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就医引导

2024-08-02

基层就医引导(精选三篇)

基层就医引导 篇1

基层就医指病人在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接受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保健、康复、护理和预防服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作为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承担着居民健康守门人的职责。引导一般诊疗下沉到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网底”,引导居民 “疾病首诊在社区”,“小病求医到社区”,“康复回社区”,是我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不仅可使我国有限的医疗卫生资源得到合理、充分利用,而且可极大缓解我国城镇居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然而,目前我国居民仍承袭着“小病也去大医院”的就医习惯,一边是“大医院人满为患”,而另一边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乏人问津,利用不足。调查显示,我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仅为30%左右,与国际水平相比,存在有很大差距[1]。出现这种就医分流不合理的问题,主要有国家卫生政策和制度、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及社区居民三个层面的原因[2],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在医疗卫生市场中缺乏竞争力,服务品牌未得到居民认可,是影响居民基层就医的重要因素。

品牌是指一种能反映产品或服务的质量信誉并与其他产品或服务相区别的名称、标记、符号、口号或设计的组合[3],是企业或服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是以服务为产品提供给患者和人群的,而提供契约式的连续性服务、细致入微的照顾性医疗服务、以健康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家庭为单位的管理模式、符合群众需求的适宜技术和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是基层医疗区别于大医院的服务特征[4]。基层医疗卫生这种服务的独特性,恰是其建立有别于其他医疗卫生机构服务产品的品牌基础和品牌优势。根据这一顶层设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不应是一味地与大医院比医疗技术、比精良设备,而应是打造自身的特色优势,走差异化竞争之路,树立起基层医疗卫生的服务品牌,以自己独有的优势去吸引居民,培育居民新的就医理念,从而逐步实现基层就医新格局。

2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牌与以加强老年人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基层就医引导策略

笔者认为,现阶段可通过重点加强老年人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来快速打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牌,理由如下:

一是老年人群医疗卫生服务的“刚性”需求大。2000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32亿,超过总人口的10%,我国即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预计20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达到高峰,老年人口将达到3.51亿[5]。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躯体功能逐渐衰退,患病率大大提高。根据我国各地老年人健康普查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老年人仅占20%~25%[6]。老年人与20岁~29岁年龄组人口相比,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高出131倍,高血压的发病率高出115倍,糖尿病发病率高出100倍,脑血管病的发病率高出135倍。除了生理健康问题,老年人群的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老年人因社会、心理因素而导致的疾病,占老年人全部疾病的50%[6],老年人心理常常受到悲观、失落、孤独等情绪的困扰。

老年人健康问题的特点使得他们医疗保健的需求显著高于其他人群。根据我国城乡老年人医疗服务调查,老年人2周就诊率为23.75%,远高于其他年龄组14.66%的平均值;老年人年住院率为7.62%,比其他年龄组平均年住院率4.36%也高得多[7]。而老年人的疾病治疗效果却比中、青年差。目前60岁以上老年人的现残率是23.4%,为全人口现残率总和的5.6倍[8] 。

二是老年人群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条件”高。老年人因机体衰弱和患慢性病比例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和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较低,如身体不灵便,外出就医困难。调查显示,各年龄组老年人自理能力受到慢性病影响的比例均超过70%[9]。而由于受我国目前财力不足、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等因素影响,老人的子女仍是老年人照护的主要依托。然而,子女对老人的照护目前尚面临着诸多问题,如家庭结构的微型化、核心化,一对年轻夫妇要至少照护4位老人,成家后子女与老人分居等,都使子女承受着精神上、经济上的过重负担,因此,老年人对求医的便捷度普遍要求较高。调查显示,69.2%的老年人希望上门服务,46%希望发展家庭病床[10]。再有,老年人经济收入较低,而他们所患疾病大多是慢性病,带病时间长,住院费用高,医疗费用远高于一般人群,寻求低廉、优质的医疗服务产品成为老年人医疗保健服务需求的重要特征。

三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契合度”好。基层卫生服务属于现代卫生服务模式,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家庭为单位、需求为导向,以解决基层主要卫生问题、满足基本卫生服务需求为目的,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指导等服务为一体,可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卫生服务。

随着我国分级医疗制度的推行,二级、三级医院将主要负责少见病和疑难问题的专科诊断治疗,而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则承担一般常见病、多发病以及已经确诊的非传染慢性病的康复医疗服务。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和93%的县级市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打造方便、快捷、优质的“15分钟健康服务圈”,可以做到就近就医,使医生和护士上门就诊、护理成为可能。同时,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具有候诊时间短,医疗费用低廉、后期便于家庭随访等特点,其提供的服务也不只局限于疾病治疗,还有慢性病管理、健康教育、健康保健、疾病预防以及人文关怀等。

再者,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作为社区一员,全面了解社区中患者及其家庭背景,与社区老人感情亲近,可提供更为人性化、细致入微的服务,可有效提高老年人生存质量和延长健康寿命。

四是老年人就医体验口口相传的“影响面”广。通过重点人群服务效果的示范作用,由点带面,影响社区中更多的居民采取基层就医行为。老年人在社区人群中人群绝对数量大,老年人较其他人群相比,更关注健康和疾病治疗问题。他们退休在家,较其他人群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社区活动中,他们通过文娱、体育等方式,在社区内形成了日常联系频繁、稳定的社会关系网络,具有在社区内广泛、快速传播就医体验的条件;同时,老年人得到及时、便捷、有效的疾病治疗、康复、预防保健服务,与基层医疗服务之间形成良好、长久、朋友式的合作关系,将大大减轻子女因照顾老人健康而在时间、精力、经济上的压力,使他们能实实在在体会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带来的益处,这不仅对老人子女产生触动,也可经他们的传播,使更多的居民了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优势,树立起“基层就医实惠、管用、减负”的观念。再者,以老年人群服务重点的基层卫生服务的成功开展,可以赢得社区其他相关组织、机构的信任与支持,培育社会资本,利于自身的长久良性发展。

综合以上,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设计特点与在现阶段我国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需求高度契合,如能将这种特色转化为服务于老年人群健康维护的优势,不仅为政府解忧,为社会和家庭减负,促进社会健康老龄化,实现社会和谐,也将极大地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牌确立,扩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声誉,,逐步在居民中养成“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习惯,不失为引导居民基层就医的一个有效策略。

3 以加强老年人群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基层就医引导策略的实施

老龄化已成为我国当前乃至未来相当一段时间内的重大社会问题和卫生问题,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命健康质量,延长健康寿命,是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但同时也是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发展的历史机遇,抓机遇,促转变,求发展,“有为”方能“有位”,是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应该也是必须解决的新课题。

3.1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切实转变工作模式

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应尽快提升服务理念,转变工作模式,改“坐堂行医”、“等病人上门”,为深入社区、深入家庭,充分发挥身处社区、了解社区、了解患者家庭、了解患者的优势,主动上门出诊和护理,主动随访,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以社区为病房,以患者的床榻为病床,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需要,提供比综合医院更为“接地气”的适宜的、人性化的卫生服务,提高老年人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从而在社区中确立自身的服务特色,树立服务品牌。

3.2 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服务能力

除了以工作模式转变推进老年人群卫生服务水平提高,国家应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人员现状,围绕为老年人提供连续、综合的卫生保健服务这一重心,开展老年医学和老年卫生业务培训,配置相应仪器设备,提高全科医生和护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同时,应积极吸纳医学毕业生,增加全科医生和护士数量,满足社区老年人群健康问题的服务需求。

3.3 针对老年人群需求大力宣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通过宣传媒体、社区宣讲、发放宣传材料等方式,让居民了解国家卫生改革政策和路径,了解基层就医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服务特点,提高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认识。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应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重点开展针对老年人健康问题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增强老年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认识、信任和感情,提高老年人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率。

摘要:医疗卫生市场中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品牌未得到居民认可,是影响居民基层就医的重要因素。通过对老年人群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特征、老年人群传播服务效果的影响广度以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可提供服务等方面的分析,笔者建议实施以加强老年人群医疗卫生服务为重点的基层就医引导策略,可采取转变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模式,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老年人健康问题服务能力,针对老年人群需求大力宣传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等措施。

关键词:基层就医引导,策略研究,老年人群,服务品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

参考文献

[1]马金姝.我国社区首诊的研究现状[J].预防医学论坛,2010,16(2):151-153.

[2]尹呈良,于倩倩.社区首诊制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卫生软科学,2008,6(3):230-232.

[3]胡薇薇.对社区卫生服务品牌经营的几点思考[J].现代医院管理,2004,4:42-43.

[4]刘伟,庞连智,陈文,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品牌战略的探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6,22(11):758-760.

[5]俞贺楠,王敏,李振.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出路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1,19(1):201-205.

[6]张秋云,莫少雄,杨道威,等.人口老龄化对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的新要求[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7,24(2):85-87.

[7]徐刚,袁兆康,朱宏.老年人群医疗服务需求及利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1417-1419.

[8]蔡仁华.我国卫生发展面临的挑战和机遇[J].卫生经济研究,2004,12:10-13.

[9]刘佳,冯泽永.社区首诊制的实施困境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1,5(3):720-722.

基层就医引导 篇2

关键词:医院标识导向系统,患者就医,医院文化

医院标识导向系统是引导或指示患者到达目标区域或指示患者正确就医的各种标识[1]。国际上20世纪80年在医院环境中开始实施标识导向系统, 至20世纪90年代引入我国医院[2]。

2013年12月, 我院整体搬迁全面启用新院, 总建筑面积约为4.2万M2, 其中门诊1.24万M2住院楼2.12万M2。为了让就诊群众在陌生的环境中快速就医并顺利完成诊疗, 在新院建设阶段, 我院便引入标识导向系统, 以确保新院投入使用时能方便患者, 合理引导患者快速就医。我设计们的目标是要把医院楼层、科室、功能性场所布局在医院入口、楼宇之间、楼层之间、路口等节点展示给就诊群众, 合理引导群众快速到达就诊节点分诊处或护士站。

1 设计原则

依据就诊患者的到达及其阅读习惯, 我们按由外至内、由大至小、由先至后的顺序设计标识, 体现4级导向层次:一是户外导向, 二是楼层索引和主要通道导向, 三是功能分区导向, 四是门牌窗口牌等最小单元。

1.1 设置医院总平面图以快速指引群众进入目标楼宇

我院设有两个出入口, 并建有门诊楼和住院楼两座楼宇。根据人流走向, 我们在两个门口之间的广场上, 以及在门诊楼入口处设置了总平面图, 并在路口分叉点设置道路指引牌, 在两座楼宇之间设置楼宇指向标识, 让来院的群众在每个路口分叉点都能获得明确的指向, 以直接找到目标楼宇。

为了使每一来院群众都能顺利地到达目标地, 每个楼宇入口都必须有相应的标识指引。初期我院有个小门没有专门的标识指引, 而这个小门因其连接一停车场每天都有许多人员进出, 造成了诸多不便。为此, 我们在修正系统时增设了其门口路口处的楼宇指引, 把其小门进出的群众合理地引导到主线路中。

1.2 依据诊疗流程指引不同需求人群进入不同楼层

我院根据发展需要, 并结合妇幼保健院“三个中心”即“儿童健康中心”“妇女健康中心”和“围产医学中心”建设, 对门诊楼按其诊疗流程进行了合理的设计, 把儿童保健中心设在一、二楼, 把孕产妇保健中心设在三楼, 把妇女保健与慢病康复中心设在四楼, 其他医技辅助科室根据其实际使用情况作相应安排。我们还在门诊楼门口相应路口位置的天花板设置了指引吊牌, 并在收费处旁边的墙面张贴专家情况一览表, 以使来院群众能根据需要快速地对目标楼层作出选择。此外, 我们还在住院楼人流出入口墙壁上设置了楼层索引牌, 详细列出每层楼的科室名称, 且相应楼层均有醒目标识, 让来院群众一目了然。

1.3 利用道路指引牌、吊牌、墙壁平面图在路口位置指引

在门诊楼, 优先在醒目位置设置分诊处 (护士站) , 当来院群众搭乘直梯或手扶电梯进入相应楼层时, 让其能第一时间看到分诊处, 到达分诊处即可实现挂号、问诊。同时我们还在各分叉路口设置了相应的指引吊牌, 以及旁侧墙壁上设置科室名称和地图, 对小科室亦明确其路线指引;住院楼每层楼均安排楼层中部的步梯和电梯为其主通道口, 每层楼的不同分区都标识其相应科室、床号。当来院群众到达相应的楼层时, 即可根据门口的标识指引直接找到对应科室的护士站实现就医。

2 具体做法

2.1 统一设计以便于识别[3]

鉴于标识色彩在导向系统中的视认性、诱目性、可读性及识别性[4], 我们在医院导向标识上引入医院形象造型, 即在所有标识的右上角均设计了一花朵形状, 色彩使用医院院徽主体色彩橙、黄、紫色的近似色;字体主要采用紫色;门牌、诊室牌、设备标识牌以及户外导向路牌标识等均各自采用统一尺寸, 其尺寸大小与医院环境相和谐, 既美观又统一。

2.2 确定最小单位和就诊节点

医院标识导向系统工作组在进驻新院伊始, 许多室间布局还未能确定。我们便与建筑公司、各科室、基建科、领导部门不断沟通, 尽可能确定现场室间布局, 在优先确定了分诊处和护士站 (就诊节点) 后, 其他道路指引牌、地图等就可以根据就诊节点进行相应设置了。

2.3 标识未正式安装前使用一次性泡沫板固定

在医院装修工程未最后完工时, 部分科室的室间还会有多次调整。为了节约经费, 我们则使用一次性的泡沫板, 大大节约了项目经费, 科室也可依据其需要进行一些调整, 待最终确定不再更改后再固定正式标识。

2.4 根据来院群众感受度及时修正标识指引

我院标识导向系统项目组在其项目基本完工时分别向门诊楼就诊患者、住院楼来访群众发放调查问卷, 并在对问卷进行分析后针对反映的问题作出修正, 修正后再一次发放了调查问卷, 详细情况见表1及、表2。

表1可见, 初次问卷的结果反映出门诊四楼因妇科门诊的分诊处指引不够清晰, 对此我们及时进行了调整并增加了妇科门诊的标识指引。表2可见, 问卷反映出住院楼有个靠着停车场的小门口, 以及门诊楼大厅到住院楼大厅处的标识指引不清晰, 我们针对性地及时进行了修正。

3 讨论

3.1 点到点的导向传递是快速引导的关键因素

标识导向系统的建立, 其路线指引必须以最便捷、最短为基准。例如吊牌上不能同时出现左边和右边都指向同一个地点, 这样容易让人混淆;三级功能分区导向应尽量缩小其范围圈, 例如妇科范围比较大, 每一路口的科室索引必须以某个室间为基准, 不能前后20米范围3个牌子都标识为妇科。

3.2 平面图要能有效引导患者快速就医

人类在信息接收和识别过程中, 百分之九十来自于视觉。人在接收信息时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通常图形比文字更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4]。设置平面图则能让患者更容易理解其场地空间的分布, 从而快速地找到目标科室。

3.3 诊疗流程合理设计以快速引导患者到达分诊处是快速就医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项目得益于我们在新院规划设计之初便引入了诊疗流程的合理设计。以此为基础, 使得我院标识导向系统项目组能够在门诊楼的功能布局上以分诊处为目标点, 使患者能用最短路线到达分诊处, 并依据诊疗流程实现了把主要门诊人群合理地分流到相应的不同楼层。

3.4 医院标识导向需随医院的发展而不断修正

我院导向标识研制后, 在进行安装时, 新院大楼楼层框架已经完工, 布电也基本完工。其标识安装因受限于楼层高度和电路等因素, 项目组需要与多方面进行沟通, 调整其款式及亦其安装方式。如果项目组能在新院大楼规划设计之初就参与进来[3], 相信这些问题会更少, 效果会更好。当然, 医院不断在发展, 功能布局也会不断在调整, 医院标识导向系统也要不断修正。总体来说, 我院医院标识导向系统的建立, 实现了快速引导就诊患者就医;向市民展现了我院独特的医院形象, 树立了我院在五邑地区独特的妇幼保健医院品牌。

参考文献

[1]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医院引导表示设置标准 (试行) [S].2007-05-20.

[2]刘疆昕.浅议我国现代医院导向标识系统之现状[J].经营管理者, 2009 (23) :161.

[3]马志晖, 凌云.解惑医院标识导向系统[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 2010 (9) :19.

基层就医引导 篇3

关键词:居民,就医选择,基层医疗机构

1 背景

近年来,国家对于基层医疗机构越来越重视,特别是对社区医疗服务,不仅在基本药物制度中规定社区医疗服务必须要全面覆盖,使用率达到100%,在多点执业中鼓励医生到社区进行门诊医疗,且在慢性病管理政策中将社区作为防治的重点单位,各地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社区医疗机构价格和便利性都有极大优势的情况下,依然出现了社区医疗门可罗雀,三级医院人满为患的困境,城乡居民在就医选择上仍旧倾向于中心医院。一方面,社区医疗机构面临重大的发展目标;另一方面,患者对其仍旧抱有不甚信任的态度,社区医疗机构发展困难重重。

在这样关键的历史时期,基层医疗机构机遇与挑战并存。下文将建立城乡居民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概率模型,为增强社区医疗机构竞争性提出建议。

2 城乡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服务机构的就诊概率模型

2.1 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2.1.1 资料来源。

由于1989—2009年基层与非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比例并无明显变化,而是保持平稳,因此,本文采用2009年CHNS(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数据;北卡大学中国研究中心数据库)的截面数据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就诊概率模型,以探索城乡居民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主要影响因素。CHNS 2009年总样本为11 936例,其中,4周内患过伤病的样本为1 792例,选择在医院看病的患者为1 567例,最终进入回归模型的有1 138例。

2.1.2 研究方法。

常用的针对二值因变量的回归方法有LPM模型(Linear Probability Model)、Logostic模型以及Probi模型。其中LPM模型尽管具有回归易于估计和解释的优点,但其假定任何一个解释变量的偏效应都是不变的,并且拟合概率有可能<0或者>0;后两个模型是非线性概率模型,很好地解决了LPM的不足,保证概率介于0~1之间[1]。Logistic模型采用对数函数,Probit模型采用标准正态累积分布函数,本研究采用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建立基层医疗机构就医选择模型如下:

其中,H为是否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若选择基层机构,则H=1,否则为0。G为对数函数,I表示医疗保险状况,D表示疾病状况,X为一组表示个人特征的向量,包括年龄、教育、婚姻、收入、性别和工作状态以及地理位置等。

2.2 变量说明与数据描述

对进入回归的1 137例样本进行描述性分析,见表1。由于男性和女性获取家庭内部资源的能力不同,因此,对健康的投资也不同[2,3,4]。因此,本文对男性和女性分别做了描述性分析。本文共纳入男性样本496例,女性样本641例。各变量中,年龄为连续变量,其余均为哑变量。在描述人口学特征的变量中,由于教育、婚姻和收入3个变量缺失较多,因此,将缺失组作为参照组。对收入进行分组时,参照常用做法,若收入小于第一个四分位数,则划为低收入组,在第一个四分位数和第三个四分位数之间的划为中等收入组,若收入高于第三个四分位数,则划为高收入组。疾病严重程度源自问题:“疾病的严重程度”,若回答“相当重”,则变量“严重”=1,若回答“不严重”或“一般”,则变量“严重”=0。为控制地区间差异,根据我国地区分类,将江苏省、辽宁省、山东省和广西划为东部,黑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划为中部,贵州省划为西部。

在数据描述结果中我们发现,医疗保险以及医疗保险种类是影响居民就医选择的重要原因,公费医疗、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以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均对非基层医疗机构的利用有正的影响,而新农合能显著增加基层医疗机构的利用。此外,商业医疗保险对男性和女性选择医疗机构种类上具有相反的作用,拥有商业医疗保险的男性更倾向于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而女性更倾向于选择基层医疗机构。除了医疗保险,收入及工作也是影响医疗服务可及性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显著影响了居民的就医选择,中等收入与高收入的男性与女性更愿意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就医;然而本研究中发现,有工作的人群更愿意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这与我们通常认为的有所区别。笔者推测,这可能由于大部分有工作的人群要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不仅包括需要互相扶助的配偶,还包括需要赡养的父母,因此,会慎重考虑如何分配资源,当资源不充裕时,可能首先选择购买其他家庭必需品而非医疗保健服务。这一猜测与婚姻这一变量的描述分析结果一致,我们发现,无论处于何种婚姻状态,女性都更偏好基层医疗机构,而不在婚姻状态的男性(包括未婚、离婚、丧偶或独居)也是如此,惟一例外的是在婚状态的男性,这可能是因为在婚的男性需要承担更大的压力与责任,且在家庭中大多数处于掌握资源的优势地位,因此,会主动寻求高质量医疗服务以避免可能造成的大病支出(表1)。

除了医疗服务可及性,疾病严重程度对男性与女性的影响一致,若疾病严重,则均倾向于非基层医疗机构。更高的教育程度也会促使人们偏好于非基层医疗机构。年龄增大也是人们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的重要因素(表1)。

地理位置并不显著影响居民的就医选择,但地区内居民的户籍类别起到明显作用,农村户口的居民更多地选择基层医疗机构(表1)。

2.3 结果

在控制人口学变量之后,诸多在单因素分析中显著的变量变得不再显著。对比两性,我们发现,教育对女性选择医疗机构有显著影响,小学和大学或大专学历的女性明显倾向于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教育对男性则没有明显作用。在收入方面,低收入女性明显更多地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单从回归系数的方向上来看,任何收入组的女性都偏向于基层医疗机构,而男性偏向于非基层医疗机构。相比没有工作的人群,有工作的男性与女性均更多地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在医疗保险方面,与无保险人群相比,商业医疗保险只对女性产生影响,且拥有商业保险的女性更偏好基层医疗机构;同样地,城镇职工医疗保险也仅对女性发生作用,且这部分女性更愿意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就医;公费医疗对两性均有同样作用,即显著地使人群更倾向于非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无显著改变人群就诊选择的作用。与疾病不严重的人群相比,疾病严重的人群明显偏好非基层医疗机构。户籍也是重要因素,农村户口的男性更多地选择基层医疗机构,而农村女性没有明显偏好(表2)。

*、**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

*、**和***分别表示在1%、5%和10%的水平上显著。括号中数据为标准差。变量分类参照表1。

3 结论和建议

从回归结果来看,疾病严重程度、户籍、是否有工作和医疗保险状况以及教育程度是影响城乡居民是否选择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重要因素。其中,有工作以及农村户籍的人群更偏好于基层医疗机构,而疾病严重的人群以及有医疗保险的人群更愿意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

因此,要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竞争力,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要从根本上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使一部分患者自感“严重”的疾病在基层得以解决,这既能减轻大医院的压力,也有利于小医院的发展。因此,必须出台相应的扶持小医院的政策。从硬件上来看,国家要加大社区医院的设备以及床位投入,增强社区医院的实力以及群众对社区医院的信心;从软件上来看,必须设计相应制度以吸引人才,这方面可以借鉴西方全科医生制度或社区首诊制,也可将目前呼声较高的“多点执业”真正落到实处。此外,还需增加社区医疗人员的薪酬,建立多种激励机制招揽和吸引人才。若实施全科医生制度以及社区首诊制,必然对现有的就医模式产生较大冲击。因此,建议在前期采用过渡模式,由非基层医疗机构对定点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或进行多点执业,并根据情况在基层多开展合适的医学与药学研究,使基层医疗机构除了薪酬上的优势,还是一个优质的研究平台,免去优秀医学和药学人才对基层无法进行学术活动的担忧。

其次,现有的医疗保险尽管对不同等级医疗机构的报销比例做出分层,但是分层力度并不足以激励患者选择基层医疗机构。目前,大部分省、市的新农合、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差异很小(如南京市仅有5%的差异),且我国医疗服务定价在三级医疗网络中也没有很大区分,这两个因素导致患者会在主观上认为在级别不同的医疗机构看病其医疗费用相差不大,在对比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医疗服务质量后,更倾向于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就诊,而忽略了基层医疗机构药品费用更低的事实。因此,医疗服务分级定价,以及医保报销比例分级划分,在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竞争力上显得尤为重要。

最后,要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可及性。农村人群更愿意选择基层医疗机构,而有工作的人群选择非基层医疗机构。我们推测,前者是由于农村非基层医疗机构可及性差,后者是由于有工作的人群时间成本高,因此,不愿意在非基层医疗机构等候就医,从而使非基层医疗机构在时间上不具备可及性优势。因此,增强基层医疗机构的可及性是增强其竞争力的有效路径。

4 不足

实证模型中不包括代表医院特征的控制变量,而根据以往研究,医院的特征,如等级、规模、便利性以及以往就医的满意度等指标均是患者选择医院不可忽略的因素[5]。CHNS中不包含就诊医疗机构信息的相关问题,不得不说是一个缺憾。这也是本研究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Jeffrey M.Wooldridge.Econometric analysis of cross-section and panel data[M].Cambridge:MIT Press,2002.

[2]高梦滔.西方经济学界对于性别视角的家庭内部资源分配研究评述[J].中国人口科学,2005(2):81-89.

[3]吴晓瑜,李力行.母以子贵:性别偏好与妇女的家庭地位——来自中国营养健康调查的证据[J].经济学(季刊),2011,10(3):879-886.

[4]高梦滔,姚洋.性别、生命周期与家庭内部健康投资[J].经济研究,2004(7):115-125.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基层就医引导】相关文章:

就医服务06-02

异地就医06-12

就医流程06-20

就医环境07-26

就医特征07-28

就医管理论文04-20

异地就医证明06-29

社区就医居民08-01

在学证明 就医证明05-24

异地就医办理须知05-26

上一篇:职业中专的英语教学下一篇:会计专业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