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入学教育

2024-07-26

高职入学教育(精选十篇)

高职入学教育 篇1

1 现阶段各高校入学教育介绍及存在的问题

1.1 专业认知教育走过场

现有的入学教育主要有学院专业认知教育, 学院学生手册学习, 大学生生命教育, 现代职业人教育, 校园生活介绍和社团等迎新活动。其中, 专业认知教育作为入学教育的第一节课, 基本上都是由系部安排专业负责人或系部负责人进行集中讲座, 以讲解介绍为主, 这种形式集中讲座时间短、单调缺乏互动, 兼之涉及后续专业知识内容深奥, 无法激发学生的兴趣, 导致学生对专业的接受度低, 错选率高等情况的出现, 对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基本没有实质性的引导激励作用。专业认知教育往往容易沦为形式化, 走过场的情况, 在新生调研时发现有一成多的学生需要转专业, 其中将近40%学生认为原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兴趣, 另外将近40%学生认为原专业不符合自己的职业期待。

数据来源:麦可思对部分高校2012级新生调查

1.2 入学教育满意度较高, 但是参与机会较少

数据来源:麦可思对部分高校2012级新生调查

1.3 新生期待加强入学教育

被调查的这部分2012级高职高专生最希望加强的入学教育是“专业认知教育” (28%) , 其后依次为“职业前瞻教育” (22%) 、“迎新联欢会” (19%) 、“社团招新” (14%) 、“校园生活介绍” (10%) 和“心理咨询” (7%) 。

数据来源:麦可思对部分高校2012级新生调查

2 新生入学教育创新结构建立

通过集中授课和有计划、有步骤地分专题组织教育活动、通过群体教育和个体教育相结合、理论教学和现实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帮助学生消化入学教育的内容, 调动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新生入学教育应从学生入学开始一直延续至第一学期结束。通过一个学期的教育让新生得到指导和帮助, 实现角色的顺利过渡。新生入学教育应分为职业生涯教育和生命教育两个模块:

2.1 职业规划教育

1) 新生适应性教育

对于新生而言, 因为高职教育和基础教育性质和特点上面存在差异, 就要求新生这种角色转换适应性的挑战, 所以新生适应性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班主任通过班会等方式对学生的适应性教育, 帮助新生熟悉所在自己上课的教室、实训工厂、宿舍、超市、银行、图书馆、食堂的位置和功能, 指导学生使用学习学院的学生管理相关规定, 指导他们使用学院crp管理系统等, 另外通过学院、国家奖助政策的教育使得部门贫困大学生消除后顾之忧。使学生了解学院、了解系部、了解自己所学专业、了解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进而初步形成大学三年的短期职业生涯规划, 进一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引导学生走向成长成才。

2) 专业认知教育

麦可思对全国部分高职院校2012级新生调研, 经过大学2个月的学习后, 有一成多的新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并不满意, 产生了换专业想法。另外高考填志愿时报考的专业有30%多的学生认为不是自己感兴趣的而是社会欢迎的或者是高职院校的热门专业, 因此这就要求高职院校必须要加强新生的专业教育, 通过专业负责人对专业的介绍、专业社会需求等方面的宣讲, 优秀毕业生成功经验介绍、优秀学生干部学习经历的介绍, 通过素质拓展、团队合作训练等手段提升学生的专业学习积极性, 引导新生找到适合自己的专业学习方法。

3) 现代职业人教育

每一位大学新生都渴望在三年时间里面学有所获, 学有所成。在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下, 学生希望尽快成为“合格的现代职业人”的愿望更加强烈。通过我院学生调研, 有将近75%的大一的学生希望大学能让自己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转变, 通过三年的大学学生能够学到。大二的学生希望通过平时的勤工俭学增加职业阅历, 通过学院课程实训、企业生产实习强化职业技能, 通过学院开设的讲座、对话沙龙、竞赛等活动的学习提升职业素养。大三学生把毕业定岗实习作为预就业, 在一年的实习过程中了解行业岗位发展方向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情况。通过大学三年学习提升职业素质己成为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强烈愿望和迫切要求。通过大一时的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测评、岗位能力结构教育, 让学生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和就业岗位有一份清晰的认识, 为未来三年的学习提前做好准备。

2.2 生命教育

高职院校突出就业导向和技能学习的教育模式中, 对学生生命的关注严重缺失, 近年来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频繁出现, 引发了社会的高度关注, 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令人担忧, 因此也凸显了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大学生生命教育氛围心理健康、大学生安全、防毒防艾等方面:

1) 心理健康

而高职院校新生正处在成长的重要阶段, 保持健康的心理, 对其身心、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身心都在迅速发展着的高职生而言, 生命教育更是具有重要作用。我们不但要从简单的培养学生健全的个性, 预防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的发生等方面做工作, 还要做好大学生心理普查, 通过团队心理辅导、心理健康课、个人心理疏导等方式引导教育学生科学的面对挫折, 通过发泄室的发泄释放内心的破坏性能量;通过团体素质拓展、心理疏导让学生能积极性、有创造性的、一种坦然的心态面对冲突。

2) 大学生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要作为高职教育的必修课, 安全理念进学生头脑, 安全宣传要进学生寝室、贯彻学生生活的全过程。在校园里营造出良好的安全氛围, 安全教育要做到常抓不懈, 持之以恒。学院保卫、学生部门要通过座谈、问卷、安全知识竞赛等活动了解学生需要什么、了解学生的诉求, 使信息在学校、学生之间畅通无阻。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 篇2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模式探析

高职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迈进大学的第一课堂,是引导和帮助新生及时了解大学生活的特点和基本要求,顺利完成从中学到大学的角色转变,完善、健全与自身适应的.思维、学习、生活方式,对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增强学生爱校意识,强化学生的素质拓展和深远的意义.

作 者:强建伟  作者单位: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江苏,南京,210048 刊 名:网络财富 英文刊名:INTEMET FORTUNE 年,卷(期): “”(23) 分类号:G71 关键词:高职新生   入学教育   模式  

强化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企业需求;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17-0257-02

高职院校新生班会是大学生入学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渠道,是对新生进行教育和开展工作的有效形式。由于高职院校的生源构成特点、思想行为特点、校企合作的文化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使得高职院校班会入学教育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如何开展好新生班会入学教育,指引他们三年顺利学习、走上工作岗位,是高职学生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一、高职新生思想行为的特殊性

(一)高职新生生源构成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生源呈现多元化特征,其生源构成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毕业生、中等专业学校毕业生、应届高中毕业生、职业高中毕业生等群体,大部分高职院校新生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原有学校的烙印和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印记,他们在学习方法、态度和目标等方面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因此,在认识到高职院校生源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高职院校新生班会入学教育变得极为重要。

(二)高职新生思想行为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新生基本上都是在与本科类院校无缘的情况下,进行的一种无奈的选择,学生在思想上普遍存在一种自我否定的态度,认为自己学历低、能力水平差,就是高职院校里混个文凭、拿几个证书,毕业后到企业和车间当工人等心态广泛存在。许多高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缺乏计划和安排,对学习及就业等缺乏预期目标,甚至还有部分高职新生抱著“混文凭”的想法来到大学,学习的动机和出发点发生分离,理想目标模糊甚至缺失,对未来理想的工作缺乏信心,甚至有些学生眼高手低心浮气躁,娇生惯养吃不了苦,攀比心理较为严重,对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开展提出了现实要求。

(三)高职新生主体心理的特殊性

首先表现在职业认知方面。在高职校企合作的环境氛围中,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工作较为迷惘,随着年级的增加、毕业的临近,这一问题的压力随之显现,由于部分高职学生不能正确面对学习压力、就业压力等问题,使得他们当中存在的心理问题与本科生相比更加突出。其次,在心理素质方面,由于部分高职新生对职业生涯缺乏科学规划,加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与管理方面工作的欠缺,极易导致部分高职学生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违规违纪现象的频发。第三,职业认知的特殊性。高职学生一入学就面临处理专业选择及未来职业的道路选择问题,使得他们的职业意识、独立意识及自我意识成为高职学生职业心理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高职新生入学环境的特殊性

高职院校教育的目标主要定位于培养生产、管理、建设等高素质技能性人才,这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围绕“职业”这一逻辑起点来建设和构建具有高职特色、异质于普通高校、更贴近市场、贴近企业的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当前高职院校经过整合高职院校和企业资源逐渐形成校企合作的校园环境氛围,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实现不断地对接与融合,企业逐渐参与到人才培养工作过程中来,快速地推动了校企合作的教育发展模式和环境氛围。但高职新生入学时因为生理年龄和心理年龄尚不成熟,表现为抗压能力差,吃不了苦,做事眼高手低,心浮气躁。如何把高职学生培养成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合作创新等优良品质的合格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对人才的需要,成为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强化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的“六项认知”

(一)强化高职新生专业技术知识学习的认知

由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十分明确,专业设置也基本上以电气、机械、计算机、财会等技能性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为主,这种专业的设置基本上是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学好专业知识,拥有一技之长,是每一个高职生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安身立命的根本。但是据笔者观察,大部分高职大学生在入校之初,就普遍面临不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学习是为了什么?对所学专业和就业前景不了解等问题,如果这些问题没有在开学伊始帮助同学加以解决就会让他们陷入进一步的迷茫和困顿。所以,在高职新生班会入学上首先要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目标,进行专业介绍,培养学习兴趣,同时可以辅助进行就业前景和形势以及学校相关学生管理规章制度的介绍,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在开学伊始,就有一个合理、明确的大学生涯规划,为几年后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强化高职新生团队意识的认知

任何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企业内部肩负各种职能的团队的作用,在当今社会,企业招聘时员工是否具有与人合作的精神和意识也变得日益重要。在企业发展中,除了具备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外,是否具有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是企业用人的重要方面。但是部分高职生在求职应聘时,不仅没有这方面的意识,甚至有人认为就是要有自己的个性,不服从团队管理,甚至不愿意融入团队。这不仅是一种对个性曲解的认识,更会影响高职生毕业以后各方面的发展。因此在新生的入学班会上,要加强新生团队意识和集体意识的教育,可以特别要求各班结合自己本班实际情况,策划相应的活动,例如素质拓展训练、主题班会等等,通过这些活动的策划和思想认知的教育,使新生把团队意识和融入团队、集体的理念内化到心中。

(三)强化高职新生服从管理意识的认知

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以及能否为企业和社会培养出高素质、技能型、复合型人才是高职院校发展的生命线,但是根据部分和高职院校合作企业的反馈尤其是校企合作模式下订单班的反馈来看,部分“90后”乃至“95后”高职大学生不服从管理的现象日益突出。一方面由于高职院校生源竞争激烈,生源背景复杂,生源素质参差不齐,良莠不分,导致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大。另一方面,现在许多学生普遍优越感强和自我意识强烈导致不服从管理的现象增多。加之部分同学身上的“自立、自律、自理能力差,自卑心强”的“三差一强”特点更导致“依赖心理和叛逆心理强,抗挫折能力和抵御外界干扰的能力弱”的极端化特征,从而增加管理难度。因此在新生班会入学教育上,要强化学校严格管理的思想,同时辅以学生手册关于奖学金、评优评先、学生管理制度、教学管理等各方面管理制度的解读,使学生一方面了解学校各项严格的管理制度,另一方面强调以后学习生活中将会坚决禁止考试作弊、打架、旷课、夜不归宿等违纪行为。

(四)强化高职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知

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现在用人单位也越来越重视招聘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尤其是在用人之初,通过笔试、面试、心理普查等多种手段强化对入职新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考查。尤其是2009年深圳富士康集团员工跳楼自杀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于用工人员心理问题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与富士康的员工相比较,当代高职大学生不仅与他们年龄相仿,也同样远离父母在外求学,接受长达十几年的基础教育,其心理成熟程度不够,部分高校学生也缺乏社会交往能力和理解他人的能力。”[1]同时一些年轻的高职大学生在背井离乡一个人至远方求学后,面对问题,不知道如何处理,也不知道如何发展新的社会支持系统,最终,有学生选择以一种极端的方式来“解决”问题,酿成悲剧。所以,在新生班会入学教育上要强调新生心理健康普查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配合好院系专门的心理辅导员,引导学生积极、健康地面对自己的心理问题和负面情绪,教会他们疏导负面情绪的方法。

(五)强化高职新生新媒体工具化的认知

在新生班会入学上要强调手机和电脑仅仅只是方便我们生活、促进我们学习的工具。据部分和笔者接触的用人单位反映,随着生活节奏加快,私人时间碎片化,网络信息的发达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工作以外的时间,成片的工人聚集在一起玩手机的情况越来越明显。甚至可以看到,在厂里短暂的中午吃饭和休息时间,有太多工人没有交流,甚至边吃饭边玩手机,让人不得不感叹“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而大学生被手机等电子产品“绑架”的情况也是随处可见,走路看手机,吃饭看手机,坐车看手机、就连开车、骑车也在看手机。还有一些学生沉浸于电脑游戏中无法自拔,因过度使用电脑或者被电脑“奴役”,导致退学、处分的现象并不罕见。同时针对现在大学生课堂上被手机“绑架”的现象,可以在新生班会入学教育上强调组织纪律,可以采用部分高校上课时在墙壁上挂放手机袋的做法,对手机进行统一管理,通过内部作用和外部力量加强对新生此方面的教育和管理。

(六)强化高职新生素质发展的认知

高职新生班会入学教育要强调大学生素质发展的认知。技术理性的驱动使高职模式过度专注于大学生专业技能的掌握,而忽视大学生精神世界、意义世界的建构,注重专业知识的灌输而忽视大学生审美素质及审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他们的全面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甚至出现了所谓的“单向度的人”[2]。因此,作为未来创新型应用型人才后备军的高职新生应该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业务素质、政治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经济素质和法律素质等。大学生素质发展可以概括为:一是基础性素质发展,包括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二是核心素质发展,包括高职生所应具备的业务技能、专业素养、创新素质等发展;三是开拓性发展,包括政治素质、经济素质、法律素质、审美素质、创新素质的发展。要强化高职新生对素质发展的认知,首先强调实现基础性发展,培养健康良好的身心素质、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与丰富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做一个优秀的应用型人才的前提条件。其次,强调要掌握牢固的专业知识,强化创新素质培养。通过未来的专业实践和社会实践,包括见习实验、工厂实习、毕业实践等,走出校门,走进工厂、农村、社区,为社会服务,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创新素质,扮演好成长为应用型人才的角色期待,实现核心素质的发展。第三,强调高职生要面向社会面向未来追求自我的开拓性发展,努力实现自己在政治、经济、法律、审美以及其他领域的知识积累与能力提升,努力成为素质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徐凯文.“80后”“90后”的困境与心理危机[J].北京教育,2010(9):37-39.

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问题研究 篇4

新生入学教育是学生进入大学以后的第一堂课, 这对帮助新生尽快熟悉和适应大学生活, 成功完成角色转变, 成为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切实组织好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 不仅仅是高校应有的职责, 更是在帮助新生实现全面发展、完成自我超越的重要举措。

二、当前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现状

随着高职院校教育规模的不断壮大, 高职生已经成为了一支庞大的大学生队伍, 迈入大学, 新生的角色就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这种变化影响到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的学习、生活和行为能力的培养, 为此新生只有从思想上、心理上和行为上主动地去适应、认真体会以及自觉实践, 才能尽快熟悉并适应大学的新生活。无可否认, 当前高职院校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做出了很多努力, 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总体来说, 效果尚不够理想。

(一) 内容针对性不强

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入学教育内容局限在校纪校规教育、专业教育、安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内容, 内容虽丰富但与实际需求脱节, 有些教育内容走走过场, 缺乏新意。近年来, 也有部分高校也增加了一些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 但由于缺乏研究, 也无法针对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出针对性的教育引导, 给新生带来的实质性的影响不尽人意。

(二) 形式单一且低效

高职院校在开展新生入学教育时, 很多环节基本上都是以讲座为主, 这样的讲座, 其内容是十分丰富的, 但是往往一个讲座大多都在两个小时, 大多数学生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大多数人都是在睡觉、聊天、玩手机, 这样的讲座形式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也有些参观、介绍等教育形式也是流于形式, 新生们走马观花, 也很难会留下深刻的印象。

(三) 主体单一且协调不足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一般只有学校、学生两部分组成, 不重视与家庭教育的密切配合、不重视利用丰富的社会资源, 而实际上这是一项需要学校、家庭、乃至社会全面参与的系统工程。当然, 也有部分高校成功迈出第一步, 但是这工作还没有形成常规的工作机制, 仅靠学校包干、辅导员单干, 很难改变入学教育的现状。

(四) 时间安排欠妥

绝大多数高校在新生入学1-2周, 就安排完所有的入学教育内容, 入学教育时间很集中且较为短暂, 这显然不符合个人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对于一个新生而言, 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大多数是茫然的, 他们自我认知的建立和调整需要经历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事实也证明, 集中热闹的入学教育后效果总是不尽人意, 付出努力的参与者总是要继续解决新生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产生的各种问题。

三、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思考

(一) 了解高职院校新生的特点, 做好入学教育的前期工作

高职院校新生既有同龄人共有的积极、健康向上的热情, 也有着与普通高校学生不一样的状态。主要表现在:1.失落、自卑。高职院校的学生与同时升入本科院校的同学相比, 他们易产生自卑感, 尤其是一些因为高考失误、志愿填报问题的同学, 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表现出来的自卑感则更为明显。2.学习能力较差。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一般在高中时期处在中等偏下的水平, 他们在学习上没有优越感, 学习主动性弱, 而大学课程多, 时间短, 需要学生主动学习, 这样就会导致不少学生茫然不知所措, 自然就会产生消极情绪。3.人际关系紧张。现在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自理能力不强, 比较缺乏集体生活经历, 面对新环境很不习惯, 因个性、生活习惯不同导致紧张。

(二) 丰富入学教育内容

新生入学教育内容, 不仅要有学生的专业教育、校纪校规教育, 还要与学生的需求、现实状况相结合, 如心理健康教育、大学适应教育、学业规划教育等。首先要充分认识到专业教育对新生的必要性, 要帮助大学生提高专业认知, 了解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以此坚定新生的专业信心。同时要引导大学生做好大学期间的学习规划, 明确职业选择与定位, 找准努力方向, 帮助他们为未来的职业及人生定位做好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知识能力准备。心理健康教育, 入学初开展全面的心理健康普查, 建立起学生心理健康跟踪档案, 并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咨询, 预防和缓解心理疾病, 提高自身心理调节能力。

(三) 创新新生入学教育形式

在信息时代, 大学生最善用于网络工具获取新信息, 对此, 在新生入学教育方面开拓网络新阵地就显得尤为重要。充分利用学生常用的QQ、微博、微信打造网络平台, 开辟入学教育专题网页, 利用专题细化入学教育的内容、更新入学教育方法, 这样更能挖掘、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让学生自觉主动地加入到入学教育的实践中来, 在实践的过程中熟悉、适应大学生活, 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交流能力, 化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探索收获, 这样不仅是创新入学教育形式, 更是提高新生主体地位, 增强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四) 延长入学教育时间

一般的入学教育是在开学前的一两周, 教育成效不理想。入学教育的时间应该是大一一学年, 从发放录取通知书的时候就可以与学生建立联系, 帮助新生提前做好规划、合理过渡大学生活。新生报到开学时, 入学教育要分时间段、分重点地开展, 不能当作是阶段性的学生工作, 而应该当作长效的教育来开展, 建立长效机制。同时, 在针对不同院系、不同专业、适应期长短不同的学生, 要有个性化、特色的设立入学教育模式, 提高入学教育的实效性。

(五) 建立健全入学教育组织和制度体系

开展新生入学教育, 学校各部门之间要相互协调合作, 成立专门负责的工作组或机构, 以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人员共同担任开展入学教育。此外, 负责主管部门要建立入学教育评价和考核机制, 通过学生座谈、问卷调查、走访调查等形式了解入学教育的成效, 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 为后续教育提供参考。

总之, 高职院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 抓好新生入学教育的每一步对于学校优良学风建设、学生的全面发展, 培养高素质人才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 在充分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 应灵活运用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内容, 分阶段、分层次的连贯开展, 构建新生入学教育的新体系。

摘要:新生入学教育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关系到学校优良学风建设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开展入学教育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 对进一步做好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做出一些探讨, 希望该探讨对当前提高新生入学教育的实效性有所启示。

关键词:高职院校,大学新生,入学教育

参考文献

[1]王翔.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13, (05) .

[2]孙俊魏.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体系探究[J].才智, 2014, (09) .

高职入学教育 篇5

好的入学教育可以先入为主地为新生设计奋斗蓝图,为新生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基础。大专院校普遍重视这一问题,但其入学教育一般是在新生入学的最初几天组织新生进行,内容大多以了解学校基本情况、学校规章制度为主。笔者认为,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还应该再多一点、细一点,并且入学教育不是一两次就完成了的,而是一个较长的过程,尤其是最初半年更应该根据新生实际情况随时进行,帮助新生尽快适应高职院校的生活和学习。

一、高职院校新生思想和心理状况

高职院校新生既有同龄人共有的积极向上的热情和特点,又有与同龄人不相同的思想和心理困惑,其主要表现为:

(1)强烈的失落感。这对于那些自认为高考失误不得不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心理上和行为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2)专业思想不稳定。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社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因而造成高职院校新生“学职不爱职”的思想;

(3)学习方式的不适应。这是因为我国中学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职业教育是一种应用型、技能型教育,使得许多新生走进高职院校后对学习方式、方法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自卑、茫然等消极情绪;

(4)恐惧感和孤独感,这是由于新生对环境的陌生而产生的一种心理压力,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对新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必须针对新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采取相应的入学教育内容和途径。

二、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内容

1.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与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多数都是外地生源,部分新生由于对环境和同学的陌生而产生恐惧感和孤独感,以致无法安心学习,因此,这个问题最好在入学初期就得到解决。新生都是初次远离父母、远离家乡,“独在异乡为异客”,而且年龄只有十八、九岁,生活自理能力不是很强,大多数新生也没有住过集体寝室的经历,突然间面对来自各地的陌生同学会感到很不习惯,寝室里又是七、八个人住在一起,时常还会因为不同个性、不同生活习惯发生一些不愉快。因此,新生入学初期,无论是领导还是辅导员、任课老师都要对新生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要经常深入寝室、课堂,与新生交心谈心,了解新生所思所想,为新生排忧解难,同时要仔细为新生做好各方面的介绍和解释,如,学院软硬件设施、学院周边环境和本地风土人情等等,使他们尽快熟悉环境,适应本土生活;还要充分利用晚上休息和军训休息时间组织新生做些小游戏或拉歌比赛等活动,帮助新生消除彼此间的陌生感和距离,同时还要教导新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宽容、忍让的道理,最好打印一些有关同学之间、寝室内部和睦相处的资料,专门抽时间组织新生学习,使他们顺利地度过心理不适应期,尽快建立起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之中去。

2.安全与法制纪律教育

高职院校新生的安全教育主要包括3个方面:首先是人身安全教育,刚步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大家都想对学院所在地有更多了解,可能会独自或三五成群到处游逛,所以很容易发生危险,要告诫他们尽量在校园内活动,如果要离开校园最好找老生陪同,以防迷路丢失或对环境、交通路线的陌生而发生意外。其次是财产安全教育,初次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新生们,基本上都是第一次自己掌管较大数目的生活费和一些贵重物品,或多或少都有些不知所措,要告诉他们除了每月支出的生活费用以外,其余的钱全部存入银行,而且密码不要用生日或手机号等容易破解的数字。如此之类的细节,都要一一教给新生。贵重物品同寝室同学要相互关照,长时间离开寝室要锁好门,共同形成一种“守家”意识等等。再次是消防安全教育,俗话说“水火无情”,火灾是可怕的,一旦发生后果不堪设想。要教育新生,不私接电线或使用大功率电器,并要教给新生一些消防常识,一旦发生意外首先切断火源,扑灭火苗,同时拨打119或学院保卫处电话,最好将学院与学生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领导以及系领导、辅导员、任课老师的电话号码打印,发给每个寝室贴在最醒目处,以便新生急用。有关安全教育问题还可以摘录一些大学生安全实用知识,组织新生学习。

法制纪律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新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高职教育认识的偏差,使得很多高职新生对前途感到迷茫,部分新生还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些甚至会发展到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违反校规校纪或触犯法律,所以要认真做好新生的法纪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组织新生认真学习《大学生手册》、《高等教育法》等,讲解校规校纪,违纪处罚条例、奖学金条例、住宿管理规定、水电管理规定等,同时还可以请公安局等部门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作有关法制方面的讲座,结合典型事例以案说理,以事论理,效果会更好,为建设良好的班风、学风和寝室之风打下坚实基础。

3.专业教育及学习方式教育

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高职新生的学习是在确定了基本专业方向后进行的,其学习的职业定向性较强,即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而学习。这就要求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如何让新生了解和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新生入学教育不可忽视的一项重要工作。由于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许多人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足,部分新生虽然进入了高职院校,但却对前途悲观失望,因此,向新生介绍高职院校的特点、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方向,以及新生本人所学专业目前在整个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和发展前景,使新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习动力,明确所应掌握的岗位能力,为实现就业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这方面一个较好的做法就是开好职业生涯规划课。

除了要搞好专业教育外,还应该努力抓好学习方式教育。由于高职教育与中学教育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式的不同,许多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不知道怎样学习,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进行自学,导致整天无所事事,浪费大好时光。为使新生尽早改变中学与高职院校不接轨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可以邀请有深厚学术修养的教师谈学业,介绍学习方法,还可以请高年级优秀学生交流学习经验,使新生尽快掌握新的自主学习方式,培养新的学习习惯,适应新的学习要求。

4.心理教育与励志教育

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有幸能进入高职院校的新生,基本上可以说是竞争的胜利者。但部分新生自认为高考发挥不好,没有进入名校,读高职院校是不得已而为之,因而产生自卑心理;还有部分新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发现,在群英荟萃、强手如林的环境下,以往的优势不复存在。加之高职院校的学习从内容、方式到要求都不同于以往的教育,感到不知所措,而产生自卑心理。具有以上两种自卑心理的新生常常会情绪萎靡不振,对前途悲观失望,因此万万不可忽视高职新生的良好心理发展教育。要耐心细致地做好心理辅导工作,教导新生学会学习,学会认知社会,学会做人,学会协作,学会生存,可以用大量高职院校毕业生大有作为的实例以及许多省、市对高职毕业生的认可度,如,目前深圳市的高级技工就享受硕士生待遇等的事实引导教育新生。还可以请本校往届优秀毕业生做亲历报告或请社会上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进行人生理想教育,使新生化解消极心理,振奋精神,树立奋斗目标、实现人生价值。

三、高职院校做好新生入学教育的主要途径

1.做好迎新和军训工作

迎新和军训是新生工作的两个重要关口,这两项工作做得细、做得好,可以减轻新生的心理压力和困惑,使新生和新生家长对学院产生信赖感,同时对辅导员顺利做好今后几年的工作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初入高职院校的新生,由于生活、学习环境的突然变化和陌生,很容易产生孤独感,有些甚至会产生恐惧感。在迎新工作中如果能适当地对新生进行环境教育和心理教育,从各方面体贴、关心新生,及时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就会使新生感到有如回家的温暖,心理压力就会得到适当缓解,给思想教育和心理教育工作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军训是新生步入高职院校学习的第一课,是教育部要求每一个大学新生的必修课,是磨炼新生意志、增强新生组织纪律观念和集体荣誉感的最好课堂,也是观察每个新生行为及个性的极好时机。军训中,新生由于身体疲劳,其个人言行和品德会毫无遮掩地真实展现出来,这时观察到的新生情况基本上是真实可靠的。因此,通过观察新生的言谈举止、性格爱好、为人处世行为、为同学们服务的意识,再结合档案中记载的新生以往表现、学习成绩、家庭状况、奖惩、是否当过学生干部等,就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掌握每个新生情况,为今后班级管理、班干部选拔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储备好具有说服力的资料。在此基础上还要加强对新生的组织纪律观念、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教育。

2.开好班会和开展好课外活动

班会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有效形式和阵地,有计划地开班会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千万不可走过场。班会的形式和内容应当多样化,可以是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报告;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阶段小结;还可以举行节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或各种主题班会,如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审美观等;也可以组织道德、纪律、民主与法制等问题的学习、讨论、辩论等。安全教育、法制教育、专业教育、学习方式教育等都可以通过班会进行。只有将班会形式和内容多样化,才能适应新生的特点,满足新生的求知,关心时事政治,抒发思想感情和走向社会等多方面的需要,才能充分调动新生的积极性,达到教育新生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课外活动是新生课余生活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对培养新生的志趣、丰富和活跃新生的生活,促进新生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所以,精心组织和指导新生课外活动也是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要根据新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年龄、个性特点等有计划地动员和组织课外活动,要从多方面着手,如思想品德、学术、科技、体育、文娱、实践等[1],方式也可以灵活多变,有些活动还可以让愿意负责这些项目的新生组织,让有特长的新生一展才华,不参赛的新生当好拉拉队和做好后勤服务。通过这些活动使新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团结协作的作风。

3.做到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是新生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但它们又是相辅相成的。在教育集体的时候,实际上也是在教育学生个人;而在教育个别学生的时候,也是为了更好地培养集体。什么情况下适合集体教育,什么情况下适合个别教育,这要依具体情况而定,就一般情况而言,笔者认为,新生入学的第一个月,教育工作应该偏重于集体,教育全体新生树立爱校、爱专业、为实现人生价值奋力拼搏的思想;大约一个月后,就要偏重于个别教育。当然要做好个别教育,必须熟悉每个新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个性特点,这就要求经常深入班级和寝室,了解新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和生活习惯、生活状况,发现问题及时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个别教育。集体教育的形式主要是班会、报告会、课外活动等,个别教育的形式主要是个别谈心、个别辅导和个别帮助。需要提及的是,个别谈心要注意方式、方法,要针对所发生的不同事件和不同新生的个性特点,选择好谈话的地点和谈话的语言技巧[2],以便使谈话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然,与新生个别谈话并不仅限于发现了问题,其实在没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与新生轻松地个别谈话,新生会感到对他(她)的关心和重视,会促使他(她)产生新环境中争取新表现的强烈愿望,达到隐性教育的目的。

总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想得越周到、做得越细致越好,而且入学教育的内容和途径不是集中在短短几天内就完成的,而应该依具体情况,穿插在军训中、平时学习中,分期延续性地随时进行。

[参考文献]

高职入学教育 篇6

关键词:高职新生;心理状况;入学教育;对策

B844.2

前言:

把握高职新生的普遍心理状况,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从而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其高职院校新生的特殊性,对于高职院校入学教育的策略的制定的有的放矢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析高职新生心理状态的问题点

1、自豪感和自卑感并存,失望感严重

随着年龄的增长,升入高一等级的学府,在学生看来,这是家长及社会大众所认可的“成熟”的开始,这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新生们实现“成长又一步”的自豪感;然而,由于大部分高职新生要么是平常学习成绩就比较差,要么是高考失利,而进入高职院校往往是他们无奈的选择,这让他们在家长、往日的同学及社会大众那里得到的认可感不足;其次是现在的很多高职学校状况确实不佳。由于办学时间短等各方面原因,办学条件、校园环境、社会公信力等大都不足,造成高职新生在社会中的认同感和接受感严重不足。几方面原因,让很多高职新生有着较深的失望感和强烈的自卑感。

2、短期内缺乏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的动力

在我国应试式的教育中,完成九年义务制教育,进入高一等级的学府是学生们唯一的目标。在新生们完成这个阶段的任务后,他们身上的升学压力突然消失,社会环境方面的压力骤然改变,而大学的课外时间也比较多,管理制度由保姆制变成了自由式,这必然导致新生们强烈的放松感。放松下来的新生,由于缺乏新的学习目标和学习的动力,难免感觉到迷惘与不知所措。高职新生往往有着强烈的厌学情绪,首先是因为这部分人学习基础一般比较差,经历过“以学习成绩换取前途”的战役的失意,更容易让他们产生强烈的厌学感;其次是由于高职阶段教学模式和学习模式的改变,如不妥善处理,可能会加剧他们对学习的陌生感。

3、在陌生的環境产生恐惧感与孤独感

对于大多数的新生来说,进入高职院校也意味着远离家人朋友,面对未知的社交环境和生活环境、语言上的区别、饮食上的不适、入学选择的不顺,都会造成较深的孤独感和一定程度的恐惧感。另一方面,高职新生又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个性心理发展成熟的重要阶段,他们渴望交朋友,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面对差不多年龄的新同学和新环境,他们往往渴望从中得到理解和帮助,抱团取暖,造成恋群感十分强烈。但是,由于新生心理上的不成熟,性格、生活习惯上的不同等因素,必然导致社交中方方面面的摩擦和碰撞,造成恐惧感和孤独感的冲击。

二、阐述高职新生的入学教育对策

1、帮助树立远大理想和目标

高考失败的失落,学校环境的不满往往会导致新生的失落感、颓废感。而如果能够帮助他们重新正确认识自己的人生方向,树立新的理想和目标,将极大的促进他们自我学习和进步的热情。首先,应帮助消除“唯成绩论”的旧思想,树立正确的信心。其次是帮助他们完成认识自我的课题,增强对自我的认识和了解。再次是引导他们在认识新环境之中,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特点,合理的树立新的目标和理想。

2、帮助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及良好学习的方法

对于高职新生来说,教育方式的改变,给他们带来了大量的课外时间和充分的自我控制时间的权利。辅导员需要帮助他们根据学校的安排来树立良好的生活秩序:首先,需要建立健康的生活作息规律,“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良好的体魄是健康成长的基础;其次,培养新生们生活上、经济上的自理能力。对于学习的方法,首先应该让新生们在学习的思想上有所准备,高职教育是以职业教育为代表的新的教育模式,强调动手能力,与传统的理论学习有着较大的差别,尽管高职学生的理论基础可能比较差,但不代表他们不能够把高职的学习任务学习好,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其次是可通过代入感比较强的示例法等教学手法,例如通过学习方法的介绍的讲座,让新生尽快熟悉新的学习环境,引导他们结合自身的特点,形成好的学习方法。

3、帮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观

要消除高职新生在人际关系中的障碍,首先必须帮助克服自卑孤独的心理,修养个性品质。要想接纳别人,必须先自我接纳,即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 ,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同时应该让他们意识到,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每个人在个性、行为习惯、价值观念和情绪状态等各个方面都有各自的优点与不足,因此,对他人要有一种宽容的态度,不能对他人期望过高,以免产生失望感,从而使自己的心理平衡受到干扰。良好人际关系观的形成,离不开学校及辅导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一些必要的心理干预的讲座及活动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

4、注重和谐校园环境氛围的营造,铸就持续进步的平台

首先,要重视寝室氛围的营造。学校要加强引导形成文明健康的寝室氛围,既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要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和团队意识。其次,要加强班级氛围的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能够快速帮助新生摆脱孤单感,轻松地处理班级人际关系,顺利平稳的度过最初的生涩阶段。在班级建立之初,辅导员应注意观察和了解新生们的心理状况和表现,引导新生们积极参与班级建设,如通过班干部制度的建立、班级团体活动的组织等,加强班级辅导员与新生之间的沟通了解、以及新生之间的相互熟悉。可指导进行一些班级辅导,帮助新生克服焦虑、恐惧、敌对、孤独等不良情绪,认识自我、悦纳他人,增强自信心,同时训练交往技巧,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从而增强班级的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惟有这样,师生关系才会水乳交融,并达到教学相长之目的。

5、重视社会与学生、学校互动教育关系的建立

为了提升高职生的自信心和让社会的认可性,一方面,应该让新生认识到,大学阶段就是个体社会化的一个重要阶段,从入学第一天起就要关注新生的成长,帮助他们规划三年的大学生活,让他们能够明确社会角色意识、承担起肩负的社会责任。另一方面,学校必须努力加强同社会的沟通,首先是高职学校本身应该努力营造好的环境和积极形象,提升社会公信力,其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学生的社会性公益活动,如志愿者服务活动等,既锻炼学生,又回馈社会,形成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

三、结语

在高职新生的入学教育中,注意良好的个人素质的培养,塑造良好的生活及学习环境的氛围,将能极好的引导高职新生正确认识学校,适应新的生活,实现角色转换,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学习目标,为顺利完成高职学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高职新生入学阶段教育问题研究 篇7

1学院教师上下一心,教育教学齐头并进

新生入学初期,无论是领导还是辅导员、任课老师都要对新生给予更多的人性化关怀,要经常深入寝室、课堂,与新生交心谈心,了解新生所思所想,为新生排忧解难,从各方面关心、体贴新生,特别是对家庭困难新生更应关怀备至,让新生对学院有如家的温暖感。

在高职新生入学教育过程中,全院老师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要勇于从“管理者”转变为“服务者”。迎新和军训是新生工作的两个重要部分,必须扎实、细致、耐心地做好,使新生减轻心理压力,使新生对学院产生信赖感。

2全面了解新生思想和心理状况

高职新生既有同龄人共有的乐观向上的热情和特点,又有与同龄人不同的思想和心理困惑。有的学生专业思想不稳定,对高职教育认识不足,产生了“学职不爱职”的思想。有的学生对学习方式不适应,因为我国中学教育是一种应试教育,而职业教育是一种应用型、技能型教育,许多学生走进高职校园对学习方式、方法不知所措,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失落、自卑、茫然等消极情绪。还由于社会上相当一部分人对高职教育认识偏差,部分学生还会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有些甚至会发展到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违反校规校纪或触犯法律。许多新生还存在很多心理上的阴影,自认为原有学习不好、低差生或高考发挥不好,没有进入名牌大学,读高职是不得已而为之,自卑心理严重。有的学生走进陌生的环境产生了心理压力,有一种恐惧感、孤独感,如果任其自由发展,将会对新生今后的健康成长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高职院校必须摸清新生的思想和心理状况,才能找准教育突破口、“对症下药”,让入学教育顺利、有序、有效开展。

3重视新生思想引导,狠抓日常规范管理

学院要充分发挥各级党、团组织优势,加强新生思想引导工作。要从引导新生明确奋斗目标、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人际交往等内容入手;要从学生熟悉环境、消除陌生感与建立和谐融洽的同学关系入手;要从给新生仔细介绍学校状况、软硬件设施、风土人情等入手;要从通过对学院系部作专业介绍,使学生对所学专业产生浓厚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学好专业课程入手。正确引导新生懂得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以及宽容、忍让的道理,使新生迅速渡过心理不适应期,以充沛的精力、良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

要加强新生人身安全、财产安全、消防安全教育。要教育新生不私接电线或使用大功率电器,不私自下水游泳、洗澡。要教会新生一些常见的危急时刻处置办法,要将学院与新生工作密切相关的部门领导以及系领导、辅导员、任课老师的电话号码打印发给每个寝室贴在最醒目处,以便新生急用,确保新生人身、财产绝对安全。

4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搭建新生展示平台

学院党团组织要认真组织开好班会和丰富的第二课堂活动,让新生找到展示自己的平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增强班级凝聚力。活动要寓教于乐、寓教于趣。班会的形式和内容要多样化,可以是国内外的形势和政策报告,也可以是本班学生的思想教育、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的交流活动,还可以是节日、纪念日的庆祝活动,更多的可以是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审美观以及道德、纪律、民主与法制等问题的学习、讨论、辩论活动或主题班会。第二课堂活动要根据新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年龄大小、个性特点等有计划地动员和组织课外活动。要利用休息时间、军训间歇期组织新生做些小游戏或歌舞表演,让新生尽快消除陌生感,产生亲切感,体会到“新家”的温馨,使学院焕发出非凡的“魔力”。方法要灵活多变,让有特长的学生在思想品德、学术、科技、体育、文娱、实践等方面一展才华。

5灵活运用现代媒体教育

在努力发挥传统教育方法作用的同时,学院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网络化、多媒体化等教育工具的极大优越性。把教育内容巧妙地融进电脑、电视、网络、手机等媒体生动直观地引领教育学生。这些教育载体,深受大学生的关注和喜爱。它通过丰富多彩的图片、声音、视频、文字等各种各样的多媒体技术元素来激发新生学习兴趣,为新生的思维、学习、生活增添新的内容和情趣,从而提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也为校园文化展现新的色彩。

总之,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几周、几个月乃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工作想得越周到、做得越细致,教育效果就会越好。入学教育是高职新生又一个崭新的起点,能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懈怠,必须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方向,转变作风,真抓实干,把教育改革创新内涵贯穿于高职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学院师生要齐抓共管,低调务实、少说多干、敢于担当、积极作为,为推动学院新生思想教育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而努力奋斗!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坚持以人为本,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努力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的需要,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当代高职大学生精神风貌和优良道德品质的高素质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为了达到这个教育目的,必须紧跟新形势、顺应新潮流,改进教育方法,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做好入学教育工作。要做好这项工作,老师只有对新生情况了如指掌才能找准教育突破口,只有丰富教育内容才能增强教育效果,只有改进教育方法才能达到教育目的。

论高职新生特点以及入学教育对策 篇8

1 目前高职入学新生特点

目前的高职新生主体结构早已经是“90后”, 目前逐渐过度到“95后”。新生所处的物质条件比以前都有非常大的改善, 但是所处的外界环境也是非常的复杂, 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是这一代学生的主要特点, 具体说来, 目前的新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年龄小, 可塑性强

目前高职学生入学都在18岁左右, 虽然生理成年, 但是和以往的学生比起来成熟度明显下降, 由于长期在封闭的校园紧张的学习, 没有太多与社会交往的机会。他们精力活跃, 对待各种事情的反应很快, 但是是非的辨别能力还是比较差。对外界充满了好奇, 所以特别会受到外界的影响, 如穿衣、语言、习惯等等。他们的可塑能力很强, 还是处于在知识和为人的学习阶段, 高职教师要重视新生这个教育的极佳阶段。

1.2 学习基础较差, 有一定的学习能力

高职教育在全国的招生录取是最后一个批次, 又因为目前高职的生源危机, 导致高职教育在入学的分数降低很厉害, 普遍学生的分数较低, 尤其是学习的能动性较差, 学习的理论基础, 如英语能力也普遍存在问题。有些学生分数低, 不代表其动手能力差。高职教育是以职业为代表的新的教育模式, 强调动手能力, 与传统的理论学习有着较大的差别。虽然学生的学习基础差, 不代表学生不能够把高职的学习任务学习好, 掌握相关的专业技能。

1.3 自卑心理严重

根据有关文献对高职新生的心理状况的调查, 70%左右的学生存在自卑的心理。他们的自卑心理的内在原因各种各样, 有的新生本身成绩良好, 但是由于高考的发挥失常, 志愿填写的失误, 来到了自己不是很满意的学校, 尤其是曾经的好友上了满意的大学, 与他们对比中发现差距, 更加导致了自卑心理的加深。

另外一部分学生对高职教育存在一定的误解, 他们觉得高职教育就是单纯的技校, 学习技能, 毕业以后去做一线的工人, 工作辛苦, 待遇不高, 生活压力大。很多新生对毕业以后的生活完全没有信息, 对三年的大学生活没有太多的期待, 心理消极。

1.4 人际交往障碍

大一新生来自全国各地, 绝大部分同学都是远离父母到异乡城市学习, 有些学生还是第一次到寝室集体生活, 寝室内的学生由于生活习惯、语言存在较大的差异, 加之有的新生不是善于表达, 性格天生内向, 所以在与同学的交往中存在一定的障碍。

由于寝室入住人数较多, 相互在适应中总会出现问题, 有的在家里自由惯了, 没有任何的限制和束缚, 但是有些学生却有非常严格的作息时间, 如果出现问题, 没有好的沟通的话就会出现交往中的障碍, 同学之间的关系也会受到较大影响。

1.5 家庭经济条件差异导致新生生活不同表现

由于社会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入学新生在家庭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一般说来在中国很多城市每个月800元左右的生活比较合理, 基本可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根据调查, 有部分学生的生活费标准是基本生活的2倍以上,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生活费只有几百元。于是由于家庭条件的限制, 新生的生活状况不一样, 条件好的同学生活消费大, 不会理财, 很有可能在每个月中旬就花完了该月的生活费, 并且部分条件好的同学存在生活和学习习惯较差, 甚至染上了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如吸烟、通宵玩网络游戏等等。而那些家庭条件不好的同学, 他们虽然比较自立, 但是有些有自卑的心理, 他们会利用各种的课余时间去兼职赚钱, 有的学生不会调节好兼职和学习的关系。辅导员要分类管理, 对条件较好和不好的同学要进行单独的引导和教育。

2 建立合理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

2.1 新生自信教育

新生的自信教育非常重要, 因为只有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才能继续今后的生活, 首先告诉学生, 以前的生活已经过去, 即使是一些失败的经历也在入学的时候已经清零, 重新站到了起跑线, 每个人都是一个新的起点, 都是一张白纸, 需要自己重新去描绘。其次要告知学生高职教育的内涵, 不是做工作, 而是具有现代管理技能的操作人员, 所学的专业都是紧贴社会热点, 极具有发展潜力的专业, 教师的教育观念必须转变, 相信每一名学生都有成功的愿望与潜能, 相信每一名学生都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获得成功, 并要求高职院校的专业教师把学生“当天才来欣赏与培养”, 教育学生认识自我, 建构自我, 超越自我, 奉献自我。最后还要开展一些类似成功学的课程。成功学是由美国20世纪初的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发起, 是一门经验性学科。通过成功学的教育发现、发展学生潜力的教育。高职教育要重培养学生对过去充满感恩, 对现在充满信心, 对未来充满期待。只有通过一系列的成功教育和自信教育会使学生心理从入学时的不自信、自卑乃至自悲得到了彻底的改变, 自尊和信心被唤醒, 激情、潜能和创造力得到激发。

2.2 辅导员的学生分类管理

辅导员和新生面对的机会很多, 为了更好的与学生交流, 发现学生的问题, 并且解决学生的问题, 做到有的放矢。辅导员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类管理。可以把学生分为这样几类进行管理。经济为主问题的学生、以心理为主要问题的学生、以学习为主要问题的学生、以职业生涯为主要问题的学生、以行为礼仪为主要问题的学生, 通过学生的分类管理来做到有针对性的对策。如面对在经济上存在问题的贫困生, 辅导员可以采取个性化的教育模式。充分发挥贫困生的主体性, 培养积极认识贫困和面对困难的意识, 转换贫困生对社会世态炎凉的消极看法, 多多给与关心, 让他们感受更多的教师的关怀和学校的温暖。除此外, 辅导员还要积极为贫困生提供各式各样的支助体系, 如国家的助学金、学校的助学金、学校的勤工助学的岗位等等。

2.3 专业教师渗透新生管理

除了学校学工处和辅导员对新生的管理外, 还要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因为高职三年教学时间中, 很多学校是大一下学期甚至大二才有专业课程, 只有那个时候专业教师才能与学生接触, 为了让专业教师参与新生管理, 必须在新生入学之初提供新生与专业教师见面的机会。专业教师可以开展一些专业介绍和专业前景分析的讲座来引导新生, 尤其是很多新生刚入学, 对专业的认识不清, 容易产生误解而调换专业, 甚至退学, 带来了一定不稳定的因素。专业教师要具体介绍该专业对社会的贡献和工作美好的前景, 在讲解中, 最好列举一些成功毕业生的案例, 让新生觉得真实可靠, 树立积极学习的心态, 尤其在以后的专业学习中。专业教师除了在专业方面引导学生外, 还可以通过现代的沟通方式, 如班级群、论坛等在生活上对新生关心。

2.4 开展课外活动, 建立新生归属感

课外活动是校园生活中重要的内容, 尤其是新生入学的时候, 有将近20天左右的时间是军训, 在辛苦和枯燥的军训中可以穿插一些校园活动来充实军训生活、消除沉闷, 丰富军训生活, 这样的活动必定会受到新生的欢迎。如学校和院校的双重的迎新生的文艺晚会, 通过开展新生达人秀, 发现新生中的文艺特长的学生, 充实学校以后的文体表演。如果有校史馆的学校还可以参观校史馆, 通过介绍学校的历史和取得的成绩, 让新生对学校倍增好感, 还可以尝试新生的院系联谊会等等。总之, 学校和院系要充分利用新生入学的一段时间进行丰富的活动, 通过活动为载体, 建立新生的归属感。

2.5 建立合理的班级干部团队

高职是学生面对社会最后一个缓冲的时间段, 培养学生的管理能力十分重要, 在高职入学之初就要通过学生分数、档案和军训的表现来委任班级干部, 通过班干部对班级学生的管理, 做好辅导员的助手意义重大。随着对辅导员学生的了解和学生之间的相互熟悉, 班干部可以通过选举等方式进行。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变革不断深入, 高职入学新生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高职院校要重视新生教育的重要性, 在学校、院系、辅导员和专业教师的四级层次的参与下, 建立好新生教育体系, 做好新生教育的第一课。

参考文献

[1]朱玉红.掌握高职新生特点, 做好教育管理工作[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2 (1) :81-83.

[2]陈燕.针对高职类新生特点的入学教育[J].考试周刊, 2010 (4) :183-184.

高职院校加强新生入学适应教育探析 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新生入党,适应教育

18岁左右是每个个体发展的重要时期, 进入大学, 个体所面临的生活和学习环境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为此, 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就是高职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起点, 是整个大学生教育与管理范畴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学生能否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和未来发展, 对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随州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位于地级市的四批二高职院校, 办学规模和条件在湖北省地方高职院校处于中上等水平。特以随州职业技术学院2012级新生入学适应情况问卷调查分析为例, 探求加强高职新生适应性教育策略。

1. 调查对象及方法

2012年9月中旬军训期间, 笔者通过书面及网络方式, 对随州职院2012级新生进行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200份, 回收有效问卷200份, 回收率100%。共设计12道问卷题,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显示如下:男生121名, 女生79名;农民家庭占64.5%, 工人家庭占23.5%, 干部家庭占0.2%, 企业主家庭占0.35%, 其他占11.55%。

2. 调查结果及简要分析

2.1 对学校的第一印象。

主要调查了新生对随州职院四个方面的第一印象。一是生活方面:主要包括住宿和饮食, 其满意度基本一致。很满意的占8%, 满意的占33%, 基本满意的占38%, 不满意的占21%。二是服务态度方面:主要针对学校管理和后勤服务工作初步印象。3%表示很满意, 39%表示满意, 31%表示基本满意, 17%表示不满意。三是校园环境方面:所接触的校园环境。11%表示很满意, 33%表示满意, 39%表示基本满意, 17%表示不满意。四是精神面貌方面:主要针对学校的学习风气和氛围。9.5%表示很满意, 32.5%表示满意, 36%表示基本满意, 25%表示不满意。总体上看, 有部分新生对学校存在不好第一印象。有关部门应该深入了解相关原因, 着实解决存在问题, 抓住第一印象这个教育良机, 让更多的新生来到学校后立即产生好感, 从而安心舒心地开始大学生活。

2.2 对未来和学习的规划。

当问及学生父母 (家人) 对孩子进入随州职院读书的态度方面时, 有67%的家长表示理解且满意, 20%表示理解但不满意, 10%表示不理解但能接受, 3%的说不清楚。这说明大部分家长对学生到高职学习是支持态度, 也反映出高职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在提升。

提及职业生涯规划, 对此刚从高考中解放出来的大学生们并没有很深的认识。但谈到对现在所就读专业前景认识时, 只有13%的同学认为很满意, 36%满意, 27.5%基本满意, 23.5%认为无所谓。对于大学的生活规划, 52.5%的学生目标明确而且有规划, 46%的目标虽明确但还没有规划, 1.5%的表示还没有想过。因此, 教育管理者应对学生专业前景和职业规划的淡薄意识进行及时的填充指导和理念培养, 深入学生, 解答疑虑困惑, 使学生尽快适应专业学习。

当问及新生们进校后最关注的事情时, 排在前四位的依次是大学学习方法、专业定位、大学生活适应和人际交往。可见, 高职新生对学习还是有较高的热情的, 大多都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有所收获。

2.3 对学生工作与社团活动的关注。

调查显示, 只有11%的同学没有参加学生组织, 其他同学参与学生组织的情况如下:参与社团的占63%;学生会及班干部占26%。有81%的学生认为积极参与到学生组织中可以磨炼自己的意志, 提高个人组织领导能力, 为将来职业竞争增加筹码;22%的学生认为参与学生组织可以加强人际沟通能力, 扩大交友圈, 为将来的事业培养人脉;也有6%的学生是为了可以得到老师的青睐, 以增加获得评优评先的机会。

2.4 对人际关系的适应。

学生对融洽的人际关系的认可度较高。调查结果显示:有66%的学生会主动和同学接触并建立友好的人际关系25%的学生交往较为被动, 同时也乐意接受友情;但也有9%的学生喜欢独来独往。在宿舍集体生活调查中, 有64%的学生认为自己的宿舍关系融洽, 对舍友们使用兄弟或姐妹之间的特别称呼。4%的学生“感觉与同学间思想差异大, 难以有效沟通”;同时有10%的学生认为关系冷淡。

3. 高职新生适应性教育及策略

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并结合90后大学生的特点, 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对新生进行适应性教育指导和帮助。

3.1 加强学习适应教育, 开启专业学习之门。

调查现象表明, 部分学生填报专业志愿时有一定的盲目性, 加上长期接受教师主导教学模式, 对大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自学模式不太适应, 尤其是地方高职基本上招收的都是在高中期间学习基础比较薄弱的新生, 缺乏科学的学习方法, 甚至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等。所以在新生入学后, 首先要进行专业常识学习, 通过举办讲座和高年级学习经验报告会等形式, 向学生介绍各相关专业的基本情况, 包括不同专业的特色性质、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习方法及历届毕业生的就业岗位情况总结等, 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 增强学习本专业的兴趣, 调动其积极主动性, 而且有助于他们确立正确的职业目标, 尽快主动地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其次, 教师要抓好开学第一课及第一周, 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腾出一定的时间与空间给学生并指导学生是至关重要的, 让其学会自主学习, 寻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具备触类旁通的自学能力。介绍大学高效率学习模式的“必经之路”如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习计划的制订、怎样读书、怎样利用图书馆、怎样使用工具书与查找文献资料、怎样科学用脑等。只有注重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才能让学生在学习上有成就感及树立终生学习的理念, 为今后个人发展奠定基础。

3.2 加强环境适应教育, 点亮学生第一印象。

面对眼前陌生的学习新环境, 部分新生在第一印象的基础上, 很容易形成对校园环境的不适应感。随州职院建校十年来, 形成了较为完备的高职教育体系, 凝练出“厚德、重能、创新、求特”的校训, 打造出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 校徽、校歌、校训、校旗、楼舍、道路、景点, 以及校园文化广场, 无处不彰显出强烈的随州文化气息和职业教育色彩, 弥散于师生之中, 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 集中体现在校风、班风和学风上。

为此, 该校在新生开学一个月时间内, 集中向学生展示良好的专业教学实践和生活服务条件, 设计周密的教学环节和贴心的师生交流场景, 组织开展丰富的文体活动和多样的社会实践, 尤其是有针对性地组织和鼓励那些性格较孤僻、内向的学生参加进来, 丰富他们的感情世界, 从而让他们感知友谊的真谛、集体的温暖。同时, 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 并通过良好的文化环境孕育学生的集体感与荣誉感, 让多姿多彩的校园率先在学生心中竖立起一面坚定信念的精神旗帜, 从而点亮学生第一印象, 使其目标明确, 身心愉悦地投入激情四射的大学生活当中去, 迅速融入大学生活, 达到对大学的良好适应。

3.3 加强人际适应教育, 建立融洽人际关系。

首先, 适应大学学习环境需要新生与周围人和睦相处、建立密切关系。大学是以集体生活为特征的, 都是一些来自五湖四海、兴趣爱好各异、生活习惯不同的同学共同生活, 相互间难免会产生碰撞摩擦。尤其90后新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新的集体生活中, 或因性格不合、行为习惯不同, 或因对他人习惯不够尊重等原因, 同学之间产生隔阂情况较多。为此, 要迅速找到大学学习的益友———与周围同学建立良好关系, 尽快“定位”学习伙伴;寻求大学学习的良师———与大学老师建立良好关系, 都能对大学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起

WENJIAOZILIAO

到促进作用。

其次, 学校要大力提倡并组织学生定期进行团体辅导学习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 培养人际交往能力, 主要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和主动关心别人的意识。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意见和见解, 也要学会倾听、理解和尊重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态度。要学会与他人合作, 共同完成学习和成长的任务,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辅导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经常性地开展谈心活动, 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 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受挫折的能力, 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提高思想认识和精神境界。

最后, 要帮助学生在新的集体中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正确定位。90后学生通常自我表现欲较强, 自我感觉较良好, 如何在新的环境中摆正心态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鼓励新生积极参与各种迎新活动, 如专家讲座、辅导员座谈会、学长交流会、社团纳新会、迎新晚会……这些活动, 新生都应当多多参加, 在活动中与院领导、老师、学长, 以及同学沟通交流, 增加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及同学对学校的认识, 有效帮助新生认识新群体新环境, 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人际关系定位。

3.4 加强心理适应教育, 培育积极健康心态。

进入大学后, 新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新的环境和自身角色转变, 由此引起心理上的焦虑感、罪恶感、疲倦感、烦乱感、无聊感、无用感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 这种现象被称为“新生适应不良综合症”。也有研究者把大一这段时间称为“心理间歇期”。具体表现为自我定位的摇摆、奋斗目标的迷茫、新生活方式适应困难、社交困惑等。所以学校在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普查工作的基础上, 还应建立全面系统的心理健康档案, 邀请相关专家开展以“适应大学新生活”为主题的主体讲座、团体辅导和个别辅导, 帮助学生处理好理想的大学生活与现实环境之间的差距所造成的心理落差, 选准参照系, 重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给自己重新进行角色定位, 扬长避短, 发展自己, 学会与人相处, 调整人际关系, 合理安排时间, 掌握科学学习方法, 重新确立在大学的学习、奋斗目标。

总之, 高职院校大一新生适应性问题的解决将直接影响到他们三年大学生活及将来的发展, 同时新生适应性问题也是一个综合性问题, 需要社会、学校、老师、学生和家长全方位共同努力, 针对大一新生的特点, 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 平稳渡过困惑时期, 为顺利完成学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崔艳.大学新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之我见[J].高等函授学报, 2008 (5) .

[2]雷宇华, 严玉平, 吕雨虹, 等.大学新生适应新环境状况调查[J].当代教育论坛, 2008 (3) .

[3]郭淑华, 陈延娜, 姚芳, 等.大学新生适应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轻工教育, 2006 (3) .

高职学生入学教育的自我认知分析 篇10

1 自我性格认知

性格与气质是相依相生的,我们想了解自己的性格必须要先知道是什么气质类型,气质是与生俱来的,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具备了气质的类型。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学者希波·克拉底将人分成四种类型: 血液型、黄胆汁型、黑胆汁型和黏液型。现代医学和心理学家在此基础上,经过科学的实验观察和应用测试,形成了现代气质学说,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四类。

多血质的人敏感,活泼,反应迅速,善于交际,情感容易外露。工作适应能力强,为人处世讨人喜欢,交际范围广泛,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但也容易见异思迁从而显得轻浮。胆汁质的人热情,直率,工作主动,行为果断,为人直爽坦诚,心境情绪变化较为剧烈,情绪表现明显外露,但自制力比较差,容易感情用事。粘液质的人安静,稳重,反应迟缓,沉默寡言,善于忍耐,不尚空谈,富有理性,情感不易发生且不外露,自制力强。抑郁质的人孤僻,好静,多愁善感,感情细腻,沉稳冷静,情绪体验深刻,但不善于与人交往,在处理事情时优柔寡断,主动性较差。

这四种气质类型每种都有长处与缺点,没有优劣之说也没有好坏之分,并不是说只有某一种气质才能创造出很高的社会价值。我们了解自己的气质了解自己的性格为的是根据自己的气质特征来认识自己,让自己生活、工作、与人交际时能扬长避短,使事情的效果达到最优化。

2 自我兴趣认知

我们总是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人们若对某件事物或某项活动感到需要,他就会热心于接触、观察这件事物,积极参与这项活动,并注意探索其中的奥妙。兴趣分为精神兴趣、物质兴趣和社会兴趣。精神兴趣主要是指人们对精神生活、文化、科学和艺术( 如学习、研究、文学艺术、知识)的迷恋和追求。例如绘画、书法、摄影、旅游、写作、发明创造等; 物质兴趣主要指人们对舒适的物质生活( 如衣、食、住、行方面) 的兴趣和追求; 他与你的需要相关联,表现为对物质的迷恋和追求,例如收藏的兴趣等; 社会兴趣主要是指对社会工作等活动的兴趣。西方有句谚语: 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意思是,一个人若是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通常什么也做不好。所以,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让生活得以满足。

高职学生一般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而大学是一个缤纷多彩的舞台,这里充满了妙趣横生的学生社团活动和竞技比赛,只有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才能跟随快乐的脚步提升生活,在大学的校园里参加与自己志趣相投的校园活动,在活动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锻炼自己的能力。你得问自己曾经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对哪些知识比较有感觉,能够深入发展下去? 只有清楚地知道自己的兴趣所在才能知道应该往哪个方向深入发展和学习。确确实实不知道自己兴趣所在的同学可以根据霍兰德兴趣倾向测评对自己有一个简单的了解。

3 自我能力认知

在美国一直流传着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森林里的动物们为了能像人类一样聪明就开办了一所学校,学校开设了游泳、跑步、爬山、唱歌等几门课程,学生有兔子、黄鹂鸟、鸭子、松鼠等小动物。在第一天的游泳课程中只有小鸭子成绩最好欣喜若狂的大喊: 这学校真好,我能做好我天生就喜欢做的事! 而其他的动物不是沉着脸就是撅着嘴。第二天的跑步课除了兔子蹦蹦跳跳的在操场跑了一个来回,其他动物都傻了眼,接下来是唱歌课、爬山课……学校里的每一次课程总有学生喜欢有学生不喜欢,有学生成绩好有学生成绩差。这个寓言就告诉我们判断一个人的能力就看他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必须要指出的是,我们仅仅凭兴趣去选择是不全面也不客观的,感兴趣的事情并不代表我们就有能力去做,比如职业选择方面,某些职业所必备的个性能力特征决定了不是只有兴趣就能做好的。因此,要了解自己的能力,清楚自己能做什么、会做什么、适合做什么,也要清楚的知道环境支持或是允许我做什么? 如果你期望自己成为画家,但是你不会画画,这肯定不能成功,所以要把确实能证明你的能力和自认为可以开发出来的潜能做到心中有数,才能算作对自己的能力有所了解。

个人能力包括很多方面,例如,学习能力、专业能力、想象力、记忆力、组织能力、沟通能力、领导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号召能力,适应能力、团队精神、自我管理能力等,如果对于自己能力的认识无从下手,大家可以问问自己,迄今为止我做的最成功的一件事是什么? 我是如何让自己成功的? 通过分析将自己的优势和劣势一一罗列,最后总结自己的能力所在。自我能力认知最重要的不仅仅是认识到自己有哪些能力,也在于认识到自己缺乏哪些能力有哪些不足之处,根据自身的不足通过努力去改变自己提高自身的能力。

4 自我价值认知

由于高职院校的招生群体的特殊性,很多高职学生的自我价值感缺失。一提到自己是职业院校学生就觉得 “低人一等”。再加上社会对对整个高职教育的宣传不够,让人们错误的理解为高职是高校扩招背景下的 “次高等教育”,让高职的学生们更加感觉自惭形秽。因此往往新生入学后会自卑、失望、抑郁、怕别人注意自己、自甘堕落或是自暴自弃,但如果自己的价值观是建立在自我夸大或不切实际的基础上的,那么就会自负、自我膨胀甚至会造成心理扭曲。所以我们在入学之初就应该培养自己正确、良好的自我价值感。

首先自己要转变思维,明白高职教育是由于具有职业定向的性质,较多强调按社会和行业需求培养人才的一种新类型。其次建立有效的自我支持系统,树立自我悦纳意识。认可自己的自身价值,自我评价不要单单只从成绩这方面来评价自己,要多元化,从德智体以及交际能力、动手能力等多方面来评价和认识自己,要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要求适时的调整自己的目标,另外要根据实际情况正视自己的不足和缺陷,自身要约束自己的不良行为,努力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保持平和的心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最后就是要明白上大学的目的和意义,认真的为自己的生活定好目标和方向,为体现自身的价值而努力,不要让自卑成为自己人生之路上的绊脚石。

5 适时调整心态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认识自己还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根据认识到的劣势方面去调整自己的心态,主动去适应环境适应生活。对于高职新生来说调整心态之前我们首先要理清楚自身的自卑、焦虑、迷茫、孤独感是怎么来的? 是我们失去了奋斗的目标,是我们对于新环境新人脉的人际压力,还是初离父母生活上的不能自理?

只有理清了负面情绪的来源,我们才能有所针对的去调整。但不管情绪来自于哪一种情况,我们都可以先从以下几点做起: 首先要做好角色定位。告诉自己我已经是大学生了,大学的管理和学习方式不同于初高中,这里靠的是我们的自主和自助能力,第一步我要先学会长大,学会生活上的自理。其次问问自己 “我来大学是干什么的? 我要在大学里面收获什么?”找到目标,向着目标前进就可以了。再次要学会适应集体生活,学会换位思考、为他人着想,为集体着想,求同存异,为自己和他人创造一个和谐的环境。最后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用健康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状态迎接美好的大学生活,当然在自我心理调适无效的时候应主动求助心理咨询师。

摘要:对于迷茫的高职学生来说,将自我认知的学习放在入学教育中的第一课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让他们在走进大学之初能正确的认识自我、审视自我,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实现角色的转变,适应大学的生活。

关键词:高职学生,入学教育,自我认知

参考文献

[1]王蓓.谈高职学生的自我价值目标[J].职教论坛,2001(8):21.

上一篇:财政管理新常态下一篇:高压软启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