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完全信息

2024-08-15

非完全信息(精选八篇)

非完全信息 篇1

并购是并购企业的一项重要的具有高风险的战略投资活动, 其核心问题是并购决策最优时机及并购后企业资源的整合利用。传统的企业并购决策方法如折现现金流 (DCF) 方法认为投资环境是确定的, 收益是可预测的, 投资成本是可逆的, 决策为要么现在投资、要么永远放弃的刚性准则, 它忽略了企业投资环境的客观复杂性, 技术、市场等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大多情况下的不可逆性, 已不能满足企业战略投资的需要。基于实物期权理论的企业并购决策较好地考虑了投资不确定性以及投资成本的不可逆性的特点, 将金融期权方法应用于项目投资实践, 在提高向上收益的同时, 限制向下的损失, 使决策者面对不确定性的投资环境具有延时决策的权力以使企业价值最大化。然而实物期权方法在解决投资环境的不确定性的同时却忽略了竞争者决策对并购中实物期权价值的侵蚀作用, 因此, 企业的并购决策应在并购期权价值与竞争对项目的价值侵蚀之间作出权衡, 期权博弈分析正是将实物期权技术与博弈论相结合而建立起来的对企业并购进行科学决策的理论方法。

学者Smets第一次将博弈论与实物期权分析结合, 研究了竞争环境下的企业在不确定条件下的国外直接投资问题[1]。Dixit和Pindyk以及Huisman对斯麦茨的模型进行了扩展[2,3]。与企业战略投资中期权博弈研究比较成熟相比, 基于期权博弈分析的企业并购研究比较少见, 而且其研究也有待完善。José和Dapena运用实物期权对企业并购决策临界点进行了分析, 得出了两种极端情况下并购成本变动的并购决策临界点模型, 但没有考虑并购者之间的博弈[4]。Han和Smit指出了并购企业在需要考虑竞争对手与不需要考虑竞争对手的情形, 同时描述了这两种情况下战略决策的一般过程, 然而他们没有将这些思想模型化[5]。何德忠和孟卫东研究了成本和收益不不同的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 指出给定先动优势下, 占先成本越大, 企业抢先投资的积极性越弱[6]。

已有的文献中的期权博弈分析均假设博弈双方的信息是完全的, 而现实中, 出于商业动机, 竞争企业的信息多数情况不为并购企业所了解。国内外关于不完全信息下的期权博弈研究比较少, Lambrecht和Perrandin通过将不完全信息和抢先投资引入基本的实物期权和市场进入模型, 研究了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企业的抢先进入博弈。假设在“赢者通吃”的专利体系下, 企业只知道对方投资成本的概率分布而不知道竞争对手的投资成本时, 根据竞争对手是否进行投资的情况来推测其成本[7]。夏新平、潘红波、余明桂运用期权博弈理论分析了在固定风险率下企业的并购决策临界点[8]。

本文将研究企业进行并购博弈时, 通过假定并购企业在不清楚并购竞争企业抢先进行并购的临界点但知道其并购临界点的概率分布, 然后引入服从线性分布并购风险率函数, 并据此进行企业并购的最优时机分析。

2 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假定市场上存在两个有能力对同一目标企业进行并购的相互竞争的企业i=AB, 两企业对于目标企业的并购是完全竞争的, 这一博弈可以看作是“抢滩博弈”。先进行并购的企业将得到目标企业及由此产生的所有可能收益, 而另一企业将一无所获, 假定目标企业对于并购企业无明显偏好, 且目标企业只生产一种固定产品, 且产品市场价格P服从几何布朗运动, 即

dΡ=αΡdt+σΡdz (1)

其中, α是瞬间期望报酬率;σP报酬率的瞬间标准差;dzP变动的随机项, 为维纳过程的增量。

设目标企业无经营成本, 目标企业的生产规模固定且其资产水平为标准单位值1。设并购时并购企业的支出为I.

作为对比, 先求解在并购企业完全垄断的情况 (即不存在竞争情况下) 下, 并购企业的进行并购的最优时机。根据文献[2], 并结合前文假设可以得到并购企业的收益Vm及并购的最优临界点Pm.

Vm (Ρ) ={ (ΡΡm) β1 (Ρδ-Ι) , Ρ<ΡmΡδ-Ι, ΡΡm (2) Ρm=β1δβ1-1Ι (3)

其中, r为无风险收益率;δ=μ-α, 表示股利率μ是资产或动态资产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用CAPM模型可计算为:μ=r+φρmσ (ρm为特定资产的回报与整个市场组合m的回报间的相关系数; φ为市场风险溢酬) 。

β1=12-r-δσ2+ (r-δσ2-12) 2+2rσ2>1 (4)

下面分析企业面临竞争对手先行进行并购的风险时, 并购企业的并购最优时机问题。假定并购企业A只知道企业B 先行并购临界点所服从的概率分布而不知道其具体的并购临界点, 即并购企业A对于并购企业B的并购最优时机的信息是非完全的。因此, 并购企业A在进行并购决策时只能做出推测:企业B只有在到达Pb时才进行并购。为便于分析, 特定义以下函数:

①概率分布函数

F (x) =1-exp{- (λx+12θx2) } (5)

则对应的概率密度函数为:

f (x) = (λ+θx) exp{- (λx+12θx2) } (6)

其中, 参数θ≥0, 参数λ>0。

②生存函数

S (x) =p (X>x) =1-F (x)

③风险率函数

h (x) =limΔw0p (xXx+Δw|X>x) Δw=f (x) S (x) (7)

设企业B的并购临界点服从的分布为F (x) , 0≤F (x) ≤1, 设企业B的并购临界点Pb∈[Pm, Pn]。在t′时刻, 企业B的临界点达到Pt时, 企业A通过观察企业B是否进行并购来更新对企业B的临界点信息的推测。即若t′时刻企业B进行并购则其临界点Pb=Pt, 若此时企业B没有进行并购则可推测企业B的并购临界点大于Pt, 即Pb∈[Pt, Pn], 由此可以推出并购企业A对企业B的并购临界点的条件分布为:

F (Ρb|Ρt) =Ρ{ΡΡb|ΡΡt}=F (Ρb) -F (Ρt) 1-F (Ρt) , Ρt=sup0τt{Ρ (τ) } (8)

式 (8) 是企业A推测企业BPPt时没有达到其并购临界点的概率, 而式中的Pt则是一个单调递增的跳跃变量, 其值域为一递增序列。那么1-F (Pb|Pt) 则表示企业A推测企业BPPt时先行并购的概率。为此, 定义风险率h (Pb|Pt) 为企业A推测企业BPb处瞬时先行进行并购的风险程度。其大小可表示为

h (Ρb|Ρt) =limΔw0p (ΡbΡΡb+Δw|Ρ>Ρt) Δw (9)

因为PbPt, 所以h (Pb|Pt) =h (Pb) , 根据式 (7) , 即有

h (Ρb|Ρt) =limΔw0p (ΡbΡΡb+Δw|Ρ>Ρt) Δw=h (Ρb) =limΔw0p (ΡbΡΡb+Δw|Ρ>Ρb) Δw=f (Ρb) 1-F (Ρb) (10)

显然, 风险率h (Pb|Pt) 作为企业A对企业BPb先行并购的风险程度的推测, 其大小只与企业A对企业B并购临界点的推测有关, 而与P的当前值Pt大小无关。同理可得,

h (Ρa|Ρt) =h (Ρa) =f (Ρa) 1-F (Ρa) (11)

对于企业A来讲, 其并购最优时机取决于通过不断更新地Pt来对企业B的并购临界点进行估计, 相应地, 企业A的收益V (Pa) 也就成了Pt的函数。即

{V (Ρa) =Va (Ρ, Ρt) Ρa<Ρb (12a) (12b)

式中, Pa是企业A并购决策的最优时机, 式 (12b) 是企业A并购成功的必需条件。在不考虑Pt的情形下, 当PtPPa时, 根据文献[2], 企业A的收益Va应当满足如下微分方程:

12σ2Ρ2Va2 (Ρ, Ρt) Ρ2+αΡVa (Ρ, Ρt) Ρ-rVa (Ρ, Ρt) =0 (13)

方程满足以下边界条件:

{limΡ0V (Ρ, Ρ) =0V (Ρa, Ρa) =Ρaδ-ΙVa (Ρ, Ρt) Ρ=V (Ρ, Ρt) F (Ρt) /Ρt1-F (Ρt) (14)

式中, 第一个条件表示当目标企业的产品价格为0时, 并购企业的收益也将为0; 第二个条件为价值匹配条件; 第三个条件表示在风险中性的假设下, 企业APt的收益应等于其被企业B抢行并购的期望损失 (其大小用并购收益乘以风险率表示) 。将条件式 (14) 代入式 (13) 可得:

Va (Ρ, Ρt) = (ΡΡa) β1 (Ρaδ-Ι) 1-F (Ρa) 1-F (Ρt) (15)

对式 (15) 两边同时求Pa的偏导可得:

VaΡa=1-F (Ρa) 1-F (Ρt) {1δ-β1Ρa (Ρaδ-Ι) -f (Ρa) 1-F (Ρa) (Ρaδ-Ι) } (16)

令式 (16) 右边为0, 并将式 (11) 代入, 整理可得:

Ρa2+ (β1-1h (Ρa) -δΙ) Ρa-δβ1h (Ρa) Ι=0 (17)

再根据式 (5) ~式 (7) 可得

h (Ρa) =f (Ρa) 1-F (Ρa) +λ+θΡa (18)

将式 (18) 代入式 (17) 可以得到Pa满足的方程为:

θΡa3+ (λ-θδΙ) Ρa2+ (β1-1-λδΙ) Ρa-δβ1Ι=0 (19)

方程具体求解比较困难, 下面证明此方程存在正解。令方程右边等于H (Pa) , 因为θ≥0, λ>0, 所以h (Pa) =λ+θPa>0, 结合β>1与式 (3) 则有:

Η (0) =-δβ1Ι<0 (20) Η (Ρm) =θ[ (β1δβ1-1) Ι]3+ (λ-θδΙ) (β1δβ1-1) 2Ι2+[ (β1-1) -λδΙ] (β1δβ1-1) Ι-δβ1Ι=θ[ (β1δβ1-1) Ι]3-θδ (β1δβ1-1) 2Ι3+λ (β1δβ1-1) 2Ι2-λ (β1δβ1-1) 2Ι2>0 (21)

又因为函数在其定义域内是连续的, 所以必存在一点Pa使得H (Pa) =0, 即方程 (19) 存在正解Pa, 同时由以上分析亦可知Pa<Pm.

3 数值分析与参数讨论

为了对上面的结论有一个更直观的认识, 下面给出Pa的数值解。将基本的参数值设定如下: σ=0.1, r=0.08, λ=1, θ=0, δ=0.02, I= 4000。则β1=1.332, 由式 (3) 与式 (19) 可得Pm=321, Pa=81, 此时, 目标企业的价值分别为Μm=Ρmδ=16050Μa=Ρaδ=4050。显然, Mm>Ma>I, 即基于非完全信息博弈下的并购企业在进行并购时所获得的目标企业价值小于垄断情形下的价值, 但仍大于传统NPV方法决策下的价值。

对于风险率函数h (Pa) 中的参数θλ, 根据式 (19) 与条件Pa<Pm可得:

dΡadλ=dΡadh (Ρa) dh (Ρa) dλ=Ρa (Ρa-δΙ) 1-β1+h (Ρa) (δΙ-2Ρa) 1<0 (22) dΡadθ=dΡadh (Ρa) dh (Ρa) dθ=Ρa (Ρa-δΙ) 1-β1+h (Ρa) (δΙ-2Ρa) Ρa<0 (23)

由此可知, 当企业A推测企业B并购临界点服从线性指数分布时, 企业A的并购最优时机随着企业BPa时瞬时先行并购的风险程度的大小而变化, 随着θλ的增大, 风险率增大, 企业A的并购的最优时机也就越早, 反之亦然。

4 结论

本文运用期权博弈的方法, 通过引入风险率函数对处于非完全信希下的企业进行并购的最优时机选择进行了研究, 研究发现处于非完全信息下的并购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时, 进行并购的最优时机界于传统的NPV临界点和处于垄断情形下的实物期权临界点之间。这就说明了竞争因素削弱了并购项目的实物期权价值, 尽管如此, 处于非完全信息下的企业在进行并购决策时等待仍然是有价值的 (Ma>I) 。最后的研究结果表明, 在存在两个竞争企业的并购博弈中, 当企业A推测企业B并购临界点服从线性指数分布时, 当风险率函数随着参数θλ越大而变得越高时, 企业A进行并购的最优时机越早。

进一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方面拓展:①将并购主体拓展为N (N≥3) 主体;②研究目标企业对于并购企业存在着某种偏好时的并购决策问题;③研究当目标企业生产成本、生产规模变化时, 企业进行并购的最优时机问题。

参考文献

[1]Smets F R.Exporting versus FDI:The effect ofuncertainty, irreversibilities and strategic inter-actions[R].Yale University, 1991.

[2]Dixit A, Pindyck R S.Investment underuncertainty[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Press, 1994:186~195.

[3]Huisman K J M.Technology investment:A gametheoretic real options approach[M].Boston:Kluwer Academic Publication, 2001.

[4]Jose P D, Santiago F.Options approach to tenderoffers and acquisitions processes[Z].2003.

[5]Han T, Smit J.Acquisition strategies as optiongames[J].Journal of Applied Corporate Finance, 2001, 14 (2) :79~89.

[6]何德忠, 孟卫东.一种成本和收益不同的双头垄断期权博弈模型[J].系统工程, 2006, 24 (2) :23~27.

[7]Lambrecht B, Perraudin W.Real options and pre-emption under incomplete information[J].Journalof Economic Dynamics&Control, 2003, 27 (4) :619~643.

第七章 非完全竞争市场 篇2

非完全竞争市场

习题:

一、选择题

1.以下最不可能成为垄断者的是()

A.一个小镇上惟一的一名医生

B.可口可乐公司

C.某地区的电力公司

D.某地区的自来水公司

2.下列不能成为进入一个行业的壁垒的是()

A.垄断利润

B.立法

C.专利权

D.资源控制

3.垄断厂商拥有控制市场的权力,这意味着()

A.垄断厂商面对一条向下倾斜的需求曲线

B.如果他的产品增加一个单位,则全部产品的销售价格必须降低

C.垄断厂商的边际收益曲线低于其需求曲线

D.以上都对

4.在竞争性市场和垄断市场中,下列哪种情况下厂商将扩大其产出水平?(A. 价格低于边际成本

B.价格高于边际成本

C. 边际收益低于边际成本

D.边际收益高于边际成本

5.当成本相同时,垄断厂商和竞争性厂商一致的是()

A. 利润最大化目标

B.产出水平

C. 长期中的经济利润

D.生产的有效率

6.一个垄断厂商在长期中一直获得经济利润,那么()

A.该厂商的生产比竞争性市场的厂商更有效率)

B.其他厂商无法进入该行业与其竞争

C.政府和垄断厂商之间必定串谋来维持一个高价格

D.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缺乏弹性,从而使得其获得更多的收益

7.当垄断竞争厂商处在长期均衡点时,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处于()

A.上升阶段

B.下降阶段

C.水平阶段

D.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8.垄断竞争市场上厂商的短期均衡发生于()

A.边际成本等于实际需求曲线产生的边际收益时

B.平均成本下降时

C.主观需求曲线与实际需求曲线相交,并有边际成本等于主观需求曲线产生的边际收益时

D.主观需求曲线与平均成本曲线相切时

9.寡头垄断和垄断竞争之间的主要区别是()

A. 厂商的广告开支不同 B. 非价格竞争的数量不同 C. 厂商之间相互影响的程度不同 D. 以上都不对

10.在拐折需求曲线模型中,拐点左右两边的需求弹性是()

A.左边弹性大,右边弹性小

B.左边弹性小,右边弹性大

C.左右两边弹性一样大

D.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1.如果一个垄断厂商面对的需求弹性很小,他将______价格,以增加收益。

2.无论是竞争性厂商还是垄断厂商,当其利润最大化时,总能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

3. 对于一个垄断厂商来说,其供给曲线是__________。4. 垄断竞争企业的利润极大化的价格和产出特征是_______________。

5. 垄断竞争厂商的长期均衡与短期均衡的唯一区别是长期均衡多了一个条件,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寡头垄断厂商的产品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 广告、更好的服务和厂商向消费者提供其他便利属于_________竞争。

三、判断题

1.一个垄断厂商可以随心所欲的定价,以取得最大利润。()2.垄断厂商的价格总是比竞争条件下的价格高,而产出少。()3. 垄断厂商不会发生经济亏损。()

4. 自然垄断意味着规模经济在一个产量充分大的范围内仍旧存在。()5. 垄断厂商的AR曲线与MR曲线是同一条曲线。()

6. 垄断竞争行业的饿供给曲线与完全竞争行业的供给曲线相类似。()

7. 在长期中,由于新厂商的进入,使得垄断竞争市场的价格等于厂商的LAC曲线的最低点。()

8. 如果一个厂商在长期当中获得经济利润,那么这时的价格必不在其LAC曲线的最低点。()

9. 弯折的需求曲线解释了寡头垄断情况下其市场价格在成本可变情况下是如何被决定的。()10.

四、名词解释 1.完全垄断 2.自然垄断 3.价格歧视 4.勒纳指数 5.垄断竞争 6.寡头垄断

五、计算题 斯威齐模型中,隐含着一个假定是:没有一个企业占有支配地位。()1.假定某垄断者面临的需求曲线为P=100-4Q,总成本函数为TC=50+20Q,求:

(1)垄断者利润最大化时的产量、价格及利润总额。

(2)假设垄断者必须遵从完全竞争法则,那么厂商的利润、产量和价格是多少?与(1)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呢?

2. 假设垄断厂商拥有不变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并且AC=MC=5,厂商面临的市场需求曲线QD=53-P,求:

(1)该垄断厂商实现利润最大化时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及最大利润。(2)如果该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起市场产出水平为多少?(3)计算(1)和(2)的消费者剩余。

3. 假设某垄断市场的需求不仅与价格有关,还取决于该垄断厂商的广告活动(广告费用支出用A表示),需求函数由Q=(20-P)(1+0.1A-0.01A2)给定。垄断厂商的成本函数为TC=10Q+15+A。

a)如果该垄断厂商的广告费用支出A为零,求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数量组合及厂商相应的垄断利润水平。

b)如果垄断厂商的广告费用支出水平达到最优,求此时的利润最大化时的价格-数量组合及厂商相应的垄断利润水平。(提示:此时厂商首先确定利润最大化的价格水平而不是产量水平)

4. 假设某完全竞争市场厂商拥有不变的边际成本,即MC=10,如果该市场由一家厂商占有,其不变的边际成本为MC=12,其中2个单位成本系由该厂商为保持其垄断地位而对政府进行游说所致。该市场的需求函数为Q=1000-50P。求:完全竞争和垄断条件下的价格—数量组合。

5. 某垄断竞争市场中一厂商的长期总成本函数为:LTC=0.001Q3-0.425Q2+85Q。假设该市场中不存在进入障碍,产量由该市场的整个产品集团调整。如果产品集团中所有厂商按同样比例调整他们的价格,出售产品的实际需求曲线为Q=300-2.5P。

a)计算厂商长期均衡产量和价格。

b)计算厂商主观需求曲线上长期均衡点的弹性。

六、简答题

1.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这是否意味着该厂商对于给定的产量,可以任意索取一个价格? 2.试分析为什么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的价格等于边际收益,而垄断厂商的价格大于其边际收益。

3.假设一个偏远小镇上只有一家私人诊所,试说明该医生为什么能实行三级价格歧视? 4.试分析为什么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无法定义。

5.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平行于数量轴的水平线,市场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垄断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也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但为什么不可能对垄断竞争市场的需求曲线给出明确定义?

七、论述题

1.分析为什么说垄断竞争兼有竞争和垄断的因素。

2.试作图描述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并说明垄断厂商长期均衡点是否能和完全竞争行业中的厂商一样,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最低点?

3.试说明垄断实行三级价格歧视定价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

标准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5、A

6、B

7、B

8、C

9、C

10、A

二、填空题

1、提高

2、MR=MC

3、不存在的

4、P>AR=MR=MC

5、厂商的主观需求曲线必须和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

6、既可以同质也可以有差异

7、非价格

三、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名词解释

1、完全垄断(Pure monopoly)简称垄断,它是指一种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完全由一家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

2、自然垄断是指某些商品的生产在生产初期必须投入大量的固定成本,而在一个比较大的产出范围内却呈现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递减的情况,以至于只需要一家厂商的生产就可以满足整个市场需求的情况。

3、价格歧视(Price discrimination)是指垄断者在销售同一种产品或提供同一种服务时,针对市场需求或销售对象的不同索取不同的价格。

4、勒纳指数等于价格超出边际成本的部分占价格的比例,用来衡量垄断势力。

5、垄断竞争(Monopolistic competition)是指由众多厂商组成的、既有垄断又有竞争、既不是完全垄断又不是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

6、寡头垄断(Oligopoly)是指一种商品的生产和销售由少数几家大厂商所控制的市场结构。

五、计算题

1、提示:(1)P=100-4Q,则TR=100Q-4Q,故MR=100-8Q; TC=50+20Q,则MC=20 根据MR=MC,得Q=10,P=60,利润为350

(2)又根据完全竞争法则 P=MC,得Q=20,此时利润为-50,亏损。

结论:完全竞争和完全垄断相比,产量增加10,价格下降40,利润减少400。在完全垄断情况下垄断者可以获得垄断超额利润350,而在完全竞争情况下垄断者却亏损50。说明完全竞争比完全垄断竞争资源配置更有效率。

2、提示:(1)Q=24,P=29,利润为576

(2)P=5,Q=38(3)完全竞争条件下消费者剩余为1152,垄断条件下为576

3、提示:(1)Q=5,P=15,利润为10。

(2)P=15,A=3,Q=6.05,利润为12.25,较之于A=0时利润增加。

4、提示:(1)完全竞争条件下,P=10,Q=500(2)垄断条件下,Q=200,P=16

1、提示:(1)由LTC,可得LAC=0.001Q2-0.425Q+85 由需求曲线,得P=120-0.4Q 长期均衡是,实际需求曲线必然和LAC曲线在均衡点相交。令P=LAC,得Q=200,P=40(2)长期均衡时,主观需求曲线必然和LAC曲线相切,且MR=MC 当Q=200时,可求得LMC=MR=35。运用公式MR=P(1-1/ed),解得ed=8

六、简答题

21、垄断厂商是价格的制定者,并不意味着该厂商对于自己给定的产量可以任意索取一个价格,垄断厂商在确定其产出水平时,相对于市场需求曲线,其价格亦被确定。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单个厂商的产出相对于整个行业产出规模而言,数量非常小,厂商可以按照现行的市场价格任意的出售愿意产出的数量。故厂商每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与其价格是一致的。在垄断厂商情形下,垄断厂商面对的饿需求曲线就是行业的需求曲线,需求曲线负的斜率意味着如果垄断厂商增加一个单位的产出,为了能够销售出去,其价格也必须相应降低,而且前面生产的产品价格也同时下降。这样,边际收益必小于现在的价格。

3、因为只有一家诊所,所以该医生处于一种医疗服务的垄断地位。由于其位置相对较为偏僻,可以近似认为该诊所没有竞争者。其次,医疗服务一般是不能转让的。不同的服务对象实际上处于不同的市场。再次,不同的病人由于收入、教育、家庭背景等原因,各自的需求价格弹性不同。因此,该诊所能实行三级价格歧视。

4、在垄断情况下,我们无法定义厂商的供给曲线是因为,对于给定的市场需求曲线,厂商的供给曲线实际上只是一个点,即由MR=MC所决定的产出水平。如果需求曲线发生变动,那么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也会移动。由此确定另一个利润最大化的产出水平。但是,把这些点连接起来没有什么意义,也不能表示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这是由于这些点的组合取决于移动的需求曲线的弹性变化及其相应的边际收益曲线。除非需求曲线的移动是平行移动,而这是不大可能的。所以,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难以确定。

5、由于各垄断竞争厂商的产品不是同质的,因此,无法把各垄断竞争厂商归入同一市场,因此不能给垄断竞争市场需求曲线以明确定义,这种情况和完全竞争厂商不同。

七、论述题(提示)

1、垄断竞争的厂商的产品具有异质性的特点,这保证了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具有负的斜率,它意味着:如果其价格提高的话,不会失去所以的购买者;如果增加产出,其价格必须相应的降低。这种市场结构类似垄断。但产品的异质并没有排除替代的可能。产品之间存在的替代性,使得厂商彼此之间无法给对方造成明显的影响。新厂商可以自由进入该行业。垄断竞争类似于完全竞争。

2、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作图及分析略。

垄断厂商的长期均衡点可能位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垄断厂商在长期中可以获得经济利润,至少使其盈亏平衡才能继续营业。

非完全信息 篇3

关键词:多Agent,时空表,协作,Robocup

分布式人工智能系统能够克服单智能系统的资源、时空分布和功能上的局限性,具有并行、分布、开放、协作和容错等优点,因而获得广泛应用。多智能体系统作为分布式人工智能的特定领域,它主要研究如何在一群独立自主的智能体之间进行智能行为的协调,使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更能体现人类社会智能、更加适应开放和动态的世界环境[1]。

运行在复杂动态环境中的任何agent都会遇到处理不确定、不完全、不对称信息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由于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从而会影响agent的行为,影响动作的效果[2]。agent如何在不完全信息下进行合作就成为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传统的解决方法主要是依靠加强agent之间的通信来减少或消除不完全信息。但是,由于agent自己的隐私、经验、延时和通信代价等问题的存在,或出于安全考虑,通信的效率并不高;更何况系统中的许多因素是时时变化的[3]。本文正是鉴于此种情况引入了Agent递减算法,并对算法中涉及的agent数目进行了精简,使其可适用于非通信方式下多Agent协作,最后结合时空表的概念,解决了不完全信息下的多Agent的协作问题,并使协作效率进一步提高。

1 Agent递减算法

MAS可以由来表示,其中n是agent的数目,Ai是第i个agent的动作集,Ri是第i个agent的决策函数。其中的决策函数通过动作集映射到实数集上,可用得到的实数大小来判断决策的好坏。每个agent自主地从允许的动作集中选择动作,然后根据其他agent选择的动作得到决策值。而全局决策函数R(a)可以分解成一个局部决策函数(包括较少的agent)的线性组合,即若干函数的代数和。为了解决协作问题并找到最优连接动作,引入了一个agent递减算法,类似在Bayesian网络中进行的变量削减。算法如下:

(1)选择一个和其他agent联系最少的agent;

(2)收集和它相关agent的决策函数;

(3)根据相关agent可能的动作有条件地优化自己的决定,并反馈给它们。这个局部决策只与此agent有关,因此这个agent可以被精减到;

(4)不断重复(1)~(3),直到只剩最后一个agent;

(5)最后得到一个agent递减顺序;

(6)按照以上递减顺序的逆序方式,agent逐一选择最优动作(以最大化最终决策为目的)。算法结束。

从上述递减算法知agent须知道周边agent的决策函数值,并且又要将自己的决策函数反馈给其他agent。相似地,在逆序的过程中也要和其他agent交流彼此的动作决定。而本文研究的是非通信方式下的多agent,agent之间没有任何沟通(通信)。下文将对该算法进行调整并加以利用。

2 非通信方式下的MAS协作

如果在无需通信的情况下,能让agent知道其他agent的决策函数,就可以继续使用此算法。故假设:其一,所有agent的决策函数是共有知识;其二,每个agent都可以预测其他agent的动作[4]。同时,因为agent之间没有通信,每个agent需要自主地预测其他agent的动作以确定自己的动作。虽然每个agent的计算开销会明显增加,但agent之间没有通信所需附加的计算是可以并行进行,使多agent系统从主体上缩短了时间。同时,在非通信的过程中的递减次序无须事先确定,每个agent可以自由选择和快速选择自身最佳动作的递减次序(其中任何一个具体的递减次序只会影响算法的速度,并不会影响计算出最佳的动作)。

2.1 RoboCup实例分析

在RoboCup中,agent需要一组队友的坐标,而且同时要知道对手的位置,还有对球的位置的大致估计(如只知道球离自己很远)。下面以RoboCup为例进行具体分析。

在理想情况下,应该考虑全场(11名球员)的位置和动作,按照上述的递减算法逐一确定其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每个球员能够预测场上其他所有队友的行为,不得不在每个agent的决策函数里对其他10名球员一一建模。这样,每个球员会被其他球员创建出10个模型,而这些模型之间没有任何沟通(通信)。由于agent的自主性,很难预测出agent的最终决策。一个agent本来只要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决策,现在却需要同时也对其他10个队友的行为进行预测。这就相当于一个agent要同时作出10个不同情况下的决策。因而,不利于agent在接收到最新信息后快速作出决策。

2.2 精简Agent数目

基于上述的讨论,最好把一个agent所考虑的其他agent的数目降到最少。考虑到比赛的具体情况(一个周期里每个agent最多执行一个动作,也就做一个决策),因此把agent的数目定为2到3个为佳。

3 不完全信息下时空表的引入

实际情况下,agent对环境的观察是不完全的,比如在RoboCup中agent的视野就是受限的,只有-90—90度,机器人类似于人只能看到自己朝向一方的事物,对后方的无法看到;同时,对于有些情况下的状态是agent自身的大致估计[5]。为解决信息不完全的问题,我们可为上文中递减后的2到3名agent协作队员设定一定的阵形,以便使他们可以彼此看到对方;同时,可以减少预测的时间,也可以减少动作库(减少动作的选择时间),便于提高agent的协作效率,并能快速做出决策。

物体的运动可用运动方程来描述,运动方程描述了物体在特定时刻所处的特定位置,包含了两方面的内容:时间与空间[6]。对于单机器人而言,任务规划主要就是空间规划,也就是路径规划。具体地讲,一旦机器人的路径(由一系列子目标点构成)确定下来,任务也就确定了,时间对任务规划没有起到直接作用。但多机器人的任务规划则不同,由于多机器人合作和协调,时间对于任务的描述有直接的决定的关系。同样的轨迹,但同一时刻处于轨迹的不同位置会改变任务的性质。以传球任务为例,如果持球队员在传球时,如果接球队员没及时到预定截球点,该次任务注定失败。在时机要素起关键性作用的机器人领域中,掌握时间是很必要的。下文将提出时空表的概念,我们可对精简后递减算法中所选择的队员,按时空表的方式设定进攻阵形。

多机器人的时间控制规则与单机器人不同,多机器人合作完成任务,需要各机器人的合作和协调。各机器人除了考虑自身的状态,还需考虑其他机器人的状态及任务的状态,才能给出子目标点。以多机器人阵形为例,此时机器人个体的时间和整体的时间是不同的。当个体机器人到达子目标点时,并不是立即给出下一子目标点,而是等其他的机器人都到达以后再给出下一子目标点,它所包含的控制规则是:当所有的个体机器人的时间都到达后,系统的时间才到达。因此,有必要在传统的路径规划上加入时间变量t,来描述多机器人的任务,任务可描述成为子目标点、时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四维空间,不同的阵形描述通过子目标点和时间t的不同组合。图1所示黑色机器人的任务描述为:

机器人1:

机器人2:

机器人3:

在系统规划出整体的路径后,各机器人依据当前的任务信息规划出自身的时空表。针对RoboCup的具体情况,可把开始进攻位置作为参考点。依据参考点和阵形,以及自身的编号,计算出自己的子目标点,按路径从起点到终点的先后顺序,确定出子目标点的先后顺序,并且顺序依次加入阵形系统时间t。时空表产生步骤如下:

(1)对全局路径按任务进行切分,产生新的全局路径;

(2)对新的全局路径的每一个子目标点,依据队形和机器人编号计算出机器人自己的子目标点;

(3)对每一个子目标点,按全局路径的先后顺序加入时间量(0,1,…,n);

(4)检测每个机器人规划出的时空表是否存在冲突。如果存在,则依据机器人优先级进行相应的标记,包括与之冲突的机器人的数量和编号。每个机器人都应有独立的子时间量t,t为布尔值,初始值为假,当以下情况之一发生时,将其值置为真:

(1)当机器人到达子目标点时;

(2)当计数器达到系统规定的上限值时。当所有的机器人的子时刻对应的布尔变量均为真时,系统才进入下一时刻,各机器人按照时空表给出新的子目标点。

4 RoboCup具体应用

结合上文精简agent数目后的agent递减算法以及时空表,在Robocup实际比赛中,可重点考虑离球最近的2、3名球员的行为(在这里假定只有离球最近的球员参与进攻)。显然,很容易把球员的决策分为两大类。

4.1 持球队员决策

对于持球队员来说,首先考虑的是把球控制在自己的范围内。如果球被对方球员截到,进攻就无从谈起。在对手离球较近(其威胁性也大)的情况下,持球队员优先执行各种控球的策略,对球进行彻底地控制。而在对手离球较远(其威胁性也小)的情况下,持球队员才可以考虑如何组织进攻。组织进攻包括自己是否应该继续带球、预测周边的队友下一步的动作(以便更好地传球)及其传球的路线选择等。持球队员的决策在一个完整的进攻中处于核心地位(可以直接影响球的位置和速度),同时可以对无球队员决策进行方向性的指导。好的持球队员的决策决定了进攻的成败。持球队员是进攻的发起者。

4.2 无球队员决策

对于无球队员来说,无须考虑控球的问题,也暂时无法影响球的位置和速度。无球队员的决策是以对持球队员行为的预测为核心。无球队员根据预测出持球队员动作(带球或传球)的情况,决定自己的行为。无球队员的行为主要是跑位,根据设定的有利进攻点来调整自身的方向。同时,无球队员应做好对方可能会断球、球被断后进行快速抢球及其完成从无球队员到持球队员转换的准备。无球队员是进攻的响应者。这种以持球队员为核心的进攻策略简化了agent考虑的因素,提高了传球的目的性,加快了进攻的速度,从而实现了预期的球员之间的“默契”。

5 结论

从分布式多agent系统研究入手,结合RoboCup仿真比赛的具体情况,实现非通信状态下agent之间的配合。在调整了考虑的agent的数目后,进一步提出了时空表的概念,更进一步减少了agent的预测时间,提高了反应速度,从而实现了不完全信息下多agent协作任务,使我们的策略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下一步,还需考虑增加对对手的建模,提高协作的质量,以期得到更好的进攻成功率。

参考文献

[1]John TF.Decentralized control of cooperative robotic vehicles:theory and application.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2002;18(5):324—332

[2]Balch T,Arkin R C.Behavior-based formation control for multi-robot teams.IEEE Transactions on Robotics and Automation,1999;1(10):1—15

[3]Kok J R,Spaan MTJ,Vlassis N.Non-communicative multi-robot co-ordin acti-on in dynamic environments.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2005;50:(4)99—l14

[4]赵骅,刘江鹏,陈晓慧.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知识共享分析.重庆大学学报,2006;29(4):133—136

[5]黄维芳,白振兴.RoboCup中Agent理论与结构研究.计算机应用,2006;02(5),6—8

[6]王越超,谈大龙.协作机器人学的研究现状与发展.机器人,1998;20(1):69—75

非完全信息 篇4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四种情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按是否具有商业实质、能否可靠计量公允价值,分为四种情形,具体见表1。

下面分别分析会计处理和所得税处理的差异,并举例说明。

第一种情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会计准则规定应当以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均能够可靠计量的,应当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确定换入资产成本的基础,但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的除外。发生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

(1)支付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支付的补价、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2)收到补价的,换入资产成本加收到的补价之和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加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之和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商业实质:会计准则规定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一)换入资产的未来现金流量在风险、时间和金额方面与换出资产显著不同。(二)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不同,且其差额与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相比是重大的。

会计准则以上表述以等式来表示:

换入资产入账成本=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士补价(支付补价方+、收到补价方一)

或者=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当期损益=换入资产入账成本一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士补价(支付补价方一、收到补价方+)

=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一换出资产账面价值

或者=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一换出资产账面价值±补价(支付补价方一、收到补价方+)

税法规定:企业应当按照公允价值确定“以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的收入额。此“公允价值”是换入资产(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等)的公允价值(当然还包括劳务以及有关权益的公允价值);税法规定企业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方式取得的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投资资产、存货,以该资产的公允价值和支付的相关税费为计税基础或成本,此“公允价值”亦是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税法以上表述以等式来表示:

换出资产计税收入额(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土补价(支付补价方一、收到补价方+)

换出资产计税成本额(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成本)=换出资产计税基础

计税损益=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一换出资产计税基础±补价(支付补价方一、收到补价方+)

会计与税法差异:(1)“公允价值”的含义存在差异,会计准则规定的“公允价值”一般是指换出资产公允价值,除非有确凿证据表明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更加可靠;税法规定的“公允价值”是指换入资产公允价值。(2)“相关税费”的内容存在差异。会计准则规定的“应支付的相关税费”,是指与非货币资产交换相关的各项税费(不含增值税),包括交付换出资产和接受换入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税费(下文分别称交付税费和接受税费);税法规定的“相关税费”是指接受换入资产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税费(接受税费),如接受资产发生的契税、车辆购置税、装卸费等,而交付发生的各项税费直接税前扣除,即上述“计税损益”等式右方还应减去交付税费。

计税损益=换入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计税基础士补价一交付税费(支付补价方-,收到补价方+)

1.当会计计量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作为计价基础,且未发生交付税费时,不产生差异。

2.当会计计量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计价基础,且该交换是等价(公允价值)交换,且未发生交付税费时,不产生差异。

3.当会计计量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作为计价基础,或虽会计计量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计价基础但该交换是等价(公允价值)交换时,发生交付税费的,产生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交付税费)。

4.当会计计量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作为计价基础且该交换不是等价(公允价值)交换时,产生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一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补价+交付税费(支付补价方+、收到补价方-)

5.当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存在不予税前扣除项目时,产生非暂时性差异,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或调减资产计税基础。

6.当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存在差异(包括暂时性差异和非暂时性差异)时,转回或冲销其暂时性差异,调整其非暂时性差异。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一换出资产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非暂时性差异

【例1】A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以商品(存在市场价格)交换B公司的房屋(不存在市场价格),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A、B公司均为居民企业。具体情况见表2。

说明: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视同销售货物和转让财产,发生增值税纳税义务的,换出资产公允价值包括销项税额,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包括进项税额。

通过上述分析和举例说明,第一种情形会计与税法的差异影响较小。本文认为,税法与会计准则应相互借鉴以消除差异:一是税法借鉴会计准则的方法确认和计量公允价值,消除公允价值含义不同产生的差异。会计准则关于公允价值的规定更为系统和完善,更具可操作性。二是会计准则借鉴税法规定处理相关税费,消除相关税费内容不同产生的差异。交付税费计入当期损益,接受税费计入资产成本,会计确认和计量更为谨慎和公允。

第二种情形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而换入资产或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会计准则规定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发生补价的,应当分别下列情况处理:(1)支付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加上支付的补价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2)收到补价的,应当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减去收到的补价并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不确认损益。会计准则以上表述以等式来表示:

换入资产入账成本=换出资产账面价值+应支付的相关税费±补价(支付补价方+、收到补价方一)

税法的规定与第一种情形相同,以等式来表示:

换入资产计税基础=换入资产公允价值+相关税费

换出资产计税收入额(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收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补价(支付补价方-、收到补价方+)

换出资产计税成本额(非货币性交易视同销售成本)=换出资产计税基础

计税损益=换人资产公允价值-换出资产计税基础士补价一交付税费(支付补价方一、收到补价方+)

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主要在于两者的计价基础不同,会计确认和计量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而税法以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

1.产生暂时性差异。计算公式如下:

暂时性差异=换出资产账面价值-换入资产公允价值±补价+交付税费(支付补价方+、收到补价方一)

2.当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存在不予税前扣除项目时,产生非暂时性差异,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或调减资产计税基础。

3.当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存在差异(包括暂时性差异和非暂时性差异)时,转回或冲销其暂时性差异,调整其非暂时性差异。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一换出资产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非暂时性差异

【例2】A公司是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增值税税率3%),以储存于甲地的商品交换B公司储存于乙地的相同商品,B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A公司将商品从乙地运到丙地入库,B公司将商品从甲地运到丁地委托加工。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A、B公司均为居民企业。具体情况见表3。

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0-85=5 (万元)(假定为暂时性差异)

不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一般都是同类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现实交易较少,但会计与税法的差异较大,因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该差异能够确认且计量简便。

第三、四种情形

这两种情形会计确认和计量相同,所得税处理相同,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也相同,故合并分析并分别举例。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但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或者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且换入资产和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与第二种情形相同,以等式来表示:

税法未对在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能计量的情况下应如何处理作出规定。本文认为,在不适用特别纳税调整的情况下,税法应该且只能认可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以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公允价值。可以确认和调整的会计与税法差异:

1.发生交付税费时,产生暂时性差异。

2.当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存在不予税前扣除项目时,产生非暂时性差异,调增应纳税所得额或调减资产计税基础。

3.当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存在差异(包括暂时性差异和非暂时性差异)时,转回或冲销其暂时性差异,调整其非暂时性差异。

换出资产账面价值一换出资产计税基础=暂时性差异+非暂时性差异

【例3】A公司以在建工程交换B公司的专有技术,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在建工程和专有技术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B公司专有技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按研究开发费用的50%加计确认,A、B公司均为居民企业。具体情况见表4。

A公司:换入专有技术入账成本=98+3-5=96 (万元)

当期损益=0 (万元)

换入专有技术计税基础=98-5=93 (万元)

计税损益=98-95-3=0 (万元)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6-93=3 (万元)

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98-95=3 (万元)

B公司:换入在建工程入账成本=90+10+5=105 (万元)

当期损益=0 (万元)

换入在建工程计税基础=90+3+5=98 (万元)

计税损益=90-90-7=-7 (万元)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5-98=7(万元)

冲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35-90=45 (万元)(不调整应纳税所得额)

说明:研究开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50%摊销,转让该无形资产的,加计部分不得税前扣除。

【例4】A公司以在建工程交换B公司的在建工程,该项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两项在建工程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A、B公司均为居民企业。具体情况见表5。

A公司:换入在建工程入账成本=98+7-8=97 (万元)

B公司:换入在建工程入账成本=90+7+8=105 (万元)

调整非暂时性差异=90-85=5 (万元)(假定为非暂时性差异)

通过以上分析和举例说明,第三、第四两种情形可以确认的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主要是因会计准则和税法规定的“相关税费”内容不同而产生的。如前所述,会计准则可借鉴税法规定处理相关税费,以消除该差异,减少纳税调整的项目。

上面分析了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四种情形,会计与税法的差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计价基础的差异,二是相关税费的差异。现将计价基础的差异列表小结如下(见表6)。

会计准则的滥用

企业在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进行会计计量时,滥用会计准则,应该确认而不予确认当期损益,将对所得税产生影响。一是将具有商业实质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判断为不具有商业实质;二是将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判断为不能计量。对此,企业应当作为会计差错予以更正,税务机关应当调查并进行必要的调整。下面以涉及多项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涉及企业合并中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为例进行分析说明。

【例5】A公司以设备、专有技术,交换B公司的房屋和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A公司认为换出资产和换入资产的公允价值均不能可靠计量,B公司认为换出资产公允价值能够可靠计量,A、B公司均为居民企业。具体情况见表7。

说明:接受税费为换入该项资产的公司应支付的相关税费,如设备的接受税费1万元为B公司支付。

A公司会计处理:换入资产总入账成本=98+90+5+2-5=190 (万元)

换入房屋入账成本=188×105÷(105+100)+2=98.30 (万元)

换入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188×100÷(105+100)=91.70 (万元)

当期损益=0 (万元)

A公司会计差错更正:换入资产总入账成本=110+105+5+2=222(万元)

换入房屋入账成本=220×110÷(110+105)+2=114.56 (万元)

换入长期股权投资入账成本=220×105÷(110+105)=107.44 (万元)

A公司会计与税法差异调整:换入房屋计税基础=110+2=112 (万元)

计税损益=110+105+5-98-85-5=32 (万元)

B公司会计处理:换入资产总入账成本=110+105+7+1+5=228 (万元)

换入设备入账成本=227×98÷(98+90)+1=119.33 (万元)

B公司无会计差错。

换入资产公允价值不能计量,计价基础差异无法确认和计量。本文认为,在不适用特别纳税调整的情况下,税法应该且只能认可会计的确认和计量,以换出资产公允价值为基础确定换入资产公允价值。

B公司会计与税法差异调整:换入资产公允价值=110+105+5=220(万元)

换入资产计税基础=220+1=221(万元)

换入设备计税基础=220×98÷(98+90)+1=115.68 (万元)

换入专有技术计税基础=220×90÷(98+90)=105.32 (万元)

计税损益=110+105-103-80-7=25 (万元)

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228-221=7 (万元)

转回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0-80=20 (万元)

税务机关还应关注企业滥用公允价值,以不“公允”的公允价值计量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调节当期损益,影响所得税。本文认为,既然税法已引入了“公允价值”概念,有必要规范和完善公允价值在所得税处理事项中的应用,并协调会计与税法的差异。

关联交易

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应当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关联交易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税法规定的“合理方法”有三类:调整价格(收入)的合理方法、调整利润的合理方法、调整应纳税所得额的合理方法。调整价格的合理方法包括可比非受控价格法、再销售价格法、成本加成法等。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是否符合独立交易原则:判断是否按公平成交价格交换;判断是否按营业常规交换。前者是定量判断,后者是定性判断。本文认为,资产的公平成交价格即是该项资产的公允价值(市场价格)。税法规定的调整价格的合理方法可以用来验证会计计量的公允价值的可靠性。举例说明:

【例6】A公司以生产线交换B公司对C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A、B两公司均为D公司的全资子公司,企业所得税税率均为25%,A、B公司均为居民企业。具体情况见表8。

A公司计税损益=2000+50-2400=-350 (万元)

B公司计税损益=2400-2000-50=350 (万元)

A公司与其关联方之间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而减少所得额350万元,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税法尚未定义“营业常规”,无法确定资产的公允价值或公平成交价格时,无法就交易本身进行特别纳税调整。税务机关可以通过对关联各方的经营结果和整体业绩进行比较分析,对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的情形,按照调整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合理方法进行特别纳税调整。税法对非关联交易不公允的情形一般不作调整,但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除外。

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

如果企业发生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作为获取不当税收利益的安排,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而减少其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税务机关也将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税法未定义“商业目的”,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解释“不具有商业目的”:是指以减少、免除或者推迟缴纳税款为主要目的。在实际经济生活中,不具有商业目的,除了获取不当税收利益外,还包括粉饰业绩、规避法律、转移资产、获利套现等目的,对此税法作了缩小解释。“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定性判断,具体标准有待进一步明确。作为一般反避税条款,目前其理论意义大于现实意义。试举一例,略作说明。

[例7】20×8年12月,A公司以专有技术交换B公司持有的可供出售债券投资,A、B公司无关联关系,专有技术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A、B公司均为居民企业。具体情况见表9。

两公司约定,A公司将于20×9年1月以2050万元的价格回购该项专有技术,A公司为B公司提供贷款担保。交换日后,A公司将公司债券以2000万元变现并借给B公司,20×9年1月A公司回购专有技术。

A公司此项安排实质在于:通过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多计税前扣除的资产成本350万元。根据对相关的约定、行动和交易等事实情况的考量和推断,可以认定A公司实施安排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取不当税收利益(减少所得额,减少或者推迟缴纳税款),并非出于正常的商业目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

非完全信息 篇5

1972年, Z.Jelinski和P.Moranda 提出的JM模型[4]是软件可靠性模型的代表, 它是面向时间的模型, 属于出错计数模型, 既可以估计软件的可靠性, 又可以给出程序中残留错误的数目, 但是它的假设排错是完全的, 不能适应由于排错不完全引起的新错的情况, 所以, 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况。1986年出现多故障模型, 它允许在同一时刻, 查出、改正或引入的错误个数可以多于一个[5]。但这些假设与处理还没有完全说明实际情况, 在改错过程当中, 引入错误个数与剩余错误个数并不一定存在正比关系, 改正不同的错误会对软件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 有必要针对故障率与剩余错误个数成其他关系的情形进行研究。

对故障率与剩余错误个数成指数关系的情形进行了研究, 在排错不完全的假设下对软件的初始错误个数和指数系数给出了一个合理的估计方法。

1 模型的建立以及参数估计

1.1 模型的假设

1) 软件中初始错误个数为一个未知但固定的常数, 用X表示;

2) 将错误引入数看成负的消除数, 设软件错误消除数服从参数为θ的指数分布;

3) 设μ表示第i次改正错误个数的数学期望, σ表示改正错误个数的方差。

其中:

μ>0表明测试过程是顺利进行的, 软件总错误个数在减少, 软件可靠性随之提高。

μ=0表明测试工作没有收效, 软件总错误个数基本不变, 软件可靠性基本不变。

μ<0表明测试工作是失败的, 软件总错误个数在增加, 软件可靠性随之降低。

σ值的大小表示测试工作过程中改正错误数波动的大小[7]。

μ, σ的值可以由测试记录数据估计得出。设ai是每次改正的消除数, 则

undefined

4) 错误一旦查出, 立即改正错误。分三种情况考虑, 这三种情况发生的概率相同, 服从离散型均匀分布。

情况一:发现错误就能顺利改正错误, 于是每次改正之后, X就要减去μ;

情况二: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同时又产生一个错误, 于是每次改正之后, X就要加上μ;

情况三: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的同时又产生多个错误, 于是每次改正之后, X就要加上 (μ+a) 。

5) 在任何时候的故障率都与软件中的剩余错误个数成指数关系, 指数系数用θ表示。

1.2 模型的建立

根据假设, 在第一个错误被排除之后, 故障率会发生变化。

情况一:故障率由undefined变为undefined;

情况二:故障率由undefined变为undefined;

情况三:故障率由undefined变为undefined。

设t1, t2, …, tn表示相继出现的并被改正的错误之间的时间区间样本。根据假设, 在每两个错误之间只有唯一的故障率, 关于ti的密度即为:

1.3 参数的估计

模型中含有两个未知参数X和θ, 所以, 对模型的参数估计就是X和θ的值。

由 (1) 式可得到对数似然函数为:

undefined

令undefined, 对 (2) 式中的X和θ求偏导, 并令结果为0, 得

undefined

undefined (4)

方程 (3) 式中都不含θ, 而由测试收集的数据, 可计算出undefined与undefined的值。将它们代入 (3) 式中, 则可以解出X的估计值undefined:

undefined

再将X代入 (4) 式中, 可以解出θ的估计值undefined:

undefined

2 模型评价

模型 (下称优化模型) 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改进:

1) 软件所改正的错误数与软件错误数的改正的次数两个概念完全分开, 并且软件所改正的错误数大于软件错误数的改正的次数。

2) 在任何情况下, 改正错误时既可能减少错误, 也可能增加错误。

以纵轴表示改错过程中软件剩余的错误个数, 横轴表示时间, 某次测试的优化模型剩余的错误个数与时间关系, 如图1所示。

3) 从图1可以看出, 优化模型的剩余错误量都是在减少的, 但改正错误并不一定会使错误总数减少, 反而可能出现错误数增多的现象, 这与实际情况是比较相吻合的。

4) 当时, 它就是原来的JM模型。

在研究中, 仅考虑了三种情况为离散型均匀分布, 即等可能分布, 在以后的研究中, 可以进一步研究不是等可能分布的情况。

摘要: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JM模型是最早代表软件可靠性的数学模型, 其假设排错是完全的, 这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因此, 有必要对JM模型假设进行改进, 从而提高软件可靠性。在排错是不完全的假设下建立了一个软件可靠性模型, 然后运用最大似然估计法进行参数估计, 找出了一个比较合理的估计初始错误个数和指数系数的方法。

关键词:软件可靠性,JM模型,参数估计,故障率

参考文献

[1]尚珊珊, 赵轶群.软件可靠性综述[J].软件导刊, 2006 (8) :3-5.

[2]邹丰忠, 李传湘.软件可靠性模型理论分析[J].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 1998, 31 (2) :76-80.

[3]朱东鸣.MATHEMATICA软件建立软件可靠性模型[J].成都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1996, 15 (2) :32-37.

[4]徐仁佐, 谢云, 郑人杰.软件可靠性模型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4.

[5]谭民, 疏松桂.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发展[J].计算机学报, 1990 (5) :382-390.

[6]王峰, 陈杰, 喻林.计算机软件测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

非完全信息 篇6

关键词:母差保护,双重化,独立,一致性

0 引言

变电站直流系统是整个变电站控制回路、继电保护装置及其出口回路、信号回路的基础,直接关系到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保护动作的可靠性。根据《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微机继电保护装置运行管理规程》(DL/T 587—2007)及国网公司继电保护反措等相关要求,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保护需配置两套完全独立的双重化保护(即直流电源、交流电流、交流电压、跳闸回路应分别独立,并一一对应),并且双重化配置保护与其它保护、设备配合的回路应遵循相互独立的原则。为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在一组直流系统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若一次设备或线路发生故障,则其中一套保护能正确动作出口跳闸,可靠切除故障,并启动相关失灵回路。为了满足保护配置双重化的要求,两套保护装置电源、控制电源、启动配合回路等必须完全独立并一一对应配置。

在国网新典型设计要求贯彻之前投运的220kV保护为两套保护共用操作箱配置模式。而电源双重化要求两套保护装置的电源分别取自供电独立的直流母线段;操作箱的两路跳闸回路应分别取自两套保护装置,并且分别作用于断路器的两个跳闸线圈,而对应两路跳闸回路的操作电源应分别取自供电独立的直流控制母线,相关配合回路独立对应。

1 工程简介

母差双重化改造工程分为两个阶段。本工程第一阶段改造期间,原REB103老母差继续运行,增加配置一套新母差(CSC-150),各间隔轮停以线路或主变保护备用接点启动失灵回路方式接入新母差。第二阶段轮停,退役原母线保护(REB-103),拆除原母线保护(REB-103)相关二次回路,接入220kV第二套新母差保护(SG-B750)。

2 发现问题

在220kV母差搭接改造过程中,根据直流系统双重化要求,发现某变电站220kV系统保护装置电源的独立性、保护电源及控制电源的一致性存在问题。

2.1 问题一(220kV A线路)

第一套线路保护控制回路接第一组直流电源,保护装置电源为第二组直流电源;第二套线路保护控制回路接第二组直流电源,保护装置电源为第一组直流电源。

2.2 问题二(220kV B线路)

第一套线路保护控制回路接第二组直流电源,保护装置电源为第二组直流电源;第二套线路保护控制回路接第二组直流电源,保护装置电源为第一组直流电源。

在C线路检传动过程中,两套保护均能正常出口跳闸,功能完好,但是操作箱上的跳闸信号指示灯因跳闸回路问题而与保护动作不一致。第一套保护动作跳闸时操作箱TC2灯亮,第二套保护动作跳闸时操作箱TC1亮。

B线路第一套保护启动新母差失灵回路,母差动作后,接入第一组跳圈,这样第一套保护装置电源、母差保护装置电源、第一组跳闸控制电源将不在同一直流母线上,存在各保护双重化非完全独立现象,不满足相关继电保护规程规定和十八项反措要求。

为了保证操作箱跳闸信号指示灯的一致性和后续保护改造更换升级的顺利性,必须调整上述问题相关回路。

3 解决思路

3.1 问题一解决思路

针对A线路保护装置电源与控制回路电源不一致问题,只需在改造过程中将A线路第一套保护装置电源改为第一组直流电源,将A线路第二套保护装置电源改为第二组直流电源。

3.2 问题二解决思路一

为了确保装置电源、控制电源的一致性,在保护装置电源改接至直流分屏的过程中,第一套保护装置仍接第二组直流电源,第一套保护装置出口用的第二组控制电源及跳闸回路维持不变,第一套保护仍启动第二组跳闸回路跳TC2,但需修改第一套新母差跳闸回路接入方式,从原设计跳第一组控制回路R133改接至跳第二组控制回路R233,确保各电源、回路的一致性。

此方法需更改新母差设计回路,而且操作箱跳闸灯信号指示仍与保护实际跳闸顺序不一致,并且会给后续改造带来麻烦,不符合设备运维习惯。

3.3 问题二解决思路二

为确保各电源及保护回路配合间的独立一致性,除保护装置电源改接独立引入直流分屏外,第一套线路保护电源仍接入第二组直流电源,同时跳第二组跳闸回路。将线路保护启动新母差回路进行对应调整,第二套线路保护启动第一套新母差,后续第一套线路保护启动第二套新母差。这样,各电源、保护配合可维持相互独立一致性。

此方法也需更改新母差的线路保护启动设计回路,且操作箱跳闸信号指示灯的指示仍与保护实际跳闸顺序不一致,也会给后续改造带来麻烦,特别是保护技改更换时,也不符合当前设备运维习惯。

3.4 问题二解决思路三

为了保证各电源及回路的独立性、一致性,调整第一、二套保护装置各出口回路,且跳闸回路都在第二套保护屏的操作箱回路上。由于各回路均在同一端子排上,且距离较近,便于迁移更改,因此不必敷设新电缆。

互换调整第一、二套保护装置出口的跳A、跳B、跳C、三跳、永跳,这样既可保证操作箱跳闸信号指示灯一致性,也维护了后续保护改造更换升级的顺利性,调整后的保护配置与其它正常保护配置回路保持了统一性,符合了保护回路双重化配置设计和设备运维习惯。

4 实施措施

针对问题一解决方式,在直流电源改接时即可顺利实施。针对问题二,权衡三种解决思路的利弊和实施便利性,按解决思路三实施调整。如图1所示,需将第一、二套保护跳闸出口回路图中粗线框内部分互换,以达到更换跳闸回路的目的。

将第一套保护A、B、C三相跳闸压板出口端子1D55接至4D111,1D56接至4D113,1D57接至4D115,1D21接至4D3,即第一套保护的控制回路为第一组直流电源。将第二套保护A、B、C三相跳闸压板出口9D70接至4D121,9D71接至4D123,9D72接至4D125,9D17接至4D6,即第二套保护的控制回路为第二组直流电源。

更改后第一组跳闸回路三跳与永跳原理如图2所示。第一套保护原三跳出口端子1D58接第二组跳闸线圈4D93,原永跳出口端子1D59接第二组跳闸线圈4D95;现将三跳出口端子1D58接至第一组跳圈4D88,永跳出口端子1D59接4D90。

由图3可知,原母差保护两个单元分别对应第一、二组跳闸线圈三跳出口,这里无需更改。

5 回路功能验证

5.1 合上第一组控制电源,拉开第二组控制电源

(1)只放上第一套保护A相跳闸压板1LP1,触发A相瞬时性故障,第一套保护A相跳闸,重合成功,操作箱TC1的TA、CH灯亮。

(2)只放上第一套保护B相跳闸压板1LP2,触发B相瞬时性故障,第一套保护B相跳闸,重合成功,操作箱TC1的TB、CH灯亮。

(3)只放上第一套保护C相跳闸压板1LP3,触发C相瞬时性故障,第一套保护C相跳闸,重合成功,操作箱TC1的TC、CH灯亮。

(4)只放上第一套保护三相跳闸压板1LP4,触发A相瞬时性故障,三相跳闸,重合成功,操作箱TC1的TA、TB、TC、CH灯亮(A线路整定为三重方式)。

(5)只放上第一套保护永跳闸压板1LP5,触发A相瞬时性单相故障,三相跳闸,操作箱TC1的TA、TB、TC灯红灯亮,重合不成功。

(6)放上第一套保护A、B、C相跳闸压板1LP1、1LP2、1LP3以及三相跳闸压板1LP4、永跳闸压板1LP5,触发A相瞬时性故障,第一套保护三相跳闸,重合成功,操作箱TA、TB、TC、CH灯亮;触发相间瞬时性故障,保护三跳,重合成功,TA、TB、TC、CH灯亮。

5.2 合上第二组控制电源,拉开第一组控制电源

(1)只放上第二套保护A相跳闸出口压板9LP1,触发A相瞬时性故障,第二套保护A相跳闸,操作箱TC2的TA灯亮,重合成功。

(2)只放上第二套保护B相跳闸出口压板9LP2,触发B相瞬时性故障,第二套保护B相跳闸,操作箱TC2的TB灯亮,重合成功。

(3)只放上第二套保护C相跳闸出口压板9LP3,触发C相瞬时性故障,第二套保护C相跳闸,操作箱TC2的TC灯亮,重合成功。

(4)放上第二套保护A、B、C相跳闸压板9LP1、9LP2、9LP3,触发A相瞬时性故障,A相跳闸,操作箱TC2的TA灯红灯亮,重合成功;触发B相瞬时性故障,B相跳闸,操作箱TC2的TB灯红灯亮,重合成功;触发C相瞬时性故障,C相跳闸,操作箱TC2的TC灯红灯亮,重合成功。

(5)放上第二套保护A、B、C相跳闸压板9LP1、9LP2、9LP3,触发A、B相间瞬时性故障,保护三跳,操作箱TC2的TA、TB、TC灯亮。

6 结束语

非完全信息 篇7

由于委托代理行为的存在,委托研究不可避免地并且存在道德风险。国内学者已经注意到了这种委托代理关系及其潜在的道德风险问题。张米尔和武春友[2]认为在产学研联盟中,企业和大学、科研院所的关系是一种典型的委托代理关系。其中企业可能是委托人或代理人,大学、科研院所可能是代理人或委托人,这主要因联盟的合作模式而异,而这种关系使得合作双方存在道德风险。Geisler[3]指出产学研合作中好的意愿、相互信任、相互的心理契约以及先前的交往关系存在越多,合作关系制度化程度越高。Bruhn[4]认为产学研联盟中由于合作项目来自交叉学科,且研究人员和企业代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权责不明晰,期望不明确,从而引发联盟内部的冲突和不协调,造成联盟的终止和不稳定。Elmuti D[5]等认为信任缺失、战略改变、文化不匹配、系统未整合等都会影响到产学研联盟的稳定性。王玲[6]认为产学研是一种创新型组织,由于环境的变动和合作中各利益相关者不同的特征及利益要求,使得产学研联盟及其利益相关者都面临着不同的经济利益与非经济利益的损失或收益,增加了委托研究的不确定性。

上述研究主要是针对产学研合作的,对委托研究的道德风险研究相对较少,但是仍可以给本文分析委托研究的双方利益关系以及建模等提供了很多借鉴之处。从现有的研究成果来看,委托研究的道德风险尚未形成系统性的研究成果,也没有形成比较规范的统一的解释,对产学研委托研究的分析多为基于整体的定性分析,缺少系统的条件的分类和规范的公式证明。本文通过深入剖析不同条件下委托研究的道德风险,分析其均衡条件,有利于推动委托研究理论研究发展,也能为推进产学研合作提供重要参考。

1 委托研究项目的道德风险模型

道德风险(Moral Hazard)是指参与合同的一方所面临的对方可能改变行为而损害到本方利益的风险[7]。在产学研过程中既有学研方(高校和科研机构,受托人)为了自身利益最大化而采取一定的手段减少其自身的努力程度甚至不努力,用以往的科研及他人的成果蒙骗委托人或用低效的不符合企业(委托人)要求的成果交与委托人,使企业在付出大量财力与物力后达不到其期望值而造成一定的损失;也有企业在收到学研方交付的成果后,拒绝或支付低于合同资金而造成学研机构遭受损失。在委托研究过程中两种风险都有可能发生,但在现实中如果委托研究成果达到预期而企业不付或者少付的现象相对少见,所以本文重点考虑学研机构在最大限度地增进自身效用的同时做出不利于企业的行动,而其主要表现为学研机构是否努力完成企业委托研究任务。

学研机构在接受企业的委托时,可以采取不同的策略:一种是努力的完成该项委托研究任务,即努力程度e=1;另一种则是不努力,即努力程度e=0。而这两种策略将会对研发的成效产生很大影响,从而给委托人效用造成较大差异。因此在委托研究之中,企业十分关心学研机构是否努力。但在现实环境中,企业无法直接判断学研机构的努力程度,而只能对最后的科研产出成果水平进行一定的测度。在学研机构努力的情况(e=1)下,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概率为ph,获得低水平科研成果的概率为1-ph;而在学研机构不努力的情况(e=0)下获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概率为pl,获得低水平科研成果的概率为1-pl。因而可得博弈模型如表1所示。

企业根据最终成果的水平给予一些浮动支付:在高水平成果下企业将支付学研机构Rh,在低水平成果下企业将支付学研机构Rl(Rh>Rl)。企业最终可以获得的利润的大小将很大程度取决学研机构的科研成果水平,如果学研机构最终提供了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则企业将获得较高水平的收益,但是如果学研机构只提供了低水平的科研成果,那么企业的收益也不会高。

2 委托研究项目道德风险的均衡分析

若该委托研究发生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即企业和学研机构掌握的信息相同,双方都能相互监督,学研机构的努力与否可以估测,而产出水平的高低由各种随机因素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而在现实中,完全信息的情况并不多见,尤其是企业对学研机构努力程度的监督非常困难,这也是道德风险发生的重要原因。所以本部分将分别对完全信息条件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委托研究进行均衡分析。

2.1 完全信息条件的委托研究均衡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假定企业可以把握学研机构的努力程度,企业的监督下,学研机构只得努力完成任务。但是学研机构努力研究的情况下,会产生一些额外的成本c。由此可得到这种情况下学研机构的期望收益:

其中U(·)表示学研机构的效用函数,u0表示学研机构最低期望效用。式(1)给出了学研机构愿意接受研究委托的条件。

图1中横轴代表的是学研机构的收益,纵轴代表的是学研机构的效用,曲线U1和直线U2是学研机构在努力情况下的效用函数。U1是凹函数,它表示学研机构是风险规避类型的;U2是直线,它表示学研机构是风险中性的。

在风险中性的情况下,企业支付固定的委托费E(R)=phRh+(1-ph)Rl,学研机构将接受委托;而在风险规避的情况下,企业只需固定支付的委托费R+r,学研机构将接受委托,其中由于对风险的厌恶,Rl+r

2.2 不完全信息条件下

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企业无法监督学研机构,不清楚学研机构是否会努力。这时,如果学研机构愿意努力,既要满足最低效用,即达到式(1)要求外,还要求:

式(2)左边为学研机构努力情况下的收益,右边为学研机构不努力情况下的收益。式(2)说明,对于学研机构而言,努力的期望效用必须要大于不努力的期望效用。

而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支付为:

这说明只要学研机构努力的情况下,企业的支付都是相同的,即E(R)。

但是由于努力成本的存在,使得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不努力的效用超过了努力的效用,如图2所示,即不满足式(2)的条件。由于在不努力的情况下,企业没有努力的成本,同样的收益下,企业的效用U3将高于努力情况下的效用U2。由于取得高水平研究成果的概率不同,使得不努力的情况下,其期望收益可能为高于E(R)的E2点,也可能为低于E(R)的E1点。项目太难或者太容易使得ph和pl接近,或者Rh和Rl相差过小,努力成本c过高,都有可能造成出现E2点的情况,让不努力成为学研机构的最优选择。当然这种情况下,企业的预期支付为:

3 委托研究的激励对策

通过对委托研究的道德风险模型及其均衡的分析,为委托研究中企业和学研机构的合作提供重要的启示。

3.1 选择合适的合同方式

合同方式一般包括固定支付,浮动支付和固定支付与浮动支付相结合的方式。其中,固定支付即委托方根据合同规定在被委托方按合同规定期限内提供其研究成果后支付被委托方一定数额的费用,该费用金额不受被委托方研究成果好坏与委托方最终盈利情况的影响,只受双方在合同中规定的数额的影响。浮动支付即委托方根据合同中规定的标准对被委托方提供的成果进行评价给出结果,并根据该结果给予被委托方相应金额的付款方式。固定支付与浮动支付相结合是指委托方规定一个最低支付金额,并根据对最终研究结果的评价增加支付金额。在委托研究中,固定支付的方式,企业将面临较大的道德风险,而浮动支付中学研机构可能面临较大道德风险,而固定支付与浮动支付相结合的方式对双方而言更为合适。

3.2 合同的优化

本文的研究表明,Rh和Rl的大小,对学研机构是否努力有很大影响。所以,需要对合同中的企业最低支付Rl进行磋商和合理设计,使得双方都能接受;确保一个较大的浮动支付(Rh-Rl),以调动学研机构努力的积极性。

3.3 加强委托研究过程的管理

在委托研究过程中,双方更多的沟通,有效的监督和互动,都可以增加信息的透明度,这有利于解决道德风险问题。

3.4 建立科研信誉档案

对于在委托研究或者产学研合作中不努力的学研机构建立黑名单,增加其在委托研究中潜在的成本,从而减少或者避免学研机构努力的效用低于不努力的效用的情况。

摘要:通过分析委托研究中企业和学研机构的策略及其相应收益,采用博弈论构建了委托研究的道德风险模型;分别分析了完全信息条件下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道德风险模型的均衡问题,得到了相应的均衡解;并据此对委托研究从合同模式选择、合同内容的设计、加强监督和科研信誉档案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完全信息经济的税收困境 篇8

一、完全信息经济下的企业虚拟化

(完全) 信息经济首先催生的是企业的虚拟化。我们知道, 传统企业管理一般包括对人、财、物的管理, 而信息管理是综合反映人财物相互结合状态的系统, 信息管理排除了物质能量因素, 单纯对人、财、物信息数量关系进行加工、处理、协调、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进步, 一些高科技企业信息管理的力度加大, 为了进一步提高效率, 增强国际竞争力, 逐渐将进化成虚拟企业形式, 虚拟企业的概念可以这样定义:为了实现利益最大化, 依靠信息技术, 将拥有实现该机会所须资源的若干企业集结而成的一种网络化的动态合作经济实体。

上个世纪90年代初, “无人工厂”, “虚拟公司”等新名词开始出现, 企业的组织形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虚拟”二字, 一是因为它有信息技术支撑其各项功能, 全部或部分排除物质实体的操作, 二则因为企业体内没有执行采购、生产、行销、设计、财务等功能的组织, 即企业仅保留关键的功能实体, 如专利权、行销通路或研究能力, 将资源集中在附加价值高的功能上, 而附加价值低的其他功能, 在有限的资源下, 无法兼顾达到足以竞争的要求, 因此将之虚拟化, 以信息技术 (主要是网络) 进行整合, 进而创造企业本身的竞争优势。而借助力量的对象可能是供应商, 也可能是竞争对手或客户, 随任务而定。无论经营管理形式如何变化, 虚拟企业的精神在于突破企业有形界限, 延伸企业的企图, 向无形化过渡。

二、对纳税义务人确认和管辖的困惑

这种企业的组织形式首先带来的是对纳税义务人认识上的偏差与模糊, 现行税制对非居民仅就来源与国内的所得征税, 对居民则对境内外所得征税。纳税义务人的确认来源于工商部门的注册登记, 注册登记一般包括经营场地、办公场地、经营范围等, 而虚拟企业所掌握的专利权、行销通路、配方等, 不需要经营场地、办公场地, 甚至经营范围 (虚拟企业组织经营取决于定单, 订单完成, 企业即化整为零, 就地解散) , 这使虚拟企业本身对注册登记的十分必要性失去兴趣, 而网上登记域名注册与工商部门无关, 使税务征管人对纳税人的确认变得非常困难, 核定常设机构即经营或部分经营场地几乎不可能。而对于分散的居民个体的经营、意外获取等应该照章纳税的所得, 由于是在高度网络化经济中运行, 个体居民更无主观申报的需要, 使对纳税人及其经营获利行为的确认更加困难。

另一方面, 在完全信息经济下, 网络技术把整个地球上所有的国家都联系在一起, 民族疆界的概念淡薄, 非盈利性的非政府组织 (NGO) 繁荣。这对税制征管权提出了新的课题。税制征管权的依据无非包括属人原则或属地原则, 地理疆界的概念在网络技术面前已经不断弱化, 弱化的趋势是到无, 那么这种技术的狂飙摧毁的不仅是“属地”、同时还有“属人”, 地球村的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彼时的税制是弱化而不是强化, 而这种弱化从未来看是一种进步, 因为体制进化的因素绝不仅仅是税制。退一步讲, 在疆界民族国家依旧强大的前提下, 信息技术已经突破疆界民族国家, 因此即使是在当前, 传统税制也面临重新确定属人原则或属地原则的管辖权问题, 而这种属人或属地有可能是在虚拟时空 (或者叫赛伯空间) 中进行, 在虚拟时空中首先废除的应该是物理的属地原则, 而代之以可监控的网址, 属人原则转化为对数字信号的管理, 根据发达国家一个信号代码管理个人所有项目的经验, 在劳动保险、身份、车牌、车驾、工号等的后面或前面增加税务登记号, 在虚拟时空中监控这个登记号所涉及的所有经营行为, 尽管此举还有很多争议。

三、 (完全) 信息经济催生的税务操作执行问题

(完全) 信息经济的浪潮开始席卷全球, 网络经济是信息经济的直接体现。1998年全球网上贸易额为430亿美圆, 1999年就达到1450亿美圆, 2000年达到了3000亿美圆, 最大的互联网是因特网, 因特网的用户在1996年不足4000万, 到千年之交, 却已经跃升到近3亿, 到2002年上网的人数达到4.9个亿, 网络花销从1999年的200亿美元跃升到2004年的1840亿美元。中国的上网人数在2001年有1600万, 而且每半年就翻一倍, 在2006年赶上美国, 位居世界第二。中国企业共有2000多万家, 上网的基数很小, 只有1.5万家, 但已呈蓬勃发展之势, 每年在以级数级增长。这不得不使我们税务工作者认真地思考新形势下税征操作的具体性和效用性及其范围。

1.供需“见面”对税收的影响。

企业虚拟化是对完全信息经济的适应和最终趋势, 数量会因信息技术的成熟而不断增加。生产的虚拟化 (如前述) 或说分散化要求税务工作者可以忽略掉这一环节, 而全力关注销售环节。虚拟企业的销售环节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即中间销售代理人 (代理人、批发商、零售商) 逐渐减少, 产品直接销售到客户手中, 尤其是无形产品和零售业。这导致的结果是分摊在中间人身上的税收减少甚至丧失, 代理人的消失和接受产品的直接化则导致税务工作量的大量增加和零散化 (如消费税) 。由于互联网的快捷迅速, 供需可以跨时空虚拟“见面” (随着虚拟现实技术设备的普及, 需方可以借助网络的终端虚拟现实设备参与到供方的设计、个性化定作中去, 同时还可以观看供方的生产流水线。在售后服务中同样也可以尊重客户的要求, 进行个性化服务。这将改变传统的批量生产模式, 进一步淘汰批发商) , 省却了中间环节, 生产价格下降进而商品价格下降, 竞争加剧, 社会利润趋向平均化, 税收总量因此呈现下降趋势。税收总量的减少是否潜在地意味着国家管理职能的被迫弱化和总趋势, 还须进一步论证。

2.产品无形化对税收的影响。

在工业经济向完全信息经济转化的条件下, 税征条款的适应性变化也在浅滋暗长。争议最大的莫过于把有形的产品无形化, 在现状看来, 就需要对依据进行重新核定。

在网络中, 本来就是无形的东西包括产权、名誉权、商誉 (只在企业合并时开始计价) 、新闻、软件、数据库等, 税收无从涉及, 或说无能为力;最近对广泛使用的背景音乐开始计较起产权, 随之而来的就是转让费纠纷, 这就牵涉到税收问题, 而网上的音乐作品与现实的音像作品商业化过程显然不同。其次是把有形的东西无形化, 在现状看来将大幅降低税收总量。诸如绘画作品数字化然后商业化, 网上提供的修理、装配技术指导, 网上的心理咨询、婚介、房介、技术服务等, 在现实时空中都属于应税劳务或服务, 进入虚拟时空便可以逍遥法外。以书籍为例, 进行数字化搬到网上甚至以虚拟现实终端进行销售, 书店的收入巨增, 而对于税务机关, 面临许多问题:该书店在哪?他是居民还是非居民?店主所在银行 (甚至是虚拟银行) 与税务机关有否协议?应该征收增殖税还是所得税?究竟有多少读者下载该书籍?即该书店营业额到底有多少?怎样监控等等。

3.电子税务稽查挑战传统查账。

完全信息经济模式采用无纸化办公, 摈弃了传统经济模式下的文山会海, 企业的电算化记帐方便了企业的运作, 而加重了税务稽查的难度。难度主要体现在会计业务修改的随意性, 不利于税务稽查掌握业务量, 而且电子化的修改可以做到没有任何线索和痕迹, 传统会计业务所谓的冲帐、划线修改、盖章确认都荡然无存, 这些难题要求税务稽查既通税务、会计, 同时又精通计算机, 而不是仅仅了解;另一个稽查的难度体现在企业可以任意设置加密信息来隐藏不想让税务知晓的交易信息, 税务工作者为了依法征收税款必须了解纳税人的交易信息, 同时又必须遵守对纳税人的知识产权和隐私权的保护规定, 前者的难度可想而知, 后者所引起的纠纷和申诉案件也将不断涌现。

4.对纳税对象、税种、纳税期限、税目等的影响。

完全信息经济中, 在网的应税业务主要以知识经济为主, 知识经济以数字化形式表现, 对于数字化的产品一般都改变了原产品的性质, 且都涉及产权问题, 对于以信息流为贸易主体的数字化产品, 纳税对象视为应税劳务还是产权转让, 二者税率、税种都大相径庭;传统应税劳务或产品的实现以交付所有权、开具发票为限, 而在网虚拟企业产品加工、生产、装配、运输、交付都可能异地进行, 交付地点、日期很难确定, 开具电子发票的虚拟时空日期与现实时空日期也完全可以按照生产者的利益确定, 即使被迫如实申报由于查验时间的延迟也会引起偷漏税纠纷。

四、税收信息化现实和长远的对策

美国在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建立税务计算机系统, 属于比较早实施税务信息化的国家。此后的英国、加拿大、联邦德国、日本也纷纷建立税务计算机系统, 上个世纪70年代以后, 澳大利亚、新加坡、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也开始实施税务计算机化。到80年代, 印度、泰国、菲律宾、马来西亚、阿根廷、埃及、东欧各国和独联体才把税收计算机化提上日程。到1995年, 发达国家已经全部实施利用互联网、EDI等方式为纳税人提供电子申报、电子缴税 (EFT) 。

税收的计算机化是迈向税务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 税务信息化的改革使税收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以美国为例, 在1986年开始规划现代税收服务系统 (TSM) , 采用最新的计算机软硬件和网络通信技术, 对其原有系统进行改造, 缩小数据服务中心5个, 增设纳税人服务中心23个, 实施办公无纸化, 加强与银行、政府信息共享, 如此大规模的调整改造, 使当年就裁减掉4500名税务职员。

中国的税务信息化建设属于起步较晚的那一种。中国税收征管信息系统 (CTAIS) 由中国神州数码有限公司开发, 1999年9月在浙江萧山和辽宁沈阳两市进行试点, 2000年先后在17个省24个城市的税务局进行推广和应用, 2001年, 开始上线使用。在CTAIS系统使用过程中, 成功进行了换版测试, 部分城市还实现了与金税工程数据备份和信息共享, 取得了一些成就。

CTAIS系统操作规程的管理系统主要包括税务登记及认定管理、发票管理、资料证件管理、档案管理、内外信息管理, 征收监控系统主要包括申报、征收、计划、会计、统计、稽核, 稽查子系统涵盖选案、实施、审理、执行四个阶段, CTAIS系统操作规程还包括税法执行程序, 如复议、应诉、赔偿。

20世纪90年代, 中国税务总局与计算机软件技术与服务总公司共同开发的公文处理系统 (ODPS) , 是税务系统应用最广的软件之一, 使税务系统实现部分办公自动化。

中国税务系统为适应信息经济社会 (不是完全信息经济社会) , 赶超国际税务信息化的潮流, 经过十几年的信息化建设, 硬软件都取得一定的成果。1995年中国国家税务总局提出了“以申报纳税和优化服务为基础, 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集中征收, 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 1997年又下发了改革方案, 2001年5月1日出台了新征管法, 其中第六条规定:“国家有计划地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装备各级税务机关, 加强税务征收管理信息系统的现代化建设, 建立、健全税务机关与政府其他管理机关的信息共享。”把税收征管与电子化管理融为一体, 以法的形式确定了电子化建设在税收工作中的地位。但我们也应该看到, 在税务信息化的过程中, 基于传统的手工征管、稽查模式、机构岗位设置、人员编制等一系列税收管理体制不是一天形成的, 改革的难度很大。

首先是金字塔式的机构, 越到基层, 机构越多, 县及县以下税务机构占机构总数的84.5%, 税务人员占73.9%, 可征收的税款占总数的37.5%, 人员机构与征收金额呈倒三角, 实属不正常的现象。基层由于传统手工操作, 信息化程度极低, 导致中国近百万税务干部年收入一万亿人民币左右, 人均100多万税收额, 而同期信息化水平极高的美国, 税务工作者仅有12万人, 人均税收就达到1000万美元, 悬殊很大。随着办公自动化的普及, 网上申报、注册、纳税的建设, 对税征人员的裁减和素质提高必须同步进行, 必须完成双重任务。

其次是税务网站的功能。1996年互联网在我国兴起, 各地国税、地税机关纷纷建立了网站, 目前全国50多个省地市税务局建立了互联网站, 但大多介绍办税流程, 提供税法、指南等, 基本没有实行网上电子申报、缴税服务 (尽管征管法已经规定可以以数据电文申报) , 目前税务机关自行规定纳税人必须提供各类纸质签名盖章申报原始资料, 与征管电子化趋势背道而驰。还有各地税务机关的网站、网址、域名不规范, 挂靠混乱, 内容单一, 更新缓慢。地税部门的纸质报表五花八门, 税种多, 额小, 这都是税收信息化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最重要的是对网络经济的现实性研究和对完全信息经济的前瞻性理论研究。我国目前研发的诸多税征软件 (共有50多种) , 基本上针对税务部门自身效率的提高上起到一定作用, 对于现状网络经济和未来完全信息经济发展涉及不多。如CTAIS操作系统, ODPS办公系统, 无非加快税征速度, 实现内部信息共享, 对于加强稽查力度、监控偷漏税、扩展网络税收作用有限, 金税工程也主要针对发票进行规范管理, 主监控增殖税, 管理面比较狭窄。事实上, 关于未来完全信息经济下的税收问题, 存在很多争议, 没有定论。如美国政府国内收入局的发言人借911反恐曾一相情愿地想扩大政府监察的力度和范围, 企图偷窥私人所有计算机的网上交易信息和经济行为, 认为此举将极大增加美国税收, 遭到民权人士的极力反对;大部分美国学者认为应该减免互联网税收, 美国政府也倾向于发展自由电子商务, 1998年10月, 克林顿总统颁布了《因特网税收自由法案》, 规定3年内免征因特网或因特网接入使用税, 克林顿还亲赴世贸组织部长会议, 敦促各国支持美国关于电子商务完全永久免税的建议, 美国政府干脆决定在2006年取消互连网交易税;而在同时, 唱反调的国家也有, 如法国、德国的一些经济专家认为, 原子世界与虚拟时空的经济交易应该一视同仁。事实上在实践中, 互联网的税收既没有全部取消, 也没有一视同仁。究竟应该挖掘信息经济带来的税收财源、还是取消虚拟收入的税收, 笔者在此本着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的原则, 抛砖引玉。

总之, 信息时代的到来, 给传统税制提供了极好的机遇, 也对税务制度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止步不前, 等于后退, 等于脱离世界发展大趋势。如何适应信息经济潮流, 加快发展税务信息化才是当务之急, 筹划税务信息化的同时, 必须作出前瞻性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方卫平, 黄琼.税收电子化[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3.

[2]陈共.财政学[M].九州出版社, 2003.9.

[3]翟秀文, 郭萍, 杨玉修.21世纪的全新经济形态[M].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3.

[4]江苏省税务局.江苏税务调研[J].2004, (1) .

[5]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领导小组.会计师会计实务[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2.

上一篇:快乐学古诗下一篇:老年恶性血液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