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缆建设

2024-06-10

光缆建设(精选十篇)

光缆建设 篇1

本刊讯中国移动四川公司下属四川中移通信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近日成功中标集团公司“拉萨-亚东-中印边境一干光缆线路工程”施工项目,该工程为移动、联通、电信深度共建共享的国际光缆干线工程(总规模1697杆程公里),是集团今年重点建设的国际出口光缆工程。

该工程工期仅两个月,施工地段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寒缺氧地带,施工面临冰冻期长、有效施工时间短、环境恶劣等巨大挑战。据悉,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已决定将此项工程以申报国家级优质工程的标准来施工。目前,各项施工准备工作已迅速展开,在项目组原有施工力量的基础上,公司又从各中心抽调技术骨干和施工车辆进行支援,人员与车辆已于9月6日陆续入藏。

光缆建设 篇2

一、成熟楼宇或小区的入户解决方法;

1.成熟楼宇或小区的楼内管路和线槽布放原则;

2.成熟楼宇或小区的入户孔洞的选择;

二、新建楼宇或小区的入户解决方法;

1.新建楼宇或小区土建阶段入场时楼内管路和线槽的建设原则;

2.新建楼宇或小区用户入住后建设时管路和线槽布放原则;

3.新建楼宇或小区入户孔洞的建设方式;

三、开发商或物业单位无偿提供楼内综合布线系统时的引入线解决方案;

四、室内、室外蝶形光缆的选择和使用注意事项;

五、便携式蝶形光缆热融接技术在入户工作中的应用;

六、冷接技术在入户工作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七、校园网集中大规模入户和装机工作的准备事项;

八、反向供电技术在入户工作中的应用;

九、区县FTTH/FTTO装机工作小组标准配置的工具、仪表型号及数量;

十、提高区县FTTH/FTTO装机效率的管理建议;

十一、其它指导事项;

光缆建设 篇3

关键词:长途通信;传输网络;光缆线路建设

引 言

长途通信传输网是承载电信网和信息网的基础网络,目前在我国,光缆传输网是长途通信传输网中的主体网络,是我国主要建设和发展的通信网络,所以长途光缆传输网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通信质量和信息傳输质量,从而也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1 光纤光缆的现状

1.1 规模及技术

由于光纤通信具有容量大、传送信息质量高、传输距离远、性能稳定、防电磁干扰、抗腐蚀能力强等优点,伴随“光进铜退”推进,以建设完成的“八纵八横”光缆传输网连接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光纤光缆通信网络成为我国主要的传输网络。另一方面,随着光同步数字传输网(SDH)、分组传送技术(PTN)和密集波分复用(DWDM)技术的飞速发展,光纤的传输容量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1.2 故障原因

光纤是由很脆弱的玻璃制成,通常其外径为125um单模光纤的纤芯只有7~8μm,多模光纤的纤芯也仅为50μm,虽然光缆本身利用FBT加强芯、油膏和塑料外护套等保护光纤,使光缆具有了一定的抗外力强度。但由于大建设时期伴随的野蛮施工、强烈的外力的冲击、加之光缆自身的原因如接头盒的开裂、进水、腐蚀和光缆自然老化等因素,还会常常导致光缆传输系统的故障。光缆线路和铺设是通过地下直埋、架空和管道等方式,具有点多、线长、面广、高度分散的特点,受外力影响大,由于光缆自身的外界原因造成的阻断障碍,涉及光缆的扩容、迁、改、移时对光缆线路进行施工维护等,维护量多且难度大。如何快速检测光缆和故障定位成为通信工程师或技术人员必备技能。

2 长途光缆中继段长度的核准和计算

长途光缆传输中继段的长度在长途光缆传输网中是一个比较重要的指标,它是否符合规范、标准要求将影响到光端机能否无失真的接收到经光缆传输来的光信号。在建设单位选定光传输设备的情况下,通过计算核定设计任务书中给定的光缆敷设长度是否在规范、标准要求范围内。在进行光传输中继段距离计算时,必需考虑衰减受限距离及色散受限距离,为保证在中继段内光缆能够无失真的传输光信号,选择两者之中较小值作为可用传输距离。

2.1 衰减限制

衰减限制中继段长度预算:

L=(Ps-Pr-Ac-Pp-Mc)/(Af+As)

式中:Ps——平均发射功率;

Pr——最小灵敏度;

Pp——光通道代价,也就是设备富余度。由于设备时间效应(设备的老化)和温度因素,设备性能影响所需的余量,也包括注入光功率、光接受灵敏度和连接器等性能一般取1dB或2dB;

Ac——〖ZK(〗连接器衰减和,包含S和R点间除设备连接器C以外的其他连接器(如ODF等)衰减,如ODF等FC型平均0.8dB/个,PC型平均0.5dB/个,一般取2×0.5dB;〖ZK)〗

Af——光纤衰减系数(在1310nm中取0.36dB/km,在1550nm中取0.22dB/km);

MC——线路富余度,可取0.05~0.1dB/km,在一个中继段内,光缆富裕度不宜超过5dB。一般计算距离小于30km时取0.1dB/km,大于30km时取3dB;

注:当MC取0.1dB/km时预算公式改为L=(Ps-Pr-Ac-Pp)/(Af+As+Mc)。

As——光纤接头平均衰减(活接头取0.5dB/个,死接头取0.08dB/个)。

注:上面计算中继段距离的取值,仅作为参考。

为了满足衰减限制可通过下面方法求得:最长限制传输距离:Ps取最小平均发射功率,Pr取光口最小接收灵敏度,得出长限制距离L;最短限制传输距离:Ps取最大平均发射功率,Pr取光口接收过载功率,Mc取0,得出短限制距离L。

2.2 色散限制

色散限制的中继段长度:Ld=Dmax/D

式中:Dmax——光传输收发两点间的允许的最大色散值;

D——光纤色散系数,在G.652光纤中1310nm取3.5Ps/nm·km,在1550nm取18Ps/nm·km。中继段长度范围:1min(L,Ld)。

3 光缆线路故障处理

由于光缆线路的复杂性,在光缆线路障碍中,对于不同性质的障碍采取不同的定位方法。虽然都是使用OTDR对光缆故障点进行定位,但是测试定位时的参数设置、计算方式均有所区别。

3.1 部分系统阻断障碍

如果障碍是某一系统障碍,在排除设备故障的前提下,精确调整OTDR仪表的折射率、脉宽和波长,使之与被测纤芯的参数相同,尽可能减少测试误差。再将测出的距离信息与维护资料核对看障碍点是否在接头处。

(1)若通过OTDR曲线观察障碍点有明显的菲涅尔反射峰(菲涅尔反射是瑞利散射的特例,它是在光纤的折射率突变时出现的特殊现象),与资料核对和某一接头距离相近,可初步判断为盒内光纤障碍(光纤盒内断裂多为镜面性断裂,有较大的菲涅尔反射峰)。修复人员到现场后,可先与机房人员配合进一步进行判断,然后进行处理。

(2)若障碍点与接头距离相差较大,则为缆内障碍。这类障碍隐蔽性较强,如果定位不准,盲目查找就可能造成不必要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如直埋光缆大量土方开挖,架空光缆摘挂大量的挂钩等,延长障碍历时。

3.2 光缆全阻障碍

对于光缆线路全阻障碍,查找较为容易,一般为外力影响所致。利用OTDR测出障碍点与局(站)间的距离,结合维护资料,确定障碍点的地理位置,指挥巡线人员沿光缆路由查看是否有建设施工,架空光缆是否有明显的拉伤、火灾等,一般可找到障碍点。若无法找到就需要用上面介绍的方法进行精确计算,确定障碍点。

3.3 由光纤衰耗过大引起的障碍

用OTDR测试系统障碍纤芯,如果发现障碍是衰耗空变引起的,可基本判定障碍点位于某接头出处,多是由于弯曲损耗造成的。盒内余留光纤盘留不当或热缩管脱落等形成小圈,使余纤的曲率半径过小。另外,接头盒进水也造成接头处障碍的主要原因。打开接头盒后,可进一步进行判断,将正常纤芯绕在手指上,使其曲率半径过小,此时用OTDR测试(1550nm)该处会有一大衰耗点,若该衰耗点与障碍光纤衰耗位置一致,则障碍点即为该点。再仔细查看障碍光纤有无损伤或盘小圈,若有小圈将其放大即可,否则进行重接处理。

3.4 机房线路终端障碍

如果障碍发生在终端机房内,在障碍端测试时,由于OTDR仪表净化不出规整曲线,在对端测试可以发现障碍纤芯测试曲线正常。为精确定位,需要加一段能避开仪表盲区的尾纤,一般长度不少于500m,先精确测出尾纤长度,再接入障碍光纤测试。

4 结束语

建成后的网络应能充分适应业务和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的选择更是如此,它关系到今后10~15年传输系统的发展,是一项十分谨慎的工作。因此,在网络规划和设计阶段必须充分考虑到光纤新技术和传输系统新技术的应用情况,关注新技术的发展,确保我国长途骨干网建设和网络扩容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段玉梅.光纤技术发展的特点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甘肃电力技术,2004.6.

[2]李玲,黄永清.光纤通信基础.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99.9.

[3]靳世波,付凯涛,关威.我国现代光纤通讯技术的特点及分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4期.

三级接入光缆网建设方式研究 篇4

为了适应中国移动全业务接入光缆网络的标准化建设需要, 规模性推进家庭客户、集团客户的集约化建设, 实现产品化、流水线作业, 提升端到端的建设协同能力, 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建设投资、提升工程质量、缩短实施工期的目的, 根据中国移动集团公司和广东省公司的相关指导意见及建设原则, 并参照有关规定和要求, 制定本设计思路。

二、三级接入光缆网结构及设计范围

2.1光缆网结构

广东全省各地市构建全业务接入光缆网络, 将统一采用“综合业务接入点+接入主干/配线光缆环+用户配线光缆+末端接入光缆”的模式进行规划建设, 详细模型示意如图1所示:

2.2工程设计范围

三级接入光缆网围绕以综合业务接入点 (OLT节点) 为业务中心汇聚点建设, 面向客户覆盖及接入, 设计范围含各级光缆段、光分纤点、光节点设备等, 如图2所示。

三、三级接入光缆定义

3.1光节点分类

3.1.1一级分纤点

选取或新建室外分纤点, 如大容量光交接箱, 室内分纤点如基站侧大容量ODF架为一级分纤点, 围绕综合业务区机房新建的主干/配线光缆环或链。主干环光交接箱应采用576芯双面体, 基站ODF采用576芯容量;配线环/链则可采用288/576芯容量光交接箱。

一级接入光缆 (主干光缆) 目标纤芯利用率较高, 约85-90%, 一级分纤点上行与下行纤芯端子配比应不大于1:4~1:5。

一级接入光缆 (配线光缆) 目标纤芯利用率约75-80%, 二级分纤点上行与下行纤芯端子配比应不大于1:3~1:4。

3.1.2二级分纤点

作为接入业务光缆的配线层光节点, 二级分纤点是指以一级分纤点为覆盖中心, 面向业务指定片区覆盖而设置的纤芯分配节点, 以室外光交接箱为主要承载体, 光交接箱应采用144/288芯容量。

二级接入光缆目标纤芯利用率约50-60%, 二级分纤点上行与下行纤芯端子配比应不大于1:2~1:3。

3.1.3三级分纤点

三级分纤点主要靠近客户业务末端, 以小面积覆盖周边业务为主, 形式存在多样化, 如光分纤箱、光缆接头盒等, 光分纤箱容量宜采用48芯挂墙式, 光缆接头盒宜采用可开天窗、二进四出型。

三级接入光缆目标纤芯利用率约50%以下, 三级分纤点上行与下行纤芯端子配比应不大于1:2。

3.2光缆段分类

根据分段功能不同, 分为以下几种:

一级光缆网由一级分纤点及一级光缆段组成。一级光缆段指从OLT机房至一级分纤点的主干光缆或多个一级分纤点之间的配线光缆的光缆段, 即接入主干/配线光缆。如图1中标识 (1) 光缆段。

二级光缆网由二级分纤点及二级光缆段组成。二级光缆段指从一级分纤点引出, 至二级分纤点 (片区配线光节点) 的光缆段, 即用户配线光缆。如图1中标识 (2) 光缆段。

三级光缆网由三级光缆段、三级分纤点 (光分配箱、光缆接头盒、楼层光节点等) 及末端接入光缆组成。三级光缆段指从一级或二级分纤点引出至三级分纤点以及由三级分纤点引接至用户的光缆段, 即用户接入光缆。如图1中标识 (3) 光缆段。

若用户光缆直接由一级分纤点引接三级分纤点, 则二级光缆段与三级光缆段合二为一, 为三级光缆段。

四、光缆组网原则

4.1组网关键点

对于ODN组网设计, 网络结构主要取决于分光结构和分纤结构, 分光结构主要考虑光分路器的分光级别及分光比、安装位置及数量配置, 每个光分路器所在节点即为分光点;分纤结构主要考虑各类光节点的安装位置、设备形态及容量配置, 每个光节点 (含分光点) 即为分纤点。全覆盖或薄覆盖方式决定了初期的设备、材料容量配置, 并且影响着ODN分光、分纤方案的选择。

4.2覆盖方式

如表1所示, 三级接入光缆均需考虑其他非PON业务和维护备用纤芯;光节点设施 (光交接箱、光分纤箱) 根据具体场景情况选择按需配置;末端入户皮线光缆根据具体场景情况选择全部敷设、按需敷设或不敷设。

光缆、光分路器、皮缆按满容一步到位建设称为“全覆盖”, 光缆满配、光分路器及皮缆按需分步建设称为“薄覆盖”。

(1) 新建区域、需求明确, 若建设期内用户预测渗透率较高 (>30%) , 则采用“全覆盖”方案, 光分路器满配, 皮缆全敷设。 (2) 新建区域或改造区域, 若建设期内预测渗透率较低 (≤30%) 或需求不明确时, 则采用“薄覆盖”方案, 光分路器按需配置, 皮缆按需敷设。

4.3分光结构

4.3.1按分光级别分类

分光级别表示OLT的PON口与单个ONU之间整个光通路中的分光次数, 进行了几次分光即为几级分光结构, 一般情况下不超过两级分光。

一级分光:整个OLT与ONU光通路中, 只进行一次分光, 光分路器的分光比一般为1:64, 在光功率受限的场合, 可降低分光比为1:32或更低。

二级分光:整个OLT与ONU光通路中, 进行两次分光, 两级光分路器组合后总分光比一般为1:64, 在光功率受限的场合, 可降低分光比为1:32或更低。

4.3.2按光分路器安装位置分类

分为分散分光和集中分光两种方案, 由于可设置分光点的位置较多, 二者之间是一个相对概念, 实际组网中遵循以下约定:

●一级分光方案

分光点设置在三级分纤点或以下为分散分光, 分光点设置在二级分纤点或以上为集中分光。

●二级分光方案

第一级分光点设置在楼宇光节点为分散分光, 设置在片区光节点为集中分光;第二级分光点设置在楼层光节点为分散分光, 设置在楼宇或片区光节点为集中分光。

4.3.3按组网方案分类

将分光级别和分光点设置位置结合起来, 有以六种主要组网方案, 如表2所示:

对应具体的光节点图示如图3所示:

(1) 现阶段总分光比一般应为1:64, 在光功率受限或需提供高带宽业务时, 总分光比可采用1:32或以下。 (2) 在同一PON口下, 如采用二级分光方式, 第一级光分路器不可直挂用户, 第二级光分路器应采用相同分光比。 (3) 采用二级分光且总分光比为1:64时, 光分路器宜选用1:4+1:16或1:8+1:8组合, 其余分光比组合仅在特定场合下使用。 (4) 分光点设置应从节省光纤与提高光分支利用率两方面考虑, 光分路器应靠近用户侧设置。当用户规模较明确且分布密度相对较高时, 采用分散分光方式;当用户规模不明确或分布密度较低时, 采用集中分光方式。 (5) 同一个楼宇内应尽量采用同一种分光方案, 当只采用一种分光方案不能满足要求时 (即采用一种分光方案时, 出现少量楼层或各楼层的个别用户由于总规模与光分路器容量不匹配而成为零碎用户) , 可采用一主一辅两种方案相结合的分光方式, 辅方案解决零碎用户接入, 不建议采用两种以上分光方案。

4.4分纤结构

4.4.1分纤原则

(1) 整个接入段光缆分纤结构一般不超过4次; (2) 从综合业务区往用户端, 光缆容量按递减的原则建设; (3) 每个光交接箱、光分配点、光接头盒可视为分纤点, 均可接入业务。

4.4.2一级光缆段分纤

(1) 一级光缆网以接入主干光缆及配线光缆环 (链) 结构为主, 配线光缆可围绕一个一级分纤点单独成环或成链, 也可接入两个一级分纤点。 (2) 接入主干光缆芯数为144芯、288芯, 一级分纤点数量3-6个, 每个一级分纤点覆盖半径500-800米, 对应配线光缆芯数一般为96芯、144芯。 (3) 一级接入光缆原则上不允许进行开天窗割接, 接入业务光缆须就近引接至一级/二级分纤点。 (4) 一级接入光缆的主干与配线光缆尽量避免同路由敷设, 占用多余的管孔资源。

4.4.3二级光缆段分纤

(1) 二级光缆网由二级光缆段及二级分纤点组成, 光缆网结构以链型为主。 (2) 二级接入光缆芯数以48芯为宜, 每个二级分纤点光交覆盖半径不超过500米。 (3) 二级接入光缆段原则上不允许进行开天窗割接, 接入业务光缆须就近引接至二级/三级分纤点。

4.4.4三级光缆段分纤

(1) 三级光缆网由三级光缆段、三级分纤点及用户末端接入光缆组成, 光缆网结构为链结构。 (2) 三级接入光缆由一、二级分纤点引接至三级分纤点 (光分配箱) 的光缆芯数以24芯为宜, 三级分纤点引至用户的末端接入光缆以4芯或12芯为宜。每个三级分纤点光交覆盖半径不超过300米。 (3) 三级接入光缆段可根据业务需要采取割接、串接等多种接入方式。

五、小结

本文通过全业务光缆网的各光缆段、光节点等进行定义与分析, 以及对光缆结构进行分类搭建, 可给予本地网在全业务光缆建设方面一定的指导思路, 对于建设合理及健壮的接入光缆网提供参考意义。

摘要:文章通过对广东移动目前多个地市宽带接入光缆网的通用建设模型分析, 提出后期面向全业务接入建设“一张光缆网”的建设思路, 并对光纤网结构, 光缆网组网方式的建设原则分析, 为工程建设提供建设参考。

关键词:光缆网,三级接入,光缆分纤

参考文献

[1]中国移动通信企业标准.中国移动有线接入网建设场景模型方案汇编 (2013版) .

光缆线路巡检手册 篇5

一、线路巡回检查的主要方式

线路巡回检查的目的就是要及时发现问题,排出外力影响,消除光缆线路潜伏性障碍隐患;掌握各类危害线路安全的动态信息。线路巡回可分为一般巡回、步行巡回、重点巡回三种方式。

1、一般巡回:全线巡查,重点检查复杂地段、易发生障碍地段、有施工迹象地段等各类安全隐患地段,同时对外联系了解施工信息和进行护线宣传。

2、步行巡回:沿着光缆路由或杆路步行检查,全面细致地观察线路路由情况和线路两侧的施工变化情况,主要巡回区段为车巡无法到达的区段和存在安全隐患的区段,及时发现和处理危及光缆线路安全的问题并登记记录存在的质量问题。

3、重点巡回:在重要通信保障期间、节假日前、暴风雨后,以及对市区、村镇、厂矿、施工现场、过沟过渠地段和雨季易被洪水冲刷的地段等而专门安排的巡回,目的是及时发现和消除外力影响隐患。

二、线路巡回检查的主要工作内容

1、检查线路附近有无动土或施工。对危及光缆安全的施工,要对施工方说明情况,立即制止,劝说不管用的,立即向上级汇报,不得拖延或不去处理。

2、检查线路上有无坑洼塌陷、被洪水冲刷、过河段光缆外露的情况,如有要及时进行填补、回土或加固处理,并做好记录及时上报,对易遭水冲的地段要挖排水沟进行保护。

3、检查光缆径路上有无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和腐蚀性物质、有无植树、挖坑情况,发现立即制止与处理。

4、检查标石、标志牌和宣传牌有无丢失、损坏、倾斜和移动,发现有,做好记录及时上报,并及时进行扶正加固工作。

5、检查跨越公路、铁路、河流等处光缆防护装置(如盖砖、水泥管、钢管、漫水坝等)是否完好。

6、检查管道人(手)孔使用情况,并定期对井内进行清洁与整理。

7、检查管道上方有无明显下沉现象,人孔盖的口圈、边缘有无裂缝、穿洞。清理人孔附近堆放的积土、污泥、垃圾等。

8、检查架空光缆线路的杆路是否歪斜、折裂,挂钩是否松脱、丢失;光缆与其他房屋、树木、电力线是否有接触、摩擦等。

三、线路巡回的工作要求

1、一般巡回次数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每周不少于2-3次;步行巡回每月不少于2次,重点巡回按需安排。

2、巡回时要带上杆工具,铁锨、镐、标石、挂钩、钢绞线、抢修光缆、铁线等必要的工具材料。

3、在市区、城乡结合部、村镇、工矿区及施工区,施工高发的季节,应增加巡回次数,必要时驻守主要线路区段。

4、切实做好季节性维护工作,在雷雨、台风季节到来之前,对易遭受暴雨、洪水冲刷的地段进行认真的检查,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应重点检查;对各种防护设施进行认真的检修;在严寒、冰凌期间,加强架空线路的巡回,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及时解决。

5、巡线员每次巡线完后,都要认真填写《光缆线路日常巡检记录》。

6、提高安全意识,严禁酒后开车巡检。

四、线路巡回检查相关制度

1、“三及时”制度:及时发现、及时上报、及时处理;

2、“三盯”制度:盯死、盯紧、盯到底;

3、“五有”制度:有协议、有措施、有标志、有记录、有人员;

4、“五定”制度

(1)定段落:清楚掌握管辖段落的施工情况,尤其要重视一干光缆线路的施工隐患,并分别确定盯防段落的风险级别;

(2)定责任:明确维护人员责任;(3)定标准:制定“盯防”标准和要求,要特别加强一干线路的盯防力度;

(4)定工序:明确盯防制度流程,盯防操作细则;(5)定预案:提前制定线路抢修应急预案,并进行演练。

5、施工前“四不准”制度

(1)未签订施工配合保护协议不准开工;(2)光缆线路未采取保护措施不准开工;(3)施工人员不了解光缆具体位置不准开工;(4)维护人员不在现场不准开工;

6、施工中“四不离”制度

(1)施工单位或个人不采取有效措施不离开现场;(2)施工机械不停机不离开现场;(3)施工人员不下班不离开现场;(4)外力影响未结束不离开现场;

五、光缆线路的安全限界

1、架空光缆与道路

2、架空光缆与电力线路

六、结束语

光缆建设 篇6

在经济和技术发展的推动下,有效的促进了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光缆是电力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好的光缆能够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的运OPGW光缆也叫做光纤复合架空地线,主要应用在架空输电线路中,具有接地与通信两种重要的功能,在很多电力系统中都被广泛的应用。但是,其接地问题是制约它有效发展的重要瓶颈,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给予解决。对此,文章通过下文对相关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与论述,从而为有关单位及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接地问题分析

1、因为一般的时候需要在塔杆的顶部架设OPGW光缆

虽然很多施工单位对安装各级线路塔杆的防雷接地线情况进行了考虑,但是,对于如何正确合理的设计安装该光缆在龙门架位置的接地引流线,却没有认真的去考虑。OPGW光缆在终端杆塔和变电站龙门架处应该是悬空的,一些时候,此种现象容易被工作人员忽视。如果出现短路或者雷击问题,这样在OPGW光缆中就会产生和通过很大的电流,若电流量超出光缆的所能承受的容量,就会烧断或者损害光缆,进而导致通信业务中断,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2、为了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发挥出正常的通信作用,一定要将引入到变电站龙门架处的OPGW光缆与非金属光缆熔接,然后将非金属光缆引入到机房中,防止将雷引入到机房损坏设备。文章以甘肃省某变电站的OPGW光缆进站接地情况为例进行了论述,如下图所示:

在变电站不远处,因为施工装置不小心与此线路接触,造成接地问题发生,此外,在变电站的架构上,OPGW光缆几乎被烧断,影响了正常的通信。

分析其原因:有较大的电流存在于导线短路过程中,并且,在地线和杆塔中通过,同时,有一部分电流也在OPGW光缆中通过。如上图所示:用构架和地线绝缘子对OPGW光缆进行了绝缘处理。然而,顺着构架设置OPGW光缆时,会接触到接地构件,但是因为接地状况并不稳定,在有电流经过时,一定会出现电弧。

二、应用正确的接地方式,确保OPGW光缆正确运行

1、按照相关规定去做

为了将该光缆的雷电导流和分流电流的功能发挥出来,通常用并沟线夹将接地线的一端同OPGW接在一起,并且,都应该利用并沟线夹完成OPGW的接地。一定要应用绝缘型变电站OPGW引下卡,用架构绝缘和绝缘胶垫对接头盒和余缆架的抱箍完成绝缘处理。用并沟线夹在光缆接头盒上方与门架顶部完成接地处理。

2、应用合理的接地措施

为了能够可靠的完成OPGW接地,在构架顶端、最下端固定点(余缆前)和光缆末端分别通过匹配的专用接地线与构架进行可靠的电气连接。余缆架和接续盒与构架间宜采用匹配的固定卡具加绝缘橡胶进行固定。在安装接地线时,需要确保长短适中、防止有扭曲或者硬弯、美观平滑。正确合理的完成连接部分的处理,确保整个线路都是一致的。应该使用特定的接地线对OPGW完成正确的接地,在接地的时候,防止单一的应用金具。为了确保构架和OPGW非常稳固的连接到一起,将构架和OPGW中具备的放电问题消除,这时,就应该将具有绝缘胶垫的引下线夹应用到构架下面的OPGW上。并且,在20毫米以上控制构架构件与OPGW之间的距离。

通过实际工作中总结的经验,我们获取以下论据:构架同变电站中的OPGW引下光缆需要牢固完成连接。有这样两点,是架构和OPGW连接时所必须要高度重视的:余缆顶部和构架上部分;同时,为了确保其稳定性,架构同OPGW光缆的尾部必须要完成稳定的电气连接。为了将优异的导电功能与合理的分流作用表现出来,而且,确保测量变电站接地电阻时,将接地线能够迅速的打开,这样应该将专门的接地开关和接地线应用到OPGW光缆中,然后同接地端子完整正确的连接。最好将并沟夹为OPGW提供出来,完成相应的接地安装,并且,用螺栓将构架侧面连接起来,防止用电焊进行焊接。在设计线路时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在18-20毫米之间控制地线之间的绝缘间隙,OPGW光缆不但为地线,而且还属于光缆。此外,通过以上做法,将架构同OPGW光缆正确的进行连接之后,就会有非常小的电压存在于二者之间,所以,必须要在20毫米以上设定出构架构件和OPGW引下线光缆的最小间距。在很多电力部门的220KV和110KV变电站中,对于这种光缆接地方式也积极的进行了应用,在终端实现无金属光缆和OPGW的连接,利用ADSS光缆架设或者管道直埋的方式来连接和处理变电站门架和终端塔。然而,ADSS架空敷设与地埋都是有一定限定的,比如说,电站围墙和终端塔中间的路由和征地情况等需要认真的分析和考虑,征地开挖传统的线路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因为一些时候有等电磁兼容性问题会存在于高电磁场中,这样在输电线路或者500kv的线路上就不适合应用ADSS架设,如果将ADSS架构到出现构架上,对后续的检修工作还会带来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电力行业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一些全新的技术手段,不断地被应用到电力系统中,其中OPGW光缆的出现和应用,在提升供电系统稳定性上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通过上文论述能够发现,该光缆的进站接地问题还长期的制约着其顺利发展,所以,分析出现的问题,将正确的接地方式制定出来是当前的一个工作重点,必须要重视起来。

(作者单位:国网枣庄供电公司)

作者简介

光缆接入网的建设和发展 篇7

通过近些年来的对于光缆接入网的调研和分析, 我们认为运营商们在光缆接入网的建设和发展中比较重视光纤到路边和光纤到楼这两种形式的发展, 就目前而言, 运营商们的做法通常是将主干路线光缆建设好, 然后建设配线光缆, 对配线光缆进行合理布放, 并且设置好相关的光缆交接设备。每当有新的网络用户时, 工作人员就会找到光缆交接设备, 然后通过相关接口引出新的网路到达各个用户接入点。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大众对于信息的需求量剧增, 无论是对于信息接受的速度还是信息量而言。因此, 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也就越来越高, 宽带的普及和推广也空前繁荣, 近些年来光缆接入网的需求也在逐渐增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光纤到户 (FTTH) 的需求大大增加;光纤使用量巨大的大客户的数量在增加;许多客户更加注重光纤网络的安全性, 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对相关配线光缆进行维护和保障。

二、光缆接入网的重要性

(1) 线路服务的年限要求比较高, 一般都是在二十年以上, 为了保证这么长时间的服务年限, 规划一定要做好。 (2) 线路系统的容量拓展十分困难, 而且这个问题难以解决, 当线路布置好以后, 它就不方便进行大规模的整改和变动了。 (3) 线路系统的一次性投资比较大, 需求的资金是十分巨大的, 在整体的建设中占据着很高的百分比。考虑到以上的种种原因, 接入网的建设中应当进行十分细致的仔细的规划, 从而建设一个合理的高效率的网络, 不但能够满足现在的用户需求, 也要能够满足未来的发展需要。总而言之, 我们要力争建设一个合理的光缆物理网络, 必须要在整体结构上满足长期工作的稳定性, 在区域结构上满足灵活性, 从而可以不断地适应新的业务和电信技术的飞速发展。

三、光缆交接点设置的调整

(1) 固网运营商应当把重心放到光缆规划上, 也就是尽可能多地把接入局点放置到接入主干中, 作为光缆交接点。目前的主流做法是吧光缆交接箱作为交接点, 但是这种做法对于光缆交接箱有一定的约束, 特别是对于一些光缆使用集中的地区, 然而如果充分地利用接入局点的空间, 就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可以更加方便的扩容和进行相关的光纤调配。 (2) 移动运营商应当更加看重交接箱的合理安排和高效率使用, 在光纤的调度和分配上, 有许多大城市都采用了直接配纤, 他们很少使用交接箱, 因此从未来的发展来看, 移动运营商应当把重心放在加强接入网交接箱划分和规划方面, 减少直接配纤方式的应用, 从而可以在实际使用中增加调度的灵活性。对于一些十分重要的网络通讯基站, 要更加注意机房的建设, 保障安全, 并且要安排相关人员进行定期维护, 逐步完善机房管道建设。

四、接入光缆组织建设方式的转变

在以前的时候, 接入主干网络通常是使用环形结构, 它能够对接入主干光缆部分进行有效的保护。但是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 光缆建设的规模正在不断扩大, 光缆的价格也在逐渐降低, 光缆的应用也在越来越普及, 在这种形式之下, 接入主干光缆就开始采用了树形结构, 不但能够提高建设的进度, 还能够解决分期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提高建设的效率。因此, 可以让树形接入主干与环形结构共同开发, 两者优势互补, 共同应用于光缆建设中。如下图, a是传统介入主干光纤的方式, b是引入接入网点的室内光配线架作为光交接点, 形成以光缆交接箱和室内光配线架相结合的模式。

综上所述, 光缆接入网的发展日新月异, 我们要不断地进行开发、探究和建设, 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社会发展对光缆接入网的需求, 然后通过各种设计和研究来满足人们对于光缆接入网的依赖和需求。唯有我们不断地对光缆接入网进行创新和建设, 重视光缆接入网在我们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才能达到社会群体对光缆接入网需求的总目标。

摘要:自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 我国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等许多方面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 电信市场相比较以前也有了质的飞跃, 随着电信市场的增大, 接入网的重要性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为只有通过接入网这最后的一段路程, 服务才能够提供给用户, 运营商要想抓住市场, 就必须要给与接入网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针对大城市进行了一些分析和调研, 并针对光缆交接点的一些设置和建设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光缆,接入网,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甘露.接入网用室内光缆的研制与工艺设计[D].电子科技大学, 2004.

[2]蔡旦军.光缆接入网建设中光缆结构与配纤应用[J].电信建设, 2003, 04:10-18.

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效果评估指标分析 篇8

随着国家宽带提速战略的不断深化, 尤其是FTTH的快速发展, 固网宽带接入范围和带宽都大幅增加, 3G向LTE阶段演进, 移动网节点数量也将大量增加, 全业务发展形势下, 光缆网作为传输系统及业务网承载的重要基础, 本地网快速拓展的前提条件, 瓶颈主要体现在接入层光缆, 无论是移动业务还是FTTH、大客户专线及其它, 不仅对接入层纤芯数量有量的飞跃, 根据不同业务类型对光缆的要求也不尽一样。

二、基于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分析

采用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 接入层光缆一般分为主干光缆、配线光缆和引入光缆。其中:主干光缆连接汇聚节点和接入层交接箱或光缆交接节点, 用于完成区域和道路的覆盖。主要的功能是汇聚配线层光缆或者是分散的用户接入光缆的业务, 并提供至汇聚节点的迂回光缆路由, 有效的提高主干光缆资源的共享能力。

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模式是目前运营商面向全业务发展接入的成熟解决方案。对比传统的业务引接模式, 通过对接入主干的统筹建设, 可以实现: (1) 适应全业务快速部署。随着3G/FTTH/大客户业务的快速发展, 接入光缆规模、覆盖大大增加, 传统跟随业务建设的接入模式被动、周期长, 在业务密集区域问题更加突出, 接入主干光缆通过预先规划统筹建设实现业务快速、灵活接入。 (2) 提高资源使用效率。综合引入与主干段分开, 可以使接入点光缆独占管道资源的距离减少到最小;并且通过一次性敷设大对数纤芯, 有利于提高主干路管孔使用资源效率 (缓解管道资源瓶颈) 。引入光缆的减少, 缓解了局前引入管孔及局房面积的压力。 (3) 纤芯统筹规划。通过纤芯统筹规划, 可以实现灵活调度和纤芯保护。 (4) 减少故障点及衰耗。跳纤点少, 减少故障点及衰耗, 提高光缆结构安全性。

三、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效果评估指标

建立光缆网建设效果评估指标的目的是:期望通过系列量化指标、对光缆网络建设进行评估, 从而细致掌握网络规划、建设、安全、效率各方面的详细情况, 能够定量给出评测数值, 定性给出结论。

对于运营商而言, 所有基础网络建设都基于两个目标、五个出发点:1、运营目标:出发点满足业务发展的需求、降低建设成本2、建设精品网络目标:出发点建设安全稳定、灵活高效、维护管理便利的基础网络。因此, 本篇分析也从以上五方面进行建设效果评估指标的探讨。

3.1满足全业务发展需求

为体现接入主干对全业务的具体支撑能力, 可通过两个量化指标进行评估: (1) 城区光交接点密度:衡量接入主干光缆和光交接点建设对全业务接入支撑能力的关键指标, 光交接点包含具备光交接功能的基站和接入间、室外光交箱等;计算方法:城区内光交接点总数/城区面积; (城区面积指有效面积, 为城市范围内有固网/无线站点接入业务需求的面积) 该指标反应的是覆盖与业务匹配的关系, 并非越大越好, 并且, 因各地市区域业务发展差异距大, 指标上也会有差异。 (2) 光交接点覆盖距离:控制性指标, 在规划初期建设可以指导地市合理设置光交接点, 避免光交接点覆盖范围过密或过大。

关于光交接点覆盖半径的测算, 理论参考《光纤接入网规划设计手册》关于光交接区覆盖区域经济性模型, 与覆盖区域内的用户节点数量相关, 有如下结论:

3.2降低网络建设成本

站点平均接入距离可以作为评价接入主干降低接入成本的关键指标。

在站点平均接入距离的分析上, 通过对标接入主干光交引入的站点接入距离与未建设接入主干的站点接入距离进行。

3.3提高资源使用效率

资源使用效率可通过以下两个利用率指标进行评测: (1) 主干纤芯利用率:是衡量主干光缆建设后, 各段光缆平均纤芯使用效率的指标。接入主干光缆通过统筹全业务接入需求, 一次性敷设大对数光缆, 实现了纤芯资源综合利用, 降低了业务接入的建设成本, 也提高主干光缆建设后的纤芯资源使用效率。 (2) 主干管道管孔 (子管) 占用率:是衡量主干光缆建设后, 主干管道包括利用原有管道的管孔 (子管) 占用率情况。采用这个指标作为资源使用效率指标, 需要更关注的是接入主干通过一次性敷设大对数纤芯, 提高主干路管孔使用资源效率, 特别是在那些密集城区管孔资源瓶颈的区域, 主干光缆建设模式对缓解资源紧张的局面, 避免后期管孔瓶颈扩建, 有极大的资源改善作用。

3.4提升网络安全稳定

在接入层, 评估网络建设对节点安全性提升的关键指标就是站点成环率。站点则包括基站、接入间及重要客户节点。

接入主干光缆建设后, 不仅提升光缆对全业务接入的支撑能力, 接入主干对接入业务节点的路由保护能力也更加灵活。可以同时结合主干光缆建设, 对进行原有移动 (或固网) 站点链改环、拆环优化, 并对现网重要政企客户提供路由保护。

3.5提高维护管理效率

接入主干纤芯规划使用结合业务种类、按等级预先分配各站点独占纤芯、共享纤芯及预留纤芯, 接入业务统一从光交引接。因此, 避免了光缆建设开天窗方式接入业务, 跳纤点减少, 故障点及衰耗也减少, 这些对比分析都可以作为提高维护管理效率的评估指标。

四、接入主干光缆建设效果评估案例

以南方某运营商XX市的2012年接入主干光缆的建设后效果作为案例进行指标评估小结: (1) 该地市在1086平方公里的城区有效面积内, 共设置光交接点1643个, 城区光交接点密度达到1.51个/平方公里, 光交接节点覆盖半径在密集城区控制在300~500米左右, 一般城区在500~1000米左右; (2) 2012年的接入主干建设后, 采用光交接入的移动基站数量达到218个、室分/WLAN站点达到376个, 基站平均接入距离由1.40下降至1.19公里、室分/wlan由1.1下降至0.9; (3) 现网的接入主干光缆建设规模达到2854公里, 接入主干已进行全业务接入, 纤芯利用率达到49%;在密集城区, 对比建设主干光缆和未建设主干业务开通管孔占用率降低达到20%-30%; (4) 在接入主干光缆覆盖的业务区域内, 站点成环率由58%提升至60%; (5) 在接入主干光缆环上, 业务节点安全性受限于主干光缆长度和环上站点成环率, 而不是环上的总节点数量, 节点安全性得到提升, 更加便于维护管理;光缆环上的跳纤点, 故障点及纤芯衰耗也大大减少。

综上小结进行评估, 可见:该地市2012年主干光缆网建设是卓有成效的, 符合光缆网统筹建设的总体战略, 主干光缆建设后, 接入层网络无论在能力、效率和安全性上都有显著提升。

但是该地市作为南方大省的省会城市, 对比其它同规模城市, 光交接点覆盖密度人小于2, 北方已经达到3~4, 光交接点覆盖较薄, 对全业务的支撑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并且, 光交接点设置较少的原因也是因为在这些城市, 室外光交接箱市政报建困难, 建议地市在设置光交接点的策略上, 可考虑更多利用室内机房或接入间等比较稳定的节点资源。

并且, 2012年接入主干建设后纤芯利用率达到49%, 可见地市运营商已经认识, 接入主干光缆建设带给光缆基础网络从“被动接入”向“面向业务、深度覆盖”的战略讯息。后期, 建议进一步加大光缆基础深度覆盖, 在支撑现有移动、固网业务的基础上, 积极利用接入主干开展大客户及视频监控等业务, 不仅有利于提高了接入主干使用效率, 也大大降低基础网络接入成本。

五、结束语

本分析报告采用的评估指标, 也许还不全面, 有待后期的光缆网建设及评估中去发掘和完善, 更多能够关联评价网络建设的指标。但是, 通过效果评估也给接入光缆网建设提供了新的角度和思路, 为后期规划建设、评估分析建立模板, 建议跟随后期工程建设、接入主干光缆网建设效果评估应及时开展和反馈。

摘要:首先介绍接入主干光缆的建设背景、建设策略选择、对比传统网络的优势分析, 然后, 从满足全业务发展需求、降低网络建设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提升网络安全稳定性、提高维护管理效率等五方面进行建设效果评估指标的探讨, 最后以某运营商建设效果实例对评估指标进行分析说明。

关键词:接入主干光缆,对比分析,评估指标,建设效果

参考文献

[1]陈岳武, 郑锐生, 面向多业务的移动接入光缆网建设模式探讨[J], 广东通信技术, 2007年第1期

[2]郭丽娜, 光传输网络优化与评估分析[D], 天津大学, 2007年

[3]张建忠, 邢玉领, 传输网网络评估技术在本地网网络优化中的应用[J], 邮电设计技术, 2009年06期

[4]牟春波, 光纤接入网建设模式的新发展[J], 移动通信技术, 2010年第11期

光缆建设 篇9

随着工信部正式发放4G牌照,三大运营商的4G网络建设正如火如荼的展开。根据中国电信的4G网络规划,北方各省电信计划在2年左右内部署到位,实现市区、县城城区、4A及以上旅游景点的覆盖。

传输网作为通信网的基础网络,需要提前实施到位。2008年运营商重组之后,北方电信获得了联通划转的C网资源及部分传输资源。然而由于划转资源有限,且重组之后联通减少了划转部分的维护力量,导致北方电信在各大县城城区的可用传输资源几乎为零。

中国电信集团依据各省分公司的经济收入分配年度投资,作为经济收入排名末几位的北方各省电信公司每年所得投资远低于南方电信。如何利用有限的投资开展县城传输网建设,既能保障LTE网络的开通,又能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成为北方电信公司网络建设的决策问题。县城综合业务接入光缆网建设方案不能照搬城区建设模式。是一步到位完成城区全覆盖,还是有选择、分种类分区域的逐步覆盖?光交覆盖半径多少米时整体接入网投资最节省?主干光缆敷设多少芯最合理?这些都需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评估。

2 北方县城特点及传输资源概况

区域特点:除了行政划分的县、地级市外,还有部分大型农场、林场等也作为“县”级考虑。大部分县城城区面积在2-10平方公里之间,少数经济发达的城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县城人口增速平缓,趋于稳定。人口密度不高,每平方公里人口在8000-10000之间。

网络特点:

2008年后的新建基站以自建12芯光缆为主,但大部分基站接入光缆仍以2008年老联通划转为主,虽然划转时协议签订有4-8芯,实际只有SDH在用的2芯可用。

县城宽带接入方式仍以ADSL为主,接入铜缆使用接近10年,资源老化,维护成本较高。

县城管道资源以划转为主,划转基本只有2-3孔子管,且大部分段落使用已到饱和。在运营商拆分后,联通对原有的传输资源不再进行维护,少部分管孔出现断裂、阻塞等情况。

在县城区域,电信业务收入中约80%来源于移动网业务,固网及宽带业务收入仅占20%;

总体来说,北方县城的基础传输资源非常薄弱,个别县城几近空白。

3 县城综合业务接入光缆网建设策略

(1) 战略布局,传输先行

优先建设接入主干环,完成传输资源的战略布局;

后期根据接入点的需求,逐步完善配线层规划和建设,提供快速接入能力;

接入主干环与LTE基站接入协同规划;

(2)统一规划,分步实施

结合政企、宽带、基站等接入需求,明确接入方式和模型,统一规划建设一张光缆网;

结合县城经济收入排名、LTE建设顺序等因素,分步骤分批次建设实施;

(3)深度挖潜,充分利旧

摸清现有自建传输资源、划转资源,网络规划方案充分考虑利旧;

引入纺织子管等新技术,实现现有划转管孔的再利用;

(4)精打细算,实现投资效益最大化

纤芯规划满足未来3-5年的接入需求,合理预测,避免浪费。

统筹分析接入主干环、潜在接入点的投资造价,计算最经济的光交覆盖半径,规划最合理的主干环模型。

4县城综合业务接入光缆网建设原则

(1)结合LTE覆盖范围、政企小区需求,划定综合业务接入光缆网覆盖区域。原则上应先覆盖业务相对明确的区域。对于即将进行的棚户改造区、经济开发区、工业区等应暂缓覆盖,待动工后结合市政建设,按需覆盖。

(2)IP RAN组网要求B节点成对设置,在机房条件满足情况下,优先选择双节点环形接入主干环,其次选择单节点接入主干环;

(3)接入主干光缆芯数需根据未来3-5年的接入需求进行测算,原则上应不低于144芯;配线光缆芯数可采用48芯-144芯,但不应超过主干光缆芯数。

(4)光交箱作为业务收敛点,应设置在接入点中心区域,不宜设置在县城边缘区域,避免接入点与主配线光缆重复敷设,增加投资。

(5)光交箱容量以288芯及以上为主。原则上主干光缆为144芯时,光交箱选用288芯,主干光缆为288芯时,光交箱选用576芯,配线光交选用288芯。对于接入点数量特别大的区域,可适当增加光交箱容量。

(6)按照“一张光缆网”的目标,建设“分层、分区”、“环形、链型”等多种保护方式相结合的光缆网。

5县城综合业务接入光缆网建设模型分析

5.1接入主干纤芯需求预测分析

接入主干纤芯是为满足基站接入组网、家庭宽带接入、政企专业及政企宽带接入所用。在做需求分析时要结合接入点的网络承载方式、渗透率、市场占有率、目标接入点数量等因素科学预测。各类型的接入纤芯需求如表1所示:

家庭宽带业务采用PON接入方式,采用1:64分光比。在北方通信市场中,电信占有份额较少,本模型以电信能三分天下取其一估算市场占有率即30%。家庭宽带的总纤芯需求=住户数量*90%*30%/64,其中90%代表100户家庭有90户会进行宽带接入。如住户数量调研困难或调研太费资源时,可用城区人口数量/3代替。

政企专线(高端)业务指专线业务,客户对电路质量、网络保护等级等要求较高,一般采用SDH/IP RAN接入方式,一个业务点通常需要2芯。

政企宽带(低端)业务一般指网吧、商务楼内企业租用的宽带业务,通常采用PON接入方式。在商务楼内集中用户时通常采用1:64一级分光,非楼内分散用户时需适当缩小分光比,增加传输距离,本模型按照1:32计算。

基站接入采用IP RAN承载方式,使用接入主干环的共享纤芯进行组网。平均单站按照使用2芯主干纤芯计算。

在计算了上述业务需求后,规划芯数时还需增加30%冗余,但切不能盲目成倍放大。一般144芯接入主干环可提供264~288芯主干纤芯,288芯接入主干环可提供528-576芯主干纤芯。

5.2 光缆覆盖半径及光交个数分析

在划定一片区域内,光交数量和光交覆盖半径成反比。光交数量越多,接入主干环投资越大,但光交覆盖半径越短,未来接入点接入投资越少;反之光交数量越少,则接入点投资投资越大。为取定经济最优的光交数量和光交覆盖半径,需对规划期内的整个接入网投资进行计算分析。

假设县城面积为S,光交平均覆盖(无缝覆盖)整个业务区,取光交的覆盖面积呈六边形,则光交数量a与光交覆盖半径r的关系为:

取接入点光缆单位公里造价1.75万元/公里,接入主干环光缆单位公里造价3.7万元/公里(144芯),光交箱造价2万元/个,管道单位公里造价17万元/公里(按照某省电信运营商管道造价计算)。则:

单个接入点光缆投资

单个接入点管道投资

接入主干环管道投资

接入网总投资 (N为目标接入点数量,为预测值)

为取得最经济的光交覆盖半径和光交数量,总投资Iz应取MIN。

下面分别取北方典型的县城城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5.5平方公里、8平方公里时的计算结果进行分析:

(1) 县城面积S=2.5平方公里时,区域内接入站点估算:

LTE基站数量=16个(目标站间距400米);小区数量≈11个(按200户一个小区计算) ;

政企数量≈5-10个,按照2倍现有政企数量估算,取N=35,则

此时Iz与a的关系如图5.2-1所示。

从图中可知,覆盖2.5平方公里的县城,在用5个左右光交进行收敛,光交覆盖半径约430米时,投资最经济。

(2) 县城面积S=5.5平方公里,区域内接入站点估算:

LTE基站数量=36个(目标站间距400米);小区数量≈25个(按200户一个小区计算) ;

政企数量≈10-15个,按照2倍现有政企数量估算;取 ,此时Iz与a的关系如图5.2-1所示。

从图中可知,覆盖5.5平方公里的县城,在用11~12个光交进行收敛,光交覆盖半径约为450米时,投资最经济。

(3) 县城面积S=8平方公里,区域内接入站点预估:

LTE基站数量=49个(目标站间距400米);小区数量≈36个(按200户一个小区计算) ;

政企数量≈15~20个,按照2倍现有政企数量估算;取运N= 103,则营

此时Iz与a的关系如图2所示。

从图2中可知,覆盖8平方公里的县城,在用15~16个光交进行收敛,光交覆盖半径约为430~450m时,投资最经济。

5.3 县城接入光缆网标准化模型

取县城为标准的正方形,依据上述建设原则、纤芯预测模型和光交数量模型,勾勒以下3种典型县城面积下的接入主干层及配线层建设方案模型:

(1)标准化模型1-县城面积为2.5平方公里

选择1个汇聚机房,新建1个接入主干环下挂5个主干光交,新建144芯主干光缆3.2公里。建成后光交覆盖半径438米,远期覆盖基站接入16个,小区及政企用户接入约20个。基站利用主干环的共享纤芯进行组网,初期边缘区域如城郊结合部的基站可暂时按链型接入。

(2)标准化模型2-县城面积为5平方公里

选择1个汇聚机房,建设1个接入主干环加5条配线链,共下挂5个主干光交及5个配线光交。新建144芯主干光缆4.8公里,72/96芯配线光缆1.4公里。建成后光交覆盖半径450米。远期覆盖基站接入36个,小区及政企用户接入约40个。

(3)标准化模型3-县城面积为8平方公里

选择2个汇聚机房,建设1个主干环加8条配线链,新建6个主干光交及8个配线光交,新建144芯主干光缆4.8公里,新建72/96芯配线光缆4.0公里。建成后光交覆盖半径约450米。远期覆盖基站接入49个,小区、政企用户约50个。

(4)标准化模型4-县城面积为8平方公里

微型光缆在城域网建设中的应用探究 篇10

一、城域网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1、城域网的发展现状。

城域网是主要在城市范围内的一种大型通信网络, 以光纤为传输媒介, 集数据、视频、语音为一体的多媒体通信网络。2000年, 我国首次推出城域网的概念并着手开始建设, 近几年来, 已取得较大的成就。根据网络规模, 城域网的网络结构分为核心骨干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或核心/汇聚层、接入层两种网络结构, 整个网络层次分明, 结构清晰, 功能齐全。虽然如此, 由于技术的不成熟, 地区发展不平衡等原因, 但还是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2、城域网的建设问题。

(1) 技术问题。目前, 我国大多数应用的是以SDH设备为主的城域传输网, 辅助以MSTP设备, 使得现有城域网存在缺乏丰富的网络接口类型, 无法及时满足用户需求、资源浪费、管理复杂落后、光纤资源浪费过多、网络安全性差等缺点。现有城域网建设已经大大远远落后于实际需求。 (2) 城乡差距。此外, 我国的城域网建设仅仅局限于城市范围, 乡村城镇建设还较薄弱。随着国家提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口号, 缩小城乡差距, 城域网想实现真正利民、为民服务的目的, 必须充分利用好城镇资源, 将城域网的建设由城市扩展到乡村, 实现城乡一体化, 让全体人民共享城域网的便捷和经济发展的成果。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并解决目前城域网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近几年来一直进行研究开发, 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即将微型光缆运用到城域网的建设中。

二、微型光缆组成及其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1、微型光缆的组成。

微型光缆直径较小, 芯数可达到144芯, 有两种结构即层绞式和中心管式。层绞式直径较大, 芯数较多, 组成较复杂。它是由PE垫层、阻水油膏、松套管、纤膏、光纤、HDPE护套、FRP、扎纱等组成, 而中心管式相比较则少了PE垫层、FRP、阻水油膏, 直径小, 芯数少。微型光缆的适应能力较强, 最低可在室外零下四十度的环境中运行, 最高可在室外六十度的场景中工作。抗压、扭转能力较强, 受力能力比传统的管孔强。

2、微型光缆的配套材料。

微型光缆的配套材料有微管直接头、微管密封端帽、管管密封端帽、T/Y型接头、变径分歧接头、微管堵水接头、微缆盘留盒、微缆接头盒等。这些配套材料在微型光缆的施工中, 对微管的接续、分歧发挥着重要作用, 有效地保护整个微型光缆系统。与此同时, 自光通信时代开始, 一直到现在, 我国大部分城域光传输中采用的管道光缆基本为大直径、芯数小的层绞式光缆, 这种光缆纤芯容量小, 无法满足大容量传输的要求。而新型的微型光缆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3、微型光缆在城域网中的应用。

目前, 在大都市的城域网归类为核心层, 汇聚层和接入层三个平面, 每个层面拥有完全不同的水平功能。接入层负责为操作并发送每个访问点, 提供细颗粒业务的服务、调度和处理。接入层光缆分为主干光缆段、直线段和导入段。各段的光缆芯数通常不同, 在由主干段和直线段点构成一个子光缆环中, 光纤芯数往往大于96芯数。

核心层则负责转发城域传输网、数据网和骨干传输网, 并调度城域网中的大颗粒业务, 其结构稳定性和可靠性较高, 容量大, 传输能力强。汇聚层则负责业务的汇聚和疏导, 扩大业务覆盖范围, 其有处理能力强, 汇聚力高优势。核心层和汇聚层光纤数一般是36到72个芯数, 接入层布线段和主干段部分及芯数不低于96个, 引入段和基站接入段一般是不超过48个芯数的中。因此, 微型光缆的应用场合将重点放在引入部分和基站接入领域。当然, 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及避免光缆的过多浪费, 核心层和汇聚层当使用微型光缆。

三、微型光缆的在城域网中的应用优势

1、技术优势。

微型光缆的直径在九毫米以下, 光纤芯数却在二十四芯数以上, 在用气吹方式进行敷设光缆时要求光缆截面积与硅芯管内截面积之比不超过二分之一。在光性能差别不大的情况下, 微型光缆比同芯数的传统光缆直径更小、重量更轻, 软硬度更合适, 微型光缆结构在纤芯数、施工吹放距离等方面均大大优于传统光缆, 更符合气吹方式的要求。此外, 微型光纤由于其高密度性可以充分提高管孔资源利用率, 在城市管线中铺设较合适, 可避免重复性的破坏性挖掘, 避免资源浪费, 降低成本, 提高经济效益。还有使用微型光缆可以大大提高铺设效率。微型光缆的气吹速度为每分钟三十到一百米, 气吹距离达一到二公里, 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2、经济优势。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 微型光缆的价格不断降低并接近传统光缆的价格。根据经济的发展趋势以及微型光纤的大规模应用, 价格还会继续下降。并且与传统光缆相比较, 微型光缆的材料使用数量和加工成本不断降低。同时, 气吹的施工方式可以有效的对微型光缆进行保护, 可以重复利用光缆, 提高光缆的利用率。将光缆吹出后空出的管道资源可以为将来引进先进光缆留出空间, 技术上的领先, 大大降低了投资成本, 保持经济上的优势。

3、方便施工。

传统的管道和光缆需人工操作, 建设周期长, 劳动力成本高。随着城市化的普及, 在铺设和维修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 给网络带来许多问题。微型光缆体积小、重量轻, 在气吹式施工中快捷方便, 节省许多成本。目前, 多城市的管理需要运营商和城市建设部门一起工作。因为在铺设道路时需提前埋下多硅芯管, 晚期建设通信网络时, 将多根微管和微型光缆吹入硅芯管中, 大大降低管道建设成本, 避开了道路重修的现象。

4、建筑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管道只有两种建设方式:用水泥砌成或者用塑料管材建设。而微管道却有多种建设方式如排水管道铺放、利用电力沟槽铺放等等多种建设方式。而微型光缆的气吹式施工更加具有优势, 它可以利用现有的管道进入目的地, 节省了再次挖掘管道的麻烦, 节省了许多成本。同时, 它可以成功的在那些不可开挖的地段成功的将光缆铺放, 解决了以前光缆传输难的问题。微型光缆和微管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网络建设速度, 给人民生活带来许多便捷。

四、微型光缆在城域网建设规划中应遵循的原则

微型光缆在城域网中的规划应遵守城域网设计的原则, 科学合理规划。城域网的一般原则是:必须进行业务驱动的传输网络建设, 其要求是既要保持原有的网络中兼容共存优点, 但也考虑到多样性和服务网络可持续发展演化特点。从国外引进先进成熟的技术, 以提高网络的竞争力, 充分保证传送效率及业务资源的调度的灵活性。网络配置结构科学合理, 结构框架清晰, 网络的整体规划, 适度合理、分层设计、分布实施, 具有统一的网络管理, 容易与现有的网络相互操作相互沟通, 确保网络的可操作性和维护。

微型光缆在规划时要严格遵守上述基本原则, 由于微型光缆及微管的直径更小, 机械强度小, 在人/手孔的暴露部分需要采取一定的保护措施, 所以, 在规划微管及微型光缆时应尽量选择在管道内铺设微管方案。提前做好微型光缆的规划, 结合实际情况和城市发展特点, 制定详细的规划方案, 将微型光缆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提高网络建设的水平, 服务居民生活。

五、微型光缆在城域网建设规划中应注意的事项

在城域网的建设中, 要做好微型光缆的维护工作, 了解微型光缆的注意事项。

第一, 在建设微型光缆管道建设时, 应根据城市和通讯建设的总体规划为依据, 并与城市道路和现有各种管道建设现状和规划密切结合, 尤其是现有的管道管孔的使用情况, 提前进行调查清楚, 避免在建设中出现管孔已用完的情况。第二, 铺设微管时应选择地势稳固的平坦地区, 最好与各种交通线相结合, 尽量将微管铺设在子管内, 铺设的微观要选用不同色彩以辨别。第三, 在排水管、槽道等非通信管内铺设微管时, 尽量使用较大直径的硅芯管, 并用不锈钢波纹管进行保护。科学计算好光缆直径与微管直径比, 防止出现误差造成不必要的损失。第四, 在施工中使用大量的的机械设备, 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与传统的施工方法和流程有很大的不同, 所以需要对建筑工人进行必要的系统培训, 提高其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 熟悉设备的使用和工作流程, 做好对微型光缆的维护, 以确保施工质量。

此外, 作为一种比较封闭的管道光纤通信系统, 微型光缆的维护和管理不同于传统的光缆和管道的管理和维护措施, 需根据微型光缆的特点建立起一套新的维护管理措施和方法。

六、结语

在城域网建设中, 将微型光缆运用与其中, 并科学系统合理的规划好, 可以解决当前管孔资源不足问题, 提高资源利用率。微型光缆的建设, 可以加快网络建设速度, 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后期需根据不断完善微型光缆技术, 积极探讨在实际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以便更好的推进城域网工程建设。

参考文献

[1]李炯, 唐红炬, 丁宏庆.浅谈城域网建设中微型光缆的使用[J].移动通信, 2008, 32 (18) :62-66

[2]胡先志, 陆玉喜.光纤光缆技术的新进展[J].光纤通信技术, 2003, (5) :3-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光缆建设】相关文章:

光缆05-07

光缆割接06-01

信息光缆06-03

光缆施工合同05-19

光缆检修管理06-07

图解光缆施工规范05-24

光缆问答题05-26

光缆线路安全协议04-29

光缆抢修年终总结05-21

国防光缆保护措施06-07

上一篇:音乐想象力下一篇:冷轧带钢轧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