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2024-07-08

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精选十篇)

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篇1

一、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权益, 是对学生进行人本关爱的立足点。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 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

一位教师在教学《草船借箭》时, 问:“诸葛亮向鲁肃‘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大多数学生认为:诸葛亮能准确地把握鲁肃的真诚, 并大胆地向鲁肃借船, 没有超人的才智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所以借船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但也有个别学生认为:“预见大雾、预见曹操不敢出战, 这确实高明, 但借船不算, 因为都知道鲁肃诚实, 不打小报告, 向他借船这不算什么神机妙算。”学生们还因此激烈地争论起来, 一时难分高下, 最终把焦点落在了教师的评价上。这位教师没有将学生引到事先设定的框框中, 而是巧妙地做了这样的评价:“‘借船’能不能说明诸葛亮神机妙算, 同学们各有各的理解,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是正常的。因此, 大家讲的都有道理, 特别是后面学生的发言与众不同, 能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 真了不起。”这位老师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 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尊、自信的个性品质, 使学生爱思考、敢思考、会思考, 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真正去聆听每个学生的心声, 了解每个学生的长处与不足,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教学中得到发展, 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

二、鼓励学生

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本领, 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诸多名师也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 是最廉价的润滑剂。实践证明, 鼓励可营造宽松、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学生在这种自由的空间里可与老师、同学进行心灵的碰撞, 不断地获得成功的体验, 在体验中走向成功。

众多优秀教师在课堂上总是自始至终地进行鼓励性的评价。据说, 优秀教师有一个共同的法宝, 那就是鼓励学生的方法多, 有的多至近百种, 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及时得到恰当的鼓励。因为鼓励能让学生智慧的火花得到迸发, 并使火花熊熊燃烧, 照亮全班, 让整个课堂充满生机。同时,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不仅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还能充分认识到自身水平与更高水平的差异, 形成“自我求成, 自我发展”的新需要。

三、宽容学生

赞科夫主张“对于学困生, 更加需要在他们的发展上下功夫”。要使学生发展, 首先得宽容学生的错误, 为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才能减轻学生的思想负担和心理压力, 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 从而激发和调动学生自身内在的积极性, 调动学生本身的精神力量, 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发展, 这才是真正的关爱学生。在平时的教学中, 学生们在回答问题或在作业本上出现错误是很正常的事, 尤其是一些学困生, 出现错误甚至是经常性的, 这就特别需要教师的关爱, 需要用爱心去唤起学困生的生命活力。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发展, 关注学生是否爱学习, 是否积极参与, 是否能与同伴合作等与学生身心发展和终身发展密切相关的因素的评价。“新课改”非常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既关注学生的特长, 又关注学生的困难领域, 主张采取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不同的评价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的发展和成长中, 正确看待学生的失误和不足, 即使有错误, 也是个美丽的错误, 不应该大动肝火, 应该允许学生犯错, 让学生在犯错中汲取教训, 在犯错中学会不犯错, 在犯错中长大, 才会真正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对语文课堂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们应该主动掌握评价的艺术性和科学性, 以学生为本, 以“超自我”的视角抛弃成见, 与时俱进, 全面反思, 使语文课堂评价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健康地发展, 能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健全人格, 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

摘要:传统的课程实施认为教学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 教学目的过于强调对知识的认知, 忽视了认知以外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等其他目的, 忽视了人的生命发展的多种需要, 致使原本应该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生命教育视野中的知识价值观 篇2

杨金玲

(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250014)

摘要在以实证主义和自然科学方法论为认识论的现代教育中,出现了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普遍现象。本文从生命教育的视野对这些现象进行了反思,从滋养生命的角度提出了知识的生命价值观:知识的终极价值是生命价值,生命价值包括智慧价值和精神价值。

关键词生命教育知识价值智慧价值精神价值

在这个喧嚣的现代社会里,人们愈来愈热衷于追求知识,狂热地进行教育投资,“知识至上”的声音压倒一切。可是我们却深切地感受到在科学知识为人类谋取愈来愈多的福利的同时,当代人的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现象却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使我们不得不回到教育的本体世界——生命世界中去寻找失落的知识价值。

1、知识教育必须回归生命

1.1对知识的再认识

对“知识是什么”的回答,代表了人们不同的知识观,而知识是复杂的,对这一问题的答案至今没有形成共识。在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中对知识的定义是:“知识是对事物属性和联系的认识,表现为对事物的知觉、表象、概念、法则等心理形式。”1杜威说:“知识即指操作或行动,即认识的过程;又指结果,即认识的内容。”2罗素感叹道:“知识是一个不能被精确定义的名词。”3„„ 虽然对知识没有形成定论,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几点:“知识与认知者紧密相关;知识具有过程与结果两个要素,知识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知识不具有价值中立性,它与人是有关涉的。

为了能够深刻认识知识,人们从不同角度对知识进行了分类。哈贝马斯从人的三种旨趣出发,把知识划分为三种类型:技术的知识、实践的知识、解放的知识。这里,解放的知识不断协调并超越前两种知识。波兰尼把知识分成显性知识和缄默知识,其中显性知识指可表达的知识,缄默知识指无法表达的知识。梅耶把知识分成陈述性知识——指个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程序性知识——指关于活动的程序、步骤的知识;策略性知识——指调控认知过程的知识。至此,知识开始1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第1卷》,上海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144页。引自张华等著:《课程流派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第47页。转引自洪成文著:《现代知识教育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4页。

改变了其价值中立的公共面孔,走进了个人世界,浸染上了人的情感与理性色彩。

1.2对知识教育工具化的反思

从知识发生学看,知识最初是一个整体,后来出现了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分化。科学知识凭借其改造自然,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的独特优势迅速占据了知识教育的顶端,成为人们追求的热点。斯宾塞曾经明确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因为它最能为人类的完满生活作准备。至此,知识的工具价值得到了普遍认可和空前重视,人们甚至对知识的工具价值达到了崇拜的地步,“时间就是金钱”的格言变成了“知识就是金钱”,知识可以给人带来财富的工具价值被抬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

我们认为,知识的工具价值指的是在健全生命的框架内,知识可以服务于生命的有用性,可使人学会“创富”的本领。例如,观测得出的自然规律可以帮助人类更好的认识自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人类造福;劳动技能方面的知识可以给人类提供谋生的手段和改造环境的本领等等。可见,知识的工具价值既不应该被过分抬高,也不应该被鄙夷不屑。这是因为人是社会性存在的有灵性的实体,人既不可能只活在柏拉图的精神世界里,也不应该像动物一样行尸走肉。

承认知识的工具价值不等于把知识工具化,在这里应避免的一个错误观点就是认为知识的价值就是其工具价值,知识教育的核心就是教给学生工具化的知识。这种观点的危害是:教育成了唯利是图的教育,知识成了牟取利益的手段,人成为知识的奴仆,知识教育完全游离于生命之外,成了物化的、非人的教育。知识教育既应承认知识的工具价值又应摆脱工具化教育的纠缠,使知识教育充满生命的热情与灵性。因此,生命呼唤教育回归,知识渴望与生命相逢。

2、知识的生命价值观内涵

2.1生命对于教育和知识的本体论意义

生命对于教育具有本体论的意义。只有人类社会才有真正的教育,所以,教育是“人”的教育;人是种生命与类生命的双重存在,决定了人既具有内在规定性又具有超越性。人生活在有限之中,但又有追求无限的本性,即人要超越自己的内在规定性,这一方面给人造成了痛苦和幸福,另一方面又使人和社会不断进步。在此过程中,教育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教育回归生命,是对人的认可,对生命的尊崇。生命教育就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探讨真实的“人”的教育。

生命对于知识,也具有本体论的意义。从一定意义上说,知识是人类几千年认知活动的成果,它纵向跨越时空,横向穿越认知活动的各个领域,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因此,教育必须把知识传递下去,以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的繁衍生息。从这一点看,知识是既存的有待认识的客观真理,与个人无关,更与生命无关,它是价值中立的。现代教育奉行的就是这种知识观,可是,当知识进

入教育过程,就必然与人发生联系,于是,现代教育就在这种知识观下,培育出了残疾的生命:书呆子现象、硫酸泼熊事件、自杀和杀人事件等等屡见不鲜。这些残疾的生命无声地昭示了现代教育的失败。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容忽视的:现代人的知识价值观是不健康的,现代人对知识的追求表面上是崇尚知识,实际上是向往功成名就、名利双收,而对于生命终极价值的“应然”追求,早已抛之脑后。可是,功成名就却遮不住内心的空虚,名利双收仍抵不过生命的落寞,于是,出现智慧贫乏、精神迷离、生命浮躁的现象是必然结果。

因此,我们认为知识的生命价值就在于知识可以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达到滋养生命的终极价值。

2.2知识的智慧价值

智慧是一个古老的概念,人们对智慧的说法莫衷一是。《牛津英语词典》中对智慧的定义是:“对于有关人生和行为的问题能够做出正确判断的能力;在目标与手段的选择中表现出判断的公正合理。”4怀特海认为“智慧是掌握知识的方式”,5从这些定义中可以看出两点:智慧的产生离不开知识,智慧总是与实践不可分离。

从字义学上分析,可以得出同样的结论。“智”中有“知”又有“日”,“日”代表光明与劳作。有“知”无“智”易“得病”,即为“痴”。可见,有知识是有智慧的必要条件,但非充分条件。智慧的达成要以知识为基础,以活动为中介。因此,我们认为,智慧是高于知识的一种境界,是能正确选择人生价值取向并在此观照下正确洞见事物发展趋势,主动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知无智的生命是呆板的,充满智慧的生命是富有灵性的。无论从个人向度还是从社会向度来看,教育都是要培养充满智慧的生命,因此,知识必须走向智慧。

知识怎样才能走向智慧?怀特海说:“通向智慧的唯一道路是面对知识的自由。”6 杜威认为,知识不是被告知的,学习知识即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究与追求;皮亚杰提出,教育应大力发展儿童学习的主动性,教育应致力于“造就智慧的主动探索者”。可见,要促进由“知”向“智”的转化,教育必须给学生提供必要的自由活动空间,这里的活动即指思想层面又指实践层面,教育要在约束与自由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只有在自由活动中知识才可能催发智慧。

在知识教育中,我们应该反对阻碍智慧产生的两种知识观,即终点论知识观与过程论知识观。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观实际上就是终点论知识观,即把学到客观知识作为学习的终点,认为结果比过程更重要,这种知识观的实质是把人看作容器,扼杀了人的灵性,智慧根本无从产生。过程论知识观则认为过程的意义远4《牛津英语词典》,第191页。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版,第54页。转引自小威廉姆E.多尔著、王红宇译:《后现代课程观》,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212页。

大于结果,知识教育应该把重心放在求知的过程上,结果怎样并不重要,这种知识观似乎更有助于智慧产生,但在缺乏知识基础的情况下,智慧很快就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等于从根本上阻断了智慧的产生。前面已提到,知识是过程与结果的统一,过程与结果犹如平衡木的两端,把知识教育放在任何一端都会出现失衡现象。所以,知识教育要对传统的客观主义知识观进行审慎地反思与批判,要在平衡木上寻找平衡点:既要传承文明又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建构个人的主观世界。我们认为,只有在学生建构个人主观世界的过程中,知识才具有了生命的意蕴,智慧才有了生存发展的空间。

2.3知识的精神价值

精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兼有个体和社会两个向度,感性和理性两个区间,它既可以指个体独特的内心世界,又可以指社会团体共同的信念和意志力。罗素说:“精神——常识可以这样讲——是由做出各种不同事情的人们身上所表现出来的。从认识或知觉方面讲,他们有知觉、回忆、想象、抽象和推理的活动;从心理情绪方面讲,他们有快乐的感觉和痛苦的感觉,他们还有情意和欲望;从意愿方面讲,他们可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件事情或者不去做一件事情。所有这些现象都可以划入‘精神’的事件范围之内。”7可见,罗素理解的精神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三个层面的所有现象。

蒂里希说:“作为精神而完成的生命,既包容着真理,又包容着激情„„既包容着正义,又包容着强力意志”。8

所以,许多哲学家把精神看作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我们认为,精神是生命的本质,是人的一种存在状态,具有明显的知识韵味和情感、意志特征。知识是精神产生的原基,同时又涵育着精神的不断发展,知识的精神价值指的是知识可以引导人求真、向善、审美。

追求真善美是人类永恒的活动。古代诗人屈原写道:“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诗句中饱含着对真善美的向往与渴求;柏拉图认为“知识即美德”,求知就是追求良知和德行;苏格拉底则认为知识是对人生、社会乃至宇宙的理解和对道德的把握。早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经开始在生产劳动中观察自然,总结规律性的知识,建构自己的理解。在此过程中,他们形成了不屈不挠地和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勇敢精神和坚强意志,也形成了相依为命、赖以生存的人际关系。他们对宇宙、自然、人类自身的思考虽然是形而上学的,但却属于本体论的知识,并催生了人去不懈追求真善美的生活。同时,随着科技与文化的进步,精神对知识的发展愈来愈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布鲁诺宁可被架上火刑柱也要捍卫“日心说”,达尔文不顾宗教势力的压制公布了《物种起源》,马克思遭7罗素著,张金言译:《人类的知识》,第31页,商务印书馆,1997。何光沪选编:《蒂里希选集》,第1189页,上海三联书店,1999。

受流亡之苦也坚持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发表了《共产党宣言》„„。

在追求能给人类带来光明的知识的过程中,精神逐渐形成了求真、向善、审美的正义性和情感性的本质特征,人的生命也因而具有了动人的光彩。纵观古今中外,我们可以发现求知的过程即求真、向善、审美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知识如入夜细雨,滋养生命,悄然无声。

因此,教育就应该注重挖掘知识的精神潜质,通过启迪、熏陶、主体间交往等方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精神逐渐丰盈起来,唤醒人对生命终极价值的追求。

至此,我们似乎对爱因斯坦“当一个人把所学的知识都忘完后,剩下的东西才是教育”的话有了些许感悟:为了生命的和谐与圆融,为了使知识能滋养出美的生命,现代社会中的教育必须转变原有的“重利轻人”知识价值观,走向关注生命的知识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90~112.。

[2]靖国平.教育的智慧性格——兼论当代知识教育的变革.武汉:湖北教育出版

社,2004.73~92.。

(作者简介:杨金玲,女,1976年生人,山东师范大学化学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

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篇3

关键词:生命化教学 语文课堂 师生关系 平等民主

生命化教学要求从生命的高度用动态生成的观点看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被看作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他们生命的有意义的构成部分。”[1]5因此,“生命化教学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生命体验与生命关怀,感悟生命意义,富于生命活力的教学境界。”[2]70师生间的交往互动是课堂生命化的核心,构建具有生命意义的课堂,新型师生关系是关键。

语文课堂的核心是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生命化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师生共同参与下各自对文本的解读与碰撞,教师不再是课文解读权威者,学生也不再是被迫收听者。语文新课标要求教学应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语文课堂日益强调学生作为独立生命个体,在自我生命体验和生活感悟基础上的个性化阅读。因此,生命化的语文课堂是师生与文本的民主平等对话关系,要实现生命交互必须建立起新型的课堂师生关系。

一.青梅煮酒:尊重生命个体,建立老友关系

传统的语文课堂里,教师和学生并不对等,教师作为文本的绝对权威,语文课堂演变为灌输过程,学生对文本的独特感受能力和批判精神被消解,其根本原因在于师生在文本解读面前的不平等。

生命关怀下的语文课堂首先强调师生之间的建立起民主、平等、自由的师生关系,语文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存在于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因此,语文教师与学生之间更容易更必要建立起平等的友人关系。面对文本时,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特生命体验和感知能力的平等个体,地位没有高低之分,只有因为年龄和生活阅历的差异而形成的不同感知认识,因此,教师和学生应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老友般的平等交流关系,相互间真诚信任、赏识鼓励,求同存异,取长补短。课堂成为老友间畅谈的交流平台,没有绝对的权威,允许学生质疑反驳,表达自我观点。而教师是交流平台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老友间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在思想碰撞中得以提升。

构建“青梅煮酒论英雄”式的语文课堂,其前提和基础就是构建起师生间平等的老友关系。“伙伴式”的师生关系下学生才能摆脱被动接受角色,从学习接受的者成为课堂独立生命意识的阅读个体,站在与教师平等的地位共同探讨文本,如同青梅煮酒,如果煮酒的双方对位不对等,就会演变为君子煮酒仆人听命的局面,而丧失了其本质,在这样的情景下二人不可能彼此谈天说地论英雄。语文课堂亦如此。

二.青梅煮酒:立足生活实际,备料诚心相邀

教学是师生的双边互动活动,以社会交往为背景,通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应用和社会价值。生命化教学所强调的生命体验、生命关怀,生命活力均来自现实生活。因此,生命化教学必须以师生的生活世界为立足点,在教师与学生的生命体验之上,实现教学内容的生命化生活化。

正如青梅煮酒,老友双方必有一方是主动邀请方,另一方是被邀客人,双方是平等的老友,作为邀请方应居于组织和引导地位,在聚会前准备好食材待老友前来。生命化教学视域下的师生关系亦如此,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老友关系,而教师作为课堂聚会的邀请者,也是组织和引导者,在课堂聚会前必须做好内容的选择、整理、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教学设计。

首先,教师应挑选真正适合学生的文本,以立足生活实际为原则,文本选择朴实、自然,贴近学生生活经验和生命体验,并具有讨论空间,有一定的难度符合学生“最近发展区”,让学生有对所学内容不陌生又感兴趣,可以通过自己的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得以理解。最后达到赞科夫发展性教学理论中的“理想的一般发展”。其次,教师要对其进行生活化和生命化的解读,深入研究文本,收集生活资源,从师生的生活体验去激活文本,找到二者的契合点,“实现与三方面的沟通:书本知识与人类生活世界沟通,与学生经验世界、成长需要沟通,与发现、发展知识的人和历史沟通。”[3]5注重学生生命体验与文本的融合,例如文言文教学,因语言和时代的差距,学生在文本内涵的理解上不易形成共鸣,此时需要教师联系学生的生活体验解释文本。

三.青梅煮酒:生成表达个性解读,共同煮酒调香

生命化教学是师生生命在交往互动、共同经历中不断生成的过程。教师和学生都是具有独立情感、意志、价值取向的个体,理想的课堂是师生在平等对话模式下彼此思想的碰撞和触发。

在语文课堂中,文本是师生共同面对的材料,语文新课标中所提出的“语文素养”的形成,需要学生将知识内化理解,教师的灌输难以进入学生的心灵深处。不同的独立生命体对事物的理解不同,面对相同的文本个人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不同,对文本的理解也会不同。巴赫金对话式教学前提就是差异性,即师生间的阅读对话是在对文本没有统一意识下的彼此触发。生命化的语文课堂中,教师和学生在文本面前是平等的阅读者,师生之间的对话并非教师向学生呈现课文固定的预设的理解,而是让学生个体在自我生命体验和生活经历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个性化阅读。教师应鼓励学生“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4]4,并将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充分表达,对于不同的回答,教师给予多元化的评价,支持不同观点的碰撞,课堂呈现生命的意识和涌动。叶澜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语文课堂的生成性就是在师生间、生生间对文本和问题进行平等交流的过程中实现的书本知识向生成性知识的转变,教师要善于抓住交流中有价值的生成性资源。

师生对文本的品鉴如同“青梅煮酒”的过程,师生如老友,文本如新酒,品鉴如煮酒,青梅煮酒的意境不是一人煮酒一人看,而是二人共同根据自己的喜好在壶中加入自己喜欢的配料,让不同原料的精粹在酒壶中融合生香,待原料的精华全部融入酒水中,新酒也就成了纯酿。各种原料的融合就如同师生间各自个性解读的碰撞,在相互谈论分享中,新酒般的文本也就会在各种思想的交流中得到丰富而深刻的理解,最终成为语文课堂的纯酿。

综上所述,生命化的语文课堂首先在于新型师生关系的构建,如同青梅煮酒,师生平等如老友,教师以诚相待,精心准备,煮酒过程就是教学,老友二人共同将各种喜欢的原料放入新酒中,慢火微煮,新酒成佳酿。师生对文本的解读就如往新酒中加料,各种原料的融合就是各种理解和观点的碰撞交流。

参考文献

[1]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教学改革的深化[J].教育研究.1997,(9):3-8.

[2]陈旭远.孟丽波.生命化教学的理论构建与实践样态[J].教育研究.2004,(4):69-72.

[3]叶澜.重建课堂教学价值观[J].教育研究.2002,(5):3-16.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2007

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篇4

1.背景

在中学体育与健康各种类型的公开课中, 我们不难看到学生都是按教师课前预设的步骤按部就班地行动, 教师清楚这一节课要教什么, 如何教。学生知道要学什么, 但为何学和如何学, 学生却不知道, 也不知道与自己的生命健康发展有什么关系?教师很少关注学生当下生命样态、成长需要, 教学的内容和手段都围绕学生技能学习和体能提高进行。在中学体育与健康常态课中, 初中体育为了在体育考试中获得好的成绩, “高效”地反复而枯燥的“死练着”动作技能和体能;而高中体育与健康课过分依赖运动项目成绩的测试, 以测代练, 体育课变成了“体质健康”测试课。

由于教师偏重追求知识技能和体能, 造成学生强制、单一、机械地被动学习, 因此, 把学生生命发展中最宝贵的生命活力被扼杀了。体育成了“不用脑子”的课, 学习体育不过是“跑、跳、投”千篇一律、枯燥乏味的“副课”。虽然体育与健康课开设贯穿于小学到大学, 但在我们学生和周围的人群体中, 不难发现有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把体育运动作为生命终身发展的不可缺的一部分。还造成整个社会对学校体育的误解, 家长只关心“体育分数”或跟升学有没有关系, 当人们身体出现“问题”了才去盲目的健身和“保养”。

2010年的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发现, 19~22岁年龄组的学生爆发力、力量、耐力素质水平进一步下降。如与2005年相比, 该年龄组城市男生、乡村男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1.29厘米、0.23厘米, 10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37秒、3.09秒;城市女生、乡村女生立定跳远成绩分别平均下降2.72厘米、0.92厘米, 800米跑成绩分别平均下降3.17秒、1.87秒。一项较小范围的调查显示, 大学生每周主动参加三次以上训练的人数, 女生不到40%, 男生不到65%, 并且锻炼时间短。分别还有28%的女生和20%的男生根本不参加体育锻炼, 42%的学生每次锻炼时间不足30分钟, 活动时间在1小时的学生仅占40%。长期以来,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仅仅把体育看作为一门专门的知识、技术进行练习, 将体育作为提高人的生物特征的工具, 尽管在一定的程度上改变了学生的体质, 但没有使学生对体育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也没有对学生生命健康发展起到进一步促进作用。

2.透析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对生命健康发展的价值

生命是指事物所具有的能够存在下去的性质, 是其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能力;健康则是指这种存在和活动的能力处于一种较为理想的状态。完整的生命包括生理学角度的自然生命、心理学角度的精神生命、社会学角度的社会生命三个层面, 并具有有限性、生成性、发展性、独特性、超越性、创造性、自由性、完整性等特征。

2.1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对自然生命健康发展的价值

自然生命是人的其他方面发展的基础, 奥林匹克运动创始人皮埃尔·德·顾拜旦《体育颂》说:“啊, 体育, 你就是乐趣!想起你, 内心充满欢喜, 血液循环加剧, 思路更加开阔, 条理更加清晰。你可使忧伤的人散心解闷, 你可使快乐的人生活更加甜蜜”。运动是学生的天性和需要, 虽然有生理上隋性的克服及运动中生理现象的反应, 还有克服困难中的坚持, 但学生会乐在其中、融在其中。“少年强, 则国强”我国广大在校的青少年学生是社会发展的未来, 更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坚实的脊梁。青少年的生命发展离不开自然生命支持。

中学阶段是学生体质增强的关键时期和敏感期, 再加上自然生命发展是具有顺序性、阶段性和不可逆性。就像建房打地基, 地基要坚固, 大楼才不会倒, 也就是体育界对学校体育所倡导的“每天活动一小时, 健康幸福生活50年”道理一样的。它不同于其它文化课程, 即使校内没学好走出了校门, 进入了社会还可以补课。而18岁之前是“长身体”的关键时期, 如果在这个时期缺少锻炼的时间和空间, 有无法弥补的损失。

社会生活的现代化加速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脑力劳动不断增加, 体力劳动逐渐下降, 在1979年至2011年间静止不动的增长率达60%, 我国英年早逝的人数每年已达61万人左右, 虽然现在人的生活条件好了, 但得病人的越来越多, 我国医疗费用急剧猛增, 不但阻碍我国经济的增长 (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锋于2013年11月在上海华师大全国教研员培训所作报告中提供) , 更严重影响了人的生命的持续发展。如果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运动兴趣和习惯, 将能够在现代社会节奏紧张、竞争激烈中造就健康的生命基础, 改善人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使人的自然生命功能得到一定的保障。

2.2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对精神生命健康发展的价值

精神是人所独有, 是超越动物本能的, 应是个体的内心世界, 更是群体中的共同信念和凝聚力的团体精神。赫舍尔认为精神的缺失就是人性的缺失。所以, 精神生命是超越自然生命的内在生命, 表现为培养个体真、善、美的完美人格。

生命中“真”的教育就是在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的掌握中, 应把握学生生存状态、发展需要及兴趣爱好的契机, 打破由外在的被动授受转向为学生主动的建构学习, 内化为学生自身发展需要健康知识技能及能力, 能与自己的生命世界融合在一起, 成为终身生命发展的重要部分, 从而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生命中“善”的教育就是指学生内在心灵超越性, 是人性向“善”的教育。要求学生在体育的各种活动中选择、体验、践行中激发情感, 给学生以铭心刻骨之情、荡气回肠之感, 最终发展成为向“善”信念。为此, 学生思想、行为、言论就会一致, 走上社会才能“慎独”。

生命中“美”的教育就是塑造完美理想的人性, 创造合理美好的人生。梁启超说:“审美的本能, 是我们人人都有的。但感觉器官不常用或不会用, 久而久之麻木了……”。尽管青少年是处于生命的黄金阶段, 正享受着人生中最美好的朝阳期, 因对生命价值的审美作用知之甚少, 不能感受到生命的奇光异彩, 体验不到“活着”的意义, 造成了除物质之外的美好的人生感觉迟钝。世界范围内的青少年自杀问题正越来越严重, 自杀已成为24岁到30岁年龄段人群死亡的首要原因。在体育课用身体感知外在形和心灵美的超越, 体验到美好的人生和乐趣, 从而为学生提供持续发展生命美的境界和追求。

2.3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对社会生命健康发展的价值

生命不仅仅在于要有健康的自然生命, 丰富的精神生命, 而且还在于他有适应社会生活和创造物质财富的社会生命。如果一个四体不勤, 五谷不分, 不适应社会的要求, 不会生产和创造物质财富, 即便是其他方面十分富足, 他的生命也不会有全面的发展, 其生存也不会完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教育提出了“四大支柱”: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人的生命不是孤立的、单个的存在, 相互间是有契约、有各种角色分担、有权利和义务的社会人。

体育与健康课的性质决定了必须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协作等, 才能顺利进行身体活动, 完成既定的目标, 有助于其从生物个体的人向社会人的快速蜕变, 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身体力行, 感知体育运动的文化精髓, 追求健康的理想, 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精神, 推动社会生命的持续发展。

从学生个体发展的层面而言, 在校的青少年正处于社会化的关键时期, 其借助于学校这一社会化主体, 内化了所习得的体育知识、技能和社会经验, 从而形成了个体独特的价值观和个性人格, 如合作中互惠共赢、群体中怎么发挥自己的优势及与体育老师的沟通互动。

社会生命的成长又能开掘、充实和引领学生的精神生命和自然生命。例如要想在班级群体中获得到同学尊重、友谊或“有地位”, 定要有“专长”。在平时的教学中观察到篮球打得好的同学、运动会中能为班级拿分的同学、啦啦操队员和能组织班级文体活动的同学都有相当人数的“粉丝”。

2.4 自然生命、精神生命、社会生命三者的关系

中共中央十八大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立德树人, 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 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 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体魄强健。改进美育教学, 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此《决定》给学校教育指明了全面育人的方向, 也同样给体育与健康课提出了让学生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全面健康发展的要求, 具体的应以自然生命发展为载体, 在课堂教学策略上力求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和谐同步发展, 三者要统一起来, 缺一不可, 否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3.生命发展视野中理想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

3.1 教育者的价值引导

人是未完成的人, 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如果像荒山上的树丛, 杂乱无章, 东倒西歪, 任期乱长, 最终也成不了参天大树, 如众所周知“狼孩子”的事例。所以, 作为教育工作者责任就格外重大, 承担着引领生命航向的作用。要引领学生思考生命和生活的意义, 唤起学生的生命的意识;要引导学生探求生命的目的性和意义, 使学生明确人为什么活着;要引导学生在感知生命中能直面困难的挑战, 提高生命的境界。体育教育不再以认知、技能的掌握和体能的增强为单一目标, 既要看到人是自然的生命, 是能与外界进行能量交换, 进行新陈代谢的生物体, 又要看到人是精神性的存在, 他要超越动物的本能, 进行认知、情感等方面的追求, 还要看到人是社会性的存在, 他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 要和其他的人发生联系。

3.1.1 体育教师要改变教书匠角色

体育教师要改变长期以来只是一个教书匠的角色, 不能停留在完成传递知识技能和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只知道身体练习的层面上, 要把教学过程变成研究过程, 使体育教师成为有思想、有能力的教师, 从而解决教学过程碰到的种种问题。同时要把外在的知识和新的教学观创造性地转化为自身的职业生命的发展动力, 以创造性的劳动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享受因过程本身而带来的自身生命力焕发的欢乐, 成为引领学生健康发展的合格教育工作者。

3.1.2 体育教师要不断提高教育素养

教育作为促进人的精神生命发展的事业, 是充满创造力的, 要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 让他们能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 树立为中化民族的伟大复兴的高远志向。体育教师教育素养应包括:体魄心智健全、健康个性及主动发展意识和能力、宽广生命教育的视野、良好的社会交往和创造力等。

3.1.3 体育教师要提升审美境界

体育教师不再把自身的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 甚至不以道德良心、无私奉献为依据, 而是出自自然, 出自精神的满足需要, 出自自身的生命成长需要。师生在知识技能的学练中, 通过全方位的对话、沟通 (师生、教学内容、过程、情境等) , 彼此走入对方的视界, 彼此精神世界相融合, 体味着知识所蕴涵的审美力量, 在运动场上大胆地展示和表达, 体悟友谊、公平、竞争、拼搏、奋进的意义, 在汗水中绽放生命的激情和活力, 从而实现师生审美境界的共同提升。

3.2 学生在体育与健康课中的自我建构

这种建构性的学习课堂, 力求学生对所学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体能形成深刻的理解, 让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更深的投入, 而不是让他们感到无所谓、无动于衷。这意味着学习者所建构是灵活的知识, 而不是惰性的、死的知识、无用的运动技能, 学生在学练中通过深度思维和主动行动来建构属于他们自己的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经验体系。这种建构性的学习课堂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动机和运动习惯, 自主、合作、探究及审美能力会得到更优化的发展。

3.2.1 知识纵向建构

从纵向方面看, 学生会结合自己原有的体育知识和运动经验体系来学习探索新体育知识运动技能。学生将新知识技能嫁接到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中, 以原有经验为背景去理解新知识技能的新信息, 生成意义, 将它们建构成新知识技能体系 (先天的或习得的) 之中。足球的掷界外球与掷实心球的相关联系;在练习俯卧撑时, 学生知道在练习哪块肌肉、绝对力量和相对力量的方法等。

3.2.2 知识横向建构

从横向方面看, 可以跟已学的其它学科的部分知识有意义的联系起来, 如力学、生物学、历史、音乐、美术等科目, 体验到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 还会激发学生对相关知识进一步进行探究的欲望。模拟古人如何生存和发展为主题, 进行跑、跳、投和相关体能的学练;在学练掷实球时可以用物理中的力学做功的原理去解释超越器械的技术动力;人体美的结构组成等。

3.2.3 知识综合建构

从综合方面看, 还可以将所学的体育知识技能与学生生活世界中的医学、休闲、音乐、饮食、偶像、动慢人物、课堂知识及校外知识等所有直觉经验联系起来。为什么经济发达了, 物质条件丰裕了, 癌症病人越来越多了;如何参加和组织一场家庭运动项目比赛;日常饮料与骨骼生长及健身锻炼的关系;各种崇拜对象的成长史等。

3.3 价值引导与建构的统一策略

建构主义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 也就是说, 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 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 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 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首先, 挖掘和拓展中学生体育与健康课丰富的生命价值, 用独特的视角以及教师的经历和体验等, 对教育内容进行一定的深度开发, 围绕生命价值设计学习主题, 按“最近发展区”的要求构建过程学练框架;其次, 按照生命价值实现的需要, 重组教学手段、方法, 激活所选择的知识技能, 实现与学生的生活世界、已有知识经验及成长需要沟通;再次, 综合设计弹性化的教学方案, 关注学生的动态生成, 给学生留出自主思考、活动、创造构建的时间和空间。

生命发展视野中理想的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追求的应是学生全身心融入到这样的生命教育视域当中, 整个教学活动焕发着生命活力。它不是悠闲自在, 而是经得起痛苦的超越;不是快乐的嬉戏, 而是超越有限的现在追寻久远而复杂的人类情感。在实施过程中, 通过师生、生生、人与知识技能、情境等的对话, 感受着教学活动的勃勃生机和生命韵律, 体验着体育知识技能所蕴涵的生命情态, 理解生命, 感悟、充实着不断成长的生命。更重要的是能经历着“生命历程”中的快乐、愉悦等的积极情态, 更能经历着焦虑、紧张、痛苦、忍耐等更永恒的情态。在充满着困难与挫折, 成功与失败生命教学过程中, 体悟到在坚持中完成自身的超越, 获得了生命发展的价值和意义, 从而促进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和谐发展。

4.结语

通过透析中学体育与健康课对生命健康发展的价值, 把体育教师价值引导与学生的主动建构相统一, 利用中学体育与健康课这一活动平台, 全方位聚集生命持续发展的正能量, 为学生生命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 不仅教会学生如何跑的更快、跳的更高和掷得更远, 更让学生在走出校门后, 在没有体育老师的组织和安排下, 在现实的生命生存空间中也能很好地融入健康生活方式, 把体育运动作为一种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生命发展的状态, 在“玩体育”中蓄备体能、饱满精神、沟通情感, 提升生命品位, 全方位的滋养生命, 促进生命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学校体育教育不足影响人力资源质量[EB/OL].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615/201207/138895.html. (教育部门户网站) .

[2]陈日兴.基于生命健康理念之上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25:86-88.

[3]赫舍尔.人是谁[M].贵州: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5.

[4]北京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1981.

[5]冯建军.生命与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4.

[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0.

[7]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15/c_118164467.htm. (新华网) .

[8]高文, 徐斌艳, 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8.

[9]叶澜.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篇5

一、书本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基于知识传递的教学观,传统语文教学以书本为课堂之本,其课堂本质意义在于传达先圣先贤之情意,教学以书本为起点和终点,以追溯、了解和掌握作者的思想情感为目标。传统课堂中的三段论作者简介、划分段落、概括中心就是这种价值观的反映。这些原因导致了课堂上教师读教参、教案,学生背教参、笔记的僵化教学现象,语文课堂的活力荡然无存。

在传媒不发达的时代,书本是学习者获取知识与信息最主要的渠道。作为传统的书本,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的导向,是实现语文教学价值的载体与平台。教科书体现了高标准、严要求的特点,以历史英雄、民族精英等体现教育价值取向,尊崇权威和神性。

书本语文课堂的另一个隐性价值在于应试。书本教学是应试教育发展的必然,是考试标准化的结果。传统考试内容与方式、评估手段与价值判断的单一直接导致了以教书本为语文学习的全部任务。在标准化取向的语文考试中,答案往往以教科书、教参为准。甚至连鉴赏评价能力都变成标准化的选择游戏,名为鉴赏,实际上只是猜测和推理,鉴赏异化为从别人的思想中进行选择,学生没有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在应试的背景下,考什么教什么成为必然,这也强化了语文教学以书本为本的教学取向。

书本语文教学的现实价值在于降低了教学成本。在班级授课制的条件下,尤其是大班化现象严重的情况下(西部某省级重点高中某毕业班达到120人),因材施教的难度较大,采用格式化的教学方法便于教学与管理,相对降低了教师的劳动强度。

书本语文教学格式化了学生丰富的情意,忽视了学生的创造力和知识的意义化。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培养生理与心理健全的人,因此教育教学必须关注学生的情感与个性等因素。从现代心理学角度看,知识是学习者与学习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教学要重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从语文学科本身来看,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因此语文对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源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丰富多彩的世界必然需要有丰富而鲜活个性的人。在教书式思维教学下,知识在课程中以客体化、工具化的方式存在,脱离了与人之意义世界的本源性联系,造成了学生的目标就是堆积知识,需要时炫耀一番的学习现状。因此书本语文教学显然不利于学生丰富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二、生本语文教学的价值取向

人本主义认为,教育的目的是人的目的,与人有关的目的,从根本上说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丰富人性的形式,是人类能够达到的或个人能够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以人为本,要求不断提升人的地位,发现人的`价值,发掘人的潜能,促进人的和谐发展。显然人本主义教育观倡导的是以学生为本的生本教学,立足于学生自我成长与发展,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书本、教学手段及教学环境均为育人的工具或手段。人本社会的实质是以多数人为社会之本。人本社会,教育不应只为培养精英,而应为多数人的健康成长与发展服务。人本主义教育主张通过教育引发、唤醒个体的美好情感、动机、兴趣与态度等个性体验。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生本语文教学正是期望学生通过掌握知识,走向世界,同时通过创造性地诠释知识对于生存、生活的意义而返回自身,回归当下的生活。

三、语文课本从书本转向生本的价值意义

书本语文教学剥夺了学生参与语文实践活动的权利,导致学生缺少对生活、环境与社会的深刻体验,缺少真实、直接的生活事件刺激。书本与现实世界相比,具有明显的滞后性,教死书无疑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环境的改善、教学理念的优化,书本教学转向生本教学成为一种必然。在书本教学的课堂中,师生关系主要是以教师为起点、以学生为终点的一对多的单向式线性传输关系,而在人本教学环境中,师生是以师生协商互动的多对多的多向式网络关系为主要存在形式的。后者信息量大,且能保证信息的新鲜性,从而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学从基于书本的教学转向基于人本的教学是时代发展的必然,是教育价值多元化的体现,解构了权威话语霸权,还原了教学服务于一切学生的面目。

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篇6

【关键词】生命视野  高中语文  课程建设

人的生命可以分为生物性生命和精神性生命。精神性生命就在于人有高于动物的意识活动,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不但要思考如何活下来,还要思考如何更好的生活。传统教育关注的是知识,知识的价值,一是在于让自然生命生存得更好,二是在于点化智慧、丰盈精神,从而达到滋养精神生命的成长。知识是为生命的成长服务的,生命的成长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所以,高中语文同样应在生命视野下展开课程建设。

一、生命视野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建设的构建基础

1.哲学基础

(1)存在主义(Existentialism)。存在主义,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资产阶级文明终结的开端。随着现代时期的到来,人类进入了历史中的非宗教阶段。此时,虽然人们拥有了前所未有的权利、科技、文明,但也同时发现自己精神上的无家可归。随着宗教这一包容一切的框架的丧失,人不但变得一无所有,而且变成一个支离破碎的存在物,没有了归宿感,找不到自己的精神世界。存在主义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看看现在的高科技世界,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而人们的精神生活却是那样的贫瘠。存在主义的产生背景与现在的时代,是何其的相似!

(2)建构主义。建构主义理论告诉我们,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地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

2.实践基础

早在1968年,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就提出生命教育的思想,并在加州创建阿南达学校,实践生命教育思想,让孩子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念,此后关注生命的教育越来越被重视。到1976年,美国有1500所中小学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到20世纪90年代美国中小学的生命教育基本普及。澳洲于1979年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日本于1989年修改的新《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以尊重人的精神和对生命的敬畏之观念来定位道德教育的目标。20世纪90年代初,生命教育在台湾一些学校和个别地区推行。21世纪初,香港也开始重视生命教育。关注生命的教育,逐渐得到各国的重视。

3.现实基础

在生命视野下构建课程,也有它厚实的现实基础。中国教育有一个寻“家”的历程:从为了“社会”到为了“人”;从关注“局部的”“抽象的”人到关注“完整的”“具体的”人。生命,作为鲜活的个体,成了教育真正的“家”。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先后出台了8号文件和16号文件,将生命教育纳入全民素质教育内容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该关注学生成长中的整个生命,要构建充满生命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正式提出“生命教育”这一理念。

所以,如何在生命视野下去构建语文课程,应是当下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生命视野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建设的演绎理路

1.教育的元点是人的生命

存在主义的先驱让·保罗·萨特最著名的一句格言是:“存在先于本质”。意思是说,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没有天经地义的道德或体外的灵魂;道德和灵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创造出来的,“人”是所有一切的元点。

“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海德格尔也明确地提出:哲学不应先从“知识”入手,而应先从“此在”入手,“此在”不只涵盖传统理性,他是全人,是有情感、有时间、有历史的主体。也就是说,哲学开始研究“人生”,人生是“此在”的自我表现。

存在主义的另一位重要人物雅斯贝尔斯也明确地指出:哲学应从“存在者”——“人”出发,关心其在危机中的生存问题。

基于哲学的教育,同样也应从哲学应从“存在者”——“人”出发,去关心他的生存问题,去关心他的生命。存在主义的哲学告诉我们:教育的元点是人,是人的生命。

2.教育的目的是生命的发展

存在主义哲学提出了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存在”在先,“本质”在后。“首先是人的存在、露面、出场,后来才说明自身。”“存在”是指生命的存在,“说明自身”从教育的角度理解是“生命的发展”。先驱让·保罗·萨特说,如果人生中没有阻力的话,那么一个人唯一要解决的问题是他选择哪一条路走。从这一角度来说,教育就是帮助儿童去寻找他想选择的那一条路,去寻找生命的发展。

生命的发展应是生物自身唯一的目的,也是教育的唯一目的。所以叶澜教授也说: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提高人的生命、为了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

3.教育的过程是化育的过程

存在主义哲学基本原则之三是“自由选择”,即人在选择自己的行动时是绝对自由的。它指出人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面对各种环境,采取何种行动,如何采取行动,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萨特指出:人在事物面前,如果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作出“自由选择”,这种人就等于丢掉了个性,失去“自我”,不能算是真正的存在。所以,学生的生命发展方向,应该是由学生自己选择的,教育并不应是把某一经验某一意志强加给学生。

所以张华先生就说:(教育是)旨在帮助儿童最充分地发展自己、实现自己,而不是从外部对儿童施加压抑和限制。这种帮助的过程,就如帮助万物生长一样,是“育”的过程,而不是灌的过程,更不是强加的过程。

4.语文的教学是以文“化”人

杜威认为:生活就是发展,而不断发展,不断生长,就是生活。因此,教育就是要给儿童提供保证生长和生命的条件。“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他看来,教育不是把外面的东西强迫儿童去吸收,而是要使人类与生俱来的能力得以生长。

问题是,教育又用什么来保证儿童的生长呢?语文特点之“文”,正为儿童的精神生命和精神生命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养料。

所以,从逻辑学的角度来说,教育的元点是人的生命,教育的目的是人生命的发展,如何通过教育让人的生命得以发展呢?途径是“化育”。而语文特点之“文”,正为生命的“化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丰富的养料。所以生命视野下的高中语文校本课程建设,即是以文字、文学、文化来化育学生生命的成长,即为文“化”。

三、生命视野下的高中语文课程建设的实施策略

高中语文课程主要分为三个板块:语言、阅读、写作。

1.语言教学

上世纪末,有人曾对中学英语教学进行过反思:从初一开始学英语到高三,如果考不取大学,六年英语学习的价值几乎是零。因为六年中所学的英语是哑巴英语,是生活中无活使用的英语。从语言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命题来讲,现在的语言教学,也是对学生的生活、生命无多大作用的教学。从语言的起源来看,语言就是先人为了劳动中的交流与和谐而产生的。杜威教育哲学两个基本点之一是“教育即生活”,教育的过程就是儿童生活的过程。所以语言教学的内容就是学生的生活语言。因为学习了语文,而使学生的生活语言带有了“文”,漂亮而得体的语言让生命生存得更自然、更圆润、更流畅,这才是我们语言教学的目的。

2.阅读教学

传统的阅读教学,只让学生记住了文本,记住了别人的内容,却没有生成自己的感想、体验;只让学生生活在别人营造的文本世界中,未能让学生形成自己的精神世界。这样的阅读教学并不能化育学生的生命成长。

阅读,是让文本走进人的精神世界,成为人的精神底蕴,还是让人走进文本世界,去记住文本的内容?是通过对文本的阅读促进人的发展,还是通过人的阅读去理解文本、接受文本?传统阅读教学,正是以文为本的阅读教学,所以传统阅读教学往往要求学生走进作品的时代背景中去,去接受作品的内容。后果是一直行走在别人的世界里,而没有生成自己的世界。阅读的立足点不应是文本,而应是人本。文本只是化育学生生命发展的载体或是养料。阅读的过程不应只是读懂作者的过程,而应是学生的情感、体验、思想、智慧等碰撞作者的情感、体验、思想、智慧的过程,是碰撞的过程。在碰撞的过程中生成情感共鸣、思想火花、智慧提升,这才是生命成长的阅读。

如在执教《屈原列传》一文时,我们梳理了字词后请学生思考:“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如果你是那个时代的“众人”,你看了之后会有什么想法?你阅读了全文,认为屈原的失败还有哪些原因?第二天讨论时,有的学生说:“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让人躺着也中枪,把同情屈原的人也都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有学生说:屈原的心态太孤傲,没有沟通的姿态。例如,流放之后,当渔父劝慰他应明哲保身待机而行时,屈原的回答是“宁赴湘流,葬於江鱼之腹中。”硬梆梆的两句,还有对话的余地吗?屈原的另一个失误是以怨愤代替沟通,当被楚怀王疏远的时候,他不是努力与怀王沟通,而是“疾王听之不聪也”。仅仅只是“疾”,如何能改变现状呢?学生的解读,正是生命成长的体现。这一例说明文本只是一方肥沃的土壤,阅读就是让学生在这肥沃的土壤上耕耘,产生精神世界的碰撞,从而形成新的精神世界。这就是让古代的作品为今天的学生成长服务,让文本为人生服务。今天我们阅读几千年前的典籍,不是为了记住这些典籍,而是为了让这些典籍为今天的生命成长服务。

3.写作教学

写作的过程,应该是个构建的过程,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表达生命内涵,构建生命形态。我的生命形态应该是怎样的?我希望过怎样的生活?我应该具有怎样的世界观?怎样的人生观?写作的过程,应该是在这样的思考基础上表达的过程。而这一反复思考与表述锤炼的过程,就是锻造生命的过程。

生态学视野下的语文课堂构建 篇7

1. 语文课堂回归“生活”

生态化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回归到生活中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用语文装扮生活, 提升生命质量。只有那些来自生活的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才富有吸引力,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才能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才能使学生学到具有时代气息的语文。语文就是生活, “生活有多大, 语文就有多大”, 语文教学应该有一个开放、自由、灵活、宽广无边的空间。小课堂里的知识是有限的, 大社会的天地则是无限的。有造诣、有成就的人往往更得益于社会这个大课堂。

前苏联著名的作家高尔基没有跨进过大学的门槛, 由于他把社会视作自己的大学, 照样写成《母亲》等光辉的篇章, 成为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放牛出身的高玉宝连小学也没有毕业, 由于他有深厚的生活基础, 在人们的帮助下, 不也写出了曾经影响了几代人的《高玉宝》吗?由此可见, 生活也是一个大课堂, 凡事留心, 是可以从中学到不少知识的。

语文教学的内容应该是生活的, 语文学习的形式也必须是生活的。我们要组织学生深入生活中去观察自然、观察社会, 去体验和感悟生活。在设计、组织、探究、研究等系列活动中发展实践能力, 提高语文素养。

2. 语文课堂立足“生命”

教育的起点和回归是人的生命, 教育的过程就是生命与生命的交流过程, 也是生命自主能力发展的过程。所以, 教育应依据人的生命特征, 遵循人的生命发展的规律和原则, 促进人的生命走向更加完整、和谐和无限的境界。

“传统课堂”是指以传授知识和技能为目的的教学, 一节课的好坏以给学生灌输知识的多少为标准。而“生命化”的课堂教学, 不仅仅是为了知识, 更是为了生命, 为了生命的质量, 为了生命的可持续发展, 它体现了对学生个性和创造力的尊重。

人, 毕竟不同于其他生命体, 他既需要物质营养, 也需要人文营养。如果说科学是教人“求真”, 那么, 人文是教人“求美”“求善”。在所有学科中, 语文最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一个人的情感、情趣和情操, 影响一个人的价值观。要变“传统课堂”为“生命化”的课堂, 就必须发掘人文素养。许多课文描写祖国壮丽的江河山川, 呈现给我们的是景美、语言美;许多课文浸染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铸造中国魂、中国心的特殊材料;很多课文显现了古今中外伟人、名人的人格魅力……所有这些人文情结都是人类生态化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它可以使我们的生命更充实、更美丽。

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智能成长项, 全面拓展学生的素质, 是语文课堂生命化的内容。根据多元智能理论, 人类有七种智能, 这些智能对人起着同等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为每一种智能提供发展机会。我们还应该尊重学生的创造能力, 善待具有求异思维的学生。具体到课堂上, 我们不可抑制个性张扬的学生, 要保护提古怪问题的学生、善待喜欢挑刺的学生、欣赏敢当“出头鸟”的学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课堂彰显学生个性,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体现对学生生命最本质的尊重。

我们应该看到忽略生命的本体地位, 将知识的获得、智能的训练作为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现代教育不可取的。但放任学生绝不是生态化教学, 也不是对生命的尊重。当前, 总有人打着“别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幌子, 宣扬“让学生自由发展”“让学生玩个够”“还学生的业余自由”, 在语文课堂里布置学生查字典, 相互讨论, 最后大声朗读, 放弃了教师的主动行为, 这是相当有害的。生命总是在一定环境中成长, 生命有时通过引导会更加辉煌, 所以放任学生也是对生命的摧残。

3. 语文课堂关注“转型”

建构主义认为, 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 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 借助其他人 (包括教师和其他学习伙伴) 的帮助, 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 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语文课堂应构建全新的学习方式和师生关系。

首先, 在学习方式上, 我们应使学生由以往的接受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变。传统课堂是授受型的, 这不仅影响教学的质量, 而且对学生的心灵都造成极大的伤害。老师简单地否定与教参不同的答案, 就会粗暴地扼杀学生质疑的天性, 扼杀批判的精神与丰富的创造力。让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 培养他们构建自己观点的能力, 是现代教学的使命, 其根本有别于传统教学。

传统的课堂, 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从属地位。学生学习的内容、学习的进程、学习的方法, 全由教师一人决定, 教师包揽一切。学生学习没

有自主权, 学习的过程是教师把“定论”喂给学生, 学生没有自己的体验、感悟, 更没有创造活动;学生只能信从, 不能怀疑, 更不能超越;只须接受, 无须创造。这些, 都恶化着语文教学的环境, 都严重地摧残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哪里还谈得上以人为本, 关爱生命。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 净化语文教学的环境, 就必须重视课堂生态, 变“传统课堂”为“生态课堂”。

其次, 在师生关系上, 我们应构建对话关系, 促进主体间的协同生长。语文教学中, 对话的主体是多元的, 它包括教师、学生、作者、课文, 它们的关系是主体交叉式并且是平等的。对话关系, 它不同于寻常的问答, 不同于简单的表象与形式的交流, 它指主体之间在认识活动中彼此走进对方心灵的碰撞、沟通、提升与升华。举世推崇的文化经典《论语》就是孔子和他的学生的对话实录, 看似表面的问答, 本质上却是人生观的碰撞、融合与提升。通过立足于现实生活的真诚对话, 完成知识传播与人格养成是对话教学的真谛。

4. 语文课堂指向终身学习

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即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打造“生态课堂”的目的, 是引导学生自主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语文素质, 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语文教师不可能把所有知识都教给学生, 培养他们的语文能力, 尤其是可持续发展的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所在。我们必须站在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思考问题, 使学生在今后得到持续发展。可持续

X I AOX UEJ I AOX UEY ANJ I U

发展的语文能力, 不是一句笼统的提高听说读写能力所能解决的, 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的能力, 要“授之以渔”;还应在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下功夫, 使学生养成学习语文的好习惯, 让他们“一辈子”受用。

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篇8

从事中职教育教学多年,我深切感受到,中职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主流是积极向上,但又存在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需要全社会高度关注、热情关爱、真切关心,需要中职学校和老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加强教育、管理和服务,引导他们健康成长、早日成才,促进广大中职学生顺利就业、努力创业、成就事业。

中职语文课堂是实施德育的重要前沿阵地。语文教学不但要传授语文知识、培养语文能力,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注重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情操。如果我们有意识地将德育渗透到中职语文教学之中,对提高中职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多年来,中职语文教材呈现了多姿多彩、百花争鸣的局面。湖南主要使用的是高教版和湖南版两种,我校目前使用的是高教版。纵观这套中职语文教材,我认为它有三大特点:一是注重人文内涵,关注青年学生的精神成长:二是注重经典性与现代性相结合;三是特别注重传统语文素养与现代职业道德、职业素质的结合。

由此可见,中职语文教材为德育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素材, 这就需要语文教师认真钻研教材,把德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那么,在中职语文课堂中语文教师将如何进行德育呢? 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教材为载体,深挖德育因素,科学实施现代德育

纵观高教版四册中职语文教材,我认为可以分为五个部分:现代文、文言文、应用文、写作和口语交际训练。语文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文体特点,精心设计教法,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坚持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创造力、情趣、健康个性,让学生逐步形成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应兼顾时代特色和不同的专业需要,有针对性地实施德育。

任何一门学科的设置都有其内在的目的性、意图性和思想性,语文更不例外。古人云:“文章不是无情物”“凡为文以意为主”。语文教材中的每一篇文章都能反映出作者对某件事、某个观点的看法,所以,语文教师应研读文章,深挖教材所蕴含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在思想品德方面受到教育。懂得是非善恶,以及如何做人,如何待人处事,并且从中知道哪些是社会所摒弃的,从而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如第一册第五单元有五篇课文,分别是《致橡树》《我愿意是激流》《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永远的蝴蝶》《雪山上的红盖头》,都是有关爱情的篇目。还有第六单元的《诗经二首》(《静女》《氓》),也是与爱情有关的。我把这七篇课文放在一起,先连续分别用一课时把它们讲完,然后用两课时在班上对“什么是现代社会新型的爱情观”和“现代中职生的早恋问题”展开讨论。

学了这七篇课文后,学生颇有收获,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班上有两对正处于早恋边缘。其中一对的一个女生首先发言,她说现代社会新型的爱情观应该是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爱情观。她特别强调女性应该有自己独立的事业,要有自身的价值,而不应该像《我愿意是激流》中写的那样,成为男性的附属品、私有品,那总有一天会出现《氓》中的结局。另外一对的男生过了几天给我写了一张纸条,他说他们已经分手了。因为这段时间的学习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他们相互间的好感耽误了学习,他们都不想成为对方的附属品,现在要抓紧时间学好专业,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这个班的学生已毕业多年,去年他们邀请我参加班上的同学聚会。那位女生对我说: “老师,以前我们读书的时候不知道,现在明白了,您是在教我们语文,更准确地说您是在教我们做人。您以前教的很多课文我现在都还能背诵,您说的许多话,我一直都记得,并且经常在用。”听了她的话,我非常感动,觉得这是对我们语文老师最高的评价了。

在中职学校的校规中,是不允许恋爱的,但谈恋爱已经成为当今中职校园里一个不可能回避也无法回避的客观事实。学生恋爱中出现的不良倾向及带来的消极影响,不容忽视。只有直面学生的恋爱问题,正确加以引导,让没有涉足爱情的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业,已经拥有爱情的学生把恋爱变成学习的动力,才能让风华正茂的学生们妥善处理好爱情与学业、爱情与友谊的相互关系,理智而健康地对待爱情和自己的未来,这也应当是所有教师的职责所在。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正是一个机会。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便把语文课变成班会课甚至是思想教育课,但是可以把德育渗透到语文教学中。

又如,在讲解《科学是美丽的》《飞向太空的航程》时,正是神舟九号飞船发射成功不久。于是我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放映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时的视频。告诉学生神舟九号飞船是中国“神舟”号系列飞船之一。载有3名航天员,其中两名男性,一名女性,是中国第四艘载人飞船,用以执行与天宫一号进行首次载人交会对接。此次交会对接,掀开了中国航天史上极具突破性的一章。中国计划2020年将建成自己的太空家园,中国空间站届时将成为世界唯一的空间站。宇航员进入天宫一号生活了10余天之后,飞船顺利着陆。通过观看视频和我的讲解,学生的爱国热情空前高涨,我再顺势诱导学生要树立科教兴国的意识,收到了很好的德育效果。

二、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具体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得到 启发,从而实现思想道德情感转化,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 道德品质的目的

任何情感的产生、发展过程总是与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的。因此,进行“情感操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启发,并逐步内化为稳定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亲近自然。让学生亲近自然,在广阔的天地里放飞心灵,去探索,去研究。它有利于加强学生对自然的了解,了解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养成对自然负责的态度和行为,培养对生活的热爱之情。通过畅想、感悟、交流、体验、行动等方式,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情绪、价值观等个性品质,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学完李健吾的《雨中登泰山》后,利用周末我带领学生乘车来到了南岳衡山,游览了那里的风景名胜。回来后,我让学生们交流自己的所见所闻,途中的感受,并且通过网络学习, 了解我国主要的名山大川和名胜古迹,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壮美和历史文化的丰富灿烂,进而激发学生对祖国各地自然、人文景观的向往,激起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学完了《岳阳楼》《大观楼》后,我让学生自己去参观了迴雁楼、石鼓书院,领略家乡的秀美风景、人杰地灵,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并且结合我教的旅游班的专业特点,让学生结合自己的行动,领会一个合格的、优秀的导游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素质。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除了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外, 还应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如户外实践型的写作教学,在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同时,使他们体验了社会,体验了自然,从而产生关心社会、关心自然的感情,帮助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针对重大节日、纪念日进行的演讲、朗诵和专题辩论活动等,既能提高学生的演讲、朗诵和辩论技能,又能对学生进行无形的集体意识教育、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 充实了他们的精神生活。课本剧表演,能激发学生阅读、表演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表达能力,从而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这些都是对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延伸和拓展,也是中职德育的有效途径。

如在讲授《卖白菜》一文时,我让学生自己设计关于“中职生如何对待节俭”的调查问卷,在校园内发放调查问卷,对学生进行调查,同时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在课堂上,我指导学生对自己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总结,让他们在实践中掌握了调查报告的写法,也自然地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和节俭意识。同时,我因势利导,向学生倡导积极向上、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自觉引领“文明消费、节约用餐”的良好风尚。并配合学校的“文明餐桌”行动,教导学生牢记“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同时结合我教的酒店管理专业的特点,让学生自觉培养经营合法、诚实守信、服务优质、管理规范的职业道德操守。

(3)走进社会大课堂。中职语文学习、教育和训练,不应只限于学校内,可走向社会生活。发挥职教专业优势,进农村、入小区,服务社会。通过社会德育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民情、国情,促进了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的形成。

如我在讲授《胡同文化》时,把它与《洛阳诗韵》放在一起, 结合起来讲。让学生深刻领会到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理和人文环境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乡人,孕育着不同的地域文化。我们地处江南,江南的小桥流水孕育了秀美的江南文化,我让学生仿照汪曾祺和叶文玲审视文化的方法,考察一下本市的文化或自己家乡的村落文化。电子和服装专业的学生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来到了社区、广场或自家周围,免费维修家电,缝补衣物。借此机会与百姓攀谈,从老人那儿得到了很多书本上没有的本土文化知识,亲身感受到了自己家乡淳朴的民风,激发了学生学好技术建设美好家园的强烈愿望。

生命视野中的语文课堂 篇9

一、和谐课堂必然高效, 高效是和谐课堂的目标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之间互动的过程, 师生之间和谐合作, 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前提。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师生之间民主平等、相互理解、彼此信任、融洽相处。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师道观念。长期以来, 由于受传统“师道尊严”的影响, 强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绝对权威与尊严, 以教师为中心, 抹杀学生的个性, 导致师生之间缺乏平等的沟通对话, 师生关系必然存在隔阂。现在, 这种师生关系已不适应当今教育的发展趋势。现代的课堂教学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 平等的看待学生, 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尊重和信任。马斯洛健康心理学告诉我们: 任何一个健康人心里都有一些需要, 当满足了基本需要, 一个更高的需要才得以出现。当老师满足了学生师生间的平等、互尊、合作的需要, 学生才会因此而发展自尊、自重, 才会轻松地、愉快地投入学习。当师生之间实现了平等对话, 我们就会发现师生之间是可以弹奏出和谐的音符的, 学生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构建和谐高效语文课堂中的“和谐”是一种境界, 昭示着关系的融洽; “高效”是一种速度, 意味着目标的实现。和谐高效是一种至高的课堂生活境界。“和谐”要求教师的教学思想、教学行为与学生的思维密切结合起来; “高效”是对我们课堂教学目标、教学质量的要求, 高效要求我们教师要达到一定的思维容量, 一定的专业水平, 能够让学生掌握好的学习方法, 学会自己学习。所以, 和谐课堂必然是高效的, 高效是和谐课堂的目标。

二、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既要体现教师的个性, 又要关注学生的个性 差异

语文课堂因张扬个性而精彩, 因精彩而充满了生机活力。那么, 如何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张扬个性呢?

首先, 教师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体现自己的个性。语文教师要个性化的处理教材, 对教材的处理应该因时、因地、因文、因人而异。这个“异”就是教师个性的体现。那种将教参的提示、名师的教案简单地演变成自己教案的做法并无个性而言。对教材的处理, 我们应在遵循课堂教学总原则的前提下, 作带有教师本人鲜明个性色彩的自我体验与变角解读, 并苦苦寻觅“教”与“学”的恰当“联络点”, 同时应在灵活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学风格, 从而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备课不是“复制”和“粘贴”, 而是应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的创造, 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 用自己的个性去进行课堂教学的再创造。语文教师要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和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 让学生说个性的话, 抒真实的情, 让语文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语文教学是语言的艺术, 学生总是喜欢听有个性的语文教师的课。苏霍姆林斯基说: 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 我们应学会运用生动形象的个性化语言来打动学生, 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 受到强烈的感染。其次, 构建和谐高效的语文课堂, 不仅要展示教师的个性, 还要关注不同个体的学生以及学生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地域的差异性。学生个体的言语接受是个性化的过程, 言语习得的过程是建立在对语文读本资源的充分感知的基础上, 而语文教学所凭借的资源, 涵盖中外古今, 牵涉天文地理, 浸透着作者个体的知情意理, 喜怒哀乐, 具有独特的作者个人情感的印痕, 丰富的人文内涵影响和熏陶着学生的精神领域。学生联系经验的情境进行资源的联结和扩延, 获得新的言语意义的认知结构, 然后把习得的知识进行强化, 在语言的规范和积累中实现语言的个性化接纳和内化。个性意味着活力, 个性蕴育着创新, 语文教学要鼓励学生个性张扬式发展, 使学生的个性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掘、延展。只有教师和学生的个性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张扬, 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才能实现。

三、构建和谐高效语文课堂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首先, 自新课改实施以来, 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 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 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很多课堂上, 学生争先恐后的积极发言, 回答相当正确。让听课教师羡慕, 感慨自己的学生没有那么优秀。但是仔细看一看, 有不少学生是在拿着参考书或者其他的资料在回答问题, 这样的学习场面可能只是“看上去很美”, 实际效果恐怕要大打折扣。相反, 在一些学生的答案不够完美产生争议之时, 才是学生高效学习的最好表现。在学生的争论中, 他们展现自己的智慧、口才与能力。在争辩中, 他们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争辩是达到高效的最好途径。还有一些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出于激励学生的需要, 对学生的回答不管正确与否都大加表扬, 没有否定之词, 表面上看起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实际上不利于学生深入思考问题, 只有对学生的回答评价准确、中肯, 才会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语文课堂才会高效。因此, 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更要深入思考活跃背后的诸多因素。

其次, 由于要开展一些学生探讨活动, 让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有的时候, 很可能会发生偏离“语文”的现象。比如说, 在教一篇说明文的时候, 会不会把它上成了一节生物课、地理课; 在教一篇古文的时候, 会不会有太多历史课的痕迹。语文课要在课堂上表现出语文的东西, 不要上成非语文课。语文课堂教学中也不能因过分重视讨论探究而忽视背诵积累。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 视为死读书, 读死书, 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 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 没用大胆的读背, 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 我认为只有多读, 多背才能培养语感。语文教师还要课堂教学中懂得取舍, 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涉及的内容很多。在确立教学目标时, 不需要所有的目标面面俱到, 要选择最重要的两三方面, 切实实现目标, 让学生实实在在掌握。

论新课改视野中的课堂管理 篇10

在新课程不断推进并切实深入到课堂变革与重建的视野中,教师应重塑新的课堂管理文化意识,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人为本,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转变教学方式,改变教学方法,充分运用教育教学机智,提高课堂管理艺术。

一、新课改视野中的课堂管理应确立“以人为本”理念

新课程思想指导下的现代教学,我们再也不能实行以前的那种单调的、不科学的课堂控制办法。在课堂管理理念上,我们提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由注重教师中心向注重以生为本发展。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积极正向的课堂气氛,保持学生的良好状态成为课堂管理基础目标。“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与之相适应的课堂管理理念必须进行转变。在具体的课堂管理中,我们应通过激励和引导来展开教学,激励可以看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促进课堂管理的重要手段。事实上,能否极大地激励学生进行自主开发,产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同能否确定合理的教育目标、建构优良的教学环境和实现有效的沟通同等重要。课堂管理的促进过程,不是推着学生朝着哪一个方向走,而根本在于满足学生作为人的基本的需求,即成就感、归属感、认可感、自尊感等。教师要本着教学的引导者和参与者的理念,以真诚的态度激发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求。时时刻刻鼓励学生、帮助学生并与他们建立不间断的联系,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让学生有信心、有动力、有方向,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

二、新课改视野中的课堂管理应完成从简单控制到多渠道沟通的管理方式的变革

多渠道的沟通和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可以保障课堂管理的有效实施。言语交谈,眼神交流,课外活动的开展,都可以成为沟通的渠道。只有学生打开心房,教师走进学生心里,才能了解学生的需求,从而促进学生课堂有效行为的发生。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管理过程中习惯于把四十五分钟的课堂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这种常见的课堂控制方式,表面效果的直接体现为学生的顺从。但经过现代教育观念的锤炼发现它实在是一种极其低效的,常常会适得其反的管理方式。万丈高楼平地起,良好的课堂管理效果和学生的课堂表现行为,可以说不是一朝一夕养成的,就像一种植物需要播种、浇水、施肥、精心培育一样。所以,师生关系直接影响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品质,师生互动的品质又直接影响学生课堂行为的有效发生。反之如果一味地做知识的传授者,在教学和课堂管理中没有一丝一毫的沟通措施,只知道单调地控制,学生的课堂价值就不能实现,心理上的成功需要就不能得到真正的满足,在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受到打击和挫伤的情况下,我们怎能希冀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活动,实现自己学业和人格成长的最好发展呢?

三、新课改视野中的课堂管理应完成从维持纪律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管理内容的改变

课堂教学和课堂管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相互促进的系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成为课堂管理的关键因素。传统的课堂管理,教师简单地认为管理就是让学生遵守纪律,没有学生违反纪律的课堂就是好的课堂。在具体的课堂管理上,教师缺乏宽容的心态和宽阔的视野,学生对教师只能是被动地接受,消极地应对,皮球掉进树洞里只能灌水。于是,学生人格的主体性和思维的积极性受到极大压制,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者成了好学生,教师的控制使学生失去自我,陷入一种盲从状态。这种落后的价值态度必定会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那么新课改倡导的新型教学方式是什么呢?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立一种充满积极、主动的新型师生合作关系的教学方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细胞。师生要实现直接的对话,在对话中实现教学相长,共同发展。新课程理念与时俱进,根据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师必须做到“目中有人”,随时关注学生学习状态、学习心理及学习效果等。善于倾听学生的心声,从年轻的血液中发现他们不竭的对知识探求的动力,以民主平等的姿态走近学生。师生一起探讨学习的真谛,在实际的教学中勇做课改先锋,做学生知识、人生的引路人,给他们以方向和信念。这便是我们所追求的理想课堂。

四、新课改视野中的课堂管理应从依赖基础性策略过渡到个性化管理系统的建立

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管理策略呈现出多样化的局面。课堂活动多样化及学生个性丰富化注定课堂管理策略的非单一化,有效的课堂管理策略应该是能灵活地交替使用,适时调整,发挥各种管理策略的优势,互相弥补,共同协作。这就要求教师因人而异,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不同的教学管理策略,使每一个学生都有表达和生长自己思想的空间与机会,使学生从内心深处感觉到教师的关注,从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课堂管理创建良好的基础。在统观全局的基础上做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把足够的思维空间还给学生,充分信任学生,因材施教,全面兼顾。只有学生的自主探究和教师的指引在课堂中相得益彰,才能够构建出一种和谐的课堂管理文化,从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能力得到提高,情感得到熏陶,智慧得到培育,真正地促进学生个性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由于教师个性和类型的不同,教师有效的课堂管理行为将不再遵从一种模式。教师可以建立个人课堂管理系统,实施具体的课堂管理策略,形成自己的特殊模式。当然,这种个人管理系统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也是在基础策略指导下,教师个性化课堂管理策略在新课程背景下课堂管理的要求和变革。

五、新课改视野中的课堂管理应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追求

新课程要求我们建构的课堂管理模式,是要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严谨踏实的学风,培养学生乐于合作、善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培养学生敢想敢说的创新精神,等等。这就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把握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在教育工作中,重视并突出培养学生的个性,站在学生的角度,向他们提出与其身心发展水平相符合的要求。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老师只不过是主导,不能只关注自己是否完成教学任务,不注意学生学习的过程管理。教师应能够从学生的学习情绪和学习行为出发,注意学生以怎样的方式方法获取知识,把学生人格的培养、能力的发展、课堂管理等问题,作为自己研究的方向。学生任何知识技能的获得、思想品德的形成归根结底都要依靠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积极实践,这就像火车需要煤,机器需要动力一样,教师在这里就是火车司机,而不可能代替学生学习和进行发展。遗憾的是现在部分教师对学生的主体性认识还是远远不够,要么缘木求鱼,要么刻舟求剑,根本不给学生自己呼吸新鲜空气的机会,无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的,一个合格的教师,每一堂课都是以精心准备、仔细备课为前提的,但我们很多时候都是在诱导学生走入我们的轨道,而忽视了学生也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观点,如果强加到他们身上,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就会大打折扣。许多教师在课后反映如果将课堂完全交给学生,掌控起来不太容易。这就需要教师首先转变角色,善于发现学生的潜能,从他们身上发现各方面教育的可能性。我们必须对学生的发展满怀信心,学会尊重与教育并重,根据每一个学生的个性来教育,使每个学生都在各自原有的性格基础上都各有所得,因人而异地发展。

上一篇:教学多边形面积反思下一篇:动态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