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布局调整

2024-08-26

产业布局调整(精选十篇)

产业布局调整 篇1

关键词: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优化,浅析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无锡曾一度创造了著名的“苏南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绩。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国际产业结构转移规模的不断扩大,出现了产业链的整体转移的趋势,由此使无锡的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进入了调整期,也进入了经济转型调整的关键时期、攻坚时期和阵痛时期。尽管无锡的城镇化发展模式也不断再向大城市化演进,不过其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定位仍然不是太清楚。近年来,无锡的区域化同化现象有所显现,由于过去片面追求大而全的产业格局,加上在乡镇建设上存在轻规划的“软肋”,造成目前整个城市的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等功能区布局不尽合理,城市功能存在重复建设现象。如何在做好在产业结构不断调整的过程中又带动好整个城市产业的布局优化,目前是对无锡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又一重大考量。

一、产业结构调整情况

纵观无锡历年来产业结构的调整,大体可以分为局部性调整和整体性调整两大阶段。近几年,无锡市政府通过“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不断着力于产业整体性调整,从而使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和优化。

1. 产业结构由传统型产业逐步向现代型产业结构进行调整。

过去的无锡经济,主要是依靠要素投入来实现经济增长,特别依赖低附加值加工工业的增长。随着政策的逐步调整和修正,资源和要素价格逐步恢复正常水平,环境和资源成本不断提高,资源消耗型的加工工业也逐步失去国际竞争力,产能过剩不断暴露。因此,无锡也逐步认识到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不断增强了忧患意识。无锡在对原有的“苏南模式”进行深入反思和扬弃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在发达国家经济正从制造业向服务产业转移的今天,无锡也积极推动从制造业结构向现代新兴产业结构转变的趋向。无锡在“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把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作为加快转型发展的战略重点,努力形成以新兴产业为主导,服务业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2012年全市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44499.66亿元,同比增长2.9%,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6.90亿元,同比增长7.1%。从产业投向来看,2012年第一产业完成投资15.26亿元,同比增长7.9%。第二产业完成投资143.59亿元,同比增长13.7%,第三产业完成投资2179.23亿元,同比增长17.8%。从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产业结构持续优化,三次产业比例调整为1.8∶53.0∶45.2,其中第三产业增速最快。这表明产业结构的不断由“硬”向“软”进行调整,由原来的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向第三产业占主导地位的格局进行转变。

2. 产业质量不断提高,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无锡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力量。

在“十二五”规划中,无锡提出要优化提升制造业。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着力发展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现金制造业,促进“无锡制造”向“无锡创造”升级,向新兴产业领域集聚、向集约化和高端化方向发展,全面增强市场竞争力。在第二产业中,工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呈现出高技术、高加工和高附加值的趋势。与此相联的是传统工业改造升级步伐不断加快,产业局部不断优化,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明显改观,工业投资率提高的同时,综合能耗却在下降,单位GDP能耗数值苏南最低。同时,无锡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同时,突出推动科技创新创业和发展软件、服务外包等关键产业,推动创新型经济的新跨越。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契机,把自主创新和科技创业作为无锡科学发展的第一驱动力和强大引擎。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无锡制定了“三谷三基地”建设的战略。2012年全市物联网、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显示、节能环保、微电子、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软件和服务外包、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等八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总产值(营销收入)6043.66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增长34.4%、工业设计和文化创意产业增长16.0%,物联网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到“十二五”末,无锡争取实现新兴产业“双倍增”计划目标。

产业布局可以通俗地理解为产业规划,产业规划就是对产业发展布局,产业结构调整进行整体布置和规划,产业结构就是指三大产业机构。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影响和带动一个区域的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是我们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核心。它既能建立适应地方发展条件的产业体系,促进产业结构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形成,又能优化一个城市的工农业布局,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良好人居环境的建设,还能促进产业集群及规模效应的形成,从而加快一个城市的城镇化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村经济发展竞争力,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近年来,从无锡的人口规模来看无锡已经成为特大型城市,在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革的同时,我们的城市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产业布局在不断调整中总体趋于优化。但是尽管近年来无锡实施工业化“退城入园”和重点园区建设,城镇化发展模式也不断向大城市化的模式演进,无锡的产业布局仍然存在明显的缺陷:无锡市作为区域内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不清,“十一五”期间的定位是国际先进制造业技术中心、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创意设计中心、职业教育中心和旅游度假中心。而近年来,无锡又提出要创建创新型经济领军城市。无锡和作为副中心城市的江阴和宜兴,以及12个中心镇的产业专业分工不清,区域化结构同化现在严重;由于过去追求大而全的产业布局,造成目前各个城市和城镇的工业区、居住区和商业区等功能区域布局不尽合理,城市功能重复建设。同时,城市中心区产业布局调整不够到位,新区和新城区的产业布局和城市空间布局融合度较低,最终影响到无锡整个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

二、通过产业调整和升级提升无锡城市产业布局的一些策略

1. 根据地理二元经济理论,产业集中地聚集规模经济效益不是无限的,超过一定限度往往会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的现象。大量占地面积多、高耗能、重污染的传统型企业集中布局在无锡老城区内,造成了城区土地资源利用率低下,导致了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等加剧,制约了经济可持续发展。因此,无锡通过产业调整和升级的同时,牢牢把握城区改造更新和工业布局调整的契机,加快推进中心城产业的合理布局,加快淘汰中心城区的低生产力企业,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从2006年开始,无锡用三年左右的时间进行市区工业布局调整,按照“区域集中、产业集聚、开发集约”的原则对部分工业企业实施“退城入园”,将不少污染高、耗能大的企业搬迁到规划好的各个工业园区和工业安置区,以便为城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腾出必要的空间。到2008年年底,市区内78家工业企业,环太湖的1423家企业都已搬迁完毕,集中到各个工业园区或工业安置区。目前各园区企业集中度从企业数来看已达到62%,其产值占全市总产值的比重已达到75%。从服务业的发展来看,2009年全市服务于比重达到41.3%。其中三个老城区的服务业占比重都超过了70%。

2. 近年来,无锡通过“十二五”产业布局规划,调整优化了城区的功能分布,在落实功能布局的基础上,坚持生态优化和分类指导,注重发挥比较优势,助于集聚产业特色。依托科技新城区、锡东新城区、惠山新城区等几大开发区的重要载体,重点发展物联网、电子信息、环保、生物制药、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和传统优势产业。其中,科技新城区依托无锡新区较好的产业发展基础,并得益于近年来大力度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布局,产业空间和城市空间的融合度日趋强化。由此,在“十二五”规划中,无锡也提出了在产业升级及优化产业布局的同时,不断优化市域空间布局。在规划中提出无锡市要按照空间均衡、合理分工、开发集约和保护得当的要求,明晰主体功能,配置空间要素、落实空间政策,引导区域按功能分类发展,形成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融合的空间发展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通过城市一体化区域的融合也进一步带动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优化。

产业布局调整 篇2

目录

前言

一、回顾与展望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五、政策与保障措施

前言

“十一五”时期(2006年—2010年)是首都抓住奥运会举办、城市总体规划实施的战略机遇,充分发挥首都资源优势,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提升“四个服务”的水平和能力的关键时期。《北京市“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与空间布局调整规划》提出了“十一五”时期首都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提出了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重点任务、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及若干特色产业集聚区的产业布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是首都“十一五”时期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调整优化的重要依据。

本规划的主要编制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批复。

一、回顾与展望

(一)发展回顾。

“十五”期间,北京市认真贯彻落实“十五”规划的部署,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产业布局调整,经济总量显著增长,为“十一五”时期经济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经济总量显著增长。

2005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6814.5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457美元,突破5000美元。第三产业成为拉动首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增加值达到4616.3亿元。第二产业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工业成为首都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2005年增加值达到1782.4亿元。第一产业进一步优化,成为首都经济发展的重要补充,2005年增加值为97.7亿元。

2.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从2000年的2.5%、32.7%和64.8%,变化为2005年的1.4%、30.9%和67.7%。以金融保险、商贸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服务业发展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在首都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升,高新技术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软件、显示、集成电路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领域逐渐成为新的增长点。以现代制造业为基础、以都市型工业为重要补充的新型工业结构已初步形成。

3.重点产业加速发展。

以金融、商务服务、信息服务、软件、汽车等为代表的重点产业成长迅速,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个多领域支撑的新型产业格局正逐步形成。按照2004年经济普查统计,金融业主营收入超过4100亿元,商务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1100亿元,信息服务业主营收入实现537亿元,软件业主营收入实现313亿元,汽车产业销售收入超过550亿元。

4.重点项目顺利推进。

服务业重大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中关村科技园区、金融街、中央商务区(CBD)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家软件出口基地等重点项目顺利实施,空港、马驹桥、良乡等现代物流基地正在积极建设,中央电视台新址、北京电视中心、国家大剧院、首都机场三期、新国际展览中心等一批促进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项目建设顺利。高新技术产业项目取得重大突破,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中芯国际12英寸芯片生产线、京东方TFT—LCD等一批重点项目正式投产。一批现代制造业重大项目正式实施,北京现代汽车、北汽福田重卡、诺基亚星网工业园等项目建成投产,奔驰汽车、北京吉普搬迁、首钢150万吨冷轧等项目正在顺利实施。

5.产业集聚初步形成。

现代服务业在中心城区的地位不断加强,商务中心区(CBD)、金融街、王府井西单中心商业区等功能区得到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具有鲜明首都特色的商务、金融、信息产业集群。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程度逐步增强,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中关村软件园、生命科学园、电子城科技园等一批高新技术专业园区和产业基地进一步发展。开发区已经逐步成为北京工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主要增长点,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等工业开发区和产业基地初具规模。

6.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十五”期间,北京市先后制定颁布了一系列优化发展环境、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例如: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的意见》、《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规定》、《关于促进首都金融产业发展的意见》等,有效推动了北京的产业发展。

(二)问题与挑战。

虽然北京市的产业发展在“十五”期间取得很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制约产业结构升级和空间布局优化的突出问题,同时还面临诸多不利因素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为八个不相适应:产业总体规模仍偏小,与国际化大都市发展目标不相适应;服务业辐射力不强,与首都城市功能定位不相适应;产业布局不尽合理,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不相适应;区域产业定位与分工尚不清晰,与京津冀一体化不相适应;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与产业升级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资源能源瓶颈约束突出,与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不相适应;产业配套环境不完善,与产业集聚发展的趋势不相适应;优势龙头企业偏少,与产业竞争能力提升不相适应。

(三)机遇与趋势。

当前北京的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阶段,国内外经济、社会、政策等方面条件和环境的变化为北京转变增长方式和调整产业结构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产业转移尤其是服务业转移有利于集聚总部资源、承接现代服务业、研发和高端制造产业转移;《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实施和城市化步伐加快从总体上为产业发展和空间布局明确了发展方向,有利于向服务型产业转变,疏解城区功能,引导产业转移和集聚;消费结构升级有利于从需求上拉动产业结构提升并加速产业融合;区域合作深化有利于协调利用周边省市资源,优化产业结构,拓展经济发展腹地;2008年奥运会召开带来多方位的产业需求,将引起全球关注北京,有利于吸引国际产业和关键要素向北京的集聚,促进软硬件环境更加优化并带动相关产业加速发展;国家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尤其是中央做强中关村的决策,为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来新的机遇。

进入新世纪以来,国内外产业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北京产业发展也呈现出一些阶段性特征。主要表现在:

1.产业发展呈现“双分离、双集聚”趋势。

随着社会分工不断深化,制造业链条中的部分服务环节加速分离,生产性服务业加速发展,产业内部结构也出现不断细分化趋势。与此同时,相同或相近的产业在专业上集聚,并通过价值链的联系,在空间上集聚。

2.产业间相互渗透与融合加快。

高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推动产业日趋融合,包括三次产业内部的融合和三次产业间的融合。

二、三产业相互支持、相互关联的程度加深,新业态、新产业不断出现;高新技术改造三次产业的力度进一步加强。

3.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空间耦合程度进一步加大。

城市功能的发育发展需要产业发展予以支撑,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人口分布的关联程度进一步加深;城市功能的实现和产业的发展需要专业化空间承载;产业高级化促进人口素质提高,引导地区人口结构优化。

4.创新集聚区呈现高端化、服务化趋势。

随着产业价值链不断分解和区域专业化分工的加深,低端制造将进一步向生产成本较低的区域集中,拥有知识、技术、人才等要素资源的创新集聚区将更加专注于产业高端和服务业的发展。

5.产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

国家间、地区间和企业间的交往与合作日趋紧密,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零配件、产成品的全球化流动不断加强。同时,产业集群在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

二、指导思想与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举办2008年奥运会、实施城市总体规划为契机,以构建产业体系和城市功能在空间上和谐发展为导向,以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为根本出发点,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以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深入把握产业发展规律和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创新能力,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扩大开放程度,推进区域合作,营造发展环境,提升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实现首都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十一五”时期,北京产业结构调整和空间布局优化的原则是:

“自主创新、循环集约”。按照建设创新型城市和节约型城市的要求,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中心环节,以创新带动产业结构的全面升级和首都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坚持循环经济和集约发展,以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

“扬长避短、重点突破”。紧紧围绕北京城市功能定位,扬长避短地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将科技、人才、文化、信息、区位、市场、总部等优势资源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发展一批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重点产业集群,培育一批根植北京、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企业。

“并重融合、功能提升”。瞄准产业高端,做强高新技术产业、做大现代服务业,实现两者并重、融合发展。促进产业空间集聚,提升区域服务功能,使北京不仅成为国际高新技术产业、高端制造业转移的承载地,更要积极成为国际现代服务业转移的承载地。

“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加大对南城的政府引导和政策倾斜,推动南城整体开发和产业提升,实现南北协调发展。强化北京在京津冀区域中的定位与分工,以区域合作拓展产业发展腹地。

“深度开放、双向服务”。进一步加强对国内外各种所有制经济开放的深度和广度;促进“双向服务”,一方面提升服务能力,完善服务功能,改善服务环境,更好地为中央和全国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吸纳和争取中央在京资源,为首都产业的发展服务。

“进退有序、引导就业”。积极引进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高端产业,坚决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的产业领域。通过产业的有序调整,引导就业和疏解城市功能。

(二)发展目标。

到“十一五”期末,初步形成与北京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首善之区相适应的产业体系和规模,基本形成与首都城市功能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发展格局,努力把北京建成国际化现代服务业中心和亚太地区科技创新中心。

1.经济总量预期目标。

地区生产总值:预计到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0亿元,年均增长约9%。

2.产业结构预期目标。

第三产业所占比重:预计到2010年,第三产业年均增幅保持在9—10%左右,增加值达到75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72%左右。

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第二产业年均增幅保持在8—9%左右,增加值达到28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为27%左右。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第一产业增加值总量基本保持不变,稳定在100亿元左右。

3.空间集聚预期目标。

中心城区(包括核心区和拓展区)服务业集中度:预计到2010年,中心城区服务业增加值占全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稳定在80%左右。

开发区工业集中度:预计到2010年,科技园区和工业开发区实现的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超过60%。

4.科技创新预期目标。

企业R&D投入:预计到2010年,企业R&D经费支出将达到企业主营收入的3%,企业R&D经费支出将占到北京R&D支出的50%左右。

发明专利数量:预计到2010年,每万人专利申请数达到18件。

中关村科技园区:预计到2010年,实现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0%。

5.社会责任预期目标。

劳动就业指标

全市增加就业岗位110万个。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5%以内。

安全生产指标

生产安全死亡率控制在0.38人/万人以下。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以“十五”期末为基准)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水耗下降20%。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20%。

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6%。

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十一五”时期,北京产业发展思路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为目标,按照“高端带动、自主创新、重点突破、循环集约、进退有序”的原则,构建“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以都市型工业和现代农业为重要补充”的与北京城市功能相吻合的产业格局,稳定提升具有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大力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潜力产业,促进产业发展高端化、轻型化,努力实现产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城市综合服务能力双突破。

(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北京提高做好“四个服务”能力的具体体现,是缓解资源约束、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是迎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城市综合辐射力的重要途径,是吸纳就业、构筑宜居城市的重要基础。“十一五”时期,将稳定提升具有区域优势的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和商贸等支柱产业,积极培育发展空间较大的旅游会展、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等潜力产业。

1.稳定提升金融、文化创意、房地产和商贸等支柱产业。

(1)以资源集聚和金融创新为重点,发展壮大金融业。基本建成“开放、创新、完善、协调”,与国民经济发展相互促进、共生共荣的现代金融体系。

——优化金融生态环境。强化政府金融服务意识,成立专业的金融发展促进机构,贯彻落实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着力引入金融机构。吸引国内外银行、保险、证券、信托、基金等各类金融机构落户北京;大力发展北京有市场和资源优势的专业化金融服务机构。

——加快金融服务创新。重点开发面向中关村科技园区高成长企业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奥运工程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融资服务、面向城市中高收入阶层的投资服务等金融创新服务品种。实施“金卡工程”,统一标准、互联互通。

——推进三大功能区建设。把金融街建成全国金融管理中心、把CBD建成国际金融资源集聚区、把中关村高新技术产业金融区建成高技术产业与金融业的结合区。

(2)以体制改革和落实政策为突破口,加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把北京建成文艺演出、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影视节目制作和交易、动漫和互联网游戏、文化会展和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

——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的步伐,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改革和产业结构多元化。

——落实相关政策。按照《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制定鼓励文化产业发展政策。打破行政壁垒和条块分割,放宽市场准入,鼓励民间资本投资文化产业,大力支持民营文化产业发展。

——积极培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文艺演出业、图书出版业、报刊业、广播影视业、音像营销业、广告业、动漫业、网络传媒业、网络游戏业等产业;加快发展研发设计、建筑设计、咨询策划、时尚消费等行业。

——打造文化创意产业知名品牌。提升北京戏剧、交响乐、舞蹈等演出季、北京国际音乐节、北京青年音乐会、大学生电影节等标志性品牌文化创意活动的国际化水平。重点培育歌华有线、北青传媒、北京日报、北京发行集团等一批知名文化创意产业集团。

——加快建设一批重大设施。重点加强中央电视台、国家大剧院、国家科技馆、国家图书馆二期、首都图书馆二期、北京电视台和北京影视城等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

(3)以落实城市总体规划为落脚点,优化发展房地产业。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总量基本平衡、结构基本合理、增长基本稳定,初步建成完善的住房保障体系。

——改善住房供应结构。提高普通商品房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比例,通过严格手续审批和提高相关税费等措施,控制低密度高档商品房建设。

——培育住房二级市场。在完善一级市场的同时,推动二手房市场的发育,规范租赁市场,鼓励梯级消费。

——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发展和规范经济适用房、安置用房、住房合作社、廉租房等保障性住房,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求。

——优化房地产开发布局。原则上二环路以内,不再新批成片普通商品住宅项目;三环路以内,从严控制大型商业设施建设;加大南城及重点新城房地产开发力度,强化人口疏散功能。

(4)以提升生活品质和引导相关产业发展为出发点,调整发展商贸服务业。建设功能完备、特色鲜明,符合世界城市、宜居城市发展要求的现代都市商业体系,基本达到国际大都市现代化商业发展水平。

——改进提升传统商业区。重点提升王府井、西单和前门商业(街)区商业服务功能,发展集现代商贸和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商贸文化旅游产业。

——适度建设大型综合性商业区。依托三环以外交通枢纽、边缘集团和新城发展,建成若干大型综合性商业区,吸引国内外一流的商贸服务企业落户北京,培育一批能辐射全国的大型商贸集团,建设若干反映北京传统特色、民俗风情和现代文化品味的特色商业街。

——积极发展新兴商贸业态。积极推动连锁店、旗舰店等现代商贸业态的发展;支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培育电子购物等新型业态。

——加快发展社区商业。优化升级现有的社区商业,整合商业资源,加快社区新业态、业种店铺建设,扩大商业设施总规模,完善服务功能。

2.加快发展旅游会展、现代物流和商务服务等潜力产业。

(1)以举办奥运会为契机,提升发展旅游会展业。把北京建设成国内外旅游首选之地、世界一流的旅游城市和国际会展之都,塑造国际一流的旅游会展城市品牌。

——进一步提升北京旅游品牌。树立北京历史名城和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和谐统一的城市形象,在巩固传统文化观光旅游的基础上,重点开发现代娱乐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体育休闲旅游、科技工业旅游等高端旅游产品。

——大力推进奥运旅游产品开发。利用奥运会期间的体育、文化、商务等各项活动以及奥运会后的体育及相关设施,开发商务会展、文化艺术、体育等奥运系列旅游产品。

——完善旅游要素,提升旅游业整体质量。优化完善旅游交通、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设施,加强旅游服务系统、旅游标识、旅游卫生和环境设施,旅游危机管理和应急系统的建设,强化城市旅游功能。

——打造国际会展品牌。利用北京现代化的会展设施,依托国家级行业协会,积极争取国际会展举办权,打造科技、汽车、文化、服装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品牌。

——加快大型旅游、会展设施建设。重点引进高科技含量的大型主题公园,加速国家会议中心、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建设,充分利用奥运会的体育会展设施,举办经常性国际重大专项体育赛事、文艺演出和商务会展。

——进一步规范与引导旅游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旅游业管理水平,建立高效的旅游业促进机制,推动旅游业加速发展。

(2)以建成现代化物流体系为切入点,加快发展物流业。基本建成体系完整、结构合理,满足首都产业发展、生活消费需求并辐射国内外的现代物流体系。

——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全面构造以北京空港为主导、以马驹桥陆路口岸为重点,以丰台铁路货运口岸为配套的现代口岸体系。规划建设空港、马驹桥、平谷三个公共型保税物流中心,形成空港、口岸、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的良性互动。

——构建市域物流体系。集中建设沿六环路分布的空港、马驹桥、良乡、大兴、京北等五个大型物流基地,沿五环路分布的综合或专业物流区,沿四环路分布的多个物流配送中心等三个层次构成的物流体系。

——加速发展城市物流配送业务。重点加强集采购、储运、加工、配送及信息沟通为一体的具有综合服务功能的配送中心建设,推动社会化、专业化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的发展。

——大力发展生产型物流。鼓励生产型企业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实现物流采购、生产组织、产品销售及再生物品回收的一体化运作。

——积极引进和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利用北京区位优势和空港口岸,抓住物流业对外开放的机遇,吸引一批拥有全球经营网络和供应链的国际知名航运公司、船运公司、跨国采购中心、第三方物流企业聚集北京;积极培育一批知名度高、核心竞争力强的大型物流企业集团。

(3)以市场化、专业化为导向,着力发展商务服务业。建设产业层次高、辐射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商务服务体系,把北京建成为全国乃至亚太地区重要商务服务中心。

——改善商务发展环境。依托中央商务区(CBD),改造提升国际商务环境,发展高端商务服务。

——进一步开放服务领域。吸引国内外著名机构和资源集聚北京,提高北京商务服务业的国际竞争力。

——打造龙头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商务服务企业集团,提高商务辐射力。

——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化商务服务业。促进咨询服务、法律服务、企业管理服务、会议及展览服务等各类商务服务业态的发展。

(二)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以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整体产业竞争力为核心,以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创新模式为支撑,以高技术服务和高新技术制造业相互融合相互支撑为取向,以国际产业转移和信息化快速发展为契机,重点发展以软件产业、信息服务业、研发产业为主的高技术服务业,和以电子信息制造业、生物产业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1.发展以软件、信息服务、研发为主的高新技术服务业。

(1)以软件产业基地为重点,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将北京市建设成为全国的“软件之都”、亚太地区软件研发与服务中心之一。

——完善软件发展环境。实施针对软件产业的普惠政策,加大软件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继续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国产软件的发展。

——加大软件外包出口。依托国家软件出口基地,加快软件产业国际化的步伐,推进本地资源与国际品牌资源的同化;加大对跨国公司以及日本、韩国、美国、欧洲等软件外包市场的开拓力度。

——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加大国际合作,促进塔塔集团等世界知名软件龙头企业尽快落户北京。

——重点突破关键技术。加大对嵌入式软件、中间件、信息安全和数字内容等领域关键技术的关注和支持。

——加快软件产业基地建设。以中关村软件园为核心,积极推进中关村软件园二期的建设,整合上地信息产业基地、用友软件园等资源,打造软件产业基地,为北京市软件产业的专业化集聚提供新空间。

(2)以实施信息化和信息技术升级换代为契机,大力发展信息服务业。把北京建设成为全国信息服务中心,国际化信息服务集团的主要聚集地和亚太地区最重要的电信枢纽之一。

——推广实施三项关键性技术。以国家实施第三代移动通信、数字电视、下一代互联网标准为契机,重点抓好一批关键技术的产业化,力争在北京率先示范,推动电信、数字电视、互联网的发展。

——加快信息化建设。大力发展以城市信息化、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为重点,带动软件、系统集成、呼叫中心等产业的发展。

——加速闪联标准实施。发展基于3C融合的信息增值服务。

——发展网络服务业。大力发展互联网信息、网络出版、网络教育培训、网络文化、娱乐休闲等网络服务业。

——制定鼓励政策。营造有利于各大运营商在北京发展的环境,吸引国际化信息服务集团投资北京。

(3)研发产业。大力推进企业自主创新和研发产业国际化,以改善公共技术支撑和服务支撑为重点,建立若干具有国际一流研发环境的专业性研发基地,吸引跨国公司和国内大型企业设立研发中心和决策运营中心,鼓励测试、咨询等科技中介服务发展。

2.发展以移动通信、计算机及网络、集成电路、光电显示、生物为主的高新技术制造业。

(1)以新一代技术标准产业化为契机,积极发展移动通信业。使北京市产业技术实力和产业规模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鼓励关键技术标准研发与产业化。支持TD—SCDMA、SCDMA等技术标准研发和自有核心技术的产业化项目,促进移动通信产业升级。

——创新发展模式。营造移动通信企业之间公平的竞争环境,积极开发新的移动通信增值服务,促进商业模式创新。

——促进产业集聚。引导移动通信整机企业、设计企业及相关零部件企业的集聚,加大北京移动通信产业基地建设。

(2)以龙头企业为抓手,加快发展计算机及网络产业。巩固北京市在全国的领先地位。

——继续支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大型计算机企业跨国并购重组,坚持“两头在内、中间在外”的发展模式,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和标准的研发和产业化。加快基于闪联标准的3C产品的产业化步伐,积极支持高性能计算机的研发及产业化,提升计算机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水平。

——打造基于IPv6的下一代互联网产业链。强化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联盟,搭建应用示范平台,推动包括网络设备、终端产品以及应用服务等在内的产业链的形成。

——加强专业化产业园区建设。以上地信息产业基地为依托,通过整合优势资源,优化空间布局、汇聚品牌企业、提升园区品质,建设国家计算机及网络产品产业园。

(3)集成电路。以设计为龙头、以制造为依托,带动集成电路产业资源集聚,完善半导体材料、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封装和检测共同发展的产业链,加强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园建设。

(4)光电显示。围绕龙头企业促进光电显示产业链的形成,支持龙头企业进行开放式技术创新,鼓励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科研机构共同创新和技术研发,加快光电显示产业基地建设。

(5)生物产业。推动生物产业跨越式发展,加强基因工程、生物芯片、动物疫苗等生物工程技术和新产品研究;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农业、生物环保等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

(三)适度发展现代制造业和建筑业。

加快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名牌产品、龙头企业和支柱产业群的培育,形成“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群”相互衔接的产业格局;充分发挥产业的聚集效应和区域比较优势,加快提升全市工业经济总量,提高工业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稳定提升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石化新材料四大支柱产业,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和再生材料等潜力产业,拓展优化建筑业。

1.稳定提升汽车、装备制造、都市工业和石化新材料等支柱产业。

(1)以理顺体制、整合资源为突破口,做大汽车产业。力争到2010年,实现汽车产销130万辆,确保国内第四位、争取第三位,培育一批具有知识产权的民族汽车产业品牌,成为国内重要的汽车基地之一。

——理顺体制、整合资源。加快研究北京汽车工业重组方案,形成股权多元化、运营市场化、公司治理结构规范化的新型汽车工业投资主体。整合优化汽车产业资源,建立集研发、设计、产供销于一体的大型汽车产业集团。

——依托伙伴、夯实基础。与“戴克”和“现代”两大集团建立更紧密的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注重引进适合中国消费市场、节能、环保、小排量的经济车型,加速先进、关键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提高汽车产业整体竞争力。重点推进北京奔驰汽车项目、吉普搬迁项目、北京现代第二工厂项目的建设。

——注重创新、培育品牌。支持企业建立技术研发中心,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品牌。

——借船出海、扩大出口。着眼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在提高产品品质、完善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借助“戴克”和“现代”的国际销售网络,扩大出口。

——整车带动、完善配套。通过整合北京市整车企业资源,引进外部零部件企业资源,着重发展汽车电子、发动机等核心高端产品,带动汽车零部件本地化,完善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体系,逐步融入国际零部件采购体系。

(2)以先进自动化技术研发应用为重点,提升装备制造业。形成以中高端技术产品为主体的产品结构和产业格局,成为国家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研发和生产基地。

——打造输变电产业链。依托重点企业,建立产业联盟,打造电站锅炉、发电机、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等产业链,提升输变电成套设备的配套能力。

——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加快北重阿尔斯通、龙基电力生产600MW超临界锅炉和超超临界发电机组、ABB亦庄新厂等项目建设。

——加强系统技术集成。以技术创新为手段,促进工程机械控制操作系统、基于现场总线技术的全开放分散控制系统(DCS)、600MW以上火电机组控制系统、百万千瓦级核电站安全相关级数字化控制系统等系统的开发与集成。

——积极促进传统设备高新技术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优先发展数控机床、印刷机械设备,大力发展集成电路设备、显示产业设备等电子信息产业专用设备。

(3)以培育知名品牌为导向,发展都市工业。按照“服务都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增加就业”的原则,促进以食品饮料、服装纺织、印刷包装为主的都市型工业的发展。

——积极拓展新产品,促进食品饮料产业发展。发展功能性饮料、功能性保健食品等新型产品,满足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

——大力推进品牌战略,创建“时尚之都”。通过构建服装设计研发平台、培育知名品牌、建设北京时装会展中心等措施,树立北京全国“时尚之都”的城市形象。

——重点发展高端产品,建设印刷包装产业基地。积极发展特种商务印刷、柔印塑料软包装等新型印刷包装产品,使北京成为全国重要的中高档印刷、包装产业基地。

(4)以加快建设产业基地为抓手,扩充石化新材料产业。基本建成以高端产品为主、特色鲜明的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精细化工产业基地。

——推进产业基地建设。以燕山石化为依托,打造特色鲜明的石油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现代化精细化工产业基地,积极推动新型建材产业基地建设。

——延伸石化产业链条。从上游向下游,从低端到高端,促进产业链条延伸,发展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附加值高的化工新型材料。

——发展新型建材。以新型建材产业基地为支撑。发展化学建材及新型墙体、保温、吸声材料等建材产品。

——加速重大项目建设。积极推进燕化1000万吨炼油改造和第三轮乙烯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建设。

2.加快发展生物医药、新能源及再生材料等潜力产业。

(1)以促进原创技术产业化为切入点,大力推动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初步建立化学药、中药、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四大领域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建成全国一流的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基地。

——以技术研发提升化学药产业。加强对原创、仿创药物的研发、对传统药物的剂型改造和二次开发提升。

——以标准和评价体系建设促进中药现代化。逐步建立中药技术标准研究、有效成分的鉴定和评价体系,推进中药现代化。

——以前沿技术研究带动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开展哺乳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疫苗、基因工程、蛋白质工程、生物芯片等技术的研究,加快实现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工程药物产业化。

——以数字医疗影像装备为突破口促进医疗器械产业发展。重点支持开发数字医疗诊断与治疗设备,不断提高产品竞争力。

(2)以推广示范、培育市场为手段,积极培育新能源和再生材料产业。

——支持新能源设备产业发展。重点支持以太阳能设备、氢能设备、地热能设备、新型贮能设备为主体的新能源设备产业,抓住产业高端。

——促进新能源产品的开发利用。积极发展风能、地热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的替代能源,优化能源结构。

——积极培育新能源产品市场。以政府采购为手段,通过重大示范工程,加强新能源产品的推广应用,培育新能源产品市场。

——大力推动节能服务业发展。着力促进节能产业,特别是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服务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七类再生材料领域。围绕纸、建筑材料、塑料、金属、电池材料、玻璃和橡胶七个再生材料重点领域,积极探索再生材料产业发展模式,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3.拓展优化建筑业。

以工程总承包和高端环节为重点,拓展优化建筑业。进一步提高产业集中度,优化产业组织结构,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巩固国内行业领先地位,提高国内市场占有率的基础上,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增强国际服务输出能力。

——发挥企业优势,拓展工程总承包。发挥在京企业优势,拓展工程总承包,提升工程管理水平;以工艺为主导的专业工程、大型公共建筑和基础设施等建设项目,要大力推行工程总承包建设方式。

——抓住高端环节,创建知名品牌。以市场为导向,结合自身优势,促进建筑业企业加快经营结构调整;抓住建筑业高端环节,积极发展工程监理、工程咨询、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和计量检测等专业化技术服务业,支持有能力的企业拓宽服务领域,组织跨国服务输出,打造建筑业知名品牌。

——促进资源整合,打造建筑业产业链。利用北京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的有利时机整合资源,打造一条龙产业链,促进企业进行业务结构调整,提升设计能力与资质水平,提升企业经营层次。

——加强政策引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建筑。加强引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建筑,降低房地产建筑能耗、物耗,鼓励和支持使用环保型、节约型新材料。

(四)优化发展现代农业。

坚持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方向,以功能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为重点,优化农业的综合生产功能、拓展社会服务功能和巩固生态功能,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促进农业规模化、现代化、市场化经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产业体系。实施区域农业一体化战略,发挥首都农业技术和市场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打造大区域现代农业产业链。

进一步优化现代都市农业的生产功能。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依靠科技优势,保持生态和品质安全,按照节约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要求,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向多功能和多链条方向延伸。着力提高无公害、绿色和有机产品的比重,提高产品的科技附加值、文化附加值、加工附加值和绿色附加值,逐步形成多元化、协调、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和多样化、个性化、优质、安全的产品结构。重点发展适合首都资源特点与比较优势的籽种农业、加工农业和休闲观光农业。

大力拓展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社会功能。适应城市对农业的观赏、休闲、文化、景观等需求迅速扩大的强劲势头,适应农民从延伸产业链条、改善接待服务、扩大农村市场中增收致富的要求,大力拓展农业为城市社会生活服务的功能。

继续巩固都市型现代农业的生态功能。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水利、土壤、道路、环保等建设,发挥农业的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功能,提高农业生产的自净能力,发展生态农业。

(五)坚决退出劣势产业。

最大限度发挥政策“高地效应”,旗帜鲜明地退出不符合首都发展定位的产业,下大力气退出现有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低附加值以及破坏人文生态环境的行业,严格控制并逐步淘汰资源开采型产业,限制并淘汰落后工艺与装备;制定禁止发展的产业与技术目录,严格控制劣势产业增量;制定资源开采地区产业转型援助政策,积极发展替代产业和后续产业。

置换劣势产业存量,用于优势产业发展。探索制定鼓励退出产业实行有序收缩和资本存量向高增长产业部门有效转移的政策措施,活化宝贵的土地、资金等资源。

下大力气退出劣势产业存量。利用经济、行政和技术等手段,逐步关闭或升级位于城市中心区的各类初级商品集散与交易市场;积极探索制定促进措施,推动部分高耗能行业有序退出;积极推进首钢结构调整和东南部化工区的搬迁工作。

严格控制低端产业增量。制定禁止发展的产业与技术目录,做到令行禁止;制定限制发展的产业和技术目录,完善相关能耗、污染标准;实行严格的产业进入制度,城市核心区(二环以内)禁止新开办摊位式小商品市场和各类批发市场,提高一般加工产业的进入门槛。

通过技术改造实现部分产业升级。对于电力、热力、公交等城市功能必需的产业,通过政府专项资金补贴等方式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减少其资源消耗及对首都生态环境的影响;大力推广节能降耗高新技术和适用技术,提高竞争性行业的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以符合首都功能定位。

四、优化产业空间布局

“十一五”时期,优化产业空间布局的主要思路是:以“梯度分布、专业集聚、功能耦合、内联外引、南北均衡、东进西优”为原则,根据“优化疏解首都功能核心区,完善提升城市功能拓展区,重点建设城市发展新区,适度开发生态涵养发展区”的要求,倾全市之力,集聚国内外资源,打造中关村科技园区、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奥运体育文化旅游功能区、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亦庄高新技术制造业功能区、临空经济功能区等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成为体现首都势能优势,最具经济活力、市场竞争力、产业辐射力的战略增长极;同时形成若干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专业集聚区。

(一)全力打造六大高端功能区。

1.中关村科技园区。

充分利用中科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的科技教育资源优势,加快中关村核心区及各专业园建设,以世界研发基地、国家科技策源地和区域创新中心为导向,重点发展研发孵化、信息咨询、科技金融、教育培训等产业,把中关村建设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强大引擎,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

2.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

依托中央商务区(CBD)和燕莎国际商圈,实现功能与空间拓展,大力发展商务、金融、文化传媒、会展等产业,以吸引跨国公司总部和地区总部为重点,以高端商务服务业为龙头,建设首都国际金融功能区和现代服务业聚集地。以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为依托,建设影视制作、文化传媒聚集的文化创意中心,培育发展新媒体产业,形成商务服务发达、功能齐备的国际化现代商务中心功能区。

3.奥运体育文化旅游功能区。

依托奥林匹克公园、奥运会主场馆、北京国际会议中心、国家会议中心和国家科技馆等设施,通过承接国际重要会议、展览和科技活动,承接大型文艺演出和体育比赛,重点发展体育文化、旅游会展产业,把该地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体育中心、文艺演出中心、会展中心、奥运标志旅游地。

4.金融街金融产业功能区。

以中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全面开放为契机,加强金融配套设施建设,利用北京市鼓励金融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依托金融街,大力发展北京金融产业,积极吸引国内外证券、银行、基金、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和中介机构落户金融街,推动金融产业优势资源的集聚,积极探索发展金融要素市场,完善金融产业链条,打造“资讯发达、环境优美、设施完善、交易活跃”的国际化金融功能区,使金融街成为国家的金融决策监管中心、金融资产管理中心和信息汇聚中心。

5.亦庄高新技术制造业功能区。

以京津塘高速公路和京津城际快速铁路为纽带,以高端产业和总部经济为依托,充分发挥政策区位和产业优势,加快星网工业园、光电显示园、集成电路产业园、汽车产业园、东部新区及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以出口为导向,定位国际高端市场,重点建设外向型出口加工区;重点发展通讯、显示、微电子、汽车、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制造业,促进金融、信息、商务服务、物流等配套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促进三者融合发展,构筑东南部产业发展带,培育新的增长极;呼应天津滨海新区开发,推进京津塘产业带加速形成,增强区域参与全球市场竞争的能力,建设成最具经济活力和竞争优势的国际一流产业基地。

6.临空经济功能区。

以首都国际机场扩建为契机,依托北京空港保税物流中心(B型)、北京天竺空港出口加工区、空港工业开发区、林河工业开发区、汽车产业基地、北京国际会展中心和空港物流基地等,重点发展物流业、会展业、电子信息产业、汽车产业和相配套的商贸、餐饮、娱乐等生活型服务业。充分发挥临空经济优势,积极推进国门商务区规划建设,吸引国内外航空企业总部、物流企业总部、航空保险机构和国际会展机构入驻,发挥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带动效应,打造国际知名的临空经济功能区。

(二)重点建设特色专业集聚区。

1.王府井西单商贸集聚区。

依托王府井、西单各具特色的商贸环境,发挥王府井大街著名企业的品牌效应,发展现代商贸服务业和高端商务服务,努力将王府井大街建成全球最具特色的商业街区之一,扩大国际影响;提高西单服务业的增值能力,提升业态结构和层次,发展综合商贸服务和专业特色商务,发展国际知名品牌旗舰店,打造国内知名的商业服务中心区。形成现代商贸和传统商贸有机结合、功能互补的商贸文化旅游集聚区。

2.宣南民俗文化旅游集聚区。

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和旧城保护性开发为契机,以琉璃厂、大栅栏、天桥地区等传统特色街区为依托,发展具有北京风情的民俗旅游和民俗文化,促进书画、古玩和传统手工艺品交易市场的发展,形成文化休闲娱乐集聚区。

3.龙潭湖体育产业集聚区。

以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为契机,依托龙潭湖地区丰富的体育资源和国家体育彩票中心,以龙潭湖体育产业园为依托,打造体育产业总部基地,促进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销售、体育健身休闲娱乐、体育信息发布、体育交流训练、体育经纪、体育人才培训等市场的发展,形成体育商务交流中心和体育休闲娱乐中心。

4.皇城旅游休闲集聚区。

依托故宫、天坛等世界文化遗产资源,构建环故宫及周边地区传统文化旅游休闲板块,积极开展皇城历史文化旅游;借助白塔寺、历代帝王庙和什刹海古迹风貌旅游区,以及国子监、孔庙、雍和宫、钟鼓楼等历史文物古迹,开发“胡同游”、“民族风情游”、“修学游”、“宗教旅游”等特色旅游,形成充分展现东方文化和古都魅力的历史文化旅游休闲集聚区。

5.电子城信息通信产业集聚区。

以电子城科技园为依托,进一步深化老工业基地改造,加速西区建设,做好新增空间规划开发,以实现信息通信企业总部、研发中心、营销与采购机构的大规模集聚和高效运营为核心,重点发展以信息通信为主的高端制造和服务业,打造国内领先的自主创新及产业化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和国际电子总部基地。

6.丰台总部经济集聚区。

以丰台科技园区为依托,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配套服务环境,与中央商务区相呼应,大力引进国内大企业集团总部、办事机构以及大公司的销售中心、采购中心、投资中心、结算中心等,打造以总部经济为主体、以高端服务业、商贸业、物流业为重要补充的国内一流的总部经济集聚区。

7.八大处文化休闲集聚区。

借助首钢冶炼部分搬迁的契机,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重点建设主题娱乐区、创意高新区和休闲度假区,着力发展休闲娱乐服务业、商务会展服务业和创意科技服务业等产业,全面提升休闲娱乐和商务服务功能,增强辐射带动作用,使之成为西部发展带和长安街延长线西端重要的休闲娱乐商务综合服务中心集聚区。

8.运河综合服务集聚区。

利用通州新城的区位和交通优势,以运河为轴心,依托运河沿岸文化产业集群中心、科技创新转化聚集地、商务商贸文化中心、新型产业示范园、新北京东站、大型主题公园等的建设,重点发展商贸、房地产、物流、旅游、会展、文化等产业,建设成为综合服务功能完备、环境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综合服务中心。

9.沙河科技教育集聚区。

以中关村科技园昌平园、生命科学园和沙河高教园区为依托,加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汽车、生物医药科技研发、教育培训等产业,建设成为中关村科技园区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10.大兴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

以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大兴工业开发区、新媒体产业基地、物流产业基地等为依托,加快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支撑体系建设,发展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物流产业,培育文化创意产业,形成重要的医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基地。

11.房山新材料产业集聚区。

发挥房山交通便利、工业基础雄厚的优势,加快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物流产业基地建设,重点发展石化新材料、物流等产业,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石化新材料产业基地和现代物流中心。

(三)适度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带。

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重点发展生态农业、都市型工业、旅游休闲产业。该区域在注重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依托京承高速二期工程、京平高速和六环路西段的建设,重点打造三个产业发展带:生态农业发展带、生态型工业发展带和旅游休闲发展带。

1.生态农业发展带。

依托延庆盆地、平谷平原与丘陵地带、怀柔西北山区以及密云水库等地区,以构筑高标准绿色生态体系为核心,以北部山区特色林果产业、有机蔬菜产业基地建设为主线,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建设具有观光、休闲、农产品加工和科学研究等功能的现代生态型农业发展带。

2.生态型工业发展带。

以区域内工业开发区为依托,加快发展食品加工、软饮料制造等与区内商业、物流关联性强的产业,积极培育服装加工、家具设计与加工、特色包装印刷制品等产业,逐步形成特色明显的生态型工业发展带;着力建设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基地和农民就业产业基地,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3.旅游休闲发展带。

以北京段长城旅游区、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云蒙山风景旅游度假区等为依托,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优势、气候优势和乡村文化优势,加强旅游和资源保护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打造西北部历史古迹观光旅游区、西南部自然文化旅游区、东北部生态旅游度假区,形成现代休闲旅游发展带。

五、政策与保障措施

“十一五”时期,要进一步研究向市场经济转型时期引导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探索公共财政体制下促进产业发展的新机制,采用符合WTO规则的支持企业发展的新手段,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和优质的发展环境促进产业高端化、集约化、轻型化。

(一)完善产业政策体系,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1.加大产业政策导向,实施“一松一紧”、“六个结合”。

对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政府要创造“宽松”的准入与发展环境;对不符合首都经济发展方向的产业,实行“紧缩”的政策。

——强化产业准入制度,实行“升、降”结合。提高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的准入要求,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集约利用;降低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市场准入条件,加快取消阻碍多种所有制在服务业中共同发展的各种限制。

——明晰产业发展目录,实行“鼓励、限制”相结合。按照北京市的产业发展方向,提出鼓励、限制、退出的产业类别,明确制定北京限制、禁止、退出的产业目录。

——建立用能节水评估体系,实行“存量、增量”相结合。对产业增量提高进入门槛,对存量通过标准和技术改造进行优化提升。开展合理用能评估、节约用水评估,最大限度地节约利用资源。

——建立差异化资源价格体系,实行“进、退”结合。通过差异化资源价格体系引导鼓励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的产业,退出“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的产业。

——实施污染扰民企业搬迁政策,实行“升级、淘汰”相结合。促进污染严重的产业调整搬迁,优化疏解城市功能。

——贯彻循环经济纲要,实行“点、面”结合。以开发区、产业基地作为实施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以“点”带“面”,探索实现区域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途径。

2.加强产业政策聚焦,促进重点产业发展。

(1)以落实国家中长期科技规划、实施自主创新发展战略为契机,落实国家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决定,实施“五个一批”工程,进一步提高北京市研发势能,增加发展后劲,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

——实施“五个一批”工程:吸引一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在中关村实施;集聚一批改革政策在中关村先试先行;争取一批地方重点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规划的重点支持项目;促成一批国家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在中关村建设;推荐一批专业园作为国家级产业示范园。

——设立专项资金,争取国家自主创新资金相配套,打造产业技术平台,强化创新能力建设,扶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关键技术的产业化。

(2)进一步增加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来源中政府投入比重,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自主创新体系。

通过支持龙头企业的技术开发机构,鼓励企业有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通过支持以企业为龙头的产学研新型合作,来促进创新资源向企业的聚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支持重大装备的消化吸收,提升企业再创新和集成创新的能力;通过支持通用技术和涉及提高行业技术标准的开发活动,促进行业技术水平的整体提升;通过支持行业创新联盟、工程中心、科技服务机构等来促进技术创新系统的基础平台和服务体系建设。

(3)加强政策聚焦,加快制定现代服务业产业发展促进政策。

——研究制定《北京市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意见》。

——落实《国务院关于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若干决定》,尽快出台北京市非公有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实施意见。

——落实国家九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出台北京市促进物流产业的实施意见。

(4)积极促进非公经济发展,营造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环境。

——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出台北京市支持引导非公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全面介入北京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引导外资、民营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改组、改造。

——落实国务院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相关政策,加大中小企业创业支持力度,进一步推动中小企业融资和信用担保制度建设,打造优质创业发展环境。

(5)探索建立新兴业态的统计体系,跟踪新兴业态发展。

——推进统计管理体制改革,统一产业业态划分口径,科学设置重点功能区统计指标体系,更好地满足产业发展分析、指导和推进等工作的需要。

(二)建立布局引导与约束机制,促进产业空间集聚。

1.强化规划引导,建立产业布局引导机制。

——突出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的产业定位,促进工业项目向工业园区集中,实现特色产业集聚;依据园区发展程度,适时扩大园区规模。

——优先保证入园重大项目土地供应,通过重大项目布局引导相关产业向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集聚;探索工业园区的土地一级开发模式,降低开发成本。

——建立统筹全市经济开发区招商引资协作信息的共享平台,合理疏导匹配与之适应的产业布局,以期形成有序的传导转移机制,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建立城、近、远郊的产业梯度转移调控机制,实现区域间经济的协同发展,达到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

——综合运用规划、土地、投资、信贷等手段,引导产业空间聚集。

2.加强引导工业项目在开发区发展。

——强化产业空间规划约束,确定限建区域,对不符合条件的产业项目不予土地供应。

——对于增量,严格工业项目审批手续,原则上新上工业项目进入开发区(有利于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安置城区搬迁企业富余职工的都市型工业项目,可不受此限制)。

——对于存量,逐步探索开发区外工业项目进行社会效益审核(市政府协调、多部门联合),加强能耗、水耗、环保指标考评,不能达标者或限期整改,或予以一定的资金引导向开发区转移。

——进一步清理五环以内或开发区外的工业项目,引导项目向开发区集中发展。

3.探索服务业空间集聚新模式。

——依托重大基础设施和标志性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设,引导服务业集聚发展。

——在新城建设规划中探索以开发区为模式发展服务业集聚区,以地产商入驻促进服务业集聚。

——发挥三级政府合力,吸引一批中央项目向功能区倾斜,安排一批市政府重大项目向功能区集中,支持一批区级项目向功能区发展。

(三)探索新型财政支持模式,引导城市功能与产业协调发展。

1.建立促进城市功能和产业协调发展的新型财税体制。

——依据区县功能定位要求,探索市区两级财政适度灵活的新型财税机制。

——探索公共财政体制下促进产业发展的政策框架,整合产业发展基金,适度向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集中,支持研发投入,政府采购原创产品,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资助企业采购第三方服务。

——研究并制定鼓励区域发展高端、高效、高辐射力产业的相关政策(财税、投资、土地、绩效考评)。

——研究并制定生态涵养地带发展生态经济的专项政策(人口外迁、转移支付等)。

——根据产业融合的具体要求,加强部门间、政策间的衔接配合,提高综合效力。

2.进一步发挥政府产业发展资金的作用,实行“三个倾斜”。

——向提升和优化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基础设施倾斜,适应园区由于总量扩张和资源升级带来的新需求。

——向充实和完善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服务支撑体系和综合服务功能倾斜,引导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的建立、资源共享和园区功能完善。

——向培育和实现重点功能区和专业集聚区内重大项目产业链倾斜,增强重大项目专业配套的定向吸引力。

3.积极探索通过财政手段培育市场、带动产业发展的新途径。

——逐步加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政府采购力度,研究并制定促进公共服务部门和国有企业采购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的专项政策。

——通过税收减免、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等手段,培育节能、节水、环保、再生资源利用产品的消费市场。

(四)实现企业改革和深度开放的新突破,打造优势产业集群。

1.进一步加快国有企业改革。

——坚持“有进有退”原则,建立健全国有资本进退机制、优胜劣汰机制和合理流动机制。

——推动国有资本的“两个集中”,即向涉及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具有社会公益性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大型和特大型国有企业集中,实现国有经济的战略调整。

——在城市基础设施投资建设与公用服务行业,加快市场化改革步伐,提高公用企业的运营水平和竞争能力。

2.打造具有竞争力的企业集团。

——鼓励企业走国际化道路。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实施资产重组,到国内国际市场去运作资产、配置资源。

——培育企业集团。通过外引内联,实现资产的优化组合和投资的多元化,打造一批产权明晰、品牌优势明显、产业链条较长、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企业集团。

3.引进产业带动性大的项目。

——抓住国际产业转移机遇,重点引进产业带动性大的项目和著名跨国公司。

——以形成产业链为主,通过产业配套、研发配套、延伸产业链等措施,提高对国际先进技术和管理的吸收、创新能力,弥补战略空白,迅速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五)实施品牌、人才与知识产权战略,大力发展高端产业。

1.实施品牌战略,培育、积累适应首都功能的国际化品牌势能。

——依托中关村、CBD、奥运村以及世界文化遗产的品牌资源,打造北京国际化城市品牌。

——积极培育、筹划、争取国内外重大体育赛事、重大品牌展会、重大时尚盛会、重大音乐戏剧影视演艺活动,形成系列品牌支撑,凸显国际化大都市魅力。

——拓展总部经济,实现品牌集聚。以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总部机构(特别是投资运营总部)为手段,实现品牌要素集聚,促使北京成为国际品牌运营中心。

——加强城市品牌经营能力建设,提高品牌专业化、市场化运作水平,充分利用北京国家行业协会集中的优势,引领专业化会展发展,营造与培育、发展、引进国际化品牌能力相适应的支撑环境。

2.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产业引导就业机制。

——建立以产业引导、促进就业和人口疏解的新型发展机制。以产业发展实现高端人才的集聚;以产业发展实现劳动就业与社会保障有机结合;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劳动力的专业化和职业化。

——围绕重点产业需求,鼓励企业与大学、院所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

——进一步拓宽北京市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出台吸引紧缺高端人才(特别是国际化人才)专项政策。

——改革现有职业教育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大力培养北京市产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产业工人,加大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3.推进知识产权与技术标准战略。

——围绕北京市支柱产业和重点培育的潜力产业,整合社会资源,组织力量分析、研究知识产权陷阱和技术壁垒,制定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发展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服务业。

——鼓励和支持大型高新技术企业以跨国并购、设立海外研发中心等方式整合国际技术资源,跨越专利封锁和技术壁垒;以资金、人员、政策等方式支持高技术中小企业原创发明申请国际知识产权保护。

——以北京作为国家技术标准试点城市为契机,鼓励企业以核心技术为依托,与标准研究机构、高等院校、跨国公司等合作,积极参与技术标准的研制。

产业布局调整 篇3

关键词:重庆市;桑蚕业;发展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 F326.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16.003

1 重庆市桑蚕业的发展现状

1.1 经营规模小

重庆市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其地形、地貌环境较为独特。其中,山地与丘陵面积居多,年降水量充沛,各地区的平均气温适宜,非常适合桑蚕业的发展。但也正因为这种独特的地形环境,导致栽种桑树与养殖蚕无法在空旷平原内进行,桑蚕养殖地相对地理位置不集中,导致桑蚕业的规模普遍较小。另一方面,重庆农村地区是栽桑养蚕的主要地区,但因为农村的生产力低下,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养殖蚕的种类一般不超过三种,因此普遍产茧量在300吨以下。再有农村地区受到自然气候环境的影响较大,一旦经营大规模的桑蚕生产,相对要承担更高经营的风险,这些综合因素在整体上导致了当前重庆市桑蚕业发展中经营规模较小的现状。

1.2 劳动力缺乏

在当前城市化进程迅速加快的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必然的趋势。就重庆市而言,大约有70%的人口为农村人口,但近些年来,农村精壮劳动力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纷纷走出农村,去城市从事第二产业劳动与第三产业劳动。因此造成当前重庆市的栽桑养蚕区域的从业人员多数为妇女及年老体弱的人群。这些劳动人员的文化程度相对较低,对栽桑养蚕过于依赖自然天气,“靠天吃饭”现象严重。此外对于新型技术能力的接受程度也远远不如青年劳动力,同时技术操作能力与劳动强度、工作负荷能力也相对较弱,整体上影响了重庆市桑蚕业的进一步发展。

2 促进重庆市桑蚕业的发展对策

2.1 高效利用新型科学技术,拓展经营规模

重庆市农村地区的技术生产力落后,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桑蚕产业规模的进一步拓展。因此,要积极的推广优良桑树、蚕的品种。地方政府也要给予相关的政策予以鼓励,并成立技术指导小组,对各地区的桑蚕生产进行专业指导。对于栽桑养蚕及后续的加工生产环节的从业人员,积极地开展相关技术培训,以其能够接受的方式授课,或采取讲座讲解,或采取实地教学等方式,有步骤的对这些人员进行桑蚕理论知识与具体实践技能的培训。提高劳动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桑蚕的产量,促进经济效益提升。

重庆市特殊的地形、地貌环境与劳动力缺失的综合因素使得桑蚕业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程度的限制。而合作社共同经营的方式不仅能够拓展产业规模还有利于帮助蚕农分摊经营风险。具体的操作方式可以采用将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集中起来,建设并形成统一的栽桑、养蚕、生产、加工以及销售的产业链条模式。统一规模化的生产管理,不仅能够加强统一应对自然灾害及因价格曲线波动等市场不平衡的问题,还有利于减少生产、加工、销售等中间环节的运输费用,以及人力、物力、财力等损耗。在当前社会市场竞争极其激烈的情况,桑蚕业的统一生产管理是产业经营走向规模化与集约化的重要步骤。

2.2 调整产业布局

重庆市独特的地理、气候环境使其桑蚕业发展有过极为辉煌的历史,已经形成了桑蚕、茧、丝、绸、印染、服装、销售等门类齐全的产业链条。但是总体来看,其经营规模较小,技术成果转化的实际效果不尽人意,企业竞争力不强,在当今国际竞争力日益加剧的时期,传统的产业发展与经营方式已经不能够完全适应市场变化,因此要及时进行产业布局的调整。要根据重庆市桑蚕业当前的发展状况与自身优势,科学合理的进行定位。积极把握与利用国家的相关政策方向,立足我国蚕业的整体发展策略“东蚕西移”,将重庆市自身的桑蚕发展中心有序的转移到国家重点桑蚕发展领域,即渝东南和渝东北地区。重点发展桑蚕特色产业,并在项目的技术、资金投入、福利政策等方向实施战略倾斜,合理布局各地区的桑蚕区域,促进重庆市桑蚕业发展走向产业化。

3 结语

本文就重庆市的桑蚕业发展现状以及解决对策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着重从重庆市桑蚕业经营规模较小与劳动力缺乏两方面着手,提出了相关的可行的解决策略,即高效利用新型科学技术,拓展经营规模与调整产业布局等方式。桑蚕业作为重庆市的重点特色发展产业,其发展完善关乎着重庆市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需要政府与社会给予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付有昌.重庆蚕桑产业快速发展的对策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

[2]王承相.重庆市云阳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建议[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4.

[3]周承凤,张太云.经济新常态下合川区蚕业发展对策浅析[J].蚕学通讯,2015.

[4]胡万琼.坚持走循环经济之路 促进蚕业可持续发展——重庆市渝北蚕区主体农业经营模式初探[J].蚕学通讯,2007,12(27):4.

[5]傅立新.制约蚕桑生产发展的因素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

产业布局调整 篇4

呼铁局物资产业目前的状况是:物资生产、供应、销售严重脱节, 各自为政。就拿内蒙古呼铁物资有限责任公司 (以下简称物资公司) 来说, 物资公司是局多元管理中心直属公司, 经2009年重组后, 路局将其业务定位为多元系统煤化工物流和成品油经销的专业公司。按照这个定位, 我公司在深化既有保险代理、废钢铁代理销售及建筑材料供销等项目的基础上, 全力推进煤化工物流及成品油经销业务。但物资公司经营体量小, 资金匮乏, 无支柱产业等因素制约, 一直没有发展起来。究其原因, 笔者认为公司缺少物资生产、供应、销售这一系列环节所需软硬件设施, 难以形成完整产业链。

铁路局将物资系统纳入多元系列的决策无疑是正确的, 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 将三个物资段解体后分流到各地区其他多经公司, 致使我局物资系统多年积淀下来的设备设施、场地库房、社会关系、人脉资源、体系结构等一系列宝贵财富消失殆尽, 整个物资系统仅有一个小小的物资公司得以存在, 值得欣慰的是, 我们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经营队伍, 由于没有经营平台, 流动资金短缺, 没有设备设施、场地库房, 尤其没有生产设备, 即联系厂家, 又找项目, 只能作为中间的供应商, 实在非常令人遗憾。

铁路局管内如此庞大的物资市场, 物资公司作为铁路局唯一的从事物资经营的专业化公司, 该市场的占有率几乎为零。没有占领一席之地, 与其物资专业公司的名称极不相称。这既与我们对经营发展方向的定位不清、经营平台未能有效搭建有关, 也与铁路局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分不开。

其次, 新建线路在招标采购中, 很多情况下, 中标单位是承建单位下属的物资公司。这样, 就容易在质量上出现问题, 数量上造成浪费。

另外, 多经系统内的各级公司配备物资部门, 不仅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 而且由于是各公司分散采购, 这样就失去了批量采购的优势, 丧失了我们在采购方面的话语权, 既不利于降低材料购入成本, 也不能更好的保证物资的质量;既不便于物资在多元系统内部互相调剂余缺, 也不便于各公司集中精力做主营, 与当今的市场细化规则相悖;使多元直属的物资公司的专业优势得不到应有的发挥, 造成多元系统整体利益的下降。

二、重新布局的必要性

2010年3月22~23日投资发展中心党政领导带领物资公司及中心有关部门一行5人对济南铁路局物资系统经营发展情况进行调研考察, 走访了济南铁路局物资工业总公司和其直属公司———济南瑞通铁路电务有限责任公司。

该公司拥有2家物资供应段、10家工业生产单位、4家商贸单位和4家其他单位。济南、青岛物资供应段负责全局局管A类物资的衔接配送和B类物资的采购供应配送及全局外购劳保备品采购、供应工作。管理模式:“归口管理, 集中采购, 统一配送, 集中结算”, 通过深度整合, 多元系统形成六大产业集团, 其中, 物资工业总公司是集物资供应、工业生产、商贸物流为一体的集团化企业, 在职职工3163人, 资产总额15.3亿元, 年营业收入46亿元, 实现利润2744万元。物资工业总公司主营业务三大块, 一是以油品、钢材、铁路基建物资为主的大宗商贸业务;近三年年均创收15亿元, 创利2300万元;二是以铁路工电、机车车辆配件、润滑材料、印刷等为主的工业生产销售, 近三年年均创收6亿元, 创利1700万元;三是为运输主业提供物资供应服务。

与此形成对比, 我局的物资产业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 对外形不成竞争优势, 对内形成竞争。竞争的最大消耗是内耗。内部竞争, 应知己知彼, 形成一个拳头, 向外使力, 才能发挥物资供应的优势。

三、调整方案

结合我局实际, 建议强化资源整合, 完善企业价值链和产业链, 培育大宗物资购销产业, 优化多元经营结构, 把物资产供销整合为一个整体, 形成一体化经营。

物资供应销售实现规模经营, 必然要求物流管理系统化, 建立市场信息网络—采购—运输—仓储—配送—生产—销售—售后服务一体化的物流管理系统, 充分挖掘物流市场潜在的巨大利润源。结合当前的实际情况, 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进行调整:

(一) 集聚资源, 在成品油经营上实现批零兼营

应发挥资质优势, 整合相关资源, 实现集约化经营。将油品相关的站点、库罐等生产经营设施进行有效集成, 大力拓展上下游客户, 在储运销一体化经营模式上实现新突破, 实现规模经营效益。先将现有的可利用的加油站、主业闲置油库统一划转, 以完善成品油销售系统, 增加其零售环节。

1.全局多元系统目前有加油站四座, 由于管理分散, 经营规模小, 在批量上没有优势, 普遍经营效益不十分理想。为实现利润最大化, 不断提高经济效益, 形成完整产业链, 建议将四个加油站统一经营。

2.铁路局主业可利用的储油罐等资产目前都处于闲置状况, 为扩大营销能力, 尽可能占领局内外销售市场, 我们应充分利用这些闲置资产, 将它们有效地利用起来, 统一经营。

(二) 发挥优势, 在物资供应上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1.统一供销业务平台, 优化物资供销结构。一是将铁路局物资招标办进行划转, 便于采购和销售的统一经营和管理, 并形成竞争优势。二是将废旧钢轨和局管机客车的报废处置代理工作进行统一, 便于规范管理。

2.将焊轨段协管的多经企业、轨枕厂、采石厂等生产企业进行整合归口, 使生产和销售相统一。

这样就更加专业化使产供销分工, 各负其责。

(三) 生产经营规模化

只有生产经营规模化, 才能实现纵向管理集约化, 使物资流通一体化, 使经营环节的利润不外流;只有生产经营规模化, 才能实现横向经营连锁化, 迅速“克隆”或复制新的企业, 尽快扩大市场, 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因此, 我们必须顺应物资业发展的新趋势, 逐步组建从原料到加工、生产、销售以及相辅的资金运作等融为一体的产业集团, 实现生产经营的规模化和物资实体的集团化。

(四) 企业产品品牌化

现在, 物资企业实体的综合实力比社会许多知名民营企业都不差, 我们拥有许多的优势, 但我们与知名的民营企业相比, 总是觉得缺点什么。其实我们缺的就是品牌, 我局要打造一个在社会上叫得响的品牌。品牌是一种覆盖, 也是一种渗透;既是物质的, 又是精神的。品牌虽是无形资产, 但可为企业创造大量的超额利润, 增加很大的附加值。

当今许多著名企业的品牌价值已远远超过其销售收入, 有的甚至超过有形资产。其中以2007年品牌估价为例, 可口可乐以725亿美元的估价高居首位, 微软和IBM分别是702亿美元和532亿美元名列第二和第三位, 这就是众所周知的品牌效应。无怪乎可口可乐总经理伍德拉夫曾夸口:“即使整个可口可乐公司在一夜化为灰烬, 凭这个牌子, 第二天就会有大量的银行家排队等着贷款给我们, 很快就会再造一个可口可乐公司。”因此作为企业, 市场竞争不仅仅是以质量、服务取胜, 也取决于其品牌能否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对企业或产品的认同。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品牌甚至成为企业克敌制胜的法宝。对于我局物资公司来说, 品牌就是其知名度和美誉度, 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有助于在人们心目中建立长久、稳定且与众不同的良好形象, 让顾客认同其产品和服务。二是容易产生亲切感、信任感, 这主要是由品牌本身所具有的美誉度和知名度所决定的。有关部门曾作过一个问卷调查, 从问卷调查来看, 知道肯德基、麦当劳的人数几乎接近100%。正是由于这种品牌效应, 所以顾客在进行消费选择时, 往往会先选择自己所知的品牌。三是有利于进行连锁经营, 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因此, 我们应注重营造出自己的品牌, 从资金、科技、文化、人力上加大投入, 寻找树立品牌的突破点:一是对生产企业要强化标准性和稳定性, 夯实品牌的基础。二是要在本区域拥有较多的认知群。这方面我们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 我们要很好地利用好这一无形资产。

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篇5

(征求意见稿)

为了进一步巩固提高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果,全面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和四川省教育厅(联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实施意见》精神,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办学效益,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全县农村中小学义务教育阶学校布局调整实施方案。

一、现状分析

我县共有义务教育学校 736 所,其中初中校点68所,小学校点668 所(单设初中12 所,完全小学17 所,九年一贯制学校56 所),共有在校学生114254人,其中初中阶段在校学生37739人,小学阶段在校学生76515人;教职员工5117人,其中:小学2813人,初中2304人;专任教师4655 人,其中初中阶段专任教师 1996人,小学阶段专任教师2659人。全县共有初中小学校园地1231444平方米。其中:小学626816平方米,初中604628平方米,校舍486269平方米,其中:小学校舍232686平方米,初中253583平方米。

“十五”期间,我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普九”巩固提高工作,大力实施学校布局调整,优化配置教育资源。但受丘陵地区自然、经济环境等条件限制,布局调整的目标没有完全达到。特别是近几年,随着我县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广大人民群众希望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迫切愿望及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与滞后的办学条件的矛盾日益显现,突出地表现在:一是戴帽初中和村小布点仍然分散,规模较小,办学效益低下。目前,全县村民小校点1444个,单师班 1444个,而班额在25以下的就占491个,占村民小的34 %,近三年戴帽初中学校三个班不足200人,招生或毕业人数不足50人的就达20 所。这种大摊子,高成本,低效益的办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二是中小学教师队伍量少质弱。急待优化提高,多数农村中小学师资,特别是戴帽初中师资力量薄弱,初中学科严重不配套,代课教师多、学历偏低和老龄化的教师数量大,村小教师老龄化现象更为突出,与新的课程标准,新的课改要求远远不相适应。三是村民小及大多数戴帽初中校办学设备设施落后缺乏,严重影响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科学合理地调整中小学布局,扩大规模办学,充分挖掘、利用现有教育资源潜力,已是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的一项重要任务而势在必行。

二、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遵循党的方针政策,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稳妥、有序地调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布局,促进我县义务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二)基本原则及目标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布局调整,按照“全县统筹规划,乡镇组织实施,分步合理推

进”的要求,遵循“相对集中、方便入学、改善条件、提高效益”的原则,在“十一五”期间着力实现“中心小学扩大规模,初中相对集中”的总体目标。

1.初中布局调整基本原则及目标。坚持相对集中的原则,在“十一五”期间,要对初中三个年级不足200人,每年招生或毕业人数不足50人且师资严重紧缺,学科不配套,同时距离相邻初级中学较近,相邻初级中学有接纳被撤并初中生源条件,办学水平低下的戴帽初中,原则上调整为纯小学,从2006年秋季起有计划停止这些学校招收初中新生,这些学校原覆盖的初中新生生源原则上调整到附近规模大、办学条件较好的乡镇初中或原区所在地初中校就读。被撤消初中招生的原戴帽初中校集中力量办好小学,其初中办学资源用于发展小学寄宿制。根据以上原则,2006年全县计划第一批将文殊小学、七涧小学、琵琶小学、普岭小学、盐井小学、铁顶小学、带河一小等7所戴帽初中改办为纯小学,从2006年秋季起停招初中新生,其中琵琶小学、普岭小学、铁顶小学、带河一小在2006年秋季开学前一次性将2007级、2008级初中生归并到相应的乡镇(原区)初中就读(见附表)。扩大了规模的这些乡镇(原区)初级中学,充分发挥现有师资、办学条件和规模优势,集中力量办成县、市级示范初中。

2.小学布局调整基本原则及目标。在坚持就近入学原则的前提下,以调减薄弱村小,办好乡镇中心小学为重点,夯实农村基础教育。根据“十一五”期间入学高峰期逐步下降的现状,各乡镇要有计划地调减村小数量,对学生不足30人,且小学高段学生离乡镇中心小学不超过3公里,低段学生不超过2公里的村小原则上予以撤并,学生归并到乡镇中心小学就读.同时,各乡镇要力争办好现有的基点小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保证适龄儿童全部入学.乡镇中心小学要积极创造条件,逐步实行小学高段学生寄宿制。

三、中小学布局调整的主要措施

(一)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学校布局调整是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改革中的重大举措,它关系子孙后代,涉及千家万户,是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各级党政要着力解决的重要问题。首先,切实加强领导,坚定不移地推动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县政府成立由分管教育副县长任组长,县委办、县府办、各级乡镇党委政府和教育、财政、计划、建设、国土、发展和改革等职能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中小学布局调整领导小组,负责指导、督促、考核布局调整实施工作;其次,各乡镇要通过广播、板报、传单等形式广泛宣传布局调整、优化整合教育资源配置,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好处,使各级各部门积极支持布局调整工作。在十一五期间完成全县中小学布局调整任务。

(二)摸清实情,科学规划。各乡镇中小学校要按照布局调整总的原则和要求,规划好本地区村小校点的设点布局,要将村小布局方案于2006年7月前报教育局教育股,并在每年7月前将规划后变化的情况报教育局教育股。

(三)以奖代拨,保证投入。为了保证中小学布局调整工程顺利实施,县政府将拨出专项资金补助奖励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激励各乡镇按规划全面完成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

(四)积极推进,稳步实施。实施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要坚持“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紧密结合当地实际,稳步实施布局调整工作,正确处理好实现规模办学和方便群众、减轻农民负担的关系,在布局调整过程中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坚决杜绝适龄儿童辍学现象的发

规范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篇6

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意见要求,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保障学生就近上学的需要。农村小学一至三年级学生原则上不寄宿,就近走读上学;小学高年级学生以走读为主,确有需要的可以寄宿;初中学生根据实际可以走读或寄宿。

意见指出,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要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学生就近上学的关系,努力满足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接受良好义务教育需求。县级人民政府要制定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专项规划。要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撤并程序。确因生源减少需要撤并学校的,县级人民政府必须严格履行撤并方案的制定、论证、公示、报批等程序。撤并方案要逐级上报省级人民政府审批。要依法规范撤并后原有校园校舍再利用工作,优先保障当地教育事业需要。

意见强调,要坚决制止盲目撤并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多数学生家长反对或听证会多数代表反对,学校撤并后学生上学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并入学校住宿和就餐条件不能满足需要,以及撤并后将造成学校超大规模或“大班额”问题突出的,均不得强行撤并现有学校或教学点。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進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提高村小学和教学点的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对学生规模不足100人的村小学和教学点按100人核定公用经费,保证其正常运转。要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突出问题。比如,学校撤并后学生需要寄宿的地方,要按照国家或省级标准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逐步解决学校撤并带来的“大班额”问题。要严厉查处接送学生车辆超速、超员和疲劳驾驶等违法行为,坚决制止采用低速货车、三轮汽车、拖拉机以及拼装车、报废车等车辆接送学生。公共交通不能满足学生上学需要的,各地人民政府要组织提供校车服务。要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工作进行专项督查。对存在问题较多、社会反映强烈的地方,要责成其限期整改。对因学校撤并不当引起严重不良后果的,要依照法律和有关规定追究责任。

产业布局调整 篇7

关键词: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体育产业发展布局,调整策略

一、引言

体育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方式, 具有强身健体、完善心理、促进交流以及增进友谊的重要的社会职能。体育还是一种为人类社会所共享的特殊资源, 在提升人类文明素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等方面, 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 体育还是一种产业, 在社会经济发展的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现阶段, 我国正致力于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与发展, 其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积极性与自主性, 进而推动我国社会体育的全面发展。受此影响, 人们对于体育深邃内涵的理解与认知水平逐步提高, 参与体育健身活动的需求愈加强烈, 体育消费水平也呈现出递增式的发展态势。在此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 我国传统的体育产业发展布局已无法适应与满足新的体育消费需求。因此, 实现大众体育消费意识主导下的体育产业发展布局的调整与重组, 就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基于此, 本文对新形势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布局的调整策略进行研究, 旨在于为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布局实现具有指向性、适应性与实效性的战略调整, 提供必要的借鉴与参考。

二、全民健身运动影响下的我国大众体育消费意识的发展与转变

体育消费是指人们用于参与体育活动而进行的消费, 主要分为实物型、观赏型以及参与型消费三种形式。其中实物型消费主要包括购买服装、器材、书籍等;而观赏型消费则包括观看比赛、体育产品展览等内容;参与型消费主要包括参加健身、健康医疗等。体育消费相对于我国大众而言, 是一项新的消费形式。起初人们对于体育消费的理解仅局限于对体育服装与运动器材的购置, 其消费意识的表现缺乏积极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 当体育作为一种消费形式出现在我国大众的日常生活中时, 由于受经济条件、工作时间、体育设施等限制, 人们对于参与健身活动缺乏必要的认识, 仅一小部分体育爱好者能接受这种新的消费形式, 并形成了一定的消费意识。而绝大多数的人对此种消费形式普遍存在着忽视或抵触的心理。第二,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无论在规模或理念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 无法为民众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 因而, 不能够对广大民众的体育消费意识形成有效的刺激与唤醒。伴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们对于健康的认知程度得到有效的提高, 在物质生活需求得到切实满足的基础上, 追求身心的健康发展成为广大民众的首要需求。“花钱买健康”意识在广大民众中已普遍存在。由此可见, 我国大众体育消费意识的转变是基于经济发展的保障以及人们健康意识普遍提高的基础上而实现的, 这种消费理念的变更, 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体育产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 更能够为促进全民健身运动深入持久的开展, 提供必要的保障。

三、以满足大众体育消费需求为核心的体育产业发展布局的调整策略

1. 针对大众体育消费的需求, 加大群众性体育产品的市场份额

我国的大众体育消费依据其消费水平可划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其中, 高消费所占市场份额较小;而中低消费占绝大部分市场份额。由此可见, 依据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 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布局应以满足中低档消费水平群体的消费需求为核心, 在全面发展大众体育产品的基础上, 实现对“尖端”体育项目的开发与运营, 这是我国体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2. 结合大众体育运动的特点, 注重对凸显适应性体育产品的开发

伴随着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目标的调整, 社会体育的被重视程度得到大幅度提高, 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大好态势。现阶段, 在我国体育消费市场中, 大众体育消费占有主流地位。因此, 针对大众体育运动的特点, 积极开发适用于大众体育健身活动需求的体育产品, 就成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核心取向。我国群众性体育运动是一个集竞技类项目、民族传统类项目、游戏类项目、娱乐性项目以及中医养生类项目于一体的综合性体系。不同种类的项目对于服装与器材的要求各不相同, 这为体育厂家的产品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 针对大众体育运动的特点, 积极开发适合于群众性体育运动发展需求的产品, 就成为满足大众体育消费需求、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战略调整的重要手段。

3. 降低消费门槛, 有效拓展体育消费群体的规模

在影响我国大众体育运动发展、促进大众体育消费水平提高的诸多因素中, 消费门槛过高具有代表性。诸如高尔夫球、网球等深受广大民众心爱的运动项目, 就因为其消费水平过高使绝大多数消费者无法参与, 对我国整体性的体育消费水平会产生严重的制约性影响。另外, 就大众性体育产品而言, 也存在价格相对较高的问题, 会给消费者造成一定的经济负担, 进而对其消费心理产生不良的影响。由此可见, 降低消费门槛是有效拓展消费群体规模, 提升我国体育消费整体水平的重要举措, 是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布局调整的关键环节。这不仅是满足大众体育消费需求的必要条件, 同时, 也是关乎于我国大众体育运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参考文献

[1]骆秉全, 樊心刚, 徐振芳.对我国体育消费若干问题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1, (1)

[2]马柏湘, 王进梅.我省城镇居民体育需求心态的调查与研究[J].体育学刊, 1996, (3)

闲话“学校布局调整” 篇8

进入本世纪, 教育布局调整的事情又被提上了议事日程。背景之一, 是农村税费改革提出的任务。农村税费改革要求减少财政供养人员, 压缩行政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编制, 而税费改革之初, 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和公用经费都还由乡级财政负担, 于是就提出了调整学校布局的任务。背景之二, 是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持续实施, 农村人口出生率开始下降, 学龄儿童开始减少, 一些地方的学校规模过小, 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背景之三, 是教育公平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贫困山区的学校普遍存在着教学设施简陋、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 于是, 政府和教育部门提出了优化教育资源、让贫困山区的孩子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的要求。从以上背景情况来看, 这次农村学校布局调整, 是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是势在必行、十分必要的。但是, 在实施的过程中, 却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

关于中学布局的调整, 许多地方提出要把高中办在县城, 全县办一所高中;要把初中办在人口相对集中、条件相对较好的镇上, 四五个甚至七八个乡镇办一所初中。于是就出现了很多规模超大的高中、初中, 一些县的高中规模过万, 初中规模也达到数千人。与此同时, 普遍出现了大班额现象, 七八十人的班级比比皆是。人们不禁要问:小规模、小班额的学校固然不好, 浪费了教育资源, 但是超大规模、超大班额的学校就一定好吗?本人不敢苟同。中学生的年龄段, 正是身体发育期、青春萌动期、思想形成期, 需要学校和老师对每一位个体、每一名学生给予关心、关注, 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给予辅导, 对他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惑和问题及时进行引导, 还要对他们的兴趣、爱好、特长进行发现、发掘和培养, 这一切, 在如此超大规模、超大班额的学校里, 能做到、能做好吗?

关于小学布局的调整, 各地普遍的做法是, 把一个乡镇的学生全部集中到乡镇中心小学, 办寄宿制小学。问题是, 办了寄宿制学校, 学生就一定享受到了优质教育资源吗?不完全是, 一些寄宿制小学仍然存在着校舍不足、条件简陋、教学设施缺乏、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还有, 食宿条件准备好了吗?从媒体报到的情况看, 没有。有的学校一间宿舍挤着十几个、二十几个孩子, 晚上睡觉连翻身的空间都没有, 并且里面气味难闻, 令人窒息;有的学校名义上叫寄宿制, 但压根就没有学生食堂, 一到吃饭时间, 学生们提着煤油炉、自制火炉、柴禾, 到学校旁边的空地上露天做饭, 烟熏火燎, 残不忍睹, 做的也就是水煮米饭、面条;有的学校虽有食堂, 但条件很差, 只能做点主食, 学生长年吃一种饭。再者, 学生上学的交通问题解决了吗?没有, 路途稍微平坦的地方, 群众用拖拉机接送孩子, 事故时有发生;山大沟深的地方, 学生们只能翻山越岭跑上几十里路去上学, 有些学生路上没有伴, 只能由家长来回接送, 苦不堪言。试问, 七八岁、十一二岁的孩子跑这么远的路, 身体能吃得消吗?有没有一些家庭因为居住偏远, 放弃送孩子上学的情况?我没有做过调查, 不敢妄下结论。

外资隐性撤离?调整在华布局? 篇9

2013年, 我国制造业实际使用外资同比下降6.78%。在外经贸第一大省广东, 制造业实际吸收外资下降2.05%。广东商务厅外资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认为, 广东关闭搬迁的企业主要是低端、劳动密集型企业, 符合产业升级的要求, 对进出口影响不大。但要警惕此前美国、香港产业转移的教训, 制造业是基础, 能够吸引物流、服务业配套, 转移过快会出现“产业空心化”现象。

在华“黄金时代”告终?

金融危机后, 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加上内外资政策并轨、经济增速下降、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波动等内因影响, 招商引资工作难度增加, 引资增速已放缓至个位数, 局部地区和行业出现外资撤离的苗头。

今年早些时候, 通用汽车把国际运营总部从上海转到新加坡。淡水河谷驻上海办公室的一位前员工告诉媒体, 淡水河谷逐渐将业务重心外移, 目前亚太总部设在新加坡, 上海办公室名义上还是中国区总部, 但基本等同于后台部门, 只负责跟单, 签合同和结算都在欧洲。

上海外国投资促进中心专家郝乐认为, 部分外企保持公司法人、注册内容等不变, 但是将生产、利润等关键部分转移, 开始“隐性撤离”。

江苏省南京市投资促进委员会外资处副处长胡滨说, 今年有部分外资房地产企业出现减资现象, 有转股的, 有转内资的, 有的减资规模超过1亿美元。南京市中心的国际金融中心, 原是李嘉诚旗下长实投资, 现已转内资。

今年前5个月, 广东房地产开发企业利用外资8.86亿元, 同比减少40.4%。广东省房地产协会会长蔡穗声认为, 由于利用外资占比不到1%, 外资撤离对广东楼市直接影响不大。但资本是逐利的, 背后的信号说明, 市场信心不足, 经济尚不景气, 楼市高位风险凸显, 需警惕楼市走低引发的连锁反应。

中国美国商会近期公布的《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显示, 七年前中国是绝大多数会员企业的首选投资地, 但目前已下降到20%。中国欧盟商会发布调查结果, 2/3的大企业表示在华经营越来越困难, 一半受访企业认为在华“黄金时代”已结束。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研究员王志乐提醒说, 日本贸易振兴会一项调查显示, 去年日企对华投资同比减少17.7%, 而对东盟投资是对华投资的2.6倍。美欧日是中国引用外资来源最大的三个地区, 这些调查都表明, 外资在华观望甚至失望情绪加大, 这是近十多年来罕见的, 需要引起高度关注和疏导。

中国仍是投资战略重地

目前, 全国范围内并没有出现外资“大规模撤离”现象。南开大学跨国公司研究中心研究员张诚指出, 中国经济基本面较好, 综合配套能力较强, 短时期内外资不会规模“退潮”。

在众多外企负责人眼里, 中国仍是投资战略重地。卡特彼勒 (天津) 总经理王光胜说:“天津大型发动机及发电机组”项目总投资3亿美元, 2011年奠基, 现在资金全部到位。中国页岩气开采处于起步阶段, 大型发动机未来市场需求很大。

博世 (中国) 投资总裁陈玉东认为, 博世不是把中国当做低成本的制造基地, 而是作为全球市场的布局。作为大型技术与服务供应商, 博世去年在华销售额412亿元, 增长18%。

广东商务厅外资管理处有关负责人说, 目前广东外商投资比较稳定, 没有大规模撤离的迹象。2013年, 广东合同外资金额363.13亿美元, 同比增长3.77%, 实际吸收外资249.52亿美元, 增长5.96%, 分别占全国的15.72%、21.22%。2014年1至7月, 全省实际吸收外资金额160.2亿美元, 同比增长8.25%, 新批设立外商直接投资项目3265个, 同比增长13.17%。

在外资聚集的福建, 也未出现外资大规模撤离的现象。福建省商务厅数据显示, 1至8月, 福建新批外商投资项目690项, 同比增长26.6%;实际到资50.6亿美元, 同比增5.9%。其他多个省区市外资主管部门反映, 引用外资均为正增长。

从全国来看, 引进外资仍保持增长态势。商务部数据显示, 上半年, 外商投资新设立企业10973家, 增长3.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3.3亿美元, 增长2.2%。主要国家和地区对华投资总体保持增长态势, 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前十位的国家和地区 (港、台、新、韩、日、美、德、英、法、荷) 合计投入595.3亿美元, 占全国的94%, 增长3.9%。

嘉士伯云南大理新工厂奠基典礼

跨国公司调整在华布局

有人走, 就有人来。实际上, 在利益共存大趋势加深的情况下, 很多外资企业不再将中国仅视为重要生产加工基地, 而是着重扩大中国内需市场, 在中国的收入占其全球份额越来越高。

以“全球公司”为代表的外资, 正从三个方面加强在华布局。

一是加大核心技术与先进产品引进中国。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 (北京) 有限公司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 原先国外只允许“N-1代”即较最先进产品落后一代的生产技术拿到中国投资建厂, 但这两年韩国三星在西安投资建厂拿来了最先进的技术, 这成为一大突破。

宝马集团董事艾希纳表示, 宝马先进的三缸和四缸汽油发动机将于2016年在中国投产, 这在宝马进军中国市场前期难以想象。

赛诺菲 (北京) 制药有限公司工厂总监何国玲说, 作为一家全球大型制药企业, 赛诺菲前两年在中国生产只是进口“药芯”在华组装, 但这两年已经建设了“造芯”生产线, 将其最先进的技术拿到了中国, 该技术原来只在欧洲布局。

二是推进研发本土化。美国3D打印公司Stratasys大中华区总经理汪祥艮对媒体说, 3D打印技术是全球目前发展迅猛的先进技术, 公司在中国这两年扩大了技术研发力量, 研发技术人员全部都是中国人。

宝马集团表示, 随着对中国投入的不断加码, 位于中国的研发工作已成为宝马集团全球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宝马集团在北京和上海布局研发基地, 新近在沈阳也建起了研发机构, 其中中方研发人员有500多人, 占据多数。

三是为中国市场量身打造产品。从制造业到服务业, 近年来“全球公司”都努力为中国市场深化服务。德国车企大众、宝马、奔驰等汽车巨头, 均为中国消费者制造长轴距轿车, 一些车型几乎只在中国生产。微软公司副总裁陈实对记者说, 微软在全球范围内少有地延长了对windowsXP系统的无偿支持服务, 包括补丁服务。

且战且退 一家耐克代工企业的纠结

三丰鞋业是一家台资耐克代工企业, 在大陆投资已有二十多年。受劳动力成本上升、税收政策调整等影响, 近十余年公司产能在东部沿海战略转移, 并逐步向东南亚国家倾斜。考虑到市场布局、产业成熟度、企业形象等因素, 三丰鞋业表示不敢彻底离开中国大陆, 但坚守于此, 内心也充满了纠结。

战略转移

三丰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楼苹说:“目前企业遇到最大的问题就是劳动成本高, 人工成本从2002年开始增长, 到2009年大幅调整, 从那以后每年以12%左右的速度上涨。”楼苹说。

用工紧张俨然已成为三丰鞋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即使薪资上涨, 也招不满、留不住工人。以前新工人招进来, 培训一两个月就可稳定上岗。现在新工人半年内的流失率达到60%, 能够留存一年以上的还不到30%。

伴随着东部沿海劳动力成本上涨, 公司产能在沿海一线逐步转移。从昆山到福州, 再到莆田, 目前三丰鞋业在中国区先后建起了三家工厂。

楼苹说, 由于长三角的薪资太高, 现在昆山厂只做一种高附加值的气垫配件, 基本靠机械自动化完成, 人工依赖小。福州厂这两年规模也在缩减, 只有莆田厂目前发展不错, 1.3万名员工队伍还比较稳定, 也是因为那边用工成本还没涨起来。

受劳动力、原材料成本因素影响, 2000年三丰鞋业的新增投资开始向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倾斜, 近年来在大陆扩张的速度已比不上越南, 企业利润也不如越南。

“坚守”代价

楼苹认为, 就加工制造业而言, 未来中国大陆将不再是外商投资的重点, 但现有加工制造业还不可能完全退出大陆市场, 包括像耐克这样的采购商, 每年还会保证一定量的中国订单。这与外商的全球布局有关, 出于分散风险的需要, 他们必须要保证在中国的一定订单量。与越南、泰国等突然爆发政治事件的地区相比, 中国政局稳定、投资环境成熟, 政府效率、廉洁程度更好。对于国际采购商, 这些因素非常具有说服力。

更重要的原因在于, 中国作为全球最重要的经济体之一, 如果外商完全退出, 将对其自身造成很大负面影响, 甚至损害到商业信誉。

此外, 虽然劳动力成本上升, 但大陆还有其他优势, 比如产业链完整、劳动力素质和熟练程度更好, 关联行业发展机会多。一些台商在大陆已实现多元化经营, 除了制鞋业还涉足其他产业, 不可能再把整个产业重心转移到东南亚。

以三丰鞋业为例, 目前依然坚持在中国大陆的存量规模, 产能基本保持稳定, 但“坚守”也让企业付出了代价。楼苹认为, 受各种成本上升因素的影响, 近几年公司盈利能力几乎没有增长, 利润率仅能维持在较低水平。

楼苹强调, 须谨防制造业的“空心化”, 大陆还没有发展到不需要二产的程度, 没有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基础, 服务业也就失去了依托。虽然沿海用工矛盾突出, 但中西部还有上亿农民工需要解决就业, 加工制造业仍是提供就业岗位的最大出口。

期盼公平

楼苹建议, 客观看待大陆经济发展阶段性特征, 正视代工企业存在的必要性, 给予企业应有的公平待遇。

一是尽快完善和改进社保等关键制度, 缓解企业用工成本压力。

楼苹说, 现在企业给农民工缴纳的社保, 占到用工成本的40%, 但这部分社保福利农民工并未完全享受到。

二是在产业政策上, 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不搞差别待遇。

“与政策优惠相比, 我们更加在意政策的稳定性。”楼苹认为, 大陆的整体投资环境、硬件设施很好, 软环境包括政府效率、公务员素质、执行力都不错, 但宏观大环境不利于代工企业发展, 这里面有经济发展的客观因素, 还有地方政府的主观原因。“近年来可以明显感觉到, 地方政府相对更愿意扶持本土企业, 发展本土品牌”。

三是制定加工贸易企业梯度转移的专业规划, 为企业腾挪、转移预留时间与空间。

楼苹说, 现在无论东中西部, 都对高新技术、高端服务业趋之若鹜, 有些地区实际上是与当地产业基础和劳动力素质脱节的。希望政府充分理解现阶段加工制造类企业的存在必要性, 牵头制定一个专业性的产业转移规划, 在扶持企业转型升级的同时, 也为企业梯度转移指引方向。

对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探索 篇10

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与结构, 是合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实行有效的地域分工, 充分发挥不同地区的不同优势, 尽量做到各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合理化。影响农业生产结构发展变化的因素有自然条件的变化, 人口及其消费习惯的变化, 粮食供应情况的变化, 社会经济制度的变化, 交通运输和商品交换的发展, 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应用等。有时这一因素起支配作用, 有时另外一些因素起支配作用。但是, 从长远的观点来看, 归根到底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因此可以说, 一定的农业生产布局结构是一定生产力发展结果。从这一点来看, 人们不可能脱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去建立主观希望的农业生结构。但是也须看到, 一定的农业生产结构一经形成, 它又会反过来给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施以重要的影响, 或者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 或者阻碍农业生产的发展。由于生产力是经常在发展变化的, 而农业生产结构一经形成就会有一种惰性, 因而常常会出现农业生产结构不适应农业生产发展要求的现象。于是便要求人们根据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经常注意去调整、改革过进的农业生产结构。这也就是之所以要研究农业生产布局结构问题的重要意义所在。

新中国建立以来, 随着农业生产的迅速恢复与发展, 这种情况有了明显改变。亦有不少地方, 由于商品渠道不畅, 为求自给, 把一些经济作物和经济林木种到生态条件不适宜或不太适宜的地方, 使布局更加分散, 甚至造成损失。自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粮食生产的大幅度增长, 在农业区域划分基础上, 各地有计划地逐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 国家在高产粮区重点建设了一批商品粮生产基地, 在经济作物最适生长地区安排了一批集中产区县, 并建立了不少林、牧、渔业生产基地, 各种农产品的产量和商品率都有显著提高, 农业生产的布局和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这标志着我国农业已经开始由粮食为主、种植业为主的自给、半自给经济进入全面发展的商品生产新时代。特别是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已使农村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 农村工业从无到有, 迅速壮大。

随着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 农业正在突破原有的概念, 出现了3个层次:种植业, 即粮食、饲料和经济作物;家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农工商综合经营。进一步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和结构, 全面改革农村产业结构, 逐步由粮食为主、种植业为主向家林牧渔全面发展转变, 由经营农业为主向农、工、商、服务业综合经营转变, 形成以农业为基础, 多种产业相结合, 与城市协调发展的综合型产业结构, 向着农业区域专业化、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方向发展, 这对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 合理的调整农业生产布局结构的原则和要求

农业生产结构应能最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对农产品的需要。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生产的目的是满足国家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对农业生产来说, 其首要任务就是按比例地满足国家和人民对于各种农产品的需要。这种需要的满足, 在一定生产力水平的条件下, 主要靠建立相应的农业生产结构。所以, 合理的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又必须经常地与这些变化相适应。

农业生产布局结构应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当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 以保证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主义农业生产要能最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对农产品的需要, 最关键的问题就是提高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 即尽可能地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而要做到这一点, 就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各地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资源。最主要的方法之一, 就是使农业生产结构与各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特点相适应, 在自然资源的利用上做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副则副、宜渔则渔, 使地无遗利。在社会经济资源的利用上, 做到人人充分就业、各展所长, 资金、设备、交通运输条件都能充分发挥作用。如果农业生产布局结构与资源情况不适应, 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就不可能提高。因此, 合理的农业生产结构, 必须符合农业资源充分合理利用的要求。

上一篇:服装美术设计下一篇:肝外胆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