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室护理

2024-08-02

注射室护理(精选十篇)

注射室护理 篇1

1 预防流感的护理干预

1.1 完善管理制度, 加大管理力度

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 不断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措施, 规范操作程序, 做到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以便在工作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在执行中更切合实际。狠抓“三基”训练, 定期抽查护理技术操作, 养成规范的行为, 做好防护工作。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与医院消毒隔离制度, 切实有效地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

1.2 加强宣传培训, 掌握动态信息

医务人员要不断学习, 掌握新知识、新信息。全院统一组织学习、培训流感等相关知识, 进一步落实传染病、医院感染管理等法律、法规, 强化卫生预防宣教知识和各项操作技术规范, 增强医务人员对流感的防范意识。

1.3 优化流程, 合理布局

优化工作布局流程, 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要严格区分并标志明确, 认真执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每日按时消毒、通风、换气, 抹布、拖布每室固定并洁污分开使用, 用后清洗晾干。定期进行消毒效果质量监测。

1.4 严格洗手制度,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

洗手是最经济、有效、简单的预防医院感染的措施。要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工作人员在繁忙的工作中一定要养成一人一操作一洗手的习惯。配备热水器、干手巾、速干手消毒剂及非手触式水龙头等设施, 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 宜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每季度对手卫生效果进行监测[1]。同时给病人讲解洗手的重要性和意义, 并现场演示洗手方法, 加强病人手的卫生管理,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5 加强训练, 规范技术操作

加强“三基”训练, 定期抽查操作, 养成规范化、程序化的好行为, 提高穿刺成功率和工作效率。各种注射、穿刺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必须一用一灭菌;止血带一人一用一消毒;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防止交叉感染。

1.6 加强巡回, 密切观察

快速诊断隔离是防控传染病的有效手段。询问病人的主诉, 观察发热情况, 如有高热、咳嗽、全身酸痛、极度疲乏等流感症状, 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对于甲型流感疑似病人应安排在隔离区输液;对患有类似流感的病人教会自己观察病情, 如有病情变化, 戴外科口罩及时到发热门诊就诊, 不要外出或聚集。发现甲型流感疑似病人, 要彻底做好室内的终末消毒工作。

1.7 健康宣教, 预防指导

正确引导公众群众性防控工作, 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通过不同途径进行知识宣教与预防指导。我们通过黑板报、发放小手册、录音播放、电视专题观看以及操作时口头宣教等方式增强病人对流感的认识。输液病人中80%以上为不同程度上呼吸道感染者, 护理人员通过宣传流感防控知识, 让轻症病人居家休息观察, 减少交叉感染几率;为输液病人发放外科口罩;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捂住口鼻, 然后将污染纸巾扔进污物袋内;在拥挤的输液室内避免近距离讲话, 防止飞沫传播;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勤洗手, 饭前便后、处理污染物品及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均要用肥皂彻底洗手, 时间不少于15 s[1]。少去人多不通风的场所, 避免密切接触流感病人, 距离不少1 m。室内开窗通风, 如发现有类似流感症状, 应尽早就医, 尤其是儿童、老人和孕妇。对甲型流感要保持平和心态, 防止恐慌, 减少压力, 饮食起居如常, 勤于锻炼。

1.8 加强医疗废物管理, 防止疾病传播

认真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有关规定, 不断完善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全院统一制作并张贴医疗废物分类标志牌和医疗废物收集流程图及配备锐器盒等专用收集容器, 严格按要求分类收集, 集中处置, 减少医务人员接触污染物品的几率, 降低血源性疾病职业危害的发生。同时做好收集、交接等记录工作。

1.9 实施标准预防, 加强自身防护

医务人员必须有高度的自我防护意识, 才能更好地为病人服务。严格遵循《医院隔离技术规范》要求, 配备防护用品, 掌握防护用品穿脱程序并正确使用防护用品。要认真执行各项操作规程, 严格执行医疗废物分类制度, 树立安全注射意识, 实施安全注射, 保持心情愉快, 营养均衡, 睡眠充足, 注射相关疫苗, 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2 讨论

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直接传播, 发病3 d内传染性最强, 其病毒抵抗力低, 对干燥、日光、热及一般消毒剂很敏感, 一般在空气中只能生存30 min左右, 所以对类似流感病人做好病情观察, 及时发现传染源, 采取有效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甲型H1N1流感和流感传播类似, 其传播速度更快, 飞沫直接传播外, 病毒往往可在一些日常用品表面存活一段时间, 经手将病毒带至呼吸道, 因此勤洗手是预防的关键。在流感高发季节, 医院应集中力量进行流感知识培训, 大力宣传流感防控知识, 落实标准预防, 强化卫生预防宣教知识和各项操作技术规范, 增强医务人员对流感的防范意识, 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 正确引导公众群众性防控工作, 提高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针对门诊输液人群和类似流感病人, 通过不同途径进行知识宣教与预防指导, 进一步强化流感防控知识, 落实各项护理措施, 围绕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进行防控, 即及时发现传染源, 消灭病原体, 阻断、清理传播途径, 保护易感人群, 以控制或减少流感病毒的传播。

关键词:门诊,注射室,预防,流感,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注射室、输液室工作制度 篇2

二、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抽液时应仔细检查药瓶,如有损坏、沉淀、浑浊、变色、标签不清等,应禁止使用。

三、注射一律在注射室或输液室进行,对过敏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做好注射前的过敏试验。凡注射血清、青霉素等药品,患者要休息3 0分钟后方可离去。

四、严密观察注射后的情况,发生注射反应或意外,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

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操作时要戴帽子、口罩。无菌持物钳等器械要定期消毒和更换,保证消毒液的有效浓度和液量。注射应做到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六、无菌溶液(注射用水、生理盐水)要写明开启时间,超过1 2小时不能使用,葡萄糖溶液开启后超过6小时不能使用。

七、对传染病患者一律用一次性针头,进行注射,用后集中焚毁。

八、备用各种急救药品器械,放在固定位置,定期检查,及时补充更新。

九、对病人热情、体贴,并适时做好卫生宣教工作。

门诊注射室的管理 篇3

【关键词】门诊 静脉输液 安全隐患 护理流程 管理

静脉输液是门诊治疗中的一种迅速、有效的给药途径,在医院门诊中应有极为广泛。因受到人员流量大、药品种类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护理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加强静脉输液安全管理非常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112例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之间收治的门诊输液患者,男1106例(52.4%),女1006例(47.6%);年龄14~89岁,平均年龄42岁。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第一,所有患者均需经门诊医生开具治疗处方,所用药品来自门诊药房。第二,患者具有接受健康教育的能力。第三,患者没有精神疾病障碍及相关疾病。第四,护士在本门诊工作6个月以上。

1.3 方法

1.3.1 加强培训。定期组织人员对新规定、新流程,药物使用等进行组织与学习,并对不良事件进行总结与记录,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与漏洞。同时将护理量化考核细则纳入新护士,护生等培养计划以及门诊管理中,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掌握丰富的全科护理知识与技能,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每周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进行总结,并不断改进,建立与门诊医生的沟通制度。

1.3.2 健康教育

①对患者进行评估: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用药史是必要的。对患者的安全情况进行评估,并合理安排床位。②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对于病情发生变化的患者,及时与医生沟通调整用药,发现疫情及早报告。③人性化的管理病人,要透过现象分析本质,通过观察沟通进一步了解患者。例如:服用抗抑郁药的患者在门诊接受治疗时,应劝其留随员,避免因药物副作用造成有自杀倾向的患者不安全。④通过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以文字形式和视频进行宣传。例如:通过千手观音的视频使大家了解错误使用损害听神经的药物的引起危害。以宣传画册的形式进行宣传,使患者对门诊就诊流程、用药安全有所了解,避免盲目用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1.3.3 输液流程管理是一种以规范化流程为中心,以持续地提高护理服务质量为目的的系统化方法。

①接诊。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输液时间安排注射体位及床位,认真核对就诊本、就诊卡、药品,如有差错及时联系医生和药房处更改。核对就诊本的日期、患者姓名、就诊内容、用药医嘱,注射卡完善注射卡上的内容信息,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主动向患者家属提供有效的联系方式,确保信息畅通,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核对药物,包括药物的名称、批号,质量,药品的使用顺序并编号。

②注射。再次核对患者注射信息,并检查药物的配伍禁忌工作,根据治疗需要排列注射顺序。按照无菌操作原则加药核对,签上加药人的姓名、时间。输液前对处方进行核对,并对患者姓名、性别等进行确认。告知患者输液药物,调节滴速后告知患者不可以自己调节,以免影响用药。叮嘱其对存在的不适及时通知护理人员。多巡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提早干预。③接瓶。对患者姓名、性别等进行核对,两瓶药物之间应用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间隔。④拔针。拔针后告知患者或家属针眼的正确按压方法及按压时间(3~5分钟)。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卡方检验与T检验。

2.结果

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安全问题、患者满意度以及护士成就感等进行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静点室工作具有无间断性、操作重复及护患纠纷多的特点,均可使护士心理压力大,出现工作疲惫感。因此,护士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爱岗敬业,培养优良的心理状态。护士长要多关心护士,合理排班弹性排班与轮休,给予工作、精神上的支持,减轻护士工作压力。

门诊注射室输液安全的护理体会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门诊输液量较大, 注射室配备12名护士, 每天输液人次平均在200人次以上, 护理人员大部分是因年龄偏大, 从临床一线调到注射室, 她们临床经验丰富, 急救能力强。平均年龄在49岁左右。

1.2 方法

1.2.1 严格查对制度, 实行签名负责制

①分工明确, 将护士分成输液组、皮试组, 配药组、每组2~3人, 在每个环节严格把关。②收到输液治疗单时, 严格查对制度, 如有字迹不清。看不清药物名称或剂量, 漏写药物剂量或对药物剂量有疑问的不能主观判断, 应与门诊医生核对无误后方给注射。[1]需做皮试时, 认真询问过敏史及其他病史, 方可皮试, 皮试后需两人共同观察结果, 双方签字后方能输液。③配药护士要严格三查七对, 按医嘱取出液体后, 查瓶口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痕, 有无混浊沉淀后, 将输液胶贴按医嘱抄好后贴到输液瓶上, 经两人核对后无误后, 遵医嘱按操作程序加药, 加药后签字。④输液护士输液前, 再次核对医嘱, 患者姓名, 药名, 有无过敏史及其他病史, 方可输液。输液后再次核对, 挂输液卡, 签操作者姓名, 滴数, 并嘱患者不要随意调节滴数。如需要多瓶输液时, 告知患者输几瓶液体, 并不要随意调换座位。更换下一瓶液体时, 严格三查七对, 并在输液卡上签名。

1.2.2 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门诊输液工作量大, 易发生医患纠纷, 在门诊输液护理过程中, 有时只注意护理技术的操作, 而忽略了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 往往无意间一句话、一个细微动作都容易产生误解引发患者与护士间的冲突。另外, 部分患者对护士的穿刺技术要求高, 做不到“一针见血”也容易引发纠纷。自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要求每位护士外树形象, 内强素质, 患者至上, 苦练基本功, 注重与患者的沟通交流, 近两年来, 护士满意度大幅提升, 投诉率明显下降。

1.2.3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规范输液流程

输液反应是输液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 这就要求护士采取严格消毒和无菌操作, 各项操作前、后按照六步洗手法严格洗手, 规范洗手是控制感染的重要环节[2]。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在配药、穿刺、拔针等环节严格规范操作, 静脉穿刺不成功, 未更换针头, 也可直接把针头滞留的微粒引入静脉引起输液反应[3], 所以一旦穿刺不成功应立即更换针头。治疗室每日用含氯消毒剂擦拭室内各种台面及地面, 空气消毒剂每日消毒两次, 每月治疗室细菌检测一次, 减少治疗室及输液间人员流动。大大降低了输液反应的发生率。

1.2.4 注重健康宣教, 张贴温馨提示

注射室不仅是输液场所, 也是医院健康宣教的窗口, 张贴温馨提示, 如常见输液反应的有关知识, 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的有关知识等, 当患者遇到有关健康宣教及疾病预防等问题时, 护士应耐心根据患者提出的有关问题进行解答, 为患者消除或减轻生活中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 促进健康, 提高生活质量。

2 结果

通过几年来的实践, 加强对护理差错高发人群护理安全意识的教育和考核, 强化查对制度, 认真观察每一位患者输液前、中、后的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争取以最短的时间抢救患者。为患者的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大大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 提高了护理质量。

3 讨论

3.1 在当今社会, 服务作为一种竞争手段所得到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 各医疗机构都在强调优质护理服务[4]护士要具备崇高的医疗职业道德, 在工作过程中要有爱心、同情心和强烈的责任心, 同时还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能, 及时准确解答患者及家属的相关疑问, 提高患者的满意率。

3.2 护士要严格遵守无菌原则 在操作过程中按照门诊输液的要求仔细做好“三查七对”, 在输液任务繁重时, 做到情绪稳定, 忙而不乱, 不能心存侥幸, 要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每一件事。

3.3 由于门诊输液患者多, 护士观察范围有限, 因此容易出现输液速度快的现象[5]。护士要加强巡视, 争取巡视一趟兼顾几项护理操作, 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对于门诊患者, 护士不单是治疗护理, 而应细致观察病情变化、输液反应和输液故障等。平时积极协同医生做好各类抢救工作, 不断积累各种急救经验, 便于巡视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立即采取有效措施, 如:关掉输液器、给予一定浓度的氧气、合适的体位、抗过敏药、强心药等, 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

3.4 护士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门诊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稳定的心理情绪, 同时要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让患者及家属满意。

摘要:目的 门诊注射室护士应具备丰富临床经验和扎实基本功, 提高患者满意率。方法 严格查对制度, 注重于患者的沟通交流结果, 严格消毒隔离, 规范输液流程。结果 及时发现病情变化, 为抢救患者赢得宝贵时间, 保障了患者的输液安全。结论 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 护士掌握一定的工作方法和技巧, 患者及家属满意率大幅提高。

关键词:注射室,输液,体会

参考文献

[1]李清华, 耿荣, 宋红艳.儿科门急诊输液安全管理.中国护理管理, 2009, 9 (9) :11-12.

[2]王玉娟, 马晶, 郭玉, 等.中心静脉置管细菌培养分析及护理对策.中国护理管理, 2006, 6增刊:345-346.

[3]吴惠平, 罗伟香.护理技术操作并发症及处理.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4, 8:38.

[4]江静云, 戴长娟, 郭健.临床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的认知探讨.国际护理学杂志, 2009, 28 (7) :983-985.

注射室年终总结 篇5

二、加强护理人员思想教育,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对患者尽可能使用文明用语,积极推广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提高病人满意度。

三、5月3、4日随领导到白色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参观学习。回院后,针对参观所获,认真落实创等工作,完善资料。

四、进一步落实核心制度,规范护理操作规程,加强细节管理,防范不良事件发生。

五、组织科室两名护士参加“5.12”护理部举办的“婴儿抚触”比赛,虽只获得鼓励奖,但对于提升护理人员的自我展现能力起到了促进作用,深入了对优质护理的理解。

六、应护理部、感控科的工作布署,成立了手足口病输液室,相对隔离了手足口病患儿的各种治疗,并对家长进行相关知识宣教。

七、对护理人员进行青霉素皮内注射、密闭式静脉输液两项操作培训,并参加了护理部进行的“成人徒手心肺复苏术”的考核,全科人员参考率100%,合格率100%。

八、上半年科室共进行护理业务学习8次,三基理论考试1次(参加护理部考试6次),护理技术操作考核2次。

九、完成第一、第二季度“病人最满意护士”评选活动。

注射室护理 篇6

【关键词】注射室;相似药物;药物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87-02

门诊注射室承担着全门诊的输液及注射治疗,护理人员每天接触的药物品种繁多,而今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各种新型药品也被大量引进医院,同时也出现了大量形似、音似的药物,以及许多规格的同一药物,门诊注射室的护士每天面对不同科室不同病种患者的用药,在使用中一旦疏忽大意,便极易导致用药错误。我院注射室2013年7月我院注射室针对上半年注射室相似药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收效良好。具体如下:

1临床资料

2013年1月至2013年6月期间,包括已杜绝和已发生的与药物相关的护理质量问题共11起,与相似药物相关的有8例(包括已发生的2例不良事件),占总数的72.7%。其中,因药房发放错误,且药物形似接药护士未核对出的有3例,占与药物相关总数的37.5%;

药物音似且形近的有3例,占与药物相关总数的37.5%;同一药物不同规格发生剂量错误的1例,占与药物相关总数的12.5%;注射用水剂量错误的1例,占与药物相关总数的12.5%。

2存在的问题

2.1 药物相似

2.1.1 看似药物:药瓶的大小、形状一样,瓶体标签、瓶盖颜色相似。如:济特与地塞米松(粉剂),瓶体大小一致、瓶体标签高度相似,仅瓶盖颜色不一,如同时去除塑料瓶盖,则易混淆;新克君与特灭茵,均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外包装基本一致,仅商品名和剂量不同;林可宏与丽科伟,均为更昔洛韦,包装基本一致,但剂量不同;开文通与沐舒坦,包装完全一致,但药物不同,开文通为改善微循环的药,沐舒坦为化痰平喘的药;川威和褀利,药物相同、剂量相同、包装外形一致,仅药名不同;优他能与普妥利康,包装外形相似,但优他能为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普妥利康为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

2.1.2 听似药物:读音相似,但药物不同。如新克君与新治君,前者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后者为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治君与新治君,均为哌拉西林舒巴坦钠,但剂量不同;贝科能与鑫贝科,均为复合辅酶,但前者剂量为100单位/支,后者为200单位/支。

2.1.3 一品多规药物:同一药品不同规格。乐满妥(头孢孟多酯)分0.5g/支、1g/支和2g/支三种剂型,其中0.5g/支为1g/支和2g/支,外包装分别为黄色、绿色和蓝色;长春西汀分10mg/支、20mg/支、30mg/支三种剂型,外包装分别为绿色、黄色和紫色;奥德金(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分0.2g/支、0.4g/支和0.8g/支三种剂型,外包装分别为绿色、深蓝和天蓝色。

2.2 人员管理

2.2.1 护理人员给药风险意识培训不足,看似、听似、一品多规的药物未列表统一培训。且未严格执行三查七对。

2.2.2 注射室输液区类似于流水线作业,工作琐碎,干扰多,易疲劳,且高年资护士居多,疲劳作业情况下,容易凭印象做事,或者完全依赖前期核对,而未再次认真核对,从而将药物混淆。

2.2.3 注射室工作岗位为白班岗,经常会有哺乳期护士到注射室轮岗,于是注射室部分人员不能相对固定,每年都会有轮转护士,因此工作中会出现部分护士业务不太熟悉,加之年资较低,专业知识也相对薄弱,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全,药物名称、用途、性质、作用、外包装不甚了解,容易发生失误。

2.2.4 医生医嘱开具不规范,电子医嘱单名称或剂量不清晰,有时会出现病历与医嘱不一致的情况,如不仔细核对所有药物,难以发现该问题,只按医嘱单核对有时也会出现错误。

2.2.5 药房工作人员有时也会出现发药错误,病人将错领的药带入注射室进行交药注射,如果注射室护理人员注意力稍不集中,加之依赖心理,会继续错用而犯错。

3对策

3.1 健全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根据医院相似药品目录查找注射室常用药物中存在看似、听似、一品多规情况的所有用药,并拍成对比图片,制作成图片上墙,加强核对。以避免混淆。

3.2 加强培训,利用晨会和开展专门针对性地业务学习,将近似药物的包装、名称、剂量、用法、禁忌等进行对比学习,加强印象。尤其是对新进护理人员,加强药物知识培训,提高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用药原则的自觉性。

3.3 不断更新药物知识说明本,放于固定处,便于护士及时了解新进药物的使用方法,不断更新所掌握的药物知识,以适应不断丰富的临床用药。

3.4 重视风险教育,强化护理人员风险意识,对领取、存放、摆药、配药、给药的每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与干预,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管理制度警示鸣钟,改变管理理念,营造主动上报不良事件氛围[1]。

3.5 对于不良事件采取无惩罚、鼓励上报政策,一旦发生相关不良事件,采取根因分析法,对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采取可行性措施以规范流程从而避免再次发生同类事件。

3.6 设立药品安全管理质控员,加强对相似药品的安全刮泥,结合病区特点,筛选科内常见相似药品的品种,找出相似药物使用中安全隐患,培训护理人员,掌握易混淆药品的辨别知识,加强监测易混淆药品的控管,层层把关,纠正各环节中可能出现的混淆差错[2]。

3.7 建立三级质控,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用药安全,引导护理人员自觉遵循医药法律法规及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工作责任心,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杜绝用药差错的发生[3]。

4效果

2013年7月至11月底,无用药不良事件发生,即使在第一环节发生失误,也能在下一环节杜绝,护士对安全用药的风险意识增强。通过晨会提问,每日抽查发现每位护士基本能熟练掌握科内相似药物的相关知识,并在接触到该类药物时提高警惕,加强辨识。

5讨论

5.1 制定类似药品清单,制作并悬挂对比图片,对提高护士对近似药物的辨识能力能起到明显的作用,通过图片可首先从感官上加强辨识。

5.2 加强对科内护士,尤其是新入科护士、低年护士安全用药知识的培训,评估安全用药能力,提高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用药自觉性,提高护理人员严格遵守安全用药自觉性,提高护理人员对相似药品认知有效保障用药安全[4]。

5.3改变管理理念,高度重视药品安全,引导护理人员充分重视安全用药,加强风险意识,强化每一环节的核对工作,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5.4 外观和读音相似的药物在临床使用中很容易造成差错,因此,加强药物的安全管理,强化风险意识,强化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类似药物的辨识能力,拓展药物相关知识,引导护士规范操作,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对于用药的每一环节层层把关,是提高临床用药安全、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王波.病区相似药品安全管理存在问题与对策[J].大家健康,2013,7(2):190-191.

[2] 蒋银芬,杨如美,修伟军,等.229起护士给药错误分析及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1):62-64.

[3] 郭晓艳,徐芳.避免临床用药差错的护理防范措施探讨[J].护理研究,2003,17(4):226-227.

门诊注射室护理纠纷原因分析与防范 篇7

1 临床资料

2001年12月—2011年12月门诊注射室发生护理纠纷78例, 男32例, 女46例;其中, 因服务差24例, 护患沟通不和谐16例, 业务技能差10例, 违反护理操作规程及制度8例, 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4例, 责任心不强5例, 护士人手不够9例, 病人期望值过高2例。由此可见, 护理纠纷的发生与护士的服务意识、沟通能力、知识技能、工作责任心等因素密切相关, 应引起每一位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

2 原因分析

2.1 护士方面的因素

2.1.1 服务观念落后

目前部分护士思想素质不高, 服务意识淡薄, 还没有完全适应现代医学模式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由于门诊病人多, 病种复杂, 护理工作量大, 有的护士对病人的疼痛呻吟已司空见惯, 缺乏同情心, 不主动迎接病人。面对病人及病人陪护有疑问时, 没有耐心多做解释, 表现出不屑一顾的神情, 这就导致了病人及家属对护士产生不信任感, 从而易引发护患纠纷。

2.1.2 法律意识淡薄

护理人员法律意识普遍淡薄, 特别是缺乏与护理有关的法律知识[1], 思想观念没有因为目前社会对医疗质量、护理服务的提升而转变, 只注重防范治疗上的缺陷, 忽视其他护理行为与法律的关系。

2.1.2.1 忽略病人的知情权, 未尽到告知义务

病人作为特殊消费者, 有权了解所患疾病的治疗、护理方案及风险。护士只注重执行医嘱, 在进行各项操作前未尽到告知义务, 如药名、剂量、副反应、组数及相关注意事项等未让病人知晓, 病人如感觉到不适就会猜疑和不满。

2.1.2.2 文书书写不规范

有的护士对护理记录的法律效力认识不足, 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对观察的病人未及时准确记录病情变化、治疗护理情况及效果, 甚至不能准确使用医学术语, 或医护记录不统一, 存在伪造外出病人生命体征等现象, 一旦发生纠纷, 护士将处于不利的诉讼地位。

2.1.2.3 护理行为不规范

违反护理规章制度和操作流程, 为了尽快完成任务, 简化护理程序。在输液和注射操作时未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不严格遵照医嘱控制输液速度, 不按时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变化, 不认真交接班等, 引发严重的不良后果。

2.1.3 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差

有的护士专业知识不熟悉, 不能根据病人的病情变化做出及时、正确的护理判断而耽误治疗或抢救;有的护士操作技能不熟练, 反复为病人穿刺, 不仅增加了病人痛苦, 还会引起病人的心理焦虑和不信任。

2.1.4 责任心不强

少数护士工作态度不严谨, 心存侥幸, 工作中不积极、不主动、不适应现代的医学模式、不严格按规章制度和护理操作规程去做。认为护士只是完成操作而忽视认真查对医嘱、认真填写输液卡、按时巡视病房、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等相关的护理, 导致护理不到位, 因而不能及时发现病人的病情变化, 没能及时和病人进行有效沟通, 致使病人和病人陪护对护士的工作产生质疑。

2.1.5 护患之间缺乏有效地沟通

少数护士由于思想观念未转变, 不根据病人的特征进行礼貌性称呼。护理操作前没有细心解释, 操作过程中未能注意病人或病人陪护的焦虑心理和情绪变化。当遇到静脉穿刺未能一次成功又没有道歉, 缺乏及时有效的沟通, 导致护患纠纷。

2.2 管理方面的因素

2.2.1 管理体制与护理需求不协调

医院的各种管理制度很多, 但难以落实, 主要是责、权、利不一致, 最终决定医务人员工作业绩的就是经济收入。作为注射室的工作, 需要技术和服务的统一, 工作琐碎, 很多的服务没有收费项目, 而有收费项目的各项技术操作收费标准也很低, 护士的劳动价值得不到体现, 导致他们心理失衡, 服务质量下降, 最终引起病人不满。

2.2.2 护士配置人员不足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扩大了服务范围, 增加了工作量。基层医院重医轻护, 为了节约护理成本, 没有按要求增加护士, 造成护士超负荷工作、身心疲惫, 在付出大量的体力和脑力劳动后却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而产生矛盾心理, 致使治疗和护理难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2.3 病人方面的问题

2.3.1 病人的期望与医疗水平的差距

病人和病人陪护怀着焦急和期盼的心情来到医院, 就是希望医护人员技术高超, 尽快解除病痛。但医学发展有局限性不可能药到病除, 医务人员诊疗水平也参差不齐, 当其护理、解释不一致或不到位时, 易造成病人和病人陪护不理解。病人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不理解, 常拿医疗服务与星级宾馆服务进行比较, 往往心存不满迁怒于护士。

2.3.2 缺乏自身修养, 治疗不配合

基层医疗服务对象大多数来自农村, 文化水平低, 对护士的解释、告知、健康教育等不理解, 致使治疗护理不配合。

2.3.3 维权过度

随《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等多项法律法规的实施, 维权意识显著增强, 其中部分病人不顾医疗服务消费的特殊性, 将自己放在商品消费的位置上, 在抢救疑难、危重病人时极易提出不合理要求而引起纠纷。

2.3.4 其他因素

由于新技术不断引进及新药的应用, 医疗费用增长, 与病人的经济承受能力产生矛盾。有的病人担心护士药物错用、少用, 穿刺一次性不能成功, 担心医嘱错误、药房发错药等。因此, 在治疗过程中病人极易与护士产生矛盾, 导致纠纷的发生。

3 防范措施

3.1 加强培训, 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

3.1.1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增强服务意识

利用每月的护理业务学习时间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 转变服务观念, 提供优质服务, 树立“以人为本,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病人提供舒适的服务, 如治疗环境干净、整齐、安全, 在墙壁上挂有彩色宣传画, 安置空调、电视机等, 给病人建立一个温馨的治疗空间。同时要主动接待和关心病人, 向病人多做与疾病有关的解释和说明;推行护理工作文明服务用语;与病人和病人陪护交流时要讲究语言艺术, 体现尊重、关心、体贴、爱护病人;多进行换位思考, 尽可能地满足病人的合理要求, 以病人的满意作为护理工作的目标。

3.1.2 加强法律知识培训,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维护病人和自身的合法权益

认真学习相关法律知识, 使护理人员树立法律观念, 做到懂法守法。善于发现护理工作中与法律相关的潜在问题, 用法律规范自己的言行, 克服随意性。特别是对《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护士条例》《护士管理办法》等与护理人员关系密切的法律知识的熟悉, 从实际案例的分析中吸取教训, 提高护士的自我保护意识[2]。并把自我保护意识与救死扶伤及社会责任感紧密结合起来, 在工作中, 既要做到自我保护, 又要给病人提供满意的服务。如果一旦发生护理纠纷, 必须时刻保持头脑冷静, 耐心倾听病人的倾诉, 多做解释, 尽量化解矛盾。同时要及时完善相关记录, 保管好病历资料, 学会运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3.1.3 加强业务培训, 提高护士的业务水平

在护理工作中, 很多纠纷的发生都与护理技能有关, 因此, 加强护理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护理技能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医疗体制的改革, 需要及时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 不断充电。重点加强心肺复苏、过敏性休克的抢救及各种急救仪器的正确应用等内容的培训, 以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娴熟的操作技能。我院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进行培训, 不定时进行抽查。

3.1.4 培养责任心, 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建立完善的护理工作制度, 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 严格要求自己, 培养慎独精神, 增强责任意识。护士实行循环排班, 全面负责;将抢救流程、查对制度等上墙, 让每位护士牢记于心, 正确实施;对肌肉注射、静脉滴注的病人, 要及时做好相应的指引工作, 粘贴注射需知、告知制度;病人做各种注射时, 除了特殊医嘱外, 尽量不要空腹;需做药物过敏实验的病人, 在皮试及注射后20 min, 请勿离开注射室;为病人用药前, 应常规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 以确保用药的安全;在接收病人注射单和药物时, 应与病人当面检查数量和质量, 严格查对医嘱与注射单的药物名称, 查看剂量用法是否相符;建立治疗登记本, 确保有章可循;落实查对、配药、执行签名制度, 明确责任;对输液中的病人, 要随时查看病人注射部位有无肿胀、液体走空, 并询问病人有无不适, 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通过这些方式, 可以增强护士的工作责任感, 减少或避免差错事故的发生。

3.1.5 提高护士的沟通能力, 促进护患关系

良好的沟通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护士要热情接待每位病人, 态度诚恳, 从内心深处接纳病人;语言文明, 着装整洁, 姿态优雅, 情绪稳定, 用礼貌性用语与病人交流, 并根据病人的自身特点灵活地掌握说话的分寸。护士要用关心、爱护、理解病人的态度进行沟通, 掌握病人的身心需求, 同时也可使病人充分地了解护理工作的特点、性质及疾病的基本知识, 使护患双方之间取得相互的信任、理解, 以减少误会、猜疑及护患纠纷的发生[3]。对于年轻护士说话生硬、不善于沟通的问题, 采取用实际案例分析和年长护士以身示教的方法, 使他们不断提高沟通能力。

3.1.6 加强护理文书书写规范的培训

护理文书是病人获得救治情况的真实记录, 是评价治疗护理措施及效果的科学说明, 是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重视护理记录的书写, 要求护士书写工整, 病情描写确切, 重点突出, 记录及时。要准确记录就诊时间、病情变化时间、抢救或死亡时间等, 同时妥善保管医疗护理文件, 以备举证[4]。急症病人的抢救时护士执行口头医嘱, 不能立即完善护理记录, 应在正确及时地执行医嘱后, 用备用纸做简要记录, 在力所能及的时间内记下必要的内容, 为抢救补记护理记录提供可靠的依据, 并且与医生沟通, 有效地避免医护文书不一致而引起的纠纷。

3.2 加强管理

3.2.1 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和护理质量考评制度

科室要配备足够的护士, 护士长遵循能级对应、满足病人需要的原则安排班次, 明确各班的岗位职责;按医院《质量标准》建立完善的考评制度, 将考评的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 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

3.2.2 加强危重病人管理, 提高护理质量

危重病人的护理是科室护理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它直接反映了护理质量, 也是护理纠纷最易发生的环节。在注射、输液的过程中, 由于药物的过敏或疾病原因, 发病突然, 病情进展快, 一旦发生病人陪护很难理解, 所以要做好病人陪护情绪的疏导工作, 组织人员积极抢救。同时教育护士解答、护理要有耐心, 要理解病人陪护心情, 防止与病人陪护发生语言冲突, 从而减少纠纷发生[5]。

3.2.3 医院要加强其他科室的管理, 提高服务质量

有些护理纠纷是因病人对其他医务人员服务不满, 如收费有误、药师发错药、医生开错药等, 病人对他人的不良情绪发泄到护士身上。医院加强管理, 让每个医务人员增强服务意识, 尽职尽责, 减少护理纠纷的发生。

4 小结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人们的维权意识不断增强, 护士要认真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侵权责任法》《护理技术操作常规》等知识, 增强法律意识和服务意识。近年来我院院科两级通过加大护士管理和培训力度, 提高护士综合素质, 改善服务态度, 为病人提供高标准、全方位、多层次的服务, 从而密切了护患关系, 减少了护理纠纷。

关键词:护理纠纷,原因分析,防范

参考文献

[1]巴桑邓珠, 眭万琼.护理人员法律意识现状及应对措施[J].护理研究, 2005, 19 (1B) :135.

[2]马平仙.急诊科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J].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07:168-169.

[3]蒋进枝.急诊护理隐患管理的应对措施[J].中国中医急症, 2010, 06:1054-1055.

[4]邓晓莉.急诊科护理纠纷主要原因分析与防范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 2010, 04:119-120.

注射室护理 篇8

1 安全隐患分析

1.1 药物因素:

门诊注射室内药物种类繁多, 尤其是新药不断增加, 药品存在多种名称、多个厂家, 在执行医嘱过程中容易出现混淆。还有些药物仅一字之差, 但治疗效果却完全不同, 在使用过程中稍不注意即会引起医疗纠纷的发生。另外, 有些新药虽可以使用, 却尚未列入配伍禁忌查对表中, 使用过程中若出现配伍禁忌, 也会造成不良后果[3]。

1.2 患者身份查对失误:

由于门诊注射室流动患者多, 同姓、同名、同龄患者比较容易出现, 加之部分患者视力、听力下降, 语言不通, 反应不灵敏, 且环境嘈杂, 查对患者姓名过程中容易应答错误, 导致输液错误时间的发生。

1.3 技术不精:

多数门诊护士文凭不高且上进心不强, 基本功不扎实, 理论知识老化, 受外界影响经历不集中的现象都容易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发生, 增加患者的痛苦, 尤其是婴幼儿。在输液过程中没有巡视, 也容易造成药物外渗、局部肿胀, 加重患者的痛苦。

1.4 医嘱方面:

门诊注射室内患者来自不同科室, 医嘱来源复杂, 由于不同医师书写方式、习惯的不同, 可能造成护士难以辨认。有些医师漏开皮试及药物剂量超过书名书中规定剂量都给护士的工作造成困难, 容易产生安全隐患或延长患者等待时间。

2 安全防范措施

2.1 提高穿刺技术:

我院按时对护士的技术进行培训, 加强并更新理论知识, 提高护士的基本功, 对穿刺技术进行考察, 对工作中出现穿刺失败的护士进行批评, 要求技术精湛的护士传授经验, 指导技术较差的护士。

2.2 提高认真程度:

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4], 加强护士的责任心, 减少患者身份查对失误和输错药物的现象, 注射前观察药物的颜色、性状以及有效期, 严格无菌操作技术, 使用一次性输液器和注射器, 加药过程中观察药物是否完全溶解, 确保药物安全。穿刺后及时处理废弃的医疗用品, 防止针头扎伤患者等。输液过程中应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或肿胀, 出现异常时及时处理。

3 护理措施

3.1 心理护理:

患者注射药物前多会关心自己的病情和药物的名称、作用等, 这时应耐心讲解, 安抚患者的情绪, 如出现恐慌、害怕时, 可以转移患者注意力或积极交流, 注意仪表、仪容和精神状态, 始终保持微笑, 赢得信任。倾听患者的心声, 换位思考, 了解其需求, 并积极主动的解决, 提高其自信心。对于婴幼儿可以给予玩具或表扬, 取得其好感和信任, 如第一次穿刺失败, 应及时道歉, 表达歉意后再次穿刺, 两次失败后应更换护士进行穿刺, 注意静脉保护。

3.2 环境护理:

保持门诊注射室内环境清洁、安静、健康, 按时通风, 保证其湿度、温度的适宜, 采用维C循环风和紫外线消毒机定时对治疗室、输液大厅进行消毒, 每天2次, 每周空气培养一次, 做好消毒记录。在输液高峰期安排人员维持秩序并安抚患者情绪, 缩短患者等待时间, 加强满意度。

4 结果

经过安全隐患分析、防范措施实施以及护理措施的实施, 减少了医疗纠纷和投诉率, 患者满意度达到90%以上, 观察期间并未出现医疗事故。

5讨论

门诊注射室不仅是面向社会的窗口, 也是医疗工作的第一线, 其工作质量直接反映了医院的护理质量, 成为很多患者的评价依据。我院对门诊注射室常见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处理, 同时实施护理措施, 希望提高患者满意度, 减少医疗纠纷与投诉率。经过观察与分析发现安全隐患主要包括药物因素、患者身份查对失误、技术不精和医嘱方面, 发生此类原因的最主要因素为护士工作态度不认真、穿刺技术较差, 我院制定相应的规定, 对护士的专业知识及技术进行考察, 提高护士团队的质量, 对工作不认真的护士进行批评与处罚, 减少上班期间开小差、思想不集中等现象。在护理过程中, 主要重视心理护理和环境护理, 通过语言、肢体行为等方法取得患者信任, 增加其自信心,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注意注射室内的温度、湿度, 减少患者烦躁的心理, 按时消毒, 预防交叉感染, 在高峰期维持秩序, 缩短患者等待时间。经过以上措施的实施, 护士的穿刺技术普遍提高, 多数情况下能够一次穿刺成功, 减少了患者的痛苦, 经过沟通, 了解多数患者的心理, 满足其需求, 提高了生活质量, 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 同时将患者满意度提升到90%以上, 观察期间没有出现医疗事故, 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与信任, 实践证明, 以上安全隐患分析与护理措施实施有效可行, 应该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作伟, 于忠哲, 朴顺爱.护理安全管理在门诊注射室护理安全隐患防范措施应用中的探索与实践[J].中外健康文摘, 2014, 11 (8) :243.

[2]于艳利.门诊注射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主要防范措施[J].吉林医学, 2014, 35 (3) :151.

[3]蒋萍娟, 邓丽燕.门诊注射室的常见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全科护理, 2012, 10 (28) :39.

注射室护理 篇9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2月~2016年2月本院中心注射室进行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5例。观察组中男35例, 女20例, 年龄21~55岁, 平均年龄 (36.22±11.24) 岁。对照组中男28例, 女27例, 年龄20~55岁, 平均年龄 (36.32±10.18) 岁。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家属知情同意。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以进行比较。见表1。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实施人文关怀, 具体如下: (1) 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注射前, 对患者进行探视, 加强人文关怀, 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 注重文明用语和语气的亲切性, 认真倾听患者的主诉。并注重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 当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时, 及时沟通, 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另外, 给患者讲解的治疗的相关知识, 提高患者对治疗的配合度。 (2) 注射护理中的人文关怀, 注射治疗即将开始时, 护理人员应该准备好治疗所需的仪器和设备, 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该保持亲切的态度, 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安慰;在实施注射时, 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协助, 调整患者姿势以便于治疗的开展, 告诉患者放松, 身体有异常时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把患者的衣扣、领口、裤带等解开, 以方便患者的放松及呼吸。如果患者使用了腺体分泌拮抗类药物, 患者情绪过于紧张, 护理人员可以给患者讲解其他方面的事情, 转移患者的注意力, 在治疗时, 患者可能会因为裸露身体而感到难堪, 护理人员应该把患者裸露在外的身体盖好, 防止着凉, 并耐心安慰患者, 对患者进行鼓励。让患者感受护理人员的关怀, 增强患者信心, 在治疗完成后, 护理人员应该及时保护患者的隐私。另外, 护理人员应该为患者营造安静的环境, 对患者实施不同的人文关怀, 给患者讲解治疗的情况。

1.3观察指标应用舒适护理专家Klocabal制定的舒适状况量表对患者的舒适度进行评分, 总分10分, 分数越高, 表示舒适度越高[2]。给患者发放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表, 对患者满意度进行分析。患者满意度分为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等级, 护理满意度= (满意+一般) /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舒适度评分比较护理前,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 (4.94±1.26) 分, 对照组为 (4.89±1.15) 分, 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为 (8.65±1.55) 分, 对照组为 (5.54±2.41) 分,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护理后,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2%, 对照组为83.6%,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3。

3讨论

中心注射室是开展医疗工作的主要场所之一, 中心注射室中的护理质量关系到中心注射室工作的能否顺利开展, 也关系到医疗工作的效果。目前, 探求一种科学、有效的中心注射室护理措施已经成为临床护理工作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3]。

近年来, 人文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 患者及其家属对中心注射室护理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护理人员不但应该加强中心注射室方面的护理, 还应该注重患者生理、心理等方面的人文关怀, 在中心注射室护理中加强人文关怀, 不但关系到治疗疗效, 而且关系到注射护理的整体质量[4,5]。人文关怀作为一种比较新颖的护理理念, 人文关怀强调尊重患者的核心利益, 从尊重患者意愿、满足患者各项护理需求等方面入手, 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以提高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度。另外, 人文关怀的“精髓”在于以患者为中心在充分考虑患者需求的基础上, 在整个围治疗期间给予患者各个方面的人文关怀, 让患者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 不但有利于提高患者参与治疗及护理的依从性, 而且有利于减少治疗中的医院纠纷, 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

在中心注射室护理过程中加强人文关怀、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已经成为当前提升中心注射室护理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临床上及中心注射室护理人员应该认识到人文护理的重要意义, 不断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及服务质量, 并逐渐扩大人文关怀在中心注射室护理中的应用范围, 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舒适的护理服务。

本次研究中, 应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对照组进行护理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给予观察组患者人文关怀, 结果显示, 护理前,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 (4.94±1.26) 分与对照组 (4.89±1.15)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 (8.65±1.55)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54±2.41) 分, 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综上所述, 在中心注射室的护理中, 加强人文关怀能够实现良好的护理效果, 不但能够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而且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进而使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到有效提升, 临床上应该积极把人文关怀应用到中心注射室护理中。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中心注射室实行人文关怀的护理方法。方法 110例中心注射室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每组5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文关怀。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 (4.94±1.26) 分与对照组 (4.89±1.15) 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护理后, 观察组舒适度评分 (8.65±1.55) 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5.54±2.41) 分, 且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8.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6%, 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在中心注射室护理中加强人文关怀, 能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保证治疗顺利进行, 提高治疗疗效, 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关键词:中心注射室,人文关怀,护理方法

参考文献

[1]龙献忠, 钟和平.人文关怀视野下的高校对话德育及其建构.高等教育研究, 2012 (1) :86-90.

[2]刘义兰.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加强人文关怀的思考.护理学杂志, 2012, 27 (9) :1-2, 26.

[3]杨甜甜, 周艳, 赵梦媛.5种核心期刊刊载人文关怀护理研究的文献分析.护理学杂志, 2013, 28 (7) :85-87.

[4]张丽华, 郑海英, 邓桂萍, 等.人文关怀护理行为感知的研究现状.护理学杂志, 2013, 28 (21) :91-94.

注射室护理 篇10

1 对象与方法

1. 1 对象2014 年8 月至2015 年8 月在我院门诊注射室输液患者2 261 例患者, 从中选取200 例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各100 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62 例, 女性患者38 例, 年龄12 ~ 75 岁, 平均年龄51. 5 岁, 用药时间2 ~ 8 d, 平均用药时间4. 1 d, 观察组中男性患者63例, 女性患者37 例, 年龄12 ~ 73 岁, 平均年龄51. 6 岁, 用药时间2 ~ 7 d, 平均用药时间4. 1 d, 两组患者均排除重症心脑血管疾病, 重症过敏患者, 精神障碍患者。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用药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对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 05) 。

1. 2 方法对200 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和不良反应进行详细统计和分析。对照组患者100 例, 均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 主要是常规进行静脉穿刺, 口服用药的发放和肌肉药物注射, 药物皮试操作等。观察组患者100 例, 常规护理干预同对照组患者, 同时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措施, 对治疗用药时间、用药剂量等情况进行详细的讲解, 患者的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 讲解用药不良反应等情况, 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和心理压力。开展舒适措施干预, 在注射室设施舒适座椅、躺床和设置开水壶等, 对特殊患者应安置单独的观察床, 对无家属看护的患者应安置在多人位置, 使其他看护患者家属能够帮助和观察患者的情况, 一旦发生异常, 及时告知护士患者情况[1]。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进行满意度问卷调查。

1. 3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输液反应过程中出现疼痛、静脉炎、过敏性皮疹、头晕、晕血、晕针等药物反应的情况。患者的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内容包括工作人员的态度, 操作技术, 以及是否满足患者的需求等内容。总分为10 分, 1 ~ 4 分为不满意, 5 ~ 7 分为一般, 8 ~ 10 分为满意。

1. 4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 0 进行数据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检验, 以P <0. 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主要使用药物为长效青霉素, 甲强龙针, 地塞米松, 源纤安, 凯韦可, 头孢类, 罗氏芬等药物。200 例患者中共出现头晕反应6 例, 罗氏芬皮试试验阴性, 输液中过敏性皮疹反应2 例, 疼痛3 例, 静脉炎2 例, 晕针9 例, 晕血4 例。对照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平均满意度得分为 ( 6. 8 ± 0. 6) 分,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平均得分为 ( 9. 1 ± 0. 4) 分。其中观察组患者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 P < 0. 05) 。见表1。

3 讨论

门诊治疗患者主要是进行药物静脉滴注治疗, 最常用的药物是抗生素类药物、激素类药物, 常规使用药物为长效青霉素, 甲强龙针, 地塞米松, 源纤安, 凯韦可, 头孢类, 罗氏芬等[2]。应更好地降低其临床不良反应, 增加用药安全性, 门诊注射室输液治疗主要不良反应有过敏性皮疹, 头晕, 疼痛, 晕针, 晕血等。随着现代护理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护理工作不再是一种单纯的技术操作, 而是满足患者心理和生理的一项重要手段。舒适护理是社会对护理质量期望值提高的产物, 也是精神生活的不断提高, 将舒适护理模式运用到门诊输液不良反应的护理过程中, 能够为患者提供完善的人性化护理活动[3], 改变传统的医疗模式, 从只注重治疗疾病、轻视患者感受的单一护理模式转变为同时注重疾病的治疗和患者的感受, 可以有效地改善和稳定患者的情绪。总之, 针对门诊输液产生的不良反应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特别注意使用舒适护理措施效果较好, 能够减轻患者的病痛, 改善患者的病情、疾病预后情况[4]。

门诊注射室护士应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 查对制度, 严密观察患者输液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及时发现, 告知医师处理, 从而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及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综上所述, 对于门诊注射室输液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药物为抗生素、肾上激素, 发生比例较低, 在加以心理护理等干预措施下可有效的缓解, 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 因此抗生素、肾上激素类药物应用时应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可有效的缓解症状和体征, 增加护理满意度, 适宜在门诊应用开展。

参考文献

[1]王艳, 杨英.门诊注射室输液安全的护理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2, 6 (1) :107-108.

[2]周艳馨, 王晨, 杨丽春.门诊注射室患者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黑龙江医学, 2009, 33 (7) :545-546.

[3]郑桂芳, 蒲江华, 廖素清, 等.门诊输液不良反应的观察及对策[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1, 20 (13) :52, 54.

上一篇:集体林权登记下一篇:预裂控制爆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