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装置

2024-07-06

输液装置(精选七篇)

输液装置 篇1

本文针对2009年北京市物理实验技能大赛中的一个题目,模拟输液瓶的液位测量及报警。根据题目要求,装置需完成两项任务:(1)随时对瓶内液体高度进行显示;(2)当到达之前设定好的报警高度时,有报警信号发出。在本次比赛中设计的液位测量及报警装置如图1所示。

一、基本原理

本装置通过测量输液瓶和瓶内液体的重力来间接测量液位,并在警戒水位进行报警,当瓶子挂到装置上,即可开始对液位进行监控。装置由弹簧、齿条和齿轮等机械部件的组合,通过胡克定律实现了将重力转化为相应高度,从而间接测量液位。同时在装置上设有报警电路,通过指针的转动,与金属触头相接触,报警电路接通,即完成在警戒液位的报警。

1. 液位测量原理

利用胡克定律F=-k x,重力使弹簧形变伸长,带动连接在弹簧上的齿条产生竖直方向的位移,从而使得与其啮合的齿轮转动,带动齿轮上所连指针转动,操作者可以通过指针直接在表盘读出液位(如图2所示)。

2. 液位报警原理

指针随着液位的改变而转动,当液位到达报警高度,即与正极相接的指针摆到一定位置,与电路中金属触头相接触(金属触头接报警电路负极)。指针和金属触头充当机械报警开关,闭合报警电路,进行报警,(如图3所示)。

二、装置设计及特点

液位测量及报警装置主要以由弹簧、齿条、齿轮、调零螺丝、表盘、指针组成的机械装置,和由电源、发光二级管、蜂鸣器、调频FM无线呼叫器、指针开关和手动开关组成的报警电路两部分组成。

1. 机械设计

以表盘为母板,在其背面将调零螺丝固定在母板上;两根规格相同的弹簧平行放置,一端与调零螺丝相连接,并此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与挂钩和齿条相连接;在表盘中心打上一个孔,将齿轮安装在孔道中,确保它可以与齿条啮合自由转动;在齿轮正面安上指针后,就完成了机械部分的设计(可参考图2)。

2. 报警电路设计

在机械装置后面附有报警电路,其组成为:电源、发光二级管、蜂鸣器、调频FM无线呼叫器、指针开关和手动开关。报警电路需接入机械装置,设计成触动开关。电源负极接到表盘的零点处,即为突起的一个金属小头,当与正极相连的指针偏回零点时,可以与其接触,接通报警电路(如图4所示)。

当报警电路接通时,蜂鸣器响报警灯亮,如果设有调频FM无线呼叫器,即向控制中心发射无线编码,经过对该无线编码进行解码,找到对应的接收器,确定出呼叫位置,在控制中心工作的人员就可以及时发现。

3. 装置特点

装置设有调整指针初始位置的旋钮,即调零旋钮。当转动调零螺丝,使得与其相连的弹簧和锯齿整体上下移动,此时锯齿的移动带动了齿轮的转动,即对指针初始位置进行了调整,此种方法可以实现改变预设报警液位高度,所以当更换不同输液瓶的时候,可以进行重新调整,从而此装置适用于各种规格的输液瓶或袋装药品(可参考图2)。同时装置还有设计原理简单、成本低、外观小巧、操作简单、干扰因素少等特点。

三、数据测量与分析

1. 测量数据

本装置预设100m l进行报警,实测20组报警液位数据如下(见表1)。

2. 误差分析

审查结果:这20组数据全在格罗布斯判据范围内,所以无需剔除。

不确定度来源: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U=kuc=2×6.6652ml=13.3303ml≈13.00ml

测量结果V=100.75±13.00(ml),k=2

报警液位平均值为:100.75ml(见图5);

相对误差:0.75%(见图6);

能够在113.75ml~87.75ml范围内报警的概率有95.4%。

3. 误差来源分析

误差主要来源是系统误差,是来自报警器本身存在的机械误差。

(1)齿轮和齿条的机械连续性不好,由于安装时轮齿间有微小间隙,且齿对数目有限,转动起来啮合不紧密,转动的平稳性不是很好,导致的指针转动不稳定,这在报警时会产生一些误差。可以使用直径更大、齿数更多、啮合性更好的齿轮,使其指针偏转平稳,报警精度提高。或是完全避免齿条齿轮带来的机械误差,而通过利于其它方法实现指针偏转。例如,使用发条替代弹簧、齿条和齿轮。

(2)弹簧的刚性变形而带来的系统误差。根据实验测试,在短期内的测量使用对报警准确度不会带来过大影响,可以忽略,但对于长期的使用后所带来的影响,还在进行实验测量中。

四、结束语

此液位测量及报警装置具有能随时测量液体的高度,报警可靠,内设重调系统可以适用于各种规格输液瓶的报警及液位测量,且报警形式多样、外观小巧、造价低廉和操作简单等优点。既适用于医院内输液室进行监控报警,同时简便的操作和低廉的价格也便于用户在家自己使用,利于推广。

摘要:为了实现对输液瓶液位的监控,设计了具有测量液位和报警性能的装置。将输液瓶挂到装置的挂钩上,即可以随时测量液位高度,并在警戒高度发出报警信号。该装置具有设计简单、成本低廉、外观小巧、使用方法简便且适用于多种规格的输液瓶或袋装药品等特点,可应用于医院输液监控室和家用输液报警等。

关键词:液位测量,报警,胡克定律

参考文献

[1]郑秋萍,江波,刘连珍.简易输液报警器的研制与应用[J].福建医药杂志,2003,6

[2]于向英,孙孝红,王永珍.新型弹簧输液报警器的研制与应用[J].护理研究,2003,17

[3]黄彬,李平,关天民,等.医用液位越限报警装置[J].大连铁道学院学报,2004,1

[4]王学文.实用输液报警器[J].电子制作,2009,7

[5]陈丽娅,杨芸.医用点滴自控报警装置的研制[J].现代电子技术,2006,13

输液装置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随机选取400例急诊抢救室与监护室的患者, 按照顺序编号, 单号患者200例作为实验组, 双号患者200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对比, 其中脑血管意外139例, 心血管系统93例, 呼吸系统44例, 消化道大出血49例, 创伤65例, 宫外孕10例, 男性288例, 女性122例, 年龄平均59.6岁, 两组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操作方法

两组均使用BD密闭式留置针, 实验组为BD飞码安全型带BD Q-SyteTM无针密闭式输液接头式留置针 (22G) , 对照组B组为BD競玛普通带肝素帽密闭式静脉留置针 (22G) , 选择上肢弹性好、粗直的外周静脉进行留置, 常规消毒穿刺成功后用3M透明膜固定, 实验组输液器取下头皮针将ISO鲁尔 (即螺口) 与密闭式输液分隔膜接头连接, 对照组将输液器头皮针与肝素帽穿刺连接后胶布缠绕固定, 每次使用后常规正压技术冲管封管。

1.3 统计学处理

利用SC2000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就输液器脱落、静脉炎发生、输液速度情况比较见 (表1) , 两组就医务人员针刺伤方面比较见 (表2) ,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减少输液器脱落、静脉炎发生、达到输液速度要求、降低医务人员针刺伤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3 讨论

3.1 降低患者静脉感染率

急诊科危重患者及急救患者大多数需多路液体, 应用无针密闭输液分隔膜接头无需钢针反复穿刺肝素帽输液及封管, 避免微小颗粒进入血循环, 可以有效地减少感染的发生[7], 另针头暴露空气中容易被细菌感染。而使用全封闭输液系统分隔膜接头螺口连接紧密可明显减少导管感染率, 也更符合无菌操作的要求。分隔膜输液接头封闭安全的结构使用正压技术冲管、封管, 避免了因肝素帽死腔会导致肝素帽冲洗不干净造成污染的概率, 也避免了肝素帽使用过程中需频繁更换。

3.2 增加患者输液的安全性

一般留置针钢针与肝素帽连接需用胶布缠绕固定, 不仅外表不美观, 另外时间一久肝素帽表面残留的胶痕也不易清洁去除影响消毒效果, 肝素帽也可因多路液体、反复穿刺引起破坏漏液。而且存在一旦脱落需重新穿刺, 再次输液阻力大, 易堵塞、留置针内有回血的问题就会出现, 大大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急诊科危重患者、烦躁患者多, 很多患者不慎或躁动造成钢针松脱引起意外伤害。利用分隔膜输液接头螺口连接不仅美观、牢固, 而且避免钢针松脱引起的药物浪费, 有效的避免了以上问题的发生, 保护了患者的安全。

3.3 提高急诊患者输液、抽血的高效性

急诊科抢救患者时往往需要畅通的液路, 尤其抢救大出血休克、创伤、车祸外伤等患者时需要较高的液体流速, 危重患者日常输注血液制品、高浓度药品制剂时普通肝素帽连接钢针达不到要求滴数, 而无针密闭式分隔膜输液接头流速最快可达600 mL/min, 保证了抢救的需要还可预防导管堵塞, 减少了因达不到输液要求需更换导管带来的额外工作和成本。反复抽血化验复查有时是急诊科护理工作必需的, 2011年INS指南提出经短的外周导管采血被认为对许多常规化验是可靠的, 并且对于小儿患者和那些需要进行多项化验的患者[包括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和 (或) 者那些血管状况不佳难以采血的患者], 应考虑此方法。利用分隔膜输液接头进行抽血, 能避免反复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和反复拧脱去掉肝素帽抽血的步骤, 也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另一优点就是可以进行畅通高流量的抽血, 也避免因打开通路造成污染的可能。

3.4 避免医务人员针刺伤

急诊科患者流动性大, 接诊患者多, 常有一部分隐匿血源性传染性患者, 2010年我科因输液意外导致针刺伤人数达5例, 其中明确2例患者为HIV阳性病毒感染患者, 1例为HBV病毒携带者。使用BD安全型留置针系统后, 留置针留置成功后拔出的针芯有针尖保护套保护, 再有加之无针密闭式分隔膜输液接头的使用, 无针系统可以百分之百避免针刺伤[8]。另一方面保证了护士安全的同时也节约因意外伤害付出的医疗成本。

摘要:目的 探讨无针密闭式留置针输液装置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400例急诊急救患者分为实验组 (n=200) 和对照组 (n=200) , 分别使用安全型密闭式留置针带分隔膜接头和普通静脉留置针带肝素帽, 并在输液器脱落、静脉炎发生、输液速度、医务人员针刺伤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实验组输液器脱落、静脉炎发生明显降低, 保证输液速度方面明显提高, 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医务人员输液针刺伤100%减少。结论 无针密闭式输液系统在急诊应用保障了患者输液安全和有效性并避免医务人员针刺伤。

关键词:无针密闭输液系统,安全留置针,输液接头,急诊患者

参考文献

[1]黄桂林, 王静.可来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静脉留置输液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 2004, 19 (13) :42.

[2]张玉梅.正压接头在安全留置针输液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 2006, 21 (15) :86.

[3]王冬梅, 王林, 范汉杰, 等.无针正压密闭输液接头的微生物侵入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 2012, 27 (1) :68-71.

[4]Hall KK, Geffers C, Giannetta E, et al.Outbreak of bloodstream infections temporally associated with a new needleless IV infusion system[abstract 285].In:Program and abstracts of the 1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Philadelphia) .Alexandria, VA: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2004:112.

[5]Salgado CD, Chinnes L, Cantey R.Significantly increased rate of 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associated with use of a needleless valve system in a long-term acute care hospital[abstract 07].In:Program and abstracts of the 16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Chicago) .Alexandria, VA:Soce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Chicago.Alexandria, VA:Society for Healthcare Epidemiology of America, 2006:70.

[6]Maragakis LL, Bradley KL, Song X, et al.Increased catheter-related bloodsteam infection rates afte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mechanical valve intravenous access port[J].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2006, 27 (1) :67-70.

[7]李亚, 牛小霞, 孟园.无针密闭输液接头在肝硬化患者静脉输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9, 26 (7A) :53-54.

实用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装置的研制 篇3

无论是平时或战时,输液都是不可缺少的临床治疗手段之一[1,2,3]。据现有文献资料[4,5,6]和临床使用表明,可进行机械式控制输液的产品,目前只有输液泵和输液控制机(微量泵),基本原理是依靠泵体的推进或蠕动式挤压输液管外壁达到控制输液的目的。尽管目前有数以百种专利或产品,但在临床上使用的不足10%,且依然不能改变高度差及泵本身的质量、动力源、价格等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进一步推广,更不能适应战争和自然灾害条件下应用。

为了解决在野战救护条件下输液无法吊挂、在救护车上因重力输液高度因素而造成输液不稳定的难题,或在担架手推车上输液不便的难题,或为了满足战时抢救中需要快速、准确、安全、稳定地控制输液速度的救治需求,解决战争条件下人员紧缺等难题,笔者在对目前国内外线性蠕动式、泵式、挤压式、气压式输液器等几大类多种产品进行反复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全新的脉冲电磁力恒压装置及一次性使用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带针输液管,既适用于野战条件下战地救护、救灾救治输液,也适用于各类医疗条件下的特殊救治,如低位、平放、高位、手提、肩背行走或放置在车、船、飞机、舰艇、担架、手推车上进行免吊瓶的可调控输液,这对提高未来在“陆、海、空、光、电”五维空间卫勤保障时的抢救成功率,减少非战斗减员,具有重要的军事和社会意义。

2 系统结构组成

本实用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装置是由一次性使用重力压力兼用输液管(已获得专利)和智能输液机(已获得专利)两部分组成。

2.1 输液管的设计

完整的输液管设计如图1所示。输液管是在目前临床使用的塑料输液器的莫菲氏滴壶近端增加一个流速控制器,其位置如图1所示。该设计的输液器可以不带空气进气口的塞子(该元件专门供压力输液装置作用),可以没有注射座。药液过滤器可以放在输液器的其他位置,但出口最好接近患者端,通常采用的药液过滤器的孔径为15μm[7]。

2.1.1 流速控制器

流速控制器是该输液器的核心,与输液机配套使用,可实现在合理的任意位置均能顺利输液。液体流速的控制依赖于橡胶管两端进、出口的单向阀门,当机械对橡胶管施压时,液体即向远端流出,其流速与机械对橡胶管施压的频率有关(如图2所示)。

2.1.2 流速控制设计理念

设计该流速控制管,首先要防止液体返流,其次要保证在合理的任意位置能实现顺利输液,而且如遇输液机故障,可用高挂式普通输液。

(1)防止液体返流:在流速控制管的两端各设计一单向活塞,其上下为台阶状侧向闭合性舌形活塞。活塞在自然条件下其侧向开口呈闭合状态;当机械施压于该流速控制管(橡胶管)时,其近端活塞口闭合,远端活塞口开放,液体即输入体内;反之,近端开放,远端闭合,实现液体单向流动。

(2)合理的任意位置能顺利输液:基于上述设计理念,采用脉冲电磁力恒压技术,并借橡胶管的弹性作用以及可调节的脉冲频率,实现输液机放在患者体位水平和/或体位水平以下,均能顺利将液体输入。

(3)脱机高挂式输液:其流速控制管两端的单向阀活塞,均呈开放状态,借高度引起的压力差的作用,使液体自然输入。日常工作中,遇有紧急情况可采取人工挤压莫菲氏管,使液体能够尽快输入,但操作者必须站着操作,费力易疲劳。而该输液管只要在流速控制管处单手以握笔姿势轻轻挤压,即可达到急救目的,急救输液的量与捏压的频率有关。操作者可保持任意体位,省力且操作简单。

在配套输液机使用时,由输液机机械转动部分以脉冲方式对弹性压缩管外壁施压,造成上下单向阀活塞自然交替撑开与闭合,同样保证了流速控制管内液体单向流动,调节脉冲施压的频率,即可达到控制输液流量的目的[4,7,8]。

2.2 输液机设计

真正的便携式输液机,应该是集机、瓶、电于一体,兼顾自身质量、操作使用等,且注入当今高速发展的电子控制技术,使之真正成为平战两用、普通输液与急救输液相结合的普及型输液装置。

该输液机主要由电路模块,偏心同步皮带无声机械脉冲传动,交、直流电动机等组成,如图3所示。

2.2.1 电路模块

主要包括直流电源电路、单片机处理器、模拟量分析转换器、左右空气传感器、控制键盘、数码显示屏、电量指示灯等,如图4所示。

(1)控制键盘:显示电源键、电量指示,滴速显示,调速键包括个、十、百滴上下调速键及强制输液键,如图5所示。

(2)特征:在机壳上设有探测输液导管内是否有空气进入的空气传感器,该空气传感器可将液体信号经模拟量分析转换器传送给单片机处理器,导向滑槽凸状顶杆的一端上设有用于控制电动机断电的到位行程传感器,该到位行程传感器将行程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处理器。

为了进一步增强和保证安全监控,在机壳上设有2个空气传感器:一个用于探测输液瓶和弹性压缩管之间的输液导管中是否有空气通过,另一个用于探测莫菲氏滴管和手调器之间的输液导管中是否进入空气。在空气传感器上设有遮光板,用于防止太阳光线造成的探测失误。在机壳的正面设有与单片机处理器相连接的显示屏和控制键盘。在电路控制板上还设有声光报警装置,用以提示医护人员输液状况。

2.2.2 交、直流电动机工作系统

主要为微型直流电动机,包括偏心轮、同步皮带轮、偏心同步皮带轮、凸状顶杆、簧片、簧片状刹车器、刹车轮榖等。

作为动力源的电动机在机架的一侧设有可装入泵式输液器弹性压缩管的插槽,在电动机上设有同步皮带轮,同步皮带轮通过同步皮带与安装在机架上的偏心同步皮带轮连接传动。当电动机工作时,由电动机产生的动力通过同步皮带带动偏心同步皮带轮上的偏心轮旋转,从而推动压力滑块沿导向滑槽做往复式运动,使得压力滑块一端的凸状顶杆会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对泵式输液器弹性压缩管的外管壁施加压力,弹性压缩管内的药液或血液就不停地被断续地挤压出一定的量,实现点滴效果(偏心轮旋转360°完成一滴出一滴进的做功循环)。

3 输液装置的工作原理

本智能控制输液机是在智能控制电路的控制下由内置直流电源启动直流电动机,带动机械传动机构,以机械挤压方式对输液器的弹性压缩管外壁进行脉动施压,通过输液器的弹性压缩管内置的单向阀交替开闭作用,实现液体在输液管路内的单向流动,从而达到输液的目的。

机械挤压次数是脉冲的频率通过偏心轮实现,频率是电路通过直流电动机的转速而精确控制,从而达到控制输液滴速的目的。其电路同时设置空气检测探头对输液器管路的上导管和莫菲氏管的下导管进行空气监测,发现输液导管内有空气时,该机会自动停机并声光报警提示。输液机工作原理如图6所示。

本机电路上设有微型触动开关,可根据需要准确设定输液滴速,并在控制显示屏上清晰显示。

4 材料设计

机械传动机构(偏心轮、推杆及滑动槽)、外壳(输液容器后架、机壳、底座)采用高强度ABS材料;夹具采用不锈钢材料,瓶塞穿刺器、针柄采用医用级ABS材料;护套、针座、上下两通、空气过滤器外壳、药液过滤器外壳、外圆锥接头,采用PVC(MD)材料;导管、细导管、弹性压缩管、上下单向阀活塞,采用医用级PVC(MT)材料;滴斗采用医用级PVC(MD-1);流量调节盒、滚轮采用PE(HD)。以上原材料的生物学性能均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的具体要求。

5 本装置设计技术优点

实用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装置,具有以下设计技术优点:

(1)本装置采用脉冲电磁力恒压技术和防返流阀门式输液管,使输液实现免吊挂、免高度差,血液不回流。其外形尺寸为11 cm×15 cm×22 cm,质量约为0.78 kg;充电器电源输入交流电(220±22)V/(50±1)Hz,输出直流电8.4 V、500 m A;内部电池容量(锂电池)为7.2 V、2 000 m A·h,电流消耗最大平均工作电流≤200 m A,待机工作电流≤60 m A。因此,在最大工作流量下可连续工作≥24 h,具有很强的电磁兼容性,可降低医护人员及陪侍人员的劳动强度。

(2)可根据需要准确地调节滴液速度和滴液量。输液速度可在1~200滴/min范围内任意调节,按强制键可达300滴/min。

(3)实现了机控输液,压力恒定,安全性能可靠,在患者体位水平上下100 cm均能顺利输入液体,故输液时不受位置影响,可任意调节,任意放置,进行长时间输液工作,能有效地防止血液回流现象的发生,提高医护服务质量。

(4)在机器损坏、电量耗尽又无吊挂条件时,可以靠有节奏轻捏弹性压缩管维持输液,并可实现大剂量的急救输液。

(5)由于采用空气传感器和行程传感器,能够及时地将输液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处理器,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并可快速准确直观地从显示屏及声光装置获得输液信息,从而达到安全监控输液的效果。

(6)可适用于不同液体的输液,适应临床输液的广泛需要,携带方便,可肩背、手提、平放,特别适合野战条件下战地救护、救灾现场和患者在救护车、火车、担架及手推车上以及无法用重力输液的情况下使用。技术先进,造价低。

6 结论

本研究真正改变了传统高架式的输液方式,压力恒定、安全性能可靠,携带方便、实现免吊挂、免高度差输液、任意放置血液不回流,根据需求设定滴液速度,并达到精确输液和安全监控的目的。经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和福建省立医院临床验证表明,该输液装置在野外救护、战伤救治等不便吊挂输液的情况(如低位、平放、高位、手提、肩背行走或放置在车、船、飞机、舰艇、担架、手推车上)下,可进行免吊挂状态输液,并且可以快速、准确、安全、稳定地控制输液速度,是一种既适用于野战条件下战地救护、救灾救护输液,也适用于各类医疗条件下特殊救治的便携式智能输液装置。

摘要:目的:研究一种集机、瓶、电于一体的平、战两用免吊挂智能输液装置。方法:输液机采用脉冲电磁力恒压装置,并由电子控制电路、机械转动机构、直流电动机组成;输液管在传统重力输液管中增加一个流量控制元件,主要由前后单向阀、弹性压缩管等组成,为重力、压力两用输液管。结果:该装置实现了机控输液,不仅保留了传统的高悬式重力输液,更实现了在体位水平上下100 cm均能正常输液,输液速度可在1200滴/min范围内任意调节。该装置体积小、质量轻、携带方便、价格低廉、性能安全可靠。结论:该装置适用于战地救护、救灾救治和各类医疗机构的特殊救护,根据伤病员的情况,可低位、平放、高位、手提、肩背行走或放置在车、船、飞机、舰艇、担架、手推车上进行免吊瓶的可调控输液。

关键词:机电瓶一体,脉冲电磁力恒压,防反流阀门,免吊挂输液,智能输液装置

参考文献

[1]刘敏,钱印榕,董正林.介绍一种便携式自动恒压输液机[J].医疗卫生装备,2003,24(3):48.

[2]刘靓,刘敏,董正林,等.数控压力输液机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04,25(8):66-67.

[3]Sullivan M.Improving patient safety with intelligent infusiondevices[J].Am J Health Syst Pharm,2010,67(17):1 415.

[4]刘小毛.一种便携式智能输液泵的研制[J].电子产品世界,2005(8):100-104.

[5]田建君.自动输液泵系统设计[J].四川兵工学报,2009,30(4):111-112.

[6]王恩刚,王伟杰.基于DSP的人体自动便携式输液器的研制[J].医疗装备,2006,19(5):1-4.

[7]刘敏,魏培德,黄昭穗,等.一次性便携式重力压力兼用泵式输液器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9):86-87.

介绍一种保温输液式管饲装置 篇4

1 材料和结构

这种保温输液式管饲装置是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 需1个装满热水的热水瓶;第二部分为长约1 m乳胶管连接的输液管;第三部分是1/3在热水瓶塞以上, 2/3在热水瓶塞以下2根长度分别为15 cm和20 cm左右的玻璃接管及连接2根玻璃接管的乳胶管;第四部分是用来连接长玻璃接管和造瘘管的乳胶管, 长约60 cm, 其中连接造瘘管端有一小玻璃接头。

2 使用方法

在护理操作前应先将整个管饲装置消毒, 准备1个清洁的空瓶生理盐水, 装入配制好的营养液。我科常用新鲜配制的米油汤状, 温度37 ℃左右。首剂从200 mL开始, 若无消化道症状每日可达1 500 mL~3 000 mL。套好网套, 消毒瓶盖。将热水瓶去盖, 瓶内加冷水调到不烫手。然后取出连接有热水瓶塞的玻璃接管、乳胶管, 装入瓶内, 盖上瓶塞。输液皮管有针头端插入消毒好的盐水瓶盖, 另一端连接热水瓶塞以上的短玻璃接管。长玻璃接管接上60 cm长的乳胶管。准备工作就绪后, 打开输液调速器, 用手感觉自盐水瓶流出乳胶管的营养液的温度。如为37 ℃左右, 则关闭调速器, 将出液口接到病人的空肠造瘘管, 根据病情调好输注速度。

3 应用效果

应用于临床的58例无一例操作失败。管饲过程中, 管饲液流出通畅、彻底, 流速均匀, 温度适宜, 病人反应较舒适。

4 优点

4.1 操作简便

采用输液式管饲, 管饲液可以像静脉输液式自动滴入, 避免了传统的管饲需注射器手工反复推注的缺点, 大大节省了护理工作量, 从而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负担。

4.2 提高了管饲液的质量

保温输液式管饲装置, 使营养液整个流程都处于密闭装置中, 避免与外界空气、灰尘等的接触, 因此也隔离了可能被外界客观因素污染的机会, 因此比传统的管饲方法更加安全。

4.3 管饲液的流速、温度均匀且易于控制

保温输液式管饲将输液和保温技术合为一体, 既可根据病情调节速度, 又具有通过保温瓶达到营养液保温的目的。真正克服了传统管饲不能有效保温和流速不易控制的缺点。为病人提供了更为舒服、完善的营养治疗。

4.4 降低了护理操作的成本

输液装置 篇5

1 研发目的

养殖场养殖的宠物或者家养宠物都会涉及到防疫、治疗等操作, 在预防和治疗宠物疾病时, 注射或者输液是常用的治疗手段。如果输液时由于保定不确实常造成注射器未刺入血管或刺入后因宠物骚动而使针头移位脱出血管外, 致使药液漏于皮下。在宠物医院内, 保定和输液装置都较齐全, 但是对于出诊治疗的兽医而言, 随身携带的诊疗箱中无法便携输液架, 通常是将药袋置于高处或者就地取材地悬挂, 容易悬挂不牢, 而且宠物在输液过程中, 容易挣扎或者受外界刺激而豁然起立, 导致输液过程中断, 因此在输液的过程中也需要对宠物进行保定。笔者经过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 研发了一种带有绑定装置的宠物用便携式输液架, 能够克服当今兽医出诊输液操作技术中遇到的困难, 是兽医出诊治疗宠物疾病时的好帮手。

2 带有绑定装置的宠物用便携式输液架介绍

便携式输液架的基本构造如图1所示。

输液架包括输液架中轴 (8) 和绑定装置, 输液架中轴 (8) 的中上部连接有悬挂杆 (9) , 输液架中轴 (8) 的底部设置有配重盘 (10) , 配重盘 (10) 与输液架中轴 (8) 的底部通过螺纹连接。绑定装置上设置有矩形框 (3) 和4根支柱 (1) , 4根支柱 (1) 与矩形框 (3) 的四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 矩形框 (3) 的一侧设置有绑带台 (2) , 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台 (7) , 绑带台 (2) 上固定设置有绑带 (4) , 固定台 (7) 上设置有槽孔, 绑带 (4) 能够穿过槽孔固定在固定台 (7) 上, 矩形框 (3) 上固定有兜布 (5) , 兜布 (5) 的中心位置设置有固定孔 (6) , 输液架中轴 (8) 与固定孔 (6) 之间插合连接。绑带 (4) 具备弹性。悬挂杆 (9) 的数目为2根, 2根悬挂杆之间的间距为25~30 cm, 长度差为10~15 cm, 兜布 (5) 为网格布, 矩形框 (3) 的四角设置有活动轴。矩形框 (3) 能够通过活动轴折叠成为线型。悬挂杆 (9) 能够通过轴旋转至贴紧输液架中轴 (8) 。

1.支柱;2.绑带台;3.矩形框;4.绑带;5.兜布;6.固定孔;7.固定台;8.输液架中轴;9.悬挂杆;10.配重盘

3 使用方法

将矩形框通过活动轴展开, 使兜布绷紧, 然后将4根支柱的螺纹依次拧在于矩形框的四角上, 完成绑定装置的组装, 接着将输液架中轴穿过兜布上的固定孔, 然后将配重盘螺纹连接在输液架中轴的底部, 再将悬挂杆旋转至垂直于输液架中轴并拧紧, 进而固定悬挂杆, 就此组装完毕。静脉输液时, 将宠物置于兜布上, 拉过绑带台上的绑带使绑带穿过固定台上的槽孔, 进而将宠物绑定在兜布上, 此时将药袋悬挂在悬挂杆上, 再对绑定的宠物进行输液注射即可。输液完毕后可将各部分拆解, 用管状布套携带即可。

4 优点

输液装置 篇6

医用输液作为临床医疗工作中常用的辅助治疗手段,在我国临床应用非常广泛。通常在给患者输液时,输液瓶倒挂在输液架上,输液液体即将输完时,由患者家属通知医护人员及时中止输液,避免给患者造成影响。这种采用人工对患者输液进行监控的方式,不仅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由此产生的医疗纠纷屡见不鲜。

基于上述情况,我们设计了一种医用输液器液面监测报警装置。采用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监测输液瓶液面,采用EM78P458单片机为控制芯片,通过A/D转换电路、报警显示电路、基准电路等设计,对输液瓶的液面进行准确的监控。本报警装置设置有一种可视点滴管,由上荧光棒、下荧光棒、上连接管、下连接管、莫菲氏管组成。上荧光棒置于输液瓶的瓶口处,下荧光棒置于莫菲氏管的背面。夜间输液时,无需开灯就可看清输液液体的剩余药量。本装置通过5 V稳压电源供电,附带内置电池,交流供电同时可给内置电池充电,充电完成后可独立使用,耗电量低,使用方便,适合野战医疗。本装置已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1 设计路线和实现

本设计由3个阶段构成:输液器液面监测报警装置结构设计、控制电路设计和临床应用。

设计目标:输液器液面监测报警装置可稳定准确地对输液瓶液面进行监测,并将监测结果转化为电信号,由控制电路进行控制并显示监测结果。通过临床应用,检验本装置监测成功率和便利性。

1.1 输液器液面监测报警装置结构设计

设计目标:通过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对输液瓶液面进行监测,并采用荧光棒显示数据。结构设计简单、安全可靠,能够适用于对各种输液瓶的监测。输液器液面监测报警装置结构如图1所示。

如图1所示,将输液瓶倒放在圆环状架体上,打开电源开关,红外发射管发出红外线,经过输液液体后衰减,红外接收管感应到的光强度减小,无法产生光电流,不影响控制电路的正常运行。当输液液面低于本装置上的红外发射管和红外接收管所在的水平位置时,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线没有经过输液液体衰减变小,红外接收管接收的光强度变大,光电电流变大,触动控制电路启动报警显示电路,开始声光报警。

1.2 控制电路设计

设计目标:通过控制电路,可准确监测输液瓶的液面并给出监测信息,及时通知医护人员。其电路主要结构如图2所示。

控制电路主要包括红外发射电路与接收电路、信号放大与校正电路、A/D转化电路、单片机电路、报警电路、按键电路、显示电路。通过红外发射与接收电路对输液瓶的液面数据进行采集,反映输液瓶液面信息的采集信号经过信号放大与校正电路、A/D转化电路放大并转化为数字信号后传送到单片机进行处理,与预设值相比较,进而判断输液瓶液面位置,最后判断是否启动报警电路。按键电路可以进行故障复位。控制电路原理如图3所示。

输液瓶放入本装置的圆环架体中,接通微动开关,本装置开始运行工作。本装置采用的处理器EM78P458的14脚为“1”电平,经过电阻R限流后加到稳压二极管IC2,则在EM78P458的第15脚获得1.24 V的基准电压,作为EM78P458 A/D转换的电压参考点。EM78P458的第7脚为“0”电平,锂电池经R2和R3分压限流后,由第6脚输入到EM78P458,EM78P458将此电压值与基准电压相比较,当锂电池电压小于≤2.70 V时,EM78P458的8脚为“1”电平,9脚为“0”电平,蜂鸣器报警,提示更换电池;若电池电压>2.70 V时,EM78P458的11脚为“0”电平,电容C3经R4放电,EM78P458内部放大器开始运行,其13脚输出调制脉冲信号,D3发射红外光,红外接收管D1接收到的红外光转换成电信号,经C1滤波到EM78P458的1脚输入放大器的正端,放大后的电信号经过R1、D2、C2组成的积分电路进行积分,在EM78P458的第5脚获得电信号,使EM78P458进行模数转换。本装置初次使用时,数模转换后的电信号数据将存在存储器中,EM78P458的各管脚为高电平,EM78P458处在休眠状态。此刻,电池经R5将对C3进行充电,当C3的电压大于EM78P458的工作阀值时,EM78P458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如果不是初次使用,EM78P458自动将采集到的数据与前一次的数据相比较,若小于开启电压值,EM78P458进入休眠状态;若大于开启电压值,EM78P458再次正常工作,不断重复“发射红外光—接收红外光—光电转换—电信号放大—电信号模数转换—数字信号比较—贮存—休眠/唤醒”的过程进行循环。输液瓶内的液面低于本装置环形架上的红外发射接收管所在的位置时,红外发射管发出的红外光衰减小,红外接收管接收的光强度增强,放大器输出电压较大,A/D转换后的数字信号也较大,与预设值相比较,当大于预设值时,证明输液液面已低于红外收发管所在的位置,应通知医务人员及时处理。控制电路程序如图4所示。

1.3 临床运用

本装置在1家三甲医院、1家社区诊所进行了试验检测,对输液液面的监测准确率高,使用方便,可及时将输液情况反馈给医护人员。本装置多次在野战训练医疗输液过程中进行使用,在野外中,由于本装置耗电量少,监测准确率高,可长时间使用,节省了人力物力,各医护人员反映良好。

2 结语

针对目前大多数输液泵均未实现输液监测报警功能的问题,本设计的医用输液器液面监测报警装置能够实现输液瓶液面的实时监测,并且可通过报警信号通知医务人员,避免了患者在输液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实时查看的麻烦,减少了大量安全隐患。本装置设计有5 V的内置电池,耗电量低,经充电器充电完成后可脱离市电长时间使用,对医院护理和野战医疗都具有较大意义。

摘要:目的 :设计一种医用输液器液面监测报警装置。方法 :采用红外发射和接收电路监测输液瓶液面,以EM78P458单片机为控制芯片,外接A/D电路、报警显示电路、基准电路等,实时准确监测输液瓶液面。并且,该装置设计有内置电池,充电完毕可独立使用。结果:经过实践测试,该简易医用输液器械液面监测报警装置能够准确地监测输液瓶液面,并及时通过报警信号通知医务人员。结论:该装置结构简单、可靠性高、使用简便、价格低廉、实用性好,适合野战医疗。

关键词:医用输液器液面监测,EM78P458,红外发射接收电路,报警装置

参考文献

[1]刘军.激光液面监测与报警模拟系统[J].电子测量技术,2010,33(5):122-125.

[2]张爱华,朱亮.医用输液液位实时检测系统在康复护理中的作用[J].中国临床康复,2003,20(7):2820-2821.

[3]陈伟民.一种透射式半集成光电液面测量方法[J].仪器仪表学报,2005,30(4):425-427.

[4]郑玉山,张明海.野战输液点滴监控系统的改进[J].医疗装备,2008,29(2):66-67.

[5]江勇,段文锋.一种面向医院的输液监控系统的设计[J].医疗装备,2000,22(12):89-91.

[6]宋雪丽,万金领.一种智能型输液监控装置的设计[J].仪表技术,2007(8):53-56.

[7]叶志良,沈国伟.基于光电传感器的输液滴速实时监测系统[J].传感器世界,2005(12):66-68.

[8]宋雪丽,万金领.基于单片机系统的液面点滴速度监控装置的设计[J].电脑开发与应用,2007(5):43-44.

[9]杨丽,皮喜田.一种面向社区医疗微型输液监测系统的设计[J].重庆大学学报,2007,30(6):56-59.

输液装置 篇7

平时的卫勤训练和现场的伤病员急救过程,经常需要在搬运中对伤病员进行急救输液,但传统输液需要输液支架,或在野战训练中以人手为临时输液支架[1],给伤病员的救治带来了许多不便,也浪费了野战现场救护的人力资源。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装置[2]既适应于野战条件下的救治输液又适应于各类医疗条件,如低位、平放、高位、手提、肩背行走等免吊挂输液。对野战机动医疗机构实施抗休克、抢救危重伤员,节省野战或现场救治的人力资源具有重要意义。现将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装置在“901”演习活动中的应用体会报告如下。

海上救护演练,野战医疗队的任务是在海上开设医院船,担负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物资上艇后,立即组织实施全方位的海上卫勤救护,针对登陆艇空间面积小、噪声大、震动强、颠簸大的特点,专门进行了仪器设备固定和伤员转送急救训练,积极探求海上救护、空海救护、岸海一体救护的模式。其中便携式野战智能输液装置在船上的应用效果令人满意,切实提高了野战医疗队遂行海上卫勤保障任务的能力。

2 应用步骤

(1)选择便携式智能输液装置专用的输液导管,一次性使用重力压力兼用输液器[3],连接液体,排尽空气,夹闭导管;(2)安装:将输液器固定在智能输液机上;(3)设定参数:输入输注速度;(4)运行:按启动键开始运行;(5)整理:用毕关闭电源键,拔出输液针,取出输液导管,擦拭输液机,放置备用。

3 应用中的优势

3.1 携带、转运伤员方便

便携式智能输液机外观为10 cm×15 cm×20 cm,质量仅为0.78 kg,可轻松携带,充电一次可用12 h以上。在以往的野战演习中,输液装置需要输液架,伸缩最短为80 cm,材质为钢料,且占用空间,无法固定,携带极不方便。而便携式智能输液机免吊挂、免高度差,在体位任何水平都能顺利输入液体。在本次演习训练中,伤员快速前接后送是重点训练科目之一,便携式智能输液机不论在战地救护或在救护车上、船上、舰艇上、环境狭小的机舱上都能顺利输液,避免以往传统输液一定要有高度差才能输入液体,给战地救护、野外现场转运伤病员途中输液带来便捷(如图1、2所示)。

3.2 展开、撤收快捷

此次野战演习历经2个月,数次装运卸载。便携式智能输液机在运抵目的地第一时间就能迅速展开应用,机体坚固,机瓶(袋)一体,免吊挂,没有任何损伤,单人操作可在2 min内完成,替代以往的调节输液架。

3.3 精准的输液速度

便携式智能输液机实现了机控输液,滴数调整范围在0.1~300 m L/h。在野战救护抢救严重失血、脱水、休克等高危伤员时能快速补液(如图3所示),而且能精确控制输液速度,实现液体量按规定时间输入,大大提高了伤员的救治成功率,满足了对野战伤员复杂伤情的需要,这是以往的普通输液所不能达到的。

3.4 安全、高效

在输液过程中,若输液管道出现气泡或液体滴空,便携式智能输液机能及时发出蜂鸣警报和显示提示关机,液体不再进入体内。原因排除后,按住任意键可重新按原设定参数开始工作。以往输液稍有不慎,空气进入静脉,就会导致空气栓塞[4]。安全性明显优于传统输液。

3.5 省时、省力

在野战环境中,往往节奏快,战况瞬息万变。常常出现更换液体不及时,或因为体位改变造成液体不滴等使血液返流、堵塞针头,须重新穿刺,无形增加了战时人手紧缺和工作量。便携式智能输液机能精准地控制速度,防止体位改变造成滴数过快或过慢,减少输液故障,有效地降低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3.6 直观、稳定

采用空气传感器和行程传感器,能够及时地将输液信号传送给单片机处理器,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并可准确直观地从显示屏及声光装置获得输液信息,如图4所示。

4 体会

便携式智能输液装置克服了传统医用输液的弊端,实现了患者在转运过程中不需要吊挂,又能安全有效地进行输液,特别适应于野战条件下放置在车、船、飞机、舰艇、担架、手推车上的战地救护输液的需要,提高了救护技能。

参考文献

[1]乔天富.175医院开展野战救护情景[N].解放军报,2007-04-23(1).

[2]刘敏,黄昭穗,魏培德.便携式智能输液机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11):77-78.

[3]刘敏,魏培德,黄昭穗.一次性便携式重力压力兼用泵式输液器的研制[J].医疗卫生装备,2010,31(9):86-88.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输液装置】相关文章:

输液反应输液故障07-16

输液质量问题和输液严重不良反应报告制度05-23

输液泵04-27

输液技巧05-13

输液差错05-19

输液污染05-24

输液器具07-25

输液质量07-29

患儿输液08-02

输液服务08-27

上一篇:调动学习动力下一篇:油藏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