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化

2024-05-27

绿色化(精选十篇)

绿色化 篇1

1.1 皮革工业现状

我国是全球皮革生产大国, 制革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 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制革的发明避免了大量动物皮直接丢弃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 是对动物皮料最主要的且最有价值的利用途径之一。除此之外, 由于良好的卫生性能与感官性能, 皮革制品受到大众的青睐, 制革工业的发展给国民经济收入带来了显著的效益。但众所周知, 制革工业是轻化工行业中继造纸工业之后的又一“污染大户”。长期以来, 高消耗低产出, 高污染难治理的特点一直束缚着皮革工业的发展。随着全球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能源危机不断出现以及公众环保意识迅速提高, 我国制革行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制革工业要走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各种资源, 将污染降到最低, 使制革工业实现绿色化。

1.2 制革污染物来源分析

制革污染物主要由以下几个原因产生: (1) 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各工序洗涤废水、浸灰脱毛废水、铬鞣废水和染色加脂废水等造成的液体污染; (2) 原料皮皮屑、肉渣、毛、油脂等废弃物造成的固体污染; (3) 生产过程中使用的酸、碱、盐、鞣剂、各种助剂等大量未完全吸收的皮革化学品造成的污染。

1.3 绿色化学的特点及意义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 在其基础上发展的技术称环境友好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化学的技术和方法, 采用无毒害的原料并在无毒害的条件下进行反应, 以充分利用资源和能源, 提高原料的利用率, 实现“零排放”, 最后生产出环保健康的绿色产品[1]。

1.4 绿色制革基本思路

绿色制革的出发点就是围绕制革工业产生的环境问题, 运用环保绿色的工艺技术或皮化材料减少或治理制革加工过程产生的废物废水。制革过程中要用到大量的化学品, 将无毒害、无污染的绿色化学品运用到制革当中, 可大幅度减少制革的污物量, 达到制革绿色化的目的;制革过程中或产生大量的固液废弃物, 运用高新技术将其循环利用, 也可大大减弱制革对环境的影响。如将皮革废弃物应用在生产生活中:制备生化材料, 生产皮革化工材料, 提取胶原蛋白等。

1.5 绿色制革区别于传统制革的特点

传统制革方式属于粗犷型, 其更注重成本的投入与利润的创造, 忽视了污染给环境带来的压力与人们的健康问题。绿色制革提倡采用无毒害的原料、能源及反应条件, 在生产低耗优质的产品的同时, 实现减少副产品、“零排放”的目标。

2 绿色化学品新技术简介

2.1 纳米技术

现如今纳米技术已成为皮革工业中的一颗耀眼的新星。凭借纳米材料质轻、高韧性、强吸湿性、抗菌性和阻燃性等优点, 纳米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复鞣剂、成革制品整饰以及制革废水处理中, 并将在皮革工业中有更深入的应用前景。如今, 纳米技术在制革的各个工序中的应用都有所成就, 如周建华等人采用无皂乳液聚合技术和溶胶凝胶技术, 合成了纳米二氧化硅改性硅丙无皂乳液, 该涂饰剂具有优良的透水汽性、抗水抗油性等, 是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皮革涂饰材料[2]。石欢欢等人采用原位有机-无机杂化技术将纳米Ti O2引入明胶体系, 制备了纳米Ti O2的改性明胶, 将其应用在合成革后的整理中, 增加了成革的透湿性和抗菌性[3]。

2.2 酶技术

酶有高度的选择性和专一性, 这是其相对于其他化学品的最大优势, 也因此成为了制革行业的新宠。不同功能的酶制剂, 提高其纯度后, 可将其应用在制革过程的若干工序中, 如用酶可保毛脱毛, 去除毁毛带来的污染, 而且效果好, 耗时少。酶制剂可以降解一些皮革废弃物, 所以酶也用可于制革废水废弃物的处理以减小污染。美中不足的是将酶技术用于制革的成本较高, 对酶的专一性要求也高[4]。

2.3 超声波技术

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 在传播过程中可与介质相互作用产生机械效应、热效应、空化效应等。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优点, 将其引入制革工艺当中必定会为绿色制革带来福音。将超声波技术应用在制革工业中可改善产品品质、降低能耗、提高效率、节约资金, 并能有效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量, 为传统皮革加工业开辟了新的途径。吴海萍等人运用超声波将多组分加脂剂进行分散, 可使乳液颗粒减小, 从而增强加脂剂的使用性能[5]。

除了上述技术之外, 超临界流体技术、膜分离技术等都在制革绿色化的改进中有着或多或少的应用。高新技术通常具有高效、节能、环保、健康的优势, 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引入到制革生产中来加快制革行业的绿色化, 在能源短缺、环境恶化的今天有着非凡的意义。

3 绿色化制革技术

3.1 高吸收铬鞣技术

我国是贫铬国家, 铬资源非常有限, 提高成革的单位耗铬量、铬的利用率并减少鞣制过程中铬的排放量对制革行业的绿色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不增加投资成本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前提下, 高吸收铬鞣技术能在鞣制过程中大幅度地提高铬利用率。一般可通过铬鞣工艺和铬鞣助剂来达到高吸收的目的, 减少铬污染及铬资源的浪费。

3.1.1 高吸收铬鞣工艺

在常规的铬鞣过程中, 机械作用有助于铬鞣液向皮中渗透, 减小液比可加快铬向皮内扩散的速度, 提高鞣液温度和延长鞣制时间都可促进铬鞣效果, 优化这些外界条件便可以提高铬的吸收率。除了常规的铬鞣工艺以外, 人们又研究出了许多新型的高吸收铬鞣工艺, 如在铬鞣前对生皮进行预处理, 用油预鞣不仅提高铬的吸收率, 同时还改善了成革的性能, 用丙烯酸预处理后, 铬的吸收率更是明显提高[6]。

3.1.2 高吸收铬鞣助剂

到目前为止, 皮革生产中主要使用的鞣制方法仍然是铬鞣, 就目前的工艺技术来看, 铬的吸收率都较低, 铬废液的排放不仅给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影响, 它的回收处理也成为制革厂的一大难题。铬鞣助剂可通过两种方式促进胶原和铬的结合, 以达到对铬高吸收的目的。一是通过促进鞣剂中各电性的离子向高电性转化, 这样由于电位差的增大, 生皮对铬的吸收也增加;二是通过促进胶原肽链中侧链羧基的离解促进铬的吸收。因为铬鞣剂分子只与发生离解的羧基发生配位取代反应, 解离的羧基越多, 结合的铬越多, 铬的吸收量越大[7]。

3.2 无铬或少铬鞣技术

无铬或少铬鞣技术并不是完全排除铬的使用, 更重要的是运用各种鞣制方法来生产满足一定要求的成革制品, 并减少铬对环境的污染。由于三价铬可被氧化成毒性更大的六价铬, 人们一直在研究其他的鞣制方法, 以期替代铬鞣法, 如铝、铁等无机鞣法, 植物鞣法以及各种鞣剂结合鞣法等。因为替代鞣法制成的皮革性能欠佳, 存在耐湿热稳定性差等一系列问题, 目前还没有大面积地实施铬鞣法的取代鞣法。但鉴于无铬鞣有绿色环保少污染的特点, 其在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8]。

4 结语

制革行业有着悠久的历史, 最近几十年的发展更是迅猛, 制革业的绿色化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绿色化的观念已深入到皮革加工的各个环节当中, 将绿色化技术应用到皮革工业中已是势不可挡的趋势。但是在制革工业中, 将绿色化技术进一步产业化还存在一定的阻力, 如生产技术不成熟、成本利润问题, 环境条件的限制等综合性的问题, 都成为了达到制革绿色化这一目的必须研究与权衡的因素。加快技术革新, 发明高效廉价的绿色化学品, 使皮革行业走上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需要我们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韩英, 邵双喜, 严庆, 等.绿色化学在皮革工业中的应用及进展[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07, 19 (4) :1-6.

[2]周建华, 张琳.纳米SiO2改性硅丙无皂乳液皮革涂饰剂的合成和应用[J].中国皮革, 2010, 39 (11) :41-45.

[3]石欢欢, 向均, 范浩军, 等.纳米TiO2改性明胶在合成革后整理中的应用[J].皮革科学与工程, 2009, 19 (3) :15-20.

[4]简未平, 王全杰.制革废弃物的酶处理研究及其发展前景[J].中国皮革, 2012, 41 (19) :51-56.

[5]吴海萍, 史楷岐, 邵双喜等.超声波对复配加脂剂乳液的作用[J].皮革科学与工程, 2010, 20 (1) :13-20.

[6]段宝荣, 王鸿儒, 王全杰, 等.铬鞣高吸收方法研究进展[J].西部皮革, 2005, 12:15-17.

[7]袁绪政, 王学川.高吸收清洁化铬鞣技术[J].皮革与化工, 2009, 26 (1) :20-23.

[8]郝丽芬, 许伟.无铬、少铬鞣法研究进展[J].皮革化工, 2006, 23 (5) :34-36.

21世纪,管理绿色化 篇2

21世纪,管理绿色化

绿色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不可抗拒的趋势 早在19世纪,恩格斯就根据美索不达米亚的教训警告人类,对大自然不恰当索取将导致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之后生态农业的出现,绿色环保浪潮的兴起,“绿色”意识开始向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渗透,并导致一系列有关“绿色”新概念的出现:绿色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绿色技术和绿色产品设计正蓬勃发展;绿色贸易壁垒和绿色银行应运而生.

作 者:黄华 Huang Hua 作者单位:广东省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刊 名:中国电力企业管理英文刊名:CHINA POWER ENTERPRISE MANAGEMENT年,卷(期):“”(8)分类号:F4关键词:

引导农房绿色化建设 篇3

关键词:农房;绿色;生态

1 农村住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极不平衡,民风民俗各具特色。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的差别也较大。有的住在豪华的别墅,有的农村居民住房基本实现城镇化,但是大多数农村居民沿袭传统的居住方式——分散居住,无整体规划或规划不完善,许多人还住在非常简陋的房屋中,甚至还有极少数人的住房是属于年代久远的危房。

近年來,农村居民房屋翻新和新建以每年5~12%的速度快速进行着。由于大多数无总体规划或规划不完善,无正规设计和施工队施工,主要出现了以下问题:

1.1 资源浪费严重

(1)土地资源浪费。由于没有整体规划,农村所建房屋大多呈分散或无序集中状态,使土地得不到合理有效的利用。特别是由于住房分散,每家每户都需要道路,而道路面积的增加使土地无效占用更加严重。同时,在新建住房后,部分已拆除老住房的宅基地未得到有效改造复耕,也出现较严重的土地资源浪费。

(2)自然资源浪费。住房和道路的建设需要消耗大量的建筑材料。如:水泥、钢筋、木材砖瓦、沙石及其他装饰材料等。为了满足住房的安全功能,许多人一味地增加结构的承载力,以提高其安全度;同时,前文中提到由于分散居住无意义地增加道路的面积,也浪费了大量建筑材料,这些建筑材料中没有哪一种不需要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因此,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特别是有些房屋没有经过正规的设计和有资质的施工企业施工,建成的住房甚至是危房不能居住,需要加固维修、乃至拆除重建,由此造成的资源浪费也很严重。

(3)财力资源浪费。我们国家现在还不富裕,特别是农民的平均收入较低,建一栋符合农村潮流的住房需要耗费其家庭多年的积蓄,大多数人为了建一栋新房还要负债。经抽样调查,举债比例占50%以上,这些家庭承受的经济压力是可想而知的。我国农村现在仍是靠天吃饭,如遇年景不好,收入减少,还得还债,他们的生活是何等的艰难。如果建的住房因未按规范的设计和没有资质的施工队施工而不能居住,那他们的家庭未来一段时间的日子不知会怎么度过!

1.2 无法与环境协调

和谐社会的建立要求全社会每一层面、每一个角落都能做到。农村住房建设中,对环境的破坏也是很严重的,前文中提到的住房建设中土地及有形资源的浪费是与和谐社会的建立不相符的;另外还存在砍伐树木,造成水土流失等现象,这些都会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特别是在有些不适合建住房的地方,如在地基较差或有地质灾害隐患的地方建房,致使隐患重重。

2 引导农房绿色化建设

2.1 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十一五”以来,我国绿色建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超额完成“十一五”目标任务,新建建筑节能标准执行率大幅度提高,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进一步扩大,国家机关办公建筑和大型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初步建立。但也面临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主要是:城乡建设模式粗放,能源资源消耗高、利用效率低,重规模轻效率、重外观轻品质、重建设轻管理,建筑使用寿命远低于设计使用年限等。

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以绿色、循环、低碳理念指导城乡建设,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扎实推进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集约节约利用资源,提高建筑的安全性、舒适性和健康性,对转变城乡建设模式,破解能源资源瓶颈约束,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培育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要把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把握我国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的历史机遇,切实推动城乡建设走上绿色、循环、低碳的科学发展轨道,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 节能建设

新农村建设的大好形势给农房建设带来了机遇,农房建设对农村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农房建设必须贯彻节能这一国家战略,才能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1)农房建设节能渐受关注。我国农村对能源的节约、合理使用还刚刚起步,随着节能政策的落实,农房建设节能逐渐受到了各方关注。近年各方编印的《新农村房屋节能技术》、《新农村建设建筑节能技术》、《农村抗震节能住宅建设实用指南》、《黑龙江省新农村节能住房(草砖房)设计图》及相关研究资料表明,农房建设节能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村镇建设司正在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节能示范工作,同时在全面收集各地农村住房节能案例的基础上,对节能技术、节能建材和产品进行技术鉴定,将为农村住房提供节能技术指导,这有利于充分挖掘农房建设的节能潜力。

(2)传统民居节能理念值得创造性地借鉴。我国各地传统民居经过长期的历史演变,在结合自然、结合气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就地取材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建筑节能经验,消耗极少的能源,以最简便的手法、最普通的建筑材料,创造了宜人的居住环境,与城市住宅相比,具有明显的热舒适及节能优势,在农房建设中需大力借鉴其中的节能理念和技术。如黄土高原的窑洞充分利用了黄土所特有的保温隔热性能,冬暖夏凉,成为传统建筑的节能典范;桂北吊脚楼符合岭南一带夏季炎热、湿度大的气候特点,隔热、通风好。当然,延续传统民居的节能理念并不意味着完全照搬建筑形态和营造方式,而是需要吸取其积极因素进行创新。

(3)新技术可为农房建设节能提供有力支持。农房建设节能的新技术多种多样,各地农房建设采用节能技术已有不少成功的实践。如北京市建委曾计划在80个农村建设试点村中开展建设新型农民住宅样板房活动,其中包括轻型钢结构ASA板镶嵌式集成节能体系和单一保温墙体节能体系等。大庆市积极引导农房建设应用节能材料,在2007年就已建成稻草砖、稻草板、苯板、空心砌块、空心墙、轻质墙板等6种节能样板房,应用了地火龙、节能炕、地面保温、秸秆气化、沼气、室内换气、厨房通风等7种新技术,可生产免烧砖、轻质墙板、稻草板、稻草砖、苯板、单体节能炉、牛粪型煤、生物致密成型秸秆燃料等8种节能产品。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农房建设中的保温、隔热、通风以及结构设计等方面的节能技术将更趋经济适用。

参考文献

[1]王受之.现代建筑思想的形成[J].世界现代建筑史,2002(9).

[2]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EB/OL].http://www.china.com.cn/chinese/PI-c/1130430.htm,2005-12~31.

[3]《中国建设报》——《农房建设节能大有可为》2009年6月30日.

[4]住房城乡建设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绿色农房建设的通知》2013年12月18日.

[5]杨显成,王拔群.《对新农村住房建设的思考》1007-7359(2006)06-0025-02.

[6]杨明生.《武汉建设》——《引导农房建设走集约节能环保安全之路》2008年12月18日.

[7]方东振,林树枝,郭子雄.《福建省农村房屋现状调查及潜在危险性分析》1002-8412(2009)06-0060-04.

物流仓储的绿色化建设 篇4

一、发展内涵及重要意义

相对于传统仓储,绿色仓储是指在整个仓储环节,以减少环境污染、避免货物损失、降低作业成本等为发展目标的仓储管理运作模式。可以说,仓储建设是否绿色化,直接关系到环境以及企业能否健康发展,与社会环境保护和企业运营休戚相关。

从仓库设施自身来讲,现代化的大型仓库占地动辄上万平方米,在土地资源稀缺的今天,无疑会影响到环境的发展。包括仓库的照明系统、制冷制热系统、灌溉系统等需要消耗电、水和其他资源,都会给环境发展带来较大影响。

从仓库的规划布局来看,也会对社会环境和企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仓库如果建在偏僻地段,就会拉长仓储与流通环节的运输距离,加大城际交通压力,增加汽车尾气排放,提高运输成本,同时也会使供应链成本大大提高。反之,如果仓库布局合理,则有利于仓储能力最大限度的利用,节约仓储成本,减少资源损耗。

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司长向欣在2014中国绿色仓储与配送大会上发言时就指出,推动绿色仓储是一项重要工作,不仅利国利民,也符合商贸物流发展规划的总体要求,与国家层面正在推动的流通领域节能减排、商贸物流标准化等工作在目标、方向上非常吻合。推动绿色仓储的发展,是国家治理大气污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仓储业转型升级与现代仓储业发展的内在要求,还有利于流通领域节能减排,对仓储物流企业与商贸流通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有着直接作用。

正是由于影响广泛,对节能减排工作意义重大,绿色仓储建设愈来愈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到大力推广。商务部十分重视流通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并将发展低碳物流等作为重点工作,其中包括绿色仓储建设;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也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发展与绿色仓储相关的活动及技术;交通运输部也明确提出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发展,到2020年基本建成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这些政策措施,对于我国绿色仓储的构建无疑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于绿色仓储建设,行业组织也是不遗余力。2014年4月至今,在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的主导下,中国仓储协会已成功举办两届中国绿色仓储与配送大会,对绿色仓储在国内的发展起到了广泛宣传和推动作用;2014年,中国仓储协会正式推出“中国绿色仓储与配送行动计划”,倡导利用绿色仓储新技术和新模式,全面推动绿色仓储发展。

二、绿色仓储技术应用与成效

在政府和行业的大力推动下,目前绿色仓储相关技术在冷链、医药、烟草、快递、服装、汽车制造等不同行业都已有所应用,并逐渐演变为一种发展趋势。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绿色仓储建设过程中涉及的相关技术主要包括,绿色仓储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节能环保仓储设备与技术。

1. 绿色仓储设施的规划建设

绿色仓储设施的规划建设,主要涉及到仓库选址布局、立体仓库设计、绿色仓库建筑材料选择等内容。

在绿色仓储设施的建设过程中,设计规划起到了基础性和决定性作用。如果没有先进的绿色仓储规划设计理念,没有考虑到基础性的技术与装备应用,仓储设施将无法达到绿色化建设效果,在运营过程中也无法适应高效环保的运营要求。

机械工业第六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机六院”)便是上述技术应用的积极践行者。一直以来,中机六院十分重视绿色仓储建设过程中相关技术的研究,在承接的项目中积极推动绿色仓储技术的应用。中机六院咨询研究院院长王明磊对记者介绍,在绿色仓储项目的规划设计中,首先要考虑的是“四节一环保”五大因素,即节地、节能、节水、节材、职业健康与环境保护,充分体现了绿色环保的理念。

另外,中机六院还综合运用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法,从项目选址到规划理念给予指导性建议,在战略决策上帮助建设方实现合理规划、科学决策;在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中机六院还前瞻性地综合运用三维建模、模拟仿真、BIM应用等辅助性技术,为项目搭建适应未来绿色运营的软硬件系统。

在绿色规划设计理念方面,中机六院突出强调所规划项目标志性、先进性、经济性、适应性的特征。如先进性方面,采用EEP、协同设计、三维设计等先进技术手段,开展循环经济,促进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有机融合,打造“绿色、智慧”示范性物流园区;经济性方面,采用精细设计、限额设计,合理进行经济技术方案比选,降低一次性投资。

濮阳路港国际综合物流园项目便是中机六院精心打造的一部佳作。据王明磊介绍,该项目从规划设计之初就确立了打造绿色仓储的目标,按照一级绿色仓库(最高级)的标准设计。中机六院在该项目上主要采用了以下绿色技术措施:

节地方面,根据仓库的使用要求,进行建筑及工艺设备一体化设计,公用设施与整个园区统一规划,合理规划建设场地;节能方面,采用新型节能墙体材料,大大提高建筑墙体的整体保温性能,从而减少建筑能耗,在仓库设计时考虑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屋面采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节水方面,绿化灌溉采用节水灌溉方式,仓储、辅助设施及车辆清洗设置专用的场所,采用循环水或节水、免水技术;节材方面,合理利用地形标高,减少土石方,使填方与挖方量相对平衡,达到节约土石方量的目的;环境保护方面,对仓库内的设备、公用设施及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采取减振、隔振措施,内墙体采用吸声设计,门窗采用隔声门窗,以减小震动和噪声传播。

2. 节能环保的仓储设备与技术

节能环保的仓储设备与技术,主要涉及到仓库屋顶实施光伏发电、冷库节能技术、智能穿梭车与密集型货架系统等多方面技术,对于打造绿色仓储、推动节能减排具有重要作用。仅以仓库屋顶实施光伏发电技术来说,据初步统计,目前仓储企业已经投入的分布式发电项目每天发电240万度,折合节约标准煤97万千克,为仓储行业节能降耗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此方面,深圳市科陆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科陆电子”)具有突出优势。科陆电子自动控制事业部技术总监肖海为告诉本刊记者,科陆电子在绿色仓储设备技术研发方面独具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将物流装备与能耗管理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科陆电子集物流系统集成商和能源服务提供商双重身份于一身,可以为客户提供绿色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仓库能耗管理系统、绿色仓储设备节能系统等绿色仓储一站式解决方案,将绿色仓储的节能减排理念真正落到了实处。

对于仓库能耗管理系统,科陆电子提供的仓库能耗管理系统,能够完善能源信息的采集、存储、管理和能源的有效利用;可以实时监测数据,加快系统故障处理,提高对能源事故的反应能力;实现无人值守,减少管理环节,优化管理流程,建立客观能源消耗评价体系;微网的需求侧管理,智能优化能源调度和平衡指挥系统,有利于节约能源、改善环境。

对于绿色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技术,科陆电子研发的分布式光伏发电系统,是在用电现场或附近配置较小的光伏发电供电系统,以满足特定用户的需求,支持现存配电网的经济运行。该系统可覆盖1千瓦到几兆瓦的用电范围,并可根据屋顶面积和客户需求进行量身定制。

在绿色仓储设备节能技术尤为值得一提的是科陆电子自主研发的多层穿梭车技术。据肖海为介绍,多层穿梭车的优势在于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结构设计非常紧凑,比一般以及传统的解决方案占地面积减少了30%~50%,大大提高了所需的存储货位;精确的排序,最优的穿梭车缓存和路径排序技术,使出入库处理能力比传统仓储系统提升了5~10倍。该多层穿梭车技术推出后,改变了传统立体库的设计理念,提升了空间利用率和存取作业效率,尤其对于仓储系统拓展非常方便,是应用极广的新型仓储产品,对于空间利用率要求极高的冷库以及旧仓库升级改造更加适用。

据悉,科陆电子目前正在实施的甘肃兰州某企业一期项目,创新采用了穿梭车提升机和纸箱提升机分离的布局,以及货架与纸箱提升机接驳缓存货位的设计,极大提高了穿梭车效率;库前区两条正反转接驳输送线,可自动根据业务模式灵活实现“双入双出”及“一入一出”等多种不同出入库模式,特别是在业务峰值时可减少出入库时间,提升出入库效率,能够有效降低客户的经营成本,为客户带来更优质、更高效的服务。

三、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推动、行业组织的积极引导以及广大企业的热情参与下,我国绿色仓储建设迎来发展新机遇。但需要理性看待的是,当前中国绿色仓储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还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亟待引起业界的重视,进而对症下药,寻求解决之道。

1. 绿色仓储理念仍然淡薄

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很多企业认为“中国绿色仓储与配送”仅仅是一个不能落地的先进理念,与目前企业的经营管理关系不大。因此,对于物流行业的广大经营者来说,整体建立绿色仓储的理念还相对比较淡薄。也有的企业表示找不到抓手,不知道如何才能有效推进绿色仓储的发展。

又如,在推进绿色仓储与配送技术创新的过程中,企业经常遇到较大的难题就是,很多绿色仓储的技术设备往往一次性采购成本较高,使得企业望而却步。这里体现的实际上也是企业的观念问题。很多先进节能的物流技术装备虽然一次性采购成本较高,但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为企业降低能耗,提升作业效率,大大降低运营成本,如果把采购成本与使用成本综合起来考虑,节能的物流装备就具有根大的成本优势。

2. 相关标准建设整体滞后

纵观整个物流行业,在标准化建设方面仍显乏力。特别是细化到绿色仓储方面,很难找到专门的、统一的行业标准,使得企业在推进绿色仓储建设过程中往往无标可依。

可喜的是,目前由中国仓储协会组织专家编写的《绿色仓库要求与评价》标准已通过审查,并将于近期正式发布。该标准从仓库屋顶光伏分布式发电技术、仓库规划与设计节能技术、仓库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等多个方面对绿色仓库提出要求,标准注重综合评价;而且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工作计划,预计2015年《绿色仓储与配送企业要求及评估》和《绿色仓储与配送技术装备要求及评估》两个国家标准立项将获得批准,这对于我国绿色仓储的规范健康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 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的仓储管理在信息化水平方面是偏低的。具体表现在:有的企业本身规模就不大,在仓储管理方面对信息化建设并不重视,投入的资金寥寥可数;有些企业虽然采用了ERP管理系统中的子系统进行仓储管理,但就整体运作模式而言,各子系统相互独立并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在信息化管理方面不能有效发挥作用。

而绿色仓储的有效实施,则需要精准的信息化管理提供有力支撑。鉴于目前物流企业仓储管理信息化水平整体偏低的现状,有必要强化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并将信息系统切实应用到仓储管理中去,这样才能有效推动绿色仓储的发展。

绿色森林作文400字:绿色,绿色 篇5

当我踩在青草地上呼吸着来自森林的鲜美空气我感到大自然的芬芳充满了我的脆腔我的肺叶一定也像阔大的贝叶一样布满了美丽而健康的生命色素而我的双臂也像一双迎风扩展的向着大森林飞去的鸟的翅膀

绿色!绿色!绿色!它是我们这个世界最美丽的颜色绿色的大森林它是我们碧绿的生命之水是我们人类的摇篮是我们美丽星体的盛装

热爱我们的森林热爱我们绿色的大自然吧像热爱我们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我们的森林保护我们的每一株绿色植物吧像保护我们每个人的肺叶一样

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研究 篇6

在教学中,化学实验绿色化设计的内容应从改进实验原理、控制实验条件、改进实验方法、循环使用溶剂、妥善处理好实验废弃物等五个方面进行考虑,以实现实验的绿色化。

1.改进实验原理。比如“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混合吸热制冷”原料不易得,且产生浓烈的氨味,使坐在教室前排的学生个个掩鼻,课堂秩序一片混乱。如果采用生石灰加水放热反应,原料易得,产品石灰水还可回收用于树木的消毒,既可节约药品,又十分容易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控制实验条件。比如“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稀盐酸,将两个各装有碳酸钠、碳酸氢钠粉末的小气球分别套在两支试管口,将气球内的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同时倒入试管,观察反应现象”。缺点是无法验证碳酸钠与碳酸氢钠反应的快慢。改进做法如下图所示:U形管的底部放一个厚约2-3cm的胶塞(直径与U形管内径相同),将U形管底部分为两部分,然后分别加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将两个管口分别用与三通管相连的单孔胶塞堵住,向长颈漏斗加入稀盐酸,使酸液以相同速度分别滴入管内,可以观察到两支管内都能发生反应,都有气体产生,但剧烈程度不同,生成的气体从侧支管排入气球中,从两个气球充盈程度不同、充气速度快慢,能得到形象直观的感性认识。

3.改进实验方法。“用棉花包住过氧化钠,放在石棉网上,并在棉花上滴几滴水,观察棉花的燃烧”。石棉纤维燃烧的产物有致癌作用,对师生的身体健康有一定的损害,且滴水导致棉花弄湿。可以改进为:在铁板上放一层薄棉花,在棉花上放置约一药匙过氧化钠(2克左右),用玻璃导管对准棉花吹,数秒钟后,观察到淡黄色的过氧化钠逐渐变成橙黄色,旋即冒烟,随后着火剧烈燃烧;把铁板上的灰用水浸泡,过滤;滤液滴入稀盐酸,会观察到气泡产生;证明产物不是氢氧化钠而是碳酸钠,从而说明用玻璃导管吹气主要是二氧化碳,少量的水不影响实验的演示。这个演示能使学生历久不忘。

4.循环使用溶剂。“卤素各单质的活动性比较实验”是在试管中完成的,而饱和氯水和溴水则存在着氯气和溴蒸气的逸出污染(一个班五六十名学生同时实验,污染很严重)。创新为串联实验:在一张滤纸中心处,滴一滴饱和溴化钠溶液,待其湿润后,再滴一滴氯水,滤纸呈现黄色斑点;在呈黄色斑点处,再滴一滴碘化钠溶液,斑点颜色变为浅褐色;在浅褐色斑点处,再滴一滴淀粉溶液,滤纸上斑点变为蓝色。这个实验药品简单,现象明显有趣。另外也可用点滴板或玻璃片来代替试管完成此实验。氯水和溴水用量的减少,大大减轻了因氯气和溴蒸气所造成的污染。

5.妥善处理好实验废弃物。“碘的升华实验”,可用“碘锤”(两头向内凹陷,其内密封有碘晶体)来完成。其方法是在其中一头滴入约1ml冷水,另一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因水的冷却作用,碘升华后可凝聚在“碘锤”上方内壁上,下次实验时再在“碘锤”另一头倒入水,在有碘晶体凝结的一头加热即可。

绿色化学目前尚未发展成为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化学这样的独立体系,但作为一种指导思想,一种研究策略,它是切实可行的。因而作为中学化学教师,我们虽然没有能力来编制教材,设置绿色化学的有关内容知识,但应该而且能够在课堂教学、实验等方面,想方设法地向学生渗透绿色化学的思想,用绿色实验来充实教学内容。这不仅可以创新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而且能让学生自然地接受绿色化学,具有绿色化学意识,自觉地用绿色化学的眼光看待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化学问题。

中学化学教材中有些内容已经具备绿色化学意识,但有些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作为化学教师,我们不能等,不能靠,而是要先做起来。在国外,一个启普发生器或一个霍夫曼电解实验装置成功后就能发表、定形、生产、推广,并长久落实在教材中,但我们的一些构思巧妙、效果较好、方法科学的研究成果被广泛采用尤其是进入教材的极少。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力争多做些在理论上完备、操作上简便、效果上明显、费用上经济,能有力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绿色化学实验案例。

城市物流系统绿色化研究 篇7

1.1 城市物流的内涵

Eiichi Taniguchi, Russell G.Thompson, Tadashi Yamada and Ron van Duin (2001) 把城市物流定义为:在市场经济的框架下, 在城市中考虑城市交通环境、交通堵塞和能源消耗等问题的前提下, 使私人部门组织的物流活动整体最优的过程。史秀苹, 刘志英, 关志民 (2004) 结合中国的国情给出城市物流的定义:城市物流是以提高城市竞争力为核心, 通过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实现城市物流和运输活动的最优化, 同时努力降低物流活动对城市交通堵塞、交通环境和能源消耗的负面影响的活动。城市物流是一种中观尺度的物流。它介于宏观物流和微观物流之间, 也可以看作是众多企业的微观物流向城市之间的宏观物流的一种过渡, 即输入城市的宏观物流通过城市物流分散成成千上万的微观物流, 而成千上万企业输出的微观物流又必须通过城市物流汇集成输出城市的宏观物流。在宏观物流网络上, 城市常常被当做一个简单的“结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一方面城市的数量在激增, 另一方面城市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事实上, 城市物流对于宏观物流的持续和延伸, 对于物资的高效集散, 对于提高城市中成千上万企业的运作效益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城市物流研究的目的是为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理念与技术, 从城市整体的目标考虑, 研究单一企业或单一供应链之外的更宏观的物流问题, 以实现城市区域物流的合理化。即从物流系统的角度, 研究城市物流资源的最佳配置、经济效益与城市环境效益的协调化发展模式, 以最小的社会消耗实现高效的城市物流。城市物流产生的动因是为了解决城市内货物运输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包括严重的交通阻塞、消极的环境影响、能量高消耗及劳动力短缺等问题。城市物流的服务对象包括两个层次, 一个是本城市内的企事业单位和广大居民 (包括制造业、流通业、运输业、仓储业、零售业、金融业等行业的企业、机关、学校等) , 其物流功能表现为实现原材料、零配件、产成品和各种固体废弃物的集散与短距离的位移;另一个是由城市之外的宏观物流产生的, 其功能表现为对本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宏观物流进行对接和延伸。

1.2 城市物流的特点

1.2.1 城市物流以城市为依托。

城市物流是以城市为依托的物流。因而, 城市物流多了个边界, 需要在物流涉及到的诸多方面上叠加地域的限制和城市的属性。城市是区域经济的中心, 目前我国已有县级以上城市660多个。2000年, 京津、沪宁杭、广深三大城市群总人口只占全国的7.53%, 但GDP却占全国总额的30%, 如果城市物流畅通、效率提高, 将会提高城市经济运行质量和经济发展水平;反之, 如果城市物流不畅, 会造成区域性物流阻塞, 影响经济发展速度。

1.2.2 城市物流与企业密切相关。

城市物流属于中观物流, 但它与企业内部微观物流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方面, 由于大多数企业本身就位于城市之中, 每个城市都具有大量的、属于企业的物流设施, 城市中企业的运输, 既可以看成是单个企业的运输, 又可以视为城市内部的运输, 这种“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交叉现象还体现在存储功能、包装功能、物流信息等功能中;另一方面, 由于城市物流与企业的微观物流客观上存在着集散关系, 外部的宏观物流只有通过城市的再分配才能到达各个企业, 企业输出的微观物流也必须通过城市物流才能汇集成输出城市的宏观物流。

1.2.3 城市物流以城市道路系统为中心。

与普通的物流相比, 城市物流受到城市本身地理区域的限制, 这就决定了城市物流是以城市道路系统为主的物流方式。目前我国在这个领域的效率和效益都十分低下, 传统企业物流各自为政的组织形式、低效高耗分散的运输方式, 直接导致了燃料的浪费、道路的拥挤、车辆的无效磨损、空气的污染和交通事故的增多, 汽车空驶率高达37%, 损失浪费十分严重, 城市交通运输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和优化。

1.3 城市物流系统的构成

城市物流系统的构成要素, 包括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装备、城市配送系统、物流信息与控制。物流基础设施主要有运输路线 (主要是城市道路、铁路、水路及管道运输等) , 物流基地 (包括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物流园区等) , 物流转接点 (包括城市内的车站、码头、转运站等) 及废弃物处理场所。城市物流系统中的物流装备主要是载货汽车、搬运装置、装卸装置以及货运站内的铁路货车箱等, 物流装备的性能、水平将影响物流系统的效率和成本。随着城市环境问题的出现, 环保型、节能型的交通工具将成为城市物流系统装备的发展趋势。城市配送系统是城市物流系统的主要构成之一, 也是城市物流系统化的形式之一。当前企业要以“零库存”的方式运作, 完善的配送网络就成为城市物流系统规划的基本任务之一。信息是现代物流的灵魂, 信息控制是城市物流系统的核心要素, 起神经中枢的作用。

2 城市物流与区域经济

2.1 城市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机制

城市物流与区域经济是相互依存的统一体, 城市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 是区域经济系统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是物流活动在一定区域内与区域之间的组织和开展。区域经济就是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活动和各种经济要素相互关系的总和, 是地域性总和经济体系。随着经济全球化, 区域经济的发展正在加快。区域经济可以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联合体, 也可以是一个国家内各地区结成的经济联合体。区域经济是城市物流存在的基础, 决定着城市物流的需求结构和城市物流发展水平, 对城市物流能力具有推动效应;城市物流是区域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 对城市生产力布局、生产方式转变和城市经济增长具有拉动效应。换句话说, 推动效应是区域经济增长所推动的城市物流能力的增长;拉动效应是城市物流能力增长所引致的城市经济增长。推动效应和拉动效应构成区域经济与城市物流的互动效应。在区域经济系统中, 推动效应和拉动效应是对立统一关系。 (如图2)

2.2 城市物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2.2.1 对城市经济的推动。

城市物流系统研究的重点是要通过对各种物流要素的优化组合和合理配置, 实现物流整体水平的最优。在发展城市物流过程中, 发展城市物流可以转变国民经济增长方式、普遍降低城市物流成本、提高经济效率、改善城市的投资环境、增加对外资的吸引、解决城市就业压力等, 为发展区域经济打下坚实的基础。城市物流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构成要素之一, 对城市生产力布局、生产关系转变和经济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的提高都具有拉动效应。城市物流业是城市经济稳定发展的重要保证。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中, 以物流业为支柱产业的香港、新加坡、相对其他国家和地区来说, 有较强的抗御危机的能力。据统计, 在发达国家或地区中, 物流业产值每提高2个百分点, 城市GDP将相应地提高1个百分点。

2.2.2 对城市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

城市物流的核心是交换。针对如何降低交换费用、减少交换距离、缩短交换时间、确保交换安全是城市高效集约发展必须研究的问题。城市交通运输系统是由道路系统、流量系统和管理系统组成的一个开放式系统。在城市物流中, 运输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物流业整体服务水平。随着新一轮物流管理设备和技术的应用, 货主对运输服务质量的要求也相应提高, 物流已成为提高物资流通速度、节省仓储费用和加速资本周转的一个有效手段。在物流的影响下, 车辆定位系统、交通信息服务系统、行车路线优化系统都有了较大的发展。城市运输系统正在以最小交通需求、最小耗能、最小费用、最佳服务为标准, 向系统化、信息化、规模化和可持续化的方向发展。

2.2.3 促进区域生产要素的流动。

城市不仅是区域经济的主要增长点, 还是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心。由于城市的劳动生产率普遍要高于农村, 对生产要素的吸引和产品的扩散能力较强, 因此, 合理规划城市物流, 能够高效地把周边地区的商品运至城市, 同时也能把中心城市具有供应能力的商品运送到周边地区或更远的地区, 实现经济和社会的互补互动发展。发展城市物流有利于扩大城市的辐射能力, 促进城市 (区域) 生产要素的流动, 发挥城市对货物的集散和蓄水池作用, 促进区域经济的合理发展。

3 城市物流的绿色化

3.1 城市物流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物流是一种派生需求, 物流活动的规模、系统构造及系统模式首先受到作为物流需求方的相关产业发展状况的影响, 同时也受到社会其他因素的制约。在物流业发展前期的物流数量增长阶段, 物流量同GDP保持着同步增长的关系, 这个时期卡车流量大量增加, 而卡车运输中排放的尾气、噪声不达标, 使城市环境遭受严重的空气污染、噪声污染。同时, 当车流量的增加超过路网的承受能力时, 就会出现交通堵塞, 既影响运输效率, 也进一步加剧了城市环境的负担。当物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 经济发展的特点向精益化、个性化发展, 物流呈现出高度化、精益化的趋势。小批量、高频率运输及即时配送方式成为这个时期物流的主要特征。这些特征更加增强了物流活动对汽车的依赖程度, 城市的环境因此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城市交通拥挤最根本的原因是道路上的车辆流动量超出了城市路网的承载能力。企业经营战略的改变、物流方式的革新, 导致卡车货运量急剧增加, 车辆行驶里程增加、出行次数增加。明显增加了城市道路上的车辆数量。交通拥挤的直接危害是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拥挤使行车速度降低、运输延误、时间损失加大、燃料费用增加, 还会因此降低客户服务水平, 影响客户满意度。交通拥挤同时还会加剧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另外交通拥挤因影响企业的货运速度和成本, 从而会影响企业投资场所的选址, 是企业机构向城市外围迁移, 中心区人口密度降低, 危及城市中心区的地位, 影响城市的投资环境。

3.2 城市物流绿色化的意义

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使城市物流量飞速发展, 从上述内容可以得知, 城市路网和货运中心等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缺乏合理规划, 使得城市物流与城市环保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而城市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功能的发挥, 环境问题反过来又会影响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所以, 城市物流的绿色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城市物流的绿色化主要是从物流与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的角度来定义的。所谓城市物流的绿色化, 主要是指为使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物流在某个时期应该达到的绿色状态, 或者是为达到这样一种绿色状态而进行的控制和调整过程。从企业的角度看, 物流是企业的经营职能之一, 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战略手段。城市物流的绿色化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有利于满足企业对高质量物流服务的需求, 有利于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同时, 城市物流的绿色化还要求企业物流活动的减量化、低污染化和资源消耗最低化。总之, 企业只有将经营的最终目标与保护环境有机结合起来, 才能够保持不断的发展。从整个城市的范围看, 城市物流的绿色化是通过对整个城市物流资源的最佳配置、物流系统各要素的最佳组合以及物流技术创新和物流管理思想的创新, 在满足企业、消费者对物流服务合理需求的同时, 既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又有利于城市环境的改善, 有利于城市功能的正常发挥。

3.3 城市物流绿色度评价

通过对城市物流的评价体系的建立, 我们能正确认识城市物流活动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进行有效协调, 进而优化己有的城市物流系统运作和设计, 帮助政府有效地进行投资决策和政策制定。首先, 城市物流评价指标的选取要遵循目的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和实用性原则。其次, 构建城市物流指标体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 即服务水平、城市物流效益、基础设施状况和现代化智能运输系统 (ITS) 。服务水平指标体系和城市物流效益反映货物承运人对货主配送需求的满足程度;物流基础设施是提高城市物流效率的必要条件, 反映城市物流发展的潜力;现代信息技术指标体系主要反映了智能运输系统的应用, 它具有为降低商品成本和解决社会问题提供有效办法的潜力。

参考文献

[1]Thomas J Goldsby, Theodore P Stank.World Class Logistics Performance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Logistics Practices[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 2000.

[2]Eiichi Taniguchi, Russell G.Thompson, Tadashi Yamada and Ron van Duin, 2001, City logistics-Network Modeling and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Oxford.

[3]史秀苹, 刘志英, 关志民.城市物流评价指标体系初探[J].研究与探讨, 2004.

[4]陆玉麒.中国区域空间结构研究的回顾和展望[J].地理科学进展, 2002.

园林建材绿色化浅谈 篇8

关键词:园林,建材,建材绿色化

一、园林建材绿色化概念

当代的园林建筑, 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同时也要考虑到对环境的影响, 园林建筑活动是现今世界人民普遍的生存活动之一, 全球每时每刻, 每个角落都在发生着建筑活动, 随之而来的酸雨、气候异常、沙漠化、土壤衰竭等现象越来越引起全世界人民的重视, 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积极的应对这些现象, 解决面临的危机, 园林建筑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建材绿色化”这个概念最早起源于上个世纪80年代, 但明确这个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 其中主要的观点为:对能源的节约;与当今全球气候相适应;材料可再生利用;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对建筑材料的影响;全面的、整体的园林建筑设计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 世界各个国家的专家们对“建材绿色化”的概念进行了大量的补充和说明, 但其中心主旨仍然没有脱离单三个重要的方面:现代园林建筑一定要创造舒适、健康的生活环境;同时与园林建筑周围的自然环境和人为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 相辅相成, 浑然天成;尽最大努力降低对地球资源以及环境的破坏和影响。

二、园林建材绿色化的目的

园林建筑从规划、设计、施工、实施到拆除, 这么一个完整的建筑循环, 除了规划和设计之外, 在园林建筑施工实施过程中一直存在着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 以及产生一些废水、废气、废料等。

园林建材绿色化的目的为:

1、在园林建筑规划和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 一定要尽力保护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充分的利用周围的自然生态环境, 尽力保有原来的地表、地貌、和植被、水系等, 是人文气息与大自然相结合。

2、通过最优化的规划和设计, 使整个园林建筑过程在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上获得最小值, 合理的利用和配置资源, 尽最大程度的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与浪费, 最大限度的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在园林建筑过程中, 设计一个健康、无害的空间, 建筑成品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生产, 为之提供舒适、健康的场所。为了满足人们心理和生理的需要, 同时也要创造优雅的外部空间, 提高室内设计的品质。

三、园林建材绿色化的主要办法

首先, 应大力节约土地的使用, 合理规划和设计园林建筑用地, 使土地达到最大集约化使用, 同时, 将最大化节约使用土地和合理高效利用土地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优化土地的使用, 尽可能减少园林建筑队土地的占地面积, 合理开发地下使用空间, 加大人们活动空间的度量。

其次, 就是应节约用水, 有效的将屋顶水和地面手机和再利用, 采用可渗透的路面材料铺设园林道路, 使水体能深入地面, 保持园林建筑内水体循环的正常, 同时, 园林建筑过程中要特别重视节约用水和对地下水的保护, 人们生活用水和建筑排水应循环用于生活杂用和园林景观的灌溉。

再次, 就是大力节约能源, 一个是有效的提升能源的利用率, 根据园林建筑地的自然条件, 对自然的风与日光充分的考虑在内, 减少日光灯的使用和空调的开启, 大量使用环保、节能的保温材料、复合墙体、以及保温透气性较好的多层玻璃窗, 实施绿色照明方案;另一个就是积极开发新能源, 节约使用可再生资源, 逐步的改变当今世界对资源的不合理使用情况。

四、我国园林建材绿色化进程

20世纪90年代, 我国引入“园林建材绿色化”概念, 与我国5千年历史文化相结合, 得到进一步深化发展。

根据有关部门数字统计, 目前每年全国建成的住房建筑面积一共可16-19亿平方米之多, 到20世纪末, 我国的住房建筑面积, 城市的已经达到74亿平方米, 农村的则达到290亿平方米。我国每年住房竣工总建筑面积已经超过了10亿平方米。我国的园林建筑规划和设计从起初的满足人们的正常生活需要, 生理安全, 到现在的讲究居住面积以及舒适程度, 现在又增添了许多因素, 如人们的私密空间保护, 现代文化和生活的有机结合等, 经历了很多不同的阶段了, 为我国园林建筑的发展奠基了坚定的基础。

但同时, 资源、能源和环境的角度来审视园林建筑的发展过程, 其中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 有待现今以及未来的有志建筑师和规划者们一一解决。

五、建材绿色化的概念

建材绿色化的概念提出:“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上, 1992年国际学术界明确的提出了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用、制造、使用或循环、废料处理等环节中对地球环境负荷最小和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

“建材绿色化”是生态环境材料在建筑材料领域的延伸, 从广义的层面来说, 建材绿色花不是简简单单的建筑材料, 而是对建筑材料的所具有的一般属性的规范, 如健康、安全、环保等都是建材绿色化的重要的标准。

六、在我国发展建材绿色化的意义

在园林建筑鼎盛时期的中国, 大力发展园林建材绿色化, 其主要目的就是加大推进绿色建材生产和建材产品的绿色化进程, 这将使我国传统的建材生产技术提升到一个新的台阶和层次, 规范建筑材料生产, 进行相关建筑材料的循环再生技术的发展, 从而促进资源和能源的节约与控制。传统意义的建筑材料的生产和发展形势已经不能满足我国现在人们生活的需要, 为了满足我国经济平稳持续的发展以及建筑行业的稳步提升, 我国的建筑材料行业必须改变思路, 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建材绿色化上, 为我国的绿色建材行业打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煜:《国际绿色生态建筑评价体系》。

[2]李华东等:《高技术生态建筑》, 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2年。

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途径 篇9

一、通过贯彻绿色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1、设计化学反应时要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 若所使用的所有材料均转化为最终目标产物, 则该反应就没有废物或副产物排放。在设计实验或化学合成方法时, 应尽量达到或接近原子经济反应这一理想的目标。例如, 用酶法水解代替酸法水解淀粉制备葡萄糖, 不仅能大大缩短反应时间、节约能源、减少副反应的产生、提高资源利用率, 而且还能避免制备过程所导致的环境污染。

2、尽量使用或产生无毒、无害或毒性小的物质

绿色化的目标是将化学过程的危害性降至最小。通常降低化学过程的危险性可采用两种方法:其一是降低暴露性, 如穿实验服、戴防毒面具等;其二是降低内在的危害性。前者需要投入较大的费用, 而且危险性依然存在;后者通过减少危险物质的产生或使用而达到消除或降低危险性的目的, 因而更具有可靠性。例如, 许多原来以苯或二甲苯等毒性有机溶剂作为介质进行的化学反应, 目前已改在水乳液或超临界CO2中进行, 其结果不仅避免了制备过程对操作者所产生的危害, 而且避免了制备过程及其产品对环境的污染。

二、引入微型化学实验

高中化学中浓硫酸的性质实验我们在点滴板上进行, 而不是在试管中, 只用了很少的试剂但已经产生了明显的实验现象, 达到了我们的目的, 并且减少了有害气体二氧化硫的排放。这就是微型化学实验, 它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来实现我们的实验目地, 不仅节约了试剂还减少了有害物质的产生。

在化学实验中, 不可避免的要用到或产生易燃、易爆和有毒等危险品, 基于绿色化学的理念, 化学实验应尽量避免这些危害人身安全、污染环境的危险品的使用和产生, 而这正是微型化学实验的优势所在。

实践证明, 微型化学实验具有如下优点:

(1) 节约试剂, 绝大多数学生都能自己动手做实验, 有效地改变了“一人做, 大家看”的局面;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去探索知识, 使多年来提倡的“启发式”、“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得以实施。

(2) 有助于培养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微型实验既安全又节约时间, 教师就可以放心地让学生一人一组做实验, 通过亲手做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同时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3) 对实验环境的污染小。微型化学实验能够大幅度地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有益于师生健康。

基于微型化学实验的这些优点, 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尽可能地采用微型化学实验从而实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

三、通过计算机辅助与多媒体仿真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

教学实验甚至是设计性实验中的结果基本上都可用已有的理论进行预测和解释, 许多步骤都是经过前人无数次试验并获得成功的。但对于正在学习化学的初学者来说, 往往会忽略某些实验细节从而导致实验结果很难预测和解释, 如果此时能够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模拟实验操作, 就可避免出现这样的结果, 使学习事半功倍。

使用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可以从下几个方面入手:

(1) 模拟易使人中毒、严重污染环境的实验。例如, 温度对NO2与N2O4转化平衡的影响, 由于这二者都是有毒气体, 如果使用计算机进行模拟, 不仅能够直观地观察到实验过程中的各种现象, 又避免了对师生身体的伤害。与此类似的还有苯与液溴的取代;CO还原Cu O;氯气、硫化氢、苯酚的性质实验等等。

(2) 模拟错误操作。例如, 稀释浓硫酸的错误操作、酒精灯、试管的错误使用方法等, 通过电脑动画模拟演示错误操作带来的后果, 操作简单直观现象明显, 而且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3) 模拟反应较慢、难度较大、成功率较低的实验。教学实验中会有一些很重要但又不易成功或现象不明显的实验, 例如, 焰色反应、氢气燃烧时的火焰颜色、Cl2与CH4光照条件下的取代反应等。也有一些实验反应太慢, 如铁生锈、胶体的电泳实验等, 采用动画模拟, 可以直接将实验过程呈现出来, 真实感极强, 既能节约课堂时间减轻教师的负担, 又能提高教学效率。

对于那些重要的实验, 虽然已经做过但时间长了还是会淡忘, 比如衔接初高中知识需要复习初中学过的的重要实验、高考前的复习实验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 这时就可以用计算机来演示我们需要掌握的这些重要实验, 这样既巩固了所学知识, 又节约了时间, 比起死记硬背效果要好得多。

摘要:绿色化学的基本目标就是在生产化学品的同时尽可能地消除或减少有害物质的使用和产生。本文论述了三条实现化学实验绿色化的途径: (1) 贯彻绿色化学的理论和方法 (2) 尽可能地引入微型化学实验; (3) 适当地应用计算机仿真实验。

关键词:化学实验,绿色化,途径

参考文献

[1]林宝凤等.基础化学实验技术绿色化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46[1]林宝凤等.基础化学实验技术绿色化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5~46

[2]杨家玲.绿色化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8~32[2]杨家玲.绿色化学原理与应用[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1:8~32

[3]李克东, 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科学出版社.1992:35[3]李克东, 谢幼如.多媒体组合教学设计[M].科学出版社.1992:35

[4]丁非, 王学松.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的局限性与电子课件的选择.化学教育[J].2000.7~8:46~54[4]丁非, 王学松.计算机模拟化学实验的局限性与电子课件的选择.化学教育[J].2000.7~8:46~54

[5]周怀宁.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2[5]周怀宁.微型无机化学实验[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2

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策略分析 篇10

关键词:建筑绿色化改造,策略,发展趋势

前言:针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 其总建筑面积已经得到了较大程度的提升和扩展, 已经超过了500亿平方米, 尤其是随着近三十几年来, 城市化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建筑面积也随之增长的越来越快, 但是其中存在的绿色建筑面积却很少, 据统计仅有1.627亿平方米, 这一点就和当前社会发展所要求的绿色环保理念相违背, 必须要切实提升绿色建筑的面积, 这也是本文写作的主要目的所在, 希望本文提出的一些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策略具备一定的借鉴价值。

1 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策略

1.1 详细分析城市发展现状

在具体的建筑绿色化改造实施之前, 针对当前的城市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把握是极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也是确保其后续改造能够有序进行的关键所在, 而这种城市发展现状的分析和调查应该重点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首先, 必须要调查城市居民的建筑环境需求, 因为城市居民的建筑环境需求才是进行建筑绿色化改造的最终目的所在, 也是其改造的追求所在, 因此, 必须要在具体的计划和策略制定之前了解这一点, 并且把这一要求在后续的改造过程中体现出来; (2) 其次, 在前期的城市发展现状分析中, 还应该针对城市的财政状况进行准确的了解, 建筑绿色化改造的进行必须要具备充足的财政支持, 因此, 只有在城市财政许可的范围内进行改造策略的制定才是有效的, 也才是有价值的; (3) 最后, 针对城市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 还应该重点针对城市发展的自然环境进行充分的调查了解, 尤其是对于可能会影响到建筑绿色化改造的一些气候条件进行详细分析, 确保整个的改造过程能够因地制宜, 最大程度上提升建筑绿色化改造的效率和水平。

1.2 全面分析改造的可行性

对于建筑绿色化改造策略的制定来说, 可行性是最为关键的一个方面, 只有该策略具备较强的可行性才能够保障其后续实施的有序性, 而对于这种可行性来说, 其涉及到的内容和方面是比较多的, 只有全方位的考虑其实施的可行性才能够保障其最终的改造效果, 具体来说, 这种可行性的分析主要应该把握好以下几点: (1) 首先, 必须从技术层面考虑其改造策略的可行性, 即针对制定好的相关改造策略分析其是否能够具备较为充足的改造技术支持, 在技术方面会不会遇到一定的难度, 这是可行性分析中需要重点考虑的一个方面; (2) 其次, 还应该从经济方面考虑改造策略的可行性, 经济方面的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对于这种经济可行性的考虑来说, 不仅仅要考虑其是否具备着充足的资金来支持改造项目的顺利完成, 还应该考虑该改造策略的经济价值, 即是否具备较强的预期效益, 也就是值不值得进行相应的改造; (3) 最后, 还应该全方面的考虑各个单位和部门的利益问题, 因为具体的建筑绿色化改造过程涉及到了很多的部门, 比如政府主管部门、建筑物产权单位、公共企业单位以及用户个人等都是具体改造中需要重点关注的一些主要方面所在, 针对这些单位和部门来说, 全方位的考虑其在改造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并且针对其作用考虑可行性, 最终确定改造策略能否在后续的建筑绿色化改造中贯彻执行。

1.3 综合参考相关政策法规

对于具体的建筑绿色化改造过程来说, 其还涉及到了各种法律法规的具体要求, 这些要求也就必然会在较大程度上针对改造策略进行约束, 具体来说, 这些政策法规主要涉及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首先, 金融方面的政策法规是制约建筑绿色化改造策略制定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详细的制定实施中, 必须要严格遵循相关金融法规的要求, 比如对于涉及到的相关产权、资金使用以及所有权的处理必须要符合相关金融法规的要求; (2) 其次, 相关建筑方面的法规也是需要遵循的一个重要方面, 虽然是建筑绿色化改造工程, 但是其必然也隶属于建筑行业,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理所当然的应该遵循相关的法规要求, 避免出现一些违规操作, 尤其是对于相关低碳节能方面更是应该引起高度的关注; (3) 最后, 还应该重点考虑当地城市的一些特殊政策规范要求, 针对当地的不同特色要求进行相应的制定, 确保其建筑绿色化改造策略能够符合当地的要求, 避免和当地的法规要求产生冲突。

1.4 切实保障低能耗的实现

对于建筑绿色化改造工作来说, 低能耗也是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 只有达到了相应的低能耗指标才能够保障其绿色化改造工作的目的达成, 否则必然会影响到最终的改造效果, 而对于这种低能耗目标的实现来说, 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于低能耗生活的要求, 这也是实现低能耗目标的一个重要战略目标所在, 基于此, 不仅仅需要相关的改造过程加强对于低能耗的关注, 采取相应的改造技术来提升建筑物使用后期的节能低碳效果, 还应该从后期的使用人员入手, 切实提升公众的低能耗生活意识, 促使公众能够普遍意识到低能耗生活的重要性, 并且学会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生活中的能耗, 并且贯彻执行下去。

2 建筑绿色化改造未来发展趋势

针对当前我国建筑绿色化改造技术策略的发展现状来说, 在未来的发展中应该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完善和补充, 切实提升改造的效率和水平: (1) 首先, 必须要加强对于相关经济问题的完善和处理, 从宏观经济以及微观经济等两方面入手, 切实保障改造的可行性; (2) 其次, 完善相应的建筑绿色化改造法律法规和政策, 为具体的改造工程建立一个完善的法规体系, 保障其具体工作的贯彻落实; (3) 再次, 加强对于技术的研究和创新, 为具体的改造提供较强的支持; (4) 最后, 加强建筑绿色化改造的宣传力度, 切实提升城市公众的低能耗意识和环保意识。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 针对于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来看, 建筑绿色化改造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方面, 也是当前研究和探讨的重点问题所在, 并且因为该项工作的复杂性是比较高的, 所以其具体的处理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是比较复杂的, 需要贯彻落实好的工作也是极为繁杂, 并且还应该从各方面入手, 为改造工作的进行保障护航。

参考文献

[1]陶品竹, 孟冲.既有建筑绿色化改造的问题与对策[J].城市, 2012, 10:42-44.

上一篇:探索性问题下一篇:自主大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