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与监测平台

2024-09-08

统计与监测平台(精选三篇)

统计与监测平台 篇1

国外道路运输业能耗的相关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于1972年进行了道路交通能源消耗研究。Gross等[1]指出美国作为世界道路运输能源消耗大国,必须开展相应的能源消耗检测研究,进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Dobrica等[2]研究发现,2004年交通能源消耗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26%,且公路运输能源消耗占交通能源总量的75%,其中客运与货运能源消耗比为2∶1。李显生等[3]认为现有道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方法已经不适合道路运输现状。由于周转量这一道路运输能源消耗指标难以准确得到,故应以百车公里为总油耗量的重要统计指标;客车应以车辆长度、货车应以载重质量分别建立各自的能源消耗统计模型。次年,其[4]又对道路交通运输企业中的公、私营车辆燃料燃料消耗水平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公、私营车辆的燃油消耗水平没有任何差异。刘莉等[5]认为道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指标应由能源消耗总量指标和能源利用效率指标组成。2010年,常世彦等[6]利用LMDI分析了城市间客运交通能耗的结构效应、强度效应以及活动效应。刘建翠[7]以交通运输部门运输产品的相关数据与经济增长数据为基础,运用线性回归方法,预测了未来目标年中国交通运输部门的能源消费量,且计算了潜在的节能能力。

1 平台计划目标及功能

1.1 获得基础数据

领域主要包括道路运输、基础设施、水运等三个大领域。各领域的具体涵盖企业类型如下。

(1)道路运输的各子行业,具体为道路客运、道路货运、客运场站、货运场站、维修企业、驾培企业、公交车、出租车等。

(2)水运的各子行业,水路旅游客运、内河货运、远洋货运等。

(3)基础设施的相关统计包括两部分,主要是按照建设和运营区别考虑,包括道路建设、航道建设、港口码头建设以及三个建设项目的运营企业。

1.2 各行业节能减排统计分析数据

结合数据统计分析相关原理,按照统计指标要求,针对能反映行业节能减排发展水平的指标进行多维度的数据统计分析。通过数据分析,不仅可获得个体的节能减排数据,而且可以获得整个行业的节能减排数据。平台可以按照不同指标和模式进行组合分析,且可以对行业数据进行历史数据分析。

1.3 实现节能减排效果基本评价功能

利用不同评价指标和算法组合,在实现相同服务功能条件下,比较和评价节能减排效果。通过算法设计和指标的组合,可以实现不同行业的对比。

1.4 分级授权管理查阅功能

平台可作为内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的基础平台使用,提供对应的数据接口,也授予相应的管理和使用权限,可服务于不同管理模式下不同管理部门的数据查阅、数据审核,以及数据提取功能。

1.5 构建节能减排基础数据库

为构建交通运输领域节能减排技术和效果评价体系,建立基础数据库。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和深度分析,掌握节能减排及行业优化升级的基本情况,并就节能减排项目进行精细化评价与核算。

1.6 实现数据预测功能

通过数据的获得与分析,可实现行业节能减排发展状况的数据预测功能,为相关规划和研究项目,提供定量数据支撑。

1.7 实现政策辅助决策功能

利用定量数据评价功能,可进行节能减排相关项目推进中的决策辅助功能,实现定量化决策。

1.8 总结交通运输业年度发展状况

利用平台数据和统计结果,逐年总结交通运输业节能减排发展状况,并就技术、政策等措施进行效果评估,判定下一年的工作计划和推进重点。

2 平台组成及建设总体架构

该统计监测平台,以交通运输厅现使用的综合云计算平台为基础,开发适用于交通运输行业特点的,适用的应用软件,以完成规划功能和任务。云计算平台具有数据存储和计算的功能,已有现成解决方案。

应用软件基本功能为,用户授权使用、用户访问、数据采集、数据计算、结果统计、数据分析、结果统计、目标显示等,以准确、及时地提供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信息。

系统按照模块化结构进行设计,明晰各模块的功能,根据系统面向对象的不同,分别进行系统构建。不同用户可查询及使用数据,根据管理授权进行设定。主要包括:

(1)系统用户管理

主要功能是完成系统管理员个人信息的新增、删除、查询,实现不同级别系统管理员信息的注册登记和维护管理,以及管理员所属管理组别的增加、删除及管理权限的编辑等。若注册的用户为普通用户还会调用用户权限管理模块,提醒管理员修改其权限。

(2)用户权限管理

依据分级授权原则,针对平台使用人员的不同工作职责,限定其使用平台的权限,按照“角色”不同进行权限分配。将权限一致的人员编入同一角色,然后对该角色进行权限分配。用户权限管理模块应该是可扩展的,可以根据平台实际运行过程中的要求进行权限的增添和修改,实现平台资源权限的系统管理。

(3)交通厅用户模块

在平台所有用户中,交通运输厅是行业管理部门中拥有最高用户权限的,可对平台统计范围内的不同领域详细数据进行查阅,实现对整个行业节能减排宏观总体现状及微观详细定量数据的掌握。

(4)业务局用户模块

完成不同业务局管理职责内容涉及领域的能耗数据统计功能,包括对各地市上报数据的查阅、监测、审核及上报等。

(5)地市交通局模块

完成各地市交通局管理职责内容涉及领域的能耗数据统计功能,包括对企业上报数据的查阅、监测、审核及上报等。

(6)地市业务局模块

完成各地市业务局管理职责内容涉及领域的能耗数据统计功能,包括对企业上报数据的查阅、监测、审核及上报等。

(7)企业用户模块

提供给交通运输领域内相关企业注册用户使用,根据详细统计指标完成相应数据的编辑、查询及上报。

以上各模块,根据管理工作需要,由系统管理用户进行权限设定。主要包括数据录入、数据查询、数据统计、数据分析、数据提取、数据审核、数据校验、统计汇总等功能。以上功能在各用户模块都可实现,但是否开放取决于交通运输厅用户的授权。相关统计结果,结合需要,进行模式组合,按照易读原则进行设计。

3 基础数据来源

数据以单个载运工具为对象,结合其它外部特点,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功能。本平台的基础数据通过两种手段获得:

3.1 企业录入数据

根据企业母体样本分部特征,进行抽样统计。要求覆盖所有企业类型、运输组织方式、载运工具类型等,影响能耗和排放的基本要素。每个统计分类基础数据所考虑的因素,满足数据统计分析的最小样本数要求。从数据分析需求看,依据不同分类每个基础数据的量不小于30个。

3.2 实时数据在线采集

针对部分加装实时能耗采集装置的企业,利用运载工具CAN总线获得的实时能耗,将数据编码后自动采集。该部分数据除作为样本数据外,也可对录入数据进行校验。依据数据统计原理,不同分类每个基础数据的量不小于30个运载工具。

3.3 数据校验及异常数据排除

数据质量是能耗统计监测平台能否获得科学结论的关键,但由于企业在数据管理中的缺失,以及自身角度出发,填报数据经常存在有违常理的数据产生。为保证数据的有效性,通过单位里程油耗换算,理论单位能耗值阈限设定等,可以将奇异数据排除,保证统计监测结果的有效性。

4 能耗影响因素

交通运输企业能耗水平既受装备技术水平的影响,又受到企业管理水平及集约化程度影响。而在装备技术水平中,相关因素的匹配,又会影响有效生产的能耗水平。从总体上看,交通运输企业既装备之间差异较大,以道路客运企业为例,各影响能耗的因素分析如下。

4.1 企业名称

企业名称作为企业标识,将成为界定各能耗影响水平的基本分类标志。

4.2 业务类型

在相同企业内,由于客货运往往同时开展,通过区分业务类型的能耗水平,可以反映该企业的有效能耗。

4.3 集约化水平

包括对应业务类型规模水平、年生产总量、年效益量、总能耗水平,以及油耗成本等。通过该类指标统计,可以反应不同企业在对应的规模水平下,能耗水平的高低。

4.4 装备技术水平

装备技术水平包括车龄、车辆类型、能源类型、排量等因素,根据上述因素组合,可确定具体因素下单位生产量能耗水平的差异。

4.5 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高低主要通过运输组织相关指标体现,包括统计期内的运距、运量、周转量,以及运输线路类型和实载率等。

5 分析计算逻辑

5.1 单位能耗计算

(1)组内总能耗分布下均值

从抽样数据中,依据统计分类方法,累加组内运输总能耗。将组内每一运输工具在统计期内的运输周转量累加,作为该分类下运输周转量。将累积能耗总量除以累积运输周转量,获得该运输形式下单位能耗。

(2)单车单位能耗推算均值

依据单一运输工具在统计期内能耗量和运输周转量,计算该运输工具单位能耗水平。将组内单位能耗水平,依据在母体中的比例关系,加权平均计算单位能耗水平。

5.2 总能耗计算

根据计算获得的单位能耗水平,结合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输工具分类下每一分类的总体分布特征,可以利用线性算法累加获得交通运输业总能耗。在某一行业管理业务职责下,也可以获得相应的总能耗及单位能耗统计结论。

6 结语

交通运输业生产单位较为分散,而影响能耗水平的因素交叉复杂,使交通运输行业能耗统计与监测工作难度较大。利用互联网技术,将分散复杂数据进行统计,利用大量基础数据获得较为可靠的统计结论,不仅有利于具体生产单位对自身能耗的管理,而且对综合的行业管理提供了基本决策数据。

参考文献

[1]Goss WP,Mcgowan JG.Transportation and energy-A future confrontation[J].Transportation,1972,1(3):265-289.

[2]Dobrica Milovanovic1.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s,industry and transportation[R].Proceedingsofthe Sixth Global Conference on Power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2012.

[3]李显生,等.道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模型的对比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7,25(6):49-55.

[4]李显生,等.道路运输企业公营私营车辆能耗差异分析研究[J].交通与计算机,2008,26(3):76-78.

[5]刘莉,等.公路运输能源消耗统计指标研究[J].交通节能与环保,2008(3):16-22.

[6]常世彦,等.我国城市间客运交通能源消耗趋势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20(3):24-29.

统计与监测平台 篇2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动态统计; 绩效评估; 功能模块

中图分类号: tn710?3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373x(2014)01?0127?04

0 引 言

2011年5月,保山市被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单位。自创建工作实施以来,全市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网络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工程创新推进,群众文化活动日益活跃,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公共文化服务城乡一体化建设扎实有效。然而,根据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西部创建标准,结合全市文化建设发展现状分析,在制度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建设、动态化管理、绩效评估及信息反馈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已有的统计评估标准和统计方法落后;管理不够科学和规范,没有公共管理的体制机制,特别是公开的反馈机制,如基层文化建设和服务的情况,群众对文化需求及其认可度、满意度等信息反馈不及时、不畅通;各级公共文化服务情况绩效评估制度落后,带来整个公共文化建设服务水平的落后。

对此,为了从制度设计、评估指标体系建设、成果分析与利用、软件开发与推广等方面积极配合支持保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工作,根据示范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的安排,决定由保山学院为组长单位,联合保山市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局和保山市统计局成立了课题组,于2011年11月联合启动《关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现代化动态统计评估管理网络的构建》课题研究。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课题组参照国家西部创建标准和保山示范区要求,通过多方调研、访谈,征求意见和建议,多次与市文广局对接沟通,课题组建立了保山市公共文化服务指标体系。该指标涵盖了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供给、公共文化服务组织支撑、公共文化服务经费保障、公共文化服务队伍建设、公共文化服务评估六大类。依据理论研究成果,结合保山实际,广泛征求市、县、乡、村的意见和建议,根据用户需求,构建了保山市公共文化服务统计评估数据项。其中,市级366项,县级352项,乡镇级185项,村级125项,共计1 028项。在此基础上,需要开发公共文化服务动态统计与绩效评估平台,并制定相关的动态统计管理办法。

平台建设需求分析

公共文化服务动态统计与绩效评估平台的建设,是保山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平台,市县乡村四级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可以定期(如按季度)上报公共文化服务情况;公众可以通过公开、统一的渠道,获取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充分享受公共文化服务,表达公共文化需求,反馈公共文化满意度,监督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工作,促使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管理者可以动态客观地统计公共文化服务数据,可以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平台,客观地掌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及时协调整合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保障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高效与高质,并对公共文化服务的工作进行绩效评估,为问责与表彰提供参考依据。

平台的设计

2.1 系统平台开发运行环境概述

2.2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

根据用户需求分析和动态统计、绩效评估实际需求,平台的功能模块设计如图1所示。

(1)公共文化服务信息发布与浏览模块

信息发布与浏览模块是平台管理方向公众展示公共文化服务动态、发布通知公告、发布绩效评估结果、表彰问责等信息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后台管理员的信息发布与前台信息展示的浏览功能,平台采用mysql存储数据,后台管理员主要完成发布、修改、删除信息,在前台按照某种顺序(如发布时间)列表显示。

(2)公共文化服务群众测评模块

环境统计工作与环境监测工作的关系 篇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和生产力的持续增强,极大的提高了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为社会带来巨大福祉,但是在时代飞速发展的同时,随之而来的环境破坏问题,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空间。为此,国家颁布众多措施保护环境,而环境统计和监测工作是完善保护环境的关键措施,本文主要对环境统计工作和环境监测工作的关系进行简要分析,并总结归纳出两者的重要性,希望以此提高对这两方面工作的重视,更好的治理我国环境问题,促进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环境统计;环境监测;关系

近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政府对其重视度不断提高,并出台了一系列改善环境的政策,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和各地方部门的共同努力,环境治理取得明显的成效。然而,依旧存在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严重阻碍改革的进程,影响社会的发展,为此国家启动环境统计和监测双重手段,进一步增强管理力度,促进两者共同发展,相辅相成更好的治理环境破坏问题。

一、环境统计对环境监测的重要作用

(一)统计工作为污染源提供数据支持。随着国家对环境问题的重视,曾多次开展环境普查工作,其中包括对污染源的调查研究,在对其走访过程中,详细的记录了污染源的信息,具体包括污染源的名称、电话号码、主要污染物、垃圾排放、处理设施的应用等[1]。通过这一措施,准确的掌握了污染源的情况,为颁布治理改善计划,提供了强大完整的数据信息支持,根据地理区域划分环境监测的范围,不但有效的节省时间,而且可以按照污染源的程度标准计算出环境监测的费用。

(二)统计工作为环境监测提供帮助。在实行环境监测工作时,经常会把监测信息和统计内容进行比较,查看企业是否出现虚报数据的情况。例如工厂的废水排放问题,很难进行准确的检测,这时通过信息对比,找出之间的数据差异,督促工厂按照系数核算的方法确定实际排水量的数值,努力降低误差。假如现场工作人员无法实行采样,或者遇到更加困难的问题,要第一时间与工厂协调,重新核实信息,采取及时的补救措施,并上报准确信息,这是工作人员的责任。诸如此类的情况很多,充分的验证了数据之间的确认是非常有必要的,环境统计工作对核查监测信息具有重要作用。

二、环境监测对统计的重要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对环境监测的重视度逐渐增强,采用科学管理的方法,对监测工作提出越来越多的要求,因此,工作任务更加繁重,检测的项目和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例如污染源的调查、废水排放问题、空气质量检测等,均提出更高的标准。与此同时,监测的种类也更加复杂多样,具体有生态监测、验收监测、应急监测以及委托监测等,大量详细的监测信息为统计工作发挥重要作用。

(一)监测数据是统计核算的主要内容

我国的环境核算工作,总体来说有三种方法,而系数核算法和实际检测法的应用更为普遍,物料平衡法的使用范围相对狭窄,究其根据原因,主要是受到工艺实施的复杂程度和技术限制过高决定的。但是在统计信息呈报后,工作人员经过核实后,应用的有效数据并不多,尤其是对于那些重点工厂的统计核算,准确科学的检测数据,是有力的证明。所以在环境监测实施中,必须及时记录内容到统计报表中,以方便日后的使用和查找,由此不难看出监测信息的地位。

系数和算法的使用,是最容易操作的方法,它能有效地补偿监测信息量不足的问题,然而系数的确定依旧是通过现场监测得来的。在国家发行的核算系数规定中,包含了大部分的排污行业标准,对于這些系数的制定,全部是在具体工作的基础上,监测数据并进行核算得出的。

(二)监测数据为统计工作提供核算信息的支持

统计数据的最终确立,要考虑两方面的内容,第一,采纳污染源的主要信息,或者通过实验的方法,计算工厂的垃圾废水等污染物的排放。第二,对当地的水库河流、污水处理、空气检测等数据作为基础信息,进行研究,综合上述双方面的内容,开展环境统计数据调查工作。

但是人们往往忽视第二点内容,导致具体工作中出现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例如,在某个县城有一条主要污染河流,在当年的监测信息中反映出,河流中化学需氧量高出普通河流数十倍,并且河流的流量依旧,没有减缓的趋势。在县城上交报表时,显示河流的化学需氧量较小,工厂的数量不多[2],这就导致在统计信息时,对于新增加的工厂,并没有计算在其中或者新增人口的统计不及时等导致的,此时必须重新调查,呈报准确的数据信息。

由此不难看出,统计工作的实行,也要对整体的环境进行宏观的调控,在环境质量信息的指导下,仔细核算数据内容,准确的反映出企业的污染排泄量,建设出更好的社会环境。

三、统计和监测工作具有法律依据

在2006年,国家出台了详细的环境统计管理法,在2007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曾颁布一份关于环境监测站的通知,同年5月份,下发关于环境统计工作的意见标准[3],近年来,又陆续的下达了多项环境统计和监测的规章制度。可见环境统计与环境监测工作的地位,同时也彰显出加强此项工作的急迫性。

四、统计和监测工作相辅相成

环境建设离不开统计和监测的帮助,环境统计为环境监测提供信息数据支持,反之环境监测为统计核算的实施,提供了宏观和微观上的指导,两者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关系。环境统计和环境监测的结合,有利于环境信息的借鉴和污染源数据的监控,充分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促进环境保护工作的持续展开。另外,相关的环境工作人员,要不断加强对气体、固体和液体排放的研究,进一步提高技术手段,做到科学、高效的数据分析,为环境管理提供更好的服务。

结语:

综上所述,环境统计工作与环境监控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他们均为环境建设的基础内容,是保障社会生态发展,改善人们生活条件的重要因素。环境统计工作是对现实情况的调查研究,是数据信息的支持,环境监测工作是核算证实的重要举措,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成为我国环境建设不可替代的因素。因此,必须提高对这两方面的重视,以此推动我国环境保护的快速发展,促进社会的整体建设。

参考文献:

[1]认清形势抓住机遇不断提高监测与统计工作水平——王久明同志在煤炭工业环境统计暨环境监测站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煤矿环境保护,2012,04:2-9.

[2]王芳春.环境监测与环境管理紧密结合开创环境监测工作新局面[J].环境保护,2013,06:14-16.

上一篇:有效帮助下一篇:产品和服务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