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学的情趣培养

2024-07-13

物理教学的情趣培养(精选十篇)

物理教学的情趣培养 篇1

一.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氛围

教师可通过亲切感人的语言, 解析妙趣横生的人物, 渲染景物, 或者通过形象的演示、导入与情境对应的音乐, 来渲染审美氛围, 从而创造出一种审美情境, 来激发学生的审美激情。一篇好的文章, 学生能直观地从中欣赏到美,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为你打开一扇门》是苏教版七年级 (上) 第一篇课文, 这是赵丽宏老师所作的一篇书序, 散文诗式的语言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丰富的情感, 阐述了对文学的深刻理解和领悟。在教学过程中, 我选取与文章相对应的悠扬舒缓的背景音乐, 为学生提供一个和谐美好的氛围, 让学生在和谐的氛围中, 反复诵读文章, 去感受文学作品的生动形象, 和凝练优美的语言。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很快进入阅读的状态, 自己朗诵, 试图找到与音乐最佳的契合点。在此基础上, 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文学知识的积累, 谈一谈对文学的心得体会。在我积极的引导和启发下, 同学们热情高涨, 积极发言。心理因素的某些条件可以发掘学习者无限的潜能, 此时老师的鼓励和引导及学生对自我的积极肯定构成了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 使学生们对文学世界更加向往和热爱。教师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可以使学生尽情地徜徉在文学的海洋中, 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 使其审美情趣得到提升。

二.以情为主导创设美的情境进行审美教育

审美情境的创设, 包罗丰富的审美因素, 通过有效的引导启发, 激发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体验, 从而构建健康的审美心理结构, 这也是语文审美教学的切入点。教师在教学中要动之以情, 唤起学生内心对美的向往, 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感, 逐渐积累和提高审美能力。每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 作家笔墨都饱蘸着自己真挚的感情, 甚至凝聚自己的心血和生命。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读文生情, 语文教师就要架起一座交流情感的桥梁, 引导学生感悟美的深蕴。

同样是《为你打开一扇门》,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文章的特点, 用一串优美的导语, 创设一种美的情境, 引领学生融入其中, 去感受作者自里行间洋溢的真情。如:“文学不是霓虹灯, 却可以让漆黑的夜空流光溢彩;文学不是航向标, 却可以让出行的船只明确航向;文学不是水彩笔, 却可以让平淡的生活绚丽多彩。……”学生即刻被优美的语言所吸引, 被引领入美的情境, 去感受语言传达的内蕴, 去感知作者的情感和心境。再如我教学《春》这篇课文时, 通过对春天美景动情地描绘, 引用古往今来关于描绘春色的名词佳句, 使课堂春意融融, 学生仿佛沐浴在春光之中, 自然沉浸在对课文的赏析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 结合文章内容和课堂气氛, 运用语言的魅力, 创设优美的情境,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在学生感受美的同时培养创造美的能力

学习的目的在于不断地运用和提高。而审美教育的目的在于将输入到学生头脑中的知识不断输出, 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陶行知认为“教育之美在于创造美”。教师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最终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 培养审美素质, 养成学生健康的审美情感, 进而使之拥有创造美的热情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升华美, 在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审美能力的同时, 还能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因此, 教师要引导学生“吃透”教材, 让学生欣赏、体验、领悟作品中再现的生活美以及作品本身的艺术魅力, 从而达到创造美的目的, 提高学生创作能力。茅盾说:“模仿, 是创造的第一步”。充分利用教材, 让学生从模拟写作开始训练, 在美的感染和推动下, 在教师的引导下, 仿拟课文, 创造出新的美来。如学习了《幼时记趣》后, 让学生从结构上模仿写记叙文《难忘的童年》《童年趣忆》这就是对学生由模仿到创作培养的有效途径。在欣赏、感受过美之后, 引导用自己情感和知识积累去创造美。

语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2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是语文教学永恒的追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认识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他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语文教学有着其它学科不能相比的强大的情感教育功能,其审美价值不仅仅在语言上,更在精神上,语文课要成为学生精神的天堂。马克思说过,教育的根本任务是让美代代相传。健康的审美情趣是语文素养的基本组成部分,如何结合语文教学,加强审美教育,是语文教学不断发展和探索的课题,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自己的探索。

一、选准切入点,引导学生披文入情

刘勰曾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语文教材都是精品与经典,都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的佳作。作者以娴熟的写作技巧,高超的文字驾驭能力,精妙的篇章结构,塑造出一个个感人的艺术形象或抒发自己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感悟,教师要找准审美教育的切入点,引领学生披文入情,接受美的熏陶,感受美的真谛。

1.品味细节,感悟美好形象

许多文学大师特别注重细节的精雕细刻,通过细节的深入描写刻画,真切形象地表达出自己的审美感受。教师要抓住课文中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细节之处,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感悟文本的生动形象,接受审美熏陶。如《湖心亭看雪》一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拓展细节,充分领略湖心亭的清灵绝美。如品读有关湖心亭的对联,充分感受湖心亭之美。像陈子豪的“一片山光浮水国,十分明月到湖心”,郑燮的“台榭漫芳塘,柳浪莲房,曲曲层层皆入画;烟霞笼别墅,莺歌蛙鼓,晴晴雨雨总宜人”,陈觉的“双峰云起,古寺钟声、试把酒临流,恰对着曲院风荷,六桥烟柳;三面山环,一亭水绕,倘倚栏凭吊,犹想见旧时帝子,何处人家?”这些精妙的咏叹湖心亭的对联,把学生带入了湖心亭的美丽景色之中,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湖心亭的魅力,自然对湖心亭的景致觉得别有韵味。

2.品味语言,体验美好情趣

语言是作者情感、思想的载体,通过语言构筑起一个个丰满的人物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在细细品味语言的过程中,接受文化的浸润,体验审美情趣。如《湖心亭看雪》中的数词“一”,通过体味,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绝美图画。天地间“上下一白”,浑然难辨,足见其大;“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作者极写人和景物之小,巧妙地将一个微观而丰富的世界置于宏观而简洁的背景之中,构成一幅有远近、有大小、有高低、有浓淡、有疏密、有点面的层层分明、立体感极强的富有灵动色彩的天地美景图,学生在咬文嚼字中提升了审美情趣。

3.想象场景,感悟审美意境 想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通过对作者所描述的场景的合理想象,真切地感悟文章所展现的意境。如教学峻青的《海边仲夏夜》,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写了三幅优美的自然图画,教师让学生仔细品味优美的语言,在头脑中描画出美好的意境:海滨夜景图、海滩休憩图、海滩月色图。夏夜的海滩多么温柔和顺,多么美丽可爱,多么绚丽迷人!晚霞“像一片霍霍燃烧的火焰”,启明星“活像一盏悬挂在高空中的灯”,月亮“像银盘似的”。先生一边阅读,一边思考,一边想象,美妙的图景依次在头脑中展现,学生一定会沉浸在大自然的美妙情景之中,享受审美的愉悦。

二、深入研读文本,与作者的心灵接触,感悟真情 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者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和思考对客观世界的再现,从而表达出自己的喜怒哀乐,并且影响和感染客观世界。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在阅读时,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真切感受和接纳作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与人物形象同喜同悲,接受美育熏陶。如教学郁达夫的《故都的秋》,作者通过对秋天的描写表现了多姿的秋,多味的秋。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本文于悲伤苍凉之中表现了作者对故都的热爱。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体验到作者的真切的爱国之情。学生1:“故都的秋,我觉得是冷清的、寂静的、悲凉的。‘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破壁腰’、‘蓝色白色的牵牛花’,都给人以清冷的感觉。”学生2:“写槐树的落蕊表现了凋零之感。还有‘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作者借‘蝉’表达了自己艰难的处境,更何况是‘秋蝉’呢?”学生3:“第十一段中写‘枣树叶落,枣子红完’,更增加了萧瑟之感。另外,作者还选择了欧阳修的《秋声赋》和苏东坡的《赤壁赋》等描写草木零落景象的诗词,抒发作者心中的悲哀。”学生4:“作者笔下的秋试悲凉的,也是美丽的,是一种凄冷的美。作者将自己对美好事物在秋天中无情地消逝的同情与悲哀深深地藏在简单的文字之中,让我们从悲凉之中读出了美丽,读出了高贵的心灵。”教师引导:“作者写这篇文章,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1934年,正是国民党白色恐怖弥漫的时期,作者笔下的秋正是悲凉的秋。作者不仅仅是在悲秋,他能把故都的秋写得如此之美说明他是深深地爱着故都的秋天而且爱得如此深切、真情,情愿以寿折秋说明他是用整个生命去爱秋,用整个身心去拥抱故都的秋,把自己的一切都融入了故都的秋,作者在用自己的心血书写着对故都的秋的情与爱,对祖国的情与爱。”学生的心灵与作者的心灵融为一体,真切地接受了作者的思想熏陶。

语文教学中背诵情趣的培养 篇3

小学生如果对学习语文课失去了兴趣,丢掉的将是学习语文的情趣,损毁的将是学生对语文学习的悟性。学生背诵的方法和兴趣从一年级起我们就要注意开发和培养。如一年级词和句子背诵,我们可以把它编成儿歌,制成动画,绘成卡片来激起学生思维,激发背诵兴趣;中年级的段落背诵和短文背诵可采用“结对子”、分角色、夺红旗等竞赛形式培养兴趣;高年级可采用改写、续写、插入片段等方式背诵,班内可开展背诵晋级活动等。对背诵能力差的学生一是多鼓励,二是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让他们记憶,用无意识思维记住课文内容,逐步达到和发展有意识记忆,提高背诵兴趣的目的。

二、精选背诵内容,因人建立目标

背诵的内容一定要精选,不要随心所欲或盲目的规定学生要背诵的课文内容。无论是教材中的课文,还是师生收集的典型文章和校本生活资源材料,老师都应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筛选,只熟记中心句就行的不必让学生整段背诵,选用一段就能达到目的的就不要让学生通背全文。选择的内容最好在师生讨论的基础上作出决定,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背诵这一段。当然象《桂林山水》这样的课文最好让学生全文背诵。一个班的学生在记忆能力方面会有相当大的差异,不要用一个目标去要求全班学生,譬如让学生背诵《桂林山水》一颗,记忆差的学生只让他熟记“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一段就可以了。因人建立背诵目标,逐步发展每个学生的记忆能力,鼓励每个学生天天有进步,千万不能让他们背得很痛苦,从而对背诵课文产生畏惧甚至厌烦心里。

三、理解课文内容,依照顺序背诵

在教学活动中首先要让学生理解课文说的什么。先说了什么再说了什么,最后说了什么。通过讨论和交流让学生明白这些顺序,就给背诵课文建立了一个骨架,在思维活动的基础上背诵,构建思维记忆。如上学生背诵《记金华的双龙洞》一课,先让学生通过讨论理出“双龙洞景象的奇异——来到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这样一个顺序,从而形成一个记忆链,让最差的学生一节一节的背诵,就降低了背诵的难度和坡度。

四、先说后背,先粗后细

作文教学中的审美情趣培养 篇4

文字及语言是作文的载体,强调作文的审美情趣,不是全盘否定写作技巧及写作方法的传统,而是学会两条腿走路。技巧及方法只是浅层面的手段,学会审美并且通过写作来反映美、创造语言文字美的意境,才是写作教学的根本目的。所以,在日常的写作教学中,教师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语文教学的其中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这一目标应该贯穿在语文教学的所有活动中,写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层面,其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这一功能显得尤为突出。

一、审美情趣的培养在作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即“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说是教学的中端目标,因为“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皆是对学生个体健全人格品性的抽象概括,由此可以看出,审美教育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新课程实验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审美教育要求是“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而高中阶段的审美教育要求是“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的发展”。具体到写作教学,审美情趣培养的价值和功能就更为明显。

从传统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段法可以充分看出写作的重要性。写作的实质应该是个人生活阅历、文化水平、道德情感、个性特质等在语言文字上的综合反映,理应是发自内心和灵魂深处的情感和思想的真实再现。正如著名作家萧伯纳所说:“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换,各自得到两种思想。”如何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有独立新颖的思想呢?这就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写作的具体过程中努力引导学生学会审美,学会用自己的个性化语言表达美。生活中处处有美,只要我们从思想和心灵深处长出慧眼,就一定能够发现美,从而在自己的笔端流淌出美的思想、美的文字、美的旋律。

二、审美情趣的培养在写作教学中的几点尝试

教学中的艺术审美,是教师把自己体验过的情感通过课堂这个媒介传递给学生,从而使学生为这些情感所浸染,在心灵深处形成共鸣。要达到这样的目的,仅仅靠写作技巧、写作方法的讲授和操练是远远不够的。语言是表达情感的媒介,语言要上升到艺术的层面,必须融入高尚的审美情趣,惟其如此,方能写出优美的文学作品。

1. 创设情境作铺垫

写作指导过程不是教师口若悬河、津津乐道、学生“依葫芦画瓢”的刻板过程,而应该是教师带领学生根据作文要求,联系生活、回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由于文化层次、生活阅历及生理和心理年龄等诸多因素的差异,学生对身边发生的许多感悟不够深刻,亦或无法感悟,这就要求教师创设类似的生活情境,连通师生情感,产生情感的和谐共鸣。比如在指导高一学生写景散文的写作中,我首先让学生反复诵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从而使学生初步形成对优美文字、意境与作者精妙构思的抽象感受;然后通过多媒体播放我自行拍摄的有关秋景的片段,让学生产生直观感受。学生看完以后,顿觉“胸中有丘壑”,一篇以“秋”为主体的写景散文便文思泉涌、信手拈来,没有了往日写作文时的愁眉苦脸、抓耳挠腮。再如在指导学生有关亲情的记叙文的写作中,为了避免学生再次“妈妈雨中送伞”、“爸爸深夜背我到医院”等“老调重弹”,我首先给学生播放从报纸、杂志、电视上搜集来的有关亲情的感人至深的真实故事,再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我与地坛》中有关母爱的段落。平常一些上课不太专心的学生也瞪大眼睛,整个教室似乎成了圣洁的殿堂,那种对亲情的深深感悟怎能不冲击着学生的心灵?于是亲情抽象化为具体,细微化为伟大,流淌在笔端的再也不是矫揉造作的“为赋新词强说愁”了。

与作文相关的情境创设,实际是课文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拓展及外延,只不过是各自的目的不同而已。适当的情境创设,容易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动机和激情,这样的文章才有真情实感,才能不落窠臼。

2. 发挥想象找空间

圆满是美,但缺憾有时候更美;直白是美,但有时候含蓄更美;喜剧是美,但是有时候悲剧却更为感人至深。所以,在指导学生作文时,一定要让其深刻了解这种辩证的关系。“月圆则亏”、“直白则泄”,一篇不能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的作品绝对不是好作品。古往今来,无论是诗词、绘画、音乐,大凡经久不衰、流传至今的无不符合上述辩证的观点。“想象是审美的翅膀”,我们在艺术作品中能够发现的美,往往不是通过眼睛去看的,而是通过我们的心灵展开想象的翅膀去感知的,否则怎能有海伦·凯勒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诗经》中的言犹未尽,《离骚》中的光怪陆离,没有丰富的想象力,焉能真正感受?

作文过程是书写自己心灵思想、独自与自我对话的过程,但绝对不是自说自话,更为重要的是展示自我、与外部沟通的过程。通俗言之,就是要给别人看,要给同学看、老师看,如果发表,还要给不少读者看,所以话不能说尽、言不能太满。在作文中学会想象,既是写作的前提,更是审美情趣的衍生,二者应该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此基础上,写作思维活跃、作品题材泛化,同时,审美情趣亦得到提高。

3. 抓好课堂作推手

审美教育在语文课程改革和建设中有着重大的影响,它要求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变知识解构为情感熏陶,变理性说教为形象感知,变抽象分析为整体感知,变知识本位为以人为本。除了在作文中的审美情趣培养之外,语文课堂更是一个展示美、感悟美、培养审美情趣的主阵地。美的内涵丰富多彩,美的呈现更是异彩纷呈。所以,语文课堂的正常教学,特别是课文的学习和讲授,应该贯穿审美精神,这也是在为写作课的审美情趣的培养埋好伏笔、打下坚实的基础。

当然,针对目前客观存在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模式,我们不可能完全摒弃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而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紧密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在课文学习中,教师在知识解构的前提下,更应该达成学生对课文的审美理解,不仅仅包括文字美、音韵美,更为重要的是情感美、人性美的强化。为了保证学生对美的理解,就要反复吟诵作品。吟诵不仅可以收到博闻强记、积累知识的效果,而且可以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受到文章的熏陶和感染,长期坚持不懈,可以培养一个人的审美观点和情感志趣。朗读易于形成师生审美共鸣,易于把文中静止的文字情感动感化,易于形成特定的情感审美意境。

课堂教学中的课文讲授教学,是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推手,因为从课型的安排比例来说,课文教学远远多于作文教学。将课文教学与审美情趣紧密结合,有助于作文教学中审美情趣的培养,还会使作文教学事半功倍。

4. 针对差异定准位

首先,认识的差异性决定了审美的差异性。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体,由于年龄因素、家庭因素、生理和心理因素等诸多因素的不同,其从语言文字中获得的审美形象必然存在差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说明审美的差异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每个语文教师都必须直面这样的现实。所以,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对所教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要有正确的把握,既要对整个班级有宏观的把握,又要有对个别学生的微观察觉,对学生的作文要求不能整齐划一。

其次,针对中等职业教育特点,必须强调作文的实用价值与人文教育的高度结合。普通中学为了应试而强化的一些作文训练形式,在中职阶段并不适用,例如:话题作文、看图作文等,取而代之的是强化应用文写作。应用文写作充分体现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特征,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一定的文字工作基础。正如赵本山小品中所说:“劳动是最美的。”同样,中职阶段的写作教学必须联系学生的就业实际,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唤起对语言文字的审美感受。

参考文献

[1]李连宁等.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

[2]梁秀源.作文教学必须“大处着眼, 小处着手”.中学教学参考, 2009, (6) .

《培养情趣》教学设计 篇5

一、教材内容

江苏人民出版社《思想品德》八年级下册,第十三课《多一点情趣 多一点高雅》的第一教时。

二、设计思路

现在的中学生生活环境优越,兴趣爱好广泛,但又不能正确地对待兴趣;同时,由于升学压力带来过重的学习负担,往往感到生活缺乏情趣。而本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高雅的生活情趣。为了很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的解决措施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并通过设疑、问答、讨论等环节,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从而加以分析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品味生活中的高雅情趣。这也正体现本节课我的授课理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三、教学目标

1、了解情趣的含义以及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培养哪些高雅的情趣;

2、让学生认识到高雅情趣的作用以及庸俗情趣的危害,从而能够自觉远离庸俗情趣,培养高雅情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培养哪些高雅的情趣; 难点:培养高雅情趣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情境创设、探究;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六、教学流程:

1、导入:每一天,在紧张的学习之余,忙碌的工作之后,我们都渴望休闲的乐趣,轻松一刻,让我们的人生充满情趣。我们的伟人也不例外,比如说朱德,老师想请同学来说一说你对朱德的了解。生:略。朱德戎马一生,功绩卓著,为中国的革命、建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那么生活中的朱德有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一段录像。

视频播放:朱德的兴趣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朱德的录像,了解伟人的生活情趣,以放松的心情直接形象地引入新课, 1 为后面生活体味生活中的情趣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师:看了录像之后,你有什么感想? 生:略。

师:从录像中我们可以看到,朱德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他的生活也因此而充满情趣。那么,什么是情趣?我们可以培养哪些高雅情趣?培养高雅情趣有什么作用?

揭示课题: 培养情趣。

2、在生活中,同样是工作、学习,多一点情趣,味道就大不相同。那么,什么是情趣呢?请同学来说一说。生:略。(课件展示)

3、生活中有很多对我们有益的、健康向上的、积极的情趣,我们称之为高雅情趣。下面老师想请同学们来讨论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高雅情趣?以及培养高雅情趣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什么样的积极影响?

师:让学生畅所欲言。当学生谈到读书这种高雅情趣时,拓展开来讲一讲。老师听说我们20班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读书,下面老师想请同学来说一说,你曾经读过一本好书或者好的文章,它对你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略。

可以让多位同学来谈一谈。

师:老师这儿也搜集了一个材料,请学生朗读一下材料。

1940年10月22日,莫斯科奥斯特洛夫斯基博物馆开馆那天,收到一封很特别的信,信封上写着:“寄给把我变成人的人.”信中写道:“我本来是个小偷,1937年我偷了一只手提箱,里面有一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无意中读了第一页之后,就不由自主的一口气读完了它.在此之前,我觉得自己是个谁也不需要的人,读完了全书,我感到自己先前的举动是多么可耻.”

思考:小偷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呢? 生:略。

师:是的,是书中的道理说服了小偷,是书中的人物感染了小偷,使他走上正途。可见,书籍具有无穷的魅力,读书丰富了我的精神生活,读书真好。老师建议大家以后要多读书,读好书。

2(设计意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畅所欲言,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设疑、问答、讨论等环节,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从而加以分析和引导,帮助学生走出认识的误区,品味生活中的高雅情趣,并积极充分肯定读书这一高雅情趣,让学生从小培养读书这一高雅情趣。)

4、下面我们一起来把刚才讨论的两个问题来总结一下:

(课件展示)

并请学生朗读一下高雅情趣的作用:能使我们因学习而紧绷的神经得以放松,疲劳得以解除;还能使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使我们即使在比较艰苦的环境中也能让生活充满欢乐;有益于我们身心健康的发展。

希望大家以后在生活中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的高雅情趣,发挥高雅情趣对我们生活的积极作用,让我们充分感受到生活的美,让我们的生活充满情趣。

5、我们同学在培养高雅情趣时还应注意点什么呢?也许下面的故事会给你一定的启发。

王华,他是初二某班的一名学生。他很喜爱上网。他知道上网是现代人比较喜欢的一种高雅情趣,所以,在学习之余,他会上网来放松一下自己。后来他听说某个游戏很好玩、很刺激,于是他也跟着去玩,结果,他不能自拔,经常是一玩就玩到深夜,作业经常也忘了写,第二天上学时头也晕晕的,上课时脑海中还经常浮现游戏的影子,一学期过去了,成绩一落千丈。

从王华身上,我们可以吸取哪些教训呢? 生:略。

在培养高雅情趣时,要把握好“度”,否则情趣也会由健康转化为不健康,有高雅转为低俗。

(设计意图:在培养高雅情趣时,要把握好“度”,否则情趣也会由健康转化为不健康,有高雅转为低俗。)

6、过渡: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身边有哪些庸俗情趣?它会产生哪些危害? 生:略。

我们一起来看一幅漫画,漫画中的人物染上了什么庸俗情趣? 生:酗酒。

师:酗酒有哪些危害? 生:略。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庸俗情趣的危害:庸俗情趣会使人经受不住不良诱惑,贪图安逸享乐,不思进取,精神颓废,不利于身心健康。学生齐读。教师板书:远离庸俗情趣,培养高雅情趣

(设计意图:老师希望同学们要充分认识庸俗情趣的危害性,从而能够自觉远离庸俗情趣,培养高雅情趣。)

7、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情趣的含义、在生活中我们可以培养哪些高雅情趣以及培养高雅情趣的作用。好的,下面我们就请同学们行动起来,完成我的高雅情趣发展计划:(1)美的生活需要高尚的品德,因此我将……(2)美的生活需要健康的体魄,因此我将……(3)美的生活需要艺术的熏陶,因此我将……(4)美的生活需要大自然的陶冶,因此我将……(5)美的生活少不了个性化的爱好,因此我将……(6)美的生活需要…… 请学生思考,并请多位同学来谈一谈。

(设计意图:这是新课标将课堂学习外延和深化的体现,突出了新课标的“生活德育”目标。让本节课的内容落到实处。)

8、课堂总结:在生活中,同学们不仅要知道什么样的生活情趣是高雅的,更要自觉培养高雅的生活情趣,善于发现捕捉生活中的美好事物,争做一个情趣高雅的人。

七、教学反思:

优点:这节课教学形式多样化,用朱德的录像导入生动形象,情境设置恰当,讲解到位。教学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我精心设计的学生讨论环节,讨论之后,我让学生畅所欲言,既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又很好的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活跃了课堂气氛。

幼儿美术教学中美感情趣的培养 篇6

关键词:幼儿;美感情趣;欣赏;实践;教学方法

幼儿的美感,最初是对美好现象的无意识反应,然后逐渐过渡到能模仿大人而表现美感,后来发展到有意识地感受美和表达美。艺术教育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通过音乐、舞蹈、美术、艺术语言等活动实施美感教育。由于幼儿对美的理解带有许多的直观性和自发性,其中美术教学,更是培养幼儿美感,拓展幼儿美育的重要手段,那么,怎样才能在美术教学中有效培养幼儿的美感情趣呢?

一、欣赏美术作品,培养幼儿的美感情趣

1.在绘画欣赏中培养幼儿的美感情趣

由于幼儿受其年龄特征的限制,对于事物的认知能力有限,通常对于贴近他们生活的事物能更好地去认识、去理解,因此,在组织幼儿欣赏优秀绘画作品时,一定要注意素材的选择,切不可选择那些与幼儿认知能力相差甚远的作品。我在教学实践中就多次组织幼儿欣赏中外小朋友的优秀作品,如:王亚妮小朋友的《群猴图》,王广宁小朋友画的《快乐的娘娘宫》,黄山小朋友画的《我的书柜》等等。这些作品一经展示,不仅深受幼儿的欢迎,而且极大地激发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和求知欲望,既加深了美感,又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上进心和荣誉感。

2.在传统民间美术欣赏中培养幼儿的美感情趣

我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在历史的长河中广大劳动人民不仅创造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也创造了绚丽多彩的精神文化,流传下来许许多多的民间美术。因此,在美术欣赏教学实践中,不仅让学生欣赏古今中外的绘画作品,还应当多让学生欣赏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因为这些作品不仅仅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块奇石,还是带有民族特色的中华传统美术的一部分,更是劳动人民为适应人民生活需要和审美要求而创造的美的艺术,乡土气息浓郁,蕴藏了丰富的民族情感和生活美感,具有很深刻的思想性,孩子们喜闻乐见,具有强大的不可替代的美感教育力量。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注意融民间美术的元素于美术欣赏中,如组织小朋友欣赏“虎头鞋”“民族娃”“不倒翁”等民间玩具,观摩剪纸、灯彩、雕塑、瓷器、编织、盆景等工艺美术作品。总之,民间美术不仅大大丰富了幼儿对美的感受力,而且也使孩子们初步了解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增进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信心。

二、指导美术实践,提高幼儿的美感情趣

为了更进一步提高幼儿的美感情趣,作为老师应该在教学中着重指导幼儿多参加一些艺术实践活动,本文根据笔者多年教学实践,列举如下两种收效颇佳的美术实践活动:

1.捏染画实践指导活动

在指导幼儿进行捏染画的过程中,孩子们将事先剪裁好的各种形状的白色小布头,按照自己的意愿,将小布反复折成小三角形,捏住合适的地方,分别在色盘中沾染。颜色在孩子们手中的染布上迅速渗透、晕染。由于孩子们的折叠方法和布的形状各不相同,当他们将捏染布小心翼翼地打开时,那形状各异、色彩斑斓的染布,使孩子们脸上绽开了开心的笑容。最后,通过折、贴剪、画等多种技能把美丽的捏染画制成手帕、头布、台布、扇面花裙、床单等各种艺术形象,充分提高了幼儿颜色调配、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捏染画活动中幼儿的美感情趣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2.指导贝壳软雕塑粘贴画

该方法就是教师有计划、有系统地指导幼儿利用贝壳和橡皮泥制成立方体图形,用蚬、蛤贝、贻贝等贝类的外壳与橡皮泥稽核,制作出许多生动形象的小动物。如:用贻贝壳做成小蝴蝶,用赤贝做成小青蛙等。幼儿在进行贝壳软雕塑的美术操作活动中,进一步提高了他们感受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了审美情趣。

三、加深幼儿美感情趣,改进美术教法

1.巧用教具,激发审美情趣

人的认识是从感知开始的,通过感知得到感性认识,特别是对于认知能力有限的幼儿来说,利用教具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多让他们看看、摸摸、闻闻从而获得感性认识,不仅有助于集中幼儿的注意力,而且能够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审美情趣,开发他们的智力。

2.借助多媒体技术,形象展示

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具有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优点。因而,在幼儿园美术教学中,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突破教学难度,还大大提高了教学的灵活性。

3.联系实际生活,展示故事情境

艺术美来源于生活,对幼儿实施系统化的美感教育,必须从平凡细小的日常生活开始,生活中艺术美极其广泛,大至整个园所的建筑设施,小至一张装饰画,都是培养幼儿美感情趣的良好素材。因此,教师要善于观察发现幼儿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在教学中联系幼儿生活实际。

参考文献:

[1]鞠小娟.例谈如何提高幼儿美术活动的实效性[J].学生之友:小学版:下,2011(7).

[2]李琳.多媒体在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运用的研究[J].新课程研究:下,2011(6).

[3]马新昆.幼儿美术欣赏活动指导方略[J].考试周刊,2011(43).

[4]张雅红.借助信息技术,优化幼儿美术活动[J].考试周刊,2011(21).

语文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7

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根据中学生的年龄特征, 知识基础、心理素质, 凭借教材, 挖掘美学的因素, 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创造美的意境, 体会美的真谛, 是当前语文教学改革的一项任务,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也给我们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新的课题。那么, 在语文教学中当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呢?

一.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让学生感知美

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说:“美育的任务之一, 就是正确认识美的各种形态, 而语文课文可以说是集各种形态之大成, 是一个相对完整的美的系统”。强调了语文中的美育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重要资源。

从现行教材中一篇篇的精美文章来看, 它蕴涵着宽广而深厚的生命意识和充满人性的审美情趣, 都是作者市美情趣的结晶。抒发了他们丰厚的思想和深厚的情感。如:《济南冬天》中的温情淡雅;《安塞腰鼓》的热情奔放;《幽默经悲剧》里的悲凉遗憾;“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的母子情深;“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的游子悲哀;“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的亡国之痛;“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概……这文字与情感紧紧联系在一起, 使语言的表现力发挥到了极致, 体现了文学即“人学、心学”。这样我们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 达到增强学生的美感, 将文学中美的意识、美的情感, 深入学生的心灵之中。就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美的形式而言, 有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和科学美等。

所谓自然美就是让自然界中使人赏心悦目的事物具有审美的特征与审美的价值。如朱自清的《春》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 描绘出春到江南的艳丽、柔和、温馨、生机勃发的美。而《荷塘月色》则为我们描绘了明净清亮的月下荷塘, 轻盈多姿的荷花, 沁人心脾的缕缕荷香, 以及心怀淡淡的哀愁和喜悦的独步月下的作者组成的静谧、和谐, 充满着优美的涛情画意的自然之美。

所谓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包括人物美、生活美、劳动美等。其中核心是人物美。如:《木兰诗》中的木兰, 深明大义, 刚毅勇敢, 勤劳美良, 不慕功名利禄的高贵品质;《阳上桑》中则体现了一种劳动的美和纯朴的美;而《归园田居》则体现了劳动的美;《邓稼先》中体现了邓稼先的民族感情和无私奉献的美等。

所谓艺术美是指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相统一。如:中学教材中涉及到了各种文体, 显示出各自独特的美, 小说环境描写的精致美, 人物心理描写的细腻美, 散文的意境美、杂文犀利美、诗歌的音韵美和节奏美, 说明文的准确美, 应用文的规范美等。除此之外, 字词句的锤炼也自成艺术美, 如“春风又绿江南岸”, 一个“绿”字, 写出春风到来, 万物充满生机的景象。而《岳阳楼记》骈散交错, 语言节奏富于变化, 读起来富有节奏、韵律、意味无穷, 文学作品塑造的一个个人物形象, 更加寄托审美情趣, 充满爱和恨、褒与贬、善与思……使读者得到美的启迪。

所谓科学之美是一种客观之美, 它精确、奥秘, 给人以兴趣, 增强人的探索精神, 在科技类说明文中最为突出。如:《故宫博物院》让我们体会故宫的规模庞大, 建筑巧妙绝伦, 深感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地球是圆的吗》启发我们探索大自然的奥秘, 《月亮上的足迹》让我们感受到了人类第一次登上月球的壮举。

所以, 我们语文老师深入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 在实际的教学中, 引导学生感知美、鉴赏美, 提高审美情趣, 为创造美打下基础。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课堂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主要途径, 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有效地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感知、鉴赏课文之美, 进而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如:在教学初中课文中的《枣核》一文时, 教师于课前包含深情地吟诵:乡思是一曲古老的歌, 背井离乡的游子们从古唱到今。李白“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而舒兰则端着一杯“乡色酒”, 叹道“你满, 乡愁也满”。余光中则临海峡而吟:“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而席慕容更是感叹:“乡愁是一棵没有年龄的树”。同学们, 我们班中也有几位是远离故乡的人, 有没有想起故乡绿草如茵的山坡, 苍翠欲滴的小树林, 漫山遍野的蒲公英?……今天, 我们去摘一枚故乡的《枣核》。这样, 学生对故乡的怀念被唤醒, 带着相似的思绪走进了课文。这里, 教师借助情境的衔接, 使学生的情感体验自然转移到课文的体验上, 从而产生共鸣, 有利于课文的学习。

教师灵活多变的教导学习方法, 有利于学生审美心理活动的展开, 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 是语文审美教育得以成功展开的重要前提, 而学生能否主动积极的参与, 取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是否充分。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的运用正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体观。如:教师课前的激情导人, 会使学生带入探讨文章的意境之中;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会感染学生, 激发学生的情商。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 甚至板书设计, 都会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以提高。

三.充分利用语文实践活动, 让学生感受美

审美教育不仅让学生学会审美, 更要让学生学会感受美, 以至学会制造美, 而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为学生感知美的内涵, 提供了直接的途径。

首先, 要引导学生“入景”。“入景”是欣赏美的第一步, 只有入景, 才能感知到课文中的美的因素, 才能受到美的熏陶。如学习写景散文时断时续, 让学生反复方朗读, 然后入景, 会感受课文中描绘的如诗如画的美景, 在阅读朱自清的《春》时, 通过想像, 感受江南春天的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的美景.进而体会作者描写的充满温和、安静而欣欣向荣的美好春光。

再次, 要让学生“出景”。课文的描述对于外界事物来说, 具有间接性, 模拟性的特点, 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能够欣赏到位, 再加上一些学生语言领会能力差, 或无此生活体会, 就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形成了差距。如没到过沙漠的同学对沙漠景象及气候特征体会就不准确, 所以要培养学生欣赏自然之美, 有必要走出去。

作文教学往往是学生“出景”的反映, 从观察描写人手, 实际上就是让学生体会大自然乃至整个社会的千姿百态。我们如何去应付, 如何去评价, 如何去选择, 这就需要正确的审美观与审美情趣, 而中学生的思想与心理处于一个不稳定的阶段, 他们的审美指向不确定, 审美情趣也较肤浅, 因此教师的指导是必要的, 譬如写一篇题为“故乡的秋天”的话题作文, 可以写金色的田野, 丰收的喜悦;也可以写萧瑟的秋风、秋雨和落叶的悲凉气氛。只要有景有情, 都未尝不可。

最后, 让学生做美的创造者。经过一个阶段的练习, 学生笔下的文章, 便渐渐有了声、形、色, 画画感也强了, 情感也有了依附, 终于有一天, 我们会感到学生作文时的动情, 甚至是流泪。终于有学生抵制不住内心的激动, 主动把作文朗读给大家听了。

美的世界、美的感受、美的文章, 交织在一起。其它语文活动, 如:读歌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会、征文, 以至黑板报等, 更是学生审美、感知美、创造美的良机。学生此时成了美的创造者, 老师成了美的收获者。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篇8

1 抓住美的语言, 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美

语文教学要在阅读范文上下功夫。通过反复吟诵范文, 体味出作品的美感, 就会积极主动的去发现美, 感受美。如《荷塘月色》:“月光是隔了树照过来的, 高处丛生的灌木, 落下参差的斑驳的黑影, 弯弯的杨柳的稀疏的倩影, 象画在荷叶上。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 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韵律, 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当教师讲析到这段文字时, 一幅光彩相间, 淡雅朦胧, 明暗相宜的月色荷塘显现在学生的脑海之中。语言的中介使他们感觉出景物中所寄寓的至情至深的意境, 这正是美的语言产生的奇妙效果。

2 在美讲中让学生鉴赏美

语文教师课堂上使用的语言要优美、生动、有感染力, 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中得到一种精神享受, 进而引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2.1 抓住美的形象。

美具有形象性的特点。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分析、欣赏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如魏巍的《我的老师》中的蔡老师, 她外貌温柔美丽, 心地慈爱, 爱孩子, 关心孩子的甘苦, 及时为孱弱的孩子排除痛苦悲伤, 是一位老师的美好形象, 使人受到美的感召而净化心灵。

2.2 抓住美的意境。

分析意境美, 就是要把作者“难写之景”呈现在学生面前, 把“言外之意”恰切地表现出来。课文《荷塘月色》的重点要让学生想象出在清幽、寂静的夜里那流水一般的月光, 月光下那绰约多姿、清香四溢的荷花, 一切都显得那么恬静、淡雅。然后在此基础上, 启发学生联想, 从而加强了对《荷塘月色》作者创设的意境的理解。

3 凭借课文, 让学生挖掘美

中学语文教材中涉及到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挖掘。

自然美是指自然界中一切使人赏心悦目的事物具有的审美特征和审美价值。如:朱自清的《春》写了春草、春花、春风、春雨等自然景物, 从而表现出春到江南的艳丽、柔和、温馨、生机勃发的美。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各种事物、现象的美和人的美, 如:《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一文, 就高度评价了马克思作为科学家和革命家对人类科学及无产阶级革命所做的贡献, 赞扬了马克思大无畏的胆略和气魄。

科学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美, 在科技性说明文中显得尤为突出。如:《眼睛与仿生学》主要说明人和动物的眼睛的不同结构和功能, 揭示了研究各种不同构造和功能的眼睛, 对发展仿生学, 发展现代科学技术都有重要意义。

4 在写作训练中让学生创造美

听、说、读、写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 要写就让学生恣意地写、快意地写。在执教郁达夫《故都的秋》后, 让学生以家乡的春、夏、秋、冬为题仿写一篇文章, 就有同学这样写家乡的杨树:“春天新长的嫩叶, 迎着金黄的阳光, 透明如片片碧玉, 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 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写冬天的大地:“像一个安静的熟睡的婴儿, 躺在雪白的棉被下, 美美地享受着上天给予的恩赐。”看他们在写作园地里成长, 总会有一种无言的喜悦和自豪弥漫心头。

物理教学的情趣培养 篇9

1. 分析修辞, 品味修辞的意蕴美。

语言是文章的身躯, 修辞是文章的血肉, 没有精彩的修辞, 文章就失去血肉之躯。比喻的生动形象、拟人的亲切可感、对偶的凝练工整、排比的气势磅礴、反问的引人注意……无不创造一个个丰富的意蕴世界。分析优美的文辞, 让学生审视高远素雅的画面, 产生对自然美、风光美的热爱, 激发他们对祖国河山壮美的喜悦感情。老舍在《林海》中介绍大兴安岭中大片青松边沿的白桦时, 作了很形象的比喻, 文中写到:“看, 海边上不是还泛着白色的浪花吗?”作者把白桦林想象成泛者浪花, 既有声响, 也有情态, 勾勒出密密层层的白桦林绿波涌起、涛声阵阵的壮观景象, 给人身临其境之感。又如,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暮江吟》中描绘了深秋季节傍晚江上的幽美景色, 诗人用珍珠比喻露珠, 用玉弓比喻新月, 不但贴切传神, 而且创造了一个清新、幽美、静谧的境界, 沁人心脾。

2. 分析句式, 感受语言的变化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 语言表达也一样。无论是语言的含蓄凝练, 还是语言的铺陈奢华, 总要借助丰富的句式表现出来。有的句式对称, 讲究工整美;有的句式参差, 讲究错落美;有的连用排比递进, 语言汪洋恣肆……这样或长句或短句, 或整句或散句, 或陈述或反问, 刚柔相间, 跌宕起伏, 舒卷灵活, 流畅自然, 产生一种抑扬回环的美。如《桂林山水》中是这样描写漓江的水的:“漓江的水真静啊, 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 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暇的翡翠。”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排比句式, 使得语句对称工整, 气势强烈, 意思逐层深入。又如《黄河魂》中这样描写黄河:“放眼望去, 只见铺天盖地滚滚而来的, 分明是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磷巨龙。它们翻滚着、缠绕着、拥挤着、厮咬着, 昂首甩尾, 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倏而, 腾空而起;猛然, 俯冲而下。”长短句并用, 骈偶句并用, 使句式变化多彩, 错落有致。

3. 借助传神的字, 领略语言的无穷魅力。

通过品析传神的字, 从字里行间看出作者遣词造句的工夫与用心, 看出文章的美点妙要, 领略力透纸背的语言魅力。因此,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红杏枝头春意闹’, 着一‘闹’字, 而境界全出。‘云破月来花弄影’, 着一‘弄’字, 而境界全出矣。”因为“闹”字和“弄”字的使用, 使文字鲜活生动、逗人喜爱。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一句中的“绿”字, 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 生动而形象地写了出来, 一字传神, 同时也透露出诗人深切思念家乡之情。

二、感情朗读, 品味情感意韵之美

1. 读好重音, 体会情感真挚美。

读好重音, 是发挥朗读作用的重要步骤。重音的确定, 要以文章主题为指针, 以词句在文章中的地位和作用为依据, 以作者情感变化为重心。一般知识, 语言轻快, 一带而过;表现作者爱憎情感、体现文脉起伏、叙述精彩的词语, 要语沉字重, 读出动人心魄的感情。读好重音, 能显示文章感人的情感力量。如毛泽东的词《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通过对加点词的重读, 突出梅花的美丽、积极、坚贞, 不是愁而是笑, 不是孤傲而是具有新时代革命者的操守与傲骨。同时, 以重读来诠释情感变化, 表现出对梅花报春的喜悦。

2. 读准停顿, 领会词句的节奏美。

停顿, 能显示文章的节奏感, 渲染气氛、烘托情感, 使文章意旨分明, 从而唤起听、读双方的情感共鸣, 让人领略词句的韵律美。读准停顿, 朗读会抑扬顿挫, 舒缓有致, 能读出语言的韵味, 再现语言的音乐美。如《山里的孩子》文质兼美, 行文活泼流畅, 语言颇具层次美、节奏美、形象美, 是进行朗读节奏训练的较佳课文。“满山遍野/都有/他们的脚印, /在山冈/在竹林/在小溪, /在草丛……/”前半句读得稍重且慢, “在山冈, 在竹林, 在小溪”要读得轻快而短促, 读出明丽清脆, “在草丛……”要读得渐慢渐轻并有余音, 体现省略号的余味无穷。这样读, 错落有致, 读出了语言的韵味和节奏, 读出了语言的音乐美。

3. 速度恰当, 读出情感意韵美。

在朗读过程中要适当控制语速, 要根据作品表现的喜怒哀乐的情感基调, 来调整语速快慢、语调高低, 读出作者爱憎分明的情感美。愉快时, 语调舒畅、轻松;激昂时, 可急风暴雨;深沉时, 要“润物细无声”;悲愤时, 要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要做到生动活泼、抑扬顿挫, 以情感意韵美启迪人的智慧, 塑造人的心灵, 给人以美的熏陶。如朗读《十里长街送总理》时, 要用庄重肃穆的语气、深沉敦厚的语调来处理, 深刻表现作者对敬爱的周总理的哀悼。

三、放飞想象, 体验文章意境之美

美的基本特征是具有形象性。美的形象性决定了美的直觉性。因此, 创设情境是学生感知美的形象、培养审美情趣的前提。要借助丰富的想象, 使学生记忆中的表象由模糊变为清晰, 由单薄变得厚重, 不断组合交汇生成新的审美空间。空间的生成就意味着情感的聚集和沉淀, 新形象的再创造意味着新意境的生成。通过丰富的想象, 凭借神奇美妙的大自然激发学生的愉悦心情来感知大自然美的意境, 唤起学生的审美注意, 使学生获得审美情感体验。语文教学必须积极启发学生进行审美想像, 沟通学生的经验世界与文学意象世界, 把学生引入作者创设的情境中, 才能真切感受作者所描绘的事物, 达到与作者心灵的沟通, 从而真实地再现文章的意境美。

1. 体验山河的壮丽美。

孩子的眼睛是诗意的。当孩子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万物时, 只要借助想象和联想, 诗意的画面就会呈现在他们的脑海中。如《桂林山水》中山的“奇”、“秀”、“险”, 胜过泰山, 赛过香山;水的“静”、“清”、“绿”, 大海比她不上, 西湖会自叹不如。荡舟漓江欣赏江边美景, 真是“舟行碧波上, 人在画中游”, 多有“诗情画意”呀!通过教师的启发想象, “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会映刻在学生的记忆中。

2. 体验人与自然的和谐美。

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出这样的主张:“培养孩子面对一朵小花时怦然心动的感情。”而这种感情, 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不少课文在介绍自然景观的同时, 也揭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重要。例如, 《鸟的天堂》一方面尽情地展示榕树的大和茂盛, 另一方面又巧妙地描述了众鸟纷飞的迷人景观。文章前因后果, 密不可分。其中“朋友说这里是‘鸟的天堂’, 有许多鸟在这树上做巢, 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一句清楚地告诉我们, 这成千上万的鸟儿之所以愿意生活在这棵巨大的榕树上, 正是人们保护了它们的生活环境。让学生们读后产生极大的感触:保护生态环境何等重要!

四、剖析形象, 追求人物精神之美

人物是文学作品的灵魂, 没有成功的人物就没有成功的文学作品。剖析人物形象是实施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文学作品通过塑造的人物形象, 来寄托作者善恶美丑的审美观念。一个感人的形象, 可以激起千百万人向善向上的崇高信念;一个丑恶的形象, 能让千百万人痛斥憎恶。许多文学作品能广为流传, 正是因为其有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形象越鲜明, 对学生的审美熏陶就越强烈、越深刻。学生受到美好形象的渲染, 诱发真挚情感, 从而萌发学习人物美好品质的激情与行为。因此, 要引导学生剖析人物形象折射出来的人生启迪、厚重的生命思想、健全的人格特征、启迪人生的审美价值, 以获得厚重的审美感悟。

1. 感受人物精神的崇高美。

现代美学理论认为:“崇高是人的本质力量经由对象的震撼与压抑而获得的显现, 它通常是给人心灵震撼和鼓舞的、引起人们产生敬仰和赞美情怀的人的精神境界。”这是一种伟大的庄重圣洁的美。教师应引导学生深入发掘课文中的内在美, 揭示作者通过描写形象美所体现的那种深层的审美情趣, 使学生不仅领略到美, 而且深悟到这种美所蕴含的高尚情趣, 从而把学生的心灵净化和人格建构的审美教育使命落到深处。例如, 《一夜的工作》中周总理不辞劳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忘我工作的精神;《鱼游到了纸上》中那位身残志坚、持之以恒、办事专注的盲人叔叔;《苦柚》中小姑娘诚实善良的美好心灵。这些形象具有强烈的道德震撼力量, 是我们语文教师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不可忽略的良好时机。

2. 感受人物精神真善美的和谐美。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 篇10

一、品味语言

1. 认真诵读, 体味语言中的音乐之美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 很多课文都是词语优美, 节奏分明的, 通过诵读, 就可以让读者把抽象的文字变得可感起来, 这也是让小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交流的一种重要的方式。语文教师要辅导学生认真地诵读, 去仔细体会课文中语言的音乐之美, 这对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很大的感知作用。

诵读时, 可以由教师示范, 也可以根据课文的具体内容让学生来读, 关键是要认真体会作者的情感变化, 掌握正确的诵读节奏。例如《大海睡了》一文, 我们就要指导学生体会诗歌中大海夜晚的平静和无忧无虑, 读的时候应该用轻柔舒缓的语调来读, 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诗歌语言的音乐之美。

2. 认真推敲, 欣赏语言中的结构之美

一篇优美的文章, 不仅用词要优美, 结构也同样有美感。诗歌的凝练, 散文的随意, 记叙文的对话等, 无不向读者传递着结构之美。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仔细推敲这些文字, 让学生去感悟课文中的结构美, 从而受到美的熏陶。

首先, 教师要指导学生仔细研磨课文中凝练传神的词语, 从这些词语中去体会作者要表达的丰富的情感或者内容。例如《美丽的南沙群岛》中这样写道:“南沙也是个迷人的世界。天是一片蓝玉, 海是一块翡翠。远望水天相连, 翡翠和蓝玉合璧, 蔚为壮观。俯看清澈明亮的海水, 龙虾、燕鱼、海龟五彩缤纷, 令人心旷神怡。碧波浩淼的南沙海域, 连浪涛都是美的, 每一个浪头都托起洁白的浪花, 一团团, 一簇簇, 仿佛是欢迎的人群在挥舞着花束……”这段话写得非常优美, 教师就要抓住“迷人”一词来进行指导, 让学生去欣赏作者描绘出的南沙群岛美丽迷人的风光。

其次, 教师要指导学生去欣赏课文中那些优美的语句。在小学语文课本中, 有许多优美的散文, 这些都是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的良好素材。散文中那些优美的语句, 有的句式工整对称、有的句式错落有致、有的善用修辞等, 教师在教学中, 要指导学生反复朗读, 并认真分析这些句子的结构之美, 让学生在欣赏中体会语言的美。如上面提到的《美丽的南沙群岛》中那些优美的语句, 无论是句式, 还是修辞, 都可以说是美不胜收, 教师要重点让学生多诵读, 并认真分析。

第三, 教师要指导学生体会文中的人物语言。在记叙文中, 刻画人物形象的一个重要方法就是语言, 尤其是对话。在教学中, 教师要指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语言来判断人物的个性, 并进一步感受人物的品质美。例如《负荆请罪》一文中, 当韩勃对蔺相如连续几天不上朝躲避廉颇表示不满时, 蔺相如是这样回答的:“韩勃, 你要知道, 秦王不敢侵犯我国, 就是因为我们赵国武有廉颇, 文有蔺相如。要是我跟廉将军闹翻了, 后果将会怎么样?这一点你想过没有?”从这段话中, 就可以看出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的精神品质。在教学中, 教师就应该着重抓住这些语言, 让学生通过体会人物语言来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二、品味意境

所谓意境, 指的是从作品中体现出来的一种情调和境界, 在语文中指的就是从课文中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倾向情感与作者所创作的文章融为一体的那种艺术之美。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去品味文中的意境之美。

很多教师在这一点上往往都是把自己理解的意境或者教学参考中提示的意境告诉学生, 然后让学生去背诵, 却忽略了对学生的引导, 这样学生根本无法真正体会课文中所传递的意境之美。要想让学生真正领会课文的意境, 就应该引导学生去自习品味课文中的每一句话, 然后再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去体会作者蕴涵于其中的思想感情, 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真正的意境美。

例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 这首诗四句中没有一个雪字, 可是每一句都可以看到雪的痕迹, 既是写景, 也是抒情, 情景交融, 意境深邃而悠远。教师在教学中, 就要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 去想象那冰天雪地的季节, 一个老人独坐江边垂钓时的孤独与寂寞, 坚强与理想。当然, 教师只是起到一个引导的作用, 关键还是要学生去展开想象, 体味诗歌的意境之美。

三、品味形象

在语文课文中, 有许多丰富可感的形象,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去品味, 理解人物的感情, 感受人物的品质,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一文, 讲的就是一个小男孩和爸爸一起钓鱼的事情, 因为还没有到允许钓鲈鱼的时间, 所以爸爸要求小男孩放掉钓到的大鲈鱼。故事很简单, 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着重让学生品味爸爸的语言和做法, 从而让学生明白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遵守社会公德的道理, 从而进一步地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真善美, 什么是假丑恶, 提高学生的审美认识与审美能力。

总之, 语文教学中有许多的审美因素,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 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参考文献

上一篇:艺术典型的独创性下一篇:待遇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