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质路基

2024-08-02

土质路基(精选十篇)

土质路基 篇1

路堤与路堑都属于土质路基施工范围, 挖、运、填是基本操作, 工序虽然相对比较简单, 但施工条件相当复杂, 运输不便, 自然条件差。施工工地工作面狭窄、分散、易遇特殊地质等。为确保工程质量, 面对这种复杂情况时要想实现快速、高效、安全的施工就必须重视施工技术和管理。只有将公路路基施工管理好, 才能保证路面等下步工程的顺利施工, 最终保证工程如期保质的完工。

2 填土路基质量控制的关键程序

2.1 施工测量

测量工作是路基形成过程中离不开的, 施工前的测量定位、施工中的测量放线及完工后的验工工作等, 在路基中测量工作尤为重要。路基测量工作主要内容要包括:导线测量、中线测量及水准点复测。

2.2 路基填方

路基的施工质量与控制路基的不均匀沉降有很大关系, 许多因素引起路基填筑的不均匀。不均匀的填土高度、不均匀的填料粒径和性质及不均匀的压实度就是引起不均匀沉降的因素。

2.2.1 分层填筑。

分层填筑是填方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上一层的填压须在满足下层压实达到要求后进行, 含水量必须在压实前进行测定, 为避免返工浪费, 碾压应在含水量符合要求后进行;不同土质的干密度分别标定出, 要有准确的干密度试验标定, 不可以用同一个干密度对不同土质的压实度加以评定。

2.2.2 控制好松铺厚度。

施工过程中碾压的遍数、压实机具的功能以及土质的类别等因素决定了松铺厚度, 这些因素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 应坚持的原则就是要保证压实度, 对于路床顶面层, 应控制最小松铺厚度不小于8cm。

2.2.3 尺寸和坡度。

路堤填土宽度, 不得小于设计宽度, 应比设计宽度每侧宽出30cm;压实宽度也应满足设计要求, 削坡在压实合格后进行, 为保证路堤的稳定性, 所以不得有缺坡现象。

2.2.4 压实方法。

为形成路拱, 应先边后中压实:应先轻后重压实, 这样可以适应土基强度的逐渐增长;为了松土不被机械推动, 施工时应做到先慢后快。按2%~4%的横坡由路中线向路堤两边在碾压前进行整平。为形成单向超高横坡, 由低的一侧边缘向高的一侧边缘进行弯道部分路基的碾压工作。12cm-20cm是轮迹前后两次必需满足的重叠值。为避免不均匀沉陷应注意压实要控制均匀。

2.2.5 合理安排机械作业。

合理地规定机械运行路线, 施工时应有全面、详细的机械运行作业图, 而作业图应根据工程的用土量、地形地貌、土方调配情况、路基断面形状等加以制定。应配洒水车对含水量不够的土进行洒水;配翻晒机械对含水量较大的土翻晒后再用压路机碾压。要保证施工进程及质量就应有合理的组织及调备机构, 这样才能实现效益最大化。

3 填土路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3.1 建立本项目内部质控体系

项目内部质控体系应以项目总工为首, 并对质量监督行使独立权力, 也对质量有否决权, 对施工全过程要结合本项目技术规范进行质量控制和监督。

按ISO9001-2000标准建立质量责任制, 进行现场管理。加强质量教育, 按自检工作程序进行管理;坚持工程技术交底制度;实行工序负责制及工程任务单制度;严格执行监理程序;建立质量奖惩制度;建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制度;加强工地试验室的工作;严把材料关;建立质量管理例会制度。

3.2 路基填方地段的质量控制

路基施工的关键是路堤填筑和路堑开挖。路基相连接的路面和人工构造物的稳定性会受到路堤填筑质量的影响, 也会关系到路基的稳定性及使用品质。为保证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 应尽量选择当地的良好土料做为填料。在选用填料时要严格把关, 分析土质的液限、塑限、土颗粒等, 填筑材料不准选用塑性指数等超过规范要求的, 发现块状的砂岩时, 要及时用机械和人工进行粉碎, 并进行剔除处理, 以预防填料的间隙造成日后路基的沉陷和稳定性。要对路基的物理力学性质进行确定, 以便于对路基施工和路基填筑品质的监测进行指导, 可以测定出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容重。当受到路基土的力学性质、气候、水文条件影响时, 路基施工质量可采取下列方法处理:

3.2.1 掺加石灰。

当换土不经济、工期要求比较紧的情况下, 含水量比较高的耕地土及淤泥质土适用掺加石灰, 路基填筑宜采用石灰稳定土。

3.2.2 掺加粒料。

可采用掺加炉渣、砂砾、碎石等粒料对地下水位较高或高液限粘土路段进行处理。

3.2.3 其它方法。

在工期允许且季节适宜的情况下, 对含水量偏大的土, 采取晾晒方式, 含水量达到要求时再进行碾压。常用的方法还有水泥稳定土法, 这种方法适合面积比较小的特殊部位, 造价比较高, 采用时要加以衡量。必须对遇到的膨胀土、垃圾土等特殊土进行换土作业。

3.3 碾压填土层

要想使路基压实的质量满足要求, 那么首先应在试验段的施工中对压实的各种影响因素加以研究并解决, 并制定出相应的技术保证措施。在路基施工时做到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松铺厚度在处理桥涵头等构造物两侧时不得大于15cm, 松铺厚度在一般路段不能大于30cm, 路床顶面最后一层的最小压实厚度应不小于10cm, 不能混填不同性质的土。路基填筑一次到位, 必须全幅填筑, 严禁帮宽。

土的性质、土的含水量以及压实机具、压实方法的选择是影响土基压实的主要因素。土体压实后土颗粒经过大量实验证明, 相对位置在最佳含水量时最稳定、最紧密, 土体水稳定性此时最好。因此含水量是影响压实效果的决定因素, 应在施工中对其严格控制。对于不同的土质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这两项指标是不同的, 应针对不同土质在施工中进行分析试验, 位于施工段土的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容量从中可以求得, 以此作为控制土基压实的标准数据。试验证明, 随压实功能的增加, 同一种土的最佳含水量减少, 而最佳密实度随压实功能的增加会增加。压实功能在相同含水量条件下越大则密实度越高, 因此, 施工时土的含水量在缺水地区低于最佳含水量, 可采用增加压实功能的办法来提高土的密实度。路基填土分层的最佳厚度应根据压实类型、土质选取, 对土基压实的基本要求等因素应进行现场试验, 这样就可以确定出适宜的分层压实厚度。含水量在碾压过程中要控制好, 压实度要确保达到规范要求后才能进行后续施工。应根据不同填土类型和压实厚度选择压实设备。

3.4 填土松铺厚度要加强检查

填土层厚度的大小是影响压实度的主要因素, 整个填土层压实度在路基土方施工中填土层超过其允许厚度时, 不容易达到技术标准。试坑的深度按要求土方压实度进行检测就是整个填土层的厚度。一般在压实度检测中试坑只有15-20cm, 和这一厚度相对应的填土压实度是它唯一能表明的, 如果压实厚度不相同的填土层的压实度用这个压实度检验值代表, 那就很不客观、不准确了。

4 结束语

公路路基的填筑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及整个工程项目有很大的影响, 必须对这项工作有足够的重视, 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施工流程进行路基施工, 掌握好路基填方段的质量控制方法, 控制好路基质量关键程序, 针对不同土质的路基采取不同的具体措施进行填筑, 以确保土质路基的施工质量。

摘要:在道路施工过程中, 路基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也是道路结构的主体, 是道路建设的基础, 所以路基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了路面的施工质量, 没有稳定的路基将影响整个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 也给通车后的行车安全带来隐患。本文结合工作实际, 对土质路基的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加以阐述, 以供今后路基施工时加以参考。

关键词:土质路基,施工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李萍.浅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青海交通科技, 2007.

[2]蔡恭.如何控制路基土方压实山西建筑, 2007.

[3]黄鹏.填方路基土方压实的质量控制广西交通科技, 2009.

土质路基 篇2

2007年1月1日起,《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F10-2006)开始施行, 新版的.《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对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作了较大修改.

作 者:张键  作者单位:张家口公路勘察设计院 刊 名:交通世界(建养机械) 英文刊名:TRANSPO WORLD 年,卷(期):2009 “”(2) 分类号:U4 关键词: 

★ 石灰稳定土压实度质量控制的技术措施论文

★ 路基路面的压实度检测方法探究

★ 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关系论文

★ 浅谈政策与行政诉讼的关系论文

★ 建筑工程监理中施工技术创新论文

★ 市政公用工程管理与实务1K411012路基压实要点

★ 园林景观工程设计与施工研究论文

★ 内心听觉与钢琴教学关系探讨论文

★ 形式教育与实质教育关系的论文

浅谈公路土质路基施工技术 篇3

【摘 要】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良好的路基将成为路面结构的良好支承体系,有利于提高路面整体强度和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降低路面工程造价和公路养护维修费用。本文结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从路基施工、路基填挖、路基压实方面,就路基施工技术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路基;施工;填挖;压实

1.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路基施工的重要性,突出地表现为对工程质量的高标准要求。强度高、稳定性和耐久性良好的路基将成为路面结构的良好支承体系,有利于提高路面整体强度和使用性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同时,还可以降低路面工程造价和公路养护维修费用。反之,若路基工程质量低劣,将给路面和路基自身留下许多隐患,路面的使用品质和使用寿命会因此而降低,严重的路基或路面破坏甚至会中断交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路基施工的重要性还在于工程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虽然路基施工主要是开挖、运输、填筑、压实等比较简单的工序,但由于路基施工存在着条件变化大、工程数量大、施工难度大、施工方法多样等待点,对于保证路基工程质量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地质不良的特殊路段及隐蔽工程较多的路基,在施工时常会遇到复杂的技术问题和各种突发性事故需要处理,可以说路基施工技术是简单中蕴含着复杂。

2.路基填挖方案

2.1路堤填筑,按填土顺序可分为分层平铺和竖向填筑两种方案

分层平铺有利于压实,可以保证不同用途按规定层次填筑,难点是:不同用途水平分层,一定保证强度均匀;透水差的材料,如黏性土等,一般宜填于下层,表面成双向横坡,有利于排除积水,防止水害;同一层次有不同用土时,接搭处成斜面,以保证该层厚度范围内,强度比较均匀,防止产生,明显变形。

竖向填筑,指沿路中心线方向逐步向前深填。路线跨越深谷或池塘时,地面高差较大,填土面积小,难以水平分层卸土,以及陡坡地段上半挖半填路基,局部路段横坡较陡或难以分层填筑,可以采用竖向填筑方案。

2.2路堑的开挖有全断面横挖法和通道纵挖法两种基本形式

全断面横挖法:是对路堑整个横断面的宽度和深度从一端或两端逐渐向前开挖的方式称为全断面横挖法。全断面横挖法可分为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和多层横向全宽挖掘法两种方式。一层横向全宽挖掘法适用于开挖深度小且较短的路堑。

通道纵挖法:沿路堑纵向挖掘一通道,然后将通道向两侧拓宽。上层通道拓宽至路堑边坡后,再开挖下层通道,按此方向土方挖掘和外运的流水作业。直至开挖到挖方路基顶面标高,称为通道纵挖法。 通道可作为机械通行、运输土方车辆的道路。

3.影响路基压实的重要因素和压实的机具选择与操作

3.1影响路基压实的重要因素

(1)土的性质:不同土质的压实性能差别较大。一般来说非粘性土的压实效果较好,其最佳含水量较小、最大干密度较大,在静力作用下,压缩性较小;在动力作用下特别是在振动作用下很容易被压实。粘质土、粉质土等分散性土的压实效果较差,主要是由于这些细分散性的土颗粒的比表面积大、粘聚力大、土粒表面水膜需水量大,最佳含水量偏高,而最大干密度反而偏小。

(2)土的含水量:不同湿度下的土质,用同样压实功能来挤压,将获得不同的密实度和不同的强度。压实开始时,原状土相对湿度低,土颗粒之间的内摩阻力大,因而外力难以克服,故压实的干密度小,表现出土的强度高,密度低;当相对湿度缓慢增加时,水分在土粒间起润滑作用,压实的结果使被压材料(土粒)得以重新调整排列位置,达到较紧密的程度,表现出密度增大,但与此同时,由于水的作用,内摩阻力有所减小,因而强度继续下降。当含水量继续增加,达到一定值(最佳值)时,水的润滑作用已经足够。当水分过多,使起润滑作用以外多余水分进人土粒孔隙中,反而促使土粒分离而不易得到良好压实效果,从而降低了土的干密度;又由于土粒问距增大,内摩阻力与粘结力减小,使土的强度也随之减小。这就是说,在一定功能的压实作用下,含水量的变化会导致土的干密度随之变化,在某一含水量(最佳含水量)下,干密度达到最大值(最大干密度)。各种土的最佳含水量大小不同,一般地,土在天然状态下的含水量值很接近于最佳含水量,因此,在施工作业中,新卸填土应当立即推平压实。达不到最佳含水量的路基填筑用土,宜翻晒或洒水。

(3)碾压时的温度:在路基碾压过程中,温度升高可使被压土中的水粘滞度降低,从而在土粒问起润滑作用,易于压实。但气温过高时,又会由于水分蒸发太快而不利于压实。温度低于0度时,因部分水结冰,产生的阻力更大,起润滑作用的水更少,因而也得不到理想的压实效果。

(4)地基或下承层强度:在填筑路堤时,若地基没有足够的强度,路堤的第一层难以达到较高的压实度,即使采用重型压路机或增加碾压遍数,也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使碾压土层起“弹簧”。因此,对于地基或下承层强度不足的情况,填筑路堤时通常采取以下措施处理:①填筑路堤之前,应先碾压地基:②若地基有软弱层,则应用砂砾(碎石)层处理地基;③路堑处路槽的碾压,先应铲除30-40cm原状土层并碾压地基后,再分层填筑压实。

3.2压实的机具选择与操作

碾压机具和方法:压实机具和方法对压实的影响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压实机具不同,压力传布的有效深度也不同。一般地,夯击式机具的压力传布最深,振动式次之,碾压式最浅。根据这一特性即可确定各种机具的最佳压实度。然而,同一种机具的压实作用深度,在压实过程中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如钢筒式压路机,开始碾压时,因土体松软,压力传布较深,但随着碾压次数的增加,上部土层逐渐密实,土的强度相应提高,其作用深度就逐渐减小了。②压实机具的质量较小时,碾压遍数越多(即时间越长),土的密实度越高,但密实度的增长速度则随碾压遍数的增加而减小。并且密实度的增长有一个限度,达到这个限度后,继续以原来的施压机具对土体增加压实遍数则只能引起弹性变形,而不能进一步提高密实度(从工程实践来看,一般碾压遍数在6遍以前,密实度增大明显,6~10遍增长较慢,10遍以后稍有增长,20遍后基本不增长)。③碾压速度越高,压实效果越差 应力作用速度越高,变形量越小。土的粘性越大,影响就越显著。因此,为了提高压实效果,必须正确规定碾压的行驶速度。前述的第一种情况,土的变形随时问延长而增加,但增加的速度则随压实遍数的增长而逐渐减少,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土体的荷载作用下逐渐达到密实,强度即随之提高,于是变形就逐渐减小。第二、三种情况,土体已开始出现破坏,即已达到土的强度极限。破坏时问(从荷载开始作用至开始破坏时的时间)与荷载大小直接有关,荷载越重破坏时间越短。施工中,正是按照这一特性而根据不同的土质来选择机具和确定压实遍数的。

实践证明:土基压实时,在机具类型、土层厚度及行程遍数已经选定的条件下,压实操作宜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先边缘后中间(超高路段等,则先低后高)。压实时,相邻两次的轮迹应重叠轮宽的1/3,保持均匀压实,不漏压,对于压不到得边角,应辅以人力或小型机具夯实。压实过程中,应检查含水率和密实度,以达到符合规定压实度得要求。

4.结论

公路路基的施工质量对公路的使用性能和寿命影响较大,因此在路基的施工过程中应严格规范和要求施工,针对不同的路基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因地制宜。修建稳定性良好、整体强度高的路基,提高道路的使用性能,降低工程造价,是公路建设者自始至终所追求的目标。 [科]

【参考文献】

[1]安清,陈磊.浅述土质路基填挖方案.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24).

[2]祝小红.浅谈公路路基填筑.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8).

浅析公路土质路基设计要点 篇4

路基的施工在实际操作中还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如有些公里数很大的公路, 施工条件变化很大, 不同路段自然条件或人工设施环境变化很大, 会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变数, 且施工量大、施工方法针对性较强, 不好做到统一质量控制。还可能会遭遇突发环境、人文等因素的延误。

路基的质量是公路结构的重要保证, 其强度、稳定性、耐久能力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寿命, 高质量的路基施工能够提升公路路面的整体强度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路面的使用寿命, 并且可以降低公路的造价和养护维修费。路基如果施工不当或性能不达标将会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很难根治, 会对后期的使用和养护、维修起到巨大影响。因此为提高公路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节约公共开支必须重视路基的施工质量。

1 影响路基稳定性的因素

1.1 自然环境。

由于路基本身是承接路面和大地的承接结构, 因此其稳定性明显很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这包括施工当地的实际地形、水纹、气候、植被、地质等方面的影响, 还包括附近的人工建筑如水库、农田 (特别是水田) 、鱼塘、灌溉系统, 因此设计时扎实的外业考察是很重要的, 温度、湿度、温差等对土层的物理变化是一定要考虑的。

1.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必须考虑公路设计时所需要承载的重量、施工的方式、后期的养护模式及后期使用中有无足够经费投入、路基的结构等等都对路基的设计有影响, 或者说路基的设计必须考虑到后期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2 不同的土路路基施工要点

土路路基是最常见的施工环境, 也是最常用的路基形式, 但根据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其理化性质也有所不同。不同的路基应该施以针对性的不同措施。不同种类的土路路基包括:

2.1 黄土路基

黄土地区分布极广, 覆盖了我国北方大部分人口密集地区, 也是最常见的施工环境。黄土本身是一种以颗粒为主、缝隙多、孔隙多、含水量少、含钙质较多的粘质土。具有多孔性和湿陷性。黄土施工最大的要点是必须在施工时, 就对路基实施灌水、使黄土土壤充分吸水膨胀, 然后重压成型、强制夯实。并且设置以放冲、防渗透、排水等目的的排水系统。

黄土地区施工构建路基可能遇到的最大的问题是陷穴和湿陷, 这与黄土本身松软含水量小有关, 黄土较易受到水的冲蚀和溶蚀。因此可以说水是黄土路基最大的危害, 在黄土路基的施工中必须具备完善的排水系统。对路基附近的水塘、灌溉、农田设施做好防水处理, 预防渗透对路基的危害。

2.2 膨胀土路基

膨胀土粘性较强、具有蒙脱石、伊利石等粘土成分、遇水膨胀性很强同时失水后收缩也很大, 因此膨胀土路基的形变很大, 施工治理难度大、成本高, 并不适合高速公路, 在实际设计时一般会与高架桥等设计方式比较经济性, 过于复杂的膨胀土环境结合复杂的自然条件一般会选择高架桥方案。施工膨胀土路基要对路基和深路堑边坡进行稳定性测算。当取土体沿滑动面饱合状态时的抗剪强度值, 稳定安全系数可取1.2。

2.3 冻土路基

温度常年低于0摄氏度的土称为冻土, 冻土中一般含有冰土石。如果冻土的情况保持3年以上的称为多年冻土。如西藏地区的高原冻土、高山地区的多年冻土等。在针对必须穿越冻土层的公路设计时, 一般采用路堤形式、其模式是用较小的填土高度防止翻浆和热熔沉陷。同时在路基填料的处理上应注意选择隔热保温性能较好的材料。以防止路基和路面温差过大、反复冻融带来路基强度和稳定性的变化、以及路基本身的形变。

2.4 干涸盐湖盐碱路基

盐湖地段的土质及地质条件复杂。涉及到矿盐的种类、溶蚀的情况地下水位、盐含量。这些因素都对工程本身的影响都非常大。当地下水位饱和盐水时, 对公路路基的硬性更大, 可能会产生腐蚀、溶蚀路基的问题。当地表有盐水塘、水沟、坑洼时必须有填料填满、并且与盐水做好隔离、设置好相应的排水设施。

2.5 雪害地区路基

雪海地区本身可能是冻土区也可能是黄土区。在设计施工的时候, 需要考虑到当地的自然山体环境、当地气候因素、风向等等防治可能出现的山体雪崩和积雪问题。一般路基和路面都没有自然化雪的能力。对于自然积雪一般才后养护储蓄额机械除雪、化学除雪 (化学除雪剂如氯化镁、氯化钠、氯化钙等盐类物质) 的方式。对于防雪应该在设计时就充分考虑当地历史最高积雪深度、平均积雪深度, 必须使路堤高于积雪深度, 以防止被掩埋。同时还应该注意用路线纵坡防风雪流, 减少路面积雪, 必要的时候种植防护林, 树立防雪栅导风板等对可能出现积雪的重点路段重点防治。针对雪崩防止可以在山坡上设置水平台阶、或在积雪不多时提前除雪。

2.6 风灾地区路基

风灾地区往往是沙漠或沙地隔壁地区, 广泛分布在我国的中西部、西北部地区。这个地区不仅面临风灾还具有干旱风沙的特点。此类沙地地区土中极度干旱且含有易溶解的盐分较多、植被少或没有、降雨稀少、昼夜温差大、自然风貌会有改变, 给设计、测量及施工都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在路基的设计上应该根据风沙运动特点设置全面的防风蚀设施, 对风沙的防护应该以疏为主, 对填方路基设计成流线形, 有利于风沙流顺利通过路基, 减轻积沙的危害。

摘要:路基的质量是公路结构的重要保证, 其强度、稳定性、耐久能力的性能直接关系到公路的寿命, 高质量的路基施工能够提升公路路面的整体强度和性能、直接关系到路面的使用寿命, 并且可以降低公路的造价和养护维修费。路基如果施工不当或性能不达标将会留下极大的安全隐患、很难根治, 会对后期的使用和养护、维修起到巨大影响。因此为提高公路质量、保障人民群众财产安全、节约公共开支必须重视路基的施工质量。不同土质条件下设计施工变化较大, 本文简要概述了不同路基的设计要点。

关键词:路基,土质路基

参考文献

[1]凌旭初, 张成龙与毛菊良, 土质路基压实度标准的实践与强度评定.华东公路, 1995 (04)

土质路基 篇5

摘要:对土质路基的施工是公路工程顺利进行中的一道必要的工序,其工程的质量直接关乎公路工程的质量,再好的公路设计最终还要通过路基施工的具体操作来实现。本文试从对土质路基施工工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土质路基施工的重要性及对路基施工完工后所要求的质量检测技术进行浅析。

关键词:土质路基;注意事项;质量检测技术

针对目前许多新修的公路出现断裂甚至塌陷的现象,有针对性地对土质路基施工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行专项的调查和研究显得十分必要。土质路基建设不仅要监督施工过程规范与否,还要通过专门技术对路况进行多方面的质量检测。对土质路基施工过程中的监测是为了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但任何监测都有漏洞,这需要在工程完工后进行把关,利用专门技术对其进行质量检测。

1 土质路基施工的重要性

什么是路基?所谓路基,就是支撑路面的土构物,具体而言,在挖方地段,它是开挖天然地层的重要一关;在填方地段,就通过对土石等材料进行压实而形成的路堤。路基在使用过程中要承受巨大的负荷并要抵御各种外在不良因素,如雨水、地震,人为的肆意破坏等。因此对路基的强度、凝固度、耐久性等因素的把握十分重要。则路基施工就是一种工程实体的建筑活动,就是将已经设计好的图纸通过一定的施工技术进行落实。

路基施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第一,路基施工的质量决定公路工程质量。对路基强度、凝固度、耐久性的把握将起着承载路面结构的良好支撑体系,从整体上提高路面的使用性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对于现实生活中出现的路面断裂、路面塌陷等现象的发生率将大大减少。对路基施工的把握显得尤为重要。第二,路基施工的质量影响人们的生活。既然路基施工的质量直接关乎公路工程的质量,而人们的出行全部依赖于路面的畅通性。一旦路面瘫痪,不仅阻碍人们的日常出行,而且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不可估量的生命危险。第三,路基施工的质量将直接关乎公路维修的成本。只有高质量的路基才能保证公路的使用寿命,这样将大大减少对公路路面的维修与养护费用的开支。

2 土质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土质路基的施工主要涉及开挖、运输、填筑、压实等几个主要的工序,这些工序看似简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十分注意。

2.1 开挖方面

2.1.1 严格按照设计好的图纸进行

再好的工程施工,必须按照设计的图纸进行,才能进行全局把握。施工的图纸一般都是出自有经验的工程师之手,在图纸设计之前肯定对路况进行了一定的考察,知道哪里该修,应该往哪个方向修才最经济实效。当然,设计的图纸只是施工的一个重要参照物,在实际的开挖过程中还要依据具体实际情况而定。另外,对图纸设计的方案进行改变前,应再三考虑,重新勘察。

2.1.2 效用最大化,损失最小化

在路基施工的进程中,开挖工序是打响路基施工工程的第一枪,因此开挖工序的顺利进行对工程的完成有着引导作用。土质路基施工的前提是把好质量这关,使路基效用最大化。如何使路基效用最大化,这将涉及到多个方面,如开挖前的准备工作,施工技术决定什么样的路段用什么样的开挖机器,施工物资决定开挖中要用到的哪些材料,施工现场准备主要是修建生活和工程用房以及水、电、通信的供应。只有将这些准备都考虑周全,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保证效用最大化。

2.2 运输方面

2.2.1 运输工具选择适当

运输工序在土质路基施工方面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关,对运输工序的把关显得十分重要。不同的土质要采用不同的运输工具。如砂石地要采用大型的挖土机,细小的碎土则可以通过小型的运输机运送。运输工具选择的适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约运输的成本,减少人员的雇佣而减少人工工资的发放。

2.2.2 运输路径选择科学

在土质路基施工开挖过程中,对于那些开挖出的土要怎样进行处理要做好详细的规划。具体到这些土通过运输机怎样运送,运送的路线怎么选取,运输的土最终堆放在哪,这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土质路基施工开挖出的土壤杂物要科学地选择路线,并对它们进行妥善处理,只有将这些后续问题解决才能保证施工过程的正常、有序进行。

2.3 填筑方面

2.3.1 填筑施工方法要正确

在当前一系列的土质路基施工中经常出现一些不合法现象,施工队未根据土质路基的实际状况进行填筑,导致了许多公路塌方事件的曝光。在土质路基施工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土质层的性质进行不同方式的填筑。特别是对路堤基底的处理,比如说对于透水性较小的土壤,它的顶面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这样有利于上层透水土有排水出路。比如说由于地质的区别,对于不同种类的土所填筑的路堤,应采用斜面搭建,以防止交接处产生明显的凹凸不平,防止日后土质塌陷。

2.3.2 填筑材料选择适当

填筑材料的选择在路基施工的填筑程序中显得十分重要。这要求施工队在具体的填挖准备工作进行时要对实际的地质进行勘探,如路基的深度或宽度状况、周围地形的差异、路段的使用承载重量等多种因素。在实际的填筑材料的选择上,所用的填料最好具备强度高、耐性久、水稳性强等多重特点,这就要求在填筑材料的采购中要十分注意填筑材料的质量的选取。高质量的填筑材料会为路基质量提供有效的保证。

2.4 压实方面

2.4.1 机具选择正确

通过对土质路基的压实,可以在使路基密度提高的同时让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得到保证。在压实方面,不同的土质路段要选择不同的压实机具,这将直接影响路面的压实效果。在土质路基的压实中,根据不同的路段应进行不同的压实方式,如对于粘性土,宜选用碾压式;对于石块较多的土质,宜采用振动式压路机;对于一般的土质路基,则采用辗压式或冲击式压路机均可。总之,应根据不同的土质情况选择不同的压实机具。

2.4.2 操作程序适当

对于土质路基的压实,应合理掌握其全过程。在路基压实中,主要有初压、复压和终压这三个步骤要进行。在实际操作中应该注意每个步骤中要细心观察的问题,如初压主要的任务是铺筑平整的表层,复压是在初压的基础上进行压实以达到预定的效果,终压接近竣工,以保证道路的最终完善。

3 提高质量检测技术

在当下的无数起公路路面塌陷事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漏洞在于没有把握好公路的质量检测。公路路基质量的检测要时时进行,分分关注,使检测的对象无死角,无漏洞。在路基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进行检测,上一道程序的完毕才能让下一道工序如期进行,这样才不会让事故发生后互相推卸责任,责任追究不到人。

那么对于质量检测技术的提高有哪些方法呢?第一,要保证施工队有专业的質量检测人员,知道怎样对路基的宽度、高度、压实度与平整度进行规范而有效的检测;第二,施工队的包工头要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对这项工程认真负责,对于那些不规范的施工措施要敢于严厉查处并进行处罚;第三,对于质量检测技术,施工公司应该配备高精密度的仪器,对那些不易查出的问题能一一检测出来。

4 结语

由于当前国家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交流、出行成了迫切需要,公路的建设的速度不断加快,这就必须保证每条竣工的公路的高质量,这不仅关乎一个国家的声誉和实力,而且关乎出行公民的人身安全。但就目前的公路路基施工现状来看,施工中的漏洞仍有许多亟待处理,路基质量的检测技术仍待提高,未来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

参考文献:

[1]匡厚诚.浅析公路土质路基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9(12)

[2]贾海军.刍议公路工程项目路基压实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2(33)

关于土质路基公路建设的思考 篇6

关键词:土质路基,公路建设,优化思考

随着我国公共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 作为公共交通事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公路建设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 公路建设的发展自然也对公路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作为公路基础的公路路基, 其施工质量的好坏将影响到路面的使用情况。要想实现路基的稳定与坚固, 就必须做好施工阶段的质量把控, 才能保障路基的施工质量, 合格的路基施工应具备足够的稳定性、水稳性及强度, 换言之, 就是路基施工必须达到密实、稳定、均匀的使用要求。由于路基是原地质地貌与工程设计的结合点, 施工中易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施工难度较大, 路基的施工周期较长, 路基施工的工程造价在总造价中所占的比例较小, 因而路基施工的经济效益不佳。

1 土质路基的施工的现状

在道路交通的路基建设当中, 路基的施工实质上就是对于土石进行一定的施工建设。通过在相应的工期之内, 进行工程量的完成。这个过程当中, 路基的工程建设、施工选择以及对于施工条件的选择和认识, 都是在路基建设当中, 所需要的进行综合考虑的问题。在当下的土质路基施工当中, 采用的主要工作方式还是需要借助劳动力和简单机械来进行的。但是,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 在土质路基的施工当中, 当下的土质路基的施工建设在原来的施工工商有了一定的优化, 但是其中仍然存在着一些的不足。因此, 立足于当下土质路基的施工现状, 笔者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研究, 以及对于专业知识的认识, 来进行相关土质路基的优化。

2 土质路基施工当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在当下公路建设当中, 影响土质路基施工效率的主要问题利用和管理而造成的。其中, 在土质路基施工当中,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施工工艺环节混乱.在当下的土质路基施工过程当中, 由于施工工艺工作的环节混乱, 导致在实际的操作过程当中, 出现的实际问题较多。其中, 出现问题比较多的环节有取土坑设置时易出现乱挖乱取土的现象;路堤填筑施工方法错误或用料不当;水网及水田地区的陆地修筑, 有这些地势平坦, 水道纵横, 等问题;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中易出现的水的影响和土的含水量大的问题;冻融翻浆地区路基的排水问题及正确的选择处治方法;填筑路堤压实度达不到要求等问题。这些的问题的存在, 看似简单, 但是在实际的操作当中, 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有效的解决, 将为土质路基的施工建设带来诸多不必要的麻烦, 而且在连锁反应的作用之下, 也会大大影响公路建设工作的良好有序开展。 (2) 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欠缺.在土质路基施工过程当中, 实际操作的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往往不低, 因为路基施工建设属于高度劳动力行业, 因此, 操作人员很多是都凭借“力气”工作, 对于相关的工作认识往往不能够达到较高的思想层面。而且在土质路基施工建设当中, 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也不能够充分的体现出来, 一部分的管理人员由于对于管理工作认识不到位, 缺乏相应的风险意识, 从而导致在公路建设当中, 土质路基的监管层面不能够有效实现, 从而导致土质路基的质量建设不能够有效保障。 (3) 纵向裂缝.纵向裂缝是常见的路基病害之一。产生原因有:在路基施工初期填土宽度就不够, 待填到一定高度时才发现填筑宽度不够, 中线移位, 在进行镶边时, 没有按规定从下至上进行分层碾压或挖台阶, 导致工程竣工后镶边发生下沉, 生成纵向裂缝;在进行软基清除或植被清除时清理工作不彻底, 堆置的淤泥未及时运出施工范围外, 导致在填土过程中路基边缘下沉而产生裂缝;在半挖半填的路基交界处未按规定进行分层填土压实而产生纵向裂缝;综上所述, 纵向裂缝产生的原因多半是由于路基未压实而造成的, 因此, 在路基施工中应适当将填土加宽, 至少每边需加宽50厘米. (4) 路基沉陷.路基沉陷是公路路基施工中较为常见的问题, 发生的原因是填方路基未压实而发生下沉;路基与桥涵通道等衔接处选材不当或材料质量不达标导致碾压时未充分压实, 使路基在使用中发生下沉;施工中对软土路基未加处理或处理方法不对导致的路基沉降, 再加上现代公路建设的施工周期一般较短, 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让路基自然沉降, 此时在未沉降或未充分沉降的路基上进行路面施工, 来自于路基的沉降问题将直接反映在路面上;路基在施工中, 土壤水分过于充足, 在填筑时达不到规定的压实度, 这将成为路基沉降的隐患, 若施工时间恰逢霜冻天气, 填土水分上移造成路基冻胀, 若施工时间恰逢春季, 路基将会变得湿软, 硬度下降, 此时若路面车流量大, 路面将会出现车辙、鼓包等情况。

3 土质路基公路建设的优化

在土质路基的施工建设当中, 要想从根本上提升公路建设的效率, 除了从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配合以外, 还需要加强施工工艺的提升, 从而确保各个环节能够相互促进, 同时加强对于工作人员的管理, 可以有效大提升公路建设的效率。

(1) 严格遵循土质路基的施工原则.在进行土质路基公路建设当中, 要遵循施工的基本原则, 在支援农业的前提下, 结合具体情况, 选择适当的方式, 如浅挖宽取、坡地取平、及设置去土坑。这样, 才能够最大限度在相应国家政策的同时, 最大的程度的保护农田。同时, 严格遵循基本的施工原则, 按取土规划要求有序进行, 是保证工程建设不仅可以有条不紊, 而且在科学规划下进行相关的建设, 严格按技术规范规定施工。

(2) 施工工艺的优化.在进行土质路基进行施工过程当中, 要从全局把握问题。在施工前认真进行土质调查检测, 作出用土规划, 拟顶合理的调配方案。这样, 是保证土质路基能够建立在科学审计之上的。采取正确的填筑施工方案和层次安排, 填筑施工与方案, 路基边缘与水道内的高差保持稳定路基所必要的最小值, 从而尽可能的减少路堤高度, 减少占用农田的面积。这样, 不仅可以最大程度的保证公路建设的因地制宜, 而且也可以大大提升土质路基的施工工艺。路基施工时, 应特别注意排水, 机具停放地、库房、生活区域, 都应选在地势较高不易被水淹的地方, 并要求有可靠排水防洪设施, 预防洪水造成危害。只有充分考虑环境气候问题而进行的土质路基建设, 才能够更好的保证公路在投入使用之后, 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 为社会服务。

(3) 增强相关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对于土质路基公路建设当中, 加强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培训是保证工程建设能够良好开展的关键。施工人员要强化他们的工作意识, 在拥有高度责任感和科学施工意识之后, 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对于监管人员, 要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加强土质路基建设的监管工作,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从而更好大提升公路建设的质量。

4 结语

在土质路基的公路建设当中, 全面提升公路的建设质量, 夯实土质路基的建设工作, 需要从全局把控问题, 除了因地制宜的设计之外, 还要进行科学化的考量, 通过加强对于土质路基建设的验收工作的开展, 来更好的促进公路建设工作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高航, 贾向豪, 孙丽芸, 刘洪海.土质路基施工中易出现的病因分析及防治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0, (06) .

[2]马世奇.特殊土质路基处理方法的应用[J].安徽建筑, 2001, (06) .

[3]徐文军, 马洪波, 匡厚诚.浅析公路土质路基施工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 (22) .

土质路基 篇7

1.1 土质类型及成因

豫东平原主要是由黄、淮河冲积而成,该地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呈明显的下粗上细的规律。虽然黄河冲积平原区与淮河冲积平原区的组成物质在颜色和颗粒粗细上有着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呈现出以下特征:1)第四系全新统上部土质主要以亚砂土、亚黏土为主,多以互层形式存在;下部多为普遍而连续的粉细~细中砂层,厚度一般为1 m~5 m。2)由于河流的泛滥改道,加之长期雨水、风力等自然和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在豫东平原区形成了许多滩地、背河洼地等平原地貌,在这些洼地内,沉积了较厚的第四系全新统土层。

1.2 土的工程性质及特点

该地区主要土质中,低液限粉土的特点是在饱和与干燥条件下的工程性质有较大差异;低液限黏土的含水量一般都大于塑限,呈软塑状态,孔隙比大多在0.7~0.8之间,压缩系数一般为0.3 MPa-1~0.6 MPa-1,多属中等压缩性土,在局部地区呈现高含水量、高孔隙比的软土特性;高液限黏土的承载力较高,但一般都具有弱膨胀性。通过以上分析可初步判定:在豫东平原区低液限粉土、低液限黏土及含砂低液限黏土表现出的不良地质现象是影响路基稳定性的主要因素。

2 豫东平原区常见的路基病害类型及其成因

2.1 路基病害类型

2.1.1 路基沉陷

路基沉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路基本身的不均匀沉降;2)因地基的下陷而引起的路基陷落。路基沉陷导致的沉降差异常使路面出现凸凹不平、开裂等破坏现象。桥(涵)头的跳车现象就是常见的由于桥涵和路堤接合部不均匀沉降所导致的一种病害形式。由于豫东平原区村庄稠密,高速公路上存在着大量的涵洞和通道,因此桥(涵)头跳车的病害形式也就显得较为普遍。

2.1.2 水毁损害

水毁病害多在雨季发生。路基的水毁现象主要表现在两方面:1)由于路基、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不畅导致的路基进水,若路基长时间受到水的浸泡就会逐渐丧失承载力,导致路面沉陷,在高路堤段甚至还会出现路基滑塌现象;2)由于暴雨对边坡的冲刷和剥蚀,致使路基因填土被掏蚀而毁坏。

2.2 病害形成原因

2.2.1 地质原因

粉性土土质,其可塑性小,粘聚力低,易扰动,遇水冲刷易分离,液化。由于粉性土的毛细水上升高度大,所以也容易使路基产生水分积累。若作为路基填料,则很难被压实;若作为地基土,由于其在饱和与干燥条件下的工程性质差异较大,导致公路在运营期存在一定的隐患。另外,豫东平原区滩地及坑塘内一般有较厚的淤泥质类土,这类软弱土地基是引起该地区路基发生较严重沉陷的主要原因。

2.2.2 设计原因

平原区一般路段的地基勘查相对比较粗略,一些透镜体状的软弱土层常常被忽略,使地质资料不能真实反映现场情况,造成设计的不合理。另外还有路基排水设计方面的原因。

2.2.3 施工原因

1)路基填料的原因。如果路堤填料中混进了种植土、腐殖土或淤泥质土等有机物含量多、抗水性差、强度低的劣质土,路堤就很容易出现塑性变形或沉陷破坏的现象。2)路基填料碾压不实的原因。在豫东平原区,路基的填筑大都采用沿线或在线外设取土场的形式取土。粉性土是主要土源,作为路基填料很难被压实,若按通常的碾压方式就很难达到路基压实度的要求,因此也很容易导致路基的沉陷。3)在路基碾压或地基处理过程中,施工机械的使用或操作不当、施工组织不合理,或者施工管理不严、监督不力等造成的施工质量问题,都是引起路基病害发生的潜在因素。

3 豫东平原区病害预防及处治措施浅析

3.1 地基表层处理

豫东平原区地表土质以低液限黏土和低液限粉土为主,且地下水位较高,一般水位埋深2 m~4 m。在低填方路段,宜加大地基表层的清表厚度,换填水稳性较好的填料。在显示出软土特性的地段,一般换填不小于50 cm厚的砂(砾)或碎石垫层,或者掺入石灰或水泥等稳定剂进行改良;在有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坑塘洼地段,如果无积水或积水较少时,一般是直接挖除表层软弱土,换填砂砾或碎石;对于常年积水的,则挖除淤泥换填片石,然后再铺筑砂砾或碎石垫层(见图1)。从该地区以往工程实践来看,这些处理方法都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豫东平原区砂、石等透水性材料较缺,而石灰、水泥材料相对较多,掺石灰或水泥对土层进行改良是目前该地区采用最多的,也是比较有效的浅层地基处理方法。

3.2 路基填土处理

恰当地使用振动压路机,合理地控制含水量则是一种可以使粉性土达到规定压实度的有效方法和途径[4]。

为提高路基强度,填土中可掺入石灰、水泥等胶结物,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压实度,还能防止因毛细水上升而对路基造成的影响。胶结物的选取,粉性土宜选用水泥;黏性土质则宜选用石灰。

3.3 桥台后路基处理

1)桥台后地基处理。

对一般浅表地基,宜加大清表厚度,采用砂砾或碎石进行换填处理,垫层厚一般不小于50 cm,长度则根据地基情况进行设置,一般在10 m左右(如图2所示)。

对于软土地基,当浅层软土厚度较小时,处理方法宜参照第3.1节进行。当软土层较厚且难以全部挖除时,则应采用排水固结法、胶结法或桩体置换法等方法进行处理。

其他一些方法,如堆载预压、塑料排水板、砂井等排水固结法,以及强夯法等,前者常用于对厚度较大的饱和软黏土的处理;后者则以挤密和置换为主,对低饱和粉土和黏土非常有效。

2)桥台后填土处理。

对台背回填土的处理,压实是关键。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缓解因桥台背回填料难以压实而造成的问题,回填区路基顶部一般都设有混凝土搭板,搭板连接了桥台和路堤难以压实的部分(台背回填区),并越过该区域与远台端的枕梁或过渡段相接(见图2),桥头搭板长度应根据路基的容许工后沉降值计算确定,目前多采用6 m~10 m。但由于路堤的沉陷容易造成搭板脱空而断裂,所以桥头搭板应采取什么形式是目前讨论较多的话题之一。

3.4 防护及排水处理

首先是边沟排水。由于豫东平原区地势低平,排水很不顺畅,所以在设计中应该遵循蓄、排、渗相结合的原则。如在容易发生水涝且排水不畅的地段,设置大尺寸的边沟,并对内侧进行护砌,以防雨水冲刷或浸泡造成路基损坏;在排水顺畅、雨水较易排出路基范围的路段,视水流坡度情况宜采用小边沟或宽、浅边沟形式,并做好绿化植被防护,以防水土流失。

其次要做好路面及中央分隔带排水。对于高填方路段,路面排水尽量采用集中排水形式。对于中央分隔带及采用培土绿化的分隔带,一定要加设高至填土面的防渗层,做好防渗处理。同时避免出现护栏立柱打入时损坏土工布的现象。

最后还要做好边坡防护处理。由于气候等因素,豫东平原区对防护的要求不高。除在桥头、过水塘等局部特殊路段采用圬工防护外,一般采用单一植被绿化防护或在浆砌片石及混凝土骨架内植草绿化进行防护,如拱形、人字形、菱形骨架等都是常用的形式。

4 结语

1)通过对大量资料的分析,总结出豫东平原区土质以低液限黏土和低液限粉土为主,并含有少量的高液限黏土和含砂低液限黏土。2)根据土质类型和特点得出豫东地区的路基病害主要是沉降问题,水毁现象虽然不明显,但也是该地区一种不可忽视的路基破坏形式。3)针对低路基化的趋势,对地基表层的处理将会是以后路基设计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4)根据以往豫东地区的软土地基处理状况,并结合目前的情况,可知砂石垫层加透水性粒料桩形式的复合地基是适合该地区土质的一种有效处理方式。

参考文献

[1]交通部第二公路勘察设计院.路基[M].第2版.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刘玉卓.公路工程软基处理[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3]DB 41/T 419-2005,河南省地方标准———高速公路设计技术要求[S].

[4]叶东升,范跃武,沙爱民,等.商开高速公路粉性土路基填筑技术研究[J].公路,2001(9):114-118.

浅谈土质路基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篇8

1组织准备工作

主要是建立和健全施工队伍和管理机构。管理机构一般按项目经理部、分项目经理部和工程队进行编制。还要落实起核心作用的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和财务负责人;然后落实其他工作人员。生产机构包括:工长、班组长、技术工人及其他工作人员。明确施工任务, 制定必要的规章制度, 确立施工所应达到的目标等。组织准备是做好一切准备工作的前提。

2技术准备工作

路基开工前, 施工单位应在全面熟悉设计文件和设计交底的基础上进行施工现场的勘查、核对与必要时修改设计文件, 发现问题应及时根据有关程序提出意见并拟请变更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计划、恢复路线、施工放样与清除施工场地, 搞好临时工程的各项工作等。

施工组织计划是具有全局性的大事, 其中包括选择施工方案, 确定施工方法, 布置施工现场, 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拟定关键工程的技术措施等, 它是整个工程施工的指导性文件, 亦是其它各项工作的依据。在当前强调加强施工管理, 实现现代化科学管理, 抓好施工组织计划这一环节, 具有重要意义。

临时工程, 包括施工现场的供电、给水、修建便道、便桥、架临时设备通讯设施, 设置施工用房等, 这是开展基本工作的必备条件。路基恢复定线, 清除路基用地范围内的一切障碍物, 是施工前的技术准备工作, 也是基本工作的组成部分, 宜协调进行。

路基开工前应做好施工测量工作, 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检查与补测, 增设水准点等。施工人员还应对路基工程范围内的地质、水文情况详细调查, 通过取样, 试验确定其性质和范围, 并了解附近现有建筑物对特殊土的处理方法。

3物资准备工作

开工前的物资准备是开工前期的重要准备工作。由于路基施工所需的材料和机械设备数量大、质量高、品种多, 所以务必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首先按照施工作业计划的具体要求, 进行采购、调配、运输和储存材料、机具设备, 同时现场进行“三通一平”通水、通电、通车、平整场地;然后进行工程房屋的修建和必需的生活所需设施的配备。包括各种材料与机具设备的购置、采集、加工、调运与储存, 以及生活后勤供应等。为使供应工作能适应其本工作的需要, 物质准备必须制定具体计划。其中计划的内容, 如劳力调配、机具配置及主要材料供应计划, 必须服从于保证上述施工组织计划顺利实施, 而且亦常被列为施工组织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

4结语

路基施工的重要性还在于工程质量受到多种因素的不利影响。虽然路基施工主要是开挖、运输、填筑、压实等比较简单的工序, 但由于路基施工存在着条件变化大、工程数量大、施工难度大、施工方法多样等待点, 对于保证路基工程质量有相当的难度。特别是地质不良的特殊路段及隐蔽工程较多的路基, 在施工时常会遇到复杂的技术问题和各种突发性事故需要处理, 可以说路基施工技术是简单中蕴含着复杂。所有这些因素的影响都必须加以克服, 才能保证路基工程的质量。土质路基施工, 仅是整个道路工程中的一个工程项目, 以上所述的准备工作主要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而言。对某一个单项工程, 如土质路基、石质路基、路基排水或防护加固, 或路基工程以外的桥涵与路面等, 准备工作的具体内容与要求, 虽有差别, 但基本项目不可缺少。

摘要:为确保工程质量, 实现快速、高效、安全施工, 必须要重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就施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路基施工,组织准备,技术准备,物质准备

参考文献

[1]郑楚南.浅论公路路基的施工技术[J].科技资讯, 2009 (22) .

[2]张凤艳.公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7 (17) .

土质路基 篇9

1 坍塌病害类型

1.1 按坍塌土层的性质, 一般可分为均质土坍塌、覆盖层坍塌、结构面坍塌等三种类型

(1) 均质土坍塌。主要是指边坡土体性质单一的部位坍塌。如微膨胀或膨胀粉质粘土、变质岩风化残积土或碳质泥岩类边坡等。其坍塌位置多为坡肩及整个坡体, 塌床多呈圆弧状, 厚变一般为1 m~3 m。

(2) 覆盖层坍塌。主要是指各种成因的第四纪松散覆盖层的边坡坍塌。如黄土、粉质粘土等。坍塌位置在整个坡体、坡肩、坡内、坡脚等均有, 坍塌的规模与覆盖层的厚度和边坡的高度等有关。

(3) 结构面坍塌。边坡土体沿坡体内某一软弱结构面或下伏基岩面产生的坍塌, 其塌床形态随结构面而异, 一般多为直线型或折线型, 坍塌位置以坡肩及整个坡体为主。

2.2 根据坍塌体的类型, 可分为冲刷型、溜塌型及滑塌型等

(1) 冲刷型坍塌。是依据降水时形成的冲刷并不断发展而成的坍塌体。多发生在砂性较大或坡面植被不良且大面积裸露的边坡上, 如坡面未做任何防护或仅为菱形网格和拱型门架防护的路段, 坍塌部位多以坡内及坡脚坍塌为主, 厚度一般在1 m~2 m内, 严重时可达2.0 m以上。

(2) 溜塌型坍塌。溜塌型坍塌是指边坡表上受水浸润后其含水量大于或接近于液限时, 土体抗剪强度降低, 在动水压力 (水的渗透作用) 和重力作用下, 顺斜坡下溜坍塌。这类坍塌体多发生在挖填结合部位或原地面较陡 (一般地面坡大于或等于2 0°) 的部位。坍塌位置以坡肩及整个坡体为主, 坍塌厚度0.5 m~1.5.m, 甚至更大。

(3) 滑塌型坍塌。当边坡土体含水量接近液限时, 其表层土体受水的湿化作用, 土体结构遭受破坏或土体受水浸润呈软塑状态, 而下部土体含水量较小, 土体强度相对较高, 则上部土体在重力作用下顺软、硬交界面滑塌, 具明显的圆弧滑塌面及后壁有显著陡坎, 这类滑塌病害多发生在粘性土质边坡等处, 其滑动面多为折线形。

3 公路边坡坍塌原因

公路边坡坍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综合起来分析可分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

3.1 主观原因即工程因素

(1) 边坡石方爆破药量较大, 使得边坡岩体松散, 从而失稳。

(2) 边坡开挖后没有及时进行防护, 使边坡大面积裸露在空气中, 长期受自然因素的强烈作用发生物理力学的变化, 造成岩体风蚀严重而失稳。

(3) 边坡的排水措施未完善, 下大暴雨时水流直接冲刷边坡, 从而造成坍塌。

(4) 边坡的防护形式和边坡坡度与实际地质情况不符, 公路边坡设计较陡。

3.2 客观原因

(1) 边坡的土质为堆积体, 结构松散, 边坡开挖后土体失去了平衡引起坍塌。

(2) 边坡岩体破碎, 边坡较高。

(3) 边坡岩性为膨胀土、页岩、碳质泥岩等夹层, 遇水后土体膨胀, 扰动边坡土体引起坍塌。

(4) 边坡的岩层走向与路基方向顺层, 开挖后岩体顺着岩层面下滑。

(5) 地下水较丰富, 排水不畅, 长期浸泡边坡基脚, 从而引起塌方。

4 公路边坡的破坏形式及处理措施

公路边坡按照其破坏规模与原因, 其破坏形式可分为剥 (碎) 落、滑坍和崩坍三种型式。剥落是指边坡表土层或风化岩层面, 在大气的干湿或冷热循环作用下, 使零碎薄层成片状从边坡剥落。而碎落是岩体碎块的一种剥落现象, 产生的原因是边坡较陡, 岩石破碎和风化严重, 在膨胀运动及水的作用下, 块状碎屑沿坡面向下滚落;滑坍是指边坡土体或岩石, 沿着一定的滑动面成整体状向下滑动, 其规模比剥落和碎落要严重, 产生的原因有上述客观原因的第 (3) 、 (4) 项;崩塌为整块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倾倒、崩落。产生的原因有上述客观原因的第 (I) 、 (2) 、 (5) 项, 对剥落、碎落的处理较为简单, 处理方法为先对剥落、碎落体清理, 清除边坡上残流松散的土体和危石, 然后及时对边坡进行防护。对于土质及全风化砂泥岩的边坡, 可采用拱型骨架十三维植被网种草防护。

对于滑坍, 即为滑坡, 可分为浅层滑坡、中层滑坡和深层滑坡, 滑坡深度小于l0m为浅层滑坡;10m~25m深的为中层滑坡;2 5 m~5 0 m深的为深层滑坡, 大于5 0 m的为超深层滑坡, 高速公路边坡滑坡最常见的浅层滑坡和中层滑坡, 浅层滑坡可以通过放缓边坡处理, 中层和深层滑坡处理的方法较复杂, 一般需经过工程勘察找出滑动面, 然后根据滑动面的位置以及边坡的地质情况确定处理方案。

5 防治措施

综上所述, 边坡土体的性质及结构特性是引起坡体坍塌的内因, 而水尤其是大气强降水和连续降水是坡体坍塌的诱发因素即外因。所以采取工程防治措施时, 应以截、排地表和地下水以及坡体防护为主, 必要时采取适当的支挡防护工程。

5.1 截排水工程

(1) 地面排水工程。主要是拦截坡体以外的地面水及排除坡体范围内的地表水。地面排水沟均应采用浆砌圬工体, 以防止渗漏和冲刷。

(2) 地下排水工程。多采用盲沟, 对防治边坡坍塌以及其他类型的路基病害有良好的效果。边坡渗沟能有效地排引坡体内的层间水及地表渗水。如对呼集高速公路路基病害调查发现, 凡设有盲沟的路段, 普遍比没有设盲沟的路段稳定性要好。

5.2 边坡防护工程

(1) 坡面植草, 以改善坡面土体固着力并防止表面冲刷。草皮应尽早铺种, 虽然内蒙古地区草皮生长季节仅有半年时间, 但在该段时间内降雨较多, 草皮极易成活。

(2) 采用满铺浆砌片石或骨架式浆砌片石构筑物时, 一定要在骨架内种植草皮等保护坡体的方式, 也可以采用其他类型的骨架护坡, 但骨架内填土应夯击密实, 以防止坡体被冲刷, 产生渗漏。

5.3 支挡工程

对土质边坡的坡脚及体内发生的坍塌, 当坍塌体较厚, 人为清方困难且可能引起坍塌范围扩大的地段, 可视滑体的推力大小等因素分别采用浆砌片石挡土墙、抗滑桩、锚杆、锚索地梁或锚管注浆等支挡工程类型, 以恢复坡体平衡, 杜绝坍塌发生。

6 结语

土质路基 篇10

关键词:土质路基,防治措施

土质路基施工是道路施工中的必要的一个工序, 这一工序的是否合格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是否合格, 但在施工中有许多的问题影响着工程的实施, 本文针对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1 几种常见的问题

取土坑设置时易出现乱挖乱取土的现象;路堤填筑施工方法错误或用料不当;水网及水田地区的陆地修筑, 有这些地势平坦, 水道纵横等问题;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中易出现的水的影响和土的含水量大的问题;冻融翻浆地区路基的排水问题及正确的选择处治方法;填筑路堤压实度达不到要求的问题。

2 防治措施

2.1 取土坑设置时乱挖乱取土的防治

2.1.1 首先是施工技术人员应掌握路基取土的原则, 在思想上已是捣乱去乱挖的危害。路基取土, 应在支援农业的前提下, 结合具体情况, 选择适当的方式, 如浅挖宽取、坡地取平、及设置去土坑。去土坑应有正确的形式, 应考虑能是坑内的水排到附近河流、河沟或路基外, 土方运输经济合理, 以及将来路基加宽和放缓边坡的可能性, 对营造周边美观的环境需要等。

2.1.2 坚持按设计文件中的取土规划取土, 并向施工人和工人做好详细技术交底, 按取土规划要求有序进行。

2.1.3 坚持按技术规范规定施工

2.2 对路堤填筑方法错误或使用填料不当的措施

在施工前认真进行土质调查检测, 作出用土规划, 拟用合理的调配方案;采取正确的填筑施工方案和层次安排, 填筑施工与方案;在填筑施工中要加强检查, 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2.3 在水网及水田地区的措施

2.3.1 注意石路基边缘与水道内的高差保持稳定路基所必要的最小值, 从而尽可能的减少路堤高度, 减少占用农田的面积。

2.3.2 尽可能采取纵向的运土填筑路堤, 避免路侧取土, 否则硬件路旁去土坑表层的种植土妥善保留, 待竣工后, 再将其匀铺与坑底, 以便恢复原有农田。妥善安排施工时间, 争取在晴朗少雨的季节施工, 其计划进度应采取逐段安排推进, 防止全线铺开, 或程序先后倒置。切实加强施工排水工作, 使之保证有效畅通, 特别是雨水排除通道更应加以密切关注。

2.4 多雨潮湿地区路基施工的措施

2.4.1 路基施工时, 应特别注意排水, 机具停放地、库房、生活区域, 都应必须选在地势较高不易被水淹的地方, 并要求有可靠排水防洪设施, 预防洪水造成危害。

2.4.2 开工前的场地准备工作应特别注意排除地面水, 低洼地带沿用地两边应开挖大断面的纵向排水沟并引向出水口, 在纵向排水沟之间应挖掘横向排水沟并互相贯通疏干地表水, 以使地表不积水。含水量过大的过湿土深度在2m以内湿, 可挖去湿土, 换填使用的干土或挖方石渣, 兵分层压实到要求密实度。挖去淤泥后将土层湿土翻松, 其厚度已能达到规定压实度为准, 使之成为稳定土加固层。当有非风化大石块可用时, 在挖去湿土后铺筑50cm左右石块层, 镶填石渣后, 用重型压路机年压成型, 再与其上填筑路堤, 当软土的深度大与2m湿, 应按要求处理。

2.5 冻融翻浆地区施工的措施

2.5.1 冻融翻浆地区路基施工必须贯彻以防为主, 防治结合的原则。翻浆地区路基施工, 首先应搞好路基排水, 保证路基填土高度和对压实的要求。高级公路、一级公路除考虑强度因素外, 还需考虑冻涨对路基、路面的影响。

2.5.2 施工前应对冻融翻浆地区进行详细的现场调查, 按各段水文地质情况, 做好场地排水, 填料选择, 料场规划等工作, 并根据地区特点, 翻浆类型。严重程度, 提出处置方案。

2.6 填筑路堤达不到压实度的措施

在思想上必须高度重视路堤压实施工质量, 应通过铺筑试验活的相关的技术参数来指导施工;严格控制松铺厚度, 最佳含水量, 加强经常性的检测, 做到松铺厚度超厚时及时调整, 不和要求不进行压实, 含水量不合要求过湿, 则应晾干, 过干则应通过计算。按计算加水量进行均匀洒水湿润。需加的水宜在前一天进行浇洒在去土坑表面, 也可在路堤上进行均匀搅拌;严格按照先边后中, 先慢后快, 先轻后重, 轮迹重叠足够, 压实次数足够的原则;按标准进行检测, 不合格的应及时补救或返工, 每层压实后均应进行检测。

3 结束语

以上的几种问题是影响土质路基正常施工质量的重要原因, 要合理及时处理以上问题是保证工程合格的前提条件和必要的措施。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一步制粒下一篇:定向套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