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上皮内肿瘤

2024-08-12

宫颈上皮内肿瘤(精选十篇)

宫颈上皮内肿瘤 篇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接受LEEP手术并进行术后门诊随访 (≥2次) 的170例CIN患者, 年龄34~53 (41.57±8.17) 岁;所有患者均术后病理学活检确立诊断。

1.2 方法

1.2.1 随访与CIN癌变的确诊:

所有对象均在术后6个月进行第1次随访, 之后每6个月随访1次, 除进行体检, 检测血清SCC、TPA、CA-125、CK-19等4种肿瘤标志物, 同时进行阴道镜检查及病理学活检。CIN癌变的确诊以病理学活检为金标准。

1.2.2肿瘤标志物检测:

取受试者清晨空腹静脉血4ml, 离心后提取血清, 置-20℃保存备用。各肿瘤标志物均应用ELISA法进行检测, 所用2005ST-360酶标比色仪及检测试剂盒均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1.2.3 研究指标:

以病理学活检为金标准判定SCC、TPA、CA-125、CK-19检测结果的真假阳性和真假阴性, 并将4项检测结果联合分析, 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 (凡是其中1项阳性即认为联合检测阳性, 4项检测均为阴性认为联合检测阴性, 计算联合检测的相应指标) , 且与病理学活检结果进行比较。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70例CIN患者中癌变27例 (15.88%) , 均由病理学活检证实。SCC、TPA、CA-125、CK-19联合检测与病理学活检比较: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等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 讨论

CIN是育龄期妇女最常见的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 包括CINⅠ~Ⅲ级及原位癌, 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其中未经治疗的高度CIN病变可能发展为浸润癌, 因此早期筛查和合理干预CIN是预防宫颈癌的重要环节[1]。近年来流行的LEEP手术是一种诊断与治疗同步完成的医疗模式, 是当今国内外诊治高级别CIN的最常用的方法之一[2]。但LEEP术后仍有复发或癌变的可能, 所以术后定期随访必不可少。研究表明SCC、TPA、CA-125、CK-19等肿瘤标志物异常升高可以协助诊断、疗效评价、病情监测和治疗后的随访监测, 尤其在CIN随访监测中具有重要作用[3]。

本研究结果显示SCC、TPA、CA-125、CK-19 4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接近于病理学活检, 能够较为敏感地预测CIN患者LEEP术后癌变, 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非侵入性随访组合方法。需要注意的是肿瘤标志物的表达受多种因素影响, 且表达水平呈动态变化, 因此对肿瘤标志物的联合检测需要适当选择检测项目, 还需要进一步寻求最佳组合方式, 同时还要考虑到患者的经济承受力, 将数种肿瘤标志物按一定的方式进行联合检测, 起到优势互补作用, 有效地提高其敏感度和特异度。

摘要:目的 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环形电切术 (LEEP) 后随访中联合检测鳞状上皮癌抗原 (SCC) 、组织多肽抗原 (TPA) 、糖类抗原125 (CA-125) 和细胞角蛋白19片段 (CK-19) 对预测CIN癌变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70例LEEP患者于术后随访中联合检测SCC、TPA、CA-125和CK-19, 并行阴道镜或直视下取宫颈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 以病理学检查为癌变的金标准, 计算2种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170例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癌变27例。SCC、TPA、CA-125和CK-19四项联合检测的灵敏度 (即检出率) 、特异度、假阳性率、假阴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与病理学检查检出率比较, 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SCC、TPA、CA-125和CK-19联合检测可较为敏感地预测CIN患者LEEP术后癌变。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宫颈上皮内瘤变,环形电切术,癌变

参考文献

[1] 钱德英.重视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的质量管理控制[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7, 23 (7) :497-498.

[2] 回允中.女性生殖病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5:137-191.

宫颈上皮内肿瘤 篇2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冷刀锥切,人乳头瘤病毒

Analysis of cold knife conization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Yao Yao Shan Chen zhongdong

Department of Gynecology ,The Chen Zhou Hospital ,Nan Hua Uniwersity, Chen Zhou 423000,Hu Nan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cold knife conization(CKC)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and the clearance of high-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PV)after the treatment.Methods A study was conducted on 149 women who underment cold knife for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from 2007 to 2010 in our hospital.Results The cure rate in this study was 95.9% after first 6 month,The resideual CIN was identified in 4% patient after the treatment.The recurrent CIN occurred in 2.0% patient after the treatment,none in the 2nd,3rd and4th year.Among those who were high-risk HPV infected before the treatment,the clearance rate of high-risk HPV was 84.1%、92.1% and 96.4% after treatment 6 months,12 months 24 months.Conclusion CKC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method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IN. Most high-risk HPV is cleaned after the treatment. High-grade CIN need follow-up in the first two years after the treatment.

【Keywords】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cold knife conization, human papillomavirus

【中圖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18-02

前言

近年来随着宫颈细胞学检查、人乳头瘤病毒检测的普遍开展,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发现率明显提高,年轻、有生育要求及生活治疗要求高者的患者更倾向于宫颈冷刀锥切治疗,因此该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HPV消退情况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于是对近4年我院因宫颈上皮内瘤变行宫颈冷刀锥切的149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7-2010年本院149例因宫颈多点活检病理诊断为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锥切治疗,所有手术切缘均干净,术后随访1-4年。患者年龄在19-55岁,宫颈病变程度:CINI22例,CIN II66例 CIN III61例。术前有139例患者高危型HPV感染,根据锥切病检结果及随访资料,了解患者宫颈冷刀锥切的效果及术后HPV消除等情况。

1.2 研究方法

1.2.1 CINI、CIN II者切除碘阴性区外2-3mm宫颈组织,深达1.5-2mm, CIN III者切除碘阴性区外5mm宫颈组织,深达2-2.5mm。

1.2.2 阴道镜检查 SLC-2000A电子阴道镜

1.2.3 宫颈细胞学检查 LPT制片,巴氏染色,TBS报告

1.2.4 HPV检测 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简称Hybri Max),将标本离心,采用煮沸沉淀法提取HPVDNA进行PCR扩增、杂交等处理后,在蓝色斑点显现的位置判断HPV的亚型,两个及以上斑点出现表示多重感染。HPV检测共24种亚型,高危型有HPV16、18、31、33、35、39、45、51、52、53、56、58、66、68、73、83、MM4;低危型有HPV6、11、42、43、44、CP8304。

1.2.5 病理检查 标本由本院病理科制片、阅片、诊断

1.2 随访

术后第三个月、六个月、一年、两年、三年、四年复查一次。每次随访行宫颈液基细胞学、HPV检查,两者正常者定义为随访正常,有一项及以上异常者,行阴道镜检,必要时宫颈多点活检,术后半年内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者定义为病变残留,半年后发现宫颈上皮内病变者定义为病变复发,半年内无宫颈上皮内病变者定义为治愈。

1.3 统计学处理

全部资料采用SPSS10.0软件包处理。

2 结果

2.1 149例患者宫颈冷刀,锥切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较术前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无升级,2例患者锥切病理高于活检,为微小浸润癌,再次行子宫全切术或广泛子宫切除术。对149例患者进行随访,最长者为4年,最短者1年,6个月治愈率为95.9%(143/149),术后持续存在率(4/149)2.7%,术后病变升级率(2/149)1.3%,术后1年复发率(3/149)2.0%。

按病变程度区分:CINI22例,6个月治愈率为100%(22/22),术后持续存在率为0,术后无复发。CIN II66例,6个月治愈率为97.0%(64/66),术后持续存在率(2/66)3%,术后1年复发率1.5%(1/66),2-4年无复发。CIN III61例,6个月治愈率为96.7%(59/62),术后持续存在率3.3%(2/61),术后1年复发率3.3%(2/61),2-4年无复发。CIN在治愈率、病变持续存在率、复发率方面比较无显著性(P)0.05)

2.2 术前高危型HPV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术后6、12、24个月清除率分别为84.1%、92.1%、96.4%。3例术前CIN III,术后半年复查正常,术后1年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为ASC-US,高危型HPV感染,宫颈活检为低度上皮内瘤变,再次锥切,术后2-3年随访正常。

治疗前后HPV状态,见表:

治疗前、术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HPV感染患者人数四格表(单位:例)

P<0.05,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3.1 宫颈冷刀锥切的有效性

宫颈冷刀锥切是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病变的重要方法,张洵[1]等认为锥切病理结果与宫颈多点活检之间密切相关,符合率达71%。6.4%的患者活检诊断为CIN II/III,而锥切诊断为CIN III或微小浸润癌。因此宫颈多点活检不能取代宮颈锥切在宫颈病变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表明,宫颈冷刀锥切术有取材兼治疗的作用,与LEEP相比,能更充分的评价切缘情况,对手术的彻底性进行比较准确的评估[2]。本研究中147例患者宫颈锥切术后的病理检查结果较术前宫颈活检病理结果无升级,2例患者锥切病理高于活检,为原位癌或微小浸润癌,分别与文献报道类似,也证明宫颈冷刀锥切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诊断及治疗有效。

3.2 宫颈上皮内瘤变术后HPV感染消退情况

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nmavirus,HPV)是一种微小双链DNA病毒,属乳多空病毒科A属成员,据HPV亚型致癌危险性大小不同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由宫颈上皮内瘤变-早期宫颈癌-浸润型宫颈癌,这一过程大约需10年时间,对宫颈癌的筛查能提高提早发现宫颈病变,阻断疾病的进程,大量研究表明,已经有很多学者证明HPV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密切相关,尤其是高危型HPV感染持续感染,因此HPV检测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一样,也是宫颈癌一种可靠筛查方法。国内外均有研究,宫颈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还与高危型HPV病毒的病毒负荷量有关[3]。本研究中,149例患者,术前HPV阳性者139例,提示HPV感染与宫颈病变有关,对CIN的处理方法不同,HPV的消除率也不同,采用物理治疗的妇女2年内消除率为80%,LEEP术后2年内HPV消退率为90%[4]。本研究中,术前HPV病毒感染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行宫颈锥切治疗后,术后6、12、24个月清除率分别为84.1%、92.1%、96.4%。可见随着术后时间延长,HPV消除率逐渐增加。HPV有嗜上皮性,常感染宫颈移行带的鳞状上皮细胞,使其成为宫颈病变的高发区。冷刀锥切可根据病变程度选择性切除宫颈病灶及其周围部分组织,从而有效地切除了病灶和病毒感染的源泉,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术后HPV消退需要一段时间,且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CIN进行有效处理后,大部分患者在术后3-24个月消除HPV感染[5-6],但存在吸烟、服用避孕药、免疫抑制(器官移植、HIV)等的女性感染高危型HPV后不易清除,且对疾病的进展有协同作用。有研究显示术后6个月HPV阴性,术后CIN病变残留、复发的阴性预测值达99%,所以HPV检测是宫颈病变术后重要的随访项目。本研究中3例患者术后1年发现高危型HPV感染,术后病变复发,提示术后HPV阳性对病变复发有预警作用。英国国家医疗服务体系“关于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普查管理”推荐在治疗后6个月开始随访,进行相关检测[7]。

总之,宫颈锥切是宫颈上皮内瘤变有效、安全、重要的治疗方法,但术后应随访,特别是术后前两年,对有病灶残留或复发危险因素的患者,应密切随访,同时也是消除HPV感染的有效方法。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后HPV检测也是重要的随访项目,建议术后6开始检测,对术后阳性者要严密随访,以便及时发现术后病变残留、复发及进展。

参考文献

[1] 张洵, 李玲, 章文华. 宫颈冷刀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评价[J]. 癌症, 2003, 22(9):994-996.

[2] 沈锵. 子宫颈锥切术[J].现代妇产科进展, 2005,14:39.

[3] 赵方辉,马俊飞,乔友林. 人乳头瘤病毒DNA载量与子宫颈病变的关系[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4,25(11):921-924. 

[4] Aerssens A, Claeys P,Garcia A, et al. Natural history and clearance of HPV aftertreatment of precancerous cerviacal lesions[J].Histopathology,2008,52, (3): 381-386.

[5] Kjellberg L,Wadell G,Bergman F,et al.Regular disappearance of the human papilloma-virus genome after conization of cervical epithelial dysplasia by carbon dioxide laser[J].Am J Obstet Gynecol,2000,183(5):1238-1242.

[6] Elfgren K,Jacobs M,Walboomers JM,et al.Rate of human papillomavirusclearance after treatment of cerc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Obstet Gynecol,2002, 100(5):965-971.

[7] 陈观娣,钱德英,岑坚敏,等.宫颈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治疗后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的消退规律 [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1,27(1):42-44.

宫颈上皮内肿瘤 篇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6年8月~2008年8月在我院门诊因宫颈炎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阴道镜及宫颈活检时,病理诊断为CINⅠ~Ⅲ,的患者89例。年龄33~52岁,平均年龄42岁,均无生育要求。术前行一般阴道检查确诊无阴道炎,血常规,凝血功能正常,无严重心血管疾病,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排除宫颈恶性病变。89例中,CINⅠ级64例,CINⅡ级17例,CINⅢ8例,其中合并宫颈赘生物19例,人乳头状病毒27例。

1.2 治疗方法

月经干净后3~7天,患者取膀胱结石位常规消毒铺巾,暴露宫颈2%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采用德国产ERBE电子医疗仪器公司ICC300高频电波刀,电切功率40~60W,电凝功率50W。方法:从宫颈12点处垂直入宫颈组织至宫颈碘染不着色边缘0.5cm,深度约5~7mm,使用宫颈电切环由内向外缓慢移动电刀环由浅入深环形切除宫颈病灶呈锥形,锥顶距病变范围达2~3cm,对于过大的组织分次切割,不同级别CIN的LEEP切除深度和宽度不同,对于出血者可同时电凝止血并与局部放置凝胶海绵及纱布压迫止血。24小时后取出,切除物送病理检查。术后2月禁性生活及盆浴。口服抗生素3~5天。术后2个月,6个月,12个月随访。

1.3 疗效判定

术后2个月复诊。(1)治愈:宫颈光滑,糜烂面消失,宫颈恢复正常大小,病理无异常;(2)有效:宫颈糜烂缩小,病理降级;(3)无效:宫颈治疗前后无变化,病理结果于术前相同。

2 结果

手术均一次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20分钟,平均手术时间6.3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5.7ml,出血量<6ml 73例,出血量6~20ml 14例,出血量>20m12例。术中患者有轻微腹胀,术后7~10天,6例因阴道流血多于月经量行纱布或电凝止血。术后本院病理较术前宫颈液基细胞学及宫颈活检病理比较,升级者19例,占21.3%,降级者27例,占30.3%,等级者43例,占48.3%。术后病理报告:2例宫颈原位癌,1例为早期浸润癌,行全子宫切除术。术后2个月~1年随访结果:宫颈光滑83例,宫颈轻糜3例,行二次手术,均无宫颈管狭窄。每3个月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均无异常,治愈率96.6%。

3 讨论

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至宫颈浸润癌是一个连续发展过程,其自然演变约需10年左右时间。一般认为,CIN约15%可能发展为宫颈癌。有文献报道其癌变率分别为CINⅠ,Ⅱ,Ⅲ级15%,30%,45%,因此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对于宫颈CIN的筛查,我们采用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TCT)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但本资料手术前后病理诊断级别升高病例占17.3%,说明宫颈病变在术前宫颈细胞学及阴道镜下活检仍有可能遗漏,因此宫颈电切术(LEEP)手术可以防止宫颈早期浸润癌的遗漏[1]。宫颈组织是纤维组织组成的,其血管丰富收缩能力差,易出血,以往临床治疗中我们采用冷刀锥切术,术中出血相对多,但近年来随着宫腔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适应症不断被拓宽,现宫颈电切术作为保留生育功能的一种治疗方法正逐渐取代冷刀锥切并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宫颈病变的治疗。与冷刀锥切术相比,宫颈电切术(LEEP)具有以下优点:(1)手术时间短;(2)术中出血少;(3)手术费用少;(4)术中视野清晰;(5)术后粘连发生率低[2]。宫颈电切术是用单极型金属环状电极(电切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宫颈组织产生热破坏效应,其电切环采用低电压工作,使组织刚好能切割,对组织热损伤最小,镜下无碳化区仅见很薄的凝固区,电切同时电凝可以解决术中出血的问题。但如功率过大使所需的组织边缘碳化会影响组织的病理结果[3]。所以熟练掌握手术操作是非常重要的,一般只要根据手术要求调整电刀功率及切割的深度和范围,就能准确切除病变组织,且不影响病变组织的病理结果。术后只需服用口服抗生素3~5天预防感染,不需住院,病人易接受,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恢复快,治愈率高,操作简单,安全,并可保留生育功能,因此值得推广。另外行宫颈电切术(LEEP)治疗,常见的并发症有术中术后出血,感染,颈管狭窄,宫颈机能不全等。因此手术中注意电切时不要过快,电凝范围不要过大,尽量用点状电凝,不完全烧灼锥切创面,避免造成因大片脱痂时引起大出血,一般脱痂出血多发生在术后7~10天。可采用电凝,放置明胶海绵或碘仿纱布压迫止血,出血不能控制的可用可吸收线缝合止血[4]。术后感染及术后出血时间延长也是造成宫颈狭窄的原因。因此术前要治疗阴道炎,术中掌握手术范围及深度,术后应用抗生素亦是预防宫颈狭窄的有效措施,且术后一定要积极定期随访,对于高级别CIN患者治疗后仍要每年接受宫颈细胞学检查,连续10年后可恢复到常规筛查[5]。

关键词:宫颈环行电切术(LEEP),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

参考文献

[1]沈铿,郎景和,黄惠芳,等.子宫颈锥切术在子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断和治疗中的价值.中华妇产科杂志,2001;36(5):264-266

[2]钱德英,岑坚敏,黄志宏,等.子宫颈电环切除术对203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疗效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8):473

[3]钱德英,曾仁海,洪淡华.电环切除术标本的热损伤及组织学研究.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5):289

[4]周燕飞.环形电刀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分析及处理.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36(2):23

宫颈上皮内肿瘤 篇4

资料与方法

收集2003年3月~2006年1月郑州大学一附院妇产科门诊病例,共对5257例患者行高危型HPV筛查,其中宫颈黏液呈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阳性患者1310例,进行阴道镜检查的患者1460例;患者年龄22~72岁,平均35岁;孕次0~9,产次0~6;性生活时间3个月~38年;已绝经者的绝经时间为1~23年。

方法:阴道镜采用深圳金科威公司SLC-2000阴道镜数字成像系统,对采集图片和文字资料进行计算机管理。阴道镜检查时先用棉球檫去宫颈表面及阴道内分泌物,涂生理盐水,观察宫颈的形态、颜色、血管、鳞状上皮和柱状上皮交界,再涂布3%醋酸溶液,待30~60秒后镜下观察是否出现醋酸白色上皮、镶嵌及异型性血管等异常区域,然后将Lugol氏液涂布在宫颈上进行碘试验。

标准:参照Reid阴道镜评分标准,按边界、颜色、血管、碘试验等4项指标的状况分别评为0分、1分、2分。总分0~2分为HPV感染或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3~5分为CINⅠ、CINⅡ级,6~8分为Ⅱ、Ⅲ级。碘着色为正常的阳性,碘不着色为异常的阴性。

活检部位选择:选择阴道镜所见病变最严重处进行多点活检;如病变部位不具体,则在宫颈鳞-柱上皮交界,即移行带处取材,通常在3点、6点、9点和12点多点取材;另外,对已绝经患者,其移行带上移宫颈管内者,需行颈管搔刮术。

结果

阴道镜下图象综合分析:单纯醋酸白色上皮表现为短暂模糊且呈透明状较薄上皮者,一般为炎症;如表现为持久稠密的污白隆起者,则多是CIN病变;如持久稠密的污白隆起再合并粗大的镶嵌或点状血管,碘试验阴性呈芥末黄者,则多为CINⅢ或原位癌。本組1460例接受阴道镜检患者中,图像改变者1328例(91.0%),其中单纯醋酸白色上皮875例(59.9%);镶嵌、异型性血管等混合型异常表现为203例(13.9%)。本组碘试验阴性病例1100例(75.3%),其中猪油样或脑回样改变150例(10.3%)。经HPV检测患者5257例,其中1310例HPV阳性者行阴道镜检查,病理确诊CIN患者203例,占HPV阳性患者的15.5%。HPV感染率24.9%。

讨论

电子阴道镜已成为宫颈癌筛查的主要手段[1],郑氏等报道肉眼活检CIN检出率仅4.8%[2],本组阴道镜诊断CIN的早期检出率明显高于肉眼活检。阴道镜检能帮助临床医生找到重要的活检部位,已作为我院筛查宫颈病变的常规方法。通常从HPV感染发展至CINⅠ级,再从CINⅠ级发展至CINⅢ级,均有一个缓慢移行的过程。由于电子阴道镜可放大病变局部组织10~40倍,所以可使诊断早期宫颈癌的活检指征更明确。CINⅢ级即早期宫颈癌。

宋氏[3]等认为正常转化区,常规取6点和12点处活检。我们选择镜下图象最典型处进行多点活检,其实在碘试验之前已初步拟定出活检的具体部位。醋酸白色上皮与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涂醋酸后短暂出现的边缘模糊淡薄的白色上皮为慢性宫颈炎和鳞状上皮化生,而白色上皮浓厚且维持时间长、图象复杂者往往病变严重,从而最大限度不遗漏病变组织,减少假阴性结果。CIN发展为宫颈浸润癌前有较长的可逆转的移行过程,如在此阶段确诊,及时干预治疗,则可降低宫颈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早期宫颈癌患者5年治愈率在90%,因此对癌前病变的筛查是防治宫颈癌的重点。

宫颈癌有一系列的前驱病变,它的发生、发展从量变到质变,渐变到突变,通常是子宫颈的不典型增生(轻-中-重)→原位癌→早期浸润癌→浸润癌的连续发展过程。这些前驱病变可存在多年。持续感染高危HPV是CIN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我们认为,对临床宫颈病变患者先做TCT和HPV筛查,两者阳性者行阴道镜检,尽早病理确诊,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从而减少宫颈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钱德英.阴道镜在宫颈癌诊断中的应用.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37-139.

2郑丽璇,谢芳,陈涤瑕.阴道镜下常规活检诊断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108例分析.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3):159-160.

宫颈上皮内肿瘤 篇5

1.1 一般资料

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Ⅱ/Ⅲ级38例, 其中年龄最大的65岁, 最小的26岁。术前诊断纯粹为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30例, 合并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8例。

1.2 术前诊断方法

液基薄层技术 (TCT) 检查发现异常, 在阴道镜检查下宫颈活检诊断者8例, 单纯宫颈多点活检和阴道镜检查下宫颈活检诊断者各为15例。

2 结果

2.1 年龄分布

该组病例, 年龄最大的65岁, 最小的26岁。其中20~30岁患者2例, 占5.3%;31~39岁患者3例, 占7.9%;40~50岁患者26例, 占68.4%;51~60岁患者5例, 占13.2%;大于60岁的患者2例, 占5.3%。

2.2 临床表现

无自觉症状者3例, 有阴道出血和/白带异常者33例, 其中有接触性阴道出血者18例。宫颈呈中-重度糜烂外观者32例, 轻度糜烂外观者6例。

2.3 治疗方式

除2例年轻, 有生育要求, 行宫颈锥切术外, 其余36例均行全子宫切除术。

2.4 术前病理与术中、术后病理结果

术前宫颈CINⅡ/Ⅲ级, 术后病理为宫颈CINⅠ级1例, 未见宫颈上皮内瘤变2例, 宫颈微小浸润癌1例, 余同术前, 病理符合率89.5% (34/38) 。而术中冰冻切片快速病理检查为宫颈CINⅠ级1例, 未见宫颈上皮内瘤变2例, 余同术前, 病理符合率86.8% (33/38) 。

3 讨论

3.1 宫颈CIN的诊断

宫颈CIN的临床表现表现多无特异性, 诊断基本靠辅助检查得出。同时由于CIN是一组有可能自然消退和癌变的疾病, 所以应用细胞学、阴道镜及组织学即三阶梯规范化诊治管理宫颈癌前病变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准则[1]。

3.1.1 细胞学检查

传统的宫颈刮片巴氏检查由于其敏感性及特异性较低, 目前正逐步被敏感性及特异性较高的计算机辅助细胞学检测系统 (CCT) 和液基薄层细胞检查 (TCT) 所取代。

3.1.2 阴道镜检查

宫颈细胞学检查有异常者, 应行阴道镜检查。但由于阴道镜图像的判断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 容易造成过低诊断, 因此阴道镜的准确性有赖于检查者的经验。

3.1.3 人乳头瘤病毒 (HPV) DNA检测

现已明确HPV感染与CIN和宫颈癌关系密切, 其中高危组与CIN关系密切, 主要是HPV-16和HPV-18两型。

3.1.4 宫颈活组织检查

包括裸眼或阴道镜下多点活检。其准确性仍有赖于检查者的经验。

3.2 宫颈CIN的治疗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局限在上皮内具有向宫颈癌发展可能的病变, 本身并不具有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性, 所以治疗时只需要完全去除病灶就能达到治疗目的。60%~85%CINⅠ级会自然消退, CINⅡ/Ⅲ级中20%会发展为原位癌, 5%发展为浸润癌[2]。我院对于宫颈CIN治疗方案选择的原则是: (1) CINⅠ级, 给予局部激光、微波、电凝、冷冻、电熨、化学药物、中医中药等治疗, 合并高危组HPV感染者同时抗病毒治疗。半年后复查细胞学检查及高危组HPV~DNA。 (2) CINⅡ/Ⅲ级, 年龄大于35岁, 无生育要求者, 行全子宫切除术。而对于年轻和/或有生育要求者, 行宫颈锥切术, 或宫颈环形电切除术 (LEEP) 。术中均可联系快速病理检查, 必要时扩大手术范围。

3.3 宫颈CIN的健康教育

对广大妇女, 尤其对CIN患者通过多媒体讲座、个别访谈等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既要让其认识到CIN是与宫颈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 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还要让其认识到CIN具有两中不同的结局, 一是病变自然消退, 很少发展为浸润癌;二是病变具有癌变潜能, 可能发展为浸润癌。通过健康教育, 指导患者认真对待, 并积极有效地进行治疗。

摘要: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住院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Ⅱ/Ⅲ级38例, 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 探讨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宫颈

参考文献

[1]张文谨, 严德文, 魏若菡.4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分析[J].临床医学, 2008, 28 (7) :73~75

宫颈上皮内肿瘤 篇6

1.1 资料来源

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来我可宫颈门诊就诊, 经阴道镜下多点活检, 病理确诊为CINⅠ~Ⅲ级的病例, 行Leep治疗, 并有术后病理及定期随访, 进行回顾性分析, 患者年龄25岁至53岁, 平均年龄41岁。

1.2 方法

签订手术同意书。月经干净3~7d内行Leep术治疗, 采用飞龙思除烟型Leep刀, 常规消毒外阴、阴道, 暴露宫颈, 宫颈敷5%醋酸和卢戈氏碘液, 再次确定病变范围, 根据宫颈病变情况选择不同型号的Leep刀, 组织活检为Ⅰ级, 阴道镜满意者行转化区的切除, 切除的范围达转化区边界, 切除的深度仅为5~8mm, 组织活检为Ⅰ级阴道镜检查不满意或CINⅠ级持续存在达1年以上者行转化区的环锥切, 切除范围转化区的边界, 锥顶高度达2cm, 组织活检为Ⅱ级~Ⅲ级、包括阴道镜检查满意或不满意者, 切除范围的转化区边缘外侧3~5mm, 锥顶高度达2~3cm。术后切缘标记后送检[1]。术中统计手术时间、出血量, 术后第1~4周内, 每周随诊一次, 随诊有无感染、创面脱痂期出血、宫颈口狭窄或粘连等并发症, 治疗后第一年每3个月进行一次细胞学检查, 如果细胞学异常应进行阴道镜检查。如正常, 以后每半年随诊一次。

2 结果

2.1 手术时间:最短3.5min, 最长15min, 平均手术时间6min。

2.2 出血量:最少5mL, 最多35mL, 平均出血量10mL。

2.3 术后并发症:术后第二周脱痂期大出血3例, 术后创面及/或盆腔炎2例, 宫颈口粘连1例。

2.4 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治愈率分别为Ⅰ级49例, 治愈率98%, Ⅱ级21

例, 治愈率95%, Ⅲ级7例, 治愈率85% (与参考资料比治愈率低, 可能与资料少有关) 。

3 讨论

3.1 宫颈癌是女性生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最高的癌瘤, 在所有女性癌

瘤中也仅居乳癌之后, 且年轻妇女中子宫颈癌患病和癌前病变的发生有上升趋势, 同时宫颈癌又是一种可以通过早期筛查、早期发现癌前病变及时治疗癌前病变从而阻断其进一步发展为浸润癌的疾病, 宫颈癌的防治关键在于癌前病变的预防、发现与处理, 近年来, 随着宫颈癌筛查技术的不断提高普及, 越来越多的宫颈癌前病变被及时发现, 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宫颈浸润癌演变发展过程中的癌前病变阶段, 从宫颈上皮内瘤变到宫颈浸润癌需8~10年, 积极处理宫颈上皮内瘤变可阻断病程, 预防宫颈癌的发生[2]。

3.2 以往对宫颈癌前病变的治疗多采用破坏行治疗手段如冷冻、电烙

以及激光等方法, Leep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 该方法采用低电压、高电流及细小的环型电刀切除宫颈病变, 在欧美国家广泛应用于CIN的诊断和治疗, 目前在国内已成为治疗宫颈病变的重要手段, Leep手术时间短, 操作简单, 可以达到传统电刀达不到的精细的手术效果, 电切同时电凝止血, 不需缝合, 术后恢复快, 克服了冷刀锥切需麻醉、出血多和缝合困难的问题, 也避免了激光锥切热损伤大, 难以提供足够组织病检的损失。

3.3 通过以上资料表明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治愈率高且安全、手术快捷、疼痛轻微、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

参考文献

[1]章文华.子宫颈病变的诊治要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临床诊治分析 篇7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1年1月—10月间的8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 患者年龄在24岁~47岁之间, 通过临床阴道镜下宫颈活检, 患者的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分级:Ⅰ级13例, Ⅱ级36例, Ⅲ级33例[其中原位癌 (CIS) 4 例]。

1.2 治疗方法

本组患者均使用LEEP刀进行宫颈锥切术治疗, 切除患者的宫颈, 其锥高延伸至颈管2 cm~2.5 cm, 对于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延伸1.5 cm.手术后采集标本送病理学检查, 患者的术后护理与常规护理相同, 术后1周禁止盆浴2个月内禁止性生活[2]。

1.3 治疗效果评定

患者的宫颈恢复光滑, 其质地较软, 具有良好的弹性, 宫颈塑形情况较好的患者为有效;而术后患者出现上皮暴露、外翻, 或是宫颈息肉增生, 宫颈口狭窄、松弛均为治疗无效。

2 结果

完成手术之后, 对比患者的病理学检查结果, 患者当中慢性宫颈炎10例, CINⅠ级10例, Ⅱ级28例, Ⅲ级31例 (CIS6例) , 浸润癌3例, 与术前阴道镜下活检的检查结果相比, 符合率具有一定的差异, 其中CINⅢ级患者的符合率较高, 见表1.

CINⅢ级患者及浸润癌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除6例有生育要求患者外均采用子宫全切术进行治疗, 患者在手术治疗之后病灶清除较为彻底, 没有出现严重并发症, 1例浸润癌患者采用广泛子宫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进行治疗, 患者治愈情况较好。在宫颈塑形及恢复当中, 本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良, 见表2.

注:#含6例CIS;*CINⅢ级阴道镜下活检与术后病理学检查符合率最高。

3 讨论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在临床上的准确诊断可以帮助患者选择有效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特别是CINⅢ级患者与浸润癌患者在诊断过程中的时间和准确度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可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便于患者及早进行治疗, 减少并发症及病情进展。临床常见的检查方法就是阴道镜下活检, 通过本次研究, 发现使用阴道镜下活检的检出率相对较高, 在临床诊断中可以作为CIN患者的主要检查方法, 之后可联合使用宫颈锥切术进行临床病理学检查, 确诊患者病症。对于CINⅢ级患者及浸润癌患者采取以子宫全切术为主的治疗方法, 临床效果明显[3]。

本研究结果显示使用阴道镜活检患者的检查准确率较高, 特别是CINⅢ级患者的检出符合率准确度更好。完成活检后对患者进行初步诊断, 再次进行锥切术后病理检查, 可以准确掌握患者的病症, 进而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本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明显, 患者的并发症情况较少, 采用手术治疗患者的预后情况理想, 宫颈炎患者均为一次性治愈, CIN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1.3%, 临床效果显著。通过手术治疗, 浸润癌与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 及时手术有效地控制了病情恶化。对宫颈恢复及塑形, 患者的治疗有效性和满意度均较高, 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 临床诊断和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患者可以使用阴道镜下活检及联合使用锥切术进行确诊, 对患者的病症情况完成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CINⅢ级患者及癌症患者的治疗以子宫全切术为主, 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在治疗当中可仅使用锥切术治疗, 在患者完成生育后再次进行手术治疗。从临床治疗效果来看, 使用手术治疗的患者整体有效率较高, 但重要的是早期诊断, 及早给予合理的治疗, 以减少患者的痛苦或避免症状恶化[4]。

参考文献

[1]Hopman EH, Voorhorst FJ, Kenemans P, et al.Observer agreement oninterpreting colposcopic images of CIN[J].Gynecol Oncol, 2005, 58 (2) :206.

[2]Huang LW, Hwang JL.A comparison between loop electrosurgicalexcision procedure and cold knife conization for treatment of cervicaldysplasia:residual disease in a subsequent hysterectomy specimen[J].Gynecol Oncol, 2009, 73 (1) :12.

[3]何素芬, 金绍辉, 唐良萏.LEEP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的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 2009, 38 (10) :1235-1237.

宫颈上皮内肿瘤 篇8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6年1月到2008年9月, 在我院宫颈疾病诊断中心进行细胞学检查患者共38261例, 其中6838例细胞学异常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 经病理确诊为CIN 1417例。其中898例CIN患者行LEEP治疗, 898例患者中160例病理诊断CINⅠ为持续性CIN Ⅰ或CINⅠ随访不便者, 738例为CINⅡ~Ⅲ患者, 均具有手术指征。898例患者在LEEP术前后均进行HPV-DNA检测及组织病理检查。以两者中病理诊断级别较高者作为最终诊断。898例患者年龄20~64岁, 平均年龄38.71岁。

1.2 研究方法

1.2.1 细胞学检查

采用2001年TBS (The BethesdaSystem) 的分类标准。

1.2.2 阴道镜及病理学检查

898例患者均在细胞学检测1~2周后, 由2名固定医师行阴道镜检查, 在醋白区、碘阴性等可疑病变区行多点活检, 如阴道镜下未发现可疑病变者, 于转化区的3、6、9、12点行多点活检, 送病理学检查。

1.2.3 HPV-DNA检测

经病理确诊为宫颈CIN有手术指征的898例患者, LEEP前后行高危型HPV-DNA检测。采用HPV-DNA 杂交捕获Ⅱ代试验 ( hybrid capture Ⅱ, HCⅡ) (美国Digence公司) , 同时检测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亚型共13种高危HPV病毒亚型。以标本的相对荧光光度值 (relative light unit, RLU) 与阳性定标的域值 ( cut off, CO ) 的比值表示, RLU/CO≥1.0为阳性。如术后复查HCⅡ (-) , 则可减少细胞学、阴道镜检查次数;如HCⅡ (+) 则为持续阳性患者需及时进行细胞学和阴道镜检查, 必要时宫颈活组织检查。

1.2.4 宫颈环形电切术

使用德国ERBE智能型高频电刀, 由本科固定两位医师行LEEP术。患者取膀胱截石位, 暴露宫颈后用2%碘酒标记移行带范围, 切除范围达碘不着色区外缘2 mm处。对于较大的宫颈组织分次切割, 切除宫颈管深度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切除深度在10~25 mm之间, 平均深度为15 mm, 切缘电凝, 切除物标记定位送病理学检查。

1.2.5 手术后随访

行高危型HPV-DNA检测, 如仍为阳性且细胞学异常患者, 行阴道镜检查, 明确是否为复发病例, 必要时再次手术。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 采用χ2 检验和t检验。

2 结 果

2.1 LEEP手术情况 898例行LEEP手术时间为2~30分钟, 平均手术时间5.1分钟。术中出血量 0~100 ml之间, 平均5.6 ml。出血量<5 ml者645例, 占71.83%;出血量6~10 ml者181例, 占20.16 %;出血量11~50 ml者65例, 占7.24%;出血量>50 ml者7例, 占0.78%。出血量>50 ml的7例中, 术后确诊为CINⅡ2例, CINⅢ4例, 宫颈癌1例。

2.2 898例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分析 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标本病理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77.73% ( 698/898) , LEEP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96例 (10.69%) , 其中37例CINⅠ级升级CINⅡ及CINⅢ, 46例CINⅡ级升级为CINⅢ (包括原位癌累及腺体) , 1例CINⅡ级及12例CINⅢ级升级为宫颈浸润癌。LEEP术后病理结果阴性20例, 诊断降级104例, 手术切缘阳性55例, 病变残留率6.12%。电子阴道镜下宫颈活检诊断结果与最终诊断的符合率为89.31% (802/898) 。见表1。

2.3 898例患者HPV-DNA测定 LEEP术前3组HPV-DNA阳性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LEEP术后3组间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 = 4.23, P>0.05) 。CIN各级LEEP治疗后HPV平均病毒负荷量较术前均有显著降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 。见表2。

LEEP术后持续HPV-DNA感染患者共249例, 其中手术切缘阳性者49例, 占总切缘阳性89.09% (49/55) , 249例患者均行阴道镜下活检, 结果慢性宫颈炎234例, CIN 15例, CIN复发率1.67% (15/898) , 切缘阳性并持续HPV感染的49例中9例有不同程度CIN复发。7例手术切缘阳性而LEEP术后HPV转阴患者也进行阴道镜下活检, 无一例复发。

3 讨 论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状况的改变, 导致宫颈癌前病变的高危因素逐渐增多, 如高危型HPV病毒感染、机体免疫机能改变、过多性伴侣、过早性生活、性混乱等, 宫颈癌及CIN发病亦有上升及日益年轻化趋势。本组898例CIN患者年龄20~64岁, 平均38.71岁。由于生育年龄是HPV病毒感染及复制的活跃期, 导致CIN的高发时期也在这阶段, 这与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年轻化趋势相一致。临床上CIN 多无特异或典型症状, 常常不容易引起患者的重视。吴海雅等[1]报道, CIN 阳性率在宫颈中、重度糜烂无统计学差异, 提示宫颈光滑者也有较高的癌前病变可能, 尤其是伴有HPV感染者, 不能单凭宫颈是否存在糜烂判断CIN 是否存在。随着宫颈癌筛查三阶梯法的普及, CIN 患者的检出率也日益提高。而LEEP术对CIN患者可融诊断、治疗于一体, 已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师采用。

LEEP是20世纪90年代在欧美发展起来并应用于临床的治疗宫颈病变的新方法, 其原理是经电极尖端产生高频电波, 在接触身体后由组织本身产生阻抗, 吸收电波而瞬间产生高热来完成各种切割手术及达到凝血、止血等目的。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LEEP的手术指征包括:①CINⅡ~Ⅲ级;②怀疑宫颈早期浸润癌或原位癌;③持续性CIN Ⅰ或CIN Ⅰ随访不便的患者;④怀疑宫颈鳞状细胞不典型增生或有症状的宫颈外翻等[2] 。虽然电子阴道镜采用放大技术, 观察宫颈表面血管上皮的形态结构, 指导宫颈病变的活检, 提高了宫颈病变的检出率。但本文资料显示, 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标本病理结果的完全符合率为77.73% ( 698/898) , LEEP术后病理级别升高96例 (10.69%) 。表明LEEP手术对于宫颈病变具有较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更高的宫颈浸润癌检出率[3]。本文中有104例考虑宫颈病变较局限, 在阴道镜检查时小病变已经活检取出, 所以LEEP术后病理结果降级。同时, LEEP 对切除组织边缘无炭化现象, 对病理标本损害小, 保证了对CIN及微小浸润癌病理诊断的可靠性。本研究术后标本检出切缘阳性55例, 可能与切除范围不足有一定关系。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为2~30分钟, 平均手术时间5.1分钟, 术中出血量平均5.6ml, 体现LEEP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不需住院、减少治疗费用的优点, 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用LEEP治疗CIN的关键在于病灶能否彻底切除干净。文献报道, LEEP治疗CIN后的术后病变持续率为4. 7%[4,5,6,7], 本研究CIN治疗后标本切缘阳性率6.12%, 与其相近。Reich曾报道LEEP术后复发率高于冷刀锥切术, LEEP术后的复发率为1.9%~10.5%, 冷刀锥切术的复发率为0.35%, 但本研究经LEEP术治疗后病变残留和复发率均较低, 分别为6.12%和1.67%, 低于文献报道的复发率。说明LEEP术中电凝可消除宫颈切缘残留的复发, 且刺激宿主的炎症反应, 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且不影响伤口的愈合。

大量研究表明, 高危型HPV生殖道持续感染是诱发CIN, 进而发展为宫颈癌的重要因素[8]。监测和治疗高危型HPV-DNA是目前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 能够减少宫颈癌的发生。所以本研究采用监测HPV-DNA的方法评估治疗效果。本资料显示, LEEP术前CINⅠ、Ⅱ及Ⅲ各组的HPV感染阳性率分别为73.13%、85.14%及92.05%, 表明高危型HPV的检出率随宫颈病变的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 (P<0.01 ) 。LEEP术后CIN各组HPV转阴率分别为73.50%、63.64%及69.11%, 3组间术后转阴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显示病变的严重程度并不影响术后HPV转阴率。即使患者LEEP术后HPV-DNA检测持续阳性, 其负荷量也较术前显著降低, 显示LEEP在切除病变同时可有效消除HPV感染。从根本上阻断了HPV这一致病因子对于宫颈移行带上皮细胞的局部长期刺激, 从而有效降低了CIN患者向宫颈癌进展的危险性[9]。

综上所述, LEEP手术的优点集中体现在:安全微创, 操作简单, 并发症少;LEEP标本组织无碳化现象, 能够为病理诊断提供完整宫颈上皮移行带组织, 提高病理诊断的准确性;具有诊断和治疗的双重作用;有效消除或降低HPV感染 , 干预性阻断宫颈癌的发病率。由此可见, LEEP是一种诊断、治疗CIN的理想手段。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环形电切术 (LEEP) 在诊治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 (CIN) 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898例行LEEP手术的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 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手术前后组织病理诊断结果变化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变化, 评价LEEP诊断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LEEP平均手术时间5.1分钟, 术中平均出血量5.6ml, 术前电子阴道镜下活检结果与LEEP术后病理结果诊断一致率为77.73% (698/898) , LEEP术后病理结果级别升高96例 (10.69%) , 手术前后HPV-DNA负荷量下降明显,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结论:LEEP手术对于宫颈病变具有较电子阴道镜下宫颈多点活检更高的宫颈浸润癌检出率, LEEP在切除病变的同时可以有效消除高危型HPV感染, 是一种诊断、治疗CIN的非常理想的手段。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变,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

参考文献

[1]吴海雅, 赵勇.宫颈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201例的临床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5, 11 (20) :69.

[2]ACOGcommittee opinion.Role of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inthe evaluation of abnormal pap test results[J].Int J Gynecol Obstet, 1998, 61 (2) :203-204.

[3]王汉楚.LEEP在CINⅡ~Ⅲ级中诊疗价值的临床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 2008, 35 (8) :438

[4]Wright TC, Jngagnon S, Rjchart RM, et al.Treatment of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usingthe 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J].Obstet Gynecol, 1992, 79 (2) :173-178.

[5]Mayeaux EJ, HarperMB.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al procedure[J].FamPract, 1993, 36 (2) :214-219.

[6]Thomas PA, Zaleske MS, Ohlhausen WW, et al.Cytomopholog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rmal injuryrelatedto endocervical brudhingfollowingloopelectrosurgical excison procedure (LEEP) [J].Diagn Cytopathol, 1996, 14 (3) :212-215.

[7]Takac I, Gorisek B.Cold knife conization and loop excision for cervical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J].Tumori, 1999, 85 (4) :243-244.

[8]Nygard J F, Sauer T, Skjeldestad F E, et a1.CIN2/3 and cervical cancerafter an ASCUS pap smear.A7-year, prospective study of the Norwegianpopulation-based, coordinated screening program[J].Acta Cytol, 2003, 47 (6) :991-1000.

宫颈上皮内肿瘤 篇9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根据宫颈组织病理检查结果分为3级:CINⅠ、CINⅡ、CINⅢ。目前治疗CIN的方法主有消融术(包括冷冻、电熨、微波、激光等物理治疗方法,多用于CINⅠ)和锥形切除术(激光锥切、冷刀锥切、leep环切)以及子宫切除术(CINⅢ),约有20%的CINⅡ发展为原位癌,5%发展为浸润癌,故所有的CINⅡ、CINⅢ均需要治疗[1]。消融术由于术后缺乏组织病理切片,故术前必须确定排除宫颈更高级病变甚至宫颈浸润癌的可能,而CIN的诊断准确性与阴道镜的诊断水平及准确的宫颈点状活检和病理诊断水平密不可分。宫颈锥切术作为诊断和治疗两种目的显得更为重要,目前也作为阴道镜点状活检诊断为CINⅢ患者要求子宫切除术前必须的诊断性程序,以进一步排除阴道镜点状活检漏诊的极少部分早期浸润癌。近年来,宫颈leep环切术由于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可门诊进行而得到广泛应用,然而由于切缘电损伤影响术后病理结果,对切缘是否有病变残留难以作出准确判断,故引起越来越多的严谨的妇科专家和病理专家的重视,呼吁宫颈leep术不能滥用,对于一些可疑浸润癌和阴道镜检不满意者,宫颈锥切术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宫颈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对宫颈上皮内瘤变的积极诊治,传统的冷刀锥切术又升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我院自2008年元月至2010年10月对入住我院妇产科53例CINⅡ、CINⅢ采用冷刀锥切术进行治疗,收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53例,年龄32-47岁,其中CINⅡ39例、CINⅢ14例,均经宫颈细胞学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确诊,按照妇产科第七版诊断标准做出诊断。所有病例均选择在月经干净3-7天进行。术前准备:术前应作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血型等检查,确定无出血性疾病,B超查子宫附件,必要时诊刮术排除子宫内膜病变,有内科合并症者术前予以纠正。有阴道炎者先积极治疗,术前三天阴道冲洗,术前半小时始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1.2方法选择连续硬膜外麻醉或利多卡因宫颈旁阻滞麻醉(于宫颈旁3点、9点处1%利多卡因各2-3ml避开血管注射),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铺巾,暴露宫颈后,先用卢戈式碘确定病变区,根据病变范围设计锥切大小和形态[2],垂体后叶素6单位宫颈下唇注射减少创面出血,于碘不着色区边缘外2-3㎜处做环形切口,将宫颈椎体切除,锥底面包括整个病变区在内,直径多在2.5-4.0,锥体高度约2.0-3.5㎝,尽量避免超出宫颈内口水平(否则过深易损伤子宫动脉分支至大出血)年轻者病变主要在宫颈表面,锥切组织趋于蘑菇状,年老者病变深入宫颈管,锥切组织近尖锥状;宫颈锥切创面予以二二丙式宫颈成形缝合:即将宫颈上下唇分别做连续包埋缝合,第一针于3点进针,全层穿透,出针后宫颈粘膜层做2个小u字缝合,于颈管向外穿透宫颈半层出针,继续于宫颈粘膜层做2个小u字缝合,最后全层穿透于9点出针,然后将线拉紧,3点和9点俩线各自拉紧打结,宫颈恢复原来光滑形状,如左图,术毕用碘伏纱布压迫止血24小时,留置导尿,预防感染。

2结果

2.1手术情况手术时间为23-38分钟,平均28分钟,术中出血20-80ml,平均出血56ml。

2.2术后情况术后住院3-5天,所有患者经治疗后除1例CINⅢ术后病理检查升级为早期浸润癌转上级医院行广泛性全子宮切除加盆腔淋巴清扫术外,术后病理切缘均无病变残留,其治愈率为100%,术后一个月及两个月复查宫颈切缘愈合好,绝大部分宫颈成形,均恢复光滑表面,未出现术后近期大出血。52例均定期随访宫颈细胞学检查和电子阴道镜(3至6个月随访一次,两年后酌情减少随访次数),部分进行多点活检及颈管搔刮,随访至今尚未出现复发病例。所有病例都在继续随访中。

3讨论

近年来,由于对宫颈病变的越来越重视,妇科普查工作的大力开展,宫颈癌筛查工作的普及,以及诊断技术的提高,宫颈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早期发现并积极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对于阻断宫颈癌前病变向宫颈癌发展有着重大作用。由于HPV的感染,宫颈疾病患者的增多以及发病年龄年轻化的趋势,已经成为了影响女性生活质量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也随之上升,对于宫颈疾病不仅很少有“有病不医”的态度,而且还对疾病的治疗方案有了新的层次要求。我们采用的改良冷刀锥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可以保留患者子宫形态,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手术用时少,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并且冷刀锥切术具有能够保证标本切缘病检的完整性,能够避免环形电锥切影响切缘病检的准确性,而切缘是否阴性是判断手术效果的重要依据,也与术后复发与否密切相关。综上所述,改良冷刀锥切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具有术式简单,不影响术后病检结果,术后恢复快,复发少等优点,手术风险相对不大,不需要依赖特殊的器械设备,麻醉要求也不高,特别适合在基层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P261.

宫颈上皮内肿瘤 篇10

关键词:宫颈锥形电切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临床护理,效果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包括宫颈癌与宫颈不典型增生, 临床上治疗方法有:冷冻;电凝;激光;手术治疗等。由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 其病发率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1], 宫颈锥形电切术是近年来临床应用的新型技术, 具有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术后出血少、不影响妊娠、恢复快速、切除的组织能够给予病理学检查等优点[2], 但是多数患者对治疗存在有恐惧的心理, 所以术前与术后的护理非常重要。本文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宫颈上皮内瘤样的病变患者300例, 将其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的分析与总结,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们选取2010年10月至2012年10月宫颈上皮内瘤样的病变患者300例, 其中:年龄在31~57岁, 平均年龄为 (42.6±2.8) 岁。疾病的类型分为:Ⅰ型52例;Ⅱ型143例;Ⅲ型105例。

1.2 方法

(1)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宫颈锥形电切术的手术方法了解程度有限, 所以术前患者均会有程度不同的紧张、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要主动与其沟通, 向其介绍手术的有效性及彻底性, 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 使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治疗与护理[3]。 (2) 阴道的准备:在月经后第3天进行治疗。术前3d禁止性生活, 每天给予阴道进行灌洗, 操作时护理人员动作要轻柔, 避免出血。阴道的清洁度术前要达至Ⅰ°~Ⅱ°。 (3) 术中护理:患者取截石位, 将其头部偏向一侧, 将患者的上肢使用治疗巾包裹并固定于身体的两侧, 调整好功率, 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 若有异常时要立即汇报医生, 术后将标本送至病理科给予检验。 (4) 术后护理:术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对阴道内使用纱布给予止血的患者, 在24h后取出。对体温超过37℃的患者, 要给予对症处理, 若术后3d仍有少量渗血的患者, 给予云南白药进行局部止血。术后的6~15d是脱痂期, 告知患者要注意阴道的出血情况。

2 结果

300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为 (9.8±2.1) min;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3.2±1.2) d;术后出血量低于20m L 279例, 占93.0%。出血量在20~100m L 14例, 占4.7%。出血量超过200m L 1例, 占0.3%。3例患者经病理学检验, 结果显示为宫颈癌, 需手术治疗外, 其余患者均治愈出院。

3 讨论

宫颈锥形电切术在对宫颈疾病给予临床诊断时, 还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其具有住院时间与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等优点, 要求护理人员要熟练掌握宫颈锥形电切术配合与器械的管理, 在积极做好术前的准备同时, 要加强健康指导, 缓解患者恐惧、焦虑的不良情绪, 术中与医生密切配合, 避免对阴道壁产生损伤, 减少术中的出血量, 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4]。从本次研究结果可以看出, 术后出血量低于20mL279例, 占93.0%;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 (3.2±1.2) d, 这一结果充分说明了采用宫颈锥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具有操作简单、疼痛轻微、术后出血少等优点, 给予患者术前健康指导, 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 术后密切观察感染及阴道出血症状, 并及时给予处理, 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康凤英, 侯艳雁.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护理体会[J].中国民康医学, 2010, 16 (4) :1203-1204.

[2]何燕娟.宫颈环状电切术治疗宫颈病变的配合及护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9 (11) :217-218.

[3]王芬, 昆多孜, 阿也提.阴道镜检查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在新疆地区的临床应用[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0, 8 (7) :39.

上一篇:世界一体下一篇:膨胀加强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