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秧播种

2024-07-30

水稻育秧播种(精选七篇)

水稻育秧播种 篇1

关键词:水稻盘育秧播种机,检查,维护

目前, 我国的水稻盘育秧播种机是在借鉴外国机型, 并进行吸收和改造的基础上生产出来的。该机器可以一次性完成水稻育秧播种过程中的各道工序, 能有效地提高育秧作业的效率和播种的均匀度。

1 播种前的准备

应选择质量较好的种子。将种子放在阳光下晾晒, 然后采用脱芒机除去水稻的桔梗和芒, 通过使用体积比重或者盐水的方法进行选种, 选择质量较好的种子。

浸种。将选好的种子放入温水环境中, 利用催芽泵进行催芽, 以稻种催芽1mm为最佳状态。芽不能过长, 否则会对育秧播种的均匀度造成影响。在将种子放入播种机之前, 要对发芽的稻种进行脱水处理, 以免影响播种的质量。

准备育秧土。根据用户的需求配置出合适的育秧土, 通常选用保水性和透水性较好的农田土, PH值为4.5~5.5之间, 含水率大约为20%。对土的选择还需要通过筛孔直径为4~6mm的筛子进行筛选。

覆盖土。选用保水性和透水性较好的农田土, 其含水率大约为13%, 对土的选择同样需要通过筛孔直径为4~4.5mm的筛子进行筛选。

水。选用清洁水, 杂质较多的水容易对喷水管上的出水孔造成堵塞。

育秧盘。育秧盘包括硬盘和软盘。每台播种机需要配备2000个以上的硬盘, 硬盘的选用要排除扭曲和有形变的, 降低育秧过程中故障出现的概率, 提高生产率。

2 播种作业

2.1 作业要点

作业要点主要包括:作业时要注意在育苗、播种和盖土料斗中加入适量的床土、稻种和盖土。在播种的过程中, 要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监督和加料, 禁止往机器中放入杂物和石子等;作业过程中, 工作人员要时刻关注机器的工作状态, 确保覆土、播种和喷水的质量达标。一旦工作过程中机器发生故障, 应立即关闭电源, 对机器进行检查和调整, 确保机器正常工作;机器完成播种后, 工作人员应将育秧盘取下来, 并检查是否出现种子露出的情况, 如果存在这种情况, 要及时采用手工的方式进行补土覆盖;作业过程中遗落在地上的稻种和床土, 不可以直接放入料斗中, 应进行集中清理, 然后再放回料斗中使用。

2.2 经验参考

在放土时, 可以先在箱子的前端部分提前放入一些土, 因为第1箱的前部放土比较困难, 这样做就使得第1箱也能使用。对喷水装置的位置进行调节时, 要确保它落下稻种正好在土表面水退下之前。此外, 在浸种时, 要等到种子露白, 然后进行晾晒直到干壳为止, 这种状态是最好的。

3 机器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马达不驱动。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通常是:主开关没有打开或者忘记连接电源线。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是:打开主开关和连接220V电源。

水力弱或者不出水。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过滤器孔堵塞、喷水开关主开关或者水龙头关闭、电磁阀不工作。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是:清洗过滤器孔、将喷水开关主开关或者水龙头打开、对电磁阀进行检修。

播种不均匀。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播种滚筒旋转不均、种子处理不合格、圆柱形毛刷与播轮轴不平行等。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是:在旋转部位注油, 除去滚筒中的杂物、对种子进行合格处理、对毛刷进行调节。

出土不均匀。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是:进士门没有左右打开不平行、用土粗糙或潮湿。对这种情况的处理是:对轴承进行调节安装螺栓、待土干燥后重新筛选。

4 作业后的检查和维修保养

4.1 作业后的检查、清理

在完成作业后, 工作人员要按照相应的规定对播种机进行检查、清理和保养。将输送滚子上的杂物和泥土清理干净, 并对机架进行清理。另外, 要对轴承、传动链和齿轮进行润滑处理。

4.2 维修保养和存放

播种期之后, 要对机器的各个部分进行清理和检查, 检查机器的零部件是否需要更换, 如果需要更换应进行更换。对传动部件加注防锈油, 将皮带放松。机器应放在通风干燥的地方, 并且应盖上罩子, 防止灰尘覆盖。

5 结语

对机器进行正确合理的使用, 做好机器的保养和维护, 能有效延长机器的使用寿命, 提高机器的使用率, 为用户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水稻盘育秧机的维护进行了详细的讨论, 通过上文的分析, 我们可知做好机器的保养和维护工作十分有必要。

参考文献

水稻盘育秧播种机的使用与维护 篇2

目前国内使用的水稻盘育秧播种机主要有:国产的2BL-500水稻育秧播种机, ZBPS-300 水稻育秧播种机, 2BS-1200型水稻育秧播种机, 2BL-280B水稻育秧播种机;进口的有久保田、井关、洋马牌等水稻育秧播种机。

工作原理:电机经减速机构驱动输送带连续运转, 传动机构将动力分配给铺底土机构、播种机构和铺表土机构并驱动它们连续运转。播种作业时, 空秧盘通过铺土刷平装置铺底土, 镇压辊压土, 再通过喷水装置, 由播种装置均匀播种后, 再由覆土装置进行表面覆土, 经过耙平毛刷使稻种上覆土均匀, 完成全部播种过程。即:秧盘进入机架→铺底土→刷平、压实→喷湿→均匀播种→种子覆土→秧盘输出→接盘, 将育秧盘转入育秧大棚。

主要特点:采用机电一体化的设计理念,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 产品可实现铺底土、喷水、播种、覆面土等工序一次完成。生产效率高, 作业效果好, 是实现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必备产品。

一、安装、试运转及调整

1.安装

机具安装前, 操作者应参照使用说明书对其各组成部分进行检查, 确认后, 选择平整的地方, 按播种作业流程顺序安装。

①从包装箱取出各个框架, 打开折叠的机架和撑杆, 将机架安装好, 利用四个调节螺栓调整使整体呈水平状态 (可用水平仪进行调整) 。最后锁紧调节螺栓, 将机架固定, 完成各料斗和机架的组装。②将轮子装在机架上。③安装喷水装置和接水盒。④安装接种箱、盘。⑤安装辅助框架。调整铺土、播种、喷水、覆土部件的位置, 使各部件的传动链条张紧后, 固定各部件的连接螺栓。

安装完毕后, 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连接好水源、电源以及机器的安全接地。

2.试运转

应由一个人进行操作, 避免机器突然启动出现危险。主要是确认播种机各个部分的动作。如:打开主开关, 观察输送部分的旋转、毛刷的转动等;接通播种离合, 看播种辊的转动;打开自来水龙头, 通过喷水控制阀, 有水从管中流出等。

3.调整

调节工作是在机器运转过程中进行的, 需要准备好育秧盘, 将筛选好的用于育秧的床土放入料斗, 开启电源进行试运转, 检查各组成部分的运转情况, 确认各部分动作正常后, 按播种要求分步骤进行调整 (主要调整内容适于进口和国产机器) 。

(1) 导板的调整:

在育秧盘运行时, 观察各个部分导板的缝隙, 工作时育秧盘应在机器的中央, 导板与育秧盘的适当缝隙为2~3mm。通过调整左右导板可以实现。

(2) 育秧盘床土厚度的调整:

转动床土料斗调节盘, 调节床土排出量, 毛刷头部稍微接触时为适当状态, 床土的厚度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调节范围在18~25mm。

(3) 耙平毛刷的高度调整:

对35mm高育秧盘, 育苗床土高为35mm减10mm, 操作如下: ①把育秧盘放入耙平刷子的下方。②一面提起手杆一面设定在铭板标记“35箱高”的黑字“0”的位置。③刷子的头部轻轻与育苗盘的上端接触即可。否则转动左右的送进螺丝进行调节, 调整后用固定螺母固定。④调整后提起手杆, 移往黑字“10”处, 进行耙平作业, 用尺测量并确认是否减去了10mm, 如有误差, 再用松紧螺丝进行调整。⑤如需镇压育苗床土表面, 卸下固定镇压辊的钩子, 不需要调整辊的高度。 (辊的镇压量大约为2mm) 。

(4) 喷水量的调整:

在播种作业之前, 每次都应利用实际使用的土地来进行试验性喷水, 否则将发生湿害或水量不足, 从而影响出芽和生长。喷水后经过3~5min, 达到育秧盘底稍有滴水, 表面无积水, 覆土全部湿透为宜 (实际可用火柴棒挖掘育苗土观察水的渗透状态, 如果底面的土有的喷到水, 有的没有喷到水, 为合格状态, 因为过一会水会渗透, 遍布整盘;若呈泥浆状, 为喷水过多) 。喷水量是通过调节水压来实现, 机器上都有水压 (MPa) 和喷水量 (CC) 对应表。如:每盘的喷水量为0.75~0.90kg, 可把水压调节为0.02 (MPa) , 使装有苗土的育苗盘通过喷水装置, 检查水的渗透情况, 太多或不足请改变刻度, 直到合格。

(5) 播种量的调整:

播种量可有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调节。 ①推动变速手杆, 有六个挡位进行变速, 实现播种量调整。②播种量在此范围之外, 可卸下罩壳, 更换齿轮, 有播种量与更换齿轮对照表。更换齿轮时, 一定要安全操作。③播种作业中, 可通过调节盘对播种量做微量增减调整 (±10g左右) 。④还可通过调速电机控制来调节, 同时调节种箱内部的开口板来增减播种量。

(6) 覆盖土量的调整:

转动覆土料斗上的调节盘调整进土量, 使覆土厚度达3~9mm, 以覆土后不见稻种为宜。

二、播种作业

1.作业要点

(1) 作业时应在育苗床土料斗、盖土料斗和播种料斗中加入足够适宜的床土、盖土和稻种, 并在播种作业过程中有专人进行不断添加, 并严格检查, 严禁石子、杂物进入, 保证床土和稻种的正常供给。

(2) 作业过程中操作人员应经常注意播种机各部工作状况及播种、覆土、喷水的质量是否达到规定要求。发现故障或质量下降应及时切断电源停机检查、排除或调整, 保证正常运行。

(3) 完成播种的育秧盘应有专人取下, 检查是否有种子露出现象, 如有应及时手工补土覆盖。

(4) 作业过程中撒落在地上的床土、稻种不允许直接回放料斗, 集中进行清理后再使用。

2.经验参考

(1) 第一箱的前缘部分不容易放入土, 所以需要预先在箱子的前端部分加入少量的土, 如此第一箱也可以使用。

(2) 调节喷水装置的位置, 正好在土表面水退下之前落下稻种。

(3) 播的稻种要浸种至露白, 晾干至干壳状态为最好。

三、机器故障的判断和处理

使用过程中, 如发生下表所示的故障, 请根据下表的方法进行恰当处理。

四、作业后的检查和维修保养

1.班保养

每班作业后应按使用说明书的要求对播种机各部分进行清理、检查, 及时保养调整。清洗机架和输送滚子上的泥土杂物, 对传动链、齿轮及轴承加注润滑油。

2.维修、存放保养

播种期结束后应对各部分进行彻底清理, 检查各工作部件的磨损, 必要时更换;各传动件加注防锈油。保存时应将皮带保持松弛状态, 避免皮带过度拉伸疲劳。机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处, 为防止灰尘, 应盖上罩子。

摘要:水稻机械化插秧取代人工劳动, 成为我国水稻生产的发展趋势, 并带动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的应用推广。如何使机器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 充分发挥其工作效率, 是该项技术成功与否的关键点。近年来, 我们了解发现, 不少用户只重视机器的使用, 而忽视了播种期及结束后的维护检查保养环节, 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 总结了水稻盘育秧播种机在使用过程中的维修与保养措施。

精量气吸气吹式水稻育秧播种流水线 篇3

主要技术特点:

1、采用吸种嘴从种箱吸种, 匀速转动到下方苗盘处, 自动吹落到沟槽行缝隙处, 滑落到苗床上, 形成行距相等、与播种机行距一致的播种行 (行距1.4cm, 共22行) 。

2、可调性: (1) 可根据需要, 利用吸气量的大小和主机流水线速度调整播种量。 (2) 利用毛刷架的升高和降低调整秧盘底土和覆土的厚薄 (底土约2.7cm, 覆土约0.3cm)

3、提高工作效益。普通流水线每小时200盘, 这种流水线能达到每小时500~600盘。

水稻育秧播种 篇4

1 水稻盘育秧机械化流水线播种技术的工艺流程

1.1 播前准备

(1) 床土准备:应取田间杂草病菌少的轻粘性土壤作为播种的床土, 中性偏酸, PH值在5.4~7之间。有条件的地方可对床土进行消毒杀菌处理。取土的时间一般在秋种后至春节前的晴好天气。备土量应按100 kg/亩栽种大田的标准准备。取土后, 应让土块自然晾晒, 待含水量适宜时进行上场粉碎和过筛, 然后在仓库内堆放备用。

(2) 种子准备:种子应选择适合当地栽培的稳产、高产优良品种。备种量标准为5 kg/亩大田。要求发芽率在95%以上, 发芽势在85%以上。并在播种前做好出晒、脱芒、选种、浸种、消毒和催芽等一系列工作。

(3) 秧池准备:秧池应选择土壤地力较好、地势较高、灌排水方便、道路畅通的田块。秧池和大田的面积之比为1:80。秧池准备时间应在播前20天左右。每条秧畈净宽125㎝, 沟宽25㎝, 对秧池的要求是沟直底清, 畈面平整光滑结实。

(4) 机械准备:主要机械设备有:播种流水线、床土粉碎机、6㎜×6㎜和4㎜×4㎜筛土机等, 水泵、清洗设备、运土车、选 (浸) 种用水池等若干。

(5) 工具准备:配套机械设备的其他育秧用具若干。

(6) 材料准备:周转用硬盘应按育秧面积、练苗时间等客观条件而定。一般来讲, 年供秧量100~166.7 hm2的育秧场应备硬盘5 000只。软盘的用量按25只/亩大田准备。肥、药及选种用的工业盐按需配备。

1.2 机械化流水线播种

将装入软盘的周转硬盘铺放在播种流水线的秧盘入口处, 并确保一只紧挨一只。随着秧盘的水平移动, 铺土箱内的床土自动铺入秧盘, 床土被毛刷按一定要求的厚度刷平。撒水机构自动对床土进行撒水, 撒水量应保证床土湿透但不漫溢。播种装置按预设的播量 (一般常规稻播量以湿谷150 g/盘为宜) 均匀地播入种子, 覆土机构将细土均匀地覆盖住种子, 覆土厚度一般为0.5 cm, 播种完成后的秧盘被送入大棚或室内叠加堆放进行练苗。

1.3 田间摊铺

经过一定时间的练苗, 当苗尖露出覆土时, 即可进行田间摊铺。将硬盘运至秧池内进行人工脱盘、摊铺, 操作时要注意每只软盘之间不留间隔, 相邻两只软盘一定要紧靠, 以确保秧块的几何尺寸。

2 苗期管理

(1) 水浆管理:全过程以湿润为主, 坚持上跑马水, 保持盘内土不发白。晴天保持秧沟水, 雨天放干水, 强寒流袭击灌拦腰水护苗。

(2) 及时追肥:一叶一心期 (播后7~8天) 建立浅水层及时追肥, 亩用尿素5~6 kg。间隔三天用同样方法再施肥一次, 少吃多餐确保施肥安全。

(3) 病虫害防治:一叶一心期结合水层施肥, 亩用井岗霉素0.4 kg、吡虫啉有效成份2 g、快杀灵乳油30 ml、对水80 kg喷雾, 对纹枯病和虫害进行综合防治。在移栽前1~2天, 亩用“快杀灵”乳油30~35 ml、加“吡虫啉”乳油15 ml、对水80 kg喷雾, 消灭虫害, 控制灰飞虱带毒传播, 必须做到带药移栽。

水稻旱育秧不同育秧方式对比试验 篇5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设在南丹县城关镇中平村崖建祖农户田中进行,选择阳光充足、地势平坦、土壤肥力中上、地块肥力一致、水利条件较好的粘质壤土地块,秧田面积667m2,大田面积1 000m2,前作是马铃薯。

1.2 试验材料

供试材料:旱育保姆、壮秧剂、多效唑、塑盘、编织布等。水稻品种:中择优超级稻。

1.3 试验设计

试验在2块大田里进行,分秧田和本田2个区域,各设有9种育秧处理,分别为:旱育保姆+塑盘育秧(A);旱育保姆+编织布育秧(B);壮秧剂+塑盘育秧(C);壮秧剂+编织布育秧(D);多效唑育秧(E);壮秧剂育秧(F);旱育保姆+泥浆育秧(G);旱育保姆育秧(H)。以旱育稀植作对照(CK)。3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每种育秧方式的处理各育1厢,厢面长10m、宽1.2m。大田小区为长方形结构,长4.0m、宽3.5m,面积14.0m2,定植225株,小区间人行道0.4m,四周设保护行,保护行以抛秧方式定植。

1.4 试验方法

秧田于4月12日同期同密度布种。大田:先用45%西洋复合肥750kg/hm2、磷肥250kg/hm2作底肥。5月18日移栽。移栽后7d用100kg/hm2尿素与氯化钾200kg/hm2加除草剂10包/hm2,混合撒施追肥除草。6月19日、7月12日、8月6日根据田间虫情防治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三化螟等害虫。

1.5 观测内容与观测方法

在秧龄35d时取样考察秧苗素质。移栽后10d内对每处理设置定点连作观察株观察各10株分蘖的生长动态。在全生育期中,注意观察记录各处理的物候期,即播种期、移栽期、回青期、分蘖期、分蘖高峰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收割时均抽取观察株样本进行考种,测量有效穗、成穗率、穗长、每穗总粒数、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理论产量等经济性状指标。收割时按区组小区测产登记产量,并根据测产结果应用方差分析试验处理差异是否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旱育秧物候期观察

田间观察发现,各育秧方式处理对分蘖情况早期影响较大,对其他生育进程影响不大。

2.2 秧苗素质考察

由表1可以看出,各处理的出苗率、成秧率、叶龄相差不大,秧苗不定根数以壮秧剂育秧和旱育保姆+泥浆育秧偏低,其他处理均在24.8~26.3个之间。秧苗单株带蘖率,壮秧剂+塑盘育秧、旱育保姆+塑盘育秧、壮秧剂育秧在365%以下,其他处理均在435%以上。

2.3 水稻旱育秧经济性状及产量考察

由表2可以看出,综合各项指标,经济性状最好的是旱育保姆+塑盘育秧处理。通过测产,发现旱育保姆+塑盘育秧产量最高(9 357.14kg/hm2),旱育保姆+泥浆育秧最低(8 000.00kg/hm2)。经方差分析(表3),处理间的F>F0.05,说明处理间差异显著,试验区区组设置降低了误差,能够客观地反映各处理的特征特性,实现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达到预期效果;重复间F值

3 小结

在水稻旱育不同育秧方式中,各处理外在性状差异不大,但经济性状和实际产量存在差异,综合2项经济指标,以旱育保姆+塑盘育秧为最佳旱育秧处理。

参考文献

[1]王新华, 孙红.旱秧绿3号在水稻旱育秧上的应用效果[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24) :182.

[2]侯伟, 王孝春, 蔡武宁.水稻旱育秧关键技术要点[J].安徽农学通报, 2008, 14 (8) :112-113.

[3]刘吉忠.水稻旱育秧高产栽培配套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8 (9) :133-134.

平昌县水稻旱育秧规范育秧技术 篇6

1 苗床选择

苗床选择的好坏是旱育秧成败的关键。苗床应选择在土壤肥沃、质地疏松、背风向阳的菜园地或带沙性的干田坝, 苗床要长期固定, 常年培肥, 以改良土壤结构, 提高土壤肥力。苗床应靠近住所, 以便于管理, 但又不能离秧田太远, 太远不便于运输。

2 苗床制作

2.1 规范作厢

播前3~5d按1.7m开厢, 厢面宽1.3m, 人行道0.4m。厢面过窄浪费土地、棚膜, 厢面过宽拱棚高度不够, 秧苗后期容易烧苗。

2.2 留足苗床

苗床要根据播种量留足, 一般1kg种子需1.3m宽的苗床40m左右。苗床过少、播撒过密, 秧苗容易坐秧不长, 并且不利于分蘖。

2.3 精细整地

浅挖整细床土, 拣尽杂草、石块, 做到厢面平整, 厢面比人行道高5cm。然后按1m2苗床用腐熟清猪粪水15kg、过磷酸钙150g, 边施肥, 边翻地, 肥泥混匀, 坎细整平。浇足浇透底水, 达到床土一捏成团、松手即散的标准, 或者厢面可见积水、厢边有水溢出为宜。

3 播期安排

以常年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10℃为始播期。为躲避伏旱和秋冷天气, 保证秧苗适龄移栽, 我县冬闲田、冬屯水田、绿肥田等早栽田应在3月下旬播种, 5月上旬移栽;麦 (油) —稻轮作两季田、望天田、高塝田等迟栽田应在4月中旬下种, 5月下旬移栽。

4 精量播种

4.1 清水浸种

按每667m2本田备足杂交水稻种1~1.25kg, 采用清水浸种20h左右。浸种容器不能沾油盐, 否则严重影响发芽率。

4.2 播前包衣

水稻旱育秧的关键是床土的调酸、消毒、培肥, 用“旱育保姆”或“育苗伴侣”对谷种进行包衣, 可起到消毒、调酸、施肥、保水、化控、壮秧的作用, 简化旱育秧苗床制作较为复杂的操作程序;同时可有效防治地下害虫和水稻立枯病、青枯病等病害。将浸好的谷种捞出, 沥至谷种不滴水即可包衣, 按照350g“旱育保姆”或“育苗伴侣”拌谷种1~1.2kg比例, 将种衣剂先倒入干燥容器中, 然后将浸好的谷种慢慢的加入并滚动包衣, 直至将种衣剂全部包裹在种子上为止。谷种包衣后稍为晾干, 即可播种。

4.3 中厢撒播

于晴天将包衣后的谷种多次均匀撒播于厢面, 每个厢面两端应预留20cm不撒种, 原因是在揭膜炼苗时, 厢面两端温湿度不稳定、变化较快, 秧苗容易受到影响, 长势相对较差, 与厢面中间的秧苗长势不一致, 不能达到苗壮、苗齐的标准, 影响秧苗整体质量。播后用木板轻压入土, 盖1层0.5cm厚的细土, 以不见种子为度。再用标准浓度的除草剂溶液均匀喷洒盖土, 喷洒时一扫而过, 不宜长时停留, 否则容易造成药害。

5 搭拱盖膜

播种结束后, 应先紧贴厢面盖1层地膜, 可促进秧苗早发, 然后用竹弓搭架覆盖棚膜保温保湿。竹弓间距50cm, 弓高40cm (拱棚太高不利于保温, 太低秧苗后期容易烧尖) , 四周压实, 防风刮翻。同时要管好畜禽, 防止损毁棚膜。

6 苗期管理

6.1 适时抽膜

谷种大部分现针后, 应立即抽去地膜, 抽膜要缓起轻拉。抽膜时若发现有未现针的裸露种子, 可盖一层细土, 再用喷雾器喷透水, 促进再发。

6.2 揭膜炼苗

播种到现针前, 以保温、保湿为主。高温、高湿、不通风、不浇水。如膜内温度超过35℃时, 要及时揭开两端降温。如果不通风降温, 会造成高温烧芽。现针后, 要严格控温、控湿, 促进根系下扎, 逐步松膜炼苗, 早上揭膜, 傍晚盖膜。3叶1心期要揭去棚膜, 以防高温烧苗。一般晴天上午揭膜, 阴天下午揭膜, 雨天雨后揭膜。此时若遇低温寒流, 则延长盖膜时间, 待寒流过后再揭膜。

6.3 肥水管理

3叶1心期, 结合抗旱施清淡粪水, 施后喷清水洗苗。苗床实行干旱管理, 早、晚秧苗叶片无水珠, 午间叶片群打卷, 早、晚床土干燥出现之一者, 浇1次透水。浇水时间应选择早、晚, 切忌午间浇水。若床土发白变干, 应及时浇施清粪水抗旱。移栽前5~7d, 按1m2用15g尿素追施1次送嫁肥。在移栽前1d下午, 要浇1次透水, 以保证起苗时少伤根、多带泥。

7 适时移栽

水稻育秧技术 篇7

关键词:水稻,育秧,技术

1 适龄的早秧及壮秧标准

首先, 秧苗移栽时具有叶蘖同伸, 单株分蘖多, 鞘腋含有发育粗壮的分蘖芽, 秧苗移栽时群体叶面积适当;其次, 苗挺叶绿, 生长整齐一致, 无病虫害;秧苗矮壮, 发根力强, 根系发达, 白根多;抗植伤力强, 中苗叶色绿, 叶挺不披垂。大苗叶色淡绿, 叶片硬直。小苗叶色嫩绿, 叶片微弯。

2 肥床育秧技术

2.1 苗床准备

(1) 苗床选择。

选择背风向阳、土壤肥沃、质地良好、深厚疏松通气的菜地或水浇旱地做苗床, 地下水位在30厘米以下。

(2) 苗床大小。

一般常规稻每亩大田需净苗床:小苗 (4.0叶龄以下) 移栽的17~20平方米, 中苗 (4.0~5.5叶) 移栽的22~25平方米, 大苗 (5.5叶龄以上) 移栽的33~35平方米。

(3) 播种前要施肥。

播种前10~15天, 每平方米苗床施入腐熟农家肥3~5千克, 硝酸铵40~50克, 过磷酸钙100~150克, 硫酸钾 (或氯化钾) 20~30克, 硫酸锌3~4克。

(4) 施用壮秧剂。

播种前用壮秧剂1袋 (1.5公斤) 与15公斤细土充分混拌均匀, 堆闷一天后, 撒在20平方米的苗床上, 用耙子均匀耙入3~5厘米土层, 然后浇透水 (切忌灌水淹畦或沟内放水浸畦) , 如畦面不平, 可用木板轻轻压平, 待播种。

2.2 播种盖膜

浇透底水、压平床面以后, 播种程序是:播种→压平→覆土→化除→盖膜。

(1) 种子处理。

包括晒种、精选、浸种、消毒、催芽等环节。

晒种:选择晴天晒2~3天, 利用太阳光紫外线杀菌除虫, 散发二氧化碳和潮气, 同时增强稻种透气性和吸水力, 促使酶活化, 从而提高发芽率和发芽势, 达到出苗整齐一致。

选种:要选谷位饱满、壮实、谷壳黄亮, 富有光泽, 大小一致的种子育袂。

种子消毒:水稻的许多病害是通过种子传染的, 如稻瘟病、恶苗病、白叶枯病、胡麻叶斑病、干尖线虫病等, 因此有必要对种子进行严格的消毒。

浸种:消毒后的种子要用清水清洗, 再用10℃的清水浸种5天, 每天换一次水, 使种子吸足水分水稻种子发芽生长, 首先必须吸足水分。水稻种子至少要吸收相当于种子自里25%以上的水分, 才能萌发。一般以吸收相当于种子重量的40%左右的水分, 为最适当。吸水过少, 降低发芽率, 吸水过多, 稻壳易胀裂, 从而导致烂籽、烂秧。早春气温低, 一般应用清水浸3天左右。没种要用清洁水, 每夭换水一次。如果用石灰水消毒的, 消毒后, 种子已吸足水分不必再用清水浸种。若吸水不够, 应继续用清水浸种, 直到吸足要求水分为止。

催芽:催芽的目的是可使出苗整齐, 幼苗生长迅速, 防止烂种, 培育壮秧。可先加入50℃左右温水预热15~20分钟, 然后盖好, 保证谷堆温度一直在35~38℃之间, 待种子破胸露白时即可播种。浸种、催芽要做到催芽均匀。

(2) 确定播种期的方法。

一般以日平均温度10℃和12℃左右, 而适宜播种期是由移栽期向前推至所需秧龄的时间。

(3) 播种量 (精选后的处子) 。

大苗移栽, 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60~65克, 杂交稻25~30克;中苗移栽, 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70~100克, 杂交稻35~50克;小苗移栽, 常规稻每平方米秧床播120~130克, 杂交稻50~70克。

(4) 播种方法。

要均匀撒播, 然后轻轻镇压, 使种子三面入土, 盖上1厘米厚的细土, 薄厚一定要均匀, 不能太厚, 种子不能露出土外, 否则秧苗细弱。

(5) 病虫害防治。

每平方米用呋喃丹4克和二嗪农0.3克或杀草丹0.4~0.6克, 兑水1千克喷施来防治。

(6) 盖膜方式。

一般可采用平铺薄膜和低拱架盖薄膜的方法, 低拱架盖膜法是用竹蔑搭起高20~30厘米的拱架, 然后盖上膜。两种方法都要求膜的四周用土压紧。

2.3 苗床管理

苗床管理的重点是温度和水分。

(1) 苗床的温度管理。

播种后3~5天开始出苗, 要注意观察苗床膜内的温度, 要经常揭膜透风降温, 晴天可从上午9点揭膜通风, 到下午4点盖膜保温, 保持床土干燥;阴天可开口通风, 膜内温度应该保持在25℃左右。待苗现绿后, 采取晴天揭膜, 雨天盖膜进行炼苗, 三叶期后全揭膜;

(2) 苗床的水分管理。

根据苗床的水分状况和秧苗的生理缺水情况进行浇水1~2次, 一般在床土干燥出现鸡脚裂, 秧苗叶尖早晚无水珠时浇透一次, 对土壤较板结的秧床, 以每次浇透水为好。若雨水过多, 要及时排除秧田积水, 播种至现针前, 以保温、保湿为主;现针后, 严格控水, 促进根系下扎, 揭膜后, 若秧苗发生立枯病, 发病区每平方米苗床再增施50克壮秧剂 (叶面无水珠时均匀撒施) , 然后浇水, 可有效防治病害;

(3) 肥料管理。

苗床期不用施肥, 尤其是使用“壮秧剂”后, 肥效一般可持续到

4 叶期。如果苗床培肥不够, 可结合洒水补施提苗肥。用2%的硫酸铵液喷施, 每平方米100~200克, 施肥后喷清水洗苗, 以防止肥害。

(4) 防治病虫草鼠害。

上一篇:时间深处的美下一篇:高职护理专业化学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