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

2024-07-06

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精选十篇)

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 篇1

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困惑

在农村学龄人口数量不断减少、流动日益频繁以及城镇化持续推进的大背景下, “农村学校究竟应当怎么布局”是一个十分重大的问题。教育规划纲要指出, 要“适应城乡发展需要, 合理规划学校布局, 办好必要的教学点, 方便学生就近入学”, 要“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但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 许多人把农村教育发展方向定位在“城镇化”上了, 有人把城乡教育一体化直接等同于农村教育城镇化, 甚至提出“小学进镇”、“初中进城”直至“消灭农村教育”的观点。

有学者提出, “农村教育的希望不在乡下在城镇”、应“推进农村初中县城化”。论证逻辑无外两条:一是市场选择逻辑。他们借用“推拉理论”认为, 人口迁徙的目的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 流入地使移民改善生活条件的因素是拉力, 而流出地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是推力。既然城市学校好、农村学校差, 那么“离村不离乡”、“进乡 (镇) 不进城”的农村基础教育布局设计就没有前途。二是国际经验逻辑。他们认为, 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是城市的繁荣与乡村的衰落相伴而生、此消彼长, 既然城市化是发展趋势, 那么农村教育的萧条与衰落就是不可逆转的。许多县级政府大量撤并乡村学校, 在县城周边大搞“教育园区”建设, 一些市县甚至明确提出对农村学校“不予重点建设”, 资金几乎全部投放到了县城和主要集镇, 使县域教育“过度城镇化”。农村百姓不得不选择进城陪读, 结果导致“城镇学校人满为患”和“农村学校门可罗雀”并存的现象。反过来, 农村学校的破败又成为市县政府撤并学校的理由。

农村教育城镇化之反思

首先, 我不否认“乡校衰败”, 的事实, 但这能否成为“农村教育城镇化”的理由倒是可以存疑的。农村学校为什么会衰败?农村学生为什么要选择进城上学?最本质的原因恰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UNDP) 发布的2009年人类发展报告《跨越障碍:人员流动与发展》中所说, “当今世界上机会的分配是极不平等的。这个不平等是人员流动的一个主要驱动力”。“乡校的衰败”说明的正是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之间的不平等状况, 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 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不能完全套用于中国。且不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后又出现了“郊区化”和“逆城市化”趋势, 仅就工业化国家的城市化道路而言也是不一样的。中国既要解决城市化问题, 还要解决新农村建设问题。而且, 随着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到来、新型生态观光旅游产业的发展, 许多产业完全可以向农村聚集与转移, 城市与乡村融合的田园城市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简单地把城乡教育一体化等同于农村教育城镇化的做法, 不仅导致城镇超大规模学校和超大班额现象, 还使居住偏远的农村弱势群体承担了教育集中化所带来的额外交通、食宿成本, 这既损害了农民兄弟的教育利益, 也违背了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当前之所以会出现农村教育过度城镇化的倾向, 背后的经济诱因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农村教育城镇化拉动的是进城陪读家长的房租和县城周边的房地产。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方向

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前提假设是农村教育的存在与发展, 否则就不是“城”“乡”教育一体化而是农村教育城市化了。而要发展农村教育, 则必须推进城乡教育的双向一体化, 即在农村学校布局调整达到一定阶段后, 通过破除城乡二元教育体制和机制障碍, 推动各类教育要素在城市和农村之间双向流动, 实现城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教育要素合理流动和城乡教育互动发展。为此, 需要建立城乡教育双向一体化的制度体系。

首先, 要保障农村适龄儿童少年就近的入学权利, 强化办好必要的村小和教学点的资源配置机制。《意见》重申, “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入学是义务教育法的规定, 是政府的法定责任, 是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内容”。由于农村人口的居住地点较为分散, 撤并地处偏远的村小和教学点不仅是对农村儿童就近入学机会的剥夺, 而且还额外增加了学生的上学距离和时间成本, 导致学生交通不安全机率增加、自主活动时间和课外活动参与时间减少、被迫辍学可能性加大。有人认为, 那些进城陪读的群体已经实现了就近入学, 但他们究竟是因为在县城找到了工作而进城陪读, 还是不满意村庄学校的教育质量而进城陪读?对于那些负担不起陪读成本的家庭来说, 谁为他们的子女接受同等质量的义务教育负责呢?所以要强化村小和教学点的师资配置、经费投入、设备配置, 制定符合教学点实际的督导评估标准, 努力提升村小和教学点的办学质量。

其次, 要突破纯粹市场化的城乡教育要素流动机制, 强化政府购买导向的城市教育反哺农村的类市场化新机制。中国已经进入城市反哺农村的新时代, 但在城乡差距明显的情况下, 单纯依靠“无形的手”是无法实现优质教育要素资源从城市向农村逆向流动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我们又不能只靠行政命令, 而必须建构一种类市场化的教育要素配置机制。政府是公共教育服务的提供者, 由于不同级别政府存在公共服务能力差别, 因此构建上级政府购买城市优质教育要素和服务支援农村、城乡教育共同发展联动评估制度, 有利于促成一种类市场化的城市教育部门积极自愿援助农村教育发展的机制。中央和省级政府应针对边远落后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和城市支援农村教育发展的各种可能, 推进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向农村流动, 实现城乡教育双向一体化发展。

城镇化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挑战 篇2

【内容提要】我国农村城镇化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农村教育应采取调整教育结构、学校布局、教育内容等应对举措,对大量农民走向城镇及农村社会转型的教育需求予以满足。

【摘  要  题】农村教育

【关  键  词】城镇化/农村教育/发展对策

一 农村城镇化对农村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订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随着农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推进城镇化条件已逐渐成熟,要不失时机地实施城镇化战略。”

所谓城镇化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及城市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当前,积极稳妥地推进城镇化,走出一条符合我国国情、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道路,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任务。

1 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历程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曲折的发展历程,我国城镇化水平(用百分比表示)已从原来的10%左右,发展至20世纪末的30%以上,现已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城镇化对农村地区教育决策产生着更加重大的影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城镇化进程。见表1:

表1 新中国成立50多年的城镇化水平

年份 城镇化水平/% 年份 城镇化水平/%

1952 12.46 1980 19.39

1957 15.39 1985 23.71

1962 17.33 1990 26.41

1965 17.98 1995 29.04

1970 17.38 1998 30.40

1975 17.34 2000 36.09

1978 17.92 2001 37.60

2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我国农村城镇化的差异既表现在南、北差异上,又表现为东、西差异上。俗话说:“从南往北走,越走越保守;从东往西行,越走越贫穷”。

据统计,各省(市、自治区)按市镇人口比重的城镇化水平排序情况见表2:

表2 20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化水平

附图

注:36.09%为当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平均数。台湾地区数字暂缺。

3 城镇化发展的阶段特征

农村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其发展过程必然会显现出从量变逐步走向质变的发育阶段。

据美国城市地理学家纳赛姆(Ray  M・Northam)描绘的城镇化发展的S型曲线,城镇化水平在30%以下,为初期平缓发展阶段;30%~65%或70%,为中期高速增长阶段;70%以上,则为后期平稳发展阶段,与此相对应,工业化和现代化也在向前发展。

在城镇化的初期阶段,是农业社会,主导产业开始由第一产业(主要是农业)向第二产业(工业)转化。我国的西南边陲省、区,总体仍处于这个阶段。此时的社会进程基本上是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而行,现代化进程开始启动。

城镇化的中期阶段,是工业社会,在第二产业保持稳定发展的基础上,第一产业比重进一步下降,第三产业比重迅速增加,主导产业开始由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转化。我国东部省、区基本上处于这个阶段。此时的社会进程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高速发展,现代化进程开始加速。

在城镇化的后期阶段,这个国家或地区将进入现代化社会。我国除京津沪3个老直辖市和港、澳特别行政区外,其他省、区都未进入到这一发展阶段。

面对我国农村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势头,以及老直辖市、东南沿海、三北地区与西南边陲省、区间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我国农村教育需采取哪些相应对策,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现实课题。

二 城镇化对小城镇和乡村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在我国县(含县级市)及其以下的农村中,出现了占比重比以往大得很多的小城镇,它与乡土农村(又称乡村)的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人口集聚程度以及相应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程度等,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小城镇和乡村教育有不同的要求。

1 农村教育布局需做重大调整

我国农村教育历来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予以布局,这一观念已陈旧落后。远的如“乡办高中、村办初中、小学办到家门口(自然村)”,早已被淘汰;就是“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格局也受到了城镇化和计划生育后学龄人口减少的冲击。如今,大部分行政村也办不成小学了。

而像北京市顺义区、上海市青浦区、山东省寿光市、四川省温江县等地,结合“二次创业”尽早以“大手笔”调整学校布局,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不是按行政建制的乡、村分散人力、财力、物力,而是撤乡并镇或在中心镇重点加强初中校建设,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设置与发展高中校,在乡镇或中心村办小学,取得了教育发展的主动权和良好的办学规模效益。

我们在注重教育规模效益的同时,对于那些一时难以搬迁的村落居民子女,也要以实行寄宿制、复式教学以及适当放宽老师配额等形式,保证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2 城镇化不同水平地区应有不同的教育格局

我国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约在25%左右,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约为30%,比起闽粤江浙的约45%和京津沪的`70%以上,相距很远。因此,其农村教育结构格局也要有相应的差别才能应对。

在那些城镇化约在30%及其以下的地区,其农村教育格局仍应以县城为重点发展区域,形成以县城为龙头,由基础教育和职成教育两个系列组成的县、乡、村(行政村或中心村)形成的教育网络,并在大有发展前景的乡(镇)或新兴集镇的学校,预留出教育发展空间,以便随城镇化的进程而与时俱进。

京津沪这些城镇化超过70%的稳步发展区域,应该按县城或中心城镇、建制镇、乡或中心村这三级,稳定中、小学教育规模,着重提高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适应度,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

在闽粤江浙等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又发展迅速的地区,除了在义务教育范围内注意均衡发展,保证办学质量外,非义务教育阶段也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依靠有效机制引导教育投资向市场带动、工业带动、外向带动等有发展前景的区域集聚,以使这些区域的教育发展与其成为中心城镇的地位相称,发挥其做为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对周边城镇和乡村的示范与带动功能。

3 劳动力不同流向区域,应有各自特色的职、成教育

在职、成教育的办学机制和内容方面,城镇化发育的不同类型区也应有不同的应对举措。

在以西南省、区为代表的城镇化水平低且发展相对缓慢的农村,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人口流出区,因此,适应他们外出务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务的需要,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应成为不亚于为当地产业服务进行教育培训的一大重任。

在以闽粤江浙为代表的劳务输入区,当地居民应有较高的素质和实践技能,经营管理水平也需要有大的提高,京、津、沪地区更是这样;而对大量务工人员的再培训、对常驻的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以至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也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在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城镇或新兴城镇,其城镇建设和相应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都百业待举,专业人才和劳动力素质均不足以满足发展的需要。这种类型地区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教育服务的全面化,农村教育不仅要为实施“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服务,而且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接受职业教育的个体不仅必须掌握谋生技能,而且必须有较宽厚的基础,为不断轮换从事多种职业、包括自谋职业接受再培训做好准备。成人教育也将成为让所有人自觉地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不断学习的过程。

所有这些都说明,在农村地区,若不考虑城镇化地区与乡村教育的不同特点,认为城镇化的加速可以无视乡村和城镇教育的特点而照搬城市教育模式办成“一统天下”,就会脱离我国国情。因此,对农村城镇化发展阶段及其地区差异对农村教育决策的影响,必须加强研究,以保持乡村和城镇教育符合实际的决策与健康发展。

三 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为农村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农村城镇化是社会发展中的巨大进步,其高速发展必然给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1 公民受教育程度及其综合素质需有较大提高

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的集聚过程,而且应该是集聚资本和可用资源,发展二、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实现农村社会转型和传播城市文明的过程。

显然,低文化程度低素质人群,是难以适应这种集聚和发展需求的。据浙江省的抽样调查,农业从业人员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的劳动力与1990年相比,文盲半文盲减少了2.5倍,小学程度者减少了近1倍,初中程度者略有增加,高中及以上者增长了1倍。

从农村(含乡村和城镇)人均收入差异也可以得到同样的结论。据浙江省19对2700个农户的抽样调查,受教育程度为大专及以上、中专、高中、初中、小学、文盲或半文盲农户,家庭人均收入比值约为1.58:1.28:1.07:1.01:1:0.8,说明在接受较高普通教育基础上,再接受对路的专业教育,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使其收入增长幅度较大。

上海市青浦区老教育局长施家琦多年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认为: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对弥合与城市学生的综合素质差距至关重要。因此,农村教育应在巩固普九成果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包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和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成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应对举措。

2 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离农教育”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从农村走向城镇或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或城镇居民。这种“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或称谓的变化,而且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人口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应是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可能是“离农”而深造的“还乡团”。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实现有序流动。一些打工者自我投资学习技术,不少人已成为城镇建设甚至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栋梁之才,走出了一条从农民走向市民的成功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为家庭和家乡走向富裕、文明、幸福,做出了贡献。

当然,我们说的“离农教育”,是一种“人离心不离”的教育,必须继续对学生进行知农、爱农、为农的教育。

3 要把克服“小农意识”和倡导“城市文明”的教育提上日程

尽管城镇化发育程度不同的区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面临农村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挑战,农村各类型区都应把克服“小农意识”和倡导“城市文明”的教育提上日程。

从乡村农民转变为城镇市民,不仅是劳动者工作对象从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而且非农产业工作给他们提出了全方位的更高的要求,甚至在价值观念上,如自我意识、环境意识、开放意识和求知意识等,也都应该有明显的转变。

农村教育城镇化须立足实际 篇3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低龄人口不断减少,为了实现资源整合,调配师资,集中力量办学,不少地区选择撤并学校。但不考虑农村学生的实际情况,盲目地撤并学校,是一种简单粗暴的“城镇化思维”。

村里没了小学,家长缺乏督促子女學习的动力,使得许多学龄儿童不爱读书,甚至不少农村孩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外出打工。而跟着打工父母外出的孩子因户籍问题或交不起高昂借读费也难在外地入学。据预测,到2020年,农民工随迁子女数量将达到2000 万左右。因为受城乡二元分割体制束缚,尤其是户籍制度及其衍生的一系列阻碍城乡人口融合的制度,农民工子女接受优质城镇教育的体制性难题没有彻底解决,因而这些孩子处于“两头都难上学”的境地。

此外,教育成本大幅度提高也成为阻滞农村孩子上学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在农村任教的老教师大部分的教育理念、知识结构等已很难适应当前教育改革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受到城镇化发展的影响,中青年教师普遍存在着“离农”倾向,致使农村教师年龄结构性断层严重,老教师成为学校的“主角”。这些都使得村办学校师资薄弱,教师老龄化现象严重,村办学校教育质量明显不如县城或乡镇学校。要想让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农村家庭不得不舍近求远,为孩子花钱择校,无形中也增加了农村孩子上学成本。同时,学校向乡镇、县城集中后,村里孩子上学的交通费、食宿费、生活费等教育成本明显增加。

城镇化,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市型转化的历史过程,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即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也就是说,城镇化不仅是物的城镇化,更应是人的城镇化,教育的城镇化。我们希望看到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各级教育部门能真正从农村孩子上学的实际出发,对农村学校进行合理布局,改革制约农村孩子上学难的制度性因素,提高农村师资水平,使农村孩子不仅能上学,而且能上好学,真正与城镇孩子接受同等的教育,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城镇化。

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 篇4

1 农村教育加速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农村地区生产力结构、生产经营方式和农业人口的收入水平及结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人口素质等方面与城市文明逐渐接近、趋向同一和城乡差别缩小并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的自然历史过程。农村城镇化基于规模经济, 对农业来说就是农业的规模经营, 农业的规模经营又必须以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前提。在我国基本国情——人地关系高度紧张的现实制约下, 只有充分提高农业生产率, 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才能解决9亿人为4亿人搞饭吃的现状;只有充分提高人均劳动的农产品产出, 才能积累更多的农产品的剩余, 农村城镇化才会有物质基础。因此, 以为“三农”培养人才和发展农业科技为目的的农村教育, 必将在农村城镇化的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农村城镇化要求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工作, 要胜任非农产业的工作, 就必须提高广大农村劳动者的科技文化素质。初步研究表明: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受教育的程度成正相关。

转移出去的农村劳动力的文化构成明显高于农村整体劳动力的文化构成。在我省农村被调查的全部劳动力中, 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占14.07%;在转移的劳动力中, 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劳动力占转移劳动力的30.39%, 高出整体劳动力结构16.32个百分点, 逐步呈现出的专业化特征, 劳务输出人员素质不断提高。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文化程度之间的关系还表明:文化程度越高的劳动力转移的人数越多。这表明, 教育有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农村城镇化还必将引起农民生活方式的急剧变迁, “农民”与“市民”、“乡下人”与“城里人”的界限越来越模糊, 农民的生活方式随着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而不断发生变化。而精神层面的转变则往往是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 农村教育要很好地实践为“三农”服务的终旨, 既要发挥其农业科技方面的作用, 还要在提高农民的综合文化素质、在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既是农村城镇化对农村教育提出的客观要求, 也是农村教育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经济、适应农村城镇化自身发展壮大的必然选择。随着农民个体素质的不断提高, 农村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乡村文明只有与现代城市文明相融合, 才能完成农民向市民的演变, 农村城镇化才能真正实现。

2 适应农村城镇化进程的需要, 农村教育必须全面改革

改革开发三十年来, 我国的科技文化教育事业发展很快, 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极大提高, 但还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表现最为突出的是:农民自觉接受教育的积极性不高。自农村实行家庭承包责任制以来, 大部分农民群众形成了以家庭为中心的生产圈子, 有人认为“不管有文化还是没文化、不管是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 弄到钱就是好主义”, 一门心思搞经济, 整天忙于日常生产, 一方面农村现状疏于教育;另一方面农民自己也不愿意学习, 满足于能读读报, 写几个字, 不思进取, 表现出对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此, 要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统筹安排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 进一步完善农村教育体系。首先要建立创新教育的新型教学环境。营造一个宽松的学校环境是造就创新人才的关键。其次, 营造有益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教学管理环境, 以激发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人的潜能为出发点。要彻底改变过去“看守式”的垂直管理模式, 建立全面开放的符合个性发展需要的教学管理模式。三要转变教育思想观念。在教育思想上, 要转变单纯以继承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在教育目标上, 要转变以传授知识、发展智力为中心的教育观念, 注重培养能力;在管理上, 要转变统一模式、统一要求的教育观念, 同时还应转变以狭窄的专业教育为中心构建课程体系的教育观念。四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灵活自主的学习空间, 课程设置分层次、按模块, 满足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要求。五是均衡发展城乡高中阶段的教育。在今后一段时期, 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农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贫困, 但贫困并不完全是土地的贫瘠, 在很大程度上是文化教育的落后或缺乏。其中一个最不合理的现象是在农村教育结构中出现了初中后教育的较大空缺, 农村高中阶段教育严重落后于城市。如果说基础教育的功能是使全体国民达到具备基本文化素质, 那么, 中学后的教育, 包括职业技术教育在内的高中教育则与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高中阶段的教育要超常规发展, 特别是农民欢迎的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更应不失时机地发展起来。

3 因地制宜, 采取合理的农村教育政策

面对我国农村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势头, 以及老直辖市、东南沿海、三北地区与西南边陲省区发展水平的巨大差异, 需要采取下列对策:

一是农村教育布局需做重大调整。我国农村教育历来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予以布局, 这一观念已陈旧落后。因此, 应尽早以“大手笔”调整学校布局, 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 乡 (镇) 或中心村办小学, 不是按行政建制的乡镇分散人、财、物力, 而是撤乡并镇或在中心镇重点加强初中校建设, 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设置与发展高中校, 取得教育发展的主动权和良好的学校规模效益。

二是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离农教育”。“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 空间的移位或称谓的变化, 而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 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 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 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 继续准备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大量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 也就是逐渐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 也可能是“离农”而受教育深造的“还乡团”。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 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 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 实现有序流动。

三是有差别地应对农村教育格局。在那些城镇化约在30%或以下的地区, 其农村教育格局仍应以县城为重点发展区, 形成以县城为龙头, 由基础教育和职业成人教育两个系列组成的县、乡、村 (行政村或中心村) 形成的教育网络, 并在大有发展前景的乡 (镇) 或新兴集镇的学校, 预留出教育发展的空间, 以便随城镇化的进程而与时俱进。京津沪这些城镇化超过70%的稳步发展区域, 应该按县城或中心城镇、建制镇、中心村或联村这三级, 稳定中、小学教育规模, 着重提高教育对现代化建设的适应度, 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在闽粤江浙等城镇化水平较高而又发展迅速的地区, 除了在义务教育范围内注意均衡发展, 保证基本的办学质量外, 非义务教育阶段应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趋势, 依靠有效机制引导教育投资向市场带动、工业带动、外向带动等有发展前景的区域集聚, 以使这些区域的教育发展与其成为中心城镇或城市的地位相称, 发挥其作为经济文化教育中心对周边城镇和乡村的示范与带动功能。

摘要:对农村城镇化与农村教育的关系进行分析, 并针对我国农村城镇化的阶段差异与地区差异, 加快农村教育改革, 从而更好地把握农村教育的发展方向, 为加快城镇化进程创造有利条件。

附城镇农村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篇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科教兴国的思想促进下,全国实行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对于教育我们从思想和行为上都开始重视教育的问题,但要彻底、完全的发展教育还是要考虑很多方面的,例如农村教育与大城市中的教育经费就存在很大的区别,当我国的农村教育能跟上城市教育的水平时那我们的教育水平绝不亚于世界上的教育水平了,但所有进步都是要一步一步的来,都是要时间来发展的。

农村教育的发展决定了我们国家教育的水平,为了了解在九年义务教育实行免费的这五年里,农村教育到底发展到什么地步了?现在的农村教育的现状又是怎么样的?也为了更加全面的把握我家乡雷州的农村教育,针对农村教育现状这个问题,我在暑假期间,我在雷州市附城镇个别学校的校长、老师、家长和学生之间开展调研活动。

一.附城镇的介绍:

附城镇地处平原地带,临近雷州海湾,主要的经济收入是种植水稻和养殖业,附城镇全镇三十个自然村,有20万多人口,全镇有初中两所,一所普通高中,全镇读初中以上的学生有2万。

二.附城镇教育现状如下:

我通过访谈、座谈、实地考察和问卷调查等调研方法对附城镇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全方位的调查与研究,以下是我整理出来的调查与研究结果。

(一)农村基本教育设施不全,“偏科教育”现象严重。

在我们国家早就提出素质教育的想法了,但就算在很发达的地区能真正的实现了素质教育的还没有多少学校,在雷州市附城镇的乡镇教育就更别说什么素质教育了,就是一般的教育水平都很难达到啊!我在暑假期间走访过附城镇很多个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给我的印象是很多学校的基本教育设施寥寥无几,可见学校的除了文化课其他课基本瘫痪。有关这一点我也从一些校长和老师的口中了解到一些情况,记得一位校长对我说:“在一个经济不发达的小城市,教育经费占财政的小部分,对于一个经济能力低的乡镇教育经费的比例就更小了,所以学校用于建基本教育设施的钱就更没说了。”基本教育设施不全,课程的设置就一定不是很合理,出现“偏科教育”是很正常的(注:

偏科教育是指偏向文化课的教育,只重视文化课的教育忽略了其他课程的教育)。在调查的过程中我了解到很多学校的体育课、科技课、健康课这些拓展课都被语文、数学、英语这些文化课全部给占了,一位老师对我说:这样也算有点好处,可以给主要的文化课腾出更多的课时,更加有利于文化课的教育。我觉得这样的偏重点、偏文化课去教育学生会把学生培养成头大身小,这样就像建房子时地基软却要承受建很多层楼一样,那么后果就可想而知。农村教育基本教育设施不全使学校的文化课教育都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这样学生很难把书本的知识读活了,这样的教育从来都是令很多人担忧的啊,只因我以前接受的教育有一些是这样的,所以我也替这样的农村教育担忧。

(二)农村学校师资质量不高,教师教学经验不足,教师待遇低。

我通过问卷的调查我了解到了在附城镇农村小学的老师只有10%是真正的接受过普通大专师范教育的,初中也只有69%的老师是接受过大专以上的师范教育且真正通过了教师资格证,高中的老师有60%是接受过本科教育的。农村学校的老师只有40%待在一个学校超过3年,所以很多老师都是学校的新老师,他要完成适应一个农村学校和了解学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时间短老师的教育就不会做得到因材施教,这样老师的教学经验不可能很多,甚至有些老师是“半路出家”的,就是某个课程缺老师他就通个短期的培训就去教那一科目,还有如果高中部缺老师就把初中的老师调去教高中,这样我们老师哪有什么教学经验啊。为什么附城镇各类学校师资质量不高呢?主要原因是镇里对老师们的待遇很低(这是客观的原因的,与镇里的财政对教育经费的支出有关。)老师待遇低不可能留得住有丰富教学经验的好老师,老师为了自己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只要一有机会他就马上调回城市里发展。一个地方的教育能否取得丰硕的成果是靠老师们去发展的,没有一批好的老师要这个地区的教育发展起来那是很困难的。

(三)农村的学生德、智、体较差,思想觉悟也低。

教育是以学生为主的,学生的各方面的考核就能体现出教育的好坏,城市和乡镇教育的区别不仅是因为师资的好坏,更重要的是生源质量的差别,乡镇的学生素质一般都不是那么好的。我们了解到附城镇的初中考试重点高中的比例是10%,高中考试本科比例是10%,为什么比例会这么低呢?我通过调查了解到主要是附城镇的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的程度较低,思想觉悟差,学生本身存在很多的毛病,相对来说农村的学生在家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去学习所以农村学生的智力相对发掘不全,农村学生在学

校的学习不好纪律性又很差,这都给附城镇提高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还有因为是农民子女所以有些学生可能在暑假时去大城市打一些暑假工来补补家用,但是当他们走进大城市后就会被城市的繁华和灿烂迷倒了,他们毕竟是农村人,不知不觉他们就淹没在城市的物质生活里,这样学校就少了一些学生。附城镇初中的老师说:每一个暑假回来学生总是会少那么十个,生活过早的剥夺了他们啊!农村学生因长时间生活在农村看不到社会的发展,受的各种教育不多,质量又不好,所以他们的思想觉悟难免不高,目光短浅也是难免的,这些都是要求我们有各种素质的教育去提高农村学生的质量。

(四)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差,家长教育方式偏激。

教育不仅是学校和老师的事情,更多是我们家庭和家长的事情,好的家庭教育才会教育出好的学生,好的家庭教育和好的教育方式给学生的思想和修养具有很大的影响力。但我了解到在附城镇很多学生的家庭教育都不是很好的,差不多都是放任教育,就是很少家长去教育孩子一些做人必要的事情,更少去关心学生的学习问题,很少去过问学生在学校或学习上遇到的问题,能给孩子一些鼓励就更少之又少了。在附城镇有些家长为了生计出去谋生把孩子留在家里给父母养,这些留守学生从小就和祖母祖父在一起,他们会受到祖母和祖父旧的、落后的思想影响,这样他们从思想上就不会怎么重视学习,甚至有些父母为了生计就逼迫学生辍学出外打工谋生。还有些家长说他们是在意孩子的教育吧但是他们的教育方式又很极端,他们在还发扬严打下出孝子的旧思想,动不动就给学生一顿打,他们对学生的要求就只在乎成绩,从不关心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遇到的问题,更不会给学生其他的鼓励。还有一些家长给学生的教育只是物质上的教育,他们想只要给自己孩子物质上的满足,那么他的学习就会好的,而却不知他们的孩子拿着他们给的钱在学校乱花,活活的把学生毁在了钱上。这样的家庭教育这样的教育方式,怎么会培养出好的、具有高素质的人呢?怎么能为国家培养“四有”学生奠定家庭基础呢?家庭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于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息息相关的,只要好家庭教育和优秀的学校教育结合才能真正的提高附城镇的教育水平。

虽说九年教育早就实现了免费教育,但对于雷州市附城镇这个农村性质的乡镇教育现状还存在很多的问题,以上列举的问题是我通过对附城镇教育现状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的研究结果,其实附城镇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还不仅如此,它还存在很多呢,例如还有学生过多,教室配备少,学校只能实行大班教育,还有教育管理的问题,教育虽存在问题,但相对之前的教育也是发展了很多,最起码现在附城镇的教育具有快步发展的基

础这就是我家乡教育发展的一个好的开始。我对附城镇教育现状的调查不仅是要了解家乡的教育现状更重要的是希望自己能为家乡的教育提出一些有用建议,更希望通过我们大学生响应教育方针来提高我们家乡教育的水平,改变现在低劣的教育现状。

三.几点建议:

1.以经济促教育。

一个地方要有好的教育就要有足够的经费来支撑,因为教育是需要经费的,学校是要开支的,这些都是要依靠这个地方的财政。发展地方的经济发展是提高地方的教育水平最快的方法,但不是唯一的方法,经济好了,教育经费就充足,学校就有足够的资金去建设学校的基础教育设施和为老师提供更好的待遇。但穷经济同样可以办出好教育,只要我们政府足够重视教育能给教育部门足够的教育经费给学校足够的支持。

2.提高家乡人爱家乡的意识,提倡“家乡教育家乡人办”思想。

教育就是要教育人的思想,通过环境的渲染来提高教育,我们可通过在全市进行“我们的教育我们办”的大型游行宣传活动和进行大型教育经费的筹资捐款活动,使我们全市的市民都参与到我们的教育建设的队伍,这样也能给我们在从事教育方面的一些官员最直接的监督,使我们教育经费的使用更加清晰。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鼓励家乡的大学生回到我们家乡建设家乡的教育,可以设置一些奖学金和一些教育项目奖金来吸引更多的大学生回到家乡从事教育事业,相信那些接触最新潮的教育思想的新世纪大学生会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一阵暖风。

3.打好教育基础,提教育水平应从小学阶段开始。

教育的发展和建房子一样,没有好的基础怎么会出好的教育建树呢?教育就应从小时候开始,小学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只有打好这个基础才能发展教育,农村教育更应该重视这层教育,这样才能使农村学生不受那些老的教育思想的腐蚀,所以我们更应该投资小学教育健全小学教育系统和教学管理。

4.培养具有新的教育思想的家长,为教育发展奠定家庭教育基础。

教育不止是学校的问题,它同样是家庭的问题问题,父母的,父母就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思想觉悟高的父母培养的孩子各方面一定都不差,以后也会是一个好学生。父母对孩子的影响远比老师对他们的影响大得多,我们可以开办家长学校来培养我们的家

长使各位家长学会更好的去教育自己的孩子,为自己的孩子成才奠定家庭教育的基础。

经过这次调研我更清楚的了解了家乡教育现状,也更加的认识到了促进农村教育的快步发展是刻不容缓的,这可能就是我国这些年政策总是着重于三农问题的原因之一吧!在这次调研活动中我接触了很多的校长和老师,在我和他们的交流中,我发现他们特别有责任心,对自己的工作特别有激情,在待遇不是很好的附城镇,老师们还有这么高的信心,我真的崇敬他们这种精神,我也相信在他们不懈的努力下,附城镇的教育现状会得到很大的发展,有这样的德范师表何愁教育不好啊,相信时间会证明他们的努力是值得的。在暑假里走访了不少的学校,了解了不少,给我一个很深刻的感觉就是,在家乡教育仅仅是学校在撑着,仅有老师们在参与,大家都忽略了自身对教育的责任,发展教育是人人的责任,是行行的责任。作为大学生的我们在这方面的责任更大,大学生是时代的生力军,在任何行业里都要有扛大旗的责任。

平民教育平民办,办平民教育为平民,与时俱进,普及素质教育,提国民素质。

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 篇6

一.城镇化对城乡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由于城镇化的加速,在我国县(含县级市)及其以下的农村中,出现了占比重比以往大得很多的小城镇,它与乡土农村(又称乡村)的经济社会发育程度、人口集聚程度以及相应的文化教育事业发展程度等,都具有明显的差异。因此,对小城镇和乡村教育有不同的要求。

农村义务教育布局需做重大调整。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历来以行政区划为基础予以布局,这一观念已陈旧落后。远的如“乡办高中、村办初中、小学办到家门口(自然村)”,早已被淘汰;就是“县办高中,乡办初中,村办小学”的格局也受到了城镇化和计划生育后学龄人口减少的冲击。如今,大部分行政村也办不成小学了。

部分较发达地区,按人口规模和转移趋势规划学校布局,不是按行政建制的乡、村分散人力、财力、物力,而是撤乡并镇或在中心镇重点加强初中校建设,在县城和有条件的中心镇设置与发展高中校,在乡镇或中心村办小学,取得了教育发展的主动权和良好的办学规模效益。

我们在注重教育规模效益的同时,对于那些一时难以搬迁的村落居民子女,也要以实行寄宿制、复式教学以及适当放宽老师配额等形式,保证儿童都能接受义务教育。

城镇化不同水平地区应有不同的教育格局。我国西南地区城镇化水平约在25%左右,西北地区城镇化水平约为30%,比起闽粤江浙的约45%和京津沪的70%以上,相距很远。因此,其农村义务教育结构格局也要有相应的差别才能应对。在那些城镇化约在30%及其以下的地区,其农村义务教育格局仍应以县城为重点发展区域,形成以县城为龙头,由基础教育和职成教育两个系列组成的县、乡、村形成的教育网络,并在大有发展前景的乡(镇)或新兴集镇的学校,预留出教育发展空间,以便随城镇化的进程而与时俱进。

劳动力不同流向区域,应有各自特色的职、成教育。在职、成教育的办学机制和内容方面,城镇化发展的不同类型区也应有不同的应对举措。

在以西北省、区为代表的城镇化水平低且发展相对缓慢的农村,主要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人口流出区,因此,适应他们外出务工,从事第二、第三产业劳务的需要,提高其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应成为不亚于为当地产业服务进行教育培训的一大重任。

在东南沿海劳务输入区,当地居民应有较高的素质和实践技能,经营管理水平也需要有大的提高,京、津、沪地区更是这样;而对大量务工人员的再培训、对常驻的务工人员子女教育问题,以至全社会的终身教育也必须提上议事日程。

在那些有发展潜力的城镇或新兴城镇,其城镇建设和相应的工业化、现代化建设,都百业待举,专业人才和劳动力素质均不足以满足发展的需要。这种类型地区较为典型地体现了教育服务的全面化,农村义务教育不仅要为实施“科教兴镇”的发展战略服务,而且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服务。接受职业教育的个体不仅必须掌握谋生技能,而且必须有较宽厚的基础,为不断轮换从事多种职业、包括自谋职业接受再培训做好准备。成人教育也将成为让所有人自觉地和切实地参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不断学习的过程。

二.城镇化的高速发展为农村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

提高公民受教育程度及其综合素质。城镇化不仅是城镇人口的集聚过程,而且应该是集聚资本和可用资源,发展二、三产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和城乡关系,实现农村社会转型和传播城市文明的过程。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显然,低文化程度低素质人群,是难以适应这种集聚和发展需求的。有专家通过多年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认为:发展农村幼儿教育对弥合与城市学生的综合素质差距至关重要。因此,农村义务教育应在巩固普九成果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向两头延伸,包括高质量的幼儿教育和逐步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也成为适应城镇化发展的应对举措。

加强对农村居民的“离农教育”。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大量农民脱离农业生产,从农村走向城镇或城市,由农民变为市民或城镇居民。这种“离农”,不仅是一种工作的变动、空间的移位或称谓的变化,而且是从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上,由农业文明向城市文明的重大转变。已经搬迁到城镇的居民,要从“内涵”上实现这种转变;尚在乡村的居民,要迎接城镇化的挑战,继续准备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向城镇人口转移;留下少数务农者,也应是逐渐脱离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成为懂得现代科学技术、从事现代农业规模经营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也可能是“离农”而深造的“还乡团”。

对于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打工出现的“民工潮”,应采取包括教育培训在内的恰当的疏导政策,使其适应城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和高素质劳动力的需要,实现有序流动。一些打工者自我投资学习技术,不少人已成为城镇建设甚至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栋梁之才,走出了一条从农民走向市民的成功之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为家庭和家乡走向富裕、文明、幸福,做出了贡献。

克服小农意识与倡导城市文明并举。尽管城镇化发育程度不同的区域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有很大的差距,但面临农村城镇化迅猛发展的挑战,农村各类型区都应把克服“小农意识”和倡导“城市文明”的教育同时进行。

从乡村农民转变为城镇市民,不仅是劳动者工作对象从传统农业向二、三产业的转变,而且非农产业工作给他们提出了全方位的更高的要求,甚至在价值观念上,如自我意识、环境意识、开放意识和求知意识等,也都应该有明显的转变。

城镇化过程中的教育,不仅要保证可持续发展,也要保证物质文明和人的精神文明与生态文明相统一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整套综合的、长期的关于人类现在与未来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战略。在这里发展的首要目标,不再是物的增长而是人本身的发展,其发展的关键在于提高人的素质与能力,而这些素质与能力的获得依赖于各种形式的持续不断的教育。

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 篇7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1 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意义。

1.1农村城镇化的历史必然性。没有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农村城镇化是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是农村现代化的必然结果。当前, 城镇化发展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已进入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的新阶段, 城镇化正逐步成为经济增长的“轴心”。在农村新建或扩建中小城镇, 对于改变我国城镇化、城市化滞后, 加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进而实现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城镇建设, 加快农村人口城镇化进程, 既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规律, 又符合农民要求, 顺应历史的发展规律。1.2农村城镇化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经过20多年的高速经济增长, 我国已从根本上摆脱了短缺的经济状态, 国内市场需求不足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国内广阔的市场在农村, 挖掘潜力还很大。要实现国民经济良性循环, 首先必须解决农民收入、农民生活方式、农村生存环境等一系列问题, 而实施农村城镇化战略, 则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我国农村劳动力过剩, 城市劳动力也同样过剩, 劳动力的转移只能主要在农村。农村城镇化后, 农民相应地减少了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数量, 增加了农业劳动力的人均自然资源, 从而有利于扩大农业经营规模和增加农民收入, 也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只有结合农业剩余人口向小城镇转移, 进一步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并有效地改变农村传统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 才能增加农民的商品性消费, 不断扩大农村市场容量。1.3农村城镇化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社会稳定。我国的二元结构主要体现在城镇和农村。其最大问题是一个社会中的成员在经济文化各个方面不能整体性均衡发展。缩小城乡差距, 谋求和谐稳定。农村城镇化正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农村城镇化兼具农村与城镇的特点和优势, 最后趋于城镇, 既沟通、协调了城乡关系, 又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促进城乡和谐, 社会稳定。同时, 随着农村城镇化的加快, 城镇的数量和规模不断扩张, 内化功能增加, 农村富余劳动力可以内部吸纳, 从而缓解了大城市的压力, 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与稳定。农村城镇化后, 政府给予的优惠政策和经济支持, 给广大农民提供了就业平台, 生活有保障, 衣食足而知荣辱, 维持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2 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2.1角色转换的不适应性。在农村城镇化进程中, 农民的劳动领域、工作形式、生活环境等已逐步由传统农业社会的模式过渡到现代都市模式。农民虽在逐渐脱下“传统农民”的外衣, 但却难以从实质上披上“城市居民”的新装。因为其在行为方式、生活习惯上还未清晰的意识到自己的“市民”身份, 更未适应“现代市民”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虽在名义上取得了“居民”身份, 但在社会保障、福利等方面却尚未被列入“保护”范围。长期以来的二元结构使其形成了身份、地位、经济劣势的思维定式, 认为“务农是农民的本份”, “金窝、银窝, 不如自家的狗窝”。农民由于失去土地, 传统技能无用武之地, 使他们从内心深处对城市生活失去安定感, 对“居民”身份产生恐惧感。传统生活习惯被改变, 短时间内对城镇生活感到不适应, 都大大增加了农民生存发展的压力。2.2传统思想观念的束缚。土地是农民赖以生活的永久性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 传统农民“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的思想根深蒂固。同时, 由于农民生活在以“亲属关系”为基础的村落, 村民之间相互熟识, 有着较为稳固的社会关系网络, 使得农户之间形成非常强烈的相互依赖心理, 许多人都有“故土难离”的思想, 从心里上抵触搬离原有的生活圈, 进入陌生城市生活环境。传统农民已习惯于“日出而作日落而出”劳作方式和“父辈传递给子辈”的劳动技艺传授方式, 不愿打破落定俗成的生活惯习。这与城镇文明要求的效率高、速度快、变化性强, 流动性大的都市意识大相径庭。2.3就业无门, 农民素质有待提高。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 对农民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由于农民的传统技艺闲置, 没有一技之长, 文化水平低, 往往进入城市后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 劳动报酬少的工作;农民过惯自由的生活, 难以适应现代企业严格的管理制度。目前, 我国4.8亿农村劳动力当中, 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占40%, 初中文化程度占48%, 高中及其高中以上的仅占12%, 平均接受教育的时间不足7年。由于缺乏农民技术培训和农民的再教育, 导致他们接受新技术、新知识、新思想、新观念的能力偏低, 很难顺利地成为第二、三产业的合格工人。农村城镇化进程中, 农民抛弃长期以来从事的第一产业的农业生产, 却又不被第二、三产业所接受, 这种就业无门的尴尬局面使其失去了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往往会陷入对农村城镇化的抵触情绪中。2.4法制意识淡薄。城市经济生活的正常运行往往靠法律、法规来保证, 而在传统习俗、计划体制下生活的农民是不习惯的, 所以他们在与城市生活的各方面融合的伊始, 常常与法律发生冲突。由于不懂法, 农民的权益经常受到侵害, 却无以应对, 比如遇到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 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损害时, 不知寻求法律保护, 加之“人治”大于“法治”现象的普遍存在, 都给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埋下一定隐患。

3 加强和改进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3.1引导农民更新观念。帮助农民认识到农村城镇化建设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富裕农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全面加强农村城镇化建设, 实现“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的逐步转换;其次, 要引导农民打破唯农为本的自然经济观念和对土地的过度依恋的自然经济心理, 强化农民的市场意识, 积极培养农民适应城市生活的现代要求;最后, 要力求打破二元社会、经济结构, 给予农民“同一国民待遇”, 共同享受城市文明与经济发展成果, 打消农民对城镇的自卑心理和畏惧感, 从实质上从“乡下人”蜕变为“城里人”。3.2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要使传统农民放弃原本的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 就要对广大农民进行持续、渐进、系统有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把社会主义道德要求与农民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思想道德实践活动, 培养农民新的道德意识, 引导农民破除封建迷信, 铲除封建思想意识, 摒弃不良习俗, 从旧有的思维定势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形成家庭和美、邻里和睦、人际关系和谐的生活环境。3.3开展“农民技能培训”, 扩大就业门路。目前, 我国劳动力市场, 一方面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由于职业技能低下, 传统思想束缚, 竞争能力缺乏而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 许多新兴行业和新型岗位招不到理想的员工。所以, 为了农村城镇化的农民顺利进入第二、三产业, 应该加强对其技能培训。培训的方式、手段可以多种多样, 除了政府资助, 用人单位支付, 农民自费外, 还可向民间开放, 大力发展民间职业技能培训机构, 鼓励专业的协会免费为贫困者、妇女提供就业指导, 通过各种灵活、有效的途径、方法, 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技能素质, 以适应城镇化对农民的新要求。3.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现代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是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和民主决策机制下的不断完善, 所以要改变农民的传统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 使其能依法办事, 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市场交易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矛盾纠纷, 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要通过各形式向农民宣传基本的法律知识以及与他们利益密切相关的专业法律条例, 如《劳动法》、《安全生产法》等。通过相关方法律、政策的宣传教育, 使他们学法、懂法、用法、守法, 根除“人治”思想, 提高遵纪守法的自觉性, 真正实现“法治”, 实现农村的稳定和发展。3.5改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形式。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民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的特点。因此, 要使这项工作持之以恒, 卓有成效地开展好, 就必须细处着手, 结合实际情况, 开展形式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要改变过去单纯的“开开会, 听听报告”的学习状况, 多在生活中、实践中及时了解农民思想状况, 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同时要整合各种社会资源, 有效地完成农民市民化的任务。如:“教育从娃娃抓起”, 可以通过中小学对农民子女进行市民观念、市民规范、市民行为准则等方面进行思想灌输;开办素质培训课堂;设立专题电视广播栏目;编排通俗易懂的文娱文化节目, 在“润物细无声”中加强农民思想政治教育, 促进农村城镇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刘军, 刘志成.农村城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的重要途径[J].甘肃农业, 2005 (10) .[1]刘军, 刘志成.农村城镇化:构建农村和谐社会模式的重要途径[J].甘肃农业, 2005 (10) .

[2]蔡应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思想道德观念的嬗变与超越[J].理论观察, 2005 (4) .[2]蔡应妹.城镇化进程中农民思想道德观念的嬗变与超越[J].理论观察, 2005 (4) .

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 篇8

而在城镇化进程中, 学校教育资源闲置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教育部2008年12月1日颁布的《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显示, 农村普通小学的办学规模标准平均为39人/班, 初中办学规模标准近期50人/班, 远期45人/班。但随着城镇化进程推进, 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 许多农村学生转为在城镇入学, 农村原有校舍大量空闲, 教育资源出现闲置, 如何提高教育资源的使用率, 如何处理闲置的校舍、土地、教学设备及隐性的“软件”资源, 整合与利用的阻力及处理的方式是我们研究的主要问题。

1 农村闲置教育资源形成及长期搁置的原因

1.1 农村闲置教育资源形成的原因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农村学生就近入学的实现, 农村学校出现生源不足的情况, 有些学校教师与学生比例近乎1:1。针对农村学龄人口大幅下降的情况, 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文件, 要求地方政府“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撤点并校是解决问题的主要途径。根据教育部公布的统计数据, 从1997年到2010年的14年间, 全国减少小学371 470所, 其中农村小学减少302 099所, 占全国小学总减少量的81.3%, 这项政策在农村最明显的表现为小学数量减少。2000年, 我国农村小学数为440 284所, 而到2010年则只有210 894所。十年农村小学数量减少了52.1%。随着教育点的减少, 原有校舍和校内的教育资源便被闲置。

1.2 农村闲置教育资源长期搁置的原因

1.2.1 历史遗留问题

1986年国家颁布了《义务教育法》, 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模式, 加快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在农村建校过程中, 农村学校建设用地几乎均由乡镇和村无偿提供, 校舍由村民投工投料和教育部门适当补助建成。随着城镇化进程快速发展, 农村教育因地制宜调整学校布局, 撤点并校后, 出现闲置校舍土地所有权和校舍产权不清晰的问题, 这是因为建校时未办理审批登记手续, 没有界定校、村双方产权。依据土地管理的有关规定, 这些没有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和农用地转用审批手续的校园, 所占用的土地仍然属于村集体所有。因此, 在处理闲置学校问题上必然面临其所有权和村民利益的调整问题。

1.2.2 缺乏相关政策指引

对于闲置学校的处理没有相关政策进行指导, 同时, 由于所有权归集体所有, 各个地方其处理方式不能同日而语, 具体地方要具体的分析。故在处理闲置校舍问题上要注意区域间差异, 一旦处理不好, 就会造成部分闲置国有资产流失。

1.2.3 管理困难和利用率低

绝大多数闲置校舍建设使用年代久远, 且受当时经济条件限制, 校舍建筑质量差, 部分土胚、石垒校舍还存在, 而校舍及设施在其他领域利用价值不高, 加上农村学校距离中心地带比较偏远, 道路交通不便, 利用率低, 致使长期搁置。产权不清晰、利用率低、经费紧张这些原因最终导致闲置校舍长期搁置得不到维修防护, 闲置校舍存在“三无”现象, 即无人看守、无人维修、无人问津。许多校舍是牛羊遍地跑, 由于长久失修渐成危房, 资产自然贬值, 同时新的安全隐患形成。由于无人管理, 明占暗偷现象较为突出, 人为造成资产流失。同时责任不明, 容易因自然灾害出现倒塌伤人事故。

2 农村闲置教育资源的转型

2.1 转入职业、农技、农业管理教育

随着国家农业经济的发展, 农业发展不再是原来的依靠纯人工劳动力, 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是必然趋势, 且现代农业经济是从农民种植、养殖到最终销售、开发新品是以产业链的形式发展, 故而新时期对农民的知识的要求是很高的。而农村闲置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为农村教育的转型发展提供新的思路。首先, 城镇化需要大量高素质应用型职业技术人员, 农村教育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和地区发展实际, 进行职业培训、创业培训、技能培训等不同形式、内容的职业教育并形成特色, 加速农村劳动力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以适应城镇化对转移劳动力的要求;其次, 农业发展的转型和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 需要大量的农业技术人才, 农村教育就必须要增加对农业科技教育与农业新技术推广的投资, 加快由传统农业向现代高效农业转变, 建立自己的农业技术人才“软件”培养基地;同时, 农村教育还要着力于提高农民整体素质, 培养造就大批有文化、懂经营与管理的新型农民, 满足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2.2 传承和发展农村地方文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发展, 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徙, 同时经济发展的节奏不断加快, 农村地方原有的特色文化活动不断减少, 而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发展是建立在农耕文明的基础之上的。农耕文明是中国文化演进过程的隐动力和内在基因, 不仅决定了中国文化各方面最初的属性定位和本源, 亦影响、牵制和限定了中国文化在今日与未来的具体走向。作为农耕文明的源生地的广大乡村在千百年中留存了丰富的乡土文化遗产, 因此, 传承和发扬农村地方文化是农村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工作, 合理利用闲置校舍开展相关的地方文化特色活动, 既可以保护地方文化, 又可以合理利用闲置教育资源。

闲置教育资源是城镇化进程中较难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为减少资产流失, 本着“先利用”的原则, 对闲置教育资源进行转型是最合适的解决方案。应取之于教育, 用之于教育, 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文化教育基础。

摘要:农村城镇化必然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城镇化推动了农村教育理念的转变, 农村教育思想、体制的革新加速了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重新配置, 催生了城乡教育一体化, 促进并实现农村学生就近入学, 为农村教育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基拙, 给农村教育带来新的机遇。但同时又催生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资源闲置的问题, 整合与利用闲置农村教育资源也是加快城镇化进程、使城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就如何利用闲置教育资源进行研究探讨, 为农村教育资源闲置问题提供参考, 从而使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动新型城镇化健康发展中发挥积极而有价值的作用。

关键词:农村,闲置,教育资源

参考文献

[1]查啸虎.李敏农村城镇化背景下的基础教育问题与对策[J].集美大学学报, 2004 (12) :38-42.

[2]李玉英, 田民政, 于晓燕, 孙娥.城镇基础教育发展必须与城镇化进程同步[J].陕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9 (3) :9-15.

[3]闫世强.特色城镇化道路与山西城镇化进程.中共山西省党校学报[J].2011 (2) :63-64.

[4]胡俊生, 司晓宏.农村教育城镇化的路径选择.北京大学教育评论[J].2009 (3) :180-187.

[5]郭存芝, 凌亢, 白先春.城市化与我国基础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1) .

[6]刘伟, 奚天玉.基础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10 (12) :49.

[7]赵秀芝.城镇化与教育发展互动机制以及教育资源的整合[J].湖南农机, 2012, 39 (9) .

新型城镇化下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展望 篇9

1新型城镇化与农村职业教育

1. 1新型城镇化

城镇作为文明发展的策源地,孕育了现代社会文明,是现代经济、文化成长与发展的温床。马克思在其经典巨著 《资本论》中写道: “城市代表了人口、资本、生产、享乐、 需求以及文明的集中营,而乡村处于相反的境地,如是孤立、破败、分散与疾苦。”可见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它涉及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向,不同学科的不同研究角度使得他们对城镇化的定义也不同。

而就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现状来看,根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的数据,到2014年年末,中国城镇常住人口74916万人,比上年年末增加1805万人,乡村常住人口61866万人,减少1095万人,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为54. 77% ,这意味着城镇人口首次超过农村人口。由此可谓中国城镇化的一个全新阶段。同时有研究指出,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有三个代表性阶段: 温州模式、苏南模式和珠三角模式。总体而言三者都促进了乡村劳动力不断向城镇转移,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产业化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人均收入,是农民失村而不失居的城镇化。综上,中国的城镇化具有中国特色,而新型城镇化中的农村职业教育也必将根据自身特点,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

1. 2农村职业教育

职业教育是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并列为我国三大教育系列中的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职业教育就是在一定普通教育的基础上,对社会各种职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和从业者所进行的职业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其成为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严明的职业纪律、宽广的职业知识和熟练的职业技能的劳动者, 从而适应就业的个人要求和客观的岗位需要,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一个区域性的概念,但目前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界定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一是把农村职业教育与农业职业教育相混淆,二是把农村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狭义地定义为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如 “农村职业教育可以理解为发生在农村地区,以农村人口为对象,对农村社会各种岗位所需要的就业者进行教育和培训,从而服务农村社会发展”。

综上,农村职业教育的概念在学术界尚无定论,根据以往学者研究课题和内容来看,大体可归为三方面的内涵: 首先是农村职业教育的发生地必须是农村。其次是服务对象是以农村居民为主体的,但是绝不排斥城镇居民接受农村职业教育,充分体现其具有的开放性。最后是教育内容包含三大产业中各种职业岗位知识、技能、态度的教育和培训。随着农村城镇化和工业化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镇聚集,农村职业教育越来越多的开始聚集在城镇中来。

2现阶段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现状

虽然经过多年的发展,职业教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在教育体系中占据了一定的份额,但是从整体发展来看,我们的职业教育还不稳固,发展缺乏一定的支撑力量。但是仍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 1思想观念落后

当前社会普遍存在重学历轻技能、重视普通教育,轻视职业教育的思想,是进入了职业教育,被认为是无奈之举。 人才价值观的错位,使得家长不愿意让孩子到技校、中专、 职高去学一技之长。现在有很多家长宁愿交高额学费让孩子上普通高校也不上职校,这也反映出技能人才得不到社会地位和价值回报的应用,因为在人们心中只有干部是人才,工人只是普通劳动者。所以社会对职业教育普遍认识不够使得职业教育陷入窘境。

2. 2生源质量较差

近年来,普通高校的连续大规模扩招使普高日益升温, 造成了普通学校招生的强势和职业学校招生的弱势。家长们在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驱使下,总想让自己的子女通过高考,进入大学,只有在落榜以后或家庭经济条件非常差的万般无奈之下,才会选择职业学校。因此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相比,除了在数量上差别较大外,职业教育的生源质量也随之下降,中等以上成绩的学生被不同层次的普高录取了,中等偏下成绩的学生才就读职业学校,这部分学生不单单是学习成绩差,关键是厌学情绪浓,到职业学校也是为混个毕业证或等到了就业年龄而去就业,这样的生源增加了职业学校的管理难度,同时也让职业学校的生存面临严重的考验。

2. 3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职业教育的声誉不是很好的重要原因是因其教育质量不高,而教育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师资力量的薄弱,专业教师不配套。在农村,由于生活比较艰苦,大中专毕业生不愿意去,加之教育管理体制的原因,农村学校有大量的民办教师,绝大部分来源于考不上大学的高中生和考不上高中的初中生,他们的学业基础和整体素质都相对较差。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们农村职业学校的有些教师知识老化而不勤于学习,在传授知识过程中不能完美的运用最新科技知识。还有些教师,知识结构单一,缺乏必要的教育学、心理学的教育理论,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缺乏经验,教学效果不好等。所有这些因素,均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于学生接受终身教育。

2. 4缺少法制保障

首先,我国职业教育当前的校企合作还处于民间状态, 尽管国家已经制定了相关政策来支持校企合作,但还没能够真正的采取法律保障措施,有的地方把校企合作停留在口头上。从而形成了学校主动,企业被动甚至不动的局面; 其次,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在实践中许多还游离于企业之外, 还没有形成与企业的良好互动,职业教育进行的场所大部分还是学校或实训室,完成的地点也还是学校,而非工厂、企业,缺乏实践性; 最后,教学计划的制定权还在学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标准存在很大差距,按照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的人才只能是大众化的需求,而且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也滞后于企业的发展。职业人才远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

3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展望

3. 1加大资金投入

近年来,国家为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安排专项资金大力支持各地的县级职教中心建设。近年来对接受中职教育的涉农专业学生、农村家庭经济相对困难学生实行了免费政策制度,这些帮扶政策使这些农村学生逐日增加。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但随着中等职教规模不断扩大,经费的投入明显跟不上农村职教的发展进程。无法及时承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需求,由于农村职业教育为适应城镇化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需要投入比普通高中更大的成本,因而经费投入不足成为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议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政府等国家相关部门应该提高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投资重视,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资金支持。

3. 2丰富教学内容

因受历史因素与文化因素影响,农村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不够清晰、教学内容不够先进、实习实训设施条件不够完善的现象也较为普遍,所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方向,丰富先进的教学知识内容,完善实习实训相关设施条件建设,合理办学是农村职业教育未来发展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同时为应对城镇化的发展,培养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承担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农村农民向市民转化的任务, 需要农村职业教育部门重新审视其发展策略。

3. 3提高教育水平

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建设现代企业,缺乏有较强的体能素质、较高的受教育水平、过硬的技术业务能力的劳动者,就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因此我们需要提高教育水平,知识能力,只有经过科学开发,具有健康身体和现代文化素质,掌握了熟练劳动技能的高质量人力资源, 才是最宝贵的财富,才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发展的最大资源。 我国工业化快速发展的今天,技能型人才的不足使职业教育成为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职业教育更是为农村劳动者提供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职业学校教育和职业培训,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

3. 4提高校企合作的积极性

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主要原因是 《职业教育法》中企业与学校责、权、利不明确,企业只有义务和责任而没有利益,且这部法律内容不完善,可执行性不高,缺乏应有的确定性、规范性、严肃性和权威性,对依法发展职业教育的积极意义显然不够。国家对企业支持职业教育的税收优惠和经费补偿政策也不够完善。企业接收职业学校的学生、教师实习,需要配备专门的指导教师,工作的质和量可能会受影响,有些企业还要承担学生因技术不熟练而损坏机器设备或发生安全事故等风险。所以许多企业对支持职业教育不热心,不欢迎学生实习,使学生实习比较困难。有些学校由于联系不到实习企业,只好省掉了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的环节,只能按照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得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总体来说,在大力倡导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今天,培养高技能的职业技术型人才占据了社会需求量的一大部分,就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来看,更要通过有力渠道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发展,搭建城乡互动平台,才能更有力地推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适应时代社会对农村职业教育人才的需求,促进中国农业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进步。

摘要:近来,“新型城镇化”一词逐步迈入公众视野,人们在了解其深层意义的同时也对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了诸多疑问。本文力求用简洁扼要的语言在分类阐述“新型城镇化”和“农村职业教育”的同时剖析二者关系,并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新型城镇化,三农问题

参考文献

[1]梁柱.新型城镇化视野下职业教育发展研究[J].教育与职业(下),2015(2).

[2]任聪敏,石伟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定位与发展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13(23).

[3]任聪敏,石伟平.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的新型定位与发展策略[J].职教论坛,2014(10).

[4]谭璐.新型城镇化视阈下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困境破解[J].职教论坛,2014(13).

[5]雷世平,姜群英.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途径研究[J].职教通讯,2015(4).

教育城镇化农村教育 篇10

关键词:城镇化,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

一、引言

推进城镇化进程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 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 ( 即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 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和社会和谐进步[1]。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2014 年3 月5 日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 坚持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遵循发展规律, 积极稳妥推进, 着力提升质量[2]。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提出, 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逐步把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转为城镇居民[3]。当前在城镇化进程中, 人口流动的日益加剧, 新市民数量不断增加, “外来新居民”大量涌现, 使社会结构也发生重大变化, 而社会结构的转变对社会管理也带来不少难题,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解决。这一任务就落在起着“大教育”作用的农村社区教育身上[4]。

新型城镇化需要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当前, 越来越多的乡建制改为镇建制, 甚至探索新市镇的建设与发展模式, 在这一过程中, 必须将新市民教育、新居民教育放在新型城镇化工作的重要地位来抓, 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 而农村居民市民化这一任务需要社区教育中心这一载体来全力推动。因此, 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的能力建设是首要任务。

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也是居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告诉我们, 当人们解决了吃饭、穿衣等基本需要后, 就会产生更高层次的安全、尊重、社交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 在农民的物质生活日益得到满足的同时, 农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日益强烈。作为新农村建设中承担培育、提升新市民素质职能的重要组织———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必须加强能力建设, 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需要。

二、当前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的功能分析

如果我们要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的能力建设, 必须首先了解当前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的功能, 因为能力建设必须围绕功能发挥这条轴线而展开。一直以来, 人们对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功能的认识不尽相同。如果从具体内容来分析, 其功能可以是正规教育补充功能、成人社会化功能、扫盲教育功能、休闲娱乐功能、道德教育与社会管理功能、社区规划与服务的弥补功能等。如果从其承担的社会职能来分析, 可以是政治教育功能、知识教育功能、普及教育功能和管理协调功能等。但如果我们从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目前所开展的具体工作来看, 笔者认为, 项目主题式功能分析视角更适合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的实际。农村社区教育中心通常以项目主题为契机调动、整合各种资源, 动员社区成员积极参与, 利用项目的实施来激发社区群众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现由项目活动向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机制的转化。项目主题式社区教育中心的功能主要有以下九个方面 ( 见图1) :

( 一) 目标

以提升居民的社区归属感与参与意识为基础, 以提高社区居民科学文化素养为动力, 通过项目活动来实现。

( 二) 调查

寻求社区教育的切入口。通过分析研究, 把准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脉搏; 通过社会调研, 掌握社区现状, 了解居民需求。

( 三) 设计

根据问题进行项目规划, 制定社区教育活动方案。

( 四) 协调

对社区内、外部资源进行协调、整合。

( 五) 课程

课程资源是开展社区教育的关键资源, 中心可以开发特色课程、乡土教材, 也可以对外地的教材进行本土化改造, 更可以对各层次社区教育组织所提供的课程资源进行筛选、整合。

( 六) 实施

根据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教育活动形式与方法, 开展有针对性的能力提升与培训活动。

( 七) 拓展

建立联系网络, 通过项目后的多沟通、多联系、多交流, 实现项目实施功能的延续性与辐射性。

( 八) 评估

对项目活动的监测与反馈。通过自我评估、外部评估、综合评估等途径, 关注活动的过程, 注重活动的效益, 总结成功的经验, 查找失败的原因, 实现客观归因与分析。

( 九) 总结

进行经验总结, 并通过各地社区的经验交流, 分享工作经验。

三、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构成与能力建设问题

( 一) 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构成

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是农村开展社区教育的主阵地, 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 充分发挥其功能与作用是当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里所指的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是指该组织的能力而非职能, 是指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这一组织本身作为一个集合体进行相应的组织运作, 实现其自身目标时所应具备的综合能力。

现实中我们发现, 社区教育研究领域至今鲜见关于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的完整的研究成果。在此, 我们根据组织边界理论和场域理论来分析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的能力构成。组织边界理论认为, 组织边界存在于其控制的关键资源并通过它分享剩余的界限之内。因此, 组织边界作为组织能力和资源配置的范围界限, 其本质就是能力边界[5]。按法国社会学家皮埃尔·布迪厄对“场域”的理解认为, “场域”是在关系系统中的网络。一个场域就是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构型[6];场域又是一个共时的运作空间, 在各自行动者或机构寻求共谋关系中, 遵循一定规则, 并在历时的生成性过程中, 产生不同的张力, 形成该场域的动力学机制[7]。因此, 从“场”理论来看, 因为“场”的存在就在各节点的行为活动之中产生了一定的“场力”, 亦即组织能力。根据“场力”的作用和治理范围来分析, 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组织能力可分为结构能力、运作能力和关系能力[8]等三大类。

根据这一分类, 结合当前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所应发挥的功能与作用, 笔者认为, 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的能力建设应包含以下主要内容 ( 见表1) 。

其中, 结构能力是农村社区教育中心作为组织所应拥有的一种基于组织本身的能力, 不仅包括物力、人力资源的支配能力, 也包括组织本身的管理与治理的能力以及组织文化、组织变革等能力。例如, 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可以对结构变化、岗位调整、人员选拔、手段更新等进行变革, 以顺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农村社区教育中心作为事业单位, 运作能力具体表现为信息筛选、整合与供给能力、组织与协调能力、拓展与服务能力、学习与创新能力等。例如, 组织通过分析新型城镇化发展与居民实际需求的变化, 改变心智模式, 加强培训与学习, 从而拓展项目活动, 提高服务能力。

资源观认为, 资源之间的关系本身就是一种价值来源。因此, 作为一种提供公共产品与服务的组织, 农村社区教育中心不是孤立地存在于社会系统之外, 而是社会系统中的一员, 其性质决定了它的公共性、社会性。其关系能力可细分为中心与政府、中心与居民的互动以及社会影响能力等。例如, 中心可以通过各种宣传途径, 介绍社区教育项目内容、各项目适合人群、相关政策要求, 通过选择有效形式与方法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让社区居民获得实惠, 同时不断扩大中心的社会影响力。

结构能力、运作能力与关系能力共同构筑了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的组织能力。其中, 结构能力是基础, 运作能力是核心, 关系能力则是通过与外界进行价值交换, 保证结构能力、运作能力与外界有效互动并实现其价值[9]。

( 二) 当前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的不足

当前,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所承担的社区教育任务非常繁重, 不仅承担着对当地居民的文化提升、技能培训任务, 还承担着政策法制宣传与文体娱乐的熏陶等任务; 不仅有学历教育, 更有多品种、多领域的非学历教育培训任务; 不仅要面对少年儿童开展兴趣活动, 更要面对中青年开展实用技能培训和文化提升活动, 还要组织老年人开展所需的文化娱乐活动; 不仅要面对常住居民开展各类社区教育活动, 还要面对新居民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教育培训活动。因此, 当前农村社区教育中心需要大力加强能力建设, 但比照社区教育中心的能力结构, 中心的能力水平与能力建设尚存在许多不足。

1. 认识不深, 规划不够, 中心战略规划能力匮乏。虽然国家已将社区教育纳入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 但政府还没有从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层面上对社区教育确立法律保障体系, 在微观层面的实施上则更缺乏具体而详细的实施规划。当前, 农村社区教育无论是基础设施、师资队伍仍严重缺乏, 同时运动形式多、“三农”联系少, 社区教育相关部门之间由于其他因素的影响和利益的驱动, 而无法扬长避短实现真正融合。而中心的各项活动也只停留于表面, 缺乏周密安排与整体规划。各社区教育中心往往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各自为战, 重复建设和资源闲置问题突出。

目前, 我国“三农”发展取得较大成绩, 但任务艰巨, 例如, 农民增收难、增效难, 农村建设难、就业难, 农民就医难、维权难等。如果从新型城镇化背景来审视, 这不仅是三农问题本身, 而且危及城市的安全, 甚至会严重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它需要通过社区教育去提高农民素质、培养农民技能、改善农民困境、促进农民增收、构建和谐社会。因此, 如何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把准市场脉搏, 加强农村社区教育的计划性, 保证社区教育的持久性, 提高农村社区教育质量, 完善评估考核体系, 在社区教育的驱动机制上实现质的转变是目前的当务之急。

2. 投入不足, 发展不平衡, 中心资源培植与调配能力不够。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是开展农村社区教育的“桥头堡”, 也是农村社区教育组织架构中的核心。一些乡镇社区教育中心有做好社区教育工作的愿望, 在工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主动性, 但在实际工作中最困扰他们的是经费问题。社区教育有大部分项目都是公益性的培训和教育, 钱从哪里来? 除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劳动力素质提升工程等政府有相关经费支持, 其余的项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都没有明确的经费支持的说法与依据。同时, 在业务上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缺乏相关的指导和培训, 社区教育学院由于自身力量和不熟悉农村具体工作的原因, 不能有效地指导农村社区教育工作, 相关的农村社区教育业务培训也很少, 使得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长期缺少学习提高的机会, 工作只凭想当然, 缺乏科学支撑与方法指导。例如, 嘉善县的社区教育中心教学资源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 但仍然没有改变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面。一些乡镇教学设施简陋, 在开展教学时既没有多媒体设备, 也没有计算机房, 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社区教育活动的有效开展。另外, 缺乏专业对口的师资, 一些培训活动由于信息的缺乏, 找不到对路的优秀专业教师, 严重影响培训活动的质量, 在教材、图书、杂志和电子光盘等教学资源上也极度缺乏, 严重制约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由此, 我们不难发现, 当前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或缺乏对现有教育资源进行有效调配的能力, 或缺乏培植、开发新资源的信心与能力, 更谈不上有多少拓展服务、学习创新能力了。

3. 机制不健全, 职能不明确, 中心关系互动与社会影响能力不高。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是常设机构, 有其固有的任务与职能。但农村社区教育是“大教育”, 它需要社区教育领导机构的牵头, 将包括中心在内的相应机构、政府部门甚至社会组织有机组合起来, 建立起农村社区教育的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而作为农村社区教育的组织实体, 农村社区教育中心必须履行起协调、沟通的职能, 处理好政府与中心、中心与居民之间的关系, 使彼此之间围绕社区教育这一中心实现真正的互动, 增强社会影响力, 提高社区教育的实效性。

在现实中, 我们不难发现因相关机制不完善, 中心职能不明确, 导致中心以外的相关部门对有关的活动配合不够、支持不力, 中心的协调与推动工作难见其效, 处于尴尬的境遇: 不去协调则难以交代, 主动协调配合度又不高, 最终导致中心的工作积极性也不高, 关系能力无从展现。

四、当前加强农村社区教育中心能力建设的关注点

( 一) 在组织建设上要明确职能与分工, 建立长效机制

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精简有效的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多元化的社区教育组织体系, 建构起一个保障有力、运作有序的社区教育协调网络, 全面开发社区教育的社会性支持资源, 统筹协调各方面的力量, 是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根本性措施。

具体而言, 在组织机构上, 要建立由行政领导和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 在管理体制上, 真正建立起“党政统筹领导, 教育部门主管, 有关部门配合, 社会积极支持, 社区自主活动, 群众广泛参与”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同时, 政府还需出台相应的地方性社区教育法规与政策, 对社区教育的目标任务要求、社区教育的对象、机构和成员、经费渠道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社区人员的学习权利和义务、奖惩措施和实施等做出具体规定, 以确保社区教育发展有序, 有效运行。

( 二) 在队伍建设上要加强对专兼职和志愿者队伍的指导与培训

1. 在政策与行政行为上, 要注重队伍建设的规划性, 提高针对性。首先, 基层政府要面对新形势、思考新问题, 立足于工作的本土化, 提高工作的针对性, 重视农村社区教育在基层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要配备强有力的基层社区教育工作者。其次, 要根据现状与发展趋势, 制定社区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的短期、中期和长期规划, 内容应包括专职工作者队伍、兼职教师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建设, 但重在规划好社区教育专职工作者队伍的建设与发展, 要明确其工作任务、能力要求, 严把入口关。

2. 在培训行动上, 要突出管理技能的培养与实践, 提高有效性。首先, 要学会实地调研, 善于捕捉问题, 了解群众需求。其次, 要善于计划决策, 周密思考, 提高项目实施的科学性与可行性。再次, 要精心组织与认真实施, 提高项目活动的辐射力。最后, 善于总结与反思, 提升后续工作和自身发展的内储力。当然, 对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进行人际交往与有效沟通技能的培训也是不容忽视的, 它有助于提高工作者们的沟通与协调能力, 进而提高农村社区教育中心的横向互动能力与社会影响力。

3. 在考评激励上, 强调评价的过程性与社会效益性, 提高积极性。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角色已由“教学者”为主转向以“管理者”为主。转变后的角色呼唤一种全新的考评激励机制。要以项目考评为抓手, 以发展性评价为原则, 突出对管理成效的考核; 要重视过程性考核, 在强调经济效益的同时, 更要强调社会效益; 在考评方式上要采取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要拓宽评价主体, 尝试领导评议、同行评议、自我评价与学员评议相结合; 同时, 还要将考评结果与奖金挂钩, 引进公平竞争的激励机制, 提高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10]。

( 三) 在文化建设上要重视物质、制度、行为和精神文化的共同发展, 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和谐统一

目前, 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文化建设缺失严重, 具体表现如下: 重技能培养、轻人文教育, 造成中心建设与文化的分离; 重制度制定、轻人文关注, 造成制度文化与行为文化的脱离; 重显性文化、轻隐性文化, 造成物质、行为、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的剥离; 抓项目拓展多, 抓推广普及少;抓节日活动比赛多, 抓经常性集体活动少; 封闭型活动多, 开放型活动少; 重内部建设、轻外部调研; 等等。以上种种, 导致各基层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文化建设思路单一, 内容雷同, 缺少特色, 建设失效。

“文化即人化”, 文化的主体是人。现代文化生态学认为, 人的生存和人类文化的创造, 都有赖于环境与人的能量、物质、信息的交流[11]。文化生态学强调各就各位, 根据目前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承担的目标任务, 构建农村社区教育中心文化建设应该体现民族的、地域的、系统的、中心的 ( 历史、现状与未来) 、开放的 ( 发展、包容、接纳) 的特点。同时, 在中心文化建设的具体操作上要做好有效应对。

首先, 在内容上, 构建生态的文化系统。生态的就是和谐的, 可以考虑精神、行为、制度、物质等文化协同发展。但文化建设内容绝对要包含核心价值文化、优秀地域文化以及中心发展过程中历史积淀而成的文化。其中, 核心价值文化应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文化、优秀民族文化等, 地域文化应包括当地优秀的特色文化与传统文化, 等等。其次, 在渠道上, 注重个性化文化载体的搭建。可以利用地域传统文化节日活动, 传承传统文化, 也可以利用地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特色与亮点来培育新的现代文化, 让中心在文化的建设中实现传承与创新的和谐统一, 助推中心关系能力的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2014-2020年) [EB/OL].[2014-03-17].http://finance.sina.com.cn/china/20140317/103918527097.shtml.

[2]李克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EB/OL].[2014-03-05].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3/05/c_119614495.htm.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EB/OL].[2013-11-15].http://cpc.people.com.cn/n/2013-11/15/c64094-23559163-6.html.

[4]华芳英.城镇化进程中人的现代化及其路径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10) :166-168.

[5]Teece D.J., Pisano G.and Shuen A.Firm Capabilities, Resources and the Concept of Strategy[M].Mimeo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Berkeley, 1990:11-16.

[6][7][法]皮埃尔·布迪厄.[美]华康德.实践与反思——反思社会学导引[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1998:133-134, 131.

[8][9]张冉.行业协会组织边界与组织能力模型的构建研究[J].财经论丛, 2007 (5) :94, 95.

[10]华芳英, 等.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教育工作者角色定位转变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 2012 (20) :155-156.

上一篇:小儿惊厥的急救及护理下一篇:双语教育政策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