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改革

2024-06-03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改革(精选十篇)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改革 篇1

1 适应市场需要, 制定教学计划

依照高职教育的规律, 深化教学改革, 适应地方与行业发展的需要。学校可以组织部分有丰富教学经验的理论课教师及实验、实习教师进行前期调研, 分别到兄弟院校和用人单位走访。广泛收集信息, 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方向, 工作岗位的性质、特点, 对毕业生的能力、知识结构有详细的了解。在此基础上, 确定出高职专业, 拟定出高职教学计划, 并适时地根据市场的需求予以调整。如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 认真进行可行性分析, 申报了化工制药技术和连锁经营管理等专业, 在省教育厅进行的评审中, 均以“优秀”通过。教学计划可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环节的课时可占总学时的50%, 并重点考虑如何更好地将实践教学环节落在实处, 使实践教学同理论教学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2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调动学生主体的积极性

学生主体自己的实践活动才是教育实践活动的本质。在教学活动中,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 学生是知识的真正建构者, 是教学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从系统论的观点来看, 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调动学习的主体——学生主体的积极性。因为实现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的主动内化, 这是任何其他因素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 只有把学生作为实践活动的发出者, 激发与调动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积极性, 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使其发挥到最佳程度, 实现学生“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 变不学为会学、苦学为乐学、学会为善学等等, 学生发展质量——教育质量的具体体现, 也才能得以具体落实, 真正提高。为此, 在教学方法上, 要改变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广泛推行讨论式、探究式、案例式、边讲边练式等教学方法, 很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手段上, 同样可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 做到计算机进教室, 实行计算机联网教学, 学生边学边操作。

3 在理论教学上, 突出“必需”和“够用”的原则

根据高职教育目标, 在理论课程体系设计中, 要把理论课限制在“够用”的范围内, 突出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 逐步加大实践教学比重, 突出了学生的能力培养。同时在课堂教学中精讲多练, 把知识传授型的内容限制在“够用”的范围内, 而对学生学习中所需的知识加以巩固, 对没有联系或联系不多的内容进行删除及必要的“削枝强干”, 去除或精简公式的指导过程, 只要求学生会应用。对必需的理论教学, 采用“加强、补充和提高”的方法, 讲授中要求“少而精”, 对学生入学前已接触过的重点部分放在加强上, 借以巩固和加深;对以前未讲过或讲得少的部分进行必要的补充;对以前讲过的内容进行一次系统的“穿线”, 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有较全面的掌握, 并再提高一步。

4 实施“面、块、点”的教学方式

在教学方式上, 教师可区分学生的不同情况, 总体抓“面”, 保证学生学习完成所有教学计划安排的内容, 使其水平起于一致。在此基础上, 为一些学有余力的学生增加选修课, 并制定有关政策, 开放所有的实验室、机房等, 使这些学生“吃饱”, 使“块”有所突出。对特别拔尖的学生以“点”的方式, 实施专项培养, 学校创造条件, 鼓励他们到校内科研处等部门研修, 实行“导师制”, 每学期可在全校选出一些拔尖的学生, 每3人配备一名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学、科研人员为导师, 实施突出培养。如在应用化工专业的教学改革中, 对那些能力突出的学生, 由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比较难的实验。这些做法可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能力。

5 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例, 突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高职教育培养的学生不仅包括一线的指导人员, 更重要的是培养一线的组织管理人员和生产人员, 且着重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因此在高职教育的教学改革中, 增加实践性教学的比例, 加强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就愈显得重要。在高职学生的实验、实习和设计中, 要注意两点:一是对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实验、实习等实行单列课, 即拿出一定的时间, 集中精力做实验、实习, 单记课时, 以保证动手能力训练的时间和效果;二是在实验、实习教学中, 加强针对性, 取消教师的具体指导, 要求学生独立理解实验、实习任务, 自选仪器材料, 自行设计方案, 独立完成, 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6 改革考试方式, 注重实际能力考核

为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可建立以能力考核为中心的新的考核体系, 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为并重, 并以能力考核为主, 能力考核在课程考核中的权重不低于50%;能力考核注重平时考核, 实行过程控制;实行等级记分制, 按优、良、中、及格、不及格5个等级评价学生的能力和最后成绩。这种成绩考核方式, 使学生从一味的死记硬背中解脱出来,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在对一般的课程实行理论、技能双重考核的基础上, 根据社会对计算机和外语能力的要求, 重点对这两科的教学和考试方式进行改革。对英语课的考核突出语言应用能力, 增加口语的实测, 重点考核其会话、语言掌握程度;计算机理论课与实际操作课的比例调整为各50%, 每个学生单独进行实训考试, 实际操作不合格者取消理论考试资格, 此科重修。上述做法突出了能力培养, 效果也较好, 学生也很感兴趣。同时学校还可积极创造条件, 计算机室从早到晚向学生开放。开设外语角、学习班, 以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及外语能力。

7 根据高职教育特点选用教材

教材是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载体, 是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应该重视高职教材的选用和编写工作, 可以组织各系部和专业教师选定和制定自编教材。确定教材采用自编相结合的原则。选用教材以内容精炼, 着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以及技术成熟、管理规范的教材为主;自编教材要求理论联系实际, 要从实际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 既考虑初、高中、高职教育的衔接, 又考虑到社会对高职人才的需要。如依托“化工”这一传统优势, 结合学生就业的实际企业, 自编了一些应用化工专业方面的校本教材, 学生反响非常好。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同类教材进行消化、吸收, 并引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 利用音像、电子教材、网络等, 以提高教材质量。

总之, 以上只是笔者对高等职业教育中教学改革的一些粗浅的探讨。其实, 还有许多问题和困惑, 如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办学特色、双师型教师培养等一系列重要问题, 都还亟待深入探讨, 进一步提高认识。

摘要:随着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应的教学改革逐渐深入。探讨了根据适应市场需要, 制定教学计划。在教学实施过程中, 以学生为主体。理论教学上突出“必需”和“够用”的原则。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加强实际能力考核。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 选用教材。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民.高等职业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 2006, 15-20.

[2]王前新.论高职教育的教育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 2004, (09) :48-49.

[3]吴绍芬.论高职教育的定位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 2001, (25) :18-19.

[4]王忠东, 郑雅娟.关于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石油教育, 2001, (3) :18-19.

职业教育中的数学教学创新 篇2

国家教育部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在当今的基础教育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认识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数学教育的教育功能不仅仅是使劳动者达到应有的基本素质,还得根据专业不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本文着重论述了数学教育在职业高中课程改革中的基础性、趣味性和应用性.

作 者:邓朝岭  作者单位:都江堰市职业中学,四川都江堰,611830 刊 名:科教导刊 英文刊名:THE GUIDE OF SCIENCE & EDUCATIO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633.6 关键词:职业教育   数学   创新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的素质教育 篇3

一、学会面向全体学生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有普及意识,特别在义务教育阶段,要淡化选拔意识,这就是素质教育的全员性。面向全体学生是素质教育的第一要义,其本质是承认受教育者的个体素质存在差异,通过差异性教育,使全体受教育者都能在原有素质的基础上,发挥积极主动性,使个性得到充分发展,使整体素质得到改善和提高。

世界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认为:人的发展有极大可能性,但是这种可能性要靠教育才能变成现实,正如玉石要经过雕琢才能变成饰物,牛、马要经过训练才能为人服役一样。认为人是可以由外力加以铸范的。这外力有两种,一是环境,一是教育。

在对外搞活,对内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华民族传统的道德观念以及传统的思想文化体系也受到强烈冲击,社会不断发生急剧的变革。经济建设大潮,拜金主义使一部分人道德观念沦丧,思想文化素质低下;不可阻止的社会发展使许多人面临着下岗、转岗,以及部分家庭的解体等因素,形成了复杂多元的社会环境,而许多相应政策以及教育、教学的相对滞后,在我们身边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学生。给我们的教育教学改革提出了新课题。

面临语文教育教学改革的重重困难,我们一定要面对全体学生坚信教育的力量。凭着高度的责任感,不懈的探索努力,顽强的意志,把满腔的热忱、无私的爱心,化为一缕缕春风,一滴滴甘露、滋潤青少年的心田,让他们健康成长。

一节节内容充实的语文课,一篇篇美文佳篇;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一则则教育人、启发人的道理;一页页使人流泪、使人欢笑、使人辛酸、使人激动的故事,无不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放弃了许多休息、娱乐的个别学习辅导,增强了学生认真学习的信心。无数次的心灵对话、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构成了一道道互相理解沟通的桥梁。

学校、班级、综合管理的力量,同学之间的友谊与互助,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集体活动等,无不为全体学生顺利或较为顺利地完成学业,为今后的升学就业迈向人生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掌握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将学生作为认知体来对待,更重要、更本质的是将学生作为生命体来教育培养。它立足于现代社会对人的素质的要求,不仅重视个性心理素质的培训,而且重视现代文化心理素质的培养,使受教育者既有自知、自主、自信、自尊、自律、乐观、坚强、进取、开拓、创新等个性心理素质,又具有民主、法制、科学、创业、效率、市场、生态、环境、全球、未来等现代文化心理意识。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的语文素质论认为“素质高,有特长”的人才是21世纪的栋梁之才。未来的学生应具备三种素质:(一)语文基础素质。要有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技能,广博的相关知识。(二)语文智能素质。要有学习预见能力,信息获取能力,表达能力。口头表达准确简洁、通俗生动、富有逻辑性和感染力,文字表达概括严谨、流畅隽永,并善于将文字与必要的绘画、图示、表格融为一体,还要有应变能力。(三)语文道德素质。高尚的听说读写目的,健康的听说读写内容。

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具有良好的师德,为人师表,同时要精通自己的专业,在高尚情操的不断塑造、业务能力的努力提高方面为学生做出表率。在教改实践工作中要认真把握教纲、教材、教法,不断研究学生,不断研究教改、研究考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文以载道”,文学也就是人学。古今中外优秀文学作品中的人文思想,是人的道德形成审美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育教学改革中实施素质教育大有文章可作。

在教改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智力的开发、体力毅力的训练、审美能力的提高,要落实在各学科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及教师的严格要求、认真训练中。素质教育的实施,实际是对各学科的教学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是多层次多角度的检测。各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必然会使学生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三、唤起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意识

素质教育是唤起学生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精神、调动和挖掘学生内在潜能,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教育。它重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重视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个性发展的核心是创造能力的发展,而创造能力发展的关键是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

多年来的语文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使我在实施素质教育方面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绩。

在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一言谈已为学生独立钻研的讨论式所替代。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学会学习,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训练其思维及口头表达能力。

语文课中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多媒体教学,节奏快、信息量大、时代感强,学生喜闻乐见,教育教学效果较好。

学习过程中针对学生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实际,充分开展学习小组互相督促、互帮互学等训练活动,给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

语文第二课堂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对学生课外阅读的引导,以及文学创作活动,对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创造能力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中考、高考的阅读及写作训练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造能力的考核,这也体现了语文教育教改的方向。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改革 篇4

一、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至关重要。

计算机语言具有逻辑性强,处理问题周密、严谨的特点。根据计算机学科的特点和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有目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一些中职校的学生往往认为自己的基础差,总是不习惯思考问题,有时候一遇到学习的困难,就认为自己的基础差,尤其是英语、数学科目基础不好,等等,把自己的思维提前关闭了。只有学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然后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才会走得更远。由此,我做了如下尝试:

1. 抓好课堂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在给计算机专业学生上课时,我经常进行编程训练。这时,我就注意利用程序设计及算法自身的科学思维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分析试题、建立数学模型、确立算法、上机实践、调试程序、优化算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精神。

2.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课堂教学在形式上虽是集体授课,而实际上则是学生的个别化学习。课外活动小组则打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学生们既可以有自己的学习进度,又可以互相探讨、交流,使思路更开阔、更清晰。若老师能适当引导,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就能很好地保持和提高。

计算机课外活动的内容有编程训练和简单的软件设计,活动宗旨包括: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阔学生的视野;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独立地学习知识、研究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造性思维品质。

二、改变教学模式,改变观念。

我曾多次同职业教育计算机教学的同行交流过,职校的学生难教,一些老师习惯性在机房上课,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机器上玩其他内容,一些学生上网甚至一些学生还在玩游戏;一些老师习惯性在教室课堂上讲,学生在下面听不懂就睡觉,还有一些学生在课堂上讲一些与学习内容无关的东西,很少有学生在思考。所以采取什么方式教学,是如今的职业教育要考虑的问题,好的学生都选择读高中了。一些教育理论家认为:“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应是让学生在体验和创造的过程中学习。”计算机课程不但具有很强的理论性,而且具有很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不仅要很好地掌握一定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要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操作实践当中去,并在操作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所以对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虽然学生的基础差,但是还是有很多学生能掌握的。

三、结合学生的特点,全面进行课程整合。

两年制势必削弱学生的文化基础,但我们应当认识到,学生必需的文化基础已经在初中阶段打好,所以中职学校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和求知的本能。职业技术教育是合格教育,而不是优秀教育,也不是选拔教育,不是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依据,而是以学生的技能作为培养目标,计算机专业培养的是计算机操作员而不是计算机工程师,是网络管理员而不是网络工程师,所以授课课程应以实用为目的,针对学生基础相对较薄弱的特点,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旨,着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构建新的中职课程体系。

1. 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调整课程结构,精讲文化基础和专业基础课,加大职业能力、技能训练的比例。开设一些学生易于接受、实践技能性较强的课程。

2. 将职业资格证书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把职业资格标准中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中,同时可将不同类别等级的职业资格证书折算成相应学分,纳入教学计划。一些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B,又要求学生参加计算机操作员考试,这两种考试的内容大致一样,我觉得是教育资源的重复。

四、与其他学科整合,适应市场的发展需要。

职业知识、技能的交叉面日益加大。交叉职业和新兴职业所要求的许多技能和知识已大大超过了传统职业所界定的内容范围,它们不只是属于某种职业,而是许多职业的共同基础。计算机的普及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把计算机当做一种工具,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如果要在求职场上不逊色于熟悉计算机的其他专业的学生,就必须掌握至少一方面的技能。对于纯计算机专业的职校学生来说,现在就业非常困难。虽然人们都说先就业再择业,但是如果学生没有掌握一定的技能,择业就是一句空话。

五、加强与企业的联系,为学生的择业做好准备。

目前中职校的学生在校只学习了两年,一年自主择业,在学校的学习时间非常短,许多学生就是这样很快离开了学校,所以离校的时候感觉什么东西都没学会,甚至连打字都不会。两年还是三年好的问题我们暂不讨论,学生进入社会顶岗实习,可是大多数学生在顶岗实习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是参加了工作。如今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比较高,一些基础好的学生很快就找到了工作,而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就在家待业。还有一些学生年龄还没有到18岁,更没有企业敢录用。因此职业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把企业当做是学校的第二环境。把学生放到企业里面去,尤其是计算机专业,可以把学生放到相关行业实习,这样学生就会明白知识的重要性。教师会明白应该教什么,学生也会明白应该学什么,掌握一技之长,为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

摘要:在中职校教育教学中, 计算机专业教学要突出“实用”。作者着重从能力培养、课程整合、学科融合、市场导向、校企合作等五个方面,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 谈谈观点。

改革发展中的教育 篇5

1、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A、高等教育B、中等教育C、基础教育D、小学教育

2、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什么为国策,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A、863计划B、希望工程C、科教兴国D、科技兴国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有:

(1)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3)高等教育迅速发展(4)制定了《863计划》

4、教育部启动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建成世界一流大学工作,开始于20世纪:

A、80年代B、90年代C、70年代D、2001年

5、填空:______年,全国基本实现九年义务教育;______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改革 篇6

关键词: 职业教育 教学方法 教育体系 教学模式

职业教育是在现代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中应运而生、蓬勃成长起来的新的教育类型,它的本质特征是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它与课程及教材建设、教学模式构建、师资队伍建设以及教学资源建设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办学历史较短,包括教学方法在内的教学环节也还处于摸索之中。本文在此浅析一下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问题和措施。

一、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存在的问题

1.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体系不完善

纵观10年来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历程,研究的深度、广度和西方现代职业教育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对若干理论问题都没有进行科学的界定和分门别类的研究,完善的理论体系尚未形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西方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研究缺乏完善的理论体系。人云亦云,在多篇研究文献中、在同一层次上阐述同一个问题并不罕见。例如,关于行为导向教学方法的研究,很多文章介绍其内涵和几种典型的教学方法,论述的深浅程度基本一致,没有新意。

(2)对现阶段我国职业教育中普遍运用的典型教学方法研究力度不够。单纯就一种方法进行研究,缺乏系统的归类、比较、分析,虽然强调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但忽视了综合性和互补性。

(3)某些基本概念认识模糊,甚至出现歧义。例如关于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教学手段等概念认识不清,在一些研究文献中可见将教学模式混同为教学方法的现象。

2.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结构体系需要健全

我国现代意义的职业教育起步已有20多年,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也进行了多方的探索,但至今我国还没有一个较为完善、科学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分类体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分类依据不够科学。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分类注重教学外部形态和知识的呈现形式,忽视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的关系,也忽视了教育对象的特殊性。教育对象是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标准,选择教学方法必须考虑教育对象,包括教育对象的规模、参与程度等等。

(2)内部的教学方法没有及时更新。尤其是从国外引进的新的教学方法没能有机地融入我国职业教育方法体系之中,教学方法的内容显得陈旧。

3.职业教育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制约了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职业教育受普通教育影响,主要采用“传递——接受”教学模式,教师的职能是“传道、授业、解惑”,而其他类型的教学模式都是辅助的,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颠倒了现代教育理念中的师生关系。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内核应是强调学生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作用是指挥、引导、协调。职业教育套用普通教育的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就很难出现突破性进展。

4.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制约了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应用

我国职业教育大多是由普通教育改制而来,城市与县级职教中心目前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主体,这些学校一般是由城镇或农村的普通中学转制而来,而高等职业学校多是“三改一补”或是普通高等院校的二级学院、职教系。这使得我国职业教育载体具有明显的普通教育的特性,教学组织形式主要延续普通教育的模式,采取班级授课制,以课堂教学为主体。而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适宜采用协作教学、现场教学、能力分组制、开放教学等组织形式。

5.现行的升学考试制度影响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改革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招生采取高考制,而且近年中等职业教育就业困难,学生、家长、学校都把焦点集中到了升学率上。“3+X”或“3+综合”考试,考核的主要内容是文化基础和专业理论知识,技能考核只是附加项目。高考的方向、模式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学的运用。如果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把以知识教育为主转到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轨道,将会导致学生整体学习成绩下降,学校升学率降低,这样不仅影响学校的生存,也影响学生的前途。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一所职业学校都不敢放手大胆地对传统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彻底的革新,只能在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局部的试验,渗透新的教学理念。

6.学科的课程与教材体系制约了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实施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没有完全摆脱学科体系。中等职业学校尽管改革力度较大,但在课程内容构建以及整体结构上仍然带有学科课程模式的基本特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基本是本科课程的压缩,课程改革没有明显的进展。学科体系的课程与教材往往只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在思想观念上就给新教学法的引进带来很大的障碍。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在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上普遍缺乏对新教学法的适应;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实施新教学法需要应付两种不同的课程体系,这确实是一件相当吃力的工作。

二、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采取的措施

1.加强理论研究,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体系

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一支稳定的研究队伍,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展开全方位的研究与探讨。依据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实际需要,及时更新研究内容,拓展研究领域,使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教材建设的新成果能够在优化的教学过程中得以巩固。另外,我国有着悠久的教学理论研究历史,研究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财富,将这些理论与从国外引进的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论体系结合起来,构建符合我国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实际需要的教学理论体系。

2.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进行科学分类,完善教学方法体系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重新分类的依据要突出考虑以下两个方面:

(1)教育类型的特殊性。职业教育以传授技术为主,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是教学的核心环节,知识传授以必须够用为原则。职业教育方法分类要充分考虑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法应该占有突出重要的位置。

(2)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职业教育的教育对象一般动手能力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而且兴趣广泛,具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风险意识,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参与某个项目实施的全部过程。因此,职业教育教学方法应该比普通教育更为丰富多彩,更为灵活多样,以适合职业教育学生群体的特殊性。

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管理水平

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应该突出两点:

(1)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职业责任感以及执教的基本技能技巧。参照国外的做法,非师范院校毕业的教师、外聘的兼职教师等必须经过一年以上严格的专业训练,系统地学习教育学和心理学,经过统一的考试考核才能够上岗。

(2)职业学校的教师要有实际工作的经验。在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要定期到企业、公司进行一段时间的锻炼,永远保持与企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发达国家的职业院校一般不直接从大学毕业生中选择教师,都是选择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从业人员到学校任教。只有教师整体素质提高了,才能够在教学中自由地运用各种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4.转变传统的办学形式,创造新的教学方法的教学环境

职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必须建立在整体办学形式转变的基础之上,因为教学方法的运用与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的构建、教学组织形式的选择等存在于同一统一体内部。职业教育应尽早建构模块化的课程结构,转变“传递——接受”教学模式以及传统的班级授课制,为学生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模式,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走出课堂,转变师生角色,为灵活采用教学方法创造有利的教学环境。比如,行为导向教学方法,典型的教学方法是项目教学,完全不同于传统的书本知识教育。它摆脱书本、课堂的制约,学生自由分组、合作,在教师的指导下共同实施某个项目,小组成员团结、协作,师生关系发生根本的变化。教师是指导者、协调者,整个教学活动学生都是处于积极参与状态,而不是被动地接收。

参考文献:

[1]张震中.《职业教育体系研究导论》中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职业与教育.

[2]申家龙.《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初始职业化》,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3年.

[3]邢辉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2001年.

[4]吕永贵.《职业教育现代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 2000年.

[5]邢辉等.《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探索》, 2001年.

[6]申家龙.《社会学视野下的职业教育——内涵与特征》,2003年.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改革 篇7

1 职业教育发展

最近几年, 我国职业教育虽然发展迅速, 可是仍然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求。同时职业教育对学生缺乏吸引力, 只有一些高考落榜的学生才会选择读职业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受到很多因素和现实问题的制约, 比如教学方式落后、教学管理机制有待改善等。所以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处于一个关键时期, 为了真正转变为现代职业教育, 有关部门要从多方面入手进行改革, 促使职业教育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部分职业院校的教师专业水平和理论水平很高, 可是只能应用Office软件打字等, 大大降低了教学水平。计算机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出其辅助教学的重要作用。

2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2.1 帮助教师备课

教师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文字处理、情报检索功能, 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 写合适的教案、收集全面的资料、制作清晰的幻灯片, 应用计算机设计好教学内容、解题过程以及实验等, 这样教师在实际上课时只要点一下鼠标就能展示给学生, 提高了教学效率, 也避免了整节课忙于写板书和擦黑板, 省下时间进行课堂讲解和互动。教师也更有精力进行教学研究, 并利用教学软件将研究成果和教学经验编制成教案, 不仅总结了自己的经验和成果, 也大大提高了自己的业务水平。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计算机既可以提供简单的文本、数字、教学信息, 还可以输出动画、视频、图像以及声音, 为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提供教学信息和多层次的教育信息沟通。同时, 计算机是一种教学媒体, 学生应用输入以及输出设备, 进行人机互动, 学习各种知识, 这是计算机辅助教学的一个特殊优势, 比幻灯片播放、电视等单项输出媒体更加先进, 也是教学媒体一个大的发展。传统教学主要是由教师、学生、媒体三中要素组成, 多媒体是直观的, 也有各自的优点和缺点, 比如板书、模具等, 使用起来受到一定的限制。可是计算机这一多媒体引起学生的兴趣, 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获得更加直观和生动的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合理选择教学媒体, 更加全面和简易的将知识传递给学生, 促使师生借助计算机互动, 取得很好的教学成果。计算机辅助教学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效率, 合理应用计算机媒体, 以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为依据, 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

2.3 提供多层次和个性化的学习条件

学生本身就具有不同的接受能力, 而教师在正常教学过程中面对很多学生, 就要合理设置教学难度, 把所有学生都当作中等生, 经常会出现差生无法消化课堂知识, 而优等生学不到更多的知识, 严重阻碍了后进生进步和优等生发展。可是计算机具有大容量的存储和记忆能力, 也具有变化内容的重复程序, 还具有优越管理数据技术的数据库系统, 这样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就能提供各种层次和类型的习题, 反复训练学生的技能, 反复输入某一知识, 促使学生记住该记住的, 理解该理解的, 最终熟练应用各种知识。计算机辅助教学还能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任务模型法考查学生的水平, 然后提供对应其水平的练习题、游戏等, 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 不断提高自己的任务层次, 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也提高了自己的知识水平, 而教师要发挥引导、解疑的作用, 以此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高职院校学生毕业之后的自主学习打下基础。

2.4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能力

计算机辅助教学主要是传递信息, 能够从多种途径获得信息, 并给学生创设无限的知识海洋, 拓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 不仅从教材和教师获得知识, 也能获得全世界的知识。同时在实验教学方面要充分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 它能够模拟一些危险性强的实验以及无法在现实环境中完成的实验, 提高自己的实践创新能力, 并充分利用自己的计算机将自己的想法利用计算机模拟。同时, 学生依据自己的需求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方式以及策略, 形成自己独有的思维。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利用QQ、微信、微博发表自己的观点或者回答他人的问题,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平台, 并通过他人的观点和建议获得不同的感悟, 多种思维的融合就能激发创造力, 这恰恰是现代高职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

2.5 方便教学管理

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中有大量的教学资料、教学目标、学生个人学习情况等, 能够通过这个系统监督每一个学生的学习进度, 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及时的指导。此外, 计算机试题库中也有各种水平的测试卷, 能够帮助教师在生成、印刷、组织测试、评卷等方面提供帮助, 具体来说就是教师将命题范围、重难点、题目类型、难易比例输入计算之后, 计算机就能迅速智能生成试卷、标准答案以及评分标准, 并帮助教师阅卷, 最后计算机还能整理、排序、分析每一个学生的成绩, 教师通过分析结果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劣势, 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高职教育当前招收了大量学生, 这一计算机辅助系统正好能够减轻学校、教师以及学生的任务量。

3 结语

计算机在我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学习理论以及教学设计理论的指导下, 不断创新技术, 研究系统, 更好的服务于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 为培养更优秀的职业学生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社会从工业时代进入信息时代, 计算机辅助教学逐渐进入我国教育领域, 并且获得了很大的发展。而职业教育是应大工业生产和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以及文化需求, 也发展迅速, 不断扩大建校和招生规模。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促使传统教学模式不能培养出技能型和实用型人才, 计算机辅助教学恰恰在此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计算机辅助教学,现代职业教育,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1]吴双宏, 孙来柱.计算机辅助教学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 2010 (3) .

[2]陈梅琴.论计算机辅助教学对培养学生多元智能的作用[J].现代营销 (学苑版) , 2010 (12) .

[3]王艳林.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现状和建议[J].科教文汇 (下旬刊) , 2010 (1) .

[4]袁渊.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设计[J].天津科技, 2010 (1) .

[5]刘延风.我国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科技和产业, 2010 (2) .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改革 篇8

早在2004年,欧盟理事会发布的《共同中期报告》就指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可以表现为四种:一是能够为各种不同的学习者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以满足不同的学习需要;二是增加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扩大毕业生生涯发展和晋升的机会;三是公民愿意把职业教育与培训作为自我发展的选择;四是企业和个人愿意对职业教育进行投资。

这四点关系处于一个层层递进而又良性循环的关系:只有提高了学习环境,增加了毕业生的机会,公民才更愿意选择职业教育,企业和个人才更愿意对职业教育进行投资,而投资了之后,才又能提高学习环境。

对于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如何来进行改革和发展,以更好地加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计算机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高等职业教育主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技能、培养各行业第一线的技术性人员为主,使他们在毕业之后能够迅速适应各自的工作岗位。如果说他们在毕业之后能顺利地找到适合各方面的工作,并只需要进行短期培训甚至不需要培训,职位晋升也以此为依托,那么,高等职业教育中的课程改革就可以说是成功的。

如何更好地改革和发展职业教育中的计算机课程,从服务宗旨、就业导向、能力本位的角度出发,结合以上四点综合考虑,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注意。

1. 选用教学模式

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如今高等职业学校中的计算机教学模式已采用了机房教学的模式,使用“讲解+演示+练习”的方式进行多媒体演示教学。虽然相比较早期的教室凭空讲解的方式而言改进了很多,但是这种方法,实际情况是教师先进行讲解,然后演示,最后学生练习,整个教学环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在很多情况下,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将知识点阐述、演示清楚,而学生却并没有主动接受的意识,除非是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求知欲并不是特别强烈,也没有积极性,并没有进入到主动学习的环节中。况且这样的教学,并不能使学生做到活学活用,仍然是填鸭式的学习,即便当时看似掌握,但

4. 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实行多元化评价。

采取学生地理科学素养评价与人文素养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小组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小组成绩与个人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和原则,对学生的德、能、勤、绩等方面进行全面综合评定。

5. 通过多年来的野外实践教学的实践,近年来我们也深

深地感到自然地理野外实习时间与经费非常有限,学生野外实习机会不多,野外考察研究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野外科研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学生毕业后从事专业工作有不利的影响,因此很有必要重视自然地理野外实践教学工作,适当增加实习时间和经费。

是之后遇到相似的问题却仍然不会,因此掌握的情况不尽人意。尤其当遇到一些比较复杂的知识点,经常需要一遍又一遍地加强练习才能掌握。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对于某一个知识点,采用任务驱动式的方法或者采用项目活动的方法进行教学要好得多。例如:在进行网页制作课的过程中,常规的做法是对每个知识点进行讲解,每个知识点反复练习,这样学下来,学生往往仍然不理解每个知识点在整个网站建设中的应用。鉴于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将整本书当成一个大任务来做,在第一节课就布置任务,要做一个全面的个人网站,调动学生制作的热情。而接下来,将每个章节分成一个个的小任务和子任务,各子任务分而不散。比如网页各种工具的使用、超链接的使用、表格的布局、CSS的使用等,都以子任务的形式出现。教师以讲解方法为主,演示部分的例子,接下来请学生发挥自己的想法和创意,将这些知识点应用到自己的网站当中。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对学生提出的技术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当整本书作为大任务讲完的时候,学生的个人网站基本也就完成了,同时学生对于自己动手制作网站也有了大致的掌握,今后也可以独立处理制作。这样,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注重了个人研究发展,对于今后自己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很好的方法。

2.教学教材选用

计算机的发展十分迅速,而目前采用的很多教材却仍然是较老的版本。此外,高等职业学校注重培养的是学生的技能,因此有的理论性较强而动手较缺乏的教材也并不适用。另外,还有的教材纯粹是应付考试,在学生今后工作实际使用上却很有限。比如现如今的组装与维修教材,内容较老,上面所讲述的硬件仍然是早期的产品,可以说如今完全使用不到,对学生今后的就业与锻炼学生技能方面并没有太大的帮助,也违背了就业导向和能力本位的考虑;再如计算机基础这本教材,我认为则是完全应付一级B考试,学生可以通过一级B考试,却连最基本的程序安装都不会,连最基本的计算机硬件都认不全,又怎么谈得上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

针对这样的一些状况,校本教材的编写与精品课程的推出是非常及时的,汇集众多教师心血的校本教材与精品课程,充实了课本内容,并且结合了实际。校本教材可以广泛吸收用人单位企业对于这门课程的意见与要求来进行编写,并且每年都进行改进,贴近时代发展。这样不再是陈年知识,而且直接由企业提出对这门课的意见,包括掌握程度,学生学

参考文献:

[1]姜乃力.强化实践与应用的高师地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构建[J].教育科学,2008,24,(4):74-77.

[2]吕宜平等.地理野外实习的教学模式与评价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6,(2):81.

[3]李晴.地理科学(教师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0,(4):516-519.

[4]赵媛,沙润.地理实践教学改革与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4):15-17.

2009年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立项课题,课题编号JXJG-09-75-9

让化学新教材中的“讨论”发挥作用

(泗洪县第三中学,江苏泗洪

新课程化学教材增加了“讨论”的学习内容,许多教师对这一学习内容往往是简单地讲讲答案,有的一带而过,有的甚至“跳”了过去,不给学生讨论的空间,其根本原因是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编者的编写意图,忽视了“讨论”的作用。

一、“讨论”的作用

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明确学习目的;二是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中学生的学习毅力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学习兴趣就成了他们搞好学习的关键。我们应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胜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的讨论,通过认真钻研去获取知识,通过努力去解决问题。他们求得知识后,这种好胜心理就会得到满足,因而增强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力。

2.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和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途径去探求利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教师对习了之后,对于今后工作就业也是十分有帮助的。另外校本教材的编写需要注重实际操作为主,不再仅仅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应该是能够应用到日常实际生活中来的,以锻炼学生能力为主。

3.注重技能为主

高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由服务就业所限制,必须注重动手技能的锻炼。在计算机学科中,可以开展的技能锻炼有很多,比如现在每个学期的五笔技能训练,锻炼学生最基本的打字能力。另外还有很多科目都可以开展锻炼学生的技能,比如组装与维修,可以建设专门的组装与维修实验室,购买市场较新的设备,以使学生能够掌握最基本的组装与维修故障的技能,否则空口讲述理论知识,并不能使学生亲身感受,对学生的就业和能力并没有太大的帮助。此外现在很多科目在学校学习到的和企业要用到的往往是脱节的,学生来到企业经常需要再花大力气进行培训,那么像图像处理、Flash动画制作等制作类科目,具体可以结合企业要求来进行教授,派遣专科老师进入企业进行锻炼,贴近企业,更适应市场要求,实现“订单”化模式来培养学生,这也是高等职业学校正在做的。

4.打造特色专业

在高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铺天盖地发展的今天,要在如此多的职业学校中脱颖而出,我们就必须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专业。这个特色专业不能不顾市场需求,职业类学校必须迎合市场,走在市场前端打造自己的专业。目前我校打造的动漫专业和将要打造的创意与软件设计专业,可以说是走在了同类学校的前端,但是如何要打造好这两个专业,还需要多作市场调查,多和企业沟通,付出更多的努力。另外从目前情况来看,无锡高校每年培养的动漫人才不到1千人,如何抓好这一市场机遇,使我们的特色专业更好地与市场接轨,我们目前做得不错:结合企业,派遣专业教师进入企业培训,多做市场调查,等等,这些措施,无一不说明我们正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专业,希望能够走在市场的前端。

5.注重校企合作

计算机课程是一门工科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理论学习为引导。想让毕业生更好地就业,扩大毕业生生涯发展和晋升的机会,我们那就一定要让企业全方位地参与到学校教学活

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诱导学生去“发散”思维,关键在于设计“发散点”,而新教材上的“讨论”题目是教育工作者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和挖掘出来的,具有优选性、广联性、密集性和科学性。例如:“如何用实验方法鉴别氯化钠、硫酸钠、硝酸钠、碳酸钠四种溶液?”和“采用哪些方法可以增大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速率?”这类讨论题,如果放手让学生讨论,学生能联系到诸多的化学知识,也可得到很多好答案。

3.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在讨论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两者通过相互切磋甚至争论,都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新教材上有一讨论题:“收集氨气的试管口的棉花应用什么溶液浸湿?”这是一个开放性问题。用什么“溶液”?多数教师想到的是非挥发性的酸溶液,而有的学生想到却是酸性溶液,如Na HSO4溶液等。在回答“为什么”时,教师易受到旧教材思维定势的束缚,认为棉花的作用动中,实现招生与招工同步、教学与生产同步、学校管理与企业管理同步,校企之间对学生共同管理无缝对接。企业的最终目的是盈利,我们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就业。所以,我们要极力地为企业着想,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可以每年根据企业用工情况制定当年招生计划,校企双方签订协议,做到招生与招工同步,毕业与就业同步,学校以需求定招生,实施订单式培养。另外,学校可以按照企业的用人标准和思想水平开设课程培养学生并安排企业实习课程,这样学生一毕业就能迅速适应企业的岗位需求,不但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而且动手操作能力强。

6. 注重学生自身发展

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学科的课程改革还需要对学生进行改革,不能只从学校教师的方面出发,还需要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展示学生自己的个性风采,锻炼学生的创造性能力和自学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专长。在这一方面,教师需要有足够的耐心进行引导,布置学生感兴趣的任务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计算机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永远都有学不完的新知识出现,只有学会了自学,学生才能在毕业之后活到老、学到老。

7. 教学考核方面

从单纯的书面考试为主转向技能考试为主。另外不以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作为绝对的衡量标准,而是综合平时给出相应的考核成绩。

以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改革发展来提高职业教育的吸引力,是切合职业教育具体情况的,并适应“服务宗旨、就业导向、能力本位”这三点要求的。我们要切合实际,不照本宣科,注重校企合作,使职业教育与就业紧密结合,从而培养出更加适合企业市场的“订单”式高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黄艳芳主编.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2]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职业教育中的教学改革 篇9

1 职业教育教学设计的原则

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改革要以岗位要求和职业标准为依据, 以就业为导向, 以目标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 并能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开发的主要原则有: 首先, 确定课程标准要以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为依据。课程体系开发人员要以市场调研为基础, 确定该专业的课程标准, 确定每一个特定岗位的能力要求。学生通过在校的三年学习, 不仅能够掌握单项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 而且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 又能获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证书。其次, 以职业岗位和任务群为主线确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必须从整体出发,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 以岗位任务群的组织优化为主线, 突出工作过程在课程框架中的地位, 按照实际工作情境和工作任务组织课程, 形成以培养职业行为能力 ( 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 为目标的新课程结构。最后, 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确定课程设置。根据岗位职责与职业能力的要求设置专业的相关课程, 使课程能及时反应 “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2 加强双师队伍建设, 提升教学水平

增加培训机会, 增加教师编制, 促进 “双师型” 老师队伍建设。由于专业的需要, 职业学校的教师编制应当高于普通学校, 而实际上职业学校老师编制比普通学校要低。教师是职业院校发展的基础, 是职业院校建设的核心动力, 其数量和质量决定着职业院校的发展前景。目前, 职业院校教师实践能力不足是制约职业教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建立健全 “双师型教师”专业成长的培训体系或培训计划: 一是挂职锻炼。让教师深入到企业或生产服务一线进行实践, 学习实际生产经验知识, 了解企业最新发展形式, 了解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要, 从而调整专业内容, 指导学生就业。二是把相同专业的教师集中起来, 邀请企业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到院校开办培训班, 培训全格发放证书, 作为职称晋升的一个重要依据。三是职业院校要确定一批企业作为教师的培训基地, 选派教师到企业实习, 对教师提供在挂职锻炼期间与进修期间的经费开支与补助。

3 加强实训基地建设, 落实行业准入制度, 营造考核环境

解决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问题, 一是政府要大力支持增加投入, 二是学校要积极开拓创新, 加强横向联合, 多渠道解决实训基地建设问题。有研究结果显示, 进入职业学校学习的费用开支要远远高于进入普通高中学习的开支, 家庭贫困的学生属于社会弱势群体, 他们更需要社会的援助。要落实职业资格的确认和就业资格的准入制度, 凡未经过职业学校学习或培训, 以及培训没有达到合格要求的人员, 不得进入企业、宾馆、饭店等各种服务行业工作。规范市场用工行为, 从而提高职业教育对象就业的成功率。增强企事业单位员工必须接受职业教育的意识, 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进行实践教学改革, 突出应用能力培养

紧扣课程培养标准, 改革实践教学, 使学生既能掌握好基本的理论知识, 又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要以劳动部门的职业资格和技术等级标准为参照, 以行业、企业需求为依据, 按岗位技能的要求, 制定相应的模块课程。要实现课程培养标准, 首先是要加强实训条件建设, 一是要用一线主流产品的作实训室的实训设备, 二是设备要齐全充足, 以满足搭建真实工作情境, 开展工学结合的教学需要; 其次是改革实训内容体系, 改变传统课程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的教学方式, 以真实的工作任务为实训内容, 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同时, 掌握相关知识, 学以致用, 培养动手能力;最后是在课程的最后阶段安排两周到一个月的综合实训, 模拟社会实际组建大型综合实训平台, 让学生亲历工作全过程, 既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又能强化职业意识、创业精神等 “软”技能。

5“实训与考证” 结合的教学模式

基于高等职业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本位的特点, 职业教育作为就业教育, 必须与国家职业资格制度接轨。随着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完善和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 职业教育越来越趋向与职业资格的融合。重视操作性课程, 走产学结合之路, 保证实训课程教学学时占总学时的40% 左右, 实施 “课证结合”, 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 “嵌入”到专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中。使学生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同时能够掌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所必需的相关知识, 加强职业技能训练的实践性课程和教学环节, 实现课程教学与职业资格认证于一体的课程体系。实训与考证包含三方面内容, 一是组织职业院校学生考取国家技能等级或职业资格证书; 二是专业技术课程标准的制定与国家职业资格标准结合; 三是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模式。对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 按照学校评价一部分 ( 以理论知识考试为主) 、社会评价一部分 ( 以综合操作技能考核为主, 由劳动部门参与, 同时配以考取相应证书) 、企业评价一部分 ( 主要是对学生在企业实际的工作表现进行评价) 的有机结合进行评价。通过教与学结合、考试与考证结合, 实训与就业结合, 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汉斌.谈“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学校教育教学[J].中国成人教育, 2006 (08) .

情感教育: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篇10

关键词:情感教育,成功课堂

一、上好每一堂课,让学生乐学

教师在以讲授科学知识为主的堂教学中,用生动有趣的语言来描述抽象的概念、规律,兼顾理论联系实际,尽量以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来构成概念、规律的感性材料,有助于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注意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且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作自觉、深入的思考,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每一堂课,让学生乐于主动学习。素质教育告诉我们,教师的“教”不是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是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学习,获得知识。那么,教师与其严格要求学生去学,不如让学生自己愿意学习。让学生觉得学习知识是自己的需要的行为活动。没有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讲得再精彩,也只是对牛弹琴。挖掘教材中积极的情感教育因素,不同学科包含的情感素材不同,情感内容,表现方式不同,对学生的影响不同。在教学中,各学科教师根据学生情感发展特点和情感教育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充分挖掘、合理运用教材中积极的情感教育因素,比如人物的高尚情感、感人的事迹、感人的情节等,达到以情优教,以情促教,知情互动,和谐发展。

二、要满足学生健康的情感心理需求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有一种自我实现、承认、取得成功的愿望和需要。学习上的成功喜悦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种正反溃,在成功课堂上,教师要结合教材和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层次和梯度,创设条件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成功的感受。教师要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创造条件让他们获得成功,并及时、恰当地加以肯定和鼓励。要求不宜过高,超出孩子的能力,就会产生消极情感体验。积极情感的建立会形成一种无声的教育动力,积极情感教育的过程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过程。要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过程中,充分展示老师的主导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摸索规律,寻找途径,在教学过程中用最科学的方法对学生进行积极情感的教育,着眼于人的情感发展的教育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实践证明,尊重是前提,激趣是先导,和谐是保证,而参与、激励则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道德情感教育

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把握教材情感因素,结合学校实际开展情感教育。要求各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特点,制订情感发展目标,采取有效途径,促使学生的认知与情感同步发展。把时间还给学生,要求教师给每个学生在课堂上有主动活动时间,用于思考、操作、练习、讨论等。这一看似简单并略带强制性的要求,实际上也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改革课堂教学组织形式,把空间还给学生。通过学生个别学习、同桌小组互助学习、大组讨论交流学习、学生情境表演等形式,增强课堂教学中学生的活动面和活动量。教师要注意倾听、善于倾听,及时发现学生问、答中的价值和意义,体验学生的情绪。不轻易打断学生的发言,不急着赶教学进度,不搞形式主义。培养学生对他人、家庭、社会的爱心、尊重他人、助人为乐、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情感,进而促进良好道德品质和人格的形成。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认识、激发、调整自己情感状态,形成克服困难、达到学习目标的能力,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同情心,对同学、老师、父母的爱心,使他们适应学校的学习和集体生活,初步形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和学习习惯。

四、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与学的效果。教师对学生的关心,接纳、理解、尊重等积极情感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起重要作用。教师积极情感会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敬与喜爱,愿意接近老师;教师的良好情绪也会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使学生形成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关心理解、信任和耐心,能够填平师生间一些难以逾越的鸿沟,使不良师生关系得以改善,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新型教育理念应是服务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老师的作用是促进学生的“学”,是为学生服务。尊敬师长的美德应体现在生活礼仪上,而不是知识的尊卑传道中。就知识而言,师生是平等互动的,所以才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只有意识到这一点,教师才不以先学而自高,学生也不以后学而自低,所以师生平等探究,互动教学,才能其乐融融。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以热烈的期待、充满真诚的信任和坦诚的爱去点燃学困生心中自信的火种。这种期待要流露于言谈举止,甚至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使学生受到感染,使知识交流和情感交流融为一体,使师生都得到心理上的满足。同时,教学中还要善于洞察学生的情绪变化,及时帮他们排除心理障碍,成为他们的知心朋友,由此产生“亲其师,信其道”的效应。

五、重视学困生的情感教育

学生智力水平高低不齐,教师要特别注意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教师切忌以差论差,鄙视差生,产生消极的情感态度,也许只要那么一点点功夫,就可以挽救一个学生的一生。对待中等生,教师必须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爱心,对他们或这或那的不足必须给予更多的包容和理解。以爱为起点,把爱作终点,在整个学困生转化的全过程中始终贯穿一个“爱”字,这是对教师最基本也是最根本的要求。帮助他们克服“失败者心态”,激励其内在的求知欲望,这是决定转化工作成败的关键。平时除了向学生反复阐述“天生我才必有用”外,我对每个学生都抱有“天生其人必有才”的态度,抓紧一切机会鼓励他们。要改变学困生的学习现状,必须改变他们固步自封的心态,竭力挖掘他们的“亮点”即爱好和特长,通过张扬个性,重树他们的自信心,以此来提高学习质量。学生信任教师,并乐于接受教育,有利于教师激发学生的自信,使其产生内在学习动机。

上一篇:奉献文化下一篇:争议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