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中医诊治体会

2024-05-30

慢性胃炎中医诊治体会(精选十篇)

慢性胃炎中医诊治体会 篇1

关键词:葛根素注射液,慢性脑供血不足,头晕,失眠

慢性脑供血不足 (CCCI) 是临床常见病, 多发病。它是指各种原因导致大脑出现慢性的广泛的供血不足, 引发脑部缺血缺氧而出现一系列脑部功能障碍为临床表现的疾病,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葛根素具有扩张血管, 降低血黏度等广泛的药理作用, 是一种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的有效药物。本院对2008年8月至2010年1月就诊的96例CCCI 患者运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 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共96例, 随机分为观察组 50 例, 其中男性 24 例, 女性 26例, 年龄 41~82岁, 平均 (62±6.3) 岁, 病程2~9年, 合并有冠心病 13 例, 高血压 11 例, 糖尿病 9例, 颈椎病 3例。对照组 46例, 其中男性 21例, 女性25 例, 年龄 42~83岁, 平均 (63±5.8) 岁, 合并有冠心病 15 例, 高血压 11 例, 糖尿病 13例, 颈椎病 7 例。

1.2 临床表现

①表现为头重、头晕、头痛或伴失眠、记忆力下降等自觉症状;②神经系统未见脑的局灶定位体征;③眼底动脉有硬化改变;④头颅 CT 或 MRI 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血管性器质性改变;⑤TCD 检查有脑动脉硬化及循环障碍的证据;排除引起上述自觉症状的其他疾病。排除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患者, 有出血倾向的患者, 治疗不满 1 个疗程, 对葛根素注射液过敏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西医治疗原则, 采用常规治疗方法, 给予能量合剂, 取肌苷0.4 g、维生素B 60.1 g、辅酶A 100 U、维生素C 2.0 g、三磷酸腺苷40 mg, 加入10%的葡萄糖 (葡萄糖患者用9%的生理盐水) 500 ml静脉滴注, 1次/d, 连用5 d。二组患者伴基础病, 给予控制血压、降血糖等治疗。在上述基础上, 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片, 每次20 mg, 3次/d, 口服。观察组给予葛根素 400 mg 加入 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 1次/d, 连续14 d。

1.4 疗效标准

病情分级:观察患者头晕、头重、失眠的临床缓解程度和时间, 将头晕、头重、失眠按病情分为轻、中、重 3 级。重度:卧床, 影响正常生活, 彻夜不眠, 不能胜任工作, 严重影响生活, 需要药物治疗。中度:影响工作, 但部分生活自理, 睡眠不足 5 h, 需要药物治疗。轻度:发作性头晕, 头重, 睡眠易醒, 尤其晨醒过早, 但不影响工作, 休息后可好转, 不用服药。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1]治愈:症状基本消失;显效:病变程度改善2级;有效:病变程度改善, 1级:无效:症状无改善。

2结果

治疗结果:观察组50例患者, 治愈15例, 显效20例, 有效12例, 无效3例, 临床总有效率 94%;对照组46例患者, 治愈12例, 显效15例, 有效10例, 无效9例, 临床总有效率是80%。

3讨论

葛根素源自传统中药豆科植物野葛干燥根提取的单一成分新药, 主要适用于心脑血管病的治疗。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它能扩张冠状动脉和脑血管, 显著改善缺血组织的血供, 能够降低胆固醇, 降低血液黏度, 降低血浆儿茶酚胺浓度, 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 阻滞细胞膜钙慢通道的开放, 提高脑耐缺氧能力, 有效保护脑细胞等作用[2]。其机制可能为葛根素能够降低血小板表面活性, 增加血小板内 cAMP含量, 减少血栓烷素 A2的生成, 从而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功能, 能够抑制凝血酶诱导的从纤维蛋白原至纤维蛋白的转化, 提高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活性效应, 从而具有扩张脑动脉, 改善微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的作用[3]。实验研究亦显示:葛根素具有降低血液黏滞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电泳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及血沉等血液流变性指标, 并有扩张微动脉血管, 加快微血管血流速度, 改善微循环的作用。为了进一步了解葛根素治疗后 CCCI 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及脑血管循环情况, 本组资料通过对96例CCCI患者用葛根素治疗14 d后经颅超声多普勒 (TCD) 作血流动力学检查和血液流变学检测, 且与对照组尼莫地平比较。结果显示, 用药后较用药前MCA血流速度增加, RI减少, 从而搏动指数 (PI) 增加;在血液流变学方面, 葛根素有明显改善血液黏稠度、红细胞比容、红细胞电泳率等血液流变性指标, 改善微循环, 增加脑血流量。其对CCCI患者临床症状如头晕、头重等症状明显改善, 从而说明了葛根素注射液治疗CCCI效果明显, 能改善CCCI患者脑动脉的血液供应, 降低异常升高的血黏稠度, 改善脑循环, 为治疗此类疾病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孙传兴.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511.

[2]王文, 张会东, 褶洁, 等.葛根素对SHPSP脑卒中预防和治疗作用的研究.高血压杂志, 2000, 8 (1) :23.

慢性皮肤溃疡诊治心得体会 篇2

【关键词】 慢性皮肤溃疡 中医西医结合 夹脂膏

慢性皮肤溃疡是中医外科常见病、多发病,是以皮肤溃疡为主要临床表现长期不能愈合为临床特征,皮肤组织缺损液化感染坏死的一种体表疾病,此处泛指中医外科疮疡类溃后长期未愈者。由于疮面难以愈合且消耗甚大,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和 经济 损失,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其创面修复是临床一大难题,笔者在祖传中医药知识的基础上结合 现代 医学理论,采取中西医结合加祖传经验治疗此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资料与方法

1.1 诊断评价标准 根据高等 教育 教材《外 科学 》[1]、《中医诊断疗效标准》[2]凡是符合诊断标准的一并纳入,有精神病、恶性肿瘤者不予参加。

1.2 一般资料 自2000~2007年门诊收治或在家换药患者326例随机分组。治疗组177例,男112例,女65岁;年龄3~86岁,平均45.5岁;对照组149例,男106例,女43例;年龄4~83岁,平均43.5岁。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采用夹脂膏合黄蜡膏《医宗金鉴》[3]加减外敷(原方有黄丹、银朱、雄黄等有毒药物去之加入麝香、铜绿、冰片等),隔日换药1次,换药时清洗疮面,有“锁口”的清除“锁口”(祖传经验),对于身体过度虚弱者内服托里消毒汤加减,一般体质饮食调养即可。有特异性感染的应用抗特异性感染药物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1.3.2 对照组 采用清创包扎换药处理,全身及局部应用抗生素,口服营养类药物,有特异性感染的应用抗特异性感染药物,同时治疗原发病,加强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制定。痊愈:溃疡消失或基本消失;有效:溃疡面缩小或溃疡深度变浅;无效: 溃疡同前或加重。2.2 治疗结果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对比

2.3 抗生素应用 治疗组有明显细菌感染的以单一局部外用少许撒于疮面(或不用),对照组全身联合应用抗生素,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现以日用量对比。见表2。表2 两组抗生素应用情况

胆汁反流性胃炎的中医诊治 篇3

肝胃不和型:脘腹痞胀,纳差,呕吐酸苦水,随情绪波动而加剧,动则烦怒,嗳气,叹息,舌红苔薄黄,脉弦。治则:疏肝和胃,降逆止呕。处方:温胆汤合四逆散加减。药用:柴胡10g,白芍20g,茯苓15g,半夏10g,厚朴10g,枳壳10g,香附子15g,陈皮10g,吴萸5g,黄连10g,竹茹10g,郁金10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例:患者,男,40岁,经常晨起恶心,呕吐酸苦水3年,嗳气纳差2个月,曾用中西药治疗时好时坏,胃镜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服用上方3剂症状大减,继服5剂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上方减半夏、郁金,加白术、炒三仙,13剂后复查胃镜炎症消失,未见胆汁反流,临床治愈。

湿热中阻型:胃脘痞满,灼热,呕恶酸苦,舌淡红苔黄腻,脉滑数。治则:清热燥湿,和胃降逆。处方:平胃散合半夏泻心汤加减。药用:半夏10g,厚朴10g,苍术10g,陈皮10g,黄芩10g,黄连6g,枳壳10g,香附子10g,竹茹10g,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沉香10g,莱菔子10g,生姜10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例:患者,女, 52岁, 因胃脘痞闷反复发作,呕酸苦水,灼痛5年,伴乏力,纳差,舌淡苔微黄而腻,脉濡数。胃镜示:胃黏膜充血水肿,散在斑点状糜烂,壁附少许胆汁,黏液池为黄绿色液体,量较多,幽门口松弛,充血水肿,见胆汁反流。诊断为胆汁反流性胃炎,Hp(++)。用上方治疗5天,症状减轻,减去半夏、沉香、黄芩,加蒲公英15g,服5剂症状基本缓解。为巩固疗效,上方减生姜量为6g,加佩兰10g,滑石30g,沙参10g,麦冬10g,继服15剂,上述症状消失,胃镜复查见炎症消失,未见胆汁反流,Hp(-)。

脾胃虚弱型:胃脘胀闷, 恶心, 呕苦水, 或口苦,纳呆, 乏力, 消瘦, 舌淡胖苔白, 脉沉细。治则:健脾和胃。处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药用: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0g,砂仁10g,香附子10g,半夏10g,吴萸6g,黄连10g,厚朴10g,苏梗10g,生姜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例:患者,男,48岁,因胃大部切除术后半年,胃脘胀闷,恶心,口苦呕酸,纳呆乏力,消瘦,大便稀薄,舌淡苔白,脉沉细。胃镜检查示:胆汁反流性胃炎,残胃炎,吻合口炎。治以温中健脾,和胃降逆。用上方治疗7天,症状明显减轻,继用上方减半夏,加陈皮10g,鸡内金10g,蒲公英20g。治疗3周后症状缓解,复查胃镜见炎症消失,未见胆汁反流,临床治愈。

气滞血瘀型:嗳气,善叹息,呕吐苦水,脘腹胀闷,痛及两胁,入暮加重,烧心,嘈杂,舌紫苔白,脉沉弦而涩。治则:行气和血,化瘀止痛。处方:四逆散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用:柴胡10g,赤、白芍各10g,当归10g,川芎10g,生地15g,桃仁6g,红花10g,枳壳10g,牛膝10g,香附子15g,川楝子10g,甘草6g。水煎服, 每日1剂, 日服2次。

例:患者,女,38岁,因脘腹胀闷,呕吐酸苦水半年,加重1周,伴烦躁易怒,烧心嗳气,舌紫暗苔白,脉沉涩。经胃镜示:胆汁反流性胃炎。用上方治疗6天症状减轻,前方减川楝子、桃仁、红花,加半夏10g,生姜10g,丹参10g,郁金10g,服5剂症状消失。为巩固疗效,上方加黄芪30g,党参10g,白术10g,3周后复查胃镜炎症消失,未见胆汁反流,临床治愈。

胃阴不足型:胃脘隐痛,灼热,口苦恶心,干呕口渴,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治则:滋阴养胃。处方:一贯煎加减。药用:沙参15g,麦冬15g,玉竹10g,太子参15g,白芍30g,竹茹10g,花粉10g,半夏10g,当归10g,枳实10g,生姜6g,甘草6g。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慢性胃炎中医诊治体会 篇4

1 病因病机研究

HBV是乙型肝炎的特异性病原体, 具有致病性、传染性、潜伏性等特点, 之所以称为“乙型肝炎病毒携带”是因为邪毒入侵病潜伏在体内所致, 对此, 中医很早就有了认识, 《内经》云:“五疫之至皆相易染, 无问大小, 病状相似”。《瘟疫论》曰:“至于一切杂证, 无因而生, 皆杂气所成”。因此, 可将乙型肝炎病毒携带归属于中医学的“疫毒、疫病”等范畴。

“正气内存, 邪不可干”。正气虚弱, 人体容易受到HBV侵袭, 导致正虚邪实。邪实, 即乙型肝炎病毒。患者感染HBV后, 潜伏体内, 长期携带, 机体出现类似湿邪留滞而缠绵难愈的状况。胡氏等[1]认为本病形成是由湿热疫毒隐伏, 正气不能抗邪所致, 其病变不仅涉及肝, 且多乘胃、克脾、累肾。其病理本质为本虚标实, 即肝郁脾虚为本, 湿热疫毒羁留为标, 气滞血瘀的程度随病程的演变发生不同而变化。祁氏[2]根据前人的经验指出, 当机体正气亏虚、正不胜邪的情况下, 肝脾肾功能失调, 湿热疫毒之邪侵袭, 气血阻滞是ASC的主要病机, 脾肾虚弱是湿毒为患的先决条件, 两者互为因果。邢氏等[3]指出, 肾虚湿热毒邪内伏肝血为本病的基本病机, 湿热毒邪侵犯人体, 肝肾亏虚, 邪毒伏藏至虚之处。秦氏等[4]指出, 毒邪长期留滞于患者体内, 起病隐匿, 病程缠绵, 邪正交争, 损伤脾胃, 日久及肾, 其病机本质是脾肾气虚, 疫毒羁留。赵氏等[5]认为正气虚弱, 邪毒乘虚侵入人体, 气机不畅, 肝气郁结, 肝木悔土, 脾胃运化失常, 水湿内阻, 气虚、肝郁、湿阻三者互为因果。总而言之, ASC基本病机不外乎湿、热、郁、瘀、虚等方面。

2 辨证分型研究

中医学认为:“有诸内必形诸外”, 中医学的治疗基础是辨证分型, 近年研究者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中医证候作了不少探索。王氏等[6]通过辨舌象将42例ASC分为肝郁脾虚型、肝经湿热型、淤血阻络型, 分别予以柴芍四君子汤加味、栀子柏皮汤加味、血府逐瘀汤加味。庄氏[7]对1068例HBV携带者进行的辨病辨证分析, 通过四诊资料总结出肝阴不足、脾胃虚弱、肝脾血瘀、肝胆湿热四个证。邢氏等[5]统计2837份ASC病例, 总结出10种证型:肾虚型、脾虚型、肝气郁结型、肝胃不和型、肝胆湿热型、肝阴虚型、湿热中阻型、湿困中焦型、肝血虚型、血瘀阻络型。其中, 肾虚型包括肾阳虚、肾阴虚、肾气虚、肾精不足;脾虚型包括脾气虚和脾阳虚。刘氏[8]根据《中医体质学分类判定标准》将ASC分为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虚质、瘀血质、气郁质7种类型。由于ASC大多无明显临床表现和体征, 应注意从多方面寻找辨证依据, 从体质和病史上详细了解患者全身微妙变化, 例如, 皮肤腠理的厚薄、疏密、色泽, 鼻、唇、舌、齿、爪甲、毛发的形态, 以及语言气息、举止行为的变化, 以辨阴阳、明虚实、析本质, 为临床辨证用药提供依据。

2.3 专方专药

近年来有不少中医工作者用中医专方专药治疗ASC, 取得一些成就。贾氏等[9]收集140例患者, 随机分治疗组90例:口服增免调肝解毒 (党参、生黄芪、郁金、茯苓、蜂房、山豆根、射干、砂仁、鸡骨草、蛇舌草) 水煎剂, 每日一剂;对照组:口服益肝灵, 每日三次, 每次2片。2个月一疗程, 2个疗程后, 治疗组抗-HBe阴转率80.0%, 抗-HBc阴转率81.1%, HBsAg阴转率85.6%, HBeAg阴转率91.9%, 以上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董氏[10]自拟益气解毒方 (黄芪30g、淫羊藿20g、板蓝根30g、虎杖30g、白花蛇舌草20g、蚤休20g、仙鹤草20g、赤芍30g、砂仁9g, 药物焙干研极细粉, 消毒后装塑料袋备用, 每次15g, 每日三次, 温开水冲服) 治疗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60例, 3月1疗程, 2个疗程后, 痊愈19例, 有效22例, 无效19例, 总有效率68.33%。陈氏等治疗组200例患者给予补肾健脾方治疗, 对照100例患者予以安慰剂。52周后治疗组患者血清HBV-DNA水平明显下降, 与0周及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治疗过程中, 治疗组患者HBeAg和HBsAg均值均呈持续下降趋势, 52周时, 治疗组患者HBeAg和HBsAg均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意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 清热利湿解毒类中药如茵陈、黄芩、苦参、虎杖、白花蛇舌草, 叶下珠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作用, 贾氏自拟扶正解毒汤治疗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500余例, 方中均重用虎杖、板蓝根、白花蛇舌草、土茯苓、黄芩等清热利湿解毒之品。

2.4 中西医结合

目前临床上对于高滴度的病毒复制期的治疗, 除抗病毒外, 还常联合免疫调节治疗, 更有医学工作者在上述基础上常常配合使用中医治疗方法, 疗效更为显著。周氏等自拟绣花针乙型肝炎散 (蚤休、半枝莲、茵陈、土茯苓、山豆根、川连, 蔻仁、青皮、郁金、木香、北芪、苡仁、芡实、泽泻、鸡内金、杏仁、桔梗) 联合蜜糖、左旋咪唑涂剂、乙型肝炎疫苗治疗ASC, 总有效率达67%。杨氏等将ASC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予以微卡+基因工程乙型肝炎疫苗+潘生丁片,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服参虎解毒丸, 疗程均为6个月, 连用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HBsAg、HBeAg、HBV-DNA转阴率高于对照组, 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姬氏等将30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均在三角肌肌肉注射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 每次180ug, 每月一次, 治疗组加自制复方中药 (苦参、叶下珠、刀豆、白扁豆、商路) 每疗程1年, 连续2个疗程。结果显示治疗组HBV-DNA阴转率为89.4%, HBeAg阴转率90.7%, HBcAg阴转率87.4%, HBeAg阴转率88.4%,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2.5 穴位注射

近年来, 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的口服药物的研究外, 一些学者开始利用中医穴位, 进行穴位注射研究, 如黄氏等用干扰素穴位注射联合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 HBsAg转阴率13.2%, HBeAg转阴率50.4%, 抗-HBc转阴率45%, PCR-HBV-DNA转阴率62%。彭氏等取穴: (1) 足三里、三阴交; (2) 肝俞、肾俞; (3) 脾俞、关元俞。每次注射两个穴位, 每穴注射黄芪注射液1mL, 3组交替使用。每周3次, 3个月为1疗程, 并与肌注黄芪、穴注生理盐水两组对照, 总有效率为93.05% (67/72) 。其远期疗效比较稳定 (68/63;92.64%) , 与两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意义 (P<0.01) 。

2.6 心理疗法

随着健康概念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ASC的心理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冉氏对89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 发现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负性心理存在普遍性, 且以带来的心理压力、心理无助、保密心理占有较大比例。结果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均需要根据不同的心里特征、文化程度及家庭成员态度进行心理调理。彭氏等对140例患者应用药物加中医心理疗法或单纯药物治疗, 显示两组在治疗后躯体化、强迫、焦虑、抑郁敌意因子相比, 有显著差异。

3 小结

尽管ASC多无临床症候可辨, 但可从体质、舌象、病史等多方面综合分析, 辨其阴阳, 查明虚实。所以有必要在微观层次上寻找疾病的结构功能和病理定位性变化, 从而构筑正确的治疗框架, 拓开现代中医学辨病辨证的内涵, 以避免用药的盲目性。中医药治疗ASC的某些方药, 虽然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但迄今尚缺乏严格的多中心、双盲设计、对照研究, 方药可重复性较低, 影响了疗效的可信性。因此, 真正总结ASC证治规律的道路还很漫长, 必须运用中医整体观和“治未病”思想, 结合现代医学、药理对ASC的研究, 加强辨体、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筛选出针对性强, 重复性高的方药以进一步提高ASC的临床疗效。

摘要:收集近十年来, 中医对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病因病机、治疗用药、心理预防等方面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章, 为今后规范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诊治方案、统一临床研究方法提供相关依据。并对目前临床治疗不足提出个人建议。

关键词:乙型肝炎,中医

参考文献

[1]胡荣昕, 薛博瑜.无症状型乙肝病毒携带者治疗探讨[J].福建中医药, 2007, 38 (1) :50.

[2]祁宏.无症状乙肝病毒携带者的中医药治疗近况[J].时珍国医国药, 2003, 14 (2) :116.

[3]邢宇锋, 张晓晖, 陈英杰.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调查及病机探讨[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12, 22 (4) :199.

[4]秦杰星, 郑国宁, 陈丽萍.扶正清肝丸治疗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100例[J].四川中医, 2012, 30 (1) :73.

[5]赵正孝, 颜春艳, 胡雄丽, 等.六君解毒汤治疗HBeAg阴性乙肝携带40例[J].陕西中医, 2011, 32 (5) :526.

[6]王静, 杨华秀, 谢朝良.辨舌分型治疗无临床症状慢性乙型肝炎42例[J].泸州医学院学报, 2003, 26 (1) :25.

[7]庄泓, 江家骥.中医体质和宿主基因与HBV慢性感染的关系[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2003, 13 (5) :270-274.

[8]刘苏.浅谈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辨体施治”[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1, 9 (15) :103-104.

[9]贾庆宇, 尤万庆.增免调肝解毒汤治疗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90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 2003, 25 (12) :900-901.

中医辨治慢性咳嗽体会 篇5

中图分类号:R256.1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2-0084-01

咳嗽通常按时间分为3类: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和慢性咳嗽。急性咳嗽时间<3周,亚急性咳嗽3~8周,慢性咳嗽≥8周[1]。临床上通常将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称为不明原因慢性咳嗽,简称慢性咳嗽。从西医角度来看,慢性咳嗽的常见病因为咳嗽变异型哮喘(CVA)、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等,这些原因占了呼吸内科门诊慢性咳嗽比例的70%~95%[2]。慢性咳嗽,属中医“咳嗽”范畴。中医认为咳嗽的病因,一是外感六淫之邪,如《河间六书•咳嗽》云:“寒、暑、燥、湿、风、火、六气,皆令人咳嗽”;二是其他脏腑的功能失于调节均可引起肺气不清,失于宣肃,肺气上逆而作咳,正如《素问•咳论》所云:“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景岳全书•咳嗽》云:“咳证虽多,无非肺病”,指出咳则伤肺,咳嗽不止于肺,亦不离于肺也。因慢性咳嗽迁延日久,常规治疗往往效果不佳,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诸多不利影响。临床上,由于慢性咳嗽的病因不同、病程长短和临床表现各不相同,须悉心辨治,充分发挥中医优势,方能获得良效。笔者现将临床辨证治疗该病的体会介绍如下。

1辨病与辨证结合

1.1咳嗽变异型哮喘(CV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哮喘,咳嗽是该病患者主要或唯一的临床表现,无明显喘息、气促等症状,但气道高反应性检查为阳性,临床表现为刺激性干咳,夜间或清晨咳嗽比较常见,冷空气、灰尘及油烟等刺激性气味容易诱发或加重咳嗽,其诊断主要依靠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或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或PEF日间变异率>20%,支气管舒张药物、糖皮质激素治疗后咳嗽可缓解。临床辨治,本病多为风痰为患,治疗当以祛风化痰、宣肺降逆以止咳。方用定喘汤加减,药用:白果、炙麻黄、苏子、杏仁、款冬花、射干、蜈蚣、荆芥、防风、蝉蜕、生甘草等。

1.2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是指因胃酸和其他胃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临床表现者,伴发症状有胸骨后烧灼感、反酸、嗳气、胸闷等。该病咳嗽以白天为主,大多干咳或咳少量白色黏痰,或有明显的与进食相关的咳嗽,抗反流治疗后咳嗽消失或显著缓解等表现。临床辨治,本病与肝、胃相关,为肝胃不和、肺胃同病之证。治宜辛开苦降,疏肝和胃,肃肺止咳。方选黄连化痰丸加味,药用黄连、法夏、吴茱萸、桃仁、陈皮、香附,桑白皮、杏仁、乌贼骨、贝母、炙枇杷叶、生甘草等。

1.3鼻后滴流综合征(PNDs)是由于鼻部疾病引起分泌物倒流鼻后和咽喉部,甚至反流入声门或气管,导致以咳嗽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临床表现除了咳嗽、咳痰外,还伴有咽喉部滴流感,口咽黏液附着,频繁清喉,咽痒不适,或鼻痒、鼻塞、流涕、喷嚏等。患者往往伴有季节性或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及鼻窦炎等病史。临床辨治,本病是风热挟痰浊上壅清道,肺窍不利。治宜清肺化浊,通窍止咳。方选麻杏石甘汤、芎芷石膏汤、辛荑散等方化裁治之。药用炙麻黄、生石膏、杏仁、白前、贝母、白芷、川芎、牛蒡子、辛荑花、桔梗、生甘草等。

1.4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B)临床上表现为慢性干咳或晨咳,多为刺激性干咳,可有少许黏痰,实验室检查痰嗜酸粒细胞增高,口服或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临床辨治,本病多为阴虚肺燥之证,治疗要采用养阴润肺止咳法,方选沙参麦冬汤化裁,药用南沙参、北沙参、麦冬、生扁豆、玉竹、天花粉、半夏、桑叶、炙枇杷叶、杏仁、五味子、蝉蜕、甘草等治之。

2注重顾护肺阴

肺主气,司呼吸,上连通于气道、喉咙,开窍于鼻,外合皮毛,居于高位,内为五脏华盖,其气贯百脉而通它脏,肺为“娇脏”,不耐寒热,易为外邪侵袭。外邪袭肺,化热伤津,或因燥热犯肺为病,病则宣肃失常,肺气上逆,发为咳嗽。《景岳全书》云:“肺苦于燥,肺燥则痒,痒则咳不能已也。”外感热邪、燥邪均易损伤肺阴,肺阴不足,多致使咳嗽迁延或久治不愈而成为慢性咳嗽。咳嗽日久,其必更伤肺之气阴。其次肝与肺以经络相连,肝经循行,肝气升发,肺气肃降,升发与宣降互相制约,互相协调,则人体气机正常,若久病肝气郁结,肝火旺盛,肝火上炎,亦易伤肺之气阴;再次肺喜润恶燥,肾主藏精,为一身之真阴真阳之本,若肾阴下亏不能上滋肺金或虚火上炎,也可灼伤肺阴,致清肃失常、肺气上逆,咳嗽久治难愈。肺之气阴不足时症状常见:咳嗽日久,咳痰量少,甚至干咳,咽喉发痒,痒则引咳,或痰中带血,口干舌燥,舌质红,苔薄,脉细数。所以治疗慢性咳嗽时要注意顾护肺阴,不可伤及肺阴。若肺阴不足,要以滋阴润肺,止咳化痰为法。方选沙参麦冬汤或养阴清肺汤加减,药用南沙参、北沙参、党参、玄参、麦冬、天花粉、乌梅、川贝母、海蛤壳、炙枇杷叶、杏仁、五味子等。若阴虚肺热,痰中带血者,可酌加生地、当归、百合、白茅根等。

参考文献:

[1]钟南山.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5,11(28):737~744.

[2]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草案)[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06,5(2):187~192.

(收稿日期:2011-10-08)

慢性胃炎中医诊治体会 篇6

1 诊断标准和辩证分析标准

(1) 临床诊断标准:选择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消化系统疾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以及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制定的《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 (2006年上海会议) 》, 参考患者的临床症状, 作为慢性胃炎的临床诊断标准。 (2) 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以及《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诊治方案》, 将慢性胃炎患者划分为:胃阴不足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寒证和脾胃气虚证几种类型。

2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方法

(1) 胃阴不足型慢性胃炎:胃阴不足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脉细数, 少苔, 舌质偏红, 口干喜冷饮, 灼热不适以及胃脘隐痛等, 该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以滋阴养胃为主, 宜选用益胃汤加减进行治疗, 具体药方为:甘草6g, 生地15g, 山楂15g, 玉竹15g, 黄连6g, 麦冬15g, 枳壳10g, 白芍15g, 石斛15g, 沙参15g。 (2) 脾胃湿热型慢性胃炎:脾胃湿热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脉滑数、舌苔黄腻、大便不爽、口腻口苦、嘈杂嗳气、胃脘满闷不适或胀痛, 该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以理气和胃、化湿清热为主, 宜选用芩连平胃散加味进行治疗, 具体药方为:半夏10g, 薏苡仁20g, 厚朴15g, 蒲公英30g, 陈皮12g, 石菖蒲10g, 黄连10g, 茯苓15g, 霍香12g, 黄芩12g, 苍术15g。 (3) 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肝胃不和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得矢气则舒、频频暖气、脘痛连胁、脉弦、舌苔薄白、攻撑作痛以及胃脘胀满, 该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以和胃止痛、舒肝理气为主, 宜选用加味四逆散进行治疗, 具体药方为:延胡索15g、木香10g、白芍20g、陈皮10g、香附12g、甘草6g、旋覆花12g、川楝子10g、佛手10g、枳壳12g、柴胡10g。 (4) 脾胃虚弱型慢性胃炎:脾胃虚弱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脉沉细无力、舌淡苔薄白、便溏、神疲乏力、纳呆、喜暖喜按、胃脘隐痛且食后加重, 该型慢性胃炎的临床治疗以和胃、益气健脾为主, 宜选用砂六君子汤加味进行治疗, 具体药方为:半夏10g, 当归10g, 炙甘草9g, 茯苓15g, 木香10g, 黄芪20g, 白术15g, 砂仁6g, 陈皮10g, 党参20g。

3 疗效评定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 (第二版) 》的有关标准, 对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进行评定: (1) 无效:指患者临床症状和发生病变的胃黏膜未见任何改善, 甚至有所加重; (2) 有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 胃黏膜病变范围减小2/3; (3) 显效:指患者临床症状显著改善, 胃黏膜病变基本恢复正常; (4) 治愈:指患者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病变胃黏膜完全恢复正常。

总有效率= (治愈+显效+有效) /病例总数×100%。

4 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效果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 该疾病的胃镜检出率约为80%~90%。病理学检查结果是慢性胃炎的主要临床诊断依据, 指的是胃黏膜发生的萎缩性病变或慢性炎症, 该疾病的诱发原因较为复杂, 但通常包括免疫因素、化学因素、物理因素以及幽门螺杆菌 (Hp) 感染等。慢性胃炎患者通常没有十分典型的临床症状, 其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胃部灼热感、反酸、嗳气、恶心、食欲衰退、上腹部胀满或疼痛等等。按照患者的临床症状, 中医学将慢性胃炎归属为“胃痞”“胃脘痛”范畴。中医学理论认为, 禀赋不足、感受邪气、情志因素和饮食因素等是导致患者发生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1]。

慢性胃炎中医药辨证分型治疗, 是在以人为本原则的指导下, 从整体观念的基本理论出发, 根据患者的胃镜下微观检查结果进行辨证施治。本次临床研究针对患者不同的慢性胃炎临床表现和辨证分型结果, 选择相应的药方进行治疗, 并依据胃黏膜病理组织学和临床症状来加减药物, 在此基础上结合生活调理、辨证食膳等综合性的临床治疗措施[2]。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过程中, 需要注意下述几点问题:第一, 按照病理组织学和临床症状进行药物加减;第二, 对于虚实杂夹证患者, 其初期的临床治疗以祛邪为主, 同时辅以扶正祛邪并重或单纯扶正治疗, 其后期治疗以扶正为主, 辅之以食膳调养;第三, 对于兼证型和复合证型患者, 需要同时兼治或分清主次;第四, 单纯的辨证分型治疗应抓住其临床治疗的关键, 尤其是针对脉象、舌象或症状进行辨证施治[3]。由本次临床研究结果可知, 经过4~5个疗程的临床治疗, 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程度不同的改善, 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以上。

综上所述, 慢性胃炎患者接受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食欲不振、嗳气、呕吐、胃脘痛等临床症状, 且具有副作用发生率低、安全可靠性高、治疗有效率高等显著的优势, 同时具有标本兼治的特征, 因而是慢性胃炎患者首选的临床治疗方法, 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霍莉娜.中医辩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探讨[J].航空航天医药, 2010, 21 (1) :130.

[2]叶铁林.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体会[J].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 (10) :106.

慢性腹泻112例诊治体会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男51例, 女61例;发病年龄16岁~50岁91例, 60岁以上21例;其中农民50例 (包括女性合并妊娠5例) , 学生10例, 城市居民42例;病史3个月~10年。

1.2 诊断及结果

给予行血、粪常规检查, 大便细菌培养, 血糖、甲功、胃镜、肠镜、全消化道钡透、骨髓穿刺检查。其中慢性细菌性肠炎3例, 肠易激综合征24例, 溃疡性结肠炎13例, 甲状腺髓样癌1例, 甲状腺功能亢进4例, 结肠息肉24例, 结肠癌6例, 糖尿病8例, 巨幼细胞性贫血19例, 放射性肠炎1例, 烟酸缺乏症2例, 肠梗阻术后3例, 肠结核1例, 乳糖不耐受症1例, 胰腺胆囊十二指肠三脏器切除术后2例。

1.3 治疗

针对原发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可应用激素及柳氮磺胺吡啶片, 甲状腺髓样癌手术治疗, 甲状腺功能亢进服用他巴唑, 结肠息肉肠镜下行息肉射频治疗, 结肠癌手术治疗, 糖尿病降糖及营养神经治疗, 巨幼细胞性贫血给予叶酸、维生素B12, 肠易激综合征给予思密达、金双歧及复方苯乙哌啶片及中药灌肠对症治疗, 胰腺胆囊十二指肠三脏器切除术后给予胰酶治疗。

1.4 结果根据病因治疗基本达到满意效果。

2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中医辨证治疗体会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为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 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分为2组, 治疗组119例, 男35例, 女84例;年龄16岁~30岁41例, 31岁~50岁47例, 51岁~78岁31例;病程1年~20年。对照组112例, 男32例, 女80例;年龄15岁~30岁38例, 31岁~50岁45例, 51岁~76岁29例;病程1年~19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情基本相同, 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中慢性浅表性胃炎诊断依据, 所有病例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中医诊断按《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胃脘痛”的诊断标准。

1.3 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临床主要症状及舌象脉象分五型 (治疗组) : (肝胃气滞型 (31例) , 胃脘部胀满, 攻撑作痛, 嗳气频繁, 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 大便不畅, 舌质淡红, 苔薄白, 脉弦;肝胃郁热型 (16例) , 胃脘烧灼样疼痛, 痛势急迫, 烦躁易怒, 泛酸嘈杂, 口干, 口苦, 大便干结, 舌红苔黄, 脉数或弦;瘀血阻滞型 (21例) , 胃脘疼痛, 痛有定处而拒按, 或有吐血黑便, 舌质黯或见瘀斑, 脉涩;胃阴不足型 (10例) , 胃脘隐隐作痛, 口干咽燥或口苦, 大便秘结, 舌质红, 少苔或无苔, 脉细数;脾胃虚寒型 (41例) , 胃脘疼痛隐隐, 喜温喜按, 得热痛减, 饥而痛增, 进食痛减, 大便溏薄, 四肢不温, 舌质淡, 苔白, 脉虚弱。

1.4 治疗方法

1.4.1 治疗组

1.4.1. 1 肝胃气滞型

治则疏肝解郁、理气止痛。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药用:柴胡10 g、川芎6 g、香附10 g、陈皮10 g、枳壳10 g、广郁金10 g、焦三仙各10 g, 痛甚加川楝子10 g、元胡10 g, 胃脘胀甚加川朴10 g, 莱菔子10 g (后下) , 嗳气甚加半夏15 g, 木香10 g (后下) 。

1.4.1. 2 肝胃郁热型

治则疏肝理气, 泄热和胃。方用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 药用:柴胡10 g、黄芩10 g、陈皮10 g、清半夏10 g、茯苓15 g、川楝子10 g、元胡10 g、枳实10 g、竹茹10 g, 全瓜蒌15 g、焦三仙各10 g, 泛酸嘈杂甚加黄连6 g、吴萸3 g、煅瓦楞子15 g.

1.4.1. 3 瘀血阻滞型

治则活血化瘀、和胃止痛。方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药用:丹参15 g、檀香6 g、砂仁3 g、蒲黄10 g、五灵脂10 g、田三七3 g、焦三仙各10 g, 痛甚加川楝子10 g, 元胡10 g.

1.4.1. 4 胃阴不足型

治则养阴益胃、和中止痛。方用益胃汤加减, 药用:北沙参15 g、生地15 g、麦冬10 g、当归10 g、赤芍15 g、石斛10 g、五味子10 g、元胡10 g、香橼10 g, 焦三仙各10 g.

1.4.1. 5 脾胃虚寒型

治则温中健脾、和胃止痛。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药用:生黄芪15 g、桂枝10 g、白芍10 g、干姜10 g、黄连15 g、吴茱萸3 g、煅瓦楞子15 g、陈皮10 g、清半夏10 g、茯苓15 g, 焦三仙各10 g.

每日1剂, 水煎分2次温服, 15 d为1疗程, 可连服2~3疗程。

1.4.2 对照组

胶体果胶铋3粒, 每日4次;阿莫西林0.75 g, 每日3次, 15 d为1疗程。腹胀、呕吐明显, 加吗丁啉10 mg, 每日3次, 饭前30 min服。

1.5 统计学方法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参照《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治愈:临床症状消失, 胃镜检查正常;好转:症状基本消失或减轻, 胃镜检查有所好转;无效:症状无改善, 胃镜检查无变化。

2.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4%,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 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1.

3 讨论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由各种不同原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性病变。其病理变化基本上局限于黏膜层, 表现为胃黏膜充血、水肿或伴有渗出物, 少数有糜烂及出血, 但胃黏膜基本保持正常, 呈现浅表黏膜固有层炎性改变, 伴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西医治疗药物包括消除幽门螺杆菌、制酸及保护胃黏膜和促胃动力药联合应用, 有一定疗效, 但停药后易复发, 缠绵不愈。慢性浅表性胃炎常表现为上腹胀痛, 恶心、呕吐、嗳气等症状, 属中医“胃脘痛”范畴, 常因情志不舒, 肝气郁结, 不得疏泄, 横逆犯胃而作;或为肝气郁结, 日久化火, 邪热犯胃, 胃气逆乱所致;或为气滞日久导致血瘀或气虚血液运行不畅或阴虚血行涩滞;或为胃痛日久, 郁热伤阴, 胃络失于濡养所致;或饮食不洁, 过饥过饱, 过服生冷寒凉之品, 损伤脾胃, 导致脾胃虚寒, 失于濡养和温煦而痛。临床上可分为肝胃气滞、肝胃郁热、瘀血阻滞、胃阴不足、脾胃虚寒五型。肝胃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 方中柴胡、白芍入肝, 合用益阴养血、舒肝理脾, 陈皮、枳壳、川芎、香附、郁金增强行气疏肝, 和血止痛之效, 诸药合用服后使肝气条达, 血脉通畅, 胃痛自止。肝胃郁热用小柴胡汤合温胆汤加减治疗, 方中柴胡、黄芩一散一清, 善清少阳相火, 半夏、竹茹、枳实、陈皮、茯苓、瓜蒌共奏理气化痰, 清胆和胃之效, 诸药合用服之则胆清胃和, 肝胃之热自除。瘀血阻滞用失笑散合丹参饮加减, 方中丹参、五灵脂、蒲黄、田三七活血祛瘀、散结止痛, 配以檀香、砂仁行气宽中, 诸药合用使气血通畅, 则胃痛自止。胃阴不足用益胃汤加减, 方中北沙参、生地、石斛、麦冬、五味子养阴润燥, 当归、芍药、元胡、香橼养血行气, 活血止痛。脾胃虚寒用黄芪建中汤加减, 方中黄芪温中补虚, 桂枝、白芍、干姜益气温中, 和胃缓急, 黄连、吴茱萸、煅瓦楞子调和肝胃以制酸, 陈皮、茯苓、清半夏理气和中, 燥湿化痰, 诸药合用共奏温中补虚, 和胃缓急之效。上述各方均加焦三仙各以健脾消食开胃, 以助脾胃之受纳运化, 且用药遵循“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的原则, 每方均切中病机, 故辨证分型治疗慢性浅表性胃炎疗效高, 副作用小, 复发率低。

顽固与慢性便秘的诊治体会 篇9

1 现状

便秘是一种常见的胃肠道症状,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 大约有5%~25%的人患有便秘。在10%~15%便秘的发生率[1]。>60岁人员的人口发病率为20%。男性患者较之女性患者少, 男女比例约1∶4.5。目前功能性便秘的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肠神经病变, 平滑肌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胃肠激素的异常, 异常的肠道菌群也只能做一些解释。动态特性的使用根据结肠慢运输型便秘的分类, 混合型便秘。结肠慢运输型便秘的最常见的。传统的以体积泄药治疗功能性便秘的药物, 刺激性泄药、润滑性泄药。许多研究表明, 刺激泄药长期使用可损伤肠神经, 很有可能加重便秘, 并可导致结肠黑变病, 结肠黑变病与结肠癌密切相关[2]。

2 方法

对于功能性便秘的保守治疗多采用容积性、刺激性和润滑性3类泄药。许多研究表明, 刺激泄药长期使用可损伤肠神经, 可产生结肠炎和便秘的加重, 导致结肠黑变病积累性病变, 结肠黑变病结直肠癌的关系就一步之遥。润滑性泻药味道不好, 且作用弱, 如果长期使用会导致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障碍。容积性泻药等药物增加粪便体积软化粪便的腹部明显产生不良反应的扩张。近年来, 随着对便秘的病因研究的深入, 胃肠动力因素导致习惯性便秘引起注意。有更多的动力去大量的研究和实验, 从而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1) 双歧杆菌活菌胶囊 (丽珠肠乐) 的使用是常见的, 其含有益生菌, 双歧杆菌是一种人体肝脏, 双歧杆菌和厌氧与肠黏膜上皮细胞, 形成生物屏障, 产生有机酸, 降低肠道p H值, 抑制病原菌的生长, 对人体消化道肠道功能, 肠道菌群水平调整, 以便秘及肠道感染和治疗效果。丽珠肠乐治疗功能性便秘的有效率高, 复发率低, 快速, 功能性便秘症状持续缓解, 疗效满意, 不良反应轻微, 其缺点是费用稍高, 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患者, 这种疗法可以优先。在药物治疗的同时, 配合合理的饮食指导患者排便的习惯和培养, 对于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治疗费用也可以起到很好的协同作用。 (2) 配合采用大肠水疗对便秘治疗。步骤为:使用结肠途径治疗机, 排放观察管内消毒水, 观察水量是否正常、排水是否通畅, 预设水温、等待升温;患者着宽松、臀部开口检查衣;检查前为患者测血压、脉搏、体质量、腹围, 进行腹部触诊、扣诊、肛门指检, 做好解释工作;连接水疗套管, 患者取左侧卧位, 润滑插肛器后, 将插肛器轻轻插入肛门内约4~5cm, 患者转平卧位, 用绷带将插肛器固定置于臀部下方;打开充灌键, 进行治疗, 全程约40~50min;检查过程中, 若患者有明显便意、腹胀, 而处于灌水状态时, 按“强排”键, 将水排出;进水时, 患者自行绕脐周作逆时针腹部按摩, 出水时, 行顺时针腹部按摩[2]。

3 讨论

对于便秘的治疗只是给泻药或使用作用于肠蠕动的肠动力药, 也没能取得良好疗效。导致许多患者去肛肠外科手术治疗。所以在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展排粪造影的临床应用, 至90年代, 许多报纸和杂志的报道, 发现功能性出口梗阻发现直肠前突的根源便秘也不乏其人, 因为操作并不少见, 患者的随访与术后一些患者的效果更好, 术后2~3年内效果较好的感觉, 随后的年月然后觉得操作之后发现还是必须继续使用的综合治疗。此外, 功能性出口梗阻不仅存在于便秘的人, 而且在非便秘者[3], 各种原因引起的便秘, 如不及时治疗, 长时间的患者大便僵硬, 可导致盆底组织的损伤, 且随着年龄的增加, 体内雌激素水平下降, 肌肉, 韧带和纤维组织弹性降低, 增加功能性出口梗阻的机会。一旦形成, 更加重患者便秘状况。

关键词:便秘,治疗,困难,方法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肛肠外科学组.便秘诊治暂行标准[J].现代实用医学杂志, 2003, 15 (4) :259.

[2] 徐静, 范效琴, 王琦, 等.结肠水疗治疗36例习惯性便秘疗效观察[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 2002, 11 (8) :619-620.

50例慢性宫颈炎诊治体会 篇1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0例患者均是经我站确诊为慢性宫颈炎患者。年龄21~60岁,病程1~10年,经宫颈刮片检查,排除宫颈癌和癌前病变,分泌物检查除外真菌、滴虫、淋菌等感染。

1.2 诊断标准

按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诊断标准:(1)宫颈糜烂并宫颈肥大611例,占68.7%,分为轻(Ⅰ)、中(Ⅱ)、重(Ⅲ)度;(2)宫颈息肉52例,占5.8%;(3)宫颈黏膜炎47例,占5.3%;(4)宫颈腺囊肿77例,占8.7%;(5)宫颈肥大102例,占11.6%。

1.3 治疗药物与方法

慢性宫颈炎以局部治疗为主,治疗时间均在月经干净后3~7天内进行,我院以药物配合物理治疗最多用,(1)宫颈糜烂均采用干扰素(奥平栓)配合微波治疗,月经干净开始阴道上药,3天后根据糜烂程度的轻重采用微波治疗,微波频率35~40Hz,破坏上皮呈灰白色,术后均辅以预防感染治疗,抗宫炎片口服3个月,禁坐浴,禁房事,禁阴道冲洗6~8周,术后均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大量水样排液,在术后1~2周脱痂时可有少许出血,均少于月经量,有3例出血量淋漓不净,鲜红色,多于月经量,给予云南白药口服及云南白药纱条局部填塞,均为轻度糜烂,对微波的深度控制不够,频率大于35 Hz所致;(2)宫颈息肉以门诊摘除后辅以微波治疗,均送病检,复查均未复发;(3)宫颈腺囊肿伴纳氏囊肿无任何临床症状给予观察,合并感染者给予微波治疗;(4)宫颈肥大及宫颈黏膜炎均于月经期行抗感染治疗。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治愈:白带变正常,无腰痛下腹痛,宫颈变光滑;好转:自觉症状消失,白带稍偏黄,下腹仍有压痛;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明显改变,仍有炎症刺激的腰腹痛存在。

2.2 治疗结果

50例治疗1个疗程痊愈46例,好转4例,又行第2个疗程后均痊愈。

3 讨论

慢性宫颈炎,多由急性宫颈炎转变而来,多见于分娩、流产或手术损伤。病原体侵入宫颈黏膜,并在此处潜藏,由于宫颈黏膜皱襞多,感染不易彻底清除,往往变成慢性宫颈炎。主要病原体为: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厌氧菌、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疱疹病毒等。宫颈炎发生后经常会出现白带增多,黏稠、偶尔也可能出现脓性、血性白带,腰酸腰痛及下腹部坠胀感,接触性出血,异味等,其实宫颈糜烂并不是真正的糜烂,它是由于患慢性宫颈炎症后,子宫颈深部组织存在的炎症不易被消除,宫颈表面的鳞状上皮因发生营养障碍而脱落,现宫颈癌的发生呈上升及低龄化趋势,过去常认为与物理化学刺激、细菌、病毒感染有关,近年来发现与单纯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关系密切,治疗方法很多但效果不很理想,少数患者听信广告及江湖医生乱用药物,相反加重了病情,延误了治疗,宫颈糜烂是女性最常见的生殖器炎症,尤其是已婚妇女,仅半数以上均有不同程度的糜烂,随着患者糜烂程度的加重,其转变为宫颈癌的机会就会增加,现在医学发达,服务理念好,排除宫颈癌的诊断标准高(宫颈刮片简单、经济、损伤小),积极配合医师治疗,有效的治疗慢性宫颈病变是预防宫颈癌的一项重要措施,宫颈糜烂是能治愈的,较理想的就是微波治疗,治疗方便、安全、不良反应小,同时身为基层医务工作者要积极宣传教育卫生知识,治疗后1个月、2个月于月经干净后定期复查,慢性宫颈炎病程长,患者往往缺乏自信心,应耐心向患者解释病情,使患者树立信心主动配合治疗,以期保证妇女的身体健康,提高国民素质。

参考文献

上一篇:《倚天屠龙记》下一篇:流行服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