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性项目

2024-07-03

综合性项目(精选十篇)

综合性项目 篇1

采用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与PLC、HMI通讯实现码垛和搬运的综合性项目教学设计, 可以让学生通过在教中做、做中学来真正理解和消化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达到融会贯通的教学效果。

1 PLC工业机器人通讯综合性教学项目的设计

1.1 教学项目开发的思路

本文主要研究通过在实训项目中制订典型工作任务, 以项目为载体, 工作过程为导向, 以学生为主体, 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选取了工业机器人通过交换机与西门子S7-1200 PLC、西门子TP700触摸屏通讯的综合性教学项目来实现对物品的拾取和定位放置, 此项目考察学生的PLC编程、工业机器人编程、HMI画面绘制等综合技能。

1.2 本项目任务要求

人工手动放置装有一个物品的托盘于托盘流水线, 当托盘经过托盘流水线时, 阻挡气缸进行阻挡, 然后相机进行识别, 识别完成后, 发送数据给PLC, PLC进行相应处理后, 当托盘运行到抓取工位时, 把数据发送给机器人, 机器人根据传送过来的物品数据, 用单吸盘对托盘物品抓取, 并放置于流水线的指定位置。编写PLC程序并完成HMI绘制后完成机器人在线编程和示教 (其中视觉脚本和托盘流水线程序已经提供) 。

2 项目实施

通过前面实训项目的设计, 使学生了解本项目的任务要求和PLC控制系统的硬件的设计和工业机器人的变量设定。为了让学生掌握实训项目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演示操作教学法来实现。完整的教学设计和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驱动教学的实施如下:

2.1 知识点、技能点的学习和训练

思考:

1) 如何新建工程, 组态PLC IO模块, 改PLC IP地址, 新建子网。

2) 如何组态变频器, 选择子网, 改IP地址和变频器名称, 给变频器添加子模块。

3) 如何组态触摸屏, 改IP地址。

4) 如何向你添加子模块的控制地址写控制字。

5) 如何写程序控制变频器。

6) 如何绑定触摸屏变量, 控制电机运动。

行动:试着完成以下任务。

任务一:进行触摸屏的组态画面绘制, 并关联变量, 设置触摸屏IP地址。

任务二:使用S7-1200PLC编写机器人抓取函数。

任务三:使用S7-1200PLC编写机器人偏移函数。

X为轴坐标输入, Y为Y轴坐标输入, Z为Z轴坐标输入, A是角度输入值, 类型都是整数型。

XOffset、YOffset、ZOffset、AOffset分别表示XYZ轴和角度坐标偏移量的输入值, 类型都是整数型。

2.2 确定系统控制方案

思考:本系统采用什么控制器?完成项目需要哪些设备和元器件?

行动:小组成员共同研讨, 制订系统控制总体控制方案, 绘制系统工作流程图及系统结构框图;据技术工艺指标确定系统的评价标准。

2.3 PLC控制系统硬件的设计

1) 收集相关PLC控制器、触摸屏、开关、按钮等设备资料, 完善项目设备表 (元器件清单) 。

2) 输入/输出的点分配。

3) 绘制出触摸屏组态界面, 如图1所示。

2.4 PLC程序设计

1) 根据被控对象的工艺条件和控制要求, 设计梯形图, 要求两种以上方法进行PLC的程序设计。参考方法:第一种方法:通讯功能指令;第二种方法:调用封装好的函数块。

2) 机器人在线编程和示教。机器人回零流程:按下触摸屏上的“复位”按钮, 发送31指令, 机器人反馈100待机状态, 再按下触摸屏上“启动”按钮, 发送12和回零104指令, 机器人回零完成反馈100待机;机器人运行流程:接收到机器人待机状态100, 发送启动103、抓取和放置工件的X Y Z轴坐标和Z轴角度、使用的工具, 机器人反馈回运行中200, 运行完成后反馈回101。

发送暂停信号11, 故障排除完成后按下触摸屏上“继续”按钮, 发送203继续执行指令, 机器人继续执行;或者是机器人重新回零开始。

2.5 系统安装接线和综合调试

首先按系统接线图连接好系统, 然后根据控制要求对系统进行调试, 直到符合要求。

1) PLC通电, 通过编程软件将PLC置于非运行 (RUN) 状态, 并将程序下载到PLC。

2) 通过编程软件将PLC置于运行RUN状态, 按下触摸屏上的启动按钮, 观察计算机上显示程序中各触点和线圈的状态和工业机器人的运行情况。

3) 联合调试、发现问题进行修改, 直到系统完善。

2.6 项目考核及总结

教师根据联机调试结果, 即机器人在自动模式下所能实现的功能, 给出该项目的分数作为项目考核成绩[3], 学生开展小组讨论总结实训中联机调试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3 结论

HMI和PLC控制机器人实现工件抓取、放置的综合性项目实训教学, 可以使学生掌握HMI组态绘制与变量关联、西门子1200的通讯测试、机器人编程与调试等综合知识技能。丰富的教学内容和项目化教学方式让学生通过“做中学”, 让教师“做中教”的方式, 教学做一体化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叶晖, 管小清.工业机器人实操与应用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0.

[2]叶晖.工业机器人典型应用案例精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3.

综合性项目 篇2

某工程项目基础资料如下表:

(订正:上表中11养护1的紧前为预制1;22浇砼三的紧前为墙

三、浇砼二)完成以下任务:

1、编制进度计划。项目开始日期设定为2014年5月12号,项目日历为标准日历。

2、根据你认为的合理需要,建立资源库,为本项目各任务分配至少一种资源。

3、项目的总成本的多少?若每吨水泥价格上涨60元,钢材涨价10%,项目总成本增加多少?

4、按你的意愿设计页面,输出甘特图。

5、该项目共有多少个关键任务?按自由时差从少到多分组排列所有任务。

6、将项目保存为比较基准。查看项目工期和成本信息.7、2014年6月12日检查项目进展情况为:预制2完成了20%,养护1开始了3天,还需要5天,养护2还没开始,其余工作都按计划执行。请跟踪项目进度。8、2014年7月12日检查项目成本情况为:

• 基础1比预算超支了500元;

• 基础2比预算节约10%;

• 回填1比预算节约20%;

• 其他均按预算执行。

• 请跟踪成本。查看更新后的项目成本信息。

9、查看项目盈余状态,分析项目进度和成本执行状况,输出盈余分析表。

10、将本项目2014年6月12日的跟踪甘特图全貌复制成word文档或图片形式,做好(A4)页面设计,输出跟踪甘特图。

11、重排未完成任务于2014年6月15日开始。

12、按要求编制《项目规划及跟踪控制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性项目 篇3

关键词 药物分析实验 综合性实验 阿司匹林 含量测定

药物分析课程是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医学院药学系药学专业的学位课程,该课程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极强,药物分析实验课程是药物分析理论课的补充和完善,理论课和实验课的相互结合,构成了完整的学科内容,而且两者在学科中的地位是同等重要的。根据目前我院药学专业的教学计划,药物分析实验课是1.5学分(共48学时),课程的具体安排是:每周4~6学时,共有9项实验,首先介绍一下9项实验内容的基本特点:

在目前所安排的实验内容中,绝大多数是验证性实验,具体做法如下:根据国家标准对具有代表性的某一市售药品的某一方面进行质量分析,教辅人员准备好药品、试剂和测定所需的所有仪器,学生们根据实验讲义上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操作,最后根据实验结果依据国家标准,判断该药品是否符合格。每一次实验课均是采用这样一套程序进行课堂教学的。通过在近十届学生身上的探索,我们发现这种训练方法存在一定的弊端:即所有的方法、试剂均是事先已经准备好的,不需要学生们动脑、动手,学生们只要照本宣科就行;而且只有单一的验证性实验训练,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抑制。所以自2003年起我们就在药物分析实验课程中拿出1/4左右的学时(约14学时),建立了一个综合性的实验项目,所谓综合性实验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从测定方法的查阅到试剂、仪器的准备再到实验操作,最后对测定结果的评判均是由学生们自主设计完成的;(2)实验指导教师在整个过程中只是起到了引领和评判的作用,对于一些重点、难点作适当的点评。因此通过该实验项目的训练,一方面巩固了学生们以前学过的一些基本操作,另一方面也增强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药学专业学生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一定的基础。

1 实验课程改革的基本状况

该综合性实验项目一共分为三步进行:首先,在上完药物分析理论课第六章《芳酸及其酯类药物的分析》后,布置综合性实验项目题目——《阿司匹林的含量测定》(综述),要求学生们根据书本上已经学过的一些基本知识,上有关的专业文献检索网站,收集有关阿司匹林含量分析的研究论文,通过认真研读,写出一篇关于阿司匹林原料药和制剂,体内、体外含量测定方法的综述(4学时),并交实验指导教师批阅、打分。

其次,根据各自的综述,每位同学介绍一种含量测定的方法和计算公式,由学生们分别做好ppt后到实验课堂上讲解,指导教师对每一种难度不同的方法作适当的点评(4学时),并根据学生们讲解的情况打分。

最后,让学生们根据自己查阅到的阿司匹林肠溶片的含量测定方法和硫酸标准溶液标定的方法,列出实验考查所需的药品、化学试剂、玻璃仪器清单,由教辅人员分别准备,学生两人一组进行实验考查(6学时)。

实验考查的主要内容有两部分: 0.05mol/L硫酸标准溶液的标定和阿司匹林肠溶片含量测定,两者均采用法定方法测定。每组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结果,对照国家药品标准的要求,对该药品的质量作出最终评价。

综合性实验项目考核成绩占全部实验成绩的40%,其中综述撰写10%、讲评5%、实验操作25%。

2 实验课程改革的成果

(1)通过撰写综述,使学生们基本熟悉了专业文献的查阅方法,掌握了除书本知识以外大量的有关该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初步掌握了某一专题研究综述的撰写方法和要求;

(2)通过实验指导老师的认真修改、评阅,尽管此时撰写的综述要求与毕业论文中的相比会略低一些,但是学生们通过这次实战练习,对日后的综述撰写有了较深的感性认识;

(3)通过由每位学生讲解自己综述中的某一具体方法,然后再由实验指导老师对该方法进行点评,使学生们掌握了不同方法的原理、测定方法和计算公式,进一步巩固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此外也锻炼了部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为今后的毕业论文答辩作准备;

(4)由于每组学生查到的方法可能各不相同,所以要求他们分别列出实验所需的仪器和试剂清单,不像以前的实验那样,所有的仪器和试剂都是一样的,既没有个性也显现不出各自的优势;此外所分析的药品就是市售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因此可以肯定这是合格的药品,如果学生们的分析结果得出的是不合格的话,就能说明学生们的实验基本操作还是不过关的,这样又可以以此为例教育学生,即如果此时是在实际工作中,就会出现明明是合格的药品被判为不合格,这将会导致企业的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失,反之,患者的用药安全也会遭到严重的威胁,这一点也使学生们真切感到这样的实验操作更像是在实际工作状态,这也是学生们普遍感到受益的地方。

(5)实验过程中指导老师不断地巡视,记录每位学生的实验操作情况,对于不规范的地方在实验结束后统一讲解,最后根据各个部分的得分情况,给出每位学生的综合性实验成绩。

3 实验课程改革的不足

3.1 药品问题

目前实验考查使用的药品是市售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制剂),这明显存在着品种比较单一的问题,如果有另外一种化学原料药的话,那么一部分学生可以做原料药分析,另一部分做制剂分析,这样不但有较为全面的训练,而且也可避免相互之间的打探。但是由于我国国情所限,我们无法得到原料药,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3.2 仪器问题

某些时候通过多年的人脉积累是可以搞到一些化学原料药的,但是此时可能又会出现另外一个问题,即可能得到的原料药不是用容量分析方法来控制质量而是用仪器分析方法(例HPLC仪),那么目前我院实验中心的仪器数量是远远不能满足学生们自主实验的要求的,这又限制了综合性实验项目的可选范围,造成了另外一种缺陷。

基于以上两方面的原因,目前只能先做第一步,即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实验项目,以后等条件成熟后再作进一步的改进和深化。

4 实验课程改革的体会

综合性项目 篇4

1 影响专业建设和改革的因素

1.1 一支优秀的教学团队是专业建设改革的成功基础

教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施者,是专业开展建设和改革的主体力量,师资队伍建设与改革是专业综合改革中最基本部分,也是反映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准,建设一支优秀的教学队伍,首先应该从更新教师教学观念入手,从理论上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建设和改革,自发开展关于教学制度、管理、教学模式与方法等的创新研究,学校应为此提供教师自我发展平台,为改革和创新提供制度保障和政策支持。

1.2 教学方式方法改革是专业建设改革的必然要求

教学模式是具有独特风格和某种功效、相对稳定的教学范式,是就教学过程的程序、结构、方法而言的多维、立体、动态的综合性教学模型[2]。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由传统的教师单纯以课堂讲授为主向参与式、互动式、探究式学习方法转变,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准确架构知识体系,将学科前沿知识与社会实践结合,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终生学习”的理念以及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根据当代大学生能够主动从网络获取知识的特点,将“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与方法带入课堂,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沟通渠道。

1.3 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是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核心

课程是组成教学整体的细胞,课程的整体设计与课程质量直接影响乃至决定着学生知识结构的优劣;因此,应该将课程建设作为专业建设的核心,将课程体系构建和优化作为专业综合改革的中心内容,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即是科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使之符合学生学习特点,适应社会对高等教育的培养要求。

1.4 实践教学环节改革是专业建设和改革的重要环节

坚持实践教学的观念创新,确保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相互依存和印证,保证实践教学环节的各部分相对独立又紧密结合,形成体系,探索多种实践教学方式方法,依托校内外实习基地、实训基地,开设不同形式的实验、实习、实训环节,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鼓励教师将部分科研课题开放给本科学生,由学生分组完成,并依据完成情况折合为课程的平时成绩;开设独立设置的仪器操作或分析等类别的课程,并作为校级素质拓展选修课程,提高学生主动操作、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1.5 高效的教学管理是专业建设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专业综合改革中,作为教学培养目标有效实施的执行与保障环节,教学管理改革举足轻重。首先,应更新管理观念,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即以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复合型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为本深入进行教学管理改革;其次,建设素质过硬的教学管理队伍,建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对专业的教学管理制度、人才培养质量等问题进行监控和指导,保障教学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创新性。

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和资源建设、教学方式方法改革、实践教学环节、教学管理是专业综合改革的五个重要方面,对于专业建设和改革来说缺一不可。没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专业就无法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没有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专业无法架构科学的知识结构;陈旧的教学方式与方法无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缺少精心设计的实践环节,无法实现创新性人才培养;缺乏合理的教学管理机制无法保障专业的持续建设。因此,综合这几个方面的改革才是专业建设和改革取得成效的首要因素。

2 基于专业的特色及定位开展综合改革与建设

2.1 不同学科领域、发展阶段、科研层次的本科专业对专业改革的要求不同,应根据专业特色和所处层次,合理设计专业综合改革方案

应正确认识专业目前的建设成果和建设阶段,分析目前专业建设的优势和短板,了解本专业在行业内和学校内所处层次;高校应对所有本科专业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分清层次,以便结合学校整体正确指导专业建设,同时为政策保障和倾斜提供决策依据。

吉林农业大学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本科专业建设与管理,全面掌握学校本科专业办学情况,检验2007年评估以来专业建设成果,于2011年底启动了本科专业评估工作,制订《吉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评估方案(试行)》,对46个参评专业实施分类指导,学院和专业开展自评工作,撰写自评报告。邀请专家对每个参评专业进行为期一天的现场评估,评估程序包括评估专家听取专业负责人汇报、考察实验室、听课、查阅佐证材料、论证人才培养方案、现场反馈等。每个专业评估后教务处按评估指标梳理评估专家意见,分专业撰写评估报告。此次本科专业评估工作历时3年,邀请省内外资深行业专业、教育教学管理专家和校内教学管理专家共计107位,通过评估,学校掌握了专业建设第一手资料,发现学校专业建设在建设规划、教学管理、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仍然存在目标定位不够准确、课程体系需进一步调整、师资队伍结构失衡等问题。

根据评估结果以及评估专家对各专业提出的意见,将本校现有专业分为争优创先、平稳发展、整改完善三种层次,政策制订、经费投向等向第一层次专业倾斜,力争将其办成国内一流专业;对第二层次专业采取维持态度,保证专业平稳发展;加大对第三层次专业投入和建设,使其尽快成为合格专业。学校依据不同层次专业建设具体情况,指导专业按不同标准制订切合办学实际的专业综合改革方案,将评估整改工作与专业建设与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使改革更加与时俱进,符合时代发展和高等教育要求。

2.2 基于凸显专业特色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合理设置实践教学环节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在培养过程中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吉林农业大学启动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工作。在修订工作中,为充分结合专业综合改革建设,各专业以本科专业评估专家意见为依据,以彰显专业办学特色为主旨,多次召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论证会,邀请基础课程教师、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用人单位、科研院所等各级各类对人才培养具有发言权的人员参会,平均每个专业均召开3次以上,深入探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设置等,最终形成了充分体现专业特色和层次、适合本校办学实际的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版人才培养方案体现学校办学和专业特色;减少了总学时与学分,减轻了学生课堂压力;强化了实践教学环节,优化了实践教学体系;加强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结合与互动,注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2.3 根据专业特色和层次,建设侧重不同的教学团队

“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地方本科院校的必然选择,应在教师引进、教师培养和教师引导方面构建应用型师资队伍[3]。新兴专业和发展初期专业应注重结合教师教学经验不足的特点,重视教师培训和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优势特色专业应注重教师科研与教学工作相结合,将科研成果融入课堂,以科研促进本科教学和本科专业建设改革。学校出台了《中共吉林农业大学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加快实施人才优先发展战略,健全各项工作制度,将人才队伍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抓好抓实,评估工作开展以来,通过采取多种措施搭建载体建设了一支规模适度、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创建了一批功能各异、具有特色的创新团队,造就了一支涵盖国家、省市不同层次的高水平人才队伍,集蓄了一支有潜力的年轻后备队伍。

2.4 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

吉林农业大学开展“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示范课程”的遴选工作,选拔出在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中取得突出成绩的课程,提供建设经费,并在全校范围内进行推广;同时,设计并构建了集微课教学、展示、交流和评价为一体的网络资源应用平台,旨在改善目前微课视频质量、交流功能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更多的学生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为教师共享教学心得、提高自身教学能力提供平台。

3 建立完善的项目运行机制,以点带面,推动专业改革的全面开展

自2010年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启动以来,吉林农业大学积极开展试点专业的选拔与建设工作,首批被列入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有动物医学和植物保护两个专业,为充分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全面带动全校教学建设与改革工作取得新进展,以学校遴选与主动建设相结合为培养原则,以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为保障,实施了吉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重点培育计划”,将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作为首批重点培育项目列入计划,首批支持食品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两个专业率先开展专业综合改革。

在重点培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组织推荐专业申报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在选拔和申报的同时,对已批准的试点项目和重点培育项目,划拨专门经费进行建设改革,与学校签订《吉林农业大学“本科教学工程项目重点培育计划”协议书》,建设期间组织专家进行中期检查,掌握试点项目的建设情况,并进行建设和改革的指导和监督,不合格的项目直接叫停,项目建设期结束后,通过提交结题报告和现场考察的方式组织验收,通过验收的试点项目面向全校推广建设和改革经验,从而达到以点带面的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启动实施“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工作的通知[EB/OL].(2011-12-30)[2015-6-16]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08_sjhj/201201/129382.html.

[2]刁维国.关于对教学模式研究的再认识:兼论多元统一的教学过程模式观[J].教育探索,2008(12):27-29.

商业项目综合分析 篇5

一、商业的定义以及发展史

(文字+古老商业店铺图片——现代商业建筑图片)

二、商业形式分析(文字+图片)

1.封闭式——mall——

2.开放式——室外步行街——

3.半开放式——

三、各商业类型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应性。

1.Mall的商业类型、特点以及适应城市。(典型性的项目分析)

2.室外步行街的商业类型、特点以及适应城市。

3.半开放式步行街的商业类型、特点以及适应城市。

4.三种类型对比分析。

四、室外商业综合体(综合mall)

室外商业步行街

1.特色特点

a.传统商业步行街的特点

b.3-4层不容易形成氛围(全散售、无业态规划、无统一营销,难以旺盛)

c.缺少主力休闲业态,没有带旺整体

d.建筑营造上并无风情化、特色化、无品质感、难以吸引人流。

2.新型的室外综合体

三、核心解释

理解为一个拆了顶的mall(解决人流去3-4层的问题)

商铺面积:30-50㎡、50-80㎡、各铺位多少、位置、(可组合,方便销售)

四、举例说明

1.项目规模

2.街道尺度

3.平面细节(各商铺面积的比例)

五、商业街细节的打造

(参照世联地产商业分析研究)

六、开放型的室外商业综合体

适应的商业类型(建材、小商品、服装鞋帽、)

综合类

建材类,如何适应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效益评价 篇6

关键字:土地整治;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中图分类号:F301.2 文献标识码:A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5.10.012

Abstract: Land consolid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to improv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land quality.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can ensure the good development of land consolidation, 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of Shawan County Song Sheng Temple village land consolidation project performance evaluation, eventuall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economy, society and ecology, that Song Sheng Temple village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Key words: land consolidation, land consolidation benefit evaluation,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odel

土地整治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质量的重要途径[1]。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和农村的土地的有限性限制了经济发展,人口多土地少的矛盾日益凸显。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发展就离不开建设,建设就会占用有限的耕地。因此,中国政府提出了“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为完成此目标就需要开源、节流、挖潜,然而这些都离不开土地整治[2]。

土地资源已经成为人们所依赖的物质基础。高速的经济增长离不开土地,经济发展中大量的耕地资源将被建设发展所占用。为更好地贯彻既有粮食又要建设的基本方针,只有深挖土地资源的潜力,开展土地整治项目有利于对于农村建设和耕地保护,更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可持续发展[3]。

随着土地整治项目的大范围开展,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也就显得为重要。土地整治效益评价不仅可以发现项目区土地整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为今后土地整治项目建设提供参考依据。如今,我国土地整治效益评价工作开展相对土地整治事业比较滞后,仍存在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评价技术过于单一等问题。笔者通过对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整治项目进行效益评价和实证研究,构建其土地整治项目效益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为相近项目的开展提供借鉴。

1 区域概况及指标处理

1.1 区域概况

沙湾县虽地处自治区天山北坡经济发展带中段,交通十分便利,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但全县土地利用率并不高,需进一步开发整治,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强区域经济发展。项目区位于沙湾县金沟河镇,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60 hm2,现状耕地132.28 hm2,占建设规模的82.67%;农村道路占地4.07 hm2,占建设规模的2.54%;农田水利占地1.16 hm2,占建设规模的0.73%;工业废弃用地16.44 hm2,占建设规模的10.27%。整治后,耕地面积148.68 hm2。

1.2 项目区土地综合整治评价指标的构建

依据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根据宋圣宫村土地整治项目,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体系分为3个层次:目标层土地整治综合效益评价,基准层3个指标是经济效益(Kl)、社会效益(K2)、生态效益(K3),指标层为12个指标,如表1。

1.2.1 指标 权重的确定经过对各位专家填写土地整治效益评价指标体系表比对,请专家对指标的重要性用1~4的标度作出判断,1为重要,依次降低。通过构建判断矩阵和矩阵列规范化,最终计算出矩阵的最大特征向量,经一致性检验后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4](表2)。

1.2.2 土地综合整治评价指标隶属度矩阵的确定 本文隶属度评判标准为对每一个评价指标进行5级的评判,例如农业总产值指标,有优、良、中、较差、差5级评判标准,其中有2位专家作出良的评价,3位专家作出中的评价,则记为[0 0.4 0.6 0 0]的判断矩阵。

在本文隶属度构建过程中,首先将各评价指标定量和定性分析后,根据隶属度评判标准整理成问卷形式发放给专家,请5位专家进行评判标准,最终作出模糊统计分析,计算得到指标的隶属度,建立模糊评价矩阵[5]。

设土地整治前R1为经济效益隶属度矩阵,R2为经社会效益隶属度矩阵,R3为生态效益隶属度矩阵。土地整治后R1,为经济效益隶属度矩阵,R2,为经社会效益隶属度矩阵,R3,为生态效益隶属度矩阵。

经计算得出,项目区经济效益分值为土地整治前62.24分,土地整治后72分,说明该项目的实施在农民增产增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项目区社会效益评价分值为土地整治前50.84分,土地整治后80.6分,说明土地整治对当地社会效益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项目区生态效益评价分值为土地整治前47.96分,土地整治后70.18分,说明土地整治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2 结 论

通过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实施,笔者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3方面对项目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共选取12个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沙湾县宋圣宫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前后的12个指标对比计算,运用模糊数学模型进行综合效益评价,得出结论如下。

第一,通过土地整治,沙湾县宋圣宫村的经济效益评价分值由整治前的62.24分提高为整治后的72分,社会效益评价分值由整治前的50.84分提高为整治后的80.6分,生态效益评价分值从整治前的47.96分提高为整治后的70.18分。充分说明通过土地整治沙湾县宋圣宫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了较大的改善。

第二,通过土地整治项目,对废弃厂区的土地平整,增加了项目区内的耕地面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同时,通过对灌溉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增大了对水资源的利用,农田防护林的建设,改善了生态环境。

参考文献:

[1] 王万茂.土地整理的产生、内容和效益[J].中国土地科学,1997,11(S1):62-65.

[2] 吴次芳,费罗成,叶艳妹.土地整治发展的理论视野、理性范式和战略路径[J].经济地理,2011,31(10):1718-1722.

[3] 祁瑶,蒲春玲,陈英杰,等.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阜康市滋泥泉子镇为例[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3):557-564.

[4] 刘洋,谭文兵,陈传波,等.土地整理模糊数学评价模型及其应用[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Z1):164-166.

[5] 王栋.基于层次分析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后效益评价——以安定区苏家岔流域基本农田整理项目为例[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3):557-564.

[6] 邓李杰,鞠禄娟,李金伟.农村土地整理实施后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2007(1):82-83.

[7] 杨红,陈百明,高永,等.城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探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5,24(3):50-56.

[8] 秦道堪.论土地开发整理工作[J].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6):28-29.

[9] 李展,彭补拙.江苏省吴江市土地整理理论与实践研究[J].资源科学,2000,22(3):70-73.

综合性项目 篇7

电网项目种类繁多且数量巨大,项目建设投资大、回收期长且关系到国计民生。因此,如何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使得实施的项目能够最大程度地改善和提高电网整体运行水平且同时满足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条件是极为重要的。

目前关于如何调整实施战略使项目投资收益最大已经得到了很好的研究论证[1];随着经济发展与环境承载力之间失衡的凸显,待实施电网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已开始被纳入考虑范围[2];另外,考虑到投资风险的重要性,基于投资风险的电力项目投资决策方法也已被提出[3]。然而大部分的研究均设定针对评价对象[4]的某个时间阶段在某些条件约束[5,6]下进行探讨论述,却忽略了评价对象、评价标准和评价侧重点可能会随着科技水平和经济状况的发展而产生量甚至质的变化。为了避免外界条件变化带来的重复性理论分析和人工选择,应建立一套可依据实时情况和要求来智能选择最佳投资组合的体系以缩短决策制定耗时及人力资源消耗。

基于上述理念,本文建立了具有多重属性标签标识的完备项目库以便于项目的更新、替换与搜索,进而建立了能够从项目库中分步筛选出满足各方面条件且同时具有理论技术支撑和实际参考意义的两阶段项目决策优化方法。

1 项目库

1.1 项目库的构成

参考近几年电网项目建设经验,项目库应包含所有与当代科技发展水平相当,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项目。每个项目有各自具体的属性信息,例如影响地区、工期、财政预算等。项目库中的项目应随着新技术的出现或旧技术的淘汰而体现流动变更性,每个项目对应的具体属性信息也应随着经济水平的波动而变化。

1.2 项目属性标签

为了能够有效地规划管理数量庞大的项目,形成规范统一的准则,应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多重属性标签以增加项目识别能力。本文建立的属性标签体系如下:

(1)项目工期。待建项目从开工起到完成承包合同规定的全部内容,达到竣工验收标准所经历的时间,以天数或年数表示。

(2)项目预算金额。项目开始前通过对项目费用的计算,包括人工、材料等所得到的费用数目,以元或万元表示。

(3)项目电压等级。项目实施地区所在的电压等级,遵循统一额定电压等级数值。

(4)项目实施地区。项目实施影响范围所属的地理区域,按照实际地区地域划分。

(5)项目性质。按照项目的建设是否会对电网拓扑结构产生影响,将项目分为新建型和改造型两类。前者将会改变电网拓扑结构,后者则不会。

(6)项目对象。按照项目作用的实体对象分为一次设备项目、二次设备项目、直流设备项目和其他设备项目。

(7)环境影响等级。按照项目有无对比得出的项目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大致程度。

(8)投资风险等级。项目投资中可能遭受收益损失甚至本金损失风险的大致程度。

1.3 依据项目属性标签建立项目集

从上述建立的属性标签体系可以看出项目电压等级,项目性质,项目对象,项目实施地区,环境影响等级和投资风险等级这六个标签对项目的划分有着明确的分界。其中,前三项的划分原则是确切的;对同一地域,项目实施地区的划分是确定的;对同一套评估体系,环境影响等级和投资风险等级的划分也是确定的,故称这类属性标签为明确的标签。而对项目工期和项目预算金额而言,其划分界限与研究对象、科技水平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故称之为模糊的标签。鉴于两类标签本质的不同,建立项目集的方法和过程将分别进行研究。

(1)依据明确的标签建立的项目集

若按照电压等级建立,则遵循电压等级从低到高原则,分为项目集Pl1,Pl2,Pl3,…,Plx(x为所取电压等级数量);若按照划分地区建立,则遵循实施地区重要性升序原则,分为项目集Pr1,Pr2,Pr3,…,Pry(y为划分的地区数量);若按照项目性质建立,分为项目集Pq1(新建型项目集)和项目集Pq2(改造型项目集);若按照项目对象建立,分为项目集Pk1(一次设备项目集)、项目集Pk2(二次设备项目集)、项目集Pk3(直流设备项目集)和项目集Pk4(其他设备项目集);若按照环境影响等级建立,则遵循负面环境影响从轻到重原则,分为项目集Pe1,Pe2,Pe3,…,Pez(z为环境影响等级数量);若按照投资风险等级建立,遵循风险由小到大原则,分为项目集Pc1,Pc2,Pc3,…,Pcu(u为投资风险等级数量)。

(2)依据模糊的标签建立的项目集

依据分析对象的实际情况及经济发展状况设定若干个从小到大的实施项目工期分界数值Ntc1,Ntc2,Ntc3,…,Ntcv(v为工期分界值数量)和项目预算金额分界数值Nfc1,Nfc2,Nfc3,…,Nfcw(w为预算金额分界值数量),遵循工期分界数值或预算金额分界数值升序原则建立的项目集为Pt1,Pt2,Pt3,…,Pt(v+1)或Pf1,Pf2,Pf3,…,Pf(w+1),每个项目集内按照工期或预算金额升序排列所包含项目。

2 项目综合决策优化

考虑到项目库中项目数目的庞大与种类功能的繁多,为了便于搜索满足条件的项目,加快优化进程,本文建立了两阶段决策优化方法。第一阶段个体筛选依据属性标签约束条件对项目库中的项目进行初步筛选,形成初选集;第二阶段组合优化考虑到项目组合中项目间的相互补充和影响作用,建立了基于项目组合整体作用的,均衡考虑各方面每个指标符合程度的优化模型。

2.1 个体筛选

对于有明确分界的属性标签而言,所提供的约束条件必然与其分界值的一个或几个相同,故依据某明确属性标签筛选得到的初选项目集应是满足约束条件的按照分界数值将项目库分解的若干个项目集的并集。而对于分界模糊的属性标签而言,所提供的约束条件与人为规定的分界数值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故其初选项目集的建立应视设定的分界数值与约束条件之间的具体关系而定。

(1)依据明确属性标签建立的初选项目集

由于依据各个明确属性标签建立的初选项目集的形式一致,故统一给出如式(1)所示。

其中:Pn代表满足某明确属性标签约束条件的初选项目集;Snset代表某明确属性标签约束条件所对应的序号集合,对于电压等级约束、地区约束、环境影响等级约束和投资风险等级约束的可能取值数目分别为2x-1、2y-1、2z-1和2u-1,对于项目性质约束可能取值为{1,2},对于项目对象约束可能取值为{1,2,3,4}。

(2)依据模糊属性标签建立的初选项目集

考虑到预算金额约束一般为单边最大值型,即要求筛选出的项目预算金额不超过设定的约束边界。若项目工期约束也为单边最大值型,则应搜索比约束预算金额或约束工期大的最小分界值进而确定选择范围。如式(2)所示。

其中:Nmset为某模糊属性标签的约束条件;k表示比某模糊属性标签约束小的最大分界值所对应的序号;Pm为满足某模糊属性标签约束的初选项目集;p为项目集中的某个项目;Tp为项目p的工期;Fp为项目p的预算金额。

若项目工期约束条件为单边最小值型,则应搜索比约束工期小的最大分界值进而确定选择范围。如式(3)所示,式中j表示比约束工期小的最大分界值所对应的序号。

若项目工期约束条件为点值型,即要求筛选出的项目工期与约束工期相等,则应将约束工期与工期分界数值进行比较进而确定搜索区间。一般而言,约束工期应在两个相邻工期分界值组成的封闭区间内,如式(4)所示。

若项目工期约束条件为区间值型,即要求筛选出的项目工期在指定范围内,应同时搜索比约束工期下限小的最大分界值和比约束工期上限大的最小分界值进而确定选择范围。如式(5)所示。

(3)初选集的建立

含有n个项目的初选集PO是由同时满足八个项目属性标签约束的项目组成的。参考上述按照各属性标签建立的初选项目集可以看出,同时满足所有条件的初选集即为分别满足各个属性标签的项目集的交集,应用式(1)~式(5)得出式(6)。

可以看出,初选集的形成可采用先并行处理后取同的方法实现,从而提高了项目识别效率。

2.2 组合数据的计算

由于实际电网工程的实施通常以项目组的方式阶段性进行,故考虑各项目之间的相互影响,应将所有单个项目的数据融合为能够体现项目组整体特征的数据。而对于表征不同指标的数据,其融合过程不尽相同,所以首先需分析选取的各个评价指标,进而根据其定义和性质整合项目数据,并以此为依据筛选项目组合。

(1)指标的选取与分类

为了使电网均衡发展,防止出现因局部瓶颈导致系统整体水平受限,指标的选取应能充分地、几近全面地体现各部分关键环节的发展程度。与此同时需要协调技术发展覆盖与环境影响和投资风险之间的关系,同时考虑各个方面。故将所遵循的评价指标分为三类,即电网影响指标、环境影响指标和投资风险指标。电网影响指标表征项目实施后对电网性能的提升程度,如容载比、联络度等;环境影响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如噪音、植被破坏程度和居民满意度等;投资风险指标主要包含各类经济评价指标借以体现项目组合的可行性和收益情况。为了易于实现项目选择的智能化,需将评价指标数字化,即以数值体现某一方面的优劣程度。

(2)数据融合

1)电网影响指标数据融合

若项目组合中的全部项目都是相互独立的,则应用指标体系可得到该项目组合中每个项目对应各个指标的指标计算数值。依据评价体系建立的电压等级权重和地区权重对计算数值进行加权修正,如式(7)所示。

其中:Dgi表示项目组合关于第i个电网影响指标的计算数据;j为项目组合中项目的序号;n表示项目组合中项目数量;Dgipj表示第j个项目关于第i个电网影响指标的计算数据;ωlj表示第j个项目的电压等级权重;ωrj表示第j个项目的地区权重。

2)环境影响指标数据处理

环境影响指标所涵盖的种类极为丰富,针对不同性质的指标应采用不同的数据融合方法。此处将指标大致分为三类:影响结果与地区重叠性关联较大,与地区数目关联较小的指标,如噪音;影响结果与地区重叠性关联较小,与地区数目关联较大的指标,如植被破坏面积;影响结果与地区重叠性和地区数目的关联均较大的指标,如影响生物种类。

对于第一类指标,应将同地区的相应指标计算数据相加,取不同地区相应指标计算数据中的最大值作为项目组合关于该指标的计算数据,如式(8)所示;对于第二类指标,应将同地区的相应指标计算数据取最大值,将不同地区相应指标计算数据之和作为项目组合关于该指标的计算数据,如式(9)所示;对于第三类指标,应将对应于同一指标的所有指标计算数据之和作为项目组合关于该指标的计算数据,如式(10)所示。

其中:Dei表示项目组合关于第i个环境影响指标的计算数据;yp为项目组合所含的不同地区数目;j为地区序号;Djei表示项目组合中同属于地区j的项目关于第i个环境影响指标的计算数据;Dpeik表示项目组合中项目pk关于第i个环境影响指标的计算数据;nr为项目组合中同属于地区j的项目数目。

3)投资风险指标数据融合

投资风险指标的评价考虑到风险均摊原理,应将项目组合中所有项目的相关数据相加进而分析计算某项目组合的可投资性,形式与式(10)相同。

2.3 组合优化数学模型

决策优化第二阶段需对每个指标的符合程度进行评判,且应同时考虑不同建设阶段达标标准和各类指标轻重缓急的差异。建立的目标函数如式(11)所示。

其中:α、β和γ是为了调节选取指标数目和三类指标间权重关系设定的系数;mg、me和mf分别表示选取的电网影响指标、环境影响指标和投资风险指标数量;IEi为某指标的期望分数,由考虑不同发展阶段和发展目的设定的指标分数目标向量IE=[IEg1IEg2…IEgi…IEgmg IEe1 IEe2…IEei…IEeme IEf1 IEf2…IEfi…IEfmf]确定;fi表示第i个指标的评分方法;Di表示第i个指标的数据融合方法;INi为某指标的现状分数,由根据电网现状数据依照指标评价体系求出的指标分数现状向量IN=[INg1 INg2…INgi…INgmg INe1 INe2…INei…INeme 0…0]确定;Fset表示预设资金限制;xk=[xk1 xk2…xki…xkn],表示项目选取情况即优化序列,若xki=1,则代表项目i被选取,若xki=0,则代表项目i没有被选取;Fset表示资金预算。

3 组合优化算法

我国电网及相关设施的建设和研究正日臻完善[7],但由于项目选择的主观性使得出现过建设环节和欠发展环节,从而导致了局部发展瓶颈抑制电网整体性能升级的现象。故在选择电网项目时,应几近全面地考虑所有可能满足条件的情况,在优化算法中体现为需极力避免出现局部收敛的状况。同时,鉴于选取的指标和待选项目的数量较大,需采用适用于高维度和复杂函数关系的智能算法,且其应具有一定的记忆功能从而实现无重复搜索,保证决策优化进程的效率。基于以上两点,本文采用了混沌人工蜂群优化算法[8]。

3.1 混沌优化算法

混沌优化算法(Chaos Optimization Algorithm,COA)的基本思想是用“载波”将混沌状态引入优化变量中,同时把混沌运动的遍历范围扩张到优化变量的取值范围。现行的可用于载波的方程[9]有Logistic映射:z(k+1),d=μzk,d(1-zk,d),zk,d∈[0,1],d∈[1,D],D为优化变量维数,μ∈[0,4]是混沌状态控制参数,一般取4,此时方程为完全混沌状态;Tent映射:z(k+1),d=μ-1-μ|zk,d|),μ∈(1,2],当μ>1时系统处于混沌状态,一般取2。

Tent映射与Logistic映射相比,其结构简单,迭代速度快且具有更好的遍历均匀性,更适合于大数量及数据序列的运算处理。此外,对于[0,1]之间的浮点数而言,在计算机进行Tent映射时实际是将小数部分的二进制码进行无符号左移运算,这种运算特点充分地利用了计算机的特性,与本文的智能项目决策优化宗旨谋和,故选用Tent映射作为载波方式。但Tent映射迭代序列中存在小周期,如4周期循环序列(0.2,0.4,0.8,0.6),同时还存在不稳定周期点,如0.25,0.5,0.75均会迭代到不动点0[10]。故发生这两种情况时需要对优化进程进行修正,即若zk=0,0.25,0.5,0.75或zk=zk-n,n={1,2,3,4,5}(z落入不动点或5周期以内的循环)时,采用有效性经多方面验证的改进Tent映射使其重新进入混沌状态,如式(12)所示。

3.2 人工蜂群优化方法

人工蜂群算法(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ABC)的蜂群由采蜜蜂、观察蜂和侦察蜂组成。该法用解空间中的抽象点诠释食物源坐标,蜂群采蜜的过程就是搜寻最优解的过程[11]。观察蜂根据食物源的花蜜量进行选择,如式(13)所示。

其中:pi和fiti分别表示第i个解的选择概率和适应值;sn为蜜源数量。

为了根据记忆位置zk产生新的候选位置wk,采用式(14)更新,其中j表示不同于k的蜜源。

若蜜源zk经过一定次数(limit)的采蜜蜂和观察蜂循环搜索后不能被改进,表明陷入局部最优,应遗弃该位置,同时此处的采蜜蜂转变为侦察蜂,如式(15)所示。

3.3 混沌人工蜂群优化算法

参考智能算法优化实例,应用混沌搜索策略来确定人工蜂群的初始解及跳出局部收敛便形成了混沌人工蜂群优化方法,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4 算例分析

4.1 算例概况

某城市部分项目及其对应属性如表1所示。

4.2 算例求解

要求项目工期不超过5年,项目预算总额不超过300万,项目电压等级为110 k V及以下,项目实施地区为A或B类,项目性质为新建或改造,项目对象为一次或二次设备,环境影响等级和投资风险等级均小于一级,则经过阶段一的个体筛选可知项目I,II,IV,V是符合要求的,对该初选项目集进行第二阶段的组合优化,选取的指标及相应数据如表2。

应用相应十分制评分方法得出IN=[9 9.25 10 100],设置IE=[10 10 10 10 10],sn=30,Cmax=100,limit=100,α、β和γ分别取5、1和2。采用混沌人工蜂群算法得到输出的优化序列为[1 0 0 1],即项目I和项目V的组合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各方面要求。

4.3 算例对比

为了验证计算结果的准确性,现采用穷举法对算例进行求解,详细结果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在预算总额不超标的前提下,项目组合I,V的目标函数数值最低,说明该组合即为最优项目组合。采用混沌人工蜂群算法得到的结果与该结果一致,故本文建立的优化算法结果真实可靠,此外当项目数量庞大时可有效提高决策效率。

5 结论

本文提出的基于项目库的两阶段项目综合决策优化方法具体如下特点:

(1)系统地规划、管理项目。项目库模式能够适应项目的流动性与变更性,易于实现项目的引入、更改和淘汰。尤其当项目数量庞大时能充分体现多属性标签选择在项目识别效率方面的优势。

(2)适用于不同的评价体系和评分方法。将适用的评价指标分为三大类,即电网影响指标、环境影响指标和投资风险指标,并根据各自可能存在的特点进行整合。

(3)可通过设定的目标向量实现阶段性目的。通过了解技术和经济所能达到的水平设置阶段性目标向量。

(4)加强了项目选择的迅速性和全面性。若需要实施的项目有明确具体的限制条件,可依据标签进行有针对性的一次搜索,进而依靠混沌人工蜂群优化算法使得项目的选择更加细致、全面。

参考文献

[1]Stummer C,Heidemberger K.Interactive R&D portfolio analysis with project interdependencies and time profiles of multiple objectives[J].IEEE Transactions on Engineering Management,2003,50(2):175-183.

[2]李川.电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35(8):163-165.LI Chuan.Study on indicator of senti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power network plan[J].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Management,2010,35(8):163-165.

[3]冯永青,吴文传,张伯明,等.基于可信性理论的电力系统运行风险评估(三)[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6,30(3):11-16.FENG Yong-qing,WU Wen-chuan,ZHANG Bo-ming,et al.Power system operation risk evaluation based on credibility theory part three[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6,30(3):11-16.

[4]刘文霞,刘春雨,高丹丹.配电网建设项目优化模型及求解[J].电网技术,2011,35(5):115-120.LIU Wen-xia,LIU Chun-yu,GAO Dan-dan.Optimization model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construction project and its solution[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11,35(5):115-120.

[5]毛安家,何金.一种基于可信性理论的电网安全性综合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1,39(18):80-87.MAO An-jia,HE Jin.An approach of power grid securit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based on credibility theory[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1,39(18):80-87.

[6]黎灿兵,傅美平,梁锦照,等.基于网络协调程度评估的电网建设项目优化排序方法[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0,38(17):112-120.LI Can-bing,FU Mei-ping,LIANG Jin-zhao,et al.Optimization sequencing for grid construction projects based on evaluation of network coordination[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10,38(17):112-120.

[7]李晓辉,张来,李小宇,等.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现状电网评估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08,36(14):57-61.LI Xiao-hui,ZHANG Lai,LI Xiao-yu,et al.The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system for existing network based on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nd delphi method[J].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2008,36(14):57-61.

[8]罗钧,李研.具有混沌搜索策略的蜂群优化算法[J].控制与决策,2010,25(12):1913-1916.LUO Jun,LI Yan.Artificial bee colony algorithm with chaotic-search strategy[J].Control and Decision,2010,25(12):1913-1916.

[9]卓俊峰,赵冬梅.基于混沌搜索的多目标模糊优化潮流算法[J].电网技术,2003,27(2):41-44.ZHUO Jun-feng,ZHAO Dong-mei.A chaos optimization based algorithm for multi-objective fuzzy optimal power flow[J].Power System Technology,2003,27(2):41-44.

[10]单梁,强浩,李军,等.基于Tent映射的混沌优化算法[J].控制与决策,2005,20(2):179-182.SHAN Liang,QIANG Hao,LI Jun,et al.Chaotic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Tent map[J].Control and Decision,2005,20(2):179-182.

综合性项目 篇8

1 学期项目课程介绍

学期项目《信息管理综合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系的一门综合核心课程, 内容丰富, 涉及平面设计、软件工程、数据库、动态网站开发技术、软件测试等相关知识, 实践性极强。通过课程的学习, 学生需要掌握使用Dreamweaver制作静态网站的技术、JSP编程技术、Java Script编程技术、文档的编写等。在传统模式下, 应按照课本的章节来讲述这门课程, 然后通过课堂练习进行简单验证, 每一个知识点都是孤立的, 缺乏系统性, 学生会很快失去学习兴趣, 而且学习效果也很差。因此, 本门课程将基础理论和需要使用的技术融入学期项目中, 将一个完整的项目贯穿整个课程, 把项目分解成若干个子项目, 采用循序渐进、逐渐深入的方式一步步完成整个项目。采取“从实践出发, 将理论融入实践”的新型教学方法, 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项目化教学有利于“工学结合”,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是一种更适合于高职学生的先进教学方式。

2 学期项目的要求

学生信息管理系统能对学生基本信息进行处理, 能够极大提高处理速度和准确程度。另外, 可以便捷地查询、统计、操作所需资料。此系统采用B/S结构, 通过Internet实现网络信息处理功能, 采用先进的应用体系结构和开发模式, 提高系统的可扩展性、可维护性和交互性。该系统相对独立, 操作简单、安全。

3 学期项目的实施

在开展《信息管理综合设计》课程时, 以学生管理信息系统为教学的一个项目, 把这个项目划分为三个子项目, 每个子项目又分成几个小的任务, 在实施时采用任务的形式完成具体的每个子项目。教师主要分析子项目内容、引导学生操作和讲解理论知识, 大部分时间应分配给学生操作。学生练习包括小组讨论和个人训练两种, 教师在学生小组讨论时进行小面积指导和集体指导, 在学生个人训练时进行个别指导。以下为具体实施方式。

3.1 基础信息子项目

主要实现学校基本信息的维护, 具体功能包括部门信息管理维护、专业信息管理、班级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其中信息管理维护主要包括增、删、改、查4 种常见操作。

(1) 任务1:需求分析。按照软件需求分析文档的规范化要求, 要求学生完成基础信息子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

(2) 任务2:系统设计。这个部分要求学生完成基础子系统的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说明书以及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3) 任务3: 系统实现。 要求学生完成JDK安装、WEB服务器安装与配置、My Eclipse安装与配置、公共页面的实现 (Css样式表、Logo的设计、系统中所用到头文件、菜单文件以及版权信息文件等) 、部门信息管理页面的实现 (部门的添加、修改、查询、删除) 。这个子项目只采用一些常规的Jsp技术来完成。

3.2 教学子项目

是对基础信息子项目功能的扩展, 除基础信息外, 还添加了教师、课程、学生之间的关系。具体功能包括课程信息管理维护、教学任务信息管理维护。其中信息管理维护主要包括增、删、改、查4 种常见操作。

(1) 任务1:需求分析。完成教学子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

(2) 任务2:系统设计。完成教学子项目的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说明书以及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3) 任务3:系统实现。实现登录页面、教学任务分配、教学任务查询、教学任务管理。具体采用Java Bean技术、JSP内置对象技术等。

3.3 成绩管理子项目

是对教学子项目功能的扩展, 在教学子项目上添加了成绩管理功能、个人信息管理功能。具体功能包括成绩录入、成绩查询、个人信息查询、个人信息修改等功能。

(1) 任务1:需求分析。完成教学成绩管理子项目的需求分析报告。

(2) 任务2:系统设计。完成成绩管理子项目的概要设计说明书、详细说明书以及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3) 任务3:系统实现。实现个人信息查询页面、成绩录入页面、成绩信息查询页面以及对于登录页面的改进。具体采用MVC的模式来完成这个部分。

4 考核形式多样化

课程的考核评价应充分发挥其在教学过程中的向导作用, 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质量的保证, 应淘汰以期末考试为最终成绩的方法, 而是要将考核真正贯穿于整个项目教学过程中。对按时且富有创造性地完成所布置子项目的学生给予肯定, 项目成绩直接与期末成绩挂钩。比如, 课程中布置基础信息子项目任务, 当学生完成后, 即可对学生成绩进行一次评价。

5 项目教学在学期项目教学中的总结

5.1 项目教学需要教师合理引导

项目化教学需要教师对学生合理引导。一方面教师应引导学生按照项目要求完成贯穿项目的实践操作, 另一方面还应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知识, 并适当拓展其他新的知识, 做到举一反三。教师对学生的引导既有课堂上对学生个体和整体的引导, 也有课堂外对学生个体和小组的引导。

5.2 项目化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

开展项目化教学的教师需要对本课程有一个综合认识, 有较深厚的理论功底、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灵活的现场处理能力。在项目化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仔细观察每位学生的学习进展及兴趣, 及时处理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传统教学中, 教师按事先设计好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进行教学, 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都是事先就能预料到的。而项目化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能动性, 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更多, 学生经常会随机性提出一些教师事先没有准备的问题, 这需要教师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才能解决。

5.3 真正体现“实践能力为主, 理论够用”的原则

以“实践能力为主, 理论够用”的原则来选择和设计《信息管理综合设计》课程的项目, 并且项目设计者还需站在学生的角度, 根据他们兴趣和学习能力, 把握项目子项目的划分以及对应每个项目的难度, 既要让学生学习不觉得过于困难, 又要形成一定的梯度。将理论知识融入项目过程中, 不能显得太过于唐突, 应顺理成章, 这样教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 学生才能乐于接受, 才能真正通过一个完整项目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项目开发水平。

6 结语

《信息管理综合设计》采用项目教学方式, 改变了传统课堂以老师为核心、以基础知识点逐个讲解为核心的弊端, 建立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操作技能为主体、以多种考核方式为主体、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目标的教学方式, 体现了项目教学在该课程教学中的优势。

摘要:学期项目《信息管理综合设计》课程作为广州康大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一门综合核心课程, 传统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合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需要。对于该课程, 尝试了采用了项目教学法, 实施项目化教学模式, 并对项目化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了学生开发项目的能力, 显著提高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项目教学,《信息管理综合设计》,学期项目

参考文献

[1]戴士弘.高职教改课程教学设计案例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曾良骥.高职课程“六位一体”教学设计范例.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2009.

[3]戴士弘.职教院校整体教改[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2.

综合性项目 篇9

在以往的《传感器与检测技术》教学中, 往往只是给学生讲授一些传感器的基本原理, 而对于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则介绍很少。绝大部分学生只掌握了原理, 而对于如何应用则并不了解。长期以来, 该课程在教学内容上主要侧重于各种传感器的原理和测量电路的分析处理为主, 深奥难懂, 学生难于接受, 即使讲些具体应用, 也是“空中楼阁”, 完全靠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来理解;在教学方法上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 部分学校根据教学内容开设少量验证性实验。验证性实验远远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实际需求, 加之近年来传感器技术的飞速发展, 各种新型的传感器不断涌现, 教材内容和形式显得有些陈旧和呆板。高职学生理论基础相对薄弱, 理论学习时间相对较少, 学习动力不足, 学习情况非常不理想。

二、教学方法改革

改革教学方法, 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 采用“项目式教学法”是一个实用有效的好方法。在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上, 改变了本科教材以传感器工作原理分类编排章节的做法, 从传感器使用者的角度出发,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以技术应用为主, 着眼于提高学生选择正确的传感器、解决实际工程检测能力的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 克服过去传感器原理理论教学偏深、偏宽, 过于系统的倾向, 以正确执行常规技术规范、工作标准、技术标准为目标, 以掌握概念、强调应用为教学重点, 舍弃一些推理、证明过程方面的内容。这样从学科逻辑体系来看是不系统的, 但却与学生职业能力相一致, 与实际生产过程所要求的技术序列相一致, 因此学生能力结构上是系统的, 这正是现代职业教育的根本特色所在。

笔者尝试对课程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进行全面改革, 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制订课堂教学项目, 使学生既能了解基本原理, 又能动手进行传感器应用系统的设计和制作, 将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起来, 做到真正的“理实一体化”。改进后的教学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铺下坚实的基础。为适应这一要求, 笔者设计了一个基于单片机的温度控制系统。该系统采用单片机控制方式对某温度进行检测控制, 是单片机控制和自动检测技术为一体的综合应用教学项目, 为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

三、硬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由数字温度计DS1820 和微控制器AT89C52 构成的温度测量控制装置结构就比较简单。系统基本工作原理如图1所示。温度传感器测试温度信号存储与其中温度寄存器, 通过总线与单片机相连。单片机直接读取温度值, 并对温度进行显示、报警、降温控制。

1、 传感器工作原理

DS18B20低温度系数晶振的振荡频率受温度影响很小, 用于产生固定频率的脉冲信号送给计数器1。高温度系数晶振随温度变化其振荡率明显改变, 所产生的信号作为计数器2的脉冲输入。计数器1和温度寄存器被预置在-55℃所对应的一个基数值。计数器1对低温度系数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减法计数, 当计数器1的预置值减到0时, 温度寄存器的值将加1, 计数器1的预置将重新被装入, 计数器1重新开始对低温度系数晶振产生的脉冲信号进行计数, 如此循环直到计数器2计数到0时, 停止温度寄存器值的累加, 此时温度寄存器中的数值即为所测温度。

2、 AT89C52单片机控制原理

T89C52是一种低功耗、高性能CMOS8位微控制器, 具有 8K 在系统可编程Flash 存储器。在硬件上, DS18B20与单片机的连接是Vcc接外部电源, GND接地, I/O与单片机的I/O线相连。DS18B20简单的硬件接口是以相对复杂的接口编程为代价。, 由于DS18B20通过单总线与单片机进行通讯, 所以其通讯功能是分时完成的。传感器与单片机的接口协议是通过严格的时序来实现的, 只有在特定的时隙, 才能实现DS18B20数据的写入和读出。

AT89C52对DS18B20的访问流程是:先对DS18B20初始化, 再进行ROM操作命令, 最后才能对存储器操作, 数据操作。DS18B20每一步操作都要遵循严格的工作时序和通信协议。如AT89C52控制DS18B20完成温度转换这一过程, 根据DS18B20的通讯协议, 须经三个步骤:每一次读写之前都要对DS18B20进行复位, 复位成功后发送一条ROM指令, 最后发送RAM指令, 这样才能对DS18B20进行预定的操作。而DS18B20通过上面的命令时, 测试外界的温度, 把温度记录到存储器中, 处理其数据, 通过与89C52之间的通信协议, 把信息发送到89C52, 再由89C52处理信息。

3、显示、控制电路

本系统可采用的是共阴极七段数码管进行显示。显示方式有动态扫描和静态显示。由于静态扫描要用到多片串入并出芯片, 考虑到电路板成本采用是节约硬件资源的动态扫描方式, 即用两块芯片就可以完成显示功能。

当测试的温度超过设定上限时, 系统可以进行自动的降温控制, 由单片机驱动继电器, 再由继电器驱动风扇等降温设备的启动, 同时还可驱动相应的声光报警装置, 实现对温度的控制处理。当温度达到下限温度时, 也可设置加热和报警的操作。

四、软件设计

整个系统的功能是由硬件电路配合软件来实现的, 当硬件基本定型后, 软件的功能也就基本定下来了。从软件的功能不同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监控软件 (主程序) , 它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 专门用来协调各执行模块和操作者的关系。二是执行软件 (子程序) , 它是用来完成各种实质性的功能如测量、计算、显示、通讯等。每一个执行软件也就是一个小的功能执行模块。这里将各执行模块一一列出, 并为每一个执行模块进行功能定义和接口定义。各执行模块规划好后, 就可以规划监控程序了。

首先要根据系统的总体功能和键盘设置选择一种最合适的监控程序结构, 然后根据实时性的要求, 合理地安排监控软件和各执行模块之间地调度关系。

主程序调用了4个子程序, 分别是数码管显示程序、键盘扫描以及按键处理程序、温度测试程序、中断控制程序、温度报警控制程序。

五、教学效果

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环境影响评价 篇10

根据农业综合开发的总体目标, 主要采取了低压输水管道灌溉、喷灌及渠道衬砌等节水灌溉技术;进行土壤改良、建立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田间道路设计;农田防护林建设及技术推广、技术培训、扶持农技服务组织和示范农户等措施建设。

二、环境现状分析

1. 气候环境

扎兰屯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为2.4℃, 由于受大兴安岭山地的影响, 降雨较为充沛, 年平均降水量480.3毫米, 主要集中在6~8月份, 年蒸发量达1445.5毫米, 年均日照3121小时, 无霜期平均140天左右。风力资源丰富, 年均风速2.9米/秒, 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3.6天。无霜期120天。

2. 土壤环境现状

扎兰屯市位于呼伦贝尔盟南部。全市土地面积16920.3公顷。土壤的水平地带性分布属黑土地带, 东南部多丘陵漫岗, 地势低平, 黑土分布广泛。西北部为棕壤与草甸土相间分布。扎兰屯市非地带性土壤为岩成土壤和水成土壤两类。岩成土壤的粗骨性暗棕壤, 不规则地分布在部分山地顶部或陡坡。水成土壤及半水成土壤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和山丘的谷地和川地上, 与地带性土壤交错分布。从土壤养分状况看, 有机质含量高, 氮、磷养分含量较高, 速效养分是氮足、磷少、钾有余。土壤呈中性至弱酸性, 氮、磷比例1:0.05, 严重失调。

3. 水环境现状

据统计资料, 扎兰屯市1997年总供水量11891万立方米, 总用水量8915.8万立方米, 占总供水量的74.98%。其中工业取水633.9万立方米, 占总供水量的5.33%;农业用水量7719.1万立方米, 占总供水量的64.92%;城镇生活用水量562.80万立方米, 占总供水量的4.73%。

扎兰屯市生活用水、工业用水、农业用水的比例为1:1.5:14。从经济效益看, 工业万元产值取水量为217.8立方米, 重复利用率为26.4%, 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污水处理回供量仅占地下水供水量的2.5%, 水资源的再利用率较低。

4. 生态环境特点

据《内蒙古土壤侵蚀监测与数字图开发》资料显示, 全市水蚀面积为16744.13公顷, 其中微度侵蚀12258.12公顷, 轻度侵蚀2937.7公顷, 中度侵蚀1548.29公顷, 风蚀侵蚀27.28公顷, 冻融侵蚀2625公顷, 工程侵蚀2.34公顷。

三、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1. 对水环境影响评价

(1) 对地表水的影响

项目区由喷灌系统和低压管道灌溉系统进行灌溉, 是把灌溉用水由喷灌设备和管道系统输送到田间, 输送过程中不产生地表径流, 因此不会造成对地表水的影响;

(2) 对地下水的影响

灌溉面积和用水量的增加必然会导致农田排水量的增加, 因此农药、化肥的流失量也会有所增加, 一方面会随雨季洪水进入河道而增加河道水体的污染负荷, 另外一方面还会随农田灌溉水的渗入而增加对地下水的污染。

2. 对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 灌溉面积的增加使该地区春季耕地风蚀现象减弱, 降低了土壤资源的流失, 有利于地表植被的恢复和土壤生产力的提高, 有利于该地区整体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改善。

(2) 项目运行后, 土地使用质量提高, 使用的农药总量降低, 残留期长的农药用量大幅度消减, 取而代之的是高效、低毒、低残留水田农药, 半衰期短, 在土壤中残留量低, 土壤环境将得到改善。

(3) 喷灌系统和管灌系统是把灌溉用水输送到田间, 不必像畦田灌溉那样修筑田埂, 节水灌溉和传统的地面灌溉相比可以节省沟、渠占地, 增加种植面积。

(4) 化肥是粮食增产的重要因素之一, 化肥的使用在产生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给土壤带来了污染, 增加了土壤中有害物质含量。

3. 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1) 项目工程完成后, 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 提高了绿色覆盖率, 蒸腾作用加强, 空气中湿度加大, 对开发区的小气候起到了一定条件的调节作用。改善了周边生态及人群居住环境。

(2) 建设发展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 采取计划用水遏制了用水矛盾, 发展节水增效灌溉工程是缓解用水矛盾、遏制沙化、恢复生态行之有效的措施。

(3) 新增农田防护林, 增加了农作物等绿色植物的覆盖率, 使农田、道路、林网更趋协调, 优化了项目区的农业生态环境。

4. 对社会环境影响评价

项目区建成后, 为农作物稳产高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条件, 能更适时适量的满足作物需水, 缓解了农业用水不足的矛盾, 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作物粮食产量将得到增加。该工程对科右中旗的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发挥巨大作用, 同时, 土地利用结构也更趋于合理, 使区域内的农业效益得以充分发挥;工程的建设将带来区域经济的繁荣, 各行各业均面临着高速发展的机遇, 整体经济实力的提高将带来对生产力需求的扩大, 进而为本地区和周边地区提供了就业机会, 对社会就业起到稳定的保障作用;同时区域环境的改善, 使招商引资外部环境有了极大的改观, 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总之, 工程的实施加快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有利于社会稳定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综合评价与结论

1. 主要有利影响

项目区工程是一项提高土地生产能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造福工程。项目区实施后, 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显著的, 项目区的完善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发展了灌溉面积, 改善了农业生态结构, 增加农业收入, 带动了地区经济的发展。这些工程实施后将增大农田灌溉面积, 对节约水资源、美化环境、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均有优化作用, 并且还能提高作物单产, 发展多种经营, 增加群众收入, 为发展科右中旗工农业生产和地方经济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保障。

2. 主要不利影响

根据项目区自然特点分析, 项目区尽可能结合农业措施和科技措施, 对周边水环境和当地土壤环境不会造成大的影响, 由此可见, 项目区的建设对周边环境没有不利影响。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综合性项目】相关文章:

综合训练项目05-25

专业综合项目06-18

项目综合管理07-09

项目综合评价07-16

秸秆综合项目07-30

综合项目课08-24

环境综合整治项目05-22

交通综合信息项目05-23

农业综合项目规划07-11

土地综合整治项目07-17

上一篇:肺部炎症下一篇: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