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及制约因素

2024-08-10

问题及制约因素(精选十篇)

问题及制约因素 篇1

一、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1.绝大部分未签书面流转合同。由于土地流转是在农户自愿基础上形成的经济协作关系, 绝大部分处于自发状态。据统计, 在土地流转中签订流转合同的仅仅属于个别现象。迄今为止, 在集体经济组织范围内统一签订流转书面合同的范例很少。这种现象的存在, 使得事后发生纠纷时难以调处。

2.对土地流转的法律规定宣传力度不够。广大农民对土地流转的方式和特点知之甚少, 或对土地流转法律法规的理解存在偏差。很多群众担心参与土地流转一不小心就吃亏, 所以既不想出让自己的土地承包经营权, 也不想受让他人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思想障碍, 阻碍了土地流转的发展。

3.部分农民对当地乡村干部介入土地流转持排斥态度, 特别是曾有过强行抽回承包地、强行调整承包地的地方, 群众对干部的积怨远没有消除, 对乡村干部介入土地流转持有抵触情绪。这种对政府组织和乡村干部持以一概排斥态度的现象, 既不利于流转土地的合理规划和利用, 也不利于改善土地条件创造有益于土地流转的基础条件。

4.土地流转范围狭小。目前, 喀左县大部分土地流转仍局限于村民小组内部和相邻的村民组之间, 跨乡、跨县、跨行业流转和流转给龙头企业的趋势刚刚显现。迄今为止, 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非农企业参与吸纳流转土地占流转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还很低。

二、制约喀左县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

1.从土地流转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上说, 二者是互相促进、互相制约的关系。区域经济越发达, 特别是农业产业越发展, 对土地的需求越旺盛, 土地流转价格就相应较高, 流转面积较大;反之, 经济欠发达地区特别农业产业薄弱或欠发达, 土地流转价格就相对较低, 流转面积也较小。

2.城市化发展和劳动力转移规模对土地流转规模有直接影响。从喀左县总的情况看, 劳动力转移越多, 土地流转的面积就越大。但具体到某个乡、村, 这种情况也并不尽然。有的村外出打工劳动力占全村劳动力总数的70%左右, 但该村土地流转始终却很少, 主要原因是举家外迁进城务工的农户很少, 承包地由留守家庭的妇女、老人耕种经营, 多收一点是一点, 自己经营比土地出租经济上合算, 生活上方便, 如农作物秸秆用来取暖做饭, 可节省生活费用。

3.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制约土地流转。由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 有些农民始终没有冲破“以地为本”的思想束缚, 认为离开了土地即离开了过日子的根本。很多家庭主要劳动力进城务工, 家里人经营承包田存在相当困难, 但他们宁可花钱雇人经营, 也不愿把土地以合理价格流转给他人。即使家有几万甚至几十万务工收入的农户, 仍由老人或妇女在家雇人经营承包田, 遇到灾年可能收不抵支, 也照常坚持固有的观念和做法, 不改初衷。

4.受各种土地流转方式不同特点的影响。目前, 喀左县土地流转方式多是选择了转包、租赁、互换等方式。至今为止, 还未发现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的案例, 主要是以转让方式流转土地对出让方存在三方面风险, 一是承包经营权风险, 土地一经采取转让方式流转给他人, 即在整个承包期内丧失了收回承包权和再次申请承包地的权利, 而现在承包期未有准确年限定数, 中央文件所说的长久不变, 毫无疑问最低限是超过原定承包期30年;二是经济风险, 虽然有的家庭从事非农职业, 并有稳定收入, 但不可能完全规避金融危机引发经营风险和人力不可抗力的意外风险等, 如在土地流转出去并无法收回的情况下, 出现这些风险, 转让土地的农民即失去了生活保障;三是出让方承担着失去土地承包经营权潜在增值收益的经济风险, 即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给他人后, 遇到国家征收、征用土地等机会, 土地几倍、几十倍的增值时, 必将失去大笔的收益。

三、当前喀左县土地流转工作的着眼点

(一) 进一步加强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

向广大农民开展土地流转政策咨询工作, 消除农民疑虑, 使农民放心的进行土地流转, 在实施土地流转时稳妥选择流转方式。

(二) 抓好土地流转致富典型。

用典型事例转变农民传统封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意识, 冲破保守观念的思想束缚, 以市场经济意识行使土地承包经营权。

(三) 加强农业产业化项目建设。

大力引进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的农业产业化项目, 形成稳步增长的土地需求市场环境, 大力培育明显高于传统种植业收入产业项目, 使土地流转市场逐步扩大并形成和相关产业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模式。

问题及制约因素 篇2

[摘要]目前,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我国一次分配存在缺陷;二是公共服务不到位;三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破解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对策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二是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缓解过大的收入差距。

[关键词]收入分配;不公;制约因素;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7)02-0018-04

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2006年6月表示,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超过0.4的国际警戒线,达到0.47。长期进行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研究的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李实说,“横向来看,中国的收入差距在亚洲仅次于菲律宾,超过了所有的欧洲国家。比一些南美和非洲国家略低。”收入分配不公平已经成为我国社会所面临的最严峻的问题。

一、我国收入分配不公的深层制约因素

最近二十来年,我国已经“从一个收入分配最为平均的国家,一跃成为贫富差距位居世界前列的国家之一。”持续的收入分配不公,已经沉淀了许多社会矛盾,构成了巨大的社会张力,有些甚至到了一触即发的严重程度,对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解决收入分配不公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政府近年来所实施的各项改革的核心。那么当前造成收入分配不公深层次的原因有那些呢?

1、一次分配存在缺陷。一次分配是更为基础性的分配关系,不仅数额大,而且涉及面广。如果在一次分配中出现重大的社会不公正,在政府再分配中就很难加以扭转。一次分配中市场调节机制的缺失,会导致分配秩序混乱,从而造成收入差距扩大,现实情况也正是如此。从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改变收入分配差异的重点一直放在二次收入分配上。中央政府进行以分税制为主体的税制改革,以及从上个世纪的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到近年来的中部崛起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可以说是这一政策的体现。这一政策也体现在诸如扶贫和建立社会低保政策等举措。没有人否认二次分配的重要性。但是,问题不仅在于二次分配政策的力度尤其是执行的力度不够,而且也在于光是二次分配不足以有效解决收入分配问题。从现实情况看,至少有两大不利因素在有效地制约着我国政府改变分配的努力:

(1)一次分配制度保障不足。如果一次分配出大问题,那么二次分配怎样努力也会无济于事。要追求分配的公正性,就首先必须从一次分配人手,在这方面,最大的问题是一次分配制度没有法制上的保障。由于权利得不到保障,致使一部分人的收入长期在低位徘徊。我国尽管有最低工资制度,但法律上名存实亡。譬如农民工工资被拖欠,已成为久治不愈的顽疾;譬如在许多省份都存在着“最低工资标准”得不到落实、致使工资比“最低”还低的普遍现象。并且最低工资制度在多数情况下只针对城市居民。值得注意是,几乎所有的中国城市,低收入的工作大多是由农村转移到城市的农民工从事的。我国有一亿多流动人口,表明至少这部分人口的最低工资是没有得到任何法律保障的。尽管中央政府三令五申地呼吁要保护农民工的利益,但在各级政府和资本利益者结合—体的情况下,法律和政策就显得苍白无力了。

(2)行政性的经济垄断。经济垄断对不同社会群体的收入分配的差异影响最大。在国家“抓大放小”政策的影响下,我国形成了一些巨大无比的国有企业。这些特殊的行业和特殊的企业掌握着垄断性的权力和垄断性的资源。它们与其它一般的行业和一般的企业处在不平等竞争的地位,这些垄断性企业,如电力、铁路、电信、银行、证券、保险、烟草和石油等。尽管不同的行业的收入不可能平等,但收入差异过大的现象主要是通过垄断行业造成的。国有垄断企业分配失控,是造成分配秩序混乱的根源,主要表现为分配规则的混乱、无序,资 1

金渠道过多、过滥:国家垄断经营企业凭借其垄断地位获得的差额利润,并没有上缴国家财政或转为国有资本金,而是直接或变相地转化为职工收入和福利,造成行业间收入差距过大,越是垄断性的行业,工资管理越是失控。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只要这个结构还存在,不仅改善收入分配情况没有任何希望,而且也会导致公共资产的严重流失。

2、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短缺”。当前,我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公共需求的全面快速增长与公共产品供应的严重不足。提供公共产品应该说是有效改善收入分配情况的手段之一,也是政府二次分配的主要内容。公共交通、基本教育和医疗是公共服务产品主要表现形式。这些年来,我国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方面的努力不少,从发展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型更是近年来政府改革的目标。但现有的公共产品显然没有对改变收入分配不公产生举足轻重的影响。

(1)公共产品“短缺”且不合理倾斜。提供公共产品对我国政府来说还是一个新概念,一种新的实践。公共服务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如果“以钱为本”,那么就难以提供真正的公共服务。更为严重是,现在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产品中大多是向有钱人群倾斜的。无论是教育、医疗和公共交通,更多地是为富人提供方便,而给穷人设置种种障碍。尽管近年来这些领域的各项基础设施获得了很大发展,但穷人仍然是处于看不起病、上不起学的景况,乘车难也到了使人望而却步的地步。教育的过度市场化把穷人的孩子排挤在校门之外。医疗改革的利益性导向使一些人选择死亡。城市交通改革为个人汽车提供方便,公共交通则难以改善。而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向富人倾斜主要是因为富人有更多渠道去影响政府的决策。要想实现分配公平,就必须使社会的各种利益主体都能够在制度约束与市场竞争下各得其所。要实现这一点,政府部门必然要直面体制弊端,相关改革措施要真正敢于触及某些利益集团的根本利益,建立起符合和谐社会需要的利益均衡机制。(2)公共权力的“寻租”行为使收入分配扭曲变形。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基于个人能力和公平竞争导致的收入差距,不是社会争议的焦点。老百姓最不满的是权钱交易,是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发横财的,暴富的。所以,社会争议的真正焦点在于行政权力参与市场化分配产生的不公平。一个突出问题是,行政性资源配置中的权力市场化问题。一些掌握着行政权力和稀缺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可能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寻求在行政定价与市场价格之间产生的巨额的政策“租金”,权力的介入造成机会的不平等,目前中国居民收入的不平等恐怕主要是因为机会不平等。腐败造成的收入不平等占多大的分量?应该加以估量。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利用“双轨”价差牟利,90年代要素市场化中的“寻租”,近年来土地批租转让、资金信贷以及资本市场中的“圈钱”等腐败现象。近期突出地表现在国有土地和国有资产的划拨与交易、贷款及各种许可证的发放、稀缺资源的调配、上市指标和各种投资项目的审批等方面。这是对社会财富的瓜分,它极大地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导致了收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引发了广大人民的不满。

3、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近年来,我国城乡差距不仅没有逐步缩小,而且呈现拉大的势头。据资料分析,198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28倍,2003年扩大到3.23倍。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源。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虽然有所松动。但至今“二元结构”特征在一些地方仍表现得十分明显。我国城乡居民不平等的经济待遇。特别是差别明显的城乡就业福利政策。并未随着改革的深化而完全消除。比如,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仍然受到多种有形无形的歧视和制约。加之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就业竞争能力不强,其转移致富的难度加大。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程度不高。整体经济增速偏低工业基础脆弱,财政实力不强。当地财政根本无法加大对农村和农业扶持的力度,致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欠发达地区仍然停留于一种美好的愿望,而难以在改变农村落后现状中产生实质性效果。

总的来说,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有一定的必然性,问题在于这种差距的存在是否违反了社会公平的原则,是否损害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离开了具体的公平原则,就无法对收入差距合理性作出判断。

二、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对策思考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收入分配差异的拉大不可避免。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收入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极易出现所谓_“拉美现象”,拉美的教训是:总财富增长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低层民众的利益,就有可能导致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群体享受不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一旦这个群体被排挤在发展之外,那么这个社会很可能孕育危机,经济也可能无法持续稳定的发展。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从浅层次看是个经济问题,是由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所酿成;但从深层次看,却主要是政治问题、法律问题。换言之,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不能太直截,就分配而谈分配,而是应该寻根溯源,从根本上入手。其形成主要原因,是权力运作不规范,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保障。所以,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须从保障权利、规范权力人手。亟须政府进行自我完善,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确保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因此应从以下方面思考对策: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度性安排完善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现阶段,应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

(1)推进政府体制改革,避免行政权力转化成不平等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是引发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效率,同时要防止权力“寻租”性腐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具体来讲,政府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方面,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发展,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务人员办事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程序性,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进行市场化操作,减少政府官员寻租的机会;逐步取消各种行政审批权,减少审批项目,不断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而使“权力精英”和“经济精英”获得不当利益而引发的贫富差距。同时,政府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提高腐败及其他非法行为的成本,阻截寻租行为的发生,维护正常的分配秩序。另一方面,政府要在二次分配中发挥作用,以政府再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这两个途径来实现收入再分配,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平衡资本利益与劳动利益的关系,彻底打破行业垄断,真正体现初次分配中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让各利益主体在同一平台博弈的基础上达成共识。集中财力解决医疗救助、义务教育以及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另外,要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和利益表达对话机制,扩大公民依法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使公民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建立新的和谐关系。(2)公共权力的“寻租”行为使收入分配扭曲变形。在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中,基于个人能力和公平竞争导致的收入差距,不是社会争议的焦点。老百姓最不满的是权钱交易,是那些通过不正当手段发横财的,暴富的。所以,社会争议的真正焦点在于行政权力参与市场化分配产生的不公平。一个突出问题是,行政性资源配置中的权力市场化问题。一些掌握着行政权力和稀缺资源的单位和个人可能利用手中的公共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寻求在行政定价与市场价格之间产生的巨额的政策“租金”,权力的介入造成机会的不平等,目前中国居民收入的不平等恐怕主要是因为机会不平等。腐败造成的收入不

平等占多大的分量?应该加以估量。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利用“双轨”价差牟利,90年代要素市场化中的“寻租”,近年来土地批租转让、资金信贷以及资本市场中的“圈钱”等腐败现象。近期突出地表现在国有土地和国有资产的划拨与交易、贷款及各种许可证的发放、稀缺资源的调配、上市指标和各种投资项目的审批等方面。这是对社会财富的瓜分,它极大地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导致了收

本文原文入差距的不合理扩大,引发了广大人民的不满。

3、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近年来,我国城乡差距不仅没有逐步缩小,而且呈现拉大的势头。据资料分析,1989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2.28倍,2003年扩大到3.23倍。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城乡收入差距拉大的根源。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虽然有所松动。但至今“二元结构”特征在一些地方仍表现得十分明显。我国城乡居民不平等的经济待遇。特别是差别明显的城乡就业福利政策。并未随着改革的深化而完全消除。比如,农民进城经商办企业仍然受到多种有形无形的歧视和制约。加之公共财政对农村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使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农村新成长劳动力的文化技术素质偏低。就业竞争能力不强,其转移致富的难度加大。一些欠发达地区的城市化程度不高。整体经济增速偏低工业基础脆弱,财政实力不强。当地财政根本无法加大对农村和农业扶持的力度,致使“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在欠发达地区仍然停留于一种美好的愿望,而难以在改变农村落后现状中产生实质性效果。

总的来说,在市场经济中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有一定的必然性,问题在于这种差距的存在是否违反了社会公平的原则,是否损害经济和社会的和谐发展。离开了具体的公平原则,就无法对收入差距合理性作出判断。

二、解决我国收入分配不公问题的对策思考

从世界各国的发展经验来看,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的早期收入分配差异的拉大不可避免。目前,我国正处于人均收入从1000美元到3000美元这样一个关键的发展阶段。极易出现所谓_“拉美现象”,拉美的教训是:总财富增长的过程中,如果忽视低层民众的利益,就有可能导致一个人口众多的社会群体享受不到经济发展带来的好处,一旦这个群体被排挤在发展之外,那么这个社会很可能孕育危机,经济也可能无法持续稳定的发展。

我国收入分配不公,从浅层次看是个经济问题,是由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的种种问题所酿成;但从深层次看,却主要是政治问题、法律问题。换言之,要解决收入分配不公,不能太直截,就分配而谈分配,而是应该寻根溯源,从根本上入手。其形成主要原因,是权力运作不规范,权利未能得到充分保障。所以,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须从保障权利、规范权力人手。亟须政府进行自我完善,建立健全市场化的收入分配制度,在经济发展中确保收入分配的公平与效率,因此应从以下方面思考对策:

1、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完善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政府在收入分配上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制度性安排完善和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现阶段,应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把按劳分配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要建立健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规范社会分配秩序。

(1)推进政府体制改革,避免行政权力转化成不平等收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理顺分配关系,要强化对权力的约束。“权钱交易”的腐败行为是引发收入分配不公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要维护市场公平竞争和效率,同时要防止权力“寻租”性腐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具体来讲,政府需要做好两件事情,一方面,政府要向服务型政府的方向发展,把政府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重点,强化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增强公务人员办事过程的公开性、透明性和程序性,完善权力的制约机制,进行市场化操作,减少政府官员寻租的机会;逐步取

消各种行政审批权,减少审批项目,不断减少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降低因“寻租”和“共谋”等滥用权力的行为而使“权力精英”和“经济精英”获得不当利益而引发的贫富差距。同时,政府要建立健全各项法律制度,提高腐败及其他非法行为的成本,阻截寻租行为的发生,维护正常的分配秩序。另一方面,政府要在二次分配中发挥作用,以政府再分配的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实现国民收入分配的效率与公平的统一。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这两个途径来实现收入再分配,发挥缩小收入差距的功能。强化收入分配税收调节功能,通过税收调节收入分配中的不合理现象,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平衡资本利益与劳动利益的关系,彻底打破行业垄断,真正体现初次分配中的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让各利益主体在同一平台博弈的基础上达成共识。集中财力解决医疗救助、义务教育以及困难群体的社会保障等问题;另外,要建立利益均衡机制和利益表达对话机制,扩大公民依法参与社会治理的空间,使公民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建立新的和谐关系。

(2)消除行政性行业垄断,避免垄断利润转化为不平等收入。行政性行业垄断的存在,是造成了收入分配的严重不平等是造成收入分配不公的又一个重要原因。当前,政府对垄断行业高收入的调节,只限于个人所得税,这既不会取消大大高于平均利润的垄断利润,也不会对职工的高收入发生较大的影响。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以法律和规则的形式,对行政性垄断的范围和价格等加以限制。按照国际惯例提高一些垄断行业的市场准入程度,引入竞争机制,缩小行政性垄断性行业的范围,减小垄断行业与非垄断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控制和管理,防止该行业与其他行业收入差距过大。铲除滋生腐败和“特殊利益集团”的土壤。具体来讲,政府要做好以三件事:一是加强垄断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通过企业内部机制规范收入分配行为;二是制定消除垄断引入竞争的法律法规,监督和约束企业行为,确保良好的外部竞争环境;三是加强对特殊行业的监管,审计企业利润,规范员工收入,完善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征收。

(3)促进机会均等,避免机会不平等带来收入不平等。人们获得收入的机会不均等是引发收入分配不公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人们在获得收入之前,就已经处在不同的起点,机会的不均等,必然会导致人们收入的不平等。我国人口众多,只有部分人可以首先占据稀缺资源富裕起来,一旦起步他们将占据更多的资源,而更多的人尤其是农民在经济发展中处在后发位置,这时政府是否可以协调资源,给每个人提供一个平等发展的机会变得至关重要。然而,现阶段政府在很多方面的工作还不到位,人们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融资等方面都存在着严重的机会不均等。以教育为例,现阶段我国仍然没有实现全面的义务教育,很多地方的人们缺乏基础教育,这就导致这些人缺乏竞争力,收入自然得不到提高。以就业为例,现阶段我国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使大量农民不能像城市居民一样选择工作,只能从事那些“脏、累、苦、险”的工作,收入自然无法与城市居民相比:再以融资为例,现阶段银行等金融机构都愿意给大企业提供资金,而小企业、农产很难得到贷款,只能小本经营原地打转。人们获得资源的机会不均等,造成了收入分配制度的严重不平等。

为此,政府要做好以下几件事,一是积极推动全国义务教育的普及,确保所有人拥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二是逐步取消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为农民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三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逐步实现所有人拥有平等的社会保障机会;四是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为所有人提供平等的融资机会。

2、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缓解过大的收入差距。面对我国收入差距过大的现状,政府首先要正确地认识和判断,除完善和规范基本的收入分配制度外,更应引导社会形成积极的舆论导向,采取一些有效的公共政策缓解过大的收入差距:

(1)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抓好“低保”政策的落实。在我国市场经济框架已经初

步建立起来的条件下,结果不平等问题也应当认真对待。当务之急是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低保”(最低生活保障、最低教育保障、最低医疗保障等)。然而,现阶段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仍不完善,社会保障对劳动者的覆盖率比较低,医疗、失业保险覆盖还不到20%,相当数量的低收入者得不到基本的社会保障。针对这种现状,政府应该不断推进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在一些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政府除了对贫困者提供救济之外,更建立了覆盖所有人口的福利制度。首先是包括农民在内的全民最低收入保障。我认为这应该成为五年规划中的一个约束性指标。这是目前国家财力完全能够做得到的。另外一方面,是归还国家对老职工的社会保障欠账,这件事也是目前的国家财力完全可以做得到的。从实际出发,既要逐步扩大保障的覆盖面,又要合理确定保障水平,实现社会保障的可持续性,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2)完善收入调节机制,为三次分配提供多样化的渠道。北京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白津夫教授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在当前贫富差距拉大的情况下,强调三次分配尤为必要。”目前,政府对于收入差距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税收来实现的,通过对高收入者征收高额的个人所得税,来贴补低收入者,实现收入的再分配,进而缩小高低收入者之间的收入差距。针对这种现状,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的媒体专访时,强调仅仅依靠以效率为主的初次分配和以政府财税为主的二次分配,并不能解决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应该大力提倡慈善事业等三次分配,鼓励先富起来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来帮助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初次分配一定要讲效率,二次分配要讲公平,而三次分配则要讲社会责任,先富起来的人在自愿的基础上,拿出自己的部分财富,通过慈善事业等方式,来帮助贫困地区和弱势群体,改善他们的医疗、文化、教育和生存条件。政府可以鼓励高收入者从事慈善事业,资助失学儿童、建立希望小学或者建立敬老院等,还可以鼓励高收入者拿出部分收入成立非盈利性基金,完成一些针对低收入者的资助项目,对于从事这些捐钱方式的高收入者,政府可以考虑适当的减免税收。这些方式在发达国家是非常常见的,形式多样,而在我国还比较少见,我们应该吸收和借鉴其中比较好的方式,为高收入者提供多样化的捐钱渠道。

(3)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党中央一再强调,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政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是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加大各级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基础设施、教育卫生条件等公共品的投入。让我国广大农村和农民逐步享受到“公共财政阳光普照”的温暖;二是要改变以往简单化地加快城市化的做法与倾向,真正本着富裕农民必须减少农民的要求,在推进城市化的同时,首先消除劳动力自由流动的一切制度性障碍,彻底打破劳动力市场人为的地域分割、城乡分割的状况,促进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为人们在参与收入的创造和分配的过程中有一个比较平等的机会。帮助农业富余劳动力在城乡和产业之间实现有效转移。改革开放以来的事实已经证明,劳动力流动,特别是城乡之间劳动力的流动,已经在缩小收入差距上起了显著的作用。三是要在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和综合生产能力的同时,加强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从而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收入问题。

译者的翻译动机及制约因素 篇3

关键词:翻译动机;制约因素;翻译活动

引言

在翻译中,目的论者把译者的目标理解为一种集合了多种因素的翻译动机,译者的翻译动机影响其对作品的选择。在不同的时期,译者对社会的认识及追求不同,对作品的选择也就不同。

翻译活动是一项社会活动,也是一项心理活动,译者的翻译动机是出自内心的需求,也是在外界环境的驱动下产生的翻译文本的渴望。自身因素是兴趣爱好、个人情怀也是政治抱负,外在因素是政治动荡、社会改革等带来的新思潮,也是受人之托,翻译一篇美文以供消遣。译者的翻译动机对整个翻译活动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译者的翻译动机

译者的翻译动机是为实现翻译目的而行动的,其体现在三方面:翻译前的选择、翻译时的理解、翻译中的策略及表达时的能动性。

因译者对社会现实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动机,对作品的选择也就不同。不同的译者有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他们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及性格也不同,对文本的选择也就不同。

翻译动机是来自社会、个人的因素。如,巴金做翻译时就有明确的目标:一次,记者问他为什么花费大量的时间做翻译,他说:为了跟落后的社会作斗争,用自己的武器奋斗。可见,巴金的个人抱负对文本的选择有着决定影响。在黑暗的旧社会这些译者在选文本时,特别注重文章的号召力。如,鲁迅生活的年代俄国文学有很多反应为生存而抗争的作品,如《海燕》,鲁迅对此情有独钟,他选择翻译它们向旧社会宣战。

受个人知识和生活阅历的影响,不同的译者在翻译中对同一文本的理解也不相同。鲁迅对《红楼梦》的解读能说明这一点,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说明不同的译者对同一作品的解读有所不同,其翻译策略、翻译风格也有差异。此例就充分体现了译者的主观能动性。

例:一直梦想能成为一名著名的主持人,但很少有电视台聘用他,他很沮丧。于是,便设法找关系。

译文:He had been dreaming of being a famous host with few of TV stations employing him.He felt very depressed and so managed to take advantage of various personal relations.

译者在翻译第一句话时,采用介词with翻译“很少有电视台聘用他”,保持句子平衡,“很是沮丧”接在这句后面构成第一句的并列句,但译者把这个短语放在第二句的开头,与第一句分开,起到承上启下作用,强调了原文的意思。要注意的是,这是在对文本的理解而非歪曲的基础上所作出的对作者写作目的的理解。

在理解原文后,就到了表达阶段,在此过程中,译者会选择某一翻译策略指导自己的实践,有的译者喜用本土色彩很浓的词,有的偏爱异国风情的笔调,这为一个文本拥有多个译本提供了可能。杨宪益夫妇和霍克斯所译的《红楼梦》就是很好的例证:前者是向外国介绍中国文化,采用了意译,便于读者了解中国社会,而后者是供读者茶余饭后消遣,采用了直译。表达作为翻译中最重要的一环,跟译者的主观能动性有很大的关系,在英汉翻译中,性格外向,思维活跃,文采好的译者会偏向于意译,性格较为拘谨的就崇尚直译。

例:Histories make men wise;poets witty;the mathematics subtle;natural philosophy deep;moral grave;logic and rhetoric able to contend.

译文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译文二:历史使人聪明,诗人使人遐想,数学使人惊喜,格致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严,逻辑和修辞使人能够争论。

这两个译文都使用了增译法,反复用了“使人”,不同的是译一对“histories”和“poets”进行了名词转动词的译法,使译文更加合逻辑,且形式和原文相匹配,符合“音美”、“形美”和“忠实”的表达方式;译二虽偏古,但它的前5个单词均选用二字结构,最后一个却用了“能够争论”四字结构,有损“声美”和“形美”。相比,译一要略胜一筹。

二、翻译动机的制约因素

语言千差万别,不仅体现在宗教信仰上,且渗透在各个领域。因此译者会受到社会历史背景、生活环境和个人知识水平的限制,影响翻译动机的正常发挥。例:我的邻居老纪,是位消息灵通的人士,每天下班,总要带回几条新闻:大至国内外大事,小到谁家夫妻吵架,关系不和······他发布新闻,是在大家做饭的时候,地点自然以厨房居多。

初看,似乎没文化差异,有些译者会把“厨房”译成kitchen,但英语读者就会有疑问,在自家厨房怎么能向别人广播新闻呢?对他们来说,厨房是独家使用的。因此有必要在kitchen前加share,使意思更加明确。

结语

译者对社会文化环境的体察及由此产生的翻译动机,对翻译过程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翻译动机会受到文化、知识、社会影响。但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也影响译者,像在战争年代或社会变革年代那种以翻译求知救国的动机已少有张扬,追名逐利的动机却败坏着翻译界,能踏踏实实的做学问的人越来越少,求量不求质的现象普遍直接导致了翻译质量的下降。

参考文献:

[1]卞正东.翻译目的论【J】无锡: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4(1)60.

[2]孙致礼.高级英汉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5.

问题及制约因素 篇4

1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与现状

经过我们大量调研分析得出以下问题和结论:

(一) 我国大学生创新型创业教育的现状

2010 年, 我国颁布了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对未来一定的时期, 如何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提出了一些要求。 在大学生中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不仅有利于增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意识, 也可以根据我们的调查者显示, 有11%的人曾经开展过创业活动, 有17%的人正在进行创业活动, 有37%的人有创业意愿但未开展, 35%的人表示完全没想过要创业。这表明大部分大学生对创业活动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大学生有创业意愿的人较多但实际操作的人少, 应在提高大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方面进行加强或给予适当帮助。

2015 年我国国家总理李克强在讲话中大力支持大学生创业, 尤其是创新型创业, 创业可以解决就业问题, 驱动经济发展。 创新型创业是一种新的商业模式, 它通过开创一个新行业或产品, 一般会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 在资本的支持下迅速发展壮大, 因此对于就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巨大。目前, 我国已经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政策。但是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需要我们从不同角度和层次设计入手, 探寻出有效的改革模式和措施, 以构建有利于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的环境, 有效提升大学生创新型创业技能。

创新型创业区别于模仿型创业, 是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主要驱动力, 我们必须提升大学生创新型创业技能, 通过依靠创新型创业活动来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大学生创业者创新型创业技能的形成受多种因素影响, 需要从众多因素中识别关键因素, 通过探寻其间的关联作用, 来揭示出其本质和规律。

2 我国高校学生创业教育的一些问题

纵观全国, 大学生创业整体比例低下, 在毕业后能够进行实践创业的人数还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 而发达国家一般占20%-30%。 目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型创业教育有了一定的成果, 但也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 大学生自身因素不完善, 缺乏相应经验。

很多大学生对于创业满怀激情, 但同时也缺乏坚定的意志、良好的心态、完善的知识体系以及创新能力不足。尤其是社会关系和资金是大学生创业的瓶颈。 一方面, 大学生意志不够坚强, 创新创业的意识不够, 在我们被调查者中支持大学生创业、认为这种行为应当鼓励的有552 人, 占到了59.61%, 反对大学生创业、认为大学生就应当以学习为主的有290 人, 占到了31.32%, 认为无所谓的有84 人, 占9.07%, 这可以反映出大部分学生还是比较支持大学生创业的, 认为可以积累相关经验, 提升自身能力, 减轻家庭负担等, 而也有不小的一部分人认为大学生创业是不务正业, 主次不分, 现阶段就应该以学习为主。 另一方面, 社会实践能力, 沟通协调能力, 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足。 经验方面, 首先, 市场经验不足。 很多学生在产品和项目的市场需求预测上主观性大, 没有经过科学严谨的分析调研。 其次, 社会经验缺乏。 这会使他们对创业盲目乐观, 没有失败的经验和准备。第三, 理财经验不足。大学生本来手中可以使用的资金就不多, 在创业的过程中资金的启用、运转、结算对理财经验都有一定要求。

( 二) 各个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淡薄, 重视力度不够。

经过调查发现, 约有13%的学生接受过系统的创业教育, 56%的学生接受过类似的教育, 但不系统, 而31%的学生从未接受过创业。 近年来国家鼓励高校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 2010年教育部下发《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高校普遍开展相关课程, 但多数流于形式, 只为应付上级检查, 而没有落到实处, 使得创业教育的效果很不明显, 很多大学生并未接收到有效的创新创业培训, 各大高校也没有形成尊重、支持创新创业的氛围。

(三) 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不足, 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不够。

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单纯讲授书面的知识, 有些高校虽然举办或参与了各种形式的创业大赛, 但大多流于形式, 未付诸实践。从大学生创业项目的来源分析中, 政府占12%, 高校15%, 社会关系20%, 家庭24%, 个人研发2%, 互联网27%, 可以看出大学生对家庭、政府、高校及社会的依赖性比较强, 而自主性研发能力较弱, 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和民众消费意识的改变, 来源于互联网的创业项目比重较大, 但是由于网络发展不规范及自身能力不足等原因导致大学生对互联网的利用力度依然有待加强。

(四) 社会上缺乏一个整体有序的创新创业环境, 创新创业大环境有待完善

我国现在的创业环境还不是很完善。 在资金、政策、创业教育与培训、环境等各个方面还需进一步完善和健全。 从下表中我们不难发现, 大学生创业融资的主要渠道是来自家庭支持, 占46%, 而个人的存款也占据了相当一部分比重, 约占33%, 而银行贷款、风投, 以及政府基金支持所占的比例还相对很少。因此, 面对大学生创业的低成功率和融资困难等问题, 不仅需要家庭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也需要政府的支持帮助, 在我国对大学生创业提供各种服务体系还不完善, 如贷款审批, 政策性支持, 税收等因素。 只有解决资金的问题, 就可以将他们的项目和产品走向市场, 为创业公司的发展提供强大的后盾, 使他们不断积累经验, 提高创业能力, 逐步走向成熟, 实现创业的梦想。

3 总结建议及实施方案

针对我们发现大学生创业相关问题, 我们经过研究分析给出以下建议和实施方案:

(一) 强化大学生自身创新创业的意识, 提高大学生的自身素质

人的意识往往决定着人的行为, 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对与能否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及能否取得成功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在创业教育中担任重要角色, 学校的环境对学生创新理念和能力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因此各大高校应当将重心放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理念和能力的培养上。

此外, 大学生创业要合理的把控风险, 迈向成功, 就需要关注市场动态。尤其是现代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信息有很强的时效性, 这就要求创业的大学生及时关注市场动向, 对创业的项目和产品有关信息进行及时沟通交流, 清楚自身的优势资源, 市场目标要明确, 对目标客户群体, 以及其消费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调研分析, 满足需求。 从而把握市场先机, 一发即中, 占领目标市场, 取得成功。

(二) 加强高校的创业教育

(1) 培养一批专业的创业教师队伍。

大学生由于长期处在校园环境中, 对外界的了解不够直接和深刻, 自身技能不够扎实, 在引导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过程中, 需要有创业教师团队对其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引导和培训。坚持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并加以理论上的引导, 使得他们将学到的知识和创业实践相结合, 充分发挥自主能动性, 避免大学生创业走弯路, 降低失败的风险。

(2) 实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课程辅导。

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必须紧跟时代步伐, 不断创新, 这就使得高校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结合的方法。多层次的课程设置应包括正式的课程和辅助课程两部分, 正式的课程体系主要是指有关创业理论知识的课程, 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 教师要将教材知识和社会实际相结合, 讲授的知识对学生在以后创业中切实可以用到, 避免只讲一些理论性的东西。 辅助性的课程体系包括:创业计划大赛、创业家论坛、科研竞赛等。 给大学生多提供模拟创业过程的条件, 开展创业交流, 定期邀请成功的企业家, 学者来给大学生开展讲座, 搭建企业和学生交流沟通的平台, 企业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学校合作一起来培养合适的人才。 这样既可以解决就业的问题, 又可以使大学生获得很多社会实践经验。

(3) 建立创新创业实践基地。

坚持校企联合的模式, 企业可以进驻高校创业实践基地, 学生可以和企业达成培养意向, 通过企业家导师的帮助来不断学习创业知识, 提高创业创新的能力。 学校也可以利用自己的资源学生提供创业咨询服务, 如;税务, 法律咨询, 财务咨询, 风险控制等。这样就会使大学生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可以及时得到有效的解决, 避免由于知识经验匮乏而走弯路, 避免耽误更多的时间, 可以使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创业项目的实施。

(三) 政府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政策和法规支持力度。

大学生自主创业需要一个良好的创业环境, 需要建立完善政策、法规系统。但由于目前大学生创业所必需的配套措施、规章制度还不完善, 这就要求对现有的政策进行调整, 形成合理、有力度的大学生优惠政策。 政府应重点一些偏远地区的大学生, 尤其是农村地区或农业相关的项目的给予相应的资金, 政策支持。 这样不仅可以带动经济的协调快速发展, 也可以创造更多的农村就业岗位, 缓解农村富余劳动力人口就业问题, 更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四) 将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 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多层次的创业教育体系。

我国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提高到我国教育的战略高度, 创业教育的战略性本质上体现为教育自身的"基础性、宏观性、持续性"特征, 形成有利于创业家成长的环境, 培养他们的全球战略视野。 我们的教育需要从小培养下一代的创新创业意识, 锻炼创新创业的能力, 发掘创新性思维。根据有关的调查, 在西方发达国家, 创业教育往往从义务教育阶段一直到大学教育, 相比之下, 我国的创业教育开始于高等教育的阶段, 在我们的义务教育阶段几乎是没有, 尤其是一些落后偏远的欠发达的地区, 这就导致创业教育基础十分薄弱。 由于我们的创业教育起步比较晚, 所以大学生创业对学校, 社会, 家庭的依赖心理较强。 我们要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从小培养创新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不断提高我国国民的创新能力, 为把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摘要:我国的创业教育经过十几年不断的实践和探索, 创业教育虽然已经成为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亮点, 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的创业教育实践相比, 我国的创业教育的还有很多基础性的问题。基于此, 本项目组期望通过各种调查研究, 弄清创新型创业与模仿型创业的本质区别, 区分出创新型创业个体特质的基本类型, 以及通过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创新型创业现状的考察, 找出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为高校创新型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业培养,创新型创业,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李海生.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科技信息, 2011. (11) .

[2]史永安.大学生创业教育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 2006. (3) .

宁夏旱作农业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篇5

宁夏旱作农业制约因素及发展对策

通过对宁夏旱作农业发展现状的系统分析,指出水资源短缺、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贫瘠、生产经营粗放是长期制约宁夏旱作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发展宁夏旱作节水农业的对策是采取提高自然降水利用率、控制水土流失、合理培肥、引进抗旱新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加速旱作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等生物和工程措施.

作 者:刘晓峰 雷晓萍  作者单位:宁夏农业勘查设计院,宁夏,银川,750002 刊 名:宁夏农林科技 英文刊名:NINGXIA JOURNAL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 “”(1) 分类号:S274.1 关键词:旱作农业   制约因素   对策研究   发展潜力  

影视字幕汉译制约因素及策略分析 篇6

关键词:文化背景;双关语;专有名词

字幕翻译的目的在于力求使目的语观众在观看影视剧时能产生与源语言观众相同或类似的体会或感受,译入语所承载的信息量和对观众所产生的效果应与源语言基本保持一致。其不同于其他翻译方式的特性体现在语言的转换,从口语到书面语的转换,这种转换必然会引起部分信息的缺失。同时,字幕本身受到影视作品声音画面的影响,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很大限制。鉴于此,字幕翻译过程中,难免出现有待商榷的翻译文本。因而,本文尝试以《老友记》中文字幕为本从以下四方面辨析电视剧字幕译文。

一、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因素

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认为翻译研究即文化研究,翻译研究已经从无休止的关于语言对等的争论中走出,迈向了文化内部以及文化之间的交流。由于各国之间的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社会风俗、历史背景等各不相同,令人费解的字幕翻译文本也出现在相关英美电视剧中。如《老友记》中,钱德勒和女友分手后伤心不已,恰巧女友打电话垂询,好友莫妮卡和瑞秋对他提出建议:

Monica: Oh wait, you know what, I got it. I got it, pretend like you just woke up, okay, that will throw her off. Be sleepy.(我知道了。假装你刚睡醒,这样就可以摆脱她了。睡意惺忪的样子。)

Rachel: Yes, and grumpy.(对,脾气暴躁的感觉!)

Chandler: What are you, stop naming dwarves! (你们怎么……?别数小矮人的名字。)

《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的故事中西方的观众都是耳熟能详,然而提及七个小矮人的名字,中国大陆观众就不慎了解,而是直接称呼“第一个小矮人,第二个小矮人……”。因而,虽然前两句的翻译逻辑清楚,但是大陆观众很难理解钱德勒的话,幽默点荡然无存。建议采取加注释的方法,如“睡意惺忪(与小矮人名字相同)的样子”,在进一步传播西方文化的同时,保留一定的幽默效果。文化差异是导致影视剧字幕翻译不到位的最为重要的因素,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以及字幕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在翻译过程中,往往最大的困难不是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二、双关语字幕翻译处理

双关语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利用词的多义或同音条件,有意地使语句具有双重或多重含义。双关语言在此而意在彼,委婉含蓄,使语言表达更加生动有趣,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影视剧中双关语的翻译一直是影响字幕翻译的难点,甚至有人认为“语言中的幽默语与双关语几乎是不可译的。”[2](刘宓庆, 1998)如第八季第十三集开始处,莫妮卡刚洗完澡走出来,身心颇为舒畅地向钱德勒打招呼:

Monica:Hi.

Chandler: Are you…? Are you high? (你…你磕嗨了吗?)

Monica: I just had the most amazing bath. (我刚刚泡了一个超舒服的澡。)

看到莫妮卡舒服的表情,钱德勒用high和hi的谐音形成双关语。译文“磕嗨”指吸食不良药物使人处于过度兴奋状态,不如将其译为“你…你很high吗?”目的语观众对high非常了解,又与hi谐音双关,幽默不减,文化元素纯粹干净。

三、专有名词的翻译与处理

专有名词基本上是指称人、地方、月份、星期、节日和报刊等的名词,也包括组织机构名、书名、电影片名和商标名等等。一般说来,专有名词不具备普通名词形态上的特征,没有冠词的对比,也没有数和格的变化[3](伦道夫﹒夸克,1992)。在现实翻译过程中,译者采用较多的翻译方法是表意法和谐音法。无论采取哪种翻译策略,影视字幕翻译都要以目的语观众获得相同或相似的体会为出发点,《老友记》中经常出现的“one Mississippi,two Mississippi,three Mississippi…”如果直译为“一个密西西比,两个密西西比……”等就会使中国观众大跌眼镜。欧美电视剧在中国的观众主要为年轻人,他们普遍具有相应的英语知识,译为“一只羊,两只羊……”,更为中国观众所接受,达到与源语言相同的幽默效果。

在充分肯定情境喜剧《老友记》翻译的基础上,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差异,字幕翻译的相关策略和技巧仍需要深入研究。“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不可能永远只遵循一种原则或采用一种方法。”(郭建中,2000)字幕翻译作为源语言文本和目的语文本同时出现的翻译形式,在受到源文本制约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受到时间空间等形式规范的制约。但是译者应该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影视剧的翻译必须以目的语观众为中心,力求翻译简洁明了。优秀的字幕翻译应追求字幕与源语言的同步,同意和相同风格,达到音响、画面和视觉效果的完美统一。

参考文献:

[1]刘宓庆.文体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92.

[2]伦道夫﹒夸克.英语语法大全[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391-392.

问题及制约因素 篇7

一、哈尔滨市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服务业总体增速较慢

哈尔滨的服务业总体发展水平较低, 首先与同级别城市进行横向比较, 从服务业产值看, 哈尔滨处于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的下游, 2005年排在全国第11位, 2006年下降到13位, 2007上升到12位, 总体处于较为落后的地位。其次, 与服务业发展较好的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相比, 差距更加明显。2007年, 哈尔滨的人均服务业产值为1.2万元, 在东北地区4个副省级城市中仅比长春高0.09万元, 比大连和沈阳分别低41.2%和47.6%, 比一线发达城市低60%以上, 再次, 从哈尔滨自身发展情况看, 也存在服务业比重虚高的现象, 目前哈尔滨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大约在48%左右, 但仔细观察可以看出, 较高的服务业比重是由于哈尔滨工业发展停滞造成的, 即哈尔滨产业结构的优化水平是与低端生产力相对应的, 这种低端的服务业严重限制了哈尔滨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 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落后

在服务业内部产业结构中, 传统消费型服务业比重较大, 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比重较低, 发展相对滞后, 在“十一五”末期, 哈尔滨市服务业中比重最大的是批发业和零售业, 交通运输、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所占比重也较大, 这些传统服务业在服务业中的比重从2005年开始, 不但没有下降, 反而有所上升。而作为现代服务业代表行业的信息服务业、电子商务、金融保险业发展较为缓慢。教育、科技、文化等新兴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 公共服务业改革进展缓慢, 开放度和现代化程度较低。

(三) 政策保障不力

1. 政策环境有待改善。

近些年, 国内很多城市开始把服务业作为战略产业, 在政策上给予了大力扶持。广州、长沙、武汉等城市从各级实际出发, 出台了大批扶植政策, 有力的推动了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 哈尔滨对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服务业发展处于被动地位。目前, 哈尔滨还没有成立服务业发展的综合协调管理部门, 在国家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后, 没有及时制定相应的配套扶植政策, 鼓励支持政策的缺失限制了哈尔滨市服务业的发展。

2. 制度保障不完善。

目前, 哈尔滨还没有生产性服务业新的统计方法, 造成哈尔滨市生产性服务业信息、数据无法实现共享和交换, 给研究决策造成了困难。多数服务业行业协会还没有摆脱政府的束缚, 缺乏与行业内企业的沟通与合作, 无法合理配置资源。金融保险等金融服务业垄断性依然较强, 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融资难问题仍然突出。社会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发展较慢, 企业信用问题时有发生, 金融风险不断加大。

3. 缺乏合理的总体规划。

哈尔滨目前仍然没有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 这就造成政府没有办法有效的配置资源, 例如, 物流业着重基础设施建设, 但对物流需求没有准确预判。哈尔滨的商贸业也因为规划不合理, 出现了许多问题, 老城区商业过于饱和, 新城区商业发展较为落后, 社区商业发展滞后, 农村商业远远落后于城市商业。

4. 利用外资结构有待优化。

近些年, 哈尔滨服务业利用外资的速度明显加快, 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服务业的发展, 但服务业利用外资的行业相对集中, 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商业连锁等行业。作为现代服务业代表的金融业、信息产业、文化产业, 利用外资规模较小。而且较多吸引外资的房地产和商业连锁等行业的布局也较为集中, 主要集中在哈尔滨的中心区域, 造成了这些商业集中地区过度竞争, 不利于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服务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 观念制约

落后的观念和传统的计划经济思想限制了哈尔滨市服务业的发展, 也可以说, 观念因素已经成为哈尔滨市服务业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一些政府部门和政府领导对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的认知程度不够, 不能意识到服务业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作用, 对国家出台“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指出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倡议的认识程度不都, 没有形成哈尔滨市大力发展服务业, 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有利外部环境。

(二) 体制制约

目前, 一些服务业特别是发展潜力巨大, 盈利能力突出的行业还存在着较强的进入壁垒, 垄断现象较为严重, 这就造成这些服务产品供给量较少、价格较高、质量较差的问题, 阻碍了服务业的健康发展。哈尔滨市的服务业种类众多, 点多面广, 分布在众多行业内, 到目前为止, 哈尔滨还没有一个由政府组织的综合服务部门对服务业进行统筹规划和协作交流, 全市服务业缺乏高效的政策引导和行政管理, 信息、旅游、物流等新兴服务产业还没有完善的衡量体系, 影响了这些服务行业的发展。

(三) 空间制约

哈尔滨市的服务业大多集中在松花江南岸, 历史形成的固有的城市空间格局短期难以改变, 中心城区人口和服务业过度集中, 可供服务业发展的空间较小, 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四) 人才制约

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具有明显的知识密集型特点, 因此发展服务业需要大量的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哈尔滨经济环境不够开放, 创业成本较高, 造成自己培养的人才留不住, 外来优秀人才又吸引不来的问题, 人才的短缺已经严重限制了服务业的发展。

三、政策建议

(一) 利用制造业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

哈尔滨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之一, 在装备制造业和重化工业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 具体表现在, 哈尔滨市拥有较强的生产技术基础和产业综合配套能力, 劳动力价格相对较低, 很多发达国家, 已经相继将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工业转移到哈尔滨, 这就为哈尔滨发展服务业创造了巨大的发展空间。而且, 要吸引跨国公司持续在哈尔滨进行工业投资, 就必须发展工业生产需要的服务业, 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 事实上,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升级, 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已经跳出制造业成为独立的行业, 并开始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制造业本身的发展就为服务业创造了大量的需求和投资空间, 部分工业企业将模具设计、软件设计、广告设计等业务交给服务行业企业经营, 专注于核心产品的生产, 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随着越来越多制造业企业将非核心业务交给服务业部门经营, 必将极大促进哈尔滨市服务业的发展。

(二) 建立服务业集聚区

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 产业集聚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哈尔滨区位优势明显, 为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国内一些经济发达地区已经开始利用集聚模式发展服务业, 如上海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 上海利用服务业集聚区实现了集约化、生态化的发展模式, 突出了集聚区的商务功能, 到2010年, 上海已经建成20个内部规划合理、行业协调的服务业集聚区。这些点状的服务业集聚区通过产业链彼此相连, 使上海的服务业整体辐射能力进一步加强, 2010年上海服务业集聚区实现产值占全市服务业产值的一半以上, 达到4000亿元以上。服务业集聚区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服务业集聚区的集聚效应会产生微型CBD的作用, 集聚区以龙头企业、品牌企业为核心可以吸引更多的企业, 全方位提高集聚区的商业品质。其次, 在空间形态上, 服务业集聚区可以发展成为经济增长极, 当聚居区达到一定数量后, 这些增长极就会通过信息和交通实现互联, 形成经济增长的网状结构, 极大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各服务业集聚区都有自己的特色, 形成互相依赖、互相促进的有利局面。哈尔滨目前还没有形成这种服务业集聚区, 因此应借鉴发达城市的成功经验, 逐步建立和完善具有自己特色的服务业集聚区, 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

(三) 吸引FDI拉动服务业发展

哈尔滨对外开发程度整体不高, 导致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发展滞后, 我们虽然引进了一些国外的制造业企业, 但吸收国外服务业投资的规模较小。总体看, 哈尔滨市已经具备了承接国外服务业投资的条件, 良好的制造业基础和庞大的市场需求, 对外资服务业企业的吸引力在逐渐增大, 就目前而言, 哈尔滨要积极承接国际服务离岸外包, 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 在数据处理、技术研发、售后服务等领域吸引国外投资, 并积极引进国外服务业的新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 促进服务业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郑吉昌, 夏晴.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分工的深化[J].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5 (2) :13-15

[2]裴长洪.我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经验与理论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0 (l) :5-15

[3]孙永波.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 2009 (3) :68-70

问题及制约因素 篇8

1 台州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

台州地处浙江沿海地区, 全市总人口594.04万人, 其中农业人口485.32万人, 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只有12.51万hm2, 人均耕地不足0.03hm2, 土地细碎化严重。近几年来随着工业化的推进, 台州市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 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经营。

1.1 流转总量不断提高

台州农地流转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 不过面积较小, 至1995年仅有0.32万hm2;之后伴随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而扩大。2002年, 台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健全农用地经营权流转机制的若干意见》, 全市流转面积猛增至2.07万hm2, 之后农地流转规模迅速扩展, 截止到2014年, 台州农地流转面积达到6.16万hm2, 比2002年增加4.09万hm2, 年均增加0.41万hm2, 年均增长20%;农地流转率, 即农地流转面积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的比例达到49%, 居浙江省前列。

1.2 流入主体相对集中

台州农地流入主体比较集中, 大约占56%的土地在农户之间流转, 这些转入土地的家庭经营农户, 不少是为了帮助亲朋好友, 也有些是善于经营农业, 在转入土地后获得了一定的规模经营效益。其次, 农民专业合作社也是农地流入主要对象, 台州有1.88万hm2土地流向了农民专业合作社, 约占土地流转面积的30%。台州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源地, 农户相互合作, 组成合作社, 并把自己承包地流转给该主体, 由该主体统一生产与经营, 改变农业粗放经营, 效率低下的状况。剩下的流转土地大约有4%流向企业, 成为企业农产品加工生产基地。

1.3 转出意愿强烈

台州土地流转规模较大, 农村土地流转率高于全省七个百分点, 不仅如此, 在调查中有95%的调查对象对于“如果租金合适你是否愿意流转土地”一题, 都选择愿意这一项, 可以看出台州台州农户土地流转的意愿强烈。台州各地农民尤其是经济发达、非农产业发达地区的农民对土地流转具有正确的认识, 在流转过程中表现为比较积极, 在随机调查的农户中有62%都已经进行了少量或全部土地流转。这说明了台州农村土地流转的供给非常充裕, 也给台州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1.4 流转形式多种多样

台州农地流转以转包、出租为主, 还有股份合作、转让、互换以及季节性流转、再流转等多种形式。转包是农户将自己承包地部分或者全部经营权, 以一定期限转给同一集体经济组织的其他农户从事农业生产经营。全市有3.21万hm2土地是以转包方式流转的, 占所有流转总面积的52%。其次是出租, 约占总流转土地面积的40%左右, 即农户将自己承包地部分或者全部经营权, 以一定期限, 租赁给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其他主体。第三种是股份合作。农户将自己承包地经营权作为股份, 入股农业股份公司或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按照股份所占比例, 分享发展成果与承担风险, 大概占了3%。剩下少数的农地是通过转让及互换方式流转的。

2 台州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

得益于私营经济的高度发展, 台州农村劳动力转移较快, 农村家庭非农收入比例大幅增加, 农户流转的意愿强烈, 行为积极。但是在当前已经实现的土地流转中, 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将对进一步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带来隐患。

2.1 土地流转不够规范

在台州, 农村劳动力到附近工厂就业相对比较容易, 打工收入也大大高于农业生产的收入, 因此农户对于土地流转的收益并不在意, 对于土地流转中自己的权益并不重视。被调查农户中约占85%的土地流转行为都是自发的, 流转对象多数是亲戚、熟人等村组内近邻的农户, 尽管调查中农户都认为应该签订流转合同, 但在实践中自发流转基本以口头协议为主, 没有书面合同, 对转出后土地的使用情况、转出的年限、甚至流转的费用都没有详细的约定, 土地流转对转出和转入双方都缺少相应的约束。据统计, 全市已签订土地流转合同21.83万份, 涉及的流转面积3.33万hm2, 仅占流转总面积的51.16%, 近半数的土地流转面积未签订规范的合同。

2.2 土地流转期限较短

全市6.51万hm2流转土地中, 流转期限在5年以下的农地面积4.73万hm2, 占总流转面积的72.6%;流转期限在5年以上的农地面积1.92万hm2, 仅占流转总面积的27.4%。流转期限短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转入的积极性, 影响了农业经营主体对土地的投入, 影响了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因为经营主体前三年需要对土地改造、基础设施建设等进行投入, 三年以后才开始产生收益, 所以大部分经营主体只会考虑转入期限10年以上的土地, 否则无法带来经济效益。例如, 黄岩西乡果蔬科技专业合作社在白石高山蔬菜基地通水修路, 建设了喷灌、滴灌等先进设施, 但5年流转期限一到, 村里将土地承包给了别人, 西乡合作社不得不撤出土地, 另谋出路。

2.3 土地流转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台州已全面建立县乡两级土地流转服务组织, 2466个村已经成立土地流转服务组织或确定信息员。各乡镇 (街道) 土地流转服务中心配备负责专员, 开展土地流转供求登记、信息发布、土地评估等服务工作, 但是全市通过各级流转服务组织流转的土地1.24万hm2, 仅占流转总面积的18.9%。多数的土地流转中心尚没有足够的人手开展信息宣传、政策宣讲等各类服务, 因此农户对各级土地流转中心的作用缺少认识。根据调查结果, 转出农户对农村土地流转中政府的服务体系不了解。76%的人认为政府在面前土地流转中提供的服务一般, 少数人认为不完善。对于土地流转双方发生的纠纷, 有80%选择了双方协商, 只有20%选择找村委会或者提起诉讼。

2.4 土地规模经营有待进一步提高

规模经营能够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增强农业生产效率, 进而增强农业竞争力。由于台州人多地少, 土地细碎化非常严重, 虽然土地流转总量较大, 但是流转后实现适度规模经营的土地还有待提升。截止到2013年底, 全市适度规模经营 (0.67hm2以上) 面积4.36万hm2, 只占流转面积67%。尤其是台州农村大量土地属于自发在熟人亲戚间流转, 这种操作方式限制了土地的规模经营。在黄岩区屿头乡, 人均土地不到0.03hm2, 即使接收了不少亲戚的土地, 大多数农户的农业生产依然没有达到适度规模。

3 制约农村土地流转的因素分析

3.1 非农就业水平

台州各县市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 路桥、温岭、玉环等经济发达地区, 非农就业水平较高, 土地流转规模大, 农户流转的意愿更强烈。路桥螺洋街道上倪村, 有耕地面积30多hm2, 全村人口约980人, 是远近闻名的鞋帽专业村, 该村从事鞋帽生产加工的个体企业近100余家, 年产值达3亿元, 大多数村民都从事鞋帽的生产和销售。高非农就业水平带来了高比例的农地流转, 该村目前80%以上的土地都实现了流转, 不少农户把农地随意送给亲戚甚至外来人员耕种。据了解当地企业用工工资普遍在每月3000元左右, 务工收入与农业收入的巨大差距, 使得农民土地流转的意愿非常强烈。而相反, 在仙居、天台等地, 工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 企业数量少, 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率低, 仍靠土地赖以生存, 较强的土地保障功能使得农民土地流转意愿较弱。

3.2 土地产权问题

农地流转的前提是清晰的产权制度。目前我国的土地制度实行的是集体土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开, 这种产权主体的多元化特征, 使得农民对自己拥有的土地产权模糊, 对土地所有权归集体和自己拥有的经营权无法认识到位。不少农户担心流转后丧失产权以至于不愿流转或者不愿意长期流转。尽管多数地方非农产业收入占80%以上且比较稳定, 农民依然担心, 一旦农地流转, 则自己在某一天回到村庄生活时将失去承包地的耕种权。另一方面, 随着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用益物权进一步明确, 经济较发达地区的农民对土地征收的期望值较高, 担心因土地流转而导致土地征用补偿权益的丧失。这种土地产权制度认识的不到位, 一定程度了影响了农村土地的流转。

3.3 农地需求相对不足

台州农村土地流出意愿较强, 另一方面对农地需求却相对不足, 缺少高素质的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农、工、商企业进入农村。在路桥、温岭、黄岩等地, 由于土地的不连片和不规则, 出现有田没人种、有地无人要现象。在一些山区, 由于区位条件、劳动力、基础设施条件等各种因素的制约, 农、工、商企业不愿进入, 农村的土地流转、规模经营相对比较缓慢。同时由于非农收入水平和农业生产收入之间的巨大差异, 使得多数当地高素质的农民对农业生产缺少热情。政府对土地流转信息发布不及时、对外招商引资力度不足、农业经营主体少等, 使得对农地需求相对不足, 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农地流转的规模。

3.4 土地流转市场不健全

尽管台州已经建立了三级土地流转服务体系, 规范和完善了土地流转的程序, 建立了土地流转调解机制, 但在多数的土地流转中, 是由土地转入方自行约谈农户, 商谈流转权责来实现的, 流转中介的缺少降低了转入农户的积极性。再者, 目前台州80%以上的土地都是自发流转于具有血缘和地缘关系的熟人之间, 流转以“口头协议”为主, 给双方带来了纠纷隐患。第三农村流转信息传播渠道少且慢, 使得“想要流出的找不到接收人, 想要转入的找不到农地”。土地流转市场和乡村服务组织的缺失, 导致土地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流转价格不合理等问题, 严重制约了流转的规模和速度。

3.5 基层组织换届选举遗留问题

台州经济发达, 非农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高, 使得农地流转价格与农民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较弱, 影响农民流转行为的因素更多在社会关系层面。在与各地乡镇和村级干部访谈中, 都提到了基层换届选举带来的影响农户流转意愿和行为的问题。在临海市白水洋镇, 约66.67hm2的柑橘园由于中间少数地块农户不愿流转, 造成转入农户需要在沟渠等基础设施建设上加大投入成本, 最后未能实现流转。究其原因, 是由于基层换届选举过程中产生个人恩怨, 使得农户对村干部引入的经营主体出现抗拒, 而这种现象在台州各地土地流转过程中普遍发生。

4 促进农村土地流转的建议

农地流转已经激活了台州近一半农地生产要素, 为农业规模经营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大幅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如何解决农地流转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如何加快剩余农地的流转, 如何保障农地流转双方权益, 各级政府还需要做得更多。

4.1 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 促进非农就业水平的提高

非农就业水平和非农收入水平是影响农户土地流转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 要大力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空间, 多渠道、多途径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出去, 创造农村土地流转的基础。要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训, 提高农民就业的技能, 提高农民从事非农产业的竞争能力。

4.2 发展农业经营主体, 增加农地需求

农地流转后需要高素质的农业经营主体, 开展现代化农业生产。因此要培育有一定建设能力的农户, 提升其适度规模经营的能力, 使之成为种植专业大户和股份合作农场;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分布广泛的优势, 增强农地转入及建设能力, 使之成为农地流转赖以依托的受让主体;引入具有资金等优势的工商企业和返乡农民, 积极指导, 使之成为生产高附加值农产品的农地流转主体。

4.3 培育流转中介组织,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目前土地流转中, 一边是政府主导的土地流转, 另一边是大规模的自发流转, 这两种都无法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高效和有序流转, 前者是土地流转的政府失灵, 后者则是市场失灵。因此, 要改变目前土地流转以自发为主的不规范流转行为, 培育土地流转的中介组织,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 为农地流转提高信息传递、土地评估、土地保险、法律咨询等服务, 使得农地流转向市场化、有序化转变, 从而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高效、快捷的土地流转机制。

4.4 加强农村土地流转后的监管

流转后土地如何使用是转出农户关心的问题, 也是当前土地流转纠纷的焦点, 而农户自身却无法实现监督管理, 一旦土地被过度建设利用, 则农户无法保障自身的权益。另一方面, 由于从事经济作物生产的经济效益远远高于粮食生产的收益, 在调查的农业经营主体中, 约90%主体对流转后土地实行非粮化经营, 甚至在仙居等地出现土地流转后的非农化经营, 这导致了转出农户对以后收回土地状况的担忧, 而从长远看, 这也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了危机。因此, 政府需要对流转后的土地使用情况进行管理和监控, 引导和鼓励规模经营的土地向着粮食生产发展。

摘要:在台州农村土地流转意愿和行为问卷调查基础上, 结合对台州9个县市区十多家规模经营主体和部分乡镇基层干部的访谈, 发现经济发达地区农户土地流转意愿非常强烈, 但当前农村土地流转自发无序现象普遍。在分析非农就业水平、产权问题、农地需求不足、流转市场不健全等因素对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和阻碍的基础上, 提出了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育农业规模经营主体、鼓励建立土地流转中介组织等促进农村土地有序流转的建议。

关键词:台州,土地流转,问题,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刘莉君.农村土地流转的国内外研究综述[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 2013 (1) .

[2]席景奇.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及路径选择[J].学术论坛, 2013 (2) .

[3]卞琦娟.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 2011.

[4]赵光, 李放.非农就业、社会保障与农户土地转出—基于30镇49村476个农民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环境, 2012 (10) .

[5]赖丽华.乡村治理视域下的农村土地流转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 2013 (7) .

问题及制约因素 篇9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 我省把粮食产后处理作为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来抓, 通过采取有效措施, 使粮食干燥与储存的条件逐步得到改善。一是公路晒粮现象逐渐减少。由于各类联合收获机逐年增加, 性能不断改善, 基本可以保证粮食适时晚收对机械的需求, 尤其是小麦适时晚收后可直接入库, 公路晒粮现象越来越少。二是粮食干燥机械不断增加。仅今年上半年, 就有30个种粮大户新购置39台谷物类干燥机, 全省拥有各类谷物干燥机械728台, 粮食干燥能力达5万吨/天。三是种粮大户干燥需求日趋旺盛。随着土地流转进程的加快, 粮食种植大户越来越多, 面积越来越大。目前, 全省土地流转面积达1808万亩, 占总耕地面积的19.56%。种粮大户对干燥机械需求越来越旺盛。四是粮食仓储条件逐步改善。全省有效粮库仓容2165万吨, 其中国有粮库仓容1123万吨。中储粮库、省属粮库和粮食流通经营主体新建的粮食周转库, 都配备有较先进的风干设备。

在粮食干燥与储存方面, 我省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 阻碍着粮食产后处理加工工作的有效进展:

(一) 产后处理不科学, 粮食损失较大。

据调查测算, 我省因晾晒不及时、晾晒不当、储存方式不合理等因素, 造成粮食虫害、鼠害、霉变、发芽, 每年损失粮食5%左右, 全省大约损失粮食45亿斤。特别是公路晾晒粮食, 存在着天气、人工、晾晒场地等许多难以掌控的因素, 轻者造成粮食品质下降, 重者发生霉变腐烂、带来较大损失, 不仅直接导致道路交通事故频发, 而且还容易导致粮食二次污染。

(二) 重视程度不高,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各地普遍把工作重心和项目资金放在了粮食的产前、产中环节, 忽视了粮食的产后处理, 特别是粮食干燥环节的重视, 地区之间在推广干燥机械设备方面也很不平衡。东部地区由于经济基础较好, 在推进粮食干燥机械化、建设现代仓储设施方面起步早、力度大、发展快, 有的已建成区域性的粮食干燥服务中心;而菏泽、聊城、德州、济宁等粮食主产区在粮食干燥与仓储方面, 发展迟缓, 制约了土地规模化种植和粮食生产。

(三) 机械研发生产滞后, 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我省是农机使用大省, 也是农机制造大省, 全省规模以上农机企业近千家, 销售收入过千亿元, 产值、收入、利税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但是在粮食干燥机械设备的研发与制造方面, 还处于起步阶段, 未形成具有核心领先技术的自主品牌。全国干燥机械生产企业约500家, 我省不到10家。目前在我省销售推广的外地企业生产的粮食干燥机械设备, 与我省的粮食干燥市场需求差距较大。因此, 我省在机械设备研发生产方面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四) 市场主体培育乏力, 经营效益不明显。

目前从事粮食干燥业务的市场主体不足, 特别是与周边省份相比, 我省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主体。虽然我省各类农民合作社发展速度较快, 目前总量已近10万家, 其中仅农机合作社就有5000多家, 但是从事粮食干燥业务的只有150家左右。

(五) 政策不配套, 用地难、融资难问题突出。

虽然近年来国家和省出台了很好的政策, 把粮食的晾晒、干燥、仓储用地, 列入农业附属设施用地范围, 并明确提出了用地规模, 但是在基层, 由于受用地指标和用地规划的限制, 农民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的粮食晾晒场地难以解决, 干燥设备和粮仓的用地难以审批。同时, 由于农民合作社和种粮大户资本积累十分有限, 加上前期在流转土地、购买农资等方面的生产性投资较多, 所以在粮食干燥与仓储方面的筹资困难, 直接制约了干燥机械等较大型农业机械产品的发展。

二、对策建议

(一) 努力扩大粮食适时晚收面积。

我省广大农民越来越认识到粮食适时晚收带来的省工、省时、省力等好处;小麦、玉米收获时期降水量较少, 气候条件较有利于推广粮食适时晚收;先进的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大量普及, 可满足粮食适时晚收需求。为此, 就扩大粮食适时晚收面积提出如下对策:

1. 进一步保障收获机械供应。

目前, 尽管我省小麦、玉米联合收获机保有量已经分别达到15.7万台、8.4万台, 但是还不能充分满足粮食晚收的需要。国家要继续加大小麦、玉米收获机的购置补贴力度, 加快完成全省小麦、玉米收获机的更新换代, 达到量足、质优、高效的要求。

2. 进一步提高机械使用效率。

在三夏、三秋农机化生产工作中, 农机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 科学调度、合理配置收获机械资源, 并根据天气变化和小麦、玉米作物成熟情况, 以及不同地区粮食适期晚收的时间差, 调节机械余缺。同时, 以全省5000家农机合作社为主, 开展省内跨区作业和订单作业, 提高收获机的使用效率和效益, 从机械方面充分保证粮食适时晚收, 充分保障粮食收获“不落地”。

3. 进一步加强粮食新品种培育。

育种科研单位要加快培育中早熟且产量高的小麦、玉米新品种, 要培育生长期比济麦22等颖壳抱粒紧、不疏松、损失率低、便于机械化收获的小麦新品种;培育出高产优质、生长期短、抗倒伏、后期脱水快的玉米新品种。

4. 进一步促进农机农艺结合。

农业、农机部门要组织有关专家强化粮食适时晚收技术宣传, 共同确定粮食最佳收播时间, 掌握好粮食收获时间节点和水分点, 制定作业规范, 统一种植标准和收获模式, 共同开展业务培训和技术指导, 促进良种、良法、良机相配套, 农机、农艺相融合, 为粮食晚收夯实基础。

(二) 有效解决农民粮食晾晒问题。

目前我省还有相当一部分农民习惯在小麦蜡熟期收获, 这个时期收获的小麦麦粒皮薄、蛋白质含量高, 但含水量较大, 一般在17%左右, 必须晾晒或干燥后方能储存;玉米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为30~40%, 也需要晾晒风干。

建议从农村实际情况出发, 多渠道、多方式解决农民无处晒粮难题。对于普通农户, 应加大宣传力度, 引导他们利用自家院落、房顶等进行晾晒, 可利用承包地建设简易的晾晒场, 将耕地平整压实后晾晒、囤放粮食。粮食晾晒、囤放完毕, 再对晾晒场地进行耕起, 错季种植相应的粮食或蔬菜。为节约土地, 不提倡建设永久性晾晒场。

由于夏季、秋季晒粮时间不长且相对集中, 因此可充分利用乡村现有已经硬化的厂房大院、空置场地等, 规划出一片区域专门用于晒粮、囤粮, 非常时期也可动员学校、企业、机关将空闲场地供附近农民晒粮。同时, 在新农村文化体育场地建设中要考虑粮食晾晒问题, 做到既可满足村民文体活动需要, 又可用作粮食晾晒。

(三) 积极推进粮食干燥机械化。

尽管我省小麦、玉米收获时节多处于干旱少雨季节, 但是个别年份遇上连续阴雨天气, 也会给粮食生产带来灾害性影响, 而干燥机械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战略储备措施。

1. 进一步加大干燥设备研发力度。

要搞好统筹规划和整体设计, 有效整合产学研、管推用等各方面社会资源, 选准路径, 完善机制, 加强技术研发攻关, 尽快开发一批使用可靠、节能环保、经济适用的通用机型。研发中, 要从我省粮食干燥的实际需要出发, 坚持收获与干燥相结合、分散干燥与集中干燥相结合、固定干燥与移动干燥相结合, 根据不同区域能源条件、不同粮食干燥方式, 科学合理确定煤、电、油、秸秆、太阳能等能源, 尽可能利用现有的自然光风、秸秆资源, 减少干燥成本投入, 促进能源资源循环利用, 确保可持续发展。对研发粮食干燥机械设备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 要在项目资金安排上重点倾斜;对致力于研发生产粮食干燥机械设备的农机企业, 要在税收减免、贷款融资等方面给予优惠;对我省研发出的粮食干燥机械, 努力培植我省粮食干燥机械设备生产龙头企业, 打造山东干燥机械名牌产品, 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

2. 积极开展干燥设备示范推广。

把粮食干燥纳入全省农机创新示范工程, 根据我省不同地区粮食种植情况和经济状况, 采用召开现场会和观摩会、举办培训班等形式, 对现有的干燥机型, 搞好选型和示范, 推广适合我省粮食干燥需求的装备设施, 满足低温优质干燥、常规食用干燥和抗灾抢烘的多样化需求;在每个粮食种植大县建立粮食干燥示范基地或示范区, 在每个粮食种植大乡 (镇) 建立若干区域性粮食干燥服务中心, 努力提高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 为全省提供一批可看、可学、可复制的典型和样板。

3. 努力提高现有干燥设备利用率。

调查了解到, 中储粮山东分公司今年上马8台烘干能力为2500吨/天的粮食干燥机械, 这些干燥设施分布在临沂、菏泽、聊城等粮食主产区, 并且紧靠大型饲料厂, 以干燥玉米为主, 今年秋季就可投入运行;日照、临沂、烟台、威海等地的花生产品出口企业以及潍坊、烟台等地的果蔬产品加工企业, 也都拥有相应的干燥机械, 有的可干燥粮食。地方政府要将社会各界拥有的各类干燥机械登记造册, 在粮食收获季节遭遇连阴雨天气时, 立即启动预案, 充分发挥社会干燥设备资源的战略储备作用。

4. 全面提高干燥设备购置和作业补贴。

进一步加大粮食干燥机械补贴力度, 提高干燥机械补贴比例, 鼓励有条件的市、县对干燥机械实行累加补贴, 在补贴主要粮食干燥机械的同时, 把附属机械设备也纳入补贴目录, 拓展粮食干燥设备购置补贴范围, 解决农民“买不起”机械的问题。

5. 有效保障机械干燥建设用地。

国土部门要对符合设施农用地条件的粮食干燥设备及库房用地, 按照农用地标准及时审核解决;对属于建设用地的, 采取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盘活农村闲置及低效用地等方式统筹解决, 及时办理审核手续。城乡建设部门要将粮食干燥用地纳入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和乡村规划, 给予优先考虑。

6. 大力加强市场机制研究和主体培育。

坚持市场主导, 充分发挥市场在粮食干燥机械设备研发推广资源配置方面的决定性作用。根据各地粮食种植面积和农民需求, 做好前期调查, 搞好科学规划, 进行合理布点, 探索粮食干燥最佳服务半径, 减少粮食运输成本, 防止一哄而上, 造成干燥机械重复购置浪费。

(四) 进一步改善粮食储存条件。

改善粮食储存条件有利于减少粮食损失、保障粮食安全, 抵御市场风险、增加经济收入。为此, 提出如下建议:

1. 改善农民口粮储存条件。

继续实施农户科学储粮工程, 按照“政府引导、农户自愿、共同出资”的原则, 引导农户建设简易储粮仓、自然通风仓、彩钢板组合储粮仓等“小粮仓”, 农民合作社、种粮大户建设小型粮食仓储设施, 购置新型储粮装具, 改善农民口粮储存条件。

2. 充分利用现有仓储资源。

要充分挖掘全省粮食仓容潜力, 整合利用现有的仓储资源, 鼓励国有储粮企业承担社会责任, 利用闲置的仓储资源, 为周边种粮农户提供仓储服务。

3. 支持培育新的储粮经营主体。

通过出台优惠政策, 鼓励和支持农业龙头企业、其他社会资本、工商资本投资经营粮食储存业务;鼓励和支持粮食储备企业、粮食加工企业、粮食经销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的农民合作社和种粮大户, 实行粮食订单干燥和订单储存, 成为“粮食银行”, 探索粮食产后统一烘干、加工、储存、销售的经营模式;县级政府有关部门要把粮食周转库房, 作为建设饲料厂、糖厂等粮食吞吐大户的必备条件提出要求。

4. 探索实施储粮专项补贴。

林权流转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篇10

关键词:林权流转,特点,制约因素,对策

2003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之后,林地确权到户的政策要求成片的集体林地按物理分割的方式分到每家每户,农户的林地权利逐步物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农户林业生产的积极性。但与此同时,农村集体林地细碎化、分散化经营的情况伴随而生,为了使林业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发展,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在政策导向上对林地流转进行了支持和鼓励,在大部分林权改革热点地区建立了专门的林权流转中心,为林权流转创造条件。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林权流转,但我国大部分地区集体林权流转依然不顺畅。

林权实现有效的流转是解决林地资源细碎化经营、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对制约我国林权流转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究刻不容缓。本研究正是着眼于此,结合大量学者的研究结果,基于我国林权流转的现状及特点,对当前制约我国林权流转的因素进行分析和述评。

1 林权流转的特点

1.1 流转主体多元化

在我国林权改革初期,农户之间私下的林权流转现象已经出现,发展至今林权流转已经逐渐开始市场化,林权流转也由单一主体变为多主体[1,2,3,4]。

从林权转出主体方面看,在林权改革之前,林地归集体所有,单个农户无权对集体林地做出支配,林权的转出主体相对单一,大部分为村集体以及其他村民组织。林权改革之后,尤其是在2004—2007年,确权到户的工作逐步完成,随着大部分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赋予农户,林权流转出让主体由原来单一的村集体组织转变为有村集体、村民小组、各种形式的联营及个体农户等多主体[2,4]。

从林权转入主体方面看,在林权改革之前,由于部分政策的限制,林权转入方以林场、采育场、林业企业等国有单位为主。在林权改革之后,由于政策放开,政府鼓励林权的市场化发展,转入主体由原来单一的国有对象转变为多种社会经济组织,作为自然人可以是本村或其他村落农户,作为法人可以是国有企事业单位、私有林业企业等[1,2]。

1.2 流转形式和方式多样化

林权交易内容与形式的丰富程度与产权市场的成熟度密切相关,许多研究表明,林权改革后,林业产权逐步细分到各家各户,林权流转市场条件初步形成,流转趋于活跃,流转形式多样化,市场选择手段也开始丰富[2,5,6]。

林权流转的形式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类。谢屹在研究林地林木流转问题时指出,当前集体林地林木流转已出现多种形式,可按照流转权属、是否保留流转后林地的收益权、流转标的等标准划分[1]。另外,林木流转按照是否已经办理采伐证,可分为活立木转让和采伐证转让[2,6]。多样化的流转形式促生了多种流转手段,不保留林地收益权的林地使用权流转一般采取转让、租赁、拍卖、招标等形式;保留一定收益权的林地使用权流转一般采取股份合作、转包或者协议的形式。

1.3 林权流转趋势逐渐放缓

林权流转在根本上是资源要素流动和重新配置的过程,能够反映一个地区林业经营的活性,福建和江西2个省是新一轮林权改革的试点地区,集体林地确权工作完成得比较彻底,这2个区域的集体林权流转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国林权流转的总体趋势。

林权流转方式按照交易的公开程度可划分为私下流转和公开流转,私下流转无从统计,就公开流转部分,不少学者研究发现,林权改革之后南方集体林区林权流转趋势下降。曾华锋、聂影分析了2005—2007年福建省永安县林业要素市场的林权流转数据,认为林地流转发生的频率不高[7]。刘祖军在对福建省集体林权流转的实证研究中发现,从2005—2009年福建三明、沙县等地区,林权交易次数和交易面积均呈现逐年递减的趋势[2]。谢屹指出江西省林地与耕地流转相比,林地流转发生率较低,江西省集体林木林地流转尚不活跃[1]。宋娟在对江西省林权流转问题的研究中,得出了林权转效率低、林权流转的收益不合理的结论[8]。综合大部分学者的观点,我国大部分地区林权流转发生率偏低,林权流转速度放缓,部分地区呈现萎缩的趋势。

2 林权流转制约因素

2.1 产权关系界定不清

多数学者认为农村林地产权主体不明晰,是导致集体林地诸多问题的罪魁祸首。我国集体林地基本制度是所有权归集体所有,使用权归承包家庭所有。集体所有权是高度抽象的,谁能够处分集体共同拥有的林地,不同的法律对这个集体有不同的定义。但是当前,林地的所有权并不是林权流转的主要内容,林地的经营权、林木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才是林权流转的主要标的,这些权利在林权改革之后,主体是非常明确的。因此,在林业产权问题上的主体不明确之说并不是影响林权流转的主要原因。

在产权主体明确的情况下,林权流转过程中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产权结构中所包含的各个权属之间的界限不明确。黄和亮指出完善集体土地产权制度,着力点不在于明确产权主体,应该在规范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内涵和外延、所有权和使用权的关系上[9]。聂影提出我国集体林地产权关系界定不清严重影响林地流转市场化的进程。主要包括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界定不清以及林地使用者之间产权关系界定不清[6]。另一些学者等发现在林权流转中,多主体争夺集体林地所有权行使代表身份、同一林地上的多种使用权关系不清、集体林地使用权与行政管理权冲突等林地权属问题比较普遍[10,11,12]。这些研究进一步反映了我国在林业产权立法中关于各种权能关系上界定不清晰的问题。

2.2 信息不对称

在林权流转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出现了炒卖、倒卖林权的现象。谢彦明等在对云南省林权流转调研中发现,农户在林权流转中对相关的政策信息以及对林地、林木资源的市场价格行情知之甚少,信息的不对称导致农户在林权流转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13]。姚星期等则进一步研究了林权交易中的信息问题,提出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成本会长期存在于林权交易中,解决林权交易中的信息问题是阶段性的[14]。

当前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搭建林权流转的信息平台,以解决林权流转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随着林权流转的逐步推进,林权流转信息透明化是一个基本趋势,林权流转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会逐渐消失,加速该进程的关键在于对政府对农户的宣传和正确引导,另外林权交易中介组织的发展也是促进林权流转顺利进行的关键。

2.3 交易成本较高

交易成本较高也是抑制林权流转的原因之一,对此进行研究的学者较少。郭志勤等提出目前我国林权交易成本的本质是林权改革中新旧制度交替产生的“摩擦成本”[15]。另外,姚星期等和冷清波分别基于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和博弈分析理论对林权交易进行分析,认为林权交易成本较大是阻碍我国林权交易市场活跃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出对林权交易市场组织以及交换媒介的创新是降低交易成本的长久之计[16,17]。

笔者认为,林权交易市场条件不成熟是导致林权交易成本偏高的主要原因。林权交易的实质是森林资源产权变更的一个过程。首先从林业产权范围的界定上,我国缺乏一个详细明确的规定,而市场化运作的前提就是产权清晰,在产权不明晰的情况下,林权交易会产生一部分法律成本;其次是林权交易的定价成本,目前我国缺乏专业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没有统一的评估标准,评估成本较高也是林权交易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另外对整个林权交易市场来说,缺乏一个专门的规范林权流转的制度安排,不合法的私下流转大量存在,这样就会增加林权流转后的维护成本。

2.4 制度供给不足

在林权流转过程中,制度的供不应求是林权流转不顺畅的关键因素之一。许多学者从多角度对林权流转制度进行了探讨。此类研究主要围绕林权流转法律依据不足、监管机制缺失、以及各法律政策的协调性不足等几个方面进行。

从法律依据角度看,杜国民等在林权流转方面的规范性文件不足,林权流转法律依据不明,农村土地实际产权制度供给滞后于潜在的制度需求[18,19]。王世进等指出《森林法》对集体林权流转形式的规定与其他法律、政策规定不一致[20]。从林权流转监管角度,贺东航等认为政府监管存在制度上的缺位和盲点,而当前制度安排无法满足林权流转市场化的需要[21]。朱小静汲取福建省南平市林权流转制度有效改革改革的经验,总结出我国林权流转制度在监管制度方面的缺失[22]。从林权流转政策间的协调性角度,邓扶平等认为林地经济私益与生态公益的立法不协调,目前没有专门立法的统一性和针对性来增强林地权属立法的科学性[10]。贺东航等、巩固等提出林权流转制度的协调性不足,部分法律法规与政策条文甚至冲突[21,23]。展洪德也提出林权转让条件过于苛刻,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林权的流转[24]。

笔者认为,目前林权流转所能依据的部分法律法规的时代背景已不能适应当前流转内容多样化形势,在林权流转方面存在很多真空地带,大部分政策条款都过于宏观,缺乏具体的细则,因此有很多规定还需要补充完善。在林权流转程序方面,法律虽然已经作出了相关规定,鲜有人去遵守规定的根本原因不仅仅是监管机制缺失以及法律的强制性不够,而是按法律程序进行林权流转的成本问题。如果制度完备,而遵守制度的成本很高,则会抑制林权的流转以及催生不合法的私下流转。因此,不能只是从完善监管机制单方面去解决林权流转不规范的问题,应该结合林权流转过程所涉及的各个方面去综合考虑如何规范林权流转,监管机制的完善应该在建立已经形成成熟的林权流转市场之后逐步进行。

2.5 配套措施不健全

谢彦明等提出制约林权流转的因素在于森林资源的评估体系未跟上,大多数评估机构缺乏林业评估资质,且评估成本高[13]。赵少毅在其硕士论文中阐述陕西省还未存在专业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林权价格难以达成共识,林木流转出现有价无市或者有市无价的现象[25]。廖元昌在研究云南省德宏州集体林权流转问题中指出缺乏专业的林权流转市场是制约林权流转的原因之一[26]。聂影认为在市场条件下,农民进行林业生产经营面临市场和自然双重风险,2种风险相互交织下,没有完备的风险防范机制,林地有偿流转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而难以进行[6]。

从诸多已有的研究来看,当前我国林权市场无论在产权、定价、交易市场以及风险防范方面都未形成系统。林业产权的市场化运作不是仅有几部法律就能实现的,必须从产权、定价、交易市场等方面进行共同维护,各个方面必须协调一致才能共同促进林权市场交易。在林业产权方面,必须有详细的权属界定;在林权定价方面,必须有统一的森林资源评估体系;在林权流转市场的构建方面,必须要相应的风险防范机制等。

3 对策

3.1 明确林业产权权属范围

当前我国林地存在所有权和使用权之间范围界定不清、林地使用者之间产权关系界定不清、多主体争夺集体林地所有权行使代表身份、同一林地上的多种使用权关系不清、集体林地使用权与行政管理权冲突等林地权属问题。无论是何种交易,产权清晰都是首要条件。从前文的分析中已经知道我国当前林业产权的主体是明确的,而在林权市场化运作的过程中,却引起了诸多的产权纠纷,根本原因不在于林地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等各项权能的法律主体不清,而在于各个权能之间的关系规定不明确。明确林业产权权属范围,就是要对各个权利的内涵和外延做出详细的规定,这是从根源上解决产权问题的关键[27]。

3.2 建立统一森林资源评估标准

有效的价格机制是市场形成的标志,林业产权要实现顺利的交易必须要一个社会公允价格。林业产权的价格不仅仅取决于供求,森林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它具有经济和生态双重效益,具有明显的外部性特征[28]。统一科学的森林资源的评估标准,是林权合理定价的必要条件。当前我国缺乏专业的森林资源评估机构,且评估成本高,导致林权价格难以达成共识,林地林木流转出现无价无市的现象。因此,建立科学统一的森林资源评估标准是林权交易的必要条件。

3.3 出台专门的林权流转管理细则

林权流转法律法规缺乏是当前林权交易体系建设中公认的关键问题,必须根据森林资源特点以及林业产业特征制定详细的、具有较强可操作性的林权流转专门性的法规。从林权主体范围、客体范围、流转方式、流转程序、流转合同规范、流转后的监管等各个方面进行详细的规定,以达到切实规范林权流转行为、保障流转双方利益的目的。

3.4 加强林权流转信息平台建设

上一篇:计算机病毒分析与防范下一篇:体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