高等教育的竞争力评价。

目前, 关于高等教育竞争力的研究成果较多, 中国教科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在对UNESCO、WEF、THE、IMD等国际权威机构的教育评价指标进行系统梳理和筛选基础上, 遵循指标数据的敏感性、可获得性和国际可比性的原则, 构建了基于“高等教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的贡献”两个维度的12项指标的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并对53个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均值、绝对值和相对值进行了排名。其中综合指数排名前10位国家及我国的情况见表1。

根据比较, 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绝对值指数排名为第18位, 但相对值指数排名则降至第50位。总体来看, 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综合指数排名第33位。为更好地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现实状况, 该课题组还对我国高等教育竞争力的优劣势指标进行了具体分析, 具体情况见表2。

从以上排名情况可见, 在国际比较视域中, 我国高等教育的总体竞争力尚处于中游水平。总体来看:第一, 伴随高等教育大发展战略, 我国高等教育的规模和总量已经具有一定的优势, 特别是在校大学生人数、全职研发人员数、科技论文数量和专利数量等方面已居于世界前列。此外, 由于同时关注了质量提升的问题, 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雇主评价、同行评价口碑较好, 位次上升也较快。第二, 与我国人口基数大的国情密切相关,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对指数并不高, 规模、数量等优势指标转换成相对指标后位次后移, 这说明, 相对于国情和需求来说, 高等教育还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第三, 高等教育对知识创新、经济发展的贡献较为滞后, 大学与企业的合作、大学教育满足竞争经济需要等指标均位居后列, 与世界上多数国家差距较大, 与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与需求极不相称。因此, 从国际比较视域看, 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仍然要遵循适度扩大规模, 努力提高质量, 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知识创新、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路径, 这为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2. 国内视域中辽宁高等教育竞争力评价。

笔者结合中国教科院国家高等教育竞争力的指标设计, 并根据数据选取的系统性、可获得性和可比性等原则, 构建了包括“教育资源”、“教育效益”两个维度, 涉及教育规模、师资力量、基础资源、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6方面要素的30个指标体系, 用以衡量省级高等教育竞争力。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9》、《中国教育统计年鉴2008》、2002-2008年的《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国教育部门户网站、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中国社会科学基金委员会网站的公开数据, 通过SPSS软件进行标准化处理, 等权相加得出全国31个省市高等教育竞争力得分和排序。其中, 东北三省及环渤海经济区各省市排序情况见表3, 东北三省及东部沿海各省市排序情况见表4。

比较表明, 辽宁高等教育的综合竞争力处于全国各省份竞争力前1/3的位置。与东北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区7省市比较, 居第4位, 落后于天津、吉林、黑龙江等省份, 但明显领先于河北、内蒙古和山东省;与东部沿海11省市比较, 辽宁居第9位, 仅领先于福建和山东。由此可见, 辽宁作为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大省, 在教育规模、师资力量、人才培养与科研实力上已经居于全国前列。但是, 与沿海发达省市、东北地区及环渤海经济区先进省市相比, 在基础资源和教育投入方面存在明显的短板, 特别是在生均教学和实验设备、生均固定资产、国家人才培养基地数量、国家自然和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数量等指标为代表的基础资源方面更为薄弱。因此, 从国内比较视域看, 辽宁高等教育当前最紧要的问题是破解决高等教育快速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短板, 并在经济振兴过程中给予高等教育更多的经费支持, 尤其是要利用好其位于我国东北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的重要结合部, 以及其连接欧亚大陆桥的重要门户和前沿地带的区位优势, 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种市场, 在更广泛的范围内集聚资源、优化配置, 为东北等老工业基地的全面振兴, 以及我国在东北亚产业分工体系中地位的提升与工业能力的增加, 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

(二) 辽宁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要点

辽宁是我国传统的高等教育大省, 科教基础雄厚, 是我国原行业院校布局最多的省份之一, 一批高校与学科专业主要是围绕着东北重工业基地布局, 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近年来, 辽宁高等教育大省地位不断巩固, 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2012年, 全省共有普通高校112所, 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规模123.2万人,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8%。70多所高校与国外千余所高校、教育机构、民间团体建立了友好关系, 留学生总规模达到16578人, 留学生国别达到160个国家, 中国政府奖学金接受院校达到18所, 全省高校在14个国家建立了16所孔子学院和1所孔子课堂。但是, 正如前面分析所见, 辽宁高等教育竞争力仍有较大上升的空间, 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还存在对外开放程度不够高、国际化人才培养不够多、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力度不够大等问题。

服务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战略, 以及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蒙东和黑龙江沿边开放带等国家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战略布局, 辽宁应充分发挥大省责任, 利用良好的区位优势, 以服务和提升区域竞争力、高等教育竞争力为根本目标取向, 以“国际视野、国际理念、国际模式、国际水准和国际地位”为衡量标尺, 凝练国际合作方向、提高国际交流效率, 通过有选择、有针对性的高等教育跨境活动, 着力打造区域性国际教育基地、高端人才集聚基地和国家面向东北亚、面向世界的重要文化软实力输出中心。其战略要点如下:

1. 制定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 形成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一体化战略布局。

服务于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及国家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战略布局, 以推动辽宁快速融入东北亚产业分工协作体系并形成优势为出发点, 制定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 确定合作与交流的优先领域和有效方式。与此同时, 更要充分利用地缘优势, 以大国思维定位东北亚教育合作, 建立多种形式的教育合作体系, 推进长远的合作发展, 努力提升辽宁高等教育在东北亚教育市场中的地位。其战略重点:一是支持大连成为东北亚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中心和留学中心。加强大连、丹东等市重点面向日、韩等国的交流与合作, 以打造承接国际先进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转移的人才与科技基地为重点, 建立辽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新高地。二是着力提升沈阳等中部城市群高校的对外开放水平, 重点支持其面向欧美等发达国家以及日、俄、韩等国的交流与合作, 以加强高校间的国际科技合作、重点学科和优势特色专业的学术交流为重点, 将沈阳建设成为高等教育面向东北亚内陆腹地的开发开放先导区域。三是推动省内各高校有计划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 根据高校的分工类型、办学目标和办学定位, 凝练目标、选择伙伴、健全机制、提高效率, 以提升学校的国际国内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为目标, 开展多形式的跨境活动。

2. 依托高校重点学科和科技平台, 打造区域高端人才集聚高地。

人的流动始终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核心, 保证获得足够数量的高质量人才是当前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的重点。配合辽宁经济转型和产业发展需求, 要加强紧缺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以高校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平台为依托, 广泛吸纳海外优秀顶尖的科技、教学、管理人才, 从根本上改善辽宁高端人才结构, 助力区域经济的振兴。具体措施:一是确定高校引进高端人才的重点领域, 率先加大对高精尖技术人才、首席科学家、高校重点学科带头人等三类紧缺人才的聘任和引进力度;支持不同类型院校, 围绕优势学科领域建立完善外国专家信息库, 形成科学的外国专家聘任、筛选机制, 引进、聘任一批国际顶尖的一流人才来领衔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二是创新吸收、引进海外高端人才的工作机制。开辟引智“绿色通道”, 缩短引智程序和周期, 参照国际通用模式, 实行国际通行的绩效考核标准和办法, 完善外籍人员来华工作学习的支持政策, 不断扩大外国专家学者的聘任规模和质量。三是加快高校教师“走出去”和“引进来”的步伐。坚持人才的自主培养与外部引进并举, 除继续做好高质量的引智工作外, 更要不断提升自身教师队伍的国际化素质, 要把面向海外公开招聘教师和管理人员的政策, 大学校长在国外学习、教学和从事行政管理的经历, 具有国外学习或从事过教学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 拥有双语教学技能教师的数量等, 作为评价高校国际化水平的重要指标。

3. 加强与国外高水平院校的教学、科研合作, 打造区域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高地。

教学、科研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是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点所在。应结合区域高校的不同定位, 从集聚国际优质资源的角度, 有选择地开展与国外高水平院校的教学、科研合作。首先, 加强与欧美等发达国家或地区一流大学的联合办学。选择一些国际化程度和国际知名度较高的院校, 与之达成国际合作办学协议, 互通学习课程、互认学分、学位和文凭, 促进省内高校学习发达国家优秀办学理念和教学方法, 获取更多更新的世界性先进教研成果。其次, 改变“一校、一院”开展国际合作的常规做法, 建立区域性教学联合体, 通过省内高校的校际合作, 并采用集团化的运作模式, 进行国际化教育改革实验, 创新开放办学机制, 扩大与周边国家的教学交流与合作, 开辟建立共同的东北亚教育市场。第三, 推进核心专业课程与教材的国际化。除在传统课程中增加诸如人口、环境等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内容, 积极开设诸如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等国际化课程外, 更要在高校核心专业、学科中及时补充国外最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科技成果, 积极引进国外原版教材进行双语教学或辅助教学。与此同时, 要瞄准东北亚人力资源市场, 以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对外开放的要求, 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2]为目标, 推动有条件的高校开设俄、日、韩、蒙等小语种, 满足辽宁与周边国家经济文化交往日益频繁的需要。第四, 加强政府对高校科研与学术交流活动的引导。确定高校国际科技合作和学术交流的优先领域, 加强与日本在农、林、医、环保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加强与韩国在海洋领域及核能领域的合作;加强与俄罗斯在航天、机电和医药等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等。与此同时, 围绕辽宁的产业需求和各高校优势学科, 在相关领域遴选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建立跨国联合科技研发机构和联合科技攻关机制, 形成一批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重大科研成果。

4.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 加快形成区域性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中心和留学中心。

以打造富有吸引力的留学生教育基地为目标, 积极利用好区位优势, 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重点措施:一是配合“留学中国”计划制订好区域规划。立足周边、面向欧美、拓展亚非拉地区生源, 加快形成大连东北亚国际高等教育交流中心和留学中心, 提升沈阳中部城市群高校的对外开放水平, 把大连建设成为辽宁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新高地, 把沈阳建设成为面向东北亚内陆腹地的开放先导区。二是进一步完善政府留学生奖学金项目, 鼓励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设立外国留学生奖学金, 积极吸引海外优秀人才。在充分挖掘区域高校在语言、艺术和中医药学等吸引力的同时, 开发与区域经济结合紧密的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钢铁石化以及电子科技、新型农业等应用学科专业的特色和吸引力, 拓展外国留学生教育的领域、类别与层次。三是创新出国留学教育的体制机制。建立以政府财政支持为主、其他渠道为辅的出国留学教育基金制度, 确定出国留学教育基金重点资助的学科领域, 扩大出国留学基金资助的规模与范围。建立出国留学与回国就业的培养链接机制, 进一步完善吸引出国留学人员回国服务的政策体系。建立留学信息公开机制和留学预警机制, 通过公开留学国家的高校、生活和到该国留学人数的情况, 以及我国政府的留学生政策尤其是留学资助政策, 为出国留学生提供可靠的留学指南。加强对出国留学服务和培训机构的规范管理。建立和完善留学生回国服务录用考察机制和选拔机制, 刺激和引导留学朝良性方向发展。

5. 以高等教育国际交流活动为先导, 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输出中心。

高等教育领域的国际竞争力, 既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体现, 也是国家间文化软实力较量的平台[3,4]。推进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 必须以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凝聚力和感召力为目标, 自觉建设国家文化软实力输出中心。主要措施:一是推进国际理解教育, 促进文化互动融合。东北亚地区是世界上最重要、最复杂的区域, 要充分发挥教育活动在推动各国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共同发展方面的载体和先导作用, 利用辽宁的地缘优势, 设立多种文化交流和教育合作的机制。二是注重媒体和舆论宣传, 强化高校在国际交流中的品牌形象。通过举办国际教育展, 制定并实施科学的媒体宣传策略, 使高校主动在媒体传播中塑造形象、沟通信息, 获取发展契机, 提升文化竞争力, 进一步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三是发挥孔子学院在促进世界多角度了解中国文化方面的平台作用。要进一步挖掘辽宁高校在针灸按摩、中医美容和护理以及戏曲等方面的专业优势, 积极探讨专项孔子学院在东北亚及世界范围内的布局与扩展。同时, 还要从促进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角度, 探讨汉语国际推广的产业、市场运作模式, 积极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 特别是民营企业参与到汉语推广中来, 利用企业的灵活机制、市场意识, 开发出更适合市场需求的对外汉语产品和服务[5]。

三、基于竞争力导向的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保障机制

第一, 制定好中长期发展规划。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一个系统工程, 包含了人、财、物等多项内容的跨国界流动, 需要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教育发展阶段水平, 进行整体战略布局和路径设计。因而, 要通过系统的规划, 完善跨国校际合作的制度安排, 建立健全合作交流的协调机构与运行机制;要确定不同时期对外开放、院校交流与合作的战略目标与战略重点, 以集聚资源获得突破;要以合作项目或计划为牵引, 制定具体的实施流程路线图, 取得最大或最优的合作效率。

第二, 建立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基金。一方面, 建立由政府拨款、政府统筹的区域高等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基金, 主要用于支持与各国政府间的重大教育合作项目、教育教学合作体的建设;另一方面, 由政府、企业和社会捐助设立多样化的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基金, 开展多样化的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项目。

第三, 制定鼓励、支持国际交流与合作的相关政策条例。通过完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接受外国留学生管理办法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体系, 为区域高等教育国际化提供法规依据和保障。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国际比较教育研究中心.高等教育竞争力:模型、指标与国际比较[J].教育研究, 2012 (02) .

[2]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Z].2010-07-29.

[3]邓显超, 幺翔宇.文化软实力视野下国外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浅析[J].前沿, 2013 (09) .

[4]周远清.提高我国教育国际化水平[J].中国高教研究, 2010 (05) .

产业集群与区域竞争力 篇2

这种现象在产业经济学中被称为产业集群或产业集聚,英文为Industrial Clustering 。有关资料显示,块状产业“原产地”并非在中国,早在欧洲工业革命前后的荷兰、意大利 、瑞士就已出现。仅以瑞士为例,其钟表产业集群或聚集天下闻名,纺织机械产出能力世界 领先,医药、食品、银行、保险、旅游等产业也呈现出高度集群的规律。 产业集群经济是我国传统产业和现代制造业走向集约化、专业化的重要形式。目前,主 要在东部沿海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环太湖区、浙江杭嘉湖地区、宁波温州、珠江三角 洲等地区,以一个市、一个县、一个镇或一个村为范围,集中某种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形成 一定区域规模的企业集群,表现出极强的活力和竞争力。

有关专家指出,古今中外区域发展的实践都证明,产业专产化集群发展是城市和区域竞 争力提升的重要路径。当前,产业集群已引起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作为发展中国家,中国 的多数城市虽都具备了一定的城市竞争和发展的基础条件,但多数难以同国际大城市甚至域 内大中城市进行全面竞争,许多城市还患有产业同构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痼疾。因 此,致力于提高竞争力的城市和区域,应当选择产业集群的路径战略。当地政府应当利用产 业具有强烈自发集集的特点,通过培育产业发展所需的各种要素和环境,积极扶持专业化产 业群的孕育、萌芽、发展、壮大,反过来再通过产业集群的发展促进各种要素环境的不断增 强。 产业集群是产业发展的一种内在规律,和经济开放程度有很大关系,是市场配置资源, 合理运用产业要素的客观要求。了解块状产业的由来,关键要结合实际分析其形成的条件。 从浙江、广东等沿海地区的情况来看,至少有三个条件内在地推动了块状产业形成。一是资 本和劳动力自由流入并实现组合,以某一类产品为主的产业资本在一个区域较快集中,这属 于产业形成的生产要素条件;二是强大的市场需求拉动,产业集群大都围绕一个专业市场形 成,可以充分接纳产业集群生产的大量产品,充分提供各种原材料、配套设施与服务;三是 产业集聚地政府对企业和产业的发展采取鼓励或不干预的英明政策,提供土地、工商管理、 引导服务等支持,使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入并直接面向市场集聚。然而说到底,块状产业离 不开经济的开放,因为无论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还是产业与市场互动,都必须以经济的开放性 作为前提,开放有助于资源的流动和产业的集群。通过广泛开放、大量引进和兼收并实地学 习,可以很快缩短与先进城市和区域的差距。积极鼓励国内外城际和区域间的经济、科技、 社会、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鼓励城市和区域内外机构和人士的各种民间的非正式交往 。要主动参与经济区域一体化和全球化的进程,取消地方保护壁垒,开放各类市场,促进城 市和区域的分工、协作和专业化产业集群。

而经济上的开放则要求政府政策的开明。政府要为产业群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要依 据自身优势和产业基础,实行鼓励对同一产业进行持续的资金、技术投入的政策,培育和发 展其优势产业。运用财政和税收政策,引导企业提高技术、扩大规模、推动产业升级。政府 应积极营造有利于产业专业化发展的投资、科研和居住等环境。在规划建设吸引外部资金、 人才、资源的交通、通讯和信息等基础设施方面,政府一定要考虑产业的专业化和集群性, 大力推进适合本地产业发展的技术性基础设施建设。要保护当地的风景名胜和生态环境,以 实现自然环境优美怡人,建立高素质人才和专业化的人力资本所需的良好生活和工作环境。 要建立能够保证公平竞争和优胜劣汰的市场制度环境,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确保民间经济交 往信用。要建立规范政府、特别是规范政府与企业关系的制度,规范政府的行为,消除以乱 收费、乱罚款、乱摊派、乱集资为突出特征的经济侵权行为。

区域国际竞争力 篇3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提升

江苏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省, 在江苏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占据较大比重的是制造业。随着全球的经济活动逐步从制造业为中心转向以服务业为中心, 并重点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如何优化我省服务业结构以及提升生产性服务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现问题。

一、传统性服务业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变的必然趋势

1、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

生产性服务业又被称作生产者服务业, 它是一种中间的投入而非最终的产出。生产性服务业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以及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产生的, 它不是直接用来消费的, 也不直接产生效益, 是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服务和支持。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给出了有关生产性服务业的界定, 主要包括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和交通运输业等。

2、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性服务业的比较分析。

生产性服务业属于中间需要性的服务业, 用以生产其他的产品或服务, 是生产者在市场购买的用作进一步生产商品和其他服务的中间服务。它贯穿着生产过程的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各个环节。和传统性服务业相比, 生产性服务业作为一种新兴的现代服务业, 在知识密集程度、资源消耗、成本节约、产出的附加值以及对环境污染减少等各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20世纪70年代以后, 生产性服务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 而传统性服务业的比重在下降。越是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这一趋势越是明显。目前, 在许多国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在整个服务业务增加值中的比重已经达到40%左右, 并呈逐年上升势态。

3、生产性服务业是新经济时代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产业大转移的背景下, 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成为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甚至是整个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经济全球化是指由于高新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及其产业的迅猛发展, 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降低, 从而直接推动国际贸易、跨国投资和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和高新科技的广泛扩散与辐射, 使整个世界经济空前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是国与国的民族经济通过产品、服务、资金和技术的跨国界流动, 摆脱国家管制, 互为联系、互为依存, 并且使这种联系与依存不断深化的过程。

二、江苏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1、江苏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

随着全球服务业的不断优化与升级, 江苏省的服务业在江苏经济的发展中也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服务业总量规模正在迅速增长, 2005年达到6540.87亿元, 产业结构也在发生变化, 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在不断上升, 传统服务业的比重正在下降, 服务业的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使得资本结构趋于多元化。虽然江苏区域服务业正在不断发展, 但与全国其他较发达地区和全球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相比, 江苏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差距,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服务产业结构中传统服务业的比重仍然较大,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比重较小, 这势必影响江苏区域服务业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整体水平的提高; (2) 服务业发展中形式较为单一, 特别是利用外商投资服务业的意识还不强, 从而尚未形成江苏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多元化发展; (3) 区域内部资源分散, 一方面, 江苏省苏南、苏中和苏北地区的服务发展不均衡, 另一方面省内服务业资源的整合以及和周边长江三角洲其他地区在服务业发展上的网络与联动机制尚未形成; (4) 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较低, 过多地依赖自然资源禀赋, 不利于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产品的创新。

2、与长三角其他区域的比对分析。

目前, 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发展速度最快的当属上海市, 其次是江苏省的苏州市、南京市和无锡市, 以及浙江省的杭州市和宁波市。以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老大上海为例来看, 它将高科技广泛地运用到了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中, 形成了以服务部门的技术标准化和服务综合化基础上的规模效益, 从而增加了它在国内乃至国际市场上的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力, 在国际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同时, 在上海区域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过程中, 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服务业集群, 如同济现代建筑设计街的设计服务业集群, 这一集群的发展吸引了大量国内和国际企业的入驻;另外是陆家嘴金融贸易区的金融服务业集群, 通过建设智能化的高级商务办公楼、配套的商业与生活服务设施、完善的交通通讯设施, 为上海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再者是外高桥保税区的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它依靠外高桥保税区发展对外贸易的优越的区位优势和优惠政策, 使保税区吸引了世界500强中的近100家进驻保税区, 如松下、柯达等公司。而在江苏区域尚未形成此类服务业集群。当然在江苏南京也有一些世界著名的跨国公司入驻, 如世界500强企业美国普洛斯公司投资的“南京市江宁区普洛斯置业有限公司”和日本三井物产投资的“山九物流有限公司”, 江苏省也可以以这些强势企业为龙头带动江苏区域的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和发展, 通过有机的结合, 使江苏现代服务业以南京为核心, 并向周边城市形成整体辐射网络。

3、在国际服务贸易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目前发达国家由于其科学技术水平较高, 不仅将高科技运用于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而且将高科技广泛地运用到了现代服务业, 从而提高了服务贸易的专业化程度, 产生了规模经济效益, 使得服务业的标准化和综合化水平较高, 增加了服务业的竞争力, 从而在国际服务贸易经济中处于绝对优势地位。目前江苏区域的国际贸易总额也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 产品的国际市场也很大, 但江苏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企业却很少, 主要是依赖外资企业和一些专业贸易公司。由于在制造业缺乏具有国际化的大公司, 势必造成为之配套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实力相对也比较弱。

三、江苏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

1、服务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就目前江苏区域的服务业发展现状来看, 主要是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基础设施相对比较陈旧, 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低。我省目前在工业经济中占主导的仍然是劳动密集型, 虽然已建立如苏州工业园区等较成功的产业园, 但其竞争主要还是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的竞争, 新产品的研发、科技进步以及产业的升级比较迟缓。产业链主要是处于实体产品的生产, 导致服务业仍然以传统服务业为主, 其层次、附加值和科技含量都比较低, 而金融、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所占的比重较少, 这一现状导致我省服务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层次不高, 严重束缚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2、服务业发展中形式较为单一。

由于目前江苏省的制造业处于产业链的中低端, 从而造成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主要集中在交通运输、仓储以及批发和零售业等传统服务业上, 而对金融保险业、信息技术以及电子商务等技术密集型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偏低, 尚未形成多元化的需求趋势。再者, 虽然江苏省的传统服务业已经发展的比较成熟, 但数量充足有余, 服务种类单一, 功能不强, 服务质量不高以及服务市场不够规范的情况仍然普遍存在, 上述问题的存在导致了我省服务业竞争力不强, 与产业结构升级不相适应, 与经济全球化不相适应的局面。

3、区域内部资源分散。

目前江苏区域服务业布局比较分散, 区域内部的渗透性发展还没有形成, 从而无法形成产业优势以及规模效应。这主要是因为制造业的产业集群和集聚效应的优势尚未凸现, 导致了以其为基础的服务业面对的资源比较分散, 种类较少, 集聚程度偏低。同时在已有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中出现了低水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以及内部竞争等方面的问题。导致了产业优势不明显, 规模经济效益没有形成的格局。

4、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较低。

我国在实施改革开放的政策之后, 服务市场也在不断开放,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开放程度仍然较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强以及信息化程度的不断加剧, 特别是在我国加入WTO以后, 国际产业和国际资本正在加速向我国的服务领域流动, 江苏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 更肩负着加速国际化进程的重任, 只有通过加强比较优势、竞争优势以及产业优势才能吸引高层次的产业进入我省, 更好地参与国际分工, 提高江苏省经济的国际竞争力。而在这一过程中, 我省的服务业市场开放程度是比较低的, 主要是垄断经营项目比较多, 如铁路、民航、电信和金融等行业不同程度地存在垄断, 导致缺乏竞争引起效率下降;再者, 市场准入的限制也较多, 如银行、保险、通讯等行业, 由于门槛过多而将一些投资者拒之门外, 另外利用外资的程度较低, 外包项目主要以产品生产为主, 而且外包服务相对不多, 涉及面比较窄, 其中与制造业密切相关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所占比重更小。

四、提升江苏区域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途径

1、优化产业结构, 增加其附加值。

在新经济时代条件下, 从全球市场来看, 现代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之一, 我省也应顺应时代潮流, 积极开拓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现代生产型服务业的发展, 同时可以将知识、技术等要素投入到传统服务业中。这样不仅可以优化传统的服务业, 又可以快速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从而形成江苏区域服务业的优化配置, 增加其附加值。同时还可以发挥江苏区域的地域优势, 推动现代物流业、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业以及信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建立相关政策措施,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 培养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人才, 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互动发展机制, 优化现代服务业的结构与布局, 促进江苏区域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和完善。

2、丰富服务业发展形式。

伴随着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时代的到来, 一方面, 我们需要对传统的服务业建立服务标准, 规范其行为, 从而提高服务竞争力;另一方面, 我省政府需要及时根据产业结构的调整, 制订与新兴产业需求相结合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培育政策, 在培育市场、扩大服务业和优化产业环境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对传统服务业的优化与升级, 同时加大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力度, 全方位、多元化地发展江苏区域的服务业。

3、创建江苏区域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产业集群。

我省应该在政府相关政策的引导下, 通过合理规划和必要的财政支持等形式, 围绕制造业的发展, 有针对性鼓励规模大、服务质量和信誉好的服务业企业, 实行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 将过去单纯的制造业集群发到与之相关的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中, 形成产业链集聚, 促进江苏省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组织化、大型化和集中化发展。同时依托江苏省的中心城市, 通过完善铁路、公路、港口等交通基础设施, 形成立体的辐射网络, 建立便捷高效的综合运输体系, 合理规划城市内部与城市间的完善交通系统, 为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群创造良好的条件, 引导现代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目前我省开通的多条快速铁路就是很好的典范。通过产业集群的建立, 不仅可以降低交易成本, 还可以推动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的资源整合, 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

4、增加对外开放程度, 提升国际竞争力。

要进一步提高江苏省生产性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 提升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可以通过加大引进外资的力度, 吸收到具有现代气息的以信息技术、电子商务和现代物流为基础的生产性服务业;在“引进来”的同时, 我们也需要“走出去”, 通过在省内组建以服务出口为主的大型企业集团, 积极开拓国际服务市场, 加强国际合作, 从而优化我省的服务贸易组织。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有效互动, 将加快发展金融、信息、物流和研发等服务业作为优化服务产业结构以及新型工业的突破口, 利用多种渠道和手段吸引产业要素投入到现代服务业中, 进一步加快我省传统服务业的优化与升级, 同时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提高我省服务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与作用, 最终提升我省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总之, 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正在不断的发展, 使得服务业与制造业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 制造业的发展更加有赖于服务业的发展。江苏省作为全国的经济大省, 必须加大力度发展金融、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提高我省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同时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 以技术创新为手段, 使江苏省的服务业结构不断优化与升级, 并使之真正融入到国际服务业竞争的行列中, 提升其国际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韩晶.全球价值链下的地方产业集群持续竞争优势研究[J].国际贸易探索, 2005 (9) .

[2]姚华荣.江苏服务业发展现状与对策思路[J].现代经济探讨, 2005 (9) .

[3]王维.江苏服务贸易影响因素与战略[J].江苏商论, 2005, (10) .

区域产业竞争力GEM模型研究 篇4

[关键词] GEM模型区域产业产业竞争力

根据Kilduff的区域产业发展阶段衡量,中国区域产业现处于“多元化整合期”向“量-值转变期”转型过程中。“量-值转变期”的区域产业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高品质的流行产品和高科技含量的产品。因此,必须以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来对中国区域产业的竞争力现状进行研究,找出制约区域产业外向型发展的“瓶颈”因素,为尽快提升区域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谋求区域产业的更大发展以借鉴。

一、GEM模型介绍

总结多年研究区域产业的经验,两位加拿大学者(Tim Padmore和Hervey Gibson)对钻石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分析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模型——GEM模型。GEM模型确定了影响区域产业集群竞争力的6大因素,包括“资源”、“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产业”、“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本地市场”、“外部市场”,并用一个蛛网图表示(如下图)。6个因素被分为3对:包括“资源”和“设施”合称为“因素对Ⅰ”——基础(grounding),“供应商和相关辅助行业”和“企业的结构、战略和竞争”合称为“因素对Ⅱ”——企业(enterprises);“本地市场”和“外部市场”合称为“因素对Ⅲ”——市场(markets);而GEM模型正是这3个“因素对”名称第一个字母的缩写。

二、GEM模型分析区域产业竞争力优点

GEM模型是从钻石模型发展而来的,二者在模型结构、因素内容和因素内涵等方面有许多相同相似之处, 同时GEM模型在研究区域产业竞争力方面又有许多优势。

1.应用范围的优势。钻石模型是以国家为研究对象,而GEM模型是以区域产业为研究对象。GEM模型的“因素对Ⅰ”是指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物质资源、人才供给、基础设施等“基础”要素。GEM模型要求研究者主要围绕本区域产业进行资料收集,虽然整个国家及行业数据对区域产业研究有帮助,但是本区域的社会、经济、文化可能是影响区域产业竞争力更主要的因素。

2.结构上的优势。GEM模型将政府因素归入基本影响因素,GEM模型中“因素对I”的“设施”实际是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竞争力中作用的体现,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制度安排”都是地方政府引导区域产业发展的有力杠杆,地方政府往往可以通过改良本地的基础设施或者实行优惠的投资政策来提高本区域产业的竞争力。地方政府在区域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是不断完善本地区的区域创新系统,提供区域产业的基础设施,进行制度创新。因此,GEM模型对政府作用的强调符合区域产业研究的实际

3.作用机理上的优势。GEM模型强调因素之间的互补作用,GEM模型将6个因素分为3组,并认为每组的因素具有互补的作用,即优良的“设施”可以弥补区域产业“资源”的缺乏,反之亦然。同样,潜力广阔的“外部市场”能够弥补“本地市场”需求的不足。这种互补作用在GEM模型量化过程中也得到体现,量化的第二步将因素对分值平均就是对因素互补现象的体现。国内外案例研究的事实也证明了,影响竞争力的各个因素之间确实存在互补作用。

4.评价方法的优势。GEM模型采取定量评分的方法。在定量评分过程中,通过“因素对分值平均”可以体现因素之间的互补关系。另外,在量化中也体现了“因素对”之间的相互关联性。区域产业竞争力是“因素对分值”相乘的积,这就是说只要有一个或者两个“因素对分值”较低,就有可能使区域产业竞争力最终的得分较低。GEM模型的量化评分集中专家的意见,有利于客观全面地描述区域产业的优势和劣势,有效开展相似区域产业的对比,为预测区域产业发展趋势、选择有效政策措施提供了有效参考。

三、提升区域产业竞争力的方法和建议

在通过大量的文卷调研、实地考察、案例研究以及深入访谈之后,在现有资料和在调研过程中得出的结论基础上,运用GEM模型以宁波地区服装产业为研究对象进行区域产业竞争力分析,得到以下结论。

1.推进宁波服装产业升级,提升产业竞争力。未来宁波服装产业要在国际分工中争得有利位置,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不断优化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国际竞争力。总的看,宁波服装产业GEM模型评分已达580分,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比较优势要变成竞争优势,必须立足并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资源禀赋,提高宁波服装产业竞争力。

2.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构建合理的产业集群。宁波要建设成为中国服装名城,必须要努力培育一批具有强劲产业带动度的大企业、大集团,以及一大批产业特色鲜明、富有活力的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比例合理、相互配套、协调发展的专业化分工协作体系。

3.主动参与国际分工,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加入WTO,宁波企业提供了以平等身份利用国际资源的可能,也使企业直接处在新的国际竞争环境之下;而即将取消的纺织品服装配额制度更为宁波服装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这就要求宁波服装企业必须抓住有利时机,自觉融人世界经济的大循环中,主动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竞争,积极开展国际化经营,进而加快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

4.营造良好服饰文化氛围,优化产业发展环境。服装是一种时尚,也是一种文化。世界服装名城的发展实践表明,无论是服装产业的发展,还是服装名城的创建,都离不开良好服饰文化的营造和环境的优化。同样,未来宁波服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和中国服装名城的建设,也必须注重服饰文化和环境的建设。

区域国际竞争力 篇5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 和哈默 (Gary Hamel) 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 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对组织来说, 不是每种竞争力都同样重要, 而只是某项能使组织明显强于竞争对手并很难被模仿的才是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企业、组织、国家或者其他机构能够长期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 是企业所特有的、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具有延展性, 并且是竞争对手难以模仿的技术或能力。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 加强区域物流的核心竞争力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利于促进区域物流的合理化, 优化区域的产业结构, 形成新的产业形态, 进而改变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单纯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 最终实现区域社会、经济、资源与环境的持续稳定的发展。许多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物流实践已经证明, 提高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可以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获取区域在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中的竞争优势。

2 临沂区域物流现状分析

临沂市位于山东省南部, 位居淮海经济区中心地域, 为鲁南苏北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市内专业批发市场200多处, 年交易额达590多亿元, 商业影响力辐射淮海经济区四省二十多地市, 多年来一直稳居批发商城全国排名的前三名, 是“中国首批十大商贸名城”。据调查, 目前临沂市共有货物运输企业270家, 其中道路危险货物运输企业26家, 集装箱运输企业27家, 大型物件运输企业2家, 道路货运站场23家, 运输物流服务公司35家, 信息服务和货运配载从事第三方物流的经营业户达到1300余家, 经营性货车48151辆, 国际集装箱车辆629辆, 道路危险货物运输车辆679辆, 从业人员12万余人。同义乌、绍兴两市一样, 临沂市的现代物流业也经历了“联托运”到“托”与“运”分离, 再到第三方物流的发展过程。自2002年开始, 临沂市政府以各种方式大规模引进外资发展临沂批发市场, 仅香江商贸城、奥龙国际物流城、临沂商贸物流园、鲁信物流基地四家的投资规模就超过了200亿元, 而原有批发市场的累计总投资仅为13亿元。由于临沂市货运市场发达, 还吸引了外地市的大批货源来临沂配载, 以立晨物流、荣庆物流、财源物流为代表的现代物流企业发展迅速。临沂市的山东立晨物流和山东荣庆物流集团, 是中国物流百强企业, 其中立晨物流公司固定资产2亿余元, 营业收入3.5亿元, 在国内外设有分公司、办事处40余家, 是山东省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货物周转值连续三年突破250亿元, 本地市场货运周转额26亿元, 占总额的10%。立晨物流原来只做仓储, 建有16万平方米仓储区, 有进出口经营权。从2004年转向全方位的第三、四方物流, 建设了信息平台, 拥有运输户 (会员) 3万多户, 立有自己的集装箱转运站场和保税区, 并与海关、商检等部门建立了密切合作关系。此外, 荣庆、康源医药等一大批各具特点的物流企业也在迅速壮大。其中, 山东荣庆物流有限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以经营道路冷藏运输和国内集装箱为主要运力, 集仓储、加工、包装、运输、配送、市场、贸易为一体的大型物流产业链企业;康源医药则形成了集仓储、配送、运输于一体的大型物流网络。临沂市近年来依托商贸批发市场和临沂经济开发区, 相继开发建设了部分物流园区。物流园区是顺应物流发展趋势, 吸引大型物流企业、配送中心在此聚集, 实现“货流其畅”, 使其获得规模效益, 降低物流成本的场所。这种集物流、商流、信息流于一体的物流信息交易平台, 大大提升了临沂商贸城的档次。2007年, 全市完成货物运输量1.21亿吨, 货物周转量116.1亿吨公里, 航空货邮量510.5吨。市区西部、市区东部和莒南临港三大综合物流园区以及综合交通、物流信息、现代流通三大平台建设不断推进, 鲁信国际会展中心、立晨保税仓库等一批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先后建成并投入运营, 临沂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物流园区为主体的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3 基于交易市场的区域物流运作模式

区域物流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地理环境中, 以大中型城市为中心, 以区域范围和经济规模为基础, 结合物流辐射的有效范围, 将区域内外的各类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 既包括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物流活动, 又包含经济、文化、法律和制度概念, 是一个政治、经济、文化共同体的物流。以商贸物流为主的区域物流侧重于城市之间、城乡之间的从供应者到需求者的物品的运输与集散, 由于区域产业、地理位置及政策等因素使得区域之间的交易市场种类和规模各异, 区域经济实力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交易市场的物流能力, 但在区域交易市场的区域物流运作模式上还是大同小异的, 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是体积大、托运装卸较困难的货物, 通过经销商从区域外的供应商和本地的供应商进货, 把商品聚集到区域的大型交易市场进行销售, 最后销往外地交易市场或本地消费者。物流企业则依据销售商的不同需求, 把商品从外地或本地供应商运往区域配送中心, 最后消费者自提或由物流企业从配送中心将商品运往购买者所需的地点, 如汽车、钢材等大型交易市场。

二是诸如医药、农产品、服装等小商品交易市场, 由销售商直接把商品聚集到区域的大型交易市场或配送中心, 达成交易后, 配送中心负责将货物运往外地交易市场或本地经销商等目的地。这种区域交易市场物流运作模式对物流要素进行了整体的优化组合和配置, 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种交易市场物流要素, 提高了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效率。

4 临沂区域物流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由于我国区域物流发展缺乏整体的规划, 地区政府在进行区域物流发展战略及其规划时, 往往照搬照抄其他地区的物流发展模式。其结果是导致物流地域分工体系不健全, 物流产业结构严重趋同, 物流园区重复建设浪费严重以及在地方保护下的“地方物流”盛行的状况, 造成物流资源的巨大浪费, 与可持续发展的方针背道而驰。因此, 如何解决区域物流大而全、小而全、缺乏核心竞争力的问题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协调发展与构建临沂区域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需要通过优化区域物流资源的整合和配置, 采用扬长避短的战略管理, 突出临沂地方商贸区域物流发达的特点, 以物流园区为依托, 充分利用有利的地理位置, 构建现代商贸物流体系, 加快区域物流的发展步伐, 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及更大范围的区域经济。

(1) 在区域商贸物流发展规划中, 应当特别强调一体化的“综合物流结点”的规划模式。临沂应根据区域的实际物流条件及物流需求, 以及航空、铁路、公路等交通情况, 实现交通网络的有效衔接和转换, 建立航空、铁路、公路的一体化物流结点, 尤其是在巨型的物流结点中, 实现这种一体化的、综合的物流结点规划建设, 有利于集约物流设施和全面实现物流功能, 降低成本, 应当作为物流系统规划建设的一个重点和通过物流结点合理衔接不同物流方式, 根本改变几十年形成的物流格局, 建立汽车对区域内的集散作用和铁路对外干线运输作用的主体物流格局, 使公路和铁路进行合理分工和衔接, 是使区域物流合理化的关键。

(2) 为了与商贸物流园区发展相匹配, 临沂应积极构建更大范围的信息平台, 建立以物流信息系统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体系。一是依托当地运输网络密度大、货运场站、货运线路和“联托运”较为发达的优势, 加快客运总站和国家公路主枢纽城市建设, 增加铁路专用线数量, 加大整合力度, 提高配套能力和综合服务水平, 优化公铁、陆海联运、多式联运, 进一步增加航班航线, 加快发展航空运输, 构建综合交通网络平台。二是依托原有的物流信息中心, 加快系统整合, 建设省级或国家级公共流通信息交换平台, 尽快制定完善物流信息共享和数据交换规范化标准, 推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 推进物流服务企业、工商企业、物流园区、大型专业市场及公共信息资源查询系统联网, 加快实现物流信息互通、共享, 构建物流信息网络平台。三是依托现有商贸流通资源优势, 按照在规范中发展、在发展中提高的思路, 有规划、有重点、分步骤地整合提升现有商贸资源, 积极推进电子商务、物流配送、连锁经营、分销代理等现代流通方式的运用, 构建现代物流发展的流通网络平台。

(3) 按照“布局合理、功能齐全、统一开放、规范有序”的原则, 集中发展以现代物流为主导的大市场、大商贸、大流通、大物流发展模式。采取政府扶持、政策引导和多方共建的方式, 在港口、交通要道、大宗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主产区, 规划建设好一批大型现代物流中心、物流园区、批发市场, 着力打造商贸流通中心, 努力形成连接国外、辐射周边的区域性商贸物流基地。要进一步强化商贸龙头地位, 加快改造提升现有商贸市场, 加强配套设施建设, 在巩固提高传统交易方式的基础上, 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特许经营、电子商务、商务代理等新型物流业态, 着力培育集商流、物流、信息流于一体, 以网络化、信息化、规模化为标志的现代商贸流通体系, 形成覆盖城市乡村、延伸周边地区的商贸流通网络。

总之, 只有建立在核心能力之上的竞争优势, 才是靠得住的、真正的竞争优势。为了做大做强地方区域物流产业, 临沂唯有集中资源, 通过对市场的准确定位、持续投入和精心经营, 专注培育核心竞争力, 把它作为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根本战略, 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 使地方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国栋.提高我国第三方物流核心竞争力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 2007 (8) :1-2.

[2]海峰, 姚钢.区域交易市场的物流模式[J].物流技术, 2004 (12) :4-6.

[3]张文杰.区域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J].中国流通经济, 2002 (1) :12-14.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理论探析 篇6

2008年,始于欧美发达经济体并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引发了国际市场需求的急剧下降,冲击了我国部分依赖出口的产业,某些产业的竞争力受到严重削弱。这一现象提醒我们:一国某产业可能在某阶段具备产业竞争力,但面临外在环境的急剧变化,这一竞争力也可能会迅速消失。为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持续保持产业的竞争力,我们需要探索推动产业发展的核心能力,即产业核心竞争力。

国内学者根据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启示,拓展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概念。鲍永华(2005)概括产业核心竞争力为某产业所拥有的、关键或者潜在关键因素的组合。李明中(2003)认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区域产业所特有的,不易被其他区域模仿或学习的特殊组织能量和素质。然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哪些关键因素组成?它的形成机理是什么?区域如何培育自己的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些问题还亟待理论探索。

二、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与形成机理

本文尝试定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为:区域产业以区域环境为基础,在该产业的研究开发、生产经营和产业文化上形成特有的关键因素的组合,使该产业能持续地在区域产业竞争中具备优势。这一概念的内涵包括:(一)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以区域环境为基础的,是众多因素综合影响的产物;(二)产业核心竞争力表现在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上,是这三方面关键和潜在关键因素的组合在发挥作用,它为该区域产业所特有,不易被模仿或学习;(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能使区域产业持续地具备竞争优势,而较少受到外在环境变化的影响。

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一个区域通过产业环境的营造,不断培育和重组关键因素组合的过程。区域主体可结合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制及原理,通过正确的方法和路径,培育本地区的产业核心竞争力。

本文尝试构建了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图(如图)。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是在区域产业环境中培育和发展的。区域产业环境包括五个方面的因素:产业组织结构、相关产业、需求条件、政府行为和生产要素,五个因素相互作用的机理如图所示。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应从区域产业环境入手,把握技术创新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和产业文化的不同培育途径。

三、区域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

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可通过产业创新系统的构建来培育。产业创新系统包括创新政策系统、技术系统、环境系统和评价系统。创新政策系统引导产业创新需求,规范并保障产业创新供给,提供并优化产业创新环境,加强和实现产业创新效果。创新技术系统是产业创新系统的供给系统和核心部分。该系统要有能力对系统内产业技术的性质进行准确评估,并确定相应的扩散机制,不断培育系统接收相关技术的能力,畅通产业技术的流动渠道。在技术系统内建立并形成一系列充满活力的产业技术创新中心,保障技术供给系统的高效运行。创新环境主要包括贸易和研发活动所需的经济、政治和法律环境以及创新主体的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文化环境。创新评价系统能对其他系统和创新效果进行评价,为科学配置创新资源,提高创新效率,进行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保障系统实现良性循环。区域可构建此四个子系统,促进产业创新系统的形成,进而培育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了知识的加工与创新,而产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是把积累和储备以及加工与创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生产力,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实现经济效益。影响产业生产经营能力的因素指标比较多,有生产设备配备水平、业务者技术熟练程度、资源调配能力和管理者管理水平等。区域可从资金投入、人才培养、相关产业建设等方面着重打造该能力。

区域知识与区域竞争优势 篇7

一、区域知识资产与区域竞争优势相互促进、协同发展

区域的竞争优势最终来源于其所拥有的知识, 基于知识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动力之一, 知识成为区域经济竞争优势的主导性来源。在经济一体化的背景下, 培养和发展基于知识的竞争优势是区域经济得以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区域知识资产促进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

简单来说, 区域的知识资产就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所有显现和隐性知识的总和。我们可以分别从知识资本的四个部分来分析其对区域竞争优势的促进作用。首先, 知识产权, 即一组在生产、工艺和支持领域内可进行再生产的能力, 对产品或服务有直接支持作用, 是被法律保护的一种财产形式。区域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 便可以形成对这类知识的所有权和控制权, 作为自身的竞争优势。其次, 市场资产, 在知识管理研究领域, 通常指一些可以衡量的无形资产项目, 包括关系资产和智力资产。市场资产能够简化交易程序、有效降低交易成本, 从而促进客户价值的创造, 推动区域竞争优势的形成。再其次, 人力资本, 即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或是实践经验等各方面的投资进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它作为知识资产的主要载体, 有助于客户需求的满足, 是知识时代区域经济发展的宝贵资产。最后, 基础结构资本, 是指企业运行所需要的技术、工作方式和程序, 具体包括管理哲学、企业文化、管理过程、信息系统和金融关系等。

综合以上, 对区域内的企业来讲, 知识产权可以获得暂时的相对优势, 人力资本是整个企业运行的基础, 而市场资本和基础结构资本才是其赢得竞争优势的核心和关键。

2. 区域竞争优势促进知识的获取、应用和创新。

在知识时代, 面对变动的经济环境, 要掌握竞争优势必须先掌握知识, 成功将属于能不断地创造新知识、广布新知识于组织当中, 并快速地吸收新科技和推出新产品的企业。区域应该通过所拥有的知识资产来建立竞争优势, 从自身知识资产运用的方面来寻求竞争优势, 把基于知识优势的竞争战略置于重要地位来考虑。由此可见, 在知识经济时代, 决定一个区域竞争优势的是知识竞争力, 即以知识生产、转移和应用为基础, 以知识创新为手段, 以高新科技产业为支柱,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及增长的能力。在区域贸易活动中, 知识与区域竞争优势相互促进, 不仅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也改变了区域经济贸易的方式和渠道。

区域的知识优势不等同于其既定的比较优势, 而是在比较优势基础上的更高层次的区域优势。其中, 知识要素作为一种生产要素构成区域知识优势的核心, 对其他要素具有相当程度的影响, 知识产品或服务的特性, 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区域经济贸易原则。一个区域的知识优势强弱与其经济竞争力水平息息相关, 知识优势越强的区域其竞争力也就越强, 反之亦然。

二、培育以知识为基础的区域竞争优势

区域的知识与其竞争优势是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的, 一个区域要想在知识经济时代形成其独特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以知识优势为前提和基础。下面提出有关培育以知识为基础的区域竞争优势的建议:

1.要分析区域内所拥有的知识资源的特性, 充分利用有利的知识资源, 形成特有的竞争优势。

知识产权方面, 具体涉及专利、商标、版权、软件、外观设计权及商业秘密等;市场资产, 具体包括企业名称、品牌 (产品、服务和企业品牌) 、客户资产 (购买产品的客户、忠实的客户及潜在的客户) 、销售渠道和机制、合作伙伴等;人力资本, 作为知识资产的载体, 能够帮助制定新的战略、研发新产品、技术和服务, 给区域经济的发展增加财富价值, 其核心是知识与技能;基础结构资产是组织的潜在价值。

在充分了解区域知识资源特性的基础上, 可以通过积极申请技术专利、许可使用技术专利收费;通过建立行业标准或行业标准使用收费构筑行业壁垒;加大对专业技术研发费用的投入力度, 加快技术革新速度, 研发新产品或服务投放市场;授权贴牌生产;创立自有的产品或行业品牌;建立知识产权联盟;投资保护技术诀窍, 防止机密泄露;对侵权者提起诉讼等各种有效方式取长补短、趋利避害, 在区域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独特的优势, 占据一席之地。

2.区域知识的存量和结构影响着区域开发、配置和整合其知识资源的能力, 促使区域在市场竞争中体竞争优势的知识资源组合。

区域在资源发挥效用程度及能力应用方面的差别, 都是由其所拥有的知识量决定的, 能力只是知识量的外在表现, 因此知识才是区域竞争优势的根源。区域特有的知识会形成一个完整的运作系统, 促使其不断地吸收、消化和创新知识, 形成其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要培育区域基于知识的竞争优势, 就必须认识和把握区域内部知识体系的运作过程, 而区域学习是其获得和积累知识的主要途径, 因此加强区域学习、逐步构建学习型区域成为培育、发展和增强区域竞争优势的关键。在动态变化的市场竞争中, 学习能力强的区域才更有可能创造和维持能够产生持续竞争优势的知识资源组合。

3. 知识已经成为一个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要以知识为基础发展经济, 就必须依靠知识的有效应用和创新, 创新是知识经济的内核, 区域内知识创新能力是其增强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知识创新作为技术创新的基础, 是新技术和新发明的源泉, 能够有效促进科技进步和经济增长。区域知识创新通常有两种形式, 即累积式知识创新和激进式知识创新。前者是区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 通过结合其外部资源进行持续创新, 这种创新意味着学习过程必须是连续的;后者则是指突破惯性思维发现全新的知识, 既包括可能给组织带来的根本性变革、也含有效仿竞争对手而引进的新知识、技术和理念等。总之, 不管是累积式知识创新或是激进式知识创新, 都需要具备兼容新知识的素质和才能。

总而言之, 区域内知识创新能够有效的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 通过知识的积累、运用及创造, 可以提高研发能力、提高人力资本的知识水平和工作技能, 从而实现技术创新, 为市场不断地提供新的、差异化的产品和服务, 增强区域的市场应变能力, 形成和提升其竞争优势。而且, 知识创新可以推动管理创新, 保证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正常进行, 有效的把区域资源和能力整合在一起, 创造出更新、更加高效的知识资源整合范式, 提高区域知识资源的配置效率, 形成系统的综合能力, 进一步提升其竞争优势。区域知识创新是创建其竞争优势中最具价值、同时也最具挑战的工作, 它以有效的知识吸纳、转移、联盟、整合和激励等方式为基础, 是进行知识管理和优势战略的主要目标, 同时也是区域竞争优势的基石和核心。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知识优势渐渐成为区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格局中取胜的基础, 区域的竞争优势也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其内在知识资源的整合与开发应用。区域知识具有的持久性、复杂性和可转移性的特点, 使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被模仿和超越;其稀缺性和独特性的特点是区域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实现差异化的基础;而知识体系的规范化和标准化的特性, 允许知识资源可以被重复的、低成本的和大规模的使用, 进而给区域经济创造持续性收益。可以说, 知识优势是确保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在进行区域产业重组和配置的过程中, 需要紧紧抓住那些能在知识经济中创造高附加值的环节, 通过不断加大投入教育、研发和高新技术产业等的力度, 提升区域自身的基于知识的竞争优势。

发挥区域优势打造区县媒体竞争力 篇8

一、当前,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 社会改革不断深化,

区县电视台在我国四级办电视的层级中, 由于受央视和省级卫视的挤压再加上一些区县台在专业管理水平、人才队伍、节目创新等方面的原因, 越来越处于劣势位置, 严重制约了发展和竞争力提升。

在中国电视的传播层级结构中, 区县电视台无论从覆盖范围、节目资源的丰实性、节目生产能力、人才技术和经济实力等方面, 都无法与其以上级别电视媒体相比, 有许多劣势。但区县台所在区域内都有着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从节目采制传播覆盖上来讲, 离群众最近、离基础最近、离新闻事实最近, 与所要传播的对象同处一个区域, 与观众能形成天然联系;从区域文化上来讲, 与所要传播对象同处于共同的文化习俗圈内, 有共同的文化认同, 使电视台和受众之间容易建立亲切而持久的人缘情感联系, 能形成较为忠实的受众群体;从区域位置上来讲, 同在一样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下, 区位优势, 产业优势, 人才优势, 技术优势明显等等;这些优势就使区县台无论是在各类内容资源的选择, 还是在传播时机、方法的选择等方面都占有天时地利人和, 能将劣势转为优势, 在发展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中赢得先机。

二、优势在于发现和利用, 有优势而不能发现或得不到利用, 等于没有优势。

发挥优势的前提是发现优势, 掌握优势。区域性的文化优势、经济优势、社会优势、生态文明优势等是区县电视台发展的重点方向, 是凸显本土化、特色化传播、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 要针对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目标、新思想、新部署结合本区域里的各行各业的成绩、思路、经验、亮点、问题等, 有针对性地设置议题, 对于老的“优势”要进行新的挖掘和再造, 对新的发展变化要及时发现盘点、集纳储备, 按照新闻规律和电视化手法, 将这些优势转换为电视媒体可进行传播报道的“优势”, 有些优势甚至是稀缺的, 是央视和省台无法够着的。要让区域优势资源变成好思想、好内容、好节目, 为创响本土化的、以新闻节目为品牌代表的内容资源优势。在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媒体格局深刻变化条件下, 发挥基层电视主流媒体作用, 巩固壮大积极健康向上的主流思想舆论和核心价值观, 把党和政府的声音传播好, 把当代社会的主流展示好, 把人民群众的心声反映好, 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新需求, 服务群众对电视新闻媒体的新期盼。

三、十八大以来改作风、转文风成为了社会热词也是新闻界热词。

区县电视台更要借此东风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首先是要进一步树立新闻思想, 强化新闻意识, 增强按新闻规律抓管理办节目的科学化水平。深刻意识媒体传播的对象和主体是人民群众, 媒体工作者要切实增强责任心和业务水平。区县台还普遍存在着新闻节目总量不足, 新闻信息价值低, 报道领域窄小, 针对性实效性差的现象。要解决这些问题, 就必须从为了谁、依靠谁这个高度来认识问题, 从创新节目内容形式, 创新机制体制, 服务好广大观众上扎扎实实的从一件事、一件事改起做起。其次, 区县台人才匮乏, 专业化管理水平低, 为此必须要有引进人才的气度, 稳定人才的力度, 使用人才的大度, 培养辨别人才的高度。因为真懂会干善干的人才是电视产品的生产者、传播者, 是电视产品的一部分, 是电视台整体水平的体现者, 他们的水平能力代表了整个电视台的水平。个性化、特色化的文化才最具生命力。电视传媒一方面为观众提供具体的信息和文化。另一方面电视也在使用、生产和传播文化。区县台要善于打造突出媒体的地域风格特色和个性化传播风格。

四、发挥区域优势, 打造区域媒体核心竞争力。

必须创新内容, “内容为王”是电视主流媒体不变的定理。区县台要把精力都用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上, 传播正能量。在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们思想多元化趋势明显的时代, 特别要通过主流媒体来报道凡人善举, 传播我们身边平凡人的不平凡事迹。区县台在这方面最具优势, 最能写出特色, 拍出个性, 因为它离报道的人和事最近, 最具有本土化的贴近性。现在的关键是改作风, 提高专业化管理组织水平, 加强新闻策划, 改文风、改作风、深入工作, 努力挖掘新闻价值, 精确报道内容, 拓展报道领域, 不断提升内容品质, 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五、利用地域优势积极发展新媒体。

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研究 篇9

【关键词】 绿色食品 区域品牌竞争力 评价指标体系 模糊评价

1. 问题提出与文献回顾

目前国内对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的研究主要集中绿色食品品牌建设及竞争力提升与产业发展相关研究。陈建光等(2001)认为以现有品牌绿色食品龙头企业为核心,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途径,提高区域绿色食品知名度,增强绿色食品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力[1]。高延鹏(2001)认为绿色食品品牌建设应着重强调品牌意识、标准执行、品牌管理与龙头企业等方面[2]。任熹真等(2002)认为打造绿色食品“品牌”应充分发挥企业品牌的主体地位,加强经营管理和依靠科技创新等途径整合现有品牌资源[3]。王德章(2003、2005、2006)认为产业政策应以加强绿色食品标志整体形象的宣传、全面加快发展为中心任务,以巩固扩大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4-7]。邓平波(2007)认为提升绿色食品品牌竞争力需要创建良好的绿色企业形象,提高绿色食品形象价值[8]。赵新慧、林泋君(2011)认为提升绿色食品品牌竞争力必须综合考虑提升产地品牌、加工品牌和市场品牌[9]。王德章(2012)提出促进绿色食品区域优势的品牌形成需强化绿色食品品牌的区域核心价值,赋予其与众不同的品牌附加内涵[10]。

目前研究成果大多停留在定性阶段,如以区域品牌实践为研究对象,对区域品牌的形成过程、影响因素、战略架构以及区域品牌管理等进行探索性或描述性研究。仅有少数学者的研究涉及定量方法,至今国外学术界还没有开发出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及其竞争力研究方面的量表。因此,本研究将从产业要素、区域要素、品牌要素和支持要素四个方面构建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综合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和模糊数学方法,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为例进行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测度与检验。

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与模型构建

2.1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1.1评价指标选择

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主要以产业要素、区域要素、品牌要素和支持要素作为评价的一级指标,这些静态要素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动态提升的结果,通过对静态要素指标的分析判断,可以追溯动态提升问题的不足之处,便于问题的分析和对策的制定。依照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要素的层次结构可以设计出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体系(见表1),并对相关指标的含义与测试方法进行了界定。通过对这些指标评价结果的统计,可以对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整体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判断。

表1中,主准则层B即为基本因素层,也称为一级指标;分准则层C即为具体因素层,也称为二级指标。它们的关系为X=(X1,X2,X3,X4),其中,X1=(x11,x12,x13,x14),X2=(x21,x22,x23,x24),X3=(x31,x32,x33,x34),X4=(x41,x42,x43,x44)。

2.1.2评价指标与测试方法

反映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各项指标都有不同的量纲,应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评价指标的无量纲化处理实质是将评价指标的不同量纲值转化为评价值的过程。采用改进的功效系数法对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评价指標中的定量指标和比率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

设I={I1,I2,…Ik}为总量指标和比率指标集合,Mi是Ii的测试值,Ii∈I。无量纲的效用值为ξi,ξi是Mi的函数,其公式为

ξi=f(Mi)=■×40+60,i=1,…m (1)

Mis,Mih分别为第i项指标的最小值和最大值,ξi实际上是对应Mi的评价值得分,ξi∈[60,100]。

依此原理,同样可将定性指标的评价值转化为相应的评分,其映射关系为:

[好(高)、一般、差(低)][90,80,65](2)

2.2评价模型的建立

2.2.1隶属函数的建立

前文用X=(X1,X2,X3,X4)描述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旨在从不同侧面对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进行评价分析。假设评语集合Y={Y1,Y2,Y3},其中Yl为从二级指标xij角度对该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构造评语集合三个等级的隶属函数为:

其中,右端的不等式表示各具体因素的分值,若分值为85~100,采用uY1(ξ)计算该因素的隶属度rij1,此时rij2=0,rij3=0,分值愈接近于100,则说明xij属于评语Y1的程度愈高,效果愈好;若分值为60~70,则采用uY3(ξ)计算该因素的隶属度rij3,此时rij1=0,rij2=0。

2.2.2模糊评价矩阵的建立

(1)分准则层模糊评价矩阵。通过C层各指标评价B层分类因素指标。单独考虑Xi(i=1,2,3,4)下的xij,可以建立Xi的4×3模糊评价矩阵Ri:

记R=(R1,R2,R3,R4)。

设X1、X2、X3、X4对目标层A的权重分别为B1、B2、B3、B4,■Bi=1,权重集B=(B1,B2,B3,B4)。依次,分准则层C中各指标对其对应的主准则层B的权重集W1=(W11,W12,W13,W14),W2=(W21,W22,W23,W24),W3=(W31,W32,W33,W34),W4=(W41,W42,W43,W44)。

由Ai=Wi Ri得到主准则层各指标的模糊综合评判集合Ai=(ai1,ai2,ai3)。求ail有多种方法,按照广义模糊运算定义,一般可选四种算子,即M(∨,∧),M( ,∨),M(∧,○),M( ,○),为本文运算方便,采用M(∨,∧)算子,即

(2)主准则层模糊评价矩阵。计算评价对象的模糊评价矩阵A:

其中

3. 以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为例的实证及检验

3.1评价数据的来源及处理

评价指标体系中各个指标的具体数据分别来源于或整理自黑龙江省统计年鉴、相关调研材料或问卷调查结果。评价数据的处理是指将定量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将定性指标评价值转化为具体的评分值。

3.1.1数据来源说明

(1)定量数据。指标体系中类别为“定量值”和“比率值”的数据均来自2008-2009年黑龙江省统计年鉴、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发展中心2009年调研数据或在此基础上整理而得。

(2)定性数据。影响评价对象各指标的权重及指标体系中类别为“定性值”的评价值均来自对黑龙江省研究绿色食品专家的调查得出。经过对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中心等专家的问卷调研得出有关评价值,取平均值整理得出调研结果(表2)。

3.1.2数据处理

(1) 数据无量纲化。依据(1)及(2)式,进行总量指标、比率指标的无量纲化和定性指标评价值转化为相应的评分值处理。

根据数据无量纲化数据得到各个指标的评价值得分,然后计算相应指标的隶属度。

(2)隶属度rijl的计算。运用公式(3)-(5)及表3的结果计算各二级因素的隶属情况。

用模糊评价矩阵Ri表示为:

通过计算得到四个模糊评价矩阵,说明了各二级因素的隶属情况。

3.2黑龙省绿色食品区域竞争力的综合评价

可以从两方面对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进行测度,一是采用模糊评价法对各要素的影响进行归一化处理对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作出评价;二是运用层次分析法,将评语集Y中各类评语转换为标准分,最后求得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的评价总分,按照式(2)的标准进行判定。

模糊分析

(1)构建影响因素的隶属度表。通过模糊评价矩阵,对所得结果进行整理,以隶属度表(表3)的形式表示:

由于在评语集中“一般”代表了普遍的范围,所以不具更大意义,这里只对“好”和“差”两个评语做出解释。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一是在产业要素中,产业实力隶属于“好”这个评语的隶属度为0.33,属于“一般”和“差”这两个评语的隶属度均为0,说明产业实力这个指标属于评语“好”的程度为33%,间接说明在所有产业要素中,产业实力对产业要素的影响占更大权重;二是在区域要素中,社会环境隶属于“差”这个评语的隶属度为0.5,属于“好”和“一般”这两个评语的隶属度均为0,说明社会环境这个指标属于评语“差”的程度为50%,间接说明在所有区域要素中,社会环境对区域要素的影响并不大。同理,我们可以得到结论:在所有区域要素中,制度建设与生态条件对区域要素的影响比较大;三是在品牌要素中,品牌运作隶属于“差”这个评语的隶属度为0.5,属于“一般”和“好”这两个评语的隶属度均为0,说明品牌运作这个指标属于评语“差”的程度为50%,间接地说明在所有品牌要素中,品牌运作对品牌要素的影响并不大;四是在支持要素中,教育程度隶属于“差”这个评语的隶属度为0.5,属于“一般”和“好”这两个评语的隶属度均为0,说明教育程度这个指标属于评语“差”的程度为50%,间接的说明在所有支持要素中,教育程度对支持要素的影响并不大。

(2)对基本因素构造模糊关系矩阵。由

Ai=WiRi及式(7)可得出:

A1=W1 R1=(0.263,0.122,0.558,0.057)

A2=W2 R2=(0.057,0.122,0.558,0.263)

A3=W3 R3=(0.263,0.559,0.057,0.121)

A4=W4 R4=(0.062,0.635,0.24,0.062)

(3)构造评价目标的模糊关系矩阵。构造评价目标的模糊关系矩阵A:

A=(0.558,0.263,0.057,0.122)

(4)归一化处理。对A做归一化处理结果如下:A'=[■ ■ ■]=[0.279 0.592 0.129]

(5)评价结果分析。根据归一化处理结果可以判定:有27.9%的把握说黑龙江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强,有59.2%的把握说其竞争力一般,有12.9%的把握说其竞争力弱。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可以认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处于一般状态,竞争力强度有待提高。

以上分析显示:提升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竞争力,需要从从关键要素中的龙头企业与市场监管以及重要因素中的品牌集聚、产业组织、品牌定位、投资额、教育程度等方面入手。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食用农产品协会产品质量安全治理行为与绩效研究"(11BJY101)。

参考文献:

[1] 陈建光,罗英辉,单广玉.关于构造绿色食品品牌的思考.黑龙江农业,2001(6):8-9.

[2] 高延鹏.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建设的思考.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9):60-63.

[3] 任熹真,程玉林,王兰霞.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与打造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品牌”的战略思考.商业研究,2002(5):82-85.

[4] 王德章,赵大伟.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软科学,2003(9):1-5.

[5] 王德章.中国绿色食品出口国的市场分析与进入战略、方式选择.中国流通经济,2004(8):3-6.

[6] 王德章,赵大伟,陈建梅.产业竞争优势模型: 基于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6(5):32-39.

[7] 王德章,邓晨亮.黑龙江省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创新和转变增长方式的研究.农场经济管理,2007(3):29-32.

[8] 邓平波.绿色食品品牌竞争力培育对策研究.新西部,2007(24):22.

[9] 赵新慧,林泋君.云南省绿色食品品牌竞争力分析《农业展望》 2011(6):23-30.

[10] 王德章,李乐.绿色食品区域优势品牌发展对策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1):4-8.

作者简介:周云峰(1971- ),男,黑龙江哈尔滨人,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哈尔滨商业大学市場与流通经济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黑龙江省绿色食品区域品牌培育问题。

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分析 篇10

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是指被测区域工业产业在国内市场中与其他省区的工业产业竞争时的表现和地位。这种表现与地位是由区域工业各产业所能提供的有效产品和有效服务决定的。一般而言,评价一个地区的产业竞争力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投入方面,即从产业投入的生产要素,如资本、劳动等的数量与质量方面考察产业的竞争力;产业产出方面,即从产业的效率与效益方面考察产业的竞争力;产业的技术水平及其进展方面,即从产业的技术现状及其发展潜力角度考察产业的竞争力;产业的市场绩效方面,即从产业在市场上的表现和地位来考察产业的竞争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即从产业发展与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角度来考察产业的竞争力。本文在评价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时,根据区域工业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与数据的可得性,从以下几个方面,利用11个指标来分析,具体见表1ㄢ

二、数据来源及实证方法的确定

根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与《2006年湖南统计年鉴》,计算上述指标的相应数据,可以得到评价上述产业的竞争力的各个指标。因此,从理论上可以构建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模型:

式中,Fj为j产业的综合得分,Xij′为Xij即j产业i指标的标准化,A为i指标的权重。

本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标准化指标的权重。主成分分析是由Hotelling于1933年提出的,其基本思想是通过降维,把多项指标转化为少数几个综合指标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此方法的核心就是通过主成分分析,选出几个主分量及综合因子与原值指标集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分析各综合因子的内部结构及其经济含义。最后以每个综合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构造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模型,并对区域的产业中特定行业的竞争力进行排序。

对表1变量为11、样本容量为34的一组数据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入5个公共因子,其累计方差率为81.14%。由于各主因子在原始变量上的载荷值相差不明显,因而需要对原始变量的载荷矩阵进行进一步的旋转。我们采用方差极大(Varimax)正交旋转法,经过5次选择,得到旋转后的因子载荷矩阵见表2ㄢ

由表2可以看出,主因子中的变量较为分散,对其经济意义不作赘述,但因子载荷值相差较为明显,利于本文的研究。各主因子包含的变量:

主因子1,在其载荷值大于0.5的指标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力度指数X2、产业资金利税率指数X4、百元固定资产原价实现利税指数X5、产业固定资产新度系数X8ㄢ

主因子2,产业平均规模指数X3、产业市场占有率X9、产业相对专业化系数X10ㄢ

主因子3,产业人均装备率指数X1ㄢ

主因子4,流动资金周转速度指数X6ㄢ

主因子5,产业增加值指数X7ㄢ

三、模型的建立及实证分析

根据各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式中,λi为第i个主因子所对应的特征根,i=1, 2,…,5),以及各主因子内部主要指标(这里将载荷系数大于或小于0.5的作为次要指标舍去)的载荷系数,可以构造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的综合评价模型:

式中,Wi为j产业的第i个主因子得分Fij的权重;F1j,…,F5j为产业第1至第5个因子得分,该得分是根据各主因子内部主要指标的载荷系数,通过下式计算而得:

Rotated Component Matrix

式中,Xij′是指标Xij的标准化指标,i=1,2,…,11;j=1,2,…,34ㄢ

利用上述评价模型,可以计算出区域工业各产业的竞争力得分,并进行排序。其结果见表3ㄢ

根据各工业产业竞争力的得分情况分析,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呈现如下特点:

(1)得分排名情况反映了该区域内,烟草加工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行业在传统优势产业中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竞争势头,分别排在前3位,基本上延续了20世纪80年代初的产业特点,在矿产资源开采、冶炼上,产业链太短,深加工不足,技术水平不高,产品的附加值极低。由此表明,烟草加工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等传统的、低端的产业仍然是该区域工业中最具竞争优势的产业。呈现出产业结构层次不高,产业结构低度化的特征。

(2)机械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交通设备制造业竞争势头不断加强,分别排第6、12、17位,这意味着该区域工业正朝着重化工业阶段纵深发展,工业产品的加工程度在不断加深,加工、装配工业在工业中的比例逐渐上升。现代化建设对于机械产品的需求之大远远超出目前湖南的装备水平,而且该行业关联性强,就业容量大,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然而,这些优势却未充分发挥出来,作为机械行业后向联系的钢铁工业竞争力还比较薄弱,交通设备制造业还刚刚起步。因此将机械行业作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发展,应保证较大投资,力争向“新技术、高档次、多元化、外向型”的目标发展。

(3)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业前景非常乐观。我们知道,当一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800美元时,是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业进入大发展、大转折的时期。目前该区域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已超过1 300美元,正是饮料制造业、食品工业发展的好时候。目前,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的竞争力较强,我们应利用饮料制造业、食品加工业的优势带动食品制造业的发展。

(4)在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高的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目前在全国尚不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湖南是国防科研大省,湖南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较多,应加强一批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支持建立军民两用技术创新基地,这是该区域以科技加速经济发展的有力杠杆。

(5)一些具有资源优势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如纺织服装业,皮革、毛皮、羽绒及其制造业,家具制造业等虽然还没有形成很强的竞争力,但后劲很足,应加大这些行业的投入,提高竞争力。

四、相关对策建议与评述

1. 在稳定传统优势产业的基础上,跨越式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高新技术产业的作用更加凸显。今后若干年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重点应放在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方面。尽管目前上述产业的竞争优势尚不明显,但有的行业还是具备一定的相对优势,特别是上述产业的市场前景广阔,利用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不是不可能的。在重视传统产业就业和经济增长贡献的同时,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相对而言,湖南传统产业无论是在全国的地位还是其竞争能力都有一定的优势,特别是烟草加工业、黑色及有色金属冶炼压延加工业、石油加工及炼焦业,优势还比较明显。传统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地位决定了我们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不能轻易放弃。

2. 快速整合工业资源,运用资本市场打造“航空母舰”

面对国际、国内竞争的双重压力,湖南工业的“散、小、弱”将难以为继。必须尽快实施战略性调整,以市场为导向,以资本为纽带,合纵连横,打造自己的“航空母舰”,以增强工业的整体竞争能力。一是从主导产品或核心产业的生产技术链条出发,按照规模经济、产业竞争特点和产品生产、营销组织的经济性要求,彻底理顺内部的产品结构、配套关系和生产序列,对原有企业“大而全”、“小而全”及加工深度过大的生产体系进行分离和重组,增强产业内整体的竞争能力。二是彻底抓好资本经营,借助资本市场托起工业腾飞的翅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家好的上市公司可以带活某一区域产业。到2006年,湖南已有上市公司56家,这些上市公司对于促进区域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但潜力还很大。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将一些资源通过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注入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的孵化形成新的产业优势。

3. 加快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全面提升区域工业产业竞争力

名牌是产品质量的升华,是企业综合实力的象征,也是一个地区市场竞争力的具体表现。迄今湖南有以梦洁家纺有限公司的“梦洁牌床上用品”等为代表的200多个“中国名牌”,但还远远不够,品牌和规模已成为制约区域工业竞争力提高的两块“短板”,其边际效应十分显著,增加这两块“短板”的长度,牢固树立由市场确定名牌的观念,同时精选一批质量高、市场需求广泛、成长性良好的品牌重点扶持,争取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拥有400个区域名牌产品的目标,可以使区域工业竞争力得到极大提升。

4. 参与全球产业链,促进产业竞争力提升

以参与全球产业链的形式参与国际分工,不仅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的需要,也是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必然选择。参与全球产业链,有助于在更大范围内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益,降低库存成本、交易成本和运输成本,从而提升竞争优势。拓宽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领域,提高区域产业参与国际分工的层次,将有力促进传统技术的更新换代和新技术的培育。只有实现了在国际分工体系中从低端向高端的发展,工业产业竞争力才能得到真正提高。

参考文献

[1]侯景新, 尹卫红.区域经济分析方法[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

[2]河北工业竞争力课题组.2005年河北工业竞争力报告[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5 (1) .

[3]樊锐, 于艳.山东省产业竞争力评价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 2005 (4) .

[4]胡新艳.广东省九大工业产业竞争力评价[J].企业经济, 2005 (1) .

[5]国家统计局.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6.

上一篇:相互作用机制下一篇:建筑结构监测加固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