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语法学研究

2024-08-21

汉语语法学研究(精选十篇)

汉语语法学研究 篇1

随着全球文化的不断融合, 新的词语不断涌现, 汉语言也出现了大批的外来语。尤金?柰达曾说: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易于变化, 而变化的一个普遍特点是容易引进外来词语。本文对一些英语外来词语进行分析, 认为目前汉语中翻译英语外来词语主要有四种方法: (1) 音译法; (2) 意译法; (3) 音意结合法; (4) 形译法。

二、汉语中英语外来词语的主要翻译方法

1. 音译法。

音译法是运用汉语翻译英语实践中较常用的方法, 主要是运用汉语中同英语原词发音相似或者相近的字来翻译原词, 并且以音译过来的汉语代表英语原词的含义, 其构词方法类似于汉语中的摹声原理。这种方法多用来翻译人名、地名、科技术语、计量单位等。最近, 随着全球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 还有很多从外国传入中国的物品名称以及跨国企业的商标也大多使用音译法来翻译。从语音形式的变化上看, 音译法可分为三类: (1) 单音节翻译法。通过对单个汉字音节的翻译来表达某个英语外来词的意思。如:派-pie、秀-show、酷-cool。 (2) 双音节翻译法。通过对两个汉字音节的翻译来表达某个英语外来词的概念。两个汉字音节间没有任何语义上的联系。如:拷贝-copy、沙发-sofa、耐克-Nike、坦克-tank、佳能-Canon、卡通-cartoon、奔驰-Benz。 (3) 多音节翻译法。通过对三个或三个以上汉字音节的翻译来表达某个英语外来词的意思。多个汉字音节间没有任何语义上的联系。如:斯坦福-Stanford、杰西卡-Jessica、阿迪达斯-Adidas、奥林匹克-Olympic。用音译法翻译的英语词语特点是发音与原外来词的发音基本相同, 但在翻译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特殊情境的翻译方法。某些词汇音译的形成时间较早, 已为很多中国人所熟知, 在翻译时要稍加留意, 以免造成音译时的错误。如Cambridge不译“坎贝芝”应译“剑桥”, Reagan不译“瑞根”应译“里根”。

2. 意译法。

意译也叫直译, 是指用另一种文字将原文的意思翻译出来。意译完全抛弃了外来词的语音形式, 根据外来词的具体含义, 形成新的汉语词。意译法主要运用于具有新的思想观念方面的词语或出现的新事物和新现象的词语。意译法的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 非结构性意译词语。非结构性意译词语完全根据外来词的意义构成适当的汉语语素新词, 不考虑原外来词本身的内部和外部构词结构如:电脑 (computer) 、mascot (吉祥物) 、激光 (1aster) 、link (链接) 、随身听 (Walkman) 。 (2) 结构性译词语。结构性意译在翻译时不但要考虑英文原词的意义, 还要把它的内部结构也翻译过来, 并通过汉语的语素和构词结构来表达出来。如:局点 (game point) 、蜜月 (honey moon) 、绿卡 (green card) 、代沟 (generation gap) 、冷战 (cold war) 。有些英语外来词的翻译方式也存在一些变化, 如有些外来词刚开始引入汉语中是通过音译的方法, 随着不断的运用渐渐变成了意译词。近来, 出现了有些意译词向音译词回归的现象。因为汉语文字本身是表意文字, 汉语的音、形只有通过其本身的意义联系起来才更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这些由音译逐渐转变为意译的词如:维他命 (vitamin) 改为维生素、梵阿玲 (violin) 改为小提琴、贴士 (tip) 改为小费等。

3. 音意结合法。

音意结合法既不同于音译法, 也不同于意译法, 它在一定程度上借自英文词汇的语音, 又在一定程度上采用意译的方法, 是通过将音译和意译相结合的翻译方法。音意结合法的使用一般具有两种类型: (1) 音译加类属名词。这类翻译词一部分采用外来词的读音, 另一部分采用汉语本身的语素表明词的类属, 以符合中国人的语言习惯。这类的翻译有:Rally—拉力+赛、jeep-吉普+车、sardine—沙丁+鱼。 (2) 音译+意译。这类翻译是将英文的一部分音译, 另一部分则采用意译的方式。有时是音译的部分在前, 意译的部分在后, 如:motor-cycle—摩托+车、Mickey Mouse—米+老鼠、Internet—因特+网;有时则是意译的部分在前, 音译的部分置后, 如:ice-cream-冰+激淋、culture-shock-文化+休克、water-ballet-水上+芭蕾。音译结合的翻译法既有英文原文的音, 有添加了中文词语的意, 很好地体现了中西文化融合的趋势。

4. 形译借入法。

中西文化的交流过程中, 有一部分的英文已经被大众所普遍熟悉和接受, 很多人开始直接运用英文的原文来表达自己的意思。人们在借入这类外来语的读音的同时还把词的书写形式一起借入, 这种借用字母缩略词、英文单词或者字母与汉语组合而达到翻译目的的方法就是形译借入法。 (1) 字母缩略词。这种方法是对外语词的缩略形式采取完全借形的方式, 读音及意义基本保持不变。如:CCTV (中国中央电视台) 、WTO (世界贸易组织) 、CD (compact disc) 、VIP (贵宾) 、NBA (美国职业篮球联盟) 、UFO (不明飞行物) 、IBM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MBA (工商管理硕士) 等。 (2) 英文单词借用。这里其实是不经过翻译, 直接引用外来词, 来代表一定的语义, 常见的如:Ok (好的) 、bye bye (再见) 等。还有很多的直接借用存在于专业性很强的领域, 其中以计算机领域中这类词居多, 如:Internet, Word, Windows、Office、Excel。 (3) 字母与汉字译法。这种译法是由英文字母与汉语结合来翻译或者表达英文中的特定词组。可以是单个字母加汉字, 也可以是英文单词加汉字, 还有的是英文字母缩略词和汉字组合。例如, c+语言、B超、E时代等就是字母加汉字来达到翻译的目的;服装show、Basic语言、windows操作系统、MP4播放器、3D电影等就是借用现有的英文单词和汉字的组合来翻译;而VIP客户、IT行业、SIM卡等则是将字母缩略词和汉字组合起来。

三、结语

进入21世纪, 受世界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及传播媒体的多样化的影响, 英语的使用也在国内各行各业中也不算深入, 在国语中出现了引进英语外来词的热潮。这一时期汉语外来词不仅数量大, 内容丰富, 而且形式多样, 影响广泛。外来词的大量引进, 对现代汉语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作用, 它丰富了汉语词汇的表现力, 并进一步促进了词缀构词法的繁荣, 这也在客观上要求了对汉语外来词的研究的不断推进和深入。

摘要:随着全球国际化步伐的加快, 汉语中如英语外来词语的数量日益增多。本文通过对大量英语外来词语的分析, 总结归纳出普遍翻译英语外来词语的方法, 即音译法、意译法、音译结合法、形译借入法来阐述英语外来词的翻译方式。

关键词:外来词,音译,意译,音意结合

参考文献

[1]耿智.英语外来词的音译琐谈[J].中国科技翻译, 1997, (10) .

[2]史有为.异文化的使者一外来词[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1.

[3]美]萨丕尔.语言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7.

[4]冯建文, 毛莉.外来词的基本译法[J].社科纵横, 1998, (4) .

中介语与汉语中介语研究综述 篇2

中介语与汉语中介语研究综述

中介语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掌握和使用的目的语是一种特定的语言系统,这种语言系统在语音、词汇、语法、文化和交际等方面既不同于自己的.第一语言,也不用于目的语,而是一种随着学习的进展向目的语的正确形式靠拢的语言动态系统.内容以对比分析和偏误研究为主,但今后的中介语研究以篇章为主而不应局限与词语和语法等.

作 者:曾红艳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刊 名:东南传播英文刊名:SOUTHEAST COMMUNICATION年,卷(期):“”(11)分类号:H1关键词:中介语 对比分析 偏误分析

汉语动物詈语研究 篇3

汉语中存在借动物之名骂人的詈语,动物詈语是詈语的一种类型。虽然詈语历来被视为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垃圾”,但它既为一种语言现象,我们就不能对其避而不谈。本文主要从语法兼及语用两个方面对人们关注不多的动物詈语进行初步研究,以教大方。

常言道:“一句话叫人笑,一句话叫人跳”、“良言一句三春暖,恶语一句彻骨寒”。詈语就是这能“叫人跳”、“彻骨寒”的“一句话”。

所谓“詈语”,指的就是那些用来粗鲁、恶意地侮辱、伤害或斥责他人的话,或称秽语、恶言、粗口、骂人话。作为语言的一种负样态,詈语历来被视为语言的污垢、语言纯净化的障物、难登大雅之堂的语言垃圾。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它是一种语言现象。“作为交际语言的一部分,詈语有着独特的交际功能,它能够更有力量地表达在特定场合下的特定情绪。” ①“科研之下,不分洁否”②,故骂詈行为不可肆意施行,但詈语却研究无防。

我们发现,在汉语中用动物骂人,已成为詈语的类型之一。下面,我们试从语法和语用两个方面对动物詈语进行研究。

一、从语法看动物詈语

(一)动物詈语的构成方式

通过对动物詈语的搜集与研究发现,动物詈语的构成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动物名称本身即为詈语

在汉语中,有些动物名称本身就被用来作詈骂之语。如骂人卑贱常用“狗”, 骂人凶狠、忘恩负义常用“狼”,骂人迟钝、蠢笨常用“猪”“驴”,骂人风骚用“狐狸”,骂人愚笨、窝囊、庸碌无能则用“熊”,而“鸡”“鸭”“乌龟”等,在骂人话中则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用这一类动物骂人,可谓是最恶毒的詈语。

2.动物名称与名词(或名词性词语)构成的詈语

如:“鼠目寸光”、“贼眉鼠眼”、“鼠胆儿”、“鼠辈”、“牛脾气”、“虎犊子”、“笑面虎”、“兔脑壳”、“兔崽子”、“兔强盗”、“兔羔子”、“马脸”、“猴崽子”、“猴屁股”、“鸡巴蛋”、“龟儿子”、“龟孙子”、“乌龟王八蛋”、“绿头龟”、“王八犊子”、“鳖犊子”、“王八羔子”、“鳖羔子”、“狗男女”、“狗东西”、“狗崽子”、“狗杂种”、“狗屎堆”、“狗官”、“狗记”、“狗强盗”、“狗腿子”、“狗脸”、“狗眼”、“狗嘴”、“狗头”、“癞皮狗”、“猪脸”、“猪头”、“猪脑子”、“猪脑壳”、“驴脸”、“驴肝肺”、“驴脾气”、“狐狸精”、“白眼儿狼”、“大尾巴狼”、“狠心狼”、“野心狼”、“绿头鸭”、“熊包”、“熊色”、“熊样”等。

3.动物名称与动词(或动词性词语)构成的詈语

如:“鼠遁”、“狗急跳墙”、“狗拿耗子”、“狗颠屁股”、“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狗磨脐子”、“狗咬狗”、“狗吃屎”、“狗改不了吃屎”、“狗放屁”、“放狗屁”、“走狗”、“落水狗”、“丧家狗”、“老母猪打圈子”、“撑目兔”、“缩头乌龟”、“鳖爬”、“狐假虎威”、“坐地虎”、“抱窝鸡”、“大叫驴”、“撅嘴骡子”等。

4.动物名称与形容词构成的詈语

如:“憨牛”、“笨牛”、“傻牛”、“呆牛”、“尖嘴猴腮”、“色狼”、“饿狼”、“恶狼”、“母老虎”、“蠢驴”、“笨驴”、“秃驴”、“懒猪”、“蠢猪”、“脏猪”、“笨猪”、“死猪”、“老母猪”、“肥猪”、“骚狐狸”、“老狐狸”、“小狐狸”、“野狐狸”、“恶狗”、“疯狗”、“野狗”、“贱狗”、“小母狗”、“老母狗”、“野鸭”、“野鸡”、“毒蛇”等。

5.动物名称组合构成的詈语

如:“狼狈为奸”、“獐头鼠目”、“牛头马面”、“狗头鼠脑”、“鼠肚鸡肠”、“狼心狗肺”、“鼠窃狗盗”、“鼠心狼肺”、“蝇营鼠窥”、“蝇营狗苟”、“鸡鸣狗盗”、“鸡零狗碎”、“偷鸡摸狗”、“狐群狗党”、“猪狗不如”、“狗彘不如”、“鸡肠狗肚”、“驴鸣狗吠”、“狐朋狗友”、“阿猫阿狗”、“鸟不生蛋狗不拉屎”等。

6.动物名称加后缀构成的詈语

这类动物詈语多见于东北方言中,但数量不多。如:“虎巴巴”、“虎嘲嘲”、“虎不啷叽”、“虎了巴登”、“虎了巴叽”、“牛轰轰”等。

(二)动物詈语的结构类型

我们研究的动物詈语包括词和词组。我们知道,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合成词又包括派生词和复合词。复合词和词组的基本结构类型是一致的同,在研究时,我们将单纯词和派生词单独进行说明,而把复合词和词组放在一起研究,不做严格区分。

在动物詈语中,由单纯词构成的,只有“狗”“猪”“狼”“熊”“驴”“鸡”“乌龟”“王八”“狐狸”等少数动物的名称,大多数的动物詈语都是合成词或词组。在合成词中除小部分是派生词外,都是复合词。

派生的动物詈语,多体现在方言中,以东北方言为例,由动物名称加后缀构成的动物詈语有“虎巴巴”、“虎嘲嘲”、“虎不啷叽”、“虎了巴登”、“虎了巴叽”,“牛了光叽”、“牛轰轰”等。但其数量不多,是动物詈语中的少数。

我们重点研究作为复合词或词组的动物詈语的结构类型:

1.偏正结构

这种结构的动物詈语为数最多。如:“鼠胆儿”、“抱头鼠窜”、“憨牛”、“笨牛”、“傻牛”、“呆牛”、“牛脾气”、“笑面虎”、“母老虎”、“坐地虎”、“虎犊子”、“兔脑壳”、“兔强盗”、“撑目兔”、“兔崽子”、“小兔羔子”、“马脸”、“猴崽子”、 “猴屁股”、“鸡巴蛋”、“抱窝鸡”、“野鸡”、“狗男女”、“狗東西”、“狗杂种”、“狗崽子”、“狗屎堆”、“狗官”、“狗记”、“狗强盗”、“狗腿子”、“狗脸”、“狗眼”、“狗嘴”、“狗头”、“狗头军师”、“走狗”、“落水狗”、“丧家狗”、“哈巴狗”、“癞皮狗”、“恶狗”、“疯狗”、“野狗”、“贱狗”、“小母狗”、“老母狗”、“狗犊子”、“猪脸”、“猪头”、“猪脑子”、“懒猪”、“蠢猪”、“脏猪”、“笨猪”、“死猪”、“老母猪”、“猪羔子”、“肥猪”、“龟儿子”、“龟孙子”、“乌龟王八蛋”、“绿头龟”、 “驴脸”、“驴肝肺”、“驴脾气”、“大叫驴”、“蠢驴”、“笨驴”、“秃驴”、“撅嘴骡子”、“狐狸精”、“骚狐狸”、“老狐狸”、“小狐狸”、“野狐狸”、“绿头鸭”、“熊包”、“熊色”、“熊样”、“缩头乌龟”、“鳖爬”、“色狼”、“饿狼”、“狠心狼”、“野心狼”、“恶狼”、“白眼儿狼”、“大尾巴狼”、“野鸭”、“毒蛇”、“王八羔子”、“王八犊子”、“鳖羔子”、“鳖犊子”等。

2.主谓结构

如:“鼠目寸光”、“狗急跳墙”、“狗拿耗子”、“狗颠屁股”、“狗仗人势”、“狗咬吕洞宾”、“狗磨脐子”、“狗咬狗”、“狗吃屎”、“狗改不了吃屎”、“狗放屁”、“老母猪打圈子”、“狐假虎威”、“虎屄朝天”、“狼狈为奸”、“猪狗不如”、“狗彘不如”等。

3.联合结构

如:“尖嘴猴腮”、“獐头鼠目”、“牛头马面”、“狗头鼠脑”、“鼠肚鸡肠”、“狼心狗肺”、“鼠窃狗盗”、“鼠心狼肺”、“蝇营鼠窥”、“蝇营狗苟”、“鸡鸣狗盗”、“鸡零狗碎”、“偷鸡摸狗”、“狐群狗党”、“鸡肠狗肚”、“驴鸣狗吠”、“狐朋狗友”、“阿猫阿狗”、“鸟不生蛋狗不拉屎”等。

4.述宾结构

这种结构类型的动物詈语很少,目前搜罗到的有歇后语“属狗的——哪里有屎哪里奔”、“属公鸡的——光打鸣不下蛋”、“属老母猪的——吃饱了就睡”、“属兔子的——胆小鬼”中的“属狗的”“属公鸡的”“属老母猪的”“属兔子的”等以生肖致詈的动物詈语和“放狗屁”、“做鸡的”、“做鸭的”等为数不多的几个。

我们发现,在词语(词组)的五种基本结构类型中,偏正结构的动物詈语居多,联合结构和主谓结构的次之,述宾结构的最少,没有述补结构的。

二、从语用方面看动物詈语

“各个民族在骂詈的语言中,提炼集中了一批最洗炼最形象的语言。骂人话,又是一种丰富的世界,当你最初面对它时,会感到肮脏而不知所措。但一旦了解了它,你会发现,这个世界自有它存在的道理、它的邏辑、它的实用性、它的美学和价值观。”③动物詈语的使用自有其自身的理由。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以交流思想和感情为目的的人的活动。

作为人类语言的组成部分,动物詈语的功能主要在于表达情感,往往用于在某些特定的场合表达特定的情感,诸如憎恶、愤恨、报复、赌誓、玩笑等等。有生命的动物以自己的形、色、声、性、趣等引起了人们的种种遐想。人们将人的某些不良的体貌特征、行为、性格、品质等与某些动物对应,赋予了某些动物词语以特殊的含义,从而使动物词带有了强烈的感情色彩。

以动物致詈反映出人类自身对人性的强调和强化,将人贬为动物,则表明被贬的人已丧失了“人”格。通常人们选择自己深恶痛绝或反感的动物及其陋习来做骂语。如:

有骂人忘恩负义的“白眼儿狼”、没有良心的“狼心狗肺”,骂人好色的“色狼”,骂人凶狠的“豺狼”、可怕的“恶狼”,因饥饿而变得凶猛的“饿狼”;有骂人比狗不如的“狗屎堆”,骂人不务正业的“狗食”、卑鄙无耻的“癞皮狗”,骂人劣性不改、本性难移的“狗改不了吃屎”,嘴里说不出好话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有骂人懒惰、不干净利落的“懒猪”、“抱窝鸡”,骂人脏的“脏猪”,骂人笨的“笨猪”、“蠢猪”、“猪脑子”、“蠢驴”、“笨驴”、“老驴”、“村驴”;有骂人表面和善实则心黑手辣的“人面虎”、“笑面虎”、“胭脂虎”,有嚣张跋扈的“坐地虎”,有厉害的“母老虎”;有骂人固执、不知变通的“犟驴”、“倔驴”、“驴脾气”、“狗轴子”,专门骂僧人或头发比较少的“秃驴”,骂人脸长或者脸色难看的“驴脸”,骂人杂种意的“野驴种”、“狗杂种”;有骂人相貌丑陋的“猪八戒”、“瘦猴”、“癞蛤蟆”、“驴脸”、“尖嘴猴腮”、“璋头鼠目”;称可鄙之人为“鼠辈”、微不足道的本领叫“鼠技”,逃跑时慌不择路叫“鼠遁”、仓皇逃跑叫“抱头鼠窜”,胆小、怯懦叫“鼠胆”、“胆小如鼠”,小偷小摸叫“鼠窃狗盗”,目光短浅叫“鼠目寸光”、“目光如鼠”;行为不轨的人是“狐狸精”、“花面狐”、“骚狐狸”、“母狗”,老奸巨猾的人是“老狐狸”,已经落难的坏人叫“落水狗”、“丧家狗”、“夹着尾巴的狗”;恶势力或坏人的帮凶叫“走狗”、“鹰犬”、“狗腿子”;老奸巨猾叫“老狗”,翻脸不认人称为“狗脸”,喜欢阿谀逢迎、趋炎附势的称为“狗颠屁股”、“哈巴狗”,爱谄媚的人为“狗气”、“狗性”、“狗事”,两个不入流的下三烂搅在一起叫“狗屎连稻草”,等等。

动物詈语在文学作品中, 往往也被作者用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特殊情感。如:

俺不看长老面,洒家只打死你那几个秃驴。(《水浒传》第四回)

武大郎道:“含乌猢孙,倒骂得我好!我的老婆又不偷汉子,我如何是鸭!” (《水浒》第二十五回)

老猪狗!你昨日做甚么便打我?(《水浒传》第二十五回)

好赂贪财,前后悉鼠目獐头之辈。(《水浒传》第八十九回)

没良心的,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红楼梦》第二十五回)

八戒道:“哥啊,我晓得。你贼头鼠脑的,一定又变作个甚么东西儿跟着我听的。”(《西游记》第三一回)

荔枝儿冷冷一笑,咯咯咬得银牙响,着恼说道:“哪个充你小姐?青天白日,你们狗胆包天,胆敢抢夺民女,不怕朝廷三尺王法?”(《金瓶梅传奇》第九回)

你这猪头猪脸的笨猪,你天生的一付猪脑壳,连个回转也没有!(王朔《玩的就是心跳》)

滚你妈的,少在这儿装大尾巴狼。(王朔《橡皮人》)

你真他妈的是个人面兽心的狼,满口忠孝仁义,一肚子男盗女娟!(周一《岂有此理》)

你这呆头憨脑的笨牛,别人给你个火药筒,你当个草料窝,早晚被人杀了吃肉还叫好哩!(雪凝《无此一说》)

别看她口里姐姐长妹妹短,纯粹是个惯会下黑手放冷箭的笑面虎。“(易名《天理彰昭》)

注释:

①张廷兴.民间詈词詈语初探[J].民俗研究, 1994(3): 30-35.

②聂绀弩.谈《金瓶梅》[J].读书,1984,(4):55 60.

③何新:《我走入黑社会》

参考文献:

[1]张廷兴.民间詈词詈语初探[J].民俗研究,1994(3).

[2]郭沈清.汉语詈语及其文化底蕴[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3]关英伟.詈语中动物词语的文化含义[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1).

[4]德吉卓嘎.《现代汉语词典》所收的詈词研究[D].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王琴.《红楼梦》骂詈语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学论文,2006.

[6]刘福根.汉语詈词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8.

[7]谭宏姣,王海欧.东北方言詈语特征浅析[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

[8]谭芳芳.近二十年来汉语詈词詈语研究综述[J].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汉语语法学研究 篇4

关键词:问候语,文化内涵,历史演变

汉语问候语的定义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问候语是指人与人见面打招呼时所有具有的表达关怀、友善等语用功能的语言表达形式;狭义的问候语是人和人之间出于礼貌的需要而使用的打招呼的语言形式, 如“早上好”、“你好”等。广义问候语比狭义问候语复杂, 它没有相对稳定的语言表达形式, 同时包含的内容更丰富, 更能体现汉语的特色。

一、汉语问候语的历史演变

问候语于文字产生之前就已经产生, 有文字记载的最早的问候语是“无它乎”。据史料记载, 在上古时代人们见面问候常说的就是“无它乎?”这里的“它”和“蛇”是一对古今字, 所以这句问候语即表示“你没有被蛇咬吧?”《说文解字》中记载:“它, 虫也从虫而长, 象冤曲垂尾形。上古草居患它, 故相问无它乎。”在上古洪荒时代, 人们住在野外的树上或洞穴内, 因而经常会受到毒蛇猛兽的袭击, 体形比较小的毒蛇更是让人防不胜防。同时当时根本没有任何医疗条件, 被毒蛇咬了基本没有生还的可能。上古时代人们见面就会互问“无它乎”传达对彼此间的关心和问候。随着社会的发展, 后来“无恙乎”则逐渐代替“无它乎”成为“无它乎”之后的问候语。关于“恙”《玉篇·心部》是这样定义的:“恙, 噬蛊, 善食人心。”“恙”在古时指的是一种吸食人血的虫子, 被它咬了之后, 会疼痛难忍、皮肤溃烂, 严重的还可能会危及性命。那时的人们是在洞穴中生活, 这种叫“恙”的虫子很容易爬到人身上吸血。由于“恙”对人们有极大的威胁, 因此人们见面时常常用“无恙乎”表示问候。后来“无恙乎”逐渐泛指一切忧患、灾难。新中国成立以后, 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捷, 生活观念随之改变, 问候语的更新也随之加速。上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 在短短30年的时间内, 人们的问候语就换了好几个。由于新中国成立之初, 全国人民被划分成了不同成分, 因此在这个背景之下, 人民见面的问候语是:“你评了吗?”到了60年代中后期, “文化大革命”席卷全国, 虽然资本家、臭老九、地主、牛鬼蛇神等是主要批斗对象, 但是在当时样紧张的气氛中是人人自危, 所以在那样一个时代背景之下, 人们见面的问候语则变成了:“你斗了吗?”然后, 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 发生了全国范围内的自然灾害, 再加上几年的文革斗争, 使得吃一顿饱饭成为人们最大的愿望, 于是人们见面的问候语随之变成了“吃了吗?”时至今日, 吃饱饭这一问题早已被解决, 我们仍旧沿用这一问候语, 只是它原来的含义已经被虚化, 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带有人文关怀的普通问候语。21世纪以后, 问候语的更新速度随着时代的变迁更快, 在不同时期产生了很多不同的问候语。如随着中国福利彩票的兴起, 中国彩民数量大大增加, 彩民之间见面的问候语就是:“你中了吗?”随着“开心农场”等网络游戏的流行, 在网上“偷菜”一度成为人们所热衷的游戏, “今天你偷菜了么?”也一度成为网民们互相问候的问候语。问候语的演变不仅反映了时代的背景, 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 问候语的演变或是体现了穴居时代的毒蛇猛兽给上古人民带来的生存威胁, 或是说明恶劣的气候条件给人们带来的生活的艰辛, 抑或是展示了儒家“礼”教文化的光辉。新中国之后的问候语则是在特殊的政治与经济环境下的产物。21世纪以后,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网络的普遍使用, 一些新兴的问候语则更多地流行于年轻人之间, 体现青年人求新求异的心理。我们相信, 随着历史的变迁社会的发展, 还会有更多的问候语出现。

二、汉语问候语的文化内涵

中国传统文化归根结底是一种强调协调统一、突出整体的文化。自古以来中国人都重视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及和谐, 这也是汉文化的主要特征, 这一特征体现于生活的各个方面, 问候语也不例外。在汉语问候语中可以根据对方的工作、健康、生活等各方面进行问候。因为在汉语问候语中, 关切多于礼貌。这种关切能够缩短问候双方的距离, 充分表达亲如一家的情感, 淋漓尽致地体现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汉语问候语的文化内涵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体现:

1.儒家思想长期以来占统治地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儒家思想把“天”看做自然, 主张“天人合一”的思想, 儒家思想主张人应该顺从自然规律,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中国, 受儒家文化的影响, 三纲五常等礼教思想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问候方式。比如在跟比自己地位高的人问候时不能够直呼其名, 也不能说“你”而应在对方姓氏后加上官职或头衔来表示尊敬。同时中国人也十分注重伦理观念, 在与比自己年长或辈分比自己高的人打招呼时也不能直呼其名而是用一些特定的称谓。从字面上看, 汉语问候语, 几乎是着眼于眼前正在发生或刚刚发生过, 同时又和对方直接相关的一些具体话题, 极少有抽象化、模式化的用语。传承至今, 人们见面依旧习惯于就生活问题进行问候, 不仅不觉得涉及个人的隐私, 反而认为是联络感情、密切关系的有效手段。

2.中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我国古代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而且因为自然灾害的不断发生, 人们长期处于粮食供应短缺的局面。在中国自古以来吃饭一直是一个大问题。见面问候时关心对方“吃了么?”便成为一种习惯, 逐尔发展成为汉民族最具人情味的问候语。“吃了吗?”就由起初的“你吃饭没有”的本意, 发展为“对你表示关心友爱”的言外之意, 同时具有问候功能。由于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 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 同时宗教观念中安土重迁理念的根深蒂固, 人们往往更重视集体的力量而非个人的作用, 因此国人具有强烈的家族观念和集体主义, 为了使家庭更团结, 邻里更和睦, 形成了讲求仁爱的民族心理, 而“嘘寒问暖”就是这种心理的具体体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更能体现“循例从众, 拘禁自制”的自我观念,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之下, 中国人具备了谦逊的性格, 不会主动炫耀自己的成就。而西方文化, 尤其是美国文化则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文化, 他们更加重视自我, 追求人格上的独立。因此, 由于东西方在对待“自我”这个观念上的差异, 在问候方面就产生了许多不同。如果问候一个中国人:“天气转冷了, 多穿点衣服吧”, “工作辛苦了, 喝点水吧”, 听者就会感到一种被关心的温暖和爱意, 因为在中国人看来, 此类问候语是充满了关爱、充满了人情味的。但如果对一个西方人说这类话, 那么他会感到这是对他独立人格的不尊重, 认为你把他当做一个孩子, 连穿衣喝水这样的事情都不能自理。可见, 在自我观念中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差异, 影响了问候语的内容。

3.中华民族注重传统礼仪。在日常生活和交际中通过表达对对方的关心正是中国人注重礼仪的一种体现。越是紧密无间的朋友, 越是会通过细节性的关心和对个体的关注表达一种礼仪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因而在中国人的生活中, 诸如涉及人们的隐私的“出去啊”、“最近身体好吗”之类的问候语在较为熟悉的朋友之间使用得非常频繁。这些问题在很多外国人看来都有打听别人隐私的嫌疑, 但是在中国人看来十分自然, 这正是由中国特殊的文化习惯造成的。“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年长者因生活阅历丰富而受到整个社会的尊重, 年龄大在一定程度上被认为是一种社会家庭地位的体现。因此, 中国人相互询问年龄一种相互尊重的礼貌问候。如问老年人:“您老高寿了?”老年人大部分都很乐意回答。中年妇女被问到年龄也绝不会生气, 她反而会客气地说:“老了, 快60了!”可见, 中国人见面寒暄时, 询问对方年龄是一种礼貌和习惯, 而西方人则特别反感被问及年龄, 认为年龄一种隐私, 不可以随意被提及, 这与民族文化的差异有很大关系。

三、结语

中国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 在社会经济的各个层面无处不彰显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鲜明特征, 问候语也是如此, 无论是从问候语的历史演变还是其背后的文化内涵看, 它都与人们的日常文化习俗息息相关。中国人的问候语, 在多数情况下并不是想打听确切消息, 或是窥探他人生活的隐私, 而仅仅是体现一种人文关怀, 表现对人的热情与真诚。在不同的情况下, 问候语要灵活使用, 在文中不能完全涵盖一一列举, 只能在实际生活中多多留心发现, 我们将通过不懈的努力进行更深入的调查, 进行更全面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晓燕.当代社会招呼语分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 2003 (4) .

[2]郭攀.问候语说略[J].语言文字应用, 2003 (1) .

[3]常敬宇.汉语词汇与文化[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0.

[4]陈秋娜.汉语寒暄语的语用阐释[J].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2005 (1) .

汉语语法学研究 篇5

汉语言文学毕业论文-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2007-02-10 16:47:57

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

【内容摘要】以往发表的新词语a的文章。侧重于从新词新义的显现入手探讨,从修辞格方面入手研究新词的比较少。本文主要从新词语的现状,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的意义,由比喻、借代、仿拟构成的新词的情况和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情况这几方面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修辞新词语比喻借代仿拟

[]

新词新语是观察社会生活的晴雨表,是反映现实的一面镜子。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其人文景观绚丽多彩。改革的大门开放以后,国外文化蜂拥而来。诸如“的士”、“酒吧”等词语纷至沓来。国内国外文化相互碰撞,彼此之间相互交融、相互渗透,产生了一批反映时代变革的新词新语。随着国内旅游热兴起,在市场经济的驱动下,许多农村人口投身于旅游景点的商业服务,于是便在原先的交通工具上精心修饰,仿照“的士”,出现了“马的”、“驴的”、“轿的”、“摩的”、“板的”等系列新词。这种由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旅游文化的发展,农业文明开始向现代文明转换。研究这种新词新语具有广义文化学的意义。研究这种新词语还有社会学的意义。比如“下岗”一词,在计划经济时期是不存在的。进入90年代后,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市场经济严酷的竞争机制,必然使有的企业破产,有的工厂倒闭,职工下岗不可避免。与“下

岗”相对应,运用对义仿拟手段出现了“上岗”这个新词语。此外,“绿灯”、“黄昏恋”等等,都反映了这一特定时期的重要社会问题。

最重要的是研究这种新词具有语言学的意义。语言同社会生活联系密切,反映生活也最为迅速。如“绿色工程”“绿色食品”“绿色能源”“绿色产业”“绿色农业”“绿色事业”、“套书”“套裙”“套餐”“套会”“套票”等系列套词反映了修辞构词的灵活性、形象性和系统性。语言的活跃,反映思想的活跃,是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的结果。研究由修辞构成的新词语是要寻找其规律,预测其走向趋势,引导正确理解和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促进语言规范标准化。这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全球化国际交往的需要。

一、“修辞学造词法”诠释

词汇就其本身而言是一个开放的系统,而新词的产生概括的说不外乎两条途径:一是构造新词,二是吸收外来

词。当今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新的事物、新的现象不断出现,由此导致了人们的新观念、新感受的不断产生,面对这种现象,原有的词汇难免会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于是人们便倾向于寻求各种造词手段来对客观世界大量的空符号作及时有效的补充。产生新词新语的方式很多,有新外来词语的吸收、旧词语的复活、方言词语的吸收等等。我们着重要谈的是以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研究。任学良先生曾提出“修辞学造词法”,就是运用修辞手法(即所谓的辞格)来创造新词的方法。新词语有不少正是利用这种方式产生的。比如用“鞭打快牛”来喻指对贡献大的人或企业过度加码,使其做更大的贡献;用演员出台表演的“出台”来喻指一系列成套的政策措施跟群众公开见面,即形象又生动。诸如“蛋糕”、“绿灯”、“断奶”、“窗口”、“余热”、“网络”、“黄牌”、“拳头”、“婆婆”、“阵痛”,“铁饭碗”、“红眼病”、“花架子”、“大锅饭”、“毛毛雨”、“大气候”,“一刀切”、“走后门”、“打头阵”、“剃光头”等都是通过比喻式构成的。“拳头产品”是指一种品牌或产品在企业中的作用向拳头一样粗壮有力,它是比喻方式造成的新词语。至于“龙头企业”、“文山会海”等等都是此类。还有借代式新词语,如“菜篮子”、“绿色食品”、“国脚”等。据语料库我们统计得出这种由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语约有700多个,以比喻、借代、仿拟方式构成的新词语最为常见。此外,还有其他修辞方式如比拟、夸张、谐音构成的新词语,下文中我们将会一一谈到。

二、比喻造词法

从结构上看,新词新语里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格的,大体有以下几类:

⑴、以喻体作修饰成分,本体类属作中心词,构成新词语。如:

龙头企业拳头产品窗口行业星火计划胡子工程尾巴工程

这类新词的喻体一般都具有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特点,取譬的着眼点也

多种多样,其突出之处是使得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如:

草根工业:喻指植根于乡村土地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

龙头企业:像龙头一样能带动全局和其他企业前进或发展的企业。

尾巴工程:指某一工程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但尚有某些收尾项目未曾完成,好像拖了个尾巴。

⑵、以喻体代指本体,也就是赋予某些词语以新的比喻义。如:

绿灯窗口龙头新星拳头黄牌气候余热婆婆短平快

在这类词语中,由一些本来是普通语词,如“婆婆”、“窗口”、“拳头”;有的本来是专业、行业用语,如“绿灯”、“黄牌”,作为新词语,它们被赋予了新的比喻义,使用范围扩大了。而且有的新词语还可以作为构词成分,组成相关的新词语。如:

气候:大气候小气候新星:网坛新星影坛新星诗坛新星在这其中的“窗

口”、“龙头”、“拳头”与前头所说的第⑴类关系密切或是由⑴类省略本体类属词形成的。比如“龙头”据一些语言研究者考察,在报刊杂志中先是出现“龙头产品”、“龙头企业”等短语,随后才出现“龙头”单独使用的情况。如:科学技术是脱贫致富的“龙头”。或是先出现喻体单独使用的情况,然后扩展成⑴类词语,像“窗口”,举个例子来看:商业、服务业和交通运输部门是社会文明风尚的窗口。由此产生了把这些行业总称为“窗口行业”的说法。这两类词语有一个共同之处那就是在口语中“窗口”、“龙头”、“拳头”等词语的比喻说法是早已存在的,当它们进入书面语后,很快就被推而广之了。

⑶、以喻体作中心词,前边加上一系列修饰、限制成分,构成新词语。其中心词有双音节的,也有单音节的。我们以单音节为例看一下,如:

~坛:体坛歌坛影坛泳坛足坛网坛

~星:歌星明星笑星舞星泳星新星

~霸:电霸水霸车霸鱼霸油霸波霸声霸

~~热:武侠热英语热中国热琼瑶热追星热足球热旅游热

~~族:上班族追星族红唇族推销族打工族工薪族

~~风:吃喝风麻将风浮夸风宴请风

这一类单音节词具有较强的构词能力,使用范围比较广,但它们能不能被认为是后缀成分,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首先,一般后缀成分如“子、头、儿”等本身已无实词意义,它们的词义已经虚化或消失了。而“坛、星、霸、风、热”这一类单音节词,仍保留一定的实词意义。例如“热”,指受很多人欢迎的或很多人热衷的某一社会现象。“坛”,在词典中早已说明指的是体育界或文艺界,只不过由它构成的新词更多了,而“坛”的词义并未消失。至于“风”本指一种自然现象,但自古至今就被喻指社会风气或作风,如“党风”、“世风”、“校风”、“学风”等,近年来产生的“吃喝风”、“麻将风”仍是这个意思。

其次,“子、儿、头”等后缀成分须依附于前边的词语存在,是名词的标志,而“热、坛、风”这一类单音节词,则勿须依附前边词语存在,可以单独使用。再次,在修饰性词语和这些单音节词之间,结构较松散,有的也可以插入其它词语。修饰这些单音节词的成分可以是词,也可以是短语,没有一定限制。由于这类单音节词确实存在一种后缀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可以称其为类后缀成份。

⑷有的新词语,从它开始使用,就作为一种比喻用法。如:

大锅饭:喻指不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平均主义分配制度。

一刀切;喻指那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区别对待的简单化的工作方法。

这类词语就字面意义谈,本指一种现象或事物,只是人们很少用它们的字面意义,而是常用它们来喻指某一事理、现象,在使用过程中这类词语逐步具有

了某种习用的意义。这类词语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新的俗语、惯用语,如:“踢皮球”、“剃光头”之类,它们应用的范围比较广,很难说明这种比喻究竟是以那个本体为对象的。

三、借代造词法

用借代修辞格形成的新词語,一般来说可分为以下几类:

⑴、以专称代指通称。如:伯乐,原为韩愈《马说》中的人名,擅长相马的人后来代指擅长发现人才推荐人才的人。硅谷:源自美国,电子工业基地,现代指电子工业基地。

⑵、以某一相关事物代指一事物。如:

红包:代指家长给晚辈子孙的赏钱或厂矿、企事业单位给职工发放的奖金。

菜篮子:代指城镇居民的副食蔬菜供应。

“菜篮子”:是城镇居民采购蔬菜、食品时携带的工具;“红包”:使用红纸包着钱币,象征喜庆、吉祥,以示奖励。

⑶、以事物的某一特征部分或标记代指该事物。如:

橄榄绿:代指这种颜色的警察制服。

大团结:指拾元面值的人民币,因上面印着民族大团结的图案而得名。

国脚:专指具有高超球艺的国家级的足球队员。

⑷、以具有特征性的动作行为代指某一事。如:

画圆圈:代指圈阅文件。一些领导同志在阅读或批示文件时,常画圆圈表示已经过目。

爬格子:因写文章要用带格子的稿纸,所以拿“爬格子”来形容勤奋艰苦写写作。

挂鞋:代指足球队员退出绿茵场,不再参加比赛。

“画圆圈、爬格子”,“挂鞋”都是动宾结构。前者口语色彩浓,后者书面语色彩浓。此外,它们之间的感情色彩也有区别。“画圆圈、爬格子”含有戏谑的

意味,“挂鞋”则显得庄重。

⑸、以形象性称谓代指原有专名。如:

铁榔头:因郎平扣球凶猛有力,而“郎”与“榔”同音,人们就以“铁榔头”代指朗平。

聂旋风:我国围棋手聂卫平在中日围棋赛中,连连获胜,象一股旋风,令对方无法招架,于是“聂旋风”就成了聂卫平的代称。

⑹、以专名代指该专名所具有或体现的某种社会现象、观念等。如:“条子现象”指领导干部随意批条子办事的不良社会现象。“明星效应”指文艺、体育等领域里的明星由于受人崇拜而产生吸引力和号召力的社会现象。这类词语从意义上说,带有一定的模糊性、随意性;从结构上说,为定中结构;它不同于一般修辞上借代里所说的“专名代泛称”,从整个短语看,可以认为是部分借代。

四、仿拟造词法

采用仿拟手法构成的新词语,实际

包含两种不同的情况:一种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为了修辞的目的,利用仿拟格而产生的偶发性新词语。这类新词语有些会超越原语言环境,被更多的人认可并使用,逐步获得一般词语的性质;有些只是偶尔出现或偶尔重复出现,很快被遗忘和淘汰。另一种情况则是依据汉语词汇中已有的词语,利用仿拟手法来构成表达新事物新概念的词语,可视为用仿拟构词法构成的新词语。利用仿拟构词法产生的新词语有着一般新生词语的性质,接下来我们着重分析仿拟型新词语的情况。

⑴、格式仿。汉语词汇中有些词语的构成在形式上呈明显的框架结构,这种框架结构也即一类词语构成的格式,依据一定的格式,通过改换某些构词要素,能产生一系列同格式的词语。“格式仿”就是通过仿拟词汇系统中这类典型格式而构成新词语的方法。依据结构的不同,可以分为四类:

①、仿前式。即仿造词仿拟原型词 的结构,更换原型词的前一个词素,后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词造词法中占多数,下列两组例子都属于仿前式。

面的→轿的酒吧→网吧

→货的→陶吧

→残的→奶吧

→摩的

②、仿后式。与仿前式相反,这是一种仿拟原型词结构,并替换原型词的后一个词素,前一个词素不变的方式。这种方式在仿拟造词法中用的比较少。例如:

国手→国脚的哥→的姐廉政→廉业陪读→陪教

③、格式仿产生的新词语四音节的也较多,所仿格式有些是词汇系统中具有的,有些则是近年新造,经反复使用获得习用性特征的新格式。格式仿构成的四音节的新词语大多是在一个固定格式中嵌入新语素,如:由“大×大×”仿拟出“大红大绿”、“大红大紫”、“大操大办”、“大包大揽”等;由“小×小×”格式仿拟出“小打小闹”、“小夫小妻”、“小修小补”等。这些新仿拟的词语,均在原格式中嵌入一定的语素,词型格式化特征突出。格式仿利用已有的格式,形势特征明显,改换语素灵活便利,是一种常用的仿拟构词的手段。

④、还有一种仿拟则是依据一定的句法形式,即所仿格是汉语中一种常见的句法模式。它们大多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使用时间长、出现频率高、生成能力强的句法模式。因而往往带有一定的文言句式的色彩。如:“以nvn”,介词“以”在这种句法模式中表示“凭借、依据”,是一种文言格式。根据这种格式仿拟的“以权谋私”、“以党代政”、“以工挤农”等新词语,概括性强,具有明显的文言特征。⑵、语义仿。语义仿即利用词语间语义上存在的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来仿拟构词。

①、类义相仿。利用类义关系仿拟的新词语,如由“奖学金”仿拟出“奖教

金”,由“空姐”仿拟出“海姐”,由“廉政”仿拟出“廉业”等。这些仿拟词与原型词都是同类事物,同属一个范畴,利用同类事物的相关性,类推联想,仿拟出新词。

②、对义相仿。对义仿拟则是由记录某一事物、现象、行为的词语,仿拟出另一与之相对应的新词语。如,以性别为对应关系由“公关小姐”仿拟出“公关先生”,由“家庭妇女”仿拟出“家庭妇男”,“空姐”仿拟出“空哥”,“的哥”仿拟出“的姐”。

某些相对应的概念,也会产生对义仿拟构词。如,由“民办”仿拟出“官办”,由“民风”仿拟出“官风”等等,“民”与“官”便是建立在相对应的概念基础上的仿拟。

③、反义相仿。这种仿拟词与原型词意义相反,这是由于仿拟词语中替换的词素与原型词中对应的词素意义相反造成的。这种仿拟是语义仿中最普遍存在的一种现象,许多仿拟型的新词语,都是通过反义仿拟构成的。如,以“大”与“小”相仿拟的“大我”与“小我”、“大气候”与“小气候”;以“冷”与“热”相仿拟构成的“冷销”与“热销”、“冷板凳”与“热板凳”等;以“优”与“劣”相仿拟的“优生”与“劣生”等等。此外,象“上”与“下”,“公”与“私”,“正”与“负”,“快”与“慢”,“强”与“弱”等反义语素的变动,都是仿拟构词的重要手段。

⑶、依据是否只用仿拟手段来划分,可以分为单纯式和兼用式。单纯式是指仅仅利用仿拟这一修辞方式造词的方法。根据兼用的修辞方式的不同,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仿拟兼谐音。如“气管炎”→“妻管严”,“哑巴亏”→“喇叭亏”

②、仿拟兼简缩。例如:博导(博士生导师)→硕导(硕士生导师)。这里人们兼用了仿拟和简缩两种造词法。

③、仿拟兼夸张。例如“豪华本”→“火箭本”(称出版速度快,质量低劣的书册)。仿拟词语“火箭本”显然也兼

用了夸张的手法。

五、其他修辞方式造词法

这种利用修辞格形成的新词新语义比喻、借代、仿拟最为常见,当然由其他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也是不容忽视的。谐音构成的新词语,如:“炒古”,炒买炒卖古玩,由“炒股”谐音而造;“导爷”,戏称导游人员,有“倒爷”谐音仿造。还有“爱资病”、“莫(没)斯(事)科科长等都是谐音造成的新词语。比拟式构成的新词语,如具有新含义的“松绑”“透明度”“冒尖”“挂钩”“浮动”,以及“精神污染”“知识爆炸”“三栖明星”“投资膨胀”等。夸张式新词语也为数不少,如:“爆棚”指体育、娱乐场馆等人数骤增;“过街鞋”,对质量很差的鞋的贬称。此外还有“爆满”、“鸣谢”、“袖珍企业”、“火箭本”等。还有新含义的“山海经”、“普通话”是直义式新词语。而“压缩饼干”“压缩空气”则是利用断取格形成的。真是形象生动,丰富多彩。所有这些进一步说明了“修辞学造词法”是完全行的通的,而且

是语言学中值得研究的一个有趣的现象。

六、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1、比喻、借代构成的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比喻、借代修辞方式构成的新词语具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特点。首先,这类词语具有时代特色。由修辞而逐渐凝固成新词语,是汉语词汇发展中固有的现象。例如:古汉语中有以“须眉”代指男子;以“裙钗”“巾帼”代指妇女;以“杜康”代指酒;以“黄发垂髫”代指老人小孩;也有以“蛇行、龟伏”等来喻指某一动作行为状态的。这类词语比较形象生动,增强了汉语的表现力,丰富了汉语的词汇。近几十年来涌现出的新词新语,存在着一种趋新求雅和系列化的趋向,同时也表现出追求形象鲜明、通俗化、口语化的势头。由修辞方式形成的新词语更是引人注目,无论在“表情”还是在“达意”上,带有一定的时代烙印。例如

文革的那几年,人被丑化、异化,灵魂和肉体被肆意糟踏、蹂躏,反映在语言上,那就是在词语里“牛鬼蛇神”“黑帮”等等满天飞。如今的时代是人文时代,人格得到尊重,人的价值受到重视,个人的创造精神也得到提倡、保护和发扬,词语中以比喻、借代方式产生了不少于个人专名有关的词语。如:“王海”、“徐虎”等,只要一个人的作为、贡献产生了一定的社会效应,很快就会得到应有的承认,受到尊重。当今的时代亦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科技信息瞬息万变的社会,因而被用来做借体或喻体的多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事物,如:“中关村”、“硅谷”、“短平快”、“气候”等等。这种变化反映了当今我国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以及广大群众视角中心的重要转移。其次,这类词语的词义具有模糊性。词语意义的模糊性是指它们所表达的概念的外延缺少清晰的界限,由比喻和借代凝固形成的新词语,其意义普遍存在相当模糊性。一般来说,一个新词语从开

始出现到被社会接受,其意义总要经历一个由模糊到逐渐清晰的过程,这是由于人们对这个词语所反映的客观事物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此外,有些词语所表达的概念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模糊性,或者它本身就是一个模糊不定的概念。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表达方式,大多只有模糊概念,既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从科学上界定严格的意义范畴。如“龙头项目”等会因地因时而异,其概念外延没有确定标准。我们再从心理基础看,比喻和借代都是以联想作为心理基础的,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词语直接以喻体指本体、以借体指本体,这在文字表达上更精炼了,但意义范畴的模糊性、不确定性却更为增强了,同时也模糊了两个不同质的事物的界限。“热”本指一定的温度,与“社会现象”本是风牛马不相及的两回事,把它们混为一谈,词义更模糊了。再次,修辞用词往往具有临时性的特点,这类词语所要表达反映的客观事物本身有相

当多数属临时或短期性的社会事物、现象。如:“~~热”、“~~风”只不过时髦一阵子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即使“~星”、“~~精神”等也只能在一个特定时期内,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些词语能风行一阵,当事过境迁也就烟消云散了。

接下来我们在看一下由比喻和借代形成的新词语的发展趋势。由比喻和借代构成的词语中,不少词语词义带有相当的模糊性,表达上也可能用其他方式代替,流传使用中又有一定的局限性,使它们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程度不同的影响,加上这类词语多用于口语,也就不大容易进入正式公文、科学论文等文体。另外,这类词语有不少表达种种复杂的情感,而人们的情感往往受各种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又因人因时因地而异,个人成分占很大作用。这样,也使这类词语的传播受到一定的限制,转化为一般词语的可能性受到影响。有些语言学者正确指出,许多赋予词语以临时性功能的修辞学说法,往往会随

着人们的反复使用而使临时性功能固定化,原来的修辞用词也会转化为一般用词。某种修辞说法能否形成新词新义,它们的寿命是长是短,主要取决于人们使用这种说法的情况,即约定俗成的程度。这类词语总体上说具有相当的临时性,只有少部分词语能进入一般词语,保持较长期的稳定性。

2、仿拟构成新词的特点及趋势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到底具有什麽样的特点?首先,仿拟型新词语具有对应性。仿拟性新词语与原型词之间存在对应关系。仿拟型新词语中以类义、对义、反义等关系构成的语义仿新词语是对应性的突出体现。格式仿中许多新词语内部甚至也表现了类义、对义的对应关系。其次,仿拟型新词语具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有的带有表扬倾向,如“新秀”;有的带有嘲讽、戏谑的色彩,如“喇叭亏”、“家庭妇男”等;有的则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如“以权谋私”。鲜明的感情色彩,反映了这类新词语的构成与“仿

拟”这一修辞手段运用的内在联系。再次,仿拟型新词语体现了仿拟构词手段的丰富性。从这类词语的构成方式看,仿拟词与原型词之间,涉及音、形、义三个方面。就拿“语义仿”来说吧,语义上的“类义”、“反义”都可以作为联想的线索,这就使仿拟构词具有丰富的手段,构成新词的能力也较强。

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将何去何从呢?词汇发展的总趋势是日益丰富和扩大。由仿拟构成的新词语既是对语言的继承又是对语言的创造,它使语言旧有的形式得以保存的同时,又添加了新的内容,使新的词语更富有生命力,更富有时代的特征。仿拟现象是社会发展和人们快节奏生活的必然产物。人们利用语言系统中的某些已有的成分去表达他们认识和思维活动中取得的新成果,这样便产生了新词。而人们利用旧有的词语模式,用替换原词的某个语素而快捷地举一反三地构成新词,势必导致新词生成中仿拟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是人

们追求简单、高效心理的反映,符合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新词语一经产生,便要经受社会和历史的检验,仿拟生成的新词语能不能顺利地进入现代汉语的词汇库还要看它是否符合构词的规律,是否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仿拟的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一味模仿也会产生消极作用。近些年,有的人为了标新立异,或者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特别是一些广告媒体,无视语言规律,利用谐音胡乱造词,如“咳不容缓”、“衣衣不舍”等等。这些“词语”意义上完全背离了原词,长此以往,词将不词了。但从总体上说,仿拟能产性强,生命力强,其积极作用是主要的,它符合词汇发展的总趋势。

【参考文献】

①杨晓黎仿拟型新词语试析《修辞学习》1993年第5期,刘兰民汉语仿词造词类型刍议2001年第2期。

②季恒铨、亓艳萍比喻、借代与新词语新用法《语文建设》1989年第4期,王铁昆从某些新词语的“隐退”想到的1999年第5期。

③朱永楷、林伦伦二十年来现代汉语新词语的特点及产生渠道《语言文字应用》1999年第2期。

④刘红曦汉语新词语生成中的仿拟现象《渝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4期

⑤王铁昆从反思看新词新义的产生和发展《天津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2期。⑥周洪波《精选汉语新词语词典》四川出版社1997年。

⑦姚汉铭《新词新语词典》未来出版社2000年2月。

studyofchinesenewwordsfromrhetoricalmanner

【abstract】:first,,andsoon.【keywords】rhetoricalnewwordtropeborrowing

~ 26 ~

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研究综述 篇6

关键词: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研究综述

对于现代汉语中的名词性状语,起初语言学界认为它是一种十分特殊的现象,再加上通常情况下只有极少数名词可以做状语,所以早先的时候学术界对这种语法现象的关注及研究并不太多,大多数语法著作对此并无论述,而有的语法学家虽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也并未能展开深入的探讨。近二三十年以来,由于现代汉语研究方法和理论的多样化,这种情况日益得到改变,有关现代汉语中名词做状语的现象逐渐成为语言工作者关注的热点,对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的研究持续升温,取得了一系列较为丰硕的成果,其中既有对这种语言现象的客观描写,更有对这种语言现象的深入分析,经过长期的努力,人们对它的认识越来越深,理解越来越透,研究的面也越来越宽。根据具体的情况,这里笔者以20世纪九十年代末为界,大致把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的研究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一、从初始到20世纪九十年代末的研究

从笔者目前所收集和掌握的材料来看,学界最早对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有所关注的是吕叔湘先生。吕先生曾在《中国文法要略》一书中谈到了“名词用作动词的加语”的问题,他说这里的“加语”在某种意义上相当于我们所说的状语。[1]但遗憾的是,吕先生虽然注意到了名词做状语的现象,可是由于在研究中他过多地秉承了古代汉语的分析手段和方法,所以在论述时他把该现象归于“词类活用”,这就使其与科学地描写解释此类现象失之交臂。

继吕先生之后,较早对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现象展开研究的是洪心衡先生。洪先生(1963)在《关于名词、动词作状语》一文中对此类现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写,同时也试图对这一语法现象进行必要的解释,[2]但遗憾的是,其创获并不太多。

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并探讨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现象,学者们既有对这种语法现象的宏观把握,也有对这种现象的微观描写,更有甚者还试图对这种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解释。

李晋荃(1983)不仅较为全面地描写了名词和名词性短语做状语的现象,而且还尝试运用结构主义理论进行了必要的分析。[3]他认为“在现代汉语中,非时地名词可以充当状语,修饰限制动词性成分,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包括工具、材料)”。除此之外,所述三类名词性短语也能充当状语。究其原因,李先生认为关键在于这种由名词和动词直接组合的状中短语不能进一步扩展,中间不能插入其它的成分。不仅如此,李先生还提出“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带‘的充当状语,不宜视为名词状语”。他认为在“他的手本能的缩了回来”“这个任务历史的落在了我们的肩上”中,“本能的”“历史的”是“名词加上副词后缀‘的转化成副词做状语”。这种“转化说”认为名词仍旧是名词,而“名词+的”才是副词性成分,所以并非名词做状语。

喻芳葵(1984)结合古代汉语中状位名词的表意类型,从语言的历时性和共时性纵横两个方面探讨了汉语中名词做状语这一语法现象及其规律。[4]他认为状位名词可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情态以及动作行为使用的工具和材料。这两点与李晋荃先生的分析是一致的,但与李先生不同的是,他认为名词表示比喻以及名词加“地”以后修饰动词也是名词做状语的现象。其中“似的”和“地”可以作为名词充当状语的标志。

邢福义(1988)对名词重叠后加“地”做状语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探讨。[5]邢先生在文中分别从NN状语的表义范围、必要的构成条件、语义特点、相应的形式特征以及语用价值等方面对NN状语作出了分析,这是对某类特殊的名词性状语所做的专文论述。

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有更多的学者参与到对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的研究和讨论中来。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如:

刘月华(1990)对现代汉语中名词性状语的存在和句法位置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重点讨论了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6]

李宇明(1992)一方面详细地讨论了“NP出身”中“NP”的类及其与“出身”的句法关系,另一方面还提出“NP出身”是一种特殊的状心结构,与其相似的格式还有“NP毕业”。[7]显然,这是继邢福义先生之后的又一篇专门对现代汉语中某类特殊的名词性状语进行论述的文章。

文炼(1994)以名词修饰动词这一现象为突破口,在系统梳理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名词也可以充当状语。[8]文中指出,关于名词修饰动词,《马氏文通》认为是名字成为状字,即名词变成了副词,而《新著国语文法》则认为是名词作“副附”用,即名词“在副位”。通过分析和比较,同时结合现代汉语的实际,文炼先生说:“我们如果承认名词可以作定语,为什么不能承认名词可以充当状语呢?”显然,文炼先生认为在现代汉语中名词是可以充当状语的。

孙德金(1995)对现代汉语中名词做状语的现象进行了句法、语义两个平面的系统阐释,并在此基础上试图得出词类划分上的处理意见。[9]孙先生在文中指出“能做状语的名词只限于直接修饰限制谓语的名词”,不包括加“地”做状语的名词。在他考察的3892个各类名词中,有56个可以做状语,占1.4%。按名词充当状语所表示的语义角色可以分为五种类型,即:方式、范围、工具、依据和其他,其中以方式和范围居多。并且孙先生还认为“只有做谓语的动词有被名词修饰的可能”,“做谓语的形容词不能直接受名词修饰”。

显然,对于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的研究,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研究成果多集中于辨析名词能否做状语,哪些现象可以被定义为名词做状语以及名词的表意类型上。

二、本世纪初至今的研究

到了21世纪初,学者们对名词能够做状语已基本达成了共识,在此基础上,开始有更多的人对这一现象作更进一步、更深入地探讨和挖掘。

王建华(2000)探讨了名词性状语在古今汉语中的不同特点。[10]他认为古汉语中的普通名词做状语主要有三种情况:表示比喻;表示对人的态度;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或依据。而在现代汉语中可以直接修饰动词做状语的名词是极少数的,仅限于能表示动作方式、手段的词,取而代之的是由普通名词做介词的宾语,即构成介宾短语来做状语。在对时地名词的比较中,王建华先生认为,方位名词在古汉语中可以单独做状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方向,而在现代汉语中,方位词“一般不单用或很少单用”,有些甚至根本不能单用。处所名词在古汉语中做状语极为普遍,不论是在正式的文体中,还是在交谈中都可以看到,而现代汉语中处所名词做状语的范围则有所缩小,并且从适用语体来看,一般只限于口语中。最后,王先生认为现代汉语时间名词做状语的功能最强,这一功能活跃在不同的语体中。

李梅(2001)认为名词状语与动词中心语的组合手段有三种不同的情况:一是必须以虚词为组合手段,中间必须加“地”,否则不能组合;二是只能以词序为组合手段,中间不能插进“地”;三是两种组合手段均可,中间加“地”与否是自由的。[11]不仅如此,李先生在文中还着重分析了名词与谓语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同时也辨析了NV式状中偏正短语与其他短语的区别。

endprint

刘慧清(2005)不仅深入分析了名词做状语的音节特征、句法特征、语义特征,而且还分析了名词做状语的语用功能,该文认为“名词作状语,一般表示非常态、非默认值的情况,或者是需要特别强调的”。[12]

除此之外,值得一提的是,王珏(2001)曾以专著的形式来全面研究现代汉语中的名词,[13]在同时期的研究中,王珏先生应该算得上是一位研究名词的集大成者。在该本著作中,王珏先生曾专门用一节的内容来研究现代汉语中名词做状语的现象,他在广泛吸收其他学者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讨论了非状语名词和状语名词的问题,同时也对名词做状语后与谓语间的语义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

三、结语

综上所述,近二三十年来,有关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的研究无论是在现象描写,还是在语法分析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总的说来,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句法平面上的研究,这主要集中在对名词性状语的构成及名词做状语的条件和句法结构的分析上;二是语义平面上的研究,这主要集中在对名词性状语与谓语语义关系的研究上,其中也不乏对名词性状语相关语义指向的研究。综合考察前辈学者的研究状况之后,我们会清楚地发现对名词性状语的研究若仅限于句法、语义两个平面上,这是不全面的,我们必须在此基础上有所继承和发展。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拟借鉴现代汉语语法学界日臻成熟的“三个平面”语法理论来进行名词性状语的拓展性研究。这一研究将在“句法、语义、语用”三个平面上同时展开,其中由于前两个平面的研究其他学者已涉足较多,且成果丰富,所以我们将主要是吸收和融合他们的研究精华,相对来说这两个平面不是我们研究的重点,而我们的研究重点将主要放在名词性状语语用平面的研究上。

(基金项目:天水师范学院中青年教师科研资助项目“现代汉语名词性状语研究”[项目编号:TSA1024]阶段性成果)

注释:

[1]吕叔湘:《中国文法要略》,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2]洪心衡:《关于名词、动词作状语》,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63年,第1期。

[3]李晋荃:《试谈非时地名词充当状语》,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3年,第4期。

[4]喻芳葵:《普通名词能否作状语》,江西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84年,第4期。

[5]邢福义:《“NN地V”结构》,《邢福义自选集》,郑州:大象出版社,1993年版。

[6]刘月华:《状语的分类和多项状语的顺序》,语法研究与探索,1990年,第2期。

[7]李宇明:《析“NP出身”》,汉语学习,1992年,第6期。

[8]文炼:《论名词修饰动词》,上海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3期。

[9]孙德金:《现代汉语名词做状语的考察》,语言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4期。

[10]王建华:《古今汉语名词性状语的比较》,晋中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3期。

[11]李梅:《析现代汉语NV式状中偏正短语》,四川师范大学学报学报,2001年,第9期。

[12]刘慧清:《名词作状语及其相关特征分析》,语言教学与研究,2005年,第5期。

[13]王珏:《现代汉语名词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汉语语法学研究 篇7

关键词:道歉语,对不起,不好意思,冒犯程度,性别

言语行为自1962年Austin提出以来, 一直是语言学界研究的焦点。道歉是典型的言语行为之一, 与面子理论和礼貌原则紧密相连。Goffman (1971) 把道歉看作是补救性言语行为, 其起因是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冒犯。说话者通过道歉, 试图对冒犯进行弥补, 以期得到听话者的原谅, 从而恢复言语双方的和谐关系。李力在《面子协商与汉语道歉语之文化特性》一文中, 对道歉的意义给予了很大肯定, 认为“道歉不仅是解决个人之间相互冲突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国家, 种族, 宗教团体之间平息争斗、消除隔阂、争取宽恕的最文明、代价最小的选择。”因此, 道歉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对于维持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和谐关系具有很大的作用。

汉语道歉语研究是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研究方向大致有两个, 一是对汉语道歉的单独的考究, 二是对汉语道歉和其他语言道歉的对比研究。2005年, 易敏提出了“社会生活中的日常道歉用语‘对不起’正面临着被‘不好意思’取而代之的趋势”, 并认为“对不起”和“不好意思”本是两个有轻重差异的道歉语, 但是“有合流的趋向, 且显示出以轻代重的趋势”。本文研究了汉语道歉语“对不起”和“不好意思”的道歉意义的发展, 并通过研究两者在男女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频率的差异。

一、“对不起”和“不好意思”道歉意义的发展

“对不起”是汉语道歉的常用语。《汉语大词典》将“对不起”解释为:“对人有愧。常用为表示歉意的套语”。从陈泳涵 (2011) 的研究来看, “对不起”被开始并逐步广泛用作道歉用语大致始于晚清至解放前这个阶段。郝晓梅 (2005) 的研究发现, 随着时代发展, “对不起”的语用功能不断扩展, 但是其道歉功能仍是最主要的。

“不好意思”的道歉功能的形成和发展较为复杂。陈泳涵的研究发现“不好意思”被用作道是在改革开放之后, 歉比“对不起”要晚。据《辞海》“不好意思”的词义是: (1) 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 (2) 害羞;难为情”。“不好意思”最初的是用来表达害羞、难为情、难以启齿的感情, 经逐步演变才具有了轻微道歉的意义。另外, 和“对不起”不同, “不好意思”是经过词汇转化而来的, 即“好意思”的否定形式。

因此, “对不起”和“不好意思”作为道歉用语, 其起源、发展轨迹和强弱程度是不一样的, 总的说来, “对不起”的道歉强度要比“不好意思”的大, 其正式程度也比“不好意思”大。

二、实证研究

1、研究目的

本研究主要目的有两个:一, 考察“对不起”“不好意思”本科生中的使用频率;二, 研究冒犯程度和性别对两者使用的影响。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搜集数据。针对第一个研究目的, 笔者设置了三个冒犯程度不一的三个场景。每个场景下设置三个选项。被试者需根据不同场景, 选出他/她认为的最合适的道歉用语。三个场景分别为:

(1) 一天, 你的一个同学邀请你去生日派对, 但你有事不能去, 你会怎么说?

______, 那天有事, 不能参加啊。

(A) 对不起 (B) 不好意思 (C) A&B皆可

(2) 你在教室里走, 不小心打翻了同学的水杯, 水撒了一桌子。你会怎么说?

______, 我太不小心了。

(A) 对不起 (B) 不好意思 (C) A&B皆可

(3) 中午去同学的宿舍同学在睡觉。你会怎么说?

______, 打扰了。

(A) 对不起 (B) 不好意思 (C) A&B皆可

三个场景的冒犯程度由轻到重依次为 (1) (3) (2) , 但为了避免让被试发觉冒犯程度的逐题递增, 笔者在设置问卷时, 把顺序打乱, 编排顺序如上。

3、实验被试

某高校60名本科学生参加了本次研究, 男女生均为30人。

数据及分析:发放问卷60份, 回收60份, 均有效。统计数据如下:

从上表得知, 三个场景中, “对不起”的使用频率依次为21.67%, 70%, 35%, “不好意思”的为41%, 28.33%, 45%, 认为两者皆可的分别为10%, 1.67%, 20%。而之前已提到, 三个场景中冒犯程度由轻到重分别为 (1) (3) (2) 。因此, 总的看来, 冒犯程度较轻时, 超过一半的受试者选择致歉较弱的“不好意思”。冒犯程度最高时, 大部分受试者选择道歉强度较高的“对不起”。当冒犯程度中等时, 选择既可用“对不起”又可用“不好意思”的比例上升。这一结果显示, 冒犯程度对受试者的选择有较明显影响, 这是和道歉语致歉强度的大小程正相关。

对比男女受试者在三个场景中的回应得知, 女性使用较正式致歉强度较高的“对不起”的频率明显高于男性。在中等冒犯程度的场景3和高冒犯程度的场景2中, 这种差异尤其明显。

另外, 除了冒犯程度最高最明显的场景2中, 其他两个场景中, “对不起”和“不好意思”都显示了一定的可替代性。这一定程度上证实了易敏“‘对不起’和‘不好意思’有合流的趋势”的论断。

三、总结

本文研究了较“资深”的汉语道歉语“对不起”和较新的道歉语形式“不好意思”在大学生中的使用频率, 并研究了冒犯程度和性别这两个道歉语使用的影响。研究表明, 冒犯程度越高, “对不起”的使用频率会更高。女性使用“对不起”的可能性比男性更大。这和Lakeoff女性话语特点保持一致。另外, “不好意思”作为一个较新的道歉语形式, 其道歉功能正逐步为大众所接受, 有些场合下可以代替“对不起”。这也体现了语言的不断发展和丰富。

参考文献

[1]Goffman, E.Relations in Public.New York:Harper Colophon Books, 1971.

[2]陈泳涵:《魏晋南北朝至今汉语对话体文学作品中道歉语演变研究》, 2011年。

[3]郝晓梅:《关于汉语道歉语“对不起”的话语功能分析》,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5 (3) 。

汉语语法学研究 篇8

1. 实证列举

1.1 不擅于使用比较结构

英语学习者应该了解到英语中形容词和副词比较级的使用相对广泛, 除了和汉语雷同的用于比较大、小、长、宽、高、重量等的功能外, 还可以用于表示超越、范围之外的意思。学会用比较级, 使句子更具有可读性, 避免出现烦琐, 不知所云的现象。例如 (括号中为理想的英文表达方法) :

The director assigned me too much task;I can’t finish it.

(The director assigned me more task than I can handle with.)

He had a lot of money.Maybe he couldn’t spend it in his life.

(He had more money than he could possibly spend in his life.)

1.2 不擅于使用被动语态

相对汉语而言, 英语中被动语态的使用较频繁。学会被动语态的使用通常能化解一些中式英语现象, 使句子更地道, 同时还可避免一些语言歧义。很多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通常会把本该用被动的句式生硬地套上了“主动”的外衣, 感觉非常主观、强硬, 而正确的被动句就显得则要客观、有说服力。例如 (括号中为理想的英文表达方法) :

We must take immediate actions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Immediate actions will have to be taken to prevent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destruction.)

We shouldn’t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 earth will forever nourish us human beings. (It should not be taken for granted that the earth will forever nourish us human beings.)

Having read the news paper, all the people say that the typhoon will be very fierce this time. (It is reported that the typhoon will be very fierce this time.)

1.3 表达方法上整分意识差异

在同一表意单位中, 当表整体和表部分概念的词语同时出现时, 不同语言的侧重点不同:英语突出表现整体概念, 而汉语则相反。这种差异可能会引起汉英中介语中表达不一致的现象。倘若把汉语习惯直接移入英语, 虽也可以看懂, 但难免显得生涩。例如 (括号中为理想的英文表达方法) :

She was very anxious and her heart broke. (Anxiety tore her into pieces.)

He felt weary and it was getting hotter and hotter, So he sat down as soon as he found a shade. (His weariness and the increasing heat determined him to sit down in the first convenient shade.)

The gunman pulled my hair. (The gunman pulled me out from the car by the hair.)

He gripped her arm tightly. (He tightened his grip on her arm.)

1.4 系动词意识差异

英语系动词be, grow, taste, look等等的正确使用能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到位, 句子的整体意思匹配度更高, 同时能使句子的表达不那么不单调。而对应的汉语中系词意识没有那么强, 因而中国学生系词意识较弱。如果处理不当, 学生很容易忽视或选择不当的系词, 并且在系词表语的选择上也会失误, 很容易将形容词混淆为副词;一部分学生也有可能只注意到系动词be而忽略了其他系词, 使用过程中呈负迁移性。例如 (括号中为理想的英文表达方法) :

I guess he is very tired from his voice. (His voice sounds he is very tired.) 大多数中国学生往往优先选用be形式或其相应形式 (am, is, are, was, were, have or had been etc.) +形容词 (词组) , 或选用其他意义对等的动词形式表达 (很难找到) , 导致言语晦涩。

One is not necessarily wiser as he is old. (One doesn’t necessarily grow wiser as he grows old.)

不同系词的选用很可能产生不同的表达效果, 从深层含义上讲, “is wiser/old”侧重静态, 而“grows wiser/old”则倾向于动态, 隐含了“年龄从小到大, 从不很聪明到聪明”的转变过程, 还有事物从量变的积累到质变的过程, 从而产生较强的比较意义。可见“grow (s) ”表达更形象贴切, 意义更丰富, 更符合实际情况与客观规律。因此, 汉英中介语中系词的使用也不容忽视。

1.5 语篇衔接中过于“绕”

英美人写文章喜欢开门见山, 直扑主题, 而中国人则喜欢先有所铺垫, 然后再触及要点。请看下面的学生写的婉拒邀请的信函:

Mrs.Black,

As your best friend, I know I should attend your wedding ceremony.You must have done a lot to prepare for it.You are so kind to invite me.But that day must be a lucky day;my sister will also hold her wedding ceremony at the same time.As a result, I can’t go to yours.Iam so sorry.But in my heart, we are still close friends, right?

Yours,

Lily

这封信给人的感觉就是“别扭”, “汉味”太浓。而且语言生涩, 罗嗦, 平乏。

2. 原因和对策

2.1 原因

语言扎根于民族文中, 它是文化的一部分, 又是文化的载体。英汉两种文化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这种差异也是我国大学本科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特有的“中介语”现象的一个重要因素。在思维模式方面, 英美民族一般注重抽象思维、分析思维、直线思维和形式逻辑思维。而汉民族则不同, 我们更偏好形象思维、综合思维、曲线思维和辩证思维。学习者无法抵御母语思维模式的负迁移, 写作中往往存在大量内容使英语本族语者觉得废话连篇, 不知所云。

2.2 对策

“中介语”是英语学习过程中很难避免的问题, 但它的存在其实是客观的, 合理的。同时, 它是动态的, 只要进行及时的归纳, 改进, 它是会变化会进步的语言。必须认真对待。不能因为其不可避免性而任其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可以从四个方面着手进行, 使“中介语”能及时地进步。

摘要:英语学习者在其学习过程中, “中介语”是客观存在的, 不可避免的, 但它又是动态的, 系统性的, 可以进步的。针对母语是汉语的学习者, 他们的“中介语”受到文化、思维方式的影响有一定的共性, 教师尤其要注意教学对象的“中介语典型性”问题, 及时纠正, 否则他们的“目的语”——英语就有可能局限在“泥潭”里, 无法突破。

关键词:中介语,汉语,差异,写作

参考文献

[1]Corder.S.P.The significance of learners’errors.IRAC, 1967 (5) .

[2]Nemser, W.Approximative systems of foreign languagelearners, IRAC.197l (4) .

[3]Ellis.R.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9.

[4]王墨希.中国学生英语语篇思维模式调查[J].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3 (4) .

汉语语法学研究 篇9

一、教材《汉语快车:90天汉语速成》的系统参照

教材编写涉及多种因素, 比如:教学环境、教学类别、教学对象、教学期限、教学形式等。这些因素构成一个系统, 它们之间相互参考并对照比较, 所以这些因素关系紧密相连, 每一环节都直接影响到教材的编写甚至教学效果。下面, 我们就来具体看一下这本教材的系统参照。

(一) 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主要是指有无目的语环境。这本教材在其使用说明中明确提到:“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 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华工作或经商, 为了适应在华的工作及生活, 他们都迫切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汉语知识……”这表明, 该教材针对的学习者是在目的语环境下的人群, 即在汉语环境中生活。

(二) 教学类别

对外汉语的教学类别, 我认为与学习目的关系紧密, 它可以指为满足留学生学习汉语专业知识而做准备的预备教学;还有主要是为了培养交际技能的汉语进修教学;也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 要选择中医等专业就读于中国大学本科, 这时就叫汉语本科教学。《汉语快车:90天汉语速成》是为了满足外国人为了更快更好地适应中国生活而进行的交际技能的培养。

(三) 教学对象

同样如该教材在其使用说明中提到的:“……越来越多的外国朋友来华工作或经商, 为了适应在华的工作及生活, 他们都迫切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汉语知识, 但作为在职人员或其家属……”不难看出, 这本教材的教学对象就是来到中国工作不久的国外在职人员或其家属, 他们的汉语水平多是从初级开始的。

(四) 教学期限

据教材使用介绍, 这是一部短期培训教材, 且针对零起点的学员, 在工作之余每周上至少2~3次课, 希望他们尽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基本的汉语知识。而且根据教材的名称“90天汉语速成”, 基本上学习期限是3个月左右。

二、教材《汉语快车:90天汉语速成》在教学内容上的体现

对外汉语教学的内容一般包括汉语语言本身, 即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 还包括与汉语紧密相连的文化因素和基本的中国国情以及文化背景知识。下面来分别看一下这20个话题里都体现了对外汉语教学的哪些内容。

(一) 语音教学的体现

通读整本教材发现, 所有的汉字都配有汉语拼音标注, 课文中的对话下面也都有与之相对应的英语句子来解释。但毕竟纸质课本所呈现的知识信息是有限的, 有好多细节问题教师必须注意到, 并给同学们讲解, 才可以得到更好的效益。

1. 书中关于声母“z”的音标标注问题。

该教材在介绍汉语拼音声母和韵母时, 只对声母“z”、“c”、“s”做了国际音标标注。如:z[dz]、c[ts]、s[s], 本人认为声母“z”的音标标注是错误的, 一般我们都一致认为声母“z”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被描写为:舌尖前、不送气、清、塞擦音。正确的音标是[ts], [dz]描写的是一个舌尖前、浊、塞擦音, 这样看来, 一些外国学生就很容易受误导把汉语拼音里清音的“z”发成浊音“z”。清音与浊音的区别就在于声带是否震动, 汉语拼音里除了“m、n、l、r”四个音发音时声带震动属于浊音外, 其他声母都是清音。所以, 本人认为教材里的音标标注有误, 应该改为z[ts]。

2. 本教材对于轻声的处理。

教材在介绍轻声时, 只用了很少两行的篇幅, 看出来, 这部分作者不做重点来解释, 只是需要学生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就可以, 甚至在举例的汉语拼音下面都没有汉字做标注, 但是在第一课的课后练习单词表中, 却又出现了13个词语需要读轻声, 占到了第一课单词练习57个词语的四分之一。如果教师不做进一步的解释, 会很容易使学生困惑到底什么时候才轻声。如果我是老师, 我会将这些词语分类总结, 比如教材中出现的一些词语:哥哥、爸爸、知道、脸上、休息、我们、饺子、先生、丈夫等, 我会列成以下表格:

这样学生就可以一目了然有些词读轻声是有规律的, 当然了, 面对汉语初级学者, 要注意讲解语言的易懂性, 必要时可以用学生母语辅助。

3. 该教材对现代汉语中多音字的处理。

通读教材之后, 我发现其对多音字这一知识点在书中并没有提及, 学生并不知道汉字字形与其读音不是一一对应的, 我们以“的”字为例。在教材第四课中对“的”字的解释为:“de” (的) is an important modifying particle in Chinese:

通过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一些问题, 首先就是对“我的书”的英文释义, 出现了明显错误, “pen”的中文解释是笔或钢笔, 应该改为“my book”。作为一本对外汉语教材, 这是应该绝对避免的错误。其次, 以上两个内容只涉及到“的”字是一个重要的虚词以及“的”字在一些句子里可以省略的用法, 却没有从语音的角度去介绍“的”字的其他读音。那么教材的第七课标题为《打的》虽然有标注汉语拼音“DǎDī”但是学生会有疑问, 这里“的”字为什么不念“dē”, 所以教师有必要在学第七课之前或者在第一课结束时给学生用简单的言语陈述一下汉语存在多音字的现象。

同样的问题, “不”字在该教材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二课的课文对话中:“我不忙。”其拼音注释是“wǒbùmáng。”但是在第六课课文中, 对“不是”的注音是“búshì”, 在针对汉语作为第一语言的现代汉语课本中, 提到了语流音变的概念, 即由于相邻音节的相互影响或表情达意的需要, 有些音节的读音要发生一定的变化。虽然我们在面对初级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时不要用过多专业术语, 但是如果一点不解释, 学生一定会有疑问, 为什么之前学习的“不”读“bù”, 现在又变成了“bú”。教师可以向学生解释说, 在口语中, 两个四声的字拼在一起组成词语时, 第一个字的四声要自然变成读二声。这个问题上, 我认为该教材处理地不得当。

(二) 词汇教学的体现

教材第十六棵标题为《不好意思》, 在教材最后的词汇表中, 对其英文注释是“embarrassed”, 但是再看英汉双解词典里对“embarrassed”一词的解释:窘迫不安的;尴尬的;陷入困境的;拮据的。我觉得依据课文里的对话, 这里的“不好意思”对应的英文释义应该是“excuse me”。

其次, 我对教材最后的词汇表, 进行了统计, 一共是359个词条, 其中符合《汉语水平测试等级大纲》中的甲级词汇有221个, 占该教材词汇表总数的61.6%;乙级词汇58个, 占总数的16.2%;丙级词汇18个, 占总数的5%;丁级词汇12个, 占总数的3.3%;超纲词汇50个, 占总数的13.9%。通过以上数据显示, 这本教材词汇的选取基本符合科学性, 该教材面向初级汉语学习者, 甲级词汇占多一半, 比较合理。超纲词汇偏多, 但在合理范围内, 整体较科学。

(三) 语法教学的体现

本教材对语法点讲解涉及不多, 主要是为课文所涉及的几个交际情境训练情景对话, 比较明显的地方就是在第六课中, 列出了“不”和“没”的区别用法。这里我想重点指出, 我认为本教材课文中涉及到语法方面的一个错误说法, 见第七课课文:“昨天我打的去超市买东西。我告诉司机:‘我去超市。’司机不知道超市在哪里, 他问:‘超市在哪里?’我说:‘一直走, 拐左, 再拐右, 停在那里。’”我给很多人都看过这段话, 大家的一致反应是这段课文中“拐左”和“拐右”的说法是错误的。不知道作者是出于什么原因, 很可能是将其英语表达方式“turn left”和“turn right”直译过来。如果外国学生在学习汉语时说成“拐左”或“拐右”可以将这个偏误归为母语负迁移。“拐”字在这里是动词词性, “左、右”是方位名词。“拐”这个动词带有一定的趋向性, 汉语的习惯表达方式是“左拐”、“右拐”而不是直译英文。

(四) 文化教学的体现

该教材涉及中国文化的部分是第十九课《中国的假期》, 在这一课开始提到了中国比较重要的节假日都有哪些, 数目不多, 只有四个:春节、五一长假、十一长假和元旦。后面的课文并不是对这四个节日的来历、风俗等做详细解释, 而是主要讲旅游和订酒店的一些交际用语。我觉得教师在讲这部分时, 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文化特色, 讲一讲节日习俗, 可以使内容显得更生动。

不仅仅是这一课可以加入文化特色, 在第二课《问好》中, 给出的对话例句是:

按照跨文化交际的理论, 有些国家忌讳在见面时询问对方的去向, 将这个问题作为隐私或者个人空间来看待, 但是在中国, 这是很普遍的见面问候语, 这时教师就需要跟学生解释一下, 中西文化差异, 避免造成学生的反感。

三、总结

论汉语直接抱怨语 篇10

关键词:言语行为,直接抱怨语,抱怨策略

一 引 言

言语行为研究是语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抱怨言语行为同恭贺、感谢、道歉等言语行为则归属为Searle(2001)言外行为分类中的表达类,但抱怨又与恭贺、感谢、道歉等言语行为不同,其功能不在于维护交际的顺利进行,而是一种典型的面子威胁行为。许多学者对某一具体言语行为的英汉实现模式进行了大量的细致分析与深入讨论,其中代表性的有拒绝言语行为(王爱华,2001)、道歉言语行为(黄永红,2001)和赞扬言语行为(冯江鸿,2003)。最具影响的是由Blum-Kulka、House和Kasper(1989)负责的国际项目:跨文化言语行为研究项目(CCSARP),该项目对8种语言及其语言变体中的请求和道歉言语行为作了系统的对比研究。迄今为止,与其他言语行为的研究现状相比,对汉语抱怨语的研究则相对滞后。刘惠萍(2004:125~128)对抱怨语的定义、分类、实施策略、社会语用特征及其答语进行了较为详实的描述;赵英玲(2003:106~112)通过对所收集语料的分析,论证了英汉直接抱怨语的实施条件、实施策略、句法形式、情境变项等;这些理论性的阐发基本厘清了抱怨语的主要特征和相关的语用功能,而大量的实证研究则能揭示出不同语言间抱怨语的使用差异。袁周敏等(2007:34~38)以社会地位和社会距离为变量,通过小组座谈和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语料,对比中美大学生选择抱怨策略的差异;Olstain和Weinbach(1987)的研究结果表明,外地人在选择表达抱怨时比本地人倾向于选择较为温和的策略;袁周敏(2007)从英语专业学习者习得抱怨语的角度比较了高年级和低年级学习者使用抱怨语在语义成分、词汇句法和话语组织模式层面的差异,进而为语用教学提供参考;House和Kasper(1981)从直接程度与情态标记的角度对英语与德语抱怨语进行对比研究。他们认为,德国人表达抱怨的时候直接程度更高并且较少使用缓和语。综上所述,以往对抱怨语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大块,一块是在理论的描述和阐发上,一块是从礼貌的角度对比两种语言抱怨语的使用差异,缺少对抱怨语自身语言模式、语言结构的分析。本文则在大量收集语料的基础上,从抱怨策略、表达方法、言语行为层面以及各情景的抱怨策略分布及其典型语言表达四个方面论证了汉语抱怨语的程式化特征。

二 抱怨语的定义及分类

何谓抱怨语,概而言之,是指说话人道出心中不满或烦闷的言语行为集。根据Blum-Kulka(1984、1989)以及Wood和Kroger(1994)对言语行为层面的分析,我们认为可以从中心言语行为(CSA)、辅助言语行为(ASA)和修饰语(Microunit)三个层面进行分析。从广义角度而言,笔者认为抱怨语可以分为直接抱怨语和间接抱怨语,前者指的是对实施冒犯行为的受话人进行面对面的抱怨,说话人有直接的反应期待,即期望受话者对其过去的行为进行解释、纠正或道歉;间接抱怨语则分为两类,一类(间接抱怨语1)指向说话者的抱怨对象不在现场的抱怨行为,说话人并无直接、即时的反应期待,而受话者也不必对其冒犯行为进行即时补偿,另一类(间接抱怨语2)则为造成不利影响行为的主体不是施动者本身,而是诸如天气、交通状况以及公共设施等客观情况。限于篇幅,本文集中探讨因受话者给说话者造成不利影响,因而说话者对其表达不满或责难的言语行为,即上述定义中的直接抱怨语。为便于说明问题,现将直接抱怨语和间接抱怨语分类举例如下,其中例(1)为直接抱怨语,例(2)(3)分别对应间接抱怨语1和2。

例(1)B弄脏了A借给他的书,A对B说:你怎么这么不小心啊?又把书弄脏了。

例(2)A与B闲谈,A对B说到C:C也真是的,喊他吃饭他老没空。

例(3)A准备下午踢球,不巧天下雨了,便说道:这天怎么又下雨了,得!球玩不成了①[1]。

从说话人角度来分析,受话人一般首先对说话人实施了某一行为,并且该行为至少给说话人的当前利益带来损害。因此说话人实施抱怨言语行为以期受话人对其行为进行修正或对自己进行适当的补偿,如赔礼道歉等,也正因为如此,直接抱怨言语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

三 理论背景

(一)面子威胁行为(FTA)

面子的概念首先由Goffman(1967)提出,他从社会学人际交往的角度将面子定义为某种感情投资。Brown和Levinson(1987)进一步将面子概念细化为两个方面:积极面子和消极面子。前者指人们企求保持积极个体形象,比如期望受到赞许和认同;后者是人们期望自己的言行不受他人阻碍,拥有言行的自主性。他们认为面子威胁程度取决于以下三个因素的总和: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社会距离、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相对权力、言语行为本身所固有的强加度。

说话人实施抱怨言语行为目的在于期望受话人对其行为进行修正或对自己进行适当的补偿,因此抱怨言语行为在本质上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其威胁程度取决于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社会距离、说话人和听话人的相对权力以及抱怨的强加度。

(二)抱怨语实现模式

Olshtain和Weinbach(1987)根据抱怨语的面子威胁程度将抱怨语的实现模式分为5类:低于指责水平;表达不满或者不认可;明确抱怨;谴责和警告;立即威胁。

(三)抱怨语强度及相应策略

话语的抱怨强度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认知过程。为便于理解,House和Kasper(1981)建构了一个情景语境,依据抱怨强度分为以下8类:

情景语境:X与Y熟识,Y经常向X借东西;这一次Y弄脏了X的新衣服(下文中的“冒犯行为”和“该行为”均指此事)。

1.当着Y的面,X发话暗示他知道冒犯行为的发生并且暗示是Y实施了该行为。如:“真奇怪,我的衣服昨晚还干干净净的。”

2.明确断言该行为,X暗示Y实施此行为。如:“我的衣服上有脏斑。”

3.X明确声称该行为损害了他的利益。如:“真是的,这脏永远洗不干净。”

4.明确询问Y有关冒犯行为的实施或者声称Y与该行为有关联,从而暗示Y实施了该行为。如:“你穿了我的新衣服吧?”

5.X明确断言Y实施了该行为。如:“你弄脏了我的衣服。”

6.X明确断言该行为有损自己的利益,并且Y对该行为负有责任,或者明确声称Y没有选择更好的行为方式,从而暗示Y不好,或者明确断言Y实施了该行为并且该行为有损他的利益,从而暗示Y不好。如:“你不该未经我的同意就拿走了我的衣服。”

7.X明确断言Y的行为不好。如:“你随意拿我的东西,我觉得这种行为很卑劣。”

8.X明确断言Y不好。如:“你真卑鄙。”

借鉴Olshtain & Weinbach(1987)抱怨语实现模式和House & Kasper(1981)抱怨语强度分类,我们以抱怨言语行为时间发生顺序将其切分为3个连续性的阶段:

阶段1:冒犯行为的发生。说话人通过暗示或者明示冒犯行为的发生或明示行为的危害,从而暗示听话人实施了该冒犯行为。依次对应非指责性话语、趋向性话语和暗示性指责。

阶段2:抱怨行为的实施。说话人直接指出冒犯行为并对冒犯行为进行纠正。表现为明确抱怨和质问谴责。

阶段3:冒犯行为人的责任。说话人明确断言冒犯行为人的责任。表现为直接要求补偿和即刻警告威胁。

从而得到7种不同的抱怨策略:

策略1:非责备性话语。旨在避免直接的冲突,说话人借助幽默等言语暗示抱怨行为的发生,不但不会造成人际交往的障碍,反而会拉近受话人与说话人之间的距离,从而保证交际的顺利进行,促进彼此的了解。

策略2:趋向性话语。指说话人主动将对受话人的抱怨情绪转移到造成受人抱怨的原因上来,即说话人的情感取向趋向于受话人,实际上表现为话语交际中的语用移情(冉永平,2007),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替他人着想,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受话人的抱怨而产生的“损”的力度,最小限度地威胁受话人的积极面子。如:“老师,您昨晚在开会吧,你办公室门是锁着的。”

策略3:暗示性指责。暗示性指责指的是说话人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恼怒,但未直接提及受话人,目的在于避免公开的面子威胁,从而对受话人的冒犯行为进行暗示性的、含蓄的指责或批评。

策略4:明确抱怨。说话人采取公开的面子威胁行为,公开指出受话人的冒犯性行为,但并没有指出相应的警告或采取相应的制裁。

策略5:质问和谴责。说话人不但采取公开的面子威胁行为,而且要求受话人解释原因并表示自己可能采取的相应指责。

策略6:即刻警告威胁。该策略是一种公开面子威胁行为,说话人采取警告或威胁手段以期对方补偿。

策略7:直接要求补偿。该策略也是一种公开面子威胁行为,并且明确要求受话人进行补偿。

四 研究问题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问题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及验证汉语抱怨语的抱怨策略,总结其特定的表达方法,归纳其表达的程式化特征。包括四个方面的问题:

1.汉语抱怨语各策略的使用分布如何?

2.就句类而言,汉语抱怨语主要的表达方法有哪些?

3.如何分析抱怨语的言语行为层面?

4.各情景的抱怨策略分布及其典型语言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二)研究方法

笔者通过话语补全测试的方法收集语料,为避免中国学生受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问卷的对象均为大学三年级非语言专业学生,年龄从20~24岁不等,本项调查共发出12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116份。

每张问卷共设计了9种不同的情景,要求答卷人写出不同的情景中真实而自然的反应。问卷设计基本概括了汉语常用抱怨语的发生情景,涉及到不同的社会地位、社会距离及持不同期待值的人们之间的抱怨言语行为,从而总结归纳出汉语抱怨语特定的抱怨策略、表达方法、言语行为层面及其语言特点。其中听话人相对于说话人的社会地位分为高社会地位(HP)、同等社会地位(EP)和低社会地位(LP);社会距离则分陌生人、一般朋友与知己。言语行为文化将加值分为高与低两种。为科学起见,我们将言语行为强加值的高低做了问卷调查。受试人为南京某重点高校一个非语言专业班级,共52人,年龄在20~22岁之间。根据统计分析,9种情景中标记为高强加值的为情景2(97.86%)和情景8(95.63%);其他情景(百分比都在95%以上)均为低,表明其他7种抱怨情景对中国人来说具有相同的文化强加值。

五 调查结果分析

(一)抱怨策略

通过整理116人对9种情景的不同回答,7种抱怨策略在语料中的分布情况总结如表1:

以上7种汉语抱怨语的抱怨策略基本上是按照其抱怨强度由弱到强的顺序进行排列的,选择何种策略进行抱怨,取决于受话人对说话人冒犯性程度的高低。因为从本质上说抱怨言语行为是一种面子威胁行为,违反了Leech(1983)的礼貌原则。而抱怨策略的选择则能体现出说话人是否遵循了合作原则(Grice,1989)中的方式准则、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和慷慨准则。说话人选择高一级的抱怨策略去表达低一级抱怨言语行为则暗示自己有意中断交际行为或表达其特有的会话含义;反之亦然。

由表1可知,汉语抱怨语抱怨策略主要集中于趋向性话语、暗示性指责和明确抱怨三种类型,而这三种策略都没有对受话人采取过激的行为或相应的制裁,相反,其目的侧重于保护受话人的消极面子。

(二)表达方法

为了进一步揭示汉语抱怨语的程式化特征,探讨其常用的句类,现将所收集的语料按照不同的表达方法绘图如下(见图1)。

从统计的结果看,汉语抱怨语表达方法分布主要集中在句群和单句上,从句类的角度讲,单句包括陈述句、祈使句、感叹句、疑问句四类,其中疑问句分成特指问、是非问、选择问、反复问、反问(丁声树,1979)。而复句和单句中的反复问在我们所收集的语料中均没有出现。由图1不难看出,排在首位的是句群,占总数的33.7%。使用句群进行抱怨通常包括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句类,如陈述句和特指疑问句、感叹句和祈使句等。通过分析句群的内部结构,我们发现祈使句和陈述句的使用频率最高,占了句群使用总数的37.5%。陈述句所表达的通常是抱怨的理由和原因。例如:“我正在睡觉,请你关小点。”句群的高频率使用解释了汉语抱怨策略集中于趋向性话语的原因。利用单句进行抱怨,语气比较简洁,语义比较直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即句群的使用一般可以延缓或者减弱抱怨的力度,各个单句又可以实现各自的抱怨功能,比如使用陈述句解释抱怨原因,再用特指问实施抱怨。如:“这是我上次买的鞋,为什么还没穿这里就裂开了?”从会话信息量来看,这种信息过量(陈新仁,2004)表明说话人调用语用资源,顺应语境因素,从若干可能的话语方式中做出合理选择,以实现其交际目的。

通过以上分析,笔者认为汉语抱怨语是一种程式化程度较高的语言。其抱怨策略集中在趋向性话语(36.8%)、明确抱怨(22.2%)、暗示性指责(16.1%)这三种策略上,而即刻警告威胁(1.9%)和直接要求补偿(9.2%)则用得很少。在句子结构的使用上,句群(33.7%)、非言语行为(23%)、祈使句(18.8%)、特指疑问句(8%),这四种结构占了总数的83.5%。进一步分析句群内部句子组成结构,笔者发现以下三种组合方式最为常见:祈使句和陈述句(37.5%)、复句(19.3)、陈述句和特指疑问句(10.2%)。句群的使用在下面言语行为层面分析中也进一步得到了验证,说话人通过添加辅助言语行为和/或修饰语来增加中心言语行为成功实施的几率。

(三)言语行为层面分析

1.中心言语行为

即说话人采取各种抱怨策略对听话人实施抱怨,本研究涉及116人对9种不同情景的抱怨,除了240例非言语行为外,共有782例抱怨行为。

2.辅助言语行为

1)述说抱怨的原因。

在实际做出抱怨之前,说话人将对自己做出抱怨的行为进行铺垫或者暗示,实际上是说话人对其抱怨言语行为的发生做出解释;从礼貌角度看,说话人借助解释原因而缓和对听话人的面子威胁程度,增加交际的合作度,为成功实施抱怨创造条件,如:“教授好,我过来想问您昨晚找我有什么事?”

2)要求听话人做出更正或补偿。

在抱怨的同时,说话人实施另外一种言语行为,或请求或命令等。如:“肯定是你搞错了,你得给我换一双。”

3.使用修饰语

1)缓和语(downgraders)

说话人直接利用缓和语降低面子威胁程度。例如:嗯、哦、是这样的、真不好意思、是这么回事。如:“真不好意思,可是这双鞋的脚后跟不能穿?”

2)激化语(upgraders)

说话人使用诸如“我肯定、绝对是、很明显、讨厌、真是的、见鬼、真倒霉、他妈的、不能小心点啊?为什么不?”等等,来加强说话人的抱怨力度,提升话语的直接威胁程度。如:“真是的!”

3)人称代词“你”和“我”

在所调查的语料中,人称代词“你”和“我”的分布具有很强的程式化特征,有一定的规律可循。从语用上分析,“你”和“我”都被用来引起听话人的注意,增强语力。例如:“我告诉你,下次可得注意点。”“你影响我休息。”汉语作为语境依赖型语言,人称代词的省略不会影响其语义的生成,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使用人称代词应视为有标记的表达形式。

4)物化抱怨行为

从所收集的语料看,趋向性话语占整个抱怨语抱怨策略的36.8%。这说明说话人通常会物化抱怨行为,尽量避免提及听话人是导致冒犯行为发生的直接原因。如:“这鞋子好像有点问题。”“现在的衣服颜色做得太花。”

(四)各情景抱怨策略分布

1.社会地位

1)听话人社会地位高(情景5、7)

情景5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受试者对社会地位高的教授采取了比较温和的抱怨策略,主要集中在趋向性话语和暗示性指责上;即便是质问谴责也表现得很有礼貌。

我们比较情景5和情景7,同样是对社会地位高的人进行抱怨,抱怨策略的选择虽然都集中在趋向性话语和暗示性指责上,然而卡方检验表明两者存在显著性差异(F=15.625,p-value=0.001)。百分比数据表明前者选择趋向性话语的比例是75.87%,远远高于后者的48.28%;前者选择暗示性指责比例为20.69%,远远低于后者的37.94%。这表明大学生在同样对社会地位高的教授和父母进行抱怨时,选择抱怨策略强度后者高于前者。此例表明,言语行为面子威胁程度不是社会距离、社会地位和言语行为强加值的简单相加。通过对比该两例我们不难发现,此处社会距离对抱怨强度的影响比其他两个因素要大。何兆熊(2000:37)曾经以《红楼梦》第18回贾政与其女儿元春的对话说明相对权势的重要性,论证Brown和Levinson将这三种因素简单相加计算面子威胁行为大小有不妥之处,认为相对权势“似乎比另外两种因素来得重要”。因此我们认为,这三种因素哪个更重要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不同的情景区别对待。

2)对话双方社会地位等同(情景6、8)

情景6与情景8中说话人受话人的社会地位与社会距离相当,但是情景8的言语行为文化强加值标记为高,这反映在抱怨策略的选择上两者差异明显(F=17.873,p-value=0.003),后者(31.03%)明确抱怨的比例大大高于前者(51.72%)。

3)听话人社会地位低(情景4)

说话人对社会地位相对于自己低的听话人进行抱怨时倾向于选择强度较大的抱怨策略,大部分受试人选择了明确抱怨和质问谴责两种策略。

2.社会距离

在对朋友(情景3)进行抱怨时,大部分受试人选择策略2~4,而对知己(情景9)实施抱怨时,则倾向于采取抱怨策略3~7,后者选择策略3和4的比例远高于前者并且较多地选择更为严厉的抱怨策略(如5、6、7)。对陌生人(情景1、2)实施抱怨时,由于言语行为强加值的不同,我们发现在情景1中,大部分学生选择了策略2进行抱怨;而在情景2中,选择策略2的仅占3.45%,选择直接要求补偿的占65.52%。后者言语行为强加值标记为高,而前者为低,对比两者之间的抱怨强度,其差异显著(F=29.663,p-value=0.001),又一次印证了上文(情景6和情景8)的发现,进一步表明言语行为面子威胁程度不是社会距离、社会地位和言语行为强加值的简单相加。

(五)各情景抱怨策略语言表达

我们分别从社会地位和社会距离两个维度来考察各情景抱怨策略的语言表达,并附典型例句说明。

1.社会地位

1)听话人社会地位高情景5

趋向性话语:使用句群和称呼语、敬语、语气缓和语“啊、吧”等。“老师您昨晚有急事吧,我去的时候您办公室没人啊。”

暗示性指责:使用称呼语、语气缓和语“啊、吧、了”等。“李老师啊,我白去了一趟办公室了。”

质问谴责:使用特指问、反问以及称呼语。“老师,我去的时候你怎么不在?”

情景7

趋向性话语:使用句群和称呼语、语气缓和语。“老妈,你又忙忘了吧,我喜欢紫色的。”

暗示性指责:使用主题前置性陈述句。“这个颜色不好看。”

明确抱怨:使用句群、人称代词和激化语。“你这颜色买得不好啊,真是的。”

质问谴责:特指问和反问句。“怎么买这种颜色?”

2)对话双方社会地位等同情景6

非责备性话语:使用感叹句并物化动作行为即无人称句。“有人脚疼啊。”

趋向性话语:感叹句、是非问句;物化动作行为无人称句。“前面有人挤你吧?”

暗示性指责:祈使句和激化语。“真是的,也不看着点。”

明确抱怨:陈述句以及人称代词。“你踩到我了。”

质问谴责:反问句。“你怎么不顾别人啊!”

情景8

趋向性话语:使用句群,物化冒犯行为。“这里地方小,一不小心就吐到别人身上了。”

暗示性指责:特指问。“哪里来的瓜子壳?”

明确抱怨:陈述句和人称代词。“你弄到我身上了。”

质问谴责:特指问。“你怎么弄到我身上了啊?”

即刻警告威胁:反问句和祈使句。“怎么回事啊,注意着点。”

直接要求补偿:特指问和祈使句、人称代词。“搞我一身,你看怎么办?”

3)听话人社会地位低情景4

趋向性话语:否定性陈述句及人称代词。“好了,你不会用的。”

暗示性指责:祈使句、物化行为动作。“笔坏了,写不了了。”

明确抱怨:人称代词、是非问、陈述句。“你搞坏的吧。”

质问谴责:祈使句、人称代词、激化语。“你看,写不出来了!”

2.社会距离

1)知己

情景9

暗示性指责:物化动作行为、陈述句。“这机子声音太大了。”

明确抱怨:人称代词、陈述句。“你开这么大啊。”

质问谴责:特指问、反问、激化语。“你就不能搞小点啊?”

即刻警告威胁:祈使句、激化语。“搞小点,要不我把它关了。”

直接要求补偿:祈使句。“给我打瓶水来,吵得不行。”

2)朋友

情景3

非责备性话语:句群、复句、一般疑问句、缓和语。“还能跑啊,小腿粗的。”

趋向性话语:感叹句、祈使句、缓和语。“堵车吧,不急。”

暗示性指责:句群、激化语。“我等好久了,都站不直了。”

明确抱怨:陈述句、人称代词。“你来迟了。”

质问谴责:反问句、特指问、人称代词。“你怎么来这么晚?”

直接要求补偿:祈使句。“先买瓶水来再说。”

3)陌生人情景1

非责备性话语:感叹句、缓和语。“这么急啊!”

趋向性话语:祈使句、缓和语。“跑太快了。”

暗示性指责:物化动作行为、祈使句、缓和语。“看着点就没事了。”

明确抱怨:人称代词、反问句。“你也不看看前面可有人?”

质问谴责:特指问、反问句。“怎么走路的?”

情景2

趋向性话语:物化动作行为、肯定性陈述。“现在这个厂家尽忽悠人。”

暗示性指责:物化动作行为、否定性陈述。“这个货没进好。”

明确抱怨:人称代词、陈述句、激化语。“你给了我一双次品。”

即刻警告威胁:肯定性陈述、强式情态动词、激化语。“我要见店长。”

直接要求补偿:祈使句、强式情态动词、激化语。“快给我换一双。”

以上各情景抱怨策略语言表达的典型实例分析和模式抽象再一次印证了上文抱怨语言语行为层面三分法模式,从而证实了话语实践中句群高频率使用的现实。顺应理论(Verschueren,1999)指出,交际者能够从一系列可变异的语言选项中做出商讨性选择,言语交际是一个顺应与选择的过程,发话人在做出抱怨时顺应各种语境因素,不仅从语言形式,而且在话语策略(陈新仁,2004)上做出选择,以成功实施即时语境中的抱怨功能,达到交际目的。仔细分析社会地位和社会距离连续统,我们发现,针对听话人社会地位高和等同的组别以及朋友的组别,其抱怨语句群频率的使用明显高于其他的组别。使用句群通常是中心言语行为和辅助言语行为的组合,在实施抱怨的同时,附加过量话语信息如解释原因、指出问题等等。这表明当会话出现应对冲突时,尤其是对社会地位高和社会距离较疏远的听话人实施抱怨时,人们会借助信息过量解释原因、交代理由,从而为主言语行为的成功实施做出铺垫,以缓和面子冲突,达到交际目的。

六 结 语

本文在所收集语料的基础上对汉语直接抱怨语这一言语行为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与探讨,并总结出其常用的抱怨策略和表达方法,分析了其三种言语行为层面,并结合各情景论证了其抱怨策略的分布和语言表达的不同。汉语抱怨策略按抱怨强度分类为非指责性话语、趋向性话语、暗示性指责、直接抱怨、质问谴责、直接要求补偿和即刻警告威胁。人们对抱怨的选择主要集中于趋向性话语、暗示性指责和明确抱怨三种类型。社会地位的高低、社会距离的远近以及言语行为强加值的高低都影响说话人抱怨策略的选择。一般来说,随着听话人社会地位的提高,说话人抱怨策略的选择倾向于抱怨强度低的一方;随着社会距离的拉近,即从陌生人到一般朋友再到知己,抱怨策略的强度呈现出两头高中间低的趋势,即对陌生人和知己的抱怨强度大而对一般朋友则小。面子威胁程度的计算并不是社会距离、社会地位和言语行为强加值三要素的简单相加,而应该考虑不同情景中三者不同的权重。本文从理论上验证了会话信息过量的基本假设,即当会话出现应对冲突时人们会诉诸信息过量解释原因、交代理由等,通过维护对方积极面子来解决当前的冲突(陈新仁,2004)。本文的缺陷在于调查对象集中于在校大学生,还不能全面反映抱怨语在各个阶层的使用情况,期望在以后的研究中加以改进和完善;另外,汉语抱怨语跟其他语言抱怨语的使用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以及差异的具体表现,则需要进一步作跨文化言语行为的对比研究。

附录1:

附录2:

关于汉语抱怨语的使用调查

本着科学的态度,设想您身处下面的情景当中,写出您直接对当事人自然而真实的反应。

1.你在下到楼梯口时,被迎面而来的人撞了一下。

A 你对他说

B 你什么也不说

2.你买了一双新皮鞋,却发现鞋后跟已经开裂。

A 你对售货员说

B 你什么也不说

3.你与朋友相约下午三点钟见面,可你一直等到三点二十分他才匆匆赶来。

A 你对他说

B 你什么也不说

4.邻居家的小孩弄坏了你的钢笔。

A 你对小孩说

B 你什么也不说

5.教授让你晚上七点去他办公室,你却发现那天晚上他办公室门一直锁着。

A 你对他说

B 你什么也不说

6.你在排队买电影票的时候前面一学生踩了你的脚。

A 你对她说

B 你什么也不说

7.父母给你买了一件衬衫,可是你不喜欢衬衫的颜色。

A 你对他们说

B 你什么也不说

8.你在电影院看电影,后排有人将瓜子壳吐到了你的后背。

A 你对她说

B 你什么也不说

9.你的室友将收音机的音量调得很大,吵得你睡不着。

A 你对室友说

上一篇:图书馆网络安全下一篇:数学美及其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