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外伤性脑梗死

2024-07-27

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精选九篇)

颅脑外伤性脑梗死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21例, 将其作为整体护理组。其中, 男15例, 女6例;年龄34~58岁, 平均46.5岁;受伤原因主要包括, 车祸13例, 高空坠落5例, 钝器击打3例;脑挫裂伤6例, 硬膜下血肿7例, 硬膜外血肿5例, 颅内血肿3例;入院时深昏迷13例, 浅昏迷8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3]。瞳孔等大等圆7例, 瞳孔散大14例, 其中, 单侧散大9例, 双侧散大5例;12例于保守治疗过程中发生, 9例于开颅术后发生。患者均为治疗过程中复查头颅CT时发现, 梗死范围均超过3 cm, 其中, 10例梗死范围涉及1个脑叶, 6例涉及2个脑叶, 5例涉及3个脑叶。

选取我院2007年以前重症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后脑梗死患者21例作为常规护理组。其中, 男16例, 女5例;年龄36~59岁, 平均47.8岁;伤原因主要包括, 车祸12例, 高空坠落5例, 钝器击打4例;脑挫裂伤5例, 硬膜下血肿6例, 硬膜外血肿6例, 颅内血肿4例;入院时深昏迷12例, 浅昏迷9例。所有患者均符合重型颅脑损伤诊断标准[3]。瞳孔等大等圆8例, 瞳孔散大13例, 其中, 单侧散大8例, 双侧散大5例;14例于保守治疗过程中发生, 7例于开颅术后发生;梗死范围均超过3 cm, 其中, 11例梗死范围涉及1个脑叶, 7例涉及2个脑叶, 3例涉及3个脑叶。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类型、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保守治疗, 即补充血容量、扩张血管、解除血管痉挛、营养神经、脱水降颅压、解除高凝状态、高压氧治疗等治疗措施。患者恢复期给予理疗、针灸等康复治疗。

1.3 护理措施

1.3.1 常规护理

患者入院后遵医嘱给予心电监护、记录出入量, 观察病情, 出现异常遵医嘱对症处理。

1.3.2 整体护理

1.3.2.1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的变化, 观察瞳孔情况以及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记录患者出入量, 及有无其他并发症发生[4]。如患者突然由烦躁转为安静、昏睡, 提示患者病情出现恶化。深昏迷患者意识转清, 出现吞咽反射, 提示病情好转[5]。瞳孔变化可以提示患者有无颅内压增高。

1.3.2.2 体位护理

患者取头高脚低仰卧位, 床头抬高15°30°, 以促进颅内静脉血回流, 减轻脑水肿。

1.3.2.3 体温护理

颅脑损伤患者, 体温调节能力降低, 高热可进一步导致脑损害。故对体温正常患者可采用冰帽降温的方法, 体温高于38.5℃患者, 给予药物降温, 以降低机体耗氧量, 减轻脑水肿。

1.3.2.4 呼吸道护理

持续吸氧, 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 定时翻身、扣背, 防止坠积性肺炎的发生。痰液黏稠患者可予糜蛋白酶雾化吸入、吸痰等护理, 必要时予以气管切开, 呼吸机辅助呼吸, 各种操作应注意无菌原则, 对于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者, 需保持各部接头处及管道通畅, 及时倾倒积水, 注意呼吸机各参数变化, 及时处理。

1.3.2 5 胃肠道护理

入院后即给予留置胃管, 伴有胃潴留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持续胃肠减压, 病情稳定后, 予以鼻饲管注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食。进行胃肠内营养支持。鼻饲时需注意防止食物反流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排便困难者, 予以润肠剂或灌肠治疗, 使大便保持通畅。1.3.2.6皮肤护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 需长期卧床, 此时应预防压疮的发生, 定时翻身、扣背, 按摩皮肤受压处。注意保持皮肤干燥、清洁, 床单整洁、无皱褶。注意保暖, 防止冻疮的发生。

1.3.2.7 会阴护理

保持患者会阴部清洁、干燥, 每日进行尿道口清洁处理, 留置尿管者定时夹闭, 保持患者膀胱的功能[6], 定期更换尿管、尿袋, 观察尿液颜色、性状及尿量, 并做好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向医生汇报。

1.3.2.8 恢复期护理

患者于恢复期, 需进行早期的功能锻炼, 以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功能锻炼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根据患者个体化差异分别制订[7,8]。

1.4 疗效评价标准

采用GOS标准[4]对患者疗效进行评价, 分为良好、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状态、死亡5个等级。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整体护理组良好率为47.61%, 高于常规护理组的33.33% (P<0.05) ;重残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4.28%、14.28%, 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3.81%、23.81% (均P<0.05) 。见表1。

3 讨论

整体护理组患者通过细致的护理, 恢复良好10例, 死亡3例, 说明虽然正确的护理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但关键点在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只有有效预防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 才能有效降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 提高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患者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进行整体护理重症颅脑损伤继发外伤后脑梗死患者21例作为整体护理组;选取2007年以前进行常规护理的21例重型颅脑继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作为常规护理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受伤原因、类型、部位、临床表现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均P>0.05) 。整体护理组治疗良好率为47.61%, 高于常规护理组的33.33% (P<0.05) ;重残率及死亡率分别为14.28%、14.28%, 低于常规护理组的23.81%、23.81% (均P<0.05) 。结论:积极、正确的整体护理措施是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治疗的重要辅助手段, 但治疗的关键在于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颅脑损伤,外伤性脑梗死,护理

参考文献

[1]易声禹.颅脑损伤诊治[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287.

[2]赵林.成人严重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的病因分析及护理措施[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1) :17-18.

[3]刘贤英.69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10, 8 (7) :1733-1734.

[4]张志英, 郑彩云.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J].全科护理, 2009, 7 (8) :2028.

[5]毛向莹.外伤性脑梗死40例临床分析[J].新乡医学院学报, 2007, 24 (5) :513.

[6]张治平, 蒋宇钢, 尹畅.外伤性脑梗塞[J].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2004, 3 (4) :366.

[7]宋爱君, 李振燕, 任雪萍.护理干预对脑梗死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 2009, 15 (10) :28-29.

颅脑外伤术后并发脑梗死的诊治 篇2

【关键词】 颅脑损伤;脑梗死;诊断;治疗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2-7102-01

若颅脑遭外力所创,就会使得颅中脑组织受到牵拉或是压迫,进而造成出血及水肿。由于颅内的容积是固定的,若出现颅内出血或是积水,就会使颅内压力升高,导致脑组织受到破坏。一旦这种情况出现,就需实施脑外伤的修复手术以及减压手术,因此,脑组织受损难以避免。有一部分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很容易发生脑梗死。脑梗死又被称为缺血性卒中。其是由于各种因素致使颅内脑组织出现局部性的供血障碍,进而致使其发生缺氧性的病变坏死[1-2]。其属于急症,具有较高的致残及致死率。因此,现为了研究颅脑损伤病人在手术后出现脑梗死的诊断、治疗,我们做了此次研究。具体情况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6月到2013年6月在我院脑外科接受治疗的脑梗死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共30例,均为颅脑损伤术后并发所致。30例患者,其中21例是男性,9例是女性,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30.2±7.8)岁。所选患者都有明显的头部外创史,在受创前,都没有脑梗死病历。其中,有14例是车祸伤,3例是打击伤,7例是坠落伤,6例是跌伤。患者外伤分型:10例是开放性的颅脑损伤,20例是闭合性的颅脑损伤。14例为颅内血肿,10例为脑挫裂伤,6例为其它。

1.2 方法

1.2.1 影像学的检查 使用CT进行复查。

1.2.2 治疗方法 在手术后,对其中26例患者实行保守治疗,而剩余4例则实施开颅减压手术。其中,实行保守治疗的目的在于补足液量,加强患者脑血管的扩张,进而改善其微循环等。具体步骤是:在发现脑梗死之后,就选用低分子的右旋糖酐和参芎注射液进行联合治疗。此外,还尽早实行了神经功能的恢复治疗。改善患者脑循环的措施有:补充适当的维生素、予以尼莫地平以及心脑通等[3]

1.3 疗效评价 所选患者在进行相应治疗之后1年,进行格拉斯哥的预后评分。

2 结 果

2.1 影像学检查结果 有11例发生脑梗死时间是在24小时之内,15例是在2到7天后才出现梗死灶,还有4例是在1周之后才出现梗死灶,其梗死范围都大于3厘米,见表1。

2.2 评分结果 经进行格拉斯哥的预后评分发现,2例是3到8分,10例是9到12分,18例是13到15分。而对所选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治疗后,其病情都明显改善,见表2。

3 结 论

外伤性的脑梗死存在较多并发症,对病人的生存质量存在很大影响。因此,只有准确把握脑梗死出现的因素,方能采取更佳防治措施。本次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颅脑外伤在手术后发生脑梗死的病人的诊断和治疗。经过一系列的统计分析,我们对此次探讨结果进行总结。具体情况如下。

3.1 脑梗死发病原因及机制 有研究报道表明,致使脑梗死出现的众多因素中,有百分之九十可归结于十个可控原因,例如:高血压、高血脂、抽烟、运动锻炼不足、糖尿病以及精神抑郁等。而本次研究中的脑梗死,是由于颅脑外伤所引发的,属于不可控因素,因此,只能进行预防,避免头部受到外伤[4]

3.2 脑梗死的临床特征 脑梗死一般发于50岁以上的人群,且男性发病率大于女性。在脑梗死前期,并没有特殊性,一部分患者很有可能出现头晕、无力以及一时性的字体麻木等。由于这类特征的持续时间通常较短,且程度较轻,所以容易被患者及其家属所忽略。当检出脑梗死时,已经耽误了治疗的最佳时机,这对患者预后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脑梗死的起病发病迅速,通常是在休息或是睡眠时发病,而其临床表现则是在发病以后数小时,甚至1到2天,才达到高峰。因此,对于颅脑外伤患者,在手术之后,一定要加强监测,如果有脑梗死特征的发生,就应及时进行确诊,从而采取相应治疗[5]

3.3 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依据 存在确切的头部外创史,大多呈现闭合性;症状出现时间相距外伤时间存在一定时差,通常是在24小时内发生神经系统上的异常特征,且多出现在青少年人群;经CT检查时发现,血管供血存在不足,并呈现扇形分布;病灶多为低密度的三角形或是楔形,且其边界清晰或是不清晰;CT值在10.5到32Hu之间,平均为21.4Hu;还有一部分患者的梗死灶范围较大,并存在占位效应[6]

3.4 外伤性脑梗死的诊断要点 在临床中,由于外伤所引发脑梗死是比较少见,其容易被其它因素(如:出血)所掩盖。在检查之中,其首先选择设备的是CT;如果CT检查结果和临床特征不相符合,则应及时进行复查或是行磁共振成像的检测,能及时明确诊断;若病人年龄较大,则其会因为血管以及血液因素,存在较高的梗死概率,因此,需更加注意出现外伤性脑梗死。如果患者蛛网膜下隙的出血,尤其是侧裂池中的出血比较多,其更应警惕外伤性的脑梗死发生;若脑疝时间发生延长者,其易出现脑梗死,而梗死的位置通常位于额叶或是额颞叶;若为重型颅脑外伤病人,当其出血过快,就更容易发生脑梗死急症;若患者出现脱水过猛,且血液浓缩现象,易发生脑梗死;如果为重型的小儿颅脑外伤,也容易出现脑梗死。

3.5 外伤性脑梗死发生的原因 目前,对于外伤性的脑梗死,其发病机制,还没得到明确。经本次研究,我们对颅脑外伤在手术后出现脑梗死的因素进行总结,其包括三点:①在术后,出现严重脑水肿,会使患者的脑血管受到压迫、扭曲以及痉挛,从而导致脑血栓的形成;②在术后,应用止血药物,会使得患者纤溶系统出现失衡,血液处在高凝状态,进而诱发脑梗死;③在术后,对已脑水肿的治疗,会经常性的使用大剂量的脱水剂,并减少液体输入,造成液体总量输入不足,使得血液处在高凝状态,进而导致脑灌注不足,最终发生脑梗死。

在本次研究中,對于颅脑损伤病人在手术后出现脑梗死进行了有针对性、系统性的治疗之后,患者病情均得到一定改善。而病人病情的改善,是基于其本身症状得到的及时的明确,并实行了相应治疗。

综上所述,对于颅脑损伤患者在术后出现脑梗死的治疗,应注重早期的诊治;此外,还需注意抗凝、溶栓等情况的发生。与此同时,还需将患者饮食以及生活护理等基础内容放在首位。

参考文献

[1] 王彦宏,张治平.重型颅脑损伤继发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分析[J].长治医学院学报,2012,26(5):342-343.

[2] 李强,胡国庆,顾建华.外伤性脑梗死28例诊治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30):6630.

[3] 王志军,张会娜.重型颅脑损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22例诊断及防治[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2,18(5):76-77.

[4] 苏国军,于烽,赵保,等.成人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12,14(9):14-17.

[5] 刘国杜,周志彬.重型颅脑损伤术后脑梗死46例临床救治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1):1313-1314.

颅脑外伤性脑梗死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2014 年1 月~2015 年1 月就诊的重型颅脑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45 例。其中男31 例 (68.9%) , 女14 例 (31.1%) ;年龄22~65 岁, 平均年龄 (42.5±7.8) 岁;入院时间1~12 h, 平均入院时间 (4.2±2.8) h。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9 例, 高空坠落伤8 例, 物体打击伤5 例, 其他伤3 例。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满足《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2], 同时排除精神疾病患者、血液系统疾病患者、合并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

1. 2 临床症状患者入院时发生脑疝18 例, 瞳孔散大单侧11 例、双侧6 例, 同时伴有呕吐、高热、颅内压增高表现。患者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3~8 分, 首次CT检查显示除脑部血肿和挫裂伤以外, 没有明显的低CT值区域。

1.3影像学检查对术后症状体征改善不明显的患者再次实施CT或核磁共振 (MRI) 检查, 结果显示脑组织存在低密度的梗死灶, 具有清晰的边界、密度均匀, 呈现为三角形或扇形;水肿带明显, 病灶的形态、范围和供血动脉一致;多数患者中线结构偏移、脑室受压。梗死部位:额颞顶叶12例, 大脑前动脉5例, 后动脉枕叶8例, 血管供应区20例, 合并丘脑3例, 基底节6例;伴随损伤:脑内血肿11例, 硬膜血肿15例, 颅骨骨折20例, 挫裂伤7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9例。

1.4治疗方法

1. 4. 1 颅脑伤治疗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血肿清除术, 根据颅内压情况静脉输注尼膜同, 同时给予脱水处理, 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进行血管扩张和神经细胞营养治疗。

1. 4. 2 脑梗死治疗患者确诊脑梗死后, 送入ICU病房密切监测各项生命体征指标, 呼吸障碍患者进行气管切开, 积极纠正低血压、休克现象, 通过测定中心静脉压确保血量循环充足。①保守治疗:患者使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右旋糖酐稀释血液,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使用钙离子拮抗剂, 颅内压较高患者使用甘露醇。②手术治疗:对于颅内压增高严重且无法控制的患者, 实施大骨瓣减压术, 清除坏死组织、解除血管压迫, 放出积血并反复冲洗。③并发症治疗:术后合理选用抗生素, 积极防治肺部感染、呼吸道感染, 给予营养支持, 维持体内水电解质平衡。待患者病情稳定后, 开展高压氧治疗和功能康复锻炼。

1. 5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 采用GOS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情况[3]:恢复良好:患者存在部分功能缺陷, 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和生活;轻度残疾:患者能够独立生活, 在保护下可以完成工作;重度残疾:患者无法独立生活, 需要他人照料;植物生存;死亡。

2 结果

45 例患者保守治疗16 例 (35.6%) , 再次手术治疗29 例 (64.4%) 。GOS评估结果为:恢复良好12 例 (26.7%) , 轻度残疾17 例 (37.8%) , 重度残疾8 例 (17.8%) , 植物生存3 例 (6.7%) , 死亡5 例 (11.1%) 。见表1。

3 讨论

重型颅脑伤患者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①部分患者如气胸、昏迷、失血性休克, 术前脑部严重缺血缺氧, 会造成脑部供血不足, 引起广泛性的脑梗死。②颅脑伤会导致脑循环发生障碍, 颅内压增高会引起灌注量减少、血液粘度增加, 脑部供血区发生缺血, 从而发生脑梗死。③在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影响下, 会诱发脑血管痉挛, 从而进一步引起脑梗死。④临床治疗中, 手术操作会牵拉脑组织, 从而引起血管痉挛、损伤, 一旦形成血栓就会造成脑梗死;或者在骨瓣减压手术中减压不充分, 会导致脑组织压迫脑部供血动脉, 从而发生大面积梗死。⑤用药时过度脱水、液体入量不足, 会减少血量循环, 致使血液粘度提高, 增加脑梗死的发生风险。⑥部分患者会伴有骨折、软组织损伤, 脂肪进入脑血管后会导致动脉脂肪栓塞, 从而引起脑梗死。

根据发病原因, 临床治疗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①及时手术治疗:彻底清除血肿和失活的脑组织, 同时进行颅内减压, 一方面可以去除病因, 解除脑血管的受压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止血和清洗, 能够减轻对脑血管的刺激, 避免发生血管痉挛[5]。②扩容治疗:为了防止脑水肿的进一步发展, 要改变利尿脱水、限制补液的传统观念, 增加血容量、及时补充液体, 可以稀释血液浓度, 维持较高的收缩压水平, 从而增加脑部血流灌注压力, 确保充足的氧气供应。③早期高压氧治疗:可以提高患者的血氧含量, 有利于胶原纤维形成, 加快纤维细胞的增殖, 促进血管损伤修复, 对受损的神经细胞产生保护作用。

另外, 实践表明重型颅脑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几率大, 因此重在预防, 早发现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对此, 要求医护人员术后第2 天对患者进行CT复查, 一旦发现脑梗死征象及时对症处理;对于颈内动脉损伤患者, 可以采用颈内B超检查, 或者使用丹参、右旋糖酐等药物进行预防;脑室受压、脑中线明显移位患者, 及时开展手术, 确保术中彻底减压;脑部血流严重降低、昏迷患者容易发生并发症, 早期进行气管切开有利于确保呼吸通畅, 减少脑梗死的发生[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45 例患者经保守治疗或再次手术治疗后, 恢复良好12 例, 占26.7% ;仅有5 例死亡, 占11.1%。

综上所述, 重型颅脑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发生外伤性脑梗死, 早期诊断并积极进行综合治疗, 能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改善预后和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陈磊, 王玉海, 蔡学见, 等.重型颅脑伤并发外伤性脑梗死的防治策略.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2012, 28 (1) :76-78.

[2]黄巍, 王文浩.重型颅脑创伤并发大面积脑梗死的成因分析.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2, 21 (6) :607-609.

[3]徐蕴芳, 魏迎兵, 周丽梅, 等.重型颅脑伤继发外伤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 (4) :47-49.

[4]詹国锋.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伤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 (2) :30-31.

[5]陈育光.控制减压治疗重型颅脑伤的临床疗效.中国医药指南, 2013, 5 (17) :119-120.

外伤性脑梗死30例临床及CT表现 篇4

关键词 脑外伤 脑梗死 CT征象

材料与方法

收集2003年1月~2006年1月诊断有明确头部外伤史,CT表现为脑梗死者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5~60岁,平均22.6岁,18岁以下18例(60%)。车祸伤10例,坠落伤9例,摔伤5例,钝器打击伤6例。本组均无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及糠尿病等既往史,可以排除动脉硬化、心脏病等引起的非外伤性脑梗死。

临床表现:头部外伤时,17例神志清楚,13例有短暂的昏迷,持续时间0.5~2.5小时。其中伤后头晕、恶心18例,头痛、呕吐10例,2例早期无症状。外伤后到临床出现神经系统表现时间:2~12小时3例,13~24小时6例,25~72小时18例,5~7天3例。偏瘫25例,昏迷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1A)2例,伴有言语障碍17例,偏身感觉障碍13例。

CT检查时间及方法:首次CT检查时间为伤后1~8小时,复查CT时间分别为12小时、24小时、48小时、3天、6天、10天不等。治疗后随访复查CT时间为伤后2个月、0.5年及1年后。使用GE9000型CT机,以OM(眶耳线)为基线,层厚与层距均为10mm,基底节区加扫5mm或2mm薄层扫描。

结 果

24小时内首次CT发现脑梗死8例,48小时~3天复查CT发现脑梗死18例,第4~10天复查CT发现脑梗死4例。梗死灶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区占62%,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区。发生在基底节以外的脑梗死占38%,表现为小片状或扇形低密度区。具体累及的部位是:豆状核3例,豆状核内囊区9例,尾状核头部3例,内囊区2例,内囊尾状核区2例;单纯额叶2例,顶叶4例,枕叶2例,额顶区2例,顶枕区1例。发生在基底节-内囊区脑梗死直径为0.5~2.0cm,其他部位脑梗死直径最小1.5cm,最大为大片扇形低密度区。CT值18~30HU。梗死灶边缘模糊者21例,较清楚者9例。3例较大梗死灶邻近出现侧脑室受压变窄及轻度脑水肿,1例伴有中线轻度移位,26例无明显灶周水肿及占位效应。经保守治疗随访复查CT原梗死灶范围缩小,密度更低,边缘清晰已成软化状者21例(70%),9例症状基本消失。

讨 论

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机理:①由于外力冲击时脑组织与颅底产生相对位移,在侧剪力的作用下颅内血管被牵拉扭曲致血管内膜及平滑肌中环层撕裂或夹层动脉瘤形成,使供血受阻或诱发血拴形成。②微循环动能障碍[1]。③脑挫伤、脑水肿的形成使脑血管扭曲拉长、痉挛、收缩,加重了原有的缺血缺氧。④血管内膜损伤后,胶原纤维暴露激活凝血因子Ⅶ,从而激活凝血系统促使血栓形成。⑤基底节-内囊区供血来自豆纹动脉、穿支动脉及前脉络膜动脉,走行成直角或接近直角发出,且长而迂曲,对血液动力学变化特别敏惑,易受缺血影响[2]。⑥实验研究认为自由基反应也是外伤性梗死发生的重要因素[3]

外伤性脑梗死可发生任何年龄及其脑部的任何部位,常多见于青少年特别是儿童脑部基底节-内囊区。

外伤后至CT显示脑梗死灶的时间:本组结果,可能与血管内膜损伤的程度、范围及血栓形成血管闭塞以及拴子脱落速度等密切相关。

诊断依据:①有明确的头颈部外伤史。②大多数于外伤后24~72小时出现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症状,且发病前无任何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③头颅CT及MRI检查为本病的确诊手段。

外伤性脑梗死主要与脑动脉硬化及心血管系统病情所致的非外伤性脑梗死进行鉴别,结合病史一般鉴别不难。

参考文献

1 周偉,周晖.外伤性腔梗的CT诊断.临床放射学杂志,2000,3:138.

2 沈天真,陈星荣,主编.中枢神经系统计算机体层摄影(CT)和磁共振成像(MRI).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2:132.

颅脑外伤性脑梗死 篇5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例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患者, 其中男24例, 女11例;年龄3个月~8岁, 3岁以下26例, 平均2.4岁;均有明确外伤史, 其中轻微跌伤、摔伤25例, 车祸6例, 打击伤4例;伤后一过性意识障碍、头痛呕吐16例;一侧肢体、感觉障碍、偏瘫19例。

1.2 检查方法

检查采用GE Medical Systems 2 螺旋CT机, 扫描均为平扫, 层厚及层距为5~7 mm, 如病灶较小, 可加薄至3 mm。

2结果

本组35例患儿均在伤后24 h内行首次CT检查, 其中8例 (22.9%) 在24 h内出现梗塞灶, 余27例 (77.1%) 在24 h后出现梗塞灶;本组患儿梗塞灶部位位于基底节区, 其中左侧15例, 右侧20例;梗塞灶位于单侧的32例, 双侧的3例; 31例合并基底节区点状钙化;8例合并颅骨骨折;6例合并硬膜外血肿;5例合并硬膜下血肿;1例合并脑实质内血肿。

3讨论

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特点:①本组患儿以婴幼儿居多, 占74.3% (26/35) ;②有明确的外伤史, 轻微的跌伤及摔伤居多, 占71.4% (25/35) ;③本组27例患儿在外伤24 h后复查CT才显示梗塞灶, 即伤后CT上的改变可以迟于临床表现, 更加证实了伤后定期行CT检查的重要性;④易合并其他外伤性颅脑CT改变。

发病机制: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由外伤引起, 婴幼儿多见, 其发生与儿童时期脑血管解剖特点有关。①婴幼儿时期, 头颅占体重比例较成人大, 颈部支撑保护作用差, 颈动脉内膜容易受损;②儿童颅骨弹性较成人高, 外力向头部中心传递, 外力消失后颅骨复位瞬间产生压力, 使靠近中心部的穿支小动脉受损;③小儿脑血管纤细、弹性好、不易完全断裂, 而容易产生不完全损伤及内膜破裂, 激活凝血过程而形成小血栓;④婴幼儿植物神经功能发育尚不健全, 调节功能差, 外伤后容易发生血管痉挛、变细及闭塞;⑤本组35例梗塞灶均位于基底节区, 其机制为基底节区的穿支动脉由颅底大血管发出后垂直进入脑内深部, 这一解剖特点使该区血管易产生损伤;基底节区血供差且侧支循环少, 血管损伤后, 易导致基底节区血供不足, 发生梗塞;⑥本组31例合并基底节区点状钙化影, 提示该区域存在先天性毛细血管发育不完善的可能, 轻微的外伤后易出现发育不完善的基底节区血管持续性痉挛而引起脑梗死。

CT特征表现:本组35例小儿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患儿均在当日24 h内行CT检查, 其中8例在24 h内出现早期梗塞灶表现, 为基底节区边缘模糊, 略低密度灶, 余27例在24 h后复查CT时显示梗塞灶, 病灶边缘清楚, 密度更低, 均未见明显占位效应。本组35例患儿中仅有4例伤后10~30 d第3次复查CT, 病灶较原片边界更加清楚锐利, 呈软化灶状态, 其密度接近于脑脊液。

综上所述, 目前CT扫描作为一种无创性检查手段, 可以作为颅脑外伤疾病的首选。尤其是小儿颅脑外伤, 往往并无严重外力所致, 亦无特异性临床表现者, 首先行CT检查, 如未见明显外伤性异常表现, 应提高警惕, 根据临床症状的变化, 及时复查CT, 以便了解患儿的病情进展情况, 况且CT不仅可以显示梗塞灶的位置、形态及密度, 同时还可清楚显示并发的其他颅脑疾患, 如颅内外血肿及颅骨骨折等, 为临床快速选择或更换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了有力的帮助。

摘要:目的探讨CT在小儿颅脑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及其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小儿颅脑外伤性腔隙性脑梗死的CT资料。结果本组患儿梗塞灶全部位于基底节区, 31例合并基底节区点状钙化。伤后10~30d第3次复查, 仅有4例病灶呈软化灶状态。结论本病多发于婴幼儿, 梗塞部位多位于基底节区且多伴点状钙化。CT检查发现梗塞灶的最佳时间为伤后1~4d, 动态CT检查不仅可以发现梗塞灶, 而且还可观察其发展过程。

颅脑外伤性脑梗死 篇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为止收治的颅脑外伤致脑梗死病患38例, 男性病患24例, 女性病患14例, 年龄为30~70岁, 平均年龄39.5例。颅脑外伤原因:高处坠落致伤7例, 爆炸致伤3例, 殴斗致伤8例, 车祸致伤20例。所有病患皆在颅脑伤后30min~2h内送至急诊CT, 初次进行CT检测时未发生任何脑梗死现象, 且所有病患在该次颅脑外伤前均无脑梗死病史。临床表现:入院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的病患19例。失语8例, 癫痫痛反复发作5例, 偏瘫感及偏身感降低20例, 面瘫5例, 意识不清33例。应用GCS评分, 38例外伤性脑梗死病患中, 3~5分13例, 6~8分17例, 9~12分8例。重型颅脑外伤合并肺损伤及因呼吸误吸而导致低氧血症9例, 颅脑外伤合并颈部大血管损伤6例, 急性硬脑膜外血肿合并小脑幕切迹疝形成23例。入院时, 双侧瞳孔呈放大状态8例, 单侧瞳孔呈放大状态23例, 其中自主呼吸丧失5例。38例外伤性脑梗死病患发病时间为颅脑外伤后10h或1周内, 平均为2.3d。其中脑梗死部位为脑前动脉供血区9例, 脑后动脉供血区11例, 脑中动脉供血区15例, 颈动脉完全闭塞3例。所有病患均于颅脑外伤后6h内再次进行CT检查, 并同时对其中33例病患进行MIRI检测。影像学检查:对38例外伤性脑梗死病患行影像学检查法, 其中, 病患出现硬膜外血肿5例, 蛛网膜下腔出血25例, 脑挫裂伤伴并颅内多发血肿3例, 脑肿胀并伴颅内多发血肿2例, 脑内血肿18例。病患发生外伤致脑梗死后, 双侧脑梗死14例, 单侧脑梗死21例, 单纯性脑梗死13例。脑梗死部位位于额叶4例、顶叶5例、颞枕叶10例、额顶叶3例, 脑干2例, 基底节内囊区14例。

1.2 治疗方法

针对外伤性脑梗死病患38例, 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有手术治疗法及非手术治疗法两种。手术治疗23例, 病患入院后24h以内, 对于颅内压高压症状较为突出, 中线结构出现偏移且超过2cm以上, 脑挫裂伤、颅内血肿合并脑梗死范围超过4cm等23例病患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并对其中11例行去大骨瓣减压;手术结束后1~3d对病患进行颅脑CT复查脑梗死灶[2]。非手术治疗15例, 对所有瘫痪肌力为Ⅱ~Ⅲ级, 或是Ⅳ~Ⅴ级, 中线结构偏移现象<1cm, 脑梗死范围<2cm, 颅内压高压症状不明显者, 意识较为清晰亦或是意识减轻等病患给予具有解痉及扩容等效用的药物, 用以降低病患颅内压、降低病患血液黏滞度、缓解病患脑水肿程度, 并使病患脑微循环获得改善[3]。除应用药物进行治疗外, 为使病患尽早康复出院, 还应同时进行初期康复训练。

2 结果

2.1 治疗结果

在对外伤性脑梗死病患38行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法2~3周之后, 症状消失病患26例, 为所有病患的68.41%。通过行症状和影像学进行检查, 26例病患中, 痊愈20例, 占52.63%, 病情呈好转现象6例, 占15.78%, 余下10例病患病情无任何改善或加重的变化, 占26.31%, 另有放弃治疗者1例, 死亡1例。所有病患住院时间为1周~2个月, 平均住院时间为1个月。

2.2 随访结果

排除放弃治疗及死亡病患, 对所有病患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随访, 应用GCS标准对病患预后效果进行评分:恢复者28例, 死亡1例, 重度残疾者3例, 中度残疾者4例。

3 讨论

当人体颅脑受到外界伤害时, 往往会导致其大脑内部血管断裂或是发生颅内血肿压迫问题, 甚至会导致血管扭曲进而引发脑组织缺血, 出现神经性功能障碍及造成脑组织缺血性损害, 使管腔过于狭小甚至出现闭塞, 引发急性脑供血不足及局灶性脑梗死;同时, 脑部动脉也会因颅脑遭到外伤而出现拉伸或是挫伤, 致使血管外膜在完整的状态下, 其中层和内膜出现撕裂现象[4]。当血管内膜撕裂之后, 位于血管中层及其内膜间的自然分界面将因血液的影响而被剥离掀起, 导致血管腔过于狭小, 或是出现闭塞及血肿现象, 进而引发脑梗死及脑缺血。本组资料从若干病患中发现其颅脑受损后伴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而脑血管对于该类出血性脑脊液较为敏感, 极易受其刺激, 进而使血管出现持续性痉挛现象, 致使脑供血不足, 脑组织因严重缺血缺氧而引发继发性脑梗死, 可见, 引发脑梗死的主要因素为脑血管痉挛。对于颅脑外伤致脑梗死的病情, 我院主要根据影像学检查以及病患的临床表现来进行诊断, 然而, 在治疗当中, 由于外伤性脑梗死缺乏较为明显的临床特征, 致使其病情往往会隐藏在外伤的初期症状之下, 为此, 在治疗过程当中, 通过严密观察病患的病情, 并进行多次MIRI检查及动态CT检查为诊断脑梗死的主要手段。手术治疗为治疗脑梗死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在手术治疗当中, 通过及时消除脑挫裂伤和血肿脑组织等方法可有效减少颅内压, 进而预防脑梗死的发生。由于颅内压所引起的脑梗死病死率及发病率较高, 因而病患若出现脑疝或是颅内压升高, 应及早对其行去大骨瓣减压术, 以缩小脑梗死范围, 并降低脑梗死病死率及发病率, 提升治疗效果[5]。非手术治疗则多采用具有缓解脑水肿情况、减轻血液黏滞度、优化脑微循环等药物以提高治疗效果。由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 机制较为复杂, 因而加大了诊断与治疗的难度。为及早消除可致外伤性脑梗死发病因素, 应对病患的病情发展进行严密的监测, 做到及时诊断和及时治疗, 从而降低病患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概率, 提高预后效果。

摘要:目的 通过认清颅脑外伤致脑梗死的发病机制及其导致因素等资料, 从而为颅脑外伤临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1年2月至2012年12月为止收治的38例颅脑外伤致脑梗死病患的一般资料信息、影像学资料信息、治疗状况、临床资料以及随访次料进行回顾式分析。结果 对病患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23周后, 症状消失病患26例, 为所有病患的68.41%。通过行症状和影像学进行检查, 26例病患中, 痊愈20例, 占52.63%, 病情呈好转现象6例, 占15.78%, 余下10例病患病情无任何改善或加重的变化, 占26.31%, 另有放弃治疗者1例, 死亡1例。所有病患住院时间为1周2个月, 平均住院时间为1个月。排除放弃治疗及死亡病患, 对所有病患出院后进行为期1年随访, 应用GCS标准对病患预后效果进行评分:恢复者28例, 死亡1例, 重度残疾者3例, 中度残疾者4例。结论 由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病因素多种多样, 机制较为复杂, 因而加大了诊断与治疗的难度。为及早消除可致外伤性脑梗死发病因素, 应对病患的病情发展进行严密的监测, 做到及时诊断和及时治疗, 从而降低病患外伤性脑梗死发病机率, 提高预后效果。

关键词:颅脑损伤,脑梗死,临床分析

参考文献

[1]刘从爱.17例外伤性脑梗死临床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 2009, 3 (2) :73-77.

[2]袁华涛, 迟爱华.外伤性脑梗死13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9, 8 (9) :25-31.

[3]何民, 杜杭根, 殷利春, 等.颅脑外伤后并发脑梗死的易发因素与防治对策[J].浙江创伤外科, 2009, 11 (2) :92.

[4]余罗星, 杨炼球, 聂正夫.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诊疗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1, 9 (5) :47-50.

颅脑外伤性脑梗死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男25例, 女10例, 年龄从18~89岁, 平均年龄45.3岁;受伤方式:车祸伤30例, 坠落伤3例, 打击伤2例。受伤至入院时间:1~5 h。所有病例伤前均无脑梗死病史。分为2组, 其中手术组20例, 非手术组15例。

1.2 临床表现

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8分20例8~12分5例, >13分10例。入院时合并严重颅底骨折表现 (鼻腔、外耳道出血) 患者17例, 其中有11例伴有窒息表现表现为监测末梢血氧饱和度低于80%, 术前插管中发现气道内有大量血性液体。

1.3 影像学检查

本组病例均以脑挫裂伤伴硬膜下血肿为主, 冲击伤10例, 对冲伤25例。入院时均行头颅CT扫描其中伴有额叶挫裂伤16例, 顶叶挫裂伤9例, 额颞叶挫裂伤7例, 顶枕叶挫裂伤1例, 弥漫性轴突损伤3例;其中伴有硬膜下血肿27例, 出血量均>30 ml;均合并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合并单处颅骨骨折23例, 合并多发性颅骨骨折6例无开放性颅骨骨折及颅脑损伤。其中20例伤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8分患者立即在全麻下行血肿清除术及大骨瓣减压术, 术后立即复查头颅CT即发现有13例出现脑梗死表现, 术后24 h复查头颅CT发现新增脑梗死病灶5例, 伤后1周内复查CT未出现新增病例。非手术治疗15例, 其中有3例患者伤后1周内出现脑梗死, 为单个病灶, 局限于脑内血肿周围。脑梗死灶在影像学上大小不等, 多数在3 cm以下以局限于单个脑叶为多见。其中有侧裂区血管损伤患者可表现为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大面积脑梗死, 本组未见分水岭样脑梗死。脑梗死以幕上为主, 位于血肿、挫裂伤同侧17例, 对侧1例, 双侧3例。

1.4 治疗方法

2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 15例患者保守治疗。其中20例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8分患者于入院2 h内进行开颅血肿清除及去大骨瓣减压术, 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GCS) >8分患者保守治疗。昏迷患者行气管切开, 保持呼吸道通畅;出现脑梗死征象者, 首先停用止血药物, 改用扩血管药物、抗凝祛聚等治疗, 同时加强脱水、过度换气等降颅压治疗。通过脱水、过度换气无法缓解颅高压的8例患者再次行手术清除坏死脑组织、扩大骨瓣减压治疗。

2 结果

按GOS预后分级标准随访了半年, 治愈1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4例, 其中死亡者均为成年人, 以中老年居多。

3 讨论

脑梗死的发生原因不外乎血管损伤、血液高凝状态。

手术组中13例以侧裂区域脑挫裂伤为主的患者, 不同程度出现侧裂区域多个脑叶的梗死, 且面积多较大, 累及颞叶、枕叶, 而额叶较少见。其中10例患者术前有颅底骨折表现, 8例术前监测血氧饱和度低于80%。我们考虑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①术前即有侧裂血管损伤:术中我们发现有10例侧裂血管断裂或闭塞;②血管内膜损伤:尽管术中未发现血管断裂, 但血管内膜已损伤, 手术中电凝的热力作用加重了血栓形成, 术后即发生血管的完全闭塞;③手术技巧不足导致直接电凝侧裂区域血管, 这种医源性因素应尽力避免。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治疗原则包括适度脱水、扩张血管及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药物的应用。外科手术是治疗存在占位效应、中线结构移位明显的大面积脑梗死的有效方法, 对有明显颅内高压或脑疝征象应及时去大骨瓣减压。

摘要:目的 探讨脑外伤患者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相关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 对3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中, 按GOS预后分级标准随访了半年, 治愈1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4例。结论 脑外伤后并发急性脑梗死病情危重且病因复杂, 本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颅脑外伤,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治疗

参考文献

颅脑外伤性脑梗死 篇8

关键词:颅脑外伤脑梗死,治疗分析,依达拉奉注射液

颅脑外伤脑梗死是一种致死率比较高的临床疾病, 患者因颅脑部受损, 颅脑部的血供减少, 患者的脑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情况[1]。经总结, 颅脑外伤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的根本原因分析如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后患者脑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水肿, 血管扭曲、痉挛并形成血栓;大量止血药的应用使得患者机体的纤溶性平衡受到影响[2,3]。目前手术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为探究并分析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的各项临床特点和其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进行了以下探究性调查,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08~2014年收治的58例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 28例患者给予常规性治疗方式治疗作为对照组, 其中男15例, 女13例, 年龄26~52岁, 平均年龄 (38.4±4.7) 岁, 其中由于坠落、车祸及头部暴力致伤的患者分别有8例、15例、5例;另30例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同时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加以治疗作为治疗组, 其中男18例, 女12例, 年龄25~52岁, 平均年龄 (38.1±4.7) 岁, 其中由于坠落、车祸及头部暴力致伤的患者分别有9例、16例、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根据其病情的实际情况接受常规的开颅血肿清除术、去骨瓣减压手术等手术方式治疗, 同时使用激素、抗生素、脑活素等药物进行辅助性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性手术治疗及辅助性治疗的基础上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 (一种自由基去除剂, 国药准字H20050280, 生产厂家: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 。使用方法30 mg/次, 静脉滴注2次/d。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通过治疗后脑梗死发生的比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脑隙梗死、小面积梗死、大面积梗死的致死率分别为28.57%、17.86%、3.57%, 合计50.00%;治疗组脑隙梗死、小面积梗死、大面积梗死的致死率分别为13.33%、6.67%、0, 合计20.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3 讨论

颅脑外伤脑梗死是一种致死率比较高的临床疾病, 患者因颅脑部受损, 颅脑部的血供减少, 患者的脑部组织出现缺血、缺氧情况, 最终死亡。目前手术治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治疗方式[4]。近几年来, 随着CT以及MRI技术的普及, 颅脑外伤脑梗死的发病率随之增高, 其主要的致病原因是:患者的颅脑部受到损伤之后, 颅脑部血液流变学发生改变, 脑部血管出现痉挛情况, 最终出现微循环障碍等严重结果[5]。本文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脑隙梗死、小面积梗死、大面积梗死的致死率分别为28.57%、17.86%、3.57%, 合计50.00%;治疗组脑隙梗死、小面积梗死、大面积梗死的致死率分别为13.33%、6.67%、0, 合计为20.00%,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在给予手术治疗后, 通过增加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增强治疗的效果。

颅脑外伤导致患者出现脑梗死的根本原因分析如下:颅脑外伤手术治疗后患者脑部出现较为严重的水肿, 血管扭曲、痉挛并形成血栓;大量止血药的应用使得患者机体的纤溶性平衡受到影响。通过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之上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对患者脑部氧自由基链式反应产生阻碍作用, 使得患者脑细胞和脑组织因受损而死亡的几率降低, 并有效地加快患者经手术治疗后的康复速度[6]。通过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促进发生创伤性脑损伤患者的脑功能快速地恢复, 降低其他并发症发生的可能性。

综上所述, 在给予患者常规性的手术治疗后, 通过增加使用依达拉奉注射液可以对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脑部氧自由基链式反应产生阻碍作用, 有效降低患者的死亡率, 增强治疗的效果, 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十分重大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宋健立, 方川, 崔增学, 等.小儿颅脑损伤并发脑梗死的临床特征及治疗.山东医药, 2010, 50 (46) :261-263.

[2]吴洪斌.紫杉醇注射液不良反应的预防及处理.中国新药杂志, 2002, 11 (2) :168-169.

[3]肖哲, 王长平.小儿外伤性脑梗死早期诊断及治疗体会.中国社区医师 (医学专业) , 2010, 12 (18) :1200-1202.

[4]孟成金.25例外伤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中国中医药咨讯, 2011, 3 (8) :123-124.

[5]段志敏.颅脑外伤性并发脑梗死28例诊治体会.河南外科学院杂志, 2011, 17 (4) :61-62.

颅脑外伤性脑梗死 篇9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辽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6例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 经过相关的医学检验, 这86例患者全部符合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以及手术证实为脑外伤并大面积脑梗死,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外科手术治疗;意识清晰且能进行正常交流;病程时间<48 h;排除标准: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严重肺部感染;原发性精神疾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86例患者中男性51例, 女性35例, 年龄在20~59岁, 平均年龄 (43.4±7.2) 岁, 病程时间1.5~45 h, 平均病程 (10.9±2.5) h, 未婚34例, 已婚52例, 受教育程度为小学15例, 初中21例, 高中及以上50例。然后我们将这8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 (43例) 和观察组 (43例) , 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对两组患者全部进行常规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脑梗死外科手术治疗, 并予以相同规格的药物治疗以及营养支持, 予以20%甘露醇, 速尿脱水治疗, 采用奥拉西坦进行脑神经营养治疗, 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 尼莫地平进行抗血管痉挛治疗, 其中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接受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对观察组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积极配合相关的治疗。其次, 在患者入院3~7 d, 严格执行医嘱并进行药物应用指导, 密切监护患者生命体征参数, 做好各项检查的准备工作, 积极向患者进行心理护理, 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进行被动锻炼以及功能训练。第三, 在患者入院第2周强化基础护理并教会患者进行主动运动康复训练, 详细讲解病情相关知识、生活饮食以及药物指导。第四, 在患者入院第3周制定符合患者需求的康复训练计划, 比如对患者进行吞咽训练和日常生活训练等, 为患者恢复正常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第五, 在患者入院1个月以后, 护理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各项检查的实际结果对患者的病情做出科学分析, 并得出合理的结果。然后持续性开展吞咽训练和日常生活训练等康复计划。第六, 对患者出院后日常生活进行个性规划, 根据患者实际身体素质以及病情制定出院后食谱以及生活日程表, 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睡眠时间, 适当进行户外锻炼, 强化患者定期复诊意识。

1.3 观察指标:

采用NIHS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量表以及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对两组患者护理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和对比。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采用χ2对患者的技术资料等进行科学检验, 并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的数据进行分析,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运动能力比较:

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组患者在干预前NIHSS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差别不大 (P>0.05) , 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 (18.35±4.26) 以及Fugl-Meyer评分 (42.52±6.67) 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NIHSS评分 (25.74±5.37) 以及Fugl-Meyer评分 (31.46±6.73) ,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期间发生肌肉萎缩1例, 关节痉挛1例, 肩手综合征1例, 总共3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6.98%;对照组护理期间发生肌肉萎缩3例, 肩关节脱位2例, 关节痉挛4例, 肩手综合征5例, 总共14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32.56%。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颅脑外伤是严重的脑外伤类型之一, 患者常合并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并且极易因疼痛、紧张、恐惧等多种负性情绪导致全身性应激反应的发生, 进而导致患者治疗过程中以及治疗后多种并发症、不良反应的发生, 直接影响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结局[3]。

临床护理路径为基于传统护理管理开展的一项新型护理干预模式, 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 重点在于以时间轴为基准, 以人与环境的和谐适应为基础, 结合实际病情为患者提供康复护理内容。通过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有效促进医院住院护理工作的具体化、规范化以及制度化, 可提升医护整体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 并可通过全面的健康教育与针对性护理干预促进患者保持健康的状态, 可实现疾病的早期预防以及快速康复。

本研究显示, 观察组NIHSS及Fugl-Meyer评分高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的患者明显低, 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综上所述, 对颅脑外伤合并大面积梗死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促进患者神经功能恢复, 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以及治疗费用, 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鲍志燕.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 21 (1) :52-54.

[2蔡建丰.肌力及协调功能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4, 36 (8) :629-630.

上一篇:权力性质下一篇:数学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