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本质

2024-05-14

价值本质(精选十篇)

价值本质 篇1

一、高校辅导员价值形成的基础源自于主体需要

高校辅导员价值形成的基础源自于主体的需要, 这就要求辅导员从主体方面理解学生工作, 从主体的方面理解自我的需求。

1. 价值。

辅导员价值形成的基础源自于本身的需要, 也就是说辅导员在把自己的能量、知识、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传递给学生, 在社会培养接班人的需要基础上体现自己的价值。因此, 辅导员价值的实现离不开本身的需要。同样, 辅导员的价值实现也离不开教育客体——学生。辅导员价值的实现体现在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全面的发展, 没有了学生, 辅导员价值也就失去了价值。辅导员价值形成的实质是主客体之间需要与满足关系的相辅相成。

2. 主体。

主体是和客体相对应的概念。主体和客体这对概念在辅导员工作里就是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主体和客体在相互作用过程中, 辅导员作为教育的主体, 应该具有思维能力并运用一定的宏观上的教育手段和微观上的教育理念去认识和培养学生。

在教育的过程中, 辅导员作为教育主体, 要根据实际情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想法要与教育的相关精神同频共振, 就像化学上的置换反应一样, 在工作中置换出产生一些新的思想、新的做法。辅导员作为价值主体要给学生提供最好的教育。辅导员工作既需要破除不符合学生工作的旧观念、旧思想和就理论, 更要在帮助学生把握到的新联系、新属性和新规律上指导实践活动。通过创新, 不仅使学生工作在形态、结构和功能方面发生了变化, 甚至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新的价值。

3. 需要。

辅导员的需要是一种期待, 它推动学生工作趋于完善。辅导员的需要是对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而产生的对本身存在和发展条件的缺失或期待状态。这就迫使辅导员去追求, 去千方百计满足自己的需要。辅导员在不断提高自己, 满足自己对学校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满足学校和学生对自己的需要的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二、高校辅导员价值形成的条件是客体具有满足主体的属性

作为客体的学生应当逐步具有满足主体的辅导员要求的素质。学生都有上进心, 都有雄心壮志的抱负, 有提高自我, 实现自我的需要, 都希望能得到老师的认可, 满足辅导员主体的教育素材。

作为辅导员面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学生客体, 应该明白学生的多层次性, 不同学生的教育背景、家庭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对每一个学生客体的需要也要做到因生制宜。而作为学生客体, 根据自己存在的状况、发展方向、追求等等来形成自己的价值追求, 并不断的探索实现理想的有效手段, 不断的超越自己, 实现自己的梦想。笔者认为, 主客体之间的需求是相辅相成, 相得益彰的。只有这样, 在辅导员主体能动性的科学发挥, 受到学生客体价值追求的相呼应, 高校辅导员价值形成的条件就得到满足。

辅导员价值形成作为学生提供精神服务是以文字的、数字的和艺术的语言符号为工具开展的, 是处理学生的意识与社会相互关系的活动。相应地, 辅导员价值的形成包括为学生客体提供技术创新服务、制度创新服务与知识创新服务三个方面。在学生进入社会生产领域中技术创新是学生对新技术设备和新技术工艺的发明与采用, 是对就技术的改造和取代;在社会交往领域, 制度创新服务是学生对交往关系规范与制约系统的变更与突破, 是新制度对旧制度的取代与扬弃;在精神生产领域, 知识创新服务是学生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新思想、新观念与新方法, 是新的科学真理与价值观念对旧知识的否定与超越。

三、高校辅导员价值

的形成实质是主客体之间需要与被需要关系的不断生成

辅导员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核心内容。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本身都标志着学生工作地位的增强与提高, 同时又为深化学生工作经验的进一步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现实条件;学生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也必定会使自我管理得到改造与升华, 在总体上越来越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发展。只有以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为核心与目的, 才能使学生工作得到全面而持续的实现。辅导员价值的生成、存在和发展与学生的需要、更高层次的追求的满足是一个统一整体。

1. 从价值的生成来看。

辅导员价值的产生需要具备几个条件:一是辅导员具有自我实现价值的需要。二是学生具有满足辅导员实现价值的属性。三是具有把辅导员和学生联系在一起的媒介, 使学生的属性能够满足辅导员的需要, 辅导员的价值能够满足学生的需求, 从而使价值关系生成。假如辅导员的能力、素质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那么价值关系无从谈起。辅导员的价值是让学生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得以建立、深化和发展,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服务, 是同学们与社会之间的物质交往、政治交往与精神交往相统一的活动。

2. 从价值的存在来看。

辅导员的价值是坚持以人为本, 把服务与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结合, 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学生的发展是与日俱增的, 那么就需要辅导员同时也要注重自我提高, 不断满足学生对老师知识的需求。假如辅导员的价值固定了某个层面上, 不能满足学生提高的步伐的需求, 那么价值关系无从谈起。

3. 从价值的发展来看。

辅导员不能消极的等待或者被动地得到满足, 应该在满足学生需求的同时, 注重创造更大的价值。应该在“读懂”学生的历史、现在与未来上下功夫, “读懂”学生就需要开展系统周密的调查研究, 不断认识学生和学生工作的新变化, 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特点的东西。否则, 不去调查研究学生和学生工作的历史与现状, 不掌握文化多元化、社会多样化条件下的大学生价值取向与价值观趋向, 所做出的学生工作决策就可能与实际不符, 导致学生工作低效甚至失效。假如辅导员固步自封, 不以发展的眼光, 科学发展观的指导, 那么很快就会让自己陷入困境, 价值关系无从谈起。

沂蒙精神的本质和时代价值 篇2

“弘扬沂蒙精神 实践„三个代表‟”理论研讨会前不久在临沂市召开,来自省社科界和临沂市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研讨会。现将讨论的主要观点简述如下。

时代性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重要前提。沂蒙精神是革命时代条件下的产物,是在沂蒙大地上千千万万沂蒙人民为着民族的解放,为着社会主义光明的未来,用血与火铸造起来的一种崭新的思想意识形态。同时,沂蒙精神又是随时代发展而不断发展的产物。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了以立场坚定、爱党爱军、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核心内容的沂蒙精神,这些内容是沂蒙精神的基本内涵,也是今天我们认识沂蒙精神的重要历史前提。在20世纪50年代,沂蒙精神有了许多新的表现和新的内涵,集中表现为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和生生不息的艰苦奋斗精神,这种主人翁意识就是以国家为重,以大局为重,以集体利益为重。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沂蒙精神得到了巨大促进和质的升华,突出地表现为把市场经济意识与诚实守信、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有机结合起来。在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沂蒙精神初步展示了一种新的精神风貌、精神状态,即强烈的发展意识和开放精神。

先进性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核心内容。先进性的本质构成了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光辉历程和特有的精神风格。沂蒙精神蕴涵在千千万万沂蒙人民当中,又通过少数先进代表人物的模范作用得到突出的

体现。先进的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沂蒙精神蕴涵的先进性就是不怕苦、不怕死。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的历史时期,沂蒙精神的先进性突出地从王廷江、朱崇跃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人物身上展现出来,他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发挥了一个共产党人的模范作用。把先进性的要求与社会广泛性的延伸有机结合起来,是在新的阶段把沂蒙精神提升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重要前提。

实践性是沂蒙精神与时俱进的强大动力。沂蒙精神是沂蒙人民社会实践活动的升华,实践产生了沂蒙精神,也不断提升着沂蒙精神。在新形势下,我们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进一步认识和弘扬沂蒙精神,解决好市场竞争与共同富裕价值观的统一问题,处理好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问题,等等。

回归本质 价值重估 篇3

这次交流会选择在常熟召开,应该说非常具有针对性和代表性,常熟服装全国闻名,可谓行业的风向标,“常来常熟”这句话对于服装业来说非常贴切,看常熟便知天下。

常熟市副市长陈惠良在致辞时介绍,纺织服装业是常熟市的支柱产业,有“两个1000亿”之美誉——常熟服装城市场成交额超过1000亿,常熟服装工业产值超过1000亿。但在最近几年,这些金光数字的背后开始渐露阴霾,据常熟当地一位资深人士介绍说,现在“过得还好”的企业比较少见,大部分企业处于“过得去”的状态,另有不少企业“过得很差”,连生存都成问题,遑论升级。

常熟服装业面临的状况很典型,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会长谢明说,目前江苏全省服装企业都背负着多重压力。“因为市场竞争激烈、成本不断上升、政策环境步步紧逼,如何提升品质和效率、拓展企业利润空间,已经成为了当前江苏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题。”谢明说,此次服装科技成果交流大会对于江苏省服装业来说是一次机会,江苏服装企业可得近水楼台之便,为下一步升级注入思想活水。

这个科技创新变幻无穷、跨界融合无比盛行的时代,也正是大家冷静下来思考、研究、践行服装产业转型升级之路的最好时机。如果说“十二五”是“十一五”的延续,那么接下来的“十三五”将有本质的变化。

会上,中国服装协会专职副会长冯德虎对中国服装产业现状做了全面梳理,他指出,当前国内正处于经济换挡期,各种问题交织叠加,在这种“新常态”之下,回归到做产品、提高效率和品质已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

红领集团常务副总裁李金柱也持同样的观点:“遍地是黄金的红利时代已经过去,服装行业要回归本源,回归到生产和消费的本质。”李金柱说,在消费者主权时代,品牌要追求更加“极致、简单、便宜、快速”的消费方式。他透露,红领集团将于今年底开出一家名为酷特(Coolette)的直销体验店,在原来C2M生产模式的基础上,融入O2O经营模式进行二次颠覆,从而打造出工商一体化、跨境电商直销的C2M+O2O模式,该模式完全以消费者为中心,彻底消除中间环节,真正为C端消费者创造价值。

冯德虎表示,科技创新以前都是协会呼吁得多,现在各地政府和企业都开始主动作为了。“这源于企业求新求变的内生动力,科技创新终于从口号变成了实际”。

迎变革服装业价值重估

近几年来,服装行业科技创新水平显著提升,对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引领日益明显,这从本次交流会上展示的科技成果中可见一斑。来自中国科学院软件所、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院的专家教授以及来自四家企业的高管,分别分享了服装柔性制造、大规模定制、不落地生产、第四代缝纫机、服装业物联网、服装智能快速生产等服装行业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和理念,每一项成果都体现了“两化融合”的实质,每一项技术都可能为服装生产带来全方位变革。

富怡集团天津宝盈电脑机械有限公司在本次交流会上展出了最新的全自动升降机头模板缝纫机,这也是此次大会上唯一带机器实物亮相的企业,其副总经理、总工程师高接枝说:“如果你今天看到第四代缝纫机还觉得新鲜,那你就已经落伍了。这种机型早已卖得如火如荼。可以预见,未来第四代缝纫机将会成为服装企业的主力缝制设备,然后根据缝制工艺的不同,再配备若干专用缝纫机和普通工业缝纫机。这就改变了以前设备配比、设备摆放、设备使用等经验常识。”

苏州琼派瑞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TP科技)分享了物联网在服装业的应用,该公司的服装精益化(LEAN)生产设备,可将产品工序拆分,按节拍时间推动,使服装工厂达到单件流生产模式,效益提升约15%~30%。TP科技董事长刘航东指出:“在服装生产线中,就算只采用一小段物联网技术也能产生很大效益,在科技主导创新的时代,服装产业将是一门新兴产业。”

上海和鹰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长凌军认为当前服装制造业正面临重大转变:“将来,以不落地生产、高度信息化、高度智能化为核心的‘未来工厂’一旦成型,服装业将成为一门很有想象空间的产业。”

武汉纺织大学纺织学院院长、广东省均安牛仔服装研究院院长易长海是一个行业著名的“牛仔迷”,他分享了“牛仔服装智能快速与清洁化生产”的多项新技术,并指出,未来的服装生产设备将是光机电网四位一体化。他还提出了一个“易长海设想”:“我想做一条纺织产业链的高速公路平台,产业链上的每个企业都可以接入这个平台,从而形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对接。”

吉姆兄弟(无锡)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建科并非服装业出身,来自IT界的他更像是个爱尝鲜的“玩家”,有很多出挑的新想法。他认为,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时装定制业务必须要有一些新模型,他就把吉姆兄弟定位为“时装定制业的创新实验室”,并提出了“生产技术免费输出”、“时装定制联盟”等多个前卫想法。

接地气跑完最后一公里

“转型升级到底怎么走?往哪走?”常有服装企业为此焦虑不安。必须说,这次服装科技成果交流大会举办得正是时候,它几乎囊括了当前最前沿、最时髦的服装制造理念,彼此想法交流碰撞,常有不谋而合之处,又生发出新的灵感火花。演讲嘉宾也像明星一样,被一群服装企业主包围,纷纷要求支招解惑——这种求知若渴的场景,真是好久不见。

但精彩归精彩,也有人从实操性角度考量,得出了不一样的看法。在本次交流会间隙,记者就听邻座的一位服装行业的老前辈讲:“在现在这个行业困难时期,服装技术企业应该多拿点干货出来。我们首先要从实际出发,看这些科技成果,哪个是能让服装企业普遍适用,能真正产生效益。”

科技成果如何落地,确实是一个需要直面的问题,冯德虎称这是“最后一公里”。基础研究还不够,两化融合程度低,创新人才急缺,创新体系不健全,产业链内的协同创新机制缺乏,都是我国服装行业创新时面临的问题。

值得关注的是,就在本次大会期间,还举行了中国服装协会专家委员会换届会议,会议宣布中国服装协会原来的“科技专家委员会”和“市场专家委员会”合二为一,统称为“专家委员会”;同时,专家委员会成员由原来的67人缩减到目前的53人。

陈大鹏如此称赞:“这是一次有历史意义的换届会,专家委员会都是由顶尖专家组成,希望能发挥行业‘智囊团’的作用,一起为中国服装行业做点事。这既是期待,也是使命。”

记者手记

看懂了就来得及

很快,“十二五”就剩最后一年,“十三五”又在蠢蠢欲动。五年前,我们看不清楚今天;今天,我们同样难以预见五年后的样子。

科技进步太快了。还记得,上一次服装科技交流会是在四年前的上海举办的,那时候所谈的技术和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仅仅四年间,世界又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夜之间,互联网就老了,移动互联网如同新贵,给了我们更多机会。而我们便如同一群蜜蜂,丢家迁巢追着蜜跑。我们确实趋炎附势、毫不忠诚,但这怪不了我们,我们必须拥抱新事物。

马云不是说过吗?很多人就输在对新生事物的看法上:“第一,看不见;第二,看不起;第三,看不懂;第四,来不及。”在这次交流会上,中国服装协会秘书长杨金纯借用了这句名言,来说明服装企业为什么应该拥抱新科技。

服装业作为绵延已千年的传统产业,我们的服装企业应该扪心自问,自己现在正处于哪个阶段?或许“看不见”、“看不起”的阶段已经过去,但如果还徘徊在“看不懂”的状态,那恐怕就真的要“来不及”了!

“三生教育”价值本质探析 篇4

一、“三生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基础工程

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 决定着社会意识的性质和方向。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 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治和支配的地位, 其基本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云南省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教育实践中所推出的“三生教育”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 既是一种教育理念, 又是一种教育行为;既是学校教育应有的自觉行为, 又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应有的自觉行为;既强调教育的认知目标和情意目标, 又强调教育的能力目标和价值目标;既强调教育者的主导作用, 又强调受教育者的主体作用;既强调外因的作用, 又强调内因的作用, 更强调在一定条件下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既要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经验, 又要结合教育目标, 创新教育的手段和方法, 完善教育管理制度和政策, 把科学的理念、丰富的内容、多样的模式, 落实到教育管理和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在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学实践中,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中心内容,以现代教育发展为目标,以能力教育为核心,以制度教育为保障,努力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现了递进、发展、提高的有机结合,使受教育者在创新思维、实践能力、个性发展、综合素质等方面都有较大进步,使素质教育的要求与不同学段师生的认知水平、教育规律、发展条件紧密结合,实现素质教育的突破性发展。

二、“三生教育”是了解生命本真、掌握生存技能、获得生活幸福的有效途径

“三生教育”中的生命教育只有在“生命、生存、生活”统一的语义下才能得到妥帖的理解。生命教育首先关注的是人的真实存在,然后才将人所意识到的诸如生命价值与意义等哲学命题纳入其关注的视野,人的“意识在任何时候都只能是被意识到了的存在”。因此,通过对生命意义的价值诉求探寻,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传授生命知识、进行生命意识熏陶、促进生命价值感悟,使受教育者在认识生命、珍爱生命、保护生命、探索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过程中,找到人生的真谛。

生存是维持人与人类的延续与繁衍的基础,是人发现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生存教育旨在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存观,掌握生存技能,培养生存能力,认识生存环境以及有效地面对生存危机,利用生存原则正确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掌握个体社会生存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将个体置于宏观的社会环境中获得作为社会人的生存意识和能力。以物质生产为基础的现代商品经济发展,导致了教育的工具化,“与其说教育是一种致思和生存性活动,不如说它是一种已经科学化了的技术手段和工具,它已经在方法、技术、制度、管理以至精神方面深刻地打下了科学与技术的烙印,并由此宣称它本身就是科学或技术”。“三生教育”中的生存教育是促进已经被边缘化和功利化的教育完成本质回归的有效手段,它不仅要让受教育者学习充足的生存知识和技能,也让受教育者看到教育本真的价值取向,从而在现代社会中找到合理的奋斗目标。

生活教育并不只是将生活看作教育的一种途径,单纯地认为生活即教育,更重要的是要让受教育者在生活中感受生命之本真、生存之本质,从而形成正确的生活态度。生活教育在帮助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活观的同时,帮助受教育者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的知识技能,通过追求有意义的生活,寻求个人、家庭或群体的生活目标,而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获得充分的满足感和幸福感。

三、“三生教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有力模式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是我们开展“三生教育”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人的生命不仅是一个自然过程,更是一个社会过程。人的生命社会化过程从根本上来说就是人的全面发展过程。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总和的科学论断中可以看出,生命存在离不开社会,生命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

“三生教育”提升了生命个体的能力,破解了生命“未成熟”的种种原因,据此来寻求生命成长的对策,并有力地引导生命个体在社会实践中认知生命、感悟生命、体会生命,并不断提高应对生命困顿的能力;有效地帮助生命个体在现实竞争中认知生存、感悟生存、体会生存,并不断提高应对生存危机的能力;积极地拓展生命个体在生活环境中去认知生活、感悟生活、体会生活,并不断提高共同生活的能力。同时,“三生教育”还有力促进了受教育者认识生命的共同性与交往性:尊重生命不仅仅是尊重自己的生命,还要尊重别人的生命;生存不仅仅是个体的生存,还是人类社会的生存;生活也不仅仅是个人的生活,还是社会成员共同的生活。“三生教育”通过运用社会化教育理念将生命个体带入到社会环境中,使他们在社会交往中确立不同的生命角色,承担不同的生命责任,从而逐渐形成具有社会公共特性的生命观、生存观与生活观。

“三生教育”促进了生命的自由。“三生教育”最终目的并不是将社会规范带入到个人生命、生存与生活的私人空间中,而是通过社会规范的教育,使不同的生命个体习得规范、践行规范,以拓宽个体的生命空间,发展个体的生命力量,实现个体生命的自由状态。生命自由是对生命状态的一种理想追求,真正的生命自由只是相对的。生命自由不仅意味着生命的权利,同时还意味着生命的义务与责任。生命自由表现了人在生命中的主体性,它是人对生命的一种制约或控制。这正如恩格斯所说,“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人”。

“三生教育”完善了生命的道德。“三生教育”以其综合性人文学科定位和丰富的现实社会践行内容,成为现代人本教育的深刻体现。“生命”首先都是“人的”,而非是简单生物有机体的生命。生命是道德载体,“三生教育”是以道德为主线的教育,其重要的目标就是实现生命的道德。德国哲学家费迪南·费尔曼在《生命哲学》中指出,“只有生命的立场才能发现‘道德的国度’”。生命不仅是道德实践的主体,是承载道德发展的空间,还是道德发展的目标。通过“三生教育”,不仅可以让受教育者发现自我生命之美,还可以发现更多个体生命之美,并在不同个体生命之美的赏悦中真正体会到生命中的善与幸福。“只要把自爱之心扩大到爱别人,我们就可以把自爱变成美德,这种美德,在任何一个人心中都是可以找到它的根底”。在人与人交往中,道德是最基本的要求,在社会交往中,生命道德也必将是其重要的原则和归旨。“三生教育”就是通过对社会交往中的道德规范,逐渐破解生命的困境,提升生命意志,完善生命道德,从心灵到行为的“教真育爱”,为受教育者铺就一条通往幸福生活的道路。

四、“三生教育”是教育价值回归的推进器

作为人类特有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教育以它对人的身心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影响的深刻程度而成为人类文明传承和创新的重大促动力。可以说,人类文明的发展是构建在教育文明进步的基础上的。教育传递人类文明的“圣火”,使人类走出蛮荒、走出迷惘;教育赋予人类勇敢、智慧、道德、理性、激情、信心、意志,使人类不断在有目的时空中提升整体素质;教育描绘了人类的美好未来,使人类在精神倦怠中依然坚定那永恒的精神家园和精神信仰。但是,教育的发展及其价值实现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非理性的人类行为从根本上制约着教育发展及其价值实现,特别是在工具主义、实用主义、市场逻辑的深刻影响下,现代教育的价值越来越偏离了其本真的轨道。

教育的实质是对人的素质发展的一种价值限定。因此,教育问题更多是价值问题,是社会教育价值取向所导致的问题。我国传统教育价值观具有重工具价值、轻内在价值,重群体、轻个体,重伦理价值、轻认知价值的特点。在传统教育价值观的影响下,目前教育价值的评价主要还是以教育的经济工具价值为标准,在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直接引导下,物化为盲目的高学历追求、狂热的名校崇拜和不知疲倦的排名热、补习热。单一的经济工具价值体系,使学校规模的发展、教师资质的提升和学生升学的渠道都与创新教育的要旨、素质教育的基础相悖离,形成了脱离人本原则的、僵化的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和教育体系。目前,这种基于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已明显不符合和谐社会公平教育的需求,教育价值取向与教育社会需求相扭曲,影响了学生获得人的全面发展需求的实现。“三生教育”的提出与实施,就要突破技术理性强大的思维霸势,张扬人的个性、凸显人的灵性,促进人的生命、生存、生活全面而和谐、自由而充分、独特而创造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本质的回归和现代教育价值取向的形成。

五、“三生教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和现实社会的需要

现代教育是坚持以人为本,坚守教育公平,适应当代、引领未来的事业。现代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教育现代化,本质是促进人的现代化,核心是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和未来社会需要的人。发展现代教育,事业发展是根本,制度创新是关键,现代教育价值体系建设是核心。这三者形成了发展现代教育的三个支点,构成了发展现代教育必不可少的“铁三角”。“三生教育”从帮助个体成长出发,着力于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协调推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努力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现代人,是建设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所以,从理论的角度要准确把握“三生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素质教育、德育的关系;实践的切入要正确处理实施“三生教育”与减轻学生负担、“三生教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实施“三生教育”就是要着力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经济负担、心理负担,以进教材、进课堂为基础,把“三生教育”贯穿到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到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中,构建起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合力。实施“三生教育”要坚守教育本真,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教育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自然规律,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利用多种形式,使学生知生理、调心理、守伦理、懂哲理、明事理,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健康发展、全面发展,真正把人引向生命领域、生存世界、生活未来。从教育理论到教育实践,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到学校教育,从各个不同的教育维度,“三生教育”都符合教育规律、顺乎时代潮流、顺应人民需要,是教育本质的回归,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现家庭幸福,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实施“三生教育”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坚持人本性、求真性、实践性、规约性、开放性、整合性、创新性原则;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统一的基本途径。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以人为本也是教育教育的核心命题和基本价值取向,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就是要把教育的重点转向人本身,在教育过程中将人的全面发展放在中心地位,坚持育人为本。《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工作方针。“三生教育”实践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目标,深刻演绎了育人为本的科学内涵、目标和核心内容,在转变教育理念、改进教育发展方式的改革过程中,直面当前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问题,有效地推进了学校的制度设计、行为规范、体系构建、精神塑造,最终将为现代学校的建设和教育价值的构建做出实质性的贡献。

随笔

开展“三生教育”后的一些体会

我是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三年级2班余昊燃的妈妈, 自从学校开办了“三生教育”课程以后, 我发现孩子有了许多变化, “三生教育”使孩子学会了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 培养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 促进孩子身心的健康发展。作为孩子的母亲, 我知道家长的一言一行对孩子的影响是深刻的, 甚

至是永久的, 我在“三生教育”中同样有了很多久违了的感动。“三生教育”让我重新用一颗稚嫩的童心去体会生命的可贵, 生存的美好, 让我又重新了解到很多生活的乐趣, 让我和孩子一起发现生活中的美, 体味生活中的爱, 去发现那些细微的感动……

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 篇5

历史是人们自己创造的。唯物史观要研究人,研究人是如何创造历史的。人的本质和人的价值是哲学研究人的的问题的重要方面。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正确理解人的本质,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目的,以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指导自己的创造历史活动。

第一节 人的本质

一、人的本质的历史演变:在西方哲学上,古希腊哲学家在探讨自然的奥秘时就对人给予了关注。在中国春秋战国时期,思想家们也对人的问题给予了关注。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继承以往哲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确立起自己的科学的人的本质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的理论:既认为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是人性的两个方面,又强调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从方法论上看,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的规定有多方面的含义,即它不是关于人性的全面规定,强调人的社会性是具体的,人的本质是不断变化。

第二节 人的价值

一、人的价值观的历史演变:人的价值是客观存在的,人的价值观就是对人的价值的认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在西方哲学的历史发展中,不同时期的哲学家们都对人的价值问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马克思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批判了资产阶级的人的价值观,以关于人的本质的学说为前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人的价值观。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价值观:人是作为个体、集体和类而存在的。人的价值也可以分为个人价值、集体价值的人类价值。后二者相对于个人来说可以统称为集体价值,因此人的价值就是个人价值的集体价值。个人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个人对作为主体的他人或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意义。在社会看来,个人价值在于他对社会所作的出的贡献。集体价值是指作为客体的社会集体对作为主体的人或人类社会所具有的意义。从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来看,某个社会集体的价值在于它对人类整体的存在和发展所具做出的贡献。总之,无论是个人价值还是集体价值,其根本之点都在于贡献,即个人对他人、社会的贡献,社会集体对人类和每个个体的发展的贡献。个人价值和集体价值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二者都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并且二者又是相互包含的、相互渗透的。任何人的价值都是具体的,不存抽象的人的价值。

正视教育本质与价值的回归 篇6

关于教育的论述,古往今来,数不胜数。但是对教育的公益性,可谓英雄所见略同。教育部部长周济先生明确指出,要坚守教育的公益性,坚持教育的公平性,不再提教育产业化。

陶行知先生曾说:“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指出:“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可见,教育,从来就不是个人的事情,它关系到社会上的亿万个家庭与千万个孩子,关系到一个国家的兴衰。教育的社会效益、政治效益,远远大于其短期的经济效益。造福于民的教育,尤其是义务教育,是国家对全体公民的责任,是对全体纳税人人权的保障,是将中国巨大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公益性决定了教育的直接指向不是谋财创富,不是政绩指标,不是乞求施舍,不是追求急功近利的手段。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就意味着首先要坚持教育的社会效益、政治效益,追求长远的发展,可能要牺牲一些短期的经济利益与回报。这就要求教育管理者与从教者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更要有长远的眼光,树立教育是百年大计之理念;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体现在教育是通过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来推动社会的文明与进步,将中国的人口大国打造成人力资源强国,它图的是根本大利,而不是蝇头小利;教育的公益性是社会稳定的保证之一,它能让社会底层的优秀分子通过知识改变命运进入社会的中高层,促进社会阶层的合理变动,防止两极分化,保证社会的和谐稳定;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意味着教育的发展不能仅求效益,还要体现人间正义与良知,那种“从孩子口中抠出一幢楼”的做法,那种以文憑牟取暴利的做法,那种招生时嫌贫爱富的取向再不能为继……坚持教育的公益性,意味着教育投入占GDP的百分比将有新的计算方法,不再把教育“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投入算起来往后靠”,意味着教育将更加关注社会上的弱势群体,关注社会上普罗大众,关注教育的本质与价值的回归,意味着还教育真正面目的时候离我们不再遥远。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不能忘了教育的公平性。教育公平,意味着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要大大加强,不能再眼睁睁看着城乡教育因人为的原因差距越拉越大。八亿农民的孩子在家乡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子弟的孩子在当地也要能接受免费义务教育,而且是当务之急。对办学条件较差的农民工子弟学校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发现后一封了之,而应加强管理与规范,给以必要的扶持。要保证共和国的公民在教育的起点上与机会上是公平的,让全体国民真正地受惠于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体验到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自豪感与优越性。要做到这一点,任重而道远,但只要努力,目标还是有实现的那一天。

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坚持教育的公平性,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美好,教育的蓝天。

哲学价值的本质再探 篇7

1 哲学价值的本质研究综述及理论困境

哲学价值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 但是, 首要问题还是如何界定价值的本质, 也即价值之“是”的问题。到目前为止, 我国学界关于哲学价值的本质讨论中, 具有代表性的观点有以下几种。

1.1“属性”说

这种观点认为价值是客体本身所固有的某种属性或功能。例如, 美国伦理学家罗尔斯顿认为, 自然客体的那些自然属性, 是人类出现之前就已客观地存在于大自然中的, 自然物的这些属性被观赏者记录下来, 并翻译成实实在在的价值。所以, 他也认为价值是事物的属性。“属性”说中具有代表性是杨曾宪的观点, 他认为, “价值就是客体以其固有的功能或属性在社会文化系统所获得的一种系统质;价值就是以系统质的形式存在于客体或主体身上的。”[1]“属性”说, 是一种典型的客体价值论的观点, 把哲学中的价值归结为事物的某种属性或功能, 即把这一属性与价值等同, 因而具有明显的缺陷。价值来源于客体, 离不开客体, 没有客体也就没有价值, 但这并不等于说价值就是客体的属性或功能。任何价值都是对人的价值, 离开了主体人来谈论价值, 这是毫无意义的, 同时也是虚幻的。持“属性”说的学者, 只是固执地坚守价值的客观性, 而忽视了人的主体性, 把人的主体性完全排斥在价值之外, 将价值与人完全割裂开来, 也就无法说明不同的主体对同一物会产生不同的价值, 也就无法说明价值的差异性。

1.2“关系”说

“关系”说认为, 价值既不是实体范畴, 也不是事物固有的某种属性或功能, 而是主客体之间特定的关系范畴。“广义的关系说认为价值是事物 (或人) 相对于人或事物而言的。狭义的关系说认为价值是对象或客体相对人而言的。这种狭义的关系说也被称为主客体价值关系说。这种关系说认为, 价值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2]李连科也认为, “所谓价值, 就是客体与主体需要之间的一种特定 (肯定与否定) 关系。”[3]李德顺则把这种“关系”进一步明确化, 他主张“我们所理解的哲学上的‘价值’或‘价值一般’的基本意思就是:“‘价值’这个概念所肯定的内容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4]“在主客体相互关系中, 客体是否按照主体的尺度满足主体需要, 是否对主体的发展具有肯定的作用, 这种作用或关系的表现就成为价值。因此, ‘价值’是对主客体相互关系的一种主体性描述。”[4]“关系”说把价值的本质界定为主客体的“关系”, 这样, 它吸收了主观主义价值论和客观主义价值论的合理因素, 看到了人在价值中的主体性, 也避免了把价值主观化的倾向, 这是从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来界定价值的本质。价值的形成是主客体有机统一的过程, 主体和客体在“关系”说中是密不可分的。价值既不单独存在于主体中, 也不存在于客体中, 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说, “关系”说比“属性”说更具有一些合理性。但是, “关系”说也并没有科学地把握价值的本质, 它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一是价值有分层次的, 这种界定价值基础的方式只适合较低层次的“工具”价值或“功利性”价值, 而对于“目的性”价值, 仅是“关系”说还无法解释说明。二是仅仅用“肯定或否定的关系”来界定价值的本质, 这从理论上来说还是非常模糊,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 主客体关系比较复杂, 而且它们之间的关系往往不是单一性, 而是呈现多样性。

1.3“满足需要”说

这是以主体的需要及其对需要的满足来界定价值的本质, 简言之, 价值是指客体的属性与功能能否满足主体的需要。德国新康德主义弗莱堡学派价值哲学的奠基人文德尔班说, “每种价值首先意味着满足某种需要或引起某种快感的东西。”[5]他认为价值是满足人的某种需要, 或者引起某种快感的东西, 这是一种典型的主观主义价值论思想, 价值完全取决于主体的需要。实用主义者詹姆士也持这种观点。他说:“善的本质, 简单来说就是满足需要。”[6]“善”在这里指的就是价值。也就是说, 他认为价值就是满足需要。“满足需要”说存在着以下明显的缺陷:其一, 从理论上说, 这种观点是片面的。首先, 这种观点只强调主体需要, 而忽视客体的作用, 认为主体的需要是价值的决定因素, 夸大了主体的作用;只谈需要, 不管需要是否合理、是否有益, 忽视客观物质环境和条件, 容易跌入主观主义价值论的深渊。其次, 社会需要相当繁杂, 即使需要是客观的, 但是主体究竟需要怎样的客体, 这对每个人来说常常是不同的, 人们往往以自我主体或社会主体的需要来界定价值, 这样极易导致价值判断的偏离与失真。其二, 从实践上来说, 这种观点也是有害的, 因为主体需要往往是从自身出发, 这样会出现合理需要与不合理需要, 同时需要还有健康与不健康之分、正当与不正当之分, 满足不正当、不健康的需要显然不具有价值。只有合理性的需要才能作为承载价值的合理基础, 需要的合理性是价值研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 究竟怎样来判断“需要合理性”的问题, 学术界并没有达成一致。

1.4“人学”说

由于价值的属人性, 在新时期有关价值论的研究中, 有些学者对价值问题中人、主体性问题非常关注, 他们主张从人的视角来揭示价值世界的奥秘, 界定价值的本质。例如, 韩东屏教授直截了当地说, “价值是人”[7]。高清海教授也指出, “价值是属于人的本质, 价值是人追求的目的物, 而这个目的物也就是人的自身本质。”[8]应该说, “价值是人”这一定义见解独特, 对人们理解价值的本质有着深刻的启迪。它一针见血地指出:理解价值的本质在人而不在物, 或者说在主体而不在客体。一切价值都是对人而言的, 离开了人来谈价值是毫无意义的, 甚至是荒诞可笑的;价值只有对人来说才有实际意义, 这种价值才能得到判断。与价值的“属性”说、“关系”说、“满足需要”说相比, “人学”说更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主体性、属人性, 更接近价值的实质和真谛。但是, “价值是人”或“价值是人作为人所追求的自身本质”之类的说法, 两种说法其实质如出一辙, 理论含混、模糊不清, 其中有很多尚待澄清的地方。首先, 上述定义完全把价值的本质规定为人或者人的本质、本性, 这样必定抹杀客体的作用和意义。其次, 仅仅说“价值是人”, 还很难清楚地说明价值的丰富性、多样性以及动态发展性。毕竟, 人是一个动态的生存体, 无法直接将价值与人划等号。现实生活中的价值, 由于与具体的历史的人相联系, 与人的不同目的、利益、需要、欲望、态度等相联系, 与人自身动态的本质相联系, 因而具有明显的主体性 (多样性、多维性、个性、动态性等) 特征, 而这一切, 仅仅说“价值是人”, 这实在有些牵强附会。因此, 这里需要做的事情是继续前进, 走向人的全面性、丰富性, 走向人的具体社会生活实践, 只有面向生活实践, 才能正确揭示价值的本质。

总之, 无论是“属性”说、“关系”说, 还是“满足需要”说、“人学”说, 都存在许多不足。我们认为, 必须改变以往的思维方式, 确立马克思主义实践思维方式, 从而为我们科学地把握哲学价值问题拓宽理论视野, 合理地界定价值之“是”。

2 对哲学价值的本质界定

基于前面的分析, 在对文本深入挖掘之后, 我们认为为只有立足于“实践”, 才能为哲学价值植入更为合理的“内核”。

2.1 实践是价值本质的合理“内核”

价值的本质究竟是什么?我们要界定价值的本质, 应该从实践的观点来把握。广东教育学院的李江凌副教授所作的界定, 正是立足于实践来把握的, 我们认为他的界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实践不仅是人和人类社会产生、发展的秘密, 也是一切价值现象和价值问题发生、发展的秘密。马克思哲学价值论的实践思维方式是以人的实践为思维视角和切入点, 去把握哲学价值论的相关问题。它从实践活动出发, 充分展现哲学价值理论丰富的内涵, 从而深刻地把握了价值的实践本性。马克思所说的“实践”, 既不是指人们的伦理道德行为, 也不是单纯指个人的行为, 更不是黑格尔所论述的某种精神的理念活动, 而是包含以下几个层面的含义:首先, 实践指的是人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活动。实践不是单纯的抽象的精神活动, 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不断改造自然、社会的活动。其次, 实践是人的有意识、有目的活动。在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中, 人满足了基本的生存需要;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 人不断地完善着社会结构和社会关系。在这两种改造的过程中, 客观世界已经深深地打上人的活动的烙印。再次, 实践是人凭借必要的手段 (生产工具) 而进行的中介性活动。人凭借着各种各样的工具不断地改造物质世界, 从而实现着人的内在尺度和事物的外在尺度的统一。最后, 实践是一种社会历史活动。人不是单个的、孤立的个体, 而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作为整体一部分而存在的人, 实践具有社会性。同时, 人们所进行的各种实践活动, 都是在承接着前代人的实践的基础上而进行的, 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 人类实践的内容、形式、水平等方面都是不同的, 都受到一定的历史条件所制约。

因此, 马克思所说的“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的有机统一, 因为在实践中, 人与世界的关系成了主客体双向对象化的关系;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 因为在实践过程中, 人会把自己的目的、意图等主观性因素充分体现出来, 同时也包含着客观的物质要素和客观运动规律;是现实性与理想性的统一, 这是因为人们改造自然、社会, 必须在现有的生产力基础上进行, 不可能超越现有的条件, 而人在实践活动, 也会怀着对未来社会的美好追求;是共时性与历史性的统一, 因为任何实践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展开, 都有很多的共性。

2.2 哲学价值本质的定义

马克思的实践观点及其价值观意蕴, 这对我们有重要的方法论启发。价值的真正秘密体现在实践中, 要界定价值之“是”, 应该从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来把握, 而李江凌副教授正是从实践出发来把握价值的本质。他从主要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第一, “从主体性与客体性的统一去理解价值的本质。”[9]一切价值都是对人来说的, 价值具有属人性, 是在人类社会才出现的一种独特的现象。人为了生存和发展, 不得不改造自然、改造社会, 在改造自然、社会的实践中, 必定会形成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而价值只有在这种关系中才能产生和存在。一方面, 价值具有主体性。价值是在实践主体改造对象的过程中产生并与主体的需要、兴趣、目的有关, 与主体的对象性、创造性活动有关。作为主体性的人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在自己意志、愿望、兴趣、目的等的驱动下, 去不断改造客体, 发现客体的潜在价值, 最终把客体的潜在价值转变成现实价值, 从而为人类服务。另一方面, 价值具有客观性。价值与客体的属性、状态有关。客体的属相、状态天然就有的, 那种进入了主体实践改造的对象范围, 与主体发生了对象性关系, 体现了人的本质力量, 便具有了价值意蕴。在实践活动中, 客体的属性和状态正是由于与主体的兴趣、目的、意图等主观因素发生了联系, 才具有了价值因素。在这里我们要强调指出的是, 决不能把价值等同于天然存在, 或认为价值是自然物与自然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实质上是否认了人在实践中创造价值的作用, 否认了一切价值都是对人而言的, 否认了价值的属人性。“因此, 关于价值的本质, 首先应该把价值理解为以实践为基础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一种意义关系。”[9]这种意义关系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 在实践活动中, 主体改造了客体, 主体把自己的本质力量对象化到客体中。另一方面, 与主体发生相互联系的客体, 能以其属性、状态来满足主体的需要, 使主体的力量不断强大。第二, “从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去理解价值本质。”[9]价值是相对于人而言的, 而人的需要、兴趣、目的等都是以人的主观形式表现出来的, 因此, 价值必定会有主观性的一面。另一方面, 价值还具有客观性。价值的产生也离不开客体, 而价值客体的属性、状态和功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具有客观性。虽然价值主体的需要、欲望、兴趣等是以主观的形式表现出来, 但是这些主观性背后却潜藏着客观性。因为任何主体都是具体的, 都是处在一定社会关系之中的主体。因此, 任何主体的需要、欲望、兴趣等必定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价值的主观性是价值的属人性, 也就是人的精神性、意识性的体现, 价值的客观性则使价值具有可知性、共同性。第三, “从共时性与历史性的统一去理解价值的本质。”[9]我们在把握价值的本质时, 还应从共时性与历史性的统一方面去分析。虽然各种价值现象其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 但是都有其共性, 离开了价值的共性, 就无法把握一般价值的要素和每个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也无法把握价值的一般属性, 更无法说明价值的真正本质。据于前面的分析, 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价值的本质。“价值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意义关系。”[9]这种意义关系中既包括了主体和客体, 也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统一。我们要把握价值的本质, 还应从历史性着手, 即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去把握价值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运动的过程, 相应地, 构成价值关系的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处于历史地变化之中。

3 结束语

基于以上李江凌副教授对价值的界定, 笔者基本上同意他的观点。但是, 他对价值的界定也并非完美无缺, 还是有一些尚待商榷的地方。他认为价值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主体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意义关系。在这里他已经把“实践”纳入到了价值的本质当中, 这无疑是切中了问题的要害。实践是价值关系产生的真正秘密, 价值只有在主体改造客体的实践过程中才能产生和发展。然而, 他对“主体需要”并没有作出区分。我们知道需要有合理的与非合理的、健康的与不健康的、有益的与有害的, 满足非合理的、有害的、不健康的需要, 这显然不具有价值。只有满足合理的、健康的、正当的需要才具有价值, 在这种情况之中产生的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才构成价值。因而, 也就是说不是任何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都是价值。而李江陵副教授并没有指出客体在满足主体需要之间的意义关系究竟是积极的意义关系, 还是消极的意义关系, 只是笼统地说价值是主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这显然有失偏颇。我们认为, 满足主体不合理的、不健康的、有害的需要, 这对个人和社会具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如果把这些也说成是有价值的, 这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是站不住脚的。这种主客体之间的消极的意义关系, 不应该包括在价值的内涵之中。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尽管“需要的合理性”在现实生活中是比较难判断的, 但是我们觉得还是有一些标准可以来界定它。主体的需要是合理的还是非合理的, 健康的还是不健康的, 有益的还是有害的, 它们判断的根本标准应该为: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 是否符合人民群从的根本利益, 是否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如果主体的需要从根本上符合了事物的发展规律, 符合了人民群从的根本利益, 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那么这种需要就是一种“合理的需要”, 否则就是“不合理的需要”。基于以上的分析, 笔者试着这样来理解价值的本质, 价值是在实践活动中发生的、主体合理需要与客体属性之间的一种积极的意义关系。

摘要:价值哲学在我国已经成为一门“显学”, 众多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然而, 他们对哲学价值的本质即价值之“是”并未达成一致的意见, 争论最多。鉴于此, 对以往的价值本质进行梳理和分析, 并立足于实践, 来重新探究价值之“是”, 以此来推动价值哲学的更快发展。

关键词:哲学价值,主体和客体,实践,合理需要

参考文献

[1]杨曾宪.价值系统本体论——价值系统论稿之六[J].东南学术, 2001 (1) .

[2]王玉粱.21世纪价值哲学:从自发到自觉[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349.

[3]李连科.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9:70.

[4]李德顺.价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7:13, 108.

[5]杜任之.现代西方著名哲学家述评 (续集) [M].上海:三联书店, 1983:35.

[6][美]詹姆士.信仰的意志 (1987) [M].见:张岱年, 论价值的层次[J].中国社会科学, 1990 (3) .

[7]韩东屏.论价值定义困境及其出路[J].江汉论坛, 1994 (7) .

[8]高清海.价值与人[J].长白学论丛, 1995 (6) .

基于价值论的商誉本质探源 篇8

关键词:商誉,剩余价值,协同效应

商誉历来被分为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 自创商誉不予确认, 确认并予以计量的是外购商誉。学术界对这种会计处理方式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1) 商誉会计理论所定义的“外购商誉”, 实质上是一个为了在账面上平衡借贷关系的尴尬账户, 在并购时点上进行初始确认以后, 其后续处理陷入摊销与否的两难境地。 (2) 商誉会计理论区别对待自创商誉与外购商誉导致了与可比性原则的背离。有美国学者指出, 某些公司资产负债表中出现的大额商誉改变了财务报表分析的性质:一些公司是通过合并发展起来的 (由于增加了商誉, 报表中出现了较大金额的总资产) , 而另一些公司是通过内部创造的资产发展起来的, 商誉的出现使两类公司之间的比较变得十分困难。

一、从价值论视角看商誉的本质

事实上, 无论并购与否, 商誉的价值都在不断变动, 并购不能界定商誉的存在, 只会影响它的变化。企业并购事项隐含了两个价值论问题, 探寻商誉的本质必须回答这两个问题: (1) 并购价格的决定因素是被购企业的价值还是双方的供求关系? (2) 并购过程中, 会计上所反映的被购企业的价值包含商誉价值吗?对第一个问题的回答立足于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将得出不同的结论, 外购商誉的定义片面强调劳动价值论, 忽略供求对价格的影响;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势必将并购溢价归结为被购企业的商誉。然而, 价格也是供求均衡的结果, 因而, 不能简单认定并购溢价是因为被购企业存在商誉。对于第二个问题, 我们需要探究企业价值的形成和商誉的形成。

1.从生产要素论看企业价值。生产要素论认为, 在参与财富创造的生产要素中, 不仅有人类的劳动, 而且有土地、资本、管理和知识。事实证明, 除了劳动以外, 土地、资本、经营管理和知识技术先后都曾或正在充当生产价值的主要创造者 (晏智杰, 2001) 。不管这种主导地位如何变化, 它们从来都是协同作用, 相互配合, 共同创造了企业的价值。然而, 必须要指出的是, 对各种生产要素予以相应的会计计量并通过财务报告披露的常规会计处理方式表明, 会计上仅仅片面反映出单个要素的效用, 而对于它们的协同效应所产生的剩余价值却未予反映, 这一部分恰恰就是商誉的核心所在, 与协同效应直接相关的是生产五要素中的“经营管理”。

2.从经营管理的效率看协同效应。19世纪90年代马歇尔创立了新古典经济学, 他给当时的生产三要素 (劳动、土地和资本) 加上了一个新项目———企业经营。马歇尔指出, 企业对资源的充分而有效的利用、组织的改进和完善以及经营效率的提高, 是经济发展的第一步, 在这个过程中, 企业家对企业的物资资源、货币资金和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整合的结果使其他四要素劳动、土地、资本和知识有机结合, 从而产生了协同效应 (晏智杰, 2001) 。

3.从协同效应看商誉的产生。根据FASB于1999年发布的征求意见稿对外购商誉组成六要素的分析, 其中第三个要素是被并购企业的“超额组装价值”, 它表示“按净资产有机结合比预期单独购置这些净资产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这种价值根源于企业净资产结合的协同效应以及与市场不完善有关的因素” (邓小洋, 2000) 。企业净资产的有机结合就是指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产生的协同效应, 企业净资产因而具有超过社会平均水平的使用价值, 这部分超额使用价值即让企业获得超额盈利, 商誉便从中产生。

综上所述, 我们对第二个问题有了一个明确的答案:企业的价值包含商誉的价值, 然而会计上却没有计量由于协同效应而产生的剩余价值。企业生产经营的各种支出无论是资本化还是费用化, 反映的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成本, 而资产的定义———未来经济利益更应该是一种产出价值, 各种生产要素在不同的协同效应之下会产生不同的产出价值。因此, 产出价值与投入成本之间的剩余价值在账面之外凝结下来, 这就是商誉价值的来源。更确切地说, 商誉是企业自创的一种剩余价值, 这种剩余价值来源于企业各生产要素在高效经营管理下的协同效应, 其形成和积累具有连续性和波动性, 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 外购只是商誉价值得以实现的一种形式, 其本质仍然是自创。

二、自创商誉的解析:外围商誉与核心商誉

(一) 自创商誉中的外围商誉

企业日常会计核算没有确认的剩余价值中, 有一部分是账面资产的增值, 有一部分是未入账无形资产的价值, 还有一部分就是各生产要素协同效应的价值。在并购时点上, 企业实现了其整体价值, 之前累积的剩余价值得以一并实现。商誉的组成因素中, 悠久历史、优势地理位置、先进技术设备等属于自创商誉的外围部分, 实际上隐含在其他资产的价值之中, 可以转化到其他资产中去确认。例如悠久的历史和产品的优良品质体现在品牌价值之中, 优势的地理位置隐含在土地使用权或者所有权之中, 而先进的技术设备则体现为高成本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中的专利权、技术等。一旦品牌、土地、专利、技术、固定资产的价值资本化, 就已经包含了外围商誉的价值, 即使由于成本效益原则或者其他原因没有资本化, 广告、租金、研究开发费、折旧费等费用化了的外围商誉也已经纳入了利润的计算过程, 如果扣除上述费用之后仍存在超过行业平均水平的超额盈利, 其来源就是协同效应, 这才是具有资本化意义的商誉, 因而从某种角度来看, 外围商誉的价值计量容易产生重复。

(二) 自创商誉中的核心商誉

1. 核心商誉的来源是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论对商誉的定义是“商誉是企业总体价值与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差额”, 这个差额是如何凝结的呢?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在高效经营管理之下, 各生产要素有机结合所形成的协同效应, 是剩余价值的来源, 需要补充的一点是:剩余价值是在企业的综合投入中凝结下来的, 而不是个别的单项投入, 任何希望通过单项分解商誉的个别成因以及希望通过它们的投入成本来计量商誉的思路都是不可取的, 只有通过协同效应的整体产出来计量剩余价值才是比较适宜的思路。

2. 核心商誉的结果是超额盈利。

为什么等量的财务资本在不同的企业里会产生不同的回报呢?就是因为不同的企业具有不同的协同效应。一般情况下, 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的协同使用价值可以为企业带来市场平均利润, 但当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协同使用价值与它们的成本之差大于市场平均值的时候, 这部分超额使用价值就让企业获得超额盈利, 商誉便从中产生。

3. 核心商誉的本质是协同效应。

(1) 人力资本参与创造协同效应。剩余价值是商誉的来源, 超额盈利是商誉的结果, 商誉的超额收益论与剩余价值论之间有一根纽带, 那就是人力资本和财务资本的协同效应。可以理解为什么单独购置被购企业的净资产与整体购置企业所付出的代价不同, 因为“人”的价值没有资本化, 会计上所定义的资源 (资产) 没有包含人力资源。但是, 人的价值可以提升企业的价值, 同样也可以贬低企业的价值,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有时也会出现负商誉, 这就是协同效应为负的情况。在常规会计领域, 人的价值除了在其投入成本方面有所反映以外, 其使用价值却未曾明确。商誉作为沟通人力资本与财务会计的桥梁作用在学术界也曾被人发现, 并对之进行了深入研究 (于长春, 1999;于越冬, 2000) 。

(2) 超额盈利产生的根源———企业与劳动力间的不完备契约。按照科斯的观点, 企业是各要素所有者为节约交易费用而达成的契约, 张维迎则进一步指出, 普通的市场契约是完备契约, 而企业契约是不完备契约, 即使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 人力资本所有者与财务资本所有者的力量也是非均衡的。在市场中, 由于劳动力若不进入市场将无法生存, 财务资本所有者则无需为此担忧, 生产资料的不对称性导致竞争力量的不均衡, 从而否定了两者平等博弈和签约的可能。供求的选择, 使得资本比劳动更为稀缺, 所以, 现实中的选择总是资本雇佣劳动。从资本和劳动力所达成契约的性质来看, 它是一种不完备契约, 正是这种不完备契约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 才使超额盈利的产生成为可能。

(3) 协同效应的变化引起商誉的变化。协同效应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资源使用后所产生的超额盈利能力的变化, 其原因归结于两个方面:资源垄断状况的变化和协同效应为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变化。一方面, 企业对资源的垄断及对资源的研究、开发和利用在一个较长的时间内会渐渐促成这个企业独特的企业文化形成, 进而促使资本协同效应充分而有效地发挥, 为企业创造更多的价值, 同时它也是企业商誉产生的先决条件。相反, 如果企业资源的主体 (包括财务资源和人力资源) 发生改变, 且变动较为频繁, 则会使商誉慢慢地消失。因此, 资源以及从中所衍生出的企业文化, 可以使企业保持竞争力, 使企业得以维持其竞争优势, 从而维持其商誉。另一方面, 协同效应为企业创造价值能力的变化, 也影响着企业的商誉, 这主要表现为: (1) 财务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成本不变或上升, 而协同效应有更大程度的提高, 其超额盈利能力增强; (2) 财务资本的所有者通过增加投资, 人力资本所有者通过不断学习并进行自我调整以提高其自身的知识水平和技能, 从而发挥更大的协同效应。因此, 不仅财务资本的保值增值, 而且人力资本的保值增值同样也是维持或提高商誉水平的关键所在。

综上所述, 当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协同效应高于市场均值时, 即让企业获得超额盈利, 商誉便从中产生, 当人力资本与财务资本的协同效应低于市场均值时, 即表现为企业的负商誉。如果换一个角度看, 在商誉诸多构成因素中将核心因素提炼出来, 并以此为切入点研究自创商誉的计量应该是一个可行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斯蒂芬·A.泽弗, 贝拉·G.德兰著.夏冬林等译.现代财务会计理论——问题与争论.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0

[2].晏智杰.劳动价值论新探.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3].于长春.连接人力资源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桥梁:商誉会计创新.会计研究, 1999;7

[4].于越冬.人力资本与企业商誉的经济研究.会计研究, 2000;2

[5].邓小洋.美国商誉会计的最新进展.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0;6

[6].熊剑, 蒋基路.从美国商誉相关准则变迁看商誉会计误区.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4;6

关于公允价值本质与特性的探析 篇9

简单来说,公允价值是在进行经济公平交易的前提之下,交易双方已经对相关的细节了解非常深入,而且充分考虑了市场信息、交易对象详情等,在自愿的准则下确定的价格。公允价值也可以称为公允价格。另外,公允价值可能是没有关联的双方在同等条件之下确定的价格。作为一种比较新的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最突出的特点表现在:得到交易市场确认、兼具可观察性和决策相关性、实用性强。如今,公允价值在诸多企业的会计领域当中得到广泛应用,并且发挥着强大的作用。

2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及其优点分析

2.1 公允价值的计量方法

在一般情况下,公允价值的计量包括市价法、类似项目法,以及估价技术法这三种。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的时候,要根据具体的计量项目,采取合适的计量方法,从中选其一。其中,在这三种常用的计量方法当中,市价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因为一个具有公开性的市场价格是最让人容易接受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讲也是最为公允的,所以通常很多企业很多项目都会选择使用市价法进行计量。其次是类似项目法,类似项目法主要是根据严格的条件,来找到类似项目的市场价格,由此决定该计量项目的公允价值。如果这两种方式都无法顺利进行的话,第三种也就是估价技术法便会派上用场。估价技术法适用于所需要计量的项目不存在,而且存在很少的市场价格信息的情况。

这三种计量方法在实际当中的使用频率是逐渐递减的,但是其中所包含的主观成分因素依次增加,而具体操作的难度依次增加。从本质上来讲,对于公允价值而言,市场价格是公允价值的基础,在此基础上,现在的市场价格以及未来的市场价格才是公允价值。而过去的市场价格不包括在内,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另一个方面来讲,我们可以认为公允价值并非是一种具体的会计计量方法,而是通过会计计量而期望达到的一种比较贴近实际的价格状态,或者是目的。

2.2 关于公允价值的优点分析

(1)会计信息相关性强。传统的会计工作主要是进行历史成本的计量,而公允价值计量将重点放在现在和将来的市场价格方面,所以会计信息相关性非常强。而且公允价值的特性可以将企业预期利润、偿债能力以及企业经营预算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避免企业因为对项目未来发展缺乏较为详细的分析和了解而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从这一方面来讲,更是充分地体现出了公允价值在本质方面的独特性和优越性。

(2)益于企业的资本保值与增值。如果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那么仅靠历史成本计量方法的话,无法准确地预估经费与得到的生产能力之间的落差,容易导致企业生产的萎缩,从而影响企业效益。但是如果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式的话,即使发生通货膨胀,也可以通过公允价值的计量,而使得企业所出经费能够在现行的市场情况下购得与原先规模相匹配的生产能力。所以,在发生通货膨胀的情况下,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可以更好地保障企业的资本,为企业资本的增值提供更加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除此之外,公允价值计量还有利于了解企业内部当中的真实的财务状况,从而针对市场发展趋势做出合适的调整,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规避风险的作用。而且公允价值计量还更加地符合配比原则当中的要求。在计量的过程当中可以有效地区分劳动者创造的纯利润收益、经济因素导致的价格差等,从很大程度上避免虚利实分、收益超分配等情况的发生,可以更好地体现配比的原则,对实际的计量工作效果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3 公允价值的缺点及应对策略分析

3.1 公允价值的缺点分析

(1)在一定程度上的不可靠性。我们都知道,鱼与熊掌是不可兼得的。在会计领域当中,获取跨级信息的可靠性与相关性,就如同鱼与熊掌的关系。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证券、产权等的交易市场都不是特别的成熟,所以在一定程度之内价格的波动也是时常发生的。如果在某一阶段当中价格的浮动较大,或者是与实际的规律不太相符合的话,那么公允价值的计量就会大打折扣。虽然现在很多的技术可以用来帮助预估公允价值,但是如果发生异于常规的情况,公允价值的方法在一定程度内也是很难规避风险的。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公允价值计量可能会出现类似于判断失误、准确性较低等情况,存在一定的不可靠性。

(2)应用成本高。具体来说,在使用公允价值计量的时候,所需成本相对来说比较高。这是因为公允价值计量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特别是它的动态性非常强,需要进行不定时的更新,及时分析最新出现的相关数据。不仅需要专业的计量人员,还需要普通的会计人员及时地进行账务处理。所以,相比较而言,公允价值计量的成本是比较高的。

另外,公允价值的时间性相对来说比较弱,而且目前在很多细节方面都不够完善,所以面临很大的实践难题。除了这些以外,公允价值计量在一定程度上容易被利润所操控,由其本质上主观性较强和可操作性较差等原因所导致。

3.2 应对策略分析

公允价值计量方面所体现出来的优点是显而易见的,而且在实际运用过程当中也会得以有效的体现。对于目前公允价值计量方面所存在的缺点,我们应该采取不同的方式进行矫正和完善,从市场机制、法律等不同的方面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从最大限度上减少公允价值的主观性,提升可靠性。

(1)完善相关法律。从法律程序、法律制度等不同的方面进行管理和监督,有效杜绝公允价值操纵利润,以及徇私舞弊等情况的发生。另外,也可以从完善《会计准则》方面,严格规范相关人员的工作。

(2)公开市场价格体系。并且建立起全国性的价格体系查询平台,这样就可以使得各种资产的市场价格可以有效地反映真实价值。同时还可以发挥相关机构的监管作用,形成一种不同机构之间相互制约、相关监督的局势,防止利用公允价值进行造假的行为。

除了完善法律体系和价格公开体系之外,还可以采用提高公允价值计量可操作性、完善会计信息披露性等措施,更好地保障公允价值计量的实用性。

4 结论

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广泛应用,不仅与现代会计理论发展相适应,更是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相协调。对于我国来说,这是在会计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巨大进步。但是,公允价值计量想要发挥出更大功效的话,还需要进行更多方面的创新,在不断完善当中更加科学、合理地反映资产价值,促进公允价值计量体系不断成熟。另外在实际应用当中也要更加规范,从而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有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许志胜.金融工具分类体系与混合计量模式研究——兼评IAS39与IFRS9[J].金融会计,2011(11).

[2]赵岩,刘冬梅.公允价值对金融类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0(18).

[3]蔡景浩.公允价值计量对我国企业管理人员薪酬的影响分析[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3).

[4]彭功庆.公允价值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运用[J].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5]张金若.金融负债公允价值计量的经济后果和理论争鸣——关于资信状况变动的影响[J].证券市场导报,2010(11).

价值本质 篇10

一、以义统利:关于管理价值的智慧

在现代管理理论中, 对于管理中计划、组织、控制、领导、决策等活动的价值判断正确与否决定着管理活动中各级目标的实现, 也决定着各级管理活动的成败。换句话说, 如果一种关于管理活动的价值判断是正确的, 就能导致预期目标的达成, 这种管理活动就是成功的, 也说明这种管理活动是有价值的;反之, 就是失败的, 没有价值的。

管理活动中的价值判断既包括战术层面的, 也包括战略层面的。战术层面的价值判断是指具体的、局部的管理活动的价值判断, 它可以是一次决策、一项计划等。战略层面的价值判断是指关于企业发展的整体、宏观、长远的管理活动的价值判断。它可以包括企业发展的长远规划、企业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发展的总体目标等等。而儒家关于管理价值的智慧是战略性的, 是整体的、宏观的、理念层面的, 它集中体现在组织的核心价值观上, 即“以义统利”的儒家管理价值观。

“以义统利”就是“义先利后”, “见利思义” (《论语·宪问》) 。儒家在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方面, 要求将义放在首位, 事不得已, 甚至不惜舍生取义, 杀身成仁。孔子将义看成是人立身之根本, 主张“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 “君子义以为上” (《论语·阳货》) , “君子义以为质” (《论语·卫灵公》) ,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 , 认为有道德的人应该“谋道而不谋食” (《论语·卫灵公》) , “忧道而不忧贫” (《论语·卫灵公》) , 孟子也主张先义后利, 非义不取, 他强调“其所取之者, 义乎, 不义乎, 而后受之” (《孟子·万章上》) 。在义与利相斥的道路上, 孟子走得更远, 他说:“大人者, 言不必信, 行不必果, 惟义所在。” (《孟子·离娄上》) “非礼之礼, 非义之义, 大人弗为” (《孟子·离娄上》) 等等。儒学重义, 自无疑问, 但这并不是说, 儒者只重义不要利。孔孟都认为:“富与贵, 是人之所欲也” (《论语·里仁》) , 都主张富民、惠民,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论语·尧曰》) 。孔子对于符合义的利是持积极肯定态度的, 他说:“富而可求也, 虽执鞭之士, 吾亦为之” (《论语·述而》) 。可见, 儒家并没有弃个人利益于不顾, 而是承认和肯定人们通过正当途径追求物质利益的行为具有合理性。当然, 在义与利发生矛盾的时候, 儒家坚决主张要舍利而取义的, 孔子的“志士仁人, 无求生以害仁, 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卫灵公》) , 孟子的“生亦我所欲, 义亦我所欲也, 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 都讲的是这个道理。

儒家的这种“以义统利”的管理价值观, 运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 作为企业经营的核心原则, 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与借鉴作用。

首先, 这种作用表现在企业应如何处理企业盈利和社会发展的关系上。现代企业作为一种经济组织, 其经营行为带有创利的目的, 这是无可非议的。企业如果没有利润, 就无法维持生存和扩大再生产, 经营活动就失去了意义。但是,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企业的盈利必须维护社会整体利益, 为社会发展做贡献, 不能为了追求短期利益而做出一些危害社会的事情, 如污染环境等, 因为社会是企业的利益之源和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 社会环境如何, 与企业能否健康生存发展息息相关。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就如同自我与他人、个人与群体的关系一样, 求义则两利, 求利弃义则两败。从根本上说, 一个企业的发展与壮大不在于是否拥有雄厚的资本积累, 也不在于能否获得一时的高额利润, 而在于拥有一个富有、稳定有序的社会环境。

其次, 表现在企业该如何处理好与商业伙伴的关系上。企业处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 相互间的理解支持和合作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企业受物质利益的驱使, 采取不道德的手段进行经营, 以损害其他厂商和消费者利益的行为来赚取不正当利益, 必然使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 商业中的欺诈行为盛行, 许多从事正当经营的企业在无利可图的情况下, 也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进行经营, 在这种恶性竞争的环境中, 企业人人自危, 自身合法的利益得不到保护, 最终导致市场秩序紊乱, 行业风气败坏, 同时也助长了社会中的不良风气和社会道德的堕落。另外, 企业间的恶性竞争造成了社会生产总体质量的下降, 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孔子曰:“放于利而行, 多怨” (《论语·里仁》) , 这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企业与企业之间是一种共生共荣的关系, 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 只有双方互利互惠, 进行合作基础之上的良性竞争, 才可实现双赢或多赢局面。

第三, 还表现在管理者需处理好企业盈利和顾客利益之间的关系上。企业赢利是以一定的市场占有率和拥有一定规模的消费者群为基础的, 离开了顾客, 企业的经济效益就无从谈起。而只有企业以诚信为本, 以“义”当先, 不欺骗消费者, 真正做到一切为消费者着想, 以消费者需求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出发点, 企业的产品、价格、质量、外观以至售后服务才会为消费者所认可, 所信任, 企业才能真正获利。

松下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先生名言有:“服务第一, 销售第二, 销售就是服务, 是经营者必须有的体会, 而服务是以质为重, 并不以量取胜”。松下的话充分说明, 企业生产经营的首要目的是服务于社会, 服务于消费者。从儒家角度看, 就是“义”第一位、“利”第二位的“以义统利”思想的体现。

总之, 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长远的眼光和高尚的品德, 要看到企业自身利益与社会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更要认识到企业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组织, 同时还是一种社会组织, 企业经营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获得利润, 同时它还担负着为社会创造财富、改善人民生活质量的责任。因此, 企业管理者必须树立高尚的经营理念并把它落实到具体的经营行为中去, 要本着对社会, 人民负责的态度, 自觉遵守市场规范和国家法律, 并以合乎道义的经营行为促进一个合理有序的市场环境与稳定的、道德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这样, 才算真正把儒家的义利观落到了实处。

二、人为为人:关于管理本质的智慧

现代管理理论关于管理学本质的命题是非常丰富的, 提出了诸如“管理就是协调”、“管理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就是运用心智的活动”等诸多命题。这些命题分别从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关系、管理的对象、管理的行为特征等不同角度对管理的本质进行了探讨。而儒家管理则从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之间辩证关系的角度揭示了管理的本质, 即“人为为人”。“人为”是说人的行为、作为, 这里的“人”就是指管理者, “人为”就是管理者的所作所为。“为人”是“人为”要达到的目的, 而这里的“人”主要是指被管理者。就管理行为而言, 管理活动要始终兼顾到被管理者。“人为为人”是儒家管理行为本质的高度概括, 是“激励与服务”积极行为的综合体现, 强调人自身行为的激励与修养。儒家认为, 每个管理者首先要注意自身的修养。《论语·季氏》有这么一句话:“远人不服, 则修文德以来之, 既来之, 则安之”。可见以德服人, 以自身的良好修养和高贵品德来感染人, 它既是管理者自身人格魅力的自然绽放, 也是管理者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孔子反复强调这种身正行端在引导人们杜恶、实现人际关系和群体关系的和谐中的巨大影响。“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 “苟正其身矣, 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 如正人何?” (《论语·子路》) 。正己正人是儒家的基本精神, 在孟子那里得到了不遗余力的张扬。孟子说过:“爱人不亲, 反其仁;治人不治, 反其智;礼人不答, 反其敬” (《孟子·离娄上》) , “行有不得者, 皆反求诸己” (《孟子·离娄上》) , “其身正而天下规之” (《孟子·离娄上》) 。

从中国管理思想发展的历史来看, “为政以德” (《论语·为政》) 是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思想的最早体现, 管理所具有的巨大感召力, 源于“为政以德”的管理者的身体力行, “慎终, 追远” (《论语·学而》) , 方能“民德归厚矣” (《论语·学而》) 。

西方著名管理学家麦凯曾经说过:“真正的经营专家要找到最好的企业情报, 决不可能得自一篇报告或其他二手情报中, 而是来自你与顾客及职员面对面、经常、迅速、直接接触的回馈。”一个好的管理者只有以身作则, 亲自投入, 才能让员工佩服, 跟着努力, 为公司认真工作。因此, 每个管理者只有先做到了“正己”, 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 来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 才能创造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 使管理者和被管理者都能持久地处于激发状态下工作, 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人为”真正向“为人”转化, 达到好的管理效果。

现代许多企业家都深谙“人为为人”的道理, 曾获“1998年香港杰出青年工业家”称号的林光如就是一个身体力行而“民德归厚”的突出例子。林光如最初只是一个印刷厂的学徒工, 凭着他对印刷术的熟悉及其行业研究, 他在1971年用积攒下来的2万港元, 独自创立了“星光印刷公司”, 依靠两台凸版印刷机和一台胶贴机起家, 在20世纪70年代末即已成为同行业的佼佼者。1982年林光如率先引进“彩色遥控四色机”, 把其他同行业公司远远地扔在了后面。探究其成功之道, 善于抓住机遇, 锲而不舍固然不可少, 但林光如本人的身体力行也是一个重要原因。林光如每早8:30到公司, 17年如一日, 十分注意工作效率。林光如最不喜欢员工迟到早退, 但并不随便指责, 而是率先垂范, 身体力行, 员工受其感染, 逐渐也极少迟到了, 个个工作勤勉, 为公司的腾飞立下了汗马功劳。正因为林光如以身作则, 使得公司上下, 融洽和睦。星光公司自创立以来, 事业从小到大, 员工由少到多, 历时20余年竟无一人流失, 这不可谓不是一大奇迹。而且这些员工个个都成为以公司为家的“工作狂”, 可见下属员工对林光如之爱戴和林氏公司向心力之强大。林光如非常强调修身安民, 他的座右铭是:“诚、爱、勤、敏”, 星光公司如此欣欣向荣, 和林光如本人是一个能够身体力行的管理者是分不开的。类似这样的例子在儒商中, 在西方的企业家中也是不乏其人的。

管理者自身形象往往就是公司企业的形象, 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被管理者的工作态度和言行举止, 影响到组织的生存和发展。判断一个管理者是不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不光要看其业务素质是否优秀, 还有必要考察他是否具备足以影响一个团队的道德素质, 而这种道德素质的标志之一就是看他是否身体力行。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应当通过自身的典范行为, 把一定的价值观念灌输到组织成员的头脑中去, 使之转化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 使管理获得成功, 一个只会发号施令而不在行动上下功夫的管理者是很难把一个公司带到理想境地的。但遗憾的是, 中国目前的企业家中, 一些人并不懂得这些道理, 他们身上常带有“骄横、奢侈、自私”习气, 缺少“温、良、恭、俭、让”之风, 不讲信誉, 不体恤下属, 不尊重职工, 对自己是自由主义, 对别人严格要求, 不懂得“人为为人”的真谛, 这无疑是企业继续前进的绊脚石。中国的企业家们应该从我们的儒家文化中认真学点管理之道, 学点做人的道理, 而不是让别人把我们的文化拿去提炼出精髓来, 相反我们自己却把它们当垃圾扔掉了。

21世纪是中华民族文化继续崛起的世纪, 是以西方文化为主导的单极文化走向多元文化并存的世纪, 是中西文化进一步交融的世纪。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 以辩证的科学的观点对儒家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进行回望、拾萃, 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较大的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颜世富.东方管理学[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0.[1]颜世富.东方管理学[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0.

[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2]斯蒂芬·P·罗宾斯.管理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3]周立升, 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3]周立升, 颜炳罡.儒家文化与当代社会[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02.

[4]刘禄山, 王志峰.王者之道儒家管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4]刘禄山, 王志峰.王者之道儒家管理[M].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

[5]商聚德.孔子的智慧[M].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7.[5]商聚德.孔子的智慧[M].河北大学出版社, 1997.

[6]李振纲.智者的叮咛[M].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6]李振纲.智者的叮咛[M].河北大学出版社, 2001.

上一篇:空间中存在性问题下一篇:现代公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