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2024-07-05

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精选六篇)

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篇1

一.淳朴乡民———六一公公

六一公公是小说《社戏》中着墨不多的人物, 但他是淳朴乡民的代表。六一公公对于孩子们偷豆, 并没有大声呵责, 而只是说“不肯好好的摘, 踏坏了不少”, 听说摘豆是为了请客, 马上说“这是应该的”, 可以看出他并不是吝啬之人。后来他又亲自送豆, 表现了他的热情好客。“我”夸了他一句, “竟非常感激起来”, 体现了他老实厚道的农民本色。长年生活在偏僻海边小村上像他一样的农民, 十有八九都不识字, 不懂得那么多的经史子集。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乐, 虽然年纪相仿, “但论起行辈至少来, 却至少是叔子, 有几个还是太公, 一村老老小小, 也绝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村里的农民们, 都是热情好客, 慷慨友爱, 一家有客人, 都是大家的, 尤其是看戏回来的航程中偷罗汉豆吃, “阿发兴奋地说:‘偷我们的吧, 我们的大得多呢’”。这样淳朴、厚道的思想, 在麻木等待拯救中的旧中国, 像一粒炬星星之火, 使人心明眼亮, 看到生活的希望。当然也有观点认为六一公公虽是个朴实好客的好人, 但是囿于农民的局限性, 他夸“我”是“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才识货”, “乡下人不识好歹”“小小年纪便有见识, 将来一定要中状元”之类的话, 表明他意识深处受封建礼教的影响, 这在当时也是难免的。淳朴乡民的代表———六一公公, 给人的形象是那么地闪亮。

二.木讷农民———中年闰土

《故乡》中的“我”, 是个受过民主主义思想洗礼的革命知识分子, 虽然长年辗转异地谋生, 但依然萦绕着过去的时光。他和闰土的友谊, 一直保持在自己的记忆里, 久别重逢, 许多离情别绪, 自然涌上心头。作品中对他们相见的场面, 作了震动人心的描写:“我这时很兴奋, 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只是叫了声‘闰土哥’”, 而他表现得“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动着嘴唇”, “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叫了声“老爷”。闰土是个朴实憨厚的农民, 邂逅阔别的童年玩伴, 也是百感交集。他心头撞击着复杂的矛盾, “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 自然有许多话要奔涌而出, 但也只是“动着嘴唇, 却没有作声”, 最后还是选择了身份和社会需要的“老爷”的称呼, 接着便是拉水生给“老爷”磕头。当“我”的母亲要闰土还是“哥弟”相称时, 他几乎是吃惊地说:“阿呀, 老太太真是……这成什么规矩。那时是孩子, 不懂事……”这“规矩”不但扭曲了闰土的性格, 而且也毁灭了人与人之间真正的平等的友谊。

三.科举制度的毒害者———孔乙己

孔乙己是受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的下层知识分子。他苦读半生、热衷科举, 沉醉读书幻境。在“四书”、“五经”中耗尽了年华, 落到求乞还不肯脱下象征读书人身份的长衫。说起话满口“之乎者也”, 时刻表明自己是读书人, 甚至被别人戏弄, 还自命清高、孤芳自赏。孔乙己被封建科举制度扼杀心智, 遭到了丁举人等封建统治势力的凶残压迫, 以读书求仕途的幻想使他走上偷书之路, 遭到别人殴打, 被丁举人致残, 但他始终不知造成这一悲剧的主要原因。当然孔乙己善良、诚实, 有慈爱心, 还保存着善良诚实的一面。如教人识字、分茴香豆给孩子们、不拖欠酒钱等。当别人问他“当真识字么”, 竟然分辨不出此中的嘲讽意味, 依然恳切地教他“回”字的四样写法。除却朝代造成的迂腐外, 剩下的便是难能可贵的单纯和热情。他多排出几文大钱换来一碟下酒的茴香豆, 又“一人一颗”地发给孩子们吃。这是多么善良, 多么富有人情味啊!可人情世故涂抹了他心理的单纯, 世态的凉薄冷却了他心灵的热情, 人性的凶恶和残酷磨钝了他的善良, 最后走向了人生的末路———被这个非人的社会所完全吞噬之后, 孔乙己便从人生的末路步入人生最后的坟墓。

鲁迅《祝福》中的农村妇女形象 篇2

妇女问题,关系社会文明的重要问题。中国文化革命主将鲁迅,对妇女问题始终给以很大的关注。故在其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封建社会的妇女形象,通过描写她们一生的悲惨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封建宗法制种种罪恶,愤怒地控诉了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

鲁迅是“五四”时期早关注妇女解放问题的作家,他的小说《呐喊》、《彷徨》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体现他对妇女解放问题的严肃思考。鲁迅始终保持着一种冷静、清醒的审视态度,在小说里,他对于受尽侮辱的女性给予深切的同情,但从来不因为同情而涂上理想的色彩,而是重在揭示中国女性的“不争”的一面,直视她们自觉的奴性意识及种种病态心理、行为,极力提倡中国女性应有清醒的反抗意识,渴望她们从封建伦理道理规范的重重束缚中挣脱出来。

鲁迅深深感悟到几千年来压在最底层的女性经受了封建礼教精神奴役造成的深刻而沉重的精神创伤。尤其是最底层的中国女性,灵魂中积淀着沉重的奴隶意识,因为她们从来没有想过,她们是可以争取做“人”的权利的。祥林嫂就是这样,她安于做奴隶,把坐稳了奴隶看做人生的最大的满足和幸福。

《祝福》的主人公祥林嫂“安于耐劳”。“安分”就是她只想当个好女人、好寡妇,没有任何非分之想,她没有想在好寡妇之外争取点作为人的别的什么权利。“耐劳”则是她的坚忍不拔、吃苦和简直抵得上一个男子的劳动能力,是她做个好女人和一个好寡妇的资本。但是,当鲁迅在表现祥林嫂的耐劳、俭朴、善良的时候,鲁迅分明的感觉到了沉重、苦涩甚至激愤,因为鲁迅发现,并且她在《祝福》中也表现了:祥林嫂的耐劳也好,俭朴也好,善良也好,都带有着奴隶的麻木,她的耐劳、俭朴、善良仅仅使祥林嫂充其量只能是个好的奴隶。她的耐劳、俭朴、善良只是用来换取做稳奴隶,只要四婶让她分配祝福祭祀用的酒杯和筷子,她“口角边渐渐的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了”,暂时做稳了奴隶,她就感到了最大的幸福和满足。

其实祥林嫂并非没有反抗精神,当她被卖给贺老六做老婆的时侯,她是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拼死反抗的,因为她认为“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祥林嫂反抗的目的,无非只是为了做一个从一而终的好寡妇!这种反抗,难道不是越真诚、越激烈,反抗精神越强,也就越可悲,越证明着奴隶意识越沉重,越深刻的吗?

鲁迅通过祥林嫂的形象,刻画出了现代的我们国人的女性的灵魂,展示了祥林嫂灵魂里沉重的奴隶意识,寄希望于中国女性在这个形象中认清自己,觉醒过来,自己改变自己的命运和处境,争取到做人的价值和权利。

祥林嫂甘于受压迫的这一形象展现了这一类的女性形象。其实当时最底层的女性,多数也是受尽奴役和剥削的,但她们却希望于奴役别人,吃掉别人。《祝福》中的祥林嫂,这位善良勤劳的普通农村妇女,也是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封建社会的买卖婚姻使祥林嫂嫁给一个比她小十多岁的小男人,丈夫死后,她婆婆又将她像牲畜一般的卖给贺老六。第二次婚姻更不幸,夫亡子丧,大伯又收房,将她赶出贺家坳。走投无路的她再次到鲁四爷家作佣工时,她已被封建礼教判定有罪:寡妇再嫁,伤风败俗;克夫克子,更是不祥之物。为了赎罪,祥林嫂用光她的工钱,到土地庙里捐献一条门槛,当作自己的赎罪的.替身,“给千人踏,万人跨”。然而,不管她怎么的为自己的命运竭力挣扎,她的种种努力却始终得不到人们的许可。最后,在人们喜气洋洋的祝福声里,祥林嫂结束了她悲惨的一生。可以说,她的死,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的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还有的反抗因素。但她这种反抗意识是很朦胧的。长期以来,受封建反动文化思想的毒害,祥林嫂本能地以封建文化所规范的行为作为准则,作为她的处世为人的依据和标准,所以她的反抗是受封建思想意识支配的。

祥林嫂,封建社会农村妇女典型形象,在数千年漫长而黑暗的历程中,所受的封建思想毒害更深,背负的更为沉重的精神重压,灵魂深处被奴化被扭曲也更为严重。鲁迅对她表现出的关怀与同情,同时也表现出了无限的悲哀和忧愤。

妇女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社会问题。鲁迅,作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在对封建主义进行顽强而坚韧的战斗的同时,更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农村妇女。在19发表的《我的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进行了抨击,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农村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这篇文章中,他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了各样各式的奴隶,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这表现出了鲁迅对妇女的悲惨遭遇和不幸命运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浅谈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篇3

一、遵从封建教条的可怜寡妇单四嫂

《明天》的主人公单四嫂子是鲁迅在小说中塑造的第一个女性悲剧形象。她具有中国传统妇女的优良品质:勤劳、善良,也具有旧社会农村妇女的弱点:逆来顺受。“她是一个粗笨的女人”, 但是艰难与困苦并未让在饿死边缘挣扎的单四嫂子对生活失去信心,因为她还有儿子——她的希望。

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养成了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封建礼教从一而终的观念在她的思想中深深地植下了根。社会不把她当人看,她也不知道人的正常生活是什么样的,更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总是这样不幸,反而认为这样的生活是天经地义的。

单四嫂子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从,对自己的命运心甘情愿地任人摆布,这就意味着等待这个可怜寡妇的,只能是更沉重更无穷尽的痛苦和悲哀,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然而,明天又能怎样?文中没有明说,实际上却通过种种迹象,把一个残酷的世界,展现在了我们面前。鲁迅在表达自己哀痛与愤激之情的同时,并未把批判的矛头指向单四嫂子,更多时候他只抨击那个黑暗的社会和冰冷的世界。

二、被“四权”绳索捆缚的祥林嫂

《祝福》中的勤劳善良的祥林嫂,也是一位对命运历经抗争,但最终仍被封建礼教吃掉的弱小者。与单四嫂子相比,祥林嫂的命运更悲惨。祥林嫂是被封建社会政权、族权、夫权、神权这四条绳索活活勒死的。族权逼迫她不守节,婆婆和大伯,一个将她当牲口一般出卖,一个又将夫亡子丧的她赶出家门。这一出卖一驱赶,充分暴露了封建礼教的虚伪和残酷,使祥林嫂身心受到了打击。祥林嫂以封建思想的是非为是非,这就注定了她的悲剧命运。她的死,是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对黑暗的封建制度、残酷的封建礼教的血和泪地控诉,她的悲剧更代表着封建宗法社会里千千万万劳动妇女的命运,也是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权、族权、夫权、神权的彻底批判与否定。

鲁迅在揭示封建势力对祥林嫂迫害的同时,也挖掘出在她身上的反抗因素。她不甘于受婆家虐待,逃出来到鲁镇做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来争取做人的资格;她不甘于被人强逼改嫁,用生命来抗婚,在逼嫁的路上,她又哭又闹,拜堂时还用头撞香案角企图自杀,虽没有死,但头上留下了“大家以为耻辱”的伤疤;她不甘于百般受人歧视,捐门槛赎罪,为了捐门槛,祥林嫂用尽了在鲁家的全部劳动所得;她不甘于在死后受阎王惩处,临死前怀疑灵魂有无。这四个“不甘于”,是祥林嫂自发反抗精神独特而鲜明的体现。祥林嫂的最终死去,虽然与自己的愚昧软弱不无关系,但根子还是那个吃人的封建制度。

浅论鲁迅小说中的妇女形象 篇4

一、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的单四嫂

单四嫂是鲁迅先生在《明天》中塑造的女主人公, 单四嫂子丧失丈夫之后, 她没有什么非分之想, 不敢改嫁, 默默忍受不幸, 把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 儿子便是她的明天。因此, 她起早贪黑, 只想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的儿子, 全心全意地扑在儿子身上。然而, 厄运却向她袭来, 宝儿生病, 她求签、许愿, 让儿子吃单方, 宝儿的病不见好转。她只好把希望押在庸医何小仙身上, 但不幸的是儿子宝儿还是死了, 这个寡妇的最后一点希望也随之破灭。小说从单四嫂子丧夫失子的悲惨遭遇中, 形象地描述了深受封建礼教和封建迷信思想毒害的单四嫂, 逆来顺受、愚昧麻木、毫无抗争意识的奴隶性格, 她对自己所遭受的一切打击和不幸, 只是通过所寄托的如梦幻般的“明天”来减少或改变自己的灾难和痛苦。然而, 残酷无情的黑暗现实, 将她所有的幻想和希望击碎。她所祈祷的“明天”, 依旧是永远无法兑现的遥远的梦。单四嫂子在浓重的黑暗里盼望着“明天”, 结果盼来了更大的不幸和痛苦。

鲁迅在《随感录·四十》中指出, 妇女“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单四嫂对封建道德教条的一味遵从, 对自己的命运甘心情愿地任人摆布, 这就意味着等待这个可怜寡妇的, 只能是更沉重的、更无穷无尽的痛苦和悲哀, 是更漫长更黑暗的无情岁月。鲁迅先生在单四嫂这个悲剧形象中启示人们:造成劳动妇女悲剧的根源是残酷的封建道德礼教和罪恶的封建制度以及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的麻木。劳动妇女要摆脱这种悲剧命运, 就必须摆脱这种封建道德礼教的束缚和打破这种罪恶的封建制度。

二、被四条绳索绞杀的祥林嫂

祥林嫂是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塑造的一个温顺、善良、思想麻木的极其普通的农村妇女形象。她有着中国农村劳动妇女勤劳、淳朴、善良、安分等优良品德。但不幸一直伴随着祥林嫂。第一个丈夫死后, 她不甘婆婆的虐待, 逃出来到鲁镇做工。她本打算这样安分地、自食其力地生活, 但后来祥林嫂还是被婆婆绑回去。她虽用号、骂、头撞香案来抗争婆婆把她当商品卖, 最终还是被婆婆卖到深山坳里;改嫁伺夫生子, 但夫死子被狼叼走了, 连房子后来又被大伯收去赶出家。在她不幸的遭遇中, 祥林嫂虽有抗争, 但是她身受封建思想的毒害很深, 丈夫死后, 夫权思想束缚她不去改嫁, 婆婆竟把她当商品卖掉, 被族权所逼改嫁。她自己却必须承受“一女嫁两夫”的罪名。夫权、神权在婆婆卖媳妇时装聋作哑, 事后却作祟说, 将来到阴司阎罗大王还要把她锯开平分。这种神权思想害得她把全部积蓄捐了一条门槛儿来赎身, 以全部积蓄捐门槛儿。更是可怜的灵魂对可忧可怖命运进行了倾囊的挣扎。她第二次到鲁镇的遭遇极其悲惨, 封建礼教认为寡妇再嫁丧风败俗, 何况她死了两个丈夫更是不祥之物。封建卫道者鲁四老爷就告诫四婶, 不让祥林嫂祭祀时沾手。鲁镇的人们也以“又冷又尖”的态度对待她, 祥林嫂精神上受到歧视、压迫;柳妈又告诉她死后要被阎罗王锯成两半给两个男人, 使她极端痛苦, 灵魂得不到一点安宁。祥林嫂为自己的命运奋斗挣扎, 但是她的一切努力得不到封建势力的承认和原谅。捐门槛儿赎罪后, 四婶一声“你放着吧, 祥林嫂”, 给她精神上最后的致命打击。她在鲁镇的祝福之夜, 倒毙街头。

《祝福》展现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惨酷。这样的社会只允许四条绳索此时互相利用, 彼时有互相否定。极端残酷而又虚伪地绞来拧去任意残害无辜的劳动妇女。祥林嫂也是受封建压迫、束缚最深重的旧中国农村劳动妇女的典型。这个形象不仅反映了旧中国劳动妇女被压迫、被奴役的共同命运, 而且更深刻揭露控诉了四条绳索绞杀妇女的罪行及其残酷虚伪的本质。结果当社会不承认她的赎身时, 她的精神彻底跨了, 四十多岁的人, 头发全白了, “脸上瘦削不堪, 黄中带黑, 而且消尽了先前的悲哀神色, 仿佛木刻的似的, 只有那眼睛间或一轮, 还可以表明她是一个活物。”即使在一丝活气的维系下, 她对神权产生的可怜而又可贵的一点怀疑, 敢于向“我”发出“一个人死了之后, 究竟有没有魂灵”的问话。但她尽管一生都在反抗挣扎, 却丝毫没有能够改变自己可悲的命运, 原因就在于她的这种反抗本身就带有封建主义思想道德烙印, 在强大的封建势力统治下, 她这种善良安分的反抗方式, 是极软弱可悲的。因此, 祥林嫂被罪恶的四条绳索残忍地绞杀在祝福之夜街头的雪地上, 也就是势所必然了。

鲁迅先生曾在《我之节烈观》一文中批判了封建统治者编造的谎言:“如果女子不愿守节, 那么她再嫁以后, 便被前夫的鬼捉去, 落了地狱;或者世人个个唾骂, 做了乞丐, 也求乞无门, 终于惨苦不堪而死去。”

鲁迅塑造的祥林嫂这一艺术形象, 不但写出了一个劳动妇女的悲惨遭遇, 而且揭露了封建制度吃人的本质, 揭露了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 对封建宗法制度作了十分有力的控诉。作品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 压迫祥林嫂的, 是从夫权、族权到神权, 从物质到精神, 从阳间世界到阴间世界, 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大伯, 甚至还有柳妈和鲁镇的群众都参与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大网络, 残忍而虚伪的四条绳索紧勒着套子在对她进行着无情的绞杀。这封建网络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 也无情压碎了祥林嫂的一切挣扎努力。

三、从敢于进攻到最终妥协的爱姑

爱姑是鲁迅先生在《离婚》中塑造的一个不甘沉默、勇敢并敢于公开挑战、泼辣的农村妇女形象。爱姑离婚的理由, 表面说是“既然丈夫不对, 公婆不喜欢”, 实在是因为爱姑的丈夫姘上了小寡妇, 这就不要她了。她的丈夫姘上了小寡妇, 却受到封建势力的公开保护, 她的公公也站在儿子一边。封建宗法势力的代表慰老爷只是说, “走散好, 走散好”, 但爱姑却不能忍受那种丈夫另有新欢, 叫她走就得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她不甘压迫, 不能让夫家随便撇掉, 她让父家和兄弟们拆夫家的灶, 说:“总要闹得他们家破人亡。”“出出积压在心头的冤气”, 她不把夫权放在眼里, 在大庭广众之下, 敢骂公公和丈夫是“老畜生”“小畜生”, 而且敢斥责自己的父亲是见钱眼热的“老发昏”, 甚至不把乡间的地主蔚老爷放在眼里, 在七大人面前也照样申冤辩驳, 她以为知书识礼的人是讲公道话的, 所以要细细地对七大人说一说, 从十五岁起嫁过去做媳妇的时候起。她反抗是强烈的, 爱姑有着一定的反封建伦理道德的进步因素。她泼辣、大胆、敢反抗、敢斗争, 她敢向夫权、族权发起进攻。这在封建礼教统治的环境中, 实在是难能可贵。但在以七大人为代表的封建势力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

爱姑和祥林嫂有着相同之处:她们都不愿意做任人摆布的附属物, 想争得独立、自由的生活地位, 但爱姑比祥林嫂有着更强烈的反抗精神。然而尽管爱姑与祥林嫂有着不同的性格和更强烈的反抗精神, 她的斗争无论怎样激烈勇猛, 但她毕竟还没有能够超脱封建主义的思想束缚。她对封建政权较高一级的代表者七大人的调解抱有幻想, 说“专听七大人吩咐”, 认为七大人会有公断, 而且在七大人面前竭力诉冤申辩的, 也只是说自己在夫家如何符合妇道标准, 是如何安分守己的不应被撇掉的好媳妇。对统治者抱有幻想。像这样的反抗本身也同样带有封建思想道德的色彩, 这也就注定了她的上当受骗、转胜为败, 完全陷于失望的境地, 最终也没有摆脱屈辱的命运。

鲁迅先生塑造爱姑这一文学形象, 从中深刻揭露封建统治阶级反动、腐蚀、狡猾的本质, 揭示了在封建社会里, 劳动人民要摆脱不幸的命运, 决不可对统治者抱有幻想, 指出凭个人的勇气, 靠个人自发的反抗, 孤军作战, 是不能解决问题的, 是不可能摆脱不幸命运的。

四、从追求个性解放到走向绝路的子君

鲁迅先生塑造的另一妇女形象是《伤逝》的女主人公子君, 也是鲁迅小说中唯一的女性知识分子形象, 有着民主主义思想, 要求个性解放和婚姻自由。她敢纯真热烈而大胆地去爱自己所爱的人, 路上遇到讥笑、轻蔑的世俗的眼光, 她能大无畏地、目不斜视地、骄傲镇定地缓缓前行, 坦然如入无人之境。她为中国妇女喊出了几千年来未曾喊出的一句话:“我是我自己的, 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 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 使她冲出了封建专制家庭这封建社会的第一道关口, 取得了婚姻自由的胜利, 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是悲剧的起点。悲剧的社会根源是封建势力的压迫。在封建社会的第二道关口、在严酷的现实生活面前, 家庭早已断绝了对子君的经济支持, 特别是封建势力的包围进攻, 逼使爱人涓生失业, 生存没有了任何保障。她不得不回到自己曾经勇敢地走出去的专制家庭, 含恨而逝。这一爱情得而复失的悲剧形象, 有力地控诉了封建顽固势力对具有民主思想的青年的残酷迫害。

子君的民主思想和叛逆精神是祥林嫂和爱姑所莫及的, 然而子君的命运却与祥林嫂们的同样悲惨。争取婚姻自由后的子君, 她满足了, 整日里忙于做饭、烧菜、喂油鸡、喂阿随, 或跟官太太暗斗, 再不看什么书, 求什么新知识, 连原来的朋友也不再往来, 这样平庸琐碎的沉湎于所谓幸福自由的爱情生活之中, 把自己所编织的小家庭的巢笼当做整个大千世界, 终止了斗争。爱情没有“时时更新、生长、创造”“只是为了爱──盲目的爱──而将别的人生要义全盘疏忽了”。沉溺在“安宁和幸福”里, 停止了继续为社会的改革和解放而奋斗。这就使他们的爱情失去了共同的基础而变得空虚和庸俗。于是, 当涓生的免职令到来时, 子君也就会自然地“变了色”“似乎觉得凄苦和无聊”, 甚至“不大愿意开口”“到夜间在她凄惨的神色中, 又加了冰冷的分子”, 而婚前的热情和勇气, 也就毫无踪影了。她凄苦、无聊和冰冷, 当社会经济的压力突然向他们袭来时, 他们的爱情及其所谓幸福的家庭, 如沙地上的宝塔, 立即倒塌了, 子君不得不重新回到父亲那里, 最后在冷眼和悲哀中死去。寻其主观原因, 是她“个性解放”的思想武器, “个人奋斗”的反抗方式, 这时已失去了在反封建礼教、争取婚姻自由斗争时的威力, 显出了“恋爱至上”的欺骗性。没有了饭碗, 人没有饭吃, 不能存活时, 爱就自然无所附丽。由此可见, 子君爱情得而复失含恨而逝的悲剧也是性格发展的必然。

鲁迅先生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指出, 娜拉走出家庭之后, “不是堕落, 就是回来。因为如果是一只小鸟, 则笼子里固然不自由, 而一出笼门, 外面便又有鹰, 有猫, 以及别的什么东西之类;倘使已经关得麻痹了翅子, 忘却了飞翔, 也诚然是无路可以走。还有一条路, 就是饿死。自由固不是钱所能买到的, 但能够为钱所卖掉。人类有一个大缺点, 就是常常要饥饿。为补救这缺点起见, 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 在目下的社会里, 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第一, 在家应该先获得男女平均的分配;第二, 在社会应该获得男女平等的势力。可惜我不知道这权柄如何取得, 单知道仍然要战斗;或者也许比要求参政权更要用激烈的战斗。”

鲁迅先生塑造子君这一五四时期的新女性, 在客观上揭示出要想求得婚姻自由、生活幸福, 靠个人奋斗是行不通的, 必须去探索一条新的生路;民主青年必须去争取生存权, 即经济权、政治权, 参加推翻封建势力, 即推翻封建政权的斗争, 才能有个人的生活。

鲁迅通过单四嫂、祥林嫂、爱姑、子君不同的个性所表现的不同的反抗方式, 并最终都归于失败的真实描写, 揭示了妇女的解放是与整个社会的解放紧紧结合在一起的, 是整个社会解放的组成部分, 是不可分割的。鲁迅先生这位中国文化革命主将在对封建主义进行顽强而坚韧战斗的同时, 始终关注着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他在1918年发表的《我之节烈观》一文中就对封建统治阶级鼓吹的节烈观, 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指出“表彰节烈”其实是强加给妇女的“畸形道德”;在《关于女人》一文中, 他更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社会制度把女人挤成各种各式的奴隶, 还要把种种罪名加在她头上。”在《关于妇女解放》一文中直接指出:“一切女子, 倘不得到和男子同等的经济权, 我以为所有好名目, 就都是空话。”“必须地位同等之后, 才会有真的女人和男人, 才会消失了叹息和苦痛。”妇女“在真的解放之前, 是战斗。但我并非说, 女人应该和男人一样的拿枪, 或者只给自己的孩子吸一只奶, 而使男子去负担那一半。我只以为应该不自苟安于目前暂时的位置, 而不断的为解放思想, 经济等等而战斗。解放了社会, 也就解放了自己。”

参考文献

[1]孟瑞君.鲁迅塑造女性形象的思想探索[J].唐山教育学院学报, 1988.

鲁迅小说妇女形象的悲剧性 篇5

[内容提要]

人的解放的深层内涵,是构成人的本质的文体特征的转换与重构,而这,正是鲁迅思考现代中国命运和发展的根本命题。在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现实中,中国社会的出路究竟在哪里?在社会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的妇女在人性被极端压抑的中国社会里艰难地行走着,本文从鲁迅文学作品中妇女悲剧命运,悲剧形象入手,以典型人物为突破口,详细地分析了鲁迅笔下妇女悲剧形象的意义,深入挖掘了鲁迅对于中国社会前途命运的艰难探索与分析,同时也在人文性的前提下探讨了鲁迅笔下悲剧女性对于当今社会发展过程中和积极而深远的意义之所在。

[关键词]

鲁迅 女性 悲剧形象 沉默国民的魂灵

一听到鲁迅这个名字,首先浮现在我们的脑海里的恐怕还是阿Q、狂人、孔乙己、吕伟甫、魏连殳„„或许在看到这些男人们的同时偶或想起祥林嫂或子君,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分小说的主要成就还是建立在对以男性为代表的中国人的国民性的剖析上。二十世纪文学大家中,擅长刻划女子形象的着实不少。张爱玲、现从文、钱钟书及较近的王安忆、苏童等都是比道高手。鲁迅作为一个杰出的小说家,对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是不遗余力,我们应如何认识鲁迅作品中的“她们”呢?在每一个社会人的想当中,都包含阗自己的伦理,道德思想,从小就倍受人间炎凉之事煎熬和摧残的鲁迅是如何看待我们这个世界的另一半――女人的呢?在艰难而又痛苦的生活经历中,自身的婚姻爱情挫折,自己生活环境中一个又一个的妇女命运,无不震撼着鲁迅的心。十九世纪的社会变革,给鲁迅的刺激和震撼是难以形容的,他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中国的未来,生活在社会最下层的中国农民,在暗无天日的环境中就要窒息而亡了,痛苦不堪的妇女,在无可奈何地望着自己滴血的伤口痛苦呻吟,而卑鄙无耻的“正人君子”们正穿着崭新的长褂拿着长长的烟枪一个挨一个“笃笃”地敲着“他们”的头大声怒斥,要死还是要活?每个人都在心中重复着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忘却”吗?鲁迅的笔下,一个个真实鲜活的形象出现了,他塑造了社会的另一个层面上艰难挣扎的生活群体――女人。

在鲁迅的笔下,每一个女性形象就是一个悲剧,或死、或散、或无奈„„他自己提出对悲剧的近似定义的看法:“悲剧是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他在此提出的“悲剧”明确指“在戏台”演出的审美形态的悲剧艺术,而不是泛指现实生活中时时发出的悲惨的事件,后者并不都进入前者。如何改变这些人,尤其是女性的悲惨生活。鲁迅勇敢而自动地承担起挽救国家,民族的重任为社会,为全民族舍弃了个人的一切安乐,“拼命地做,忘记吃饭,减少睡眠,吃了药来编

在祥林嫂身上集中体现出社会悲剧,性格悲剧的精神的悲剧,可以说是集中国妇女的悲剧命运于一身。祥林嫂的悲剧的所以真正的严肃的悲剧,因为从美学的观点来看,她的精神品质及其悲剧命运,在严格意义上体现了悲剧的本质。第一,祥林嫂作为一位劳动妇女,具有善良、勤劳、朴实的优秀的品质,坚强不屈的性格,凛然不可侮辱的人的尊严感,顽强的追求人的基本权利的愿望与要求,这种优良的气质,品质和性格,是劳动人民阶级本质的集中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特别是劳动妇女渴求自由解放的必然的历史要求。自然,祥林嫂并不是一个觉悟的妇女,她的思想认识及其挣扎,反抗和追求有很大的局限性,但这是她受压迫的处境和社会制度造成的,并不是阶级本质的必然表现,因而并不是祥林嫂精神品质上的缺陷。正因为这样,祥林嫂的毁灭才是“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第二,祥林嫂作为一个寡妇,在政治上,经济上和精神上遭受了四大封建权力――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的残酷压迫和摧残,特别是最反动,最野蛮的封建教条――节烈的严重打击。因此,祥林嫂的悲剧是惊心动魄的社会悲剧。她的悲剧命运及其悲剧结局,是为反动的封建宗法社会制度和封建礼教所决定的,从而暴露了它们的“吃人”本质。第三,在“四权”的巨大压力下,祥林嫂如果是一个驯服的,得过且过的,极能忍受的人物,她也可以苟活下去,马马虎虎地了解自己的一生。但祥林嫂的性格精神并不是这样,尽管她没有阶级觉悟,对周围的世界和自己的生活道路没有什么正确的认识,但她有着强烈的要求摆脱压迫,自食其力,独立生活的意识,有着强烈的人的尊严感和争取人的自由平等权利的意志,有着顽强的寻求人生渔喛与希望的要求中,有着潜在的但是倔强的反抗性。由于祥林嫂具有这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特点,所以她的挣扎,反抗和追求是正义的,而她失败,获得悲剧的结局也是不可避免的。第四,祥林嫂悲剧的可悲性,并不仅仅在于她的肉体上受到封建势力的虐待和饥寒的痛苦而主要在于她的精神上遭受封建礼教,特别是封建节烈这种最反动的教条的沉重打击。因此,祥林嫂的悲剧在于艺术效果上必然激起人们的巨大悲痛和愤慨,启示人们只有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制度,打倒四大封建势力,人民群众特别是劳动妇女才有真正的自由幸福。

鲁迅对祥林嫂的塑造,体现了他在小说创作中所一贯坚持的思想和态度:表现出他对农民深受压迫,剥削和毒害而毫不觉悟的愚昧,麻木的痛心和批判;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启蒙主义思想家的特点。在作品中,作者虽无情地揭露了“四权”对祥林嫂的扼杀,但是,同时也毫不留情地,又是痛心疾首地暴露和批判了祥林嫂的不觉悟。

鲁迅对于中国老百姓的愚味和麻木有极深刻的认识和精辟的见解。他在稍晚于《祝福》后写的杂文《灯下漫笔》中说道:“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到现在还如此。”这一思想在祥林嫂身上,又可以大致看出其模样。祥林嫂的一生,实际上就是在这两个时代里沉浮。

告,这种老调子应该到唱完的时候了,中国应该出现新的声音。

二、渺茫“明天”的企盼者――单四嫂子

单四嫂子是鲁迅《明天》中的主人公,她是一个丧子的寡妇。江南水鲁镇,劳苦妇女单四嫂子两年前失去了丈夫。守着独子――三岁的宝儿共度时光。宝儿患了病,单四嫂子抱着孩子求神问签许愿,也服用了民间偏方,但宝儿的病仍是昌轻夜重,不见缓解。好不容易等到第二天天亮,孩子的病情更为危重,单四嫂子取出所有的银元铜钱到中医何小仙处去求诊。在开上药方去药房抓药途中,又受到地痞流氓蓝皮阿五的调戏。当天下午,在最后睁开眼叫了一声“妈”后,孩子死去了。邻居五九妈指挥料理孩子的后事,单四嫂子拿出惟一的家当――一副银耳环和一支裹金的银簪,托保买棺林。夜深人静,人去屋空。单四嫂子哭干了眼泪,希望所发生的一切只是个梦――宝儿好好的。此梦却难圆,又一个早晨,棺林买来了。入殓,埋葬。太阳落山时分,帮忙的人吃了饭,都回了家。孤苦一身的单四嫂子,坐在太静、太大、太空的房子里,想着孩子生前的情景,她希求在睡梦中,再见到她的宝儿。门外照例传来地痞流氓的调笑声。鲁镇落在寂静,只有几条狗,“躲在暗地里呜呜的叫”。

作者在小说在着力提示出,由于社会的黑暗,群众的落后、麻木,形成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与冷淡,而这正是造成单四嫂子不幸的社会根源之一,也更增加了悲剧气氛。当孤苦的单四嫂子抱着病重的宝儿,在“黑沉沉的灯光下”备受煎熬时,没有一个人肯去帮助她,安慰她。而那个流氓无赖蓝皮阿五和红鼻子老拱,坐在隔壁酒店里,探听动静,哼低级的曲子,打她的主意。当宝儿死去,单四嫂子“从呜咽变成号啕”时,以五九妈为首的邻居们,所忙的是用她的两条板凳和五件衣服作抵,又替她借了两块洋钱,“给帮忙的人备饭”。还把单四嫂子仅有的一副银耳环和一支银簪,拿出来交咸享酒店掌柜,托他作保,半现半赊地买一具棺木。蓝皮阿五认为有油水或捞,何“自告奋勇”地愿意接揽这差事。五九妈却不让他沾手。于是在埋葬的那一天,蓝皮阿五便“整天没有到”。咸享掌柜又替单四嫂子花了四文二十个大钱,雇了两名脚夫抬去埋了。这名为帮忙,实为揩油。当太阳渐渐显出要落山的颜色;吃过饭的人也不觉都要显出回家 的颜色,――于是他们终于都回了家。这是何等冷漠的社会现实!单四嫂子是一个完全失去反抗力的妇女形象。她的命运极为悲苦,一连串的不幸和打击向她袭来,但她都没有任何的不满和反抗的表示,她只是一味地以迷信、对命运的顺从和屈服,幻想改变或减少自己的灾难和痛。宝儿生病后,她向神求签、许愿;在病越来越重时,又幻想“明天”热会去,痛会减,喘会平,在宝儿死后,她又幻想“明天”宝儿会“好好的睡自己身边”,而当这一切一次又一次被灭后,她所能做的也只能是“想赶快睡去”,在梦中去“会她的宝儿”――可以说,她的宝儿是被残酷、落后、冷酷的封建制度吞噬了。也是被自己的愚昧、落后、迷信、杀害了。对于社会和自

拼力抵御着杀人团的精神虐杀,二者处于相对平衡势态。

鲁迅在《明天》的结尾,并没有明确地给我们以任何希望。鲁迅自己是讲究“于无希望中得救的”。但对单四嫂子这样一个弱女子来说,她失去“明天”,又意味着什么呢?鲁迅不肯地明确的答案告诉我们。但单四嫂子这个满身痛苦,满腹心酸的妇女却告诉我们一个不争的事实,单四嫂子己是一具活尸了,是社会让她变成了这样。她是封建社会庞大礼教系统的牺牲品,她的命运逻辑规定,她不但记过无法再见宝儿,而且她自身的明天只有两个字可以概括殆尽,那就是――“烈妇”。

为什么单四嫂子的明天是从节妇变成烈妇呢?因为社会上有一个无处不在的“无主名无意识的杀人团”。这个杀人团在“吃人”,而且还将一如既往地“吃”下去,单四嫂子“命运”,注定是万劫不复的。这个“杀人团”吞食单四嫂子有三个步骤:一是单四嫂子丈夫死后,礼教观就叫她乖乖做节妇;二是宝儿病重时,不但得不到半点同情,而且这个“杀人团”的成员一起动手来虐杀;三是失去宝儿后,他们觉得单四嫂子的精神支柱崩塌了,就可以毫无顾忌地猛扑上去,吞食她。这就是贫苦劳动妇女单四嫂子的命运!在那样的禛中,只能把自己的悲痛和愤憎留给世界,把她的期望寄托在莫须有虚无的地狱之中。

《明天》表现了鲁迅对妇女问题的深沉思索和对妇女命运的倾情关注。鲁迅的脚牢牢地站在中国的土地上,他在第一篇妇女题材的小说《明天》中,就真切地融及了中国劳动妇女沉重的悲哀。它让人们想得很多,很深,想到中国劳动妇女的地位和命运,过去和未来。明天,对我们来说是多么美好动人的词语,但对于单四嫂子却是如此;明天,对于鲁迅来说是何等沉思不已怕词语,但对单四嫂子来说是如此。鲁迅是为明天而奋斗的作家,他为社会给予单四嫂子的这种“明天”悲愤,这种“明天”实际上是暗夜与绝望。

三、孤独反抗者—爱姑

《离婚》是鲁迅写于1925年11月6日的最后一篇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一篇小说。作品的主人公爱姑,娘家庄家和婆家施家,都是地方上很有势力的人家,庄,施两家联姻,经过三茶六定,花娇抬爱姑进门,结婚礼仪一一符合封建礼仪。由于施家的儿子姘上了小寡妇,爱姑干涉丈夫的行为,而公婆又袒护儿子压制爱姑,爱姑哭回娘家,庄木三带着六个儿子去拆平施家的灶,两家闹翻了,整整三个年头不肯罢休,最后请七大人调停,才以离婚收场。在这场纠纷中,庄、施两家,还有慰老爷,七大人之流,手上的武器全部是封建礼教,这场离婚纠纷,从本质上讲,不是不封建斗争,倒正是用修补封建家庭裂痕,调整封建阶级内部矛盾,强化封建制度的新方法。鲁迅毫不留情地把庄,施两家的意见写成一个表里不一,形神相离的喜剧性场面,这个场面上充斥着虚伪,矫揉造作和上流社会的空虚,腐朽和堕落。

观念作崇。七大人的地位高于慰老爷,是爱姑所见过的最高统治者,爱姑这位表面上泼辣的农村妇女,内心深处仍然是对地位的屈从。爱姑的这些弱点,带有相当的普遍性。在她周围的群众都对封建阶级代表人们七大人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八

三、蟹壳脸,甚至庄木三这样的富裕农民,都是如此。鲁迅正是看到了这个问题的普遍性、严重性,才以小说的形式进行探讨和反映的。它通过女主人公爱姑对离婚问题的处理深刻地反映出在辛亥革命以后,农民群众对封建统治者还存在着幻想和敬畏,在政治上,思想上还仍然受着封建统治者的严酷统治,因此,小说的主导思想仍然是反封建的。

四、幻想与现实矛盾的终结者――子君

《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类型的妇女,是受过“五四”新文华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但是胜利的喜悦却是悲剧的起点。封建势力视青年自由恋爱为丧风败俗,局长一纸解令导致涓生失业,断绝了唯一的经济来源而此时,同居后的涓生,已众外到内“读遍了子君的身体,她的灵魂”。他的态度陡然变了,他不再自愧弗如地对待子君,仰视子君尊敬子君,而是居高临下地俯视她,鄙视她。子君像她的“阿随”一样,在经历了“婚姻自主”的美好小环境,沉湎过短暂的“安宁与幸福”之后,在家庭琐事的不断纷扰之后,在生计的窘迫威逼之后,由颓唐,无所作为而最终重新回到封建势力的强大打击下,含恨离开了这“无爱的人间”而涓生也只能带着“悔恨和悲哀”去探索新的生活,结束了个人奋斗的悲剧。《伤逝》就是悼亡的意思,即哀悼子君这个曾经是纯洁、善良、勇敢的新女性的毁灭,哀悼她的真挚的爱情,婚姻的自主都成了泡影。子君的悲剧深刻的启示人们:传统的封建思想和势力是诱杀一切美好事物的刽子手。子君追求的,只是恋爱婚姻自由。奋斗目标的实现,就把狭窄的小天地当作整个世界,把小家庭生活当做整个人生意义。这样,人的性格也就必然会变得庸俗空虚,胆怯虚弱,爱情也会渐渐褐色,在刽子手的狞笑中,一切都灭亡了。子君的悲剧是社会的悲剧。这说明,离开社会改革的个人奋斗,是不可能成功的,个性解放和“未褪尽的旧思想”是子君悲剧的主观方面的原因,在任何人的思想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不可避免的,具有关键意义的是我们应从子君与涓生的矛盾中能否认识到这种矛盾并正确处理和对待它。子君和涓生可以为爱情奋斗,但却不知如何去“更新、生长、创造”,这就是他们的可悲之处。而悲剧就发生在这可贵可悲的矛盾中。

浅谈鲁迅笔下的妇女形象 篇6

在当代文学史中, 鲁迅先生对农民、知识分子、妇女问题十分关注。他曾在《呐喊》自序中这样写道:“……凡是遇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当然要推神, 善于改变精神的, 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 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还说:“我的取材, 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中。”在鲁迅的笔下, 从对社会冷眼相待的狂人到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涓生, 从被生活折磨得如同木偶的闰土到义无返顾的刘和珍……所有形象都代表了病态社会中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们的共同特点, 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内涵, 都产生了极为深远和广泛的影响。我认为在鲁迅的小说中, 对妇女形象的塑造, 可以说涵盖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中中国妇女所特有的性格特征, 很值得我们研究。

鲁迅先生笔下的妇女形象, 绝大多数都有中国传统的优良品质, 她们善良、勤劳、任劳任怨。也有人会提起《故乡》中细脚伶仃圆规样的贪小便宜的杨二嫂, 《祝福》中刻薄的四婶, 无耻的卫老婆子, 还有《风波》中泼辣的七斤嫂。这些的确是些张牙舞爪的角色, 但这是在特定的环境中饱受生活压迫而扭曲了的性格, 并且只是少数个别现象, 无论是善良温柔还是尖酸刻薄, 旧中国的妇女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愚昧。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 在这个历史进程中, 封建礼教把妇女压在了社会的最底层, 她们没有工作, 没有地位, 没有尊严, 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她们从小被灌输了男尊女卑的思想, 被诸如“三从四德”的规则约束, 也便本能地服从, 自觉地遵守, 理所当然地去继承、宣传、维护这些规则。鲁迅先生的小说中, 就会有一大批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妇女形象。《阿Q正传》中的寡妇吴妈, 因为阿Q的求爱而要上吊自杀, 只是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经”;《药》中的华大妈, 为了给儿子治病, 用所有的积蓄去买一个人血馒头当做灵丹妙药;夏四奶奶竟希望乌鸦显灵来证明儿子的清白;《祝福》中的柳妈劝祥林嫂去捐门槛, 捐了门槛就不会被两个丈夫争了。这种种行为, 我们听来是如此荒唐, 而她们做起来竟如此虔诚。可见她们受封建思想毒害之深, 她们愚昧的思想注定了她们悲剧的命运。

纵观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 我们不难看出, 在这一系列的多姿多彩的人物中凝聚着作者对妇女命运的同情, 对妇女解放问题的深刻思考。这些形象, 不论是自发的反抗, 还是自觉的斗争, 无论是悲剧性的结局, 还是让人看到希望的惨烈的斗争过程, 都体现对禁锢人性的社会制度的鞭挞, 对人民解放的探求。也正是这样, 鲁迅作品中的妇女形象才在中国妇女追求解放的过程中起到了进军号的作用, 达成了作者创作的初衷。

上一篇:型钢悬挑外脚手架施工下一篇:运动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