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监管

2024-08-27

银行业监管(精选十篇)

银行业监管 篇1

关键词:银行业,监管,核心,趋势,对策

虽然2008年的美国次贷危机已经离我们远去,但是它带来的影响仍没有完全消除。现阶段中国的银行业虽然依旧保持着较高的发展速度,但是也存在着巨大的隐患。银行业存在的风险,会给整个社会的稳定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虽然有着银行业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但是中国银行业存在的问题仍旧越来越多,金融危机离我们并不遥远。因此,加强银行业的监管势在必行,通过积极学习、研究国内外的金融危机案例,对于吸收一些先进的监管经验非常有必要。所以,我们一定要加强对银行业监管进行各个方面的研究,并通过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来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的银行业监管方案,促进银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银行业监管的核心内容

银行业监管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从狭义上讲,银行业监管是指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及其业务活动进行监督和管理的总称。广义的银行业监管则不仅包括国家金融监管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外部监管或他律监管,也包括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内部监管或自律监管。银行等金融机构面对的都是社会公众,其经营与公众的信任度有着密切关系,带有鲜明的公众性的特点。相对而言,银行是一个非自由竞争的行业,具有一定的垄断性,这必然影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另外,出于安全或保护客户财务信息机密的需要,银行的信息披露度不高,造成公众获取信息的不对称,使公众难以对金融机构的风险和业绩作出准确判断。因此,需要政府从外部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进行有效监管,以调节垄断性带来的市场机制相对失灵现象,减轻信息不对称造成的评价和监督困难,达到保护公众利益的目的。

银行业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由于需要承担较大的经济责任,因此必须具有独特的监管体系。世界各国的银行业监管体制可分为两种类型:其一,设立专门的银行业监管机构,完全分离中央银行的监管职能。其二,中央银行与其他金融管理机关共同行使金融监管权。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中国的银行业监管也独具特色,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简称)作为中国金融业的管理者,对于中国的金融行业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但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银行业仍旧需要更加完善的监管。

二、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常见问题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的银行业在不断地向前发展,但是所面临的问题也是越来越多,监管工作必不可少地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下述几个方面:

1.监管效率低

虽然中国银行业的发展形势喜人,但是仍旧面临着较为严峻的竞争。很多银行片面的追求利益,对于存在的风险,选择了无视,在内控制度完善、信贷资产质量审核以及信贷风险管理等方面存在着大量的问题。例如,某些银行为了吸引贷款扩大盈利水平,选择了降低贷款标准,因此便产生了极大的信贷风险。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监管手段,由于金融机构与监管当局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信息披露仍未得到充分的使用。某些银行的信息披露意识极为淡薄,隐瞒信息甚至编制虚假信息来阻碍银行业监管工作的顺利进行,导致了中国国内的信息评级机构不能对银行业进行充分的评估,评估结果准确性较低,最终导致中国国内的监管效率较低。

2.外部监管环境不理想

作为银行业监管的基础,银行外部监管具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通过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银行外部监管环境不利的局面。唯有通过立法的形式,才能够保证所有监管程序都有法可依,才能够更好地对银行业进行监管。例如,对于部分银行的资产质量进行监管时,其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内控制度及执行情况、经营的效益型、经营的合规性以及信贷资产质量等指标均需要以立法的形式加以规定。中国在金融方面的法律还不是很完善,急需相关部门予以足够的重视。中国信用评级体系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仍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其独立性与专业性仍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仍需提高,这对于外部监管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的作用。

3.分业监管模式不符合中国银行业实际情况

2008年美国发生的次贷危机给了我们启示,资产证券化与次贷危机是存在非常紧密联系的。当前中国需要更多的金融创新产品来促进银行业的发展,这就会对银行业以及证券业的发展带来一系列的影响。当前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均对资产证券化业务进行监管,同时也有各个证券业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管理,这就造成了银行业监管模式存在各自为政的局面,经常造成监管空白、交叉监管的现象,给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三、银行业监管问题的常见对策

1.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监管职责

完善的银行业监管,不但要有配套的监管法规,还要求具备与监管相适应的经济法规,包括《公司法》、《破产法》、《合同法》、《消费者保护法》、《私有财产法》等等;不但要有法律保证,还要有完善的会计准则。

监管机构在各个不同的程度范围内,可以采取不同的措施,依据完善后的上述法律和准则要求,重新厘定银行监管职责,避免陷入角色冲突的尴尬境地,过多地承担监管外的职责,分散了银行监管的时间和精力,明确哪些该做,哪些不该做,确保其独立性,使得监管有法可依,为银行自身提供安全保障。

2.完善信息披露制度

加强与外资银行母行、外资银行母国监管当局的监管信息交流,避免出现监管真空,提高监管工作效率。此次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与银行业监管不力、监管失控有着密切的关系。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尤为必要,全球统一监管是大势所趋。中国应该尽快建立符合巴塞尔新协议要求、符合国际化和标准化信息披露准则的良好的监管信息公开系统,及时准确地向公众公开监管信息。

3.提高监管从业人员素质

为了保证银行业的监管效果,必须要有一批自身素质过硬、业务水平熟练的从业人员,特别是高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必须要加强。银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而监管理念也要相应地予以更新,所以银行业必须要坚持以风险监管为本,以持续性监管为原则,实现银行业的全方位监管。

4.引进先进监管技术

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监管信息网络系统相比,中国的监管信息网络系统仍处于发展初期,很多金融监管工作由于系统建设的滞后而进展缓慢。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引进国际上先进的银行监管技术,以达到促进监管信息网络系统建设的的目的。

5.加强银行业的金融改革

银行业进行金融改革,有利于提高金融监管的有效性。中国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普遍存在产权关系不清、银行功能财政化、激励约束机制不足、竞争力不强等问题,这就需要进行金融改革,建立现代化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同时进行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实行政企分开、产权清晰治理结构。

6.严守金融准入关口

对内要严格审查各类银行开办条件的真实性、效益性和管理水平,监督各类银行内部控制机制和落实资产负债比例管理、风险管理情况,保证足够真实的资本充足率,优化资产负债结构,严防金融诈骗,警惕利率、汇率等风险的冲击。严格掌握外资金融机构的进入比例,对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银行机构要严密监控,建立外资银行风险预警和危机处理系统,明确风险类别;对已经参股中国国内银行的,要采取措施加以限制,绝不允许它们控制中国国内银行,进而控制中国经济。美国1978年颁布的《国际银行法》以及1991年颁布的《加强对外资银行监管法》,都加强了对外资银行的进入监管,规定外资银行保持一定储备并全面限制其在美业务及地理扩张,禁止外国银行在境内吸收美国居民存款,禁止外国银行加入美国联邦存款保险系统;不支持外国银行收购、兼并或控股美国银行等,对外资银行进入美国设置了强大的金融壁垒,保证了美国金融霸主地位的巩固和发展。

7.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调控作用

通过利率、汇率杠杆的谨慎操作,规范商业银行信贷资金的投放,规范房地产市场,防止房地产市场的暴起暴跌,当前要积极配合国家出台的各项房地产政策,坚持严格控制开发商贷款,严格实施二套房和多套房房贷政策,有效防范风险的聚集和扩散,防止房地产信贷风险通过证券化被放大,保证房地产市场的稳定,从而扼住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冲击,推动中国经济更好地发展。

四、结论

银行业监管 篇2

情况的报告

根据《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国安全生产大检查的通知》(安委办明电„2017‟3号)、《省安委办关于印发<贵州省安全生产大检查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安„2017‟6号)和《州安委会印发黔东南州安全生产大检查工作方案的通知》(黔东南安„2017‟5号)文件要求,我股室于近期组织开展了一次全面、细致的工贸行业安全生产大检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贸行业企业基本情况

目前,我县共涉及工贸行业领域企业10家,分别为机械企业2家(其中在建企业1家,停产企业1家),分别是黔东南富贵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停产)、贵州马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建)。建材企业7家(其中停产2家),分别是天柱县奥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贵州省东立水泥粉磨有限公司、天柱恒远建材有限公司、天柱县摆头福成新型墙体材料厂、天柱县裕兴水泥、天柱县众林建材有限公司(停产)、天柱县秦汉矿业(停产);轻工企业1家,为天柱县老本家具有限责任公司。暂无冶金、有色类行业企业,也没有涉及可燃性粉尘、煤气制备使用等重点防爆企业,以及存在有限空间作业的工贸行业企业。

二、工作开展情况

我股室高度重视此次大检查工作,为切实把大检查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局领导亲自批示,股室负责组织相关工作人员具体负责,重点检查企业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落实安全设施“三同时”制度和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情况;是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是否建立安全生产、职业卫生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安全生产投入(提取和使用)情况;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保证正常运转;以及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用户注册、信息录入、风险辨识录入及隐患自查自报自改落实情况;是否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组织开展演练。有效的促进了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序开展。从大检查开展以来,我股室共出动检查组7个,检查人员19人次,检查及复查企业7家,下达执法文书19份,排查出一般隐患25条,整改完成14条。由于裕兴水泥、福成新型材料厂、恒远建材三家企业未到复查时限,该三家企业存在的11条一般隐患正在整改中。

二、存在的不足

一是规模较大以上的企业有管理制度,但大部分没有对照制度要求进行落实,主要表现为无记录,只有及少部分企业记录不规范。其它企业基本上即无制度也无落实,甚至有的根本不知作业票证是什么,该项基本是共性问题。

二是大部分企业都建立有安全制度,但不全面。三是所督查企业基本上都配备有安全管理人员,有机构和职责,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经过了培训,但没有取回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特种作业人员基本持证上岗,只有极少部分企业无证或安全人员配备不足。

四是规模较大以上的企业有岗前培训记录,并进行了职工培训考试,其余由于职工不稳定未能提供岗前培训相关资料和记录。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针对以上不足,我股室将以此次大检查为契机,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建立长效机制,各工贸企业在进一步做好安全工作的基础上,推进建立细化到每个岗位的日常隐患排查整改制度,形成定期向工贸行业安全主管部门报备隐患排查情况、整改结果的机制。

二是进一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发挥科技支撑作用,扩大天柱县工贸企业安全服务QQ群的影响范围,邀请各行业安全管理人才,专家加入。积极推进各项工作的部署落实,持续深化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

三是及时总结好经验、好做法,进一步提炼、丰富,上升固化为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建立隐患排查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工作机制。

行业监管股

银行业新监管标准加强 篇3

新监管标准突出

三大特色

从公布的方案看,新监管标准突出了三大特色,分别为:改进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建立贷款损失拨备监管标准、改进流动性风险监管。其中,被公众认为对银行业影响最为直接的,是新标准改进了资本充足率计算方法,将监管资本从现行的两级分类修改为三级分类:即核心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并提高了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管要求,即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一级资本充足率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5%、6%和8%。此外,新的监管标准同时引入逆周期资本监管框架,包括2.5%的留存超额资本和0~2.5%的逆周期超额资本;增加了系统性银行的附加资本要求,暂定为1%。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条件下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5%;若出现系统性的信贷过快增长,商业银行需计提逆周期超额资本。

对于系统重要性银行,银监会此前已经明确其对系统重要性大型商业银行增加附加资本要求,确保大型商业银行和中小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分别不低于11.5%和10%。由于目前国际上尚无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明确定义,银监会透露,将在近期开展国内系统重要性银行的评估,评估将主要考虑规模、关联性、复杂性和可替代性等四个方面因素。

新监管标准更建立了贷款拨备率和拨备覆盖率相结合的贷款损失拨备监管标准,贷款拨备率不低于2.5%,拨备覆盖率不低于150%,原则上按两者孰高的方法确定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银监会人士透露,监管部门将根据经济发展不同阶段、银行业金融机构贷款质量差异和盈利状况的不同,对贷款损失准备监管要求进行动态化和差异化调整:经济上行期适度提高贷款损失准备要求,经济下行期则根据贷款核销情况适度调低;根据单家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质量和盈利能力,适度调整贷款损失准备要求。新标准自2012年1月1日开始实施,系统重要性银行应于2013年底前达标;对非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部门将设定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并鼓励提前达标:盈利能力较强、贷款损失准备补提较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2016年底前达标;个别盈利能力较低、贷款损失准备补提较多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2018年底前达标。

信息科技

提升风险管控水平

据银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实施新监管标准是一项长期系统工程,事关我国银行业长期稳健发展大局。执行新的监管标准,目的并非为了更严格的要求,而是通过监管标准的调整,提高银行精细化管理和专业化水平。

根据《指导意见》要求,银监会将于2011年完成《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等配套监管规章的修订和发布工作,为2012年初开始实施新监管标准奠定基础。银行业金融机构应按照《新资本协议》与第三版巴塞尔协议同步推进,第一支柱与第二支柱统筹考虑的总体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新监管标准实施的各项准备工作,加强对实施新监管标准工作的组织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新监管标准实施规划,调整发展战略、积极推动业务转型,从公司治理、政策流程、风险计量、数据基础、信息科技系统等方面不断强化风险管理,确保系统重要性银行和非系统重要性银行业金融机构分别在2013年底和2016年前达到新监管标准的要求。

值得一提的是,信息技术在提升银行风险管理水平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此次新监管标准的出台,必将对银行系统的信息技术水平提出更高的要求。银行风险管理一直是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关注的重点,有效控制风险是银行业长期关注的问题。随着银行业风险意识的不断加强,风险管理系统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投入持续增长,尤其近几年我国银行业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各商业银行都在积极借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完善和提高自己的风险管理系统。不仅商业银行重视风险管理,我国银行监管机构也加大了投入,由中国银监会组织开发的全国银行业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已正式运行。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是银行业监管的一项基础设施,对提高非现场监管水平、提高监管有效性、加强监管能力建设,以及强化银行风险管理能力均具有重要的推进作用。

商业银行业金融监管问题思考 篇4

我国在1993年以前的时候, 银行金融业根据当年的市场环境, 曾近进行过有关银行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相关性尝试, 但是, 当时我国的经济飞速发展, 在当时形成了国家经济相对过热的局面, 但是银行业和相关政府管理部门却监管的水平相对较低, 在1993年左右, 全国性的范围之内出现了房地产热和证券投资热的经济形势, 当年银行中大量信贷资金没有流向生产经营的企业, 反而并用于在市场中从事投机买卖的行为, 导致当时国家的金融秩序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混乱的局面。在1993年下半年的时候, 国家开始下决心整顿当时的金融秩序, 重点对银行等金融企业进行整顿。随后我国的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相互之间实行分业经营的经营模式。为了有效的加强管理, 政府成立了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分别对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进行有力的监督管理工作。随后我国的人大会议分别颁布实施了《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保险法》、《信托法》, 确立了在我国金融行业进行分业经营的相关模式。“

我国金融业在刚开始发展的时候, 实行分业监督管理的体制对于我国当时的银行业、信托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性的促进作用和效果。但是,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相应的问题:在我国的大多数基层地区, 监督管理机制还是很匮乏的;在一些城市当中, 对金融业进行重复性监督管理的现象也是十分的显著;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政府相关监督管理部门之间的信息往往不能有效的实现共享;机构型的监督管理部门与当时金融业务发展多样化之间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矛盾;在一些地方明显的存在监管资源浪费的情况。因此, 怎么样能够更好的利用好现有的政府金融监管机构的资源, 防止相关金融监督管理机构出现盲目性扩张的情况, 避免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督管理部门在金融监管的过程中出现“各自为政”、“滥设机构”的情况, 并将这些资源进行统一的调配, 综合利用, 争取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家督管理效果的最大化。

二、对金融监管的认识不充分

根据我国对国外金融监督管理的学习可以发现:我国在对银行业实施金融监督管理过程, 会出现因为实施监管工作任务的当事人个人在自身的学识水平、自身所处的金融地位、监管者本人的职业特征、国家相关政策在执行过程出现的差异, 在认识上所发生偏差等而出现了不同的金融监管者就有不同的行为表达。如果我们从社会中经济环境和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自身的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行考虑, 往往是金融监管当局在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在监管过程中, 缺乏通盘性的考虑, 再加上在一些基层地区, 被监管者自身对监督管理工作不够了解, 认识也不到位。就出现了在一些基层地区, 有些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时常出现违规经营的事情, 在我国的一些地方, 还存在着当地政府对金融监管不够重视, 没有充分认识到其重要性和特殊意义。

三、现行分业监管体制不适合金融全球化的趋势

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督管理体制仍然是对金融业进行分业的监督管理工作。这种体制有其自身的优势:能够让中国人民银行在第一时间内就可以根据景荣市场的变化, 来调整相关的货币政策, 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这样就可以有效的保障货币政策的相对独立。但是, 自从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 就不得不面对要对外开放我们的金融市场, 允许国外的资本进入我国的金融市场中来, 这样, 我国现行的分业金融监管就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了, 一些不断也就逐渐的显现了出来。例如, 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等监管部门之间的监管信息不能有效的进行沟通, 相互之间不能做到互通有无, 而监管部门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 又会出现监管重叠的现象, 很难对实行混业监管的金融机构实现有效的监管工作。

四、监管难以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

借鉴国外对金融行业的监督管理的成功经验, 并对我国的金融监管的现状进行分析, 可以总结出这样的相关结论:目前, 导致我国金融行业处在潜在威胁的, 主要存在两大方面的原因, 其中一方面的原因是由于, 广大的银行顾客对银行内部的信息不是很了解, 甚至是知之甚少, 另一方面的原因, 则是在银行业等金融体系的内部存在着监管方面的漏洞, 这两方面的原因是造成现在金融监管难以跟上金融创新步伐的最主要原因。要想有效的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要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要维护顾客知情的权利,

五、宏观审慎性监管问题

我国在对银行业等金融机构进行监督管理的时候, 往往都是采用宏观审慎监管实体的方式方法, 往往很难产生高效全面的效果。宏观审慎监管的好处就在于:政府相关的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对金融市场有着很全面的了解和认识, 随时掌握最新的市场动态, 对于金融市场中可能产生的行业危险进行必要性的防范。但是问题也依然存在, 全国大大小小的所有银行业都归中国人民银行进行管理, 央行自身有足够的权力对这行银行金融机构进行监管, 但是, 目前全国各地的银行金融机构是遍地开花, 金融机构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强进势头, 各家银行金融机构, 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之下, 可以根据市场的变化情况, 进行有效的调配工作, 这就对央行的监管权力提出了相应的挑战, 无形之中增加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压力。也扰乱了金融市场的原有秩序。

摘要: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新常态增长的情况之下, 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监管工作相对较好的完成了其应有的监督管理的只能, 保证了我国金融体系在健康持续稳健运行的状态之下, 同时也基本上满足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当中。我国中小企业对金融信贷资金的相关需求。但是, 我们可以清醒的认识到与国际金融监管的情况下比, 与我国银行业在发展过程当中对金融监管的所提出的相关要求相而言, 我国银行业的金融监管还存在着一些有待提高的地方。

关键词:银行,金融,监管

参考文献

[1]廖崛著.对危机后银行业“行为监管”的再认识[J].金融监管研究, 2012 (01) :15-17.

科学监管引领银行业巨变 篇5

发布日期:2011-08-

31当今之时,一方面是国际金融危机危害深重、尚未消弭;另一方面是中国银行业在危机中独树一帜的表现。据统计,国内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和比例从2002年底的近3万亿元和1/3左右,下降到2010年底约8000多亿元和2%左右;商业银行平均资本充足率从2003年底的近-3%提升至目前的12%以上;商业银行及农村信用机构平均拨备覆盖率从2002年底的不到7%提高到目前的近170%,风险抵御和吸收能力明显增强。截至2010年底,银行业在资产总量较2003年底增长3倍、贷款增长2倍的情况下,税后利润增长约27倍,资产利润率超过1%,约为2003年的10倍,达到国际良好银行水平。根据英国《银行家》杂志按照核心资本排名,我国进入世界1000家银行的数量从2003年的15家增加到2011年的101家,上榜家数仅次于美国和日本;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农业银行均跻身全球银行总市值前10位。监管部门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2003年3月银监会正式成立以来,认真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大力推进监管理论和实践创新,推动银行业改革开放,引领银行业金融机构科学发展,从而使整个银行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根据我国银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监管部门将国际金融监管的先进理念准确吸收到监管准则之中,提出了“管法人、管风险、管内控、提高透明度”的重要监管理念,其目的是为了达到四项目标,即:保护广大存款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增进市场信心;通过宣传教育工作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增进公众对现代银行业金融产品、服务的了解和相应风险的识别;努力减少银行业金融犯罪,维护金融稳定。四项理念和四个监管目标以及六条良好监管标准,已成为中国银行业监管的基本原则和行动指南,对于推动中国形成符合现代银行业体系要求的审慎风险监管框架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对于提高我国金融监管针对性、有效性,增强金融业稳定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完善监管规制和不断探索科学监管原则并举,努力完善审慎监管框架。据介绍,银行业监管规则体系主要由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规范性文件四个层次构成。到目前,银监会先后发布实施了600多份

监管规章、规范性文件,并根据监管实际,通过两年一次“回头看”定期开展法规制度后评估工作,科学清理、废止了84份,极大地充实和完善了监管规则体系,初步形成了涵盖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主要风险的审慎监管规则体系。

在平衡监管标准统一性和监管实践灵活性的基础上,科学合理推进新监管标准实施。银监会自成立以来,在坚持科学运用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存贷比、贷款集中度、不良资产率、拨备覆盖率等一系列“简单、实用、有效”的监管指标的同时,面对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及时更新了资本、拨备、流动性和杠杆率等审慎监管工具和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指标,在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的基础上,形成了一套符合我国银行业实际的审慎监管“工具箱”,对不同机构设置了差异化的过渡期安排。

重视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有机结合。一是持续加强对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要求大型银行计提1%的附加资本,风险管理和公司治理要求也更为严格。进一步完善并表监管制度,积极开展系统重要性银行并表管理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监管工作,探索构建系统重要性银行的监管政策框架。二是不断增强对系统性风险的分析监测和预警防范能力。围绕复杂的经济金融形势,向广大银行业金融机构按季度集中系统地通报国际国内宏观经济金融形势、提示产业重大调整和相关风险状况。定期开展银行业风险同质同类分析和监管评级,注重防范和有效隔离风险跨境、跨业和跨市场传递,指导银行业做好压力测试工作,特别是对一些过热行业和高风险领域的信贷风险和市场风险的压力测试。加快风险监测预警系统的建设、定期出台银行业预警分析报告。

始终注重逆周期监管能力的建设。一是针对一些审慎监管指标,监管部门始终强调逆周期动态差异化调整。在提高资本水平的同时,要求注重提高资本构成的质量。结合宏观形势和银行业风险状况,要求商业银行在最低资本充足率的基础上,计提留存和逆周期资本缓冲。二是针对一些投机活跃的领域可能给商业银行稳健运行带来的风险,监管部门始终注意从源头控制信贷的杠杆率和集中度。比如,在房地产市场持续快速上涨时期,及时出台了一系列简单、透明、有效的审慎举措。三是针对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短期行为的亲周期性,监管部门始终重视高管薪酬制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四是针对理财产品开发和销售过程

中的行为特点,提出“买者自负”和“卖者有责”的风险提示,坚持要求各家商业银行必须在售前、售中和售后实现持续披露风险信息,在发售理财产品时,要求投资者在产品风险提示单上双签或多签,避免误导性销售,防范理财业务风险等等。

同时强化事前监管与持续监管,提高风险监管有效性。在加强持续监管的同时,坚持采用并不断改进事前结构化限制性监管措施,降低不同金融市场、行业、地域的风险传染性。一是坚持关注银行体系与非银行体系间的控股和防火墙建设,严防风险传递。严格管控银行跨业乱办各类非银行金融机构,已收购的每3、5、7年要分别做一次同行评比、综合评级,达不到高于行业平均业绩的将勒令退出,禁止信贷资金进入股市,禁止银行为企业债券提供担保,同时要求银行严密监测作为抵押品和理财产品的股权价格的变动情况。二是加强信贷的前瞻性管理,针对贷前尽职调查和贷时审查以及贷后检查的顽症,监管部门推出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并对“三查”作了明确要求。三是建立银行国别风险管理制度,推动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国别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高防范风险跨境传染的能力。四是高度重视通过金融服务助推实体经济结构优化调整和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要求银行业认真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坚持按照“有保有压”的要求,合理调整信贷投向,确保“三农”、小企业信贷增速不低于同期各项贷款平均增速,严格控制“两高一剩”行业贷款,执行好差别化的房贷政策,严控资产价格泡沫,从资金源头上前瞻防控风险,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作者:晓州摘自:金融时报)

银行业监管的新篇章 篇6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以下简称《银行业监督法》)自2004年2月1日起施行。这是我国金融法律建设的一项重大成就,对加强银行业监督管理,规范监管行为,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保护存款人和其他客户合法权益,促进银行业的健康发展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将为银行业监督管理提供强大法律武器。

《银行业监督法》分为六章共计五十条,主要依照银行业监督管理的根本宗旨、机构主体、内容范围、手段措施、法律责任等逻辑顺序来构筑。仔细研究,感觉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突出特点:

一是独创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是为了提高专业化监管水平的需要,符合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通行做法,各国也都有许多综合性的金融法律法规,但专门颁布《银行业监督法》在世界上还属首次,这充分体现了中国政府依法加强银行业监督管理的决心,也符合我们国家依法治国的整体方略,具有鲜明的独创性。

二是先进性。《银行业监督法》充分借鉴了《巴塞尔协议》等国际银行业审慎监管的理念和方法,相较于国际,不仅是观念上的大接轨,而且是方法上的大嫁接,有利于从根本上缩短中国银行业监管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三是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明确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是"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这种称谓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明白无误地纳入到国务院系列,表明它的一切行为是一种政府管理行为,代表国务院在行使职责;二是赋予了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某些准司法权,这是前所未有的。如第四十条规定:"在接管、机构重组或撤销清算期间,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负责人批准,对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以采取下列措施:(一)直接负责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出境将对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通知出境管理机关依法阻止其出境;(二)申请司法机关禁止其转移、转让财产或者对其财产设定其他权利。"这种准司法权力的赋予,对强化监督管理权威,提高监督管理效率,打击银行业犯罪活动具有现实意义。

四是制约性。任何权力失去制约就会失控,可能带来危害。《银行业监督法》对于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权力也进行了制约。如第十四条规定:"国务院审计、监察等机关,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对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的活动进行监督";又如第四十二条规定:"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从事监督管理工作的人员贪污受贿、泄露国家秘密或者所知悉的商业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体现了权力与责任的制约平衡。

五是可操作性。《银行业监督法》对重要的监督管理活动的详细规定都具有相当的可操作性。如第三十四条明确现场检查活动可采取的措施:"(一)进入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检查;(二)询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要求其对有关检查事项做出说明;(三)查阅、复制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检查事项有关的文件、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毁损的文件、资料予以封存;(四)检查银行业金融机构运用电子计算机管理业务数据的系统。"同时,《银行业监督法》制定了具体的处罚规定。如第四十六条规定:“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按照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以下罚款”。

六是与其他法律的互补性。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是一个新生事物,将银行业监督管理职责从中国人民银行分离出来之后也有一个如何与人行协调的问题,如何处理好相关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是社会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银行业监督法》显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如第二十九条规定:"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关应当会同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财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建立银行业突发事件处置制度"。修改后的《人民银行法》第九条也规定:"国务院建立金融监督管理协调机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些都体现了《银行业监督法》与其他金融法律的互补性。

银行业IT治理与信息科技监管 篇7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借助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有效运用, 我国银行业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信息科技与银行业务高度融合, 已经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实现经营战略和业务运营最重要的平台。与此同时, 信息科技风险也成为影响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有效地防范和化解信息科技风险, 在改革和发展的过程中保障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转, 使现代信息科技服务支持银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不断提高国际竞争力, 已经成为当前促进银行业信息科技工作整体协调、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 更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和我们监管部门必须面对的考验和严峻挑战。建立银行业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 重点是要解决信息科技体制机制问题和核心竞争力问题。

另一方面, 在当前金融危机的背景下, 银行业面临的风险显著上升。在这个特殊时期, 银行业既要加强风险防控, 积极应对金融危机的冲击, 又要坚决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切实加强金融服务, 加大对经济增长的支持力度, 这对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银行业的风险管理, 需要信息科技的有力支持, 那么, 银行就要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建立一套发现风险、度量风险、定价风险、缓释风险的监测和决策体系, 把风险控制关口前移, 达到提升风险防控能力的目的。银行必须确保这些信息系统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那么可靠性和有效性从哪里来?我认为, 必须通过提高信息系统的管理水平来实现。管理水平的提升, 根本问题还是在于IT治理机制。

IT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公司治理结构、体系和机制的体现。IT治理要解决信息化建设中深层次的机制问题, 建立一整套明确决策权属和责任承担的制度安排, 在决策、执行和监督三个方面建立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组织框架, 建立起规范的领导责任体系和权力制衡机制, 使银行的董事会、高管层, 以及所有对信息技术决策负有责任的人员, 理解如何应对信息科技风险。构建良好的IT治理结构, 是应对信息科技风险的第一步, 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银行IT治理的经验

近年来, 各银行已逐步提高了对IT治理的认识, 并开始了相关的建设工作。

在组织架构方面, 不少银行均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有的银行还成立了信息科技战略管理委员会, 建立了风险管理、IT、信息科技审计的风险控制体系, 并逐步将信息科技风险纳入全行的风险管理。大型银行以信息科技部为中心, 建立了“一部、三中心”的信息科技管理、开发、测试、运行机制。

在科技架构方面, 部分银行制定了IT发展战略规划, 明确了3-5年的IT发展和治理工作目标, 逐步推进数据、应用和技术架构的建设。

在激励约束机制建设方面, 一些银行建立了定员定岗、以岗定薪的薪酬体制, 建立了以个人绩效目标为考核对象的激励机制, 为了激励科技人员, 稳定科技队伍, 有些银行还建立了对技术人员的市场化管理机制。

银行IT治理中存在的问题

然而, 围绕IT治理这一领域, 银行业还存在不少问题。

一是IT治理水平整体较低, 治理结构不完善。这也是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整个银行业来看, IT治理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 不少银行董事会、高管层对信息科技建设及IT风险管控的重视、认识程度不够, 监督机制缺位等问题较为突出。还只是把信息科技视为单纯的技术手段, 没有从战略高度认识科技工作, 没有从组织架构、制度安排、激励约束和企业文化等方面, 建立起系统的、完善的信息科技治理架构。信息科技风险还没有纳入到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目前, 部分大中型银行虽已建立类似信息技术管理委员会的IT决策机构, 但董事会和高管层缺乏对信息科技建设和风险管理的监督指导, 信息科技整体战略规划、发展决策不到位, 对科技风险的管理仍停留在单纯的技术管理层面。同时, IT审计专业人员不足、监督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普遍存在。在这方面, 区域性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问题比较突出。

二是信息科技风险管控机制缺失。很多银行的科技风险管控机制不完善, 管理制度欠缺、内控措施不完善、执行落实不到位;信息科技关键岗位兼岗现象严重;一些银行没有设立IT风险稽核岗位, 甚至没有开展过IT审计和IT风险评估。由于没有形成分工合理、职责明确的信息科技治理组织结构, 许多银行战略规划缺位。有的银行没有科技战略规划, 有的有科技规划, 但没有与业务战略协调一致。由于战略规划的缺位, 导致重复建设、信息分割和管理滞后的现象比较普遍, 系统难以有效整合, 建设投资成本大、资源浪费, 不能很好地适应银行业务发展的需要。

持续推进银行业IT治理

面对严峻的经济金融形势和不断放大的系统运营风险, 如何持续强化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管控要求来切实防范操作风险, 如何指导、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强IT治理建设以促进其信息化建设能力、全面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对我国银行业信息科技的监管工作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银监会非常重视银行业信息治理问题。在2009年发布的《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中, 就明确提出了IT治理要求, 明确了董事会的信息科技治理职责, 要求董事会对银行信息科技战略负有最终责任, 要清楚了解银行承担多大的信息科技风险, 确保银行的信息化建设走在正确的方向上。

同时, 银监会也正在起草有关商业银行首席信息官 (CIO) 管理办法, 逐步推行首席信息官制度。随着公司治理的不断深化, 一些银行在高管的体制建设上取得了很多成功经验, 首席风险官、首席审计官的设立对推动银行风险管理、完善公司治理起到了很好的作用。首席信息官的提出和设立, 是信息技术的作用日益扩展化、深入化、显著化的要求, 也是信息技术安全管理责任越来越重要的体现。对银行而言, 首席信息官既是银行信息科技战略制定的参与者, 又是战略的贯彻执行者, 要具有清晰的发展思路, 确定战略重点, 制订实施路线, 统筹银行信息科技系统建设。

此外, 银监会也正在起草《商业银行信息科技治理指导意见》, 要求商业银行建立起全面的IT治理体系, 建立信息科技管理的专业委员会, 加强其专业性、独立性。并要求商业银行建立合理的内部组织结构, 完善内部控制, 建立合规管理框架, 这些都是改进治理水平的重要内容。

下一步, 银监会将积极构建覆盖全局, 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具体操作的信息科技监管制度体系, 积极推进银行业信息科技治理、信息化建设和全面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工作, 加大支持与监管力度, 促进银行业信息化建设整体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的提升。

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改革与对策建议 篇8

整合银行业监管力量, 建立统一的监管框架。银监会成立以前, 我国银行业监管体制属于典型的多元监管体制, 人民银行有关监管司局负责对金融机构的业务监督, 中央金融工委负责对金融机构的干部监督管理, 国有商业银行还有专门的外部监事会负责监督管理。由于多头交叉监管, 一方面导致金融机构疲于应付各部门的监管, 另一方面却可能出现监管“真空”。银监会的成立, 有效地整合了各部门的监管力量, 克服了多头监管的弊端, 有利于形成统一全面的监管框架和对金融机构的全面监督管理。

进一步确定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单独设立银监会, 不仅是为了将央行的双重职能予以分离, 加强银行业的系统监管, 更重要的是为了维护和加强中央银行自身的独立性, 有利于提高相关货币政策决策机制的透明性, 增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在我国央行具有监管和货币政策双重职能的时候, 央行有动力予以救助以减轻其监管责任, 但也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甚至诱发通货膨胀。将监管职能从央行分离, 单设银监会的做法, 将有效地增强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有利于保持物价水平稳定。

有利于提高银行业监管专业化水平, 以应对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的浪潮。八十年代以来的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创新浪潮此起彼伏, 对银行业监管产生了较大影响, 尤其是增加了新的监管对象--外资金融机构, 并改变原有监管对象的行为, 加之金融创新层出不穷, 不仅增加了整个金融系统的复杂性, 而且加大了金融机构的风险。由于不同业务的交叉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 监管的难度也日益加大。因此, 建立专业化的银行监管机构, 使监管者的工作职责更专一、工作目标更明确、范围更集中, 可以更好地防范金融机构的风险, 维护金融机构的稳健经营, 使监管效率大为提高。

2 银行业监管体制运行中可能面临的问题与障碍

应当指出的是, 机构变革仅仅是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组织保障, 单纯的监管组织机构改变并不能代替深层次的改革。监管机构如何设置充其量只能算是第二位重要的问题, 监管理念、监管制度、监管技术和监管模式的变革才是深层次的根本性改革。《巴塞尔协议》关于有效银行监管的核心原则认为, 有效银行监管的必要条件是:法律赋予的独立性, 制约平衡机制, 相对稳定充足的资金来源以及相应的吸引和留住优秀人才的激励机制。从银监会的体制框架看, 我们认为必须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银监会与中央银行的关系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监管信息的共享问题。央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微观基础是金融机构经营行为、财务状况和风险控制情况、企业与个人的信贷行为。而这些信息来自于监管当局对金融机构的现场检查和非现场检查。在信息来源上, 两个机构也许会存在一定的摩擦和障碍。因此, 建立银监会与央行之间充分、及时的信息沟通机制至关重要。二是对出现流动性风险和退出市场的金融机构的资金救助问题。由于中央银行履行最后贷款人职责, 对出现流动性风险和退出市场机构提供资金支持问题, 在银监会成立以后, 牵涉到两个部门的协调与配合。银监会应当在对金融机构风险正确评价的基础上, 及时审慎地向中央银行提出对高风险金融机构提供资金支持。中央银行资金支持的形式应当逐步向成熟市场经济国家靠拢, 尽量减少直接发放信用贷款救助, 而是通过再贴现形式或某一中介 (如设立的风险救助基金、存款保险机构) 来发放救助资金。否则, 在救助问题上, 可能出现央行拯救过度造成金融机构的道德风险, 或是拯救不足影响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因此, 建立中央银行与银监会之间的有关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已成为一个紧迫的问题。

银监会与证监会、保监会的业务分工与配合问题。随着金融创新以及金融控股公司的出现, 不同种类金融机构业务的日益交叉, 金融业综合经营、混业经营将成为一种趋势。交叉性业务的出现, 既可能导致监管重复, 也可能出现监管缺位。因此, 有必要对各个监管机构的职能明确分工, 对交叉业务协调配合落实监管职责。

银监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问题。在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监管的问题上, 地方政府与银监会应当在制度上明确监管的层次与次序。地方政府应当定位在大股东的位置, 对地方中小金融机构的重大问题实施内部监督管理, 银监会作为外部监管者应当以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为目标, 要防止大股东侵犯存款人和其它债权人、小股东利益的做法。否则, 有可能出现地方政府运用当地金融机构的资源发展地方经济, 而将金融机构的风险向中央银行转嫁的风险。同时, 银监会与地方政府的关系也是关系到银监会独立行使其监管职责的重要问题。

银监会的内部制度建设问题。尽管已经搭建机构的组织架构, 但银监会的独立性、监管理念、监管文化、激励机制与监管技术等问题都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解决的如何才是决定银监会体制是否能有效运转的关键因素。现在可以肯定的是, 银监会的设立已经打破了原有多头监管的体制, 原有的监管理念、监管文化也势必要经历改革扬弃的过程。

3 实施深层次制度变革, 完善银行业监管体制的政策建议

实现监管的独立性。我们在加快金融机构体制改革的同时, 要尽快建立可信赖的监管机制。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一支具有较高专业水准和一定规模的现场检查队伍, 负责组织对各地区之间的机动交叉检查。其目的是避免目前监管当局的分支机构的监管者与当地的被监管对象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造成监管的弱化。尽管理论上我们可以建立对监管者定期的异地轮换制度, 但考虑到人员流动的高昂成本, 实际工作中很难行得通。相反, 可替代的制度安排是建立强有力的现场检查队伍, 实行异地交叉检查, 这应是体制约束下的最优方案。

分阶段逐步设立银监会的分支机构。在省一级建立一支业务精良、规模强大的监管队伍。待今后随着监管业务的发展, 再根据需要逐步延伸到地市或县一级机构。这样, 将有效地减小机构变更带来的不必要的震荡和机构设置过多导致的高昂成本。

更新监管理念, 真正实现三个“转变”。即从合规性监管向风险为基础的监管转变, 从不透明的监管向高透明度的监管转变, 从仅以审慎为目标向审慎和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双目标转变。长期以来, 我国银行业监管只注重对金融机构合规性的监管, 对风险的监管相对比较弱, 一定程度上造成金融机构受条条框框限制, 金融创新不足, 但另一方面经营中的风险却被忽视, 金融风险不断积累放大。风险监管的理念就是要按照《巴塞尔协议》的要求, 借鉴国外风险监管的评级制度, 将现场检查与非现场检查结合, 把工作重心放在对金融机构风险的识别、评价与管理上。其次, 要提高金融监管的透明度, 在不涉及商业秘密的前提下, 要定期向公众公开金融机构的一些财务经营和统计资料, 进而通过市场约束规范和制约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 这也是修改后的《巴塞尔协议》的基本要求。增强监管透明度, 既有利于增进外部监管者之间的信息共享, 也有利于约束监管者和被监管者的行为, 强化可置信的监管威慑力, 而且透明度较高的金融监管可向公众表明监管机构对当前金融运行情况的判断和政策取向, 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和公众的投资和理财行为, 保持金融市场的稳健运行。

建立银监会与中央银行之间的信息共享机制和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 尽快理顺银监会与中央银行的业务合作关系。及时、准确、全面的金融信息统计是掌握金融运行的基础, 要尽快建立统一、独立的金融信息系统, 形成集中、统一、高效的金融信息来源, 防止数据统计的重复计算或统计遗漏, 使之更具有权威性、科学性、独立性。并通过定期报送制度或系统共享等方式实现银监会与中央银行之间的监管信息共享。其次, 要建立金融稳定的协调机制, 协调金融机构风险与金融系统风险之间的关系, 降低摩擦成本。可以考虑在中央银行内部设立专门的协调机构, 建立中央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定期联系会议制度, 对金融运行的重大问题进行及时磋商。具体操作上, 可考虑每季度召开一次联席会议, 通报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的政策执行情况及其取向, 加强货币政策与银行监管之间的协调。尤其是对处置高风险金融机构的问题, 必须要制定科学权威的规章制度以确保银监会与中央银行的良好合作, 及时有效地对高风险金融机构实施救助, 保证经济金融的稳定。

摘要: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成立, 标志着我国银行监管体制的重大变革已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本文拟从分析设立银监会的重要作用入手, 探讨银行业监管新体制运行中可能面临的问题, 并提出完善和应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新体制的政策建议。

行业监管 篇9

发表在《新闻记者》2013年第3期的《2012年广电新政下新闻节目的生产与受众变化》 (作者:富玲云) 一文分析, 2012年国家广电总局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电视上星综合频道的管理意见》使电视市场的内容供给发生明显变化。

1.2012年是电视新闻节目的增产大年。在全国主要城市中, 电视新闻的播出时长总量比上一年增长18%, 省级地面频道和市 (县) 级频道比上年分别增长20%和24%。以往把发展重点一度锁定在综艺节目与电视剧的省级卫视, 也增加了新闻节目比重, 推出创新节目模式, 到2012年底, 省级卫视新上档的新闻节目近30档。

2. 电视新闻节目模式与题材创新不断。

新闻脱口秀是2012年节目创新的热潮之一, 这类节目表达较为个性化, 话题、素材很大一部分来源于网络, 并借助微博传播互动。新闻评述、调查评论类在新闻研发节目中也有燎原之势。

3. 央视、卫视、地面频道新闻节目差异化竞争激烈。

中央台在保持强势的新闻舆论引导力、发挥正向的价值引导之时, 在专业细分格局上更趋于清晰;地面频道民生新闻、社会新闻仍是主力, 各地面台推出为民解困、服务类节目的热度不减;省级卫视以创新思维开辟突出个性特征的新闻节目, 国际新闻也被纳入新节目研发日程。

4. 深夜时段成为电视新闻节目必争之地。

2012年新上档的新闻节目中, 20点以后播出的节目占据了54%。一方面, 这是各地卫视根据总局新政完成的规定动作, 也有一部分地面频道是为了开发晚间新闻节目价值做的自选动作。

新闻出版总署与广电总局职责整合

银行业监管 篇10

1 我国“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现状

“影子银行” (The Shadow Banking System) 的概念由美国太平洋投资管理公司执行董事麦卡利于2007年首次使用并被广泛采用, 又称为平行银行系统 (The Parallel Banking System) , 原意指行使商业银行功能但却基本不受监管或仅受较少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 但从当前关于“影子银行”体系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情况来看, 它的本质内涵不单指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金融机构, 还包括商业银行内部各种类似或替代传统银行业务的部门和金融工具, 例如投资银行部门、证券化相关业务产品。

近年来, 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改革发展, 一些传统银行体系之外的“影子银行”业务日益活跃, 我国“影子银行”主要包括三类:一是不持有今天牌照、完全无监管的信用中介机构, 包括新型网络金融公司、第三方理财机构等。二是不持有金融牌照、存在监管不足的信用中介机构, 包括融资性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三是机构持有金融牌照、但存在监管不足或规避监管的业务, 包括货币市场基金、资产证券化、部分理财业务等。当前, 我国“影子银行”风险总体可控, 但在满足经济社会多层次、多样化金融需求的同时, 也暴露出业务不规范、管理不到位和监管套利等问题。

2 商业银行加强“影子银行”监管的重要性

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 一些代表委员对此纷纷建言, 加强“影子银行”的监管, 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也说:“对于“影子银行”等金融风险, 我们也正在加强监管”。据有关研究机构统计测算, 2013年末我国“影子银行”的规模约为32.7万亿元, 比2012年末上涨59.5%, 2013年在中国的总体社会融资中, 通过银行传统业务融资只占60%, 而非传统的银行融资占了40%, 也就是转移到了非银行业的“影子银行”, 已达到了相当高的临界点。其中委托贷款8.3万亿元, 民间借贷7.4万亿元, 融资类信托5.8万亿元, 银行合作理财4.6万亿元, 上述4种产品占据了80%的“影子银行”规模。“影子银行”业务迅猛发展, 其最主要的资金来源还是源自于正规的银行体系, “影子银行”从其诞生之日起即与银行业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一旦“影子银行”发生风险, 必定波及关联度高的商业银行, 即使损失不大, 也将对银行的声誉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

3 对商业银行加强“影子银行”业务监管的建议

一是完善制度流程, 建全内部控制机制、风险处置机制和风险隔离机制, 建立单独的业务组织体系, 归口专营管理部门, 形成单独的业务管理体系, 单独建账, 单独监管, 强化全流程的监管和控制;二是规范与其他金融交叉产品和业务合作行为, 金融机构之间的交叉产品和合作业务, 都必须以合同形式明确风险承担主体和通道功能主体;三是强化风险预警机制, 警惕由于“影子银行”局部风险暴露产生的不良贷款, 和由此产生的向船舶、光伏、钢铁、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交通、仓储、邮政等行业的风险蔓延和扩散;四是密切跟踪新型网络金融公司在商业银行的贷款、理财等业务, 关注企业的盈利能力和风险变化状况, 及时做好应对预案;五是开展操作合规性检查, 避免商业银行员工在销售理财产品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不规范甚至欺诈行为带来的相关法律风险。

4 监管新规下内部审计工作的关注点

(1) 加强对监管新政的研究, 提高对监管政策的敏感性和前瞻性。

当前金融货币市场的影响不容小觑, 外部监管机构势必会进一步出台规定, 规范“影子银行”业务的发展。例如, 近期, 国务院办公厅起草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影子银行监管有关问题的通知》, 该办法针对当前“影子银行”业务发展做出了明确的指导意见。作为内部审计, 应了解该通知的出台情况, 理解和掌握该办法的基本思路、原则和主要框架, 从而更好地夯实“影子银行”相关业务审计基础。

(2) 持续关注总行理财产品创新情况, 充分发挥内审的咨询、建设职能, 确保理财产品健康、持续、稳健发展。

在信贷规模紧张、银监会新规发布的双重压力下, 各家银行都积极探索业务发展新模式。根据建总行《2013年投行业务分析报告》, 建行于2013年相继推出公司类贷款证券化项目和理财直接融资工具等, 完成8项产品创新计划。但同时, “余额宝”、“理财通”等第三方电子化平台迅速崛起, 吸引客户银行存款分流, 理财资金势必受到影响。作为内部审计, 应发挥内审的咨询、建设职能, 为理财产品健康、持续、稳健发展做出贡献

(3) 近期要关注员工在营销理财产品中可能出现的操作风险。

上一篇:高速切削机床下一篇:物流绩效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