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合作发展

2024-08-19

企业合作发展(精选十篇)

企业合作发展 篇1

当前, 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步伐加快、资源环境对发展的约束加强、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因此, 促进和支持中小企业创新与可持续发展是APEC各经济体面临的重要任务和挑战。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 各经济体的发展不可能独善其身, 也不应该是“零和博弈”, 而是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互利合作。本次中小企业部长会议以“创新与可持续发展”为主题, 为各经济体搭建经验交流, 合作共赢的平台, 共同谋划亚太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新蓝图。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促进中小企业创新发展放在优先战略位置, 坚持把增强中小企业创新能力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有力支撑, 坚持把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环境作为政府的重要工作, 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支持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一是完善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财税和金融政策。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好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的税收支持政策。结合金融体制改革,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发展中小金融机构, 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投放和金融产品创新, 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输氧供血”。

二是提高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公共服务水平。加快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服务支撑体系和产权保护机制, 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人才和各类人才培养, 提高支持中小企业创新的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加快建立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中小企业集聚, 加大政府科技资源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 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走联合创新、合作发展的道路, 降低研发成本和风险。

四是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两化融合对中小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 支持中小企业在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企业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应用。鼓励中小企业参与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达标。支持中小企业技术改造, 加快产品升级换代。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 走与大企业协作配套的发展道路。

亚太中小企业地缘相近、市场相接, 尽管发展的程度不同, 但相互之间有许多可以借鉴交流、互助共赢的机会。在亚太各经济体共同努力下, 亚太地区资金、信息、人员流动已经达到很高的水平, 产业分工日渐清晰, 正在酝酿的新技术革命将为亚太地区中小企业积聚优势, 这必将推动亚太中小企业发展形成良性互动。特别是一个13亿人口的中国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 所释放的创新需求和市场空间将是空前的, 这不仅为中国中小企业注入了动力, 也将对整个亚太地区中小企业的创新与发展带来更大机遇。我对APEC框架下深化中小企业创新发展的合作充满期待和信心。为此, 我们建议:

一是充分发挥创新在促进亚太合作中的作用。希望各经济体以务实的态度, 有力的措施, 将中小企业创新作为推动亚太合作的重要着力点, 顺应创新要素跨地区流动、创新资源全球配置的趋势, 提升亚太地区中小企业价值链和供应链的合作水平, 为亚太合作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加强政策的交流和协调。尊重APEC各经济体发展的差异性、互补性和互利性。希望各经济体共同支持和鼓励中小企业在绿色、节能、低碳经济等领域的创新活动, 在产学研合作、信息化应用、知识产权保护、人才培养、公共服务等领域加强合作, 破除阻碍人才、技术、资金、产品合理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 提升区域经济一体化水平, 营造有利于中小企业合作创新的政策环境, 实现中小企业互利共赢。

三是构建有利于中小企业创新的合作机制。APEC中小企业创新合作涉及到诸多的方面和领域, 加快建立相关机制, 搭建合作平台, 鼓励和支持中小企业借鉴和吸收各经济体的创新成果。希望完善和发挥APEC中小企业服务联盟、APEC中小企业创新中心、APEC加速器网络等现有机制的作用, 加快构建合作网络, 提升中小企业国际化水平, 加强科技创新信息分享, 推动中介服务机构跨区域发展, 增进知识产权保护的协作, 支持中小企业合作创新。

竞争比合作更能促进企业的发展 篇2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现代企业也面临着各种机遇与挑战,竞争与合作存在于企业发展的各个阶段,不管是国企还是私营企业,都在进行着竞争与合作,我们可以为共同的利益而合作,也可以为不同的利益而竞争.总之,竞争与合作无处不在,那么,现代企业到底是竞争多于合作还是合作多于竞争? 我觉得是竞争多于合作。.竞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永恒动力。没有竞争,就没有进步,更没有发展。企业没有竞争的压力,也就没有前进的动力。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企业对于竞争战略的完善,可以促进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快速发展,现代企业属于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就是竞争的经济,其核心和基本原则就是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1.竞争使企业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竞争能激发企业发展的效率。在竞争条件下能够更加努力的学习和创新,而且竞争还能使企业员工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增强员工学习和生活的乐趣。培养竞争气氛,有利于激发奋发向上的精神,进而促进企业的发展。2.竞争推动经济的迅猛发展。发展的主题是竞争,在经济领域中,竞争表现在各个企业为追求较多利益而比产品价格、质量、比适销对路、比服务周全、服务水平。否则,就会被其他竞争者挤跨,导致破产倒闭。正因为有了当年的“一打三铁”,破除了“大锅饭”式的合作制,促进了市场经济的有效竞争,才有今天中国的发展。3.竞争从内涵上讲:是指人们为自身利益所进行的争夺、较量,或参加公开竞赛。竞争的结果是优胜劣汰。即优者胜,劣者败;胜者获利,败者失利。正如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所说的那样:在达尔文的 进化论 中对竞争给出了精辟的解答:同中或异种生物为了争夺有限的资源而互相施以不利影响的现象,对于人类社会当中的„竞争也可从这个角度理解,人们互相争夺的有限可能是金钱,地位,权力,机遇还有时间等等.竞争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可见,竞争是一种实力的较量,实力强者得以生存发展,实力弱者被淘汰或灭亡;竞争也是智慧的较量,有才能者得胜利,平庸者遭失败。在现实生活中、竞争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如植物间争阳光、争水分、争养料;动物间争地盘、争配偶、争食物;企业间争原料;争市场、争销售等。在学校里,班干部的挑选就是竞争的最好例子.班主任都会挑选品学兼优的好学生来担任班干部,这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竞争.老师

之间也存在着竞争,奖金的多少跟各班的平均分挂钩,分高的奖金就多,分底的奖金就

少,这无疑也形成了竞争。像我们大家所经历的高考一样,想进好的大学就必须进行

竞争,分数高者就可以进好的大学,分数低者当然就只能进一般的学校。目前的就

业问题也明显的体现出竞争,有数据表明:从1999年至今,全国高校已经连续4年扩

招,1998年全国高校的招生人数是108万人,2002年的招生人数达到了275万人,在四年的时间中高校的招生规模扩大了1.6倍.这无疑给社会加大更多的就业压力,这些学生毕业后工作将何去何从,有限的工作岗位无限的人员,用人单位只能用竞争

制来挑选最好的人员。

特别是市场竞争不仅普遍存在,且有着不可避免的激烈性和残酷性。一个企业、一

个单位能在竞争较量中获胜,就能生存发展;反之,在竞争中失利,则破产倒闭。

管理学中常说的“鲇鱼效应”。“鲇鱼效应”的实质是引入新鲜因素,打破平衡,挑起竞争,激发活力。企业要得到发展,就必须保证没有人在这里感到安闲舒适。”

企业支持所有的团队互相竞争内部资源和外部市场资源,通过设置内部群体之间的有序竞争,激发了员工在外部市场中面对的经费压力、人力资源压力、发展压力。

其结果是使得公司的员工始终处于充分的战斗状态。推行绩效管理,是传递压力的有效手段,是用机制创造“鲶鱼效应”,让员工紧张起来,真正起到“奖龙头,斩

蛇尾”的效果,创造压力的机制和氛围。引进外国“鲶鱼”,对中国企业的成长壮

大,未必是坏事。大家都知道草原狼的例子。澳大利亚某牧场上狼群出没,经常吞噬牧民的羊。牧民

于是求助政府和军队将狼群赶尽杀绝。狼没有了,羊的数量大增,牧民们非常高兴,认为预期的设想实现了。可是,若干年以后,却发现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羊的数量锐减且体弱多病,羊毛的质量也大不如从前。牧民这才明白,失去了天敌,许

多羊的生存和繁殖基因也退化了。于是,牧民又请求政府再引进野狼,狼回到草原,羊的数量又开始增加。这充分说明了没有竞争就没有发展,甚至会出现倒退的现象。

青岛建成豪木业有限公司总裁说, 我司主导产品有砂光机和淋漆线两大系列,近

百个规格品种。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远销国内外及东南亚地区。我们的产品已通

过了ISO9001:2000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强烈的市场竞争意识使我们永远站在领先技术的最前沿,竞争是我们动力的源泉.自从2002年,中国加入了WTO以后,国内的竞争更为激烈.首先受影响的就是电

信业和金融业.中国加入WTO,对中国电信有较大的冲击。如果不进行竞争,电信业将面临举步艰难的地步,而进行竞争,将提高服务质量,转换经营机制,降低营运成本,在国际电信业的冲击下,想要生存就必须竞争.中国人民银行金融专家秦池江认为,加入WTO, 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中国金融业面临的压力比以前更大,竞争是不可避免的.医疗机构在中国加入WTO后,也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医疗服务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卫生领域的改革与发展将带来新的机遇与挑战,竞争成为医疗业的新课题,只有竞争才能适应社会趋势的发展.“物竟天则,适者生存”指明竞争才能导致强者生存,以至于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就在我们身边,媒体竞争愈演愈烈,电波大战、报业大战、期刊大战、跨地域竞争、跨媒体竞争……正在热播的<<中国好声音>>,节目很活泼、充满激情、充满激烈的竞争,每一环节都要进行严格的筛选,从海选到最后的胜利,无一不透着竞争的气息.今年1月14日至21日,在北京市召开“两会”成为各界媒体新闻的战场.要从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就要端出精彩的“新闻大餐”以飨读者。每家媒体都想获得最大的收视率,竞争再所难免.在NBA的赛场上,竞争成为选拔球队的唯一方法,球员们筋疲力尽为的是什么,就是为了与对手争个输赢,分个高下.2008年即将在中国北京举行的奥运会,比赛项目非常之多,但这一个个的奖杯,有哪一个不是通过竞争得来.为了配合奥运会的顺利进行, 北京奥组委共拿出180个职位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经资格审查后,共有3307人参加了考试,其中具有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有1368人,占41.4%,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863人,占26.1%;年龄在35周岁以下的3062人,占92.6%;北京地区考生有1768人,占53.5%,其他地区有1539人,占46.5%.北京奥组委有关负责人表示,3307个人竞争180个职位,这中间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十分激烈的.只有竞争才是最终的解决办法,只有竞争才能发掘人才,也只有竞争才能进步.为了一个稳定的工作,多少人走进了比高考竞争还激烈的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2013年云南省公务员考试报名人数高达223054人,而全省计划共招考10416名公务员,平均也是二十多人竞争一个岗位,最热岗位1002人“争一”最终还是只有一个人能够进步公务员的行列,这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竞争。中国历代朝代和文化的更替都是阶级斗争的产物,阶级斗争就是通过竞争而产生一个强大的阶级,这个兴盛强大的阶级有能力改变现状,推动文化的进步.秦国就

合作创新驱动 助力企业发展 篇3

蛟河联社企业家俱乐部的成立,宗旨是以“立足三农,服务城乡”为市场定位,全力支持农村传统农业、特色农业及城乡中小企业发展,依靠自身服务优势,为广大企业提供学习、交流、资金扶持平台,促进银企之间携手合作,实现银企互利双赢的可喜局面,为蛟河联社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客户基础。

蛟河联社以此次大会为契机,进一步满足优质企业金融需求,在营业部、天岗信用社设立VIP客户服务区,配专职客户经理为企业提供一对一服务、跟踪上门服务。定期组织企业家俱乐部会员,开展酒会、登山、旅游等休闲娱乐活动,享受联社聘请的专业讲师对企业管理、生产、营销、理念创新等方面的培训,定期组织俱乐部会员开展交流座谈,通过“银银”合作,积极引导南方优秀企业与地方企业进行合作,搭建南北方企业家互动、交流的平台。尽全力为会员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使蛟河联社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助力器,最终达到银企共赢。

企业合作发展 篇4

中小微型企业是实体经济的“压舱石”, 据相关数据显示, 中小微型企业占我国企业总数的99%, 为我国贡献了过半的税收、超60%的国内生产总值, 8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报告显示, 我国的中小微型企业发展仍存在“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等各种问题, 限制了企业的发展。

中小微型企业数量众多, 但囿于自身规模限制, 无法像一些大型企业一样建立稳固、长期的合作, 成建制地培养学生。

在校企双方的预期收益尚未明确, 或双方因行业壁垒缺乏合作基础时, 校企间的合作很难实现深度融合。对政府而言, 高职教育的技能技术人才培养和应用科学技术开发, 对于推动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转型升级, 从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考虑到中小微型企业发展“用人难、留人难”的现状, 建议由政府部门 (如: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科技厅、湖南省教育厅、市州教育局等) 牵头, 搭建一个由政府主导, 高校、企业共同参与的公共服务平台, 满足中小企业用人难的问题, 同时也可以解决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

2 以专业群为基础, 建立各种产学研联盟

由于中小微型企业用人需求量不大, 所需人员的专业涉及面广, 非几所高职院校之力所能完成, 这就需要依托政府的加入, 建立各种产学研联盟。在战略联盟框架下, 促进各方合作的一致性, 形成合力效应。

2.1 基于项目的产学研联盟

中小微型企业囿于企业规模、资金等的限制, 与高职院校建立重点实训室和实训基地的可能性较小, 但在项目建设等方面合作的空间较为广阔。

2.1.1 技术支持

中小微型企业在面临一些良好的市场机遇时, 囿于自身研发能力的限制, 在某些发展领域需要技术支持时, 可以委托与其研究方向一致的高职院校来进行项目的研发。由高职院校的师资为其提供技术支持, 并约定合适的收益形式, 保证合作双方的权益, 促进合作与交流。

2.1.2 承接项目

中小微型企业在发展中, 可能承接一些临时性的、用人需求量较大的项目, 但又不能长久、固定地引入员工, 这种情形下, 由双方约定, 选择合适的老师、学生与企业共同合作来完成项目, 既能环节企业用人需求, 也能给学生以实践锻炼的机会, 通过合作, 联盟的双方均有收益, 促进联盟双方相互学习, 共同提高。

2.1.3 技术合作

高职院校注重技能培养, 许多一线教师均是企业出身, 谙熟企业业务, 有相关的专利项目和社会资源, 能够为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提供指导。这种联盟, 不仅有利于高职院校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 也能缓解中小微型企业科研研发的压力。技术合作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发挥优势, 获得经济效益, 并最终实现双方共赢。

2.1.4 设备利用

高职院校作为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基地, 素来重视实训基地的建设。一些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在相关重点建设领域的实训基地、实训设备的建设, 达到了大中型企业的设备建设标准, 有些甚至走在该行业领域的最前沿。设备的购置与配备需要较大的花费, 中小微型企业加强与高职院校的联系, 在企业发展进程中, 可以采用租赁设备、观摩学习等方式开展设备利用, 既节约了建设投入成本, 也能够提高高职院校的设备的利用率, 给师生也提高了学习交流的机会。

2.2 共建经营实体

许多高职院校都拥有技术和研发的优势, 但对市场的应对能力不足。而不少中小微型企业能够敏锐地把握市场动向, 但研发人员、资金、实力都有短缺, 特别是面临互联网+时代, 其技术创新服务不足的问题更加凸显。数据显示, 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和孵化器总量偏少、分布不均, 大多集中在大城市, 且市场化运作不够、专业性不强。问卷调查显示, 2789家被调查企业中有69.7%的企业未使用过外单位的科研设施和仪器设备等科技资源, 71%的企业未获得过实验室、研究中心、检测中心等科技资源服务。

因此, 破除高职院校与中小微型企业之间的壁垒, 形成产业联盟, 共建经营实体, 引导教师积极为企业服务, 有利于企业的技术创新与发展, 能够推动中小微型企业的发展, 也能破解高校有研究能力、有专利项目却无力推广的困境, 实现技术成果的转化。

摘要:中小微型企业通过与高职院校的产学研合作研究, 实现自身发展, 对于发展实体经济、增加社会就业、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大意义。加强高职院校与中小微型企业产学研的合作, 要重点解决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中普遍面临的“才难招、才难留、合作不深入”等问题。

关键词:校企合作,平台,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企业合作发展 篇5

作者: 曹金花 整理 来源: 视觉同盟专稿 时间: 2009年8月24日

论坛对话1:《培养设计人才,院校如何与企业合作》

(从左到右)主持人:邱丰顺 对话嘉宾:童慧明,严扬,杭间,王雪青,肖勇

题目:论坛对话:《培养设计人才,院校如何与企业合作》 时间:2009年7月25日下午 地点:国际文化大厦二层报告厅

对话嘉宾:王雪青,严扬,肖勇,杭间,童慧明

马兴正:谢谢张海新先生,同时也非常感谢你们在过去很多年的实践里边为中国的设计产业和设计人才的培养作出的诸多贡献。

我们今天下午所有来参加本次论坛的同仁和领导都非常地清楚,在设计师培养、创意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有三方的主体是不可以脱离的。那么第一是设计类的高校,他们是新的创新人才的摇篮。第二是设计师和设计专业的学生,他们是在整个培训和工作的过程中,是人的因素,是最主要的。同时第三还有一直在设计一线进行设计生产的设计公司。所以今天下午的论坛,我们的话题也围绕着这三个因素展开。

三个话题分别是:

第一,培养设计人才,院校如何与企业合作。

第二,设计师在企业中应该如何成长。

第三,企业在培养设计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尽怎样的责任与义务。

从以上各个方面,今天下午我们的话题马上就要展开,现在我们就从院校的角度来看一下,学校在培养设计人才的过程中,应该如何与企业进行合作。现在我们开始第一组的话题,主题就是“培养设计人才院校如何与企业合作”。

各位嘉宾、各位领导,女士们、先生们,请首先看大屏幕,我们了解一下第一组的嘉宾视频。(视频)

马兴正:刚才大家看到的就是我们第一组嘉宾所有的介绍,下面请大家掌声有请王学青教授、严扬教授、肖勇教授、杭间教授、童慧明教授和我们的嘉宾主持人邱丰顺老师闪亮登场。下面我们就把主席台的空间让给邱老师,请各位嘉宾到台上就坐。

邱丰顺:各位在台上的嘉宾,还有在座的各位嘉宾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加今天下午的第一场我们的座谈会。我们的题目是“培养设计人才,院校如何跟企业之间合作。

我们今天座谈的形式基本上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在座的学术界的泰斗每一个人都有不同的专业背景,每一个人有很丰富的经验。一会儿让每位嘉宾有5分钟的发言。

接着我们让在座的朋友,可能在座有很多是在学校里面的老师也好,或者是在业界的设计同行也好,可以对台上这5位嘉宾提一些问题。是不是现在我们不分排名,因为刚才也都介绍过各位嘉宾的一些背景,我想这里面有几位应该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我想不分排名,是不是先请童老师发言。

童老师,我想特别请他侧重一下,当然题目可以换。因为广州美院在珠江三角洲,是我们中国实物届最发达的地方,跟北京和其它的领域都不太一样,是不是有请童老师特别侧重在跟广东,在广州附近的业界,你们学校如何跟企业合作,把经验和案例跟我们分享一下。

童慧明:谢谢邱总,很高兴今天有这样的机会,在这里参加这样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会议,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人才与未来”主题的研讨。谈到广东美术学院的设计教育,像刚才邱总所谈到的,在珠三角,从改革开放之后应该是最早从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走上现代教育,从早年基础教学的改革,到工业设计教育、服装、服装设计、室内设计、广告等等。在80年代的后期到90年代中期之前这段时间,应该说在国内还是有影响力的。1995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了广东美术学院的院展,应该是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有一句话叫做“好汉不提当年勇”,这是过去的事情。我们现在更多地考虑到今天乃至未来。

进入新世纪之后,应该说中国设计教育发展的速度也是非常之快的。刚才查秘书长谈到今年600多万的大学毕业生,有20多万是跟设计有关的。换句话说,这个数据跟我在两年前做的研究是一致的。我们目前在中国的大学里面有100万人在学设计。我在跟来自于欧美的很多教授和来访的一些院校专家谈到这个数据的时候,大家都非常吃惊,中国当之无愧是目前全世界设计教育规模最大的国家,不能叫发达。

记得今年4月底,在清华大学美院参加清华的设计管理大会的时候,当时有一位来自英国的学者,他的一个判断语惊四座。他说:今后世界设计的未来在中国。英国已经够了,当然他这个话比较极端。但是谈到他的很多观点还是有道理的。

比如说产业,整个制造业的产业全部转到了亚洲,而且更多地转移到中国。在金融危机以来,今年全世界的制造业都处在非常不景气的状态里面,但是中国在很多领域里面可以说是一枝独秀。刚才我跟严扬教授也谈到了关于汽车这一块。从这个大的背景上,应该说中国设计教育前面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大家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因为今天的时间有限,我们没有办法展开。

作为管理来讲,走到现在,设计学院,如果说在15年前,我们提出了广美发展设计教育的指导思想叫“干中学”,那个时候没有人教我们,该怎么教,老师们要做设计,要在实践中掌握实践经验,把这个经验带上课堂,那么今天我们要改变,我们也要Change。这个Change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从实践重新转向Research(研究)。所以,在现在设计学院里,可能在“十二五”期间,正在做规划,可能有比较大的变化。中间一个非常重要的趋势,就是说第一个我们要坚持广美设计学院已有的传统,就是与实践密切相结合和企业密切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道路,这条路是一定没错的,一定要坚持。但是要推动产学研合作的品质,要提升。由过去单纯地解决商业性设计项目,转向原创性,对企业长远发展有重大影响作用的这门课题的研究。

在座的可能有一些老师都知道,我们前一段时间,从去年12月底在顺德,美的集团公司的格林有一个新的在那边联同国内四个学校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联合打造的一个学生中心,从研究角度做一个准备。

另外一个,我们要求每一个专业都要有跟2-3家企业建立长期的人才培养和实践基地,双向建立实践基地的一种合作关系,整个推荐还是有作用的,时间关系就说到这儿,谢谢!

邱丰顺:谢谢童老师跟我们分享。其实对童老师不太公平,因为他还是帮我们花一点时间从宏观角度看现代中国教育界和实物界合作的关系。等一下请各位教授可以再集中你们自己本身在教学上面跟企业合作的案例,会比较节省时间。等一下我们再就广美这一部分,各位可以对童老师提问。是不是现在请严老师谈一下他的经验。严老师本身很特殊,是不是特别针对汽车这一部分跟我们分享一下。

严扬:谢谢。我来自于清华美院工业设计系,应该是从03年开始,我开始专注于叫做“交通工具造型设计”,现在具体做的,主要培养的学生是面向中国的汽车行业。

我觉得展开讲也确实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明天上午我还有一个小时专门讲。其实作为一个老师,我们一直在思考两件事情:

一、我们国家的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需要。

二、学生的就业。这两个是作为一个教师永远要思考的问题。可能大家都在想办法,怎么找一个办法,把这两个东西结合起来。我想可能在座的各位老师,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很多经验。

我们也在这方面一直进行探讨,我们和童老师的学校有一些区别,就是童老师那边,包括王老师和中国整个的制造业挨得很近。清华美院这个学校,我想肖老师可能也有这个感觉,和制造业比较远,以后地处北京。这样的话,对工业设计的发展有它的有利之处,但是也有不利之处。

我们现在的做法,就是我们交通工具专业的做法,我们讲深入耕耘某一个行业,这是一直以来我们逐渐清晰的一个做法。因为工业设计这个概念很大,它的变化也比较快,边界也比较模糊。如果用工业设计这样一个概念去泛泛地培养工业设计师,不是不可以,那是在某一个阶段。也许过了某个阶段,泛泛的设计师就不一定好,尤其是对本科专业更是如此。

所以我更倾向于在这样一个大的概念下,建立很多小的,非常精专的课程,不叫“细”,现在叫“专业”也不不见得完全合适,我觉得可能用“精专”更加灵活一点。这种小的精专能够跟某一个行业,某一个阶段的需要非常紧密地结合起来,非常深入地耕耘这个行业,我们近些年一直在这方面进行努力地探讨,主要是关注中国,以及国际的汽车行业,我们在进行深入地耕耘这个行业。算是运气不错,因为正好中国现在的汽车是全世界最好的市场,当然今年又赶上了这样一个时机,所以我们的学生从毕业到毕业之后的影响力,还是比较令人满意。可能详细的东西,明天可以去讲。今天在这儿就不耽误大家的时间了,谢谢!

邱丰顺:谢谢严老师,在座如果等不到明天还是可以问一下这个问题。我们现在请杭老师来跟我们分享他的经验。就刚才童老师和严老师都提到,我觉得杭老师作为清华美院的院长,在政策上面是不是比较有影响力和绝对权,针对我们到底跟企业界的合作,是把它视为学校教育的原则,甚至是帮企业解决一些实物上的问题,是不是请杭间老师跟我们分享一下?

杭间:谢谢邱老师,实际上刚才邱老师、童老师说的这个,我们两家是有一些关系的,最近我正在做的一件事情,因为今年是包豪斯90年,我们要做一个中国与包豪斯的国际学术研讨会,时间是12月份。从包豪斯的渊源,我们跟广美是找到共同点了。因为广美前几年在梳理他们学院的教育思想,尤其是设计方面的教育思想,是梳理到郑可先生,郑先生从30年在欧洲接受包豪斯的影响,后来从香港进入到大陆以后,他的第一站应该是广东美术学院,广东美术学院最重要的创建人陈永坚先生就是郑先生的学生,后来郑先生又到了我们的学院。

那么郑先生的主张跟刚才童教授说的主张是一致的,实际上是干中学。很多郑先生的学生,都说郑先生不善言谈,但是他是身教,你看当年郑先生50年代的时候被当成爱国义举,把他在香港挣到所有的钱都在香港买到了机器运到国内来做设计教学,这在当年是很少见的。我们学院另外的一个体系就是庞先生和刘先生,虽然表面上看来,当年留法是受法国装置运动的影响,实际上他们的本质和精髓还是包豪斯的精髓。最近我也让我的研究生在做一个课题,设计学院研究。刚才邱老师也说了,现在国际上的一些朋友说了一些客气话,如果从人数上来说,中国设计教育的人数规模是惊人的,但是从质量上来说,按照我们在座各位同行,我们在国外,尤其是欧洲和美国,中国的设计教育从整体上来说还处在一种非常不如意的状态。今天因为这个论坛,我之所以很感兴趣来参加,是因为无论是从中国整体的教育,以及设计教育的角度来说,都是应该很迫切地来交谈,商量。

刚才也谈到了就业的问题,按理说,按照中国这么多的人口,这样设计学院的人数在之间并不算什么,但是我们的就业,我们的毕业实习仍然碰到问题。就是设计教育本身内部的因素。我想通过这样一个机会能够来讨论这样一些问题,我想应该是非常有价值的。谢谢!

邱丰顺:谢谢杭老师。现在请王老师跟我们分享一下,因为王老师在国外有蛮多的经验,在法国也有一些教学部分的经验,是不是也可以顺便跟我们分享一下国外的一些产学的经验。

王雪青:谢谢!其实我今天也是很高兴来参加这个讨论,而且讨论的主题应该都是我们在座非常关注的。我原来以为在座的下面应该是学生,刚才中午吃饭的时候,我才发现基本上都是教师,我说更好。事实上,可能大家关注最重要的几个焦点的人都在,一个是学院,一个是企业和社会。在这个问题上,我很想从教育角度讲,因为我一直在教育领域里,当然也做设计师做设计,我自己的学习和教学经历是跨了两个国家,时间都比较长,都是在十几年以上。

我现在这么看这个问题,现在说学院的教学有问题,到了社会上社会不满意或者企业不满意,学生找不到工作,有这样的问题。我个人在想可能在座的大部分都是教师,从学院角度先做一下自我批评,或者自我的检验。就是我们做得如何?我觉得不尽人意,可能作为一个设计学院的院长说这种话,似乎是对我们教学的一种否定,其实不是否定,希望把东西做得很好。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前不久我去大连参加了大连全国视觉设计艺术的年会、研讨会,其中就有设计之星大学生的一个比赛。

我前两天参加了我们学校组织的一个中国国家海报双年展,包括白金创意,全国大学生的一个比赛,也是重要的赛事。从这两个全国性学生的作品上面看,应该说自娱自乐的现象太严重,非常严重,还不是一般的严重。所以我自己在博客上也提出了这个问题,其实我这几年从国外回来以后一直关注这个问题,因为在国外这个问题比较小,在国内这个问题就非常多。我就从一个教育者的角度来谈,就是我们在座的教师,从我们自己、自身的角度是不是把课上好了,肯定是这个问题,从学院的角度,比如说我领导着一个学院,学院有各个系,我们各个系是不是把我们今天的知识结构,安排好了。它符合于今天社会的一个设计需求,从学院领导角度,甚至阶段,从教师角度,因为下面所有的环节都是靠教师去实施的,你是不是把你该上的课上好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号。因为我在设计学院负责工作,我在抓教学。

我经常去检查我们的教学,我常常会发现,或者有的时候学生曾经教给他,他回来找我,说老师你帮我看一个什么东西,我首先问一下你这是什么课程,我不问谁教的,我就分析这个课程应该达到什么目的,结果很遗憾,我经常碰到这样的情况,就是一个课程明明应该达到这个目的,但是老师把这个课上到那儿去了,因为往那儿以后效果好,展示效果好未必解决问题。一个课程,如果整个课程结构,教学体系是合理的,它每一个知识点,在整个知识链当中每一个知识点都有螺丝钉的作用,如果没有把这些知识点上好的话,整个环节就会发生问题。环节如果发生问题,势必到社会上他会有问题,这是连带的一个关系。如果在座的都是以老师为主,我每次碰到这样的机会,总是想呼吁一下,如果在座有在领导层的,我们应该很好地抓一下作为今天这个时代,对一个设计教育的一个要求,这个知识链是怎么样的。

然后从每一个教师来说,我们是不是很好地理解了每一个课程所应该完成的一个任务和职责。很简单,有的时候,比如说我们讲最容易讲的,大家很喜欢做海报,我在大连看到的情况,那个学生的海报设计,因为我是搞平面设计的,我可以比较武断地来做判断,70%、80%是自娱自乐的,将近一半是假的。包括我们最近在凭的中国国际海报双年展,每两年一届,我对这个也是颇有微辞的,因为在里面也出现很多打引号的“假海报”。而“假海报”基本出于亚洲地区,从中国开始漫游到香港、台湾、韩国、日本。这些问题,可能本来可以是一个创意性质的东西,但是它变成了一个海报性质的东西,海报是有功能的,海报是要传达信息的。这个时候可能会给我们今天的教育带来一个误区。如果我们的老师不清楚就会有很大的问题,如果老师是清楚的,在设计师界可能会玩一些东西,没有问题,我们可以去研究。那么在我们学校的教育课程当中,一个海报课程首先第一条要把信息传达清楚。

我在上课的时候就会跟学生说,如果你做一个海报,就用耐克笔在这张纸当中把所有的信息写清楚,我给60分;如果你做得非常好看,信息不全,我给你60分以下,我想如果每一个老师都在这个环节上把好关,可能我们的学生走出学校以后会说遭遇一些问题,少受到一些批评,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从学院来说,比如说我在中国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每一个学院都应该有自己的定位。我这个学院,我希望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我希望把我的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品质的人,我个人认为可能我这句话会有一些人不同意。我个人认为一个学院并不是一个培养完美设计师的地方。它可能培养了一批准设计师,甚至有的时候可能连准设计师都算不上,但是我们希望教给他们一些最基本的,成为设计师的基本技能,审美、素质,尤其是素质。这里面,记得在这个大会之前,要求我们每个人给了一句话,我好像是写了这么一句话,我希望是“融汇一个“梦想”和“现实”,希望搭建学院和社会需求的桥梁。为什么我用“梦想”这个词,因为我觉得这个梦想未必是坏词,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应该允许他有一个梦想的余地,因为走到社会是很现实的。我讲这句话并不是不希望面对现实,而是我们在学校很认真地教会他们最基本的能力,但是我也希望在一些比较高的学生有一些高的要求,因为中国的设计如果想进入整个国际的领域,如果想引领未来世界潮流的话中国需要一批有这样高素质,有这样梦想的一批设计师。所以我觉得这两个都要兼顾,当然每个学校的定位不一样。

从我的角度来讲,我并不要求我们学校说培养出一个人他就一定是一个很完美的设计师,这不可能,因为一个完美的设计一定是在社会上打拼出来的,在社会上遭遇无数问题,慢慢地成为成功的设计师,当然成功的设计在那么多学生当中也是凤毛麟角,但是他们的大部分人会服务于社会。我想中国的设计要想走到世界前列,我们需要这么一批有梦想的设计师,所以也需要这些学院有这样的问题。谢谢!

邱丰顺:谢谢王老师语重心长地跟我们分享了几点。我非常赞同,第一点,就是我们怎么去设定自己学校能够给学生一个什么样正确的,不管是对一个设计师的设计基本的涵养。所以我也延伸一下,意思就是说假设我们今天学校要跟企业合作的时候,我们相对也要去看这个企业,它是不是在延伸我们教学的理想,如果企业跟学校的合作,只是做做山寨机的话,当然学校就要有所筛选,要找到门当户对的企业来合作才对。

王雪青:刚才我讲的是一些比较大的道理,但是真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比如我在上课的时候,我就强调非常实际的,就是与事实相对,能够解决问题。因为我们有很多同学脚踏实地到社会上,到企业去做一些实习,不是浮在表面上,因为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学生的问题,学生他可能会想,我一出去就应该是设计师,我说:对不起,不是,你做不了设计师。举个例子,刚才讲到了法国的经历。

可能你们很难想象在法国,如果给一个服装专业的毕业生,他去做毕业实习的时候,让他做什么?有人去工作室做实习,回来以后问他在干什么?他不好意思说,笑一笑,后来说实话,我在那儿帮助他们打扫卫生,倒咖啡,很实际,但是他看到了,他也许没有机会直接参与,因为他还不到那个地步。有可能在你做了一段时间以后,可能一个月开始要你帮助做一些资料的收集,剪图片,贴图片,再过一段时间,一个月以后你具备一些能力了,派你去市场买扣子,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来说,当然这个例子有点过分,但是我觉得作为一个学生来说应该非常脚踏实地的,把自己的位置摆正。其实今天的学生真正是找不到工作吗?不完全是这样的。

比如我们学校的学生,除了离开上海、北京,离开杭州去上海、北京、深圳、广州,问他绍兴去不去,不去。其实我觉得作为学生应该摆正自己的关系,中国需要大量的设计师,不是缺设计师。我们的准设计师没有百分之几的关系,所以我更多地建议学生,这样的学生很好,要更加脚踏实地一点,一步步往前走。所以在我们的教学当中你应该很好地去社会体验、脚踏实地地去做,这个很重要。

邱丰顺:谢谢王老师,接着请最后一位嘉宾,肖老师跟我们分享,我想肖老师也有国外教学经验,同时他在中央美院有第七工作室,我想他在产学合作肯定有相当多的经验,请肖老师跟我们分享一下。

肖勇:谢谢邱老师,每次参加这样的会议都很紧张,紧张什么呢?就是我觉得很像照镜子,这个时候开始做反省,因为我们设计界有太多的问题了。一部分有非常棒的“伪企业家”就会冷眼相待设计教育界培养了什么人,设计教育界问题太多了,我们解决不了,学生素质太差了。我作为一个老师也解决不了。刚才有的老师也说自娱自乐的问题。我觉得现在学生的心态有一些很矛盾,如果再不自娱自乐的话,他们很多会得抑郁症,可能会有问题,有时候还是有必要的。

现在很现实的问题就是设计师的价格,特别是在北京物价涨了这么多,基本上30倍以上,但是我听说在北京设计师的价格达到1500,相当于保姆的价格,所以我觉得非常可惜、可怜,再这样下去的话,包括我也要辞职了,没有必要,没有意义,直接去培训家政算了,所以比较麻烦。

还有一个我觉得中国从来不缺人,包括设计界设计师也特别多,我算不过来,不缺人,但是缺人才。如果真正算好设计师的时候,有多少能够数得过来的设计公司、设计企业,设计领航人,可能数到一百位就没有了,非常可惜,这就是我们中国设计界的现状。

还有作为个人来讲,刚才看了很多问题,我们这个小小的问题是培养设计人才,院校如何与企业合作,这也是挺重要的一个方面。从教学本身,我担任工作室教学是一个小单位,管几十个学生,不能像很多院长一样统筹整个学校的教学方向。我想在教学领域当中,我们能解决的,或者是我个人能解决的有这么几个方面。如何塑造一个设计师或者是准设计师,将来要毕业的设计师,一个是知识,一个是技术,一个是能力,再一个是思想。这四个方面,能够真正地塑造将来可能成为设计师的人。这些塑造取决于知识结构、教育结构的设置,而不是一两个老师能完成的。

所以在高年级的学生教学当中,有几个方面是很重要的,如果去强调社会实践的话,第一有机会让学生走出去,走出校门、校园,走出教室。我更倡导动态教学,就是我们的世界已经没有边界了,甚至国家的界限,现在很多人都非常容易去别的国家看展览,甚至是去工作。

第一,让学生走出去,在教学上能够让更多的学生在大

三、大四,或者在研究生的时候能够到其它国家或者是公司去实践和学习。

第二,就是实践。能够让学生进入企业界或者是设计事务所去学习至少一个月到三个月以上,让他们知道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行业。

第三,教师走进来很重要。现在很多老师,当然也包括我,可能在某些方面是能说不能干的,叫君子动口不动手,就是不能做设计,只能说设计。我觉得当然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学上需要这样的一些老师,但是有必要引进更多实践性的教师。但是现在很多学校由于学历各方面的原因不愿意请社会上的老师任教,我们这些年做了一些尝试还是有效果的。因为这些老师能够把最新遇到的问题,他们所看到的,获得的经验能够作为间接经验转给学生,再一个就是学校跟业界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无论是横向的合作,还是纵向的合作。我们在一些项目上,比如说在跟诺基亚、三星等等,他们也请我们做一些项目,还是非常难得的。但是我也看到很多学校很难有机会,尤其是北方院校制造业不太发展,设计公司相对也比较少,所以获得设计实践的机会比较少。如果真正做设计,目前社会的现实是很难改变的,第一要有关系。第二设计企业要有实力。第三要有机遇。如果这三个都没有,就只能是自娱自乐,所以我们一部分要自娱自乐,让学生在这个积淀的过程当中有思想、有想法,无论通过什么形式,我觉得那个海报是一个相对比较狭窄的形式,通过其它方面能够积累。

再一个每个学校有定位,我想我们的学生在这几年的积累当中,可能很难成为一个非常职业的设计师,但是我们尽量往职业设计师的方向去培养,我们进行的是专业教育,而不是一个职业化的教育,这是一个积淀。事实也证明过了几年以后他们会厚积薄发,我想也需要一部分这样的人才。童老师也讲干中学,95年的回国的时候,我不太懂设计,从校门到校门,但是我必须边学边干,只有这样才能任教,我想我们做的就是学中干。就是在学习过程当中去体验实践,这可能是符合北京或者北方一部分学校的特点。

我想我们学生的目标,希望我们学生的目标是具有前瞻性、创新型的设计人才,最重要的是希望他们不改行,从今天的毕业生来讲,我们只有一个学生卖服装,其他都没有改行的,这一点我也很高兴。

邱丰顺:谢谢肖老师,跟我们分享得很精彩。接下来的环境交给在座的各位嘉宾可以对台上五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加以提问。有没有人要对他们提出问题?

提问1:首先我觉得作为教师的话,如果讲的不负责任,我觉得学生是个体,个体是自由发展的,因为四年的时间决定不了他40年的历程,所以这一点不必太自责,因为他有一个自发在里面。我想问王雪青院长,我们在有限的四年里边,如何抓住命门,就是培养的命门,这个命门抓住了对他的后40年有远大的影响。我在吃饭的时候跟长虹的蔡经理,他提到德育很重要,我想我们的教育要对学生的后40年负责,我们应该探讨一下我们的能力与知识接口,到底哪些才是关键,哪些才是重要的,因为四年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

王雪青:刚才中午吃饭的时候已经稍微聊过一下了。四年虽然是很有限的,其实我刚才讲的一个很实际的问题,我希望我们这些教师,包括我自己在内,把这四年的时间让学生真正很充分地学到东西。所以我很反对那些教师,不好意思,我在批评。为了自己个人的一些教学效果或者其它也好,他把一个课程的目的给弄歪了,事实上他造就了一个不是成品的学生。当然这个责任不完全在教师,我觉得教师还是有责任的。但是学的问题,不仅是教的问题,是教与学的问题,也会有学生,他没有教师照样会出来。但是我想从教育角度,因为我们今天在谈学院能够为企业,为社会做些什么,对我们教师来说还是应该脚踏实地地去做。所以一共只有四年,四年改变不了十年,但是四年如果有非常好的积淀的话,可能当他走出学院,到社会以后,也许有一天其中的某些人就像一座火山爆发出来,这种积淀需要在学校就开始积累。

所以我刚才讲到领导问题,就是你要理解,今天的设计和今天的设计教育,这个时代的设计教育应该是怎么样的。事实上很不好意思,因为我自己也在国外待了那么长的时间,还是有很多对接上的问题,谁好谁坏我们不说,中国有中国好的地方,西方有西方好的地方,既然在中国我们把我们该做的事情做好,把我们的知识结构调整好。每一个老师把自己该上的课程上好,因为我想如果一个课程排得好,这些课程其实都是能够与企业需求对接的。

当然这里边,我和肖勇老师都谈到一个问题,也许在简单的对接之上,中央美院也好,清华美院也好,或者我们也好,广州也好,可能每一个学校都有他自己的目标,像我们就是这个情况,我就希望他们一方面能够把知识学得尽量地好,到了社会上以后尽量地能够回答工作的需求。另一方面,很希望储备一些人,他能够有这样的潜力,能够在未来像一座火山一样爆发出来,为中国的设计走到世界前列做一点贡献。

所以,我想四年的教育,在我们手上,当然也在他们自己的手上。既然在我们手上,因为我们是教的人,我们怎么把课程教好,把课程搞清楚这是很重要的,也是我自己抓教学的时候坚持不懈地抓的一个问题,应该从我们做起。

邱丰顺:谢谢王老师。

王雪青:其实教人的问题,德育问题是任何一个行业,教书教人都是一样的,都是需要的。

邱丰顺:谢谢王老师!我也不知道今天来参加这个座谈会的各位嘉宾背景是什么样的,我也不知道,看不出来谁是老师,谁是设计业界的工作者,不过我今天一定要代表我们的企业先问一点问题,要不然好像咱们对今天这个主题有一些地方没有提到。

根据我自己本身,因为我自己在北京摩托摩拉跟清华大学是互动比较多的,每一年大概都有4-5个学生到我们这边做互动,我就是想问这个问题,不只是问清华大学,也问在座其他的各位老师,当企业和学校互动的时候,每一个人思考都有一些不一样。就像我们刚才提到学校里想的是学校教育的延伸,但是企业的想法是不一样的,他的想法是我们为什么要给你们这个名额,来我们这边学习。对摩托摩拉很简单,他认为是一个社会责任,就是延伸让学校的学生能够尽早有一个实物界的经验,事实上学校在配合这一部分的时候,我个人感觉显得稍微高调。就是怎么样去配合企业提供这样一个机会,我这里想请教在座的各位老师,学校到底在跟企业合作的时候,可以怎样去调整跟配合?

刚才肖老师提到希望有1-3个月,事实上站在我的立场上来讲,1-3个月,因为我们是产品设计,1-3个月学的东西真的就是端茶、切切剪报大概就完了。事实上很难去深入。我们大部分是至少半年到一年,所以我想请各位老师能不能在这个地方跟我们分享一下学校可以做什么样的调整。假设今天我们这个企业在南方,但是给清华大学一个名额,必须要长时间在南方工作,那么学校的课业和实习之间怎么去兼顾,请严老师回答好了,因为你这么多年也没有办法解决问题。

严扬:对不起,有的问题我解决不了。我觉得刚才邱先生说的这个,确实是学校教育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有的时候是不太容易得到解决的问题。比如说学校有一个学制的要求,有课程的要求,有学生的纪律,尤其是本科生,我觉得在这方面,越是管得严的学校,通常到社会意义上认为是好学校,越严越好。对于设计教育确实面临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说学校和企业这两者之间究竟应当怎么去对接。我觉得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比较理想的状况,我们过去传统的观点认为学校是培养人的,企业是使用人的。那么企业和学校的对接口,就在毕业的他一个关键点上,学校把人送出去,企业把人接过来。但实际上我觉得这不是一个面向未来,或者是比较现实的一种培养模式。我觉得更好的一个培养模式是学校跟企业是一种混合的模式,但是这个需要一系列的机制去解决,学校要变化,企业也要相应地变化。我相信无论国内、国外的学校这几年一直在探讨,也有各种各样的模式,包括国内,包括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包括企业提供的机会,包括把企业的专家请到学校去给我们上课,其实都是解决问题的一个办法。那么能不能解决问题,我觉得可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因为企业的需求非常多样化。

我个人有一个观点,到现在我还在坚持这种观点,我不认为企业需要什么学校就培养什么。学校要培养能够在企业发挥作用的人,但不是说企业要什么,学校就培养什么。如果这样的话,我到学校干什么?学校一定要培养出的人是企业需要,但是它又做不到的。我觉得这样才有意义。

拿我具体负责的专业,我给我的教学定了这样一个目标,在就业的时候和同类学校别的毕业生比起来,比如说5、10个人在竞争一个岗位的时候,希望我的学生有竞争力。第二个目标,希望我的学生通过5年之后,对他的岗位还能够推动,像刚才王雪青老师说的还能够爆发,有潜力。我觉得一个教育要同时达到这两个目标,才算是一个比较好的学校的教育。

具体的做法,我想因为也不太成熟,所以也没法展开讲,因为这个问题也比较大,再看看别的老师还有其它的想法。

童慧明:刚才提到这个问题,刚才谈到的是从摩托摩拉的角度跟院校合作。中国到现在来讲,北京有一个摩托摩拉,北京有一个诺基亚,说实在的,国际的大牌公司要找合作的院校也是找大牌的院校,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因此,像刚才肖勇老师也谈到了,这些国际的资源必然要在中国找到合作的院校会落到,毫无疑问地会首先考虑到清华美院、中央美院、中国美院。那么广州美院是一个B型学校,我们接触这种机会,我相信在座还有很多在北京的,但并不是像刚才说到的三个这么有影响力的院校,可能跟广美的情况是一样的,就是说不太可能有这样的机会来遇到的。就广东来讲,因为珠江三角洲是以中小制造业为主,所以我们更多地遇到所谓的合作、实习的机会是来自于中小企业,或者说在国内看起来很大,但是在国际的规模上算是中小企业。

谈到实习的问题,我们在尝试这样一个机制,因为四年的本科教学,学生第一年基础部,进来的时候只会画画,通过一年的基础训练,对设计,对基本技能的掌握,那么至于到专业设计上完全不行。二年级进入到专业的各个系以后,通过二年级的专业基础对自己的本专业,不管是工业设计也好,服装也好,家装也好,有一些了解,但还是不能做事情。但是到了三年级,经过几次实践以后会对本行业内部的事情有一定的了解,中间有一些学生开始展示出他的一些专业上的潜质,所以我们现在更希望跟企业在三年级、四年级进行合作。前面作为一种尝试,在平面设计,在产品设计方面,找到一些有兴趣的企业,在我这儿,我首先要拿一个资金过来,设立一个奖学金,我们把三年级结束学生整个的情况评选一部分,推出有几个可以获这个奖学金的学生,介绍给企业,利用暑假期间的两个月到企业去实习。

这个过程,在和企业谈的过程中是双向的,就是我推给你的是好学生,你也去考察他,这两个月了解他的能力,包括各个方面。刚才谈到德育,在咱们大学里面不叫德育,叫做教书育人,人家说你这教书育人的成果到底怎么样,都会在这两个月,利用暑假实习期间有所了解。如果企业认为这个学生不错,我有心想继续给他一些机会的话,我会在毕业设计的半年之内,把这个学生重新放回到企业,实际说来讲跟企业达成一个合作的关系,就是我这个学生你来带,由企业总监或者是负责设计的人知道这个活动,然后毕业。毕业的时候,这个学生就顺理成章地进入了那个企业。我们提的一个口号叫“无缝连接让学生进入到企业去”,这是正在尝试的一种渠道。

更多地来讲,我想用实习生的方式其实更多地是在一些规模比较大,在国际化程度上有一定认识的企业,但是相当多数的中小企业,对这块还不了解。所以我们现在希望更多地通过课程,把高年级做的一些研发课题带到课程上来,让企业和院校之间有一个相互的了解。这是我们的一些做法。对广美来讲,比较容易操作。

邱丰顺:谢谢童老师,王老师讲一下。

王雪青:我接一下,刚才这个例子,摩托摩拉也好,诺基亚也好都太大了。作为学院的教学可能更实际,像我们那儿也是的,虽然我们有很多的梦想,但还是应该脚踏实地。中国美院的情况是这样的,我们想办法把一些实际的课题,实际企业的需求,有可能的话容纳到课程里面去,甚至有一种长线的规划会更好。

举例子,实际上这是蛮难的事,比如有的时候需要什么东西,他说:我需要什么东西。我说:对不起,我们可以不谈好了,而且几乎到了一个没有办法协调的地步。但是有的时候也许正好有这么一个课程,有这么一个需求,而且这个需求和我们的教学要求也不冲突,这是非常理想的,因为这个时候学生会非常脚踏实地的解决问题,只是我们会要求比一般的解决问题更好,这是我们一般的要求。

我们学校的工业设计系好像跟宁波一个德国的企业,专门研究竹制玩具,他们是德国很重要的企业,在那儿很多年了,研发竹子的玩具。所以它和我们有一个协议,就是每年,已经有好几年了,每年都会有几次,我们学生到那儿去实习,他们的设计师到我们这儿来,每一次把课上完以后都有一个发布会,这种情况倒是挺不错的。就是企业能够把他们所需求的东西,目标我们,并且通过他们的经验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学生就根据这些需求又在我们的老师和他们的设计师的帮助下,来提高整个设计的体制,所以这是一个双赢的案例。因此我觉得更实际一点,从各个学校来说,哪怕是很小的东西,但是很实际的能够和几个问题的做法,对于学生来说更有实际意义。

邱丰顺:谢谢,请杭老师。

杭间:我的看法虽然各个学校有各个学校的经验,但是我想把这个问题看得简单一点,就是它的本质到底在哪儿。因为设计学院和企业之间有很多种方式,刚才王老师说的那样,这种方式有的时候是偶尔碰到的,有很多偶然性。我个人的见解,比如说在本科四年过程当中,无论是三年或者是三年半,是三年后面的一年,还是三年半猴年的半年,从本质上来说这个学生还是姓“学”,不姓“社”,还是在四年的设计学院教育体制里面,关键在于设计学院的体制里边,如何跟刚才像邱老师说的,像国外一些大公司认为接纳学生的实习是一个企业的责任。

刚才童老师说珠三角的中小企业,因为中小企业设计投入本身不足,可以早早地跟学院里面结合,做一些局部的设计。也有一些企业是为了留人,物色人才,也有一些企业想找一些免费的,端查倒水的专业人士,我想这四种情况都有。但是我想可能在学院例如,或者学生来说,在这四种情况里边,都是无奈的,都是比较被动的。

我同意严扬老师的一个想法,就是设计学院的办学目标不能直接以服务于社会企业作为目标。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人会想,你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你满足于纸上谈兵,满足于社会脱节吗?不是。可能问题还是回到设计学院本身,设计学院本身如何去做是非常重要的。在这里面我提一个问题,比如说中国设计学院的设计老师,绝大部分不是业界的名人,为什么?这在西方的设计学院里边,在他的基本上,就是30%、30%的构成里面,总有相当多的聘约的教师,一定是业界的名人。所以我们可能这里面要回到设计学院的教育体制本身,可能要从我们设计学院师资的构成,人事的聘任,从这个角度,根本性地来解决问题,我想从学院角度本身才会是主流的。

前一段时间,我接待英国华侨艺术学院的院长,我觉得人家老先生谈的3:7这个比例的时候,他的3是纯艺术,7是设计。他的7里面有一块是做当代高科技的,还有一块是做完全想象的概念的,超越的。还有一块是做关注民生的。我想一个学院如果有这样的格局考虑,我们的被动一定会小一些。谢谢!

提问2:刚才有诸位老师都提到培养设计人才的问题,肖老师还特别说不希望学生转行。我想问一下各位老师怎么界定设计人才,怎么界定所谓不转行?

邱丰顺:你有特别针对哪位老师吗?

提问2:我想先了解一下。

邱丰顺:那就肖老师。

肖勇:我自己放一个炸弹。刚才我算了一下,像北京艺术学生目前的状况,从本科一年级到四年毕业,大概花费人民币20多万以上,这个费用每年在递增,在中国来讲是不小的价格。如果是毕业的工资来讲,1500的话,这辈子都还不了。然后北京的价格也在飞涨,所以我想设计的附加值和自身的价值如何创造,不能简单地来考虑。

刚才我说转行的问题,我个人觉得设计是一种思维,是一种创造性的工作方式,是个性化培养的一个重要的智慧。如果转行的话,可以在业界做很多事情,如果是我们现在的政府领导,或者是总理级有一个设计师的话,我们就不用坐在这儿谈了。所以我想如果转行的话,可以是在创造性领域,比如品牌开发,企业研究,服务于创造性的一些产业,我想这个设计师能做很多事情,国外也有很多方面的案例。我不希望转行就是跟自己专业确实没有任何关系的,我知道设计师为什么转行,他们说对设计已经完全失望了,并不是说他们自己不适合,确实有一些学生不适合,他可以学设计,但是做不了设计,并不是不想设计,这样就比较遗憾。因为设计师本身的文化程度,从目前高校来讲,不是特别高,转行的可能性很小了,外语又不行,文化课又不好,理科又不太棒,比较难。不像外语比较好的话可以重新学一个专业,所以如果转行就是很冒险的一个方式。

童慧明: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蛮好的话题。我是这么看的,因为我们现在刚才谈到的,刚才也谈到中国现在100万学设计的大学生,到他们毕业的时候都能找到一份工作去做设计,我认为这是完全不可能完成的目的。但是对于有一些优秀的院校,比如说中央美院、清华美院是可以保证到,不能说100%,说百分之九十几,可以保证设计的工作,但是在大量的在过去的实践中间出现的新的设计院校是不太可能做得到的。对于广美,我们现在更多的跟学生在谈到这四年,只能算是让你对设计有一个基本的认识,所以我们在开学的第一堂课,给所有的学生上课的时候,我提出一个口号叫“享受设计”、“Enjoy Design”。不管学工业,学服装,学环艺的,千万不要把你的视野只盯在这个专业,你要了解这个“Design”的含义到底是什么,它应该融合到你的生活里面去。

我希望同学们,开玩笑地讲,在毕业四年的时候,如果你进门的时候到市场上买双鞋子,买件衣服很容易买得到,但是四年之后你发觉你买不到你满意的衣服和用品的时候,你就算是从设计学院得道了。至于你将来出去以后,做什么设计专业,这个完全靠机会、缘分。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资源,刚才跟严扬老师谈到,我们在发展我们的汽车专业,今年的毕业设计有一个教育设计的同学,搭到工业设计这边来,跟工业设计的同学一起坐车,做了一派1:1真实的还是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那么教育系同学的叔叔是广汽集团董事长,我当时一定吸收塔进来,而且把他从学教育的带到学工业设计,毕业以后一定让他去广汽的设计中心,结果他就进去了,唯一进去的一个就是他。他不是那个组里最好的学生,但是他进去了。没有关系,这对于整个将来的设计教育,对他本人来讲他有这个机会,他有这个资源。我相信他将来不会干的,因为他在这个平台上待过。

再举一个例子,去年夏天,我带朋友在广州去逛街,一个糕点店跳出一个女孩子,童老师?我不认识她,因为我的学生太多了。她说我是哪一年毕业的设计的学生,我说:你在这儿干嘛?她说这个面包店是我的,带我进去还送了我一块糕点,糕点本身做了设计,做得很不错。她说:我这个糕点的生意很不错,我正准备考虑开第二家店。我觉得这个很好,她原来学平面设计,现在成为一个面包屋的老板,糕点店的老板,而且她把糕点做得很有设计的味道,而且得到的市场的承认,赚到了钱,有很好的生活,那么教育培养人干嘛,我觉得这个达到目的了。以前我比较在乎,但是现在我不太在乎学生毕业是不是还在干设计,或者原先学工业是不是现在还在干工业,我相信这四年对你一定会有改变,当你学会用设计的眼光看待社会,看待周围的一切,已经得到了。谢谢!

邱丰顺:童老师的意思以后中国国家的主席会是学设计的。

提问2:因为我也曾经是学设计的学生,学了七年的时间,但是我现在做的工作和狭义的设计没有关系,我现在做手机行业的产品经理,我以前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和设计专业的东西对我现在的工作非常有帮助。我现在负责一条时尚产品线的规划,我觉得对我做这些事情都非常有作用。

另外想说,刚才大家也提到,中国现在每年学设计的学生有100万,我觉得咱们社会现在有这么大的容量去容纳100万的设计师吗?现在的现状可能是没有的。另外学生的特质也非常各异,他们在大学选择专业的时候,还不知道自己未来适合什么。所以我觉得在学校里面老师也义务去告诉学生们,或者发现他们的特质,告诉他们未来的可能性。

我觉得包括学校的价值观也要多元化,不能很理想化的让所有学设计的学生,都觉得我未来唯一的目标就是做个设计师,做一个顶级的设计师,应该不是这样的,应该有很多的可能性。

邱丰顺:谢谢,我也可以针对这个题目稍微分享一下台湾的经验。台湾到目前为止,设计相关科系毕业生的就业率只有三层,其它七成都跑去干嘛,各种各样都有,也有去卖糕点的,什么都有。100万的人确实很多,但是投资在14亿人里边还是不够。因为中国需要更多有设计背景,有设计经验去影响我们的生活层面,而不是只有我们从事设计专业的这些人来引导这个国家。我想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第一场的研讨会就到这里,请大家给在座的五位嘉宾来点掌声,谢谢!

马兴正:谢谢各位嘉宾,也非常感谢邱老师这段精彩的主持。我不是邱老师公司的代言人,但是我想给邱老师做一点广告,我前几年的时候跟邱老师有过一次非常深刻的谈话,我们交流了在设计领域里边人才的培养,实际上邱老师的公司一直在跟很多学校的设计学生,有很多的合作,他的工作室也会经常接触一些设计专业的学生到那儿去实习,而且学习的效果非常好。那么我们再一次感谢刚才第一组所有的嘉宾,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信息,以及跟大家做了互动的交流。

企业合作发展 篇6

本次论坛作为“2015中日韩产业博览会”的主论坛,以“新常态、新转型、新引擎”为主题,深入探讨、广泛交流、积极推动如何在新形势下促进东亚区域内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等议题,以交流促共识、以合作促发展,取得了圆满成功。

山东省副省长王书坚在开幕式上代表省政府向出席论坛的各位嘉宾表示欢迎。他在致辞中明确指出,山东地处中日韩东亚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是中国对日韩合作开放的重要门户。近年来,山东顺应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积极推进和深化对日韩的经贸文化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未来山东将积极与包括日韩在内的东亚各国、各地区加强口岸信息标准化研究,推进口岸信息互联互通,探讨实施更务实、更高效、更便捷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措施,努力为全球和区域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供成功范例。

中国贸促会秘书长徐沪滨在致辞中表示,中日韩作为东亚地区三个大国,GDP总量已经达到15万亿美元,但三国之间的贸易量只占三国对外贸易总量的不足20%,建立更加开放、更加公平、更加透明的区域贸易投资环境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本次论坛围绕东亚地区经贸合作发展趋势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有助于国内外企业发掘更多商机,实现互利合作共赢,并对山东省通过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推动全省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口岸协会会长叶剑就深化口岸通关改革、积极推动贸易便利化发表演讲。他表示,口岸通关便利化是贸易便利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实现途径。口岸通关改革,就是落实贸易便利化。当前我国口岸改革坚持以“安全便利并重”、以“口岸管理相关部门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为目标,积极采取措施提高通关效率、清理口岸收费、降低通关成本。这些措施的实施,为进一步促进国际贸易便利化提供了有力的基础保障。

世界海关组织(WCO)能力建设司司长艾瑞克·凯克重点介绍了该组织积极推动《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的实施情况,阐述了《世贸组织贸易便利化协定》在促进全球经济复苏、助推全球贸易发展方面的重要作用。他指出,世界海关组织(WCO)正在协助世界各国政府积极实施《贸易便利化协定》,中日韩三国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应当充分利用本次论坛的机会,让广大工商界积极参与其中,共同助推东亚乃至全球的贸易和投资便利化。

企业合作发展 篇7

1 校企合作对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 实用技术和服务标准不断转型升级, 企业迫切需要大量的高素质劳动者。与高校合作, 是企业提高员工队伍素质、解决人才瓶颈、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自主创新的必由之路。

从企业劳动力资源的稳定性上来讲, 校企合作是目光长远的企业家的共识和明智选择。这一合作, 不但保证了劳动力数量的大容量, 形成了梯队的循环性, 更保证了梯队技术的可靠性;从技术与管理创新上来讲, 高校优秀教师和科研工作者深入企业, 与企业进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项目合作, 共同开发和研究, 这将大大提升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

金融危机以来, 中小企业面临比以往更多的困难, 主要表现为“ 融资难”“、 税负重”问题依然突出“; 招工难”“、 用工贵”的问题不易破解;产业转型升级艰难;自主创新及抗风险能力弱;内部管理遭遇障碍、制度混乱、人才匮乏等。因此, 积极参与校企合作是中小企业解决上述问题的良策和妙方。

2 校企合作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校企合作发展的现状

校企合作的顺利推进与成效取得, 需要高校、企业、政府三方共同努力。 目前, 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大多是项目合作方式, 存在短期化、临时性的特点, 未能真正实现各方人员的相互流动与交流, 更未能在各方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稳定、制度化的利益共同体。 从多数地方本科院校的相关工作进程来看, 校企合作在实践中呈现出合作机制不够完善, 各方合作主题的定位不明确, 没有发挥好各自的优势, 合作层次不高, 对国家科技方针的导向反应不够敏捷, 对企业科技需求缺乏及时响应, 适应科技发展形势和社会需求较慢, 科技成果产业化程度和科技生产力水平较低, 未能有效地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的现状。

2.2 校企合作存在的问题

2.2.1 校企合作大多未与地方经济相联系

校企合作首先必须立足于区域经济的发展, 但是在现实中, 校企合作服务于区域经济这一点缺乏积极的政策引导与支持, 政府、行业协会、企业甚至高校本身对校企合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因此未能真正融入区域经济的发展体系中。

2.2.2 校企合作形式化严重并缺乏特色

从校企合作的实践来看, 无论是订单式培养、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还是顶岗实习等, 其目的都在于解决学生的实习问题。“ 双方自愿、风险共担、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深层次合作很少, 许多校企合作流于形式, 缺乏真正实质性内容。

2.2.3 校企合作企业方伙伴意愿不够强烈

由于人力资源配置市场化的逐步形成, 不参与校企合作的企业, 照样可以从市场上招录到所需要的人才, 因而一些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不高。同时, 由于我国实行市场机制的时间短, 相当数量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相对较弱, 缺乏校企合作的经济基础。

3 推动地方中小企业发展的校企合作模式探索

3.1 全面开展校企合作, 让高校与地方中小企业实现对接

当中国的高等教育已从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型, 当每年700 多万高校毕业生涌向就业市场, 当地方中小企业迫切需要高素质技术和管理人才的时候, 唯有全面开展校企合作, 让高校与企业进行对接, 才能实现科研成果的生产力转化, 推动地方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发展, 促进高校毕业生实现高质量就业。 具体而言,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

3.1.1 高校与企业合作, 建立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又要从中渗透先进的企业文化, 使教学“ 贴近生产、贴近工艺、贴近技术”。 通过与行业、企业的联合, 使实训基地更加接近真实的生产环境, 成为学生技能训练与鉴定、教师专业技能的培养、技术开发推广的重要场所, 同时也使之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试验基地。

3.1.2 加强校企互动交流, 灵活开展教学与实践活动

在校企合作过程中, 高校的教学实践活动要符合企业的实际, 也可以适当地根据企业的需求进行改革。 例如, 可以在企业繁忙和最需要人的时候安排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 适时地调整实践教学计划。 同时, 可在适当的时机举办毕业生技能展示会, 在展会中多邀请一些相关的专业人士、本地区用人单位的领导和招聘人员参加, 以更有效地为地方中小企业推荐各类适用人才, 同时促进学生的高质量就业。

3.2 校企合作搭建“ 互渗共赢”模式, 为企业发展助力

所谓“ 互渗共赢”是指全方位的渗透, 包括人员、教学、科研以及实训设备的渗透, 达到企业、专业和学生三方共赢。“ 互渗共赢”模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3.2.1 共训共赢

在校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 了解企业的文化及生产经营过程;学院教师利用学校资源优势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在职培训, 实现学校和企业之间的互训共赢。

3.2.2 互兼共赢

学院专业教师从学校走进企业兼职, 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产品开发;企业技术和管理人员作为学院兼职教师, 把企业的最新技术和经验带进课堂, 指导学生学习。

3.2.3 互联共赢

高校与企业可联合申报科研项目、专利等, 在技术合作开发方面实现全面交融。在实施过程中, 可由企业投入设备及合作开发的资金, 设备开发后由专业学生进行实训, 根据实训的效果进行更新升级。

3.3 以协同创新推动地方中小企业及地方经济发展

3.3.1 创新科研服务能力

“ 产”、“ 学”、“ 研”相结合是优化企业科技行为和提升地方高校自身发展能力的有效途径, 是科研、教育、生产等不同领域社会分工在功能与资源优势上的协同与集成化。 因此, 在校企合作中创新科研服务能力对高校和企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3.2 创新成果转化能力

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让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而生产力对于地方中小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发展举足轻重。 因此, 在校企合作中, 必须注重创新成果的转化, 而不是仅仅停留在纸面上。

在校企合作中, 高校和企业充分发挥协同创新的优势, 不断提升人才的创新精神, 加强专业的创造能力, 提高科研成果的创新水平, 为高校、企业和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伟东.基于校企合作的地方高校服务社会发展的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3 (2) .

[2]赵治月.高校与企业战略合作方式的新思路[J].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2 (3) .

微信与实体企业合作现状及发展探讨 篇8

一、微信与实体企业合作现状

目前微信与实体企业合作方式主要有两种模式, 分别是微信公众账号和广告推送。微信公众账号是企业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建立宣传自己的公众账号, 为用户提供相关的宣传与推送服务, 达到微信营销, 实现企业利润的目的, 是企业的一个一对多的互动媒体交流平台。广告推送是实体企业通过微信在用户朋友圈中发布有关实体企业的广告宣传推送, 增加用户对产品的了解和认识, 激发用户的购买欲望。

1.微信公众号

微信公众账号是微信推出的用来展示企业信息的公众账号, 实体企业通过申请企业微信公众号, 向关注的微信用户发送广告等信息, 以此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微信公众账号还可以成为链接宣传企业的APP应用, 用户可以体验类APP软件功能却不必下载安装APP应用, 节省了时间成本。随着用户对微信的认可以及路径依赖的形成, 微信对此类APP应用收费成为可能。

2.广告推送

微信基于大量用户数据的基础上, 针对不同的用户群体, 在用户朋友圈中投放的具有一定精准度的广告。这种微信与实体企业合作, 主动在用户朋友圈中投放广告的行为, 不仅使微信用户被动地接受相关广告信息, 而且使广告投放的精准度大大提升。这种精准营销往往投消费者所好, 使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大大加强。

二、微信与实体企业合作存在的问题

微信与实体企业合作处于起步阶段, 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体现在微信方、企业方以及微信与企业合作三个环节。

1.合作中微信存在的问题

被动的关注方式

关注实体企业公众号的粉丝用户, 主要通过粉丝用户扫二维码获取对实体企业的关注和通过搜索企业的官方微信账号获取关注。对实体企业来说, 这两种被关注的方式都是被动的。因此, 实体企业在利用公众账号进行用户拓展方面就处于相应的被动不利地位。此种被动的关注方式势必会对企业信息推送的受众群体和推广效果产生影响

2.合作中实体企业存在的问题

微信在起初进入市场时是作为用户私人的社交软件建立的, 微信营销所基于的强关系网络, 如果强行推送各种不吸引人的广告信息, 会使营销效果大打折扣, 甚至引来用户的反感。再者, 因为绝大多数人只把它当作即时通讯工具, 微信用户对其传递的信息一般具有简短、明了的要求。因此, 若实体企业提供较多的信息不仅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而且会引起用户的烦感, 从而影响企业通过微信进行销售的效果。

3.合作产生的问题

(1) 用户隐私问题

微信拥有大量私人信息, 如用户聊天纪律、消费记录、地理位置、照片信息等。一方面, 如果微信没有经过允许, 就将私人信息提供给企业谋取利润, 势必会造成消费者对微信软件的抵制, 从长远看导致企业对微信失去吸引力。另一方面, 企业为了谋利, 希望掌握大量消费者资料, 如果微信不能提供满足企业需求的信息服务, 微信也就丧失了对企业的吸引力。这些信息把双方合作发展引入两难境地。在微信与企业合作的过重中, 是注重企业当前利益谋取消费者私人信息?有没两者都能兼顾的解决方法?

(2) 用户之间信息不对称

实体企业通过微信向消费者进行信息和资讯的推送, 大多是实体企业单方面进行的, 这不仅阻碍了实体企业与消费者的信息流, 也造成用户之间交流不畅。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商品时, 由于不能亲自体验商品, 因此商家对商品信息的描述以及其他消费者对商品属性的评价, 成为影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重要因素。因此, 客户评价可以缓解用户与商家之间的信息不对称。而在微信电商平台, 用户之间的互动设计缺位, 消费者在购买时缺少商品真实信息的反馈, 购买行为得不到加强, 这将影响企业的销售业绩。

三、国外软件与实体企业合作经验借鉴

微信作为新的电子商务平台, 对它的理论研究尚不够深入系统, 因此本文尝试通过分析国外社交软件与实体企业合作的模式, 为促进微信与实体企业合作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1.Facebook:主动引起关注, 吸引粉丝关注

Facebook建立实体企业的专有宣传网页, 并为实体企业培养粉丝用户, 时时更新企业宣传信息, 推送粉丝感兴趣的相关话题信息, 加大与粉丝的互动力度, 以此拓展企业的潜在用户群体, 增强企业的影响力, 促进企业的发展。

2.Twitter:提升推送信息价值, 增强用户兴趣

巧用Twitter用户影响力, 选择合适的促销时间, 且该项优惠仅仅面向美国的Twitter订户, 希望以此致谢Twitter用户。这种方式既提升了戴尔Twitter账户的关注度, 又利用排他性的内部优惠提高了订户的忠诚度。

3.Kakao Talk:隐私聊天

Kakao Talk宣布开启一对一聊天的隐私模式。“隐私模式”将对用户的聊天内容进行加密, 并通过服务器, 将已读的信息彻底删除, 此模式将有效保护用户的聊天内容。

4.LINE:进军电商领域, 打造C2C平台, 重视用户交流体验

LINE最近发布了即将发展电子商务的计划。LINE的移动购物将通过LINE MALL来实现, 这一部分业务可以成为LINE今后发展的重心。LINE MALL采用新的“Window Shopping” (橱窗购物) 。

四、促进微信与实体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以上指出的微信与实体企业发展的问题, 通过借鉴国外社交软件与实体企业合作的经验, 本文提出以下五点促进微信与实体企业合作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1.主动引起消费者的关注

实体企业要设立管理员负责探索多种渠道挖掘和维护消费者, 时时更新信息内容, 系统地与消费者互动, 增加与消费者的互信度, 监测关注用户数量数据的变化。同时要注意所发布内容资源的质量, 以此解决当前微信与实体企业合作中存在的关注方式被动、信息单向沟通的问题。

2.对消费者进行精准营销

实体企业在向消费者推送和更新时要定时定量, 做到每天在固定的时间推送1-2 条信息, 避免推送量过多引起客户的烦感心理。同时要在有限的信息推送次数中提升信息质量。通过与用户的互动, 了解用户的兴趣关注点。投其所好, 向用户发送其最需要的信息和企业宣传, 实现精准营销。

3.增强对用户隐私和安全保护

微信和实体企业在合作中应提前向消费者郑重承诺不会泄露用户的个人隐私, 并提供书面证明。保证在用户使用过程中对用户的信息进行保护, 不私自窃取用户的信息用作商业用途, 对用户信息进行加密保护。不将微信用户的信息泄露给第三方。设立安全检查预警系统, 定期检查微信链接的安全性, 提高微信支付安全。从而增强用户与实体企业的互相度, 赢得用户对微信与实体企业合作的好感,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网络微信营销效果。

4.加强用户之间信息交流

微信与实体企业的合作中应设计用户之间信息交流的平台, 如用户聊天、评价、晒单等。增强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 分享购买企业产品的心得体会, 多角度了解企业产品的真实信息, 缓解企业单方面介绍造成的过度虚假宣传现象。缓解用户与实体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用户的购买行为, 促进实体企业网络微信营销, 提高实体企业的经营业绩。

参考文献

[1]黄微平, 关颖.企业发放微信红包之财税处理[J].财会之友, 2015 (8) .

[2]温韬.微信公众平台——企业情调营销的新渠道[J].经营与管理, 2014 (8) .

[3]章艳红.浅析微信在企业网络营销中的应用[J].中国商贸, 2013 (10) .

[4]程小永.2012微信营销十大案例[J].现代企业教育, 2013 (3) .

企业合作发展 篇9

1993年协会成立以来, 协会在体制机制上存在官方背景太强、行政干预太多、受计划经济影响太深、协会宗旨不明等问题。上海工业技术发展基金会是协会的实际“婆婆”, 从2005年2月才正式脱离。在协会成立后的3年半时间里, 协会主持日常工作的副秘书长先后换了3个, 严重影响了协会正常工作的开展。当时协会的状况是:一没权, 二没钱, 没有什么优势可发挥。上级领导不关心, 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协会工作人员不多, 下设一个国际贸易公司, 合署办公。公司法人是第三个负责协会日常工作的副秘书长。协会、公司的人虽然有所分工, 但大多数是戴着协会帽子做公司的事。协会严重“贫血” (资金少) , 人心涣散, 已到了难以为继的地步。

本文现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来探索一个市级协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情况下如何生存和发展, 从而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 观念突破

第一, 解放思想。运用蓝海战略的“剔除—减少—增加—创造”坐标图来诊断分析协会现状, 可以帮助协会找出存在问题的关键因素, 可以帮助分析出哪些因素需要剔除、哪些因素应该减少、哪些因素应该增加、哪些因素需要创造。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 每个坐标格内都存在两类元素:一种是人的思想因素, 另一种是实际的物质因素。四个格中的思想因素是相互作用的, 如果一个人剔除了计划经济“大锅饭”思想 (圈养模式) , 增加了市场经济“多劳多得”思想 (放养模式) , 就会减少很多埋怨情绪和等、靠、要上级和政府来解决问题的期望, 就会“找米下锅”, 创造出生存的新办法。

四个格中的物质因素也是相互作用的。现实是协会的国际贸易公司的存在对协会负面作用远大于正面作用, 剔除不营利的国际贸易公司和多余的人员既能减少协会实际开支, 又能减少公司营利性思想对协会非营利性思想的侵蚀。回归协会是非营利性组织, 是社会第三部门的本来面目, 提高协会在社会中的公信度。协会亟需创造“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的环境, 增加“全员劳动聘任合同”作为一种制度变革, 来规范协会用工制度和刺激员工努力工作, 增加收入。

第二, 无偿到有偿。必须重新认识入会缴费和有偿服务问题, 协会毕竟是社会经济团体。国家改革开放政策和社会发展形势要求政企分开、政会分开。如果协会经济不能独立, 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环境下的真正协会。

第三, 危机到转机。调整会费带来压力。1997年前, 协会会费按协会章程下线500元缴纳, 现在要把会费提高, 危机便接踵而来, 一些增加中小企业的负担等负面舆论不断传来。然而, 协会经济困难, 没有钱协会就无法生存。从此, 协会便用国家赋予协会的权利, 逐步清理协会领导队伍, 减少让心术不正者、官僚者、无能嫉妒者频繁干扰协会的日常工作, 赢得了协会生存与发展探索的空间。

第四, 打破“大锅饭”。贯彻“干多干少不一样、干好干坏不一样”, 并把这个观念融合到协会员工聘用合同、劳动纪律、奖惩制度等各个方面, 让大家逐步接受和认同这个观念。同时, 协会还设有兼顾平衡的方法。

2. 管理突破

第一, 机构改革。剔除国际贸易公司是协会管理突破的第一关。考虑到公司是以营利为目的, 协会是非营利性质, 协会只有一间办公用房, 与公司合署办公严重影响协会的形象与公信力。

第二, 班子改革——调整协会领导。协会制定了《第二届理事会组建原则》, 提出理事要顾及到面与代表性, 要更多地吸收企业代表等准备工作, 得到协会多数领导的支持。通过多次会议, 逐步调整了协会领导班子。

第三, 制度改革——实行奖惩制度。协会制定了简明易操作的《协会奖金分配制度》。该制度将奖金分设“完成指标奖”、“开拓贡献奖”、“岗位敬业奖”三部分。凡协会工作人员, 一视同仁。

第四, 人事改革——实行聘用合同。协会规定每个人要明确岗位, 并与每个员工签定职、权、利明确的有期限聘用合同。根据协会当时的人力、财力情况, 对每个岗位制定了岗位职责、主要工作和待遇。

3. 服务突破

首先, 明确服务宗旨, 建好两座“桥梁”。上海中小企业国际合作协会是上海市开宗明义为中小企业服务的第一个市级协会, 为中小企业服务是协会的宗旨, 同时协会又具有国际合作的历史使命。所以, 协会的宗旨应该是为中小企业服务、架国际合作桥梁。

在协会宗旨的指引下, 协会根据政府职能改革和企业体制改革加快的趋势, 研究了协会的工作重点, 定位于“两座桥梁”, 即“做好政府与中小企业间的桥梁、做好中外中小企业间的桥梁”。

其次, 做单个中小企业不能做的事。中国的中小企业生命周期有加速缩减的趋势, 这种趋势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企业外部。生存环境剧变, 市场竞争程度日益激烈。二是企业内部。企业诞生时间短、积淀不深, 还没有塑造起核心竞争力, 抗风险能力弱等, 导致中小企业的寿命不长。转型过来的、自主创业的各类中小企业都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 有些困难企业可以自行解决, 有些事是单个中小企业不能做的事, 有些困难是单个中小企业难以解决的, 中小企业的共同需要就是协会的服务方向。为此, 协会创造了一系列新服务。如以下“三送”:

一送信息。协会通过定期为会员单位寄送由国家发改委主管的《中国中小企业》杂志及协会编写的《中小企业国际合作》简报和不定期传真、网站等多种形式, 及时传递企业急需了解的国家对中小企业的政策、法规、国内外市场商机、外商投资合作项目等信息。

二送学习。协会通过培训、讲座等形式, 提高中小企业对国内外市场和国际合作的认识。还组织参观先进企业和世博巡展等, 开阔了视野, 增长了知识, 深受广大中小企业的欢迎。

三送真诚。为会员单位申请中小企业各项专项资金。协会经常将国家的各项专项资金政策信息及时告诉会员, 并帮助会员按国家规定报送符合条件的各种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项目。另外, 协会还帮助会员单位解决进口仪器国家批件问题, 帮助会员单位解决获得银行贷款等问题。

再次, 做政府部门想办不能办的事。改革开放以来, 政府职能转变、人员精简。市场经济的“大市场、小政府”正在逐步变革之中。政府的人少了, 但是工作没有少。这时, 协会就有所作为了。协会要加强能力建设, 到时就可做政府的助手。如以下“三助”:

一、协助政府贯彻重大政策、法规。协会有政府的背景, 协会自觉承担宣传、贯彻政府各项重大法律法规的责任。从1998年起, 协会每年协助向会员单位宣传和分发《政府政策汇编》。仅2007年协会就宣传了“关于申报上海市节能技改项目通知”、“关于上海市中小企业改制上市条件”、“关于鼓励企业购买国际先进研发仪器设备的通知”、“关于鼓励企业境外重点投资领域”、“关于《上海市加快自主品牌建设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等10多项现行政策、法规。

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实施后, 协会从2004年开始连续4年在上海开办了培训班。培训班就“上海中小企业宏观政策和情况”、“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理论与实践”、“中小企业如何运用国际通行的仲裁机制维护自身利益”、“中小企业如何取得银行的贷款”等专题进行了培训。500余名中小企业领导参加了免费培训班。通过学习, 学员认识能力普遍提高。

协会还结合国家新法律的颁布, 配合宣传推广。

二、协助政府完成重要活动。按照国际惯例, 政府有许多事情不便出面, 而相应的协会出面是最佳选择。所以, 多年来, 协会经常接受政府委托的重要任务。如1999年12月, 协会受市经委委托成功组织举办了《中日中小企业政策发展研讨会》, 这是上海市第一次研讨中小企业政策的国际性会议。协会承担了这次研讨会的全部组织、协调工作。

2001年全球瞩目的APEC会议在上海召开。这是国家, 也是上海第一件大的外事活动。按市经委安排, 协会积极参加了会议的筹备工作, 圆满完成了领导分配的每一件任务。为APEC中小企业部长会议、中小企业工商论坛、召开外国驻沪领事馆新闻发布会等工作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同年10月, 协会参加亚太经合组织工商理事会 (ABAC) 会议和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筹备, 同样取得圆满成功。

2006年10月, 协会受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的委托, 组织协助瑞典大使馆在上海举办了一次研讨会。会议的成功举办, 开创了协会成为上海中小企业社会责任的推动者和促进者, 大力提倡企业“公民”义务、发扬企业社会责任、推进社会和谐发展。

三、协助政府推动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政府很希望我国的中小企业都能壮大起来, 在国际竞争中有竞争力。怎样才能使我国的中小企业更快成长起来、更有竞争力?政府的导向是明确的:融入世界, 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资源, “请进来”、“走出去”的措施对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来说, 还没有这个渠道和能力。协会就积极协助政府, 在推动中小企业走向国际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如协会每年为会员和中小企业提供很多次参加接待各国中小企业代表团来协会访问和各国政府经贸代表团来上海访问的机会。仅2007年, 协会就接待了十多个国家、16批次、70余人来访。组织相关会员单位100多人参加了12个国家和地区的投资环境、经贸对口交流等国际交流活动18次。

协会还扩大了国内外合作交流的服务能力, 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交流和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据不完全统计, 通过协会走向国际交流合作的上海中小企业达万人以上。协会还与一些国际组织和国内地区政府建立了友好关系, 为会员今后在国内外发展提供支持和援助作准备。如2006年, 协会与保加利亚-中国经济合作协会会长签署了长期合作协议书;2007年, 协会与意大利帕多瓦中小企业协会会长签订了合作协议。

2006年10月, 协会作为全国早期成立的省级协会, 因长期坚持国际合作和为中小企业服务所取得的成绩, 获得全国协会会长郑斯林亲自颁发的“特别贡献奖”殊荣。实践证明, 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用心服务, 协会就能生存和发展, 就能为上海中小企业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几年来, 协会的业绩是显著的, 这是协会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探索的结果。

企业合作发展 篇10

管理大师德鲁克认为:“创新是一种赋予资源以新的创造财富能力的行为”, 是企业的基本职能之一。而企业选择合作创新则是借助他人资源并合力再造和共享新的财富。合作创新中的企业成员在共同研发的过程中, 通过知识转移接收并融合他人的技术知识, 改进或重构自身的知识基础, 进一步整合进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 为在竞争中保持稳定的优势地位。

1 合作创新促进企业核心能力发展

1990年, 美国著名的管理学C.K. Prahalad 和英国学者G.Hamel在权威杂志《哈佛商业评论》上, 发表的《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次提出了核心竞争力 (core competence) 这一名词。他们认为企业的核心能力来自于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核心技术, 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就隐含在企业的核心产品或核心技术的发展过程。因此, 企业核心能力的建立, 从根本上来说有赖于企业技术能力的建立, 即企业持续的技术创新, 建立企业的核心技术, 通过核心技术形成企业的核心能力, 即企业不断创新的过程就是企业核心能力的培育过程。

合作创新这种企业间的新兴合作方式对企业核心能力发展的促进是多方面的:①合作创新可以克服资本市场的不完善, 集中各企业的资金形成规模优势, 应对一些需要高投入门槛的研究开发项目。②合作创新可以整合成员企业各自的研发特长, 使成员交流一些不易转让的资源如核心技术等等。③合作创新成员企业可以分担科研投入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风险。而这种不确定性往往是单个企业无法承受的, 并阻碍了企业的科技投入达到社会最优水平。④合作创新可以消除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技术转让困难。技术接收者需要信息来评估这项技术的价值, 然而技术转让者很难在保证诀窍不外泄的前提下提供这样的信息。这样就无法使一项新技术对整个社会的正外部性效应达到最优。⑤合作创新可以弱化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在技术转让定价时所拥有的优势谈判地位, 并有效的预防技术的创新服务于某个企业的市场垄断。⑥合作创新可以避免本国企业之间的过度研发竞争对社会资源的浪费 (研发投入超越社会最优水平) 。随着时间的推移, 合作创新在国际范围内越来越广泛地被各国企业所采用, 并被视为促进企业核心能力发展, 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主要手段。

2 知识转移在合作创新中的重要作用

创新是技术进步的重要环节, 也是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根本。创新是包括技术的发明——应用——扩散一系列过程, 在此过程中, 技术创新和技术转移并行不离, 相互促进。知识转移作为技术转移的一种深化在合作创新这种创新形式下也是必要的环节。

合作创新离不开知识转移。知识转移在企业合作创新的过程中起到的是传动的作用, 它包括一切导致技术和知识迁移的过程和活动, 包括有偿和无偿的, 也包括有意识的和无意识的。它不仅为企业创新活动提供资源上的保证, 而且还会通过知识在转移过程中建立的隐性通道对合作产生润滑作用, 并为创新带来活力。而创新作为知识转移的源泉, 从转移内容和转移速度两方面推动着知识转移的进程。

合作创新中知识转移的知识输出方和知识接收方都会在此过程中受益。①知识输出方在其显性知识 (例如核心技术) 输出的同时推广了自己的特有技术, 使其被应用到更广泛的市场, 可以增加企业的市场份额。隐性知识 (例如企业文化) 输出后可以融洽合作关系, 减少矛盾, 提高创新效率。②知识接收方在接收知识后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获得合作伙伴的知识和经验会增强其自身的知识优势, 缩短新技术的开发周期, 并可利用伙伴间的无形资产 (例如品牌声誉等) 提升自身的社会资本。

3 知识转移与企业核心能力的关系

基于合作创新对企业核心能力的提升和促进作用, 以及知识转移在合作创新中的不可或缺和核心性, 我们认为知识转移对企业的核心能力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主要取决于企业核心能力发展的知识特性和动态特性。

3.1 企业核心能力的知识特性

企业核心能力从诞生伊始就与知识密不可分。C.K. Prahalad 和G.Hamel把它定义为“组织的积累性学识, 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是企业核心能力的主要构成部分, 尤其是隐性知识的高度个人化特性, 使得企业的隐性知识难以被外人模仿, 进而使企业的核心能力具备了其他竞争对手没有的独特性, 并在竞争中占有优势。

合作创新中的知识转移既包括合作伙伴间显性知识的转移也包括隐性知识的转移。在合作创新的过程伊始, 由于合作伙伴间的资源投入, 显性知识很容易地被他人获知并利用。但是对于隐性知识, 正如德鲁克 (P.F.Durcker) 所言——“是不可用语言来解释的, 它只能被演示证明是存在的, 学习这种技能的惟一方法是领悟和练习”, 只有通过共同研发, 互动学习才能被感知并转移。而合作创新恰恰提供了这种知识的交流融合平台。

3.2 企业核心能力的动态特性

当技术变革速度加快, 对市场的即时反应越来越重要时, 企业的创新性反应是十分必要的, 这其中就包括企业核心能力的更新。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更新并创造新的竞争优势以提升核心能力的特性为企业核心能力的动态性。动态的核心能力有助于企业克服“核心刚性”, 快速地响应不可预测的市场变化, 从而更好地实现期望的战略目标。

合作创新中的知识转移为企业动态核心能力发展提供了传动助力。它既包括合作成员间的知识转移, 也包括这些知识在企业内部的转移。企业从合作成员中吸取知识, 在创新过程中积累并内化, 形成新的知识, 再通过合作平台向外输出。在整个转移过程中, 知识的流动是循环的, 并且不论对于企业还是合作整体来说, 知识的总量是在不断上升的。合作成员的技术能力和竞争优势在融合中不断的被拉近但整体对外却是上升的。图1演示了企业通过合作创新中的知识转移驱动自身核心能力发展的过程。

4 结束语

经济的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以及竞争的加剧迫使企业追求自身的竞争优势, 这就促使企业培育自身的核心技术来建立企业的核心能力, 借助核心能力形成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合作创新过程中的知识转移, 利用外来资源完善企业自己的技术不足, 互动学习, 促进核心能力的发展, 是企业为得到持续竞争优势的必要手段。这对稳定和提高企业经营绩效, 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解决企业在产业成熟、市场饱和所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 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Barton DL.Core capability and core rigidities:a para-dox in managing new product development[J].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992, 13:111~125

[2].Inkpen, A.Learning knowledge Acquisition, andStrategic Alliances,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1998, 16 (2) :223~229

[3].Meyer, M.H.and J.M.Utterback, 1993.The ProductFamily and the Dynamics of Core Capability Sloan ManagementReview, Spring, 29~47

[4].Prahalad, C.K.and Hamel, G. (1990) .The Core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 68/3:71-91

[5].简兆权, 毛蕴诗.动态核心能力的形成及其更新机制研究[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3, (7)

[6].夏桂华, 金涛.基于知识的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知识管理研究[J].商业管理, 2004, 293:1~4

上一篇:高空间分辨率下一篇:10kV线路绝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