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摊贩

2024-07-25

城市摊贩(精选十篇)

城市摊贩 篇1

关键词:分类管理,以人为本,疏导

1 当前城市小摊贩管理中的问题

1.1 小摊贩的特征及给城市管理带来的问题

小摊贩一般都是居住于城市当中或者居住在城市郊区, 由城市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等社会弱势群体构成。小摊贩依赖于城市市场的经济特点决定了小摊贩只有在城市中才能生存, 同时城市的产业布局与人力价格又与小摊贩形成了互补, 所以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城市管理者与小摊贩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

小摊贩给城市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占道经营、影响城市的交通、影响市容市貌、环境污染等方面, 还有出售盗版黄色音像制品。这些问题涉及交通、卫生、工商等多部门, 需要多部门联合执法, 联合执法又是有效但不经济的做法, 而在执法过程中经常发生冲突, 冲突中的突发事件往往导致普通事件影响范围的扩大, 甚至变成群体性事件, 这使得小摊贩的问题也更加突出。

1.2 城管执法体制给城市管理带来的问题

城管的建立目的是维护市容市貌, 保障居民的生活质量, 但近年来, 有关城管与小摊贩之间引起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经常发生, 部分问题甚至演变为刑事案件, 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形象和城管形象。除此以外,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城市规模的扩大, 大量人口涌入城市, 同时城市市场的扩大, 城市原有的小摊贩市场的饱和, 必然导致城市当中的小摊贩尤其是流动摊贩日益增多, 各种违法违规现象层出不穷, 为了治理这些现象, 政府需要将大量的资金、人员和精力用于市容市貌管理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当中, 相应地, 其他方面的资金、人员和精力便会受到挤压, 对整个城市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2 当前城市管理中的治理方法

当前城市管理中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即“堵”与“疏”, 第一种方法是依靠以城管为代表的包括工商、交通等部门的执法队伍通过取缔治理小摊贩来维护市容市貌, 这种方法最容易产生一系列社会问题, 更重要的是这种方法无法做到预防二次违法违规的目的, 形象点说就是一种“一次性执法”;第二种方法则是通过对小摊贩的疏导治理, 以维护城市形象和秩序为前提的条件下, 综合考虑各类小摊贩的利益诉求和城市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 使得小摊贩作为城市经济的组成部分, 实现城市与小摊贩的和谐发展。

3 如何实现分类化管理

3.1 小摊贩的分类

城市小摊贩的分类化管理的前提是摊贩的分类, 小摊贩除了分为流动摊贩和固定摊贩以外, 更重要的是以小摊贩出售的商品和服务作为分类的依据, 同时也要考虑到其所属家庭的实际情况, 不搞“一刀切”。家庭收入是判断小摊贩的首要条件, 对于市场较大、收入较高的小摊贩应鼓励其固定经营, 领取相关营业执照, 使之转变为个体户;对于市场较小、收入较低的群体, 应考虑小摊贩所在家庭的人口和平均收入, 优先照顾困难群体, 体现政府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小摊贩的经营商品也是分类管理的重要依据, 特别是能反映城市历史与文化的小摊贩应合理规划保护, 实现传承城市的文化与传统, 对于出售农产品的小摊贩 (这是流动摊贩的主体) , 也是城市管理中的重点, 则要充分考虑到周边居民的实际情况, 周边居民是小摊贩的最终消费者, 居民的不同层次的消费需求是小摊贩存在和发展的动力, 要解决好城市当中的小摊贩问题, 就必然要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 行政手段代替不了市场选择, 市场的问题主要还是要依靠市场来解决, 而方便的管理既是城市管理者与小摊贩和谐共存的必要保证, 也是减少冲突纠纷的重要举措。

3.2 政府的管理

城市摊贩 篇2

一、无证流动摊贩的主体构成

所谓无证流动摊贩,是指无固定经营场所、无营业执照、无注册资金,也没有合法摊位证、流动性大的摊位。其主要由以下五类人员组成:

(一)无业、下岗或待业人员;

(二)外来流动人员(文化素质偏低);

(三)部分“两劳”(劳动教养、劳动改造释放)人员;

(四)部分退休人员;

(五)本地农民(自产自销)。

二、无证流动摊贩的经营内容

其经营内容品种多,门类齐,应有尽有,以日常生活用品、水果、蔬菜、早点、熟食、油炸食品为主。经营工具多以自制手推车、自行车和人力三轮车为主,机动车较少(卖水果时有)。流动摊贩对市场的需求变化有极强的应变性,能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快速地调整自己的经营内容,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

三、无证流动摊贩的产生原因

(一)集贸市场建设滞后,布局不合理。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目前城区特别是有些社区生活基础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方便群众就近购买日常生活用品的“市、场”等极度缺乏。而流动摊贩以其商品价廉、经营方式灵活、购买方便,能满足一定消费群体的需求等特点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三)获利大,即便取缔或处罚效果也不理想。据统计,流动摊贩秤量工具90%以上使用的是“二八、三七秤”,甚至“四六秤”,概率达98%以上。因此,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收效快,成为低收入家庭和外来流动人员的首选,加上其对市场的适应性强,经营内容调整快、无税收,只要经营者头脑灵活,肯吃苦,其收入养家糊口没问题,收入好的流动摊贩甚至不低于企业白领。如此大的利益驱动,就会使他们在一次又一次受到取缔或处罚后,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无照经营,难以彻底根除。

(四)复杂的人情关系加大了执法难度。城市小,而城管执法人员90%以上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本城的人算来算去都能攀上点亲戚关系,说情者多;执法时间一长,队员们天天在街头转,与流动摊贩天天打交道,熟识了,有时对他们进行取缔、管理处罚时也就不好意思了。

四、无证流动摊贩的主要危害

流动摊贩的存在,虽然暂时缓解了就业压力,对市民来说价格低,购买方便,但从城市管理的角度来讲,却存在更多弊处,主要有:

(一)倾占道路,影响交通安全。流动摊贩主要在热闹路段、工厂门口、学校门口、小区门口等人群多的地方设摊,且摆摊时间又正是车流、人流高峰期,使道路更加拥挤,很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二)污染环境,影响居民日常生活。流动摊贩没有固定的经营场所,沿街叫卖,噪音严重超标,油烟飞扬、污水横流、果皮和垃圾等遍地狼籍,严重污染了环境,更有不雅的是食客在草坪、居民楼边随地大小便,臭气熏天,路人为之尴尬,居民为之愤慨。

(三)坑蒙百姓,危害其身心健康。上面已讲过:流动摊贩所出售的商品虽价格低,但缺斤少两,以次充好,尤其是出售的食品往往未经检疫,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卫生状况之差不言自明,为细菌疾病的传播提供了最佳途径,对市民的身体健康极为不利。更有一些“少数民族”流动摊贩竟然在景观路段席地设摊,兜售假冒伪劣的饰品、刀具等物,他们不仅态度蛮横,还对过路行人纠缠不清,强买强卖,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四)扰乱正常的经济秩序。流动摊贩不交税,无营业执照,所售商品往往是“三无”商品,且任意定价,严重扰乱了合法经营单位和个人的利益,为假冒伪劣者提供了市场,影响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城管部门经常会收到合法商店的举报电话和投诉。

(五)浪费和摧毁公共设施。流动摊贩占用了本应属于全社会的公共空间和道路,据报载,因占道等原因,一般城市道路的保用期已由过去的10年左右降低为3至5年。

(六)严重影响城市形象和品味。随着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城市的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城市环境越来越优美。但是无处不在的流动摊贩使原本宽敞、整洁的街道广场拥挤不堪、肮脏不堪,使城市魅力大打折扣。

五、整治流动摊贩的有效措施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解决无证摊贩,应采取疏导为主、治理为辅、堵疏结合的方针,以城管为主,各个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协调一致,齐抓共管。

(一)加大宣传力度,激发群众共同参与。“非典”、“禽流感”能够得以有效控制,与全球范围加大宣传力度有很大关系。整治流动摊贩也应如此。一是加大报刊、电视、广播等形式的宣传引导,提高群众对城管执法的认同度,进而激发参与度,在扩大群众参与度的基础上做文章,在调动群众积极性上下功夫。二是加大现场教育宣传力度,通过现身说法,摆事实、讲道理,发放宣传单、通知书、提倡议等形式宣传城市管理的法律法规,使群众掌握相应的法律知识,充分认识流动摊贩的危害性和整治的必要性,营造市民自觉守法的良好氛围。三是建立内外便民联系卡,架起与群众之间的友谊沟通桥梁,重视群众反应的意见和问题,及时落实到位,争取群众的支持。四是要借助各街道、社区居委会、物业管理等社会力量开展对群众的宣传,告诫广大市民购买流动摊的食物在安全、卫生等方面得不到保障,不仅使市民认识到城市管理为他们着想,也使流动商贩的经营活动失去民心。

同时,通过宣传教育,使摊主不断提高认识:贫穷绝不是违反法律法规的借口,弱势也不是拒绝管理的理由,一味以弱示人,用自己廉价的可怜相赚取他人的同情心,只会暴露出自己的浅显与无知,让人更加瞧不起。

(二)积极拓展就业渠道,妥善安置下岗人员。从城市发展内容来看,城市发展可划分为外延和内涵发展两个阶段。当前,在城市发展由外延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的过程中,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加快城市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按照城市可持续发展产业需求,在大力发展附加值高、能耗少、排污少、占地少产业的同时,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形成二三产业协调发展,既拉动了城市经济发展,也为社会创造数以千计的再就业岗位。

2、积极推进再就业工程。通过开办家政服务、早点服务、公用电话、自行车管理、清扫队、送报队等新行业,使劳动就业与发展社区服务相结合,走出一条拓展再就业的新路子,安置下待岗人员。

3、全面发动,多方挖潜。利用闲置土地,打时间差,采用政府补贴,街道、社会共同投资的方式,实行谁投资谁受益,调动社会力量,加快新市场的建设,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安置适龄就业人员。

(三)坚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为妥善处理市容与繁荣的关系,有效地改善城市环境,营造良好的经营秩序,在周边集贸市场少、沿街摊贩聚集的路段,应当本着“不影响交通、不影响市容、方便群众生活”的原则,结合居民小区的分布情况,由政府牵头协调有关部门选好场所兴建市场,就近引导零散、无序的流动摊点进入社区“统一规划定位,统一经营设施,统一摊点设置,统一经营时间,统一垃圾存放清理”入场入市,合法经营。在这方面,四川乐山城管部门“先安置再取缔”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值得借鉴。即通过在社区或城市人流较集中的地方多开辟集贸市场,挖掘社区就业潜力等办法,给商贩们提供经营场所,满足附近居民不同档次的购物需求;同时,降低乃至减免困难群众进场经营的赋税和管理费用,以吸引他们入市交易,获取正当合规的谋生之道。这一人性化管理方式带来了城市管理的良好成效,真正达到了摊贩欢迎、市民高兴、政府满意的共赢局面。

(四)以人为本,变单一执法为“五步法”,即一宣传,二服务,三教育,四管理,五处罚。行使行政执法权是城管部门的职责,而不是特权,执法人员必须端正执法态度,带着感情去处理和纠正违章行为。对少数屡教不改、蓄意闹事、干扰执法的当事人,也要坚持教育在先,提高执法技巧,严格按照执法程序办案,耐心细致地做好调查取证工作,避免激化矛盾。

(五)加大巡查和执法力度,落实长效管理机制。首先根据季节调整工作时间,开展早7时至晚9时的不定时巡查,定人、定时、定岗、定责任,落实高峰岗、错时岗等;其次,通过疏导与服务的结合,仍不服从管理的,严格进行处罚或取缔。

(六)切实落实队员交流制度。

1、在本队范围内交流,队员管理一个区域或路段超过半年或一年,便进行交流,调换到其他区域或路段;

2、在队与队间交流,工作一段时间,就调换到别的队工作;

3、在区县与区县间定期进行换岗交流。通过定期的交流制度,制止说情风,达到公平、公正的严格执法,提高执法效能。

城市流动摊贩和谐管理的思考 篇3

一、城市流动摊贩的现状

流动摊贩的经营范围主要包括方便食品和快餐,如烤串、煎饼、油条、盒饭等,还包括水果、蔬菜、儿童玩具、书籍、光碟、服饰和家庭日用品等小型商品。主要由城市下岗职工、外来务工人员、弱势群体等低收入者构成。他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公众的生活需要,带来了一定的便利性,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

一是破坏环境,影响市容。流动摊贩经常把产生的剩菜、果皮、炉灰、污水及消费者食用后丢弃的垃圾等杂物随处乱扔,给环卫工人的清扫工作带来了很大难度,同时也影响到附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

二是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流动摊贩的车辆乱停乱放,占据人行横道和非机动车道,有时甚至占据机动车道,破坏了正常的交通秩序,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三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是用火不安全带来的消防隐患。如煎饼、炸串等都需要用明火进行加工制作,然而他们大多都使用自带的火源,安全性没有保障。其次,流动摊贩在经营过程中易出现打架、斗殴等事件,影响社会治安。此外,流动摊贩一般存在食品和物品卫生安全方面的隐患,而且往往存在以次充好、短斤缺两的现象,损害广大消费者的正当利益。

二、在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对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与我国城市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失当和缺位有着密切的关联。

第一,管理人员观念陈旧。突出表现在重事不重人,即重视具体事务的执行而忽视社会公众和被管理者的正当利益和需求。以权力为中心的管理观念仍然在某些城管人员的实践中占据主导地位,缺少对公众的服务意识,这些都不利于从流动摊贩和其他社会公众利益的视角出发,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和有效的解决对策。

第二,管理方式单一。表现在政治导向和经济导向浓重,只注重权力的运用,缺少对流动摊贩有效的说服教育;管理方式带有强制性、单一性和直接性,一些城市的城管执法工作人员仍然以直接取缔、定期巡逻检查等为主要方式;管理方式僵化,以“堵”为主,在管理过程中存在粗暴执法和不文明执法的现象。

第三,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缺少相关的管理知识和技能,对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缺乏全面和正确的认识与了解,法律意识低下;管理的随意性大,滥用权力,缺乏依法管理的意识和能力的现象依然存在。

第四,各管理部门之间未形成有效的配合和联动,缺少与公众的互动。对流动摊贩的管理需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对于有些职责交叉的领域,容易造成多个管理部门互相推诿、职责不清的问题。此外,管理人员缺少与社会公众的交流和互动,忽略广大公众的需求。

三、对城市流动摊贩进行和谐管理的对策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

城管人员在实施管理过程中,必须充分尊重流动摊贩和广大公众的意见,通过访谈、问卷等方式,在保障、改善民生的前提下,使管理效果得到提升。要强化平等意识、服务意识、公平意识和民主意识,真正做到兼顾各方利益,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系,利为民所谋”。

(二)加强相关法律与制度建设,实现法制化管理

首先,在民意调查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的有关经验,起草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条文。比如将管理人员执法程序的合法性、管理人员行政管理公示制度、管理人员责任追究制度等写入相关的法律,制定出相应的政策。

其次,针对“互相推诿、职责不清”的问题,在制定相关法律、制度和政策时应合理地界定其范围,真正做到权责清晰,实现权利和义务泾渭分明。

最后,要充分考虑流动摊贩和公众的需要和满意度。把人的需求与尊重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相结合,切实做到科学性和适用性的统一,并根据现实的变化及时改进相关条例,力求出台更完善的法律、制度和政策。

(三)改进管理方式,实现管理的科学化

首先,在对城市流动摊贩违法、违章行为进行治理时,要注重对其进行教育,使之主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自觉改正。要充分考虑城市流动摊贩的实际情况,对其中的弱势群体加以体谅并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可利用限时经营,即划分可以全天设摊的区域、严禁设摊的区域和可以分时段设摊的区域等,对不同的区域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其次,应注重亲民便民设施的建设。如:统一规划大排档,统一管理三轮车市场,统一规格便民修车处和书报亭等,统一对其进行登记注册,加强有效管理和教育。

(四)加强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管理队伍

首先,要结合城市流动摊贩管理过程中的具体要求,吸收一批有特长、文化水平高的管理人才进入管理队伍,为城市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其次,要设立城市流动摊贩管理人员的专门培训机构,使培训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应对新的管理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在培训内容上,应着重进行相关的法律知识、管理技能的教育,特别是要围绕现代管理技术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针对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腐败和行为不当等不良现象,应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和廉政勤政教育。

最后,坚持政务公开,加大工作透明度,以便公众监督,使之成为约束管理人员的外在力量,督促管理人员文明执法。

(五)构建各部门间相互联动、通力合作的关系,优化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的环境

对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涉及城管、交通、公安、工商、卫生、民政等多个部门,管理主体的多元化,容易出现互相推托责任的局面。所以,应建立一种综合管理体制,以确保在对流动摊贩的管理过程中各司其职、相互合作。这就需要界定各部门的职权范围,确立统一的上级主管部门;需要各管理部门间共同协商,制定出一套适合当地流动摊贩实情的综合治理方案;需要各部门之间形成良好的合作机制,加强沟通协调;需要转变政府行政职能,实行政社分开,使各管理部门走专业化发展之路,促使短期治理向长效管理转变;需要转变原来各自为政的绩效评估体系,而要综合考虑各部门在整个协作管理体系中的作用,制定相应的机制,这样才能充分利用各部门的优势资源,形成强大的合力,提高对流动摊贩管理的效率。

(六)建立健全公众参与机制,提高管理的民主化水平

让广大公众积极参与到对城市流动摊贩的管理中,可以对管理人员和流动摊贩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监督和约束。首先,相关管理制度和政策的出台应广泛征求公众的意见。其次,要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主人翁作用,动员和鼓励公众献计献策,积极参与,促进管理人员和流动摊贩之间的沟通、协调和良性互动。最后,公众可以通过意见箱、城市管理投诉热线和网络留言板等多种渠道进行监督,同时也可对不法流动摊贩进行检举和揭发,最终实现城市的和谐管理和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洁.和谐社会视野下城市管理新模式探究[J].西藏发展论坛,2009(3):51-53.

[2]许洁.论城市政府的和谐管理[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515-517.

对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的几点想法 篇4

关键词:城市流动摊贩,服务,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城市流动人口急剧增加, 城市流动摊已悄然成为城市的一个挥之不去的符号。如何规范和管理好这些流动摊贩, 全国的许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做法, 有的管理效果较好, 有的则不尽如人意, 甚至造成一些不好的社会影响, 在此笔者也谈一些自己的看法。

1 城市流动摊贩存在的原因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城市特点和城市风格, 对于城市的发展定位各不相同, 因而对于流动摊治理的措施也会有所差异, 这就需要我们首先来分析城市流动摊的构成及其形成原因, 从而对症下药。从全国许多城市的观察分析来看, 流动摊的构成大致有以下几种: (1) 外来人员, 即来自于外省或外地区的闲散人员; (2) 退休、下岗及一些无业人员; (3) 城镇边缘的一些农民; (4) 部分老弱病残者; (5) 城市化进程中的新增失业人员; (6) 部分在职人员, 即本身有正式工作, 想赚点外快的人。这些流动摊贩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 笔者认为大致有以下几种原因: (1) 流动人口增多。随着科技的发展, 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幅提高, 农村闲散劳动力增多, 大量人口开始向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 (2) 就业压力不断加大。市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成熟, 一些高科技不断应用到生产中去, 原来单纯依靠劳动力投入的部门已经慢慢转变为依靠资金和技术投入为主, 扩大就业的政策扶持和提供的就业岗位无法在短时间内满足一个较大的就业缺口, 因此, 一些下岗或失业人员把摆摊设点作为一个谋生和积累资金的渠道和手段。 (3) 历史原因。一些城乡结合部的农民, 祖祖辈辈生活在这片土地上, 把自己种出来的东西拿到城市里去卖, 自产自销, 无可厚非, 根本不会考虑城市管理的规章和制度, 更谈不上什么考虑是否违章违法之说。 (4) 利益驱动。流动摊投资少、成本低、风险小、收效快、经营内容灵活、无税收、市场适应性强, 只要经营者能吃苦耐劳, 解决家庭的温饱是不成问题的, 还有的成为了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 (5) 市场需求。市场是调节供需平衡的枢纽, 市民需求的多元化, 直接导致商品的丰富化、追求购物的便捷化, 而流动摊以其价格低廉、经营方式灵活、购买方便, 能很大程度上满足一部分消费群体的需求, 从而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2 对城市流动摊贩的有效管理

2.1 转变管理理念, 提供更好服务

人民城市人民管, 管好城市为人民。我们的城市管理者不能做发令者、指挥者, 应该做勤于探索的研究者, 做真诚为民的服务者, 做群众利益的维护者。流动摊贩也是一个个靠辛勤汗水换来收获的劳动者, 也有家庭和孩子, 有辛酸苦辣, 之所以奔走在城市的大街小巷, 都有着各自不得已而为之的理由。作为城市的管理者, 在面对他们时, 要多一点换位思考, 少一点刻板印象;多一些和声细语, 少一些冷言冷语;多一些用心倾听, 少一些三心二意;多一些脚踏实地, 少一些敷衍随意, 要始终坚持在维护城市的美丽整洁和保护流动摊贩的切身利益间掌握平衡。严格执法不需要表情冷漠和态度僵硬, 更拒绝随心所欲和蛮横暴力;热情服务也不是表面文章假惺惺, 走马观花不用心。我们是管理者, 更是服务者, 我们的执法不是地毯式扫荡, 不是满街抓老鼠, 需要的是耐心劝说与教育, 要当他们是我们的亲戚朋友、是兄弟姐妹, 要走近他们, 听听他们的心里话, 发现他们的最痛处, 解决他们的最难处, 要下真功夫、动真感情, 要真正想他们之所想, 急他们所急, 要始终坚持服务与管理相结合, 疏散与引导相结合, 维护良好秩序与保障民生相结合, 更好实现科学管理与良好服务的统一。

2.2 科学规划布局, 实现有序管理

流动摊贩不仅在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有, 发达国家也有, 它不是由一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决定的, 而是市场经济和社会需求的衍生物。对于城市流动摊, 比较合理的做法就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科学引导, 合理布局。要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 给流动摊划出专门的区域, 其选址一定要进行科学规划, 要从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出发, 分清主次缓急, 既要考虑城市的整洁美观, 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购物休闲的需要, 同时还要满足流动摊贩的利益追求。要根据城市的主、次干道, 交通的拥堵情况、人流的密集程度来合理布局, 既要考虑当前情况, 也要考虑长远发展。同时, 流动摊的设立还要征求周围商家和居民的意见, 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相关利益方造成的损害。在一些重点路段、闹市集区, 车站码头要严格控制流动摊贩的数量, 在一些公园景区、观光场点要合理规范流动摊贩经营, 可以打造诸如“小商品一条街”、“小吃一条街”等特色街区。同时, 对于已经规划设立的流动摊, 还要建立跟踪反馈机制, 收集相关信息, 根据不断发生的变化情况及时做出调整, 实现更加科学有序的管理。

2.3 引入参与机制, 构建多位一体的管理模式

流动摊贩的有效管理需要构建由政府、城管、社区、市民和摊贩组成的共同参与模式。政府一方面要当好领导者, 另一方面更要做好服务者, 要为这种模式提供政策和资金上的帮助, 同时也要承担政策颁布可能带来的负面效应。城管部门则是各种具体政策措施的实施者, 但这种实施不是单方面的, 而是要和社区、市民、摊贩共同协商开展, 与此同时, 社区、市民和摊贩也都有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社区作为最基层的群众组织, 应该成为流动摊贩管理的重要基地, 主要发挥协调、监管的作用。流动摊贩不仅仅是被管理的对象, 同时也具有管理者的身份。一方面, 流动摊贩要树立起守法经营, 服从管理的理念, 逐步转变观念, 提高素质;另一方面, 流动摊贩要实现从他人管理到自我进行管理的过渡。可以由城管和社区牵头, 市民充分参与, 分片包干, 建立相应的自治组织, 选出负责人, 负责该辖区的流动摊贩管理, 该自治组织或负责人要保持和城管部门以及流动摊贩之间的联系, 负责监督该区域的流动摊数量、经营卫生情况、服务态度、经营时间等, 并及时把相关情况和城管部门进行沟通。年终还可以进行流动摊贩评比, 选出诸如“为民服务之星”、“诚实经营之星”等荣誉称号, 并给予一定的奖励, 目的就是要让流动摊贩充分感受到作为城市一分子的温暖, 真正做一个遵纪守法、诚实经营的人。

城市摊贩 篇5

餐饮摊贩专项整治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加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的监督管理工作,消除食品安全隐患,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吉林省2011年下半年食品安全重点工作》部署,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整治目标

通过强化执法排查,全面了解掌握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餐饮摊贩的底数和现状,消除监管盲区;建立完善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监管档案和信用档案,规范食品生产加工经营行为;推行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准入备案管理制度;监督指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建立并严格执行食品生产经营自律管理制度,落实经营者主体责任;依法取缔非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餐饮摊贩,严厉打击各类不法经营行为,确保人民群众饮食消费安全。

二、重点任务及措施

(一)突出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整治(质监部门负

责)。

1.全面深化执法排查。要对全省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进行重新排查摸底,全面掌握小作坊的底数和基本情况,逐户建立小作坊监管信息档案和信用档案。要严格落实巡查、回访、开歇业申报、食品添加剂备案等各项监管措施,加强对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的日常监管。

2.强化打击查处力度。要严格依法取缔非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肃查处和纠治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对场地条件和设备设施不符合规定的,要限期整改;对屡教不改和涉嫌制售不合格食品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要在第一时间移送公安机关处理;对工作中发现属于其他部门监管范围的问题,要及时移交有关部门,并积极配合、深挖细查,形成监管合力,保持高压监管态势。

3.强化落实主体责任。要监督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严格执行生产经营台账制度,认真如实做好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和原辅材料使用、添加剂使用、产品销售、产品检验、不合格及过期食品处理等各项记录,建立健全追溯管理体系。要全面推行小作坊食品安全承诺制度,监督指导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以质量安全承诺书的形式,向社会公开作出保证食品质量安全的承诺,报监管部门备案并悬挂上墙,自觉接受政府部门监管和消费者监督。

4.强化质量监督抽检。要针对不同类型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特点,科学制定监督抽检计划,认真依法组织实施食品质量监督抽检。对经检验确认的不合格食品,要及时发布消费警示、提示,并做好相关不合格产品的下架、退市和销毁工作。

(二)突出强化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整治(工商、食药监部门负责,住建部门配合)。

1.强化早、夜市等市场主办方主体资格和履行法定责任义务情况的执法检查。对无城管部门占道批准文件、无合法资质或者自发形成的摊群点,要配合城管部门坚决依法予以取缔。对市场主办方不认真履行入场资格、经营条件等审查及其他食品安全管理责任义务的,要监督指导其认真整改;对拒不整改的,要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2.全面开展备案管理工作。要结合实际,研究制定食品摊贩、餐饮摊贩备案管理的具体办法,明确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申请备案时需要提交审核的证明材料,公开备案流程,接受社会监督。工商部门要组织对有固定生产经营场所,具有简易的生产设备设施,现场制售或定点、定时设摊销售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全部进行登记备案。食药监部门要对有固定服务场所或者定点、定时摆设桌椅提供餐饮服务的小型餐饮点全部实施备案管理,彻底解决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准入监管方面存在的盲区。

3.突出强化日常监管巡查。要落实监管巡查责任,增加监管巡查频次。工商部门要以早、夜市食品摊贩为重点对象,以食品摊贩经营的预包装食品标签标识是否符合法定要求、从业人员是否具有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出具的健康证明等为重点内容,强化食品摊贩经营行为的规范整治工作,对销售假冒伪劣、含有毒有害物质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食品的,要依法严肃查处。食药监部门要以烧烤摊、大排档为重点对象,以餐饮摊贩餐具清洗消毒是否符合规定、加工制作食品是否生熟分开、煮熟烧透等为重点内容,加大整治规范力度,严厉查处违法违规经营行为,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4.强化食品质量监管。要依法对食品摊贩出售的食品和餐饮摊贩加工制售的食品质量组织实施抽样检验,严肃查处加工、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食品的违法经营行为。工商部门要监督食品摊贩下架、退市、销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食药监部门要监督餐饮摊贩提高食品加工质量,严防食物中毒事故发生。

三、整治步骤

专项整治从2011年6月份开始,到2011年12月末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排查整治阶段(2011年6月至11月)。各地、各部门全面部署专项整治工作,完成对本辖区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的调查摸底工作,掌握底数和基

本情况。按照要求全面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专项整治工作,强力整治和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

(二)督导检查阶段(2011年10月)。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对本地区、本系统专项整治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建立长效监管机制。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要组织对各地、各有关部门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适时下发通报,推进各项整治任务全面落实到位。

(三)总结提高阶段(2011年12月)。各级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有关监管责任部门要对本辖区、本部门整治工作进行认真总结,研究制定进一步强化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监管工作的具体措施,加快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四、工作要求

(一)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支持,按照专项整治方案的要求,层层落实整治任务和责任,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日检查、周调度、月通报工作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强化日常督查检查,确保整治取得实效。

(二)各有关部门要明确任务,落实工作责任。要按照省政府确定的监管职责,明确各自监管范围,切实抓好

对职权范围内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的监督管理,构建监管体系,完善监管制度,规范监管措施,落实监管人员。要密切沟通协作,及时通报信息,杜绝推诿扯皮,实现无缝监管。

(三)各地、各部门要及时报送信息,认真总结经验。各地、各部门要加强专项整治信息报送工作,及时上报工作进展情况,认真总结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的好经验、好做法,积极探索建立长效监管机制。专项整治结束后,各市、州、长白山管委会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省直各有关部门要梳理汇总本地区、本系统组织开展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和餐饮摊贩专项整治情况,形成书面总结材料,于12月20日前上报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省工商局联系人:(请工商部门填写)

联系电话(传真):(请工商部门填写)

电子邮箱:(请工商部门填写)

省质监局联系人:张猛

联系电话(传真):0431-85237076

电子邮箱:pray1978@163.com

省食药监局联系人:(请食药监部门填写)

联系电话(传真):(请食药监部门填写)

城市摊贩 篇6

中图分类号:X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09(2009)5-0066-01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产生了成千上万的下岗、失地失业人口,这些人中,相当一部分为了生存,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除了设点摆摊,很难进入其他就业领域。街道成了他们养家糊口的最佳场所。由于流动摊贩的经营产生外部不经济性如环境污染、影响市容和公共交通秩序全等,政府部门实施反复取缔的政策。由于这些街头流动摊贩属于于弱势群体,他们无资金、无技术、无社会关系,年龄偏大,文化程度较低,完全取缔摊贩等于是断了这些人的生活来源,所以取缔受到来自流动摊贩们的抵制和反抗。于是在中国绝大数城市街头上,上演了一出又一出摊贩们与城管人员“冲突”大战。如何解决好这个问题,已经关乎党和政府的形象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1 些国外城市征对流动摊贩管理办法

1.1 法国的依法管理与便捷服务

法国对于市政管理中类似的问题,通常先是由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社会调查统计部门通过调查,核实、了解相关问题,然后提出解决方案及立法管理的相关建议,政府在经过与专家的磋商并听证之后,提出相关法案交由立法机构讨论成法,或者在原有法律基础上进行补充与修改。因此可以说,依法管理与服务是法国市政管理的核心。法国没有城管这个部门,城市管理由警察和宪警依照法律进行。流动摊贩必须依法办理营业执照,而且还受到其它相关法律的约束,法国对于无照又无身份证的外国偷渡客乱摆摊也比较严格,一般情况是将人带走,但不没收财物。另一方面,在法国,流动摊贩摊经营证照的办理非常便捷,本人直接办理、邮寄或者网上投寄都行;符合法律条件的经营者,还可以依据相同的渠道申请补助、贷款和减免税,只要满足法规要求的条件,经营者足不出户,便可办好一切减免手续。

1.2 泰国的人性化管理

在外人看来,曼谷对流动摊的管理近乎空白。流动摊贩们看似随心所欲。其实,市政当局并不是撒手不管,而是有专门的部门负责登记、管理。按规定,只能在指定的街区摆摊。整个曼谷市指定的设摊街道有268条,合法登记的小摊有1万多个。可能是管理不够严格,以至于全市还有另外1.5万个小摊没有登记,它们占据了466个街区,非法的比合法的还多。泰国政府对流动摊贩管理的理念是:这些弱势群众的生存权比市容重要,也比市民走路的便利更重要。不让他们摆摊,可能很多人就会被逼去偷去抢,影响整个社会安定。对于没有得到许可的流动摊贩,也有管理人员去查,但一般以轰跑为准则。有时真抓住了,处罚相对较少,但不没收小推车之类的工具。政府规劝流动摊贩:最好给行人留出1米宽的过道。曼谷市政府还制定了一个10年计划,通过提供其它的就业途径,让非法流动摊贩主动退出市场。

泰国的这种管理方法的显示:人性化的服务是保障,最大程度地保护了流动摊贩的基本生存权利。

1.3 韩国的区域管理

韩国的流动摊贩已经从过去的比较单一的小吃摊,发展到花店、寿司店、服装店、日用品店,可谓种类繁多难以计数,而这些店又大多装饰得很有个性的移动商店,人们甚至称之为“道路文化”。在韩国,流动摊贩一般是不用缴纳税收的,只要你加入“小摊业主协会”,获得批准后就可以摆摊了。

政府在允许摆摊的区域和时间上划分清楚,不仅有利于执法,城管执法部门区别对待,同时也有利于流动摊贩自觉遵守。

2 对我国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的启示

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生活空间,优劣共生兼容并蓄是它的应有之义。由于制度环境、国情和国民素质等情况的不同,我国应该辨证地去借鉴国外相对成熟的管理思路和模式,结合实际情况,逐步探索符合我国流动摊贩实际情况的管理对策。

第一,树立以人为本的城市管理理念,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管理目标。流动摊贩的存在,涉及一个人、一个家庭的生存权与工作权等公民基本权利。流动摊贩大多属于生活在城市最低层的穷人、弱势者。尽管如此,他们有一项权利与生活在同一座城市的其他人是完全一样、也完全平等的,那就是生存的权利。设摊做小买卖对他们来说既是一种谋生手段,也是他们生存的一种权利,是最基本的人权。美国城市社会学家帕克告诉我们,城市最根本的内涵是城市要符合人性化生存与发展,具有人文特色和人文精神。由此可见,如果将市容环境整洁视为城市居民人权的组成部分,那么当生存权与享受环境整洁的权利产生紧张关系时,行政权作出的选择只能是维护生存权,克减环境整洁享受之权利。

第二,不断完善城管执法的法律法规,提高城管执法权威。城管执法人员与流动摊贩之间的“猫鼠游戏”,甚至发生暴力抗法等极端事件,背后正是城管立法缺位或者立法冲突的问题。因此,针对城管执法部门法律地位不明确和在执法过程中缺乏执法具体标准的现状,当务之急就是尽快完善现有的法律支撑体系。按照国家《立法法》的规定及执法实践的需要,制定出一部专门的有关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的法律,使城管执法部门能够得到流动摊贩更大的认同,在与其他部门协调的过程中能有足够的权威和独立性,解决其合法性不足的问题。

第三,进一步加强城管执法队伍建设,规范城管执法行为。城管执法部门本身是一个比较年轻的机构,其规范化程度还有待加强。首先,要提升执法队伍的政治素质。加强执法人员的思想政治工作,增强队伍的凝聚力,开展好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其次,提搞执法队伍的业务素质。在树立自己既是依法执法的执法人,又是城市管理的管家人思想观念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管他为他”的原则,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更新业务知识,真正做到高质量的城市管理水平和手段。再次,规范执法手段。城管执法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法定的执法程序,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开展工作,对流动摊贩可以采取思想教育、人性化的管理和服务等,而非纯粹的暴力手段。城管的最高境界是和谐,是创造一个良好的城市秩序和优美的城市环境,以推动城市政治、经济、文化的全面协调发展。

城市摊贩 篇7

(一)缘于流动摊贩生存的矛盾

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由于达到劳动年龄的大部分都会统一安排工作,无论是在党政机关还是企事业单位,好歹有个职业,因此,那时从事摊贩经营的很少,只有极少数的流动摊贩,“货郎担”是当时流通摊贩的典型形式。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居民中一些大龄妇孺开始摆摊做点小本生意,随之而来是“吃不饱,饿不死”的城市青壮年,他们也纷纷加入摆摊谋生的行列并探寻发财之路。他(她)们发挥自己的特长,运用自己的智慧,通过勤奋的劳动逐渐摆脱了贫穷,有的甚至发点小财。尤其是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劳动力市场进一步放开,更多的农民纷纷进入城市摆摊设点,他(她)们一传十,十传百,利用老乡朋友关系,进入各个城市,经营流动摊贩,逐渐形成了一个群体。这些成为城市流动摊贩的农民,大多文化水平低、家庭经济基础薄弱,选择经营流动摊贩,是选择一种劳动力价值更高一点的方式来解决生存问题。而流动摊主的劳动方式,无论在经营时间上还是经营地点的选择上,都具有较大的偶然性和随意性,因此,容易衍生出流动摊贩的生存与城市管理的矛盾。

(二)流动摊贩的经营活动带来城市环境的压力

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向城市转移,导致流动摊贩数量激增。他们最本能的愿望就是摆摊挣钱养家糊口。他们最简单、最直接的行为方式是寻找一个人群密集的街道或小区摆设摊点,以获得理想的营业额。把密集的人群与自己的生意联系起来是他们思考的主要问题,至于如何在经营中爱护城市环境、维护交通秩序似乎与他们毫不相干。在中国户籍制度环境下,有城市户口与没有城市户口的界线是分明的。因此,虽然他们与城市人群同居一个城市,但他们很清楚,自己终究是“乡里人”。作为城市的“编外人员”,他们没有城市“主人翁”的意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乡里人”与“城里人”始终存在一张无形的心理隔膜。在这种隔膜的隔离下,尽管他们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但很难想象自己与“城里人”能融为一体。此外,他们不了解“城里人”的城管制度之类的“规矩”,因此,在他们看来,什么交通秩序、环境卫生之类的事情跟他们毫不相干。总之,朴素的功利主义思想和自利行为以及缺乏爱护城市环境卫生、维护交通秩序的意识,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压力。

(三)野蛮执法导致流动摊贩与城管部门的对立

对于新时期出现的新问题,在这个习惯于行政管制的年代,如同衙门的地方政府自然就会用行政管束的办法来对待流动摊贩的方式加以解决。尤其是严重缺乏法治观念年代,对流动摊贩的处置方式必然简单粗暴。常见的情况是城管人员一旦认为流动摊主违规,首先就把摊主带到城管部门办公室进行处罚,训斥甚至殴打,然后勒令其缴纳罚款,交不起罚款的就没收经营工具和经营货物。而作为弱势群体的流动摊贩,绝大多数只能忍气吞声。个别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斗胆与城管发生冲突,轻则与城管争辩,重则与他们对打起来,最后吃亏的自然是摊主,他们有理无处申,只能吃哑巴亏。有的为了不让城管抢去自己赖以生存经营工具,选择逃跑。长此以往,城管部门执法人员与个体摊贩逐渐形成了对立局面,在行为上甚至是敌对关系。如今全国各个城市几乎都存在“‘敌’(城管人员)进我(摊主)退,‘敌’退我进”的“猫鼠游戏”的状况,使治理工作陷于“整治—回潮—再整治—再回潮”的怪圈。更严重的是执法人员暴力执法与个体摊贩暴力抗法的现象时有发生,在全国范围内曾经发生过多起城管与流动摊主对立而酿成的血案。

二、流动摊贩治理矛盾的深层透视

(一)“民生”理念的缺失是导致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

应该说,自我国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以来,各地方政府在对待流动摊贩的管理上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和改革,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就目前城市流动摊贩治理来看,其现状仍然令人堪忧。其根本原因不在城管部门的执法行为上,而是在地方政府相关部门的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上。而造成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缺陷的深层原因是文化价值观的问题。因为在政策取向和制度设计上都把他们(摊主)假设为“脏乱差”的化身,理所当然地将他们列为被管束、被限制或被处罚的对象,因此,在管理上更多的是采用限制、处罚或取缔的手段。这完全不符合法权思想,也很不合民意。总之,无论是制度的设计、政策制定还是管理方式上都缺乏“民生”理念。

(二)执法层面缺乏法治意识

从立法层面来看,我国形成了比较严谨的法律体系。如果在执法环节上能真正依法执法,情况要比现在好得多。从地方城管法规来看,通过不断的修订,从法理逻辑上看也日臻完善,同时也逐渐注入了人性化思想。如长沙市自2005 年9 月至2011 年1 月,经过历届人代会会议对长沙市城管法规的修改,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城管法规,为支持城市管理、治理流动摊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文件。因此,问题主要出现在执法层面上。一是由于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出现的群体谋生现象没有引起地方政府及城管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执法过程中仍然保留了过重的行政色彩。二是严重缺乏与之相适应的城市公共设施与公共服务。如根本没有供农民自产自销的蔬菜等农副产品的小型市场,导致他们散布街头,摊担(人)饱受日晒雨淋,同时影响市容和秩序。三是聘用协管衍生执法违法现象。据调查,由于聘用的大量协管人员没有经过严格的职业培训,在执法过程中难免偶尔出现暴力执法。无论暴力执法或暴力抗法,无法回避的事实是与城管部门法治意识不强紧密相关。

(三)流动摊贩自身生存压力导致底层生存权利的抗争

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进城摆摊,只是换一种生存方式罢了,但仍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者。他(她)们的直接目的就是维持生计,内心里唯一的念头就是如何多挣点钱过活或养家,其经营行为具有很强的功利性,也就是狭隘的利己主义。由于市场化改革的巨大成就,城市居民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们对物质生活条件与生存观也会随着国家社会整体生活水平的变化而变化。当多姿多彩的城市生活景象呈现在这些地摊一族眼前的时候,他们的生存标准无形中提高了。由于这个群体普遍文化水平低,无论是对城市公用环境的意识上还是在知识的认知上都处在懵懂状态,所以,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环境似乎离他们很远。因此,当遭到城管人员野蛮的、粗暴的执法行为时,便斗胆为自己据理争辩,甚至以武力对抗。因此,前面述及到的暴力事件就成为一种必然。

三、树立民生理念,化解流动摊贩治理矛盾

城市化进程中,既要追求城市的现代化,又要兼顾人性化。城市化的核心是人,无论是原居的“城里人”还是后来者“乡里人”,都应给予同等的人文关怀。流动摊贩大多是“乡里人”,如何让他(她)们与“城里人”共处,继而形成共生共荣的局面,是一个值得深思并必须着手解决的问题。

(一)树立以民生为目标的治理理念

党中央非常重视民生问题,在十八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贯彻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方针,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根据中央鼓励自主就业的精神,作为流动摊贩这样一种简单低级的自主就业形式,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和重视。因此,我们的地方政府对城市的治理,首先应该树立应以民生为目标的治理理念。对城市流动摊贩这一弱势群体,政府部门应体察民情、了解民意、倾听民声、关注民生、解除民难。

(二)对流动摊贩群体引导与教育的理念

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流动摊贩绝大部分文化水平低,不懂法律以及城市的相关规定,同时,出于狭隘的生存观,更多的是想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想理会城管的那些什么“规矩”。因此,对于这样一个弱势群体,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社会各界以及每个城市的居民,都应该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对他们少一分指责,多一分关爱和帮助。我们要做的是尊重个体摊贩的人格,耐心的引导,包括向他们宣传地方相关的法规,从关心他们自身安全的角度出发,告诫他们应遵循哪些安全规则,如何遵守交通秩序、爱护公共环境等。通过宣传、教育、引导,由此及彼,让他们逐渐懂得尊重别人就是爱护自己的道理。通过耳濡目染,让他们逐渐了解城市,懂得爱护环境也是为自己生存创造条件,方便自己的生活。最后,让他们自觉地遵守相关的规则和秩序,自觉地讲卫生,爱护公共环境。

(三)对流动摊贩依法治理的理念

首先,生存权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政治权利,理应得到法律上的保护。因此,地方政府应从民生的角度出发进一步修订、健全城市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法规文件中应包含对流动摊贩治理的相关内容。保证对流动摊贩的治理有法可依,保证既有利于确保个体摊贩的合法权益,又能有效地约束流动摊贩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和对城市交通秩序的影响。其次,摊主应有知情权。据调查,在摊主被处罚的过程中,作为生活在最底层的摊主绝大部分不知道自己具体违背了什么规定,为何被处罚。可见,我们普法的宣传和教育远远没有到位。因此,相关城管部门应依据地方现行法规,广泛地向流动摊贩进行宣传,告诉他们应遵守哪些规则,如安全规则、交通规则等;应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如爱护公共设施、讲究卫生等。告诫他们,不要违规。如果违规,要坦率地接受处罚。如果能对流动摊贩进行善意地宣传教育,进行和谐执法,从短期来看,可以平衡城管与摊主之间的矛盾,达到城市和谐治理的目的。从长期来看,可为营造法治环境做铺垫。第三,规范城市管理执法人员的执法行为,严令禁止城管人员对摊主的“野蛮执法”和“暴力执法”,彻底根除“猫鼠游戏”的怪象。

四、为流动摊贩的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

从城市化的长期阶段来看,流动摊贩也将成为城市的常住人口,成为正式的城市居民。因此,既然城市是开放的,就应该热情地接纳他们,让他们安居乐业。而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务是帮助他们安居乐业的重要环节。

(一)规划流动摊贩的经营用地

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城市市民对便利生活的追求都是永恒的。因此,作为为市民提供便利生活的流动摊贩,应该拥有起码的服务场地。因此,笔者认为,各地方政府应该在城市规划中科学地配置城市土地,既能为流动摊贩提供基本的经营用地,又能很好地维护公共秩序和优化城市环境。为流动摊贩提供的场地应能让摊贩便于摆放经营工具和停留小型交通工具,如自行车、摩托车。较宽敞的地方在规定的时间范围内应该允许三轮车、小型货车进入。

(二)增添城市的公共设施,惠及摊贩和城市居民

从现代城市管理学的角度来看,应该确保每个人都能平等分享到城市生活的利益。现代健全的城市管理,强调任何人,无论男女老幼,均不得被剥夺取得城市生活必要条件的机会。从增进城市福利的角度来看,城市的公共生活设施也是体现民生的一个重要方面。比如,西方发达国家早就形成了现代化的厕所文化。而我国的城市居民在城市街道上经常碰到上厕所难的问题。摊贩经营者也是城市居民,无论是经营还是生活,同样需要基本的生活设施。除此之外,还应给流动摊贩增设相关的公共设施,包括交通设施、遮雨遮阳棚等,以及护栏、隔离栅栏等,以便在流动摊贩经营时不至于影响交通秩序。

(三)依法对流动摊贩进行有效地公共管制与管理

首先要澄清一个概念,“管制”并不等于“取缔”,如果简单地用“取缔”来解决问题,就没有值得研究的问题了。“管制”有绝对管制和相对管制。绝对管制即禁止,也就是说有些特殊的单位和部门内部及其周围场地任何时间都严禁摆摊设点。如军事管制区、公安、消防、大桥桥面等都应属于绝对管制区域。相对管制是指在相对的时间范围内经城管部门允许可以摆摊,未经允许的时间段不能摆摊。其次,应明确哪些该管制并必须进行绝对管制,哪些不应该管制。笔者认为,对影响公共安全和严重污染环境的流动摊贩经营行为进行绝对管制或相对管制。如应禁止流动摊贩经营鞭炮;对爆米花的流动摊贩应规定其爆机与液化气罐的安全距离等。

五、提高社会宽容度,拓宽流动摊贩的就业空间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农民工进入城市,一方面,他们的主观愿望是多挣钱,以后能移居城市“做个城里人”;另一方面,他们在城市务工,为城市居民提供生产和服务劳动,正如党的十五大指出的“他们(民工)是城市的建设者”。因此,城市应该采取宽容的态度,为他们开辟更加广阔的生存空间。来自于农村的摊贩业主,其社会身份地位始终处在社会的最底层,他们需要社会的宽容、城市的接纳、政府的关怀和帮助。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通过增加社会宽容空间、有效地激发各阶层彼此交流、交往的进取精神,可以给社会注入新活力,也增加社会的自由、平等机会。”因此,对流动摊贩的管理,应建立在人性化关怀的基础上,一是帮助他们排忧解难,二是避免其利己经营行为影响公共环境与秩序。

摘要:城市流动摊贩治理过程中矛盾冲突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流动摊贩生存的客观矛盾、流动摊贩的经营活动带来城市环境的压力以及野蛮执法导致流动摊贩与城管部门的对立。地方政府“民生”理念的缺失是导致矛盾冲突的根本原因。城管部门执法层面缺乏法治意识引起暴力执法,流动摊贩自身生存压力导致底层生存权利的抗争。要化解城市流动摊贩治理中的矛盾,一是要树立以民生为目标的治理理念,同时对流动摊贩群体进行耐心地引导和教育;二是要构建流动摊贩的公共服务体系,包括规划流动摊贩的经营用地、增添城市的公共设施、建立和完善个体流动摊贩的诉求机制;三是要依法对流动摊贩进行有效地公共管制与管理;四是要提高社会宽容度,拓宽流动摊贩的就业空间。

关键词:城市化,流动摊贩,治理矛盾

参考文献

[1]雷·布鲁利,刘易斯·芒.对街头商贩的观察与评论[J].城市发展研究,1996,(5):2.

[2]赵俊臣.摊贩经济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J].中国改革论坛,2009,4(6).

[3]肖伟.基本权利视域下城市摊贩经济的治理[J].现代经济信息,2009,(2):400-429.

[4]汪地彻.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的法制化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10,(17).

城市摊贩 篇8

一、案例回顾:印度摊贩寻求立法保护合法权利

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在印度举办。作为当时印度举办过的最大型体育赛事, 为了向世界展示其整洁有序的国家形象, 新德里的有关当局以无证经营的流动摊贩对运动会存在“重大安全威胁”为由, 在运动会组织过程中对其进行了驱逐。在某次驱逐过程中, 部分摊贩被警察拘捕, 其中一名在关押期间因受虐待而过世, 引起了轩然大波。

摊贩们由此举行了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眼看抗议活动未见成果, 印度街头小贩联合会代表全国摊贩将新德里政府告上了印度最高法院, 要求其维护全国摊贩的合法权利, 停止无理的驱逐活动。在历时4个月的审理之后, 印度最高法院判决否定了新德里政府的驱逐行为, 认为“街头叫卖是宪法保障的权利, 小贩诚实经营的自由和尊严不可剥夺”, 并敦促政府尽快出台相关保护摊贩权利的法案。

印度摊贩的维权之路漫长而艰辛, 自1972年开始, 印度摊贩就开始以团体联盟形式表达诉求, 集体维权。2004年, 在妇女自我雇佣协会 (SEWA) 等社会团体的不断努力下, 印度政府终于制定了“街边小贩政策”, 开始为摊贩权利提供保护。2009年, 印度住房和城市扶贫部门起草了“保障生计及管理街边售卖议案”, 要求印度各地出台保护摊贩的相关政策。然而这些仅仅是政策规定, 并没有相应的法律强制效力。

2012年, 在印度最高法院的压力下, 《街头贩卖 (居住地保护和街头摊贩管理) 草案》终于在各方人士的努力之下进入了人们的视野。2014年3月5日, 《街头贩卖 (居住地保护和街头摊贩管理) 法案》正式出台, 印度摊贩的权益从此终于在法律层面上获得了确认。

二、中印两国摊贩的生存现状

根据印度住房和城市扶贫部门的统计, 印度全国大概有一千万的街头摊贩, 他们中的大部分属于城市新移民以及失业工人, 家庭都比较贫困。他们每天需要工作10-12个小时, 通过贩卖熟食、蔬菜、水果、生活用品以及其他一些手工制品来维持基本的生活。“对小贩充满敌意, 并不是当前印度的一个新现象。”《印度快报》说, “尤其是城市管理机关、白领阶层以及富人们。”

在中国, 摊贩群体呈现弱势化。近年来, 城市化进程加快, 农耕土地减少, 机械化代替手工劳作, 这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剩, 许多农民不得不选择到城市发展。然而, 由于文化水平相对较低, 尚未掌握一定的劳动技能, 他们无法满足市场的需要, 选择易操作、无需太多劳动技能的流动摊贩成为优先选择。除了农民, 摊贩中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则是失业工人。根据人社部的统计, 到2015年一季度末, 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左右。由于各种因素, 摊贩们总是无法很好的融入到城市的主流生活中去, 于是, 他们成为了徘徊于城乡之间的边缘人。

作为非正规的就业形式之一, 摊贩的非固定性、简易性、廉价性等使人们对摊贩形成了某种共识:无证经营、卫生状况差、污染环境等。因此, 城市管理者更倾向于把他们视为城市不发达的标志, 严重阻碍了城市的建设与管理进程, 使其无法建设成为一个一流的国际大都市。为了塑造所谓的城市形象, 城市管理者纷纷选择以建立城管队伍为基本手段, 取缔驱逐摊贩来表述政绩。于是, 摊贩与城市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变得越来越深, 两者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

然而, 中国与印度摊贩相比, 面临着更加严峻的生存环境———对于维护自身权益的话语权的缺失。印度的摊贩们依靠维权联盟, 集结成团体向政府共同表达诉求, 维护摊贩的合法权益。小商小贩有了自己的组织, 就不再是任人欺负的散兵游勇。而中国摊贩们群体经营分散, 缺失必要的凝聚力, 当面对侵害时, 往往只能依靠社交媒体的曝光来引起社会的关注, 失去这些, 他们的力量就变得无比微薄。

三、摊贩现象存在的道德法律性分析

(一) 摊贩就业无碍道德

道德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 是一种判断好恶、良善的价值标准。道德观念产生于经济关系交往之中, 正是为了解决经济关系中的冲突与矛盾, 才有了道德这一价值判断。道德观念具有稳定性, 从古至今, 从东方到西方, 总有一些道德观念是具有普世性的, 被人们普遍接受的。同时, 道德观念也具有一定的阶级性, “人们自觉地或不自觉地, 归根到底总是从他们阶级地位所依据的实际关系中……吸取自己的道德观念。”

道德观念的发展应以社会发展最大化作为原则, 而一项制度的合道德性必须表现为, 在既定的条件下, 最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和人类精神生活提高, 其表现出来的经济关系与其追求的经济利益, 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为了保护一部分人精神权利却以损害一部分人的基本生存权利, 或者是为了秩序或者是效率而忽视一部分权利的救济, 终将因缺乏以社会发展最大化为原则而受到道德指责。

贩夫走卒, 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穿梭于大街小巷之间, 往来在商铺住家之中, 街头摊贩们依靠自己的勤劳付出, 或出卖劳力或依赖手艺, 维系了基本的生计, 承担着养活家人的重担。

街头小贩自力更生, 不偷不抢, 他们无畏自身的缺陷, 不痴等国家和别人的救助, 用自己的劳动创造财富与价值, 他们本身极富尊严, 应该受到人们的尊重。

脱离社会背景空谈道德, 让摊贩们在连生存都举步维艰的情况下还要保持维持秩序、保护环境的高度自觉, 不仅不现实更显得可悲, 这样的道德纯粹是虚伪而空洞的“伪道德”。

另外, 摊贩经济存在政治和经济正当性。首先, 摊贩的存在推动满足了普通市民对于生活基本物质的需要, 为人们带来了更低价更方便的物质获取途径。其次, 摊贩的存在有利于更充分的利用城市空间, 他们让一些城市的区域充满了活力。最后, 摊贩的存在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的就业机会, 帮助实现了一部分人们最初的创业梦想。

摊贩拥有的以上优点早已足以弥补他们因破坏市容而带来的损失, 根据社会发展最大化的原则, 摊贩的存在才是符合社会的更大利益, 因此他们并无碍于道德, 城市管理者彻底取缔摊贩的制度才是有待商榷的。

(二) 对摊贩存在的“违法性”探讨

英国法学家约翰·洛克说过:“法律的目的不是要废除和限制人民的自由, 而是要保护和扩大人民的自由。……哪里没有法律, 哪里就没有自由。”

1. 摊贩与城市管理者权利的法理冲突

摊贩与城市管理者权利的冲突指的是摊贩的生存权与城市管理者执法权之间的冲突。作为一个自然人, 生存权指的是人的生命得以延续的权利, 它包括了生命权、健康权、休息权、劳动权, 以及获得生活救济的权利等。城市管理者的执法权来源于权力机关的授权, 而权力机关的权利来源于人民的赋予, 来自于人民权利的让与。

摊贩作为自然人, 本就有着其不可剥夺的生存权, 有权通过劳动, 获得收入, 维持基本生活, 并且在生活处于困难时, 有权获得救济。摊贩的存在有其不可忽视的客观背景, 受教育程度低、缺乏必要的技能、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使得他们很难在城市中找到一份足以维持生存的工作。而从事摊贩这种门槛低、简单、易操作的工作, 成为了他们无可奈何的选择。作为城市里的弱势群体, 摊贩本该获得来自社会更多的救济。但他们不坐等社会的救济, 选择依靠自己的劳动, 实现自己的生存权, 本该收获社会的敬意。

然而, 摊贩在实现自己的生存权时, 却往往附带着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而这些会造成对其他公民权利的实现。摊贩在吆喝叫卖时会产生噪音, 在沿街摆铺售卖时会占用公共交通, 在清洗必要工具时会造成污染等等。于是, 城市管理者为了社会的公共利益, 就需要站出来对他们进行管理规制, 这就使得管理者的执法权与摊贩的生存权之间产生了冲突。而这种执法权在得不到有效制约时, 总是会向着扩大化发展, 使得两者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由于公权力是一种超越在个人之上的公共力量, 它有着巨大的规模效益, 可以通过强制手段使义务得以履行。因而公权力是保护私权利最有效的工具, 这是其他权利保护措施无法相比的。城市管理者的执法权属于这种公权力, 其权利来源是包括广大摊贩在内的人民的权利授予, 人民将自己的权利过渡给管理者, 为的是管理者可以从人民利益角度出发, 更好的服务于人民, 而不是让其剥夺自己最基本的生存权。城市管理者可以合理的规制摊贩的售卖行为, 对其进行管理疏导, 却绝不是对其权利进行侵犯。

2. 立法滞后的现实困境

随着社交媒体的普及, 城市管理者与摊贩之间的冲突在新闻版面中屡见不鲜, 究其原因, 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立法的滞后性。

首先, 对摊贩进行管理的权利属于城管部门, 然而城管部门本身的法律地位尚未得到明确。城管部门的综合执法权, 指的是依旧有关法律规定, 将部分行政机关的权利相对集中后赋予由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机关综合行使。《行政处罚法》第十六条和国务院一些文件的规定赋予了城管部门在处理关于城市管理事务时的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然而, 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对城管部门的法律地位进行明确, 法律一方面赋予了城管部门行政执法的权利, 另一方面却没有赋予其行政主体的资格, 这使得城管部门在执法过程中的尴尬处境。

其次, 我国目前尚未有一部对城管部门的执法权进行具体明确规定的法律法规, 缺乏统一的执法依据。《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规定中, 大多也只有一些原则性的规定, 缺乏具体的操作条款, 执法者缺乏统一的规则可循, 使得执法难度加大, 执法效果降低。为了更好的落实城管执法, 各地依据其各自不同的客观需求对摊贩进行管理, 使得不同地区的执法体系有较大的差异, 缺乏执法的系统性。

最后, 城管部门的执法队伍建设有待完善。由于城管本身的法律定位尚未确定, 使得其人员的招录、编制没有统一的标准。执法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 执法效率低下, 暴力执法事件频发, 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执法队伍的信任感, 从而更加抵触执法。

综上所述, 我国现有的针对摊贩的城市管理体系仍然存在着很多的法律问题, 城市管理者与摊贩之间的冲突有迹可循。

四、综合评析

从上文对摊贩问题的分析中, 我们可以看到, 摊贩的存在无碍道德, 并且并不违法。然而, 当前适用于某些地方政府的行政政策, 就笔者看来, 它们是否有违宪之疑。

1999年的宪法修正, 将依法治国写入宪法。从此, 它为我国建立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宪法体系。在这次修宪过程中, 宪法充分吸收了现实道德评价中的优秀元素, 充分调节了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与矛盾, 使其成为了评价当今社会的基本标准。

在我国, 宪法明文规定, 保护公民的自由权 (包括人身自由与经济自由) , 同时保护公民的劳动权。而现行的许多地方关于摊贩的政策却一次次的为了单一的市容, 侵犯了某些公民的这些权利, 包括侵犯他们的人身权、劳动以及合法的所有权。

一个国家的繁荣和活力, 最根本的原因, 来自于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自由。而立法者的首要职责, 就在于要尽力去增进和保障每一位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宪法与道德具有一致性。宪法和道德并不冲突, 不合乎宪法的道德具有局限性, 但是, 那些所谓的行政法规却与那些正确的道德观相矛盾。如果将道德比作一片汪洋大海, 那么法律应该就是其中得到人们普遍认可适合人们徜徉的区域。法律被认为是道德的底线, 更是道德中被人们普遍认可作为所有人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对于那些不合理的行政规范的否定, 就是对那些合乎宪法的道德的肯定。

印度摊贩的胜利正是因为其依靠组织的力量, 寻求司法的途径。我国政府有必要向印度学习, 采取有效措施, 制定法律, 切实有效的保护摊贩的尊严。

摘要:近年来, 中国的城市管理者与摊贩之间的激烈冲突引起了社会的广大关注。摊贩现象的存在, 既不妨碍现实的道德观, 同时也并不违反法律的规定。对比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 其依靠联合团体, 通过法律途径不断为自己寻求更多保护的现实, 结合现有道德观念与法律规定, 反思我国摊贩治理的现状。

关键词:摊贩,道德,法律

参考文献

[1]马晶.印度最高法院:政府驱逐街头小贩违宪[N].新京报, 2010-10-24.

[2]王洛忠, 刘金发, 宗菊.城市街头摊贩:非正规就业与公共政策回应[J].新视野, 2006 (2) .

[3]高永峰.“印度式小贩维权”能否植入中国[N].中国青年报, 2010-10-26.

流动摊贩:一个去问题化的解读 篇9

从明清至民国,直到社会主义时期的新中国,小摊小贩作为市井文化土壤上所孕育的一种必要社会存在,不绝于文书记载,更深入民间记忆的内部。近代上海街头卖梨膏糖的小贩们所唱的“小热昏”,以及解放后回响于单位大院里“磨剪子来,戗菜刀”的浓重乡音——这些民间口头撩动着岁月情感,一面轻轻翻卷历史的边角,一面细数地域文化的交相往来。他们的存在与难民、流民、“下三滥”、“下九流”等概念一同沉淀在历史洪流的底部,虽经年月嘈杂,照旧不声不响地重构中国城市的生活与日常,其中不乏灌注着“人民”二字所称的乐观与坚韧。

小摊小贩在中国的历史上由来已久,自有市集开始,他们便如青苔般附生于市井生活的斑斓石阶之上,调节着街道生态系统的复杂稳态。宋代以来,自秦而有的传统城市空间管治体系,即“坊市制”,逐步被市、坊合一的形态所取代,市民与商民在概念上逐渐合一。市井,作为一个独立于宫廷、士林和乡土的文化领域和社会阶层,成为构筑城市生活和日常公共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市井之中,从商者甚巨;交易买卖,协商议价,各种口头和书面的规则成为行业细分的实践模板,“同业公会”及各种中国社会早期的民间商业组织形式应运而生。贩夫走卒,作为市井社会网络中的流动性节点有机地契入这些组织形式中,充当着活络城市经脉的作用。

小摊贩:纳入现代化流域

如此看来,小摊小贩似乎是市井生活必不可少的填充物,但他们却在城市迈着现代化脚步前进时承担着违法乱纪、有碍市容市貌的罪名。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矛盾。它并非在市场经济逐步深入和城市迅速扩张的今天才显现,而是一个伴随经济增长和城市发展长期存在并不断流变的历史性/历时性矛盾,其本质直接指涉城市空间和官僚体制的双重现代化意涵。

小摊贩通常在城市空间的边缘地带和破旧的城区聚集,这些区域通常人口混杂、设施落后、卫生条件差、犯罪率高发。小摊贩与城市“脏乱差”地区的暧昧关系并非现象层面的巧合,而是阻碍都市实现景观现代化和社会和谐目标的一次“合谋”。因此,这种人口和社会空间上的重合不断被纳入城市管理范围,作为被整顿和移除的对象。

梳理上海开埠以来的摊贩管理的历史,从公共租界和华界联合对商贩开征捐税,到民国时期发布取缔令与捐税细则,按月或按年捐,登记在册,划区管理等行政手段不断更新发展。解放后,摊贩管理由公安局逐渐收归工商局接管,并推行《上海市摊贩管理暂行办法》。治理措施在不同政治体制和社会背景下的推进勾勒出中国官僚体制和治理手段的现代化轨迹。尤其在新中国成立后,对城市街道的清理整治,对城市手工、工商业(包括小摊贩)的国有化、规范化管理,连同爱国卫生运动和之后的扫除“黄赌毒”运动一道,构成对市民身体的“规训”和空间行为的“规范”;政府更以宣传“四个现代化”和推崇新伦理观为路径,意图在市民阶层形成自发、自省的道德自律。

流动摊贩:城市更新的逻辑

改革开放后,经由对人口流动控制的放松和地方空间管治的放权,以流动摊贩为主的“城市非正规经济”问题再次进入官方和民众的视野。然而,此时的流动摊贩所赖以“流动”的背景已经不是均质隔离的社会主义单位社区,而是不断强化的社会空间分异的现实图景。在大城市里,城市改造和城市更新成为驱逐小摊贩“流动”的主要动力:居住环境的改善和基础设施的完备意味着居住区和临近商业区的租金上涨,社会人口构成和相应消费品位也随之向上攀升;摊贩经济则因势逐城市的“下只角”而聚,寻找新的栖身之所。

曾有外国专家到中国城市走访后惊叹道:“中国没有贫民窟”。然而,小摊贩的空间流动性和其职业的临时性,局部解释了这一表象下的隐秘——城市政府在不断谋取级差地租所带来的财政收入并不断侵吞新的农用地同时,总有一部分人处于被剥夺的境地,并再次流向下一个可能被实施改造的空间。因此,小摊贩的“流动性”成为解读中国城市空间绅士化和景观化的一个重要线索。

流动摊贩的去问题化视野

小摊小贩的兴衰直接反映的是城市的“治”、“乱”之象。针对小摊小贩的“问题化”常常借表象而见诸报端或政府的条文律令之中;“清理”、“整顿”和“规范化”的链条逻辑看似成为解决问题的必然途径。然而,小摊小贩的问题真的可以作为一个孤立范畴的城市问题被一劳永逸地解决吗?通常的情况是,短暂的治理之效最容易被看到,而观照深层问题分析的长效机制则严重缺位。

城市摊贩 篇10

一、现象描述

青岛市香港中路是青岛城市最为繁华的一条马路, 说其是青岛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一点也不夸张, 这条路上坐落着青岛市政府、国际金融大厦 (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入驻其中) 、岛城最大的新华书店及家乐福、佳世客等大型国内外知名超市和国际品牌汇集的高档消费层次的阳光百货及各类品牌专卖店, 商业气氛非常浓厚, 且由于国内外大牌公司的驻入, 该地区消费水平普遍偏高, 已成为引领青岛市消费潮流的高端区。

我们公司办公楼所处位置即是这个高端区的中心地带, 且拥有一条难得的步行街 (由于青岛属于岛城, 形状狭长, 市内道路规划是寸土寸金, 在这种黄金地段能保留一个步行街显得很是难得) , 就是在这样一条街上,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了“游击摊贩”。之所以叫他们“游击摊贩”, 主要是因为他们要应付城管部门的追查, 十分谨慎和小心, 摆摊方式非常特别, 大部分是用一张大的软质布料铺地, 这张布料的大小就是该摊位的大小, 上面摆放样品, 大部分商品都在一个大的旅行包里, 一旦城管人员出现, 他只需要包起样品提上旅行包走人, 也有更厉害的, 开着两厢的私家车, 在路边停下车, 打开后盖就是琳琅满目的商品, 随时可走。这类商贩还有一个特点是, 摆摊时间严格控制在上午11:30到下午2:00, 因为这段时间基本是城管人员午休时间。他们所出售的商品价格一般在30~50元不等, 更有小的装饰品三五元钱即可买到, 后来发展到小吃, 有韩国特色小吃、中式的煎饼果子、蛋炒饭、肉夹馍, 价位都在5元以内。“市场”规模也从原先的两排变成了3排。但是, 他们依旧保持了统一特色, 即守时守规, 互相关照, 彼此望风报信。

步行街两边是高档写字楼和高档商业旺铺, 中间出现这样一个廉价小市场, 而且每到中午就人声鼎沸, 热闹非凡, 两边高楼和店铺里的人没有排斥, 反而也成了这里的消费者。

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其实答案很简单。作为消费者的需求方, 在这里需求得到满足, 物美价廉是消费者追求的最大效用;作为供给方的游击摊贩, 在这里得到了可观的利润。而高档商铺之所以没有排斥, 是这些游击摊贩并没有与他们的商品产生竞争, 而是在某些方面给他们提供了同样“物美价廉”的效用, 也就是说这些商铺的人员也成为需求方。

三、分别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分析

(一) 需求分析。

作为需求市场中的一员, 根据笔者的观察和体验, 主要的较稳定的消费者分为两大类:一是这些写字楼里的职员, 就是收入较高的所谓白领 (以下称:消费者1) ;二是周围商铺及美容美发等服务行业的服务人员, 这类人员收入不是很高 (以下称:消费者2) 。根据影响需求量的六大主要因素, 对两类消费者进行分析。

1、商品价格。对于消费者1, 价格不是主要因素, 因此价格高低对消费者2影响较大。

2、消费者收入。消费者1和消费者2需求取向不同, 因此各自收入相对于此类市场不构成影响因素。

3、相关商品的价格。此地均为高档商铺, 所有商品与该市场上商品无替代可能, 也不存在竞争因素, 因此此因素不构成对需求量的影响。

4、消费者兴趣和偏好。这是影响需求的关键因素, 尤其是对于消费者1, 价格敏感性差, 但非常注重个人感受和喜好。

5、消费者的价格期望。因该市场所提供商品多为小商品和小吃, 且处于高档商业区内, 价格优势明显, 因此对消费需求几乎无影响。

6、市场中消费者的数量。消费者多是就近的上班族, 数量稳定。

综上, 对需求量的影响因素主要是:商品价格 (Px) 和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 (T) , 且消费者兴趣和偏好 (T) 占主导。

由此可得, 该市场需求函数为:Qx=f (Px, T) , 进而可得到该市场需求曲线是随着消费者兴趣和偏好的变动而发生位置移动的。 (图1)

(二) 供给分析。

作为商贩, 供给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商品价格 (P) 与商家所投入价格即商家成本 (C) , 因此供给函数可记为:Qs=f (P, C) 。供给曲线如图2所示。 (图2)

商家在市场上出售商品, 就是为了追求利润的最大化, 这是不争的事实。由于该市场对价格敏感度较小, 因此吸引了大批的商家, 而消费者的兴趣和偏好占主导的市场需求, 又使对商家在追逐利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考虑如何投消费者所好。因此, 在对供给分析时, 应该较侧重于商家所出售商品内容和商家进货渠道的分析。

1、服装类:

主要是女士和儿童服装, 以内衣、配饰类, 如打底裤、打底衫等小服装, 款式比较新颖特别, 质地以纯棉和涤纶为主, 价格基本在60元以下, 进货渠道多为外贸甩单和工厂直接取货的样品。

2、鞋类:

通过观察, 卖鞋的仅4家, 两家为休闲鞋 (包括旅游鞋) 、皮鞋, 进货渠道与服装相同;另外两家是拖鞋, 其中一家是纯手工编制的, 老板还边编制边出售;另一家是纯外贸的家居鞋, 以儿童妇女为主, 颜色和款式都很新潮, 进货同服装。

3、日常生活用品:

比如电视遥控器, 据商家自己说本人就是工厂工人, 因为厂里有销售任务, 所以就拿来出售, 价格是从厂家买的一半, 笔者曾买过一个, 效果是一样的。另外, 还有手机手写笔、瑞士军刀、家用整理箱等, 进货渠道类似于服装类, 但也有个别货源不详。

4、饰品类:

主要是女士及女孩装饰品, 胸针、胸花、项链、手链、耳环、香囊等等;还有手机饰品等。多是一些女孩自制, 也有是外贸服装配饰的订单货。

5、花市:

主要是适合办公桌摆放的各类绿色植物, 仙人掌类、竹类等, 多为自家培养, 价位5~20元不等, 是超市价格的一半左右。

6、小吃:

均为现场制作。由于该区域韩国企业比较多, 因此韩国小吃很抢手, 价格在小吃里偏高;中式小吃里, 蛋炒饭和煎饼果子比较兴旺, 经常排队等售。

7、水果:

各种时令水果, 也有北方人偏爱的脆萝卜。多是农民自种。

以上商品除食品水果类, 其他商品的统一特点是款式独特, 但量不大, 经常是一个花色或者尺码只有一两件, 这跟进货渠道有关, 外贸甩单或者样品本身量就不大。

四、剩余分析

根据以上需求与供给特点分析, 可做出该市场需求和供应图, 并作供需双方的剩余分析。 (图3)

由图3可以看出: (1) 该类商品正常市场价格为P市场时, 消费者剩余为P市场横线以上部分三角形, 生产者剩余为P市场横线与市场供给线 (S市场) 所组成的三角形; (2) 该类商品实际价格为P1, P2为商家进货价或成本。由此, 消费者剩余变为P1线以上三角形, 比原市场价格下剩余增加了 (P市场-P1) ;生产者剩余为P1线与S线所围成的三角形。由此可见, 供需双方的效用较正常市场情况下均有增加, 因此对供需双方产生吸引力。

五、结论

(一) 供方效用的存在甚至远高于正常市场水平, 关键因素是其所出售的商品价格远远低于市场同类产品, 即商家进货价格或成本较低, 主要因素如下: (1) 没有固定的营业场所, 所以可以免除店面租金及相关税费; (2) 商品直接来自工厂或自产自销, 进货价格极低; (3) 人工成本可忽略不计; (4) 商品数量有限, 无积压危险。

(二) 作为需方的消费者, 除了物美价廉的吸引外, 尤其对于消费者1来说, 专门针对其偏好的商品加大了购买欲望, 如水果、吸收辐射的桌面植物、时尚小饰品及儿童和家用品等, 作为追求生活质量又无暇逛街的写字楼人员来说, 这无疑是他们最好的消费场所。

(三) 市场时间的把握恰到好处, 这是消费群体午休和午餐时间, 同时也是城管人员的休息时间, 供需双方在时间上也达成了一致性。

上一篇:党建与思政工作下一篇:麦考酚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