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管理发展方向

2024-06-22

环境管理发展方向(精选十篇)

环境管理发展方向 篇1

一、幼儿发展,需要互动的主题环境

教室的墙面是孩子每天看到最多的地方,是吸引孩子注意力最有效的手段。墙面环境的创设生动、直观、真实地再现了师幼之间零距离的对话、幼儿与教师之间亲密无间的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感情氛围。

1. 环境与教学互动

现在的教材内容都是以主题形式出现的。我们认为幼儿是环境的主人,应该让他们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来设计主题环境,这样的环境对幼儿来说具有更深的教育意义。大班教材中有一个主题“中国娃”,根据这一主题,幼儿又生成了许多小主题,如:“2008奥运会”、“我游祖国大好河山”、“戏剧剧场”等。幼儿经过热烈的讨论,决定通过画、剪、贴、记录的方式,分工合作来完成该主题活动。在“2008奥运会”主题中,幼儿画了开幕式运动员入场的快乐样子,并作运动员运动的样子,请同伴来猜一猜自己是参加什么项目的运动选手,非常的有趣、幽默,幼儿完全是按自己的绘画语言来表达的。

2. 环境与师生互动

教师在环境创设中要注意观察,了解不同孩子所处的不同发展水平和需要,充分利用多种环境材料,使幼儿都能得到活动的机会,主动参与环境创设。如《新年》这一主题每年都有,今年该如何创设这个主题环境呢?红灯笼、年画、鞭炮这些是以往环境创设的设计思路,今年该怎么办呢?我把这个难题抛给了孩子们,请他们来筹谋策划。孩子们总能给我意外的惊喜,他们说:“今年是鼠年,我们画可爱的米老鼠吧!”于是我为幼儿准备了各种不同的材料,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自由地进行画、帖、撕、剪、拼等活动,于是一只只可爱的米老鼠就成为了我们主题环境创设的特色和亮点。

师生共同创设环境的活动也增进了幼儿对环境的兴趣和感情,充分体现了幼儿的意愿。孩子们常常会指着墙上自己的作品,无比自豪地说:“这是我折的大公鸡”,“那最大的星星是我剪的”。师生共同创设的环境也拉近了教师和孩子的距离,再现了师生之间的亲密关系、幼儿与幼儿之间的情感氛围,真正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二、幼儿发展,需要开放性为主的游戏环境

游戏是孩子自主、自发地与空间、材料、玩伴相互作用的情境活动,所以游戏环境就成为影响孩子游戏行为的最直接因素之一。因此,我们在区域活动中为孩子们创设了一个有利于引发孩子多种经验、有利于孩子与之互动的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具体是这样做的:

1. 多样化的游戏形式

利用我们班的走廊空间较大这一特点,创设了角色游戏区(如:花仙子花店、大耳朵麻辣烫、大耳朵美发中心等),以及区域游戏(如:动一动、想一想、玩一玩;走迷宫等),还在班级里设置了科学区、生活区、阅读区、小舞台、美工区等。我们努力使所有的空间都能成为幼儿游戏的场所,全体幼儿都能根据自己的愿望和需要自由地选择游戏的内容。这一方式使我们进一步拓宽了游戏的空间,充分体现了游戏的自主性、独立性,扩大了幼儿的交往面,提高了幼儿的交往技能,从而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2. 多元化的游戏材料

在投放材料时,我们考虑到:仅为幼儿提供现有的操作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操作材料的多元化、材料的摆放位置也会直接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如在美工区《美丽的春天》的制作中,我考虑到幼儿的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为他们提供的材料十分丰富,有水粉颜料、水彩笔、油画棒、皱纹纸、小树枝、牛奶盒、一次性圆盘、即时贴、彩色纸等,允许幼儿自主选择喜爱的表现方法,在教师创设的自主环境中,幼儿探索、想象的需要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满足。

三、幼儿发展,需要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

幼儿作为独立的个体,各自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发展良好个性品质的环境与氛围,如理解、宽容的人际环境和安宁、和谐、亲密、平等、合作的情感环境等。幼儿在这样的环境里大胆表达自己的愿望和情感,展现自己的能力。良好的师幼关系和生生关系应成为心理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首先,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应由传统的权威转化为与幼儿平等的伙伴式;其次,教师应将指导方式由指挥式、命令式转化为与幼儿的交谈式与商榷式;再次,教师的教导行为也由直接干涉与介入转化为心理暗示与启发。只有当教师的观念转化为行为,才能自觉地创设高度心理自由的环境。在活动中,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在幼儿需要时提供物质上的支持和帮助,更应以共同探究者的身份出现,去倾听、了解幼儿的所思所想,最大限度地缩小与幼儿的距离。活动中,教师始终要以开放的心态、鼓励的眼光去看待每一位幼儿,积极引导幼儿建立平等融洽的同伴关系,并时刻做出表率,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幼儿,这样才能在幼儿群体中营造一种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乐于倾听、共同成长的良好心理氛围。

质量管理发展方向 篇2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质量、技术、服务是企业立足根本,随经济不断发展,用户成套线采购的增多,对产品质量的稳定性期望值越来越高,提高产品质量在任何时候都显得尤其重要。产品在用户中出现1%质量问题,代表公司的形象受损,“让步接收”的产品零件对公司的品牌有潜在毁誉的风险,这对产品质量管理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

公司以生产制造纺机设备为主,每台设备包含了上百零件,零件有多道工序组成,目前还有存在将质量管理等同于产品零件检验思维,认为质量管理就是对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进行简单的“质量把关”,产品零件以入库检验、试车检验为主,而忽视了产品质量的制造前预防与过程控制。在新的生产模式下,产品短周期制造、零件大采购、大协作,现有人力物力配置已无法满足以检验控制质量的方式。产品零件生产加工在前,检验在后,检验仅是针对产品零件质量标准,在产品零件生产制造完成后进行的“验证”,产品零件实测技术参数满足质量标准规定时判定为“符合”,否则判定为“不符合”。此时的产品质量属性是客观存在的,检验后仅是明示了,不检验,也是客观的,因此产品零件制造加工是主动、产品零件检验是被动,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是在生产制造环节控制(包括原料控制)。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所提出的“三零”质量目标,公司质量管理方向应以预防替代检验,在产品整个制造过程入手,结合PDCA循环的模式,提升产品质量。

预防替代最后的检验不是口号,这就需要从各个方面加以控制,PDCA循环可应用于整个流程(P—根据产品零件要求,做好策划;D—执行实施;C—检查验证;A—持续保持或改进),按照要求做好事前预防控制方案,提前明确产品零件的质量特性,对照同类型产品零件的历史数据,作出控制重点要求和容易出现问题地方的作加工指导,包括合理配置设备工装物资,同时对生产能力作评估。在生产制造过程控制中,所有的步骤需一丝不苟的按照图纸工艺要求执行,这是做好产品零件的基础,执行就是一层不变按规定去做,这是一种习惯和态度,更是直接体现了管理者管理水平和能力。在执行过程中必须要让操作人员知道怎么做和为什么要这样做;知道生产出来的产品零件是否符合的要求;知道对异常情况的正确处理能力;知道生产出来的产品零件不符合将会产生什么后果,特别是有些产品零件的质量问题可能无法从后道工序中发现并弥补,这更要求在过程中把事情一次做好,预防影响品质问题的发生。完成后的检查验证是整个过程的保障,同时检查验证可以有效收集实际中的不足,便于及时纠正。对于正确的作保持,需要改进的,做好改进策划,重新开始,直至达到要求。质量工具的运用,贵在坚持,只有注重长效,着眼长远,才可确保产品零件生产的持续性高质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也按照预防为主PDCA循环改进方式进行,例如MA876主轴外协就协同生产部,做好了事前零件质量技术要求工作(P—要求与策划),通过外协方第一次加工的情况(D—执行实施),进行加工后的首检验证(C—检查验证),把未达到要求的再次针对性的给予方案,把质控要点以书面、图片及结合现场操作的形式给予明确(A—改进),确保了后续零件加工达到要求。

环境管理发展方向 篇3

关键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专业发展方向;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一、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产生的背景

20世纪70年代,由于资源与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在国际上掀起了对资源环境问题研究的热潮,并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未出现人们想象的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而是以高能耗、高污染为代价,各种环境生态问题层出不穷,人口、资源和环境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我国正进入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城乡居民对宏观生态环境和住区环境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有洁净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而且要求有舒适高雅的住区环境。城市和乡村内部及城乡之间的诸多矛盾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述问题,要改善城乡居民的生存环境,就必须实施科学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在此背景下,全国及各级地方政府正在开展新的区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综合发展规划、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城市规划,社会对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方面的人才提出了市场需求[1,2]。

国家教育部1999年增设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对“经济地理学”、“城乡区域规划”和“自然资源管理”专业的合并调整[3],是一个涉及地理学、环境科学和管理科学三大学科的宽口径的理科专业,同时与资源开发、城市开发及经济建设等也联系密切。该专业自开办以来,发展速度非常快,也出现了诸多问题[1-6]。据统计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院校有162所,包括综合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农林院校、地质矿产类院校、工程类院校其他类型院校等[4]。

二、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设置背景,该专业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够在科研机构、高等学校、企事业单位与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科研、教学与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培养要求:是要求学生掌握,如生态学、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管理科学的相关理论[3]。

从培养方案来看,该专业培养定位基本上是典型的“通才型”培养模式。专业课程涵盖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房地产、矿产资源开发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区域经济等多学科知识。这种培养模式造成学生在地理科学领域与地理科学专业竞争,在环境科学领域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竞争,在规划领域与城市规划专业竞争,在土地管理领域与土地管理专业竞争,在房地产领域与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竞争,“通”而不“专”使该专业学生始终处于竞争的劣势。

(二)专业特色

从专业设置上看,该专业与环境科学与工程、城乡规划等专业存在着较大的重复性。从课程设置上看,目前国内开设该专业的院校基本雷同,涵盖了地理科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地质矿产、房地产、建筑学等多学科知识,大而宽的课程设置没有体现出其自身特色和优势,造成办学理念、学科优势不能投入到办学过程中,特色不明显。

(三)实践技能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由于课程设置过多,但总学时又有限,多数院校多偏向于理论教学,轻实践技能的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不强,远不能适应社会对应用性人才的需要。而且一些院校的实践课程设置缺乏创新,或依赖于原有专业,或与传统地理专业相似,针对性不强。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院校与社会相关部门之间、校际之间、校企之间以及学校与科研院所的合作较少,学校不能及时了解他们的工作内容以及对人才规格的需求,只是沿袭传统的教学理念,忽视了实践教学。同时,学校经费短缺也严重制约实践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

(四)就业与深造

就业问题是一个专业的核心问题,主要指该专业的对口就业问题,它反映了社会对其认知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宽口径”,表面上看,毕业生可以在计委、城规、国土、环保、旅游以及教学研究机构等部门或企业选择就业。但是。由于该专业与其他专业有较大的重叠,加上自身的实践能力和专业基础相对较为薄弱,竞争力不强。同时,由于高校与科研机构等单位用人的学历门槛不断提高,行政管理部门进人将更加困难,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确定性增强等因素,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一直较为突出。本科生选择继续深造已成为许多高校的一种普遍现象。但是该专业至今没有相应硕士学位点,毕业生只能去报考地理学、环境学、管理学等相近专业的研究生,或跨专业报考,深造对口不明确,为深造带来一定的难度。致使很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迷茫,对专业普遍缺乏兴趣和热情,严重影响了专业人才的培养效果。

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一)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概况

我校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医、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工科办学历史长,实力较强,而理科等其他学科相对薄弱。加上学校地处安徽省为资源大省、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学校为了加强理科的发展,于2001年开设了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该专业设于地球与环境学院,建立于地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之上,另外我校土木建筑学院的建筑学、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也为本专业的开办奠定了有了条件。

该专业开办8年来已经有5届毕业生走向社会,从毕业生就业来看,虽然每届毕业生就业率可达到90%以上,但大部分不能对口就业。毕业生去向多为矿山企业,从事煤矿地质、测量等工作,到城市规划、国土部门及科研机构相当少,出现了与本校其他专业的就业竞争。这种现象已经严重影响在校低年级学生专业信心的树立,大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迷茫,缺乏专业兴趣,影响专业人才培养效果。

(二)我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发展对策

1.明确专业定位。我校地处安徽省为资源大省,矿产资源丰富,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但同时粗放型开发模式以及部分地区无序开采,造成生态环境破坏,人居环境恶化。如两淮地区煤炭资源开采,地表塌陷使土地资源破坏严重,石灰石资源开采对地形地貌的破坏。特别是一些个体采矿者,由于管理部门管理不到位,无序采矿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更为严重。另一方面安徽省与周边省,如江苏、浙江相比,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发展明显滞后。

根据我校所处的地理位置、区域发展特点,主动接轨社会需求,依托我校地质工程、测绘工程、环境工程、地理信息系统以及建筑学等专业的优势,其专业发展方向定位为矿山环境规划与治理、城乡规划管理等,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直接面向市场和生产第一线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2.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厚基础、宽口径”是本专业的重要特点,也是造成本专业课程体系庞杂、主次不明的主要原因。我校该专业开办以来,课程体系中主要包含了水资源、环境、规划、管理、经济等多个方向的课程,结果学生学的知识不少,但重点方向不突出,影响了学生专业思想的稳定以及对专业的整体把握。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一是充分认识自身的专业特色,根据确定的专业方向进行有针对性的课程设置和调整,避免多学科课程的简单堆砌;二是以学生为本,尽可能多开设专业选修课供学生选修;三是加强实践技能课程的安排,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根据专业发展趋势、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及学生择业要求,我校于2009年7月进行了该专业课程体系的第三次修订。一方面继续加强专业基础课建设,另一方面根据专业方向对专业课进行整合与重组,设置矿山环境规划与治理、城乡规划管理二个专业课群组。专业方向通过专业基础课+课群组专业课+专业实践教学来实施和体现。修订后的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体现了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的专业基本要求,尤其是课群组的设置,使专业方向和课程设置逐步得到优化,避免了课程设置混乱现象。对培养具有坚实基础、广博知识、学有所长、适应学科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应用型人才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同时,也适应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需求和学生择业的要求。

3.强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增长见识、培养能力、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为使该专业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知识与技能结构适应社会的需要,我校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该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一套实践教学体系,即由课程实践、专业实践、素质拓展三大模块组成。

课程实践模块是在理论可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而开设的,包括课内实习和课程设计实践课,如普通测量实习、遥感实习、地图编绘与GIS课程设计、矿产资源规划课程设计等。

专业实践模块是在综合学习专业基础课与专业技能课的基础上,利用专业手段与技能完成一定的专业任务,是一种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认识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如地质与地理认识实习、生态与人文实习、城市建设与规划设计、矿山地质环境规划与治理、矿山土地复垦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等。建立大别山生态实习、巢湖地质地理实习、淮南市矿业城市等实习基地,其中淮南市矿业城市实习基地实习内容较多,包括煤炭开采塌陷调查、固体废弃物堆放、土壤环境评价、土地利用分析、城市规划与发展等[7]。

素质拓展模块是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通过第二课堂教学活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发展、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利用3.22.世界水日、4.22.世界地球日、6.5.世界环境日及寒暑假时间,结合淮南典型的矿业城市与能源消耗城市的特点,进行资源、环境调查实践活动。

通过这种全方位、多角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相信会改变该专业学生动手能力差、知识与技能结构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状况。

4.推行导师制。内和国外大量实践证明,导师制是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一种好的制度。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大多数学生都希望有教师在关注他们学习状况和进步,给予指导、批评和鼓励。在导师制体系中,每位导师与单个学生交往,容易从多个角度了解学生,及时发现学生的思想、生活、业务学习状况,并适时地给予指导和帮助。更重要的是导师作为专业教师,容易发现学生学习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地采取措施,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能力的加强,有利于引导学生向更细的专业方向发展、深造。导师还可以利用自己在科研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优势,使学生介入科研和专业实践,使他们拓宽了知识面、激发了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观察问题的能力、自学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造就他们成为具有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适应社会需要。

四、结语

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是在我国资源、环境与城镇化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设置的,由于“厚基础、宽口径”的办学模式,带来了课程体系宽泛,专业特色不突出,实践技能薄弱,就业方向不明确,深造困难等一系列令人困惑的问题。该专业的发展方向首先应该根据自身特色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及社会实际需求,明确专业发展定位,并以此为依托加强课程体系建设。同时,针对该专业当前存在的实践教学薄弱、学生缺乏专业兴趣和热情等诸多问题,通过强化实践教学、推行导师制培养模式等形式,加速推进该专业发展。但是该专业发展与完善尚需要一个较长过程,随着国家对资源环境管理工作的重视及加速城镇化建设政策,为本专业今后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和巨大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如渊,翟有龙,唐小平,等.对我国高等院校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培养模式的思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8(1):78-82.

[2]毕华兴,朱清科.关于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林业教育,2008,(4):16-18.

[3]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赵小风,黄贤金,付重林,等.我国高等教育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比较研究[J].高等理科教育,2008,79(3):50-53.

[5]叶新才.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J].经济师,2007,(8):133.

[6]宋戈.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探索[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2):81.

环境管理发展方向 篇4

绿色管理, 就是将环保知识贯穿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当中, 实现企业生产管理的可持续性、环性;绿色管理的推行, 是企业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必然选择, 将绿色环保观念运用于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 确保绿色、环保能够与企业管理同步发展, 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首先, 企业推行绿色管理也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的。这样不仅能够使我国有限的资源得以充分利用, 还能净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其次, 企业发展推行绿色管理模式, 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还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使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再次, 企业推行绿色管理模式, 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绿色产品的需求, 也是企业未来发展过程中占据有利地位的重要保证。最后, 企业推行绿色管理也是我国企业走向国际化, 与国际接轨的必然选择。

二、我国企业绿色管理所面临的问题

1. 企业管理缺乏健全的绿色管理机制

绿色管理是近几年才开始逐步被接受的一种管理理念, 它从本质上区别于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 因而在管理机制上也是与传统管理机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在传统管理理念之下所确立的管理机制, 是属于绝对竞争型的管理机制, 而绿色管理理念要求的则是环保型的管理机制;虽然企业跟随时代已经进入了现代化发展步伐, 但是, 就管理理念上来说, 企业管理者认识到了绿色管理的存在, 但是却没有认识到绿色管理的本质, 因此, 在管理机制的建设过程当中, 还没有脱离传统管理机制的基本架构和运作规则, 绿色管理机制还没有得到有效的梳理、规范和健全, 特别是绿色管理的组织架构、运作制度和程序以及运作目标等, 都还没有在企业当中得到推行。

2. 我国企业管理者与消费者的绿色产品意识不足

意识上的欠缺, 就是指企业管理者在经营管理中, 并没有将绿色环保的意识实践到产品生产中来, 从产品生产原来的采购、加工流程和售后环保等方面, 企业的经营管理者都没有推行绿色管理的概念, 而消费者绿色产品意识的不足, 主要表现为消费者在进行产品选择的时候, 对于绿色产品的概念鉴定不完全, 在选择产品的过程中, 不能主观鉴别, 容易被误导选择相对更加具有价格优势或者更加实用的产品, 并且, 在进行产品消费的过程中以及消费过后, 并没有运用绿色环保意识, 对产品的包装进行有效的环保处理;那么, 在市场经济的供需规律之下,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选择, 会带动企业生产经营方向的变动, 也就是说, 消费者对于绿色产品的认识不足, 也会致使企业对于绿色产品生产的重视度降低, 而企业对于绿色产品的重视程度降低, 就不会进行绿色产品相关知识的宣传, 最终也会让消费者的盲区无法得到填补, 最终就形成了一个闭塞性的恶性循环。

3. 企业绿色管理资金和技术缺乏

企业要转向绿色管理, 需要重新构建组织架构, 需要开发绿色环保的产品包装, 也需要采购更加环保的原料,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 也需要废弃原有的价格便宜的非环保原料和添加剂, 在现在的工业生产当中, 绿色环保的产品, 是需要以巨大的资金和技术为支撑的, 但是, 现在的企业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就资金而言, 企业有自己的经营管理资金, 但是要转向绿色环保的管理, 其经营管理成本就会相对上升至少两倍, 这对于如今竞争力巨大, 利润空间逐步缩小的企业而言, 无疑是不可能的;就技术而言, 要开发绿色新产品和绿色新包装, 需要有自己的研发团队, 而要具备自己的研发团队, 除非是企业的规模巨大, 资金运转充足的情况下, 才可以实现的, 但是, 现实市场中, 能够具备这方面实力的企业是非常少的。

三、我国企业实施绿色管理的方法和措施

企业作为对经济、环境、生态、社会具有直接影响的重要因素, 以及国民经济绿色化发展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单元和微观基础, 不仅应承担促进经济发展的责任, 更应担负起推动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的责任, 追求企业利润和社会责任双重目标的统一, 改变现行的纯经济管理理念指导下的企业管理方式, 通过实施绿色管理, 使自己的经济行为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发展协调起来。

1. 建立和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机制, 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文化

建立和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机制, 企业就要先梳理现有的管理机制, 如果在现有的管理机制当中, 组织架构从上而下已经符合企业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模式, 那么, 就要在现有的组织结构中, 添加一个绿色环保部门组织, 在这个部门当中, 设立绿色管理者, 负责企业绿色管理的战略导向, 参与到企业的整体经营管理当中, 然后设立绿色观念宣导员, 专门负责绿色环保知识的培训和宣传, 以及企业内部员工日常工作行为的检查和督促, 并设立标准质检部门, 按照国际绿色环保标准, 对产品的采购、生产等环节进行严格的检测和规范。

完善企业绿色管理文化, 需要调动员工参与企业绿色管理机制建设, 这就需要企业在制定绿色管理战略目标的同时, 做好目标管理, 将员工的日常工作行为与企业目标联系在一起, 用企业的绿色管理带动员工的绿色工作, 实现企业整体的团结一致;与此同时, 企业建设绿色管理文化, 要做好企业绿色文化墙建设, 将企业的绿色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曝光, 以此对员工的意识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从而促使他们能够树立绿色工作理念;当然, 绿色管理部门的宣导员要做好积极的培训和宣导, 及时给大家普及最新的绿色管理知识。

2. 加强企业管理者的绿色管理意识, 普及绿色消费观念

消费者趋向于绿色消费主要源于两方面的原因:一是, 社会经济发展在为社会及广大消费者谋福利的同时, 造成恶劣的自然环境及社会环境, 已直接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 因此, 人们迫切要求治理环境污染, 要求企业停止生产有害环境及人们身体健康的产品;二是, 社会经济的发展, 使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 他们迫切要求高质量的生活环境及高质量的消费, 亦即要求绿色消费。为了企业能够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具有优势, 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绿色管理。首先, 需要不断加强企业管理者对绿色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企业管理者是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 只有企业管理者从根本上认识到绿色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才会投入相应的人财物力, 去研究绿色管理方法, 大力在企业中运用和发展绿色管理。从而才能从根本上摆脱过去那种只做绿色环保的表面工作。其次, 消费者的需求和认识对于企业生产的产品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我们需要不断宣传绿色消费观念, 让广大人民认识到绿色产品对于改善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度越高, 那些不实行的绿色管理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 将不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和认可, 从而使得生产出的产品滞销。从而制约企业的扩大再生产, 最终导致企业的衰败。

3. 加强绿色管理的投入力度, 做好绿色科技的研究和人才的引进

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首先是宏观环境的压力, 诸如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和保护生态平衡运动的压力, 以及政府规范化立法的压力, 从而驱使企业必须树立环保观念, 实施绿色品牌战略, 顺应时代要求;其次是广大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需求剧增, 企业必须顺应消费者的绿色消费需求, 开展绿色经营, 才能赢得顾客;最后是市场竞争优胜劣汰规律的作用, 迫使企业改变经营观念, 塑造绿色品牌, 才能有力地对付竞争对手, 不断地提高市场占有率。

目前我国的企业管理大多离绿色管理的需求, 还有着很大的差距。因此, 我国企业要实现绿色管理, 需要经历一个长期投入的过程。首先, 企业管理者是企业绿色管理的执行者, 企业绿色管理的效率与企业管理者素质的高低有着直接的关系。所以在实施绿色管理初期, 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 以便能够大量引进优秀的绿色管理人才, 增强企业绿色管理队伍, 让他们能够尽快研究出一套适合企业发展的绿色管理模式。其次, 还应对企业内部的有潜力的管理人员, 给予更多的再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让他们更加深入的了解和学习绿色管理知识理论, 以便在未来为企业做出更大的贡献。最后, 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企业还需要配备先进的符合绿色环保的科学技术设备, 从而运用这些先进的技术设备, 为企业生产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色科技产品。从而让企业能够经济全球化的经济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四、总结

据世界银行测算, 20年间, 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贡献率为14%, 但中国也由此付出了资源消耗、高能耗和环境破坏的巨大代价。2007年环境绿皮书指出, 我国湖泊约有75%的水域受到显著污染, 城市水域受污染率达到高达90%以上, 全国300多个城市缺水。中国目前已是全球第二大温室气体排放国, 环境污染对经济造成的损失每年约占GDP的10%左右。我国耕地面积以平均每年约160万公顷的速度减少, 土地退化、水土流失现象非常严重。为了摆脱“先污染, 后治理”的恶性循环, 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 企业在未来实行绿色管理模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只有实行绿色管理, 才能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才能进一步合理利用有限的社会资源, 才能生产出绿色环保标准的符合消费者需求的绿色产品。

参考文献

[1]汪洪涛.制度创新:中国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的基本命题及实施赶超型战略的基础性社会变革要求分析[J].改革与战略, 2002年Z1期

[2]颜秉姝.企业绿色管理趋势运用分析[J].现代商业, 2011年30期

[3]曹书豪.中国企业绿色管理理念的探讨[J].中国商贸, 2011年15期

[4]赵领娣, 胡燕京, 袁泉.大力提升我国企业绿色国际竞争力的有效对策[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1年10期

环境管理发展方向 篇5

[论文摘要]文章回顾了情报学发展历程及其研究内容的演变,探讨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内容发生的变化及其原因,并提出知识组织是知识管理环境下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同时预测情报学研究内容将向知识地图和知识创新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国家、地区、组织和个人的发展都越来越依赖知识创新以及知识创新所带来的效益。知识管理是实现知识创新、开发知识价值的有效手段和保障,因此知识管理理念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知识经济时代一个重要的特征是知识决定竞争力,在情报学界,原来的“情报爆炸”与情报获取之间的矛盾逐渐变成知识与知识获取之间的矛盾。人们对情报有了新的要求,只提供包含有用情报的文献已经不能满足人们对于知识的需求,人们需要能够为科研、管理、决策等服务的知识。情报学是一门应用型学科,随着科研环境和用户需求的变化而及时调整自身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为了适应学术环境和社会需求,以及有效的解决矛盾,情报学研究内容发生了一系列变化。

1情报学发展历程及其研究内容的演变

情报学是一门新兴的跨专业交叉学科,人类情报活动由来已久,后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学科。严怡民…教授认为,情报学是以作为一种普遍存在着的社会现象的情报和整个情报交流活动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科学情报的构成和特性,以及研究科学交流全过程的规律性的科学学科,具体来说,情报学是研究有关情报的搜集、整理、存储、检索、报导服务和分析研究的原理原则与方式方法的科学。

15世纪到19世纪末叶的近代科学技术时期,以及19世纪末叶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的现代科学技术发展前期,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科学研究火热进行,并向集体化、合作化、组织化发展,科学研究成果大量涌现,从而导致科研人员无法兼顾科学研究和情报搜集,这是情报学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各国对科学技术的重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科学研究越来越复杂,逐渐建立起现代化“大”科学,科研成果也以空前的速度增多,科学文献数量剧增,产生了“情报爆炸”。然而,从这些大量的文献中获取有用的情报却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种环境下,情报学作为一门新兴的科学学科在“情报爆炸”中诞生了。

在西方国家及中国发表的许多情报学著作都非常明确的指出了美国学者范内瓦・布什1945年在《大西洋月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诚如所思》是情报学诞生的标志,是影响信息科学发展的重要文献。《诚如所思》一文的价值主要体现在:指出了战后科学研究的发展方向是“使得那些令人困惑和混乱的知识存储更易于利用”,提出了解决人类如何利用知识的思路,其理论成果极大的启发了后世信息网络等学科的发展。《诚如所思》一文的理论性、实践性以及预见性使其理所当然的成为了情报学诞生的标志。笔者认为,情报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1孕育与形成阶段

二战以后到50年代初这一时期里,由于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科技情报数量激增,情报获取难度加大,形成了“情报爆炸”与情报获取之间的尖锐矛盾,人们的情报需求发生了变化,试图解决这一矛盾,孕育产生了情报学。这一时期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主要是针对“情报爆炸”与情报获取困难这一现象提出思考,试图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

1.2探索与应用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到7O年代,情报学的研究重点主要是面向实际问题,研究如何解决从大量文献中获取有用的情报这一问题。特别是70年代计算机技术和微电子技术的进展,科学技术上出现了很多突破,文献数量进一步激增,情报学重点致力于应用的研究,而未涉及理论研究。这一阶段,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应当说是应用,即如何利用现有的技术手段更好的获取情报资料。

1.3理论充实与提高阶段

进入80年代,一些情报学家意识到情报学理论基础薄弱、专注技术开发,其实情报学的研究并未取得实质性的进展。这种现实引起了人们的思考,不少情报学家认为情报学应当从专注于应用转向基础理论研究。这一时期,情报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研究情报学的客观规律和普遍原理,确定其研究领域、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可以说,20世纪8O年代是情报学真正发展和充实的阶段,情报学走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1.4开拓与创新阶段

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发展方向研究 篇6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和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在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也已经逐渐取得了巨大的发展。《环境影响评价法》的颁布对我国环境污染事故的防治工作起到了极大的帮助,使我国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虽然这样,但在环境影响的评价的实际工作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本文将结合我国环境影响工作的实际中的问题和不足展开讨论,并据此提出相关的对策和措施,希望可以有助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发展。

【关键词】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发展方向;问题;对策

1.环境影响评价概述

目前环境影响评价的热点之一是环境影响评价有效性的研究,它主要侧重于对评价实践的研究,其本质在于对环境影响评价的政策和实践的评估研究。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研究可以有效的推动环境的评价工作,并对累计影响评价和持续性评价工作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虽然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自《环境影响评价法》颁布以来,在我国已经推行了十几年,但从实践的结果来看,目前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仍然非常严重,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对我国的环境恶化起到应有的遏制作用。因此,可以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落实,仅仅是程序和形式上的开展。

2.目前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问题分析

2.1环境影响评价的落实不到位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主要是针对建设项目来开展的,但在实际工作中,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还未将政府部门的宏观规划项目和对环境具有重要影响的专项规划纳入其中。而这些项目往往会因为工程量巨大而对周围的环境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决策不当或评价失误就会对当地的环境或更大范围内的环境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

2.2《环境影响评价法》的落实和监管工作不到位

我国环境监管工作落实不到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由于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组织发展不成熟,造成我国基层的环保部门普遍存在管理缺位、机构不全、监管能力不足以及资金缺乏的问题,此外在一些地区和部门甚至时有发生违反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现象。第二,在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中,政府的各职能部门之间不能很好地配合,造成行政管理效率下降,责任分配不清,职能部门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很好地建立衔接关系等问题。个别部门由于责任意识差,对环境影响的评价工作没有做到足够的重视,监管过程形式化,常常因此造成规划项目未批先建的现象。第三,环境监管职能部门对自身职责认识不足,本末倒置,在工作过程中重审批、轻监管,管理工作不到位,对项目建设中的违法行为常采取一罚了之的态度,很多建设项目还会接口试生产进行长期的违法建设,而不主动申请环保竣工验收。

2.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和管理问题

在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调查中发现,有高达百分之四十的环境评价机构存在严重的质量和管理问题,百分之十七的评价报告质量较差,另外还有一部分环境影响评价的专职人员由于在工作中错误的做出了违规的行为而被点名批评。在专家的评审过程中还发现,大约有一半以上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监察管理工作不到位,操作违规和弄虚作假等。

2.4环境影响评价市场管理混乱

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很多的环境评价机构会将环境评价业务非法委托给没有任何资质的其他单位或个人,而通过这一方式来收取一定的管理费,这一行为对环境影响评价市场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甚至造成了环境评价影响机构间的恶性竞争,这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产生了严重的不良影响,致使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起不到其应有的作用。

3.做好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3.1加强规划项目的环境评价工作

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环境评价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它是控制工业化进程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可能造成的环境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要做好规划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首先要对规划项目中的单个项目的评价工作予以重视,另外还要对项目的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的评价,强化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工作,并逐渐通过建立一站式的行政审批政务大厅等措施来提高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效率,促进规划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顺利有序开展。

3.2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的违法行为严格控制

加大对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监管可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控制,首先,要建立健全的联动机制使环保部门间的工作更加协调,做到上下级工作协调,从而充分发挥对环境的管理、监察和监测的职能。第二,要严格执行环境的影响评价制度,对不符合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建设项目一律不允许进入环境的评价审批,对违规操作者将追究其责任。第三,对建设项目的环保竣工验收严格控制。竣工验收时,要严格按照竣工验收要求来执行,建设项目中如有环保设施无法正常运行、未建立操作规章规程以及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等现象发生,则不允许通过竣工验收。

3.3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质量进行严格把关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必须确保由真正的独立的环境评价机构或独立的市场主体来承担,对环境评价工作中的环保部门参股分利的行为必须严格禁止。此外还要加强对环境评价机构的管理,对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弄虚作假、环境评价质量低下的机构要坚决执行淘汰机制。环保审批人员的综合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质量,因此还应对环保审批人员加强监管,杜绝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

3.4对环境影响评价机构中的违规行为必须进行严格的整治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经常会因为相关部门监管不严,而违规进行转包或变向转包、超证经营以及卖证、借证等行为,对这类行为必须坚决禁止。另外对于不合格的环境评价文件要坚决退回,确保环境影响评价的质量。

4.结语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真正落实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这一制度推行的十几年中,我国环境污染的确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治理,但要对环境的污染进行更有效的控制,就必须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做到更深刻的落实,除了应使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外,还要使其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从而更好地融入到我国环境保护事业中,并更有利地推动我国社会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磊.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城市问题,2008,4(4):12-13.

[2]周嘉.生态城市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1,3(26):23-24.

[3]赵翠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以贵州省为例[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2):44-45.

管理会计发展方向探讨 篇7

以哈佛大学教授R·N·安东尼为代表的传统派和以哈佛大学教授罗伯特·S·卡普兰为代表的创新派就相关性的问题进行过相当激烈的辩论。卡普兰认为, “管理会计使得公司朝相反的方向发展, 给影响公司发展的经理不合理的回报, 并且也没有为业绩的改善提供应有的激励”。文章同时认为, 传统的管理会计方法观念陈旧、视野狭窄、数学分析工具不准确等问题, 直接导致企业成本扭曲, 不能反映企业实际的生产经营情况。而安东尼则认为, 卡普兰提出的新的分析工具如全面质量管理等不能与现有管理会计理论很好地融合, 仅仅属于离散的工具,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也很难真正应用起来。卡普兰教授在文章中指出, 管理会计所提供信息的有用性太少, 表现为当时的企业管理层很少使用管理会计师所提供的数据进行科学决策, 因为管理会计师所提供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显著地受到财务会计程序的影响;由于财务会计程序的影响, 尤其是会计分期原则的影响, 管理会计作的决策分析都是建立在短期的基础上, 没有季度、年度甚至产品生命周期的分析, 导致企业为了短期利益牺牲了很多长期性、战略性的利益。同时, 当时的企业成本的计算, 不是从成本管理的视角去看待成本管理, 而更多的是从财务会计报告存货的视角去看待成本, 也就是说, 需要得到的信息仅仅是回答单个产品成本是多少和整体存货成本是多少这样的问题。即使从确定单个产品成本的角度分析, 当时的制造费用分摊标准为直接人工 (DL) 、直接人工小时数 (DLH) 、直接机器小时数 (DMH) 等方法, 在试图帮助企业得到某一产品的真实成本时, 会发生很大的成本扭曲, 使得企业无法根据成本制定价格, 判断哪种产品的生产对企业最为有利。虽然这一阶段, 不少学者提出了成本习性分析、机会成本等新的概念, 而且试图融合更多的运筹学、产业经济学和计算机科学知识去解决上述问题, 但始终没有大的进步, 也基本没有更多的改善和提高管理会计的相关性。所以, 可以说在这个阶段, 整个管理会计界陷入了极大的迷茫, 管理会计陷入了困境。当时, 最极端的理论甚至曾经质疑管理会计作为一门独立的会计学科, 有无存在的必要性。

从管理会计产生到现在的短短60年左右的时间里, 管理会计迅速地完成了从规划控制到预测决策的转型。管理会计的预测和决策功能是未来管理会计领域里最重要的研究课题。回首看看过去的20年, 我们发现新的技术产生和组织结构的变化都在深刻地影响着管理会计的发展。所以说, 只有深刻理解新的技术和组织结构的变化, 才能深刻地理解这些变化对管理会计的新含义。自动化技术的使用, 使得传统的生产组织结构、工序、成本动因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管理会计界尚未真正理解和掌握这些变化对管理会计的影响, 或者说, 这个过程并没有真正完成, 它正在进行当中。脱离组织和管理环境孤立地看待会计机制, 尤其是管理会计, 是不科学的, 所以在理解会计活动和企业其他组织活动的关系上, 应该给予更多的精力, 这点在探索管理会计新技术、新工具的时候尤其重要。

笔者认为, 确定今后管理会计的发展方向有如下几个重要问题需要得到特别重视:

1、财务与非财务信息协调和整合的理论框架建立。

在整合财务和非财务信息上, 目前为止, 并没有产生一种更高层次的理论框架, 使得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在这个框架下都得到充分而且综合的显示。也就是说, 各种分析工具产生了, 但是并没有形成能够整合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整体性分析框架。目前采用的会计系统, 仍然是财务信息和非财务信息在各自框架下分别给予展示, 在整合两个因素, 并且在同一架构下进行分析的理论框架目前并没有产生。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协会的研究人员布拉米奇和比姆尼认为, “不断面临这一些机会, 整合和协调来源于先进生产环境和服务企业共同活动的非财务型数据, 并将这些非财务数据的输入融入管理会计系统。考虑这些包含管理策略和生产组织的定量信息和非财务定量信息的相关性, 但也不能过分强调。”

2、深刻理解生产技术变革和新的组织形式与管理会计的相互关系。

在生产技术以一种令人炫目的速度发展的今天, 科学技术 (在生产制造业表现为生产技术) , 就是生产力的代表。根据马克思的理论,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新的组织形式的快速变化也就是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在新的生产制造技术迅速更新的情况下, 管理会计必然会以它自己独特的演进形式与之相适应, 为之服务。由于生产技术变革和新的组织形式的产生一定先于新的管理会计方法的产生, 这就使管理会计的发展和研究总处在追赶的位置上;在生产技术变革和新的组织形式之后, 主要研究工作就在如何拓展管理会计的理论内涵和工具方法, 进而应用于新的情况。所以, 深刻理解新的生产技术变革和新的组织形式与管理会计的相互关系是管理会计发展、确定管理会计发展方向的重要问题和考虑因素。

3、管理会计与企业业务流程关系的架构。

在现代企业, 传统的以部门为单位作为分析对象已经被以流程为分析对象的新方法和视角所取代。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也必然要以这个趋势作为发展方向。在信息技术支持下的业务流程需要考虑分散和集中的矛盾, 在设计和优化企业业务流程时, 需要尽可能地通过技术手段协调分散和集中的矛盾, 将串行工作流程改成并行工作流程, 应用管理会计的方法在流程的局部和整体进行分析。其目的是建立过程管理体制而不是传统的结果管理体制。

环境管理发展方向 篇8

发展是一个全面综合的概念,它一般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社会发展等方面;与以上方面相对应,在学科设置上存在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和发展社会学。

一般认为,发展经济学研究的主题是农业国家或经济落后国家如何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20世纪五六十年代发展经济学所提出的资本形成、双元结构、进口替代等理论至今仍有其价值。而发展社会学着重于探讨社会结构的演进和发展,包括职业分工、社会流动、城市化等方面。发展政治学则探讨政治发展与传播、官僚机构、教育、政治文化、政党之间的关系,发展政治学一般采用比较政治研究的视野。

以上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与发展政治学大部分内容也包含在“现代化理论”这一框架下。现代化理论探讨由“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因而当然需要分门别类地探讨经济发展、社会发展、政治发展甚至文化发展。然而令人惊奇的是,一方面,作为传统社会科学之一的管理学竟然对现代化或国家发展问题持续冷漠;另一方面,学术界在探讨现代化过程中也未引用管理学相关理论。

二、发展管理学的研究对象、方法与体系

穆尔认为,现代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具有高水平的技术和受过高度训练的专家、广阔的市场和细致的组织结构等。伊斯顿通过《政治体系》描述了政治生活的现代化。阿尔蒙德将现代化理解为福利化、社会阶层流动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识科学化等。上述研究大多属于发展社会学或发展政治学。罗斯托提出,根据经济指标把所有社会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大众消费。以上研究属于发展经济学范畴。亨廷顿总结了现代社会的九个特点,主要是从发展政治学的角度而言。英克尔斯将现代人格认为是现代化过程中最关键因素,这是基于社会心理学视角。此外,现代化理论中的结构主义、依附论等主要基于国际经济与政治的视角。

从上述文献可以看到,现代化或国家发展的管理学视角被严重忽视。管理通常被理解为通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共同努力,既有效果又有效率地达成目标的过程。管理的要素之一是目标规划,这是管理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其他社会科学的重要区别。现代化理论尤其是发展社会学大多采用一种演化的视角,而在管理学看来,现代化应该是一个明确的目标,并由此制定达到目标的方案、组织形式以及协调、指挥和控制的机制。管理的目标指向性也称为管理活动的有效性。管理的第二个要素是效率:管理不仅关注能否达到目标,还关注达到目标的效率。因此,管理学研究如何对计划进行优化、如何设计最佳的组织结构、如何实现最有效的协调和控制,这些对于一个意欲快速实现现代化的国家都至关重要。

由此看来,当涉及到国家发展或现代化这一主题时,我们应该引入管理学的视角,这一学科领域可以称之为发展管理学。发展管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当然也可看成管理学或公共管理学等基础学科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发展管理或国家发展管理。

发展管理学的研究主题就是如何有效实现国家发展目标。它以国家发展为研究对象,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政治发展等内容。但与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或发展政治学不同的是,发展管理学强调国家发展的整体目标以及如何实现规划目标。与管理学或公共管理学一般理论相比,发展管理学重在国家发展目标及其实现。从学科体系而言,粗略地说,发展管理学应保持传统管理学的框架结构,即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家发展的特点进行专门研究和细化,包括国家发展环境、发展战略制定、发展战略执行、国家发展优势和发展劣势、发展能力、传统文化与国家创新、发展协调机制、发展或改革中的冲突管理、国家发展中的组织转型、转型与改革领导、改革与发展进程控制等。从研究方法而言,既有实证分析,也有规范研究;既研究影响发展的因素,也必须提出相应的对策。

三、发展管理学与国家管理哲学

管理哲学就是关于“管理的本质、包含价值在内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关系是什么”的根本性、系统性回答和“为实现管理目标怎么做”的根本方法。有关“管理的本质、包含价值在内的要素以及要素间相互关系是什么”的学说可称之为管理本体论。管理本体论中涉及到价值的部分可称之为管理价值论,而有关“实现管理目标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可称之为管理方法论。当然,如何得到上述系统性的认识,本身就值得研究,这一部分研究内容可称之为管理认识论或管理研究方法论。管理哲学是“是”与“做”的统一,是本体论、方法论与认识论的统一。管理哲学可以在两个不同的层面上使用。一是普遍性层面,即有关一般管理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的理论体系;二是具体的管理者和组织层面,这一层面上管理哲学指的是管理者或组织对于自身管理的根本认识和方法,处于该层面的管理哲学是可以进行实证分析的。处于第二层面上的管理哲学大多缺乏系统的理论体系。

正如管理学以管理哲学为基础,发展管理学也以国家管理哲学为基础。国家管理哲学是对国家发展的根本性、系统性认识以及实现国家发展目标的整体性与根本性思路。国家管理哲学包括如下内容:(1)对于国家发展环境、目标、发展过程的根本性认识;(2)达到发展目标的根本思路和一般性指导原则;(3)根本性看法和根本思路的高度统一。

从国家发展哲学出发,发展管理学就不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社会学和发展政治学的简单综合,而是以发展环境、目标以及路径为主要对象的探讨。它当然会涉及发展经济学等的内容,但它的着眼点不是单独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和社会发展,而是国家发展———正如企业管理的目标不指向单独的技术研发、人力资源或市场营销一样。

四、发展管理学、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与国家辩证发展逻辑

发展管理学以国家为研究对象,必然与以企业为研究对象的企业管理学有很大区别。不同于企业,国家管理的传统、环境与制度非常重要,且以上三项皆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因此发展管理必然是基于本土的。基于此,合理利用本土传统管理思想就非常重要。对于中国发展管理学而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是一项很重要的资源。

中国古代传统管理思想非常丰富。笔者曾基于易经与西方动态博弈理论提出辩证发展逻辑的一套理论框架。以企业管理中的竞争与合作的一对矛盾为例,其典型四阶段博弈顺序为:第一阶段,甲企业选择竞争;第二阶段,乙企业感受到竞争的压力;第三阶段,甲企业提出合作的要求;第四阶段,甲企业选择合作。设甲企业的真实目的是合作,但考虑到第一阶段就向乙企业提出合作,反而可能会导致合作进程进展不顺利,因此在第一阶段时间点上,甲企业的目的和手段是矛盾的。笔者将企业战略领域中的这一类战略行为称为“策进”。

策进体现易经中阴阳与辩证发展的思想:(1)就每一步的策略行为而言,不是模糊的,是明确可观察和可理解的;(2)每一阶段如何选择策略行为,是明确的,不是模糊的;(3)连续看每一阶段的手段选择,可以观察到阴阳循环;(4)任意时间点的目的和手段都可以是矛盾的。

高校教务管理发展方向初探 篇9

关键词:高校教务管理,定位,发展方向

教务管理工作作为高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维系高校教学机制正常运转的枢纽[1],教务管理工作水平的高低关系到高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对高校而言,教学质量是其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高校教务管理工作如此重要,但在实际的运行管理过程中也有各种不足。如教务管理人员整体相对年轻,缺乏高校教务管理工作规范化、现代化、信息化的经验;其次,教务管理的机制有待优化,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严重影响了高校教务管理的效率。鉴于此,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教务管理的发展方向。

一、高教教务管理的定位

如何界定什么工作性质才是高等学校教务管理工作?查阅相关的资料发现,所谓高等学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工作性质,即高等学校管理者运用一定的理论与方法,采用一定的措施和手段,对学校教育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监督、评价,引导和激励组织成员实现学校教育目标的一种学校管理活动[2,3]。

二、高校教务管理发展方向

(一)教务管理的人性化

一切为了学生是新时期高校教务管理工作的出发点和归结点。面对多样化的管理对象,必须彻底抛弃把学生视为被动管制对象的观念,增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责任意识,正确认识新时期学生间学习能力差异型、学习目的多样化的事实[2]。实施更富有弹性和超前性的教务管理,改进工作方法,丰富角色内涵;在教务管理过程中要注重调动学生,让学生参与规章制度的制定,参与一些具体的教务工作管理,增强互信和了解,引导学生提高自我管理的意识。

(二)教务管理及监控的制度化

在整个教务管理系统中,建立健全的教务管理制度尤为重要。明确教务管理人员的分工[4],使得教务管理工作落实到个人。考虑实习教务管理聘用制度,定期对教务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根据考核评定工作待遇,从而提高教务管理的积极性。在整个教务管理制度建设上做到科学、规范、依法、易操作,在制度上体现人文关怀、人性化管理。与此同时,高校的教务管理可以建立一套健全的现代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该套系统的信息反馈及时发现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合理的教学方针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引入教务管理监控体系,通过听课、调研、座谈等方式,对教学活动和教学质量进行检查、监督、评估。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及时总结教学活动取得的成绩与不足,形成制度,真正做到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教学管理评价制度[5]。

(三)教务管理的信息化

教务信息化管理首先是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任何体制创新、制度创新都取决于观念更新。因此,转变广大教育管理工作者的观念是教务信息化的首要任务[6];就具体的教务管理的信息化而言,校园网是满足学校教学管理信息化环境的一项重要的基础设施,是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说目前我国高校中,大多数都已经实现了基本的网络硬件环境,但网络环境的应用不是太理想。因此教学管理者必须灵活地使用和掌握网络这个硬件设施,建立一个适用的、高效的教学管理系统,就应该“软”“硬”结合,即信息化的理念、制度和信息化软硬件环境的优化整合,使教学管理信息化系统这部跑“车”在信息化的高速“公路”上跑出优异的成绩。如研制新生报到注册系统,运用信息条码扫描技术,简化报到注册的工作流程,提高报到速度和效率,使学生注册信息数据更加准确。同时通过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与网络技术,建立跨校区的教学管理网络系统。从新生入学编班到学生毕业证、学位证资格审查,从教学任务下达到各门课程成绩管理、学籍异动的处理,形成统一、高效的数据库系统和信息管理系统[7],保证学校学生的教学管理准确无误等,这些都是教务管理信息化的具体体现。

三、结语

教学工作是人才培养工作的核心环节,也是现行人才培养目标的主要平台和固有路径。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事业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层次和模式也呈现多样化的态势,对教务管理部门来说,工作量和工作难度均有所增加,这就要求各高校根据自身学校的特殊校情构建符合本校的教务运行机制,搭建起一个全新的教务运行平台,把“强化教学中心地位,理顺教务运行机制[7],激发各方活力,保证创新人才培养”作为构建高效教务运行机制的基本目标。通过这个平台,激发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的潜能与智慧,树立使命感与责任感。在教学与管理活动中,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使得学生释放自己的积极性与创造性。由被动受教育到主动选择教育,全面发展,学有所长。通过这个平台,提供教师、管理人员互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方式和途径。多方合力,协调互动,开展教学管理、教学研究和改革的咨询与服务,为学生构建起自主学习的机制和途径;通过这个平台,促进教务运行的信息化、便利化,运用计算桃技术、组件技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模块化技术[5],以服务创新的精神推进高校教务管理事业的蓬勃发展。

参考文献

[1]胡萍,刘建芳,文惠娟等.高校教务管理现代化建设与探索[J].深圳大学学报,2005,(7).

[2]刘建清.高等学校教务管理要素探析[J].2011,(6).

[3]刘建清.高等学校教务管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马小卫.论高校教务管理队伍的建设[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2011,(1).

[5]王春先.高校现代教务管理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9,(30).

[6]刘开南.浅谈教务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中国高教研究,2005,(2).

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和发展方向 篇10

关键词: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发展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近年来, 许多地区建立以生产加工为主的工业园区, 发展精细化工、制药、建材、服装等多种行业, 很好的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但是, 由于用工形式繁多、产业结构调整和就业情况变化, 对企业中的劳动者健康影响也产生着新的变化, 不少劳动者受到了职业损伤, 甚至患上了职业病。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的立法宗旨:“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防治职业病, 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 促进经济发展”相悖。相关地区的基层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面临着重大挑战。

职业卫生:职业卫生是研究作业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 提出改善作业环境、保护劳动者健康、防治职业危害、预防职业病措施的一门科学。

一、我国职业卫生管理现状

(一) 企业重视度不够

一些企业为了谋发展, 创成绩, 忽视了劳动者劳动过程中的噪声、粉尘、辐射、有毒有害气体等带给劳动者的职业伤害, 而单纯以生产量来论成败, 长期的放纵, 造成了职工职业病现象的发生。

(二) 职业病防治经费投入不足

由于企业的不重视, 在职业病方面投入的防治经费严重不足, 导致少量的经费只能购买低保护力的劳动防护用品, 而用在淘汰设备、落后仪器及先进技术改造上的经费显得匮乏而苍白无力, 不能从源头上消灭职业病的危害因素。

(三) 职业卫生监测数据趋于走形式

职业卫生监测是促使企业进行技术革新、仪器设备改造、工艺优化的推动力, 可是在现实中职业卫生监测工作却没有真正发挥作用, 而只成为了一种浮于表面、应付上级检查的形式。

(四) 员工职业卫生意识不强

员工法制意识淡薄, 在作业过程中缺乏职业病的防范意识, 对发生职业病现象的事故案例接触少, 长期在可能造成职业病场所作业造成思想麻痹, 意识不到职业病现象的严重后果。

二、职业卫生发展趋势

进一步贯彻实施《职业病防治法》, 遏制职业危害蔓延的势头, 在提高职业卫生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同时, 加大执法力度, 改善执法环境, 控制高危职业人群的职业病发病率。在现有背景下, 除了尽力取得当地政府的理解、做好常规的法制宣传培训与自身监督队伍建设外, 有以下几点值得大力推广:

(一) 加大执法力度, 地区建立健全网格化监管模式

国家卫生行政部门要依靠职业卫生监督员及企业职业卫生人员加大对工矿企业的执法监督和行政处罚力度, 特殊情况可以采用巨额惩罚性处罚。形成以当地基层职卫管理人员、卫生监督部门、服务机构与用人单位的点面结合管理模式, 各司其职, 充分发挥每个结点的优势, 监督、服务、指导、反馈全方位开展, 以达到保障职业健康的核心目的。

(二) 企业建立健康、安全、环境 (HSE) 管理体系

将职业卫生工作纳入企业HSE一体化管理体系, 建立完善职责明确的各级职业卫生工作网络, 对圆满解决职业卫生工作的组织管理、人员机构、经费、发展等问题都将会从制度上得以保证, 使企业生产和职业卫生工作统抓并管真正落到实处。

(三) 实行量化分级重点监管

职业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的目的是最优化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提高职业卫生监督工作效能, 降低职业病急性事故和慢性危害发生率, 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 促进经济发展。通过建立量化分级模式, 可以避免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规范监督机构的执法行为, 既可以使卫生监督部门抓住控制职业病的关键点, 增强对重点企业、重点行业的监管力度, 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又能为企业开展职业病防治工作提供明确的目标。

(四) 完善企业自律建设

企业社会责任是指企业在创造利润、对股东承担法律责任的同时, 还要承担对员工、消费者、社区和环境的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要求企业必须超越把利润作为唯一目标的传统理念, 强调要再生产过程中对人的价值的关注, 强调对消费者、对环境、对社会的贡献。由此可见, 完善企业在职业卫生管理中的自律建设, 将是今后职业病发展的重要环节, 监督部门除了做好日常监督外, 应该指导按照标准要求, 逐渐形成“员工自愿、企业自律、政府监管”的良性发展模式。

(五) 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

企业制定一系列有关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的条例、规定、制度、办法等, 以保证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的正常开展。加强职业卫生机构和队伍建设, 建立健全监督监测网, 配备或更新必需的设备仪器, 提高监督监测手段, 研究新方法, 解决新问题。定期开职业卫生工作总结研讨会, 发绿卡、亮黄牌、摆问题、定方案、查落实、见实效, 与经济责任制奖惩挂钩兑现。运作过程中应把职业卫生与健康教育同企业的基础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层次教育结合起来, 开展对职工以自我防护、自我保护、自救互救为重点的活动。

(六) 加强职业卫生的宣传教育工作

广泛采取多种形式对职工开展健康教育, 使劳动者了解国家职业卫生相关的法律法规, 掌握卫生安全操作规范、做好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健康教育内容要科学、易懂、易被职工接受, 尤以录像及通俗的小册子、报刊发表文章等形式较受欢迎。

(七) 改善工作环境, 更新设备、技术

职工的工作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着职业病发病率的高低, 企业要在改善工作环境上投入精力:大搞技术革新、改革生产工艺如以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有毒或剧毒的物质;以低噪声设备代替高噪声设备等。生产过程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从而减少工人与有害因素接触的机会;采取通风除法、排毒、降噪、隔离等技术性措施来降低或消除生产性有害因素;加强生产设备的管理, 防止毒物的跑、冒、滴、漏污染环境;对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进行“三同时”审查, 确保这些项目完成后有害因素的浓度或强度可以达到国家标准;加强个人防护,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防止有害物质进入体内。

(八) 建立专业的职业卫生检测机构

建立专业的职业卫生检测机构, 针对劳动者劳动过程中接触的有毒有害物质有先进的监测设备, 能够精准的检测职业病现象, 并能针对病症有相应的治疗方案, 从医疗防护方面做到定期检查, 及早发现, 及早治疗, 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参考文献

[1]何凤生.职业卫生与可持续发展[J].中华劳动卫生与职业病杂志, 1999.

[2]孙连捷.中国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报告[J].劳动保护科学技术, 1999.

[3]胡景虎.人人享有职业卫生宣言[J].中华劳动卫生和职业病杂志, 1995.

上一篇:区域教育资源下一篇:混凝土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