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档案

2024-07-26

党政档案(精选四篇)

党政档案 篇1

一、基本情况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第六条指出:“干部档案管理实行集中统一和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集中统一是指干部人事档案必须集中到组织人事部门统一管理, 其他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私自保存干部人事档案。分级负责是指全国的干部人事档案工作, 由各级组织、人事部门根据其管理权限——即管哪一级干部就管到那一级干部的档案, 并进行指导、监督和检查。目前, 干部档案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管理。县以上 (含县) 机关、单位按照干部管理权限, 设置档案处、科、室等机构集中统一管理干部人事档案。二是相对集中化管理。县以下机关、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实行由县委组织部集中管理。不具备保管条件或档案很少的单位, 其干部人事档案由上一级单位管理。

二、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干部人事档案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干部经历、德才能绩和工作表现, 在组织人事部门考核、选拔、评价、使用干部工作中有着重要的作用。虽然多数单位都认识到了人事档案的重要性, 但受到管理理念的限制, 导致实际工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加大了管理成本, 但成效甚微,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意识不强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 部分档案管理人员对人事档案不够重视, 没有及时收集、转递和归档材料, 往往在检查时才突击性地收集、整理, 容易造成材料遗失、错漏、凌乱、范围不清、归档不完整等现象。此外, 部分单位对档案管理人员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 导致日常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局限于“看堆式”, 忽略了对档案材料的鉴别、审核。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发现有的材料填写格式不规范、纸张不符合要求以及内容填写前后不一、记载不实、标准不一致等问题, 不利于档案的保存和利用, 不能充分体现干部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历史性、完整性等功能。

(二)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知识更新缓慢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专业性要求较高的工作, 对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有着严格的要求, 如熟练掌握档案材料收集、鉴别、归档、整理、利用以及档案的保管保护知识和技能。实际工作中, 部分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大不是档案专业或未接受过系统的档案专业学习, 上岗前也未接受过专业培训和指导, 影响了工作质量。

(三)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方式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

目前,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仍局限于传统的手工模式。主要靠人事干部手工收集、翻阅、查询, 现代化管理水平不高, 没有充分发挥电子信息技术的作用, 完整的人事信息数据库尚未建立, 从而造成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低, 查询信息时间长, 手工反复翻阅导致人事档案磨损快。

(四) 保存环境不符合要求

干部人事档案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保管条件也有着严格的要求。如档案存放必需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 专用库房需配备空调、去湿、灭火等设备, 并做到档案库房、阅档室、办公室分开等。实际工作中, 部分单位由于人员编制少、人事档案少、办公条件有限等原因, 常将人事档案与其他档案存在同一地点, 无法做到“三室”分开, 不利于干部人事档案的保密性、安全性。

三、推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建议

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规定, 笔者认为, 可以通过整合资源、配置设施、完善制度, 建立人事档案集中管理中心来统一管理公务员的人事档案, 实现集中存放、统一管理, 以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促进效率的提高。

(一) 明确统一的组织机构, 负责日常管理

根据人事档案业务归口管理, 建议由地区组织人事部门统一负责人事档案管理中心的日常管理工作, 包括建立初期的人员配备、管理制度、设备场地、档案管理系统等硬件配置, 确保中心业务的正常有序运转。在人员管理方面, 根据干部人事档案的数量, 以及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收集周期性特点, 配备相应的专职或兼职的档案管理人员。

(二) 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规范归档工作

制度是确保各项工作开展规范性的有力抓手, 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是一项头绪多、琐碎繁杂的工作, 如果没有一定的制度来制约, 容易出现无章可循、无所适从的现象。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对干部人事工作的要求, 结合干部人事档案产生的特点、规律, 通过建立《人事管理档案管理规范》《人事档案管理范围》《人事档案查阅规定》等制度, 为人事档案的归档、整理利用、收集等作出制度上的规定。此外, 为提高被管理单位与中心的归档交接效率和质量, 可以通过建立人事档案管理联系人工作机制和人事信息数据库, 同时为确保干部人事档案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 可按照中心及各单位的档案查询、使用需要设立不同的人事信息系统登陆权限。

(三) 完善干部人事信息系统, 以便查询

鉴于下属单位日常查询、职务晋升、工资调整的需要, 在人事档案实施信息化前, 各单位运用现有的人事信息系统, 完善在职、离退休人员基本信息、工资、学历、职务晋升等情况, 确保信息准确无误。按需形成干部信息一览表, 以便于查询、考核时使用, 为单位制定相关人事政策提供依据。

(四) 加强培训, 提高管理队伍的专业性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好坏,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要不断强化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 使之树立强烈的事业心、责任心和政治责任感, 以高度负责的态度, 投入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当中。作为干部人事档案人员, 要主动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专业水平, 要增强责任感, 坚持原则、严守纪律、遵守制度。各单位可定期开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档案管理培训, 包括岗前培训、继续教育、更新知识培训等, 以提高人事干部及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促进形成一支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队伍。

在实现集中化管理后, 各单位人事档案人员主要负责平时干部材料的收集、鉴别、整理、递交归档, 要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的要求, 对收集的档案材料认真鉴别、严格审查, 防止不符合归档要求的材料进入档案, 严把干部人事档案材料的“入口关”。而中心的人事档案人员相对专业性更强, 平时负责接受人事材料, 鉴别和分类、整理归档、日常维护等工作。要按照《干部人事档案接收标准》的规定, 验收新入库档案, 严把干部人事档案的“入库关”。在管理过程中, 要注意发挥好联系人的作用, 增强各单位与中心之间的沟通, 共同做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五) 利用信息化技术, 实现对现代化管理

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 干部人事档案不能满足于简单的收集、整理和保管, 必须立足于人事档案资源的开发利用, 为组织人事部门全面完整地了解每一个人的工作、发展经历, 考察、使用干部提供便利条件。借助计算机建立系统统一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数据库, 结合实际需求将每份干部人事档案“三龄两历一身份” (1) 等重要信息, 通过扫描方式录入计算机并加密, 针对不同等级的单位, 开放检索系统和信息利用系统的查询权限, 逐步实现各单位查阅干部基本信息原则上只在计算机上查阅、打印, 进而减少卷宗磨损, 提高工作效率。

摘要:党政机关干部人事档案是组织人事部门在人事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干部经历、德才能绩和工作表现, 在考核、选拔、评价、使用干部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笔者在实际工作中发现, 目前的管理模式人力、物力成本高, 信息利用率低。本文结合工作单位实际, 对党政机关干部人事档案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垂直系统,人事档案,管理

参考文献

[1]谢丽娜.新形势下档案管理的现代化研究[J].办公室业务 (理论研究) , 2012, 10.

[2]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办公室业务 (理论研究) , 2012, 10.

党政档案 篇2

填表单位(盖章):2012年 2月29日

填表单位:三合镇人民政府2012年第 2季度

填表单位(盖章):2012 年 6月29 日

填表单位:三合镇人民政府2012年第 3季度

填表单位(盖章):2012 年 9月28日

填表单位:三合镇人民政府2012年第 1季度

填表单位(盖章):2012年 2月29日

填表单位:三合镇人民政府2012年第 2季度

填表单位(盖章):2012 年 6月29 日

填表单位:三合镇人民政府2012年第 3季度

党政档案 篇3

一、基层党政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基本要件

档案信息化管理是基层党政机关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只有建立和保证各体系组成部分的有序运行, 才能保证基层党政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其体系通常由以下几个基本要件构成:

首先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方面基础设施建设。这是基层党政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前提和保障, 只有完善了基础设施之后, 才能在此基础上实现管理的信息化。如在基层党政机关档案管理中建立必需的库房、购置一定数量的电脑, 此外, 还要用能够采集图文声像等信息的录音设备、拍照设备和录像设备。

其次是有关信息化管理档案的相关软件的开发和利用, 在此基础上建立完善的电子档案。相关软件是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核心和技术支撑, 也是实现电子档案转换和阅读的媒介。而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电子档案则是档案信息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再次还要建立完善的办公局域网。在党政机关的内部建立完善和高速的局域网是十分必要的, 因为党政机关内部相关电子档案的传输和信息地发布都需要这么一个平台, 对于政府及时、便捷、快速地利用档案, 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 并且提供了一个可以共享档案资源的方法。

二、基层党政机关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意义

首先, 基层党政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由于基层党政机关档案多, 工作量大, 纸质档案和人工档案的管理效率较低。在经过信息化管理建设之后, 直接用电脑客户端查询就能及时地获得想要的资料, 无论是对于打印还是调入、调出档案都能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从这方面来说, 基层党政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提高了档案管理的效率。

其次, 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实现了档案资料检索和查询的即时化和类别化。基层党政机关的档案实现了信息化管理之后, 档案工作人员在关键词和模糊搜索的情况下就可以调出所要查询的资料。而且档案通过电子计算机的归类和整理, 可以很好地提高档案的管理质量, 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之后, 可以直接在电脑客户端上瞬时调出, 实现资料的查询和阅览, 而无须进入资料室查询阅览。

再次, 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还进一步加强了机关对档案资料的控制。计算机软件和系统的开发, 可以使档案的借阅和归还实现自动化处理, 如资料的查询可以自助完成, 对于重要的文件设置密码, 对没有访问权限的人拒绝阅览。对于到期应当归还的档案, 可以利用信息化系统实现自动催还。

与此同时, 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和标准化也是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大优势。机关单位档案的日益增加, 对档案的规范管理带来了挑战, 大量信息处理不及时, 容易造成档案管理的混乱, 这对于档案的借阅和查询都会有很大的影响。而档案管理信息化的实现, 可以把档案都按统一的标准转换为电子档案, 避免在档案管理中容易出现混乱的现象。

档案管理安全性的提高也是实现基层档案管理信息化的一个积极影响, 保密性和敏感性是多数党政机关档案管理的重要特性, 因此对这类档案的管理在安全性方面的要求更高。我们在对纸质档案进行信息化处理的时候, 可利用最新的加密技术, 对处理过后的电子档案进行加密, 对于没有访问权限的人来说很难对这类档案进行阅览。这种技术上的限制, 是以往传统档案管理中无法实现的。

三、基层党政机关实现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路径

(一) 加强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视。由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在基层党政机关普及的时间较短, 很多地方基层党政机关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重视程度不高且对其认知不够, 没能充分了解其在档案管理中发挥的优势和积极作用。所以这就需要相关责任部门举办相关的讲座和培训, 使基层党政机关对于档案信息化管理的认识跟上时代的进步和潮流, 才能满足未来档案管理和人才技能的需要。这是基层党政机关实现学习、提高自身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

(二) 建设一批具有较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由于档案信息化管理需要用到最新的管理技术, 尤其是涉及电子计算机等电子软件和系统的应用。所以在这方面, 对于基层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存在着一定的障碍, 因此要加强对于基层档案管理人员在电脑知识方面的培训。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一定的考核制度, 以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如建立健全考核评价制度, 完善对档案管理人员的监管, 实现公平公正地监管, 提高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此外还要明确职责, 落实责任, 对于档案管理的任务落实到个人, 以提高档案管理中的安全性。

(三) 对基层党政机关档案地管理要建立严格遵循的标准制度, 以实现信息化管理的规范性。基层党政机关档案管理往往存在着范围广、工作量大的特点, 因此, 对于档案管理信息化而言, 建立严格的标准制度显得至关重要,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和兼容性。为保证规范性和标准性的确立, 政府等有关部门要实现对信息的分类管理和集中管理。在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档案时, 要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和指导规范, 除此之外, 基层党政机关相关部门也要建立起在国家标准指导下的意见。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档案管理的不交叉、不重复、不混乱的现象。

(四) 要提高基层党政机关档案信息化管理安全性。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 网络犯罪和非法活动也开始活跃, 而基层党政机关的档案又具有一定的保密性和敏感性。因此, 对于党政机关相关档案保密性的工作一定要给予足够多的重视, 加强网络安全方面的建设, 防止非法人员对于档案的窃取和损毁。如相关档案部门可以在信息安全部门的帮助下设立防火墙, 备份信息数据和安全审计等一系列技术方面的保障;还应定期不定期检测基层党政机关内部设备的安全性以及网络的测试, 防止泄露的发生。

(五) 加强基层党政机关档案管理对于新型数字化技术的应用。档案管理数字化地提高对于电子档案的优越性有着较大的影响, 数字化的建设能直接影响到电子档案的使用性能和体现, 利用较为先进的仪器设备将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 可以增加电子档案使用的优越性和检索的优化, 是建立相关数据库的重要前提。

(六) 对基层档案管理的步骤进行有效整合。档案信息化的管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是一个完整的系统, 任何一个步骤出现差错或者效率不高, 都会影响整个系统的良好运行, 甚至导致整个系统运行的失败。对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的完善, 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提高信息化管理的效率和能力。因此, 我们在促进基层党政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过程中, 要按照规范的程序步骤, 建立必要的基础设施, 提高对档案管理信息化的认识, 培训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 严格遵循国家相关的技术标准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建设, 注意对档案信息的分类管理和安全性管理, 同时还要提高档案管理的数字化程度。这一系列的程序就对于基层党政机关数字化管理有着良好的帮助作用。

实现基层党政机关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需要各方面参与, 虽然基层党政机关档案管理信息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也注定会遇到很多障碍, 但是只要我们如果跟上时代的步伐, 就一定能达到目标。

参考文献

[1]常杰宏.如何实现机关档案的信息化管理[J].办公室业务, 2014 (4) :40-40.

党政档案 篇4

中办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2007-02-09 07::

54中共中央办公厅近日印发《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等三个法规文件,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

《党政领导干部职务任期暂行规定》党政领导5年任期内应保持稳定

该规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国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适用范围: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正职领导成员;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正职领导成员。

同一职位最多连任两期

该《规定》指出,党政领导职务每个任期为5年。在任期内应当保持稳定。除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任满一个任期:达到退休年龄的;由于健康原因不能或者不宜继续担任现职务的;不称职需要调整职务的;自愿辞职或者引咎辞职、责令辞职的;因受处分或处罚需要变动职务或者被罢免职务的;因工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的。在一个任期内因工

作特殊需要调整职务,一般不得超过一次。

党政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上连续任职达到两个任期,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同一职务。党政领导干部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累计达到15年的,不再推荐、提名或者任命担任第二条所列范围内的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根据干部个人情况和工作需要对其工作予以适当安排。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执行经批准可以适当放宽。

该《规定》还指出,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内调整职务,任职3年以上的,计算为一个任期;任职不足3年的,只计算任职年限,不计算任期届数。

《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暂行规定》拒不服从回避可就地免职

该规定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适用范围:适用于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

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副职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及其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纪委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

3类情况需进行回避

《规定》指出,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财务等工作。

领导干部的配偶、子女及其配偶以独资、合伙或者较大份额参股的方式,经营企业或者举办经营性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该领导干部不得在上述企业或者单位的行业监管或者业务主管部门担任领导成员。

领导干部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县(市)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不得在本人成长地担任市(地、盟)党委、政府以及纪检机关、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正职领导成员。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领导干部参照上款规定执行。

职务层次较低方回避

该《规定》还指出,第三条所列需要回避情形时,职务层次不同的,一般由职务层次较低的一方回避;职务层次相当的,根据工作需要和实际情况决定其中一方回避。

实行回避需要跨地区跨部门调整、按照干部管理权限本级难以安排的,报请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协调解决。经

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领导干部需要实行地域回避的,根据实际情况,可以在任期内调整的,在任期内予以调整;任期内难以调整的,任期届满后予以调整。第六条指出,领导干部任职时存在需要回避情况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提出回避意见,报党委(党组)作出决定。必要时,组织(人事)部门可要求领导干部报告拟任职务所需要回避的情况。

第七条规定,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出现需要回避情况的,本人应当提出回避申请。所在单位党组织发现其有需要回避情况的应当提出回避建议,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审核后提出意见,报党委(党组)作出决定。

第八条规定,个人、组织有权反映领导干部需要回避的情况,接到反映的机关应当按照干部管理权限交有关组织(人事)部门处理。

拒不回避可就地免职

该《规定》指出,领导干部有需要

回避的情况不及时报告或者有意隐瞒的,应当予以批评,情节严重的进行组织处理。领导干部必须服从回避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的,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各级党委(党组)及其组织(人事)部门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本规定的组织实施,对执行党政领导干部任职回避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对违反本规定的行为予以纠正。

《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规定》不得借干部交流突击提拔干部

该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制定。

适用对象: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的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中央纪委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副职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党委、人大常委会、政府、政协及其工作部门和工作机

构的领导成员,上述工作部门和工作机构的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县级以上地方纪委和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及其机关内设机构的领导干部。

交流重点主要为正职领导

《规定》指出交流对象主要为:因工作需要交流的;需通过交流锻炼提高领导能力的;在一个地方或者部门工作时间较长的;按照规定需要回避的;其他原因需要交流的。交流重点为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正职领导成员及其他领导成员,纪委、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党委、政府部分工作部门的正职领导成员。

县级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上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民族自治地方的少数民族党政领导干部经批准可以适当放宽。在同一地区党政领导班子中担任同一层次领导职务满10年的,应当交流。新提拔担任县(市、区、旗)以上地方党委、政府领导成员的,应当有计划地易地交流任职。县级

以上地方纪检机关(监察部门)、组织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部门的正职领导成员,在同一职位任职满10年的,必须交流;新提拔的一般应易地交流任职。副职领导成员在同一领导班子中任职满10年的,应当交流。党政机关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特别是从事执纪执法、干部人事、审计、项目审批和资金管理工作的领导干部,在同一职位任职满10年的,应当交流。缺少基层工作经验或者岗位经历单一的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应当有计划地交流。实行干部双重管理、以上级业务部门为主管理的单位的正职领导成员,在同一领导班子中任职满10年的,应当交流。

四种情况可不交流或暂缓交流

《规定》指出,党政领导干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不交流或者暂缓交流:离最高任职年龄不满5年的(属于必须交流的对象,可区别不同情况对其工作进行调整);因健康原因不宜交流的;涉嫌违纪违法正在接受纪检监察或者司法

机关审查尚未作出结论的;其他原因不适合交流的。

干部交流应按规定作离任审计

《规定》还指出,干部交流可以在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地方与部门之间,党政机关与国有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群众团体之间进行。地区之间的干部交流,重点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布局和支柱产业及重大项目建设进行。

干部交流应注意与领导班子换届相结合

《规定》指出,干部交流应突出重点,增强计划性、针对性,注意与领导班子换届调整相结合。市、县两级党政正职领导成员未任满一届的一般不交流,同一地区党政正职领导成员一般不同时交流;领导班子一次性交流一般不超过班子成员的三分之一;需按法定程序选举或者任免的干部,交流时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办理。按规定需作离任审计的,应当进行审计。

《规定》指出,干部交流必须严格执行下列纪律:任何地方和单位必须执行上级党委(党组)关于干部交流的决定,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执行。各级党委(党组)必须严格执行干部交流程序,集体研究决定交流对象,不得借干部交流突击提拔干部。任何人不得借干部交流对干部进行打击报复。干部应当服从组织的交流决定。无正当理由拒不服从组织安排的,就地免职或者降职使用。

上一篇:企业成本控制与效益下一篇:翻译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