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2024-07-14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精选十篇)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篇1

钱学森曾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 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 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 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 这是很大的问题。”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也在“突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方面特别强调要“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 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因此如何创新教育方式, 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能力, 对高等院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学生的评价体系和教师的职能等提出了一系列的要求。

1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及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1 创新型人才的内涵

创新型人才, 就是指具有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和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型人才应该具有下列特质: (1) 具有高度的敏感性、洞察力和超强的求知欲、自学能力; (2) 具有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并且具有广泛的知识面, 思维活跃于多个领域; (3) 具备超强的能力和团队精神, 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健康的体魄。

1.2 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2.1 应试教育束缚创新思维的形成

目前高校大部分的学科培养, 在应用阶段仍然属于“纸上谈兵”。导致学生单纯的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 机械化的记忆知识点, 继续沿袭中学的应试教育模式。教育模式偏重于知识技能的传授而忽视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束缚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遏制了学生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质疑和批评, 使得创新型人才难以脱颖而出。

1.2.2 传统教育模式忽视个性的培养, 缺乏以人为本、民主化、开放式的教育理念

高等教育内容与形式无法适应社会和经济建设的要求, 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 与社会实际严重脱节, 导致学生虽然满腹经纶但是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令人难以恭维。

2 创新高校教育方式, 培养创新型人才

2.1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

2.1.1 教学方式———由传统教学向发散性教学方式转变

根据美国教学创新性思维研究专家帕内斯提出的“创造性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有效途径应该是“以创造性问题解决为核心和目的”的教学。

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加强学生发散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使学生养成从多个不同角度、方向或不同层次思考问题的习惯, 形成对某一问题进行重组、辐射和再创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应该鼓励学生培养打破常规、好奇求变、独立思考的“异想天开”思维,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闻一知十、独立思考、发现并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2.1.2 教学手段———采用研讨式教学为主的手段

在研讨式教学中, 师生通过共同研究、讨论来解决各种理论或实践问题。 (1)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从质疑出发, 采用新视野去审视问题, 让每个同学充分展示其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接受教师和同学的评论, 聆听他人的研究, 发表自己的意见。通过这种观摩、学习、借鉴的创造性学习过程,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在课外实践中, 鼓励学生参与课外的科技创新和发明活动, 巩固、深化课堂知识,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为了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高等院校应该为学生提高更多参与科研的机会, 让学生有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内进行研究和创新活动。因此, 高校应增加大学生创新项目, 鼓励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技竞赛活动, 通过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1.3 评价体系———采用多元化的评价体系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学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来保障, 新型的评价体系应该以考察学生的综合运用知识,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为主要内容。

国外大学所采用的考试的指导性思想值得我们借鉴, 其强调社会实践与书本知识相结合, 笔试与口试相结合, 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注重学生的独立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评价。为此, 在我们的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中, 考试是为培养创新型优秀人才的目的服务的。为此考试形式的科学化、多样化是必不可少的。考试方式要灵活多变, 知识和理论的检测与能力和创新因素的检测相结合, 应该加强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在总成绩中的比例, 把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将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 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合考察学生学习态度、自学能力、独立能力和合作精神等因素, 科学评价每一个学生。

2.2 提高教师的素质, 转变教师职能, 建设创新型教师队伍

创新型的教学需要创新型的教师和管理人员, 才能够培养出高质量、高素质的创新型学生。

(1) 为了能够培养出德才兼备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高校教师不仅要做好学生的专业导师而且要做好学生的人生导师,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从而培养出既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又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具备成熟心理, 能冷静面对困难和诱惑, 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2) 高校教师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学习和创造能力, 让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践, 在实践中探索和创新。

(3) 高校教师不仅要善于传授知识, 更要善于传授方法, 注重培养学生善于观察, 勤于思考,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高学生自我学习和团队的合作能力, 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高校应该优化和完善教师的评价体系, 来鼓励教师积极投身于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工作中去。把评优、晋升、薪酬和科研资金配置等与开展“创新教育”相结合, 让他们的辛勤耕耘有所回报, 从而激励教师能以更大的热情和积极性去开拓和创新。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时期高校教育改革的一个重大课题, 这个改革的成功与否, 将直接关系到国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储备问题, 高校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

摘要: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从教学方式、教学手段、评价体系和教师职能等方面阐述了如何适应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要求, 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德才兼备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应试教育,创新性教学

参考文献

[1]何为红.创造性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与教学方式研究[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6) .

[2]朱庆宝.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 2010, (5) .

[3]涂铭旌.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路、方法及路径 (二) [J].西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2, (11) .

[4]田建荣.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质量评价制度改革[J].中国高等教育, 2011, (2) .

高校如何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篇2

自鸦片烟战争以来,民富国强是中华民族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追求的梦想。自共和国成立60周年来,特别是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但离科技经济强国目标还很远。原因有二:其一,我国人均GDP太低,仅为2600美元,而德国为4万多美元,连韩国都不如;其二,我国GDP主要是由体力劳动所创造,而科技与智力制造太少。原因是我国自有知识产权所创造的新技术新产品太少,转化为经济更少,所以说到底,还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体制太陈旧,不可能造就一大批具有创新型、创造型、创业型的高科技技术与经济人才所带来的结果。

一、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最根本的任务

(一)从根本上讲是构建创新型国家和造就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需要,是中华民族站到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的需要。中共中央前总书记江泽民于20世纪末提出,“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灵魂”,这是一个伟大战略思想,是对世界关于国家民族存亡、兴衰、发展理论的重大贡献,是对我国几千年文明发展正反两面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也是对全世界各民族、国家存亡、兴衰发展历史的光辉总结。在世界文明史上,曾辉煌于世界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希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在奴隶制转向封建制时期,由于实行百家争鸣思想,不断创新,曾造就了一大批世界级的创新型文化人才。大思想家如中国的孔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柏拉图、苏格拉底。他们的思想推动了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转变,促进了世界文明发展。在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过渡的过程中,西方再次出现了一大批创新型的大思想家,大理论家如卢梭、赫希利、孟德斯鸠等,提出了“君权民授”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推动了欧洲从中世纪开始逐步开始文艺复兴运动,进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生产方式发展,到18-19世纪实现工业革命,走出了一条依靠科学技术富国强兵的道路。虽然是资本主义,但至今仍在不断创新,故仍能走在世界科技经济、民主政治与文化发展的前列。值得我们深思。

四大文明古国,由于长期封建主义思想枷琐,封闭、保守,改革创新很难推行。到了十九世纪几乎成为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演化了中华民族近代史上无数悲剧。这是值得我们牢记的惨痛教训。只有不断创新,才能根本杜绝悲剧重演。因此,江泽民这一观点,对我们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存亡、兴衰、发展有着重大战略指导意义,甚至是根本性指导意义。紧接着,党和政府提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召开了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并且在全国科技界、企业界都逐步建立了科技创新体系。

但是,构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离开了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训体系,培养和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就成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科技不断创新的最根本前提和最紧迫的任务,也是中华民族能否站在世界民族之林的前列,并且也必定是决定我们中华民族未来存亡、兴衰的根本战略大计。因此,可以说我国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能否实现这一体制创新,将决定我们民族、国家未来在世界的地位。

(二)是实现“两个增长方式”的转变,适应企业对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迫切需要。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国生产增长规模和经济增长规模在世界上都占有相当地位和比重。但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生产增长主要靠不断扩大自然和人力资源投入的外延式实现扩大再生产。其二是经济增长,主要靠粗放式生产来实现,造成污染严重。产品技术含量低,技术创新程度差,特别是自有知识技术产权少。因此,我国产品在世界市场中核心竞争力差,离世界一流技术和产品还有相当距离,这也是我国13亿人口创造的GDP赶不上2亿人口的日本人和4亿人口的美国所创GDP总量的根本原因。关键是我国技术和生产部门,技术和产品的创新型人才太少,创新能力也不高,提高我国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实现生产增长方式从外延式向内涵式发展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最紧迫的任务就是造就千百万富于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素质、高能力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江泽民同志提出“今后经济建设的重点要转到人力资源的能力建设上来”。因而,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造就千百万富于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已成为提高我国技术和产品世界竞争力的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当前,世界金融危机已导致我国出口产品严重下滑,但这只是表面现象,从更深层次追查,出口大量下滑的大都是玩具服装等技术含量十分低的产品,如服装,出口1亿件才能换美国一架波音飞机。相反,如果我们出口的是自有知识产权的高技术产品,是人无我有的,你看他下不下滑。说到底,仍然是我国生产部门,大量外延式扩大和粗放型生产,甚至是贴牌生产的低技术产品,很少自有技术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说到底,仍然是我国高等学校没有为企业造就出一大批富于创新创造能力的高科技人才所造成的恶果。相反,如果我国大批科技高校每年能创造大量高科技产品出来,取代传统低技术、高能耗、高污染产品和产业,又有大批高科技生产经营管理人才相配套,那时,中国的工业生产自然就实现了内含式扩大再生产,又实现了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出口的全是自有高新技术产权的产品,何愁出口下滑呢?且我国生产与经济增长规模自然会更大幅度提高,不仅赶超日本,更会赶超美国。

(三)是根本创新我国现有的以培养造就“死记硬背书生型、应试型,以考试书本成绩定优劣”的人才培养体系的紧迫需要。世界高等教育特别是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从过去17世纪欧洲兴起的“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传授知识为中心”起步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已进入到 “学生为中心”、“学习创新为中心”、“培养创新力为中心”的“造就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创新型高等教育新时代。如美国1999年有1100所高校开设创业课程。并且始终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开展技术推广服务、建立大学-企业联合研究中心。故高校创立的科技成果总量占全球科技成果总量的60%,其中80%都转化为经济,对美国经济贡献率高达70%。美国科技经济不断创新,始终走在世界第一位,主要得力于具有创新体制的高校。美国硅谷就是典型的产、学、研一体化的科学工业园区。硅谷60-70%的公司都是由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和老师创办的,硅谷收入中有一半为斯坦福大学师生公司创造,闻名于世的微软、雅虎、Google等公司都是斯坦福最成功的学生创办的公司,比尔·盖茨、杨致远等是大学生创业者的典范。麻省理工学院每年科技创新转化为经济,为美国创造200亿美元价值,造就15万个就业岗位。所以,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之典范。

我国的教育制度,从隋朝兴起的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制度开始,直到现在的高考制度和教育培训体系,自始至终都是以“死记硬背书本、考试成绩定优劣”为核心思想,从未把创新、创业作为培训人才的目标和标准。在这一指挥棒束缚下,数以亿计的中小学生,十余年为了死记书本考试获得高分,进名牌大学,被关在书斋中,个人兴趣、特长、个性,特别是创新力、创造力全部被淹没,几乎与社会实践隔绝,已造成严重身心扭曲,成为这一应试体系的奴隶。其严重后果比“范进中举”有过之而不及。严重与造就创业人才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相背离,已到非改革不可的地步。

目前,从根本上讲,中国高等教育仍然以在十七世纪欧洲形成的“课堂中心”、“教师中心”、“传授知识中心”和“死记硬背书本的考试分数决定优劣”而建立的培养体系为主。从根本上讲,仍然是科举考试的培养体系的延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六十年来。虽然也培养了大批人才,但是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微不足道,更没有造就出一个称得上世界级的文学家、技术家、科学家、哲学家,以至于某世界名牌大学教授最近还直言不讳地指出:“你们中国一些大学生来留学,第一年很好,第二年就差点,第三年就更差,到毕业的时候最差,因为没有创新能力,只知道背书本,这个是没有用的。知识在电脑上查一查就查到了,资料去图书馆一找就找到了,用不着你去背。”这是著名作家金庸拿到英国剑桥大学硕士学位文凭后,传达出的世界名牌大学教授对我国培养体系的评价。由于这一体系已造成数千万大学本科生、研究生不仅是就业难、创业难、创新更难,使他们时时处于心理恐慌状态。这种高教培养体系严重违背“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精神的灵魂”的伟大战略思想,也严重与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养成相背离,与产业发展要求相背离,更与创建创新型国家的宏伟目标相背离。不仅广大青少年学生十分反感这种培养体系,广大家长及教师也深感“教育危机”,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危机边缘。欧、美国家乃至日本在上世纪90年代已基本废除这一体系,可是我们的教育行政部门不仅不去改革创新,甚至运用行政权力通过层层检查、评估强化这一体系,真可悲!长此下去,一代一代造就千百万书呆子,担心在愈演愈烈的全球竞争之中,落后、被动、挨打,让近代历史悲剧重演。需知,“死记硬背书本,考试书本成绩定优劣”的“三中心”的培养体系,是根本培养不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世界科技发展史上,凡是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发现发明与创造,都是读书不多而富于好奇心、探索心、创新能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出来的。如发明电灯的创新发明家爱迪生,一生创新发明100多项专利,他仅是一个订书匠出生;现代科技创新计算机“视窗”的,曾为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仅是在斯坦福大学二年级一边学习一边创业的大学生。可见,欲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必须整体改革书生型、应试型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高校在保持原有人才培养体系的前提下,增加一些大学生创业活动,且大多数是模拟型公司活动,是不可能造就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这就好象在书生型、应试型的千疮百孔的旧衣服上,补几块创新型、创业型的新布,不从根本上创新,只想修修补补,怎么也不能解决“实现两个增长方式转变”,“创新型国家”,对千百万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紧迫需要。大学扩招以来,大学生包括研究生就业愈来愈难,创新、创业更难的事实,就是最好的证明,最根本的战略思路,就是从整体上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的培养体系。如何构建,更是大有学问。

二、贯彻科学发展观,高教改革创新,关键是管理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

(一)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现状不容乐观

现在高等教育上的改革创新上,大都只在校园物质文化与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开展。一是量的扩大,如不断扩大新校舍。表面看起来,校园校舍物质文化真的面孔大大创新,一看校舍校园就很吸引人,大学生数量越来越多,现在已接近2-3千万大学生,教授数量也越来越多,所有这些都只是量的增加与创新。另一方面就是教学改革与创新。几乎所有的大学每年都在开展大量的素质教育和课程、教材、教法的改革、研究,产生课程和教改实际实验成果,还不断评出大量教改优秀成果及论文,奖金也越来越多。这些的确反映了我国学校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改革与创新。最近,为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和建国六十周年,媒体都大量报道了这些事实,但是这些创新最终产品结果如何呢?只要看看报纸,这几年中国大学生和研究生就业越来越难,如中国大学生就业协会的一位会长在报上撰文透露,近年几乎已有50%的大学生不能就业。再看高校科技成果对经济的转化率和贡献率。我国高校每年平均有3万多项科技成果,其中只有15-20%转化为经济、形成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对经济贡献率很低很低,2001年统计,重庆23所高校,科技成果当年仅25项转化为经济,收益仅5亿元人民币,创造的新增就业岗位仅1500人,仅占2007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15万个就业岗位的1%。创造价值200亿美元的千分之三,根本不可比。这充分说明,我国高校师生的创新力、创造力还是被压抑着的,创新潜力开发前景很大。如著名科学家钱学森2005年忧心忡忡地对温总理讲:“现在中国还没有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按照培养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这些铁的事实,就证明我们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效果很差。这正如中国大学生就业协会那位会长撰文所言:“现在的高等学校本来管理体制就不行,现在还要不断用评估去层层加强、强化这一体制,看来中国高等人才培养,只有依靠第二种渠道了。”去年温家宝总理到北京航天航空大学讲,明年有650万毕业生需要就业,我们首先送大学生到经济技术开发区去,做准就业的大学生,通过定向培训然后再正式就业。温总理这也是在找第二渠道,培养适合市场需要的人才。干嘛不改变旧的体制呢?让大学生主动在学习期间就完成这个培训呢?现在还让总理来为大学生就业操心找出路,这也就是基本否定当前的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了。中国高等教育为什么会到如此不受市场欢迎的境地呢?

(二)中国高等教育落后现状的根本原因

中国高等教育出现不受市场欢迎的现状,其根本原因何在?我们还得用江泽民同志的十六大报告精神来说明。江泽民同志十六大报告的核心精神,就是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必须遵照:经济、政治、文化三个方面全面协调发展。只有如此才能实现1+1+1>3的最佳效应,少了一个方面都只能是负效应。这也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其理论基础和科学根据也是江泽民同志1991年在建党70周年大会上讲话提出的:“社会是由经济、政治、文化有机构成的统一整体”这一普遍社会发展科学规律,即科学发展观。现在高等教育只在校园物质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两个方面推进,缺少了高校行政体制和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同时推进,即只有经济与文化的改革创新,而无政治行政体制和管理制度的改革创新,要知道高校的物质文化是经济基础,精神文化是发展动力,这两者联系的纽带是高校行政体制与管理制度,这大概是最根本、最关键的要素。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制度的产物,奴隶制度只能培养奴隶,封建制度必将培养奴才、工具。要培养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再漂亮的校园,再好的教学改革成果,由于高等教育没有适合今日市场经济的创新的体制与管理制度,这怎么能培养适应不断创新的市场经济和技术对人才不断变化的要求呢?这就是当今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关于这一点,马克思早在《资本论》中的“英国工厂法的教育条款”中就讲过了,马克思用了很大篇幅,首先论证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不断革命的,大工业的这一本性,就决定了工业生产技术和产品是不断变化的;因而也就决定了生产的岗位、工种乃至行业和产业的不断变化;进一步决定了员工的全面流动性,常常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向另一个生产部门。教育应当怎么办才适应这一特点呢?马克思的理想是:在未来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里,教育应当与生产实际结合起来,实践劳动时间不能太多,并讲究卫生健康;以造就既有书本知识,又懂生产技术管理实际,有创新精神与能力的全面发展新人;以取代传统教育培养的徒具书本知识,不懂生产实际的片面发展个人。最后他的结论是:只有这种教育制度才能既能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又能推动社会发展与进步。可见马克思是主张教育应以“学习与实践为中心”、“学生为中心”、“造就有实际创新能力为中心”,而反对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课堂中心”、“教师中心”。如果大工业的技术基础是不断创新的,而教育制度是保守的,几年甚至几十年不变,那么,这种学校制度培养的人必然遭到淘汰。久而久之,这种教育体制就只有逐步被淘汰。所以,贯彻科学发展观,高等教育当前的关键是体制制度创新。

三、整体创新高等教育体制,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一)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典范

美国建国不过几百年,建国后在很长时间内,无论是教育、科技、工业乃至经济都远不如西欧老牌的工业化国家,英国、法国、德国,美国后来是怎么快速赶超英、德、法等,成为世界头等科技经济强国的呢?

首先,得归功于20世纪初期,美国出了一个超出欧洲传统教育的“适用主义”教育哲学大师——杜威。正是他看到美国各方面都落后于西欧各国,如果按常规去追赶,永远都超不过他们。于是他瞄准了欧洲传统教育的“书本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三中心”,“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的培养模式,发现并认定它是一种“注入式”不倡导应用解决实际问题,且扼杀青少年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少、慢、差、废的人才培养模式。美国要快速赶超西欧,他以为最佳战略,就是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既保证多、快、好、省的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同时又保证美国教育、科学技术、工业、农业等多方面飞速赶超西欧各国。正是从这一远大目标出发,杜威创造性的提出了“适用主义”的教育哲学思想,其名言为“适用”“能解决问题”“即是真理”,“理论一大堆,不解决问题,宁可不学”。“不能以考试书本成绩衡量学生水平”,“应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衡量学生水平”由此出发,他又进一步提出了,激发青少年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的学习”之创造人才培养模式。如何是“解决问题的学习”呢?他指出,“应当创设现实问题情景,让学生在情景中去发现问题,探索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做中学、学中做、做学用合一,废止“注入式”等,直接指导学生如何学、教师如何引导的学习指导方针。紧接着就在学校实验这一套“解决问题的学习”之创造性人才培养模式,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校曾一度取销了“课本”用“活页课本”代替,教学过程是由教师预先设计出“现实问题情景”,然后让学生参与到活动情景中去,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进而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碰到困难时,教师只能引导,启示思路,一切让学生自己探索,直到解决问题,一旦解决了问题,会极大地鼓励学生,甚至手舞足蹈,感到成功的愉快,像发明家发现了自然秘密一样地探索发现。实验经过一些曲折,最终还是获得很大成功。由于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探索性、创造性水平和信心成十倍地提高,使解决问题的学习获得学生、家长、社会乃至政府的极大赞扬,以后又进一步运用到大学生学习中,逐步使大学出现了学校与企业联合成立研究机构,师生参与企业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新营销、新服务研究与开发,从而实现了大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学习”。教授对大学生为企业探索、解决问题起到引路、指导的作用。大学生的学习探索、创新、创造乃至创业精神与能力得到十倍、百倍的激发,以至于大学师生为企业、为国家,研究、开发数额巨大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管理,新营销、新服务项目,大学逐步成为国家新技术的摇篮。到20世纪30-40年代,美国大学逐步赶超各西欧大学,出现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芝加哥大学,加州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并且为学校获得了大量诺贝尔奖,比如芝加哥大学从1907年获得第一个诺贝尔奖到现在已获得107项诺贝尔奖,大大超过英国大学。紧接着美国科学技术、工业及经济也逐步赶上和超过西欧各国。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就全面超过西欧。最有代表的标志,是战后西欧重建,主要依靠美国美元援助。“马歇尔计划到西欧去就是代表”。到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美国大学更创造了全球科技、经济奇迹。首先是上世界9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与上千家企业合作创造了世界著名的“硅谷”,成为全球信息技术革命的先导,造就了闻名全球的“微软”创始人比尔·盖次,资产高达300亿美元,一度成为世界首富。他虽然至今仍只是大学二年级学生,并不妨碍他为世界做出贡献,连胡锦涛主席访美都要去访问他。造就了世界头号计算机企业的“惠普公司”创始人休利特及全球最大网络商google创始人等,引导了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的新潮流。麻省理工学院与7000家公司合作,更是以全校师生公司每年为美国创造200亿美元的GDP。并提供15万个就业岗位而名震全球,而全美大学师生每年创造的新技术占全球每年新技术总量的60%,这就保证了美国在全球新技术电子、微电子、信息、生物工程、航天、海洋、新能源、新材料等十大尖端技术领域始终保持领先地位,而且其中80%都直接产业化转化为经济,每年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70%,比如美国08年经济增长2万亿美元,其中1.4万亿美元为美国大学师生创造的新技术转化为经济所作的贡献。所以美国是世界高等教育强国的典范。

(二)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对中国的启示

美国高等教育强国对我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之梦有重大战略启示,美国能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有如下几点条件保证,对我国有如下几大重大启示:(1)学校是独立的学术团体,没有政府的垄断管理体制,美国联邦法律明文规定“教育部不能干涉学校内部事务”,各个大学都可以进行各种不同培养模式的办学实验,办出各种特色,才会出现教育家杜威的全新培养人才模式实验,在各学校和大学实验,独立实施,才可能使美国教育突破欧洲传统教育阶段,进入“现代教育”新阶段。所以杜威被世界称为“现代教育”创始人。(2)教授治校。美国高等教育强国,主要是依靠大学的教授与学生的创新创造与创业实现的。故大学实行教授治校。大学校长也由教授委员会民主选举,聘任,大学校长也受教授委员会民主监督。大学主要任务教学与科研全权由教授委员会主管。学校行政与教学科研是分离的,美国大学都普遍实行教授治理教学科研,行政从不插手。这就保证了大学成为美国科学技术的摇篮。(3)美国大学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并根本废止“三中心”“注入式”,从“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的传统制度,转向“解决问题的学习”,才可能解放被“三中心”“注入式”“以考试书本成绩定学生水平”,压抑的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探索性、创造性,保证大学生转向企业的问题,作“解决问题的学习”,在与企业共同研发新技术中学习、研究创新,实现“做学用合一”。并进而成立公司,使新技术产品化、产业化、创造巨大财富。并实行“以解决现实问题能力定学生水平”的新制度,使大学生成为创新创造的主人,造就出比尔·盖茨等一大批创新、创业型世界级人才,使大学成为美国新技术创造的摇篮。

(三)中国必须创新高等教育体制

今天的高等教育有两项体制制度六十年从未改革创新。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传统高教垄断体制必须整体创新。

(1)创新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垄断管理体制。

大学的专业设置管理体制制度完全是垄断计划体制,60年丝毫未改革创新,上千所大学的专业设置都要由教育部统一决定,甚至连课程教材都由教育部统一制定,这是最影响制约大学生能否就业的关键制度,能否适应市场科技、经济不断变换对人才需求的关键体制。一些大学和教授早已看到市场对人才的新需求,想最快设置新专业、培养新人才,但大学还要写申请开设新专业报告到教育部。教育部招生目录没有的就不能招生。教育部批下来已是几年后的事了,现在教育部推行学校就业难的专业就停止招生,这是典型的马后炮,所以企业需要的人,大学没有,企业不需要的人大学又培养一大批,怎么不毕业就失业呢?而美国大学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生产科研部门需求的信息时时都相通,故每年有上千个专业被淘汰,又新增千多个专业,所以美国大学永远能跟上企业的创新需求、创新人才很多。中国现行高教体制只能望洋兴叹了。需知垄断计划的高教体制决不能适应市场科技和企业人才的需求。这一高教计划管理体制,为什么不能创新放权给大学独立决策呢?同时也只有放权让大学自主决策专业、课程、教材和招生权,才能使大学办出特色,办出一流水平来。否则,只能是全国大学千校一面、万人同知识结构。这样,怎么不毕业就失业呢?中国分东、中、西部地区,各地和各城市产业结构不同,技术水平不同,因此,大学专业也应有别,课程也应有别,才能造就适应地区需要的不同类型与不同技术水平的人才,才能适应企业创新需要,甚至大学还要大量与企业合办专业,实行产、学、研一体化,不仅保证大学生就业,还为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就成为企业创新人才的创新体系的形成,并实现科技向经济的转化。

改革创新过去了三十年,而教育部门至今仍保持垄断计划管理体制。怎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企业和社会呢?怎么不造成教育与企业社会的更多矛盾呢?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把设置专业和课程教材选用权下放大学自主决策,才能让大学走上各自独特创新的道路,办出特色,办出一流大学。最近,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特别指出:当前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要从过去的集权向分权转化,这是时代大趋势。否则大学生毕业即失业,久而久之还会加剧造成社会矛盾和悲剧。最佳办法是大学实行办学与投资的多元化,国家已在大学欠债2500亿,说明国家无力开办如此规模的大学,故国家只办几十所重点大学,让社会资本投入大学,让大学的产权形式多元化,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又能办出特色。国家应把更多资金投向普及教育阶段,甚至普及高中教育,应使普及教育城乡更加均衡,又把全民教育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样教育即使不增加投入,其办学成绩还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这是“世界经合组织”编写的《2008年教育》中一个明确观点。

(2)创新高校内部行政化管理制度。

中国高等教育第二项垄断制度是大学内部的“行政化制”。学校校长是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任命的官员,大学是教育行政部门的延伸。如全国人大常委朱永新教授最近所言“学校行政化”太严重,使教师无心做学问,使教授学生处于被动边缘地位,只能唯命是从,教育部的一套专业设置,课程、教材结构,都是通过学校层层行政官员来执行的。甚至教学,科研、后勤全部资源,都全部由大学层层行政官员所掌握,教授、学生只是照规定好的时间去上课听课而已,就决定了教授学生只能是工具而不是主人,特别是大学生处于完全被动地位,大学四年只能照课表安排天天去被动上课,被动接受知识和技能,被动接受书本考试。大学生是人生最佳的青年时代,最富创新精神、最富创造才能的时期,可是这样被动压制几年,不仅创造力被压抑了,甚至学习的兴趣热情也完了,导致一部分学生逃课打游戏机、退学的严重后果,哪还有探索创新精神。2007年,据北京市部属市属24所高校调研,学生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比例高达42.7%和60.3%。浙江一所2万名大学生的学校,一次开学补考人数高达9400人,接近一半,这样的高校办学难道还不算失败吗?怎能适应不断创新的企业和社会需求呢?虽然今日中国经济迈入世界大国地位,但离世界强国还很远。为什么?因为中国企业和大学及科研机构的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与美国、日本、德国都还差得远,特别与同在亚洲的日本比,也还相差的远。日本还不如我国一个省的面积大,资源不丰富,可他创造的GDP比一个号称地大物博的中国,还多近一半呢?且科技还走在我们前面呢?主要就是日本十分重视创新能力的开发,上世纪60年代,日本首相福田纠夫就指出:在学习美国期间要模仿,但赶超时期主要靠创新。如日本从小学教育到大学教育,乃至企业员工培训,都把创造力的培养放在首位,已进入培养 “创新和创造力为中心”的创新教育新时代,大中学生及企业员工的创新能力创造力都大大超过我们,故其创造的科技经济总量必然超过我们。正符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关于剩余价值产生的学说中所说,“所谓财富不就是充分发挥、无限发挥每个人的创造力吗”的财富观,所以仅2亿人口的日本每年创造的GDP总量比我国13亿人口创造的GDP总量还多近一半,而且还造就出了不少的诺贝尔奖得主,今年就有两位。再看看美国,更不可比。美国4亿人口创造的GDP是我们13亿人口创造的4倍,且美国一所名牌大学就有几位到几十位诺贝尔奖得主,如芝加哥大学就有107位诺贝尔奖得主,可见我国人民还有巨大的创新、创造潜力被抑制着,首先就是高等学校几千万大学生创造潜力被抑制着,我国大学和中小学要再不改革“学校的行政化”使“教师被动”“学生被动”的管理制度。不仅大中小学生甚至企业员工的创新创造力都受到制约。应当特别强调的是,现代大学生是全额缴学费,购买学校的教育服务,因此,大学生是学校教育市场的主体,学校领导教职工是为大学生服务的,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学生学什么,如何学,怎么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学,什么时候学,以及转专业转学校都应当有充分的学习自由选择权,直到学满学分毕业为止,学得好学得快的可两三年毕业,学得慢的可四五年毕业。总之,由学生自己选择,学校应充分尊重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新性,应特别强调,高校应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让大学生主动与生产科研相结合,开展学习与创新创造,高校各个部门应充分为他们服好务。只有如此,大学生才能从被动被抑制转向主人、主体,成为具有主动性、创新性、创造力很强的创新型创造性人才,为国家科技和经济作出重大贡献。逐步赶超麻省理工学院的科技和经济贡献水平,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四)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

概括起来,实现中国高校教育强国之梦,中国高等教育应构建创新型、创业型人才体系如下:

(1)高校自主办学。高等学校是国家和民族新科学、新技术、新创造、新经济、新政治、新管理、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人物的摇篮,代表着国家和民族未来在世界的地位,党和政府应通过高等学校立法,保护这个团体的性质和独立地位,实行自主办学,不受任何干扰和制约,教育行政部门更不能干预其内部事务。1999年的《高等学校法》已明文规定,“高等学校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现在是兑现的问题。

(2)高校内部实行行政与学术分离。高校内部教学与科研实行教授治校,一切由教授委员会决策,学校校长,主要管行政,为师生完成教学科研服务,也要受到教授委员会民主监督和制约。大学的一切活动都要与师生公司集群创新、创造、创业服好务。

(3)大学应是学习继承创新、创造、创业的重要团体。根本改革创新传统大学是纯粹学习机构,单纯培养人才的性质。大学生是高等学校的主人,学习、创新、创造、创业应成为大学生的主要任务。大学生应当像现代教育创始人美国教育家杜威名言所说的那样,“适用”、“能解决问题”,“即是真理”。要转向“解决问题的学习”、“从做中学,学中做,学做用合一,废止注入式”。教授委员会与行政都要为大学生成长发展壮大,创新、创造、创业,创造最优惠的条件。高等学校应普遍实行“产、学、研”相结合的体制,和“以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衡量学生水平”等新制度,以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以保证国家成为科技经济世界强国,走在世界最前面。

(4)大学生的创新、创造、创业,并形成企业集群,潜藏着巨大的经济价值,还能为城乡居民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以保障高等教育强国目标实现。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对人跟踪研究几十年,发现人的潜力在平常工作下,只用了5-15%,还有85-95%的创造潜力未开发。只要我国高等教育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整体改革创新,必将成十倍的开发大学生和老师的创新潜力。大学创造的科技成果总量和转化率、经济贡献率将成十倍数增长。我国2000所大学中有10%的大学达到麻省理工学院的创新创业水平,那么,仅以这200所大学,每年创造的GDP就可达到200X200亿美元=4万亿美元水平;仅以2007年已有的3万亿美元GDP量计算,两者相加一起,我国GDP总量可达7万亿美元水平,不仅大大超过日本,而且与美国GDP也进一步接近,不就初步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强国之梦了吗?而且还会新增就业岗位3000万个,能解决相当一部分有文化的青壮年农民工就业问题,更是一个了不起的贡献。何愁诺贝尔奖得主,何愁科技经济世界强国和创新型国家不能实现呢?试问这样好的体制和管理制度,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最近南方科技大学正开展“教授治校、民主选举校长;大学依法办学、学校与政府脱勾”的实验十分好,更要重视大学生学习与实际相结合的主体性、主动性、创新性、创造性发挥的“产学研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实验,并且能够逐步全国推广,使大学师生创造巨额的新技术、新产品、新经济,大学成为中国新技术新产品的摇篮。

中国高等教育“创新型创业型”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之时,是中国高等教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之日,也是中国高等教育强国之梦初步实现之日。

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 篇3

耗散结构理论作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方法论,不仅为揭示自然现象提供了一把理论钥匙,而且为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发展规律提供了可以洞见的科学工具。以耗散理论为依据,分析研究人才特点,我们得到创新型人才形成的要素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型人才形成的要素模型

1.开放的知识系统。知识系统是由知识要素生成的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有机整体,是文化母系统中最具有活力的一个子系统。创新型人才已有的知识系统包括创新思维能力、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主体的多维知识体系,同时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团队合作精神,以及相应的任职实践经验。开放的知识系统为获取足够多的信息量和系统的稳定性,必须时刻与外界以各种方式和渠道进行信息交换,以便为知识的创新进行充分的准备。在接纳新的知识与信息的同时,将其与系统中已有的知识形成对照,激发创造的意识与欲望,产生创造性的行为。

2.异质知识的非线性作用。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的非线性相互作用是形成新的有序结构的内在根据。内部的非线性作用不是各种单一作用的简单叠加,而是多种作用相互制约、耦合形成的整体效应。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就在于发现原来以为彼此并没有关系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具有多样性知识和经验的人,比只有一种知识和经验的人,更容易产生新的设想和独创的见解。跨学科的综合研究领域,特别是对相关领域发展的综合研究,不仅要求专业学科门类内的横向交叉,而且涉及到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之间的广泛交叉。创新型人才知识系统的内部非线性作用表现在不同学科专业知识的融合、现代科技与专业技能的融合,表现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领域的融合,以及融合过程中发生的多层次、多方面、全方位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3.诱因和契机。按照耗散结构理论,任何一种有序状态的出现都可以看作是某种无序的参考系失去稳定性的结果,系统可以“通过涨落达到有序”。随时萌发的灵感,如果没有经过深入的研究和探索,谈不上是诱因,更不可能引發新系统有序结构的产生。创新能力的形成前提是基于对知识、信息、经验的梳理、总结和概括。只有深入研究当前面临的新问题、新任务,将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理论知识与千变万化的岗位实践相联系,从众多的成果中发现新的契机与突破点,才能在学习研究中创新出新方法、新手段,探索出独具特色的理论创新成果,找出新的变革途径。

创新能力和个体密切相关,它来源于个人的行动和经验之中,来源于他们所拥有的思想、价值观、信念甚至情感之中。只有充分发挥创新主体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将创新能力转变成引发新的有序结构的“种子”,才能实现向新结构的状态转移,塑造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1.建立“开放”的治校方略。开放的培养环境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沃土。高校之间、高校内部的培训目标要纵横衔接,教学师资、设施、教材应力求通用。建立健全校际之间、院校与科研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开展广泛的教学和科研协作。高校的专业设置和教学内容要与人才岗位的需要相适应,高校的科研成果要在工作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高校教育要与社会建立广泛的联系,这种联系是双向的。要取之于社会,包括在科学知识上、改革的方法和经验上,以及人才资源上取之于社会。也要服务于社会,即利用先进技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国际化是高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互惠互利的前提下,应积极采取教师互访、合作科研、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增强与外国高校的联姻。

2.建立“有序”的学科发展思路。现代信息社会,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融合越来越成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和研究活动的创新域,研究活动正以学科为导向朝着以问题为导向转化。要把学科体系作为一个开放的、动态演进的“有序”系统来建设。

在学科的设置上要注意横向交叉,在学科群中的一组学科之间,或同一学科的不同方向上,其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应均匀化。应允许在同一领域对学科进行多方向、多角度、多手段的探讨。方向和角度的多样性,不仅会丰富对现象和问题的全面认识与把握,同时也可以在培植学科特色上提供选择的可能性。要明确的是,研究方向的把握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相干性。对于学科研究中已经出现的“闪光点”,要及时抓住,并给以持续地支持。

3.建立“远离平衡”的管理机制。耗散理论中,系统要形成有序结构,必须远离平衡态。其中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要在打破孤立静止的稳定结构的基础上建立起新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稳定结构;二是要在动态变化中实现系统的协调发展和持续发展,使系统适应新的宏观有序结构。总之,远离平衡态的目的是要在动态变化中寻求新的发展。对高校建设而言,就是要打破旧的人才培养模式、管理机制,在规模与质量之间、发展与效益之间、权利与义务之间、需要与可能之间、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不平衡或将其处于“动态平衡”之中,以形成创新型人才的“实验床”。

探讨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4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大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依赖合格的高等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和摇篮,大学应当不断促进文化交融,充分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通过文化校园建设培养创新型人才。

创新型人才除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等基本素质以外,很重要的一点是还必须具有人文素质和文化传统。创新是基于一定条件下对原有事物的革新和改进,形成更符合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的新事物。创新力需要六种基本元素汇合形成,即智力、知识、思维风格、人格特征、动机、环境[1]。

胡锦涛同志在2006年1月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上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国家的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不能停留在一般的理解上,而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中国要走的道路,是一个国策。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党、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政策导向、人才培养、作风建设等方面构建一个自主创新的环境。其关键是要激发全民族的创新精神,培养高水平的创新型人才,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要大力推进政治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教育在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具有关键性、基础性的作用。教育如何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是一篇大文章,需要教育战线的老师认真研究探索。没有创新型人才就不可能建设创新型国家。我校作为教育一部分的职业教育,特别是被誉为“在一定意义上是创新教育的职业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具特殊的意义和作用。

在我国教育体制下,我们经历了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对培养创新型人才进行了大量的改革尝试,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然存在着不近如人意之处。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举国上下就在大喊“创新”,至今,“创新”一词已成为老生常谈。但时逾十多年却收效甚微,由下列数据和处境即可见其端倪:“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已达3200万人、研发人员105万,分列世界第一、第二位,研发经费居世界第六位,但科技创新指数却属世界中下水平。在158个国际一级科学组织及其1566个主要二级组织中,我国参与领导层的科学家仅占2.26%。我国高层次科研人才处于数量庞大而质量偏低、拔尖人才奇缺的尴尬局面。”

然而,美国为了保持其在世界科技领域的霸主地位,2006年初又及时推出“美国竞争力计划”(ACI)。2月2日美国总统布什向美国公众介绍ACI时的开场白就是:“我国的创新能力是推动我们经济增长的一个巨大引擎·……创新思维产生的先进理念无论在私人领域或公共领域都产生了巨大的回报----让世世代代美国人的生活与生计不断得到改善。”正是这种强烈的居安思危意识以及一系列与之配套的得力措施,使得美国的科技发展得以长盛不衰。2006年美国囊括了诺贝尔科学奖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从以上显示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在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上投入了大量的资源,但效果却并不对等。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上有很大的缺陷。

2 面对严峻的形势,对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几点建议

2.1 转变教学传统,启发学生创新思维

长期以来,在我国现有教学体制下,我们的高等教育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形成了一种既“上不去”又“下不来”的“知识储存”型的培养模式。就是说,我们总是把“教育”定位为“传授知识”,把教材定位为“标准答案”,把“教学”定位为“照本宣科”,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既难以形成“上得去”的理论研究型人才,也难以成为“下得来”的应用操作型人才,而是创造出一批又一批的“知识储存型”的“产品”[2]。针对教学体制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在教学中进行改进。

2.1.1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动力

创新思维是我们教育培养的关键所在,也常常是被我国教育体制所忽视的。创新是我们大脑思维中对已有事物特性及事物间相互间关系的革新,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同时更要有灵活的思考方法。从某种程度上讲,疑义是创新的前提,有了疑问我们才能进行相关的认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思维变革,最终取得突破性的成果。可以是对客观事物的改进和提升,也可以是对理论体系的延伸和扩展,既有客观实用性的存在,也有理论抽象性的诠释。

在我们具体教学和科研中,针对学生的培养上就需要有实质性的思维意识的形成。尽管我们现在的课堂教育都是以课本教育为中心,但具体到教学中就应该以讲学为主,引导学生进行理性的思维,不断突破已有思维定势的束缚,各执己见,解放大脑的知识储备,从每个侧面来对具体课题进行论述。创新的动力是建立在已有创新思维的基础之上的,在一个新的基础上才能有新的拓展力和开发的潜力。

2.1.2 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学生思维

知识的更新是基于一定基础之上的,在漫漫求学的路程中,我们从每门课程中汲取了各类学科的才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自有的知识储备,这也是日后进行科学思维的前提。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知识对创新能力的影响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知识是创新的必要条件,创新必须建立在掌握了一定知识的基础之上;另一方面,长期潜心于某一专业领域会形成思维定势从而限制创造力,这就要求我们趋利弊害[3]。对于我们高校教育来讲,不断开拓学生的视野是一个基础性教育,有着很深重的意义,也许层次教育越高,对此提升的空间越小,但博大的才学是永无止境的,对于我们老师来讲,正确地给予引导,时时进行推荐,从一个传授者转变为一个引荐者,并将两者有效的统一起来。

视野的开阔是建立在深厚的底蕴之上的,在广博的知识架构下,再进行知识体系的更新和相关的科研工作,必将取得有价值的成果。学生的激情是依据知识储备的大小来扩展的,有了渊博的学识,才有更大的动力培养对科研的兴趣,并激发活跃的思维,不断提升对世界的认识,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对于学生思维的培养是有很大裨益的。

2.2“创新”离不开实践,否则成无源之水

近年来,国内媒体报道,两位缺乏任何理论基础,只念过初中的普通工人许振超(青岛港前湾集装箱公司桥吊队队长)和孔祥瑞(天津港股份有限公司煤码头分公司操作一队队长兼党支部书记),通过长期实践和刻苦自学获得了很多创新成果,成了全国闻名的“蓝领专家”,充分说明实践环节的重要性。

然而,目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却不如人意。前不久,王汉清等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能力的调查表明:我国大学生智力水平超群,平均智商为135.34,属于极优秀;创造力倾向平均得分为116.2,属于中等偏上水平,且大一和大四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没有明显变化[4]。

从以上的实例可以看出实践在我们培养创新型人才中的重要性,我们高校在这方面做的工作虽从来都没间断过,但具体的实用含金量却并不高。相关的科研实践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但在很大的层面上并没有实施到位。这也正是高校毕业生与社会实际需求的人才相脱节的直接原因,我们的高等教育并没有满足社会的需求,离实实在在的应用性教育还相差很大。

通过整体的应用性改革,可以相对地提升高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融合度,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正如现今高校所逐步采取的校企合作方针,通过两者的有利结合,进一步完善教育体制中的不足之处。学以致用的政策是应该贯通于整个教学模式之中的,我们在具体的操作上更应该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同时,也应争取到企业的有利配合,形成创新型教育发展的动力。

2.3 产学研相互促进,全方位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极力推广的产学研相结合,已经取得成效并获得共识。实践表明,大学不仅是教育中心而且也是科研中心,相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它更是高科技的辐射中心。如果能继续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更大地发挥校企互补的优势,使得高校的科研成果,能以相对较小的风险,最快的速度和最短的周期实现技术上的创新。无疑,这对于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都是十分有利的。

产学研结合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与企业、科研单位等多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以及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各自优势,把以课堂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科研实践有机结合的教育形式。学校坚持走教学、科研、生产良性互动的道路,依托大化工学理论基础厚实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高的优势,密切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强化教学、科研、生产三者间的相互渗透。经过长期的办学实践,探索出解决实践教学难点的有效方法,为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摸索出一条新路。正如雅斯贝尔斯(K.Jasper s)所言:“大学是一个有学者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追求真理并进行创新的社团”[5]。

3 结束语

我们应该将研究实质性地纳入教学过程,实现优势科研成果、科研资源向教育的转化,达到高等学校教学与科研的完美有机结合,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乃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最重大的课题[6]。同时,21世纪对我们高校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

(1)社会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需要科学与人文的交融,人与自然的协调,综合与专长,开拓创新与合作竞争的开发复合式人才。

(2)科学发展需要创新型人才:掌握人类最新综合知识与技术,大视野、专长特长与开拓创造及合作共事的创新型人才。

(3)需要培养适应世界新发展与国际新秩序、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的开放、合作、竞争与创造性人才。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的科研与创新功能又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并进而被认为是与培养人才一样地成为现代大学的基本职能。由于社会对大学所从事的高深知识的传授和发现方面上的信任,大学只有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去关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报答[7]。

我们高校在新时期应该着力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之路,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和伟大复兴提供更多的现代化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斯藤博格,R.J.施建农等译.创造力手册[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5.

[2]孙正津.培养“人”:21世纪的人文教育[J].现代教育科学,2002,(1).

[3]林金辉.大学生创造性的发展与教育[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5:61-62.

[4]王汉清等.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9):93.

[5]Jaspers,Karl.The Ideal of the University.[M].Lond:Peter Owen Ltd,1965:19.

[6]杨永运,张大良.地学教育总体改革研究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1.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 篇5

PHP是一种通用的开源程序设计语言,PHP语法吸收了Java程序、C程序和Perl程序设计语言的特点,有利于用户使用,可以扩大其在分布式管理系统中的应用范围,更加适用于Web软件的设计与开发。与CGI程序语言和Perl程序语言相比,PHP程序开发的软件可以更快地解析动态网页与其他程序设计语言相比,使用PHP做出的动态页面能够将程序嵌入到HTML文档中执行,执行效率比完全生成HTML标记的CGI快很多,另外,PHP还可以执行编译后的代码,优化代码运行。因此,高职院校开设PHP软件开发语言课程,可以满足社会实际应用以及软件设计师的需求,更好地为软件研发企业输送合格的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由于软硬件教学环境的制约,许多高职院校没有充分的经费建设完善的实验室,只能由教师按照PHP程序设计语言的教材制作教学课件,因此学生无法得到充分的实践锻炼机会,也不能够激发主动学习的兴趣,辅导时也更加吃力。

PH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学生迫切希望接触到实际的软件开发项目,以便能够将自己设计的软件作品及时展现出来,査看自己掌握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熟练程度。但是,传统的理论、实践相分离的教学模式无法突出计算机程序设计教学的特色,不能够实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具体软件项目中,不能够从根本上实时掌握和获取PHP应用前沿技术和知识,导致学生不能够适应计算机技术发展较快的特点,掌握的知识比较落后,各个知识点也比较分散,不能够融会贯通,不能够提高程序设计能力。

3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传统PHP软件人才培养方法脱离实际应用需求,以填鸭式进行教学,无法满足现代软件研发需求,为了改善高职院校PHP软件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基于笔者多年的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实践,提出项目教学、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融合教学、虚拟教学方法、分层教学方法,并且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和调整,完善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模式。

(1)项目教学方法。PHP软件研发人才教学和培养过程中,为了能够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语言的操作技能,扎实提升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方法来源于实际的PHP软件研发项目,应用背景与现实一致,并且学生可以参考相关软件作品完成内容,提高PHP软件项目设计能力,提高软件可靠性、实用性。

(2)理论实践一体化PHP教学。PHP程序设计语言是一门具有很强实践性的课程,单纯的理论教学无法满足PHP软件设计需求,不能够让学生通过上机编程实践掌握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精髓。实施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在机房里讲解PHP程序设计语言的理论知识,讲练结合,学生边学边练,可以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在教授现场理解吃透,能够学会PHP程序设计操作技能,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及时进行操作,加深对PHP程序语言的感性认识,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将其反馈给教师,从而提高教学效果的针对性、时效性。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可以实现理论指导实践,同时实践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可以巩固学生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将其应用于实践中,便于培养拔尖的技能型人才。

(3)融合教学方法。目前,中国计算机协会举行多种软件程序大赛,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能够引导学生掌握更加前沿的程序设计技术。PHP软件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融合多种教学手段,包括社会职业能力考试、程序设计大赛,成立软件设计协会等,进一步营造学习PHP语言的氛围,通过各种知识竞赛了解PHP设计语言的实际需求,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PHP程序设计语言后续学习动力。

(4)分层教学方法。PHP程序设计语言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水平采用分层教学方法,将学生分为基础训练层、技能提升层、创新设计层,不同的层次教学内容和侧重点不同,逐级训练学生的PHP程序设计语言操作能力,满足高层次、创新型、应用型人才需求。

(5)虚拟化创新教学。基于增强现实、虚拟现实等技术开发虚拟的教学环境,同时引入云计算技术,可以让学生通过云端账号登陆云服务平台,让学生在虚拟化的环境中进行PHP程序设计,并且辅以教学导航解释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

(6)互动式学习。教师、学生和PHP软件研发企业人员组成实践团队,构成互动式学习小组,定期跟随企业人员进行互动学习,掌握现代软件研发企业操作要求,及时满足实践需求。

4结束语

对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创新型外语人才 创新能力 创新素质

在知识经济时代,标志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的将是其创造力,而确定一个国家整体创造力大小的是其创新人才的数量、质量与结构。创新能力是各类人才都应具备的本质特征,是对人才的更高要求。随着国际间交流日益增多,国际化创新型外语的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在高校大力开展教育创新,培养创新外语人才,是应对时代挑战、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和战略选择,也是当代国际教育改革的共同追求与核心目标。

一、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内涵

1.创新人才。创新人才从广义上来说,不仅指那些事实上已经为社会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的人,而且还应该包括那些具备创造性素质、可能为社会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甚至应该包括那些还不具备某一领域的创造性素质但具备比较好的创造性潜能的人(黄振定、黄艳春,2013)。创新人才是具有创造性思维加创造性人格的人才。林崇德(2009)把创造性人格概括为五个方面的特点及其表现:(1)健康的情感,包括情感的程度、性质及其理智感;(2)坚强的意志,即意志的目的性、坚持性(毅力)、果断性和自制力;(3)积极的个性意识倾向,特别是兴趣、动机和理想;(4)刚毅的性格,特别是性格的态度特征,例如勤奋;(5)良好的习惯。此外,陈新仁、许钧(2003)提出创新人才主要由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创新品质构成。

综上所述,人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其核心就是创新潜能的开发。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就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开发人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充分、和谐的发展。不仅要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而且要特别关注创造性人格的训练。把学生培养成具备创新知识、创新能力、创新个性和创新品质的高水平人才。

2.创新型外语人才。文秋芳(2002)指出创新型外语人才应该是具有创新素质的复合型英语人才。也就是说,创新型英语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然后必须具有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还要融入创新素质。创新素质包括三个部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康大伟(2013)认为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有良好的语言基本功,较强的外语和汉语应用能力,这是外语专业人才首要的业务素质,没有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国际化创新型也就成了空中楼阁。创新型外语人才要有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这要求外语专业人才涉猎各方面的知识,掌握金融、保险、通讯、医疗、农业、贸易、新闻等领域的专业基础知识,具有国际视野。唐燕玲(2008)指出创新型英语人才的内涵和素质结构应为:扎实的英语语言文化知识技能,程度较高的综合化的知识结构,较高发展水平的智能,较鲜明的人格个性,较强的创新能力。人的创新能力的形成与自身的知识、智力、和人格个性等要素相关联。

概言之,创新型外语人才指具有创新能力的外语人才。这种人才首先是合格的英语人才,应达到英语人才的一般规格,同时,还应具有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和素质结构。创新型外语人才应具备以下三个方面的素质:复合型的知识结构、创新型的人格和创新能力,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其中,知识是指高度综合化的知识结构,即广博的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基础知识、精深而前沿的专业知识和科学方法论;人格个性是指个性化色彩鲜明的人格与品质,如强烈的创新动机、情感、意志、个性、社会责任感及人文精神等非智力因素;能力是指全面发展的智力、高度发达的思维能力及其纯熟的实践能力(如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知识是形成创新人格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创新人格是一个人获取知识和形成能力的保证,创新能力是由一个人的知识、智能、人格和个性等因素构成的能力。

二、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途径

1.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外语类专业不仅要开设语言类课程,还应有其他如翻译、商务、新闻、法律、金融、文化、道德等课程,构建多元化课程体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对未来的规划选修其他相关课程,体现个性化教学,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习能力,思辨能力和研究能力,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仲伟合,2014)。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外语学院提出实施国际化全人教育,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外语人才,在课程设置上更具有弹性化、灵活性和多元化。

本科英语专业实施两个阶段的教学,每个阶段均应有其各自侧重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第一阶段(一年级和二年级):通识教育和英语专业技能培养及创新精神和人格形成阶段。课程应包括:英语听力、英语会话、英语阅读、综合英语、英语写作、英语语法、英语演讲、计算机应用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心里健康教育、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多媒体技术与应用、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文化概论、第二外语等。本阶段结束时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应达到专业四级。第二阶段(三年级和四年级):英语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学习和创新能力培养阶段。课程应包括:高级英语、英语写作、英语视听说、英语国家概况、旅游英语、商务英语、汉英翻译、英汉翻译、英语口译、科技英语翻译、商务英语翻译、应用文体翻译、翻译赏析、同声传译、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概论、电子商务、就业指导课、跨文化交际、国际贸易实务、文献检索与利用、国际金融等。学生毕业时英语水平应达到专业八级。这两个阶段的教学内容虽有所侧重,但却是整个培养过程互为依存的组成部分,两个阶段的紧密结合是培养创新外语人才的根本保证。

实践证明通过多元化的课程体系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但英语基本功扎实,而且思维活跃,创新能力强,在各种演讲比赛、写作大赛和翻译竞赛中表现出色。

2.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培养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关键(谢力,常丽娟,2013.7)。首先,外语学院需要多引进以英语为母语的高水平的外教,由他们来担任一些涉及到西方思维模式课程,如:英语会话、英文写作、跨文化交际等,营造真实的外语交际环境,使学生在课堂上不仅能够用英语和地道的外国人交流,而且更重要的是能感受到中西思维模式碰撞,中西文化交融,从而打开思路,推动心智,激发灵活思维。其次,必须改善现有教师的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创新素质,建设起一支高水平的、具备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引进人才是迅速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和教师知识结构的重要途径:可以设法引进一批既有其他专业知识又能熟练驾驭外语的人才,也可以从其他专业聘请教师承担外语相关课程的教学。另外,还可通过内部培养。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通过多种渠道,采取不同措施,加强中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1)鼓励青年教师到国内外高校攻读高一级学位。(2)选派骨干教师到国内外知名大学进修或访学。(3)鼓励中青年教师参加各种国内外学术会议。(4)扎扎实实搞好内部培训,2012年以来,我们选聘本院留美博士贾莉教授对38位青年教师分两批进行了为期半年的专业培训。(5)邀请知名专家讲学。邀请了南京大学杨治中教授、北京大学二级教授胡庚申教授、信息工程大学王德军教授等知名专家来学院作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专题报告。

3.创造较多的实践机会。外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然而,目前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与企业的需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互脱节的状况,高校的这种封闭式人才培养模式也使得高校外语学科发展的前景变得愈加黯淡,改变这种状况,高校必须树立起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必须根据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及本校学生的实际状况,寻求与企业之间合作的途径。另外,课下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赛事,演讲比赛、翻译竞赛、口译竞赛等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语言能力,合作能力等。还可以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国际文化节,中外学生联谊会等。与企业合作共建实训基地,利用该基地使外语专业的学生可以到基地体验真实的职业生活,从中获得大量的、有价值的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在该基地实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尽量利用自己的所学来完成工作任务,并在完成任务过程中认识自己,认识自己的能力与完成工作任务间的差距,然后有针对性的加以修正和弥补。

4.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是创新思维的基础,是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关键(李天欣,2014)。学习者掌握一定数量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固然重要,但是基于这些知识进行反思和批判,并提出新的假设和观点更为重要。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无论在阅读训练中、在写作教学中、还是在其他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各种批判性认知技能和情感倾向。无论在课前的备课中、课堂讲课中还是课后的辅导答疑中,教师要有批判性思维意识,把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贯穿于课堂教学各个环节中。

首先,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明白,印在书本上内容的不完全都是真理。我们读的文章有的是事实,而有一部分是作者的判断和观点,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通过论证,质疑作者的观点,提出自己新的观点。因此,老师不应该只提出简单的学生用肯定和否定就能回答的問题,要提出不同层次和不同方式的问题,要让学生通过说理、举证来做出令人信服的回答,从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其次,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讨论或辩论活动,引导学生首先指出自己的观点,然后要从几方面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要说理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找到的解决办法令人信服,从而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总之,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循序渐进,不是一蹴而就的。高校应根据本校条件和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系统有效的研究,确立明确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中,构建多元化的课程体系,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自己对未来的规划选修其他相关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更多的适合社会发展的创新型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康大伟.浅谈河南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高地建设[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65-66.

[2]黄振定,黄艳春.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刍议[J].外语教学,2013(1):61-64.

[3]李天欣.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2014(8):12-14.

[4]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5]唐燕玲.论创新型英语人才培养与综合英语教学改革[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8):30-33.

[6]文秋芳.英语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国外外语教学,2002(4):12-17.

[7]谢力,常丽娟.高校创新型外语人才培养的探讨[J].教育探索,2013(7):132-133.

[8]仲伟合.英语类专业创新发展探索[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4 (1):127-133.

高校教师文化素质与创新型人才培养 篇7

素质是“人在先天生理的基础上, 受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 通过个体自身的认识与社会实践, 养成的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是人的身心特点的综合的、内在的、整体的体现。[1]文化素质是知识与能力的总汇, 它通过人的态度、能力、办事方式来具体体现。[2]文化素质包括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 它是一个人外在精神风貌和内在精神气质的综合体现, 也是一个现代人文明程度的综合体现。教师的文化素养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特征, 是教师职业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教师在拥有一定文化知识并加以内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反映教师的人格、气质、情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个性品质。一个教师的文化素养一定程度上反映在他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 是否具备严谨治学、认真执教、乐于奉献、尽职尽责的精神与品格, 体现在他是否真正做到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一、提高教师队伍文化素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教师通过继承、传播、发展和创造人类科学技术文化知识, 对学生在思想上、人格上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完善学生的创新性知识、提高其创新能力、发展其创新人格等来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1.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有利于完善创新性知识。

所谓创新性知识, 是指对创新实践活动过程具有工具和手段意义的主体的知识系统及其结构。在创新实践活动中经常发生作用、直接产生效用的知识主要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综合性知识和方法论知识。教师的首要任务是传递知识。首先, 文化素质较高的教师具有广博的知识、开阔的视野, 他们不仅能够给予受教育者基础知识、方法论知识, 而且能够将这些知识整合, 与专业知识结合形成综合性知识, 从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内创新知识。其次, 文化素质较高的教师注重人文与科学的统一, 传授的知识拥有合理的结构, 因此他们能从受教育者的特点出发, 保证知识结构的活力。

2.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有利于提高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人在观察、思考等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本领, 是促使创新活动顺利进行的主体心理条件。首先, 拥有较深的文化素养的教师思维的深度、广度和活跃程度较高, 具有丰富奇特的想象力、灵活敏锐的内心感悟。他们在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观察力、想象力会作为一种隐性知识传递给学生。其次, 拥有较深的文化素养的教师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发散思维与收敛思维有机结合, 他们注重感性与理性的协调发展, 引导受教育者使思想符合实际, 理论符合实践;他们强调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 培养受教育者掌握并运用准确高效的判断和分析工具, 对受教育者在思维方式上全面的训练, 发展了他们的创新性思维。

3. 提高教师文化素质有利于发展创新人格。

创新人格是一种整体的人格, 是人的一种独特而相对稳定的心理行为模式, 是人所具有的某些对创新能力发展和创新任务完成起促进或保证作用的人格特质。首先, 具备深厚文化素质的教师涉猎文史哲、艺术、自然科学等众多学科, 科学知识、文化知识相对平衡, 习惯用理性去追问一切现存事物存在的合理性。这对于培养学生不满足于现状, 敢于打破各种陈规陋习, 敢为人先的创新意识有一定的同化作用。其次, 教师的文化素质表现在能内化有积极意义的科学文化知识, 能长久保持良好的心情, 健康的心态, 经常处于积极的情绪状态。这种良好的心情、积极的情绪、强烈的进取心、坚韧的意志力会在教学过程中感染受教育者, 通过长期的影响作用, 通过突出而强烈的激情直接冲击和改变着大学生原有的情感和情感倾向, 促进性格的强化和移化, 使他们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在共鸣中陶冶情操、熏陶思想, 从而形成良好的创新精神。再次, 创新人格除了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外, 还包括正确的人生追求, 良好的道德修养, 团队合作精神等其他非智力因素。高校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引导受教育者求真、求善、求美, 指导他们要以负责的精神慎用科学, 正确认识社会和人生, 塑造高尚的人格, 进而增强责任感、事业心, 做到敬业奉献, 开拓进取。

二、我国高校教师队伍文化素质现状

从1998年提出的“三注”到“三结合”, 都从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的角度强调对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学校将教师的培养和学校素质教育的实施结合起来, 将教师的继续教育纳入到学校素质教育整体规划中, 将提高教师素养作为学校全面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加以统筹规划, 进行整体实施。这些体现了教育部门对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的重视, 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也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文化素质。

同时我们应该看到, 教师队伍的文化素质整体水平还不高, 大学教师的自身素质仍有待提高。以前教育中的一些弊端, 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校师资队伍的先天不足:中学文理分班, 带来人才思维方式的偏颇和综合素质的不足;高校的学科设置比较单一、专业面狭窄, 影响了几代人的知识结构甚至思维方式;长期以来的重理轻文, 致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将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相分离。[3]高校理工科教师缺乏人文素养, 文科教师缺乏科学素养的情况没有大的改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教师的价值观受到了冲击, 使得一些教师动摇了职业信念, 降低了师德水准, 淡漠了责任感, 以致敬业精神不强, 过多地注重自我价值。这些都表明高校教师的文化素质仍有待提高。

三、提高教师文化素质, 培养创新型人才

教师文化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是培育创新型人才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转变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观念, 增强文化修养, 使其不仅具备高深的学科造诣, 高尚的人文精神, 同时蕴含良好的道德修为, 与时俱进, 不断从人类文化的宝库中汲取营养, 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1. 转变传统观念, 重视文化素质的基础地位。

学校要意识到提高教师文化素质的重要性, 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真正提到议事日程上, 认识到强化教师的文化素质不仅关系到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 而且关系到其培养的人才的素质。利用一切渠道宣传文化素质教育思想, 把文化素质教育摆到应有的地位上, 转变广大教师的教育观念, 使之认识到提高自身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不仅要重视广大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的力量, 同时也不能忽视调动文化素质教育教师的积极性。要在广大教师中统一认识, 使他们认识到专业授课质量与文化素质的高低有极紧密的关系。

2. 增强文化修养, 提升教师的文化素质。

传统教育模式不仅使很多教师“文理分家”, 而且也使他们“文史哲分家”。呼吁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并不是对教师文化水平的一种低估, 而应从积极意义上阐述继续教育和终生教育的道理, 并要找到正确的渠道使这方面的道理能够落实。[4]教师的文化素养, 尤其是教师队伍整体文化素质的提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在短期内不可能完成。因此, 各高校必须从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高度认识提高教师队伍文化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感, 建立某种激励和培训机制, 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 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 提高现有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和文化素养。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有以下几种:一是建立培训机构, 分阶段、分层次地对广大教师进行培训, 加强教师的学术水平培养, 倡导人文与自然学科类教师互相取经, 共同提高。二是通过各种途径, 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教师外训进修, 优化其知识结构, 提高其文化素养与业务素养。三是采取各种措施, 通过各种办法, 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身素养, “提高大学生和大学教师的人文素养, 不宜采用同一模式, 应当从他们的专业出发, 通过自修的方式, 使人文素养不断提高, 关键是启发和引导”[5]。四是引进一批文化素质与专业素质兼备的教师, 充实学校师资队伍, 改善师资队伍结构, 以满足日显重要的文化素质教育的需要。只有教师的素质 (特别是人文素质) 在整体上提高了, 才能真正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才能使学校的素质教育工作做得更加持久有效, 才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工作不断迈上新高度, 才能在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更好的作用。

3. 抓好师德建设, 注重内外兼修。

德为师之本。传道是为人师的首要任务。有许多院士、科学家、专家、学者一直很受学生爱戴和好评, 原因不仅仅在于他们在科学领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功, 更在于他们对祖国人民的高度责任感、为科学的献身精神、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他们身上散发出的无穷人格魅力。可见师德是教师育人的利器。因此, 要加强教育工作者的师德建设, 弘扬教师的敬业精神, 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的文化素质。一方面, 学校应加强教师的师德教育, 增强教师的使命感和奉献精神, 切实注重和关心学生素质的全面成长, 坚持为人师表, 教书育人;另一方面, 教师自身也应注重个人文化素养的提高, 既要“教书”又要“育人”, 要有高尚的情操, 要有奉献精神和敬业精神, 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通过言传身教, 通过所从事的学科的特点, 通过自身的治学态度来对学生施加影响, 进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和创新人格。

参考文献

[1]文辅相.论素质与素质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 (教育思想研究专刊) , 1997 (6) :19-22.

[2]国家教委高等教育司.文化素质教育与人才培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周远清, 等.从“三注”“三提高”到“三结合”[J].中国高等教育, 2005 (22) :3-5.

高校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篇8

1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

1.1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

大众化教育理念下培养出的应用创新型人才不同于精英教育理念下培养出的学术研究型人才,也有别于职业技术学校培养出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而是两者都要有所兼顾的科技应用型人才。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必须在掌握现代技能的基础上,具有实际操作和灵活创新的能力以及团结合作和勇于担当的魄力。这种高素质的人才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优势: (1) 为了适应社会科技的迅速发展,通过在大学深造,获取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2) 引领社会、服务社会,能够通过生产技术与新工艺等手段进行产品创新,从而在提高科学管理与创新产品科技含量方面创造价值。 (3)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就业能力、适应能力和创业能力较强,因其创新素质、知识、能力结构是在应用和创新的基础上搭建的[3]。

1.2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

(1) 具有深厚的理论知识。一切科学发现、发明创造、技术革新都是在原有科学基础上开拓和创造出来的,都和以往的学术积累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石在于是否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而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也都建立在丰富的知识基础之上,学生占有的知识量越大,知识积累越丰富,思路就越开阔,就越能激发其创新思维,释放创新潜能。应用创新型人才理想的知识结构,必须打破传统的专业壁垒,突破原有的知识结构,不仅需要掌握精深的专业知识,还应该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这是因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社会分工越来越精细,然而,科学技术越是向前发展,各学科间知识越是相互渗透和综合。若应用创新型人才没有广博的基础知识,就很难把握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同时,随着边缘学科的兴起,很多高端技术的发展常常需要许多不同学科的相互交流和相互渗透。因此,应用创新型人才要有扎实、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深的学科专业知识,新颖的前沿知识,这是应用创新型人才事业发展所需要的最合理、最优化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其进行科学创新、技术创新及产品创新。

(2) 拥有独立的人格。具有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的人,一般都具有独特的个性、独立的观念,敢于标新立异,具有独到的见解[4]。看待问题能够突破传统思维定式的束缚,不唯上、不唯书、不唯师,有追求真理的孜孜不倦的精神,勇于向世俗挑战,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上,有自己的独创性,这是应用创新型人才所必需具有的人格特征。

(3) 浓厚而广泛的兴趣。兴趣是创新动机的表现形式之一,它使人沉醉研修,废寝忘食,使人超越自我,提升素质[5]。其对创新活动的意义在于当遭遇挫折时能使人继续前行。创新之路可谓充满了艰难险阻,焦虑、失败接踵而至,挫折如影随形,当初的想法可能经不起别人的挑剔,创意独到的发明可能得不到别人的认可。但对于一个兴趣广泛而持久的人,面对困难具有“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的精神和毅力,这些失败仅仅意味着再一次努力的开始,使飞翔的翅膀更加坚强有力。

(4) 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心是人们探究未知,实现创新的前提,是推动创新的源动力。求知欲促使人去探索科学、探索真理。因此,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以及敏锐的观察力、果断的判断力和灵活的应变力是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必备条件[6]。

(5) 积极的创新思维观念。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活动的动力,如果没有创新思维,拥有再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人类的创新活动也只能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创新活动的领域最多只是知识的一般性迁移。在创新人才培养中,关键是创新思维的培养,创新思维能使人们走出思维定势,在解决问题时能够解放思想,不拘一格,不落俗套,敢于挑战旧理念,乐于接受新事物、新观念和新的行动方式。

(6) 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个人能力开发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团队合作能力提高更是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或缺的条件。绝大多数创新活动是建立在多学科融合基础上的创新,因此,应用创新型人才应具备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以及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能力。所以,团队合作精神是应用创新型人才所必备的基本条件之一。

2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对提升我国综合国力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因此,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改革创新模式和体系,以追求学科体系完整为特征的基础研究培养模式已不适用。结合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符合高校实际的人才培养体系,改革培养模式,整合理论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确定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的广度和深度,加强实践课程体系建设,以提高基本技能与专业技能,充分显示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色。

2.1 体制机制创新

通过学校体制机制的创新,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注入新的驱动力。要实现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对现有制度体系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对现有制度进行补充修正,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相互协调的大学制度体系,形成更加有利于产出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制度环境;更加注重以目标为导向的体制改革,对现有的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完善,着力构建学校、院系和基层学术组织顺畅高效的三级管理体系,形成各层次主体责权利关系更加明确清晰的管理体制;着力推进激励与约束、竞争与合作、考核与评价等机制的不断完善创新,形成更加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更加有利于学术成长和创新活动的运行机制。

2.2 教育理念创新

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特征要求我们必须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其宗旨是以应用能力、创新能力、实践技能、综合素质为培养重心。首先要构建科学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对理论教学大纲及实践教学大纲重新修订,及时把新知识、新理论、新方法融入教材,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夯实理论基础。其次要建立新型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实施研究型教学模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7]。研究型教学是相对讲授式教学而提出的,它是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及创新精神为目的,将研究与学习融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通过在教学中的研究及在研究中的学习,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师生间、生生间的研讨中不断积累知识、培养创新能力、训练创新思维,培养科学精神和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应用创新的能力。

2.3 培养模式创新

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工作要遵循“强化基础、注重创新、突出特色、以人为本”的方针,从培养模式入手,实现向更注重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更注重满足创新型人才的个性化、多元化需求转变。学生整体素质的提升需要有适宜的阳光、土壤和水分,学生个性化、多元化需求的满足不仅需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材施教,还需要为其成长搭建平台。因此,通过加大开放实验室、校外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积极为学生创造条件,推行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和“双导师”制。对毕业设计的方式、方法及考核评价方法、模式进行改革,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实践教学,加大对外交流与合作,大力开展多种新型实习模式,如假期实习、顶岗实习及半工半读等形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教学平台,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其中产学研合作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其培养目标是素质全面,既有理论又有能力的应用创新型人才。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为基础,以高等学校为中心,将教学、科研、生产融为一体的科技工业园区,则可以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率,缩短了理论成果的转化周期,从而极大地激发教师及学生的创新意识。像美国的硅谷、我国的中关村等就是产学研合作的成功范例。这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促使企业与高校合作的不是外部因素,而是企业和高校各自发展的需要,企业发展离不开高校培养的创新型人才,同样,高校培养创新人才也离不开企业这个绝佳的第二课堂。最终,形成企业与学校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2.4 教师队伍创新

教师既是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更是学生成材的引路人,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培养目标的实现就无从谈起,建设一支创新能力强的教师团队是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关键[8]。目前我国高校师资管理体制有一定的缺陷,师资来源渠道比较单一,存在着严重的“近亲繁殖”现象,而这些有悖于大学学术融合与交流。因此,要培养真正有思想、有创新性的学生,首先必须从教师聘任进行改革,实行开放办学,从国内外引进有研究能力和学术精神的人才,遵循“积极引进,优化结构,严格要求,精心培养”的原则,采取内培外引的措施,真正把“人才强校”战略作为“第一战略”,加强优秀拔尖青年人才的培养和广大教师学术竞争力的提升。通过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实行全员教师职务聘任制,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优化人才资源配置,强化队伍建设,加快各类人才培养。其次要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逐步使教师从原来的经验型变成科研型和创新型。教学与科研的紧密结合既可以实现科研过程教学化,也可以实现教学过程科研化。此外,要善于营造丰富多彩的创新氛围,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展创造性教学活动。

3 结束语

应用创新型人才是融合了较高专业理论知识与较强实践经验于一身的新型人才, 是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化技术发展条件下人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努力培养应用创新型人才是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也是今后的发展趋势。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不仅涉及传统的教育体制机制、人才培养模式等各个环节, 而且涉及教育观念的转变、教学理念的创新。因此, 必须转变办学理念, 明确办学目标, 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从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出发, 调整教学培养计划, 构建科学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摘要:针对高等学校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 采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 分析了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必要性和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及其特征。基于应用创新型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和谐发展的培养目标, 提出了创新学校管理体制机制、教育理念、培养模式、教师队伍等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策略。

关键词:应用创新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参考文献

[1]胡新谱.试析应用型本科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4) :196-198.

[2]王蕾, 王秀丽.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 (11) :647-649.

[3]石金峰.构建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 2008 (7) :29-31.

[4]赵国忱, 米志强, 纪学忠.测绘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基本内涵及特征[J].辽宁高职学报2009 (12) :16-17.

[5]王晓钧.基于人格特质的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的构建及应用[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6]王秀丽.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7.

[7]杨恩霞, 应丽霞.机械设计基础课实践研究型教学模式的探讨[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8 (11) :165-167.

浅论高校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篇9

据调查, 有的高校把创新人才培养定义化为创业人才培养.还有些高校把学生毕业创业作为“创新”教育的最典型成果加以展示.用大学生毕业即创业的情况, 来展示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果, 忽视了创新能力与素质并非仅仅体现在创业上, 而是更广泛地体现在各个岗位的创造性工作中。而对于大学生竞赛, 有的高校更认为参与竞赛获得的成绩, 就是展示自身本科教授教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 学校在竞赛开始前一两年时间, 就在学生中选拔出一些“人才”, 进行针对竞赛的强化训练, 把学生培养为竞赛高手, 以便能获得竞赛的好名次.另外, 有的高校把学生参与竞赛活动获奖情况, 与教师评优、职称晋升等紧密挂钩, 这势必促使学科教师在教学活动中, 将内容“竞赛化”, 而这些, 都背离了教育部门的期望。

要改变这些情况, 笔者认为要点在于高校要明确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功能, 必须改变高校的办学理念和行政化的办学思维, 不要急功近利, 追逐短期的政绩.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门自上而下的“创新计划”, 而在于能给大学自主办学的空间以及市场竞争的机制, 从而让大学真正重视人才培养。

要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创新文化。文化是孕育人之灵性的胞衣。要不断催生创新型科技人才, 必须拥有相适宜的文化氛围。

在对创新人才的理解上, 我们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基本认识:

1创新人才是与常规人才相对应的一种人才类型。所谓创新型人才, 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而所谓常规人才则是常规思维占主导地位, 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不强, 习惯于按照常规的方法处理问题的人才。创新型人才与通常所说的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技艺型人才等是相互联系的, 它们是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而产生的不同分类。无论是理论型人才、应用型人才还是技艺型人才, 都需要有创造性, 都需要成为创新人才。

2创新人才的基础是人的全面发展。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并不是凭空产生的, 也不是完全独立发展的, 它们与人才的其他素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 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

3个性的自由发展是创新人才成长与发展的前提。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关于教育改革的第一次审议报告指出:“创造性与个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大学要培养具有创造性的创新人才, 就必须首先使他们成为一个作为人的人、真正自由的人、具有个体独立性的人, 而不是成为作为工具的人、模式化的人、被套以种种条条框框的人。虽然不能说个性自由发展了人就有创造性, 就能成为创新人才, 但没有个性的自由发展, 创新人才就不可能诞生。从这个意义上讲, 创新人才就是个性自由、独立发展的人。

4无论是创新还是创新人才都是历史的概念,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 人们对创新和创新人才的理解都会有一些异同。当代社会的创新人才, 是立足于现实而又面向未来的创新人才, 应该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博、专结合的充分的知识准备;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和能力;以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积极的人生价值取向和崇高的献身精神;强健的体魄。

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做到“三个注重”, 即注重“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因材施教”。这是针对当前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重灌输轻启发、重理论轻实践、重共性轻个性等弊端提出的, 是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与精髓。

作为一个教师, 传授知识是基本的任务。然而, 还有四个方面更重要:一是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法比教给知识更重要, 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不需要教;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强制学生学习更重要, 重在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三是养成学生的科学精神比传播科学更重要, 努力培养严谨、求实、探索、创新的学术品格;四是引导学生学会应用知识比单纯传授知识更重要, 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应用。

为了培养创新人才, 从教学方法上应注重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 要实行以问题为主线的教学。注重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在一个班集体、一个学习小组或一个宿舍集体内, 形成研究问题讨论问题的风气, 这是引发思考、启迪智慧、激发灵感的最重要的渠道, 是创新性学习最重要的形式, 是最重要的学风。

(2) 注重培养兴趣。学习中有了兴趣, 可以有效地提高学习的内动力, 就能做到忙而不累, 乐而忘忧, 就能够产生灵感, 提高效率。现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比较普遍的问题是学生学习的内动力不足, 学习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不足, 因此如何培养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学习的内动力成为高等教育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

(3) 引导学生善于综合, 善于把学到的多门课程以至多个门类的知识综合在一起, 去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科学是内在的统一体, 它被分解为单独的部门不是取决于事物的本质, 而是取决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当代科学技术不断分化与综合, 而以综合化整体化为主。

(4) 指导学生注重转化, 就是由输入与吸纳知识到转化为能力与素质。知识不等于能力和素质。知识必须转化成能力与素质才能体现出其价值。知识存在着过时和忘记的问题, 而能力和素质是更稳定更长久的。美国物理学家劳厄说过一句名言:“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西都忘掉的时候所剩下的东西。”剩下什么呢?主要是由学到的知识而转化过来的能力和素质。

(5) 鼓励学生勇于突破, 有意识地突破前人, 突破书本, 突破自己的老师。如果一个老师把学生教得超过了自己, 那是这个老师最了不起的成就。科学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既是以继承前人为基础, 又是以怀疑否定前人为突破。

关于加快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探讨 篇10

一、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征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以创新意识为中心的自由发展的个性、以创新能力为特征的高度发达的智力能力和以创新人格为中心的人格特质[3]。具体表现为:

(一) 高度的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一个富有创新精神的人必定是有责任感的人, 一个勇于承担责任、乐于负责、敢于负责的人, 具有献身人类利益的精神境界。具体表现为自信、顽强的意志、强烈的独立性、活跃的思维、旺盛的求知欲、不怕困难、勇于探索、毫不犹豫地把握时机等。

(二) 个性化和创造性思维

具有个性化和创造性思维的人, 具有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 不拘泥于书本, 不迷信于权威, 不依循于常规, 敢于独立思考, 大胆探索, 富于想象, 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 敢于标新立异。

(三) 自主学习的能力和探究精神

信息社会要求人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 学习已变得比以往任何时代都重要, 学习不只是自主学习, 更是终身学习。创造性的学习过程不只是接受, 更是一种探究, 是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四) 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创新型人才必须具备良好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虽然独立自主是决定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越来越多的发明和创造都不再是单独一个人能够完成的, 需要各种不同的知识, 需要多方的合作。

二、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列举创新型人才的特点, 分析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 会发现我国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存在不少制约因素。主要表现有:

(一) 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缺乏深入的研究

尽管近年来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已有较多的探讨研究, 但多侧重于重要性的宣传, 对于创新型人才具体的规格要求;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创新型人才的差异;不同专业与学科怎样改革才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等等, 缺乏深入、细致、系统的探讨研究, 没有形成科学严谨的一个体系。[4]导致各级各类高校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缺乏明确的目标与要求, 找不到准确的定位, 不知道如何去做。

(二) 传统办学模式的定势影响

传统的教育模式是阻碍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不利因素之一。由于受传统办学与教育模式的影响, 无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员工、还是学生, 都已形成了一些根深蒂固的观念与习惯, 对传统的按部就班的教学、教育活动有着强烈的依恋情结。现在要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 进行改革创新, 无疑会产生不适应, 甚至出现一些阻碍。

(三) 课程体系不合理, 教学内容滞后

具备博而专的知识基础是创新人才最重要的特征之一。课程设置综合化可以为通识教育创造条件, 培养既具有专业知识, 又视野开阔, 基础扎实的人才。而在学生对高校创新教育环境的评价中, 教学内容陈旧和课程设置不合理被学生列为影响创造力培养的重要因素, 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四) 传统教学方法的禁锢

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 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在高校的教学中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重知识轻能力轻实践忽略创新的现象依然没有得到改变, 对学生整齐划一的要求, 削弱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泯灭了学生的个性, 使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人格特质难以形成, 抑制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五) 旧的学生评价体系的制约

考试方式单一, 考试内容局仅仅限于书本知识掌握, 轻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 缺乏过程性和多样性的综合评定。考试的功能错位使学生为考试而学习, 使考试失去了诊断和引导的功能, 教师也只注重书面考试成绩, 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评价, 考试难于调动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我国普通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 构建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

高等学校要把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 将创新能力的提高、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需要相结合。积极开展教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方面的改革活动, 形成一种浓厚的“创新教育”氛围。结合各校发展的实际状况, 认真调研和分析人才的市场需求, 制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战略性规划, 以人为本, 加快建立有利于激发和释放人才创新活力的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二) 优化课程体系, 完善育人方案

课程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核心, 也是各国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改革的重心所在。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 各国大学都力求建立一个内容广泛的课程体系, 实现普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平衡。[5]通过优化课程体系, 加强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科学合理地制定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加强课程体系间的联系与综合, 注重学科交叉、文理渗透, 更新教学内容, 加强学术交流, 实行跨系、跨校选课制, 弹性学制等措施, 促进学生专业知识由单一型向交叉型、复合型转变, 为培养创造型人才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三) 建设创新型的师资队伍

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教师要彻底转变旧的教育观念, 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创新激情与创新能力, 掌握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学校要通过教师考核评价体系等政策导向, 激励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素养, 从物质和精神两方面奖励那些勇于开拓创新, 并取得一定成效的教职员工, 能使他们的创新有所回报, 从而使创新在高校长久不衰。

(四) 改革教学方法, 更新课程内容

实行启发式、讨论式、问题式和研究式的教育教学方法, 通过教师的引导与启发, 师生之间的互动, 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探究、敢于创新。重视实践教学, 实行开放式教学, 减少验证性、演示性实验, 增加探究性、综合性实验,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学要密切关注学科前沿, 体现学科的最新成果、最新思想和最新信息, 使课程内容与时俱进。

(五) 推进考试改革, 建立科学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在人才质量评价标准上要改变只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察而忽视创新能力培养的倾向, 建立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和创新精神形成的学生考核评价体系, 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 推进考试改革。改知识导向为能力导向和创新导向, 改变期末单调的闭卷笔试考试方式, 采用口试、课外论文、实际操作、创新展示等多样化的考试形式。重点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六) 注重第二课堂, 构建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体系

第二课堂的开展, 有利于全面开发大学生的智能, 培养大学生的全面素质, 开阔视野, 形成创造力。[6]通过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体系, 积极为学生搭建活动平台, 提供物质支持, 让学生获得更多参与创新实践的机会, 使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有展示的空间。如举行各种学术报告会、有计划地开展各种科技竞赛活动, 鼓励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等, 鼓励学生把理论知识应用到社会实践和科技活动中,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 将个人兴趣、自我价值的实现与社会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 增强社会责任感和进取意识。

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过程是一个系统工程, 无论是高等学校的教育管理者, 还是高校教师, 都责无旁贷。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 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 我们必须加快创新型人才培养步伐,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这样才能在国际竞争中赢得发展的主动权。党中央提出了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 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 科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 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此需要我们不懈的努力。

摘要: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 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匮乏日益明显, 加快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迫在眉睫。本文列举了创新型人才的主要特征,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校,创新人才培养,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好光.“中国制造”与“克鲁格曼挑战”[N].中国教育报, 2008-03-13.

[2]吴树青.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增强创新能力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7, (10) :1-6.

[3]林瑞.论创新型人才之素质特征[J].中国人才, 2008, (19) :28-29.

[4]刘建国, 彭栋梁.当前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不利因素与对策.当代教育论坛[J].2005, (17) :58-59.

[5]钟秉林.国际视野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 2007, (3/4) :37-40.

上一篇:英语环境下的英语口语下一篇:水驱效果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