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判断倾向

2024-07-03

道德判断倾向(精选四篇)

道德判断倾向 篇1

一、疑问来源:大规模量化研究

道德推理中真的存在这种性别差异吗?大量实证研究为在整体规模上验证道德判断性别差异问题提供可能。Walker采用传统计数法对使用科尔伯格测量方法来研究性别差异的文献进行了总结, 在152个研究中, 大部分研究 (86%) 的性别差异并不显著;存在性别差异的研究中, 6%的样本中女性分数更高, 而9%样本中男性更高。而且研究者在控制了教育、职业的影响后, 道德推理中的性别差异就会消失[1]。

最近十多年, 这种对研究结果进行整合的传统记票式方法受到研究者抛弃, 他们转而采用元分析方法来揭示差异效应的大小。元分析从统计学出发综合一系列研究结果, 可以决定研究结果总体格局上的概率水平、差异效应的大小, 并可以考察各种调节变量。例如Jaffee和Hyde的元分析同时考察了706篇文章, 255份样本。元分析显示在基于科尔伯格理论体系或者吉利根体系的研究中, 性别差异的总效应大小不高于d=-0.28 (即性别差异对道德推理差异的解释力不高于0.5%) 。这样的一些研究结果, 似乎在迫使人们做出结论———在性别和道德倾向之间并不存在显著的联系。“我们一直被它很有说服力地欺骗了” (Jaffee&Hyde, 2000, p.707) 。但是, 如果我们就此得出道德推理中并不存在性别差异的结论显得有些武断, 应该继续细致考察吉利根道德判断理论体系下的概念和方法等问题, 进一步寻找这种性别差异不显著的深层原因。

二、深度质疑:吉利根道德关心倾向中的几个理论问题

(一) 关心倾向并不存在个人内部心理一致性

在吉利根的理论中, 道德倾向指的是个体如何解决道德问题的组织框架, 他认为男性更多表现为公正的道德倾向, 而女性则表现出关心的道德倾向。若如她所言那么个体应该集中于一种倾向, 并且这种偏爱可以泛化到不同道德情景, 随着时间推进而保持稳定, 这被称为个人内部心理一致性 (intrapsychic consistency) 。以实证主义观点来看, 这意味着绝大部分个体推理应该能够反应出一种倾向, 对另一种倾向的使用相对要少。那么, 能够说明这种一致性的合理水平是什么?吉利根提出一个众数意义上的75%的标准 (假设50%代表对两种倾向的平等使用, 100%代表了只使用一种倾向) 。然而, 该标准并没有得到后继研究者的验证。

Pratt对一致性问题进行了研究, 他让被试讨论两个真实生活两难, 对每个故事的道德倾向进行全面统计。只有60%的被试在两个两难故事中使用前后一致的道德倾向推理, 其一致性水平并不显著[2]。Krebs的研究进一步对吉利根的观点提出质疑, 研究者使用其他方法对道德倾向一致性进行评估。他们使用大学生被试, 让其对科尔伯格MJT和两个真实生活两难故事做出回答, 通过一个五级量表 (完全公正倾向、主要使用公正倾向、混淆公众倾向和关心倾向、主要使用关心倾向、完全使用关心倾向) 对其道德倾向进行评估。他们认为如果被试在三个两难故事中, 其推理具有相同类别或者在五级量表中具有大致相同的位置, 那么被试就被认为具有个人内部心理一致性;结果发现, 只有29%的被试满足这种一致性标准。简而言之, 很多个体将两种倾向混合在一起加以使用, 并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集中和偏好[3]。这说明, 个体的道德倾向一词并不具有跨情景的稳定性, 那么, 据此推论, “倾向”这一词汇的使用似乎没有正当理由, 关心与公正的道德倾向也就不能作为男女两性道德推理的差异而存在。

(二) 亲子依恋关系作为关心倾向的来源并不充分

为什么女性更多表现出关心的道德倾向呢?吉利根认为关心和公正的道德倾向来源于男孩、女孩同父母之间的不同依恋关系以及由此带来的不平等的体验。男孩因为与母亲较早分离, 并与父亲认同导致他们对公正问题的关注, 发展了公正倾向;而女孩与此相反, 注重联系、情感, 因此发展的是关心倾向。这种观点, 吉利根只是提出解释, 并没有加以验证。Lollis等人对此进行了研究, 想证明吉利根以性别为基础的关于道德倾向起源的观点。他们在双亲家庭样本中直接观察了学龄前儿童 (吉利根理论中的关键年龄) 和父母在家庭中相互作用, 并识别出父母干预的道德倾向。尽管对母亲来说, 她们倾向于更多指导儿童进行关心倾向推理而较少进行公正倾向推理, 而父亲的做法恰好相反, 但是没有证据表明, 女孩接受了更多的关心倾向的推理, 而男孩接受了更多公正倾向的推理。换句话说, 尽管父母自身表现出与性别相关的道德倾向, 但是, 孩子们在接受父母双方的教育中, 总的来说并没有因为是男孩或女孩, 而表现出差异。这些数据不能支持吉利根关于道德倾向来自于早期父母—子女关系的观点。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 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社会中体验到不公正待遇的女性会对公正问题格外关注 (例如那些女权主义者) ;而在需要合作、团结和相互联系的团体、运动队或团伙中, 男性与女性相比也表现出更多的对团体的依恋[4]。这些现象进一步显示其他人际关系对于道德发展的重要意义, 吉利根仅仅从亲子关系的差异中推导出的这个结论并不令人信服。

(三) 性别并不是导致道德倾向差异的唯一因素

吉利根认为, 性别是导致道德倾向存在差异的唯一因素。然而, 研究却给出个体表现出道德倾向差异的其他因素。沃克对研究中所使用的两难故事进行了内容分析。他区分了个人两难故事与非个人两难故事, 个人两难包括具有一直存在重要关系的人们之间的冲突;非个人两难包括在相对陌生的人们之间, 或者个人同组织、同泛化的他人, 甚至是与自己的直觉之间的冲突。研究结果显示, 对个人两难故事, 被试可以以关心倾向的词汇加以说明, 而对于非个人的两难故事, 被试更多按照公正的词汇加以说明[5]。这说明两难故事的性质对被试所采用的道德推理产生相当重要的影响。根据这种研究结果, 道德倾向的变异归于个体典型遭遇的不同两难类型, 而不是归于性别, 更为恰当。该研究说明吉利根在解释其研究成果时过分强调了个体所具有的性别角色, 可能犯了一个过分归因的错误, 因此其结论值得质疑。

(四) 作为男女共同属性的关心消弭了“道德倾向”及其性别差异

关心倾向作为女性属性的观点, 在近年受到抨击, 鉴于此一部分研究者转而走向对关心倾向的另外一种研究, 将关心作为男女共同心理属性, 对其情感与认知机制提出各种观点。例如, 认知论倾向心理学家对关心的认知过程加以解释。Jan认为“关心是具有价值倾向的一种认知”[6], Webb甚至认为, 关心思维 (caring thinking) 是继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之后的第三种思维方式[7]。他在关心什么、关心谁、关心接受、元关心之间构建了关心的认知模型。这种关心的认知模型涉及到个体的道德推理, 但已不再受此所限, 走向了对作为男女共同心理属性的关心的研究。此时, 关心与道德的关系已经不能使用吉利根所论“道德关心倾向”来简单概括, 而走向跨性别和更为普遍的格局。

三、总结与反思

(一) 吉利根关于道德倾向中存在性别差异的观点应该受到质疑

大量的实验数据并没有支持吉利根关于道德推理中有关性别差异的观点。一方面, 这种性别两分的观点不能受到性别差异分析中效应规模的支持。另一方面, 吉利根的模型受到其他方法论和概念类问题的困扰。例如, 她没能充分论证她关于道德倾向来源的观点;关于个体典型地表现出对偏好一种倾向的观点, 也不能得到实证支持, 相反, 研究证实大多数个体都是大量混合使用两种倾向, 该格局受到道德问题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这些结论都说明, 吉利根关于道德倾向与性别的关系在诸多方面都受到挑战, 应该对这一结论质疑。

(二) 道德的多层次研究决定它与性别存在复杂关系

性别是一种重要的、便捷的社会分类, 可引发不同的意义层面。我们认为, 性别与道德的关系应不仅限于道德推理中, 在诸如美德和道德人格中, 在道德认同等心理过程中同样存在性别差异。在当今道德心理学领域中, 吉利根-Kohlberg之辩所凸显的这种差异只是引发了对道德两难问题进行道德推理的集中探讨, 忽视了与之相伴的道德领域的其他方面。道德在本质上是多样的, 包括思维、情感和行为的动态相互影响, 他们的争论没有考虑道德中的情感和行为以及这些不同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将来的研究将集中于道德心理机制中更广泛的方面, 道德与性别的差异应该在道德心理过程的整体范围下进行, 也因此会存在更加复杂的关系。

(三) 道德研究中为什么需要关注性别差异的目的应该得到更充分的阐述

吉利根从关注道德推理中的差异出发, 进而开始关注女性独特的“声音”和体验, 并为这种体验寻找独特的根源, 这种做法导致她忽视了男性群体、开始片面地看待道德体验。我们可以看出, 这样的研究逻辑正与其本意 (完善理解道德推理) 背道而驰。所以我们认为, 女性心理学的终极意义应该在于从性别出发, 进而超越性别, 从而加深对人类自身的理解。因此, 应该合理看待道德心理研究中的性别差异的地位, 这种态度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个体的心理过程, 相反, 过分强化性别差异的结果只能使我们渐行渐远。

参考文献

[1]Walker, L.J. (1984) .Sex differenc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 reasoning:A critical review.Child Development, 55, 677~691.

[2]Pratt, M.W., Golding, G., Hunter, W., &Sampson, R. (1988) .Sex differences in adult moral orientations.Journal of Person-ality, 56, 373-391.

[3]Krebs, D.L. (1996) .Sex and dilemma differences in real-life moral judgment.Developmental Psycholog) ;32, 220~230.

[4]Turiel, E (.1998) .The development of morality.In W.Damon (Series Ed.) &N.Eisenberg (Vol.Ed.) , 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VoL3.Social emotional,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5th) .New York:Wiley.863~932

[5]Wark, G.R., &Krebs, D.L (.2000) .The construction of moral dilemmas in everyday life.Journal of Moral Education, 29.5~21.

[6]Jan B (.1996) Caring Thinking:The new intelligence.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96 (2)

教师职业道德判断题 篇2

1: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X 2: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 3: 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X 4: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X 5: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各级行政机关。X 6: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 7:教师可以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 8:伦理学与心理学对人格的解释是一样的。X 9: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

10: 教育法律关系中两个最重要的主体是教师和学生

11:孔夫子所说的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止”,从教师的角度来说可以理解为教师自己以身作则,其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的影响

12:从教师个体职业良心形成的角度看,教师的职业良心首先会受到社会生活和群体的影响 13: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道美

14: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而当转而对他们所教的学生问“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时,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这说明教师还没有掌握高超的沟通与表达技巧

15: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这就是依法执教

16:既是我国法律体系的根本大法,也是教育类法律的根本大法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教师要成功进行自己的人格修养,最好采取哪种策略“取法乎上”

18:一个人作为权利和义务(尤其是政治权利与义务)主体的资格,这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格 19:狭义的教育,主要指 学校教育

20:良心中最一般、最基础和最普遍的内容就是一般良心

21: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和物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

22:按照英国现代伦理学家罗斯的分法,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普遍的常识性的(理所当然的)义务,例如忠诚、赔偿、感恩等属于 显见义务 23:人们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作到的事情就是义务

24: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

25: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26: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孟子的观点 27:良心可以以直觉、顿悟、预感等瞬间完成的方式起作用,这是良心的直觉作用

28: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仁慈对学生学习具有心理健康功能

29:下面有关教育的论述,正确的是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的社会活动、教育是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30:教师仁慈的意义大体上可以概括为职业自由感、动机作用、榜样效应、心理健康功能

31:教师仁慈的特点包括教师仁慈的教育性、教师仁慈的理性色彩、教师仁慈的方法特性

32:下列哪些是199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的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学校的教学计划,履行教师聘约,完成教育教学工作任务: 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33:决定义务的主观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即先验理性、道德认知

34:从心理结构上说,良心有三种主要的构成成份,即 激励: 情感: 意向

35:良心的三大主要特质是a 内隐性: 神圣性: 基本性

36:道德义务与非道德义务相比,具有一些明显的特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道德义务的精神性: 道德义务的自觉性: 道德义务的意志特征

1、简述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答:内容是1依法执教2爱岗敬业3热爱学生4严谨治学5团结协作6尊重家长7廉洁从教8为人师表

2、结合自身体会,谈谈如何正确理解和逐步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答:(1)依法执教,就要要求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依法执教的途径和方法: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在“育人”的实践过程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相关的法律法规。努力学习各种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教师执教的法律、法规,深刻认识它的强制性。要认真、踏实地做以依法管教、依法行教、依法保护教师、学生和学校的合法权益。(2)爱岗敬业,就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教书育人。教师爱岗,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工作,积极从事教育,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这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又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规范,还是教师道德的灵魂。它鲜明地表达了教师职业道德的服务宗旨,指明了教师道德行为的总方向。教书育人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教书离不开育人,育人不能没有教书,因此,每位教师要做到爱岗敬业,必须牢记教书育人的要求,并且掌握教书育人的正确途径和方法。首先,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作基础,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教书育人;其二,要结合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其三,要运用第二课堂的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才干,锻炼学生的思想和品质;其四,教师要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交朋友,沟通心灵,引导学生全面健康地成长。(3)热爱学生,教师热爱学生也称教育爱,一般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的、纯洁而真挚的、普遍而持久的爱。它是教师的一种高尚和积极的情感,具有丰富的内容和要求。教师对学生的爱既不能溺爱,又不能宠爱,而要掌握以下正确的途径:要加强研究,建立正确的爱生模式;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努力提高自己爱学生的综合素质;要向学生学习,从中吸取爱生的动力。教师热爱学生的方法很多,这里介绍几个主要方法:①爱而不溺,严而有格;②尊重信任,循循善诱;③公平公正,一视同仁。(4)严谨治学,是指教师在求知和传授知识和学问的过程中要做到严密谨慎、严格细致。人民教师要做到严谨治学,必须牢记以下要求:①刻苦学习锲而不舍②要将“刻苦”与“严谨”相结合③学而不厌做到“三勤”(5)团结协作,是指人们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理想或任务而联合起来,相互支持,紧密合作。教师做好团结协作的方式和方法:①谦虚为怀自知之明②严以律已,以诚待人 ③相互帮助通力合作 ④学习先进共同提高(6)尊重家长,教师要想出色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必须与家长加强联系和沟通,联系和沟通的前提条件就是要尊重家长。方法有:①主动联系及时沟通 ②听取建议积极配合 ③平等待人尊重而不迁就 ④宣传教育科学改进教育方法(7)廉洁从教,是指教师在整个从教生涯中都要坚持行廉操法的原则,不贪学生及家长的钱物,不贪占公共和他人的钱物,不染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贪、贿、欲等恶习,始终以清廉纯洁的道德品行为学生和世人作出表率。廉洁从教的要求我们:①坚守大义,不取非法之利 ②廉洁自律,不坠秽污俗沼之中 ③公正从教,以廉明维护教育公正。(8)为人师表,是指教师要在各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和社会上人们效法的表率、榜样和楷模。为人师表是师德规范的重要内容,是教师从教的前提和基础,对学生、对教师、对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认真实施这一职业道德规范,必须牢记它的具体要求。①做优秀品德的垂范者 ②做高素质的教育者 ③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者。

3、班主任张某以加强班级管理和严肃校纪班风为由,在班级制度中作出了如下规定:学生上课迟到一次罚款1元,旷课一次罚款2元,不按时完成作业罚款3元,损坏公物罚款10—200元,吸烟、酗酒、打架斗殴罚款20—100元。班里的一些同学已相继向张某缴纳了罚款。请分析张某的行为是否违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什么?

答:张某的行为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不得罚款。教师在所从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严格按照《宪法》和教育方面的法律、法规以及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符合法制化,做到依法执教。现实中,不少教师沿袭了旧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手段,在从教过程中,自觉和不自觉地侵犯了青少年学生的权益,出现了违法、犯法的现象,反映了不学法、不懂法、不执法的问题。如:教师随意批评、责备学生;教师采用各种方式体罚学生等。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并进一步阐述:“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这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教育是兴国之基础,强国之支柱。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首先要依法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依法行使教书育人的权力,履行教师法定的职业义务和职业责任,以实现依法管理教育事务,保证教师在教书育人的活动中依法进行,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教育的使命是提高人的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功能是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教师职业劳动任务是教书育人,对人进行素质教育。教师只有做到了依法执教,才能更好地为国家培养依法治国的人才,才能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法律意识。我国现有1000万教师大军,他们兢兢业业、努力工作,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宝贵的贡献,涌现出一大批全国的十杰教师和师德典范。但是,还相当数量的教师法律意识不强,既不学法,又不懂法,更不执法,有的帮学生考试作弊,有的诱导学生看黄色书籍、黄色录像,有的采用各种体罚学生的方式等等。都说明这些教师依法执教的意识还较淡薄,必须加强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

教师职业道德试题和答案(第3套)判断题 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可见,早期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 2教师刻苦学习,钻研业务就是唯书、唯上,多读少思。X 3 一个教师不热爱自己的工作对象同样可以说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教书育人工作,就像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的工人同样可以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一样。X 一个教师的举止既体现了他的道德修养、文化水平,又表现出他与别人交往是否有诚意。√ 5 道德意义上的良心是一种道德心理现象,是指主体对自身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的一种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以及以此为基础而形成的对于道德自我、道德活动进行评价与调控的心理机制。√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处于“知识爆炸”时代,所以多读书毫无用处。x 教师热爱学生,一定要做到对学生公平公正,不分优劣,不分好坏,不分美丑,一视同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养成人性化的教学风格和独特的教学艺术。√ 俗话说:“严师出高徒”“严是爱,松是害,不管不问要变坏”所以爱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是矛盾的。X 10 教育是一种感化人心、塑造灵魂的工作,而“感人者莫先于情”。√教书是手段,育人是目的。√ 教育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是通过促进生产力发展来实现。x 现代学校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教师的劳动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是在人们的相互联系中进行的。√从广义上说,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的思想品德的活动,都是教育。√依法执教是教师的责任,与学生、家长、学校、社会毫无关系。x 教师可以在“教书”实践中贯彻落实教育法律法规和其它相关的方针和政策。√团结协作与相互激励公平竞争是矛盾的。x 18 依法治教的主体就是各级行政机关。x 19 所谓师表美就是教师的外在形象之美。x 由于职业的规定性,教师的道德人格与一般道德人格有显著的不同。√教师职业道德区别于其他职业道德的显著标志就是: 为人师表 随着时代的进步,新型的、民主的家庭气氛和父母子女关系还在形成,但随孩子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很多孩子对父母的教诲听不进或当作“耳边风”,家长感到家庭教育力不从心。教师应该: 尊重家长,树立家长的威信,从而一起做好教育工作教师、学生合法权益集中体现是: 学校合法权益师表美的精神内涵或内在方面应该是: 道美 25 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这意味着教师要把热爱事业与热爱学生结合起来 伦、理二字在中国古代很早就已出现,古人之伦主要是指人际关系“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出自《论语》主体对人对事要一视同仁,适用同一个规则或标准,这就是对等教师公正的核心是对学生的公正 从伦理学的角度看,教师要公正地对待学生,首先是要真正尊重和信赖学生

据说美国杜鲁门总统的成功与当学生的时候赢得英文教师布朗小姐的爱吻有关,这说明教师的仁慈对学生学习具有激发努力学习动机作用

中国人有句俗语说,“师生如父子”,这句话的真正内涵是教师对学生既有像父母一样的关爱,却没有像父母对自己子女一样的偏爱

人们面对利害道德主体应该作到的事情就是义务

任何一个学生都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也是学生集体劳动的结果。因此,教师的幸福具有集体性

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义务形成的最后和物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

按照英国现代伦理学家罗斯的分法,我们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普遍的常识性的(理所当然的)义务,例如忠诚、赔偿、感恩等属于显见义务

教师在履行教育义务的活动中,最主要、最基本的道德责任是教书育人

认为人都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是孟子的观点

教师的职业生活中所有的人际关系都需要用哪两项原则去处理公正、仁慈

教师公正的特点包括:教师公正的教育性、教师公正主体的自觉性、教师公正实施的实质性

公正必须具备的特性有三条,即:对等性、可互换性、最终价值判定的依赖性

教师道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教育性、自觉性、整体性

公正的内涵丰富,可以有不同的划分。从公正的性质上看,公正可以分为报偿性公正、惩罚性公正

下列是孔子关于仁的解释和论述的包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行五者于天下者,为仁矣”

教师幸福的几个主要特点是:教师幸福的精神性、教师幸福的关系性、教师幸福的集体性、教师幸福的无限性

教师幸福的实现需要两个方面前提条件,即:狭义幸福能力的培养、广义幸福能力的培养 47 要作到教育公正,教师在实践教育公正目标上应当注意自觉进行人生修养、提高教育素养、正确对待惩罚的公正、作到公正与仁慈的结合

教师公正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十分重要。这一重要性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对学生个体、对学生集体

为什么需要仁慈原则仁慈是伦理的基本原则、仁慈是公正的延伸与补充

道德判断倾向 篇3

对于身处道德困境之中到底应如何抉择这一历久弥新的论题, 倪梁康先生认为道德本能应优先于道德判断而得到主张, 因为“道德意识的不同来源, 决定了人类的伦理困境植根于人性本身之中, 是回避不了的宿命。”此悲剧是无法消除的, 但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解决道德抉择中的两难困境, 当不得不在良心与正义之间做出选择时, “当处于萨特式的良知与正义的抉择中, 天平应倾向于前者”。其理由在于“道德本能不会因时代、民族、政治、文化的变化而轻易改变, 是人性中更为普遍和持久的因素, 也是人类安身立命的更为根本的基础。”执此观点的还有休谟。他所讲的道德情感正是在对情感冲突与选择进行分析后界定得出的, 他将道德情感做两重区分:直接情感与间接情感 (direct and indirect sentiments) , 平静情感与强烈情感 (clam and violent sentiments) 。“一个有良心的人意味着他能仔细倾听这个内心法官的声音, 至于该法官的判决是否正确则是理智的问题, 而不是良心的事情。”正是这一解释引起了我的疑问。康德明确提出:“人们是为了更高的理想而生存, 理性所固有的使命就是实现这一理想, 而不是幸福。这一理想作为最高条件, 当然远在个人意图之上”。

至此我们可做如下总结:道德本能 (情感、冲动等) 是人原始的动物性冲动;道德判断 (理性、理智等) 虽有理性驾驭却只算得上是“合于”道德, 只是对规律的遵循对制度的顺从。因此两者都并不符合道德生活中的理想状态, 我们应该追求的是包含二者、融合二者、而又超越于二者之上的更高的道德状态, 称之为——道德自觉。道德自觉是兼对道德情感和道德判断二者的扬弃, 不仅是动物本能的欲望也不再只是对道德要求的遵循, 而是“出于”道德的本能判断。道德本能、道德判断、道德自觉三者的关系类似于弗洛伊德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也可在冯友兰先生提出的人生四境界中找到相应的理解——自然之境:人使自然满足自己生存的需要;功利之境:人在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的情况下追求个人目的的实现;道德之境:人自觉到人是作为类而存在而努力使“小我”融入于“大我”之中;天地之境:超越道德之境, 自觉达到人与自然的统一。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 可否作以下的对应解释:感性情感 (激情、爱好、欲望) 、合于道德 (理性、判断) 及出于道德 (理性道德情感) 。

康德明确反对以感性论为依据的利己主义伦理学, 他在先天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德性论伦理学, 严守笛卡尔留下的诫条:“我始终只求克服自己, 不求克服命运, 只求改变自己的欲望, 不求改变世界秩序”。正是理性对一切非理性的冲动带来的动机之克服, 以及理性克服自己而实现的自我制约和自我主宰才是被康德所推崇的自主性 (Autokratie) 。康德还明确的将这种不为外物所动的精神状态称作为“无情” (Apathie) , 认为只有在这种“无情”、理性的主宰下, 人们在道德生活中才能不顾外界的艰险与讥讽而心灵宁静地、无私无畏地、坚定不移地去担当自己的道德责任, 才能获得一种健康的状态。反之, 冲动、本能、非理性等则是变幻不定、转瞬即逝的, 带来的只有空虚和黑暗。一切情感都是感性的或本能的, 都会导致经验的幸福主义道德原理, 而这将会取消道德之为道德的特征, 使道德成为道德以外的东西, 使道德行为失去道德价值。

理性的道德情感——康德认为并不用来判断人的行为是否具有道德性, 也不用来充当客观的道德法则本身的基础, 它只是充任一个促使道德法则成为人的主观行为准则的道德动力, 从而使人摆脱感性存在的本性的影响, 回归理性的本真的自我。他说:“人们是为了更高的理想而生存, 理性所固有的使命就是实现这一理想, 而不是幸福。这一理想作为最高条件, 当然远在个人意图之上”。这个更高的理想就是德性。人类之所以拥有尊严和崇高并不是他获得了所追求的目的、满足了自己的爱好, 而是由于他的德性。德性是有限的理性存在者所能得到的最高的东西。人们为了成就德性, 作为理性存在者的一面就要对作为感性存在者的一面施以指导和帮助, 用理性的道德法则去战胜、支配和指导人的感性情感和本能欲望。而直接能够对感性情感和本能欲望平抑和贬损的就是理性的道德情感。由此, 对于双重存在的人来说, 作为理性存在的一面和作为感性存在的一面之间就有了通越。感性情感不仅不能保证道德准则的普遍必然有效性, 也不能实现行为的道德性。理性的道德情感虽然不能决定道德法则, 但是它却体现了行为的道德性。由此, 通过理性的道德情感, 把纯粹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之精神贯注到我们的感性存在身上, 贯彻到经验的感性世界。道德情感是理性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和关切, 当我们以理性的道德法则来抵制和贬损各种感性欲望和本能爱好时, 伴随着道德法则产生的对道德法则的敬重之情, 就起到了中介、桥梁作用, 它时时提醒我们必须出于对道德法则的敬畏、对职责的敬重而行动, 必须把人的感性存在置于理性存在的控制之下, 使二者达到有机统一。纯粹实践理性的道德法则具有普遍必然客观有效性, 它在首先排除掉情感中的感性成分后, 通过由实践理性导致的对道德法则的敬重即道德情感来贯通人的双重存在, 也就是说出于对道德法则的敬重的道德自觉的行为法则就是在现实世界里的个人行为准则。

摘要:身处道德困境之中应如何抉择, 乃人类史上一历久弥新的论题。道德本能和道德判断被视为道德困境中的两种选择。而超越此二极端之上的道德自觉方为道德抉择中应追求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1]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休谟:《人性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

[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第1版.[2]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苗力田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6.第1版.

[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1版.[3]康德:《实践理性批判》[M].韩水法译.商务印书馆1999.第1版.

[4]倪梁康:《色-戒VS断臂山》[J].读书.2008 (3) .[4]倪梁康:《色-戒VS断臂山》[J].读书.2008 (3) .

[5]孙正聿:《超越意识》[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5]孙正聿:《超越意识》[M].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

[6]张军:《道德情感与道德实践》[J].中国学术期刊网.[6]张军:《道德情感与道德实践》[J].中国学术期刊网.

[7]代训锋:《论康德的道德情感》[J].中国学术期刊网.[7]代训锋:《论康德的道德情感》[J].中国学术期刊网.

[8]黄裕生:《康德对感性论的变革—一种存在论阐释的尝试》[J].哲学研究2004-8.[8]黄裕生:《康德对感性论的变革—一种存在论阐释的尝试》[J].哲学研究2004-8.

[9]谢地坤:《道德敬畏与价值判断》[J].哲学研究.2004.[9]谢地坤:《道德敬畏与价值判断》[J].哲学研究.2004.

[10]陈亚民:《康德美学的当代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9.[10]陈亚民:《康德美学的当代意义》[J].郑州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9.

道德判断的研究新视角 篇4

关键词:道德判断,柯尔伯格,社会直觉模型,情感

一对柯尔伯格理论体系中道德判断的理解

心理学家劳伦斯·柯尔伯格沿着皮亚杰研究儿童道德判断的路线,把儿童的道德发展看做是整个认知发展的一部分,儿童的道德成熟过程就是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道德认知是对是非、善恶行为准则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并集中在道德判断上,而道德判断是人类道德的最重要成分,是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前提。道德判断是其理论体系中的核心概念。道德判断是一个人根据道德原则对什么是正确的或错误的行为进行的判断,即道德评价。道德判断不同于其他判断,它具有三个特征:首先,道德判断是一种价值判断,而不是事实判断。原因是:道德判断的含义是指辨别道德领域中应该和不应该的问题,而事实判断的含义是指解决认识领域中的是或者不是的问题。所以,皮亚杰对认识判断与推理的研究和本文道德判断和推理的研究是有区别的。其次,道德判断主要是指对人的判断,而不是指对物的判断。对人的判断主要是指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与人之间或群体之间各种冲突性的权利和义务的选择和判断。最后的区别是,道德判断是指对权利和义务的判断,是一种约定的或规范的判断,而不是指个体的特殊喜欢、爱好的判断。所以,我们可以认为从柯尔伯格的视角来看,道德成熟首先是指儿童在道德判断上的成熟,之后才是与道德判断相一致的道德行为上的成熟。

柯尔伯格理解的道德判断是从其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加以界定,在儿童不同发展水平和阶段的道德判断,会出现特定的内容和结构。其中,道德判断的内容是指思考的内容,包括相关的道德事实,参考的道德观念及判断的结果。道德判断的结构是指如何思考问题或思考的方法,主要是指道德内容思维加工的过程和方法。评判人们对道德问题的看法,道德判断的内容、思维结构都应该被考虑到,才能看清楚儿童道德判断的真正价值和意义。道德判断的内容与结构是相互包含、相互限定的。内容体现了结构,而结构规定了内容。柯尔伯格认为,对道德发展阶段的划分应该依据道德判断的结构,而不是道德内容。柯尔伯格正是按照道德判断结构的性质不同,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水平六个阶段。

柯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让被试进行道德判断和推理,根据故事内容提出一系列问题,通过被试的回答,看他们的选择及判断是什么样的,以及作出判断的理由。通过回答情况总结出了道德发展的规律。我们可认为:柯尔伯格倾向于认为道德判断是一种推理和高级认知过程,道德判断主要通过推理和思考而得。

二道德判断中的情感问题

有很多心理学家并不认为道德判断是情绪和非理性过程的产物,皮亚杰和柯尔伯格都认为道德判断是一种推理和高级认知过程。他们指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过于看重推理和高级认知,而没有注意到道德情感在道德推理中的作用。柯尔伯格对道德判断的分析过于理性,都是推理出来的,而忽视了移情、热情、内疚等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

柯尔伯格的学生吉利根提出了公正取向和关怀取向两种道德观,可以说是弥补了对柯尔伯格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不足之处。他的公正取向反映了道德的认知成分,关怀取向反映了道德的情感成分。吉利根认为,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是以公正作为人们组织其道德思维的核心,道德阶段的发展其实质是公正水平的变化,阶段1和阶段2分别是以是否服从权威和是否按照彼此确定的契约和根据良心或原则作为公正作为准绳,所以,吉利根还进一步认为,柯尔伯格这一思想源于他对道德判断界定理论的假设上,在他看来,道德判断就是公正判断,公正即道德。那么,公正真的是人们唯一的道德取向吗?吉利根指出,人类社会一直存在两种不同价值的伦理道德,即公正取向的伦理道德观和关怀取向的伦理道德观,依据共同的生活准则、权利和义务,人们应该如何相互交往、彼此相处,这是公正取向的伦理道德观所探究的问题。为了使每个人都得到关心和照顾,至少不让每个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受到伤害,人们应该怎样相互交往、彼此相待,这是关怀取向的伦理道德观所探讨的问题。前者更重视客观性,后者更多地凭借个人的直觉,带有主观色彩和感情,而不讲究逻辑性和理智性,因而它与道德情感有较多的联系,这两种道德取向常常缠结在一起,但在对两难问题做出回答的反应中,这两种不同的道德取向却是清晰可见的。

吉利根和她的合作者在改进了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设计以及被试的性别控制等条件下,确证了她关于存在着公正和关怀两种道德取向的理论假设,这两种道德取向分别与性别有关,即男性道德判断以公正为主,女性道德判断以关怀为主。这两种道德倾向表现在各种道德情景中,并贯穿于个体的整个人生。

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从根本上说,还是过于强调道德判断的认知成分,轻视道德判断的情感因素。即使他后来坚持情感是道德判断的组成部分,但他还是用认知的观点来解释情感,这样还是等于没有情感。他没有阐述清楚道德认知与道德情感的关系以及道德情感究竟在道德发展中起什么作用,也没有把道德中的知情有机统一起来。

三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式

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认知革命逐步成熟时,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为在心理学研究中不能忽视情感因素的作用。这种看法可以说是弥补了认知范式研究所带来的一些问题。柯尔伯格和皮亚杰等心理学的传统道德判断理论认为道德判断主要通过推理和思考而得,道德情感并非判断的直接原因。Jonathan Haidt等人受到进化心理学和灵长目动物学的影响,提出了社会直觉论,这是一个道德判断理论的新视角。这个理论认为道德推理不是道德判断的唯一原因,道德判断是由自动的道德直觉导致的。道德直觉是该理论的核心要素。道德直觉是把内在联系的道德概念通过无意识的方式进行的自动输出。达尔文的进化论是社会直觉论的理论基础,人类最初的道德感就是源于其他动物的道德直觉,可以说道德是人适应社会的一种心理机能,为De Waal的发现提供了证据,大猩猩在群体长期生活中发展一些行为规范,他们就会按照这些规范行事。如果某只大猩猩违反这个规范,其他的大猩猩会暗示受害者要捍卫自己的权利,让违规者受到受害者的惩罚。动物能理解和使用规则,即使动物没有掌握语言,也不会以语言为基础的推理。所以,我们可以认为关于规则的认知机制及情绪机制形成是先于语言产生的。直觉论认为人的道德规范是在特定的文化中形成的,道德发展依赖于个体成熟及文化塑造,道德知识主要通过个体参与社会活动获得。人是区别于只依靠道德直觉的猿猴的,但我们不能否认人的道德直觉的某些部分是天生的。

社会直觉理论认为是迅速的道德直觉导致了道德判断,之后才是慢速的、追溯性的道德推理。社会直觉模式由六个过程组成。

过程1:直觉判断。道德判断迅速、自动地出现,这就是直觉。其中,人们是无意识的,不需付出任何努力,人们能很快地意识到判断的结果。

过程2:事后推理。过程2是在道德判断之后就会进行的。区别于直觉判断,与过程1相反,这个过程需要付出努力,是有意识的,这个过程实际上是对直觉判断的证明和肯定。

过程3:理性劝服。通过过程2后,人们会向别人阐述自己的想法,不断证明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使得已存在的道德判断变得合理,同时想引起他人新的道德直觉。

过程4:社会劝服。到过程3后,道德判断本身会对他们所熟悉的人造成影响。很多时候,他人的判断直接塑造人们的判断。

过程5:理性判断。这种判断只有在加工容量很大并且最初的直觉比较微弱时才出现,人们大多数情况下会根据自己最初的直觉来进行道德判断,但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根据逻辑推理做出决断。

过程6:个人反思。个体在对情境进行思考时会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事件,形成各种相互矛盾的道德直觉。这时道德判断可能听命于直觉来决定,但也可能通过有意识地使规则进行推理来做决策。

从右图我们可以看出,直觉论的中心环节是过程1、2、3、4。在模型中假设,个人最初的直觉判断不会因为私下进行的推理而改变,通常这些过程只会再次证明自己的判断,只有在人际间进行推理时,道德推理的原因才会是道德判断。通过社会直觉论的理论模型,可以这样解释(下图所示):首先个体A通过过程1直觉判断、2事后推理、3理性劝服,接着B的道德直觉就会受到A的道德直觉的影响,而个体B也依次通过过程1、2、3,一样的B也会对A产生影响,形成循环模式。但是,如果A、B是彼此信任的,过程4会使他们的判断一致;若双方关系不好,判断就会出现差异;如果A、B中只有一方通过直觉进行判断,过程4也会使两人看法一致;但若双方各自不同的直觉判断,即便过程3就不会看法一致。这四个过程充分说明道德判断会受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影响。过程5体现出来的是完全靠逻辑推理来做出判断;人会产生多种直觉,难以判断,人们可能要重复经过过程6个人反思、1直觉判断、2事后推理的循环,就不一定运用直觉做出判断,可能会使用推理做出最后的判断。直觉论把道德直觉看做道德判断的原因,与此同时并没有否认道德判断道德推理,而是把情感因素加入到道德判断理论中。

四社会直觉模型的神经生理学的证据

情感因素在道德判断理论中的重要性在一系列的神经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证实,虽然推理在道德判断中可能起有限的或者是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不能忽视情感在道德判断中的作用。Anderson等人的研究发现,人的额叶具有情绪功能,在童年阶段额叶就受到损伤的病人,智力没有异常,但会出现极端的反社会行为,即道德判断异常。Damasio及其同事认为大脑前额皮层对道德行为有重要意义。前额皮层腹正中处(VMPFC)受损的病人遇到道德问题时,会出现不道德行为。认知神经心理学的研究说明,情绪相关的脑区在道德思维中具有重要作用,而且,至少在某些类型的道德判断中,如“个人的”道德判断中,是社会直觉而不是严谨的认知推理占主导地位的。

五总结

当前的心理学者普遍认为,人的认知加工都包括外显和内隐两个过程。当前心理学者普遍认为,这两个过程同时存在,而传统的理性推理模型忽略了对人的心理行为具有重要作用的内隐的直觉加工过程。Jonathan Haidt的道德判断社会直觉模式开拓了对道德无意识的研究。并且该模式强调道德判断中的情绪和直觉作用,可以说是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理性主义模型的一个有益补充,也为道德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Jonathan Haidt的道德判断社会直觉模式并不是对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的理性主义模型的一个简单否定,认为道德推理依然会影响人的道德判断,同时也强调道德判断发生与人际间的互动。在直觉论的理性模型里,道德判断被看做是对传统理性论的超越和整合。

但是Jonathan Haidt的道德判断社会直觉模式还是处于一个描述研究阶段,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需要进一步探索道德行为的深层次原因。

参考文献

[1]科尔伯格著.道德发展心理学 (郭本禹、何谨、黄小丹等译)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郭本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思想述评[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 1998 (3)

[3]郭本禹.道德认知与道德教育——柯尔伯格的理论与实践[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8

[4]吴慧红.道德研究新视角:道德判断测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05

[5]何亚云、冯江平.道德理论新进展——道德判断的社会自觉模式[J].心理科学, 2004 (5) :1190~1191

[6]Greene, J.D., Sommerville, R.B., Nystrom, L.E., Darley, J.M., &Cohen, J.D.An IMRI investigation of emotional engage ment in moral judgment.Science, 2001 (293) 2105~2108

上一篇:空心菜栽培技术下一篇:发展性职业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