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教师

2024-08-21

课外教师(精选十篇)

课外教师 篇1

一、英语教师课外阅读态度

在与组内老师的交谈中我发现:90%的老师认为阅读非常重要。他们认为阅读是教师发展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不读书,自身的素质难以提高,知识量也明显不足,那么上课的时候就不会得到学生的青睐,因此在学生中就没有威信。我们学校有些非常受欢迎的老师,他们不但在学生中而且在同行中都享有很高的声望,而他们精湛的教书技艺、厚重详实的课堂都是与他们平日读书学习密不可分的。组里老师相互最高的评价就是:“某某老师学识渊博,见解深刻,驾御课堂游刃有余……”学生的评价也经常是这样的:“我喜欢某某老师的课,他怎么读过这么多书呢?他不仅能把读过的书与课堂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还能唤起我们对读书的渴望与向往。”老师都想成为学生眼中的好老师,都想得到学生的认可与崇拜,因此好老师必须多读书。其实那些特级教师、骨干教师、科研成果较多的教师成长的道路上都离不开大量的课外阅读。因此阅读对教师专业发展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这一点上几乎所有的老师都能够达成一致。

二、英语教师课外阅读缺失的原因

既然大家在读书的重要性上意见统一,那么是不是老师们在课后都会进行课外阅读呢?其实不然。一半以上的老师没有利用课外时间阅读,原因有四:首先,工作忙,压力大是大部分老师不读书的理由。确实,很多老师每周课时多,上课、备课占去了一天大部分的时间,而且几乎所有的任课老师都带班主任,忙完教学任务的他们还要为班级建设事务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甚至很多时候工作要带到家里加班加点,如果再遇到特殊事件就会出现分身无术、疲于奔命的感觉,久而久之很容易形成职业倦怠,甚至丧失工作兴趣。试问,一个奔命的人是否还会有读书的欲望呢?但是不读书不行,因为这些忙于教育教学工作的老师还有科研上的任务,如果没有科学研究成果就不能晋级更高的职称。试想这样压力下的老师的读书行为能够积极和健康吗?其次,有些老师说即使课余有时间也不想阅读。有的老师说家庭事务是老师的另一份繁重的工作,年迈的父母、上学的孩子都需要时间和精力去照顾,读书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事情。有的老师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现代社会的工作和压力使很多人疲惫不堪,身体也呈现亚健康的现象。因此工作之余健身、塑形、美容,等等成为减压的首要选择。有的老师同意“读万卷书”,但更信奉“行万里路”。利用节假日或是寒暑假出行旅行不失为又一种修身养性的好方法。在上述理由面前,读书再一次成为多余的选择。再次,各种各样的杂念使他们渐渐地失去了读书的心态。有些教师由于日复一日地工作渐渐丧失了曾经的对于知识如饥似渴的追求,每天把课上完,把作业改完则万事大吉,满足于自己的日常工作,无心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甚至把教师进修看作是浪费时间的事情,不愿读书,不愿学习,因此无法进步。很多老师因为大学毕业以后没能及时充电,知识老化,观念陈旧,每每感叹自己的知识越来越匮乏,观念越来越跟不上时代,却没能正确认识到是这是因为自己放弃了课外阅读,荒废了学习进步的机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外面的世界精彩越来越多,诱惑越来越多,有的老师不能满足教学带来的精神享受,在课余时间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如果一个教师满脑子的杂念,那么读书对于他们就是太奢侈的要求了。最后,一个教师拒绝读书的原因是:没有书可读,特别是英语老师的阅读书目偏少。到图书馆走走,很难挑出很多适合英语教师的书籍,要么都是很古老的发黄了的竟然还是繁体字的英语教学参考书目,要么是充斥市场“与时俱进”的各种习题集和应试手册等。很多时候走完一圈实在挑不出来,而读书的欲望和热情就因此消磨了。上述理由其实是老师给自己找的若干理由,之所以找理由是因为他们认为教师应该读书,只要有合适读的书,老师还是会在百忙之中找出读书的时间的。

三、英语教师课外阅读材料的选择

那么英语教师在读什么书?又该读哪些书呢?在访谈中英语教师提供的书目也不出意料:教学参考书居多,还有一些为了凭职称的老师选择阅读教育教学理论书,再有选择小说、杂志,还有养生健美书籍,等等。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这些书几乎都是中文书,真正选择英语书籍的很少,原因之一为英语类的教参和理论书较少,原版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书倒不少,但是读起来不太轻松,花时间,读不进去,而且现在读书功利性较强,简单通俗并且短期有回报的书籍是他们的最爱。原因之二,外国的各种教学理论确实有先进的地方,但是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中国的英语教学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道路。很多老师刚开始很喜欢读西方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不能得心应手,最终还是忍痛割爱。这些老师的意见首先反映出现代英语教师很敬业,都想提高教育教学的技能,但是也反映出现在中国市场英语教育类图书的缺乏。因此很多老师期待着英语教育教学专家能潜心研究,早日找到适合中国老师和学生的教与学出路。其实教学方法固然重要,但教学内容也需要补充和更新,英语教师必须多读书才能担当教书育人的重任。其实适合英语教师阅读的书刊杂志还是不少的。我曾经读过教育教学方面的期刊杂志有《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基础英语教育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等。值得推荐的书籍有广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外语教育心理学》(贾冠西著)等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束定芳、庄智象合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的《给英语教师的101条建议》;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育学引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现代外语教学理念与行动》;还有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英语学习的成功之路》(文秋芳著);外研社和人教社联合推出的《剑桥英语教师丛书》(共有20本);还有外研社出版的当代国外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文库等书籍。眼下与所有英语教师密切相关的书籍是有关新课程标准的系列丛书,因此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的《英语课程标准》及其解读是英语教师的必读书目。上述有关教育教学已经很多书了,有的是中文版,有的是英文版,在阅读的同时教师既能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又能让自己的专业素养得到提高。当然还有很多英语专业书,有听、说、读、写方面的,有语法基础方面的,还有文化方面的。

四、英语教师课外阅读不容忽视

苏霍姆林斯基强调阅读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措施。他说:“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要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地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应当在你所教的那门科学领域里,使学校教科书里包含的那点科学基础知识,对你来说只不过是入门的常识。在你的科学知识的大海里,你所教给学生教科书里的那点基础知识,应当只是沧海一粟。”他还对教师的阅读书目提出建议:“一名教师应该经常阅读三种书。一种是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书,这是作为一个教育者从事教育的基础;一种是名人传记作品,用以提高自身修养;还有一种就是心理学方面的书,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发展特点才能更好地教学。”当然专业书籍也是“有读无患”。如果英语教师真的按照专家学者们的推荐积极阅读,不但自身获得发展,最重要的是教师的阅读态度、阅读习惯、阅读爱好及阅读训练都会影响到自己的学生,让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训练学生阅读的技巧和策略,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教会学生思考和解疑的能力,最终实现学生的自主阅读和自主学习,这真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

教海无涯,读书不止,我呼吁所有的英语教育教学人员能够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克服一切困难,为了自己的成长,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国家的英语教学之崛起而读书。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

[2]朱永新.教师们为什么拒绝读书[J].天津教育, 2007.

[3]朱永新.读书与教师成长[N].中国教育报, 2004.

[4]丁雪梅.关于中小学教师阅读缺失的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7.

[5]周晓慧.论苏霍姆林斯基的教师阅读观[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篇2

沙窝乡沙窝小学

汪艳霞

《新课程标准》对小学高年段的阅读量有这样的规定:“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也就是说,一个学期至少要阅读25万字。而在现行小学语文教材中,每学期只有30篇左右的课文,不过3万字左右而已,在量上是远远不够。这就需要我们把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堂之外——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那么,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如何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主动积极地遨游书海、采珠拾贝呢?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社会已经进入了全方位开放的信息化时代,那生动有趣的电视荧屏,形形色色的漫画书时刻在冲击着孩子们的眼球,孩子们每天愿花两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如果一味地讲大道理,直接规定学生要读哪些书,很难收到实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许多孩子来说,学习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应告诉学生,书中的知识能开阔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生活,让他们明白书对于我们是多么重要。

1.教师是阅读兴趣的激发者。教师应尽可能地将全体学生带动起来,让他们都喜欢读书。我告诉学生:我小时候就是一个完全不看书的孩子。在读小学时,来了一位男教师。他用许多的课外知识丰富沉闷的课堂,让我们相信他是一位博览群书的老师。他为我们成立了一个读书角。开始,我并不是其中的一名读者,可当有一天,我发现我的玩伴越来越少,而课余同学们对一本本小书爱不释手时,我忍不住借了第一本.从此我也成了一名书迷。通过这种的叙述,引导学生迷上阅读。显然,教师所影响的不仅是自己学生的未来,而且直接影响着几代学生的未来。

2.教师是经典名著的点拨者与讲解员。在学生学会独立阅读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进行更有深度的阅读。教师应是经典名著的普及者,只有教师对经典作品有很好的理解,才能在对精典的解说中使学生对名著产生兴趣。教师应让学生接受更多优秀作品的熏陶,学会欣赏意境优美的篇章,培养健康的阅读情趣。

3.教师要做学生的“书友”。小学生“向师性”很强,教师的言谈举止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要想让学生对读书产生兴趣,教师自己不爱看书怎么行?所以,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我总是着意营造一种浓郁的文化氛围,和同学们一起阅读课外书籍。每天中午的自习课上,除为学生检查作业和进行个别性的辅导之外,我总是手拿自己精心挑选的课外读物到教室里认真阅读,记读书笔记,并定期向学生介绍自己的读书情况,对于好的文章,我还会直接读给同学们听。这一做法很快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有的学生开始向我借书,有的把自己觉得好的书带到了学校,和同学一起阅读,探讨精彩的章节,有时还会推荐给我。和学生在读书中交流情感,营造一个读书的快乐空间,从“要我读”变成“我要读”,使得阅读显得那么趣味盎然。

二、推荐学生的阅读内容

一个人的阅读能力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个人的兴趣爱好及智力等因素有直接关系,由于年龄、阅历、知识、能力的不同,阅读理解上也会产生差异性。教师要充分了解阅读主体的个性特点,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在阅读兴趣上给予引导,努力使学生根据自身特点,选好符合自己兴趣的的阅读材料。

1.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入手推荐读物。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我们可以根据这一点,给学生提供《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等儿童文学的经典,也可以是《哈利·波特》、《拇指牛》、《魔法学校》、《郑渊洁童话》等畅销书,让他们选择。

2.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入手推荐读物。有的学生喜欢思考,热爱科学,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学《十万个为什么》,或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等方面的知识。对于喜欢社会信息、知识的学生,我们可以指引他们去观看电视新闻时事,阅读报纸,去关心国家和世界大事。

3.从教师的朗读入手推荐读物,朗读的最大优点是能再现文章的节奏和韵律,让孩子们能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所传达出来的美和感染力。我给孩子们读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希望这些故事能伴随他们成长,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从而营造高雅的文化氛围。阅读应先易后难,孩子们是幼嫩的读者,别硬塞给他们教师所选定的经典之作,可让他们跳过那些晦涩难啃的书籍。否则,会破坏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4.推荐学生阅读经典名著。阅读经典名著是课外阅读的最高境界,也是一个成熟的阅读所必须经历的一段生命历程。余秋雨认为,幼小的心灵纯净空廓,由经典名著奠基可以激发他们一生的文化向往。有些孩子自小就对经典有特殊的喜好,现在很多事实证明,六岁以下的孩子诵读经典,不但能朗朗上口,还能记忆背诵,经久不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课外去阅读经典。其实,我们并不期待经典名著能让学生能在综合知识考试中考出高分,但它能温暖他们的心灵,打开他们美好而又人道的感受世界的心智,激发他们心中善良的、温柔的一面。对儿童而言,经典名著并不仅仅是中国的《唐诗三百首》和《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等四大古典名著,也不仅仅是国外的《唐·诘科德》、《约翰·克利斯多夫》等,成人世界的经典当然可以成为儿童的经典,但是他们也有自己的经典:《绿野仙踪》、《狐狸列娜的故事》、《木偶奇遇记》、《爱的教育》、《神笔马良》以及安徒生、格林兄弟,甚至迪斯尼的故事等。这些都是学生一生受用无穷的精神食粮,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教师更应该指引给学生。

5.误区矫正。(1)如果一本书,孩子翻了三页就不感兴趣了,不能再强迫他一定要看完;如果孩子对一本书着迷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不能因为它不在自己的推荐范围之内而横加阻挠,应该想想这本书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是不是有它可取的地方,万一它真是儿童不宜的话,那就更要检查一下是否自己的引导存在着问题,而不是简单地指责孩子。(2)有的孩子喜欢看注音的书,有的孩子喜欢看有图画的书;有的孩子喜欢看原著,有的孩子喜欢看有解释和评价的。不同的人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是不同的,有的孩子阅读能力好,也许能一目十行,过目不忘;但有的孩子有可能连读懂意思都感到吃力。这些,我们都应该尊重孩子的选择和个性差异,不要动辄棒喝,也不要过份赞赏。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

课外阅读也要讲究方法。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是阅读取得成功的关键。

1.坚持博览群书,克服“功利性阅读”。

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质,为学生的人生打好底色,为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功利性太强。小学生阅读课外书大多是为了学习作文的写法。在这样的目标召唤下,学生读得最多的是作文法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作文向导等等,林林总总,不一而足。?不可否认,这些读物中不乏写作的方法性知识和成功的习作范例。但是,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知识作基础。

学习写作不是课外阅读惟一的和最终的目标。即便是学习写作,专读作文法也不能奏效。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就如同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必然造成营养不良。学生在这种阅读背景下进行习作技能技巧速成训练,最多也不过像在澡盆里练习游泳,终究写不出什么大气的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形成很不利。?

课外阅读的指导应着眼于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发展,对学生的阅读作恰当的调控,使学生跳出功利性阅读的认识误区和“以作文法为主”的狭窄读书范围,像蜜蜂采蜜那样广读博览。

2.培养阅读悟性,克服“休闲性阅读”。

当学生读书有了兴趣的时候,就要适当控制课外阅读中休闲的成分,有意识地锻炼他们的“读功”,培养对语言作品的敏锐“悟性”。有些学生读的书不算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出现这种“怪圈”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总是带着休闲的心态去读书,是浮光掠影“看热闹”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其中“看门道”式的“研读”,全凭着兴致,很少需要情绪的调动、意志力的参与和心智的投入。当然,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活动后,适度的休整是必要的,休闲性阅读应该是学生课余生活的重要部分。可是,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完全以休闲为目的,也就烙上了“先天不足”的印记。长期以往,学生的思想就很难得到磨砺,语言也难以得到发展。

小学生正处于学语言、长知识的黄金时期,他们通过自主的阅读活动,除了吸纳语言文字所负载的文化、思想、科学等领域的大量信息外,也要对这些信息进行一定的思维加工。另外,还要学习阅读材料中典范的语言模式,积累各种各样的语言素材,从中获取表达的经验。引导学生带着这样的任务去读书,他们就有了明确的猎取对象。

教师在指导课外阅读时,可以定期向学生抛出一些有研究价值且学生力所能及的研究课题,介绍一些阅读材料,指引查寻资料的途径,教给“做学问”的方法,让学生在研究性阅读中解决实际问题。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科研意识,又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阅读兴趣也可以得到长久的保持。

指导学生将语文课内习得的读书方法和经验迁移运用于课外阅读,使方法经学生的熟练操作跃升为阅读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服务。如:用含义不同的符号图画重要内容;在书页的天地头作批注;做内容摘要,整理阅读提纲,将书读“薄”;展开想像、推理,进行分析、评价,写心得体会,将书读“厚”。

3.讲究 “熟”读,克服“一次性阅读”。

读书方法有精读和略读之分。现在的课外阅读,多数的情形是精读不足,一味略读。读某一本书,阅读或摘抄之后,就束之高阁,不再谋面。这种一次性阅读,在大脑中留下的往往是一些朦胧的印象、飘忽的意念和肤浅的感受,不符合语文学习规律。长久有效的记忆不是通过一次性阅读就能完成的,需要一个不断“温故”和“强化”的过程。?

为了能够达到“熟”读的程度,我们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每过一段时间,就可以从学生读过的书中精选一部分,让学生进行二次、三次甚至更多次的阅读。记忆是语言内化和运用的前提,是智力发展的生长点。读书需要记忆,尤其是那些充满智慧和人文思想光华的精美语言,应该烂熟于心。对某一作品的认识不是一次性阅读就告完结的,需要经历读者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反复磨合、碰撞的过程。读特别好的作品,一定要改变一次性阅读的习惯,在“熟”字上下功夫。熟了,才能钻得深,悟得透,将语言的精品、思想的精华纳入自己的知识宝库,经“发酵”产生新的思想,铸出新的语言,迁移运用起来也才能得心应手,左右逢源。

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好的习惯成就一生的成功。现代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终身学习也越来越为人们所提倡。终身学习的习惯养成很大程度来自于学生时代的坚持。学生产生了浓厚阅读的兴趣,有了丰富的阅读内容和良好的阅读方法还是不够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让阅读成为习惯,进而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该让学生真正从心里面爱上阅读,愿意阅读,才能爱不释手,才能渐成习惯。

1.可以开展一些活动来指导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形成。我每天利用课前10分钟开展“我读了……”的读书交流活动。每天一点时间,让每个学生都用简短的话来说说自己昨天读的书或者文章,既交流了收获,开阔视野,又锻炼说话能力。我还定期开展一些办读书手抄报、读书板报,开展读书竞赛,开展 “我知道的科学”、“我知道的名著”、“我知道的名人名言”、“名人趣事话你知”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2.良好的阅读习惯更多的需要在父母的参与下形成。教师应重视家校间联系,构建校内外沟通、课内外结合的语文教育体系。建议家长在家庭里营造读书的气氛,家里要有报刊、杂志、书籍。当孩子有零散、短暂的时间,可要求他们随手拿一张报纸;当他们有完整的时间时,可要求他们端起一本书静静地打发时光。书应该在家中无所不在。父母与其规定孩子每天应花多少时间看书,还不如关心孩子们所看故事的情节发展,让孩子告诉你故事讲到哪儿,这样可以培养孩子们阅读的成就感。不要要求孩子不能看电视,该去看书,这样会让孩子觉得书与电视是个矛盾,也不要奖励看完书的孩子,应让阅读成为他们重要的生活方式之一。

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外功夫” 篇3

一、及时了解小学和高中语文课本内容

小学生升入初中,他们在小学学了哪些语文知识,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熟知于心,了如指掌。比如:小学学过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臧克家的《有的人》,还有一些古诗;而在初中的课本里也会有。我在备课、授课时就会有的放矢,学过的就不再“浅学”,应该再往深了“鉴赏”。有的课文在小学课本里是通俗改编版的,而在初中课本里是古文原版的。如:在小学学过的课文《草船借箭》是白话文,而在初中课本里也有《草船借箭》,但它是《三国演义》中节选的一章,是古文。另外,还应该知道哪些字词在小学学过,哪些没学过,这些看上去很不起眼的事情,在实际教学中却是很重要的。

有一套小学课本还不够,我觉得教师还应该有一套高中语文课本。因为我们教的学生,大部分要上高中。在初中教学中,适当地讲些高中语文基础知识也是必要的。比如:很多初中生升入高中后,高中老师讲一些语法修辞或文言文的特殊句式、词语活用等知识时,一些学生闻所未闻,一头雾水。高中老师责问:难道你们在初中没学过吗?实际上,在初中,因为有些知识点不在中考范围内,初中教师就一字不提,忽略不讲了。所以,初中教师也应该对高中的课文和一些知识点有所了解,适时讲授,这对学生以后的深造有益无弊,当然要点到为止,不可喧宾夺主。

另外,在教学实践中,作为语文教师,还应该了解同一学期的其他学科,尤其是历史、地理、思想品德、音乐、美术等课程。因为在语文教学中,或多或少会涉及其他学科内容,这正是语文课“开放性和综合性”的体现。

除了补充以上的“课外书”,还可以补充一些报纸、杂志,趣味益智书,关于汉字字源、书法教育等书籍。利用这些“课外书”,在备课讲课、实践活动课、作文课各个教学过程中,都可“传”给学生。学生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激发了学习语文的兴趣和动力,写作文时就不会再空洞无物了。

二、深入了解學生,多了解网络知识

我们都知道,备课中有一项内容是“备学生”,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爱好、思维方式、优点缺点,等等。我经常和学生“闲聊”,了解学生爱看什么书、爱听什么歌、爱看什么电视、爱追什么时髦;近来关注些什么、课余爱干什么、身边发生了什么事、有什么困惑……这样不但拉近了师生距离、融洽了关系、训练了口语交际能力,也可以在活动课和布置作文时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还能及时解决一些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其实,“备”好了学生,与只埋头备课本,教学效果是相差很大的,可以说事半而功倍。

现在,很多学生通过电脑、手机了解一些课外知识,教师应该积极引导,让他们通过这些“先进工具”学习语文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网上找一些作家的生平、作品,看些涉及课文的影视,听课文朗读,收集网络新词语等等。我希望一些语文教师多了解一些网络知识,不要一谈学生上网就大发雷霆,要积极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与网络的优势。

语文课程的根本目标在于,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建构多方面的知识,而语文素养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来养成。当前最流行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法逐渐在各校推行,而要顺利推行这一教法,必须要求教师紧跟时代,加紧学习,以丰富的知识、睿智的头脑、大胆灵活而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去引导学生,去解疑释惑,真正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旁征博引、随手拈来,有问必答、一语中的。作为语文教师就应该“内外兼修”,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只有海纳百川,集腋成裘,百花采遍,才会酿造出精华奉献给学生。

课外阅读指导中教师角色的定位 篇4

目前, 课外阅读在学生中已是普遍的行为, 也越来越受到广大语文教师的重视。但是这其中往往存在着两点不足:一是教师光强调要课外阅读, 而没有指导, 结果造成学生课外阅读的盲目性;二是虽有一定的指导, 但粗浅且不系统, 结果造成课外阅读的低效性。因此,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 教师应正确地给自己的角色进行定位, 从而有效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改变当前课外阅读的现状,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一、教师要做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

兴趣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推动力。乌申斯基指出:“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性学习, 将会扼杀学生探求真理的欲望。”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学生具有广泛而浓厚的阅读兴趣, 就会把课外阅读当作乐事, 才会千方百计找书看, 争分夺秒地看书。而对阅读缺乏兴趣或兴趣浅薄的学生, 书本对他们来说则是枯燥乏味的, 课外阅读简直就是一种负担。因此, 引发阅读兴趣, 是小学生主动积极阅读的基础, 是课外阅读获得成功的前提保证。

然而, 当今时代, 影视、网络等媒体异常丰富多彩, 书本与之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况且, 课外阅读需要安静、专注、思考、记忆、动笔, 这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又有些格格不入。如果单凭外部施加压力, 以强迫命令的办法让学生课外阅读, 必然使学生丧失课外阅读的愉悦感。因而, 在课外阅读指导中, 教师首先必须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要通过对读物内容作生动、有趣而简明的介绍, 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个性阅读, 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 鼓励开展随意性阅读;阅读过程中及时地为学生排忧解惑, 帮助学生克服阅读障碍;积累运用相结合, 鼓励学生将阅读所获运用于学习生活中, 举行故事会、朗诵会、交流会、演讲比赛等活动,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在阅读过程中, 教师还应当及时关注学生的兴趣表现, 采取各种方式, 增强、维系他们阅读的兴趣, 使课外阅读健康、持续地进行下去。

二、教师要做学生阅读倾向的调控者

近年来, 一些内容低劣的非正式出版物大量在社会上流传, 致使课外读物良莠并存、瑕瑜互见。有些学生轻信“开卷有益”, 不管是什么书, 拿来就读。众所周知, 课外读物对孩子的精神世界有着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读本好书就像交一位好友, 而交“友”不慎, 则可能贻害终身。小学生识别力不高、自控力不强, 一旦读了那些不健康的东西, 身心将会受到极大的伤害。因此, 在学生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之后, 教师要深入学生的阅读世界, 经常与学生座谈, 和家长交流, 随时了解、关注学生的阅读动向, 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纭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 让他们远离坏书, 多读好书, 让学生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就与最精粹的文本、最高尚的灵魂对话, 让学生在健康的课外阅读中丰富文化底蕴, 塑造高尚人格。

三、教师要做阅读方法的指导者

目前, 在农村学校里, 有些小学生课外书读得并不少, 但是他们阅读和写作的能力却没有明显提高。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阅读方法不对。这些学生在阅读课外读物时, 只是一味地追求那些紧张、惊险、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 阅读时囫囵吞枣, 又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于习作上, 结果收效甚微。因此,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好读书、读好书, 更要指导学生会读书、善读书, 要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 提高他们迅速、准确地获取、消化和运用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 培养造就“新型”的学习者。教师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 应注重教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 并及时地引导学生把课内习得的阅读方法运用到课外的阅读中去。比如, 指导学生分阶段制订阅读计划, 克服课外阅读的盲目性;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的阅读材料灵活应用诵读、鉴赏、比较、评价和探究等方法;根据不同文章的特点教给小学生泛读法、浏览法, 以加快阅读速度, 加大阅读信息量;让学生学会边读边想和抓住重点语句分析文章思想内容的方法;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丰富语言积累等。同时, 教师还要利用课外阅读指导课, 进行有的放矢的阅读指导, 促进学生阅读升华。

四、教师要做学生阅读意志的磨砺者

乌申斯基曾经深刻地指出:“学习如果只以兴趣为基础, 不可能巩固学生的自制力和意志, 因为一切学习并非都是兴趣的, 并且有许多事物必须借助于意志力量始能获得。”在信息时代, 网络、影视等媒体对学生的视觉、听觉构成了强有力的冲击和诱惑, 其吸引力要远远胜过书刊。况且有些书籍, 特别是经典名著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 更是难以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但是这些书籍对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的提高又有很大的帮助, 况且《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阅读量也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这就要求教师在想方设法引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 要磨砺学生的阅读意志。当学生在阅读中流露出畏难情绪, 阅读意志消退时, 教师可向学生讲古人“悬梁刺股”的苦读故事, 及时给予学生激励。教师可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 制订不同层次的目标, 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 让学生尽可能达到各自的目标, 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而满怀信心地去实现新的、更高层次的目标。教师还可以定期举行读书节、读书笔记展评等阅读活动, 让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阅读成果, 以成功的体验来补偿阅读过程的艰辛, 增强战胜阅读障碍的信心等。这样, 在阅读过程中, 阅读兴趣与阅读意志就能相互促进, 推进阅读的进程, 达到“乐中有苦, 苦中有乐”的阅读境界。

总之, 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 要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在激发、维系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 调控学生的阅读倾向, 努力营造有利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环境, 同时注重训练科学的阅读方法, 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和阅读意志, 让学生在健康、科学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语文素养得以提高, 思想品格得以陶冶, 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组成部分,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但目前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尚处于消极、盲目、低效的状态。要改变这一现状, 教师必须在课外阅读指导中充分发挥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调控学生的阅读倾向, 训练科学的阅读方法, 磨砺学生的阅读意志, 让学生在健康、科学的课外阅读中丰富文化底蕴, 提高语文素养, 灵魂得以净化, 人格得以升华。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外阅读指导,教师角色定位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年7月版

[2]陈旭远主编, 《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年版

[3]陆志平, 《语文课程新探》,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版

[4]李振村, 《为孩子一生的发展奠基》, 《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2004.5

[5]余耀, 《最是书香能致远》, 《小学语文教师杂志》, 2005.12

课外教师 篇5

对于前一条途径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两课”教师都比较注重,在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探索和实际工作。但对后一条途径,还未引起包括“两课”教师在内的有关人士应有的重视。因此,进一步认识“两课”教师履行育人职责的课外途径的重要性、必要性,努力拓宽课外育人的领域,并采取有力措施调动“两课”教师从课堂内向课堂外延伸的积极性、主动性显得十分迫切。

一、“两课”教师教育职责的实现必须实行课堂内外的有机结合

首先,“两课”有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其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实践性,必须紧密结合发展变化着的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形势和学生的思想实际来进行。对此,课时十分有限的课堂教学往往难以解决,它需要“两课”教师在课外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广泛接触学生的过程中掌握其思想脉搏,弄清楚他们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然后才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同时,人们思想品德和世界观的形成离不开社会实践活动,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更好地建立起接受教育的认识基础和感情基础,也才能更有效地实现知与行的转化。因此,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也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还必须在实践过程中进行。

其次,教书育人是所有教师的天职,但作为专职从事思想理论教育的“两课”教师,在这方面的责任更大,更应成为履行这一职责的榜样和模范。诚然,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的基本途径,但是学生的不少思想困惑和各种问题的暴露大量地还是在课外,因而他们更需要良师益友及时释疑解惑和心灵沟通。另外,学生对“两课”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及做人道理的接受和认同,往往很大程度上是从“两课”教师在课外的言行中得到强化或弱化的。这就更要求“两课”教师为人师表,言行一致,以自己高度的思想觉悟、高尚的品德情操、严谨的治学态度、良好的教风等人格力量潜移默化地去影响和感染学生。

再次,“两课”及其教师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地位的体现和作用的发挥也不仅只是在课堂上和学生教育方面,而是应包括课堂外和教职工思想政治教育全方位上的。如果“两课”教师仅把自己的教育职责定位在学生方面,教育途径仅局限在课堂上,与学校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不相配合、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封闭起来,势必影响其在学校地位的确立和作用的发挥。这也是一些学校“两课”及其教师地位不高,吸引力、影响力不大的重要原因之一。要知道,学校领导及方方面面对“两课”及其教师的重视、支持程度,是与他们在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际作用成正相关的。一个游离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大系统之外的,对学校全方位的思想政治工作无足轻重的“两课”教师是不可能受到高度重视而大有作为的。

二、“两课”教师课外育人途径的基本形式

政治理论课教师和思想品德课教师,一般都系统学习过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有较宽厚的人文社科知识和较丰富的思想教育实践经验,具有向课外延伸的条件和优势,再加上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为其向课外延伸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使“两课”教师履行教育职责的课外途径具有广泛的多样性。就目前一些高校的成功经验,至少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拓宽育人领域。

1.开设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或讲座,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化底蕴。未来社会对人才既要求有高科技水平,又要求有高文化素质。因此,全面提高人才素质特别是人文素质已成为高等教育面临的紧迫任务。“两课”教师可通过开设人文社科类的选修课或主办讲座、作学术报告等形式,以自己丰富的学识和人生体验,为学生营造一个浓厚的人文氛围,提供一个开阔知识视野的学习空间。北大、清华、华中理工大学等著名院校在这方面已有成功的尝试,开出了数十门选修课,主办了数百场内容丰富、水平很高的讲座,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

2.指导学生学马列、学党章,培养学生骨干和先进分子。青年学生的主流是积极向上追求进步的,尤其是学生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有学习马列、靠拢组织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诸多因素,不少人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党的基本知识知之不多,甚至有不少疑虑和困惑,需要加以教育和引导。“两课”教师可通过做党校、团校的兼职教师,或双学小组的顾问、指导教师,给他们以指导和辅导。这部分学生在校是骨干,走上社会以后,有的将进入各级领导岗位,成为党的事业的接班人,很需要也很值得“两课”教师为之倾注心血。

3.参与、指导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社团活动。教学计划外开展的各种有意义的、健康的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娱乐性和公益性等课外活动以及社团活动,对改善学生的素质,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特长,锻炼各种能力,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陶冶情操有重要作用,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形式。实践证明,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和社团活动同样离不开老师的指导和引导。一方面,其活动质量和水平直接取决于指导教师的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无论是第二课堂活动还是社团活动都有一个把握方向、兴利除弊的问题,都需要有德才兼备、兴趣广泛、知识面宽、有较强组织工作能力的教师予以指导和把关,以保证活动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地开展。

4.心理咨询。大学生处于青年期,具有生理、心理发展不平衡、不稳定和可塑性等特点。大学这一特定的.环境,既有有利于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条件,但由于种种主客观因素,有些学生也会因学习、生活、就业、恋爱、经济、人际关系等问题产生诸多矛盾,导致心理障碍,甚至产生心理疾玻作为医疗和思想政治工作一种补充手段的心理咨询,既可为心理疾患者进行治疗,又可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者解脱痛苦,达到纯医疗和思想工作都不能达到的效果。这一旨在加强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咨询和指导工作,需要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和思想教育工作者共同完成。“两课”教师尤其是思想品德课教师在这方面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5.兼做班主任或辅导员。班主任和辅导员是直接接触学生,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健康等全面负责的政治工作者和管理人员,是学生学习、生活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对培养学生骨干,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条件的“两课”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都应有兼做班主任或辅导员的经历,这不仅对自己的锻炼提高大有裨益,也可在大量接触和了解学生中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作为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课”教师也应积极配合宣传、学工、团委等职能部门,参与对师生思想状况的调研和教育方案的制定,在更广阔的领域里实现其育人职责。

三、采取得力措施调动“两课”教师课外育人的积极性

实现从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对“两课”教师的思想业务素质和精力的投向提出了许多新的更高的要求,仅有一般号召或提倡是不够的,它需要从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等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调动“两课”教师课外育人的积极性。从目前情况看,最主要的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提高“两课”教师教书育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特别是要充分认识自身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在教书育人方面的特殊要求,树立榜样意识,表率意识,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同时,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统一对课外育人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转变教育观念,克服封闭意识和畏难情绪,为向课外延伸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矗

2.努力创造尊重“两课”教师及其劳动的外部环境。改革开放的新的历史条件,使“两课”教学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大大增加了“两课”教学的难度。尽管广大教师为提高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克服困难,积极探索,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学生的接受度和认同率仍不理想。这种投入和回报很不相称的状况常使不少教师为之苦恼,尤其是校内外藉此轻视“两课”,否定“两课”教师及其劳动的舆论更是严重挫伤他们教书育人的积极性。这就要求学校领导和有关部门统一认识,不断强调和重申“两课”及其教师在学校思想教育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客观评价“两课”教师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辛勤劳动,并以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两课”教学,积极发挥“两课”教师作用的实际行动,努力创造一个尊重“两课”教师及其劳动的外部环境。这是当前调动“两课”教师课外育人积极性的关键问题之一,需要予以特别重视。

3.把课外育人的具体要求和奖惩办法纳入“两课”教师工作条例,用制度引导和鼓励他们去开拓课外育人的途径。比如,所有“两课”教师都应有联系班,都要参与联系班的政治学习、党团和班级活动;青年教师必须兼做班主任或辅导员;副教授以上职称教师要开出1~2门选修课,每学年主办1~2次人文社科知识讲座;要结合教学,参与和指导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等,都应在工作条例中有明确规定,并与奖酬金发放、教学质量评估、职称评聘以及各类先进的评选挂钩,从而使课外育人的要求落到实处。

4.加强“两课”教师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业务素质。实现从课堂内向课堂外的延伸,要求“两课”教师具有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有教书育人的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合理的知识结构,有适应课外育人的较强的各种能力等,因此,加强其思想业务培训是十分必要的。除了要求他们在教学、工作实践中加强学习外,还要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进行系统的培训、进修。同时还应积极创造条件,让他们参加社会实践,接触实际,了解国情,研究改革开放前沿的新情况、新问题。还可有计划地选派一些专家、教授和学科带头人到国外考察,以开阔眼界,增长见识,提高课堂内外育人的本领,丰富教育内容。

语文教师应怎样进行课外阅读指导 篇6

一、有针对性地选择文章

教材中有许多文章是从名著中节选出来的。可以要求学生尝试着读一读原著。如:《香菱学诗》一课节选自长篇小说《红楼梦》,《智取生辰纲》节选自《水浒传》,《杨修之死》节选自《三国演义》。教师课堂上完成了课文教学目标以后,还可以根据每个单元的学习重点要求,从各类报刊杂志等有针对性地选择几篇与课文有一定关联的文章或读给学生听,或打印成页给学生看;或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己收集,寻找与这单元类似的文章,然后再到班上或朗读给学生听,或相互交换看,把这类文章与单元的课文进行比较阅读。这样,有助于巩固课文学到的各方面的知识,积累多方面的素材。

二、每周辟出一节课外自由阅读课

要搞好一节阅读课,教师要从自身做起,多读爱读。要经常涉猎一些学生刊物和各种类型的文学刊物,选取贴近生活又文质兼美的短小精悍的文章读给学生听。我认为读学生刊物,可以发现中学生的优秀习作,而读这些作品给学生听,学生更容易接受。因为从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看,这些作品内容往往与他们的心灵有相通之处。因此,他们能够静下心来领悟,从而体会到美文的魅力、学习的乐趣。教师在一节课中只能起导读的作用,也就是说教师只读一小篇美文,激发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而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自由阅读。鼓励学生选取有助于理解教材内容,有助于分清善恶是非,或信息量大而且新颖,写法上有可取之处、文采斐然的文章读。

三、开展多彩活动,激发读书兴趣

为了稳定和保持学生被激起的课外阅读兴趣,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开展故事会、朗读比赛、成语接龙、古诗朗诵等活动。还可以形成固定的每日活动内容,如:“一天一个故事”“一人一条新闻”“早间3分钟”等,让学生把课外阅读中所见的大事要闻、奇事怪事、民情风俗、自然风光、历史故事等讲出来,从主要内容、写作特点、读后感受等方面向大家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真正掀起一个人人喜欢读书、人人学会读书的高潮。

与此同时,还可以采用多表扬多鼓励的方法,促学生读书习惯的养成,稳定读书兴趣。学生既爱表现又爱表扬,尤其是某种成功表现受到老师夸奖时,学生更是喜上心头,笑上眉梢。因此,老师要在课内外,为学生搭设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勇于表现自我。在活动中,培养其语文实践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调动其喜欢语文、热爱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每周抽出一节“说”课

这种课是在自由阅读的基础上开设的。这种课可以作为讲故事、讲新闻、讲笑话等专题课。由学生自己分组轮流主持,并由学生轮流讲,给每个学生提供一个表现自我、锻炼阅读能力的机会。“万事开头难”,教师在刚开设时,要大力做鼓动工作,让学生认识到这种“说”课对于自己的重要意义,从而积极参与。为了说好,他们会积极地广泛地涉猎课外读物,筛选出自己认为最合适、最精彩的篇章或片段。这样,学生的阅读面就多了,知识面也就广了,阅读能力也就得到了提高。同时又由“说”带动了读和听,可谓一举而三得。

五、充分利用假期拓展阅读面

暑假、寒假的时间较长,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看新课标补充附录——“课外阅读推荐书目”中的古今中外文学名著,扩大他们的阅读范围,并布置相应的写作任务,或读后感,或鉴赏文章,让学生初步学会鉴赏文学作品,发展审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陶冶情操。现在有的地方在推行一年四假制,我认为这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和知识面是有极大好处的。因为学生毕竟在学期内学习任务繁重,要学的科目多,要迎接的考试名目多,如市统考、省会考、全国高考等,所以学生对于课外阅读,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极其渴望能多一点时间让他们自由阅读,让他们心中的红杏能更自由地出墙来,而一年四假制将为他们的这种希望提供便利的条件。

课外教师 篇7

一、扩大阅读视野,让学生爱上阅读

(1)课内带动课外阅读。一堂语文课,短短45分钟,是十分有限的。对于语文学习来说,一堂语文课的结束并不是语文学习的结束,而是语文学习的开始。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随时发现学生知识的盲点。例如,在教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时,提到作者鲁迅,学生对于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一无所知。但这篇文章,必须得给学生一定的背景知识才能体会到鲁迅先生对封建教育制度批判的用意。课堂上学生又能从老师那里了解多少呢?这时候,我引导学生去关注鲁迅,让学生对鲁迅产生兴趣,并向他们推荐《鲁迅全集》《鲁迅自传》等书和鲁迅的一些经典篇目及相关史料。课后,他们可以通过到图书馆阅读或上网等方式阅读到许多相关资料。那么,这一堂45分钟的课就非常充实了。课内的内容促使他们在课外进一步积极去探求,学生的求知欲望被激发,远胜于老师无数次重复“要多读书”。小小的语文课堂成了学生课外阅读的指挥棒,围绕课内向课外延伸,既巩固了课内知识,又扩展了知识面,增加了阅读量。

(2)计划地指导学生阅读。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往往存在随意性,很多时候是教师想到了什么书,就提出来让学生者有时候一学期开展阅读活动多,有时又根本不提及。学生的课外阅读处于一种放任自流状态。对学生的课外阅读指导要有计划性。教师在每个学年开始即要将阅读列入该学年的教学计划,在学年初即要制订一年的学生阅读计划。学生阅制订应从多方面考虑,要结合课本教学内容、学生基础及趣爱好等,既考虑学生又考虑实际,要具有较强注意阅读计划的长短结合。每学年可让学生尝试阅读一两部大部头的作品,不要求学生立即完成,可设定一个期限:半年一部或一年一部。学生只要在规定的时间读完即可,这是长期计划。平时则可以以一个星期或一为目标,读一些文字量较小的作品,这是短期计划。这样,学生在课余时间的阅读就充实而且可以灵活选择。

(3)教师在阅读指导中的示范作用。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总是以教师作为自己的榜样甚或在某些方面当做自己的偶像。在阅读指导中,教师能够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例如在上余光中的《乡愁》时,讲到精彩处,不禁朗诵了戴望舒的《雨巷》、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等几首文质兼美的现代诗。学生顿时佩服得不得了,希望自己也能朗诵几首,表现出对现代诗的浓厚兴趣,并求我推荐一些现代诗要诗的名篇给他们,随后他们自发阅读了一些名作家的诗歌。当然,要做学生的榜样,教师自己要有一定的积累才行,这就要求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扩大阅读面和阅读深度。只有这样才可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推荐好的作品给学生,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由读到写与说的阅读创造

学生仅仅能读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阅读不能只重吸收,不重表达;只管认知,不管应用;只重理解,我们要引导学生首先能钻进去,接纳、领悟和获取人类的情感内涵和创造智慧,然后跳出来,运用各种思维形式,把文章读透读活,在求知和练能的基础上,开智、立德、审美并不断创造,产生新思想。因此,在课外阅读指导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促使他们进行积极的阅读创造。

(1)根据学生阅读情况,开设多种形式的活动课。学生的读,很多时候是被动地吸收。我们要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开设相应的活动课,为学生提供阅读创造的舞台,不仅让学生的表达创新能力得到发展,还对学生的阅读起到激励作用。这样的活动课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例如,让学生每周写一、二篇读书笔记,每月举行一次交流展示,同学间的读书笔记可互相传阅,好的作品放在班级的宣传栏内展示。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又扩大了学生的阅读视野,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也是一种激励。同时,还可开办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活动课。例如故事竞赛,让学生讲一讲自己印象深刻的读过的故事;推荐会,向大家推荐一两本自己喜欢的书,当然要讲一讲为什么推荐这本书给大家,实际上就是对这本书的评价。这样,以读带写,以读带说,写、说又促进了读,读、写、说同步,开“源”畅“流”,形成了一个互相促进,相得益彰的语文教学新格局。

(2)让学生养成阅读批评的好习惯。语文虽说是一门感性的学科,但同样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可以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那就是要引导学生多进行阅读评价分析。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阅读批评的环境。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只对故事情节感兴趣。例如,学生看作文选,只看文章,很少看文章后的评论或作文指导。有的学生只看小说,对于杂文、评论性文章不屑一顾。我意识到这个问题后,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向学生推荐名著、作文、散文等好的文章,还着重向学生推荐一些评论性质的文章。平时鼓励学生多发表评论性言论,模仿别人写一些评论性文章,讲评时着重看是否有自己的思维成果。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不少学生学会了如何发表评论,这对他们写议论文来说是一个极好的积累与思维训练,在课堂上也时常可以看到思辨的火花。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课外阅读路在何方 篇8

分析思考:

1.教师自身的原因。缺乏远大的教育理想和职业追求。他们普遍反映工作量太大,而事实上他们大多没有课外阅读的习惯,平时看的书籍集中在教材与教参上,很少涉猎教育理论、社会及人文科学方面的知识,他们关心的是学生的分数和升学率,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很少去反思与研究。个别教师一年都读不完一本书,读书不多的现象普遍存在,多数语文教师只知课文的文章,名著的节选,自己都没有看过原著实在是令人担忧。

农村教师的工作生活单调。部分教师只是把教师当做一种职业的生存方式,对自身工作缺乏一种事业的追求,从内心深处难以产生阅读的需求。有些老教师过分地依赖自己的经验,缺少忧患意识,不重视知识的更新。有些教师教书工作时间长了,单调而重复,容易产生职业感,从而也逐渐失去了工作学习的激情。由于经常不看书的缘故,一些教师的知识结构老化,教学模式单一、僵化,严重影响了教学效率。教师课外阅读数量少甚至缺失其根源来自于教师自身对课外阅读的不够重视,他们没有树立正确的阅读意识,没有认识到课外阅读对教师自身发展,教学成效及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建议》中提到过:“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发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阅读应该是人的一种主观需要,它应该具有主动性。

2.学校方面的原因。有些教师虽然对阅读抱有浓厚的兴趣,却因工作的压力和生活的琐事而难以静心下来看书。管理者急功近利的短视,沉迷于应试教育,将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业绩的重要标准之一,极大地阻碍了教师读书的热情。教师们每天必须花精力搞好备课、讲课、辅导学生、批改作业等教学,还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评比,想方设法的就是如何提高学生的成绩。学校没有举行过任何促使教师阅读的相关活动,管理者关注的焦点聚集在学生的分数上。在大力提倡科研兴教的今天,农村的教师偏处一隅,不去阅读相关的书籍杂志,教师的知识得不到补充与更新,不能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教师的专业水平得不到发展。长此以往,教师只能是井底之蛙,闭目塞听。

3.社会方面的原因。不论是教育系统还是整个社会都与阅读环境不甚和谐,整个社会处于转型的躁动期,同时影视文化和网络的冲击也极大地占用了读书的空间和时间。农村的教师除了工作压力大外,生活负担也很重,缺乏良好的读书环境。大部分教师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学任务以外还得承担沉重的家庭负担,他们自身经济非常拮据,没有补贴,没有奖金,为了生计得整日劳碌,周末也不得休息,他们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走进同事的课堂观摩学习,或者进行校本专业学习,他们所工作的地方行政部门和学校的经费都十分困难,没有财力聘请专家培训或者外出学习,因此教师们大都丧失了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建议措施:

1.转变教师观念,增强教师职业热情。许多农村的教师职业热情不够,把教师职业当作谋生的手段,得过且过。现在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不应该仅仅把教学当作谋生的手段,应该把这当做毕生的事业去追求。因为只有热爱教师这职业,才能对教育事业抱有执着的追求,才能摆脱名利的困扰,坚定自己的选择。在农村这个特殊的环境中,保持着一颗平常心,甘于寂寞,无私奉献,寻找到人生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教师的光辉形象才会熠熠生辉。

2. 提高语文 教师的课 外阅读意识。一名语文教师以怎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在课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所谓的文化底蕴,就是分享人类精神成就的深度和广度,就是学识的修养和精神的修养。一个教师的文化底蕴,不仅决定着他理解、驾驭教材的能力,决定着他参与开发课程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只有教师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才能创造出一个丰富的课堂,才能给学生以广博的文化浸染,才能让学生在广阔的精神空间中自由驰骋”。可见,对语文教师来说,深厚的文化底蕴至关重要。

3.倡导新型的读书方式。随着社会的日新月异的变化,教育也走进了信息化的时代,应该大力提高现代科技信息技术。语文教师现在不应仅局限于知识的传授,更应该提倡网络阅读的方式,着眼于自身知识的积累和发展。

课外教师 篇9

1“三全育人”的含义

1.1 三全育人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三位一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理念、新格局、新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 “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大学生专业学习的各个环节, 渗透到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各方面。”

1.2 全员育人

广义上指由学校、家庭、社会、学生组成的“四位一体”的育人机制。狭义上指学校的全体教职员工都立足本职岗位, 认真做好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 不但包括“两课”教师、学工干部、共青团干部、专兼职辅导员、兼职班主任, 还包括党政领导、管理干部、专业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后勤管理人员等[2]。

1.3 全过程育人

指学生从进入学校到毕业的整个学习和生活过程, 时间上包括课堂、课间、工作日、假期, 空间上包括教室、实验室、实践基地、实习单位等。在这整个过程中, 学校根据社会形势的变化、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和自身的发展需求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育人工作。

1.4 全方位育人

指通过系统设计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载体开展育人, 贯穿课内教学与课外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校园引导和社区管理等环节。主要包括学生综合测评和奖学金评定、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创业创新活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学科技能竞赛、学风建设和诚信教育、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文明寝室建设、学生组织管理、社团活动等, 将思想政治教育寓于其中。

2“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课外育人内涵

高校课外育人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学生德育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交流沟通能力和实践能力。

2.1 德育教育

课外教育是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 更是德育的重要关节。加强学校德育教育, 提高大学生文明礼仪修养, 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 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其职业精神、敬业精神, 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实践证明德育工作在探索“道德品质+职业技能+发展潜力”的“三全育人”高校德育模式上起到了推动作用, 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全面提高[3]。

2.2 交流沟通能力

“三全育人”视角下的交流沟通和能力培养主要指在课外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解决人际矛盾的能力, 进而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和行为对待人际交往, 掌握沟通交往的艺术与技巧, 加强和锻炼交流沟通的能力。

2.3 实践能力

实践能力就是利用知识解决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 尤其是创新创业能力。在经济新常态和互联网+时代背景下,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而究其关键则是实践能力的培养。运用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模式, 尤其是通过组织开展各类课外实践活动, 能够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创业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其创新创业精神理念, 掌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3 高校教师课外育人现状及问题

3.1 高校教师课外育人现状

目前, 国内关于专业教师育人工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师“教书育人工作”的研究上, 内容偏向于师德研究和教师课堂育人工作研究, 针对教师课外育人的研究不多, 成果也不多。大部分国内高校对教师课外育人工作不是特别重视, 部分高校对教师参与课外育人工作有或多或少的要求, 但大多都是柔性的要求。少数高校对该工作较为重视, 学校层面下发相关文件, 但执行的效果不太理想。总体来说, 高校教师课外育人工作理论研究不深入、不系统, 实际操作效果不理想。

3.2 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问题

教师课外育人工作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学校在政策制定上存在误导, 忽视了教师育人的作用和贡献, 迫使许多教师不得不把大部分精力放在发表论文、申报课题上。学校对教师的职责没有清晰的界定, 对本应由教师承担的育人职责没有明确的要求, 对教师在育人工作中的表现没有奖励激励机制, 对教师是否参与育人、育人的效果如何没有约束机制。教师在思想认识上存在误区, 不少教师认为教学、科研是硬任务, 看得见、摸得着, 有条件要做, 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做, 可课外育人工作是软任务, 看不见、摸不着, 做多做少一个样、做与不做也一个样;有的教师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 应该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 课堂上听不听、课堂外有没有问题, 是学生本人的事与教师无关;还有教师认为, 课堂教学本身就自然而然地做了育人工作, 而课外育人工作是领导、党团干部、辅导员的事, 与己无关, 认为做与不做纯粹是个人行为[4]。

4 高校课外育人长效机制的建立

4.1 营造校园育人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包括校园、寝室、食堂、图书馆等场所的环境, 也包含学校组织的社团、实践、文体活动、科学研究、学生党建、助学解困、心理咨询等工作, 营造良好的校园育人文化氛围, 对于促进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构建具有积极作用。

教师利用课外时间指导学生开展科研、辅导升学、组织社团活动等工作, 能进一步了解学生专业学习和思想动态, 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社团, 学生活动, 能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社会观、道德观、集体观、价值观等。教师帮助学生解决经济、心理、学习等实际困难, 会转化为学生对教师的尊敬、对学校的热爱, 激发学生的上进心。教师通过加强师生课外的辅导与交流, 会对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使学生产生“向师性”、认同感, 进而“亲其师, 信其道”。

4.2 培养教师课外育人的意识和能力

对于教师来说, 要做好课外育人工作, 首先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要将课外育人工作作为自己的本职工作, 在思想上引导学生, 在学术上指导学生, 在生活上关心学生, 做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其次, 要认真履行职责, 从时间上、精力上保证将课外育人工作落到实处, 既要努力探索指导学生的一般规律, 又要重视因材施教, 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进行个别指导。再者, 要充分发挥专业优势, 以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和热情为切入点, 帮助学生掌握大学的学习方法, 培养严谨、细致、踏实的求学态度和作风, 学会做人做事。

另一方面, 专业教师与专职思政人员相比, 人数众多, 与学生交往接触的机会也多, 调动他们在课外育人中的积极性, 其作用之大不言而喻。专业教师在知识结构上也具有独特的优势, 他们所涉猎的知识点与学生相近, 融合点多, 容易与学生产生共鸣, 使学生产生“依从”的心理。例如, 专业教师参与课外育人工作, 可以较好地避开说教的形式, 更多的从个体切身体验的角度把握社会价值观念, 将自己的品德、情操、个性等具体展现在学生面前, 容易使学生接受和理解, 更具有亲和力。同时, 通过课外环节指导学生专业学习, 有利于学生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 有利于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 提高学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4.3 理顺教师课外育人体制机制

对于学校来说, 有效实施教师课外育人工作, 主要应发挥保障引领、平台构筑、监督考核等作用, 进一步理顺教师课外育人的体制机制。

4.3.1 保障引领

要将课外育人工作纳入教师的岗位职责, 规定每位教师在完成规定教学、科研工作量的同时, 还必须完成一定量的课外育人工作任务。要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 辩证地看待教学、管理、服务, 课堂教学、课外育人等各个高校人才培养组成部分所具有的特定功能, 客观、适度核定教师的育人工作量, 使专业教师有时间、精力做好课外育人工作, 努力克服教学、科研“硬指标”冲击课外育人这一“软任务”现象的发生。

4.3.2 平台构筑

要搭建专业教师开展课外育人工作的平台。实现制度创新, 拓展教师课外育人的途径。例如, 除传统的担任班主任、专业导师工作之外, 还有指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社会活动;承担学生创业创新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 担任学生党建联系人和社团指导老师, 指导学生升学、科研学科竞赛、等级考试工作, 举办思想政治教育、科学技术等专题报告或组织学生课外文化活动, 承担学生自修辅导、学生寝室联系人、困难学生接对联系人等工作, 将上述工作统一纳入教师课外育人工作范畴, 分别赋予不同育人工作一定的工作量分值。

4.3.3 考核监督

加强考核监督。学校专门制定《育人工作考核办法》, 成立校 (院) 、院 (系) 两级管理班子, 将其作为教师年度工作考核的组成部分, 与承担教学、科研工作同步考核, 将考核结果与薪酬待遇、职称晋升、岗位聘任挂钩, 作为教师评先评优的基本条件。开展育人奖、优秀班主任、优秀导师、学生最喜爱的老师等评选活动, 表彰和奖励优秀课外育人工作者, 进一步激励教师做好课外育人工作。对不能保质保量完成课外育人工作的教师, 要有约束机制, 比如不得评优、不得晋升职称等。

5 结语

调动教师课外育人的积极性, 既要重视环境氛围营造, 又要依靠制度保障;既要靠个人自觉, 又要靠严格考核, 既要集中教育, 又要常抓不懈。从根本上讲, 课外育人靠教师, 发挥作用靠机制。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人才培养工作的新要求, 努力构建专业教师课外育人工作的长效机制, 提高教师课外育人的自觉性, 将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健康发展。

“三全育人”中全员育人的理念在实际教育学生作用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接触学生的机会和时间上看, 教师相对比较多一些, 因此本文主要从高校教师对学生的课外教育去讨论, 要真正实现“三全育人”, 建立三全育人的长效机制, 还需要更多学者、学校领导、全体教职员工一同努力继续探讨和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小毛.“全员育人”理念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路径[J].才智, 2015, 36:139.

[2]吴子贵.“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部门协同机制的建立[J].法制与社会, 2015, 05:201+206.

[3]谢伟.“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德育模式运作机制研究[J].企业导报, 2014, 21:176-177.

课外教师 篇10

关键词:课外教育,思想政治工作,比较研究

如今的大学生生活已与从前大不相同——手机扩大了他们的关系网、网络开阔了他们的视阈、“超女”与“快男”等新鲜事物正强烈冲击他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传统的“一维”传输知识的方法与他们正日趋多维度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判断标准格格不入、背道而驰。思想政治工作者在大力加强课内教育的效果之外,探索大学生课外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途径确实势在必行。 正如许多国外学者认为的那样:“道德伦理规范的灌输无济于学生道德水准的提高,真正的教育途径是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增强道德认识,培养道德情感,提高道德责任感。”[1]古今攸同,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学专著——我国古代最早的体系极为严整的教育专著《学记》也提到了课内学习要有课外学习作为辅助的观点。所以,善于学习的人, 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 休息的时候尽兴的玩弄杂艺。这样,他们才能爱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老师、学友的教诲和期望。因此,我们拟从比较学的角度出发,看一看美国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何,与我们所做的途径有何不同,又有哪些借鉴意义。

一、比较美国与我国不同的教育模式

1.基础理念的不同

隐性教育这一概念是美国学者奥握勒于1970年提出的。奥握勒认为校园生活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因而主张通过校园生活渗透德育意识。在奥握勒及有关学者的大声疾呼下,目前美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重视隐性教育的德育意义和价值,形成了系统的实施途径。”[2]美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注重隐形教育与显形教育的结合,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使学生时时刻刻被浸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刻影响之中。显性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有组织有系统地开展政治理论、哲学和道德理论等知识传授,主要是以课堂教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而隐性课程是指存在于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间接的、潜在的有目的的教育活动中,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非特定的心理反应发生作用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显然,我们平时在课堂中所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多以“显性教育”为主,事实表明,学生们从小学甚至幼儿园就开始的各种形形色色的思想教育,由于模式过于单一,灌输过度,内容重复,导致学生们对这样的教育方式早已习以为常,似一汪平静的湖水一样,难以再起波澜。现在正在进行的思想理论课改革也正是缘由于此,官方从去年开始对“两课”进行改革,原来洋洋洒洒的七门课缩短为四门,作为两课教师的我们一直是以推进教材改革,让学生们的兴趣重新“回到课堂”为己任。即使老师们想出了很多新的方法甚至有的还尝试让课堂如同当今流行的选秀节目一样的热闹:把全班的学生分成小组,每组分配一个选题,然后推选出人来讲课,最后再由学生们选出来的评委评分,作为小组组员的平时成绩。然而,学生却并不买账,因为他们觉得麻烦。虽然大家讲得还不错,但总感觉像是被逼上梁山的。那么在“显性教育”遭到挫折的时候,我们不妨转换视角,尝试应用多渠道的“隐性教育”面对口味提高的大学生们。

2.实施途径的不同

目前美国各级各类学校普遍重视隐性教育的德育意义和价值,形成了系统的实施途径。例如:开办各类学术活动、开展校园文艺及体育活动、举办全校性活动——即通过校庆、国庆等节日庆典和入学、毕业仪式等活动,培养学生爱校爱国的精神。我们都知道“每个学校都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特的文化,是学生从学校生活的几乎每个方面获得的难以言传的信息和感受。行政管理者对学生的态度,高等学校内部人员的地位,文化活动的数量和多样性、学校与周围社区联系的密切程度——所有这些因素以及其他因素决定着这一环境的基本性质。”[3]目前,我们校园里举行的活动确实不少,社团也有很多,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可是多数以学生半自主的形式为主,虽然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但是鲜有老师做以正确的导向,我们思想政治课老师不妨多从这个角度出发,想想如何能在课余活动中让学生寓教于乐,轻松愉快地、心甘情愿地接受思想的转变。正如清华大学老校长梅贻琦所说:“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有了这样良好的气氛,学生们自然会耳濡目染,从心底生发对学术的向往、对未来的坚定及对自我的激励。因此,高校里也迫切需要真正一批训练有素的思政教师。不光要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还要有广博的知识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只有这样,才能挑起高校政治教育的重任。

3.渗透范围的不同

除了应用学校各方面的大环境对学生进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渲染外,美国高校“在专业课程中也渗透着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专业课的学习都要从社会、伦理等方面进行必要的考虑,将自然科学知识传授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起来。”[4]其方法是“对每一门主修专业,都要从历史的、社会的和伦理学的角度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对任何一门课程的学习都要回答三个问题:这个领域的历史和传统是什么?它所涉及的社会和经济问题是什么?要面对哪些伦理和道德问题。”这一点我们的高校中是鲜少可见的,不要说每一门主课了,除了少数的人文社科类课程有少许的德育成分外,绝大多数课程尤其是理工类课程,基本是与德育绝缘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属于中医类院校,学生们多以接触中医中药为主,思维方式趋向单一。如果任其发展,后果不堪设想。

二、应用“隐性教育”模式的几点尝试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人文与管理学院承担了全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工作,并且经常要面对前来我院寻求考研指导、考前答疑和心理咨询、就业咨询的同学。我们除了为同学解答问题之外,还要给学生们发放有关马克思主义理论、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共产主义世界观价值观、心理健康和就业情况调查问卷,从而发现学生心理深层次的存在诸多共性问题:比如难以将学到的政治思想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对未来前途心存迷惘、就业前景不乐观、考研就业两难选择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同学的回答也代表了目前很多大学生的心声。有了这些第一手资料,有助于我们探索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多种有效方法、途径和相互关系,以提高学生政治思想工作的效果。

1.以考研指导为线索,强化世界观教育

近几年来,求职就业的重重关卡和恶性竞争让考研仿佛成了一种“大势所趋”。尽管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政策——如每名考生只能报考一个学校一个专业,考研的热度仍然烫手,总体上报考的人数仍有所增长。在这被誉为“第二次高考”的考研大军里,学生们的心态各不相同:有的是为回避找工作压力继续读书,有的是为方便就业增加砝码,还有的是另择专业以求改变人生。据教育部统计资料显示,近一两年毕业的研究生,年递增速度超过26.9%。而用人单位已不再唯学历是用,研究生大多缺乏工作经验,聘用硕士生的成本比本科生更高。因而,研究生就业并非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持有各种杂乱心态考研的学生就更容易碰壁。到头来,工作考研两头落空。因此,我们在对学生进行考研辅导时,不仅以传递知识和信息为己任,还经常跟学生探讨考研的真正意义所在。先让学生思考:如果你不考研,是不是就没有更好的事业和人生的发展机会?如果考研是你改变生活现状的唯一途径,那么即便有一丝希望,也要做百分之一百的努力,如果生活在你面前已经展现了通向罗马的条条大路,那么,你何必选择那条最拥挤的呢?待思考成熟后再决定考研的同学会更加懂得——考研的确是个目标,一个可以激励自身勇往直前的目标。有了它,航行的方向将更加明确,动力将更加强劲。而不应该仅仅作为一种获得好工作的手段,更加应该把它当做是提升自己的一个有效过程。所谓名正所以言顺,言顺才能事成。拥有了正确的世界观,我们才能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一旦打定主意,即使考研的路上有再多的困难,有再多的诱惑,相信都可以平稳度过。

2.以就业指导为导向,强调价值观教育

美国高校还十分重视职业道德教育,着重解决学生的职业价值以及与职业有关的品德问题,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克服功利主义。此外,还通过积极鼓励学生有组织地走向社会,承担一定的社会项目,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道德责任感,使其在求学时不忘社会的需要,不忘自己的社会责任,更重要的是将自身与国家、社会融为一体,忠诚于国家,服务于社会。当前,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我国劳动力市场上最严峻的问题,往日的“天之骄子”多少有些风光不再。“条条大路通罗马”,大学生们要及时转变就业观念,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对于学生们自身而言,尽管身价已经“今非昔比”,学生自身要做的就是完善自我,增强竞争力。只有打造出雄厚的实力,才能随时应对来自各方的挑战。在今后的人生经历中,竞争和挫折不会因为我们的害怕和恐惧而躲闪开去,任何机会都不是决定性的,也不是唯一的,关键是要有积极和健康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任何一次机会和挫折。面临这样的社会考验,就业问题几乎成了每一个大学生最关心的问题,每次课堂上提到少许关于就业的话题都会牵动学生们敏感的神经。我们在这方面是以树立科学的就业观为主导。同时,也鼓励学生们珍惜每一次社会实践的机会,积极参与,及早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与社会接轨,以便更好地锤炼自己的能力。

3.以心理咨询为暗线,重视人生观教育

“如果说美国有一个专门机构与德育有关的话,那就是心理咨询类机构。” [5]心理咨询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主要作为指导帮助大学生排除心理障碍,减少心理疾病,增进心理健康。现在心理咨询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速度飞快。“美国几乎所有大学都设有专门的相对独立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机构。并在组织上、人员组成上、活动经费上、活动场所上都有妥善的安排。” [6]这里集中了一批受过专门训练的心理咨询专家,全面为学生在生活、学习和就业等方面提供发展咨询、适应咨询和障碍咨询。如“美国哈佛大学的学习咨询处有24名专职人员,其中7人有心理咨询博士学位,3人正在攻读硕士学位,4人有硕士学位。” [7]45心理咨询的方法可以是上课,也可以是座谈、个别谈话、个别咨询,还辅之以电影、电视教育。另外还十分注重开展各种形式的团体心理训练活动,如交朋友小组、敏感性训练小组等等。“美国高校的咨询指导工作是富有成效的,约有一半大学生在四年左右的大学生活中接受到这类服务。” [7]48

就我国而言,古代德育一直居于教育的核心地位。我国古代儒家的经典之作《大学》在论及如何进行个人修养这样一个德育问题时,提出:“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这段文字说明:古人已经认识到修养不是外在的修身而是内在的修心;提出“正心”、“诚意”的修养方法,而这些用现代的科学术语来说,就是调整自身的心理状态。今天,心理咨询工作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在各类高校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普及。但由于起步较晚,咨询人员的专业素质、经费筹措等均有许多亟待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加强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把心理咨询与我们做个别的思想工作的优良传统结合起来,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心理咨询经验,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咨询模式,更好地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方面的指导工作。实践证明,培养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培育政治、思想、道德素质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的有机结合,既可以提高心理素质培育的效果,又可以提高政治、思想、道德素质培育的效果,确实是事半功倍。

高校教师应该跳出课堂的条框限制,探索课外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深入挖掘隐性教育的诸多方法,这样才能真正贯彻思想理论课改革的实质精神。在黑暗中,我们充当着学生们的手电筒,我们要做的不再是直接对着他们的眼睛照射,告诉他们这就是光明,因为这样会让他们“在光明中失明”,而是应该照向他们前进的方向,指出光明究竟在何处。

参考文献

[1]陈俊珂.美国大学德育的途径与方法[J].比较教育研究,1999(1):45.

[2]万莲.美国学校课外德育的主要途径[J].家庭与家教,2002(6):42.

[3]陈立思.关于美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几个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1997(1):28-34.

[4]杨连生,王金萍.美国高等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对我们的启示[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19.

[5]谢雪.中美大学德育的比较[J].教育探索,2002(8):76.

[6]李庆广.论美国高校的德育教育[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版,1998(2):26.

上一篇:锚索框架下一篇:风功率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