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文化

2024-07-02

汉字文化(精选十篇)

汉字文化 篇1

在“汉字”一词出现以前乃至以后的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 古代中国人把自己所使用的书写符号只叫“文字”。例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曰:“盖文字者, 经艺之本, 王政之始, 前人所以垂后, 后人所以识古。”[1]这里虽然讲的是文字的社会功能, 但使用的是“文字”这一概念, 而不是“汉字”。

那么, 什么是“文字”呢?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 盖依类象形, 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 即谓之字。文者, 物象之本也;字者, 言孳乳而寝多也。”又曰:“独体为文, 合体为字。”这就是说, 文是描摹事物的外部形象、形状而创造出来的书写符号, 所以“文”一般都是独体的。而字则是由独体的文与文按照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的, 所以“字”一般都是合体结构。这就是许慎“独体为文, 合体为字”的意思。从地下出土的大量古文字材料来看, 许慎所说基本上是符合文字的实际情况的。

“汉字”一词, 最早见之于《元史》。《元史·兵志·马政》:“ (马) 收除见在数目, 造蒙古、回回、汉字文册以闻, 其总数盖不可知也。”《元史·刑法志·职志》:“诸内外百司五品以上表章, 并以蒙古字书, 毋敢不敬。仍以汉字书其副。”可见, 在元代“汉字”是为了区别于蒙古、回回文字而得名的。所谓“汉字”, 本来指中原汉族人所使用的文字。虽然在元代已经出现了“汉字”一词, 但在以后的几百年中, 中国的读书人习惯上仍把自己所使用的字叫作“文字”, 而不叫“汉字”。

二、关于文化

在中国, “文化”一语最早当源于《易经》。《易·贲·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后来又见之于西汉刘向《说苑·指武篇》, 其辞曰:“圣人之治天下也, 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 文化不改, 然后加诛。”可见, “文化”一语本来是指以文德进行教化的意思, 是个政治性术语。从语法的角度来说, “文化”原来是个短语, 但在现代汉语里, “文化”已演变成为一个词, 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可见“文化”古今有不同的内涵, 本文指后一种涵义。一般研究认为, 文化表现为浅层和深层两个层面。浅层的是物质文化, 即人们的生活方式;深层的是精神文化, 即人们的价值观念。在有些论著和文章里, “文化”又等同于“文明”。

物质文化——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随着时代的不同、生产力的提高和社会进步而有所改变, 有些甚至变化很大, 同时还有很大的地域差异。比如在古代中国, 民居以土坯墙的茅草棚为常见, 当然也有砖瓦结构的。现在那种土坯墙结构的茅草棚几乎已看不到了, 差不多被现代样式的砖瓦结构的平房或小楼所取代。又比如亞字形的四合院建筑群, 是先民模拟观念中天圆地方的宇宙结构模式而建造的, 是我国古代建筑群的典型样式。但是这种四合院在现代城市里已经很少能看到了, 大多被平行的多栋火柴盒式的楼房所取代。又如, 往往随着王朝的更迭而移风易俗, 人们的穿着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从而形成我国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 等等。

精神文化——人们的价值观念, 则包括人们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社会理想、思维方式, 乃至所创造的语言文字等诸多方面。精神文化需要一个民族长期的文化积淀才能形成, 一旦形成, 就难以改变。比如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天命观, 天人合一、天人感应思想以及因果报应等观念, 在人们的头脑中根深蒂固, 至今还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

三、关于传统文化

不同的民族, 在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下和特定的社会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式和特质, 这就是民族文化。民族文化在民族史的长河中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形成了除了种族特征以外的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最显著的特征。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 伴随着一代一代的种族繁衍, 其重要方式之一就是通过先民所创造的文字来传承。中国的文字——汉字, 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结晶,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就是说, 传统文化孕育催生了汉字, 反过来, 汉字又传承弘扬了传统文化, 二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所以我们既可以通过以汉字这一载体传承下来的汗牛充栋的传世文献来了解悠久的传统文化, 亦可以通过汉字尤其是对古汉字形体的分析研究来了解古代社会, 了解古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从中汲取精华, 从而为弘扬悠久的传统文化、建设新文化和加强文化交流服务。

一个民族, 尽管她的文化内容十分丰富, 但是, 作为一个民族存在的精神支柱是不可缺少的。那么, 什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什么又是我们民族的精神支柱呢?根据前述文化的定义, 可以说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不仅历史悠久, 而且内涵十分丰富。从人们的衣食起居、风俗习惯等物质文化, 到人们的伦理道德、宗教信仰等精神文化, 乃至涉及天文、地理、人事等宇宙万物、无所不包的认识成果——各种知识, 都是极其丰富的。在我国古代的思想宝库中, 主要有儒、道、释三大学术流派。但是, 作为我们民族精神支柱的传统文化, 乃是肇端于遥远的夏商周三代, 尤其是西周, 经过春秋时期孔子的阐释而得到进一步发扬光大的儒家学说。

早在孔子之前, 我国就已经有《诗》、《书》、《礼》、《乐》、《易》、《春秋》等集中体现儒家思想和学说的文献典籍。这些文献典籍, 大多经过孔子的整理、补充和阐释而得以广泛流传, 从而奠定了儒家学说的基础。两千多年来经过历代封建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以及博学鸿儒的发挥、阐释, 儒家学说早已深入人心, 具有深厚的社会基础。非惟如此, 我们提倡儒家学说, 更在于儒家学说具有人类普遍的价值。

在儒家学说中, 核心思想是仁。孔子说“仁者爱人”, 有了仁爱之心, 人与人之间才能互相敬爱, 互相帮助。其次是义, 就是道义, 人的一切行为举止, 都符合道义了, 丑恶现象自然就销声匿迹。仁爱、仁义, 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儒家学说强调格物致知, 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每个人都有很好的自身修养, 家庭和睦, 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天下也就太平了, 社会大同不就实现了吗!

基于以上原因, 因此, 如果把儒家学说作为一种宗教来看待的话, 儒教应当作为国教来提倡、确立。当然, 我们提倡儒家学说, 并不排斥其他学说, 而是兼收并蓄。只要有益于人们身心健康、有益于社会和谐进步的思想学说, 都应该允许其存在。

四、汉字与传统文化

我们说儒家的文献典籍以及保存各种知识的文献, 都是用汉字记载、传承下来的。举例来说, 甲骨文里的“册”和“典”两个字, 册字就像用皮韦编连竹简之形, 而典字则像把册放置在丌上之形。《尚书·多士》:“惟殷先人, 有册有典, 殷革夏命。”这是说, 殷的先人早已经有典册了, 他们革掉了夏王朝的命。既有典册, 首先得应该有文字。根据这一条记述, 可见至少在我国夏王朝时就已经发明了文字。当然, 根据其他文献的记载和考古发掘, 汉字的发明创造至少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了。

古代中国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形成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 不仅凭借汉字这一载体传承下来, 同时, 汉字本身也能够充分体现光辉灿烂而又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可以这样说, 汉字既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伟大结晶, 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最佳载体, 汉字是中华文化——华夏文明的活化石 ( living fossil ) 。

下面我们通过古汉字的形体分析研究, 结合文献记载, 来了解古代的社会文化。

例如“昔”, 甲骨文写作, 金文写作, 上边从水, 下边从日, 就象昔日洪水滔天的情状, 与《尚书·尧典》“汤汤洪水方割, 荡荡怀山襄陵, 浩浩滔天”的记载完全吻合。一个“昔”字, 再现了人类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这场空前的洪水浩劫。

再如“辰”, 甲骨文写作, 似贝壳, 是蜃字的初文。上古时期, 先民曾经经历过使用辰为农具除去田间杂草的时代。《淮南子·汜论》:“古者剡耜而耕, 摩蜃而耨 (nòu) 。”所说即是上古之时先民磨辰而耕的情况。 (剡, yǎn, 削也;耨, 除草。)

又如“砭”, 《说文》:“砭, 以石刺病也, 从石。”以石刺病, 就是后世针刺疗法的源头, 说明早在石器时代华夏先民就已发明了用尖石刺激人体穴位而治病的方法。

又如“胤”, 《说文》:“子孙相承续也。从肉, 从八, 象其长也。从幺, 象重累也。”清人段玉裁注解说:“八, 分也, 骨肉所传, 支分派别, 传之无穷。”这就是子孙相承续以至无穷的含义。这样丰富而又复杂的人文信息, 就浓缩在一个小小的胤字形体中。

又如“寒”, 《说文》:“冻也, 从人在宀下, 以草荐覆之, 下有 (冰) 。”当看到一个寒字, 就能使人联想到:房子里有个人, 浑身裹着草, 身旁还有冰块, 此人因挨冻而浑身哆嗦, 从而使人意识到, 寒冬来临了。

汉字不仅能够充分体现光辉灿烂而又丰富多彩的古代文化, 记载、传承华夏文明, 而且还有非常大的化育作用。所谓化育作用, 指文字对人的教育功能。《淮南子·本经训》说:“昔者仓颉作书, 而天雨粟, 鬼夜哭。”华夏先民发明了文字, 使天帝都为之感动, 鬼神也因之而畏惧。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深刻地指出:“盖文字者, 经艺之本, 王政之始, 前人所以垂后, 后人所以识古。故曰:本立而道生, 知天下之至啧而不可乱也。” (啧zé, 通赜, 深奥。) 文字对人的化育作用, 古人早就认识到了。孟子曰:“人而无教, 则近于禽兽。”所以, 读书识字, 其用大矣!

五、汉字的文化传播

汉字不仅对本民族的社会成员产生积极的教化作用, 而且对周边各民族起着传播文化的作用。《论语》里记载孔子这方面的论述很多。另据王国维考证, 汉代时匈奴相邦印就是用汉字刻写的。早在隋唐之际, 中国的汉字就随着外交往来而传播到高丽、日本、琉球, 从而对朝鲜、日本、琉球的文化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与中国毗邻的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也深受汉字的影响。如果再继续向前追溯, 甚至有人认为, 在商末周初之际, 当时的中国文字——甲骨文和金文, 就已经随着殷商遗民漂移到美洲大陆, 从而对印第安文化和玛雅文明产生一定的影响。[2]很久以来, 在东亚就已经形成了“汉字文化圈”。如今不仅中国人的社会生活离不开汉字, 而且韩国人、日本人、新加坡人的社会生活同样也离不开汉字, 汉字同样起着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巨大作用。

参考文献

[1]许慎《说文解字》, 中华书局, 1981

重写汉字,弘扬汉字文化六年级作文 篇2

很小时候,爸爸教我认字:双木为“林”;三木为“森”;把一个人关起来就是“囚”;“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听爸爸那么说,我觉得汉字真是有趣极了。

上学后,老师教会了我很多的识字方法,可以这么说,一个汉字就是一个故事:如“拔”字我们特别容易和“拨”混淆,每次“拔草”都有同学写成“拨草”,为此还引起许多笑话。老师就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小虎欢欢吃糖太多把牙吃坏了,他去找他的好朋友小熊医生,小熊用手拔掉了好朋友的一颗牙。“用手”大家记住了提手旁,“好朋友”记住了右面的“友”,“一颗牙”就是友肩上的“、”。轻轻松松中学生记住了“拔”,而且再也不会出错。

汉字就有这么神奇。记得有一次,老师问我们有什么办法记住“虹”字,大家就议论纷纷:用加一加的办法记,虫字旁加个‘工’就是‘虹’。“;”我用换一换的方法记,‘红’字去绞丝旁,换上虫字旁。“;”我知道‘虹’与虫有关,所以用虫字旁。“;”我知道我们班的吴虹的名字里有这个‘虹’字,因为他上课时坐得歪歪扭扭的,像条虫,所以‘虹’字用虫字旁“。就这样,我们用汉字学习了汉字,用汉字理解了汉字。

汉字就是一首诗,一幅画。学习识字8的形声字”清、请、晴、情、睛、蜻“时,老师为了防止我们混淆,特别编了一首《”青“字歌》来帮助记忆,儿歌内容是这样的.:”青字是个后鼻音,加上偏旁要细分。三点水儿池水‘清’,有言在先把你‘请’,云散日出天气‘晴’,目光锐利好眼‘睛’,心有所感动真‘情’,虫儿在左是‘蜻’蜓,除去偏旁草青‘青’。“这样,我们在记诵儿歌的过程中就区分了这一组形声字。

汉字就是这样给人以想象。我和我的同学在游戏时一边跳一边唱着:小孩子,戴帽子,头上一点写大字,小孩子,戴帽子,头上三点上学去;方框是边疆,宝玉里面装。我是中国人,中国要富强。游玩中我们又学会了子、字、学、国。

写作的时候,我常常为面前的这一个个方块字而动情:它们像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在纸上嬉戏,像一朵朵美丽多姿的鲜花愉悦你的眼睛,这时我真不忍心将它们框在方格里,真想叫它们离开格子去舒展身体,去不受拘束地享受自己的欢乐。

真的,它们可不是僵硬的符号,而是有着独特性格的小精灵。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看到”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触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在书法家的笔下,它们能发出无穷无尽的变化,或挺拔如峰,或清亮如溪,或浩瀚如海,或凝滑如脂。它们自身就有一种智慧的力量,一个想象的天地,任你尽情地飞翔。在人类古老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个民族能像中华民族这样拥有如此丰富的书法瑰宝。?

看着这些单个的有色彩、有声音、有气味的词,怎能不诱发你调动这些语言的情绪呵!西方现在有少数诗人在追求”玩文字“,但他们怎么能从26个字母的组合中去找到”玩文字“的魅力呢!只有中国的汉字、几万个不同的字形、几十万、几百万种奇妙的组合,足以产生遣使文字的快乐,甚至能在语义以外,寻求那种文字对人类思维和感官的想象力!中国的汉字是高强度悟性的结晶,必能训练出人的悟性。

汉字文化 篇3

【关键词】环境保证;规范汉字;榜样示范

倡行规范字,才能“推动国家语言文字的规范化、标准化及其健康发展,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在社会生活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各民族、各地区经济文化交流。”不良的书写习惯,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甚至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从低年级写字就严格要求,规范写字,是非常必要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第一学段写字要“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这里的“规范”,指的是把字写得合乎规则,遵循笔顺的规则,不写错别字,不改变字形、不添笔漏画,还要美观大方。

在长期的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我摸索出以下规范孩子的书写习惯的方法策略:

一、良好环境,保规范

1.安排合适的桌椅

调整好课桌的高矮,让孩子坐着舒适。

2.安排足够的时间

每堂课要留给学生8分钟左右的写字时间,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写字任务。科学设计家庭作业,在作业中穿插练字作业,作业设计少而精,让学生在作业中练好字。

3.保证良好的心理状态

低段学生易受暗示的影响,所以书桌要保证干净整洁,播放一些轻乐,减少因分散注意力而造成的错字、别字、漏字等现象。还要让小学生清楚地了解书写的具体任务,理解书写正确的规范字的重要性,让他们不断组织自己的行为,运用自我提醒和自我命令排除外界的干扰,来延长小学生有意注意时间,从而养成规范的书写习惯。

二、榜样示范,显规范

1.以书法家为榜样

小学生爱听故事,爱讲故事,通过生动的故事,可以让他们明白道理,学到知识,从而引发他们对汉字的喜爱。写字教学中,讲一些古人练字的故事给学生听,如:王羲之每天“临池学书”、清水池变“墨池”的故事;岳飞在沙上练字的故事,古人勤学苦练的故事,激发了学生的写字兴趣,是练字的生动教材。

2.以教师为榜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先要练一手好字,然后,用这一手字去影响、引导学生。每一次板书、每一次批语,甚至一个名字,都要工工整整地书写。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着学生的一生。年龄越小的孩子,模仿力越强,教师就是最好、最直接的模仿者。教师的板书、作业本上的批语无不是学生的字帖。将自己投身于一面镜子前,教师的写字姿势规范了,写字水平提高了。学生呢,经常地看到老师写字这个活生生的标本,会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哪个教师授课,学生的字就像谁,可见教师影响力有多大。

三、训练过程,抓规范

1.写字姿势练规范

(1)引起重视。为了使学生重视写字姿势,在他们学写字之前,我给他们讲了“唐驼”的故事:古时候有個姓唐的人,酷爱书法,终于成了一位书法家。但因为不注意姿势,成了一个驼背。后来人们忘记了他的真名,把他称为“唐驼”。听了这个故事大家对不注意书写姿势有了更深的认识。平时写字时,看到有同学姿势不端正,马上就会有人提醒他:当心变成张驼、李驼……

(2)讲清要求。学生练字之前,我把写字姿势的要领“头正、身直、臂开、足平”八个字和“一尺、一拳、一寸”三个一端端正正地写在黑板上,然后逐个讲解示范。为使学生便于掌握,我把“一尺、一寸”这两个较为抽象的内容进行了具体化:要做到书本离眼睛一尺,只要人坐直就可以了;而笔尖到卷笔刀削过的最上边差不多刚好是一寸,手拿到卷笔刀削过的边缘,“手指离笔尖一寸”的问题也就解决了。有了这些具体的操作方法,学生很快就掌握了正确的书写姿势。

(3)姿势评定。在平时的写字教学中,教师往往把字的好差作为写字评价的首要标准,而忽视对书写姿势的评定。为此,在写字课上,我注重多对学生书写姿势作评价。姿势正确的学生,不但在课堂上会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在课后还能得到一朵红花作为奖励。姿势正确,字又写得好的学生,作业可得优加五角星,姿势不正确的字写得再好也只能得优。这样一来,学生的观念也悄悄地发生了改变,对书写姿势的正确与否也越来越重视了。

(4)儿歌规范。教学时根据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将写字要点,编成他们喜闻乐见的儿歌形式,使他们自觉、愉快地练习写字。

听这首《写字歌》:小朋友,写字啦,花杆铅笔手中拿,拇指食指捏住它,笔身靠在指骨上。师生再接着配合背诵:眼离书本约一尺,胸离桌边有一拳,手离笔尖有一寸,老大老二对对齐,老三后面来帮忙,老四老五都往里,腿放平,脚放正,认真写字心要静。”学生每一次写字之前都边背写字儿歌,边调整姿势,易学、易懂、易记,加上时时提醒、督促,收效较好。

2.笔画的规范

笔画是汉字构形的基本单位,笔画的不规范将直接导致字的不规范。汉字的基本笔画有二十八种,最基本的有八种。这八种是:点、横、竖、撇、捺、提、折、钩。在写字之前,要让学生认识每一笔的特点和书写方法。如:横的写法从左到右,起笔时稍重,收笔时向右稍按一下。竖,从上到下要写直。撇,从右上向左下,起笔时重,以后渐轻,收笔时较快,形成尖状。有平撇和竖撇两种,平撇应写得平而短,竖撇先竖后,写时注意笔画的连贯。捺,从左上向右下,起笔较轻,以后渐重,收笔前更重,稍顿后向右轻轻提起,形成尖状。而且对一些形近的笔画要分清,比如:“ㄑ”与“ㄥ”。

在学生刚刚练习时,不要急于写很多的字,重点练习横、竖、点、撇、捺等基本笔画。这时的要求一定要严格,横要平,竖要直,撇要出尖,捺要有角。循序渐进,逐步养成学生良好的写字能力和写字习惯。

3.笔顺的规范

汉字是一个个方块字,当我们在书写这些方块字时,必然要遇到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的问题,这就是笔画的先后顺序,简称为笔顺。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写字笔顺极不规范,写倒笔已成了一种常见的通病。

汉字的笔顺是有一定规则的,先写哪一笔,后写哪一笔,决不能随心所欲,否则,就会感到不方便,不自然。掌握了汉字的笔顺,不仅可以提高写字的效率,还容易把字写清楚,写整齐,写美观。汉字的笔顺规则一般是: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里头后封口,先中间后两边等。按照这些基本规则,大部分汉字的笔顺问题解决了。所以,当学生一开始描写生字时,就必须同步进行笔顺规则的指导。

方方正正的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文明史,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美好追求和气节。写规范字的过程,既是培养孩子观察力的过程,也是一个用心思考的过程,让孩子们在一笔一画中感受中华汉字的魅力,在日积月累中获得各种不同类型汉字的书写要领和技巧,从而陶冶情操,修养品德,锻炼意志。让每个孩子都能写一手漂亮的汉字;让横平竖直的方块字越写越传神;让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代代相传。

参考文献:

汉字文化 篇4

汉字是外国留学生汉语学习的难点之一, 而汉字教学又是对外汉语教学的薄弱环节, 长期以来存在着汉字教学效果不佳、留学生汉字学习效率偏低、识字量有限等问题。

经过几十年的摸索, 对外汉字教学的现状有所改观, 教师们通过课堂教学实践, 结合汉字系统性、汉字字符理据、心理认知规律探索出一些对外汉字教学、帮助留学生识记、使用汉字的新路子。成果有:李大遂的《中高级汉字课教学新模式试验报告》、《汉字理据的认识、利用与维护》、《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等。

汉字教学改革反映在教材编写上, 也有不少可喜成果。例如《汉字突破》 (周健主编) , 打破了汉字孤立教学、结构分析的框框, 巧妙地设置词组、句子这样的语境来帮助留学生学习和记忆。每课由课文和汉字知识两部分组成, 而在课文部分更为重视让学习者在句子、词语的组合中增加识字量, 一般列出一句话, 对出现其中的典型汉字 (一般是形声字) , 列出同偏旁的其他汉字及最常见的词语。比如:第二十八课“会议大厅”, “会议大厅就在前面房子旁边。”议正义、仪式;大厅“头顶电灯订单”, 前面“射箭剪刀”, 房子“地方访问防止组织模仿放心”, 旁边“傍晚榜样臂膀”。①理念新颖, 在常见组合中有效扩充汉字识字量。

这些努力和成果比较有效地促进了目前对外汉字的教学, 但是我们认为在教学内容上更要丰富汉字文化的内容, 把汉字发展史、汉字理论相关知识点讲解得更加通俗易懂、生动活泼, 从而增强对外汉字教学的效果。

二、目前汉字教学中对“汉字文化”的理解

关于“汉字文化”的概念, 各家有不同的说法。按王立军先生的观点, “汉字文化”应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宏观的汉字文化, 是指汉字的起源、演变、构形等基本规律所体现的文化内涵;微观的汉字文化, 是指汉字自身所携带的、通过构意体现出来的各种文化信息。汉字本身便是一个文化体系, 同时又承担着承载文化的使命。所以, 汉字文化研究在研究微观的同时也要将宏观的文化作为背景, 在研究宏观汉字文化时也要以微观的汉字个体作为范例。②

目前出现在留学生汉字教材中的文化内容, 微观文化、宏观文化都有所涉及, 但以微观文化居多, 根据字形字义来分析得出, 主要内容包括, 关于图腾崇拜的“龙”、“凤”等, 关于农业牧业渔业文明的“年”、“稻”、“逐”, 日常生活方面的“饮”、“食”等字, 关于汉字结构特征的探讨, 比如“近取诸身, 远取诸物”, 以及结合一组或多组汉字字形体讲解的玉石文化、器物文化等, 另外还有书法文化。

这些内容应该说都有教授的必要, 但是汉字文化包罗万象生动鲜活, 我们还可以更充分地挖掘, 来辅助汉字发展史、汉字知识的教学, 以便激发留学生汉字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汉字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汉字文化促进汉字教学举例

需要留学生掌握的汉字知识包括汉字的发展史、汉字造字法、汉字的书写、汉字的结构 (外部结构、内部结构) 、汉字字体等内容, 其实如果放开眼光, 在博大丰富的汉字文化的海洋中撷取难易恰当的现象来辅助这些知识点的教学, 我们在教学中就能如虎添翼, 取得更好的效果, 也能给留学生提供更多更为实际的帮助。

汉字笔画、读音、字形、字体等知识都可以借助汉字文化中难易度适合的内容的介绍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下面略举几例:

1. 对汉字的总体态度

汉字凝聚着中华文化, 也是中华文化的一扇窗, 古代中国人对汉字心存敬畏, 从“仓颉四目”的传说到“敬惜字纸”的民俗, 都可以看得很清楚。

据记载, “敬惜字纸”的传统源于宋代, 认为写有字的废纸不可随意扔掉或者踩在脚下、用作其他用途, 比如糊窗户或与其他废物混杂, 而需丢入字纸篓, 专门收集后焚烧成灰, 成为字灰, 收集起来。每隔一段时间, 便开坛祭造字之仓颉, 然后将字灰送至江海湖泊, 称为“送字灰”或“送字纸”;相应地, 也出现了专为焚烧字纸的“惜字塔”, 以及专门收集、焚化字纸旧书的“惜字会”;清朝还有大量的《惜字律》, 劝人敬惜字纸。清朝《惜字律》的主要着眼点是“敬惜”写出或印出的文字, 还有劝导人们在写字时要下笔谨慎, 不要损害别人, 如清光绪十年刻本《惜字新编》。③

2. 笔画

现代汉字是由笔画构成的方块形体, 笔画是汉字书写的基础, 汉字有点、横、竖、撇、折、提、钩共八种基本笔画, 一些笔画还有基本笔形之外的变体。如何使留学生更快掌握呢?对汉字笔画的理解和辨析可以结合《九九消寒图》来进行。

消寒图这种民俗来源于人们“数九”习俗。过去, 人们认为“冬至”后就进入“九”了, 于是以各种形式的《九九消寒图》来度过数九 (八十一天) 这段漫长而又寒冷的冬日。

《九九消寒图》主要有梅花式、文字式等几种:

梅花图式消寒图:在白纸上绘制九枝寒梅, 每枝九朵, 一枝对应一九, 一朵对应一天, 共有八十一个勾好不着色的梅瓣;每天用墨笔涂满一瓣, 还可以根据天气实况用特定的颜色填充一瓣, 八十一瓣颜色都填满之时, 也是冬尽春来、春回大地的时候了, 也有用红色涂染梅瓣的, 更给人一种暖气渐生的感觉。

描字式消寒图:在一张印好的九个双钩字上描红, 这九个字通常是“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 每字九画, 九字共八十一画, 数九之中每日依次描画一笔, 等九个字描完, 春天也就来了。这种消寒图, 仅在私塾的学生中流行, 民间则很少有使用。

最雅致的九九消寒图是集结十八个九画字做成对联, 每联九字, 每字九画, 每天在上下联各填一笔, 如上联写有“春泉垂春柳春染春美”;下联对以“秋院挂秋柿秋送秋香”, 称为九九消寒迎春联。④

上面介绍的这种描字式消寒图可以在汉字课堂上使用, 学生听明白原理后边描画这九个九画字, 边记忆汉字八大基本笔画, 在实践中学习笔画知识, 可以加深理解和记忆, 收到很好的效果。39wi

3.字体

汉字的主要字体包括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等, 除了传统的碑帖、书法可以展示外, 还可以利用“对钱”的知识。

所谓“对钱”, 就是同一种年号名称的两枚钱, 它们的大小、薄厚、币材、边廓、穿孔完全一样, 只有书法形式不同, 我们把这种类型的钱才称为“对儿钱”。这类钱有的是楷书、行书二体成对, 有的是楷书、篆书二体成对, 有的是隶书、篆书二体成对, 等等。除钱文书体不同外, 两枚钱币币值相同, 形体对等, 即钱形大小、钱身厚薄、穿孔大小、轮廓阔狭、钱文位置、字体大小、铜质等各个方面都完全一致, 可以成双配对。

对钱是中国钱币造型独具特色的表现形式, 留学生欣赏它, 既可以检验和巩固字体知识, 又是一种美的享受。

四、结语

在对外汉字教学中加入鲜活生动的汉字文化内容, 可以有效促进汉字教学, 激发起留学生对汉字学习的兴趣, 取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汉]许慎.说文解字[M].中华书局, 1963.

[2]启功.古代字体论稿[M].文物出版社, 1999.

[3]王宁.汉字构形学讲座[M].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2.

[4]韩鉴堂.汉字文化图说[M].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5]李大遂.中高级汉字课教学新模式试验报告[J].语言文字应用, 2011 (3) .

[6]李大遂.汉字的系统性与汉字认知[J].暨南大学华文学院学报, 2006 (1) .

汉字文化研究 篇5

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文字之一。汉字记录汉语诞生在距今五、六千年以前;成为反映古今汉民族人民文明成果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汉民族独特的造字思维理念、汉字的最早创制以及五、六千年以来的发展演变、汉字独特的以形表义的字型结构系统、汉字的一字多义、形外之义等等,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汉字文化研究是以汉字自身形体结构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这门科学是一项跨学科的研究,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内容和方法。

语言学知识告诉我们,语言是人类思想和文化的载体,语言传播人类思想和文化的最小单位是词,词是语言中语义和语音的结合体。也就是说,语言具有语义和语音两个要素。语义是抽象的,人的感觉器官不能感知:语音是表达语义的声音,人的听觉器官能听得到,但是稍纵即逝。这在科学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不可能传之异地,留于异时。然而社会在进步在发展,人们需要将有义有音的语言传之异地,留于异时,在更加广大的时空范围内进行交际,以便交流、协调人们的思想言行,促进人们的进步和社会的变革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需要,使得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的产生成为了可能。早在一千多年前,唐代大学问家孔颖达就在其《尚书序疏》中把汉字记录汉语的这个理论总结表述为:“言者意之声,书者言之记。”这样,汉民族稍纵即逝的有声语言,就可以借助汉字的记录,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得以传诸异时,留诸异地。汉字的这一功能,语言学上一般称之为语言交际功能。汉字的语言交际功能,已为人们所知,此之前历代的汉语研究和各类汉语研究专著、汉语教科书都有了深透的研究,产生了极其丰硕的研究成果。

我们认为,一个个具有神奇生命力的方块汉字,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成就的一块块化石、是光照日月、功盖天地的文化精灵。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反映现当代哲学、政治、宗教、科技、教育、文学、历史、艺术等一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成果的书籍、刊物、资料,在中国也主要是用汉字以来书写记载的。通过解读一个个汉字,研究一块块汉字化石,我们可以窥见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汉民族创造文字的独特的思维观念、汉字的最早创制以及几千年来的发展演变、汉字滋生的形体构意等等,都蕴含着语言交际功能之外的丰富的文化信息。人们可以坐在使用汉字的过程中,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汉字形体构意蕴含丰富的文化信息这一功能来进行各种各样的艺术创造,来巧妙地反映人们思维千变万化的言外之意。人们还可以通过研究汉字形体构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来认识汉字造字时代的历史文化,来认识、再现汉字形体构意所反映的古今汉民族精神文明成果和物质文明成果,来研究汉字的语言交际功能之外的相关文化现象。

汉字文化研究是一项难度相当大的综合性研究,涉及到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民俗学等诸多学科的知识和研究方法,仅以语言学知识和方法来说,就需要研究者掌握普通语言学的知识和研究方法,掌握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知识和研究方法。古代汉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在中国古代,古代汉语又叫做小学,小学由文字学、训诂学和音韵学三个互相关联又有区别的分支学科组成。古代读书人一般都学习掌握了较多的小学知识,具有较扎实的小学功底。现代人则相反。中文专业的大学生,未来的中文教师应当在专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学习中掌握较扎实的语言学知识和基本功,才能够顺利地进行汉字文化的学习和研究。

汉字文化研究是以汉字形体构意所蕴含的文化信息作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科学。应当说,所有的汉字都可以成为汉字文化研究的材料;但是我们不可能全面地一一研究所有的汉字材料,而只能选择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汉字来研究起蕴含的文化信息,研究汉字文化信息的规、特点,研究汉民族创制和使用汉字的独特思维理念和文化历史背景。

汉字文化的研究,是一项严谨而艰苦的研究,其严谨性和艰苦性吗,除了表现为汉字文化信息不易被发现、总结之外,主要还表现为必须有足够的文献信息资料来印证所发现、所总结的汉字文化信息知识。一般地说,汉字的文化信息主要表现为汉字与中国古今文化现象的联系,而古今文献是古今文化最直接、最明快、最详尽的记录,因此,汉字的文化信息如果能够得到古今文献记载材料的印证,那么其可信度、准确性和科学性就有了充分的保证。如果没有足够的有说服力的古今文献材料来印证研究者过于汉字文化信息的研究结论,那么,这种研究结论只能是主观臆测,是站不住脚的。由此可见,在汉字文化信息的研究中,古今文献材料成为必不可少的最重要的印证材料。我们在汉字文化研究的研究实践中,必须高度重视古今文献材料的印证工作。

通过假期参与汉字文化研究学习活动,我获得了汉字文化研究的一些基础知识,了解了汉字文化研究前沿的学术动态,掌握了汉字文化研究的一些研究方法,从而提高了文化素养,我在此次研究活动中受益巨大,同时为我今后的学习生活娴熟地运用汉语汉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汉字文化,校训精华 篇6

汉字中的每一个字,都有自己深刻的文化内涵,比如校训中的“少”字,其来源可不简单,它历经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最后才演变成现在这样。

中国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思想,皆可从美丽的汉字字形中体现出来。比如“壮”字,它的形态就像男子睡觉时将武器放在床边,这大概就是人人不会忘的“匹夫之责”。

说到“志”字,《隋书·李子雄传》写有子雄“少慷慨有壮志”。若非有这般壮志,隋炀帝也不会夸李子雄是“诸葛武侯之将才”。曹操晚年写有“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不知道他落笔“壮”字时,是自豪还是不甘,是对天下一统的执着还是对江山一叹的惋惜?

“锐”字的楷书在颜真卿的笔下端庄而不失锋利;敬世江的行书“锐”字,雄浑有力,每一笔都如刀锋直插人心。不过要说几种书法里,还是草书最痛快——有一气呵成、笔画融合之美。电影《英雄》中,荆轲乔装成赵人,去赵国找残剑求一“剑”字,想从中悟出剑术却未能成功。这大概是因为每个人的精神都藏于字中,而人的思想之深,又怎能轻易悟出呢?

汉字的博大精深,还在于教人文字,授人思想——唯有汉字才能只用七字彰显“留取丹心照汗青”的高尚情操,只用六字描绘“枯藤老树昏鸦”的孤独凄凉,只用五字抒发“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只用四字凸显“百兽震惶”的气势磅礴,只用三字绘出“噫吁嘘”的百感交集。

“少怀壮志,锐意成才!”我的梦想便是学习汉字精华,品文化底蕴,在乐知与乐学中了解汉字文化。

汉字上面有文化 篇7

如,汉字“龙”的本义是一种动物的名字。

“龙”字上面有文化。

“龙”字含有尊荣、威严之文化意义,如,“真龙天子”、“龙行虎步”、“龙骧虎视”、“望子成龙”等中的“龙”不是“龙”的本义,是“龙”的文化意义。

亚洲“四小龙”是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的总称,它们在20世纪60-70年代经济飞速发展,呈现龙腾虎跃之态,故称之为“四小龙”,这是汉语的称呼,其中的“龙”是文化意义。汉语“龙”兼有龙虎之迅猛之意,可是英语dragon(龙)的文化意义是“凶恶恐怖”,而tigher(虎)有迅猛之意,没有“凶恶恐怖”文化意义,所以“四小龙”被翻译成four tigers——四只虎。东方人喜欢龙、老虎;西方人喜欢狮子,也不讨厌老虎。因此亚洲“四小龙”被翻译成four tigers-。

《红楼梦》英语书名是A Dream of Red Mansions(红色大楼的梦)。《红楼梦》被误译成A Dream of Red Mansions(红色大楼的梦)。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第一其中的of用法错误,应该改成in;这不是语言文化错误,本文不多谈。第二是语言文化问题。《红楼梦》被译成A Dream of Red Mansions(红色大楼的梦)去掉了“红楼”上面的沉淀的文化。

《红楼梦》中的“红楼”两个字的字面意义是“红色的楼”,其中的“红”表示红色,“楼”的意思是楼房。

“红”字上面有文化。

1.大红表示喜庆、吉祥、热闹,是“红红火火”的象征。

2.深红表示热爱、成熟、深沉,隐含稳重、成熟、高贵。

3.桃红表示热情、洒脱、大方,桃红表示洒脱、大方。

4.粉红色:温柔、幼嫩、素雅、粉红象征温柔、甜美、浪漫。

总而言之,“红”代表着吉祥、喜气、热烈、奔放、激情、斗志、革命。

“红楼”二字构成一个词,上面有文化。“红楼”的意义除红颜色的楼房之外还有它的的文化意义:1.泛指华美的楼房。2.富贵人家女子的住房。3.犹青楼,妓女所居。

《红楼梦》中的“红楼”不表示红色的楼房,“红楼”只有它的文化意义:

“红楼”一词白居易首先在《秦中吟·议婚》中使用:“红楼富家女,金缕绣罗襦”,其中的“红楼”指富家女子的住处。曹雪芹祖父曹寅主持编纂的《佩文韵府》卷二下平十一侯部,收了与“红楼”近似的“彤楼”、“赤楼”、“朱楼”。商务印书馆的《辞源》将“红楼”解释为“红色的楼。泛指华丽的楼房,多富贵家妇女所住”;上海辞书出版社的《辞海》说它指的是“华美的楼房。旧常指富家女子的住处”。中国民间有很多红楼,它们是豪家眷属的住宅。《红楼梦》一书是讲述发生在是贾府这一豪家眷属的住宅之中的女人身上的故事。简而言之,“红楼梦”中的“红楼”即深闺大院,像怡红院、绛云轩等;“红楼”并不单指楼,也指女性。

《红楼梦》现在流行的英语译文是A Dream of Red Mansions.A Dream of Red Mansions在英语读者心目中的意思是《红色楼房的梦》、《革命楼房的梦》、《危险楼房的梦》等。

由于汉语“红”字和英语red具有不同文化意义。下面的包含“红”字的名称的英语译文中不能有“红”(red):

红榜——honour roll;红豆——love pea;红运——good luck;红利——dividen;红事——wedding.

书名《红楼梦》的“红楼”是两个字构成的一个词,“红”与“楼”连接在一起,不可分离。“红楼”是中国文化负载词,具有中国文化的特有的文化含义,不能直译,只能意译。

《红楼梦》的“红楼”有三个内涵意义。一种语言的一个多义词无法被另一种语言的一个词翻译,如英语的equivalent/equivalence有两个词义,一是“对等”,二是“相当”,汉语没有一个词与之对应,我们无法用汉语一个词翻译equivalent/equivalence。又如,汉语“信”是一个多义词,包含“信件”的信、“信任”的信和“信达雅”的信,英语没有一个词能够翻译汉语的多义词“信”。

英语没有一个词能够翻译书名《红楼梦》中的“红楼”这个多义词。

可是书名《红楼梦》中的“红楼”这个多义词虽然有三个文化内涵意义,这三个文化内涵意义有一个共同的的意义——“豪宅”。荣宁二府是豪宅,潇湘馆是豪宅,娼馆(史湘云、巧姐、妙玉等人在贾府败落之后从事性工作的地方)是豪宅。

“豪宅”是官宦富裕人家的住宅。

英语的“豪宅”有两个词,一是mansion houses,二是big hair houses。

mansion houses是豪宅,英汉词典有解释。

big hair houses相当于中国的豪宅,百度网有文字有解释。

文字解释是:

A big hair house is a house that has a garish style and that is overly large compared to its lot size and to the surrounding houses.(Big hair house指建筑风格奢华夺目,与所在地段和周边房屋相比规模超大的房屋——豪宅。

《红楼梦》的译名应是A Dream in Red Mansiion Houses或A Dream in Big Hair Houses。

汉字文化与设计 篇8

人类文化的发展经过了金字塔式的听说阶段, 圆心结构的书写阶段, 今天的文化是一种球体网状的无中心结构,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

中国是有着璀璨文明史和众多民族的文明古国, 各个民族在长期的繁衍融合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 这些支流汇集而成的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丰富的传统文化特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传统特色元素非常丰富。而在这些众多的特色元素里, 汉字可以说是首屈一指了。

中国的汉字与埃及的圣书字, 和苏美尔人的楔形字, 共同记录了人类古文明的痕迹。然而随着历史的演变, 唯有中国的汉字生生不息, 沿用至今, 成为世界上生命力最强的象形文字。汉字是象形文字, 但实质上象形字在汉字中只占不到10%, 但剩余的90%的汉字都是由这10%的象形文字演变而来的。汉字的起源带有一定的神秘色彩, 有各式各样的传说解释它的产生。其中的一个传说讲述了黄帝手下一位名叫仓颉的史官如何观察飞禽走兽的足迹。当他注意到每个动物的足迹都不同, 而且具有可分辨性时, 受到了启发, 于是他把每个物体画成画, 并简化了线条的数量。这就是最早出现的被汉朝语言学家许慎称之为的象形字。

汉字是汉语书写的最基本单元, 其使用最晚始于商代, 历经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 (草书、行书) 诸般书体变化。秦始皇统一中国, 李斯整理小篆, “书同文”的历史从此开始。尽管汉语方言发音差异很大, 但是书写系统的统一减少了方言差异造成的交流障碍。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将汉字构造规律概括为“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其中, 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四项为造字原理, 是“造字法”;而转注、假借则为用字规律, 是“用字法”。三千余年来, 汉字的书写方式变化不大, 使得后人得以阅读古文而不生窒碍。

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 汉字只是指代对应事物的符号, 然而历史学家和文字学家研究认为, 汉字背后潜伏着先人的智慧和情感甚至本能, 汉字最初的字形和现在的字义有什么关系呢?其实汉字的设计思想是既高妙又单纯的, 汉字的结构方式也是丰富无比、无穷无尽且有法度可寻的。

汉字是一座恢弘的历史博物馆, 它不仅是历史文献记载的工具, 而且它本身为我们提供了大大早于历史文献的远古历史文化信息。独特的文化形态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使汉字成为中国历史的真实而又丰繁的镜像。几乎每一个古汉字都可以从字形、字音、字义、字能解读一部分文化史。拿甲骨文来说, 它虽然只是上古时期的占卜之辞, 但从占卜这一个窗口, 大至祭祀、征伐, 小至牙痛、耳鸣, 都可以观察到:论天文, 卜辞中有最早的日食记载;论农事, 卜辞中有各种农作物资料;论田猎, 卜辞中有当时中原地区种种野生动物的形象;论社会史, 卜辞中有殷商时复杂的身份性称谓。在汉字与服饰文化的关系中, 汉字的造字形体在头衣、体衣、足衣中有着充分的表现, 如冠、胄、裙、裘、衰、履等字的象形字。在汉字与饮食文化中, 从烹饪与饮食方面来看, 汉字起着重要的传承与记录作用。如六畜古时指马、牛、羊、鸡、犬、猪, 六膳古时指牛、羊、鸡、犬、猪、鱼。古时主要粮食为黍、稻、麦、菽等, 而主要蔬菜是菘、葵、芹。饪法有炮、燔、炙、蒸等, 而烹具则有杯、盏、尊、爵、殇等。汉字是表意文字, 它不仅记录着造字时代存在过的某些事物, 而且记录着当时人们如何透过这些事物去表达某种含义的思维方式。

从平面设计来讲, 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它以最为简单的设计元素, 运用最丰富而复杂的设计手段, 设计出了一件又一件恒定而单纯的“产品”, 并使这些产品的内涵无比丰富、构架无比完美、用途如此广泛、影响如此深远。同时, 又使这些设计出来的“单元产品”具有无穷的联结方式, 具有开放而递增的同构能力, 具有对发展变化着的不同条件下的无限适应性。它是由只供平面设计用的点和线这样的造型元素, 通过平面设计的结构原理和手段, 按照人类社会某种共识的理念设计出来的。我们说汉字是出点线构成的记录人类理念的平面设计, 是供书写或类似方式处理的视觉信息符号。几千年来汉字发展选择的历史已证明了这一点。更重要的是, 汉字的设计思想揭示了平面设计的逻辑本质, 并将其逻辑方式发展到与人类的活动能作最广泛完美的联络。

通过对平面造型产品——汉字的研究, 现代的设计仍可以从汉字的设计思想中的得到借鉴和启发:1.对节奏和韵律的表现, 通过对笔画结构的重复, 扭曲, 产生流畅的线条, 形成了字体视觉造型上的节奏和律动。2.对称和平衡美的表现, 体现了视觉上的均衡和完美。3.直线和弧线的对比表现, 交相呼应, 较好的突出了对比变化。4.汉字的造型思想与现代的标志设计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发掘汉字中蕴含的深层文化积淀, 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有着广泛的前途。除了标志设计, 无论是装饰、书籍、招贴、广告还是环境艺术设计, 都应当充分发掘汉字中包含的中国哲学, 从事设计工作的我们应当重视这方面的学习和修养, 让抽象的汉字艺术在现代设计中产生更大的魅力。

汉字文明是由汉字派生出来的众多相关产业, 并制造出众多的文化产品市场, 进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中国已经是世界上的经贸出口大国, 贸易额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大国。随着由汉字文明所产生众多产业产品的经济进一步发展, 必将带动世界文化和经济的发展, 这就在无形之中, 将中华的汉字文明随着汉字文化产品的出口贸易, 而广泛的传播到世界各地。这是前所未有的事物。汉字文化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推动了汉字文化事业的培育与发展。

众多的以汉字书写的文明, 是对于中国人的造就, 也许在明天会进一步得到发展与辉煌, 汉字那平面设计中所包含的精髓, 也许正值得每一个设计师学习、继承与探索。我们永远为汉字设计而感神圣与自豪。

摘要:设计活动本身是一种将抽象的设计理念转换成具体产品实体的过程。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元素。从平面设计来讲, 汉字无疑是人类社会有史以来最伟大最成功的设计。汉字的设计思想是既高妙又单纯的, 汉字的结构方式也是丰富无比、无穷无尽且有法度可寻的。

关键词:设计创意,文化,汉字,艺术

参考文献

[1]柯可:《文化产业论》,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年4月

[2] (美) 凯夫斯:《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 孙维等译, 新华出版社

[3]柯可:《文化产业论》, 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1年4月

汉字与古代战争文化 篇9

《左传·成公十三年》说:“国之大事, 在祀与戎。”祀是祭祀, 戎是军事。意思是说, 国家的大事, 在于祭祀和军事。可见, 自古以来, 战争就在国家的各项事务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其实, 在真正意义的“战争”出现之前, 各式各样的争斗早就存在了。这些争斗可能发生在个人与个人之间, 也可能发生在小规模的群体与群体之间。由于当时还没有发明武器, 争斗的方式大多表现为徒手搏斗。争斗的“斗”的古文字字形, 很形象地将这样的场景记录了下来。“斗”字繁体字作“鬥”, 甲骨文作。在甲骨文字形中, 左右分别像两个人形, 他们都头发上竖, 一副怒发冲冠的样子, 说明两人正在为某事生气恼怒, 以至于互相伸手撕抓对方的头发, 扭打在一起, 很像现在的女孩打架。这就是当时徒手相搏的情形。所以现代文字学家叶玉森认为:“古鬥字像怒发相搏形。”

随着部落的形成和武器的发明, 小规模的徒手相搏的争斗, 便逐渐演化为规模相对较大的战争。战争必然有武器, 所以“战”的字形本来就是由两种武器组合而成。“战”繁体为“戰”, 《说文解字》说:“戰, 斗 (dòu) 也。从戈, 單声。”这里许慎把“戰”解释为形声字, 说“戈”是其表义部件, “單”是其表音部件。其实, 这里的“單”并不仅仅表示读音, 它也跟“戰”字的意义有密切的关系。“單”字我们在《汉字与古代田猎文化》一文中已经讲到过, 它在甲骨文中写作、、、等形, 是一种捕猎工具, 就是绑有石块的树杈。后来, 在人与人之间的争斗中, 这种本来只用于捕猎的工具, 也被用于人类之间的相互攻击了。这样“單”也就成了原始状态的战争武器。春秋时期的鲁公伐余阝钟中, 有一句“攻战无敌”的铭文, 其中的“战”字写作, 这就是“單”字。这说明, 战争的“戰”字最初并没有右边的部件“戈”, “單”字就是“戰”字的早期写法。

随着金属冶炼技术的发明, 战争的武器得到了很好的改进, 金属制作的武器被大量使用, 如戈、戟、矛、戚、钺等等, 其中以“戈”最为常见。“戈”在甲骨文中写作, 像一个长柄的兵器。戈可以刺、可以砍、可以削、可以钩, 杀伤力很大, 是古代很常见的一种兵器, 在一些反映古代战争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常常可以见到它, 如电影《赤壁》便完美地展示了戈的作用。“戈”类金属武器的出现, 使得原始状态的战争武器“單”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这时, 如果再把战争的“戰”写作“單”, 就有些形不符实了, 于是人们就在“單”的基础上增添了部件“戈”, 从而形成了新的“戰”字, 使得战争武器的变化在“戰”的字形中得到了反映。这是汉字的表意性质促使汉字形体变化的一个典型例子。从出土的古文字材料来看, 睡虎地秦简中就已经出现增添了“戈”的“戰”字, 写作。从“單”字到“戰”字的发展过程, 体现了古代战争武器的逐步发展。可以想见, 武器改进了, 战争的杀伤力和激烈程度也在逐渐升级。

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升级, 投入战争的兵力也会逐渐加大。此时, 对于战争的指挥者来说, 最重要的是能在战场上让军队接收到自己的指令, 使军队进退有节, 从而争取战争的胜利。《孙子兵法》引《军政》说:“言不相闻, 故为之金鼓。”因为战场上车隆马啸, 一旦开战, 兵器交撞, 人声鼎沸, 这时指挥者即便有再大的嗓门, 也难以让部下听清自己的指令, 于是便使用金、鼓来发号施令。其中“金”是撤退的信号, 即所谓的“鸣金收兵”;“鼓”是进攻的信号, 即所谓的“击鼓进军”。关于鼓的起源, 有这样一个传说:“蚩尤作乱, 不用帝命。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 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 遂禽杀蚩尤。” (《史记》) 据说蚩尤有八十一个兄弟, 他们全是兽身人语, 铜头铁额, 吃的是沙石, 凶恶无比, 并且他们还能制造刀戟弓弩各种各样的兵器。 (《史记·正义》) 黄帝与蚩尤的战争刚开始时, 黄帝部族总是吃败仗。为了振奋军威, 黄帝决定制作一种会发声的“鼓”来鼓舞士气。他打听到东海中有一座流波山, 山上住着一头怪兽, 叫“夔”, 它吼叫的声音就像打雷一样。黄帝派人把夔捉来, 把它的皮剥下来做鼓面, 又派人将雷泽中的雷兽捉来, 从它身上抽出一根最大的骨头当鼓槌。这夔皮鼓一敲, 便能震响五百里。 (《山海经》) 正是这夔皮鼓的作用, 使得黄帝部族军威大振, 最终战胜了蚩尤率领的九黎族, 并杀掉了蚩尤。从此以后, 凡是打仗, 都少不了要敲击战鼓。“鼓”字甲骨文、金文分别写作、等形 (见图1、图2) , 像手持鼓槌击鼓之形。左边像鼓的部件包括三个部分, 中间像鼓面, 上面是鼓的饰物, 下面是鼓架。其中像鼓面的部分金文写得很圆、很象形, 但甲骨文有时却写成了四方形。那么, 是不是说金文时代的鼓面是圆的, 而甲骨文时代的鼓面是方的呢?答案是否定的。甲骨文是用刀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 龟甲兽骨十分坚硬, 刻写的难度可想而知, 特别是遇到圆形的东西, 实在无法刻圆, 只好刻成方形或多边形, 就连甲骨文的太阳, 也常被刻成四边形或者五边形的了。

与“鼓”相关的还有“彭”字。我们现在经常用“嘭嘭嘭”来形容击鼓时发出的响声。其实, “嘭”字是个后起形声字, 本来只写作“彭”, 因为表示响声的字常加“口”旁, 所以后来“彭”字也加上“口”旁, 变成了“嘭”。《说文解字》认为不加“口”的“彭”也是个形声字:“彭, 鼓声也。从壴彡声。”但是, “彡”的声音与“彭”相去甚远, 把“彡”说成是声符实在有些勉强。宋代徐铉给《说文解字》作注时, 也感觉到了这一点, 但按照当时的规矩, 他是不能反对许慎的, 而只能想尽办法替许慎打圆场。于是, 想来想去, 他发现“形”字中也有部件“彡”, 而“形”的读音与“彭”比较接近, 所以他说:“当从‘形’省乃得声”。意思是说, “彭”中的“彡”是“形”字的省写, 所谓“从壴彡声”可能是从“壴”“形”声。这样的解释未免过于迂曲。考察“彭”字的甲骨文字形, 写作、、等, 是在“壴” (像鼓之形的部分) 的周围加上小点, 这些小点的数量并不只是三个, 有时候还写作五个, 甚至还分布在鼓的两侧, 这说明它们肯定不是“彡”字, 更不是什么“形”声, 而是象征击鼓时所发出的激越的鼓声。在现代漫画中我们也可以看到, 漫画家在画声音时, 有时就采取这种手法。

古代战争, 以杀敌的多少来计功。但如何计算杀敌的数量, 却是一个难题。如果杀了一个敌人就把尸体背回来, 那肯定是不现实的;如果把敌人的头颅割下来作为计数的依据, 杀敌少了还可以, 如果杀得多了, 背着那么多人头又如何继续作战?后来古人想到一个巧妙的办法, 规定杀了一个敌人, 就把他的左耳朵割下来, 以此来代表杀敌的数量。耳朵体积小、重量轻, 很方便携带, 不会对作战造成多大影响, 所以这一方法在当时战争中被普遍使用。这种做法在古代文献中常用“聝”字表示。《说文解字》说:“聝, 军战断耳也。《春秋传》曰:‘以为俘聝’。从耳, 或声。, 聝或从首。”“聝”字的义符是“耳”, 所谓“军战断耳”, 就是在战争中将敌人的耳朵割下。此字甲骨文作, 从戈从耳, 正像以戈割耳形。甲骨文的是个会意字, 后来以“或”代替了“戈”之后, 此字便变成了形声字“聝”。按照《说文》的解释, “聝”字还可以写作“馘”, 古代文献中也确实有“馘”的写法。如《左传·宣公二年》:“俘二百五十人, 馘百人。”《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楚子使师缙示之俘馘。”均写作“馘”。汉代杜预注说:“俘, 所得囚。馘, 所截耳。”唐代孔颖达解释得更为明白:“俘者, 生执囚之;馘者, 杀其人、截取其左耳, 欲以计功也。”可见, “馘”和“聝”的意义确实是一样的。

此外, 还有一个字可以表示和“聝”相同的意思, 即获取的“取”字。“取”字现在可以用来表示获取任何东西, 但最初它也是专指割取左耳的, 其甲骨文字形 (见图3) 非常形象地印证了这一点。商承祚先生说:“此字正像以手割耳之形。谊与馘同。”他认为“取”字构形所体现的意义正与“馘”字相同。从图3中所列的几个字形来看, 前四个字形好像画的是取左耳, 后四个字形好像是取右耳, 这说明, 最初杀敌以计功是割哪边的耳朵都可以的。但由于这样做很容易让人钻空子, 如果杀了一个敌人把两个耳朵都割下来, 岂不是冒领了战功!为了防止这种事情的发生, 后来便明确规定, 只有割取左耳才算数了。

汉字与古代车马文化 篇10

“车”字在甲骨文中有、、、等多种不同的写法 (见附图) 。在西周金文当中, “车”就已经简写成, 与现在“车”的繁体字“車”结构基本一致了。而至今所见到的最复杂的“车”字, 莫过于刻在商代晚期青铜器《车父己簋》上的“车”字了 (见图1) 。这一字形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古代马车的基本形制:字形下部贯穿左右的一横像车轴形;车轴上有三个形构件, 其中两边的像两个车轮, 位于两轮中间的像车舆之形;车轴两端分别有两个短竖, 这是用来固定车轮的零件, 叫做辖, 其作用是管着轮子不让它们从车轴上滑脱, 所以“辖”字后来可以指管辖的意思;与车轴成十字相交、贯穿上下的一竖像车辀, 车辀就是车辕 (早期的车是单辕, 后来才发展成双辕) ;车辀上部横置的弓形构件像车衡, 车衡即固定在车辕前端的横木;车衡上有两个“人”字形的构件, 是车轭, 车轭呈倒叉形状, 可以夹在马的脖子上, 从而使马带动马车前行;位于车衡两端下垂的构件像系在车衡上的饰物。在这一字形中, 几乎车的所有重要零件都刻画出来了, 可见其描绘之细致。

金文中还有一个“车”字 (见图2) , 与图1的构件基本相同, 但取象角度稍有区别, 其字形的上部朝右侧弯曲, 这体现了车辀的特殊形制。《周礼·考工记》:“凡揉辀欲其孙而无弧深。”通过这一描述可以了解到, 古代的车辀并不完全是直形的。车辀是一根用火煨烤而成的整木, 压在车舆下面的部分与舆底平行, 探出车舆底座的部分呈浅弧形, 逐渐上扬, 至顶端又趋于水平, 整个外形就像一个左右拉伸开的“Z”字形。制作车辀时, 要让它的弯曲处自然顺畅, 不要有太深的弧度。图2的字形正是从一个特殊的视角, 巧妙地反映了车辀的微曲上扬的姿态。

车上最重要的部件莫过于车轮了。据说古代的圣人从转动的飞蓬中得到启发, 从而发明了轮子。但单纯的轮子只能转动, 而不能载物, 所以圣人又制造了车厢, 安置在轮子上, 于是便有了车 (《后汉书·舆服志》) 。且不论“观蓬为轮”说是否可信, 但车轮的发明, 一定与古人对圆形物体便于旋转的生活经验有关。“轮”字是从车、仑声的形声字, 其声符“仑”同时又兼表意义。汉代的《释名》是专门解释事物名称来源的书, 该书解释“轮”字说:“轮, 纶也。言弥纶周匝也。”之所以可以用纺车的线纶来解释车轮, 是因为它们具有共同的特点:一方面它们的功能都必须通过旋转而获得, 另一方面线圈的缠绕和车轮辐条的分布都必须很有条理。《说文段注》说:“三十辐两两相当而不迤, 故曰轮。”《周礼·考工记》中关于制作车轮的技术要求有十条之多, 其中很重要的一条, 就是要用悬线察看相对应的辐条是否笔直, 三十根辐条要两两相对而不倾斜, 才能达到要求。可见, 旋转和有条理, 是车轮得名的两个重要依据, 而这两层含义都是由“轮”的声符“仑”表达的。《说文》:“仑, 理也。”《康熙字典》:“仑, 叙也。”“仑”的繁体字作“侖”, 从亼从册, 是个会意字。亼, 音jí, 义同“集”。亼册就是把用竹简编制的简册卷积起来, 所以“仑”既有条理的意思, 又有旋转的意思。还有几个以“仑”为声符的字也与“仑”的这些意义有关。如“伦”是人的不可混淆的辈份、长幼次序, “论”是有条理有层次的语言, “沦”是有条理的水的波纹, 等等。这些字都可以和“轮”“纶”“仑”构成同源关系。了解了“轮”字的声符“仑”所提示的意义, 我们对车轮名源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车的另一个重要部件是车轴。《说文段注》:“轴, 所以持轮者也。从车, 由声。”“轴”是一个形声字, 其声符“由”同时也兼表意义。“由”是从的意思, 可以表示一件东西从什么地方出来。“轴”与同声符的“抽”、“袖”是一组同源字, 它们都含有从什么地方出来的意思。“抽”就是把一件东西从别的东西中拉出来;而衣袖的“袖”得名的原因, 也就在于它们是筒状的, 两臂可由其中抽出。同样, 车轴的得名, 也是因为它可以从轮毂中抽出来。《释名》说:“轴, 抽也。入毂中可抽出也。”“轴”的这一意义特征, 与古人对车轴的保养意识有直接的关系。

古时候的车轴多为木制的, 车轴伸出车轮外面的两端很容易被撞坏, 为了保护轴头, 人们用金属制成两个圆筒状的套, 套在两端的轴头上, 这种零件叫軎 (音wèi) 。《说文》:“軎, 车轴耑 (即“端”) 也。从车, 象形。”字形中的“口”就像套在轴头的軎的形状。杨树达说:“ (此字) 当横看做‘’形乃得之。车轴两端皆当有軎, 此省去一端也。”軎上和车轴的两端有对穿的孔, 将两轮装在车轴上之后, 用一个插销从孔中穿过去, 以防止车轮和軎从车轴上滑脱, 这个插销就是前面所说的辖。辖虽然是一个小零件, 但却是行车的关键;没有车辖, 车轮就会脱落。《淮南子·人间训》:“车之所以能转千里者, 以其要在三寸之辖。”《汉书·陈遵传》:“取客车辖投井中, 虽有急, 终不得去。”由此可见车辖作用之重要。由于车轴肩负着承载整个车身及货物的任务, 容易断裂, 所以古人很注意保护车轴, 不用的时候便将车辖取下, 将车轮卸下, 以减轻车轴的负担, 需要用车时再重新装上。而卸下车轮, 就相当于把车轴从轮中抽出, “轴”字的命名就包含有这层意思。

《说文》还收了一个“车”字的籀文形体, 从两车两戈。《说文段注》说:“从戈者, 车所建之兵, 莫先于戈也。从重车者, 象兵车联缀也。重车则重戈矣。”意思是说, 车上所配备的兵器, 最早的就是戈。所以“车”字中可以增添部件“戈”。类似的形体在金文中也能见到, 如图3所示, 其中的构件就是“戈”的象形字。而配备有戈的车无疑是古代的战车。河南淮阳马鞍冢出土的古代战车, 车厢上就设有专门插戈的圆筒, 正好与此字形相印证。

上一篇:医疗保障改革下一篇:规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