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G市场的发展趋势

2024-06-25

3G市场的发展趋势(精选八篇)

3G市场的发展趋势 篇1

一、手机报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手机报是以手机为媒介, 由媒体和网络运营商等合作开发的一项为用户提供及时资讯的电信增值业务, 被誉为“拇指媒体”和“影子媒体”。按其呈现形式, 主要有短信版、彩信版、WAP网站版、IVR语音版和客户端等软件版等5种。目前普及率最高的是彩信手机报。

自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推出了我国第一款彩信手机报以来, 手机报以其方便、快捷、成本低的特点, 不断成为新媒体投资与消费的热点。截至2011年, 国内已有一半的报刊开办了手机报, 数量突破1500种。然而由于内容同质化、信息量有限以及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 手机报在发展中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 导致用户粘度较低, 退订率高。

1. 内容同质化严重

目前, 多数手机报只是传统媒体的“翻版”, 这使得手机报的可读性大大降低, 内容缺乏媒介个性和原创性。在信息爆炸的社会中, 同质化的内容将使手机报丧失受众的关注, 丧失与传统媒介和互联网的竞争优势, 阻碍其持续发展。

2. 信息承载量有限

以彩信手机报为例, 由于技术制约, 多数彩信手机报的理论容量为50K, 虽然可以做到文图并茂, 但图片不能很精细很清楚, 文字也只能在几千字以内。这使得手机报的内容无法做到更为丰富和生动, 而只能成为一个提示性媒体。而且有些手机报只是对消息的简单堆砌, 很难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 形成品牌。

3. 个性化程度不高

个性化是手机媒体的显著特点之一。一旦无法满足受众对于信息的需求, 手机报的发展便失去了基本保障。目前, 我国手机报大多以彩信形式向用户推送, 缺乏对受众需求的准确把握。尽管一些手机报尝试进行区域化和行业化探索, 但仍难真正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进而导致了手机报的推广不利。

4. 时效性和互动性仍显不足

手机报克服了传统媒体缺乏与受众及时互动的弊端, 但在时效性与互动性上, 目前仍不尽如人意。以彩信手机报为例, 多数手机报采用早晚报或其他定时发送的形式, 这样可以培养用户的一种信息阅读习惯, 增强用户黏性。但对于突发事件, 却无法满足用户即时性需求。在互动性上, 用户若想对手机报中的新闻评论, 有些是发送短信息, 有些则没有互动功能。

5. 有效受众数量下滑

据国内三大运营商披露的最新数字, 截至2012年1月份, 中国的手机用户数已达9.8758亿, 手机报的潜在受众数量较为可观。但当前各项调查数据显示, 真正订阅手机报的用户不超过手机用户数量的20%, 有30%-40%的用户对手机报这种形式是不接受的。特别是, 互联网时代, 订阅手机报的人群通过其他媒介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多, 长期使用手机报的有效用户数量呈不断下滑的趋势。

6. 盈利模式单一且分配不均衡

与传统报纸主要依赖发行和广告不同, 手机报主要依靠收取包月定制费用实现赢利。一些手机报尝试通过吸纳广告和WAP浏览按时间或流量计费的方式增收, 但盈利模式还不成熟。特别是在利益分配方面, 手机报的包月定制费由移动网络运营商、服务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三家分成, 且运营商拿大头, 内容提供商拿小头。这种单一的盈利模式损害了合作方的积极性, 影响手机报的持续发展。

二、3G时代手机报发展的趋势

从20世纪70年代第一部手机诞生起, 手机技术已从模拟手机 (1G) 发展到现在的移动通信手机 (3G) , 功能也从原先的通话工具发展到可以上网收发各种信息、进行娱乐活动的小型电脑。数据传输速度等方面的极大提升, 使手机的多媒体、互联网属性得以实现“带着体温的媒体”已成为现实。未来, 手机报将为我们带来全新的传播体验, 并呈现以下几个趋势:

1. 内容分众化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手机用户养成了通过手机阅读新闻信息的习惯, 传统新闻媒体也已经或正在向新媒体战略转型。伴随着3G应用技术和用户对手机报消费的成熟, 内容消费市场重心会越来越多地向个性化偏移, 手机报将进入分众化、特色化的时代, 决定手机报发展的最大因素就成为了如何更好地把握用户的需求。

2. 形式多媒体化

由于3G传输技术和手机屏幕分辨率的提高, 手机报的多媒体特征更加明显。文字、图片、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体形式将更加地清晰、保真的传播, 并以多媒体融合的形态呈现, 这使手机报的内容将更具吸引力。目前市场占有率高的彩信版手机报将不再流行, 多媒体阅读器、网站等形式将成为用户观看手机报的主要方式。

3. 平台互动分享化

3G时代, 手机用户在信息传播中的双重角色更加明显。作为内容消费者, 用户也可以随时随地下载视频、欣赏图片、阅读文字。作为内容生产者, 用户可以随时随地发布照片、声音、图像和文字, 实现个体间和群体间的有效联络。因此, 3G时代, 手机报将成为一个互动分享平台, 读者的参与、分享和交流的程度将直接决定手机报的用户数量及稳定程度。

4. 行业合作共赢化

目前, 电信运营商作为手机报产业链中的网络掌控方, 占据了主导位置, 并不断向服务提供、广告经营等业务拓展。这种运营商一家独大、业务通吃的合作模式, 会削减内容提供商等其他合作伙伴的积极性, 有损产业持续发展。相比之下, 在日本大获成功的i-mode手机报合作共赢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参考。日本最大的移动通信公司NTT DOCOMO将手机报信息费中的91%作为信息费分配给内容提供商, 以促进信息源的发展, 既激励了内容提供商不断提供完善的信息内容, 也降低了内容提供商的运营风险, 还使各种网站和传统媒体与之联盟, 出现了形式多样的手机广告。

三、手机报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

1. 开放心态, 走共赢发展之路

建立一个健康有效、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运营模式, 是我国手机报业务发展的关键。3G时代, 手机报的发展需要运营商、技术服务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紧密合作, 相互支持, 共同促进手机报的发展。一方面, 电信运营商可与优质内容提供商组成战略联盟, 共同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手机报服务。另一方面, 新闻媒体在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的同时, 要建立用户数据库, 深入分析读者的阅读习惯和兴趣, 开发受众人群的商业价值。

2. 统筹规划, 整合多媒体资源

随着无线网络以及智能手机技术发展, 手机报软硬件技术保障不再是瓶颈, 手机报阅读的便利性和趣味性将大大提升, 并将成为多种媒介传播方式糅合的载体。因此, 手机报在内容打造上, 要统筹规划, 整合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通过多形式呈现新闻信息内容, 突出新闻信息的速度、深度和高度, 同时, 要着手建立专业的手机新闻信息采编和经营队伍, 健全管理运作体系, 构建起手机新媒体的核心竞争优势。

3. 细分市场, 研发个性化产品

为满足用户及时性、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手机报在实现多媒体展示的同时, 更要实现信息的定制化、互动化和个性化。手机报要在对用户进行有效细分的基础上, 加强产品研发和用户行为分析, 针对不同地域、行业、年龄、爱好等用户推出个性化的产品。在后台组织上, 可建立分类信息数据库, 提高内容的组织与编排水平, 促使内容向时效化、丰富化、个性化、交互化和多媒体化发展。

4. 精细传播, 强化市场营销力

在将手机报提供给用户的过程中, 要根据不同用户特征, 精细化、多渠道传播。如, 针对用户通常处于流动状态、无法进行深度阅读的特征, 手机报在版式、标题以及图片和视频上, 要尽量做到短小精悍, 夺人眼球;对于重大新闻事件, 引入动态化传播机制, 提高时效性, 之后跟进多媒体的彩信及无线网络平台等形式进行深度解读。在营销中, 要结合不同的用户群体, 制定不同的业务发展目标、营销策略及具体的营销和服务方式, 并通过广告、体验、捆绑、事件营销、退订反馈等线上和线下方式, 强化营销力执行力。

5. 积极创新, 开拓盈利新渠道

2010年以来, 流量经营成为运营商的业务重点, 特别是在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且信息资源免费化的趋势下, 手机报的内容收费模式在3G时代将面临很大的考验。手机报需要在依靠收取订阅费赢利的基础上, 探索新的盈利渠道。比如, 可在现有的手机报中植入“少而精”的广告;也可通过商家定制、商家付费的方式, 开发集团手机报, 为客户内部提供学习交流平台以及向客户的客户发送促销广告等信息;还可开发免费的手机DM (宣传单) 彩信杂志, 向定制特定手机报的人群投放相关广告。

摘要:由于内容、技术、盈利模式等多方面原因, 目前, 我国手机报发展出现了困境。本文将在分析手机报的现状、困境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探讨手机报在3G时代持续发展的路径。

试论3G业务发展趋势 篇2

【关键词】3G业务 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133-01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移动通信技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移动增值业务成为了运营商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在3G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存在的局限性。由于网络质量、终端瓶颈以及缺乏合适的业务模式等原因,体现3G差异化服务的高速多媒体业务发展并不理想。这些限制引起人们对3G网络、终端和业务发展趋势的重新思考。

随着新型多媒体业务的发展、话务量的提升等,对3G系统及下一代无线网络的无线传输速率要求会越来越高,即宽带化是3G网络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因此,移动视频业务成为了3G的招牌业务。为满足视频业务的进一步发展,移动运营商还需要建设一批相关的辅助的网络平台,对丰富的视频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并有条理的进行发放。

3G网络的融合也是电信网、计算机网和广播电视网走向三网融合的第一步。从基本功能架构上看,传统网络从上向下大致可分为业务网、承载网和传输网三部分;3G网络融合固网与移动网后,网络架构从上到下大致可分为业务应用层、业务控制与交换层和承载与传输网络。其中,业务应用层面包含传统业务网中有关业务应用及其应用平台;业务控制与交换层完成传统业务网的呼叫控制、会话管理、用户管理等功能;传统承载网中的信令控制与数据承载功能分别由不同的逻辑实体实现;传统的传输网则由多种传输协议逐渐向IP传输和ATM传输并存、进而统一到IP传输这个方向发展。由此归纳出3G网络融合的方向,即开放的业务应用平台,节省业务开发时间和成本,实现多厂家业务应用设备的互通;统一的业务控制与交换层,采用IMS实现移动网与固网业务上的融合;以IP为核心的承载与传输网。

个性化趋势非常明显。移动通信业务的传统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熟。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个性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多,在移动业务中不断的增加个性因素,会对移动网络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由于3G网络、3G终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在提供个性化服务的时候,要以网络平台作为保障,因此必须建设相应的网络平台。

3G终端是影响业务的重要因素。3G网络建设需要大量的投资,网络建成后,终端的定价为业务发展的方向标。若缺乏足够数量的用户,则意味着3G建设和运营投资的巨大浪费。所以必须吸收足够数量的中低端用户,这就要求运营商携手终端厂家在兼顾市场培育和业务收入的前提下,制定适当的终端和业务销售策略。

用户需求差异化,促使3G业务走向个性化和娱乐化。在多数3G网络高度同质化的今天,网络优化手段也日益丰富,不同运营商网络能力和质量可能非常接近,基于这些网络所提供的业务也是趋同的,运营商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只有不断地开发出满足市场需求、符合不同用户群体要求的个性化业务,并通过个性化终端给予很好的支持,才会极大地促进新业务的推广。

在渠道建设方面,由于3G的终端和数据应用的功能更加复杂、多样,新的终端和应用可能需要更多的客户演示以及售后服务。因此, 3G业务平台在建设时要以客户为中心、对终端提供更好的支持、3G业务平台要提供灵活的资费支撑,满足多业务的组合打包,及移动、固定业务的打包等功能。基于市场调查,分析业务需求,确定业务功能要求,根据网络和终端支持能力,设计业务实现方案,同步改造网络和设计新型终端以支持该项业务。在业务开发的基础上,结合目标用户群体的特性,选定适当的业务模式,或对现有业务模式进行优化改进。通过这一整套新业务的开发策略,缩短业务开发周期,加快市场培育进程,将业务需求尽快转化为竞争力。

浅析3G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篇3

3G是英文3rd Generation的缩写, 指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对第一代模拟制式手机 (1G) 和第二代GSM、TDMA等数字手机 (2G) , 第三代手机是指将无线通信与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它能够处理图像、音乐、视频流等多种媒体形式, 提供包括网页浏览、电话会议、电子商务等多种信息服务。为了提供这种服务, 无线网络必须能够支持不同的数据传输速度, 也就是说在室内、室外和行车的环境中能够分别支持至少2MBps (兆字节/秒) 、384KBps (千字节秒) 与144KBps的传输速度。

二、3G的特征

3G的基本特征:具有全球范围设计的, 与固定网络业务及用户互连, 无线接口的类型尽可能少和高度兼容性;具有与固定通信网络相比拟的高话音质量和高安全性;具有在本地采用2Mb/s高速率接入和在广域网采用384kb/s接入速率的数据率分段使用功能;具有在2GHz左右的高效频谱利用率, 且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带宽;移动终端可连接地面网和卫星网, 可移动使用和固定使用, 可与卫星业务共存和互连;能够处理包括国际互联网和视频会议、高数据率通信和非对称数据传输的分组和电路交换业务;支持分层小区结构, 也支持包括用户向不同地点通信时浏览国际互联网的多种同步连接;语音只占移动通信业务的一部分, 大部分业务是非话数据和视频信息;一个共用的基础设施, 可支持同一地方的多个公共的和专用的运营公司;手机体积小、重量轻, 具有真正的全球漫游能力;具有根据数据量、服务质量和使用时间为收费参数, 而不是以距离为收费参数的新收费机制。

3G与2G相比, 具有更大的通信容量和覆盖范围, 具有可变的高速数据率, 可同时提供高速电路交换和分组交换业务, 支持多种同步业务, 支持其他系统改进功能。具体内容主要是支持自适应天线阵 (AAA) , 该天线可利用天线方向图对每个移动电话进行优化, 可提供更加有效的频谱和更高容量。自适应天线要求下行链中每个连接都有导频符, 而宽带CDMA系统中的每个区中都使用一个公共导频广播。无线基站再也不需要全球定位系统来同步, 由于宽带CDMA拥有一个内部系统来同步无线电基站, 因此不像GSM移动通信系统那样在建立和维护基站时需要GPS (全球定位系统) 外部系统来进行同步。因为依赖全球定位系统卫星覆盖来安装无线电基站, 在购物中心和地铁等地区会存在实施困难等问题。宽带CDMA的载波可引进一种被称为“移动辅助异频越区切换 (MAIFHO) ”的新切换机制, 使其能够支持分层小区结构 (HCS) 。这样, 移动台可以扫描多个码分多址载波, 使得移动系统可在热点地区部署微小区。支持多用户检测, 因为多用户检测可消除小区中的干扰并能提高容量。

三、3G业务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一) 视频业务将成为3G标志性业务

虽然大部分的人都认为3G没有什么“杀手”级别的业务, 但是3G网络的优秀控制机制和更高的带宽, 能够促进视频业务的迅速发展。因此, 移动视频业务成为了3G的招牌业务。调查结果显示, 3G视频业务的发展有非常广阔的前景。为满足视频业务的进一步发展, 移动运营商还需要建设一批相关的辅助的网络平台, 对丰富的视频资源进行统一的科学管理, 并有条理地进行发放。另外, 对于平台的控制管理还要根据具体的环境进行改革, 以达到能够适应视频业务发展的最佳状态。

(二) 移动互联网将成为主流业务

目前, 在全球信息技术通信技术大融合的背景下, 移动网与互联网的融合顺应历史潮流, 大量的互联网业务向移动网转移, 很多的互联网业务都已经在移动网上成功地应用, 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随着3G网络的不断发展, 移动互联网在将来会和现代的互联网一样普遍。这种能够随身携带的互联网将成为3G业务的主流。为此, 运营商的WAP/Web网关的扩容、优化、多节点部署成为必要。运营商尽快建立起相关网络平台, 在3G业务开发的初期, 就争抢到有利的位置。如果运营商可以提供一种统一的框架, 无论何种业务都可以让互联网上的业务提供商和运营商共享用户群, 以及营销、支付渠道, 并作为这些业务的集成商、代理商, 那么运营商和业务提供商之间就能达到双赢。

(三) 个性化趋势

个性化趋势的发展近年来已经非常明显, 也成为市场营销发展的一种大的趋势, 同样, 通信市场也不会例外。移动通信业务的传统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熟。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中对个性的需求越来越多, 在移动业务中不断地增加个性因素, 会对移动网络的发展起到推动的作用。移动电话的普及, 使得人们的个性化需求更加丰富。3G网络、3G终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 为个性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条件。提供个性化服务, 要以网络平台作为保障, 因此必须建设相应的网络平台。

(四) 融合化趋势

就目前看来, 国内运营商都是全业务的运营商, 移动业务与固定业务的融合已经成为各运营商工作里的关键。对于通信业务, 融合的意义, 就是使得用户能够在任何的时间地点都能接入网络的一种签订协议, 为客户提供最便利的网络服务。而移动固定网络融合最凸显的效果就是同一业务能够被移动、固定的各种终端所访问。从业务逻辑的聚合位置来看, 业务融合有两个层次的融合。一是终端层次的融合, 如终端将通信应用、Web应用整合在一个应用中 (如统一通信) , 并可以通过下载插件来实现对新业务的支持;二是在后台实现融合, 通过终端适配、编码转换等技术, 为移动、固定用户提供一个统一的业务体验、统一的身份认证、统一的支付账号。当然, 要想做到业务方面的融合, 内容的统一组织、业务使用中认证鉴权的统一、业务管理的融合都是必要的。

四、结语

面向未来, 人们对3G技术充满了美好的期待。目前3G还处于起步阶段, 但其发展前景十分看好。随着通信网络和技术的不断发展, 在3G技术环境下通信业务将会迎来技术高速发展, 业务范围持续扩大, 经营主体趋向多元, 经营模式日益创新的新阶段。

参考文献

[1]李世鹤.TD-SCDMA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标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

3G终端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特征 篇4

1 3G终端发展现状。

三大标准的3G终端都完善了自身的终端功能和属性, 但从现状来看, 三大标准的3G终端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

1.1 W-CDMA。

Wideband CDMA, 也称为CDMA Direct Spread, 意为宽频分码多重存取, 其支持者主要是以GSM系统为主的欧洲厂商, 日本公司也或多或少参与其中, 包括欧美的爱立信、阿尔卡特、诺基亚、朗讯、北电, 以及日本的NTT、富士通、夏普等厂商。这套系统能够架设在现有的GSM网络上, 对于系统提供商而言可以较轻易地过渡, 而GSM系统相当普及的亚洲对这套新技术的接受度预料会相当高。因此W-CDMA具有先天的市场优势。

全球范围内面世的W-CDMA终端已经超过110款。其中, 日本厂商在W-CDMA终端市场占有较大优势, 国内的华为、中兴、海信、夏新、康佳等厂商也都推出了自己品牌的W-CDMA终端。在中国3G第二阶段外场测试之后, 信息产业部对W-CDMA终端的评价基本能够归结为以下几点:a.终端基本能够较好的实现3G基本功能和基本业务, 但一些配置方面缺少人性化的操作。b.耗电量需降低, 电池容量需扩大, 待机时长需增长。c.对于部分业务的复杂要求, 如电话本同步等, 仍需要业务平台和终端进行进一步的完善。d.另外, W-CD-MA终端在视频电话类业务互通方面, 部分终端和系统对异频硬切换和同频硬切换的支持方面, 以及W-CDMA与GSM/GPRS之间的切换功能等方面仍有待改进。

1.2 CDMA 2000。

CDMA 2000也称为CDMA Multi-Carrier, 由美国高通北美公司为主导提出, 摩托罗拉、Lucent和后来加入的韩国三星都有参与, 韩国现在成为该标准的主导者。这套系统是从窄频CDMA One数字标准衍生出来的, 可以从原有的CDMA One结构直接升级到3G, 建设成本低廉。但目前使用CDMA的地区只有日、韩和北美, 所以CDMA2000的支持者不如W-CD-MA多。不过CDMA2000的研发技术却是目前各标准中进度最快的, 许多3G手机已经率先面世。

目前, CDMA2000的商用终端已经超过了数百款, 其中韩国厂商引领了CDMA2000终端市场。在中国3G第二阶段外场测试之后, 信息产业部对CDMA2000终端的评价基本能够归结为以下几点:a.CDMA2000终端的基本功能比较完善, 对于基本业务的支持较好, 但个别人机界面不太完善。b.射频比较稳定, 对双模的操作支持较好。c.待机时间较短, 终端进一步开发应侧重于多样化和机卡分离。

1.3 TD-SCDMA。

该标准是由中国大陆独自制定的3G标准, 1999年6月29日, 中国原邮电部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大唐电信) 向ITU提出。该标准将智能无线、同步CDMA和软件无线电等当今国际领先技术融于其中, 在频谱利用率、对业务支持具有灵活性、频率灵活性及成本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另外, 由于中国内的庞大的市场, 该标准受到各大主要电信设备厂商的重视, 全球一半以上的设备厂商都宣布可以支持TD-SCDMA标准。从TD-SCDMA终端的技术发展和应用性能来看, 与其他两种30制式的终端相比, TD-SCDMA在各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除了在终端芯片性能上相对较弱外, TD-SCDMA手机还面临着机型款式偏少、电池待机时间短, 发热量高和手机终端产品不够成熟等问题。

自2008年4月1日启动第一期社会化测试和试商用业务以来, 目前国内TD网络覆盖城市已经达到10个。TD网络运行正常, 整体质量和稳定性得到了很大改善。截至8月24日, 我国TD手机用户共有17.5万户, 其中, 社会化测试用户10.4万户, 试商用用户1.1万户, 包括奥组委、中国奥运代表团、工作人员以及志愿者在内的奥运专用用户6万户。

经过第一期网络测试, 中国移动取得了TD大规模组网的宝贵经验, 深入了解了TD网络的基本性能, 但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一是基站设备故障率偏高;二是TD手机品种少、质量性能不够稳定、价格偏高, 个别厂家的手机甚至连3G到2G的自动切换都实现不了。一项权威第三方调查显示, 目前有关TD网络的投诉, 绝大多数都集中在手机上。可以说, 手机质量已经成为影响TD试商用最突出的问题。因此不难看出, 我国TD-SCDMA标准目前发展的最大软肋在于终端设备方面, TD-SCDMA终端相比其他两种3G标准终端尚有一定差距。因此, 如何测试和完善终端设备性能, 将是目前TD-SCDMA联盟最为紧迫的工作之一。

2 未来3G终端特征分析

3G业务较2G业务具备不同的特征, 因此, 3G终端也必将存在不同的发展趋势。

2.1 单模、双模和多模终端共存。

多种3G技术体制并存以及第三代移动通信发展初期, 第二代移动通信不会在短期内退出市场的现实情况, 决定了未来的移动终端必将是单模、双模和多模终端共存的局面。目前市场上已有GSM/W-CDMA、GSM/CDMA2000双模终端;随着TD-SCDMA标准的正式商用, 未来支持TD-SCDMA网络和其他网络的双模手机或多模手机也必将会出现。

2.2 对3G终端的功能要求不断提高。

3G的技术特性, 决定了3G网络能够提供更为智能化、多样化、个性化的移动业务, 这就要求3G移动终端的功能日益增强。不仅要支持现有话音业务、短信业务、窄带数据业务等, 同时应支持以多媒体业务和高速数据业务为代表的宽带通信业务等。

2.3 智能化、多媒体化趋势明显。

由于3G网络能够提供内容丰富的多媒体业务和下载业务等, 因此, 对3G终端而言, 需要对其配备更大、更清晰和3D显示效果更逼真的显示屏, 以便用户更好地欣赏移动多媒体业务要配备像素更高的摄像头以拍摄更清晰的图像, 以增强图片的感观效果;要提供更大的存储空间, 来储蓄下载而来的更多图片和音视频文件等。2.4操作系统开放化。开放式操作系统的普遍应用将极大地促进移动终端产品开发的速度和应用水平, 以使更灵活丰富的应用和内容共享。为顺应终端的发展趋势, 下一代移动终端的体系结构应具备以下重要特征:a.在主要子系统之间设置开放的软硬件接口, 以便于第三方集成和扩展。b.通过交换、添加和构建模块提高可扩充性, 从而创建更广泛的功能。c.通过插入式协议和软件组件支持所有重要的蜂窝无线接12标准。d.适用蜂窝和互联网信息应用市场。

总之, 以数据业务功能强大为特征的3G业务对其终端的要求将日益苛刻, 3G要真正实现所预期的业务发展效果, 加强3G终端的研发将一直成为3G发展阶段的重要主题之一。

摘要:目前, 国际上3G手机 (3G handsets) 有3种制式标准:欧洲的W-CDMA标准、美国的CDMA2000标准和由我国科学家提出的TD-SCD-MA标准。分析比较了3G的三大主流标准及其终端的发展现状和各自特点, 在此基础上预测了3G终端未来的趋势特征。

关键词:3G终端,W-CDMA,CDMA2000,TD-SCDMA

参考文献

[1]张智江.3G终端软件技术与开发[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2]唐晓晟, 黄朝明.3G终端技术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7.

[3]卡拉南.3G技术和UMTS网络[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 2004, 4.

3G市场的发展趋势 篇5

近年来全球的移动通信业务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其原因主要是因为3G技术的到来。3G技术对于整个行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冲击作用。在3G技术的时代, 通信产生的流量、网络传输的速度以及多媒体技术的难题终将得到一定的解决, 这也就促使移动通信业务的内容以及它的表现形式发生变革, 并实现飞跃的发展。现在对中国移动来说, 迎接3G时代的到来, 准确地把握好移动的3G业务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在简要分析下全球以及中国3G业务的现状, 为分析今后中国移动3G业务的发展战略和未来趋势做好准备, 打好基础。

全球方面, 3G技术发展的大概情况, 截止到2009年8月, 全球的移动通信用户约为45亿, 普及率高达65%[2];而3G技术更是覆盖到了全球3/4的国家以及地区。现在, 全球的3G用户约有6亿多, 大概占有全球的移动用户市场的12%, 而当中WCDMA的用户就超过了5亿。

中国方面, 2008年, 中国移动就在国内的通信业务运营商之中, 领先一步启动了3G业务的试商用服务。在多个发达沿海城市推出了TD的一期试商用的服务, 并且还为几个主办或者协办奥运的城市提供了先进的3G移动网络服务。而随着TD网络技术的不断成熟, 用户认知度也在不断地提高, 工信部和国务院对发放3G牌照态度也表现出支持的态度, 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 中国移动也开始了自己的3G技术商用的正式旅程。中国移动还专门针对自身的3G产业, 打造了自己品牌, 即“G3”。并且还以“G3, 引领3G生活”作为自己的宣传口号, 以期能够令客户在体验和感知的过程中感到自己所受到的关注[3]。

虽然TD的发展进程因TD产业链不够成熟而受到了影响, 但是中国移动依靠我国政府对TD的支持这一独有优势从而能够迅速、全面、深入地开展各方面的工作。

2 中国移动3G业务的发展战略

2011年的规划中, 中国移动就已经明确地提出, 2011年中国移动将会在个人、家庭、集团以及行业信息化几大市场中全面引入TD的应用, 从而进一步地推动TD技术产业的发展, 促使TD产业的成熟, 且明确的提出了“3+1”这一发展策略, 也就是“全力发展TD上网卡、上网本、无线座机以及TD的手机终端”。

据中国移动介绍, G3的上网卡因为使用了移动尖端的HSDPA技术, 其上网峰值可以达到2.8Mb每秒;且以USB接口作为其标准的接口, 因而与NB、PDA的连接, 可以做到即插即用, 因而非常的方便。以深圳为例, 据深圳移动的相关人士介绍, 深圳的TD技术网络已经完成了第三期的网络增补和完善工作。其中室内的站点数量比初期增加了整整近一倍, 网络的覆盖水平更是居国内城市前列的。简单的说, 就是在深圳使用这种上网卡的话, 基本上不会出现断线或者断网这类的问题。但是, 目前我国的TD技术还处在初级阶段, 其覆盖率肯定是没有2G网络那么完善, 所以, 因为这个因素, 目前移动的G3上网卡都是用的HSDPA/EDGE双模制式, 在深圳个别的没有覆盖到TD网络信号或者信号不太好的地方, 上网卡将自动切换到EDGE/GPRS的网络, 从而保证不会影响用户使用。

TD的信息话机同传统的固话相比, 有两个优势:首先, 在外观上, TD实现了固话的体验, 不需要电话线, 也不需要专人来家安装, 只要插上SIM卡就能立即使用, 更加不需要因为搬家等原因更换电话号码。其次, 拥有很强的扩展性, 发展初期是以TD的语音以及简单的信息化业务为主, 而随着业务与技术的成熟, 会不断地推出更多的具有3G特色的TD业务。TD的上网本是我国移动通信产业很重要的战略部署, 它极有可能决定着中国移动真正地位和真正作用[4]。

3 中国移动3G业务的未来趋势

中国移动3G业务的未来趋势可分为以下几点:

3.1 内容的多媒体化发展

随着新一代的高速移动通信技术以及无线局域网的飞速发展与逐渐成熟, 以及手机和PDA等移动终端设备的不断完善, 移动的通信网络不仅能够提供传统的话音业务, 还能够提供高速率的宽带视频业务, 支持高质量的话音、分组数据业务以及实时视频传输, 这将很好地适应多媒体应用的需求。

3.2 业务个性化

3.2.1 MMS业务分析

从我国市场的发展趋势来看, 近些年来, 我国的移动彩信业务得以快速的成长, 规模也在持续的攀升。但是因为受到客MMS的价格和终端成本以及MMS与其他业务的结合, 以及季节性的因素及通信运营商的政策调整所受到的影响, 呈现出了波浪式上升的轨迹, 主要表现出了这些特点:第一, 宽带消息类的业务从几十到几百KB, 呈现不断的扩容趋势;第二, 从支持载体的格式上看, 手机所能支持的媒体格式也越来越多样, 比如有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最后是单一的WAP的承载模式, 也已经很难满足现在市场发展的需要, 正逐步趋向于多种的承载方式共存的局面。

3.2.2 LCS业务分析

LCS的业务, 即通过移动通信的网络, 来获取移动终端用户的位置信息, 在电子地图的平台和与其相关的应用平台的支持下, 为用户提供相应位置服务的一种增值业务。在部署定位业务应用时, 必须考虑覆盖区域、定位精度、位置信息的更新速

浅谈TD-SCDMA网络海面优化策略

齐国维, 李立朝, 刘进召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邢台市分公司, 河北邢台054000)

摘要:结合海面场景的特点, 对TD-SCDMA网络在海面的组网思路从站址设计、天线选型和基站类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同时介绍了其优化的原则。

关键词:TD-SCDMA;海面;场景特点;组网思路;优化

中图分类号:TN929.5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131 (2011) 03-0064-02

随着我国TD-SCDMA网络建设工作的不断扩大深入, 需要考虑到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得我国沿海渔业和海上旅游业发展十分迅速, 海域通信需求日益增多, 在近海存在着轮渡、旅游和水上比赛等近海通信需求, 以及海面搜救、渔政和缉私等更远距离专用通信的需求。因此需要对TD-

率、首次定位速率、功耗低、成本、个性化和易用性等因素, 目前最主要的定位方式有CELLID、OTDOA、A-GPS。以上定位方式可以满足不同的精度要求, 但是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成本也在逐步升高。

AOA的技术, 能够在不增加自身的额外成本的前提下, 实现其高精度的单基站定位。可以向运营商以及用户提供一个低成本且高精度的差异化的定位业务方式, 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具有竞争力的选择。同时, TD系统的、全业务的支持能力, 能够使它很好地支持上面分析的定位方式, 通信运营商也可以同时使用不同的定位技术, 在不同的情况下相应地为不同需求的用户提供服务。

因此通过利用AOA的定位技术, 也就能更好地满足这一要求。

3.2.3 WAP业务分析

WAP业务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目前正是可以在市场上显著放大时期。所以现在正是一个很好的进入时期, 但是不能指望其投资会因为3G时代的到来, 可以马上取得收益。WAP业务本身就是一个通道。其本身就可以承载起大量的移动的内容, 其发展更需以移动应用的内容的丰富和发展作为基础。因而, 这种特性也就造成了WAP业务持续的稳定增长的发展过程。

WAP业务在其发展的过程中, 也存在着一些不成熟的问题。例如:接入的速率较低、接入的时间长、使用的计费比较昂贵、WAP商业模式应用比较复杂以及面临短消息业务市场的竞争, 还有运营的公司和ICP的联盟的关系仍处于不成熟的状态等等一些问题的存在。

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 意味着WAP业务要发展必须先解决好在无线的环境下移动互联网的接入问题, 做到WML到XHTML的表达方式, 以及实现如 (WAP1.0) :SMS、USSD、GPRS这些承载的方式, 最终能够使WAP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改善, 可以丰富WAP的业务。

3G的引入意味着将会有更多的丰富多彩的业务出现, 尤其是视频方面的业务以及在高速下载方面的业务, 其中包括有可视电话、视频的点播、移动电视以及各类的增强彩信的加入和进行音乐下载业务等。与此同时, 3G技术的引入也将进一步地提升移动用户的体验, 多媒体的业务越来越丰富多彩, 其业务质量必然也会比2G的更好一些。

3.3 接入的综合化

SCDMA系统海面广泛覆盖进行分析研究。

1场景特点

平行于海岸线的航道一般有3条: (1) 近航线, 一般为10km (百吨级) ; (2) 中航线, 一般为30km (千吨级) ; (3) 远航线 (国

体现在网络的接入方式上[5], 话音和数据业务等多种接入技术融合起来, 从而最终形成一种综合的接入体制。该体系的能够有效灵活的切换, 能够成为通往接入IP化的桥梁。其中, 窄带的无线接入可以用来提供语音业务, 从而, 解决那些不能通过有线的手段提供语音通信的部分地区的问题, 与此同时, 能够有效地满足这部分用户移动语音的需求, 对有线接入起着有效的补充作用。而宽带无线接入, 则主要是用于提供综合语音以及数据的业务。目前, 随着无线技术和宽带技术的发展和融合以及无线接入标准化工作的推进, 将带动整个产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3.4 终端的智能化

个人手机已经逐渐变成个人自身用以消费和娱乐甚至是工作的一个平台, 未来手机终端的发展, 应当是赋予手机信息与娱乐的集合体功能的、无线的、个人的智能终端, 这将突破通信的终端的概念。

综上所述, 移动3G业务的广泛使用与大量普及, 很大程度上改善了人们的工作与生活的方式, 是现代社会高速信息化的重要的组成部分[6]。未来移动3G业务的发展的内容的多媒体化、个性化、综合化、智能化的趋势必将引发移动产业的新一轮改革。面对新的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 我们应当做到的就是抓住机遇、突破核心的技术、实行适合我国国情发展的战略, 最终实现中国移动通信的大发展。

摘要:相比于CDMA2000、WCDMA这两个已在国外发展成型的3G网络, 中国移动的3G业务采用的是国内自主研发的TD-SCDMA网络, 它具有低辐射的优点, 因而被外界誉为“绿色的3G[1]”。中国人口众多, 对消费需求量是巨大的, 3G技术也就有了相应的市场;科技的高速发展也带动了不同产业的发展, 3G业务作为高科技下的产物, 也在市场上不断地扩大。现在, 全球的3G市场已经进入了加速发展期, 因而, 对中国移动3G业务的发展战略和未来趋势进行分析和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关键词:中国移动3G,发展战略,未来趋势,综述

参考文献

[1]徐晨旭, 徐丹.中国移动3G营销策划[R].南京大学金陵学院, 2010, 3 (12) .

[2]佚名.中国移动3G业务发展现状分析[J].中国行业研究报告, 2010, 23 (2) :12-14.

[3]黄晓玉.中国移动3G业务全面进入市场[N].右江日报, 2009, 7 (5) :2.

[4]杨凌云.3G时代我国移动支付商业发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 2009, 1 (6) :58-59.

[5]刘阳, 傅小贞.3G时代的移动互联网应用[J].移动通信在线, 2010.3 (6) :32-34.

浅析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趋势 篇6

关键词:现状,市场主体,费率,综合化

一、中国保险的发展及现状的一些特点

1979年,为了适应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需要,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随后的十几年,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对外开放的扩大,保险业蓬勃发展,保险业务收入平均每年递增40%以上。近几年来,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已基本上渡过了初期的粗放阶段,并开始呈现出成熟市场应该有的某些特征。

市场主体不断增加,竞争性市场格局初步形成。目前,我国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为主体,中外保险公司并存,各家保险公司竞争的新格局。

中介机构发展迅速,保险职工队伍不断扩大。随着各类提供保险服务、咨询、公估机构的增多,保险中介人队伍在不断扩大,通过保险中介机构和经纪人进行保险品种销售的方式已渐成气候。

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市场机制初步确立。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和保险业发展的自身需要,近几年来我国对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保险体制进行了一系列的重大改革。不仅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保险企业进行了较为规范的股份制改选,加快国有保险公司的商业化进程,而且按照银行、保险、证券分开经营、分别监管的原则,成立了独立的政府保险监管部门——保监会,集中管理全国保险市场。

资金运用渠道逐渐拓宽,经营环境不断改善。为了有效地解决保险资金运用问题,1998国务院年允许保险公司进入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后,1999年10月批准了保险公司购买证券投资基金间接进入证券市场的方案。

保险创新开始实施。在产品创新方面,针对我国目前证券市场日趋规范,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医疗制度改革的经济背景,推出了一系列创新的保险产品。在服务创新方面,有些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开通24小时服务热线,提供险种咨询、保单查核等多方位服务。

二、中国保险的趋势

(一) 保险主体多元化。

1985年以前,中国保险市场上只有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家,到2005年底,我国拥有88家保险公司。根据我国入世承诺,我国未来设立保险公司将不受经济需求测试或许可数量的限制。因此我国未来保险公司的数量将是多元化的。我国借鉴国际保险市场的经验,应该培育多种形式的保险机构,除已有的组织形式外,将在适当的时候设立相互保险公司、保险合作社乃至自保公司。此外,还应设立足够数量的保险中介机构和为保险业服务的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评级公司等,以多种组织形式的保险机构共存,辅之以为保险服务的相关机构,有利于优势互补,发展业务,繁荣市场。

(二) 保险展业的中介化。

现在保险经营的基本特征是两头在外,展业和理赔主要由保险中介办理,而保险公司的重心则是做好保险投资。在2005年底,我国有保险中介公司为1790家,其中,保险代理公司1301家,保险经纪公司269家,保险公估公司220家,另有兼业代理机构12万家,保险营销员达147万人。目前我国保险业务中通过保险代理人展业已经超过70%,未来保险代理人的数量还会进一步增加,其展业的比重将会进一步上升;保险经纪人、保险公估人的业务也将随着保险业务的增加、保险市场的完善和国民保险意识的增强而增加,整个保险业将呈现展业中介化的趋势。

(三) 保险营销方式全面变革。

近几年来,互联网发展迅速,许多知名的国际保险公司纷纷抓住机遇开始抢占网上市场。目前我国已初步具备开展网上交易的物质条件。今后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完善,我国互联网用户将进一步增加,保险公司在网上开展营销将成为我国保险市场新的发展趋势。保险营销的另一个变化趋势是银行营销保险,即通过银行销售保单的方式。保险公司通过和银行合作,利用银行强大的分销网络销售一般的保险,从而达到一举多得的效用。

(四) 保险条款费率的市场化。

由于保险商品和费率是保险营销的重要策略,同时我国保险市场发育的日趋完善,各保险公司已经初步具备制订保险条款和费率的能力;保险条款费率由各保险公司自己根据市场需要制订,有利于避免与保险合同争议处理,有利于被保险人或受益人解释的法律规定相冲突,坚持公平原则,也有利于提供个性化产品,促进市场竞争。

(五) 市场模式的垄断竞争化。

我国多主体的垄断竞争型市场格局正在逐步形成,而根据入世承诺,我国未来保险公司的巨大数量将是必然事实;而根据保险经营的特点、规模经济和提高民族保险业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我国应当具有少量的巨型保险公司占有市场大量份额,从而保险保险市场的稳定。因此,未来将形成一种垄断竞争型市场模式。在该模式下,既有利于促进保险竞争,也有利于保险市场的稳定。

(六) 保险业务扩充服务的综合化。

由于保险竞争的加剧和保险消费需求的综合化,导致保险消费需求的综合化,要求保险公司提供“保险套餐”或“保险超市”,同时要求保险公司提供服务的综合化,因此与金融套餐相配套的金融集团也将成为趋势。保险业的综合化经营实际上也是对保险资金多渠道加以运用的过程。世界各大保险公司在加大业务开拓力度的同时,非常注重提高保险资金的运用比例和效益。国际保险市场发展到今天,在白热化的市场竞争条件下,承保业务利润往往是零利润,甚至是负利润,各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于运用保险资金而产生的投资收益。

未来几年,将从法律上放宽对保险公司资金运用范围、比例的限制。允许其根据自身业务发展情况和对市场的判断来自主进行投资决策;同时将加快国内资本市场规范化发展的步伐,创造更多的投资空间。

参考文献

[1]、娄树本 王永霞, 未来十年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现代财经》, 2002

[2]、王绪瑾, 中国保险市场十大趋势, 《汽车与保险》, 2006

3G市场的发展趋势 篇7

1 当前农药市场的变化分析

近些年来, 国内的农药市场体现出良好的发展状态, 2013年1~4月份国内的化学农药产量就达到93.76万t, 比同年增长了23.31%。我国农药在充足供应的情况下, 市场的需求量持续增加, 在进出口方面也较为平稳, 体现出显著的回暖趋势, 主要具有以下几方面特征:

尽管市场具有较好的供求配合, 但是仍然存在供求方面的矛盾。农药的市场需求以及供应量比同年有所增加, 并且总体的销量也有很大提高, 市场对农药的需求相对稳定, 可是, 由农药的供应量体现出的不断增长, 在全国农药市场中出现的供大于求的状态没有得到本质上的改善。

农药市场的步伐调整加快, 促使市场结构发生变化。近些年来, 全国各地出现的气候差异以及种植结构的改变, 致使杀菌剂、杀虫剂和除草剂所具有的结构比发生了变化。伴随着化学农药产品出现结构上的变化, 直接影响到市场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改变。原因在于国家十分重视食品的安全问题, 使得农药的生产出现改变, 农民对低毒、高效、无公害的新农药品种的需求量逐渐提高。

整体上升的农药价格变化成为主流。杀虫剂起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在这其中, 啶虫脒的产量由3月份的10.3万元/t上涨到14万元/t, 就单月的上调幅度已超过30%。据有效数据显示, 吡虫啉所具有的原药价格由最初的13.6~13.9万元/吨持续上涨到15.5~16万元/t, 且价格的浮动在3月下旬才得到稳定。通过整体观察, 市场情况的回暖、价格方面的上涨, 使农药企业再次迎来了旺季。

农药的进出口市场同时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在出口方面, 受全球农产品价格提高的影响, 国际农药的需求量也渐渐增加。我国出口的农药总量与往年相比略有增加, 且出口的平均价格也有提高, 出口的企业大部分集中在山东、上海、浙江、江苏等沿海地区。在进口方面, 进口的数量相对平稳的增长, 整体观察, 国内和国外产品价格具有很大的差异, 排除人民币升值的因素, 农产品价格上的涨幅要远远小于农药成本的增长, 也就是说出口企业仅会获得微薄的利润。

综上所述, 国内农药市场在供求上、结构上、价格上以及进出口方面都出现了新的变化, 低毒、高效、无公害的农药新品种供不应求, 而传统的高毒性农药产品出现过剩的情况, 最终使得企业只能获得微薄的利润。

2 我国农药市场的发展趋势

我国农药市场的需求体现出阶段性的增长趋势, 将进入旺季。在二三季度时, 我国部分地区可能出现规模性较大的病虫害, 对农民产生的防治压力将会带动国内农药市场的需求。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需求也将会大幅度提高。从品种的需求量上可以看到, 丁草胺、敌百虫、硫酸铜、辛硫磷、杀虫双、百草枯、氧乐果等农药在市场上的需求将会出现新的高峰。预计在夏秋2个季节中的虫害活跃性会很大, 而且由于通货膨胀和成本的影响, 我国的农药价格会出现稳中有升的局势。

在种植结构方面的调整会使农药的市场需求趋向6大类作物, 包括蔬菜、水稻、麦类、果树、棉花、玉米。这6种农作物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直接影响了农药市场的需求。农村种植技术也出现了巨大变化, 农村的劳动力发生大批量的转移, 农业免耕耕作在技术方面的推广, 带动了除草剂的销售。

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将会引领绿色农药的市场行情。农产品所具有的安全问题是目前社会十分关注的焦点。国家对农药安全的问题加大了管理力度, 生产的农药品种也将会向低毒、高效的方向发展, 为新农药品种“生物农药”创建了新的市场空间。

农药将会出现良好的出口形势。国际粮棉等产品的上涨将会带动农业的发展, 而粮食在价格上的上涨将会给农药市场的需求送来福音。接下来的几年在粮食产量持续增长的同时, 对农药及化肥的需求也会继续上升, 预计在近些年内我国农药的出口会稳步上升, 且在出口价格和出口量方面有望提高。

3 结论

伴随着不断完善的市场经济以及不断优化的市场环境, 整体农药行业水平不断的提升, 我国农药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就目前情况来看, 在出口方面, 境外登记是我国出口农药的瓶颈问题, 若想正式走进国际市场, 就要开展好农药的国际登记工作, 还要在境外创建办事机构、供应售后和技术服务, 只有这样做, 中国的出口农药才能扎根国外, 并且整体上会有更深远的发展。

摘要:我国是农业大国, 农药在我国的农业生产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稳定农作物的生产率, 降低有害生物对农作物造成的危害, 推进社会的进步以及创建和谐社会方面, 农药都发挥了关键作用。建国以后, 农药生产在我国国内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变化, 且农药生产企业也由最初的几家发展到几千家, 所生产的农药品种由几种发展到上千种, 由最初的农药进口国家转变为目前自给自足的国家。我国也经营出口农药事业, 农药的生产在很多方面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本文主要研究当前我国农药市场的发展变化以及分析农药市场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农药市场,市场变化,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王尤景.浅析农药市场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J].农药市场信息, 2007 (07) .

[2]韩永奇.当前农药市场与未来走势[J].中国石油和化工, 2012 (07) .

光纤通信的发展趋势与市场 篇8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发展,市场

光纤通信自从问世以来, 给整个通信领域带来了一场革命, 它使高速率、大容量的通信成为可能。光纤通信由于具有损耗低、传输频带宽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不易串音等优点而备受业内人士的青睐, 发展非常迅速。光纤通信系统的传输容量从1980年到2000年这20年间增加了近一万倍, 传输速度在过去的10年中大约提高了100倍。目前, 我国长途传输网的光纤化比例已超过80%, 预计到2010年, 全国光缆建设长度将再增加约105km, 并且将有11个大城市铺设10G以上的大容量光纤通信网络。

1 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对光纤通信而言, 超高速度、超大容量和超长距离传输一直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而全光网络也是人们不懈追求的梦想。

1.1 超大容量、超长距离传输技术

波分复用技术极大地提高了光纤传输系统的传输容量, 在未来跨海光传输系统中有很大的应用前景, 这几年波分复用系统发展也确实十分迅猛。目前, 1.6Tbit/s的WDM系统已经大量商用, 同时, 全光传输距离也在大幅度扩展。提高传输容量的另一种途径是采用光时分复用 (OTDM) 技术, 与WDM通过增加单根光纤中传输的信道数来提高其传输容量不同, OT-DM技术是通过提高单信道速率提高传输容量, 其实现的单信道最高速率达640Gbit/s。仅靠OTDM和WDM来提高光通信系统的容量毕竟有限, 可以把多个OTDM信号进行波分复用, 从而大大提高传输容量。偏振复用 (PDM) 技术可以明显减弱相邻信道的相互作用。由于归零 (RZ) 编码信号在超高速通信系统中占空较小, 降低了对色散管理分布的要求, 且RZ编码方式对光纤的非线性和偏振模色散 (PMD) 的适应能力较强, 因此, 现在的超大容量WDM/OT-DM通信系统基本上都采用RZ编码传输方式。WDM/OTDM混合传输系统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基本上都包括在OTDM和WDM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中。

欧共体的RACE计划和美国正在执行的ARPA计划在发展宽带全光网中都部署了WDM和OTDM混合传输方式, 以提高通信网络的带宽和容量。WDM/OTDM系统已成为未来高速、大容量光纤通信系统的一种发展趋势, 两者的适当结合应该是实现Tbit/s以上传输的最佳方式。实际上, 最近大多数超过3Tbit/s的实验都采用了时分复用 (TDM、OTDM、ETDM) 和WDM相结合的传输方式。

1.2 光弧子通信

光弧子是一种特殊的ps数量级上的超短光脉冲, 由于它在光纤的反常色散区, 群速度色散和非线性效应相互平衡, 因而, 经过光纤长距离传输后, 波形和速度都保持不变。光弧子通信就是利用光弧子作为载体实现长距离无畸变的通信, 在零误码的情况下信息传递可达万里之遥。在光弧子通信领域内, 由于其具有高容量、长距离、误码率低、抗噪声能力强等优点, 光弧子通信备受国内外的关注, 并大力开展研究工作。在我国, 光弧子通信技术的研究也有一定的成果, 国家“863”研究项目成功地进行了OTDM光弧子通信关键技术的研究, 实现了20Gbit/s、105km的传输。近年来, 时域上的亮孤子、正色散区的暗孤子、空域上展开的三维光弧子等, 由于它们完全由非线性效应决定, 不需要任何静态介质波导而备受国内外研究人员的重视。光孤子技术未来的前景是:在传输速度方面采用超长距离的高速通信, 时域和频域的超短脉冲控制技术以及超短脉冲的产生和应用技术使速率从0~20Gbit/s提高到100Gbit/s以上;在增大传输距离方面采用重定时、整形、再生技术和减少ASE, 光学滤波使传输距离提高到100000公里以上;在高性能EDFA方面是获得低噪声高输出EDFA。当然, 实际的光孤子通信仍然存在许多技术难题, 但目前已取得的突破性进展使我们相信, 光孤子通信在超长距离、高速、大容量的全光通信中, 尤其在海底光通信系统中, 有着光明的发展前景。

1.3 全光网络

未来的高速通信网将是全光网。全光网是光纤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阶段, 也是理想阶段。传统的光网络实现了节点间的全光化, 但在网络结点处仍采用电器件, 限制了目前通信网干线总容量的进一步提高, 因此, 真正的全光网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全光网络以光节点代替电节点, 节点之间也是全光化, 信息始终以光的形式进行传输与交换, 交换机对用户信息的处理不再按比特进行, 而是根据其波长来决定路由。全光网络具有良好的透明性、开放性、兼容性、可靠性、可扩展性, 并能提供巨大的带宽、超大容量、极高的处理速度、较低的误码率, 网络结构简单, 组网非常灵活, 可以随时增加新节点而不必安装信号的交换和处理设备。当然, 全光网络的发展并不可能独立于众多通信技术之中, 它必须要与因特网、ATM网、移动通信网等相融合。目前全光网络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 但它已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从发展趋势上看, 形成一个真正的、以WDM技术与光交换技术为主的光网络层, 建立纯粹的全光网络, 消除电光瓶颈已成未来光通信发展的必然趋势, 更是未来信息网络的核心, 也是通信技术发展的最高级别, 更是理想级别。

2 光纤通信的市场

众所周知, 2000年IT行业泡沫, 使光纤通信产业生产规模爆炸性地发展, 产品生产过剩。无论是光传输设备, 光电子器件和光纤的价格都狂跌。特别是光纤, 每公里泡沫时期价格Y1200, 现在价格Y100左右1公里, 比铜线还便宜。光纤通信的市场何时能恢复?FTTH毕竟是信息社会的需求, 光纤通信的市场一定有美好的情景。发达国家的FTTH已经开始建设, 已经有相当的市场。大体上看, 器件和设备随市场的需要, 其利润会逐步回升, 2007~2008年可能良好。但光纤产业, 尽管反倾销成功, 目前价格也仍低迷不起, 利润甚微。

实际上, 在世界范围内, 光纤的生产规模过大, 而FTTH的发展速度受社会环境、包括市民的经济条件和数字电视的发展的影响, 上升缓慢。据了解, 有大公司目前封存几个光纤厂, 根据市场情况, 可随时启动生产, 其结果是始终供大于求。供不应求才能涨价, 是通常的市场规律, 所以光纤产业要想厚利, 可能是2009年后的事情。中国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小城镇, 还需要建设光纤线路, 但光纤用量仍然处于供大于求的范围内。对中国市场, FTTH受ADSL的挑战和数字电视HDTV发展的制约, 会有所延后。目前, 中国大量建设FTTH的社会环境和条件尚未具备, 可能需要等待一段时间。

总的来说, 目前中国的FTTH处于试点阶段。试点的作用, 一方面是摸索技术和建设的经验, 另一方面, 还起竞争抢占用户的作用。所以, 现在电信运行商, 地方业主都积极对FTTH试点, 以便发展宽带业务。因此, 广播运行商受到巨大的挑战, 广播商应加快发展数字电视的进程, 并且要充实节目内容和采取有竞争力的商业模式。如果广播商要发展VOP点播电视, 还需要对电缆电视网双向改造, 如果采用光纤网, 可更充分地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和市场需求。

结束语

目前, 光纤通信已成为一种最主要的信息传输技术, 迄今尚未发现可以取代它的更好的技术。即使是在全球通信行业处于低迷时期, 光纤通信的发展也从未停滞过, 就我国而言, 2002年的光通信市场相比2001年仍处增长状态。从现代通信的发展趋势来看, 光纤通信也将成为未来通信发展的主流。人们期望的真正的全光网络的时代也会在不远的将来如愿到来。

参考文献

[1]王磊, 裴丽.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4) :59-60.[1]王磊, 裴丽.光纤通信的发展现状和未来[J].中国科技信息, 2006 (4) :59-60.

[2]王加莹.长途超大容量DWDM光通信技术及发展[J].光通信技术, 2003, 2 (1) :4-8.[2]王加莹.长途超大容量DWDM光通信技术及发展[J].光通信技术, 2003, 2 (1) :4-8.

上一篇:安全文化分析及其发展下一篇:教育公平与和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