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舞蹈文化

2024-07-19

传统舞蹈文化(精选十篇)

传统舞蹈文化 篇1

关键词:高校舞蹈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融合

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舞蹈教学中是对舞蹈知识的丰富, 也是增强学生舞蹈知识理解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高校舞蹈教师应当认识到舞蹈专业知识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以及相辅相成的潜在关系, 让传统文化可以在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得到更好的展现, 让舞蹈知识在传统文化的渲染中更好地被学生所吸收。

一在高校舞蹈教育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高校开设舞蹈专业课程是为了培养更多的舞蹈专业及相关人才, 让我国的传统文化在此过程中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弘扬。要想让舞蹈教学可以发展得更好首先应当注重我国的传统文化, 挖掘传统文化的精髓, 融入舞蹈教材或舞蹈剧目中。将我国的传统文化跟舞蹈教学进行融合不仅可以提高舞蹈专业教学质量, 同时还能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让中国的舞蹈承载本民族的文化内涵。

要想让中国舞蹈走向世界, 必须使其具备自身的优势和特色, 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并且要在舞蹈中蕴含着积极向上的精神品质, 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产物, 需要到传统文化中去挖掘探索, 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适当的创新, 让我国的舞蹈文化可以得到新的发展。高校在舞蹈教学中以培养舞蹈专业人才为根本目的, 教师在教授舞蹈时不仅需要训练学生身体的表演能力, 更要注重培养学生舞蹈文化的修养, 坚持在舞蹈教学中让学生学习更多的传统文化内容, 让学生掌握技能的同时, 拓展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让传统文化的精髓滋养学生的思想, 从而以舞蹈的方式表达更深层次的内容。高校舞蹈课程教学不仅仅要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 更要将学生培养成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因此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不可或缺的内容。

二传统文化与高校舞蹈教学的现状

在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逐步走向世界, 对西方文化的学习以及借鉴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传统文化, 很多国人过度地追求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而忽视本国文化, 导致传统文化受到冷落, 而且教科书中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涉及也很有限, 导致传统文化在传播途径上受到局限。我国很多高校在舞蹈教学方面忽略了对传统文化的研究和教育工作, 一些高校教师甚至对传统文化抱着可有可无的态度, 导致很多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不清晰, 认为只有西方国家的文化才是值得学习的, 这种错误的看法影响了学生对舞蹈的认识。

一些高校在进行舞蹈教学时只注重对我国传统舞蹈文化的传承, 对我国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重视不够。其实舞蹈文化与我国很多的传统文化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高校以及教育机构应适当开设与舞蹈相关的其他传统文化的课程, 拓展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模式。传统文化教学使用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教学需求, 并且高校的舞蹈专业教师自身知识的深度、广度都有待加强, 这些都是目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三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举措

1.注重舞蹈教学中的文化熏陶

舞蹈可以让人们的身心健康得到发展, 优美的舞姿不仅能给人们带来精神上的愉悦, 更体现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让人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是舞蹈艺术所独具的魅力。优美的舞姿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和能力, 让学生对舞蹈有更深的理解。高校舞蹈教师在教学中要将传统文化逐步灌输给学生, 让学生可以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展开舞蹈学习, 让学生的舞姿传递情感、表达思想, 拉近舞者与观众的距离, 进行更加深入的灵魂交流。在传统文化的渲染下学生对舞蹈的热情被点燃, 很多学生甚至会在舞蹈课堂以外主动去探索舞蹈知识, 让舞蹈中的文化内涵被无限放大体现出来。

舞蹈教学工作教授舞蹈技能是基础的步骤, 这是增强学生基本功的根本方法, 但是教师应当深刻地认识到对舞蹈教学的重点应当放在学生文化修养的培养上, 努力为国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舞蹈专业人才, 让我国的舞蹈文化可以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舞蹈文化的发展离不开我国的传统文化, 并且要在传统文化的借鉴和运用中才能更加显著。在舞蹈教学中教师需要将传统文化进行渗透式教学, 例如在舞蹈场景的设置以及舞蹈表演者的服装造型上充分体现传统文化的元素。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不管是舞蹈者或是观赏者都能很好地融入其中。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在舞蹈中得以体现并得到传承是每一位中国人的愿望, 传统文化不仅可以给舞蹈带来需要的情境氛围, 更能让舞蹈的效果得以体现。

2.树立传统文化中综合艺术教育的理念

我国古代就有综合艺术教育这一理念, 教师在进行综合艺术教育时需要将舞蹈、音乐以及诗歌等进行融合性的教学, 只有全方面发展的多才多艺的人才才是社会需要的, 从古至今优秀的人才都是多方面的佼佼者。在如今的舞蹈教学中对综合艺术教育的要求并未减少, 除了舞蹈专业知识外, 对音乐以及影视等方面的艺术要求逐渐增加。让学生的艺术细胞得到培养, 做到艺术的全面性拓展, 这是目前高校舞蹈专业教学所欠缺的, 也是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校对学生进行综合艺术教学, 就舞蹈教学而言应当将舞蹈基础理论知识和舞蹈艺术欣赏等进行区分, 从最基础的组成结构上进行创新, 在舞蹈作品中学生进行相互交流与沟通, 以欣赏的眼光来看待作品, 激发学生对舞蹈的理解和认知能力。学生在表演舞蹈作品时应当运用舞蹈专业知识来为欣赏者展现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对艺术的理解能力。

3.提高教师的文化艺术修养

高校舞蹈教师是学生学习舞蹈的指引者, 不仅要具备舞蹈的专业知识, 还应当有深厚的文化功底, 在教学中体现出舞蹈的艺术欣赏能力以及舞蹈所需的情感彰显能力。舞蹈教师不仅要教授学生基础的舞蹈专业知识, 还应当让学生掌握舞蹈的表演技巧, 让学生学会深入到舞蹈作品中感受舞蹈想要表达的情感, 在理解舞蹈内涵的基础上进行舞蹈表演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舞蹈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摆脱以往的理论知识讲解与亲身示范的单一模式, 教师可以听取学生对舞蹈动作的理解, 在清楚学生思想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课后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从多角度去搜集有关的舞蹈资料, 结合学生的性格以及内心情感设计出符合每个学生的舞蹈类型, 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拥有自己独特的舞蹈风格, 提高学生对舞蹈的理解能力与情感体现能力, 而传统文化在舞蹈中充当了舞蹈精髓的扮演者和体现者, 通过深入舞蹈内涵展现不一样的舞蹈文化。

四结束语

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舞蹈教学中是目前高校舞蹈教学的重点和问题之一, 对于高校舞蹈教师而言这是一次教学的提升与考验, 高校应当以培养舞蹈专业人才为发展的目标, 让我国的舞蹈教育工作可以有飞跃性的进展, 同时让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与舞蹈专业一起发扬光大, 走出国门。

参考文献

[1]黎宗建.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舞蹈教学的路径探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 (3)

佤族舞蹈文化特征 篇2

西盟县民族小学 实习教师:陈东方

摘 要:

佤族民间舞蹈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块瑰宝, 她就像是我国花园中的一朵小花,有着自己独特的颜色和香味,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其原因就在于:它的历史沉淀深厚,具有多元文化特征和诸种社会功能.佤族人民常用它来记忆祖先的历史,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传授生产生活知识,进行娱乐健身活动及其商业文化演出。虽然这种歌舞已经逐步引起重视,但它未被更深入的挖掘和开发,传承与弘扬。因此,强调对音乐的体验、感受不仅仅在于听、唱、跳等,结合当前社会不断大步向前发展的事实,现在的学生已经很少再对民族的东西产生兴趣,绝大部分学生尤其只眷恋流行的、潮流的音乐或是歌舞,为使这项稀有度极高的民族文化资源转化为财富,为佤族的社会经济发展特别是文化方面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根据自己的拙见,给大家简要介绍佤族民间歌舞这朵小花,目的在于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希望大家都为之浇水、施肥,使之开得更加艳丽、芬芳。

虽然之前我做过教师,但我没有教过音乐,同时也不再从事教育工作,可我从小就耳濡目染着佤族的歌舞文化,从小就被这高亢、深沉、粗狂并能让人为之振奋、为之陶醉的音乐舞蹈而深深打动。我也是一名佤族,我深深的爱着这种独特的文化艺术,我希望能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精力投入

到开发、挖掘、继承和弘扬这项文化的工作当中。

佤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早在唐、明代就有望蛮、哈瓦、古刺、哈刺、哈杜等记载,这些均为佤族祖先的不同称呼。自古以来,佤族就繁衍、生息在祖国西南边疆的阿佤山区(主要聚集在西盟县境内)。由于历史等原因,佤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其他社会形态不仅发展缓慢,而且不平衡。解放前,佤族社会始终停留在带有浓厚的原始公社残余的奴隶社会,只有少部分杂居区进入封建社会初期,佤族聚集区的社会生产水平十分低下。广大劳动人民仍然过着“身穿兽皮芭蕉叶,吃的是山茅野菜枇杷果”的悲惨生活。尽管如此,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经过长期劳动和生活实践以及聪明才智总结出来的经验,创造出了带有浓重民族地方特色文学和歌舞艺术。就文学而言,就有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童话、叙事长诗、抒情长诗、短歌、民谣、谜语、谚语等。而在这些丰富多样的艺术体裁中,歌舞形式则感情充沛、内容丰富,所要表达的内容比较形象、生动、具体,可以说是首屈一指,独到一方。诸如佤族的婚丧嫁娶、喜怒哀乐,以及生产劳动、上山打猎、下河捉鱼、进新房等等,都有自己的歌舞展现形式,也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形容佤族——逢事必歌舞,歌舞必逢事。这里,我仅以个人的拙见并结合一些相关的文献资料,初浅谈一谈对佤族民间歌舞的一些认识。

西盟县境内的佤族与傣族长期相处,因此在歌舞形态、乐器种类,以及房屋建筑式样等诸多方面都受到傣族影响。佤族崇拜多神,在人们崇拜的众多神灵之中,“木依吉”神和“阿依俄”神是具有不同神力的两尊大神。创造宇宙万物的“木依吉”神,掌握着世间一切的生杀大权。佤族人民为了获得生活的宁静和作物的丰产,在绝大多数的传统祭祀中,都以祭祀“木

依吉”神为主,并用歌舞使其愉悦而祈求佑护。另一位“阿依俄”神,是佤族的男子之祖和保护各家的家神而受到人们的崇敬。佤族民间节日与祭祀活动相互融通,每逢年节、祭祀,人们身着盛装,杀猪剽牛,泡滤水酒、蒸煮米饭以示庆祝,热闹非凡。其中最为盛大的要算是每年农历十二月,即佤历“格瑞月”所举行的“拉木祭祀”。该祭祀活动不但仪式隆重、场面宏大,而且由巫师“魔巴”率领下的佤族传统《木鼓舞》,贯穿于祭祀始终。更重要的是,届时“木依吉”大神,将亲临盛会接受人们对他的崇拜和敬奉。“木鼓”是佤族人民祖辈相传的“神器”,被视为本民族繁衍之源头。这在佤族传说中曾记载:开天辟地之初,一场巨大的洪水几乎吞噬了陆地上的所有生命,是“木依吉”神将一只木槽拯救了阿佤人,才使佤族得到繁衍、壮大直留存到今天。从此,远古时期的阿佤人便将“木槽”视为民族的母体,给予着最高的崇拜。佤族为了获得本民族的繁衍、壮大,便将“木槽”制作成形似女阴形式,并能安放神灵“木依吉”灵魂的“木鼓”。阿佤人认为:“木鼓”既是拯救过本族始祖的“木槽”,是强壮母体的化身,又是“木依吉”灵魂的居住地,而成为万物繁茂成长的通天神器。因此,以舞蹈形式表现从“木鼓”的制作,到最后以敲击“木鼓”来沟通神灵,达到天赐福泽目的的《木鼓舞》,是祭祀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舞蹈。为了使“木鼓”能够敲奏出美妙动听的音色,人们在两米多长的鼓身中间,凿制了扁长状的音孔,并在内腔中呈三角形的实心部分,两边各凿一个音腔,装置上能产生回响的鼓舌和鼓牙。而且放置在木鼓房中一大一小,互为母子关系的两只木鼓,在祭祀性的《木鼓舞》中,要为舞蹈进行伴奏。这两面“母子木鼓”,所发出忽而低沉浑厚,忽而清脆响亮,不同音色的阵阵鼓声,犹如母子间亲切、委婉的对话而令人浮想联翩。

佤族舞蹈《木鼓欢歌》、《木鼓舞》由四部分组成,舞蹈首先展现了由巫师“魔巴”带领全村健壮剽悍的阿佤男子,以藤条捆绑已选择好的巨大树干后,在骑于树干 “魔巴”的一路领唱下,由拉木人边踏歌为节,边迎合高呼地拉木前进直达村寨的歌舞。这段古朴而粗犷的歌舞“拉木鼓”,气氛神圣庄严,舞步自然成韵,极具原始崇拜意味。第二段以舞蹈形式出现的“进木鼓房”,集中以模拟舞姿来表述人们挖凿、制作“木鼓”的劳动过程。结束于新“木鼓”诞生后,“魔巴”手持树枝,在大八字“蹲裆步”的行进中,引导“木鼓”进入“木鼓房”的庄严过程。第三段“敲木鼓”,是《木鼓舞》表演中最为热烈和精彩的高潮部分。全段以娴熟的击鼓技巧和粗犷舞姿,集中展现了表演者模拟佤族日常生活中的祭祀、巡逻、报警、作舞等情景为内容的多种舞蹈套路表演。舞蹈开始由一至二人击鼓进行表演,鼓点的音色与节奏随舞蹈内容的变化而改变。当舞蹈进入高潮时,另有三四名手持彩绘鼓槌的剽悍男子进入场地,边击鼓,边围鼓旋转、跳跃,将“敲木鼓”的欢腾气氛推向极致。人们在以此欢愉神灵,求得来年的五谷丰登、人畜两旺的同时,也获得了精神上的最大愉悦。“祭木鼓”是《木鼓舞》最后对“木依吉”大神进行崇拜的一段程式性礼仪舞蹈,舞蹈语汇简单、质朴,富有浓厚的原始仪式气氛。随着历史的进展,佤族人们的意识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飞跃的变化,新兴的科学文化取代了旧社会的封建迷信,但作为具有民族传统祭祀性的《木鼓舞》并没有消失。它以一种不失民族传统风范的崭新面貌,成为阿佤人认同并喜爱的自娱性舞蹈形式。每逢年节庆典,佤族男女老少都会穿戴一新,在“木鼓”的敲击下跳起《木鼓舞》来。人们围绕着“木鼓房”,携手成圈翩跹起舞。他们以曲膝、弓腰表示对“木鼓”的敬仰。人们不分男女老少按逆时针方向围圈缓慢转动,动作以甩手走步和跺脚为主。第一拍右脚向右斜前方上一步,双手曲肘举至头斜上方,身体后仰;第二拍左脚跟踏一步,双手甩至身后斜下方,身躯前倾。如此反复,动作规律而平稳。舞蹈以敲打木鼓者的领唱与众人踏节而歌为伴奏。歌词多以述说民族历史、祭祀和劳动生产、生活等方面为内容。整个歌舞表现了佤族人民制作木鼓过程和木鼓落成时的喜悦心情。咚咚的木鼓声和不时的高吭歌声、欢呼声,伴着充满激情的舞蹈,强烈地表现了佤族人民纯朴的乡土情感和执着追求“求生存、图发展”的民族精神。现在,人们在舞蹈中又加入了佤族女子的“甩发”动作,使《木鼓舞》在形式和舞蹈语汇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而成为佤族的代表性舞蹈。除木鼓祭祀活动外,各种各样的“祭鬼”活动也有舞蹈,丧葬仪式也有舞蹈,如“棺材舞”、“竹竿舞”等。他们以歌舞来迎神驱鬼。他们认为,人死后要为其“超度”,要让他高兴兴地去,要以唱代哭,让死者的亡灵高兴。

随着历史的前进,社会的发展,佤族的祭祀活动逐步减少,其祭祀舞蹈也逐步从原始愚昧的信仰中解脱出来,赋予了新的内容,使这类舞蹈逐步演变为自娱性质。

佤族民间舞蹈较多的是自娱性舞蹈。佤族自娱性舞蹈以模拟鸟兽动作的组合最为形象和丰富,它通过各种动物的虚拟动作来诱发真情,以此表示狩猎有获的喜悦。这些舞蹈,在一定程度上可追寻到佤族先民狩猎生活的轨迹。除模拟鸟兽动作的舞蹈外,表现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的舞蹈也极为生动形象,它朴实地模拟生产生活动作,简单形象地表现生产生活过程,除自身的娱乐功能外,还具有一定传授生产知识的作用。

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使世代相袭的佤族民间自娱舞蹈风格独具。从

沧源崖画的舞蹈图形上看,它的围圈、拉手,抬腿,提襟等,与现在佤族民间舞蹈的动律相似,许多模拟劳动生产,鸟兽动作的舞蹈,往往带有佤族先民狩猎穴居,围火取乐的原始痕迹。佤族社会独特的生产方式以及古老遗风,使流传至今的佤族民间舞蹈具有浓厚的原始色彩。

甩发舞是佤族妇女自娱性舞蹈。与其它舞蹈不同,剽牛祭祀、老人死后、盖新房、婚嫁喜庆都不跳此舞。而在其他时节,任何场合都可跳此舞。甩发舞原甩发比较单一,大多为前后甩,近年来已丰富为多种多样的甩法,有前后甩、左右甩、转甩、跪甩等。它潇洒健美,较好地表现了佤族妇女豪放、爽朗的性格。西盟地区还流传象脚鼓舞、大鼓舞,沧源地区流传芦笙舞等。这些舞蹈有与周围傣族、彝族等民族交流借鉴的因素,多年来,经佤族人民的融合吸收,已具有了佤族舞蹈的特征,也己成了佤族人民喜爱的、自娱性的、群众性的民间舞蹈。

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舞蹈教学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教育 民族舞蹈教学 影响

我国的传统文化极其丰富,诸如文、史、哲、绘画、书法、音乐、舞蹈等,都有几千年的积累。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越是科学发达,人们的文化水准提高,认识能力增强的情况下,越是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文化艺术的传播非常之决捷。我国56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积存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遗产,仅从民族舞蹈艺术来看,它的舞蹈样式、动态及表演方式、动作风格、节奏变化等都具有自己的特性。如蒙古族舞蹈,它的动作力度大,节奏铿锵,肩部张放劲收,马步轻快敏捷,表现出蒙古族豪迈剽悍和英勇无畏的性格。通过各民族舞蹈风格来比较,那真是各有千秋,色彩纷呈,区别很大,风格特色令人赞叹。通过各民族的舞蹈可以看出,各民族地区由于生态环境与生产劳动的影响不同,从而形成的艺术风韵和民族舞蹈语言的特征也是显而易见的。所以如果把56个民族的舞蹈集中起来是可以用“浩如烟海“来形容的。但由于各民族文化观念的不同,在对待民族舞蹈的态度上也大有差异。

中国民族舞蹈的特点主要表现在积淀古代传统文化,原始舞蹈遗存与民族传统文化的交融发展。用肢体语言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表达出来,使人们真正的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现今,随着社会形态的改变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民族文化教育的政策改革,使中国民族舞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可以看出,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是息息相关的,通过民族文化与民族舞蹈相融合,让民族舞蹈进入一个新的起点。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国公厅印发了《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专门有一段明确提出,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各学科课程都要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可见国家已经把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了课程范围,证明这是一项非常重要而又富创造性的教学任务。作为学校课程,除正式课程外,要有选择性的开展一些活动课或选修课来进行这项教育工作,增加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不同的文化背景孕育了不同的舞蹈形式,创造了风格各异的舞蹈文化,各民族舞蹈特有的风格和情感表现都是受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而来,在传承民族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只有把中国民族文化渗透到舞蹈教学的骨髓里,将单纯的舞蹈形态的传授,拓展为反映民族民间舞蹈文化更深层次的传承。才能使学生不仅能用优美的体态表现舞蹈,还能从对文化内涵的理解方面去领会民族舞蹈的真谛,达到心灵与肢体的共鸣。我国民族舞蹈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多种表现形态,只有充分的了解民族传统文化才能更好的去表现民族舞蹈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把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深深地渗透到舞蹈教学的骨髓里,从民间传统文化的视角探究,来掌握该民族的民间舞蹈文化、语言的动态,才能使学生更深入的、从内在的去表现舞蹈的真正含义。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渗透在民族舞蹈教学的每一个细节,赋予民族舞课堂教学活动以更加丰富的文化内涵。这种更加宽泛、深入的教学方法,避免了以往教学中将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律动流于形式的结合模式产生的弊端,而多渠道的采用由直接获取文化知识、间接引导与生活体验感知上升到理性思考的方法行之有效的达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舞蹈教学的结合。目前中国民族民间舞蹈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忽视舞蹈文化的问题,我们一定要从多途径入手,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与民族舞蹈教学相结合,使其教学目标得到充分的体现。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舞蹈是密不可分的,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对民族舞蹈教学的影响也是非常之大的,所以,提高民族传统文化教育不光是对民族舞蹈教学有影响,对所有学生的学习生活也是有影响的。

参考文献

[1]王凡.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与文化结合的探讨.大众文艺,2010,08期,190

[2]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山东师范大学

传统舞蹈文化 篇4

一、云南丽江纳西族的祭祀舞蹈

1. 热美蹉——亡者相关的祈祷

作舞祈祷亡灵得到安息, 并对死者的生平做一个口述的演唱。“热美蹉”, 纳西族老人去世时跳的祭祀舞蹈。在死者去世的当天, 附近认识的亲戚朋友听到消息就自发的到死者家中吊唁, 并在晚上组织热美蹉活动, 一般都是一跳一唱就是一整夜。热美蹉是少数民族舞蹈中典型的跳丧舞。在丽江地区, 热美蹉主要流行于大东、太安、鸣荫、大具等比较传统的纳西族聚集山区。这一地区的热美蹉保存较为传统, 虽然表演的形式稍微不同, 但是热美蹉作为与亡者相关的祭祀舞蹈的功能是不变的, 这些地区的热美蹉保存的比较完整, 被誉为纳西族的文化“活化石”。

2. 勒巴舞——驱恶逐邪的祈神

遭遇天灾人祸或是求福禄是所作之舞以求神。每年春节或者碰到比较大的灾难时, 纳西族塔城地区的纳西族村寨就以村为单位组织勒巴舞的祈神祭祀活动。纳西族认为通过举行这样的仪式可以通神, 可以庇佑他们人寿丰年, 六畜兴旺, 无灾无难。整个祭祀活动穿插着祭祀的仪式和娱乐性质的表演成分的, 一般正规的整套勒巴舞仪式是具有程式化的章节, 并且舞蹈部分作为最后仪式部分。虽然此地区为纳西族聚集地, 但是夹杂着藏文化、汉文化、傈僳文化、白族文化以及普米族文化的综合文化区域。因为玉龙县塔城乡特殊的地理位置, 很多学者认为, 勒巴舞受到藏文化影响和融化更深, 而我认为, 勒巴舞的起源和演变受其影响, 但是最终的形式是扎根于纳西族的文化意识和宗教信仰之中的。

3. 拟兽舞——酬神欢庆的祈愿

为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作舞以谢神。“拟兽舞”是纳西族在传统节日上必跳的祭祀舞蹈, 流行于大研镇坝区为中心的拉市乡、白沙乡、金山乡等乡镇。在春节、正月十五“棒棒会”、二月初八“三朵节”等传统节日时表演, 一般有白鹤舞、麒麟舞、凤凰舞等。麒麟舞, 纳西语叫麒麟蹉。经历代纳西艺人加工、发展、再创造而成为纳西族民间艺术。它以舞蹈为主, 融乐、舞、戏、画、编于一身, 是纳西族人民十分喜爱的综合性民间艺术。每年重大节庆都有表演。整套组舞分《寿星拜祝》、《彩云·南现》《花马报春》《鹿鹤同春》《麟凤呈祥》《牦牛现 (献) 瑞》等场。纳西人在农闲之余, 正逢喜庆节日之时跳起拟兽舞, 祈求五谷丰登, 人畜兴旺, 保佑一方平安。

二、云南纳西族祭祀舞蹈的原始宗教文化体现

各种仪式活动室原始宗教的最重要、最具代表性, 因而也是最能够反映原始宗教文化的宗教活动。原始宗教的一切崇拜活动以及治病、婚丧嫁娶、迁徙、建房、巫术、占卜、驱灾祈福等等都是通过一定仪式活动来完成的。原始宗教是在原始社会自发产生的自然宗教, 是原始人类把自然的力量作为一种超己的力量的异化产物。它以灵魂信仰为特征, 以大自然崇拜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原始信仰形式。纳西族人对大自然的崇拜, 源于对大自然的依赖, 也寄遇着对异己的自然力量的崇拜。纳西族人最为崇拜日、月、山、河等自然神也崇拜天神, 有神秘的祭天仪式、祭风仪式等宗教仪式, 甚至把星星和月亮穿在自己的衣服上, 俗称“披星戴月”。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三朵节”也是纪念战神, 实际这位三朵战神是一块石头的化身, 也体现出纳西人对自然的崇拜。纳西人认为天地山河都是有灵性的, 是神灵的化身。宗教仪式的表现方式往往都是人以象征性的语言和动作表示对神灵的依赖和敬畏, 并由此而亲近神灵, 与神灵打交道, 沟通人与神灵的关系, 以便用各种方式借助神灵的全能, 实现人类自身无法实现的各种愿望和目的。

原始宗教以灵魂信仰为主, 是整个宗教信仰的开端和赖以存在的基础。在热美蹉文化中体现的是纳西人相信人的灵魂会有循环, 祖先从哪里来的, 死后又要回到开始的地方。所以热美蹉走得路线也是与迁徙路线是相似的, 这与景颇族的目瑙纵歌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这样的方式是用于祭祀正常死亡并且有一定威望的老者的葬礼, 如果出现殉情死亡或者意外身亡的年轻人又不会跳热美蹉这样热闹的丧葬仪式了。

天神观念是原始宗教最为普遍的观念。在纳西族的天神系统中有许多受外来影响与本族东巴教的各种天生共同存在。在勒巴舞中体现的比较全面, 比如有受东巴教影响的大鹏神鸟舞、金色大蛙舞、白马鹿舞等, 还有受汉族农耕文化影响的走龙舞等, 还有受藏传佛教影响的六字真言舞等等。在勒巴舞仪式中, 首先是对神灵的召唤, 就是通过对搭建的神台诵读东巴经。然后勒巴舞的内容更也是丰富多彩的, 有模拟各种生产生活的舞蹈套路, 也有模仿各种动物的动作, 不管动作怎么变化, 都是对神灵的敬仰同时也是人类与神灵沟通的过程。

自然宗教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融入了大量的现代宗教内容, 一些原始宗教融入了许多道教的内容, 比如拟兽舞。受到道教的影响, 纳西传统祭祀舞蹈中出现了许多与当地文化相结合的吉祥舞蹈名称, 《寿星拜祝》《牦牛现 (献) 瑞》等等。寿星公是道教中神祇, 是福禄寿三星之一, 象征着人们追求长命百岁的愿望, 也是道教文化融入纳西族当地文化的一种围观表现。“彩云南现”“鹿鹤同春”等祥瑞之兆也是道教中认为吉祥的代表。这些思想都体现拟兽舞中。也是传统祭祀舞蹈对外来宗教融合最好的见证。

纳西族传统民间祭祀舞蹈的传承和发展是离不开其丰厚的宗教民俗文化的土壤。就算现在的纳西族祭祀舞蹈已然成为一种民俗符号, 也改变不了这些民间祭祀舞蹈中蕴含深厚的宗教信仰的成分和内涵。在旅游大潮和外来文化涌入丽江这块西南边陲的偏僻土壤上时, 纳西族文化不断受到挑战和冲击, 希望在发展经济的同时, 共同关注和保护纳西族舞蹈所带来的民族研究价值, 保持其在历史中的顽强生命力。

参考文献

[1]杨德鋆、和发源、和彩云.纳西族古代舞蹈和舞谱[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120

[2]张珏珺.论纳西族勒巴舞动作形态的形成[J].音乐时空, 2012 (10)

传统舞蹈文化 篇5

关键词:文化遗产;岭南舞蹈;传承;发展

中途分类号:G7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2-00068-01

岭南传统舞蹈源远流长、悠久灿烂,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舞蹈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承载着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使命,经济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广东人走出国门,将岭南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同样带动岭南传统舞蹈的传承与发展。岭南传统舞蹈除了现如今大家最常见的“狮舞、龙舞”还有很多颇具名族特色的舞蹈形式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已经失传的艺术文化我们无法挽回,如今应该做的是如何将千年流传的岭南传统舞蹈与现代艺术相融合,促使岭南传统舞蹈能有效的传承和稳步发展。

一、岭南舞蹈的概述

1.岭南舞蹈的起源。据考古发现,在新石器时代古南越族的先民在岭南就有舞蹈活动。岭南舞蹈经历了三个重要的发展时期:一是独立发展时期。远古时期的岭南舞蹈我们已经无法看到,只能从考古发现中去寻找舞蹈形象。二是汉越舞蹈文化融合时期。这时期的舞蹈我们除了能在考古发现外,还有文字资料记载中去展开想象。三是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时期。这个时期的很多舞蹈形式都保留到了现在。

2.岭南舞蹈的多元化。岭南地区多名族聚集,形成了多元化的岭南舞蹈。其中除了汉族的“狮舞”、“龙舞”、“采茶舞”、“闹花灯”、“钱鼓舞”还有黎族的“招福舞”、“草笠舞”、“钱串舞”、“跳娘舞”、“清音舞”;壮族的“绣球舞”、“扁担舞”等等。岭南舞蹈形态各异,内容丰富多彩,有表现期盼丰收、喜庆的酒歌舞,有表现辛勤劳作的劳动舞,有表现爱情的情歌舞。这些舞蹈都蕴含着岭南各族人民的生活和梦想、快乐与哀愁。这些千百年流传下来的艺术瑰宝我们要重视、保护、传承并将它发扬光大。

二、广东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广东岭南人经历了岭南舞蹈文化和中原舞蹈文化相融合的过程,创造了绚丽多彩富有 广东特色的岭南舞蹈。广东民间舞蹈,多数是农时节令、婚丧礼仪、岁时节日、宗教信仰等民俗风气中展开。

1.广东民间传承的岭南舞蹈

1.1.傩舞:50年代在钦州发现傩舞“跳岭头”,随后在海康发现“走成伥”,湛江市郊发现“考兵”,化州县发现傩舞“跳花棚”,吴川县发现傩舞“舞六将”、“舞二真”。从广东“考兵”等几个傩舞特征考察,舞蹈动作和面具比较古朴,内容主要都是祭神驱鬼。流行于海康县等地的舞具有戏剧性的特点。

1.2.宗教舞蹈:佛教在广东历史悠久,香火旺盛,信佛拜佛者甚多,族中和家中做香花佛事也很普遍。在民间常可看到的较有代表性的有:“打莲池”舞蹈源自“目莲救母”的神话传说。是宣传佛教慈悲为怀、驱难报恩、普度众生。舞蹈时气氛严肃悲凉,低沉哀切,舞姿轻盈回转。

1.3.民俗舞蹈:岁时节日,是人们相互祝愿、共同娱乐、交流感情的重大民俗活动,而民间舞蹈在这些节日喜庆活动中,成了最活跃、最能宣泄人们情感的活动内容。在春节和元宵节的传统节日里,“英歌舞”、“钱鼓舞”在潮汕地区盛行。以及佛山“十番”等,这些几百年历史的舞蹈直接反映人们的生活,抒发人们的美好情感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是一种表演性较强、艺术价值较高的民间舞蹈,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2.岭南舞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2.1.专业舞蹈演员不足,岭南舞蹈在日常的生活中演出机会很少,农时节令、婚丧礼仪、岁时节日这些时候才会展开,所以岭南舞蹈的演员薪资收入就较少,导致岭南舞蹈的演员严重不足。

2.2.观众对岭南舞蹈认识不足,岭南舞蹈不像电视上常见的歌舞表演,喜闻乐见,岭南舞蹈演出的机会比较少,所以观众对岭南舞蹈认识不足,喜好程度不深、受众群体太窄。

2.3.专项制度不健全,目前岭南舞蹈传承与发展中面临着专项制度不健全的问题。只有一小部分人在为这一传统的舞蹈表演的传承和发展努力,没有相关部门对它进行有效的管理。

三、更好的传承与发展岭南舞蹈办法

1.加大媒体推广,电视台和广大新闻媒体是信息传播最快、最广的途径,岭南人想要把岭南舞蹈推广到全国乃至全世界,让广大观众都了解岭南舞蹈、接受岭南舞蹈、热爱岭南舞蹈就要加大媒体推广。政府也要成立相关部门扶持岭南文化的传承,多推荐优秀的舞蹈演员参加电视台的娱乐活动,加大电视台及广大媒体对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传播,发挥媒体优势,加大宣传力度,在观众欣赏岭南舞蹈的同时,加深对岭南舞蹈的了解及认可,促进岭南舞蹈的全面发展。

2.加强专业舞蹈人才培养,岭南舞蹈由于历史悠久,岭南日常生活中岭南舞蹈影响深远,岭南人对于基本的岭南舞蹈有所了解,但岭南舞蹈的技巧、内在情感和表现力,岭南人民了解甚少。因此,要想岭南舞蹈在当代社会中继续传承,就必须加大专业舞蹈人员的培养,重视舞蹈教学,对舞蹈人员的基本功、专业技能、美感意识、情感表演等进行专业的培养。才能感染观众,加大观众对岭南舞蹈的认可。

3.追求创新,岭南民族民间舞蹈文化底蕴,它以各名族各时代的意识为主体,传扬一种具有精神内涵的文化状态。由于岭南地区,是沿海地带,也是我国贸易出口的重要地区之一,国外丰富的文化、商业文化、科学技术引进丰富及文化的传播,岭南民族舞蹈在创作新品时,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西方先进的舞蹈形式。岭南民间舞蹈在社会文化历史之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传承文化的同时不断的探索创新,激发人们潜在的想象和创造力,促使岭南民族民间舞蹈的发展。

4.社区平民化推广,现在广场舞、健身操已经普及到全国各个乡镇。岭南舞蹈的专业演员有志之士也可以组织在一起编排一套适合广大观众学习的健身舞蹈,这样可以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岭南舞蹈的热情及欢乐,营造活跃的氛围,把岭南舞蹈传播到神州大地每个角落,促进岭南舞蹈平民化、大众化。

参考文献:

[1] 崔英美.岭南舞蹈的传承与创新.《南方论刊》 2011(06)

[2] 吴惟庆.令人期待的岭南舞蹈.《广东艺术》2005(03)

传统舞蹈文化 篇6

随着时代的发展, 非遗正在遭遇现代文化的冲击, 正如向云驹先生所说:“在电视电影时代, ‘围炉夜话’式的讲神话、故事、传说还有‘市场’吗?在网络搜索无所不知的时代, 说谚语、猜谜语、唱盘歌、演史诗、说唱长篇叙事诗就不会再是唯一的传播知识的手段, 当机械化、程序化、批量化、智能化、模式化、精密化的物质产品横扫人类物质生活的一切物化产品时, 手工技能、慢工出细活的手工艺品如何安身立命?当环境恶化、资源枯竭、生态变迁时, 依赖一方水土成就一方文化形态的传统生态型文化, 又如何不能不面临时过境迁的衰亡命运?”[1] 在这样快节奏的现代文明下, 很多民族古老的文化遗产只剩下藏馆文物或些许记忆, 令人扼腕叹息。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蕴含着丰富文化资源, 是宝贵的文化遗产, 如何既能走出原生地又能不被现代文化所同化是传承与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

本文以吉林市部分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为具体实例, 分析影响非遗传承的因素, 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 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影响传统舞蹈类传承的因素也可以分为传承自身的因素和外界因素两个方面, 通过分析影响传承的因素, 探寻保护非遗传承的有效方法, 希望可以对非遗保护工作尽绵薄之力。

一、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面临的传承困境

认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条件之一是传承时间在百年以上, 而那个时代的中国正处于自给自足的农耕经济时代当中, 所以也可以说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农耕社会的产物, 农耕经济是自给自足型的经济, 本身带有封闭、保守的特点, 非遗是历史时代的产物, 也自然带有墨守成规、闭境自守、地缘意识强的特点。当农耕经济的产物被置于现代化的环境中, 难免遭受科技进步的影响和西方文化的冲击, 面临着生存土壤流失的困境。比如“陈汉军单鼓舞” (第一批国家级项目) 、“乌拉满族秧歌” (第一批省级项目) 、“乌拉满族萨满舞蹈” (第一批市级项目) 的原生地均为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的乡村, 这些项目的产生都根植于古老的农耕社会, 口传心授, 父子、家族间的传承是唯一的传承模式,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现代的城市文化逐渐居于主导地位, 甚至成为了“霸权文化”, 来自于乡村的传统民间舞蹈面临着城市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 乡村的年轻人青睐现代气息的城市文化, 不再愿意学习传统民间舞蹈, 甚至常年在外打工谋生, 无法参加传承活动, 原生态的传统舞蹈正在遭遇失传的危机。

二、影响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传承的因素

作为“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文化”, 要想在现代化的社会里谋发展, 就必须首先了解影响非遗传承的因素, 影响非遗传承的因素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个方面, 其中, 非遗传承的自身因素是决定性因素。

在非遗实际工作中, 非遗认定的客观标准之一是该项目由父子 (家庭) 、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三代以上, 传承时间超过100年, 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这项规定明确了非遗的传承方式, 即为或家族传承或师徒传承。在生产力低下的时代, 非遗的传承是以口耳相传、口授心传的方式进行的。简单地说是传承人通过口授心传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比如“陈汉军单鼓舞”的第13代传承人张忠华和第14代传承人张洪年是父子, 为父子传承, 它属于原生态舞蹈, 与家族祭祀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 舞蹈及其技法也是为家族祭祀内容服务的, 一直采用父子传承的传承模式;“满族秧歌”的传承谱系也为父子传承, 第一代传承人赵凤山将满族秧歌技艺传承给儿子赵福民, 赵福民又将该技艺传给儿子赵成海, 如今已经成为了乌拉街独特的一道风景。父子传承是线性模式的传承, 这样的传承模式谱系清晰, 但也存在一定风险, 一旦懂得技艺的老艺人去世, 而新一代传承人没有及时续接的话, 传承就会中断, 技艺的后续发展无从谈起。

在现代社会, 乡村的年轻人愿意走出乡村到城市务工, 也乐于接受现代化的城市文明, 却不愿固守父辈的文化传承。另外, 传统舞蹈类的非遗项目在开展传承活动的时候也需要固定的地点, 为其展示展演提供文化空间, 就目前情况而言这方面是欠缺的, 缺乏固定的文化传习场所, 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的传承。

三.传统舞蹈类非遗传承的方法探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总则第四条明确规定: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应当注重其真实性、整体性和传承性。传承是非遗存在和延续的一种状态, 也是非遗保护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非遗的实际工作中应不断创新思维、拓展思路、探寻方法, 破解非遗传承困境:一是要抓住时机宣传, 号召群众参与。每年6月的第二个周六被定为非遗日, 2015年的非遗日, 吉林市开展了以突出“原生地、本真性”为特色的“吉林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宣传展示”活动。当听到“陈汉军单鼓舞”的鼓声敲响, 腰铃摇动时, 上千观众层层围观、频频喝彩;当“满族秧歌”的舞者脚下生风, 在行进中旋转扭动时, 观众感叹传统舞蹈的精彩绝伦。紧握时机进行恰到好处的宣传, 群众自然会参与其中, 这样既提高了保护非遗的意识, 又唤醒了群众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二是要拓展传承渠道, 创新传播模式。“乌拉满族秧歌”一直是活跃在吉林市龙潭区乌拉街镇的满族民间舞蹈, 反映了满族先人的生产、生活, 堪称一部民族史诗, 以男女走“吉祥步”, 男走“矮子”, 女舞手绢、折扇为基本舞步。每年的北山庙会期间, 满族秧歌都会进行展演, 满族秧歌走进现代化的都市, 消解了浓厚的城乡地域意识, 同时也展现满族秧歌“美在生活”的理念, 促进满汉文化共生共荣。三是要尽快完善非遗传习场所的设立, 为非遗项目提供固定的文化展示空间, 在空间内摆放静态物件, 营造氛围, 定期举办展演活动, 让更多人员参与到非遗活动当中, 拉近非遗和群众文化生活的距离, 真正达到“美美与共”的和谐状态。

非遗是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形态, 真正的传承不该是闭境自守的封闭模式, 应该不断加强宣传, 多创造机会, 营造氛围, 城乡互通, 扩大非遗的生存空间。在不断保护非遗项目传承的同时抓住良机, 在现代化文明的进程中传承好非遗文化形态和精神内涵。

摘要:本文结合吉林市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实际, 分析在现代化语境下非遗项目面临的传承困境以及影响非遗传承的因素, 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根植于农耕社会, 传承方式自身具有封闭、保守的特点, 要不断加强宣传把非遗纳入到城市文化, 促使非遗项目走出乡村, 真正拉近非遗和群众文化生活的距离, 最后, 文章提出了保护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的方法。

关键词:传统舞蹈类非遗项目,传承,影响因素,方法探析

参考文献

[1]向云驹.非物质文化遗产博士课程录[M].北京:中华书局, 2013.58.

[2]高小康.非物质文化遗产地阁:传统文化与当代空间[J].文化遗产, 2008 (1) .

[3]徐明君.审美人类学视域中的民族舞蹈开发——以秧歌与秧歌节为例[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2007 (4) .

[4]何华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研究——以女书为例[M].北京:小国书籍出版社, 2013.

传统舞蹈文化 篇7

关键词:藏族传统舞蹈,身韵舞蹈,审美特征,美学思想

舞蹈与人类的社会生活一同产生,同时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门艺术之一。另外,舞蹈本身就是一种行为艺术,肢体艺术,更代表着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与特色。但是,由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宗教信仰、经济发展、审美态度、社会生活的情况不同,就会形成不同的风俗习惯,造就出不同的舞蹈艺术,给人带来不同的美的体验。舞蹈艺术是每个民族开创最早、历史最久远的且最能体现当地文化风俗和人们情感的一门艺术,它还体现着各个民族自身独特的美学思想,不仅如此,它还能反映出当地的审美特征。

一、藏族传统舞蹈中的身韵舞蹈

身韵的全称为身法和韵律。“身法”属于外部的激发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额内涵,表里合一构成“身韵”,它是中国古典舞中具有强烈表现特色的一部分,也被成为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在藏族传统的舞蹈中,非常重视身韵舞蹈的表现。身韵从藏族传统的舞蹈动作元素入手,从呼吸中寻找本源,利用呼吸循环调控自身的身体动作和形态,,给人以美的享受。举例来说:传统藏族舞蹈中用腰的动作非常丰富,不管是用脚的垫子为主的“堆谐”还是富有动感的“谐”的需要结合身韵舞蹈,将气运于体内,贯通四肢,带动身体和腰部的垫子,从而形成具有传统审美的韵律感和神韵;藏族传统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脚、腰、手、胸、肩膀、头部和眼睛的配合和统一使用,结合身韵的训练,使男子舞者体现出威武雄壮,富有藏族人民特有的彪形壮汉的气质,给人一种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心,是女子舞蹈表现出一种优雅含蓄,给人以健康的感觉。

二、藏族传统舞蹈的审美特征

藏族传统舞蹈随着藏民族的形成和发展渐渐成为藏族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审美内容。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传统舞蹈的审美能力的提高,传统的藏族舞蹈在经过历史发展,已经形成比较符合民族审美特征的一项舞蹈理论体系。但是由于藏族人们居住地的气候差异、服饰差异以及宗教信仰差异,导致传统的藏族舞蹈也分为很多种,例如:传统的藏族舞蹈有流传在民间的舞蹈;有专为宗教仪式服务的羌姆舞以及专门为上层社会欣赏的卡尔舞蹈。但是这些都有其共同的审美特征,就是相近或相似的身韵,它体现了传统藏族舞蹈美学特征,也是人们对传统藏族舞蹈的审美感受的共同反映。虽然民间舞蹈、羌姆舞和卡尔舞蹈在表现形式上并不是完全相同,但是舞蹈的基本身韵、姿态、动作和技巧还是相近的,传统的藏族音乐节奏也类似,舞蹈中以圆圈舞为主这一点也是相仿的。在藏族舞蹈的表演过程中,对舞者有很高的要求,在舞蹈中要表现出将诗与舞融为一体,寄情于舞,最终体现出藏族舞蹈极富生命力和激情的特点,这也是藏族传统舞蹈最吸引人之处。藏族歌谣中有唱到“就要跳天空无边无际舞”、“高山不可动摇的舞”,跳起来“卓舞的节奏快如夜空的闪电”。这个也是藏族人民对藏族传统歌舞的共同审美意识的体现,更是藏族歌舞的魅力所在。

三、藏族传统舞蹈的美学思想

藏族的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其中,藏族歌舞知识藏族传统文化之一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在藏族人民心中,只要会说话就会唱歌,只要会走路就会跳舞。藏族舞蹈表演方式传统而独特、多样,主要表现为:谐(弦子)、堆谐(踢踏)、果桌(锅庄)等。单单从舞蹈的角度来看,藏族传统舞蹈中体态的形成、膝盖部分有规律的起伏结合腰部的节奏,带给人一种安详温暖的美感。

最早的藏族传统舞蹈的美学思想是在藏族古籍中提出的,它对藏族传统舞蹈的舞者有着以下的形态要求:上身动作像雄狮,腰间动作要妖娆。四肢关节要灵巧,肌腱活动要松弛。全身姿态要柔软,表演表情要傲慢。举止要像流水缓步,膝窝曲节要颤动。脚步脚尖要灵活,普遍要求英姿雄壮……从这些描述中很容易看出传统藏族舞蹈的基本美学思想,舞蹈美学的基本特征要求形态美、韵律美以及动作的和谐运用。

除了上述提出的传统藏族舞蹈动作的审美特征,在藏族舞蹈中还有一个重要的美学特征就是运用“比喻”的手法来创作舞蹈。例如在《康而新旧卡羌姆原词告示》一书中曾经提到一条使用“比喻”的方法对舞姿进行创造的论述,书中认为用“比喻”的方法可以进一步丰富人们的想象,可以产生新的联想。就像日喀则歌谣中所唱的“央扎姆拉,这舞叫左右舞,左右兔子蹦,左右狐狸藏,左右狼爬行”,运用“比喻”来丰富传统藏族舞蹈的动作形态。但是,目前藏族舞蹈中虽然动作名称沿用动物的形态还比较多,但是都将动物的动作形态进行进一步的修改,使其更具有美感,从而形成了美感十足有丰富多彩的藏族舞蹈语言。

四、总结

藏族传统的舞蹈经历漫长的历史蜕变,形成了独具美感的表现状态,藏族传统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也是藏族人民悠久的历史文化和宗教信仰的表现,同时也是藏族传统舞蹈的风格和特点的形成根基。研究藏族传统舞蹈身韵舞蹈审美特征和美学思想是继承传统优秀的藏族舞蹈以及弘扬传统的藏族优秀文化的需要。传统的藏族舞蹈不仅是一项大家都喜闻乐见的传统民间艺术,也是表达藏族人们的思想感情的最有力的传播工具,最终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藏文化、尊重藏文化、能够欣赏藏族人民的传统舞蹈。

参考文献

[1]刘静《浅谈审美特征在藏族舞蹈中的体现》《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5(5)

[2]何晓岚《藏族舞蹈的审美》《中小企业管理和科技》2015(26)

[3]王翠平《浅谈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邢台学院学报》2008,23(4)

浅谈南京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 篇8

南京目前共发现了20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入市级以上的非遗名录有150项,其中包括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4项、国家级非遗名录10项、省级非遗名录54项。目前我市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0人、省级传承人50人、市级传承人229人。 南京市非遗名录中的传统舞蹈就多达22项,其中包含国家级非遗项目东坝大马灯和骆山大龙以及省级非遗项目高淳跳五猖、栖霞龙舞等。

就南京而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保护、发展遇到了很多新的问题,例如传统舞蹈中一些依存于独特时空、以口传心授方式传承的项目已经濒危,不再受到人们的青睐,逐渐远离现代生活,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大量珍贵实物资料难以得到妥善保护。

二、南京市传统舞蹈现状调查

跳五猖又称五猖会、跳菩萨,是江苏省级非遗项目, 2014年,高淳桠溪镇被评为江苏省跳五猖之乡。民间跳五猖具有悠久的历史,它是在楚文化的基础上附有傩戏驱纳祥的性质。跳五猖道具有华盖、面具,服饰都以红、蓝、黄、黑、 白五色相配,其意分别代表东、南、西、北、中五方天帝, 又暗合木、火、金、水、土五行之色。跳五猖古朴、凝重, 蕴含深厚的古文化内涵,以阴阳五行学说为其架构,全套仪式演跳近2个小时。

栖霞龙舞同为江苏省级非遗项目,至迟在明代,这里就有龙舞活动流传。历史上的龙舞,多以柴龙为主,主要集中在摄山东南的龙王山周围,每到元宵节期间,人人都要上龙王山出会,祭拜龙王,在这里形成了家家玩龙灯的习俗,并流传至今。栖霞龙舞的形态十分丰富,动作既有滚、盘、腾、 游、串等基本动作,也有跳、卧、交、绞、旋等难度动作, 队形上则有独舞、对龙、四龙、打小龙、手龙、鼓龙、组合龙龙舞等,栖霞龙舞还保留着最原始的龙舞形态之一——柴龙。这种龙造型古朴、演员众多,展开来有将近40米长, 是南京地区的“民俗活化石”之一。2008年,栖霞区被命名为全国民间艺术( 龙舞) 之乡。

以上两种传统舞蹈形式在南京市的传统舞蹈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多元化时代的到来, 越来越多青少年喜欢的是现代舞、街舞、爵士舞等时尚舞蹈, 对于传统舞蹈的认识越来越少,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如何走进新一代青少年的视野里,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三、南京市在传统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上采取的措施

在传承和发展的路上我们一直在摸索和前进。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南京市栖霞区就注重龙舞队伍的发展培养, 在驻地内解放军理工大学组建大学生舞龙队,并在1999年获得全国龙舞大赛金奖和中国民间艺术最高奖——山花奖, 后又在幕府山庄小学组建小学生舞龙队,并根据中国老百姓普遍祈求吉祥的心理,大胆推出新的民间舞蹈内容,即《龙凤呈祥》,使整个舞台呈现金碧辉煌的色调,充满着朝气与活力,是民族精神的写照。高淳区桠溪镇作为跳五猖之乡, 也一直把跳五猖作为镇里文化之宝进行保护,不断有年轻人进行跳五猖的学习,在2005年举办的南京市民歌民舞大赛中,跳五猖荣获金奖;南京市江宁区龙都实验小学是江宁传统鼓舞的培训基地,多年来一直把鼓舞教学作为学校的传统教育项目,并拥有一支专业的鼓舞教师队伍,2013年区文联邀请省级专家为该学校创作作品《龙都娃娃鼓》,一举获得江苏省少儿舞蹈比赛大奖;南京市江浦手狮舞是省级非遗项目,在江浦区不仅拥有女子手狮队,在江浦区实验小学近年也成立了娃娃手狮队,并在市级群文汇演中取得过优异的成绩。

综上所述,南京市在传统舞蹈的保护和传承上一直在努力,但仍需要形成一个长而有效的机制,使它们传承的范围更加广泛、形式更为有效,并能够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四、关于南京市传统舞蹈传承与保护的几点设想

(一)建立传统舞蹈传习所,广泛传播传统舞蹈知识, 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传统舞蹈人才,促进传统舞蹈的传承和发展。邀请国内外知名舞蹈专家、编导、非遗专家等,共同对传统舞蹈的发展举办高层论坛、研讨会,举办传统舞蹈大赛等活动,同时推进基层舞蹈志愿者学习培训。

(二)有计划地举办系列非遗舞蹈项目展示展演,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非遗文化的普及、传播和发展。

(三)非遗传承要从娃娃抓起,在当地建立传统舞蹈特色学校,把传统舞蹈列入课本教学。

笔者希望,通过政府扶持及舞蹈业界专业人士的共同努力,推进传统舞蹈的保护,使中华优秀的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

摘要:南京是全国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不仅拥有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也拥有大量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文化生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文化的创造空间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拓展;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到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就传统舞蹈而言,如何保护与传承是我们面临的新的课题。

清丰五彩纸龙传统舞蹈保护研究 篇9

五彩纸龙的历史传承与发展, 都是以口传身授代代相传, 并无文字记载。1983年, 五彩纸龙第四代传承人黄东记、杜献国组织在世的老艺人凭借记忆重新扎制纸龙, 重组了舞龙队。

传承人谱系梳理

三十多年来, 为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五彩纸龙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黄东记先生做了大量工作。他多方奔走, 对老艺人所掌握的制作技艺、舞龙套路, 进行抢救性挖掘整理, 并录音、录像;整理加工五彩纸龙传统表演技艺, 编排新套路、丰富表演内容;对五彩纸龙制作工艺进行科学创作, 使五彩纸龙制作更加精良;他经常带领舞龙队参加国家、省市县举办的各类公益演出活动和舞龙大赛, 进行制作工艺交流和表演技艺切磋, 并多次获奖。1999年五彩纸龙在迎接新世纪华夏百龙大赛河南预选赛中荣获编导奖, 参加了省会郑州迎接澳门回归和新世纪的大型群众文化活动, 在天安门广场参加了首都各届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大型联欢活动, 在“国安杯”全国舞龙大赛上荣获金奖;2000年五彩纸龙参加了河南省《梨园春》春节戏曲晚会, 在河南省首届舞龙大赛中荣获一等奖;2002年8月五彩纸龙载入《河南省工艺美术图志》, 在首届中国职工艺术节“中原油田杯”全国舞蹈展演中荣获编导奖等。现在五彩纸龙已成为清丰县一大文化品牌, 在当地有一定的影响力, 2010年被列入濮阳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2012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一项民间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只靠几个人是远远不够的, 五彩纸龙面临后备人才严重缺乏的致命问题。社会形态与社会经济模式的改变势必会影响依附于农业而产生的民俗信仰习俗的转变。现在由于乡村城镇化发展, 村镇经济模式的转变, 以种地为主的农户变得越来越少, 现在的城镇居民多以外出打工为主, 纯粹农业意义上的农民数量在不断减少, 留守的多是老人和儿童, 这也使舞龙活动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比如队员的减少导致舞龙队无法正常的组织、排练。再者舞龙队舞龙技艺都是通过老艺人口授心传, 现有队员年龄普遍偏大, 而青少年对此缺乏兴趣, 舞龙队发展后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 每次有节庆演出临时召集人员排练, 舞龙队员的身体素质达不到要求, 动作力度、柔韧度不够, 表演效果差。

二、总体保护规划

任何民族民间文化艺术都要遵循内在发展规律, 在继承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不断发展创新。五彩纸龙的保护要以活态保护为原则, 合理开发利用。并逐步把五彩纸龙的发展定位到清丰县乃至濮阳市艺术精品的范畴里, 努力达到内涵丰富、艺术精湛的要求, 使五彩纸龙在保护和开发利用上上一个新台阶。笔者与黄东记先生沟通协商, 提出以下几点保护规划:

第一, 政府部门应对五彩纸龙的发展保护加强引导, 并给予积极扶持。同时要牵线搭桥, 使五彩纸龙与相关行业合作, 把五彩纸龙纳入中原龙乡旅游系统之中, 共同开发相关的旅游纪念产品, 帮助五彩纸龙打造品牌。

第二, 培养后备人才。五彩纸龙舞龙队现有队员年龄普遍偏大、中青年少、身体素质差, 其发展面临人才储备不足的突出问题。呼吁濮阳市教育部门将“舞龙”作为选修课纳入高校、中学体育课程体系, 同时, 五彩纸龙舞龙队要在传统舞龙套路基础上往竞技舞龙方向靠拢, 考虑与相关学校签署人才培养协议, 为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人才基础。

第三, 提高市场化运作水平。依靠政府支持, 把“舞龙”办成濮阳市一流的赛事吸引更多青少年参与者, 培养龙文化氛围。

第四, 产业化发展。努力从民间团队上升到“龙灯经济”, 现在五彩纸龙已准备商标注册并建立自己的网站, 近年来, 每年黄东记先生都要制作十多条五彩纸龙出口到东南亚各国, 享有良好的声誉。

第五, 吸纳现代元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是以人的价值判断和选择为基础, 是社会价值观的整体体现。属于传统文化的龙文化必须与现代文化相结合, 才能被更多人接受。五彩纸龙的活态保护要经得起大众审美心理的考验, 无论在外形、色彩、套路、锣鼓伴奏等方面都要积极地吸纳现代元素, 在保存传统特色的基础上与时俱进。

三、结语

瑶族传统舞蹈的传承发展 篇10

关键词:瑶族;传统舞蹈;文化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2-184-1

一、瑶族传统舞蹈

瑶族世居于我国南部山区,交通闭塞,社会发展不平衡,经济落后,舞蹈由此成为其精神生活的需要,又因其记录着瑶族的历史与生活而被作为瑶民获得教益的方式,同时又具有很高的训练价值和竞技性,是一种群众体育活动。瑶族传统舞蹈中较为出名的“长鼓舞”,居史料记载,已存在上千年。相传,瑶族祖先盘王在山上打猎时,不幸被野山羊撞死在空桐树下,他儿子就抓住山羊,剥开山羊皮,砍了空桐树,做成长鼓敲打,以告慰长眠于九泉之下的盘王先灵。瑶族传统舞蹈有很多种,按其类型划分又有如“祭祀舞”、“节日舞”等。

“祭祀舞”一般是在祭祀的时候进行的舞蹈,如在祭祀仪式“还盘王愿”中进行的祭祀性舞蹈:《芦笙长鼓舞》《挞鼓舞》等,通过舞蹈,将要说的道理,要遵守的民族信仰传递给后代,唤起对祖先前人的敬意与崇拜,同时又缅怀他们的恩德,继承他们的业绩。瑶寨老人去世时,瑶民们也会敲鼓起舞,以表达自己的哀思,并且通常整个寨子都会参加。

“湘水东西踏盘去,青烟白雾将军树。社中饮酒不要钱,乐神打起长腰鼓。女儿带环作绕步,欢笑提郎神做主。明年二月近社时,载酒牵牛看父母。”宋人沈辽的这首《踏盘曲》记录着湖南湘江两岸的瑶族人民的风俗实况。瑶民有节日舞,在节日里,瑶族人民们相聚在一起,通过舞蹈娱乐活动,交流经验、经历、文化,进行贸易,促进友谊。年轻男女们在郁郁葱葱的树林里欢笑起舞,在这样的交流方式中寻找心中所爱,结识理想伴侣。节日舞在瑶民的节日里进行,而瑶民的节日名目很多,有盘王节、祝春节、花炮皆、鸟仔节、尝新节、耍歌堂……

二、瑶族传统舞蹈的传承

经济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现代潮流风暴的卷入,导致我们的文化越来越统一,瑶族舞蹈的生存空间被压缩,瑶族舞的最初作用不再,而是渐渐变成了表演性质的舞蹈。作为民族文化遗产,我们需要考虑它的薪火传承。

(一)瑶族传统舞蹈传承的必要性

瑶族传统舞蹈蕴含着瑶族人民的信仰与勇于创造、顽强拼搏的精神;容纳着瑶族的发展与渊源;收录着瑶民的生活方式与风俗习惯。

(二)瑶族传统舞蹈的传承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尊重并重视文化多元化。近年来,国家重视程度、人民关心程度逐渐加强,对于瑶族传统舞蹈给予了很多物力、财力上的支持,文化传承人的一些录音、录像资料得以保存,瑶族歌舞进入了学校选修教育项目。在1951年和1954年国庆节,江华艺人盘天奉,盘永明等应邀入京表演瑶族长鼓舞;2003年,《盘天之女》中的《长鼓风韵》获首届湖南省艺术节大赛中的综合金奖和8个单项奖;2008年6月,江华瑶族长鼓舞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在湖南省第三届艺术节中,瑶族长鼓舞获得银奖;2010年,在北京参加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表演展示活动。此外,我国瑶族舞蹈也受到了世界各国的关注,曾多次应邀到国外出演,并深受舞蹈界行家的赞扬。

虽然我国对瑶族传统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在不断加强,但仍然面临着各种困难。最大的原因便在于现代文明的发展,瑶族与其正在不断融合,而电视网络技术的流通,改变的是所有与之接触的人民,瑶族汉化十分严重,互相交流时也不再需要通过舞蹈,这种现代文明的冲击,无疑是对瑶族传统舞蹈传承的阻碍,但我们不可能让这种情况停止或逆转,因此,保存现有资料与舞蹈,不让这项艺术随着时间的推移被遗忘便显得尤为重要。

三、瑶族传统舞蹈的发展

结合当代实际情况,我们可以将瑶族传统舞蹈的传承、发展、教育、旅游业相结合,让其在现代土壤下,依然适时的发展。当然,这少不了国家政策的支持。

(一)健全保护政策

我们应在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的前提下,制定更加完备的保护条例,系统,细致而科学地保护传承民族文化。

(二)瑶族传统舞蹈与教育相结合

长期以来,瑶民因为生活方式的需求,瑶舞在民间得以顺利的传承发展,但在今天,我们需要将其与教育相机和,在瑶族地区学校,开展瑶族传统舞蹈的教学,并将其融入到学校教学与科研中,使其得到长足发展,在文化长河中,不被遗落。

(三)瑶族传统舞蹈与旅游业相结合

旅游是现代人民经常触碰的词眼,人们通过旅游,欣赏各个地区的风景与人文。我们抓住旅游热的大好时机,对广西、广东、湖南三省瑶族自治区进行统筹规划,突出特点,将瑶族传统舞蹈展现在旅客面前,甚至形成瑶族文化旅游链。将瑶族传统舞蹈进行与时俱进的发展与弘扬。

四、结语

瑶族传统舞蹈与瑶民生活息息相关,积淀着瑶族社会历史文化,包含着劳动人民智慧。真实地反映着瑶族生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教育意义,我们需要重视它的传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玲梅.江华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保护[J].科教文汇,2011,(06).

[2]胡玲梅.瑶族“长鼓舞”的传承与发展[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5,(08).

[3]蓝秋云.瑶族传统舞蹈试探[J].广西大学学报,1990,(01).

作者简介:

上一篇:工程计价下一篇:慢性宫颈炎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