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设计

2024-07-13

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设计(精选九篇)

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设计 篇1

问题导学是一种由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教师设置的问题引导下,通过思考、讨论、分析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实现知识、方法、能力的综合建构。在物理规律教学中运用问题导学,能提高课堂探究的有效性、提升学生对规律的理解与应用的有效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一、问题导学中的问题必须精心设计

教师首先要明确自己所设置的问题的对象,把学生放在课堂主角的位置上。“问题导学”的作用是引导,引导学生去思考、讨论,甚至动手一步步解决问题,是学生探究物理规律的指南针。因此,在课堂上提出的问题,必须以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为基础,找出学生理解规律过程中的障碍,结合演示或实验设置问题,让学生通过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找到探究规律的突破口。

《平抛运动》这部分知识是曲线运动的第一个模型,涉及必修一所学的自由落体运动和匀速直线运动知识,本节课的难点在于理解为什么平抛运动可以看成是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以及如何根据运动的合成和分解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本节课的演示可以让学生获得平抛过程的感性认识,但关键点在于,如何将感性理解转化成具体的规律探究。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在明确学生学习难点的前提下,我们通过问题导学对学生进行引导,力求将学生的感性认知引导至规律的探究上。

首先,演示并观察生活中的平抛现象,要求学生在平抛运动的轨迹图中画出抛出点O和某一点A的物体的速度和受力,并思考平抛运动本质是什么运动。学生在本节内容之前已经学习过曲线运动,因此,完全可以通过对具体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

难点的突破可以选择这样的几个问题:(1)平抛运动的规律是什么?复杂的运动该如何研究?(2)平抛运动物体参与了几个运动?分别是什么运动?为什么?这两个关键问题的思考,与平抛运动的演示实验相结合,就可以让学生把感性知识转化成规律探究入门的钥匙。复杂运动可以分解成简单的运动进行分析,平抛运动水平上可以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上可以看成是自由落体运动。接下来,让学生画出轨迹图上某点A的速度图像、位移图像,甚至让学生自行求出分运动与合运动的速度式、位移式都顺理成章了。

这样的教学设计,把主动权交到学生手中,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给出的结论,而是学生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来探究新的知识,这么做,也符合新课程标准中“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勤于思考,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的理念。

二、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设置要有目的

问题导学的目的是通过问题来引导学生探究。学生学习物理规律,需要非常多的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正确的引导,能够让学生有目的地思考,有动手的意识,有探究的要求。因此问题导学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必须有的放矢,提出的问题必须产生一定的教学效果。

在学习《楞次定律》这部分内容时,学生已经通过实验与总结,理解了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并在具体实验中也观察到了条形磁铁插入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时,会出现电流方向不同的现象,因此在进行楞次定律引入时,可以以此为切入点,引发学生思考:(1)电磁感应中电表偏转方向不同,说明什么?(2)感应电流的方向跟什么因素有关?遵循什么规律?抛出问题后,再通过演示条形磁铁穿过铝环架上封闭的铝环和不封闭的铝环,观察现象并思考:(1)让磁体靠近或远离不封闭的铝环,铝环都静止,说明什么?(2)无论N极或S极靠近封闭的铝环,铝环都躲开,说明什么?(3)无论N极或S极远离铝环,铝环都跟过来,又说明什么?

在具体教学中,由于学生已经了解变化的磁场能够产生感应电流,电流与磁铁之间存在力的作用,因此,学生能顺利回答出铝环静止是因为不能产生感应电流,与磁铁没有力的作用;而封闭的铝环产生感应电流,远离磁铁,说明感应电流与铝环的作用力是斥力;靠近磁铁,说明是引力。接下来,再请学生分析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磁铁的磁场方向及变化情况,得出感应电流的磁场阻碍产生感应电流的原磁通的增加或减小这一结论。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问题的设置都有明确的目的,结合相应的实验现象,让学生在回答完问题之后,可以通过自己的思考、讨论,探究出规律的本质。

三、问题导学中的问题设置要有层次

并不是在课堂上不停地向学生提出问题就是问题导学。在学生理解规律过程中,怎么提问题,什么时候提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都是教师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的。物理规律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规律的理解是由浅到深,由易到难的,同样,教师提出的问题,也必需有一定的递进关系,有明确的先后顺序,让学生在回答、解决问题的同时产生新的问题,层层诱导学生思考,让学生在理解掌握规律的同时建立良好的物理思考习惯,也对物理学习产生兴趣和信心。

人教版新课标教材选修2第七章第二节《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部分,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太阳对行星的引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并得出相应的计算公式。在计算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时,涉及模型的简化,需要把行星绕太阳的运动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而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则是这个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如果仅仅给学生结论,学生就不能体会物理规律的形成,不理解这样分析所包含的丰富物理内涵和科学方法,只是单纯地接受教师所教授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实际物理学习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而如果采用问题导学来设计问题,则可以使学生在理解规律的同时,感受物理研究的方法与成功的喜悦。

在具体的课堂设计中,可设计这样的问题串,激发学生思考。

问题一:根据开普勒定律,行星的实际运动是椭圆运动,我们目前还不了解椭圆运动规律,应该怎么办?能否把它简化成我们能够分析的运动?提出问题后,便有学生提出能否简化为圆周运动,但随即有学生表示椭圆轨道半长轴与半短轴不同,与圆周接近但不是圆周,不能随意简化。而此时给出太阳系八大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半长轴与半短轴数据,使得学生理解到因为半长轴与半短轴差距很小,因此可以把行星运动的椭圆轨道简化成圆周运动。

问题二:既然把行星绕太阳运动简化成圆周运动,那么行星绕太阳运动可以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还是变速圆周运动?为什么?问题一抛出,学生普遍认为应该看成是匀速圆周运动,但问及理由时,学生不能当即答出,但经过思考后,给出根据开普勒第二定律,相同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同,当看成是圆周运动时,扫过的弧长也相同,因此线速度相同,应该视为匀速圆周运动。

问题三:行星绕太阳作匀速圆周运动需要向心力,是什么力来提供向心力?这个力的大小和方向应该是怎么样的?突破模型简化的难点之后,学生很快回答出是太阳对行星的引力提供向心力,既然是圆周运动,那么这个引力必定指向圆心。

在三个具有递进关系的问题之后,学生对于模型的简化具有了一定的认知,在得出阶段性结论的同时,就具有了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一些能力,因此接下来完全可以架设情景,让学生动手计算太阳对行星的引力,并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出最终结论。这样的教学设计,能够让学生在导学问题的引导下思考、探究、交流,能够通过探究找出规律,也使得所学习的知识有更强的内在联系,更容易理解。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导学提纲设计 篇2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加法交换律》的课本内容进行数学阅读时,给学生提供了下面的导学提纲:

1.自学课本,了解什么是加法交换律。

2.你能够用字母来表示加法交换律吗?

3.尝试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解析这个导学提纲,我们不难发现,它过多地指向于要求学生从数学课本中寻找知识点,寻找现成的答案,而忽略了学习方法与数学思考上的指导。照着这样的提纲进行预学,可以想象学生在数学自学过程中的学习行为将是机械盲目、缺乏创造性的。于是,我将提纲修改为:

1.你能用几种方法求出“王叔叔一天骑了多少千米”,这些算式有什么特点呢?

2.你能再举出几个这样的等式,并用一句话来概括你的发现吗?

3.除了教科书上的3种方式,还有其他方式吗?请你把它写下来。这些方式都有什么特点?你比较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4.尝试完成教科书P28“做一做”。

这样的导学提纲,更有利于学生用多元的思维方式参与数学阅读。学生逐题自学,并进行小组讨论,学生在尝试、活动、操作、实验等多种学习方式中,逐个解决了问题,并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通过这一系列的学习,加强了学生个人思考和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更有利于学生提高个性化的数学阅读能力和培养学习素养以及思考的空间。

那么,我们该如何设计高效的导学提纲呢?本人结合实际教学浅谈如下。

一、重点突出,目标明确

导学提纲在内容上应该依据教学目标来设计,要始终围绕学习目标进行,以增强学生的目标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责任意识。每节课都有其学习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提纲就要有针对性,如“一个数除以小数”这节课,从教学内容的内在联系看,这节课的要点是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的方法及道理。只要抓住这一点,一切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在编写导学提纲时,可以围绕以下几个问题进行导学:(1)计算除数是小数的除法,为什么要把除数化成整数?(2)把除数变成整数,被除数应该怎么变?(3)这样做,商的大小有没有变化?为什么?(4)除数变成是整数的除法后,应该怎样计算?这样,学生“先学”时能一下子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和关键。

二、中心明确,因材施教

教师在设计导学提纲时要做到心中有学生,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现有的数学知识基础,切实考虑导学提纲该怎样导入学生学,要因材施教。提纲还要以教材为依据,方法得当,层次分明,不能好高骛远,脱离学生实际和教材内容。

三、富于思考,发展思维

质疑问难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进一步思考,才能有所发现,并用自己理解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数学思考。导学提纲只有富于思考性、探索性,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发学生更多的联想,挖掘学生思维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果导学提纲犹如一碗白开水,索然无味,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更谈不上思维的开发。如:《比例的基本性质与解比例》一课,以“你会用怎样的数学符号来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对照例题,你的解答方法与书本例题有什么不同?哪一种更合理些?”促使学生用多元的思维方式参与数学阅读,激发学生提出多个富有思考性的解法。

四、分层递进,激发潜能

导学提纲的设计要综合考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难易程度,即在难易程度的分配上做到均衡、科学合理。同时遵循递进性原则,在内容上应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循循善诱。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又要能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地认识教材、理解教材,引领学生的思维活动不断深入,还应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导学提纲要符合小学数学的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要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五、语言简洁,便于操作

设计小学数学导学提纲时,教师要根据该年龄段的学生的理解能力,所用的词句要准确,语句要通顺,并要用恰当的数学语言。这样有利于学生正确理解题意,明确学习要求。切忌不能语言表达不准,模棱两可,这会导致学生在自学时无法操作,甚至不知所云。

六、多样化设计,增强启发性

导学提纲的设计要多样化、标准化,不能以固定的模式来设计问题,更不能以固定的形式来回答问题,要结合小学生的数学形象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采取多变的题型,并且设计要有启发性和趣味性,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和探索心,并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

因此说,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中,导学提纲只在一个阶段起一种辅助作用,因为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智力的发展、自学能力的提升,会不断淡化导学提纲的功能,取而代之的是新的学习方式,就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营造良好的氛围,使学生能完成“从教到学”的转化,让教师的作用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能力,真正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目标。

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设计 篇3

一、 导学案的设计依据

导学案这种教学模式改变过去教师单纯地讲、 学生被动地听的“ 满堂灌” 的教学模式, 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使主导作用和主体地位和谐统一, 发挥最大效益。 在这种模式中, 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 然后根据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师生共同研究学习。 导学案以学生为本, 以“ 教学目标” 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是学生学会学习、 学会创新、 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导学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 也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 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通过科学有效的训练, 达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导学案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 按照学生的学习全过程设计, 将学生学习的重心前移, 充分体现课前、课中、 课后的发展和联系, 主要依据五大环节: 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当堂检测评估—课后拓展延伸, 在先学后教的基础上实现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如何设计好导学案, 是学生“ 愿学”“ 乐学” 和 “ 会学” 的基础。 因此, “ 导学案” 设计要做到“ 一心” “ 两有” 和“ 三性”。 “ 一心” 指以学生的“ 学” 为中心,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 两有” 指教师设计导学案时要“ 心中有人, 目中有纲” :“ 心中有人” 指心中要有学生, 要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 充分考虑导学案怎样引导学生学, 如何做到因材施教;“ 目中有纲” 指要以课标为纲, 以教材为依据, 要做到目标明确, 重点突出, 难点分散, 方法得当, 层次分明。 “ 三性” 指设计的导学案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 科学性和主导性。 探索性指导学案设计的问题是真问题, 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 查阅资料、 实验操作、 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 能够真正解决问题; 科学性指导学案设计的问题要科学, 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 做到循序渐进, 循循善诱, 使学生认识到, 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 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 光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 光看书不思考不行, 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 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 主导性指导学案的设计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但并不是放任自流, 而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有效学习, 特别是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辅导, 使每一名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让每一名学生学有所得, 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导学案应是集体与个人共同智慧的结晶。 教案是教师个人的艺术, 学案设计既是个人的艺术更是集体的智慧。 导学案设计应方便课堂教学, 使学生学习有路: 导学案中不仅要有学习目标, 也要有学习过程。导学案对于那些盲目不知如何学习的学生来说, 应该是一条容易通过的学习之路。 学习是漫长而又苦涩的活动, 只有不断成功, 不断激活内心的潜力, 才能不断地充盈力量。 设置导学案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做到“ 低起点、 小台阶”, 既能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到轻松, 又能体会到登上一个个台阶的喜悦, 从而增强登上下一个台阶的信心和勇气。 学会方法, 走遍天下。 导学案不仅要明确学什么, 更重要的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学, 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导学案要明确指示如何读书、 如何读图、 如何理解、 如何记忆、如何思考、 怎样讨论等学习方法。

二、 导学案的设计特点

所谓导学案是指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教师的启迪引领为主导, “ 传道受业解惑”,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而学案是建立在教案基础上的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合作学习而设置的一种学习方案。 从教案到学案的转变, 其本质是教学重心由教师如何教转变为学生如何学, 必须把教师的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目标, 把学习目标设计成学习方案交给学生。 导学案这种授课模式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合作探究, 主动获取知识, 由学会变成会学,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创新能力, 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将教与学有机结合, 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因此, 导学案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

( 1) 围绕学习目标, 紧扣教材, 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以及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

( 2) 设计的问题要有启发性, 要能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不宜过多和细碎, 对课本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有适当的提示, 配以一定数量的思考题,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一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 3) 问题设计应有层次性、 梯度性, 设计的问题应引导学生深入阅读文本并思考, 或者说知识点的呈现要尽量少用填空的方式, 避免学生照课本填空, 对号入座, 抑制学生的积极思维。 设计的问题所用叙述语应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积极参与。 多用“ 想一想”“ 议一议”“ 试一试”“ 练一练” 等问题情境去设计学习过程, 让导学案成为学生自主学习指导的教师。 教师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大难度, 做到循序渐进, 使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会看书、 学会自学。

导学案是“ 导学、 诱思” 的载体, 有什么样的学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导学, 一份好的学案, 可使知识深入浅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差的学案只会加重学生负担, 重蹈传统教育的覆辙。

三、 导学案的使用问题思考

导学案教学是否等同于提前预习? 目前, 很多学校使用导学案教学都有提前预习这一内容。 数学学习需不需要提前预习呢? 提前预习是否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与减负是不是冲突呢? 笔者认为导学案应该充分体现教师的“ 引导与指导”, 要让学生在教师可控制的范围内, 自己摸索、 探究和推导, 从而获取知识。导学案是由教师设计用来辅助学生自主探究、 合作学习的。 导学案中, 融入了教师的智慧, 也融入了教师的设计理念。 它的对象是学生, 是面向学生学习的过程, 教案的对象又是教师, 是面向教师的教学过程。学案中不能全部体现教案的内容, 学案中学习目标的设置, 并不是教学设计中的教学目标。 学案不是教案的浓缩, 教案也不是学案的补充。 从某种角度上讲, 一套好的导学案, 可以成为学校的一套校本教材。 据调查, 在使用导学案的一些学校中, 已经出现了淡化学生使用教材的趋势, 教材上的很多内容被转化到学案上, 教材的主体性, 似乎已逐步被学案所动摇。 笔者认为, 教材的权威性是不能忽视的, 教材的主体性也是不能改变的。 以课本为本, 是设计、 制作和使用导学案的基础。 当然,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其发展的可能性, 对教材做出一些适合自己学生的处理。 只有适合的, 才是合适的。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过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 “ 学案教学” 模式形式化、 学案内容设计不科学、 不实际、“ 学案教学” 与“ 教案教学” 出现脱节等问题; 导学案的编写存在的问题, 如形式单一、 内容偏难偏多、 导学案编写习题化; 导学案是不是每个学校都适用? 导学案是不是每节课都适用? 导学案是不是对每名学生都适用? 先学后教的这种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否增加了学生的负担? 导学案是否会加大学生的两极分化? 导学案的内容应该包含几个部分? 导学案中如何进行数学学法指导? 导学案的使用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还有一系列的问题值得教师更深入的思考和研究。

导学案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手段和学习手段, 是传统课堂教学和学习的一种重要补充。 教学过程是一个生成性过程, 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密切互动、 相互合作的过程, 有效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造的。

摘要:导学案是用于指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方案, 它需要经教师集体研究、个人备课、再集体研讨制订, 并且要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目标编写, 以学案为载体, 以导学为方法, 教师的指导为主导, 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 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关键词:导学案,高效课堂,问题思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设计 篇4

[关键词]导学案探究性问题设计技巧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88

导学案教学法的出现是历史教学深入改革的产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教师的教学思路,丰富了教学模式。另外,探究性问题的设置会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教学质量。那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究竟该如何把握问题设计的技巧,做到恰到好处?本文重点进行以下三点探讨。

一、从课本出发,使问题更深入

高中历史导学案教学法离不开自主探究和问题分析。而一切问题的展开都需要紧紧围绕所设置的教学目标,并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能力发展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全面看待问题,逐步探求历史的真相,找到最本质的原因。这就要求教师设计问题一定要从课本出发,并超越课本,使问题具有一定的思维价值。

例如在学习《新航路开辟》这一节内容时,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个问题:“新航路的开辟,对人类社会带来了哪些重要影响?有人说‘新航路打开了世界市场‘新航路促进了人类文明的相互交流‘新航路是欧洲殖民者的掠夺之路‘新航路扩展了人类的思维空间等等,你是怎么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呢?”教师提出的这四个方面其实是新航路的四个影响,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用科学、正确的理论,对自己的观点进行论证,这样的问题更具有思维性。

二、从真实的历史事件出发,使问题更贴近现实

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作为教学载体,是历史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一般情况下,如果问题的设计单纯是为了证明教材的正确性或者科学性,那么问题就会失去创新;相反,如果问题设计在肯定教材的基础上延伸教材,就能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情感认知,所以教师设计问题要善于从多个角度出发,并尽可能地采用全新的视角。

例如在学习《北洋政府时期的再认识》这课时,教师设计了如下探究题。

材料:……中国棉纺织商业在有利的市场环境下过多的设置厂房,导致超过了市场容纳量,这便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一个导致中国棉纺织业遭受重大挫折重要原因。——杜恂诚《对北洋政府时期工商业发展的误解(上)》

探究的问题:作者认为“一战”过后棉纺织业惨遭挫折的原因是什么?你对此有何看法?

众所周知,“一战”之后民族工业的发展遇到挫折。从政治角度上来说“帝国主义的卷土重来”是主要原因,也是课文中对此问题的解释,教师如果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将市场的饱和程度考虑在内,得到的答案可能就是另外一种。这种解题方法,有利于学生站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更加全面了解到民族工业发展、兴盛、失败的全过程。

三、从现代化的目光出发,使问题与时俱进

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历史观,而历史观简单地说是当代人对历史的评价和看法。教师若把问题和全新的历史观结合,使问题更加贴近当代人的思维模式,将更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学习。

例如在学习“清末新政史学”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探究题。

材料一:自1901年至1905年之间,清政府连续下发了很多关于“新政”的圣旨,“新政”的内容包括筹集军饷、征召新兵、嘉奖实业、振兴商业、开办学堂、吏法改革、重编律法、废除科举制度。

材料二:技术问题仅仅是现代化中心的一部分,其真正的目的是营造一个可以让文化、科学和技术能够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

探究问题:仔细阅读材料,试分析清政府时期社会环境对政治、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会为社会的发展提供哪些建议?

这个问题的设置,一方面要求学生结合材料阐述社会环境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有清晰的解题思路;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设身处地地思考当时的社会背景带给人民大众的好与不好,让学生在现代生活的启发下,去体会清政府19世纪90年代初社会的发展状况。这个问题的设置就是在立足当代的前提下探究历史,使学生更容易接受。

教师学会设计历史探究性问题的技巧,提出所需要探讨的问题、目标,制定科学的探讨步骤的导学案教学,能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研究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参考文献]

[1]由天武.浅谈我对导学案教学模式的认识[J].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5) .

[2]宋殿军.使用“导学案”的一点浅见[J]. 新课程学习(下),2014(6) .

让“导学提纲”真正发挥导学作用 篇5

1.“导学提纲”的设计

1.1 定准目标, 引领整体感知。

导学目标是学生活动的出发点, 也是学生活动的指南, 没有目标的导学是盲目随意的导学。一个导学提纲, 首先要根据教学内容、课标和学生实际设计好导学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目标, 设计时教师要明确哪些是课前学生通过自学探究可以达成的目标, 哪些是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活动才能达成的目标。在设计导纲时, 教师不能把高层次不切实际的目标下放给学生, 如探究酵母菌在酿酒和发面过程中细胞呼吸的本质区别, 由于材料、用具限制, 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合作能力要求高。这样的目标使学生费力且难以完成, 另外也造成学生思维混乱, 易引起抵触情绪, 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发挥, 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

1.2 巧设问题, 引导自主探究。

“疑是思之始, 学之端”, 学贵有疑, 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设计导学提纲时, 教师应把导学目标细化为一系列的问题情景,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从而完成目标。如何设计问题使学生顺利展开自主探究呢?

1.2.1 问题设置要明确具体, 以便有效地引导学生有效思维。

一忌意思模糊﹑含混不清, 以免误导学生而增加学生探究的难度。例如, 水稻的呼吸方式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设置就不够明了, 因为正常情况和水淹时水稻的呼吸方式不同。二忌大而全﹑空洞抽象。例如, 有氧呼吸的过程是什么?这样的问题范围广、针对性不强, 将会使学生茫然失措无从作答。教师可以将其换成几个具体的小问题: (1) 有氧呼吸包括哪几个阶段?请尝试写出它们的反应式。 (2) 它们发生的场所分别在细胞的什么部位? (3) 其反应的发生所需的酶的种类是否相同? (4) 各阶段释放的能量多少是否相同?

1.2.2 问题设置要循序渐进, 有梯度。

由已知到未知﹑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是认知的一般规律, 导纲中问题的设置应遵循这一规律。例如, 教师可先设置一组问题作铺垫: (1) 生命活动的根本能源﹑主要能源﹑直接能源分别是什么? (2) 光能→有机物中活跃的化学能→ATP中稳定的化学能, 需要经过哪些生理过程才能转化实现? (3) 与以上过程关系最密切的细胞器是什么?它们的结构如何? (4) 酵母菌、乳酸菌有没有以上结构?它们的结构主要区别?对于综合性较强的问题, 应作阶梯式分层处理, 即把一个大问题分解成若干连贯的小问题, 每一个小问题都相当于一个台阶, 前一个问题是后一个问题的基础, 后一个问题是前一个问题的深化和发展。例如, 怎样理解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显然这属于结论性的问题, 难度大, 学生不知从哪方面回答。若换成: (1) 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有氧呼吸的场所分别是什么? (2) 在真核生物中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中哪些阶段在线粒体进行的? (3) 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产生的能量主要来自哪一阶段 (场所) ?这样学生就能在积极主动探究中得出满意的答案。

1.2.3 问题设置要有侧重点。

提出的问题要抓住课堂教学的重点﹑实质和学生的难点, 不能面面俱到, 一味重复教材, 简单罗列知识清单, 也不能照搬教辅用书, 应有适当取舍, 应疑学生之难﹑疑学生之疑, 否则导纲篇幅冗长而加重学生负担, 切忌不抓重点实质只抓皮毛。[1]

1.2.4 问题设置要有趣味性。

平铺直叙、没有趣味的问题, 不能引起学生足够的注意, 调动不了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也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启迪。[2]如突破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家庭酿酒时“先来水后来酒”?探讨影响细胞呼吸的因素时可以用“黏土配沙土, 一亩顶两亩”, 探讨细胞呼吸的意义用“麦怕水淹根, 蝉怕水淹身”。

1.2.5 问题设置要有生活性。

生活化的语言和情境会增加学生探究的兴趣, 同时也会使学生有学以致用的成功感。如在探究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时可以设置: (1) 人们习惯早晨去树林锻炼, 从生物学角度来分析是否科学?我们锻炼时是小跑好还是快跑好?为什么? (2) 包扎伤口时为什么选用透气的消毒纱布或松软的“创可贴”? (3) 我们在花盆种花时为什么要掺些煤渣或锯末?为什么盆底有个小洞?是用瓦盆好还是瓷盆好? (4) 稻田为什么也要定期排水? (5) 夏天到了, 你知道有哪些方法保存易腐败的食品?

1.3 设置归纳, 提升知能层次。

如果说设置问题环节是把各知识目标分解细化, 引导学生各个突破, 而本环节则是把分散知识整合阶段, 是知识的加深理解升华阶段, 同时也是学生分析比较归纳能力的提高阶段。归纳总结可用填比较表﹑绘概念图﹑示意图的等方法进行。如用下列示意图引导学生探究, 就可容易归纳出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联系。

归纳总结可使零散的知识进行凝集, 使一般知识得以升华, 同时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能力也会得到锻炼和提高。

1.4 精选习题, 感受成功喜悦。

学生自主探究的效果如何?学生有没有收获?在“导学提纲”中, 教师可以设计一组习题加以评价。设置的习题一方面要关注基础知识的掌握, 另一方面要注重重难点的突破, 目的是使学生通过解答它们, 增强自信心, 感受成功的喜悦, 获得“努力—成功”的体验, 促进“努力—成功—再努力”的良性循环。如设置以下习题:

【练习】分析以下图示内容, 回答有关问题:

(1) 写出 (1) — (4) 生理过程的名称:

(1) _______ (2) _______ (3) _______ (4) _______。

(2) 分析A—D能量的来源:A_______B_______C_______D_______。

(3) (2) 过程能量转化效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4) (1) 和 (3) ﹑ (2) 和 (4) 是否可能表示同一种生物?试各举一例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运用“导学提纲”需要注意的问题

“导学提纲”设计的好并不等于教师学生用的好, 要使“导学提纲”真正发挥导学作用, 在运用时教师应注意以下问题。

2.1 把握好下发的时机。

设计好的“导学提纲”下发的时机要适宜, 不可太早也不可太迟, 太早探究的内容学生印象不深, 学生所疑之处也会模糊;太迟甚至课前匆匆下发, 学生来不及利用。以上两种情况都会使“导学提纲”失去应起的作用。最好教师上课前两天将其发下去, 使学生课前能从容探究, 课堂上师生趁热打铁完成教学目标。

2.2 勤于检查。

有了“导学提纲”不等于学生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 因此需要加强检查, 开始时教师应亲自一个个查。当学生有一定习惯后, 教师可采取定期不定期抽查或课堂提问方式检查。检查时不仅要检查学生完成的量, 而且要检查完成的质, 哪些目标还没有完成?还存在什么问题?这样课堂上才能有的放矢,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2.3 杜绝两个极端。

课堂上使用“导学提纲”要杜绝两个极端, 其一是完全照纲教学照纲宣读, 或纯粹“对答案”, 其结果是重点得不到突出难点得不到突破, 知识也得不到拓展和加深, 教学效率不高;其二是完全撇开导纲, 教师另起炉灶, 这样学生对“导学提纲”的利用积极性将大打折扣。在课堂上, 教师要恰当使用“导学提纲”, 课前已达成的目标要少讲或不讲, 未达目标和起疑的地方要重点讲甚至引导进一步探究。总之, 对“导学提纲”的使用, 教师不能以导纲中的导来代替课堂上的导, 也不能以课前的学来代替课堂上的学, 要以导纲为本并超越导纲, 要在“教中教, 教中学, 学中学, 学中教”。师生、生生之间应该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相互启发, 共同在课堂上利用好“导学提纲”。

总之, “导学提纲”的模式, 重在探究, 贵在引导, 可有效克服教学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减少无效劳动, 提高教学效率, 真正把学生摆到教学的主体地位, 更重要的是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对于学生的长期学习甚至终身学习也有一定的作用。

摘要:“导学提纲”模式以明确的目标、精心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 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 培养了探究能力, 符合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本文以高中生物“细胞的呼吸”为例, 对“导学提纲”的设计和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导学提纲,“细胞呼吸”,设计,运用

参考文献

[1]边清杰, 林秀花.学案教学在新课程复习课中的应用.中学生物学教学, 2008, (3) :30.

基于有效落点设计导学问题 篇6

关键词:导学,落点,唤醒式

实施新课改十多年以来,在多元化教学思潮的影响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生动的情境、丰富的对话、多元的探究确实让初中生在数学课堂上学得生动活泼.面对初中 数学课堂 的“情境热”“对 话热”“探究热”,我们总感 觉这样的 数学课堂 缺少了“数 学味”,缺乏“数学思考”.在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中,把“数学思考”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并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各种载体与途径引导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并在“课改热”的背后,我们要善于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进行一些“冷思考”,要让“数学思考”回归数学课堂.在“学为中心”的课堂中,强调的是初中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而自主学习的核心则是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有意义的“数学思考”.教师作为初中生数学学习的引导者,要善于为初中生设计有效的导学问题,以此引发初中生的数学思考,并在数学课堂上进行自主化的数学学习活动.那么,在初中数学课堂教 学中,应该如何 有效地设 计导学问 题呢?其有效的落点应该基于哪里呢?

一、基于认知起点,设计“唤醒式”导学问题

建构主义心理学告诉我们,学习者在学习新知的过程中,原有的认知结构起着重要的作用,有效的教学应该是基于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之上的.“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理念也特别强调,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上引导他们进行自主化的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设计“唤醒式”导学问题,激活初中生原有的数学认知,并以此为切入点引导初中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所谓“唤醒式”导学问题是指根据数学知识点之间的前后联系,设计能够唤醒学生旧知的导学问题.这里的“旧知”不仅包括初中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的数学知识,而且还包括数学学习的方法与策略.

1.基于知识连接点,设计导学问题

各数学知识点之 间并不是 孤立的,而是相互 联系的,前面的数学知识对后面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会产生重要的影响作用.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数学知识点之 间的前后 联系,设计“唤醒式”导 学问题,引导初中生对数学知识的回忆性思考.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加法”一课时,可以这样 设计导学问题:1学校将举行历史知识竞赛,如果我们把加5分记作+5,那么扣10分应该记作();初一(2)班代表队在这一次历史知识竞赛前面两个问题中分别加了5分和扣了10分,初一(2)班代表队在前面两个问题中一共得了多少分?应该记作().2点A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往负方向移动2格,再向正方向移动6格,如果1格用单位1表示,此时点A对应的数是().

在以上两个导学问题中,第一个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导初中生对负数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性思考,能够为接下来他们在课堂上对“有理数的加法法则”的探究打下坚实的基础.第二个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对有理数的数轴表示的相关知识进行回忆性思考,并且能够引导初中生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借助数轴对有理数的加法进行直观辅助,从而在数形结合的过程中自主探究“有理数的加法法则”.这两个导学问题能够有效地唤醒初中生原有的数学知识认知,能够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2.基于方法迁移点,设计导学问题

在“学为中心”的初中数学课堂上,初中生对学习方法的习得与掌握显得十分重要.只有他们掌握了有效的数学学习方法,才能进行高效的自主化数学学习.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初中生已经掌握的数学学习方法迁移点设计导学问题,引导他们 对学习方 法进行回 忆性总结,从而利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对新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一课时,可以设计 以下几个导学问题:1我们在学习一元一次方程时,是从哪几个方面进行研究的?2二元一次方程是刻画相等关系的另一个重要数学模型,你觉得我们应该研究二元一次方程的哪些问题?

以上导学问题的设计,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对学习一元一次方程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总结与反思,通过这样的导学问题,能够有效 地引导学 生从二元 一次方程 的概念、二元一次方程的特点、二元一次方程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的方法等方面进行学习,寻找研究方向.

二、基于数学思考点,设计“启思式”导学问题

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 重要目标,数学思维包括数学猜想、数学联想、数学 推理、数学判断等.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学生的数学思考点处设计“启思式”导学问题,通过“启思式”导学问题,激发初中生的数学思维.所谓“启思式”导学问题是指根据数学学习内容为学生设计的能够引发他们进行数学猜想、数学联想、数学推理、数学判断等数学思维活动的导学问题.

1.基于思维受阻点,设计导学问题

初中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思维受阻的现象,从而导致数学学习“无从下手”.此时,教师要善于根据数学知识之间的前后联系设计“启思式”导学问题,以引导学生根 据前面所 学的数学 知识进行 数学联想.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实现对新学内容的意义建构.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时,教材中呈现的解法是通过其中的一个方程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y,然后在第二个方程中把y用含有x的代数式代入.这样,就转化成了一元 一次方程,然后分别 求出x与y的值.这样的思维过程,某些学生是很难理解的,他们经常会想不通其中的算理,从而产生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维障碍.此时,可以设计以下导学问题:1已知方程4x+5y=30,当x=5时,y的值是多少?先算一算,并把你的解答过程写下来.2在例题中我们用含有x的代数式表示y的过程和你刚才的解题过程进行比较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这两个导学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基于学生原有的认知,能够引发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的数学思考;而第二个问题则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从原有的认知出发对教材中呈现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进行数学联想,帮助学生轻松完成从数字到字母,从具体到抽象的过渡过程.

2.基于认知肤浅点,设计导学问题

初中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还不是很强,他们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经常会对一些数学问题与数学现象的认知处于表面化,没有理解其本质内涵.此时,要善于通过导学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导学问题为学生搭建数学理解的台阶,引导他们的思维步步深入,使他们在发现数学奥秘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方”一课时,当学生掌 握了乘方的意义及求一个数的乘方的方法以后,给学生呈现了以下练习题:

当学生完成这一些题目以后,有的学生发现所有数的偶次幂都是正数.显然,学生得出的结论是浮于表面的.此时,可以设计以下导学问题:1正数的奇次幂和偶次幂有什么特征?2负数的奇次幂和偶次幂有什么特征?3你能够根据以上算式进行分类讨论吗?这三个导学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分类思考,他们在分类讨论的过程中得出正、负数奇次幂和偶次幂的相关规律.

以上案例中,在学生的认知肤浅点 设置导学 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对数学现象与数学问题的系统思考.这一种思考对于初中生的数学学习是十分有益的,经常进行这样系统性的数学思考,能够有效地深化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数学理解.

三、基于知识延伸点,设计“拓展式”导学问题

课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化的数学探究习得教材中的数学知识,并且要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拓展.这样才能 促进初中 生数学综 合素养的 提高.因此,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内容,并基于数学知识的延伸点为学生设计“拓展式”导学问题,深化他们的数学探究.

1.基于知识变式点,设计导学问题

某一数学知识往往具有一定的派生性,即根据一个数学知识点能够变式出与其相关的数学知识.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数学知识的变式点,设计导学问题,以此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有效拓展.

例如,在教学“用字母表示数”这一课时,当学生掌握了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和方法以后,可以这样设计导学问题:1很多数学公式都是用字母表示的,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中,s、a,b,h这四个字 母分别表 示什么?2求绝对值的法则可以用字母来表示,在课本中,是把求绝对值的法则按照a≥0和a<0这两种情况进行分类的,如果要分成三种情况,可以怎么样表示?

以上案例中,基于“用字母表示数”这一知识点设计的两个导学问题中,第一个问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字母表示数意义的理解,并充分感受到用字母表示数在数学中的应用价值;第二个导学问题利用变式引导学生拓展,能让学生感受分类时可以根据需要制订不同的标准,在不同的标准下,分出的类别也不同.

2.基于知识归纳点,设计导学问题

《数学课程标准》特别强调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思与归纳,以此帮助学生理清数学学习的思路,提高数学思维水平.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数学知识的归纳点,设计导学问题,以此引领学生的数学思维与数学探究.

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一课时,当学生掌握了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与解法以后,可以设计以下导学问题:1如何判断 一个方程 是不是二 元一次方程?2如何检验一对未知数的值是不是二元一次方程的解?3一元一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以上导学问题中,第一个问题和第二个问题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及其解的深入理解,第三个问题能够引导学生在新知识形成后,比较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建立新的认知结构.

语文导学提纲中课外资源的设置 篇7

一、导学提纲中课外资源体现的类型

根据导学提纲的四个组成部分 (学习目标、知识准备、知识梳理、达标检测) , 我们可以把课外资源的体现形式分为两类, 一类为多媒体类型, 一类为文本类型。何意呢?多媒体类型包括图片、歌曲等音像资源, 文本类型包括背景资料、习题等文字资源。前者类型可以在导学提纲中的恰当的位置标注, 后者类型就可以直接在导学提纲中以文字形式体现出来了。

二、导学提纲中运用课外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不论是何种类型的课外资源, 应用它的目的是拓展语文课堂, 提升课堂效果以至最优化。当导学提纲中的一些课外资源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时候, 学生都会对它们产生浓厚的兴趣, 会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他们就会利用各种途径去熟悉它, 比如通过网络、图书、报刊、图书馆等。这种过程本身不就是对语文学习的一种拓展形式吗?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把准备的一些图片、音乐等进行展示, 肯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 在教学《故宫博物院》一文时, 可展示它的一幅幅雄伟的图片;对《大自然的语言》的教学, 可展现体现大自然中物候现象的精美画面;在学习《音乐巨人贝多芬》时, 可播放他的钢琴曲《命运》来渲染课堂氛围……

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也绝不能为教课文而教。那么, 对于导学提纲中的课外文本资源, 就要适当地穿插应用。可采用一些形式, 比如以小随笔的形式写写感悟, 结合文中的句式进行仿句练习, 对精美的类文进行点拨式欣赏等。通过这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分析能力、应用能力, 为语文知识的积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也为将来的厚积薄发创造了条件。

当然, 在语文教学中, 对于课外课程资源和课堂教学, 这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处理, 我觉得还是值得注意的地方, 因为这直接关乎课堂教学效果。所以, 在运用过程中找准它们之间的最佳结合点尤为重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抓住错误处。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错误处, 据此捕捉学生学习中的盲点, 及时提供收集、整理的课外课程资源, 给予学生雪中送炭的帮助, 将查漏补缺工作做在45分钟内, 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将接受资源的过程内化为发现错误、纠正错误的自主学习历程。这里的课外资源一定要和课堂教学内容关联紧密, 只有这样才能对学生的错误给予最好的补充。否则只能是浪费时间, 形成高耗低效的局面。二是要找准时机。语文课堂是一个由师生、教材与环境组成的可动性系统, 其决定性因素在于人, 因此教师应该用生成的观点看待课堂, 动态把握教学。也就是说教师要根据课堂的变化随时注意调整课堂的节奏、内容、进程, 而不能一味机械呆板地执行预设的教学设计。比如我在教学中, 对课外资源我就觉得, 有的需要在上课伊始补充运用, 如课文的写作背景, 就可以请学生根据对资料的理解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讲述。有的资料是需要在讲课之中适时地进行补充, 如《我的母亲》一课, 在讲课中我就补充了自己小时候不好好学习, 父母让我去田间拔草插秧体验劳动辛苦的情节, 帮助学生体会父母教育儿女的良苦用心。还有的资料是需要在讲完课之后用以拓展理解的, 如学习《小桥流水人家》一类的课文, 我就在讲完课文之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发现自己家乡的优美景色。同时以此激发学生观察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并在课下引导学生完成小练笔。所以把握好课外资料引用的时机, 掌握好运用资料的“度”, 可以使讲课过程左右逢源, 如鱼得水, 顺利达到目标, 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三、导学提纲中运用课外资源的误区及对策

1. 运用过于匆忙, 需打好基础

导学提纲中的课外资源是课文本身生长出来的花朵, 而不是旁枝蔓叶。可是, 在课堂上, 教师往往在没有带领学生充分研读课文的基础上, 就匆匆忙忙地去链接、拓展。导致的结果只能是空洞、苍白无力。所以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流程的时候, 一定要打好基础, 因为, 导学提纲中的课外资源的根始终是课文。

2. 运用以多取胜, 应量力而行

有的教师认为, 在教学中, 课外资源多多益善。其实不然, 课外资源要设置自然、精要, 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需要, 应量力而行, 不能用填鸭式的方式把很多的课外资源一股脑儿地塞给学生。同时, 我们教师对课外资源要学会取舍, 量时量力而行。

对导学提纲中的课外资源设置, 我们还要考虑有“语文味”, 如若不然, 它将冲淡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所以, 教师应在语文味的指导下, 对课外资源的设置应多考虑运用的策略。比如我们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 必然会想把许多的图片穿插在对文字的解读与体味上。但是, 如果我们在品味语言美之前展示图片, 那么, 学生就会像看电影一样, 少了从文字到图片、从图片到文字的阅读与感悟的过程, 就缺乏了语文味。所以, 我们一般是把图片放在文字到图片再到文字的中间环节。我想, 只要我们好好地利用课外的资源, 把握语文的物质, 我们的课外资源就会更有价值。

总之, 导学提纲的运用, 是新时期下优化课堂、提升教学绩能的有效方式。我们教师凭借这只坚实的撬臂, 一定能撬开学生求知的窗口。而作为教师对导学提纲中的“支点” (课外资源) 的设置, 又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因为再好的撬臂,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支点, 它的存在就毫无意义。

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设计 篇8

一、围绕目标, 构建问题

我们在编写导学案时往往容易走向为设计问题而设计问题的误区, 忽略了所设计的导学案是为了达到怎样的教学目标。设计时应“围绕教学目标, 紧扣教材, 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结构和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设计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学习目标, 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以及自己将要掌握的重点知识和要突破的难点知识。”[1]例如有位教师在《咬文嚼字》的导学案中将“过程与方法”、“学习重难点”均定为“从课文内容和写法上获得启示, 学会在写作中‘咬文嚼字’”, 首先在“合作探究”的“文本解读”环节设置了五个问题, 分别是《屈原》《水浒》《红楼梦》中炼字的例子、《史记》李广射虎一段改写的例子、“僧推月下门”一句推敲的例子、《惠山烹小龙团》的例子、“柳腰桃面”等套语的评述, 它们分别论证了什么道理和作者的论述给我们哪些启示。通过五个问题的巩固落实让学生从文本的例子中获得启示, 在此基础延伸到课外的内容, 在阅读巩固部分以2013 年湖北卷为例, 将《雷雨》中两个版本的台词进行对比, 让学生以高考真题练习“咬文嚼字”, 最后让学生本着咬文嚼字的原则, 围绕“青春不朽”为话题拟一个作文标题。教师的这些设计逐层深入, 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设计的教学重难点, 起到较好的导学效果。

二、抓住关键, 合理取舍

编写导学案时, 有效的问题设计是教师引领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最终实现自我建构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教学问题的设计是教师创造性教学的重要体现, 是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前提。有经验的教师总是十分讲究教学问题的设计, 注意从思维的深度、广度与密度上设计问题, 精心设计问题的类型与梯度, 巧妙设计问题的方法, 设疑激思, 竭力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与质量。[2]以往笔者在编写导学案时, 选择问题容易出现合理取舍的问题, 容易造成问题的堆砌和反复, 结果使用导学案时效果并不理想。而“‘导学案’不是练习的罗列, 而是各种练习册生本化后的学习资源的精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奥苏泊尔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 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 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要探明这一点, 并据此进行教学。’”[3]在编写导学案时应做到按需设题, 化繁为简。一位教师的《说木叶》导学案, 在课堂需要学生“合作探究”的部分知设置三个问题, 先是围绕文章, “最后一段说在艺术形象领域里, ‘木叶’与‘树叶’的差别一字千金, 你从哪些段落看得出来?两者有什么差异吗”。然后基于此延伸到下一题, “下面请大家在下面的意象:月、梅、柳、草等 (可选其他) , 任选其一, 看它们都有哪些暗示性, 最好有诗词作证”, 该问题涉及高考诗歌的重要考点———意象。最后由赏析升格到写作, “请以‘夕阳’为重点, 以‘一位老人……’为开头, 围绕‘悲戚’‘无奈’‘乐观’等, 任选其一, 写一段文字, 100字左右”, 让学生通过写作训练, 体会语言的暗示性。这样的导学案, 让琐碎、繁难的问题简练化、系统化, 让学生深文浅读的同时, 又避免了学生耗费大量的时间写导学案。通过阅读方法的示范, 较好地发挥了导学案在学生学习中的引导作用, 指导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思考、学会鉴赏, 最后学会将阅读知识运用到写作中去。这有效避免了学生为阅读而阅读的问题, 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层层推进, 延伸拓展

优秀的导学案往往结构合理, 其中的问题彼此应有梯度和联系, 遵循由浅入深、由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学生通过导学案的引领, 能力应逐步获得提升和扩展。众所周知, 在高中阶段, 鲁迅的文章学生并不好理解, 所以是教学的一个难点。我们在教授《记念刘和珍君》时, 经过备课组集体讨论, 我们将导学案分为自主预习、合作探究、引领探究、高考真题演练四部分。我们在自主预习的整体感知部分, 设置了两个问题, 分别是“本文的题目告诉我们这是一篇纪念性的文章, 纪念的中心人物是刘和珍君。课文的七节中, 哪些小节集中写纪念刘和珍君”, “其他几节各写了什么内容?全文可以归并为几部分?理由是什么”,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设计, 引导学生梳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在合作探究部分, 主要让学生围绕两个问题“课文记叙了刘和珍生前的哪些事迹?从这些事迹你可以认识到刘和珍君是怎样的一位青年? (快速阅读一、三节) ”, 以及“通览全文, 作者的 ‘悲’和‘愤’两股情感的烈焰无处不在燃烧, 这种情感触及的‘真的猛士’‘庸人’‘无恶意的闲人’‘有恶意的闲人’等几类人, 分别指什么人?对每一类人, 作者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来合作探讨作者的爱憎之情。在引领探究部分, 则主要是结合课本的课后练习, 对文中的重点句子进行赏析。让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 深入理解这篇文章不同于一般纪念性文章的思想内涵。在“高考真题演练”板块, 我们选择了两道与课文内容练习紧密的高考题, 一道是2011年湖北卷, “某文学社举办‘感动心灵—我最崇敬的课文人物’评选活动, 请从入选的蔺相如和刘和珍中选一位, 为其写一则颁奖词”;另一道是2011年江西卷, “参照下面鲁迅的画像, 结合你对鲁迅的了解, 刻画你心目中鲁迅的形象”。通过这两道题, 扩大学生的视野, 培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积累对作者和主人公的认识的习惯。当然, 导学案的编写根据所教课文的具体内容, 应灵活设置相应的板块, 切记模式化和程式化。否则将会影响导学案使用的效率, 也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浪费学生的时间, 最后流于一种形式。

导学案问题设计的科学性和实用性直接影响导学的有效性, 设计时应努力优化问题设计, 让导学案成为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催化剂, 让师生通过导学案这一载体能获得教学相长。

摘要:教师利用导学案进行教学, 是结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进行的一种高效课堂的探索。以如何优化导学案问题设计为切入口, 从问题的构建、取舍、延伸拓展几个方面, 在理论和实践层面论述了如何合理设计导学案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阅读教学,导学案,问题设计策略

注释

1[1]卢明.让导学案成为提高语文预习效果的催化剂[J].语文教学通讯, 2014 (1) .

2[2]冯辉梅.语文教育的省思与突围[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 2011:146.

导学提纲中的问题设计 篇9

一、问题的设计要从易到难, 有梯度

心理学认为, 人的认知水平可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三个层次之间螺旋式上升的, 因而导学单问题的设计, 必须针对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进行, 要从易到难, 由浅入深, 层层推进, 步步深入。

笔者在上《公司的类型》这一框题的时候, 自编了以下探究材料。

情境一:张三是个敢于拼搏的年轻人, 大学期间依靠兼职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毕业后和两个同学办起了公司, 张三出资6万, 一个同学出设备和房子折价3万, 一个同学出资3万。

问题1:张三想办公司除了钱, 还需做什么准备?

问题2:张三可以办什么类型的公司?

问题3:张三的公司可以向社会公开发行股票么?

情境二:几经周折, 张三的公司终于成立了, 运行一年多了, 效益不是很好。

问题4:公司该怎么样经营下去呢?请你为张三出谋划策。

问题1和问题2是个比较简单的问题, 学生看书就可以找到答案, 张三成立的是有限责任公司。问题3稍微难一点, 考核的是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区别, 是否可以公开发行股票, 只有问题2正确, 并且找出二者的区别才可以回答问题3。问题4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发散性, 学生在回答的时候思路很开阔。这个问题的解决, 我们就顺势解决了本课的重点: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

就这样, 一个个问题的设计, 既切合事情发展的顺序, 又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这样的课堂设问艺术, 学生自然会有“一番觉悟, 一番长进”, 既增长了知识, 又开启了智力, 甚至有独到的体验。

二、问题的设置要贴近生活, 有实度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是教育的泉源, 教育来源于生活, 并必须服务于生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也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学发展的联系。因此, 我们教师在设置导学单问题的时候要取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笔者在上《多变的价格》这一课的时候, 我以当时生活中的消费热点———生姜价格超猪肉作为探究材料。

探究材料:“冬吃萝卜夏吃姜, 不劳大夫开药方。”由于生姜主产区种植面积减少、受涝减产, 而且目前正是生姜消费旺季, 需求量增加。“姜你军”在时隔四年之后卷土重来, 到8月28日上午, 生姜批发价格已达每公斤19元, 创下了10年来新高。

问题1:结合课本知识探讨生姜价格上涨的原因?

问题2:如果你是家庭主妇, 面对生姜价格上涨的局面, 你会怎么办?这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问题3:如果你是生姜种植户, 你会怎么做?

学生围绕着三个问题展开讨论, 了解了影响价格的因素, 影响价格变动的两个重要的知识点。因为这就是我们身边的真实案例, 人人都有话讲。所以在讨论中, 学生积极参与, 踊跃发言。可见, 问题的取材来源于生活, 既激发了学生参与的兴趣, 又能够有效解决问题。

三、问题的取材要关注热点, 有热度

认真研究新课程以来的高考试卷, 我们不难发现:基本上所有的选择题和主观题的材料都来源于社会生活实际, 都是以重大时事政治事件作为背景。我们教师在上课和编制导学单的时候也要以时政热点为依托, 关注时政热点。

笔者在上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课的时候, 我以重大热点问题“苹果6上市”为背景进行问题设计。

探究材料:播放视频《两岸“果粉”跨海抢购》

问题1:“果粉”跨海抢购苹果手机的行为, 体现了消费者怎么样的消费心理?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

问题2:如果你是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你想对“果粉”说些什么?

学生一看苹果6上市的视频, 都很激动, 对这一节课充满了期待。接下来的两个问题正好是我们书本的两个知识点, 消费心理和正确的消费观。在讨论中, 学生明白了“果粉”行为的盲目性、夸耀性;在讨论中学生树立了正确的消费观, 明白了什么是理智的消费。

因此, 笔者建议导学单中问题的设置尽可能要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设计, 以调动学生学习和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四、问题的形式要多种多样, 有广度

每节课都用时政热点为背景设置问题, 是不现实的, 不可能有那么多的热点正好和书本吻合。完全用生活中的案例设置问题, 学生感觉每天都进了菜市场一样。次次用书本中的问题去探究, 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导学单中设置问题的形式也要多种多样。

具体说来, 从探究问题设置的背景材料来看, 可以用视频、歌曲、故事、笑话、顺口溜、生活中的片段、表演、演讲等多种方式;从问题的解决来看, 可以是个人思考, 可以是分组讨论, 可以是合作探究, 也可以是小组辩论等多种形式;从问题的展示来看, 可以是语言展示, 可以是实验操作, 可以是情境表演, 也可以是小报展示等多种平台。

上一篇:家居空间软装饰设计下一篇:建筑技术与技术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