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复垦学

2024-08-25

土地复垦学(精选十篇)

土地复垦学 篇1

1. 课程的产生及特点

人类对土地及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土地的破坏、占用与浪费、水土流失、荒漠化、土地盐碱化、退化、土地污染, 以此由此带来的空气水体污染、滑坡、泥石流等其他次生环境问题。特别是随着近代工业化革命带来的生产力提升, 由此带来的土地与环境问题形势也愈加严峻, 土地复垦正是在这种条件下孕育而生。我国自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自发的复垦工作, 随着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的颁布, 我国土地复垦也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2007~2013年《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规程》《土地复垦条例》《土地复垦条例实施办法》等一系列规定规程的颁布, 意味着复垦工作开始得到全面的重视, 并已纳入采矿权、建设项目审批的必须环节, 土地复垦迎来了新的阶段, 土地复垦工作日益常态化, 人才需求量大。

土地复垦学由于是属于新兴的综合性交叉应用型课程, 具有以下特点:

(1) 多学科融合交叉, 内容涉及面广。该课程是由多学科相互渗透而形成的一门新兴科学, 课程涉及的知识面广, 其课程内容涉及土地、测绘、生态、地质、采矿等多方面内容。

(2) 课程实践性强。该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前提下, 应具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土地复垦一般的理论方法、规划技术, 能胜任土地复垦的日常工作。

(3) 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不断更新和涌现。由于土地复垦学在我国开展教学的时间较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 大量的仪器、方法、装备被应用于该学科中, 因此, 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出现。

(4) 外语要求高。我国自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的颁布, 才开始逐步走上法制化和规范化的道路, 而国外相对而言复垦工作的重视较早, 无论是从法律法规颁布还是复垦技术、复垦方法、复垦理念, 都值得学习和借鉴。因此, 阅读国外资料, 学习国外先进的复垦理念和方法是必须的手段和环节。

2. 课程的开设现状

土地复垦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性应用学科, 在各大专院校陆续开设, 如河南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等, 成为面向土地资源管理、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专业开设的一门特色专业课程, 为学生就业开辟途径。土地复垦学自1994年首次在中国矿业大学开课, 已有16年的历史。

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土地复垦学的任务是使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 了解土地复垦的产生与发展、掌握土地复垦学的概念、土地复垦的政策与各种实用技术如土地复垦的管理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采煤沉陷地的土地复垦技术、露天矿复垦技术、煤矸石山复垦技术, 目的是使学生能胜任土地复垦的日常工作。

1. 教材的选取

土地复垦学开课之初没有教材, 没有平台, 教学内容以国外和教师实践经验介绍为主, 辅以现场需求, 不成体系。随着课程的讲授, 采用了张国良教授的专著《矿区环境与土地复垦》 (ISBN:9787810405867, 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1997) 做为教材, 初步形成了课程教学体系。自2006年, 胡振琪教授组织河南理工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个高校撰写了矿业“十一五”规划教材《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由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于2008年8月正式出版。据出版社统计, 该书已售出4200册, 反映效果良好。该书介绍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概念、内涵与发展历史, 阐述了采矿对土地与环境的影响, 介绍了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详细讨论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十大技术:工矿环境破坏的动态监测与评价技术、土地复垦管理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采煤塌陷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露天矿土地复垦技术、煤矸石山绿化技术、矿区重金属污染土地的修复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信息技术、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评价与验收技术和微生物复垦技术。最后, 对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中的测量工作也给予了介绍。

2. 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

由于学时限制, 目前土地复垦学的授课内容体系主要由七部分组成, 分别是:

(1) 绪论。介绍土地复垦的产生、土地复垦的定义与内涵、土地复垦的作用与意义、土地复垦的历史与现状, 煤炭开采对土地及环境的影响等。

(2) 土地复垦学的概念与体系。介绍相关概念、学科体系和主要专业术语。

(3) 土地复垦的管理技术与模式。国外土地复垦立法与管理的经验, 我国土地复垦管理的基本政策与任务, 我国土地复垦的行政管理, 土地复垦管理的主要技术与模式, 土地复垦评价与验收。

(4) 土地复垦规划设计技术。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类型, 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原则、深度与程序, 土地复垦规划设计的方法, 土地复垦规划设计实例。

(5) 采煤沉陷地的土地复垦技术。采煤沉陷地的土地复垦概述, 平整与梯田复垦技术, 疏排复垦技术, 挖深垫浅复垦技术, 充填复垦技术, 采煤沉陷地复垦技术新进展。

(6) 露天矿土地复垦。露天矿土地复垦的一般要求, 露天矿土地复垦的主要机械设备, 露天矿土地复垦的技术工艺, 我国露天矿土地复垦实践。

(7) 煤矸石山复垦技术。煤矸石山复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煤矸石山复垦的原则, 煤矸石山复垦技术, 煤矸石山复垦效果评价。

3. 教学手段与方法

土地复垦学属于交叉应用性学科, 具有涉及内容广、学科多等特点, 在教学中要体现“少而精”与“宽而新”的原则, 即在基本原理上注重体现“少而精”, 而在介绍土地复垦学发展和实际应用方面体现“宽而新”。在授课过程中, 采用比较法, 实例分析法等, 对土地复垦学进行教学。

(1) 比较法

土地复垦工作在国外发展较早, 通过比较国内与国外在政策制定、复垦方向选择、复垦技术方面的差距, 可以让学生更清楚的认识土地复垦, 并进行自主的思考。比如, 通过分析比较“reclamation”“Restoration”“Rehabilitation”的区别, 可以进一步深化学生对土地复垦概念的理解。而通过对比美国露天采矿管理与复垦法 (Surface Mining Control and Reclamation Act, SMCRA) 的颁布过程与中国近20年《土地复垦规定》与《土地复垦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颁布与实施, 可以找出国内国外在政策制定方面的差距, 引导学生对未来土地复垦研究方向进行思考。而通过对比国内外土地复垦方向与复垦技术的选择, 将更有助于学生了解国情, 明白我国耕地保护的重要性和复垦方向耕地优先的原则, 国外由于人少地多更注重复垦方向多样性的原则, 而不是死板硬套的使用国外的技术与理念, 因地制宜的采用和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复垦理念、技术、体系。

(2) 实例分析法

土地复垦是应用工程型的学科, 复垦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合理的利用由于生产建设损毁的土地, 也就意味着会有大量的实际工程的实施。通过实例分析, 能够更形象的对复垦的相关概念、技术进行剖析, 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授知识。例如, 通过介绍山西王庄煤矸石山复垦失败的案例, 可以很好地揭示酸性自燃煤矸石山的危害性及治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环节, 从失败中发现问题, 从成功经验中对技术进一步优化与提高, 培养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三、实践教学内容探讨

1. 课程实习与实验

充分利用现有的实验设备及软件, 让学生有充分的独立动手实践机会, 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实验教学中设计了以下内容:

(1) 土壤测试分析实验

在授课过程中, 安排了4学时的复垦土壤测试分析实验, 主要了解土壤测试分析的一般要求, 学习土壤测试分析的样品准备以及p H和电导率等土壤特性的测试分析。

(2) 复垦规划设计实践

为了帮助学生提高动手能力, 安排了4学时的运用计算机绘制复垦规划图的有关技术。使用CAD、Map Gis、Arcgis等软件的使用,

此外, 通过在课堂上播放由美国露天采矿与复垦执法办公室摄制的“美国露天开采立法、管理、复垦技术” (Introduce the reclamation law and management and surface mining reclamation technology in the US) 和由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摄制的“土地复垦”等影片, 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相关知识。

2. 实践基地的建立

结合暑假实习、毕业实习与设计开展土地复垦的实践教学。2003年9月1日与山东省兖州市国土资源局签订了长达15年的校外实习基地协议。在这里, 学生可以参观到井工开采煤矿导致的多种土地破坏形式, 如坡地、裂缝、积水等, 而且, 该地有3个国家投资的土地复垦项目可供参观, 复垦工程全面, 学生可以获得非常直观的认识。由本教学组教师指导的毕业实习和设计学生均到矿山企业实习, 也可以参观矿山破坏土地及复垦工程。此外, 结合本地经济发展和“绿色北京”建设, 在土地复垦与生态修复方面与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建立全面的合作, 重点是建立实习基地和参与其“国家生态修复科技综合示范基地”建设。

四、结束语

《土地复垦学》是土地资源管理专业的特色课程, 也是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具有实务操作性强的特点。本文对土地复垦学的产生与特点、课程的开设现状、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手段与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与探讨。力争促进该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全面提升, 推动土地复垦学科的发展, 为培养更多有用的土地复垦方面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赵艳玲, 胡振琪, 李晶.《土地复垦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 2011, (7) :113-114.

[2]王世东, 刘昌华, 陈秋计, 张合兵, 常玉光.“土地复垦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方案的改革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 2010, (9) :102-104.

[3]王锐, 马守臣, 刘昌华.“土地复垦学”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理念探索[J].中国地质教育, 2012, (4) :116-119.

土地复垦学 篇2

中国国土经济学会文件

中国国土培字[2010]26号

关于举办《土地复垦条例》宣贯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审查培训班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为了加强土地复垦工作,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促进节约用地,切实保护耕地,改善生态环境,国务院近日发布了《土地复垦条例》,为帮助各单位有关人员深入学习了解《土地复恳条例》的立法精神和主要内容,加强土地复垦前期管理,做好土地复垦方案编制、评审和报送审查及土地整理复垦开发项目验收和质量管理工作,掌握土地复垦最新技术,切实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我会决定举办“《土地复垦条例》宣贯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审查培训班”。请各单位积极组织或选派有关人员参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加对象

各国土资源(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领导和业务骨干;各土地整理中心(土地开发整理中心、土地整理储备中心、土地统征整理事务中心、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中心、土地整理服务中心)主

土地资源网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管领导和有关人员;土地整理、规划设计单位和交通、水利、能源、冶金、石油化工等建设单位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人员等。

二、培训内容

1.《土地复垦条例》解读: ——土地复垦的定义和复垦责任人 ——土地复垦方案的编制与审批程序 ——土地复垦方案实施环节的管理 ——土地复垦费用的管理 ——复垦后的土地利用

2.土地复垦方案编制编制方法、技术内容及深度要求: ——土地破坏预测

——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复垦标准和措施 ——工程设计、工程量与投资估(概)算测算 ——建设类项目土地复垦方案案例剖析 3.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大纲解读和评审要求; 4.土地整理复垦开发专项规划修编及实施;

5.土地整理复垦开发统一备案制度与信息化网络监管; 6.土地复垦专项资金管理、绩效评价和职责责任; 7.土地复垦方案的报送及审查和疑难问题处理;

8.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工程设计、工程量测算和新技术应用; 9.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监理;

10.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工程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三、培训方式与主讲专家

1.届时拟邀请长期从事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及审查方面的资深专家授课、研讨、交流答疑,并发放最新资料。

2.培训结束,经考核合格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

四、时间及地点

第一期2010年11月19日——11月23日广西北海市 第二期2010年12月3日——12月7日云南昆明市

土地资源网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五、有关费用与报名办法

1.培训费980元,会务资料费实收,食宿考察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2.请各单位提前将填写好的报名回执表传真至: 报名电话:(010)***8、62716420 传真:(010)***8、62716420 联 系手附件:报名回执表

人:宋 辉刘海英机:***二○一○年九月十日

土地资源网国内最大的土地流转平台

附件:

《土地复垦条例》宣贯与土地复垦方案编制、审查培训班

报名回执表

单位名称:通讯地址:邮政编码:联 系 人:联系电话:传真:

参 加 人 员 名 单

注:此表不够,可自行复制。如时间紧迫,可电话传真报名。

电话(传真):(010)***0联系人:刘海英手机:***

单位盖章负责人签字

二○一○年月日

临湘的土地复垦经验 篇3

近年来,湖南省临湘市高度重视土地复垦工作,把土地复垦作为一项民生工作来抓,严格落实土地复垦条例,扎实推进土地复垦项目工作的进行。

用地需求快速增长推动土地复垦

临湘市人多地少,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各项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建设用地需求量增大,但用地计划指标远远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在这种情况下,进行土地复垦工作刻不容缓。

为此,临湘市成立了由国土资源局耕保股牵头,规划、地环股配合组成的土地复垦管理机构,具体项目由土地整理复垦中心承建,建立健全了土地复垦管理、监理、实施体系。为把各项工作落实,该市建立了土地复垦巡查制度及时掌握土地复垦的动态,同时制订完善了土地复垦规划和土地复垦项目管理制度。在土地复垦项目管理上,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组织实施土地复垦项目,加强项目监管,项目实施严格执行“五制”,并积极组织项目实施协调工作,使项目能顺利实施,项目完成后及时组织项目初验,做好工程移交及管护工作,落实耕种措施,使复垦的耕地发挥应有的经济效益。近几年,该市土地复垦项目成效较为突出的主要有桃矿尾砂库复垦项目、武广铁路临时用地复垦项目、灾毁耕地复垦项目等。

临湘市桃矿尾砂库是因选矿后的尾砂贮存在尾砂坝内而形成,总积存量为4450多万立方,占用面积2000多亩。尾砂库内扬尘严重,危及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为此,市国土资源局把土地垦项目与矿山地质环境项目、尾砂库安全项目结合,整合资金近亿元,自2004年开始,国家已分三次对尾砂库上的扬尘进行了履绿避尘治理,减少了砂尘污染,净化了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环境,同时美化了江南大漠旅游风景,带动了旅游产业发展。

土地复垦制约重重

近年来,通过对临湘市土地复垦工作的观察及反思,影响和制约土地复垦工作进一步发展的因素众多。

目前,全市国家重点建设项目较多,需要复垦的土地面积相对较大,同时,历史上遗留的土地复垦面积大,如桃林铅锌矿遗留的土地复垦面积大,由于该项目区是废弃的工矿尾砂层,蓄水功能欠缺,给农作物的生产造成一定影响,复垦难度大。

资金短缺也是土地复垦项目中存在的一个重要难题。一方面,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些项目规划设计难以满足当地群众的要求,而要增加资金,地方财政又有困难,所以协调工作难做,因此,造成项目实施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土地复垦项目立项门槛较高,规模面积要求较大,而临湘市属于丘陵地区,要求在200公顷以上项目难度大;再次申报一个项目,不仅在编报项目文本、工程概预算、录制影像资料等方面需要资金投入,在项目争取工作中,省、市相关单位来现场踏勘、评估、审议项目的可行性等程序上,也需要一定的资金。目前在实际运作中,争取项目的前期费用主要是由项目牵头单位国土资源局承担,在其业务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垫支这些费用有一定的困难,而相关部门和乡镇也无力支付,项目前期费用不能得到相关部门和乡镇的配合解决。

土地复垦项目工程面广、量大,涉及农业、水利、林业等部门,属于综合性项目工程,同时专业性强,需要专门的工程设计预算人员和电子图件制作人员,但目前国土资源系统缺乏这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有时编报项目都是聘请专业人员完成。这样增大了项目争取的成本,影响了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

另外,土地复垦项目属于综合性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需要农、林、水等部门相互协调和配合,项目争取须在前一年申报下一年的指标,而一个项目从争取到立项审批约需2—3年时间,往往是这一届领导跑的项目,到下一届甚至再下一届才能收到成效,造成申报项目积极性不高,对长期效益和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缺乏深刻和足够的认识,从而影响项目争取工作力度。

土地复垦项目作为一项长远工作,又需要有计划性和科学性,不但要注重数量,而且要注重土地复垦的质量,在增加有效耕地面积的同时,还要综合考虑社会、经济、生态效益的统一,特别是做到注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地质量和产出。但目前项目的编制和土地复垦,主要是由国土资源局组织实施,在项目的编制和规划实施工作中涉及环境保护、治理水土流失、项目区域内的村庄建设规划和绿化、基础设施建设、土地综合利用等,均需要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远景规划,要长远的有利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项目的编制规划和实施工作中,需要多个部门和乡镇的配合,形成整体方案,这样才具有科学性。但其他部门因工作业务要求和时间要求不一样,在规划和设计上很难协调一致,形成不了合力,导致项目的规划和调研论证操作难度加大,影响工作成效。

强化职责、上下联动推进土地复垦

土地复垦工作面广、量大,是一项长期性且综合性强的工作。因此,需要以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为依据,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与措施,以解决土地复垦工作涉及的诸多问题,保证土地复垦工作的顺利开展。如解决土地转换、居民点归并、拆迁户安置、补偿、权属调查、耕地保护等,特别是涉及土地分配与补偿,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要以法律、法规和现行的配套政策,稳妥的进行处理,从而调动农民积极性,促进工作顺利进行。

同时,土地复垦涉及到财政、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环保、建设、电力、电信以及乡镇等各个部门和行业。进行组织协调和开展工作,关系着整个项目工作的争取。国土资源部门作为土地复垦的行政主管部门,在政府的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支持下,做好了一系列工作,而其间从选择确定土地复垦区域、组织编制土地复垦项目的申报和争取,到土地复垦的实施和检查指导,都离不开政府的组织职能和协调保障。因此,需要加大政府责任,强化部门职责,指导和协调部门之间开展工作,加大土地复垦工作力度。要理顺管理体制,建立责、权、利相统一的管理及奖惩机制,明确市、乡、村三级职责,充分调动市、乡、村三级组织的积极性,使土地复垦工作形成责、权、利明确,上下联动的良性循环。

此外,在土地复垦过程中,还要解决好资金的使用与管理问题。要稳妥解决前期费用问题,可以在政府领导的严格把关下,由财政给予前期费用支持,国土统筹解决,待项目争取到后,再由项目资金归还资金渠道。要严把资金使用管理的制度关,制定规范有序的资金运作管理机制,使有限的项目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对项目资金的管理使用实行专户建帐、专款专用,由政府领导亲自抓,组成由国土资源、财政、审计等部门共同把关、职责分明的资金管理机构。国土资源部门会同有关技术人员和纪检、审计及执法监察人员,对工程进度、质量等因素实行综合考核,提出方案,按工程进度和质量下拨款项,财政部门掌握资金的收支并监控资金下拨。审计部门实施全过程跟踪监督,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严禁改变资金用途,避免影响项目的争取和土地复垦质量,形成良好的资金运作方式和风险防范体系。

(作者单位:临湘市国土局)

土地复垦学 篇4

关键词:大冶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复垦模式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根据来自于中国农业科技中的资料显示, 在我国, 有95%的一次性能源、80%的工业原材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以及城市化建设中的基础建设的建筑材料都取自于矿产资源。“由于对矿产资源的开采, 矿区地表结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由于矿产资源的冶炼, 这也对矿区的空气、水以及整个生态体系都造成了破坏。在矿产资源开发完后, 很多矿区都会因为矿渣废石和尾矿的堆积而导致土地资源被荒废。”对矿区进行治理, 加强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作已经势在必行。本文就以大冶矿区为例, 通过对大冶矿区土地复垦模式的考察, 以及对不同类型矿区特点的研究, 进而对矿区的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模式进行探究。

1 矿区土地复垦的一般模式

矿区土地复垦一般来说包括三个方面, 即矿区土地再利用、整体景观规划以及矿区的绿化和整复。一般来说, 在对矿区进行复垦之前, 我们必须先进行土地复垦规划, 进而确定土地复垦的一般模式, 从而达到更好的进行土地复垦的目的, 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达到土地复垦的效果最优化的目标。

矿区在进行土地复垦的规划过程中, 根据矿区土地最终利用的目的不同, 我们通常把矿区土地复垦分为“柔性最终利用”与“刚性最终利用”两种类型。

1.1 柔性最终利用模式

这种模式是一种需要不同程度的生态工法与生态系统重建的方法, 它包括以生产性和以游憩为主的两种类型。

生产性:耕种农业、牧草地农业、林业、栽培业、温室作物与园艺。这种类型的土地复垦是从恢复生产的角度出发的, 主要针对那些破坏不是特别严重的矿区或者在进行恢复后即可进行农业生产的矿区而言的, 通过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从而为农业生产提供土地资源。

游憩为主:自然 (文化) 遗产、矿山公园、地质公园、乡村公园、高尔夫球场, 以及属于硬性最终利用发展的景观地区。这种类型的土地复垦从经济的角度出发, 主要针对那些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生态价值的矿区, 通过进行整治或者改建, 建成公园以及其他休息游乐场所, 从而实现经济和环境双重效应的最大化。

1.2 刚性最终利用模式

这种土地复垦类型是以通过对矿区进行平整改建, 在矿区建设大量的工程建筑的模式。

刚性最终利用是除了人类、与人类共生的生物以及寄生物之外, 缺乏其他种类的生物的土地复垦模式。这种模式是把矿区土地通过改造, 建设成为工程用地。包括有:工业设施、蓄水池、房屋、游乐场、商业发展和公共建设的大厦等。

2 大冶矿区概况

大冶市矿产资源总量丰富, 种类齐全。全市已发现矿产65种, 其中探明资源储量的有42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 金属矿产12种, 非金属矿产29种。能源矿产主要是煤, 保有矿石储量2317万吨, 占黄石市的39.6%;金属矿产以铜、铁、金、银为主, 金属铜保有储量110.92万吨, 铁矿石保有储量26637万吨, 金的保有储量为69581千克, 银的保有储量595吨, 分别占黄石市的63%、79%、67.5%和30.6%;非金属矿产点多面广, 储量丰富, 主要有石灰石、硅灰石、方解石、白云石、石膏、陶瓷土等。

大冶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然而, 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 布局却不尽合理, 矿业结构尚需调整。大冶是一个矿业大市, 但是矿产资源分布分散, 近98%为小型矿山, 占大冶地区矿产资源的绝大部分, 小矿过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同时, 还存在着“大矿小开”、“大矿小企业”、“小矿大企业”等现象, 这也与国家产业政策相悖。

由于以上情况的存在, 导致了大冶地区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采剥作业方式的粗放导致植被和自然景观遭到破坏, 采选冶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废水、废气也对大气、土壤、水体造成了较大程度的污染, 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时常发生, 矿山生态环境的监测不完善、不系统, 对环境恢复治理的意识和投入都有欠缺。

大冶矿区是我国重要的铁矿产区之一, 但是由于矿产资源的开采, 当地的土地资源和环境却遭到了巨大的破坏, 对矿区开展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势在必行。

3 大冶地区不同类型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模式探究

大冶地区矿产资源分布具有显著性的特点, 矿产资源开发模式和开采的程度也各不相同, 因此在该地区, 针对不同矿区所进行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模式也具有各自的特点, 充分体现因地制宜地原则。

3.1 大冶铁矿———国家矿山公园模式

大冶铁矿是我国十大铁矿生产基地之一, 从1958年重建至今已累计采矿1亿多吨。在大量开采原矿的同时, 大冶铁矿也排放出3.5亿多吨废石, 占地面积达300万平方米以上。由于大冶铁矿所排的废石为大理石、闪长岩, 因此植物难以生长。

然而,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大冶铁矿对矿山环境进行了积极的恢复治理, 以科技为先导, 进行矿山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 探索出了在硬岩废石场不覆土的条件下种植刺槐树方法。经过10多年的努力, 大冶铁矿最终形成了面积达247万平方米的硬岩复垦林, 并且在矿区天坑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国家矿山公园。同时, 在公园里通过进行生态重建, 形成了报春、石林绿州、层林听涛、林海原等四季美景。除此之外, 该公园还在完成土地复垦的地区建立了各种形式的景点, 有各种样式的矿车点缀在公园中央, 从而帮助旅客了解矿区开采一些情况。同时, 还有地底探险活动, 通过带领游客进入已经开采完的矿洞参观, 以及隧道内部壁画的介绍, 使游客们从中领略大冶铁矿的开采情况和历史。

现在, 大冶铁矿以全面修复矿山环境为其绿化工作的中心, 全力建设国家矿山公园, 朝着美化、香化、彩化、公园化的方向发展, 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不仅如此, 大冶矿山公园更成为当地学生春游和学习历史文化知识的重要地点, 完成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作后的矿山公园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应的统一, 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来源。

3.2 大志山铜矿———尾矿上填土造田模式

大志山铜矿是位于大冶大箕铺镇, 以铜矿开采为主, 然而, 伴随着矿产资源的开采也带来了一下环境问题, 土地资源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尾矿的堆积使得大片的土地荒废。

针对这一情况, 在大冶市政府的扶持下, 由政府投资, 对该矿区进行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工作。通过在尾矿进行平整, 同时, 在平整后的尾矿上面覆盖一层40厘米左右的厚土层, 这样, 原本废弃的土地又从新变成了可以耕种的良田。经过实践, 我们知道了在这些治理后的土地上可以种植油菜等农作物, 而且, 油菜的产量也很高。政府在完成土地复垦后, 将这些复垦后的土地分发给当地的农民耕种, 这一方面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来源, 同时, 另一方面也起到了保持水土, 改善自然环境的作用。

在完成矿区土地复垦后的大志山矿区实现了经济利益与环境的有机统一, 通过对当地农民的采访, 我们也了解到了, 在完成复垦后的大志山矿区, 当地人民对其所取得的成效表示了肯定。不仅帮助当地农民增加了农业用地, 扩大了收入来源, 同时, 极大的改善了当地的环境状况。

3.3 大红山铜矿———废石尾矿充填营建建设用地

大红山铜矿矿区位于大冶市郊区的石头咀刘家村, 属于大冶市近郊农村, 交通便利, 经济相对富庶。大红山铜矿是一座正在开采和生产的矿区, 经过多年的采挖, 当地地貌遭到严重的破坏, 形成了一个比较大的矿坑, 同时, 环境也因为长期的矿产开发而遭受破坏, 当地的居民绝大多数已经搬迁到了大冶市区。

针对大红山铜矿, 经过实地的调查和对当地的情况进行分析, 综合所学的知识, 我对大红山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模式进行了如下的思考。

首先, 因为当地矿产资源的冶炼过程中, 尾矿和废石的处理一直是当地矿业企业的难题。因此, 与其用矿产将废弃尾矿和废石运出, 还不如就地倒如矿坑中, 将矿坑填平, 这样不仅节约了成本, 同时也为后期的土地复垦工作做好了铺垫。

其次, 在矿坑填平以后, 由于该矿区面积比较大, 而且处于大冶市近郊, 因此, 政府可以通过招商引资的手段, 以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复垦条件, 来实现对该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 将原本破败不堪的大红山矿区建设成为一个近郊工业园或者商品楼小区, 缓解大冶市住房条件紧张的情况。这样不仅能够解决矿区生态重建的问题, 同时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局面。

3.4 摇篮山金矿———基塘农田模式

摇篮山金矿位于大冶市金湖乡栖儒桥地区, 是一座小型的金矿矿区, 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开采, 至2005已经基本开采完, 现在成为了一座废弃的矿山。

摇篮山金矿在开采后, 留下了诸多的环境问题, 山体遭到破坏, 在山中间形成了一个矿坑。

针对摇篮山矿区的情况, 通过我们的实地调研和对当地自然地貌的分析, 我们认为摇篮山金矿应该在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的过程中, 走基塘农田的模式, 通过复垦, 将荒山转变为最好的农业用地。

根据摇篮山金矿的特点, 具体的我认为可以采用挖深垫浅法, 将矿坑挖匀, 使其形成适合放养鱼虾的水产养殖基地, 对矿坑周边进行修整, 再在修整后的地方修建禽畜饲养基地, 同时, 在矿坑边缘坡度较大的上体上通过修整, 进行果树种植防止上体滑坡的发生, 形成一个以食物链为纽带的小型生态系统。

这样一种模式不仅实现对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 同时, 通过这种循环的生态系统实现了经济利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

4 结论性评述

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模式在国外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 并且充分的应用于实际案例当中, 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然而, 在我国, 由于相关政策法规的不健全, 理论体系不够成熟, 地方政府以及矿主不重视, 我们矿区的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模式仍然有待研究和完备, 模式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存在较大的偏差。因此, 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模式的研究需要各方专家学者以及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对这一问题的探索我们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刘德儿, 陶知翔.加强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的可行性研究[J].中国西部科技, 2004.

[2]王海春.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 2009, (13) .

土地复垦方案 篇5

土地复垦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江西交通工程集团公司

****年**月**日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1

二、复垦目标„„„„„„„„„„„„„„„„„„„„„„„1

三、工程概况„„„„„„„„„„„„„„„„„„„„„„„1

四、临时工程用地的复垦措施„„„„„„„„„„„„„„„„2

(一)土地复垦的原则和复垦范围„„„„„„„„„„„„„„2

(二)土地利用的现状„„„„„„„„„„„„„„„„„„„2

(三)复垦的可行性分析„„„„„„„„„„„„„„„„„„2 1.已破坏土地现状和预测„„„„„„„„„„„„„„„„„2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2 3.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评价„„„„„„„„„„„„„„„„„3 4.复垦标准„„„„„„„„„„„„„„„„„„„„„„„3

(四)预防控制和复垦措施 „„„„„„„„„„„„„„„„„3 1.预防控制措施 „„„„„„„„„„„„„„„„„„„„„3 2.土地复垦的经济措施 „„„„„„„„„„„„„„„„„„4 3.土地复垦的技术措施 „„„„„„„„„„„„„„„„„„4

五、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5

一、编制目的和依据

根据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以及本工程的合同要求,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本工程完工之后,要对临时占用的土地进行复垦和绿化,为达到节约用地,规范复垦行为,特编制本方案。

编制依据: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有关的合同文件及要求。

二、复垦目标

通过编制土地复垦方案,明确土地复垦的目标,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减少破坏土地面积,同时临建设施所占用的土地在工程完工后通过实施复垦方案,达到重新耕植利用和环保要求。

三、工程概况

雅康高速公路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对生态和环境保护的要求较高。雅康高速公路路基工程C9标段(K38+407.752~K45+803),主线7.2公里,延线986米,地属雅安天全县周边,跨318国道,经过天全县、石经镇,均是土地肥沃的地区,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较多,以种植业、经济林为主。区段内荒地较少,耕地、林地较多,其中经济林和林地等众多,对生态环境和土地保护要求较高,施工用地和临建设施用地均须严格控制在业主指定的范围内,并做好复垦计划和方案,工程完工后及时对各种临时用地进行恢复和绿化,以达到保护土地和环保要求。本工程工期33个月,我工区临建设施所占用的土地计划使用期限为二年。临建设临时施工便道计划用地4.8亩。

四、临时工程用地的复垦措施

(一)土地复垦的原则和复垦范围

1.根据当地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按照经济可行、技术科学合理、综合效益最佳和便于操作的要求,结合本工程的特征和实际情况,按照以下原

则进行复垦:

源头控制、预防与复垦相结合原则; 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原则; 因地制宜、优先用于农业原则; 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原则。2.土地复垦范围

临建设施占地复垦,主要为临时施工便道,在工程完工后要进行复垦; 其它施工中破坏的土地,也应在破坏结束后立即进行。

(二)土地利用的现状

我工区管段内的土地类型主要有一般林地、经济林。本段内林地较多,树木大小参差不齐,竹林分部较广,数目较多,为主要经济价值,属于当地村民所有;

(三)复垦的可行性分析 1.已破坏土地现状和预测

目前,工程目前暂时没有开工,对将要占用的土地尚未进行破坏,根据本工程的特点,该土地主要用于修建施工便道,修建期间不会产生临时生活污染等,施工期间严格控制在计划用地破坏范围内,并在使用完毕后立即恢复。

2.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根据工程的特点,临建施工便道对土地的破坏形式主要是占压,对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响甚小,对土壤产生的影响主要是压实作用,对土质影响较小,对生态植物的影响相对较小,所占压范围的植被将被破坏或移走。

3.土地复垦的可行性评价

根据对破坏土地的调查和上述分析,本工程临建施工便道所占用的土地均可

通过一定的措施恢复重新利用,复垦的方法主要采取将占压的土地用机械翻松,在表面布上一定厚度的耕植土即可在上面进行耕植或绿化。弃渣、垃圾等在规定地点挖坑掩埋后,将表面整平,再在其上覆盖适当厚度的耕植土后对其绿化。即可达到复垦目的。个别被污水或泥浆等污染的土地,可通过化学方法(如石灰)对土壤进行改良后再进行绿化或耕植。

4.复垦标准

根据上述可行性分析,对施工便道复垦应达到以下标准:

施工便道所占用的土地经复垦后,陆地于植被生长,达到绿化和生态环境要求。

(四)预防控制和复垦措施 1.预防控制措施

按照“统一规划、源头控制、防复结合”的原则,在临时用地建设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土地用量,严禁超范围用地,能节约的土地要节约,能不破坏的土地和植被尽量不破坏,施工期间加强职工对土地保护和环保教育,提高职工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

在临时设施占用土地之前应将表层具有肥力的土壤剥离,妥善保存,复垦时重新利用,施工期间防止污水、泥浆、油污、垃圾等对土壤造成污染破坏。

2.土地复垦的经济措施

施工预算中留足足够的土地复垦金专项用于土地复垦,不得挪用或作它用,以保证土地复垦有充足的资金和资源,使复垦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土地复垦的技术措施

临时工程建设之前要将表层具有肥力的土壤层剥离并妥善存放,防止肥分损失和水土流失,或造成新的污染。施工期间要采取措施防止污水、泥浆、油污

等对土壤的污染和破坏。施工完毕对不再利用的临建设施进行拆除,将拆除的建筑垃圾清理干净,表面不得有砼块、钢筋等硬质物存在,清理完毕经检查合格后,利用推土机、耕地机械或挖掘机等将表面被压实的土壤翻松整平,泥浆沉淀池、污水处理池及排水沟等经过化学处理符合要求后,将其填平,统一整平和翻松,翻松整平经检查符合要求后,将原来施工之前剥离出来的表层耕植土或从其它地方拉运的符合要求的耕植土均匀散布覆盖在表面,厚度必须符合要求。

经过上述处理检查验收合格后即可使用,根据土地的用途,作耕植地使用的,将其归还给产权人,公共实施部分须绿化的,在表面种植绿化植物进行绿化,要注意存活率,使之达到环保要求。取弃土场、弃渣场的复垦工作必须在取弃土、弃渣完毕后立即进行,以达到边生产、边建设、边复垦的复垦原则和要求。

五、土地复垦工作计划安排

土地复垦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必须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统一的部署和安排。根据工程的进度安排和对土地破坏的阶段性特点,将复垦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即施工前,施工期间,施工完毕后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即施工前,本阶段的目标和任务是做好各种临建设施的规划,将各种临建设施的用地数量严格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尽量少占地,做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临建设施施工之前,将表土剥离并将其妥善保存,临建设施的建设过程中做好对土质的保护工作。

第二阶段即施工期间,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做好对水土的防污措施和对土质的保护工作,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施工便道做好规划、建设和复垦工作,及时进行绿化和保护。

第三阶段即施工完毕后,这是复垦任务较重的阶段,主要目标和任务是对

石矿土地复垦投资估算评价 篇6

企业性质:私营公司;

开采矿种:建筑白云石;

生产开采方式:露天开采, 穿孔爆破和铲装运输;

生产规模与能力:矿山开采规模确定为0.8万立方米/年;

生产服务年限:矿场服务年限为4.5年;

项目性质:采矿项目;

采石场生产工艺主要为山坡露天阶段分层法开采, 公路开拓运输方案, 挖掘机直接装运矿岩、推土机排弃废土的剥采工艺。

2 石矿复垦工程量测算

2.1 工程施工工程

根据复垦工作工程设计, 项目工程汇总如下。

2.1.1 土壤重构工程

清理工程:机械拆除无钢筋混凝土;机械拆除有钢筋混凝土;拆除水泥浆砌砖;双胶轮车运残体 (运距60-80m) ;

砌体工程:浆砌块石挡土墙;覆土平整;1m3装载机装石碴自卸汽车运距0~0.5km[自卸汽车柴油型载重量5t];1m3挖掘机挖土挖装自卸汽车运土运距0~0.5km[自卸汽车柴油型载重量5t];推土机推土 (一、二类土) 40-50m;推土机推土 (四类土) 40-50m土壤改良工程:撒播农家肥。

2.1.2 植被重建工程

林草恢复工程:栽植柏树、栽植刺槐、栽植葛藤、栽植爬山虎、撒播草籽。

2.2 监测措施设计测算

方案监测主要为人工监测, 监测时段主要安排在复垦各个阶段完成后连续监测两年, 每年春秋季各监测一次, 监测区域为整个损毁区域的土地, 监测设备由矿方自行购置。

一般监测工作至少2 人 (按甲类工计) 一组进行, 本方案设计对复垦土地进行监测, 面积为12.0013hm2。其中土地挖损监测2 个监测点, 一个月监测一次, 监测期限5 年, 共需监测120 次;土壤质量监测3 个监测点, 每半年一次, 监测期限0.5 年, 共需监测3 次;植被监测2 个监测点, 每半年一次, 监测期限3 年, 共需监测12 次。共需135 人次, 另需购置全站仪一台 (由矿方自行购置) 。

根据 《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甲类工人工费单价51.04 元/工日, 所以复垦监测人工费共计:51.04×135=6890.4 元, 设备由矿方自行购置, 因此本方案复垦监测费共计6890.4 元。

2.3 管护措施设计计算

复垦期的管护费主要是用于复垦有林地和灌木林地的管护。一般按人均管护量为25000m2/人进行计算。管护费由人工费和物耗费组成。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人工费单价51.04 元/工日, 确定人工费为51.04 元/100m2·年, 物耗费为100 元/100m2·年, 管护费共计为151.04 元/100m2·年。土地复垦管护费见表1。

3 费用计算依据分析

参考《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石矿复垦项目估算由工程施工费为主, 考虑设备费、其他费用和预备费, 项目动态投资估算由静态投资费和涨价预备费组成[1]。

3.1 工程施工费

工程施工费由直接费、间接费、利润和税金组成。

3.1.1 直接费

直接费=直接工程费+措施费

(1) 直接工程费由人工费、材料费、施工机械使用费组成。

a.人工费单价按我国六类地区人工费单价:甲类工51.04 元/工日, 乙类工38.84 元/工日[2]。b.材料费按当地造价站发布的造价信息为主。c.施工机械使用费=Σ 定额机械使用量 (台班) ×分项工程定额机械费 (元/台班)

(2) 措施费。措施费依据《全国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 12) , 费率如下:

土方工程、石方工程、其他工程:4.2%;

混凝土工程:5.22%

3.1.2 间接费

间接费=直接费 (或人工费) ×间接费率

根据《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 (2011, 12) , 结合本项目特点, 间接费费率如下:

土方工程、其他工程取5%;

石方工程、混凝土工程取6%。

3.1.3 利润

利润按直接费和间接费之和的3%计算[3]。

3.1.4 税金

税金按直接费、间接费和利润三者之和的3.22%计算[4]。

3.2 设备费

设备费由设备原价、运杂费、运输保险费、采购及保管费组成。本土地复垦方案没有新增设备。

3.3 其它费用

其它费用由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和拆迁补偿费组成[5]。

3.4 预备费

3.4.1 基本预备费

基本预备费指在施工过程中因自然灾害、设计变更及不可预计因素的变化而增加的费用。基本预备费按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和其他费用之和的6%计取。

公式为:基本预备费= (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 ×6%

3.4.2 价差预备费

考虑到经济发展及物价上涨等因素, 需要计算价差预备费。根据全国近几年的物价上涨及未来可能的经济发展情况, 选取年价格上涨指数为7%, 假设复垦年限为n年, 且每年的静态投资费为a1、a2、a3…… an (万元) , 则第i年的价差预备费Wi:

Wi=ai[ (1+7%) i-1], (万元)

则复垦工程的估 (概) 算总费用S为

3.4.3 风险备用金

风险备用金指现有复垦技术上无法完全避免, 其可能产生沉 (塌) 陷、堆体边坡滑坡、地表错动等破坏风险而发生的各项复垦备用费用。

公式为:风险备用金= (工程施工费+设备费+其他费用) ×3%。

4 估算成果

工程施工费估算结果337.344768 万元, 其他费用估算26.23 万元, 复垦监测与管护费估算结果55.0692 万元。

4.1 静态总投资

经计算, 本工程土地复垦静态总投资为479.34万元, 单位面积静态投资2.6627 万元/亩。

4.2 动态总投资

本方案的估算是按照现行的价格水平计算, 由于复垦工作将于2014 年2 月至2020 年1 月实施, 按照现行价格水平得到的总投资可能无法完成所有的复垦工程, 则需要考虑物价上涨指数对复垦工程的影响。本方案采用7%的价差预备费率, 对复垦总投资进行动态计算。

本土地复垦方案的工程静态投资为479.34 万元, 复垦工程将于5 年 (2018 年) 实施, 根据7%的价差预备费率计算, 价差预备费为183.78 万元, 因此本工程土地复垦动态总投资为663.12 万元, 单位面积投资为3.6836 万元/亩。土地复垦投资估算详见表2。

5 经济计算结论分析

依据矿山生产近几年实际收入情况, 相对于复垦投资额来讲有些偏高, 这么高的投资额对于矿方存在很大压力。因此, 建议矿山生产企业在进行开采矿石的同时应该考虑复垦投资, 并把该费用纳入到成本计算中, 然后在利润较大的期间进行资金储备, 按照国家规定进行规划动态储备, 以便于后期开采, 再次就是对于政府主管部门在监管矿山生产的同时应该把复垦工程的进展情况一同纳入监管范围, 监督复垦工程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谭锋, 陈运春, 张川, 等.矿山土地复垦工程项目估算标准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2, 5:381-384.

[2]刘晓刚, 丁瑞.浅析矿山土地复垦项目的投资估算[J].农业与技术, 2012, 6:23-24+27.

[3]田宝贵, 颜学宏.冶金矿山土地复垦特点及复垦费用分析[J].资源·产业, 2000, 7:22-24.

[4]卞正富, 张国良.矿山土地复垦费用构成与成本核算[J].有色金属, 1996, 1:10-15.

[5]王金满, 白中科.生产建设项目土地复垦方案编制中复垦费用构成与取费标准分析[J].资源与产业, 2010, 6:84-89.

浅谈矿区土地工程复垦技术 篇7

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外土地复垦发展与现状

国外开展土地复垦工作较早, 工业发达的国家加速土地复垦法规制定和实践活动。20世纪70年代后, 土地复垦发展成为集采矿、地质、农学等多学科和多部门协调的系统工程。20世纪80年代后, 生态环境理念逐步融入土地复垦, 促进了土地复垦工作的蓬勃发展。

美国最早主要是研究露天煤矿的土地复垦, 对复垦土壤的重构与改良、植被恢复等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加强了矿山固体废弃物复垦、复垦中有毒元素污染控制等方面的研究。德国关于土地复垦的最早记录出现在1766年, 20世纪20年代开始系统研究和实践土地复垦。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波兰、南非等国家在土地复垦方面也进行了深入研究, 开发了大量先进技术。

1.2 我国土地复垦的发展与现状

相比西方国家, 我国的土地复垦工作起步较晚, 由于技术和政策的因素,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率仅为10%左右, 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复垦研究的深入, 土地复垦得到了社会的高度重视。特别是在1989年, 我国颁布执行了《土地复垦规定》以后, 土地复垦开始走法制化路线, 翻开了土地复垦的新篇章。

经过20多年的发展, 我国在土地复垦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 形成了充填和非充填复垦两大技术体系。但是, 我国土地复垦起步晚、发展缓慢、旧账多、法制不健全、技术存在缺陷, 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

2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技术

2.1 土地平整技术

主要用于消除附加坡度、地表裂缝以及波浪式下沉等影响特征。适用于中低潜水位塌陷地的非充填复垦、高潜水位塌陷地的充填复垦等。在进行工程时, 要满足以下条件:土地平整要统一规划;土地平整既要有长远目标, 又要立足当前;土地平整要有适当的单元;土地平整度要符合规定要求。

土地平整后, 高程要满足作物的生长要求。农田高程H应该满足:

农田应该达到的最低高程;潜水位高程;h地下水临界深度。

2.2 疏排法复垦技术

疏排法复垦属于非充填复垦, 是解决高潜水位矿区塌陷地大面积积水问题的有效办法。疏排法复垦的关键是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设计的关键是选择适当的承泄区和设计标准, 标准过高造成浪费, 标准太低达不到治理目的, 而没有适当的承泄区就谈不上用疏排法复垦。塌陷区疏排法复垦重点是防洪、除涝和降渍。防洪就是防止外围未塌陷地汇入低洼地;除涝就是要排除塌陷洼地的水;降渍就是排除水后, 挖沟使地下水位降到临界值以下。疏排法复垦的排水系统包括防洪系统、除涝系统和降渍系统。当复垦区为农用地时, 要求防止外围地表径流或洪水侵入, 排除塌陷区内积水和降低地下潜水位。

2.3 梯田式复垦技术

2.3.1 适用条件

梯田式复垦适用于地处丘陵山区的塌陷盆地, 或中低潜水位矿区开采沉陷后地表坡度较大的情况下。我国山西大部分矿区, 河南、山东等地的一些矿区, 不少塌陷地可采用此法复垦。

2.3.2 田断面三要素

田面宽、田坎高和田块侧坡是梯田断面的三要素。梯田设计就是要根据塌陷后地形及土质条件与耕作要求等确定断面要素。断面要素设计合理, 既可保证边坡稳定、耕作灌溉方便, 同时又节省用地、用工, 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2.3.3 施工顺序

清除地面障碍物, 表土处理, 平整底土, 田坎修筑, 表土回铺。其中表土处理和底土平整常用的方法有:中间堆土法、逐级下翻法和条带法。

2.4 基塘复垦模式

采煤塌陷地基塘复垦模式是指对采煤塌陷地采取挖深垫浅措施获得一定比例的旱田与水面, 并按生态学原理对旱田和水面进行合理利用的复垦模式。

2.4.1 基塘复垦模式土地利用的特征

1) 旱田与鱼塘按一定的比例配置。

2) 配置生物种群, 充分利用的生态位。

3) 合理选择基塘系统中生物种群的组成。

4) 考虑生物种群搭配的时间序列, 实现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

2.4.2 基塘复垦工程场地选择的基本原则

1) 基塘系统与井下采空区域无水力联系。

2) 基塘系统应有充足的水源保证。

2.5 充填复垦技术

近年来, 充填复垦技术主要有矸石充填复垦、粉煤灰充填复垦、生活垃圾充填复垦等。利用露天矿山剥离物充填地下开采塌陷坑以及露天矿倒堆法开采充填采空区的复垦也属于充填复垦。

3 结语

我国是个严重依赖矿产资源的的国家,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 工业技术的提高, 对矿产资源的需求加大。这造成了大量土地的破坏, 使生态环境急剧下降。所以对矿区土地进行工程复垦, 是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问题, 从而实现生态、社会和经济三者的和谐统一。

参考文献

[1]卢明银, 张振芳.矿业经济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9.

[2]曾旗, 袁雯.煤矿安全事故频发的原因及对策[J].内蒙古煤炭经济, 2008.

[3]凌婉婷等.我国矿区土地复垦概况[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0.

生态脆弱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 篇8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煤炭资源开采造成了地表的大量剥离、大面积下沉和大量固体废弃物随意堆积,从而导致严重的土地、生态破坏。《2001年中国地质环境公报》指出,全国因采矿引起的塌陷坑1600多个,地面塌陷达180多处,塌陷面积11.5万公顷,经济损失4亿元以上。因此,在矿山开发建设的同时,减少矿山的次生地质灾害以及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国内学者对矿区土地利用与生态评价进行了系统研究。夏素华、黄义雄分别应用景观生态学理论分析评价露天煤矿、井工煤矿,以及采石场复垦土地的景观格局变化。土地复垦作为土地整理的一部分,是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管理,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研究内容之一。随着矿区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理论以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土地整理从以工程措施为主转向工程措施、生物措施相结合的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方式,并引入景观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等。总之,寻求新的矿区生态重建和土地复垦技术是实现矿区乃至矿业城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一)对土地资源的影响

煤矿开采引起地面塌陷、表土层的大面积剥离,大量沃土良田的不合理占用,是矿区最严重的环境破坏问题。从表1所示露天煤矿的土地破坏情况可知,露天开采使区域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并且由于植被的破坏造成地貌、土壤、保水力、气候等生态因子发生相应变化,与此同时衍生一系列地质灾害,如地面塌陷。根据我国各地岩移观测资料分析和计算,下沉盆地的面积为采空区面积的6倍,沉陷盆地的体积等于采空区体积的48%~54%。当采出厚度和采空区的面积达到一定程度时,经过3~6个月的时间,地面开始沉降,形成微小的下沉盆地。

(二)水环境的影响

由于地面下沉,深度可达近20m,压力的作用使相当一部分地下水上升到地面,而同时旧厂区的废弃土地含有很多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以及易溶解在水中的污染物也会随地面下沉进入地下水产生污染,而这部分曾经受污染的土地在水中浸泡以后会加剧地下水体污染。此外,在雨水的淋溶下,矿区水循环过程使得深层矸石所含的镉、砷、汞等重金属元素,露天矿坑排放的大量的酸性废水都将对矿区周围的受纳水体产生一定的污染。以新邱露天煤矿为例,分析了矿区对水体的污染情况(见表2)。

(三)引发地质灾害

矿区常见的地质灾害包括:开采深部煤层所引发的矿震(地面振动);深大型露天矿产生的高大边坡所引发的滑坡和地面变形;煤矿开采所引起的古断裂带复活产生新的地裂缝等。

二、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案例分析

安太堡露天矿位于晋北黄土高原,该矿自1987年投产以来,在生产与开发过程中呈现的特点:一是现代化程度高;二是生态环境扰动剧烈;三是对地区经济发展影响巨大;四是经济发展模式多样;五是生态环境整治力度大。废弃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先后经历了单纯种草、农业复垦和草、灌、乔优化配置三个阶段。

安太堡矿区范围内的排土场包括西排土场、内排土场、二铺排土场、南排土场、西排土场扩大区(见图1)。西排土场扩大区整体复垦时间较短,内排土场复垦主要集中在1999~2003年,多处于复垦中期阶段。而二铺排土场、南排土场复垦时间均大于10年,同时西排土场50%以上复垦时间在10年以上,处于复垦中期与复垦后期并存阶段。

(一)加强科学技术研究工作

山西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等科研单位,在复垦技术方面做了许多大胆尝试,获得了很多宝贵经验和第一手资料。在大量复垦实践和不断研究的基础上,走过由经验上升到理论的学术研究层面,为我国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特别是在原生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开辟了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理论及实践的先河。安太堡露天矿在国内外无类似范例和经验可借鉴的前提下,在黄土高原半干旱、高寒生态脆弱区成功开展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二)复垦与生态重建模式分析

1. 模式选择

在排土场土地生态系统再利用过程中,综合分析了不同区域复垦时间和生态重建的效果。

(1)对于处于稳定与半稳定状态的生态系统区域,如西排扩大区与内排土场,重点为原类型的应用,而复垦时间较短的区域及生态相对更脆弱的地区,可以通过发展设施农业等人为干扰相对强烈的农业利用方式,建立稳定生态系统。

(2)对于复垦时间较长、系统结构相对稳定和完善的区域,如二铺排土场与南排土场,对该类地区的利用重点是基于其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的开发应用。

2. 具体复垦和生态重建措施

总体原则:(1)排土场平台复垦一般先进行平整,然后根据土源情况进行局部覆土栽种树木或全面覆土,采用混播技术或绿肥牧草,适时播种,如有退化,可再次播种。(2)在现有采排工艺和技术经验条件下,如无法调控地形坡度,不宜采用大面积覆土的形式,以防止水土流失和滑坡,而应用鱼鳞坑、穴植等方式通过局部覆土和平整通过种植藤类植物等灌木达到复垦目的。

(三)矿区实际情况分析

西排土场70%以上的面积主要被沙棘以及含有沙棘的灌木混交林所覆盖,其余为不均匀分布的草本、灌木、乔木以及药材。故对西排土场的土地生态系统再开发,重点是对沙棘林的经济价值应用。南排土场40.81%的面积由优势植物刺槐覆盖,其次为油松、沙棘、柠条等,总体植被覆盖率较高,重点采用刺槐,实现较强的景观效应。

根据对各排土场在不同复垦时间与不同复垦模式演替下的现状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矿区复垦与重建具体措施。

1. 农业综合利用模式

安太堡西排土场扩大区北部与南部、南寺沟排土场面积约550hm2的区域,主要开展耕地快速恢复,优质牧草种植和生态农业综合利用开发(见图1)。具体措施为:(1)农产品生产推进耕地快速复垦技术并通过耕地恢复区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提高当地失地农民耕种复垦土地的积极性,为复垦土地有效流转奠定基础。(2)优质牧草种植有利于土壤熟化并为家禽养殖提供优质饲料,建立生态农业示范区,种植食用菌,生产优质中草药;加强禽畜养殖业发展,发展家禽饲养产品,包括家禽肉蛋类。(3)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综合利用顺利、高效进行(见图2)。

2. 恢复生态保护区,开发旅游业,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安太堡内排土场、西排土场部分区域、南部以及西排土场南部平台和西排土场中部,面积约为450hm2的区域矿区工业及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为美学原则、生态原则、差异性原则及梯次开发原则相融合。主要需要设置永久性植被保护区、有机果品采摘及生态散养观光区、生态复垦景观游憩区、野生动植物观赏园等。具体措施如下:(1)保护矿区生态系统,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的发生,重点区域为安太堡内排土场、西排土场部分区域。(2)生产有机果品和绿色食物产品,建立蔬菜大棚,为旅游者提供有机果品采摘的同时还可以为建立养蜂厂的蜜蜂提供食物,生产蜂产品。(3)科学合理配置植物,增加区域生物多样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区域小环境。(4)野生动物和恢复生态系统景观的展示、观赏与集野生动物保护救护、繁育生产、科学研究、科普教育和休闲娱乐为一体。

3. 继续落实生态重建工作

安太堡南排土场南部的退化区、西扩排土场以及采掘场,面积约为540hm2。加强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复,防止地质灾害的发生。对于采掘场采用矿坑回排,排土场平台需铺盖黄土性物质,有效土层厚度大于80cm,土坡容重小于1.49/cm,地表植物恢复,地表土壤熟化,完成平朔露天煤矿基地地貌重塑。矿区待复垦地种植保水土效果好的草类作物,如披碱草、冰草、沙打旺、无芒雀麦等。该类植被自然条件适应性强,经过初期种草阶段后,其根系腐烂后也有胶结和凝聚作用,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然后应选择有经济效益的草灌乔来代替普通的草灌乔,如枸杞和连翘来代替生长不良的灌木,用草决明、草红花、黄茂、甘草、落蓝、惹苡逐步代替普通的牧草,这样在保证生态效益的前提下必有一定的经济效益,有利于支持矿区植被恢复、生态重建和可持续发展(见图3)。1~4年内小杂粮可作为改良土坡作物,经过5~8年的土坡改良后,可进行较大规模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如生态农业区和旅游区开发。

四、结语

我国煤炭区与生态脆弱区的重叠,导致这些区域内煤炭开采过程中对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破坏多是非目的性调控下无法自然恢复的破坏。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生态脆弱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严重滞后,因此,在矿山开发建设的同时,减少矿山的次生地质灾害以及保护矿区的生态环境,对于提高土地资源生产力,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摘要:本文分析了矿区开采所造成的土地破坏、水环境的影响, 以及引发的一系列次生地质灾害。结合安太堡露天矿区的不同区域复垦时间和生态重建的效果, 探讨了工程复垦与生态重建技术及其管理途径。

参考文献

[1]夏素华.神府东胜矿区马家塔露天矿土地复垦模式及效应[J].能源环境保护, 2005 (2) :50-51.

[2]黄义雄.厦门海沧采石废弃地景观生态重建探究[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2 (1) :112-115.

[3]叶剑平.土地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 (47) .

[4]孙宝志.露天煤矿土地复垦及应用研究[D].辽宁: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2003.

切实搞好土地复垦促进矿区和谐发展 篇9

1 我国煤矿土地复垦概况

煤矿土地复垦是政策性强、牵涉面广、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我国开采煤炭已有几千年历史,对土地塌陷和破坏是相当严重的。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全国1300多个县(市)中,国家和各省政府投入建矿资金高达10925亿元,国有大矿新增生产能力0.42~16.34亿t。各地兴办县和乡镇煤矿累计高达75万多处,现保留生产规模12.0亿t左右。到2008年末,全国共生产煤炭466亿t,年平均产煤7.7613亿t,其中:国有重点矿产煤227.0亿t,占48.7%,地方煤矿生产煤炭239.0亿t,占51.3%。今后12a,我国计划产煤360亿t,年平均产煤约30亿t。

建国60a来,国家累计投资500余亿元,新建和改扩建国有选煤厂447座,入洗能力10.1264亿t,原煤入洗量累计达88亿t以上,精煤产出量34亿t;地方煤矿和系统外先后投资约130亿元,兴建各类中小选煤厂千余座,现保留生产规模6.5亿t,入洗原煤约38亿t。今后12a,全国计划原煤入洗量达到200亿t左右,到2020年入洗率将达到70%。

据对全国部分重点矿区和重点产煤省(区)调研统计,我国每采万吨煤炭,地面下沉和破坏土地面积为2~5亩,平均3亩/万t。到2008年末,全国煤炭矿区(井)土地塌陷面积约为1398万亩,今后12a按规划产煤量360亿t计算,土地塌陷面积将高达1080万亩,总计约为2478万亩。煤炭开采和洗选排放矸石量约85亿t,压占土地面积为11.25万亩,今后12a排出矸石量70亿t以上,压占土地面积9.75万亩,合计21万亩。

建国以来,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煤矿土地复垦工作高度重视,先后制定了法规、政策和各项管理办法,投入了上千亿元资金。到2007年末,国有重点矿土地复垦面积为151万亩,复垦率达到24.16%,欠账高达75%以上;地方煤矿,尤其是乡镇煤矿基本上未进行土地复垦工作。因此,土地复垦任务十分艰难。

当前,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中存在两个突出问题:一是土地征用赔偿,各地条件繁多、政策不同、价格昂贵,难以开展复垦工作;二是复垦土地的利用,各省对国家政策落实不到位、配套法规不健全、复垦资金不到位、产权关系不明确,技术研究又滞后,严重影响了矿区土地复垦顺利进行。

2 我国土地复垦的突出特点

与世界主要产煤国家相比,我国煤炭矿区土地塌陷和堆压具有“点多、面广、量大,体制结构复杂,地区差异不同,历史欠账严重”的特点,且发展的趋势由分散到集中、量小到量大、东南部到西北部、整治难度越来越大、投入资金越来越多、搬村移民任务越来越重、对社会稳定局面的影响更广,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资源储量各地区差异甚大。

我国煤炭资源的绝大多数蕴藏在太行山至雪峰山以西地区,其中:晋陕蒙和新疆四省(区)查明资源储量8821亿t,占资源储量11600亿t的76.3%。这些省(区)地处平原,煤层埋藏浅、倾角小、煤层厚度大,开采量大且集中,对土地破坏十分严重。江南九省(区)煤炭资源储量131亿t,占我国总储量的1.13%。江南地处丘陵、山区,煤炭块段众多、分布面广,共有矿区2241个,占全国矿区7965个的28.14%,土地塌陷范围广而散,复垦难度较大。

(2)矿井点多、面广、量大。

建国以来,先后掀起三次大办煤矿高潮,遍地开花,最高年份矿井个数高达9万余处,经过多年整顿关闭,到2008年底,保留各类煤矿区7965处,生产矿井1.5万处,其中:年产3万t及以上的国有矿2249处,能力14.3562亿t,产煤24.58亿t;年产3万t以下的国有煤矿和乡镇煤矿1.27万处,产煤为3.35亿t,土地整治任务重而艰难。

(3)办矿体制结构复杂。

长期以来,我国已形成以国有重点矿为主体,国有地方矿和乡镇集体矿、个体矿并存的格局。不同体制煤矿又分别代表不同层次的生产力水平,不同阶层的利益,对土地破坏和复垦理念差别极大。到2008年末,国有重点矿当年复垦率高达39%以上,地方煤矿尤其是乡镇煤矿土地复垦率不超过5%;我国煤矿分为大中小型,2007年末,大型矿井产量占42.49%,中型矿井产量占10.87%,小型矿井产量占46.64%。大型矿井多为国有煤矿,重视土地复垦工作;小型矿井多为乡镇煤矿,不重视土地复垦工作。

我国煤炭开采以井工为主,露天为辅,适合于露天开采的煤炭储量为289亿t,占总储量的3.6%,其中:褐煤储量211亿t,占73.0%,烟煤储量为78.0亿t,仅占27%,且都为低热值的贫瘦煤种。我国露天矿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山西、云南、黑龙江和辽宁等省,到2007年末,国有重点露天矿37处,生产能力1.1947亿t,占10.78%,原煤产量为1.6189亿t,占14.22%。地方煤矿中露天开采矿井共31处,生产能力1348万t,原煤产量为1985万t。全国露天生产矿井68对,能力1.3295亿t,原煤产量1.8174亿t,占总生产量的7.17%,当年剥离量为7.2459亿m3,剥采比为4.3。

据全国13个特大型煤炭基地规划:露天开采面积为2.51万km2,可采储量223亿t,新建和改扩建共20处,新增生产能力1.415亿t,其中:改扩建8处,改前能力4410万t,改后能力1.07亿t,净增能力6290万t;新建12处,生产能力7860万t。露天矿剥采比预计约为4.8。预计到2015年前,全国露天矿70处,生产能力达2.75亿t,产煤2.8亿t左右,约占9.0%。

(4)土地复垦欠账严重。

日伪时期实行掠夺式开采,对土地破坏极为严重,土地复垦难度大,转到新中国的还有32个矿区,经过改扩建和煤炭开采,到2008年已报废、关闭15个矿区,仍保留17个矿区,生产能力2.8078亿t,占总能力的25.32%,原煤产量2.9941亿t,占总产量的24.64%。这32个矿区已开采100多年,历经了掠夺式开采和只采不复的阶段,遗留的土地复垦量相当大。我国遍地开花的小煤矿历经了大跃进、文化大革命和80年代初国家缺钱要煤、农民脱贫致富三次大发展,现已报废和关闭矿井高达75万多处,开采破坏和建筑物压占土地量大、面广,按每个矿占3~6亩,平均4亩/矿计算,总占地高达300万亩,且大多数位于缺煤的华东和中南地区。

3 土地复垦的成功典型

煤炭矿区废弃地的综合治理可以称之为矿区生态重建,即在煤矿开发土地塌陷区域内,重建适合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并从中生产出更多的物质财富。

这方面,美国、德国、法国、澳大利亚等研究起步较早,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取得了较大成果。美国、德国强调恢复到破坏前的地形地貌。澳大利亚则注重对土地、环境和生态的综合治理,实行包括地质、矿冶、测量、物理、化学、环境、生态、农艺、经济学,甚至医学、社会学等多学科、多专业在内的联合投资、共同受益,并加强高科技的指导和支持,取得了成功经验。

我国煤炭矿区土地复垦、生态重建研究工作起步晚,但发展较快,效果较好。近10a来,煤炭城市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结合当地特色、制订优良方案,从原来单纯土地复垦提升到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层面,出现了一大批好典型。

3.1 开滦矿区建设生态城

位于河北唐山市的开滦煤矿创建于1878年,已连续开采131a,采煤造成地表下沉总面积2.08万ha,形成大小沉陷积水坑53个,积水坑总面积达2093ha,每年还新增下沉地100ha以上,其中:南湖公园是最大沉降区,占地面积2.7万亩。

唐山市对采煤沉降区进行因地制宜的综合开发治理,依托湿地公园的良好环境,建设旅游产业、休闲娱乐产业、房地产开发产业、创意文化产业等多种功能的生态城。治理做法是:填埋废弃地、大量栽种树木、无害化处理垃圾山、清理湖面,同时减少人工建筑。2003~2008年,投入的资金有:中央财政下达60多亿元,省财政下拨1.6亿元,加上企业自筹资金,共计约80亿元。南湖生态城规划面积91km2,其中:中央生态公园面积28km2,已种树木近200万棵,绿化面积607ha,湖泊湿地18km2,湿地里各种植物40余种;各种动物、鱼类30余种,并修建了开滦博物馆,展陈面积3000多平方米。

3.2 淮南用“中医调理式”治理采煤沉陷区

安徽省淮南大通煤矿始建于1903年,连续开采80余年,1983年因资源枯竭而报废,出现了大面积沉陷区。所谓“中医调理式”治理沉陷区,就是利用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利用其自身能够协调各种生物间的关系,给大自然一个自我更新的空间,时间短、花钱少、见效快。具体做法:沿山脉、水脉修复环境,宜地则地、宜水则水、宜林则林,因势造景、返璞归真、分步推进、因事制宜,改善生态环境。近5a来,采取“国家税费少一点、企业补一点、职工掏一点”的方式,共投入资金50多亿元,新建安居工程33个,安置拆迁居民4.5万户,由低矮的棚户区到崭新的花园式小区,由破败不堪的小煤矿遗址到湿地生态旅游区,取得了经济、环境、社会效益三丰收。

上述两个实例说明,煤矿土地复垦是经济、技术含量高、投资巨大的系统工程,也是获得经济、环境、社会效益好的造福工程,必须依靠政府、社会、企业、员工以及国际参与;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势造景、统筹规划、责权统一的原则。

4 土地复垦任务艰巨

今后12a,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洗选加工量高于前60a之和,而且高度集中在晋陕蒙宁和豫鲁皖7省(区),不仅要还旧账,还要补新账,土地复垦所需资金、技术装备、专业人才、科学管理十分可观,若结合煤炭城市综合改造、区域经济和谐发展难度更大,突出表现在以下两方面。

(1)两个特大基地复垦工作。

2003年国家在14个省(区)规划13个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共有100个矿区,开发面积35.513万km2,地质储量8164亿t,到2020年原煤产量达到25亿t以上,原煤入洗量达到20亿t以上,入洗率达80%左右。

在13个大型煤炭基地中,有两个跨省(区)的特大型煤田,一个是鄂尔多斯煤田,以神东、平朔和大同为基础,共有10个生产矿区,开采面积1.1618万km2,地质储量2334亿t,2007年产煤5.998亿t,到2020年规划产煤8.5亿t以上,其中外调出省6亿t。这10个矿区地处干旱缺水、环境十分脆弱的地方,开采煤炭造成土地大面积塌陷,且井下会发生煤炭自燃,神东和大同矿区已出现井下煤炭自燃现象。另一个是苏皖鲁豫四省交界的微山湖大煤田,开发面积1.9319万km2,地质储量为450亿t,2007年产煤1.9597亿t,2020年规划原煤产量2.80亿t以上,原煤入洗量达到2.8亿t。这个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煤层很厚,高强度、大面积开采,造成土地沉陷高度达8.0m左右,将形成第二个微山湖,治理难度和资金投入相当大,平均吨煤投入约20~40元。

(2)两个产煤大省的复垦工作。

建国60a以来,山西省产煤105亿t,采煤塌陷土地1400km2,影响居民18万户、住房1000万m2,现存矸石堆积总量9.5亿t,压占地9500ha。2006-2008年,山西省对9个国有煤矿采煤沉陷区的综合治理工程已投资70多亿元,两年时间改善沉陷区60万人的生产、生活条件,吨煤投入18元左右;山东省四个矿区煤炭开采造成塌陷地高达4万ha,治理复垦的只有8600ha。今后每年还将新增塌陷地约2300ha;煤矸石堆积量达到2.2亿t,压占地约670ha。兖州矿区复垦搬迁费用高达21元/t以上。

5 今后构想及建议

为了全面落实国务院颁发的《土地复垦条例》,针对煤炭行业的突出特点和主要问题,尽快制定《煤炭行业土地复垦实施管理办法》,着重明确土地复垦基本原则、编制复垦总体规划、完善复垦技术标准、健全土地复垦基金、开展复垦技术攻关、强化宣传培训工作、加强复垦国际合作、切实承担监管责任等八个方面,对不同地区、不同开采条件、不同生产规模、不同办矿体制、不同加工方式,采取不同政策措施和监管办法,促进煤矿土地复垦工作上新台阶。

5.1 针对不同的地形地貌

我国煤矿分布在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煤矿开采、加工后,对于土地破坏沉陷和压占损失是完全不同的,因而土地复垦方式、投入资金和复垦后的用途也完全不同。

5.2 针对不同的开采方式

我国煤矿分为井工和露天开采方式,井工开采约占95%,而井工开采因煤层厚度、倾角不同,选择了不同的回采方式(冒落法、充填法等),对土地破坏沉陷影响大小也不相同,一次采全高(5~8m)的大冒落法,会造成土地大面积沉陷。

5.3 根据矿井的开采年限

我国煤矿开采已有几千年的历史,目前保留的32个矿区也有上百年历史,随着资源枯竭,有一部分矿区已报废关闭或即将关闭,但土地复垦任务尚未落实。

(1)对于已报废或即将报废的百年老矿区(32个),应结合城区改造,进行产业转型,统筹规划,由国家出资,分步实施;

(2)对于跨省(区)相邻矿区(神东、大屯矿区),应结合发展规划,由国家出面统一规划,政府出资,集中实施;

(3)对于已关闭报废的小煤矿,应以县为单位,组织拆除地面生产生活设施,取土填平沉坑,复垦原来地貌或耕地。

5.4 针对井型大小

浅谈当前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 篇10

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中土地资源是尤为重要的, 土地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有力地支持了各项生产及建设。然而土地资源在生产建设中, 因挖损、工程施工、占压等造成了破坏, 生态环境也遭到了恶化。我国是一个矿业大国, 这同时也决定了矿区土地复垦是一项系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工程。

我国每年有133.3万-200万km2土地因生产建设而遭到破坏。随着环境、土地、人口问题全球性的日益严重, 土地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共同主题, 土地复垦观以备受世界各国的关注。根据我国的国情, 针对土地复垦中存在的问题开展对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的研究和探讨, 并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是非常必要的。

1 矿区土地复垦的现状及复垦的意义

1.1 土地复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土地被破坏需要复垦的情况大体包括以下六种情况:a.由于取土、挖砂、露天采矿等生产建设活动而对地表直接造成破坏的土地;b.由于地下开采等生产活动所引起的地表下沉塌陷而造成破坏的土地;c.工业生产的排污程序中造成的土壤污染地;d.工矿企业的电厂储灰场、钢厂灰渣、排土场、尾矿场、城市垃圾等压占的土地;e.废弃的水利工程等因改线等原因废弃的各种道路 (包括铁路、公路) 路基、建筑搬迁等毁坏而遗弃的土地;f.其他被荒芜或废弃土地。恢复利用的具体用途, 根据《土地复垦规定》, 按照经济合理的原则和自然条件、土地破坏状态来确定, 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渔则渔、宜建则建, 尽量将破坏的土地恢复利用。

目前,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进展缓慢, 其根本的原因之一在于目前我国仍未有一套完整科学的组织模式来管理土地复垦工作, 土地复垦工作在管理资金机制等方面都没有理顺和健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土地复垦的法制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专门的土地复垦法律, 正在实行的《土地复垦规定》可操作性较差, 其中有关责、权、利的规定不够明显。“谁破坏、谁复垦”与“谁复垦、谁受益”不统一;b.土地复垦资金难以解决, 土地复垦需要切实可行的措施保障投入;c.组织领导体系不健全;d.土地产权纠纷, 现在土地复垦的主体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矿山企业用自有资金复垦部分土地, 想以此交换新土地, 但是农民却愿意无偿使用复垦土地, 而不是交换。企业的使用权遭到了破坏, 搞得既不合情合理又不合法。二是农民自发复垦土地, 但是土地的使用权在企业, 使用权的转换又是问题, 土地产权纠葛的问题必须解决。

1.2 土地复垦的意义

搞好土地复垦是充分合理利用土地, 促进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需要;是增加耕地面积, 缓解矿区人地矛盾, 促进矿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是改善矿区生态环境和改善矿区工农关系的需要;同时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企业把土地复垦当作生产全过程的必要环节, 重视对土地生产要素的投入,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

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 就是将土地复垦作为工矿区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基础产业, 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 以专门的企业 (或公司) 为依托, 将工矿业发展用地、遭破坏土地复垦、复垦土地的开发及生产、运销等融为一体, 实现工矿区土地复垦的一体化、规模化、高效化经营。把性质不同、属于不同行业的土地活动 (如土地整治、土壤培肥、农业生产、农副产品加工与运销等) 联为一体, 形成土地复垦的凝聚力, 从而促进土地复垦规模效益的提高, 有效地解决土地复垦技术推广难和规模小的问题;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 有利于现有土地复垦规定和有关政策措施的实施, 深化土地制度改革, 进一步促进现有土地法律法规、土地管理体制与机制的不断完善;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 有利于积极争取土地复垦资金和政府部门对土地复垦工作的支持;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 可以为工矿企业的下岗职工开辟再就业渠道, 有利于工矿区农民的脱贫致富达小康。

总的来说, 实施土地复垦产业化战略, 可以加快工矿区土地复垦工作进程, 对工矿区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 矿区土地复垦应采取的措施

综观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 可以看出, 随着科学的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及其带来的各种问题的不断积累,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已经影响到自己的生存。因此, 保护环境, 持续发展经济成为各国的战略问题, 为此主要考虑采取以下几种具体措施:

2.1 完善土地复垦政策法规, 我国现行的土地复垦规定已不能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因此必须完善相关政策法规, 并且界定土地复垦领导组织机构及相关部门职责范围, 共同营造土地复垦良好的外部环境。

2.2 做好矿山环境保护规划, 尽快开展矿山环境调查与评价工

作, 掌握我国矿山环境问题的基本情况, 根据矿山环境的特点和规律, 结合社会经济及人口分布状况制定矿山环境保护规划, 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以治理和保护矿区环境, 使之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2.3 制定严格合理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 要综合考虑各地的自

然地理位置、行业特点和经济实力等因素, 灵活制定科学合理、可量化、实用性强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另外, 建立严格的土地复垦技术标准也是国外一些土地复垦较好国家的共同特点和成功经验之一。

结束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提高, 人们对土地复垦这一问题的认识会逐渐深刻, 复垦采取的措施必将会更科学、更有效、更合理, 复垦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会越来越明显, 从而调动人们参与、投资复垦的积极性, 改善矿山环境和矿区周边人民的生活质量, 全面推进矿产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这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壮大和可持续发展无疑将产生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代宏文.澳大利亚矿山复垦现状[J].中国土地科学, 1995 (4) .

[2]张丽萍.关于矿区土地复垦问题的初步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 (12) .

[3]王海春.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及实践研究综述[J].经济论坛, 2009 (13) .

上一篇: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下一篇:不良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