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诉求

2024-07-24

学生诉求(精选十篇)

学生诉求 篇1

我校电子商务专业起源于1996年,2002年正式定名为电子商务专业,2007年该专业通过无锡市示范专业验收。根据国内外及周边地区电子商务学科发展的现状与趋势,电子商务专业在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课程结构以适应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在充分了解目前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模式与方向的基础上积极推进课程改革,探索电子商务教学模式。在原有的“宽基础、活模块”的基础上创设“2+3”培养模式。所谓“2+3”模式是指把电子商务人才的素质构成分为2个素质基础和3个专业方向。2个素质基础分别为“技术基础”和“商务基础”,3个专业方向为“网络技术型”、“网络营销型”和“物流操作型”。在这个模式中,计算机专业知识占了重要的一部分,虽然作为单独的一个模块来学习,但却要和电子商务专业紧密相关,这给我们计算机老师带来了一个崭新的问题,如何在电子商务专业中实施计算机实践教学。为此,我们做了一项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情况的调查。

2 调查的对象及方法

2.1 调查的对象

本次调查的样本范围是本校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对象分为两类:(1)电子商务专业在校学习的二年级学生。(2)电子商务专业在外实习的三年级学生。

2.2 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用现场问卷调查,共发问卷91份,回收率为100%。调查问卷的内容涵盖了专业定位、培养方式、教学评价、个人需求4个方面。

3 调查的内容及结果(部分)

3.1 你最希望毕业后从事怎样的工作岗位的调查汇总(如图1所示)

(1)选择“计算机业务员”和“商务文员”工作岗位的学生最多,第一期望就业岗位选择两者合计69人,占该专业人数的76%。这表明选择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中,大多数人期望能找到一份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工作岗位。

(2)选择“物流管理、营销人员、商务文员”等商务方向的学生,占该专业人数的55%,,这充分表明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方向应该主要体现在商务专业方向。电子商务专业作为文科专业,其毕业生的就业范围较广,选择这些企业最基层的工作岗位,对锻炼学生的业务能力是有很大好处,能为其以后的成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选择“计算机业务员、网站方面、网络建设”等工作岗位的学生,比例达到45%,(从本地调查问卷的第1题的答题汇总可以看出,作出这样选择的男生比例是100%,女生比例是38%)这些工作岗位,一方面也是与电子商务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男生更趋向于实践性较强的工作岗位);另一方面提示学校应更大程度开拓学生的专业视野,增设相关的专业课程,拓宽学生的就业范围。

3.2 你认为需要电子商务专业的企业对计算机方面会有哪些要求的调查汇总

选择前两项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软硬件知识的是100%,这是最基础的知识,每个学生都知道要掌握。选择网络知识和网站知识的几乎各占一半,这是学生自己从兴趣爱好和工作岗位需求作出的选择。不管作出那样选择,他们都很清楚电子商务专业和计算机技能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3.3 你认为学校开设的计算机课程能否满足你就业工作的需要的调查汇总(如图2所示)

本次对电子商务专业91位学生的调查结果显示,选择“学校开设的课程能(包括基本能)满足其就业工作需要”的学生只有28人,占该专业人数的31%,而选择“学校开设的课程不能满足其就业工作需要”的学生却高达37人,占到该专业人数的37%。选择对现有的计算机实践教学模式不满意的高达60%。

究其原因,我们可以这样认为:

(1)表明学校电子商务专业的计算机课程设计不太合理。从本次调查问卷的第11题的答题汇总可以看出:学生对学校所开设的专业课程还是有些不太满意,希望所开设的课程能更多地贴近社会,更多地适应社会,以提高其社会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调查问卷第11题的答题汇总(53%的学生选择5个能力以上,29%的学生选择3~5个能力),提示学校应增设一些更加实用的课程。有些课程可能与专业的联系程度不高,但对拓宽学生的社会交际面、提高其就业优势是有很大帮助的。

(2)表明学生对就读该专业的岗位期望值是较高的。学生期望就业的工作岗位与专业的联系程度高,都期望能学以致用、学以能用、学以所用。这应该是件好事,表明中职学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作为学校应该大大鼓励并积极配合。

3.4 经过学习,你觉得自己最欠缺的能力调查汇总

选择“专业技能和社会实践”的学生比例是100%。电子商务专业很多课程的开设,必须有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进行实际操作应用,因为没有建设相应的平台,造成很多电子商务的实训操作难以开展,学生在实操技能上的欠缺,也是他们选择不能满足其就业需要的重要原因之一。其次,作为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学校应该多组织学生到校外去实习,这样既可以强化学生的技能操作,又能为他们在该专业领域的就业铺平道路。

4 调查的结论和建议

4.1 以学生诉求为纲领,制定专业培养方向和目标

依据对电子商务专业学生期望就业岗位调查的统计,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期望就业的岗位有近7成属于商务方向的,也有5成左右的学生希望从事与商务网站建设与管理相关的工作岗位,还有约3成学生选择物流方向的。因此,电子商务专业在培养方向上一分为三,分设“网络技术型”、“网络营销型”和“物流操作型”,即“2+3”培养模式中的“3”。电子商务专业分设培养方向,不仅可以满足三个方向学生的需求,也有利于学校专业课程的开设,突出“商务基础”、“技术基础”素质的培养,即“2+3”培养模式中的“2”。另外,这也使得电子商务专业的就业岗位明确具体,有利于学生就业岗位的选择,提高他们对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性。

对于电子商务专业(网络技术方向)的课程设计,突出的是商务网站的建设与管理,重点专业课程包括有网站建设、网站维护与管理、网站网页设计、网站软件技术等。

4.2 改革专业课程体系,突出实践技能培养

从调查问卷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些专业的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值是很高的,对自己的要求也是很严格的,学生的学习热情相当高涨。学校现行的专业课程设计还不能完全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学校必须尽快抓紧时间,根据学生的需求对专业课程设计进行调整。

(1)采用项目任务式教学,同时教学内容与取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现有的教学虽然采用了理论与上机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但还没有从根本上脱离普教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也没有真正体现出技校自身的育人机制。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想要培养出熟练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必须要进行强化训练才有可能达到培养目标。建议将开设的专业课程分成几个项目,利用一、两个月的时间每天都进行某一个项目的训练。这种方式类似于当前社会上计算机培训机构的集中式授课方式。经过这样一段时间的强化训练后,就可以为学生安排取证考试。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真正掌握所学的知识,并且学生也可以获得更多的证书,为学生就业提供方便。

(2)通过校企合作的形式,及时更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

我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联系一些用人单位,根据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他们培养专门人才。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带着用人单位的任务进行学习。学完专业课程后就可以直接为用人单位服务,不需要再进行培训就完全可以胜任工作。我校曾组织过扬子江企业外包产业的培训班,他们的动画专业就是采用这种方式,学生在校学习时就被一些动画公司预定了,学生在校期间完全按照公司的要求来学习,到了毕业前的实习阶段学生就可以承接公司的一些动画设计项目了。这些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

4.3 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式。

在教学评价体系上,我校采用的是总评=平时*30%+期中*30%+期末*40%,虽然比较人性化,但仍没有跳出传统模式的框框,仍然是统一的考题,唯一的标准答案。这样会束缚学生的思维,不能真正考查学生的能力。所以在考核方式上不要拘泥于形式,要让考核能充分显示出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学生的操作技能、创造力、想象力等。比如:在FRONTPAGE网页制作的考核方式上,可采用灵活的方式:给学生一定的课外上机时间,让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自己设计及寻找素材,制作自己的网页,把网页上传到校园网上。那么总评=学生评价*30%+教师评价*30%+网上评价*40%。结果我们发现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设计了很多具有个性化的网页。其实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完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各种各样的考核方式,比如,采用分小组完成指定任务的方式,以平时作业为主给出最终考核成绩的方式等等。这样的考核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的发展,能更真实全面地反映出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参考文献

[1]汤建霞.关注学生诉求[J].创新职业教育,2008-5.

大学生村官感悟和诉求 篇2

我叫。。,是四川。。的一名大学生村官,藤茨沟村是县城边上的一个富有文化气息的村落,这里是汉代词赋家司马相如的故里。时间过的真快,时至小李找到我写这篇村官感悟已经两年有余了。今天,了解到小李同志的《马克思主义基本概论》课程的需求,我有幸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展示汇报我的村官生活,心情比较激动!这里面有酸、有甜、有汗水、也有迷茫。

憧憬着对农村那种特殊的感情,2012年4月25日,我参加了四川省组织的“选聘优秀大学毕业生到村任职”考试,经过层层选拔,很荣幸成为四川省的一名“大学生村官”,并依我的志愿来到蓬安县藤茨沟担任“村官”。现就任于蓬安县藤茨沟村。新的工作、新的环境,新的语言对我来说又是一次新的考验。自己的心情是既兴奋,又担忧。喜的是自己即将去农村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忧的是自己去了能否适应,能否胜任,能否顺利的开展工作。在上岗之前,我决心自己在调整磨合中不断地适应着农村工作,在与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以及村民的广泛接触中逐渐地熟悉了村情,而自己也逐渐地对这份工作充满了乐观和自信,同时上网搜集了一些南充方言来学习,因为我知道要想融入当地,就得先学会说当地语言。

2012年11月,我来到了我的服务村—藤茨沟村。刚到村时,为了做一个详细的调研报告,我决定学习姚晓初同志精神,自己亲自下村走访。一开始,村民们曾用怀疑的眼神看着我,“这个小伙子是谁?到我们村干啥子?上了大学不在城里呆着跑回村里图啥子?”听到这些话,着实让带着理想,怀着信心的我有种失落和茫然的感觉。面对百姓怀疑的目光,我在村里要干些什么?我能为村里干些什么?我在村里又将怎样干?三个why在我心中久久徘徊,一时毫无头绪,甚至连自己都曾怀疑过,我放弃市里国企单位工作,投身基层新农村建设,到底对还是不对?那时的我真的有点失落!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面对听不懂的方言,还有恶狠狠地狗吠,让我感到很不适应,心里觉得很无助。但经过几个月的走访下来,村民们慢慢的对我这个外乡人熟悉了起来,也热情了起来,现在村民们见了我,都

会笑着打招呼,所以我当初的那份执著与坚信慢慢地又回来了。

我所在的藤茨沟村是新农村建设点之一,刚到村时,为了尽快熟悉环境,熟悉工作,我找老村干部周村长翻出资料了解藤茨沟村的基本情况,一有机会就跟着村姚书记,干部们下村,了解村容村貌以及村民。三个月下来,我参与了村上很多的村务工作。从参与农村“两委”换届选举、藤茨沟村“创先争优”活动开展到新农村粮食种植补贴、母猪繁殖补贴、农村户口统计工作、农村信用社银行卡办理统计、基层建设年活动、村委会修缮清洁、落实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以及护林防火、雨季造林等工作;在实践中一步步领悟到了“建设新农村的必要性”和关注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关注农村妇女权益保护、儿童受教育问题。在照顾孤寡老人以及残疾人、农村食品安全宣传、保稳定、促增收等问题上积极做调研,想办法解决农村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尽量发挥自己的能力,为村民们普及相关知识,设计一些宣传单页发放到户,努力做好村里的“代办员”、“宣传员”的角色。

农忙之际,我还帮助村民陈大娘家收花生、帮助村口姚大姐家捏山桃、还有困难户李大爷掰玉米。忙完后,都热情地留我在他们家吃饭,刚开始,因为不好意思我都说村上还有工作就离开了。慢慢的我和村民们熟悉了起来,当他们再次邀请我时,我会和他们一起坐下来吃农家饭,聊农家话。后来,我逐渐融进村里,好多人都说:“小王真不错,又帮助干农活,又给我们普及政策,还免费为村里小孩子辅导功课。”我告诉他们说这是我应该做的。其实,我也是来自农村,家里也种了不少地,每年暑假回家都会做农活,给弟弟妹妹们辅导。他们听了就笑了。

对于刚刚走出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农村是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环境,农村工作也是一个全新的工作领域,没有经验可以借鉴,只有坚持勤快好学,不断地摸索干好工作的道路,不断地总结工作得失,才能够成为一名合格的农村工作者。我利用闲暇时间设计了“蓬安县大学生村官便民联系卡”,每当下村与村民们接触时,我都会双手递上一张,让村民们有事可以找我帮忙,他们还亲切的称呼我为村里的“协助员”,我听了十分的高兴,觉得这个名字很好,能拉近我与村民的距离。

“姚书记”是一名村委会工作人员。对于日常问题的处理,除了村委会的“开会讨论”外,更多的需要自己用心观察。如:对于村中经常出现的私搭乱建问题,如何对村民进行劝阻,引用什么样的政策来说明其行为是不合法的。还要求我们对农村的各项政策方针,规定条例要熟悉,这使得我们在向村民解释有关问题是做到有规可依,有法可循,体现了工作的权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农村不同于城市社区,“全村是一家人”是其典型特点。这使得我们不能简单的“就事论事”,要多问书记和主任,多问村委会其他工作人员相关背景,避免因为过于简单的工作作风而造成问题难以解决。同时,“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是行不通的,农村是最基层的组织,基层干部所作的也是最具体、最细致的工作。多做事,多帮忙,少说话,是打开工作局面的唯一钥匙。无论是协助村委调节村民矛盾,处理村务,还是协助主任编写资料,整理档案,甚至于打扫卫生等,我们都应该认真对待,漂亮的完成。只有把工作做细致,干漂亮才能够真正体现出大学生的素质。工作有分工,但没有严格的界限,这不是你分管的事就没有义务去做,这样的观点是错误的,不论干什么都是给自己干,那将是自己最宝贵的经验和人生阅历。我们虽然在村里工作,但是县组织部考虑我生活上的便利问题,便把我们安排在镇里食宿。有空时便跟着乡里领导们下村里,走访困难党员、慰问贫困户、补种树苗等。每次特感谢领导们下乡工作能带给我许多见识新事物、学习的机会。

年初,由于2014年基层建设年活动要求,我被借调到镇上基层建设年办公室工作,主要负责每天工作进度上报和平时工作材料撰写,这样每天就得在村里镇上两边跑,哪那边有工作了去哪那边。由于是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地方各级领导会不定时的来访,所以,我们每一次都要做好站岗执勤工作,以确保期间的安全和稳定,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虽然有时候一站一天,很累,但是让我体会到了军人、警察站岗的不易。五一劳动节后,我又被分配到相如镇工业园区镇企工委的安全监察办公室工作,随后我就一直负责镇上所有食品安全档案的整理,工作材料撰写,总结汇报的打印上报等工作。刚开始接触,感觉不是很适应,毕竟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一块,后来,我从网上下载了有关于食品安全这方面的知识进行学习,逐渐的产生了兴趣,有了好感,认识到了食品安全的重要性。所以,对

待上级交予的工作时,都会很认真的去完成。这段日子里,虽然不停地在村里和镇上来回跑的很累,但是从内心里很高兴,因为每一次都是给村民办好事,每一次都是在发挥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忙点就能多学点东西,所以我乐此不疲。

在藤茨沟村工作了两年多,感悟很多,有劳累的,有轻松的;有辛酸的,有甘甜的。但我还是感觉到一些我自己和制度层面的不足:

1、感觉深入群众不够。本人大多的时间是在村办公室。下村的机会比起原有村干部还是很少的,所以在了解村情、民情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深入了解。

2、对决策过程的发言权少。虽然村里的大事都是通过村委会讨论通过决策的,本人也参与过程。但感觉没有发言权,只是做好会议记录工作。

3、对三年后大学生村干部的留任机制的缺乏,对大学生村干部的培养力度相对小。

4、缺乏交流的平台。由于各行政村村集体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收入差距较大,相对村级事务的多少差异性大,锻炼大学生村官的机会差异性大。

5、促进村级经济发展成效不强。大学生村干部普遍在村级事务管理等方面的作用有一定成效。但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方面,特别是对搞活本行政村的经济方面成效不显著。

想到这些不足,我自己也对此提出了一点小小的建议,希望能够在农村的发展方面和大学生村官的发展方面做出一些贡献,这也算是我代表大学生村官的一点小小的诉求吧。

1、构建良好的创业平台。现在政策上已经提到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创业的扶持,但没有具体的实施措施。在大学生村干部中,部分不能进入事业单位或公务员,所以利用他们对村级比较了解的情况,让他们进行创业,可以一定程

度上搞活村级经济,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2、营造良好的发挥作用的平台。如构建交流的平台,类似机关工作人员的互动交流的模式,可以从内部交流到外部交流,进一步为大学生村干部提供自我发展,发挥自身作用的空间。

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现状研究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诉求 现状

【基金项目】2014年度辽宁省高校党建理论研究重点课题(GXDJ2014-B030)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 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4-0090-01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强调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指出“要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所谓利益诉求,就是利益诉求主体采用一定的方式,通过相应的渠道,向利益诉求客体表达意见和自身利益时的一系列制度体系及运作方式。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就是大学生作为利益主体通过一定的方式和渠道,将自己的意见和自身利益向学校管理系统进行信息表达和反馈。当前大学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主体,思想较为活跃,价值选择多元,其平等意识、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有向学校表达自己利益诉求的需求。但是在传统的高校管理体制中,诉求的表达、利益的协调以及权益的保障都不尽如人意,因此通过调查了解当代大学生诉求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寻求解决诉求问题具体办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的数据分析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分别选取一本、二本院校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180份,回收有效问卷159份,调查中男女比例、年级等人口学变量比例相当。

1.大学生利益诉求的主体意识欠缺

在“是否对学校建设方面进行过献言献策”问题中,56.6%的学生没有提过建议,仅43.4%的学生表示有过建议的表达,其中表达过建议的群体中有85.6%为学生干部或者党员。但问题“当你的个人权益受损时,你最常采取的三种方式”问题中,有72%选择找辅导员,56%的学生选择保持沉默,45%选择与专业教师沟通。

从数据上看,大学生利益诉求的主体意识欠缺,出现该问题一方面是当代大学生的特点造成的,当代大学生以90后为主,他们缺乏社会经验,独立生活能力较差,潜意识中他们认为自己是学生,就应该听从学校的安排,缺少积极表达利益诉求的意识和勇气;另一方面,学校管理的一些问题也挫伤了学生利益表达的积极性和信心,使学生对利益诉求采取疏远冷漠的态度。

2.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内容

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内容主要集中在教师的教学能力、教学的课程设置、日常生活、就业等多个方面。62.26%的大学生喜欢知识面广的老师同时希望老师在教学方法上有一定的改善,师生间的交流也是在学生们希望老师改善的问题上的一个重要反应,相当多的大学生们喜欢上课老师不点名,想要逃课的同学占得百分比达到15.09%,在课程设置方面73.5%的学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满意,但26.5的学生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进一步调查发现,认为不合理的学生仅仅集中于个别专业。对日常生活的诉求,如宿舍问题、食堂问题、交通出行问题等诉求的比例也达到30%以上。

从数据上看,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的内容是多元的,学生有良好的发展愿望,但学生的期待与高校现阶段的发展的软硬件条件仍然存在这一定的差距,因此,学校从自身找原因,在改革中寻求发展,积极改善现有条件,才能根本上满意学生的利益要求。

3.大学生利益诉求的渠道

在问题“你对学代会是否了解”中,25.8%的学生表示了解,74.2%选择不了解。进一步调查发现,了解的学生中大部分是学生干部。近100%的学生选择与辅导员与专业教师申诉。而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否密切”问题上,61.4%的大学生表示不密切。

显而易见,大学生的利益渠道狭窄,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在表达个人诉求时,学校没有专门的机构或者人员来处理这一问题,辅导员及专业教师充当了临时代言人。学代会作为学生表达诉求的重要渠道,也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大学生诉求的效果不理想

很多大学生都没有利益诉求的经历,因此在“你对个人利益诉求效果是否满意”这一可选答的问题上,有80.6%的学生没有回答,有12.3%的学生认为不满意,7.1%的学生认为满意。在“你对学校的管理工作是否满意”问题回答中,70.9%的学生在基本满意之上,29.1%是不满意,其中6%的学生是非常不满意。

二、大学生利益诉求的问题解决路径

1.引导和培养大学生利益诉求的主体意识

培养大学生利益诉求主体意识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培养大学生主动维护自身利益意识。通过宣传教育,让学生了解自身权益和应尽义务,鼓励大学生敢讲话、讲真话;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和学校的关系,以主人翁精神参与到学校管理之中,尊重学生的知情权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和监督学校各项工作对于与学生利益密切相关的工作事项。二是管理部门要积极转变职能性质,要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牢固树立服务型的管理理念。

2.拓宽和畅通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渠道

积极为大学生利益诉求渠道“扩路”,建构多层次、全方位的学生诉求渠道网络。一是以网络为平台,搭建诉求表达新通道。建立校园网络诉求平台,建立贯穿校级、院系级的转交办网络管理系统,真正实现学生 “话有处说”、“诉有处投”、“怨有处申”、“困有处纾”,通过归口办理,部门间协调合作,把网上诉求平台建设成为学生表达意愿、建言献策的新通道。二是建立走访、下访、探访、回访的“四访”机制,搭起师生之间的关系桥梁。通过绩效考核以推进约谈、下访的有效实行,把主动联系学生、解决学生困难作为管理工作者的“必修课”。同时,适时发布信息使重大诉求事项的处理公开透明。三是要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组织的纽带作用,有效扩学生骨干在学校管理中的影响力和传播力。

3.加强和完善大学生利益诉求反馈机制

学校应重视学生的利益诉求的反馈,学生利益诉求的反馈是工作的收口阶段。一是建立学生利益诉求表达反馈的领导机制,从宏观上统筹规划、协调落实,建立各职能部门定期研究和联动的工作机制,围绕学生诉求的热点、难点问题,在开展相关调研和查证的基础上,及时提出反馈意见。二是针对学生不同诉求给予适时恰当的回应。 能尽快解决的问题应尽快解决,如短时间内不能解决的,制定工作时间表并反馈给学生。针对学生诉求的不合理、不全面,做好相关的沟通、解释,以获得学生的理解、认可、支持,引导学生自觉、科学地承担起相应责任,做和谐校园的积极建设者和推动者。

参考文献:

[1]论群众诉求表达机制的现状与完善,朱逢春,2011.15,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当代大学生利益诉求表达机制研究—基于安徽部分高校的调研,李翠萍,2013.08,淮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教育的本真:学生人本关怀的诉求 篇4

然而, 在经济、文化多元化的今天, 本应塑造人、发展人灵魂的教育越来越降格为技能技巧教育。教育不再是人成长之必须, 而是沦为谋取优越职业的敲门砖。在这种情况下, 人的价值、情感等不再是教育者特别关注的对象, 漠视、践踏精神生活的现象日益严重, 人的主体性逐渐丧失, 不少人甚至失去了自己的精神与灵魂家园。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得教育陷入功利主义的泥淖之中, 它模糊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这一高远目标, 使得教育在塑造健全的国民人格这一责任上大打折扣, 从而导致人的现代化明显落后于社会现代化, 制约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一、高扬“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营造充满真情与关爱的教育氛围

生命是构成世界存在的基础, “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存在”[1], 而人的生命又具有唯一性、不可再生性。因此, 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是其他一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因此, 只有承认、尊重并重视人的价值存在, 于灵魂深处体现对生命的崇敬与爱戴, 才能真正理解“人本”概念。真切感悟人本教育, 实质上是对生命的呵护与关爱, 教育的本质就是为了提高人的生命质量而进行的社会活动, 因此, 教育应高扬生命神圣的旗帜, 走进学生的心灵, 将关怀意识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 突出人的主体地位, 让关爱浸润学生的心田, 实施人性化教育, 体现对生命的终极关怀。

人是教育的基础, 也是教育的根本, 因此, 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 把教育与人的幸福联系起来、与人的自由联系起来、与人的尊严联系起来、与人的终极价值联系起来, 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 而不是机器的教育;使教育不只是人获得生存技能的一种手段, 应成为提升人的需要层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的一种途经, “以现代人的精神培养现代人, 乃是‘以人为本’的应有之义”[2]。

二、废除“学而优则仕”和“能行大能之事”的精英主义价值取向, 建立公正、公平的新的人才评价机制

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 本应是社会人本身权利需求的教育便包含了一种投资特性, 即人们希望通过不断累加的教育改变一个人甚至整个家庭的命运。“知识改变命运”、“学而优则仕”的价值取向使现代教育烙上了鲜明的功利色彩。“学”不再是学做人, 不再是为立身而学, 不再是人成长之必须, 而是为“仕”而学, 为“禄”而学, 为功名利禄而学。好学、重学本是良好的社会风尚, 但好学、重学的背后却是对于功名利禄的强烈追求。“十年窗下无人问, 一举成名天下闻。”劝学者, 非劝之道, 而劝之以利也;好学者, 非好学, 而好利者也。这既偏离了教育的初衷, 又违背了教育的本真。

与此相适应, 现行的用人制度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变得非常实际, 效益、利益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于是选拔少数“能行大能之事”的精英成为大多数单位的首选, 重才轻德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为迎合这种市场需要, 受教育者不再关注自身需求, 而只关注社会的需要。教育也随之变得更加实际, 各式各样的培训班蜂拥而起, 人们为一纸证书被迫奔波忙碌。教育不再是培养具有真正生命意义的人, 而是为社会培养工具。这种工具理性的影响, 不仅漠视了人的价值, 抑制了人的个性, 也泯灭了人的能动创造性。

随着“人本“观念的提出, 人们越来越重视作为主体人的自身意义和能动作用, 危机之下的教育使得人们在呼唤人本关怀, 诉求着人文精神的回归, 建立一套公正、公平、道德的人才评价机制:不以分数等外在表象来衡量人的才能, 不以获得证书的多寡来评判人的优劣, 而是从德、智、体、美、劳等多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 关注他们的精神世界, 满足学生正当需求, 建构起对人性的深刻理解。

三、塑造独立人格, 尊重个性发展

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表现在现行教育标准化的控制上。“标准化”、“同一性”恰恰体现了对个体意识与价值的遏制, 它忽视了人本真的个性, 是对人性尊严的蔑视。其实, 学生是人, “人之为人的特性就在于他的本性的丰富性、微妙性、多样性、多面性”[3]。教育应重视学生个体认知的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 “突出个体独立人格的培养, 让个体真正成为生活价值承载的主体, 积极地谋求自我价值选择和价值创造……意味着教育关怀并尊重了人”[4]。学校教育的重点是人格的养成、思维的训练及基础知识的掌握, 因此, 教育目标应是在兼顾学生发展共性目标与个性目标的和谐统一下培养具备综合素养的完整人格, 而并非盲目追求教育“同一律”下批量生产的实用人才。

四、教育回归生活, 丰富学生个体受教育的幸福感受

生活是人生命存在状态的一种切实体验, 教育的价值就是让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 证明生命存在的意义。不管是杜威的“教育即生活”, 还是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 他们都是针对教育脱离生活、脱离社会实际、脱离人成长之必须的弊端提出来的。真正人性化的教育必须使“教育融入生活、回归生活, 实现教育与生活的整合……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5]。

人作为精神属性的社会存在物, 总是企图追逐一个超越现实生活之上的精神世界。它既有知、情、意的表达, 又有对人生的感悟;既有对生活环境的调整与适应, 又有对自己生存状态的审视。正是这种精神驱使着人们孜孜不懈地追求着真善美, 不断地追问人性的本真。因此, 教育必须归还学生享受精神自由的权利, 密切关注学生精神世界的发展, 并引领他们向着自由王国不断地探索、发现, 才能真正体会教育给人带来的无穷乐趣, 并注入一股不可遏制的学习动力。学生成为自己的主宰, 个体的发展获得了“内源性”的动力, 人的价值受到了极大的尊重, 来自社会和自我的肯定不断提高。于是学生获得了健康的身心和人格, 人的自我意识便不断提高, 自尊和自信不断地丰富着学生的幸福感受。这样, 我们的教育就真正突出了“人化”教育的特征, 直抵“以人为本”的价值本真。

五、理解学生需求,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塑造和引导新的时代精神

熊川武教授的教育名言:“理解学生, 教在心灵。”[6]意在强调教育者要善解人意, 解读学生的心灵, 才能激励学生情感因素, 从而取得教育效益的最大化。在今天这个复杂多变、各种文化充斥的时代, 我们的学生更需要人文理解和教育理解。这就需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价值观, 正确理解学生的若干维度;学生是富有创造热情和潜力的人, 需要充分的主体发展空间;学生是珍贵的生命, 需要理解、宽容、善待, 需要精心的呵护和培养。唯有理解, 才能架起沟通的桥梁, 由此及彼;唯有理解, 方能触及灵魂深处, 实现心灵相约, 才能达成“亲其师, 信其道”效果;也唯有理解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本真目的的实现。

教育应融入生活, 走入学生心灵, 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将人的基本需要和人的主体性、自主性、创造性的激发与时代和社会对人的合理性要求有机结合起来, “保持一个人的首创精神和创造力而不放弃把他放在真实生活中的需要;传递文化而不用现成的模式去压抑他;鼓励他发挥其天才、能力和个人的表达方式……密切注视一个人的独特性, 而不忽视创造也是一种集体活动”[7]。它不仅避免了现代人陷入“主体性迷失”的困厄, 更为重要的是将个体生命力量的提升导向人类永恒的精神圣地, 规避了现代人遁入“意义危机”的险境, 潜移默化地塑造和引导一种新的时代精神。

时代呼唤“人”的回归, 这就需要培养人文主义的教育观, 重建受教育者在社会生活中的主体地位。教育必须深切地关注人的现实, 关注人的命运与未来、心灵世界, 关注受教育者的欢乐与痛苦以及人本诉求。关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教育, 就应该倡扬一种社会的理想、人生的理想、教育的理想, 应该始终飘扬着一面大写着“人”字的旗帜。这才是良好的教育、有效的教育, 也只有这样的教育才能使我们秉有渊博的学识、聪明的才智、通达的性情、宽广的胸怀和高贵的教养。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成为能够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这是良好教育的理想的终极目标。个人的自由, 群体的和谐, 社会的公正, 人类的尊严和福祉, 全系于此, 这才是教育的本真。

参考文献

[1]马克斯,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一卷)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

[2]康宁, 杨东平, 周大平, 等.教育理念的反思与建设.教育研究, 2003 (6) .

[3][德]恩斯特.卡西尔.人论.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4]刘铁芳.教学:一个可能的价值世界—教育的价值关怀.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4 (4) .

[5]高闰青.现代教育中人的价值存在的失却与重建.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7 (12) .

[6]熊川武.理解教育论.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

辨析感性诉求与理性诉求 篇5

定义:感性广告 ,以传递商品的精神属性(如豪华、气派、时髦、高雅等)及其所拥有的象征意义和表现能力等信息为核心 ,以消费者的心理情感满足为依据 ,以引起诉求对象的情感反应为目标的广告。

优点:

1、弥补和超越了理性的不足 ,关注了人的价值 ,满足了个人情感心理的需要 ,增加了商品的人情味 ,给人以亲切感

2、一种情绪、情感的体验,是对产品的一种感性认识,得到的知识产品的软信息

3、以消费者的情感或社会需要为基础,宣传的是广告品牌的附加价值 容易抓住消费者的心,更容易打动消费者,促使其购买产品

缺:

1、缺乏产品基本功能和质量等硬性指标的支撑 ,忽视了质量

注意点:

1、必须根据产品的特性,对于有些产品,理性诉求的效果会更好,如汽车等高档消费品

2、在使用中还应该考虑广告的投放时机、投放范围以及企业的承受力

3、一定要有真情实感,避免虚情假意

(可以把这则广告下载下来,放映后进行适当的解析)

例:孔府家酒的广告“孔府家酒,叫人想家”是一则成功的电视广告,在1994花都杯首届电视广告大奖赛中,一举夺得三项大奖:金塔大奖、公众大奖和最佳广告语奖。

在中国人的思想中,“家”是一个无可替代的概念。孔府家酒的这则广告就抓住了中国人“爱家、恋家”的这一情感,始终贯穿着一个“家”字,深深地打动了消费者的心。在广告中,借助当时热播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的主题歌旋律通过刘欢深情的语调(实际上并非刘欢所唱,只是十分像)唱出“千万里,千万里,我一定要回到我的家”,接着便是王姬转过头说出“孔府家酒,叫人想家”的广告语。此时此地,最为一个中国人,看完这则广告怎能不受感染,在感动之余自然而然的就会想起孔府家酒,想到温暖的家。

通过这则广告的推动,孔府家酒的销量迅速提升,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也进一步提高。在这之前,孔府家酒在广告中长期宣传的是“荣获布鲁塞尔金奖,出口量居全国第一”。

理性诉求

定义:谓理性广告 ,则是以传递产品的质量、功能、技术、价格、服务等信息内容为核心 ,以科学为基础 ,以诉求对象的物质性满足为依据 ,以激发诉求对象的理性思考为目标的广告。

优:

1、给消费者以实际利益 ,满足他们某种切实需要,给人以真实感、信任感

缺:

1、人的情感和个性遭到了冷落和轻视 ,有强烈的商业味 ,缺乏亲和力

2、有一定的强制性,需要消费者通过理性思考,进行分析、比较进而做出选择

3、语言是直白的,是说理的,像一篇说明文,枯燥

注意点:

1、不要故意拔高其产品性能和效果(例,医药,美容品广告)

2、不要使用虚假广告(投资信息方面的广告)

3、恰当的使用理性诉求,不要变成对消费者的一种说教,使消费者从本能上产生抵触情绪,从而造成广告的失败

感性诉求PK理性诉求

那么,打动头脑和打动心灵哪一个更佳?

适用性: 理性诉求:理性产品。主要指产品科技含量大,价值较高、产品耐用,购买周转时间长、购买时选择性大、购买决策相对复杂,与消费者物质利益与人身利益关系较密切,且受理性思想支配力较大的产品。主要指耐用的选购品与特殊品,如:家电、汽车、住房、精密仪表、摄影器材、医药及医疗器械品等。

感性诉求:感性产品。感性产品是指日常的低值、低关心度的非耐用消费品,即流转速度快、购买周期短、购买频率高、购买决策相对简单、受感性冲动购买情绪影响较大的产品。

在宣传理性产品时采用感性诉求,有时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手段,往往也会取得较好的成效。

如 ,化妆品广告 ,采用理性广告形式 ,就会数说其 “增白、防晒、便宜” 等众多功能 ,给人 “王婆卖瓜 ,自卖自夸” 的吹嘘之感 ,毫无人情味。同样是化妆品广告 ,如采用感性广告形式 ,像潘虹的 “我爱霞飞金牌特白蜜” ,王祖贤 的 “伊思丽使人美丽” ,胡慧中的 “要想跟我一样 ,请用洁来雅” 等感性广告 ,格调基本相同 ,用 “明星的爱” 唤起 “消费者的爱”。

但是消费者是理性与感性的结合体,既有理性需求 ,也有感性欲望。需求是物质的、有限的 ,欲望是情感的、无限的。消费者的需求与欲望是与社会生活的大环境相一致 ,向着高度理性和高度感性融合方向发展的。

理性诉求主要是向受众传达关于产品功能、质量、技术等方面的信息,使受众经过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理智地做出决定。感性诉求则主要是建立受众与产品的情感联系,诉之以情,晓之于理以使其对所广告的产品产生良好的感情与态度。两种诉求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以及优点。从某些方面来说,感性诉求广告比理性诉求广告在电视广告中更有优势。由于电视媒介自身的特点,观众更喜欢看一些有情节性、故事性较强的内容,因此单一的理性诉求形式就会显得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地吸引消费者。

高等学校如何面对学生转专业的诉求 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 转专业 原因 建议

《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第三章第十八条明确规定:“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需由所在学校批准,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国外许多著名的高等学校都允许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和选修课程,但我国的一些知名学府,如中国人民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虽然都允许新生入学后自己选择专业,但是学生自由选择专业的空间很小。据调查,42% 的大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65.5% 的学生表示如果能够重新选择,将另选专业。

在改革开放背景下,随着高等教育体制的创新和高速发展,以及人才市场需求的多元化,民办高等学校、独立学院应时而生,高等教育呈现出多元化发展态势,各高等学校应当直接面对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多选择、多变化的个人发展诉求。本文以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2级学生转专业的情况为例,思考了高等学校应如何面对学生转专业的诉求,为学生的专业梦和成才梦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转专业制度的分析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本科学生转专业的管理规定》(2009年修订版)的相关规定如下:第一,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①对转入专业有兴趣且确有专长者;②因为身体健康原因,经学院指定的二级甲等以上医院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其他专业学习者;③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原因,不转专业就无法继续学习,经学院审核确认者;④转专业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才,且转专业前学习成绩良好者。第二,学生有下列情况之一者,不允许转专业:①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②在校期间已转过专业者;③学院在招生时有明确限制者,如艺术设计系、音乐系学生只允许在本系内申请转专业,文科类学生不允许转入只招收理工类学生的专业;④所要转入的专业有特殊专业要求,而申请人不能达到者,应作退学处理者;⑤转专业前在本专业所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等)成绩不合格者;⑥出现旷课、迟到、早退等学风问题情节严重者,或者出现缺考、不及格课程较多者;⑦考试作弊者。

从以上转专业的管理规定来看,相对于其他高等学校,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转专业较为自由,其在学籍管理方面的重要特点就是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个性发展,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次转专业的机会。

二、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学生转专业的实际情况

本次研究根据厦门大学嘉庚学院2012级学生的总体数据,并对电子工程系2012级学生一年的转专业情况进行了个案分析。根据教务部提供的数据,2012级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入校新生人数为4308人,全校转专业的情况是:在第一学期,共704名新生申请转专业,占全校新生人数的16.34%。其中,99名新生没有通过审查(原因是公共课基础期末考试不及格),实际转专业的人数为605人,占14.04%。但是,根据学院转专业制度的规定,学生依然可以在第二学期转专业;在第二学期,转专业人数为216人,占全院新生人数的5.01%。由于第二学期转专业实行降级转专业,没有再设置成绩合格的要求,所以全部通过审查。

2012年12月,电子工程系共有137名学生转出专业,有5名学生转入专业,转专业率为39.94%。2013年2月,电子工程系共有130名学生申请转专业,19名学生没有通过复审,主要原因是转专业前,这些学生在本专业所修的公共基础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思想品德课、外语课、计算机基础课等)成绩不合格者。但是,这些学生仍然可以在下学期选择转专业。由于第二学期转专业实行降级转专业,没有再设置成绩要求,所以全部通过。一年后学生转专业后的情况如下:电子工程系原有学生313人,转出151人,现有162人,转专业率为48.24%。

全校和电子工程系转专业的情况对比如下:全校两个学期总计转专业人数821人,占全校总人数的19.06%;电子工程系两个学期总计转专业人数151人,占全系总人数的48.24%。以上可以看出,电子工程系转专业人数比其他专业多,而且以转出的情况居多。这引起了笔者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三、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和交流,笔者了解到大部分的学生转专业主要出于以下原因:第一,兴趣爱好。高考的分数线一直是学生填报志愿的主要依据,但是从高考成绩出炉到最终确定和填报专业时间较短,学生对所选专业缺乏了解,很可能盲目填报志愿。据了解,电子工程系转走的大部分学生都是调剂过来的,这也是入校以后,电子工程系学生转专业的主要原因;第二,通过大一的学习后,部分学生发现原专业不适合自己,希望重新进行选择;第三,就业导向作用。作为非义务教育的大学教育承担了转化一定社会资源的功能,独立学院的高投入使家长希望获取高回报。因此,选择一个自认为具有竞争力的专业,并最终在毕业后能找到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是现今学生最想要的直接回报。在这种情况下,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都会将目光集中到所谓的“热门专业”,通过转专业来获取就业前景好的工作,成为很多新生的首选。

四、对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的思考与建议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自由的转专业制度必将改变传统教育的一些弊端,其教育理念是为学生服务的,最后走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作为一个人去发展,而不仅仅是对他进行智力训练。学校给予学生宽松选择专业的机会无疑是第一要素,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在专业选择上,就要以学生对专业的兴趣为中心。但学生是否知道自己对专业有兴趣呢?学院可以采用以下方法来面对转专业学生的诉求:①通过第一学期开展“学科专业入门指导”讲座来使学生认识到所学的专业是非常重要的;②要求转专业学生对要转入的专业有一定了解,这对于转专业学生将来的发展无疑是有益的,从而避免学生转专业只是简单地以为工科、理科难,文科、商科简单,而成为学生逃避大学努力学习的方式。经过笔者的个案了解,存在不少从电子工程系转出的学生,并没有详细了解要转入的专业,只是简单地以为这个专业的学习压力比工科轻松而已;③引导学生慎重选择专业。笔者认为学院应该落实学分制管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程组合,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业进度。学院实行弹性学制,学生只要在三到六年内修满所在专业(四年制)规定的全部课程学分,成绩合格,即可毕业。同样的,学生只要拿到该专业所需要的学分,就可以从该专业毕业。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从过去的精英教育走到了大众教育,知识和人力资本越来重要。现在,教育又开始逐渐从权利转向一种投资,所以高等学校应当直接面对多层次、多种类的人才市场需求和多选择、多变化的个人发展诉求。高等教育不仅仅要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还要注意转专业后学生人际关系的变化等一系列相关问题,这是做好学生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冯伟光,籍颖,朱倞.大学生转专业动机及适应性分析[J].高校辅导员,2013,(2) .

[2]孙红丹. 构建大学生转专业良性机制初探[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

[3]张崟,刘达玉,王卫. 对本科生转专业现象的思考[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1,(2).

[4]冯培. 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创新[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魏琳. 独立学院大学生转专业现象实证研究——以X学院为例[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17).

学生诉求 篇7

一和解制度在实现过程中的难点

和解的前提条件是在尊重当事人意志, 如果尊重了当事人的意志, 那么就可以进行相应的协调。协调的标准为通过两方的让步而达成平衡点, 实现谅解的目标。但是协调实现的前提必须是双方对于自己的权利能够自由的使用。学生利益诉求和解制度目前实施的范围不是很广泛, 它的存在和实行会受到现行制度和一些传统理论的限制, 学校不积极实施此项制度, 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 和解制度会影响学校公权力的行使

和解在进行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必须尊重两方的意志, 并且也能够让两方能够做出一定的让步, 并且通过让步来找到平衡点, 从而实现谅解的效果。但是如果需要实现谅解, 就需要两方能够处理自己的权利。可以说总体上使得学校的权力不断弱化。基于这种观点, 和解制度就是学校将自己所拥有的各项权利进行让出或是进行交易。但是传统的理论认为学校的权力是国家授予的, 因此学校在使用权力的过程中不能将自己的权利进行出让或是放弃, 也就是说不能自由将自己的管理权进行处理。因此高校不得擅自通过让步与管理对象 (学生) 之间实现和解。

(二) 和解制度会影响学校公共利益的流失

学校在处理学生利益诉求和解程序时往往会涉及到学校的很多公共利益, 在和解过程中可能会把学校被授予的权力与学生进行交易, 而在此过程中就很容易出现国家和社会的权益被出卖或变相出卖的情况, 因此学校如果需要和解, 那么就会必然对学校的公共利益进行损害。

(三) 和解制度会影响到双方真实的意愿

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如果在和解的过程中两方的地位无法在同一平面, 那么就会出现地位较高的一方将自己的意愿强行加在地位较低的一方, 逼迫另一方接受方案, 其中两方达成的和解意愿也就无法保证。在学校处理学生利益诉求的过程中正是校方行政管理部门和学生之间的地位是绝对不平等的, 在一定程度上就会影响了和解的存在基础。

(四) 和解制度会影响到教师的权威性

在我国的文化体系中, 教师的尊严被无限拔高, 因此学生是不允许对教师进行谈论, 或是向教师进行挑战的。在现代的教育观念影响下, 教师以及学校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威信作为基础, 不允许他人挑战。如果可以讨价还价的话, 学校和老师的权威和威信将会被削弱。

二从司法和解制度中得到的启示

由此可以看出, 在高校实行学生利益诉求的和解制度的困难还是比较大的, 但是和解制度的推行是促进和谐校园甚至和谐社会的重要的方式, 这种方式已经在司法制度中实施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得到一些启示。

从2006年开始, 国家关于《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 实行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标志着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作为新的刑事司法政策出炉。司法界就开始新的思考和讨论, 当年湖南省和浙江省人民检察院就出台了关于刑事和解方面的规定, 开始有条件的实行刑事和解, 对一百多件能够和解的刑事案件进行刑事和解, 并且不得起诉。这项规定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也可以成为推动我国的和谐社会建设重要创新点。随后全国各地检察院和法院纷纷效仿。

2007年~2008年期间, 最高人民法院也连续出台了一些关于行政诉讼和解方面的意见, 这种处理机制是新形势下解决行政争议的比较有效的制度, 也是很好的促进“官民”之间的和谐要求。从司法界的这些较为成功的事例可以看出, 在校园中实行学生利益诉求的和解制度是有理论基础和实践操作的空间的, 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就是民主和法治, 而民主和法治的目标就是追求更加和谐的社会。对于校园而言, 和谐校园的建设就能够保证和谐社会的建设。因此在校园立法的过程中也需要注意到构建起积极的和解制度, 以保证校园能够符合社会的发展, 也能够更好地促进校园的和谐建设。因此在高校中建立起学生和解制度以及利益诉求制度是十分重要的。

三和解制度实行的理论基础

(一) 价值理念下的必然趋势

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要具有十分明确的价值理念以及价值观, 在价值观以及价值理念方面就能够十分鲜明地体现出社会的本质特征以及本质规定, 并且也能够为社会的发展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以及规范作用, 为社会的需要进行十分完善的表达。在目前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 基本的价值观也是和谐, 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理念以及价值观念, 是具有较为特殊的价值以及实践性的, 同时和谐也具有一定的调节效果。在当今这个社会环境下和谐的意义就是能够化解以及协调在社会出现的各种矛盾, 并且也可以为日后的协调过程提出理论指导, 在校园中的和谐也是当前社会和谐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校园和谐的基础以及核心理念就是学生和高校之间的和谐相处, 也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和谐。对于高校而言, 学生是组成基础, 在高校的工作过程中需要以学生的各项发展为基本原则, 帮助学生建立起完善的社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理念的建立是十分有利于学生在学校中的健康发展。而从价值观的角度出发, 和解制度的建立以及完善也是解决学生和高校纠纷的最佳选择。由于学生需要利益诉求以及和解制度, 因此建立起这一制度也能够实现学生的价值合理性和高校的工具和理性统一。

(二) 哲学理论下的必然选择

校园的和解制度主要是解决学生个体和学校行政体之间因为某特定事件或者特定环境下产生的纠纷或者冲突, 纠纷的两个当事人在哲学理念中就是矛盾的双方, 和解制度在辨证基础上表现为在纠纷和矛盾的双方统一又对立的关系中。

矛盾的同一性, 是指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联结、互相吸引的属性和趋势。概括起来, 同一性有两种情形:一种情形是矛盾中的两方是互相残在的, 同时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是在一个共同体中, 而在另一种情况下, 矛盾两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向自己相反的方向转化。矛盾的斗争性, 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分离, 相互排斥的性质和趋势。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和解制度能够实现的前提条件, 并且在这其中可以看出重点是矛盾的统一性。因为统一性和斗争性的原因, 两者的地位并不相同, 由此可见矛盾不同方面的侧重点是客观存在的, 不以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在目前的情况下, 将矛盾的统一性重视起来, 并且将相同点进行相应的分析, 是完全能够促进和谐校园的发展的。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在化解矛盾的目标下, 构建起学生的诉求和解制度是完全符合在哲学理论中的矛盾发展情况的。

(三) 诉求制度完善的发展基础

目前, 学生在利益诉求方面的目的以及时间是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不同的制度设计就会有着不同的实践情况。但是随着时间的不断深入, 也会让目的随着提升。在这样的情况下, 我们在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就必须根据人的需要以及人的目的等内在尺度让客体目的性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 根据学生在利益诉求上的理念改变以及实践的发展情况, 学生在利益上的诉求与制度上的发展以及完善也有着社会上的发展影响。诉求是为了能够将纠纷解决, 和解又能够更好的将纠纷解决, 因此学生的和解制度和利益诉求也就显得十分重要。

(四) 和解制度结构的构建设想

从整体的结构协调来看, 和解的程序就必须设置在诉求在审理完成后, 在此之后, 委员会就能够对具体的行政管理行为进行相应的判断, 但是不能够像民事诉讼那样在审理前就可以进行和解。这主要是因为学生的诉求机制的功能是需要对学校的处分行为的正当性以及合法性进行相应的审核。

在功能发挥的情况上, 学生的和解制度以及相应的诉求必须在委员会的主持下进行的, 而在一般的情况下是不许处分单位以及被处分的学生在私下进行和解的。

从和解的程序来看, 这个程序的开展主要是以学校学生的诉求委员会根据自己的权利以及职能的启动为主, 学生的申请启动为辅, 一定要坚持自愿的原则不能强求开展。

从合法性来看, 对学生问题的处理过程中, 是不允许学生和学校之间就行政处分的合法性进行和解, 同时也不允许违反法律, 也不能损害集体利益、国家利益以及第三方的利意。

目前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 学校学生在和解制度以及利益诉求所需要追求的和谐社会构想以及价值目标高度一致。因此就需要在目前的情况下大力的改变学生利益诉求的机制框架, 同时也需要不断地应用以及丰富和解的理论, 为和谐社会以及高校法制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S].2006.

[2]中国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司法保护的若干意见[S].2007, 1.

[3]张庆旭.理论逻辑与实务设计:高校学生申诉制度研究[M].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3.

学生诉求 篇8

一、《税收实务》课程授课对象的学习诉求分析

在我院,《税收实务》只有三个专业开设了,即会计(会计电算化与会计与审计)、财务管理、金融保险。其中,会计和财务管理将这门课作为重要的专业课程,为必修课,每个学期为72课时,远远不能满足学生对税收知识的全面认识,因为,在当今社会,任何一个企业的经济活动都离不开国家税收的调节,任何一个企业的会计核算都会涉及税收,我们不仅要让学生知其然,还要让他们知其所以然,这样才能扎实基本功,作为一名未来的财务工作者,应系统了解国家税收方面的政策规定及实务操作。金融保险专业是作为专业基础课开设的,每学期课时72课时,比较合理。从课时安排中我们不难看出,《税收实务》课程在不同专业的课程体系中的地位是不一致的。这也就决定了学生学习的诉求也不尽相同。比如《税收实务》课程中有一章“消费税”,可以从中推研出不同专业学生对消费税知识的学习诉求不同,首先,将其作为专业基础课的金融保险专业,只要求学生了解那些人需要纳消费税,以及不同税目消费税的简单计算,了解从价定率、从量定额以及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复合计算税额的方法。那么将其为专业核心课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则要求学生不仅仅是了解,而是要掌握并能会熟练应用。这主要是因为财务管理与税收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要在全面掌握消费税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之上,能熟练掌握消费税的基本要素,更为重要的是要会计算纳税额。与金融保险专业相比,会计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学会包括自产自用消费品、委托加工消费品、进口消费品等特殊产品的消费税计算和已纳消费税扣除的相关征收管理规定。

二、《税收实务》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税收实务》开课率低、教学质量不理想

就我院来看,《税收实务》开课率较低,当前只有财务管理、会计和金融保险专业开设了这门课程,而我院诸如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等专业均未开设。从课时上来看,财务管理和会计专业每学期开设72课时,课时不足以将《税收实务》的全部内容授完。

近两三年,我院在筹备升格过程中,对财经类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税收实务》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但由于《税收实务》课的师资较紧缺,有些专业直到现在也没有开设。有些专业因为专业发展的特殊需要,还压缩了《税收实务》课程的课时,甚至停开。从我院的实情况来看,以专业基础课形式开设的专业,学生普遍认为《税收实务》是一门知识点繁、理解难度高、掌握并应用难,而以专业核心课形式开设的专业,学生由于认识到《税收实务》在将来职场中的重要性,学习态度端正,学习兴趣相比前者要深厚。从教师授课情况来看,有些老师在授课时并未认真研究教材、学生的专业差别和学习需求,各专业课程实施普遍一致,因而导致《税收实务》与学生所学专业严重脱节,这也是教学质量不理想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在教学方式上,千篇一律,《税收实务》并未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根据高职生的学力水平,在讲述税收知识应该概要化、趣味化,对不同专业学生的考核也要做到有差别。这是因为各专业对税收知识的重视程度不一样。

(二)教学与实践存在脱节现象

教学与实践脱节是高职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虽然在多次课改中这一问题都提到课改的风口浪尖,但还是没有彻底解决这一问题。教学与实践脱节的直接结果是学生在实践中应用知识的能力不强。

当前,用人单位对财务人员的税收业务能力越来越重视,既要求财务人员懂得报税、纳税过程中的每一个流程及注意事项,还要求对税收法规、税率、扣除额度等相关知识熟烂于心,最为关键的是能熟练应用税收知识的能力。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或是没有实践教学条件等原因,教学与实践严重脱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三)教师备课存在差异,教研活动流于形式

前文已经谈到72个课时的《税收实务》面对是财务管理和会计两个专业的学生,开课时间为一个学期,我院这两个专业的学生较多,每个年级有14个班级,约460名学生,开课需要4-5名教师,每个老师担任2-3个班的教学任务。我院财务管理和会计两个专业的学生对税务知识的学习诉求大体是一致的,但教师的教学风格、教育理念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且其税收知识结构也不相同,知识体系的供给也是存在差别的。简而言之,就是同一知识点,不同的授课教师讲解的细致程度不一,侧重点也不同;不同的章节也存类似的情况,这就导致了同一专业不同班级的学生税收知识和应用能力存在差异。

三、《税收实务》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税收实务》的开课率

《税收实务》课程的开设能有效地帮助学生端正对税收实务的学习态度,认识到税收实务对于一个合格的财务管理人员的重要性。针对我院《税收实务》开课率较低的现实,研究者建议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改善:

首先,要强化授课教师研究学生学习诉求的意识。根据学生学习需求来组织教学内容,设计教案,根据课程标准确定每一章节的授课路径。尤其要做到内容安排难易适中、内容衔接融合贯通、考核成绩精准科学。授课时,师生互动要围绕教学内容、互动形式要轻松多变。其次,要加强各系部间的合作,实现师资共享,提高各专业《税收实务》的开课率。目前,会计专业在会计系,财务管理、金融保险在财金系。我院是新升格的高职院校,师资是按教师所学的专业分配到会计系和财金系的,在短时间里,削弱了财会类师资的合力,任教《税收实务》的教师由于专业发展和行政管理的需要分属五个部门。由于缺乏部门间的沟通,各系部对《税收实务》区别对待,有些专业原本需要开设该课程,但由于师资原因而选择不开。因此,学院应对《税收实务》开课统一要求,确保《税收实务》的开课率。

(二)以“校政行社”合作为桥梁,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教学创新要求教师丢弃原本中职教学模式,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到升格之后的教学模式中来。首先是教师要转变教育思想,以新的职教理念引领自己的教学实践,强调要以学生的实务能力为切入点来传授税收知识,着眼于探索税收理论知识在新思想、新观念、新制度、新方法框架下的实践教学方法。

在课改中,我院教师深入社会进行调研,明确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税收知识要求,同时还与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学习诉求,制定了避免学生理论知识与社会需求脱节的课改思路,并与连云港市国税局、地税局以及多家会计事务所、企业开展“校政行社”联动合作。联动合作的主要项目是“请进来,送出去”。即聘请税务局业务骨干担任我院学生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要求他们不定期地来学校给学生做“税收实务”讲座,在不干扰税务局工作的前提下,定期在课外活动时间到连云港市国税局、地税局的分局进实习。通过这类合作,可以极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缩短课堂与实践部门的距离。

(三)建立集体备课制度,加强教师间授课心得交流

针对着因教师备课差异而导致的各班级教学质量不一的问题,应加强学生学习诉求类似班级任课教师的集体备课,以保证教授的知识点相似,集体备课不能流于形式,而是要求每一位教师都要参与进来,每次集体备课要以一位教师为中心,明确备课主题,界定备课任务,每位教师在一学期内至少要完成两次备课中心人的任务。备课中心人要在集体备课之前构思教案框架、遴选教学方法、确定教学重难点和拟定几个突破教学难点的备选方案。其他教师围绕上述内容提出自己的合理化修改建议。此外,集体备课还有利于统一授课进度、授课深度、重难点和教学内容。这样做不仅提高《税收实务》的教学质量,还能促进教师间教学技巧的提升。这些做法一旦成熟,就应以制度的形式加以推广,促进其他课程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江妍.基于职业能力本位的《税收实务》项目化课程设计[J].商业会计,2010(17):77-78.

[2]孙玉红.《税收实务》课程改革中的素养先行问题[J].会计师,2015(13):75-76.

[3]徐田强.校企“双向实景融合”理念下《税收实务》课程改革探讨[J].财会月刊,2012(12):92-93.

学生诉求 篇9

一、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与问题

纵观中国几千年的悠悠历史, 从战乱纷争到百家争鸣, 中国主流意识形态也经历了一个从儒学思想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变迁过程。现今中国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艰苦卓绝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时期, 完成和强化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构建, 借助马克思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来培育广大民众的认同感。新中国成立初期, 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产生并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 并在主流意识形态构建方面形成和积累了许多经验。但是, 在那个时期也出现了主流意识形态构建中的不足, 如过度强化意识形态的政治权威, 忽略或淡化意识形态的理性权威等问题。事实上, 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是需要理性权威的方式来满足和体现广大受众的实际诉求, 才能够为广大人民所接受和认同。

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 我国也经历了一个社会转型的发展过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日益呈现多元化趋势, 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复杂化以及社会信仰多元化的发展态势, 让人们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以及为了伟大的信仰而奉献一生的信仰职守产生动摇, 一些人相信物质第一性的同时, 更愿意为追求个人物质享乐而奋不顾身。作为一个具有社会属性的人, 不仅有物质利益需求, 他们也同样具有复杂的情感需求, 只有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需要, 这样的主流意识形态才会真正获得整个公众的认同。

经济全球化也带来了东西方各种思想文化思潮和价值观激烈碰撞, 西方国家通过资金、技术、文化交流等合作的同时, 也将西方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渗透过来, 这也给当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指出:加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 牢牢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 对于保证党和国家事业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由此可见, 当下我国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认同危机。

二、当下大学生群体主流意识形态现状分析

基于现今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信仰危机以及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偏失等现象, 课题组选取部分高校大学生作为调研对象, 其中随机选取了哈尔滨学院、牡丹江师范学院、佳木斯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佳木斯学院、佳木斯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等五所普通本科院校的本专科在校学生发放了600份调查问卷, 回收589份, 有效问卷562份, 数据采用SPSS统计数据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

1.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设时效性和针对性。

调查发现, 大学生对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开设过程中, 重视理论、忽视实践教学的反映较大, 76%的学生认为应该加强和重视实践环节。在对“马克思主义体系是否是科学的理论体系”的调查中, 回答为“否”的为21%, “不确定”的为18%。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是否对你具有指导作用”时, 38%的学生选择“没有”, 23%的学生选择“不确定”;在对学生“马克思主义你是否信仰”的调查中, 48%的学生选择“不信仰”。

2. 对民主自由、民主政治思想观念的认同。

调查发现, 73%的学生认为“西方民主自由和民主政治是当今世界的民主、自由典范”;78%的学生认为“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亟待加强”;58%的学生认为“对积极参与政治持消极态度”;26%的学生认为“自己没有‘国家兴亡, 匹夫有责’的义务”。

3. 对营造公平正义社会环境的认同。

调查发现, 65%的学生认为“能够接受各个行业的‘潜规则’”;79%的学生认为“不满意自己生活的现状”;49%的学生认为“家庭出身和环境影响了自己的人际圈子”;75%的学生认为“社会存在正义感”;76%的学生认为“举报各种不良行为看是否危机到个人利益”。

4. 对宗教信仰的认同。

调查发现, 32%的学生认为“认同宗教所宣扬的内容”;42%的学生认为“不确定自己今后是否信教”。

综上, 调查反映出当下大学生群体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 如何构建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扔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项亟待解决的现实课题。

三、新常态下引领大学生群体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与时代精神诉求的途径

1. 实现高校思想宣传工作与大学生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

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学术性与意识形态相统一的鲜明特征, 该理论的价值在于服务人民的意识形态功能上以及提升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上两个方面。近期,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明确了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前沿阵地的基本定位。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 也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真正发挥由知识体系相信仰体系的转化, 真正成为“90后”大学生的价值信仰。

2. 实现高校思想宣传工作与大学生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 高校思想宣传工作不能游离于日常教育教学之外形成“两层皮”, 要建立发挥高校全体教师既教书又育人的责任担当的机制, 把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作为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教学中要对大学生给予正确的思想引导, 自觉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者和践行者。

3. 坚持继承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时代精神诉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动力来源于中国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文化底蕴也来源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高校在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中必须促进和加强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融合。同时, 要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新要求, 结合城市与高校历史文化底蕴的挖掘与融合, 弘扬大学精神和人文气息。

4. 创新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内容和形式, 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导向。

高校是社会思想文化思潮的前沿阵地, 现代新生事物的易受群体———大学生群体具有更加敏锐和开放的视野空间。这就要求高校思想宣传工作要改变固有模式和思维, 改革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 以适应新常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其一, 通过网络媒介加强网络道德平台建设, 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法律道德意识和素养;其二, 通过积极搭建和创设网络教育服务平台, 不断提升运用网络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能力, 用现代新媒体来宣传、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总之, 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由社会公众认同状态下决定的。在新常态下, 大学生群体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归属统一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思想工程。

摘要:当下, 社会转型过程中呈现出的利益主体多元化、复杂化和社会信仰多元化等的态势, 给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严峻挑战, 因此, 培育大学生群体主流意识形态认同事关我国社会的稳定与意识形态安全, 为此, 要实现高校思想宣传工作与大学生日常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坚持继承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准确把握大学生群体时代精神诉求;创新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内容和形式, 引领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导向。

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认同,马克思主义,精神诉求

参考文献

[1]宣云凤, 林慧.微博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及对策[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10) :96-101.

[2]孔德永.当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构建的有效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06) :91-99.

[3]朱斌.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嵌入日常生活的向度分析[J].科学社会主义, 2012 (06) :98-101.

[4]郭明飞, 郭冬梅.互联网上影响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社会思潮分析[J].江汉论坛, 2014 (03) :39-44.

[5]赵国珍.刍议新形势下的马克思主义宣传[J].理论导刊, 2014 (03) :60-62.

学生诉求 篇10

《思想品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思法”课)是三年制高职高专大一新生必修的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开设这门课的目的是增强高职大学生在思想、政治、道德、心理品质、审美意识、学习成才、法律意识等方面的修养,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法制观以及远大的理想信念追求,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帮助高职大学生学会适应社会、学会为人处世和做人。

1 学生对“思法”课存在的认识误区

受教育价值务实化、功利化观念的影响,大部分学生上高职高专是为了学一门技能,将来找份好工作,认为学好专业课、掌握专业技能和实用技术才是自己学习的主要任务,对基础文化课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尤其是像“思法”课这样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另有少部分学生把上高职高专作为跳板,目的是通过专升本实现曲线上本科。这部分学生把大部分精力用在高数、外语等与专升本相关课程的学习,根本不重视“思法”课的学习。同时,高中阶段的应试教育,使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产生逆反心理。表现为对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缺乏兴趣,对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法律教育等产生逆反心理,对老师正确的批评不以为然,对榜样及先进人物的事迹持怀疑态度,对不良意识和观点产生情感认同,对正面的思想道德教育有消极抵触情绪等。这些都造成学生对“思法”课学习缺乏兴趣,积极性不高,给教学造成一定困难。

2 学生对学习“思法”课的心理诉求

在“思法”课的教学中,针对学生存在的认识误区,必须首先了解高职大学生学习的内在心理诉求,搞清楚他们刚进入大学想学什么;在生活、学习方面有哪些需要帮助解决的困难和问题;了解他们想在“思法”课中学到什么知识,对老师的教学方法、方式方面有哪些要求等,然后从学生的心理诉求出发,有的放矢的组织教学,探索新的教学改革途径。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思想认识、心理方面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道德修养水平,从而体现这门课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了解三年制高职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和心理诉求,我在所任课的班级中搞了问卷调查,并利用课内外教学活动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情感交流。通过调查以及聊天、讨论、交谈等方式,我对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态度、方法、心理需求等方面有了初步了解。从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心理需求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需求:

2.1 摆脱不良情绪和心理状态,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的心理诉求。

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上高职院校是在考上本科院校无望情况下的一种无奈选择,高考失利、对高职院校的缺乏了解或误解,一些学生往往产生自卑、焦虑、苦闷、逆反等心理障碍。同时,大学生活、学习的环境、培养目标、学习方法、学生管理等方面与高中相比变化较大,许多学生都有种不适应感。因此,学生希望通过学习这门课,能帮助他们调整心态,克服心理障碍,缩短大学阶段的适应期,尽快适应新的生活学习环境。

2.2 深入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发展前景、就业情况及相关法律知识,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心理诉求。

在调查、交流中了解到,许多学生在填报志愿和选择专业时,对高职院校及其专业知之甚少,所以,刚入校的新生最关心的问题是自己所学专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将来能到哪些行业就业,自己应为将来就业做哪些准备等。绝大多数学生都希望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找到答案,希望老师在教学中能给他们在专业学习、技能掌握、职业生涯规划、法律规范等方面提供帮助。

2.3 认识社会现实,丰富人生阅历和经验,促进生理、心理成熟,实现从学生到社会人转变的心理诉求。

在高中阶段,大部分学生关注的是如何考上理想的大学,很少有学生考虑就业、走向社会的问题。上了高职院校后,许多学生感到走向社会是自己三年或两年后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因此绝大多数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人生问题关注、思考得较多,迫切需要老师在人生目的、人生价值、人生理想、人生价值观等方面给与指导;他们渴望接触和了解社会,希望学习这门课,有利于促进自己走向成熟、增长人生阅历和经验,有利于自己加快适应社会、实现向社会人的转变。

2.4 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求实、求新的心理诉求。

高中阶段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基本上还是应试教育的一套做法,重视理论说教和基本知识点的掌握,忽视学生主动性、参与性的发挥,忽视学生追求实用的心理需求。进入高职院校后,没有升学压力,学生对思想政治课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内容上,希望课堂所讲内容对自己将来走向社会有用;在教学方法上,希望改变老师一味说教、很少联系实际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手段上,希望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如网络、多媒体、录像视频等),改变借助黑板,老师讲、学生听、黑板写的落后教学手段和方式。

2.5 成人意识增强,希望与老师平等对话、交流、探讨的心理诉求。

三年制高职新生,年龄在18岁———20岁之间,单从年龄上看,大多已是成人,自立、自主意识很强。高中三年的基础教育,为三年制高职生的理解力、分析能力的提高奠定了基础。他们对“思法”课涉及的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的一些看法并渴求发表自己的观点。因此,大部分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教学中给自己留出思考的空间和发表自己观点的机会,希望在教学中老师能把自己当成人看待,能与自己平等对话、交流、探讨。

3“思法”课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径

学生对学习“思法”课的多方面心理诉求是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所有教学活动能否获得学生的认可,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和这门课教学的成败。为此,我在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方式等方面做了一些教学改革的探索,寻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新途径,尽可能满足学生的心理诉求,提高教学效果。

3.1 不拘泥于教材,大胆调整教学内容,把学生感兴趣和比较关注的问题等列为教学的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学生感兴趣和比较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专业培养目标和就业前景问题、心理健康问题、道德和职业道德问题、人生观和人生价值观问题、民族精神和祖国统一问题、友谊与爱情等,把这些问题作为教学重点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我对表述不清楚、不准确的教材内容参考其它教材予以补充完善;对学生高中已经学过和其它课重复讲过的内容留为学生自学。这样,使整个教学内容更切近学生的认识水平和思想道德水平,满足学生走向社会和成才的需要,突出了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3.2 大量搜集实例和材料,用生动的现实事例分析、讲授人生道理,增强了这门课的趣味性、实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我通过广泛联系实际,一方面,满足了学生求新的心理需求,改变了学生在高中阶段形成的较偏颇的传统观点———认为政治课就是空洞的理论说教、政治课脱离现实,没用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这门课与现实联系紧密,对自己成才和发展有用;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和认识社会现实,为学生走向社会做好心理准备。另外,用生活中的实例说明道理,又增强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认可和接受程度,消除了部分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逆反心理。

3.3 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把课堂变成学生发表个人言论、畅谈人生的大讲坛。在课堂教学中,我针对三年制高职生基础较好、分析能力较强、参与教学的积极性高等优点,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感兴趣、关注的话题(友谊、爱情、理想、人生价值、爱国主义等)精心设置问题,让学生讨论、辩论,阐发自己的观点。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使教与学更为轻松愉快,又实现了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思想与情感的碰撞和交流,增进了相互之间的了解和信任。另外,采用看录像、看电影、谈观后感、撰写小论文等教学手段,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单一、枯燥的理论教学变得生动有趣,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4 与学生平等对话,畅开心扉给学生谈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体验以及自己对一些现实问题的看法,通过现身说法和言传身教,促使学生乐意接受正确的观点和理论。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我都把学生当作成年人和朋友看待,给他们阐述自己观点的机会,也真诚地向学生谈自己的人生经历、人生态度和人生体验,敢于向学生展露自己的真性情。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观点给了我很多启发,实现了师生相互促进,增进了师生情感,提高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可信度。

3.5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指导学生度过新生入校后的适应期,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环境,为自己三年高职生活学习作好安排和规划。进入高职院校后,学生承受的压力发生变化,从高中阶段的升学压力变为就业、人际关系、感情和学业等。刚刚经历过高度紧张的高三生活,许多一年级新生对新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适应,感到无所适从,不知道自己该看哪些书,该怎样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该怎样处理较复杂的同学关系等等。面对新的压力和新的环境,部分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困惑、郁闷、自卑等心理问题。在教学中,我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对新环境的不适应感作了指导和调适,有侧重的对个别学生通过课外谈话交流等方式,给与帮助引导。同时,给学生推荐好的课外书;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往,提早规划自己三年的生活,为将来就业作好准备。这些对学生度过适应期、克服心理障碍等都提供了一定的帮助。

总之,通过教学改革,帮助学生解决了一些思想认识、价值观念、专业学习、就业、道德与职业道德认知、心理健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满足了学生的心理诉求和对“思法”课的新要求,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提高。当然,“思法”课教学,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方式,还有许多地方需要改进和探索。诸如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使用、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开展实践性教学活动(如组织学生参观、社会调查、参加公益性活动等)等方面,在今后教学中还需做大量的探索和改进工作。

参考文献

[1]马德秀.注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加强改进高校思政工作.中国高等教育,2007,(21).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学生诉求】相关文章:

诉求报告04-14

人才诉求05-22

文化诉求05-23

发展诉求06-04

民生诉求06-06

核心诉求07-05

历史诉求07-06

意识诉求07-08

就业诉求08-02

公平诉求08-18

上一篇:通信工程的成本管理下一篇:公园和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