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建设

2024-08-22

智力建设(精选十篇)

智力建设 篇1

一、创业型城市的基本内涵

创业这个概念广泛使用在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不同场合。在产业经济领域, 创业主要是指建立新企业, 开拓新产业。从微观层面讲, 是指一定的经济主体 (投资主体) 采取相应的创新发展手段, 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开创企业或事业的活动和过程。在宏观上则表现为特定产业体系和行业部门不断滋生、发育提高和完善的过程。

城市创业既可以重点所指城市政府对城市产业事业的谋划和作为, 也可以是城市空间范围内各类群体组织的创业现象、过程和结果的总称。

创业型城市是指创业条件优越、创业比重 (创业参与率) 较高、创业能力较强、创业效果显著、创业前景广阔等一系列创业指标比较突出的城市的统称。一般应具有以下基本的属性和标志:较强的创业能力和突出的创业成果;有优良的创业结构;优越的创业环境条件;能够协调运作、又好又快发展;充满商机和活力;具有广阔的创业前景等。

二、加快创业型城市建设的现实意义

建设创业型城市, 对于促进城市的又好又快与可持续发展, 构建和谐城市都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建设创业型城市, 有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城市的健康发展需要充分体现、发挥城市的区位优势, 建设创业型城市可以提升城市区位优势、增强城市集聚力和提高城市的自主创新能力, 进而实现城市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 建设创业型城市, 有利于构建和谐城市。

社会就业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幸福的头等大事, 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幸福感的重要指标, 更是关系到城市和谐、社会稳定的政策问题。建设创业型城市, 大力培育成长型中小微型, 吸纳劳动力就业, 以缓解大企业、大集团“高增长低就业”瓶颈, 同时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例, 减少因失业和就业造成的贫困人口比例, 促进社会公开, 维护社会稳定。

(三) 建设创业型城市, 有利于促进现代城市文明。

我国的城市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无论从城镇数量、规模、人口及其辐射能力都有了大幅的提升, 但存在的问题就是缺乏与众不同的、属于自己特有的城市名片, 建设创业型城市能让我们在创业中找回迷失已入的精神传统。同时, 建设创业型城市, 能充分激发城市发展活力, 因为创业能力越强, 经济发展就越快, 也能促使企业不断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持续保持竞争优势、丰富财富积累。此外, 建设创业型城市, 能通过企业诉求, 促进政府制订促进创业的政策法规, 营造适宜于创业的政策环境, 真正实现“市场体系健全、要素合理流动、资源有效配置、政府服务优良、企业诚信经营、劳动者充分就业、投资者安心兴业”。

三、高职院校对创业型城市建设的智力支持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曾就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指出了创建创业型城市的五项工作:建立组织领导体系、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健全创业培训体系、构建创业服务体系、健全工作考核体系。在健全创业培训体系这项工作中强调:加大创业培训力度……在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课程。这就为高职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 高职院校在为创业型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方面必须有所作为。

(一) 创业教育研究背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创业教育, 从广义上来说是指培养具有开创性的个人, 它对于拿薪水的人同样重要, 因为用人机构或个人除了要求受雇者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外, 正在越来越重视受雇者的首创、冒险精神, 创业和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管理技能。”换句话说, 创业教育改变了传统的帮助学生寻找工作岗位的教育理念, 而是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创业的意识和能力, 从而培养出更多的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创业教育应该授学生以“渔”而不是“鱼”。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就开始探索创业教育这种职业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模, 有专家称“创业教育”是面向21世纪继文化知识证书、职业技能证书后的第三本学习证书, 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第二届国际技术与职业教育大会更是把创业能力提升到核心能力的定位, 这种能激发创造力和革新性的核心能力, 要通过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共同培养。在国际上, 许多国家直接把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创业人才。欧盟委员会在《1999年就业指导纲要》中明确提出, 职业教育要开设创业理论与创业实践课程, 培养学生的创业志向和创业精神。德国、瑞士、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发展中国家, 普遍利用职业教育开设创业课程, 实施以创办小企业为目标的创业教育, 建立一批创办中小企业服务机构。这些国家或建立模拟公司, 或设立创业园区, 旨在让学生边学边用, 以用促学, 学以致用, 直接获取职业经验, 提高创业能力。

我国各行业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也不可避免地以受严峻的考验, 也给就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预测, 如果我国经济能保持7%的增长速度, 每年大约能新增1000万个就业岗位, 但根据我国存在的需要就业的人口来说, 仍存在1400万的缺口, 劳动力供过于求的矛盾非常尖锐, 社会对传统行业劳动力需求的总量不足。而就业压力同时表现的是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2002年7月份, 全国待就业的毕业生为万人, 比2003年增长68万;到2005年, 进入就业市场的高校毕业生将很有可能突破340万。而到2011年毕业生人数达650万, 再加上往届尚未就业的大学生, 这个数字还会更大, 要解决这么多人的就业问题, 是一个庞大的社会工程。因此, 从国家到地方政府就分流就业人口, 开展创业教育方面, 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高校应该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二) 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具体措施

1. 弘扬创业文化

创业是一项自主性、创新性极强的实践活动, 创业文化来源于并服务于创业实践, 并在创业实践中不断深化与拓展。以弘扬创新精神、倡导以人为本原则、总结创业经验为其基本内涵, 既具文化的一般特征, 又有其特定的内容。

创业文化, 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范畴。意识形态所反映的是一定利益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 体现的是该利益集团共同的价值追求。创业文化所折射的是人民群众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创业冲动、创业实践和创业经验, 其实质是党和政府维护与实现人民群众利益的观念反映。把握社会前进中出现的新机遇, 果断进行创业;随着创业活动的发展, 妥善解决新问题, 使创业活动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创业文化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引导人们确立正确的创业目标和信心, 激发人们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和培育创业所需要的道德规范等方面。

2. 培育创业理念

调查显示, 2011年有32.4%的被调查毕业生有创业意愿, 比2010年的48.3%有所降低, 呈现出一种下降的趋势。而在创业影响因素方面, 有48.5%的受访毕业生“缺乏创业意识”。

因此, 培育科学的创业精神和创业理念就成为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要在大学教育中广泛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教育, 推进创业文化建设, 树立创业理念。改变过去的“等”、“靠”、“要”的思想观念与理念,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学生, 通过创业一方面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另一方面通过成功创业感染更多的人投身到创业的社会洪流中, 为共同解决社会就业难题来回报社会。在创业理念培育过程中, 要着眼于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促进人际和谐和人的心理和谐, 要着眼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在创业过程要注重代内公开与代际公平的统筹兼顾, 不能非理性地去攫取和挥霍不可再生资源。牢固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树立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3. 合理开发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据调查, 在学校创业指导方面, 71.7%的毕业生将“创业资金帮扶”列在首位, 其次是“创业项目引进” (71.5%) , “创业能力培养” (45.0%) 和“政策法规介绍” (43.7%) , “创业场所提供”最低为38.9%。充分体现了高校毕业生对学校创业指导的内在需求和诉求, 也进一步表明了加强高校创业服务的重要性。

要满足学生的在创业方面的内在诉求, 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势在必行。陈旧的教材与教学方法已不适应创业教育的需要, 教学环节要突出实验、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等内容。结合创业者所需知识结构的三种类型:专业技术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综合性知识, 把高职课程体系中应在传统职业教育课程基础上突出创业, 增加“创业社会常识”、“创业指导”等与创业密切相关的课程, 形成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相结合, 必修课、选修课相统一的创业课程结构体系。

传统的高职课程体系以培养专业技能为主, 缺乏创业课程的设置与对学生创业技能的培养。因此, 要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前提下, 加大创业教育课程比重, 使创业教育成为所有教育课程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使学生通过高职阶段的学习获得较强的自我创业能力。

与学科课程相适应, 活动课程应把创业教育的内容和要求有机融合到校园活动中, 紧紧围绕创业教育开展主题班会、社团活动、创业知识竞赛等, 并适时开展创业专题活动, 如设计创业方案比赛、创业型企业参观及创业者专题讲座等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 激发创业热情, 积累创业感性认识。

隐性课程重在营造创业氛围与搭建创业平台。创业氛围的营造可以融入班级文化建设中, 制作创业宣传版报、张贴创业名言警句、专题展示创业成功者特别是成功校友的风采等, 让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创业文化的熏陶, 培养创业意识与品质。还可以在校园内开设一些利于学生创业实践的项目, 如开设校内公司与校内经商, 或者由学校组织、专业教师指导开办模拟公司,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专业技能的培养与创业能力, 积累创业初步经验。

4. 提高创业技能

创业是一项富有创造性的活动, 所有的创业活动包括发现机会和实现机会两个环节, 要实现成功创业两个环节都必须解决好。发现机会是起点, 是基础。这就需要认真地了解市场、分析市场, 寻求竞争激励的市场中隐含的商机。这需要培养学生调查了解市场的方法、对市场的分析能力及敏锐的市场嗅觉。机会摆在那里, 它对每个人都是均等, 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去发现, 发现了机会能不能实现机会, 需要我们去创造条件、利用优势去把握。有人认为大学生创业的最大优势是具有炽热的创业激情和拥护知识, 最大的劣势是没有持久的激情和缺乏客户资源、有资本、有人脉关系、有工作经验、有创业团队这五个成功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我们刻意去培养学生勇于拚搏、咬紧青山不放松的韧劲, 充分利用知识与创新精神这个技术, 并在创业过程中不断学习, 因为学习能认识未来与解决问题, 这就是一种创业品质的培养。

其次就是创业能力锻炼。创业能力的锻炼既要发挥职教优势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 又要培养学生适应社会、适应市场、适应竞争的综合素质。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国家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 大胆创业, 提高创业能力。

创业方法指导。通过创业专题讲座、创业课程讲授、创业方案竞赛等活动, 培养学生的创业方法。对学生设计的好的创业方案, 老师可进行专业的修改与指导, 通过方案的不断完善, 使学生掌握创业所需的一般方法。

此外还要进行遵纪守法教育与提供创业实践等方面的工作来提高学生创业技能。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 建设创业型城市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又一重要课题, 加快创业型城市建设有利于城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构建和谐城市和促进现代城市文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创业型城市建设问题指出:在各类普通高等院校、职业院校、技工学校、就业训练中心开设创业教育和创业指导课程, 以加大创业培训力度。高职院校应顺应时代要求,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要重构课程体系、培育创业意识、弘扬创业文化、倡导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技能, 为创业型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型城市,研究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大学生就业研究所.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 (首选) 调查报告[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11.12.22.

智力建设 篇2

“拼出”你的未来(一)--浅谈智力拼装玩具终端建设

。其中,智力拼装玩具的份额约占3成,世界玩具领域中,丹麦乐高智力拼装玩具销额巨大且传播区域之广,在国内,智力拼装玩具经过多年市场培育,成为重视孩子智力开发家长们的首选。

国内玩具市场一直是处于一种利润“芳草地”的性质,这里虽然没有地产、汽车那样的大手笔市场投资,也少有快消品、医药保健品那样的市场风云突变的情形,但她具有独特的市场魅力,丰厚的利润,且一个成功的玩具品牌会伴随消费者快乐的一生,令品牌拥有者获得极大的成就感。

A玩具公司是国内较早从事玩具开发、研究制造的大型企业,在国内智力拼装玩具行业内拥有较高知名度和消费群。A玩具公司的智力拼装玩具包装基本分为盒装、桶装、手拎包装,在玩具的结构设置上分为大颗粒和小颗粒两种形态,也就是对应年龄上分为3岁以上儿童使用和三岁以下儿童2种(玩具颗粒的国家安全要求),拼装玩具的材料由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无腐蚀、无毒、无味、不掉色的塑料原料制成,具有适中硬度而又不会影响到儿童安全使用。在产品品类上分为男孩系列、女孩系列、婴儿系列三大品类,每个品类都各有下级产品线,例如男孩系列中再分为交通系列、军事系列等,

同样,玩具市场营销也得按照科学的营销模式来进行市场战略部署和实施,那么今天提到终端,这个营销人普遍高度重视的“集”点(集合各种重要营销行为和信息),自然在玩具产品的销售中不会被忽视。A玩具公司的智力拼装玩具,自营渠道主要有以下4种终端形式:

1. 儿童商场

2. 综合型商场儿童专柜

3. 综合型卖场(沃尔玛、家乐福等)

4. 玩具展览会

以上四种终端都有自身的特点,终端的生动化建设是各个终端的基本设置,笔者从以下三方面做出分析和说明:

强化信息建设为农民提供智力支持 篇3

农业农村信息化作为一个跨部门、跨行业、跨地区和多种业务技术综合集成的大系统工程,涉及到市、县、乡各级各个方面,需要在政府的组织领导下,充分发挥各方面的积极作用,统—规划,分工合作才能顺利实施,因此,政府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应当处于主导地位。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要求政府必须在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开发资金和农业农村信息系统日常运行费用方面给予一定的基础性投入。政府应安排一定比例的农业发展资金和支农资金,统筹管理,合理使用,避免重复建设和资金浪费。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引导通信网络运营商和社会资金积极投入到农业农村信息化的建设中来,鼓励个人、集体、企业等多方投资。

2整合资源,加强合作,提升信息服务水平

要建立起涉农部门及涉农信息的交流共享机制,规范信息标准,统一发布制度,逐步推进农业信息系统、网站、信息资源的集成和整合,实现涉农公共数据的兼容与共享。同时加强农业信息的采集和加工,根据农民对信息的需求,加强农业信息源和信息渠道的开拓、发掘及信息采集整理工作,对相关的信息源分析、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和适用性,保障农业信息网络能够提供符合农民需求的信息资源,使政府、农户和企业获得充分、有效的农业信息。并采取多种方式主动开展与社会各方面力量的合作,降低农业信息网络的成本、提升服务水平、开展多渠道、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信息服务。

3重视农民的培训和农业农村信息服务队伍建设

智力建设 篇4

一、推动郑州大学按照“985工程”标准建设高水平大学, 是促进河南省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现实要求, 也是亿万人民受益的民心工程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省委书记卢展工紧密结合我省教育工作的实际, 作出了“教育是基础, 教育是支撑, 教育是民生, 教育是后劲, 教育是形象, 教育是未来”的精辟论述, 得到全省各界的广泛认同。国家强盛、区域竞争, 教育是根本;开启智慧、健全人格, 教育是基础;教育事业关乎国计、关乎民生, 教育为本的理念日渐深入人心。高水平大学在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起着引领和示范作用, 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中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建设高水平大学是高等教育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集中体现。

推动郑州大学按照“985工程”标准建设高水平大学, 是推动河南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实现中原崛起的迫切需要。河南省2010年经济总量达到2.2万亿元, 居全国第5位, 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过2万元, 已成为重要的经济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把第一人口大省的丰富人力资源转化为高素质的人才资源, 更需要高水平大学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由于历史原因, 河南目前还没有国家“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 这与河南作为人口、经济、文化资源和教育大省的地位极不适应, 成为河南省实现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教育强省、人力资源强省跨越的制约因素。推动郑州大学按照“985工程”标准建设高水平大学, 有利于带动全省高等教育质量的提升, 培养更多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推动河南在促进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

推动郑州大学按照“985工程”标准建设高水平大学, 是河南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效解决优质高等教育资源不足问题的迫切需要, 是河南亿万人民的热切期盼。河南高等教育近年来快速发展, 普通高校总数达到107所、在校生232万人, 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教育阶段。但河南高层次的大学不多,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在中西部地区属于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最少的省份之一, 与河南同处中部的湖南省有2所“985工程”高校和1所军事系统的“985工程”高校, 与河南毗邻的陕西省有3所“985工程”高校, 其他同属中西部地区的四川、重庆、湖北、安徽、甘肃等都有“985工程”高校。河南每年有近百万高考生源, 迫切需要国家在布局高水平大学方面予以倾斜, 推动郑州大学按照“985工程”标准建设高水平大学, 以使更多优秀考生能公平享受优质高等教育资源。

河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发展高等教育, 一直把建设高水平大学放在重要地位, 把郑州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更是历届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重点。河南省“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连续把郑州大学建设作为重点建设工程给予政策倾斜, 加大资金投入。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郑州大学“创建一流大学, 服务中原崛起”, 并表示要“倾全省之力, 重点建设好郑州大学”, “力争在不太长的时间内, 把郑州大学建设成为全国一流大学”, 推动全省高等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郑州大学近年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已具备了创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的基本条件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 特别是合校11年多来, 郑州大学的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迅速提高, 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水平日益提升, 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 在全面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奋力实现中原崛起的伟大实践中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被教育部领导誉为“全国融合最好、发展最快的高校之一”, 李克强、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校视察时, 对学校的快速发展给予了充分肯定。

人才培养取得新成效。学校现有46个院 (系) 、7个附属医院, 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由合校时的2.9万人增加到4.4万人, 各类在校研究生由合校时的1200余人发展到1.3万余人, 全省近80%的博士生和近40%的硕士生培养都在郑州大学, 学校进入全国研究生培养大校行列。生源质量逐年提升, 高分段学生不断向郑州大学汇聚;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0%以上, 成为全国40所“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之一。

学科建设实现新突破。国家重点 (培育) 学科实现“零”的突破, 全省共有8个国家级重点 (培育) 学科, 其中郑州大学有6个, 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由5个增加到10个, 省级重点学科由29个增加到140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实现“零”的突破并达到21个, 二级学科博士点由9个增加到1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54个, 二级学科硕士点由83个增加到237个。

师资队伍建设跨上新台阶。校本部有教职工6000余人, 专任教师中有教授633人、副教授1619人。全省有6位院士, 其中高校有4位, 全部在郑州大学;全校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700余人, 占全省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总数的近40%;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6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1人, 国家“千人计划”和省“百人计划”人选6人, 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14人,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新增国家“教学名师”4人, 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2人, “中原学者”5人, 河南省优秀专家、省级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等398人, 初步形成了一支层次较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

科学研究达到新水平。学校新增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 结束了河南省没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历史;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240多个, 省 (部) 级以上重点科研机构78个, 省 (部) 级以上重点科研机构占全省高校的半数以上。累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9000多项, 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863”“973”项目和“十一五”科技支撑 (科技攻关) 项目600余项, 实现了我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400多项成果获得国家和省 (部) 级科研奖励, 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4项, 国家自然科学奖1项, 填补了我省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方面的空白, 一大批科研成果如离子束诱变育种、高铝矾土开发利用、模具及橡塑制品成型、乙醇汽油研制、石油发酵生产尼龙等在河南省实现成功转化。

三、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

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 教育是基础, 科技是关键, 人才是根本。高等教育是教育、科技和人才的交会点, 是中原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和重要保障。郑州大学作为河南省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全国第一所实施省部共建的省属高校, 在全省高等教育中具有引领、示范和带动作用, 更应发挥人才、科技等优势,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支持。

郑州大学将抓住这次机遇, 进一步聚精会神抓内涵, 改革创新谋发展, 重点突破上水平, 加快高水平大学建设步伐, 带动我省高等教育整体上水平, 为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科技和智力支撑。

一要深入实施“教学质量工程”。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优化人才培养层次和结构,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特别是要结合河南经济、社会、文化特色, 积极构建布局合理、富有特色、文理工医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 加大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力度, 努力成为中部地区的人才培养高地, 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撑。

二要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工程”。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面向中原经济区建设需要, 以核心技术、关键技术研发为着力点, 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 努力在一些前沿技术、基础研究和人文社科研究方面有所突破, 努力使学校成为中部地区基础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研发的重要基地, 为我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品的优化升级提供更加有力的科技支撑。

三要深入实施“人才强校工程”。以国家“千人计划”和河南省“百人计划”为契机, 积极引进一批国际知名、国内拔尖的学术人才和领军人物, 形成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凝聚教学和科研创新团队的组织模式, 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 努力使郑州大学成为中西部地区高层次人才聚集的重要高地。

四要深入实施“重点学科振兴行动计划”。以“创新机制、优先发展, 瞄准前沿、强化支持, 重点突破、整体推进”为目标, 实施“学科建设攀登”“学科队伍强军”“科学研究跃升”“国际合作交流”“创新人才质量”五大工程。通过建设, 凝练若干瞄准国际前沿的学科方向, 汇聚一批高水平的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 构筑一批较具优势的学科平台, 产出一批有显著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 使郑州大学重点学科建设取得新突破, 学科综合水平明显提高。

儿童智力测试题_儿童智力 篇5

一天晚上,有3个人去住旅馆,300元一晚。三个人每人掏100元凑够300元交给了老板。后来老板说今天搞活动,优惠50元,命令服务生退还给他们三人。服务生偷偷藏起了20元,把剩下的30元钱分给了他们三个人,每人分到10元。这样刚才每人掏了100元现在又退回10元也就是90元。就是说每人只花了90元钱,3个人每人90元就是270元,3×90=270(元),再加上服务生藏起的20元就是290元,还有10元钱去了哪里?谁知道这10块钱到底哪去了?

A、这种思维根本就是错的,金钱总额加起来还是三百刚好。

B、难道老板使诈?

C、10块钱真的不翼而飞了

10岁智商测试标准题篇二

假如你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某天清晨你拉完三位乘客后,发现车上多了一个包,不用问,那个包一定是那三位乘客中的一位遗忘在车上的。回想起来,你拉过的三位乘客分别是:急匆匆赶着去上学的学生妹A,边打电话边下车的年轻女子B,一打开车门就忙着朝恋人跑去的青年C。谁会是这个包包的主人呢?

下面有六种排序方式,是按这三个人丢包的可能性排列起来的,你认为最有可能丢包的人排在最前面,相对起来,你认为不那么可能丢包的人依次排在后面。请选择其中最接近你的想法的排序。选择好之前请不要偷看答案。 1A—2B—3C 1A—2C—3B 1B—2A—3C 1B—2C—3A 1C—2B—3A 1C—2A—3B

10岁智商测试标准题篇三

在一个偏远的山村里,想渡河就必须要乘坐河上唯一的渡船。乘船需要给船夫一元钱,假设你身无分文,你会怎样过河呢?想来想去,你想到了三个办法:A大一捆柴给船夫,以此代替过河费。B替船夫摆渡两个小时,C把身上的外衣脱下来代替过河费,想乘船要付出什么代价。这三种办法,你认为哪一种最可行?

下面有六种排序方式,是按这三种办法的可行度排列起来的,你认为最可行的排在最前面,相对起来,你认为不那么可行的依次排在后面。请选择其中最接近你的想法的排序。选择好之前请不要偷看答案。

1A—2B—3C 1A—2C—3B 1B—2A—3C 1B—2C—3A 1C—2B—3A 1C—2A—3B

10岁智商测试标准题篇四

1、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蛇 B、大树 C、老虎

2、在下列分数中,选出不同类的一项:A、3/5 B、3/7 C、3/9

3、男孩对男子,正如女孩对:A、青年 B、孩子 C、夫人 D、姑娘 E、妇女

4、如果笔相对于写字,那么书相对于:A、娱乐 B、阅读 C、学文化 D、解除疲劳

5、马之于马厩,正如人之于:A、牛棚 B、马车 C、房屋 D、农场 E、楼房

6、2 8 14 20:请写出“ ”处的数字。

7、下列四个词是否可以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生活 水里 鱼 在:A 、是 B、否

8、下列六个词是否可以组成一个正确的句子:球棒、的、用来、是、棒球、打:A、是 B、否

9、动物学家与社会学家相对应,正如动物与_相对应:A、人类 B、问题 C、社会 D、社会学

智力建设 篇6

[关键词]成功智力理论成功智力培养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期望成功的,中职学校的学生也不例外。可是,在以往的学习生涯中,由于这些学生自身的因素、应试教育的体制、传统的智力观和学生评价制度以及缺乏应有的指导和帮助,他们过早地体验到了挫败感,感觉成功离自己越来越远,因而表现为自暴自弃,或者感到茫然无措。帮助学生们重拾信心、掌握成功之道、获得长远的发展,成了我们中职学校教师教育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目标。

在60多年前的美国,有一位名叫R.J.斯腾伯格的一年级小学生,由于过度焦虑,在必须参加的团体智商测验中一题都答不出来而被称为傻瓜,老师们对他不抱什么希望,他的成绩也一直不好。到了四年级,新来的老师阿列克莎夫人扭转了他的命运。她并不追问他的过去,也不关心他的智商分数,而总是对他充满期待。斯腾伯格为了不让老师失望,就不断努力,逐渐使自己成了一名全优生。从此,他一直视自己为全优生,果然保持着全优的成绩,最终考上了耶鲁大学。童年中令他痛苦的经历使他选择了心理学专业,并侧重于智力研究,后来成了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他先后提出了一系列有别于传统理论的新的智力理论(包括1996年提出的成功智力理论),这些理论使他声誉卓著,成为了拥有800多项研究成果的国际著名的心理学家。

斯腾伯格的成长经历使我联想到我们中职学校的学生,他们不也同样渴望成功吗?不是更需要老师的引导和帮助吗?通过学习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我发现这一理论对于我们通过教学途径帮助学生掌握成功之道很有帮助。斯腾伯格认为,成功意味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成自己的目标,每个人通过努力都可以达到成功。成功智力“就是用以达成人生中主要目标的智力,它能导致个体以目标为导向并采取相应行动,是对现实生活真正起到举足轻重影响的智力”。成功智力由彼此联系的一组能力整合而成,包括分析性智力(制定决策、解决问题和评判思维成果质量的能力)、创造性智力(超越已知给定的内容和信息,产生出新异独特思想的能力)和实践性智力(可在日常生活中将思想及其分析的结果以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使用的能力)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存在于每个个体。只是比例和平衡状况有所不同而已。成功智力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在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知道什么时候以何种方式来运用成功智力的三个方面,要比仅仅具有这三个方面的素质来得更为重要。”他还认为成功智力是一种适应、塑造和选择环境的能力,是可以发生变化的,也是可以培养的,并且深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斯腾伯格批评传统智力测验测出的是一种呆滞的智力,只是以语言能力、数理逻辑推理能力为核心的一般认知能力,只能对学生的学业成绩作部分预测,与现实生活中的成败联系较少,因此他强调必须超越智商,趋向成功智力。成功智力理论的提出,突破了传统智力理论将智力仅限于学业智力的局限,丰富了智力的内涵,把智力与现实生活和个人成功结合起来,揭示了智力的动态可塑性,因而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现实性。把成功智力理论引入课堂教学,有助于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智力观,增强教育信心,拓宽教学思路,更系统、更有效地培养学生具备成功所必需的综合智力,于是,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我在成功智力理论的指导下做了一些尝试。在教学中,与成功有关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其实都很重要,本文仅就成功的智力因素的培养问题加以阐述。

一、分析性智力的培养

分析性智力是成功智力中唯一的与传统理论中的学业智力有所重叠的智力,不同的是,分析性智力还包括“帮助人们从多种可能中作出选择和对机会进行评估的能力”以及人们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和对思维成果进行评判、反思、调节的能力。这些能力是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的基础,但又是我们中职学生十分欠缺的。许多学生的思维仍停留在较低的水平上,不愿思考,不会思考,不会选择。鉴于此,教师应当在教学中做好示范、引导的工作,循序渐进地加以培养。

1、学会选择,学会放弃。在教学中,我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加以取舍、增补和重组,并向学生说明理由,使学生懂得选择的意义。比如,宪法部分,我主要介绍了与学生们关系密切的公民的基本人权的内容、特点和现实保障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对宪法的客观和正面的评价;行政法部分,由于教材内容过于理论化、比较陈旧,不够贴近学生实际和现实变化,我就以教材中没有的、新出台的治安管理处罚法取而代之,并辅之以刑法单行本作为比照学习的材料;民法部分,补充介绍了备受国人关注的物权法;劳动法部分,补充了新出台的劳动合同法;刑法部分,补发了便于学生对照查阅的罪名表等。在讲授具体教学内容时,我也注意创设一些可供选择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思考。比如讲宪法在保障公民的基本人权的作用时,我介绍了孙志刚案、周一超案、张先著案、蒋韬案、重庆钉子户等案例,让学生分析怎样才算是正确的选择,尤其是在具体的法律不完善的情况下,怎样才能保护宪法赋予公民的基本人权。

2、展现思维过程,注重策略指导,斯腾伯格强调,只有重视和发展元认知能力,才能从根本上发展智力(尤其是分析性智力)。他认为元认知能力是人们对自身思维过程的认识和监控的能力,这种能力是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而发展的。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性智力,必须注意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我们可以通过教学过程让学生知道思维策略的种类和适用的条件,使学生关注他人和自己的思维过程,学会对自身思维成果进行判断、反思和调节。在教学中,我通过对教材内容的介绍和处理、对案例的剖析以及对自身学习心得的介绍,展现了教材编者和教师的某些思维过程,使学生懂得根据不同的任务要求可以采取分析、综合、判断、推理、比较、系统化等不同的思维方法。此外,我还注意创造条件使学生得以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并乐于相互评判、相互借鉴,从而达到自我修正。比如,现用教材在讲民事行为能力的类型时,删掉了原教材中的三种民事行为能力比较表,目的可能是让学生学会从教材中自行比较和概括。于是我就让学生根据教材的内容在黑板上完成该比较表的填写,学生们可以对同学的答案进行补充和修改。从填写结果看,学生在填写完全民事行为人的条件时,完全忽略了智力和精神状况的因素,因为教材中没有写明,必须通过分析、比较、推理、概括,从教材中其他两种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介绍中间接得出结论。于是我就引导学生通过思考逐步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再如,在民法的教学中,每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我就布置学生分组课后讨论发给的案例材料,下一次课由各组派代表宣讲本组案例分析的结果和理由,同组同学可以修改和补充,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出质疑、作出修改并说明理由。通过

这些活动,学生的元认知能力得到了提高。

二、创造性智力的培养

在传统智力理论中,智力与创造力很少相关,斯腾伯格是第一个真正明确地将创造力纳入智力范畴的人。心理学研究表明,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人都有创造性智力,但大多有待开发和训练。创造性智力具有独特性、求异性、变通性等特点。据此,我着重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培养:

1、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是指对所接触的信息不是盲目地认同,而是能够进行批判性的审视,独立做出自己的评价的思维能力。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我很注意展示自己不迷信权威、不盲从、敢于表达独立见解的特点,以对学生起好示范作用。例如民法的概念,似乎已成定论,很多教科书都有一致的表述,我却引导学生一起分析了这个概念表述的不准确之处。其次,我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敢于质疑权威、教材、老师和同学,大胆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记得我在讲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这一问题时,有一位女生下课时就指出“乘”字不应该读第二声,应该读第四声。我当时就表扬了她这种勤思好学、敢于质疑的精神,并让她查字典后再告诉我正确答案。还有一次在堂上分析与婚姻法有关的一则案例时,这位女生又当场说她阅读过新的婚姻法,里面的说法和老师讲的不一样,我同样赞扬了她的精神,希望同学们向她学习,也让她查阅婚姻法后告诉我正确答案。虽然两次反馈的结果都证明她说错了,但无疑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高十分有益。此外,我们师生还一起探讨过《今日说法》几期节目中的案例,对专家的某些说法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2、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发散性思维能力是指从一个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寻求多样性答案的能力。它表现了思维的广阔性的特点。为开阔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我经常采用比较的方法。把相关易混的、甚至教材没有的、现实中却很有用的法律知识介绍给学生。比如,讲民事责任时,我就将特殊侵权民事责任与一般侵权民事责任列表比较;讲无效民事行为和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的种类以及行使撤销权的期限时,我就把民法通则、合同法、婚姻法的有关内容作了对比性介绍;在讲刑法的内容时,我把相近易混的一些罪名串联起来进行了比较讲解。此外还可以通过案例教学和布置一题多解的练习来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我曾经就发生在广州的泥头车撞864路公交车一案,让学生举出受害人一方寻求损害赔偿的途径可以有哪些。对轰动全国的邱兴华杀人案,我就让学生从法学、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可以采取哪些办法减少此类恶性案件的发生。

3、培养变通性思维能力,变通性思维能力是指能够根据情况的变化,及时调整思想、方法、角度去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它反映了思维的灵活性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适时介绍了当时的一些有争议的、变动中的、待确定的法律问题(如悬赏广告的问题;赃物能否适用善意取得的问题:肖像侵权的要件问题)让学生讨论,使学生懂得事物的相对性和可变性,关注法律(如物权法)的制定或变化,做到与时俱进。在通过案例进行提问时,我会经常改变案例中的条件,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转换。比如,在讲商标权的保护时,我先提供给学生一个案例的基本型,然后不断改变具体条件并层层提问;如果在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没注册或已注册的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在同种类或不同种类的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没注册或已注册的驰名商标相同或相近似的商标、在企业名称中使用他人商标,算不算侵权?

三、实践性智力的培养

斯腾伯格把智力与现实生活和事业成功紧密结合起来,因而特别重视实践性智力的问题。实践性智力实际上就是用所学所想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法律教学的角度看,学生的实践智力应包括主动学习和更新法律知识的能力、运用法律知识正确评价法律现象的能力、自觉守法、依法办事、依法维权的能力等。斯腾伯格认为,实践性智力与学业智力不同,不会随着学业的结束而下降,反而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发展,这主要是由于“未言明知识”在人的一生中都会有所增加的缘故。这种“未言明知识”来源于经验,它的获得一般不需要他人的帮助。尽管如此,斯腾伯格还是肯定了实践性智力可以通过学校的课程或活动得以培养和发展。

1、教学内容现实化,教学内容现实化是使教学更好地为现实服务,提高学生的实践性智力的前提。首先,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素养和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活动。其次,案例要尽量取材于现实生活,要贴近学生实际和社会实际。这样,在分析案例的同时,学生也就学会了如何评判和处理现实法律问题。案例的内容要适当体现出现实生活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因此,在案例的选择上,可以选择涉及面稍广、综合性较强、案情稍曲折的案子,以拓展学生的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再次,要紧随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补充教学内容。还有,讲课时要善用布白艺术,留有余地,勾起悬念,吸引学生去自主学习和探究。此外,在理论教学中,可以对所学理论进行创造性的整合。一方面可以活化理论,体现出理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又能简化理论,便于理解和运用。比如,在讲犯罪构成这一教学难点时,我不是一开始就逐一讲解犯罪构成的四大要件。而是先从故意杀人罪这一典型犯罪入手,通过学生的分析、判断、概括、修改,得出构成该罪的四个法定要件;明白犯罪构成对于确认犯罪、区分犯罪的重要意义;然后再通过不断变式,逐渐使学生懂得刑法的一些理论知识和规定,提高学习法律的能力和守法意识。具体做法是:第一步,让学生不看教材,自己思考并回答:构成故意杀人罪必须有哪些必备要件?教师将学生们的回答写在黑板上。并故意归类分写成四部分。第二步,与学生们逐一分析他们的回答,通过辨析使学生区分出不同的概念(如犯罪目的和犯罪动机)。通过结合实例反问使学生发现错误(如犯罪动机不应写入)和遗漏(如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行为的社会危害性问题),并且使学生通过抽象思维明白犯罪客体概念的现实必要性。第三步,让学生粗读教材,把理论上的犯罪构成四大要件与学生所回答的四部分内容对号入座。然后进一步提问:故意伤害罪、交通肇事罪与故意杀人罪的犯罪构成有何不同?从而使学生懂得理论上的犯罪构成四大要件的现实意义。第四步,进行变式训练,提问:如果正在预备杀人时被抓、杀人时遭反抗而未得逞、杀人时心生怜悯而停手,要不要追究刑事责任?如要追究,该怎样追究?从而引出犯罪既遂、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犯罪预备的概念,并引导学生查阅刑法加以明确,在此过程中学生也受到了守法教育。这种变式可以视情况而不断延伸,不但可以涉及刑法理论和条文的学习,还可以涉及到民法、诉讼法的内容。使学生能够活学活用。

2、开展实践性活动。实践性活动不但使学生对知识加深理解,还能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并且有助于成功智力的三种能力的糅合和共同提高。根据学生实际和现有的条件,我先后开展了一些实践性的课堂活动,包括讨论和辩论、小组案例分析、知识竞赛、学生授课、治安管理处罚法小品表演、劳动合同法现场咨询会、书写诉状等。以治安管理处罚法小品表演为例,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比照学习治安管理处罚法单行本和刑法单行本,编演宣传治安管理处罚法的小品:每小组表演完毕后,其他组的同学可以提出疑问,由被提问者加以回答,然后再由教师进行总结。在此过程中,学生们学会了比较、鉴别、决策,学会了运用创造性思维进行创作。通过创设虚拟的法律场景,将法律规定与社会现实联系起来,并通过反思与修正,这种联系更加真实和准确。

智力建设 篇7

新生研讨课 (Freshman Seminar) 是一种以小班教学为特色的专为大学新生开设的研讨课程, 它继承了Seminar的课程组织形式和教学特征。新生研讨课于1959年始于哈佛大学, 当时只是作为试点课程。1972年, 南卡罗来纳大学开设了新生研讨课, 即University101课程。20世纪80年代以后, 新生研讨课在美国大学迅速发展。1986年, 麻省理工学院开设了新生研讨课, 强调交互式学习, 每周两个小时的上课时间。在2001年和2002年两年内, 有50多所公立大学或学院开设新生研讨课。近年来, 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已开设新生研讨课的大学则继续扩大规模, 力争让每位新生都有机会参与新生研讨课。目前, 哈佛大学新生研讨课数量超过120门, 斯坦福大学达到220多门,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达到200多门, 美国大约有80%的大学和学院开设了大一新生学术研讨课程, 新生研讨课已经成为美国大学核心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1,2,3,4]。

美国大学开设的新生研讨课基本上可以归结为两种模式:学术性角色的转变与人生适应性转变。学术性角色转变的典型代表是哈佛大学, 这种新生研讨课以学术性专题为主, 采用小班研讨, 强调师生互动, 成为研究型大学新生研讨课的典型模式。人生适应性转变的典型代表是南卡罗来纳大学, 这种新生研讨课通过加强师生沟通, 使来自于不同文化、经济和种族背景的新生适应美国的大学校园生活。

新生研讨课在美国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 对中国的高等工程教育产生了重要的影响。2003年, 清华大学开设了新生研讨课, 首批开出31门课程, 由院士、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院长、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院长、系主任等担当主讲教师, 实行师生之间零距离的交流、沟通和研讨, 普遍受到师生的好评。截至2005年, 清华大学已成功开设近200门次新生研讨课, 涉及文、理、工、管、法等各个学科, 百余名知名教授参与, 已有近3000名大学一年级新生选课。清华大学的新生研讨课突出强调以问题为载体训练基本研究能力, 以名师引导激发研究兴趣, 以师生互动启迪自主学习, 以鼓励质疑倡导探索精神, 并且定位于不仅要让新生学习知识, 更重要的是让新生经历认知过程, 强调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充分参与与交流, 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 培养学生的素质和能力[5,6]。

2007年秋季学期, 哈尔滨工程大学为了与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相适应, 开设了新生研讨课, 首批开出10门。开设新生研讨课的目的是通过新生研讨课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兴趣,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对学生各个方面进行整体的综合培养和训练, 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以新生研讨课为契机, 探索教育教学组织形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转变, 教学方式从“以单向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向“师生互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型、启发式教学方式”转变。

二、多元智力论的内涵及特征

多元智力论 (The 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 是由美国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于1983年在其著作《智能的结构》一书中首次提出的。加德纳的多元智力论充分肯定了人的智力多元化特征, 他认为, 智力的基本特征是一组能力的组合, 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 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存在。加德纳指出, 人至少有如下8种智力[7,8]。

1. 语言智力

语言智力是指对语言的天然敏感性, 包括具有良好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能力, 并能够运用语言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同时也包括学习新语言的能力。根据加德纳的研究, 律师、演讲家、作家和诗人都拥有高水平的语言智力。

2. 视觉空间智力

视觉空间智力是指个人对形状、结构、色彩和空间关系的敏感, 能够有效地进行识别和记忆, 并能借此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根据加德纳的研究, 航海员、飞行员、外科医生、象棋运动员、雕刻家和建筑师都具有高水平的视觉空间智力。

3. 逻辑/数理智力

逻辑/数理智力是指进行数学分析、数字计算、逻辑推理和科学研究的能力。加德纳认为数学家、逻辑学家和科学家在该种智力方面具有突出的表现。

4. 人际交往智力

人际交往智力是指能够深刻洞悉他人行为背后的意图、动机、需求和愿望, 并能够作出适宜反应的能力。根据加德纳的研究, 教师、心理学家、推销员、政治家和宗教领袖都拥有较高的人际交往智力。

5. 自省智力

自省智力是指个体能够正确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的能力, 这种智力在哲学家的身上有比较突出的表现。

6. 自然智力

自然智力是指能够识别物体并能够进行正确分类的能力。根据加德纳的研究, 农民、猎人、园艺家、艺术家、诗人和社会科学家在自然智力方面表现较为突出。

7. 身体运动智力

身体运动智力是指利用整个身体或身体的一部分进行解决问题、创造产品和表达思想的能力。根据加德纳的研究, 舞蹈家、演员、运动员、工匠和技师在身体运动智力方面具有出色的表现。

8. 音乐智力

音乐智力是指对音乐的演奏、创作和欣赏敏感, 并能用节奏、音调和旋律等音乐元素来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能力。加德纳指出, 作曲家、指挥家、歌唱家和演奏家都具有高水平的音乐智力。

多元智力论的出现引入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 我们已习惯于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模式和统一的框架来培养学生和评价学生, 而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然而, 任何一个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体系, 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充分考虑人的多元化的特点和个性化特征, 才能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

三、多元智力论对新生研讨课的指导意义

从目前以高考为中心的教育体制看来, 从小学一年级开始, 家庭、社会和学校就已经给孩子带上了沉重的知识枷锁, 分数第一、疲于补课、知识灌输、题海战术、考试频繁, 忽视素质, 无视能力, 直至高考结束。这严重的扼杀了学生的天性和创造力, 使学生的多元化智能无法得到发展, 甚至被埋没。因此, 开发学生的创造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责无旁贷地就落到了高等工程教育的身上。而对于刚迈进大学校园的一年级新生来说, 几乎还没有任何方向感, 新生研讨课便起到了山穷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通过新生研讨课, 使他们认识到大学是他们人生的重要转折期和过渡期, 他们必须实现人生角色的诸多转变, 在人生定位上要实现以高考为学习宗旨向追求个人职业理想的转变, 在学习目的上要实现以存储知识为中心向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中心的转变, 在学习内容上要实现从学习科学基础知识向学习学科专业知识的转变, 在学习方式上要实现从被动接受知识向自主学习知识的转变。总之, 他们需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 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深刻地思考, 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长远地规划, 要对自己的人生进行准确地定位, 进而对自身的学习方式要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和洗礼, 甚至是要进行一场学习的革命。新生研讨课就必须承担这样一种使命, 在课程设置方面就必须关注学生多元化潜能的挖掘, 发现学生多元化的智力因素, 并使其得以发挥和发展。

1. 教学内容的多元化

为了与学生的多元化智能相适应, 新生研讨课的知识载体和教学载体的设置必须能够体现多元化的内容。也就是说, 知识载体决不能只局限于单一的专业知识, 要体现多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最重要的是以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 融入大量的人文知识。而学科专业知识不能提倡深, 而要提倡广, 要体现多学科性, 最好能够含盖机械、电子、信息、控制、材料、能源等相关内容。在人文知识方面, 不仅要涉及文学、经济、法律、哲学、历史、伦理等内容, 而且要涉及工程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等相关内容。对于每一内容的知识点, 哪怕是凤毛麟角, 都可能使学生受益终生, 对学生的每一次点拨, 甚至都可能起到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效果。

2. 教学方法的多元化

从多元智力论可以看出, 要想发现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并使这些智能得以促进和发展, 新生研讨课就必须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对于工科大学一年级新生而言, 新生研讨课能够挖掘的多元化智能主要包括语言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逻辑/数理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省智力。因此, 在设置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时, 就必须考虑该教学方法是否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发展以及能够促进何种智能的发展。例如采取学生口头表达、演讲、撰写报告的方法, 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智力;采取小组讨论及辩论的方法, 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智力和人际交往智力;采取实习参观等手段以及借助于立体化教材等手段可以拓展学生的视觉空间智力;让学生进行自我介绍、自我表达和自我定位, 可以判断和促进学生的自省智力。总之, 只要以多元智力为基础, 深入剖析人性的内在特点, 深入理解人性的发展规律, 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适应人才培养需要。

3. 教师素质的多元化

由多元智力论得到启示, 要想充分挖掘学生的多元化智能, 新生研讨课的教师就必须具有多元化的品质特征。教师不仅要在自己的研究领域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 而且要具有高屋建瓴般的人格风范;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视野, 更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教师不仅能够传道、授业和解惑, 更要能够培养学生的明辨、慎思、审问和笃行。教师必须能够以饱满的工作热情、非凡的亲和力和深切的人文关怀, 能和学生进行心灵上的交融与交流, 使学生能够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 任自己的思想能够自由地飞翔, 任自己的思维能够自由地拓展, 任自己的想象能够自由地发挥, 任自己的潜能能够自由地释放, 最终使自己的创造力能够喷薄而出, 一泻千里。教师必须以高深的学术造诣、广博的知识视野、高尚的人格风范和深厚的人文底蕴,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使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能够追求事理的至善, 能够追求学理的至真, 达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最高境界。

四、结束语

总之, 随着高等工程教育的发展, 新生研讨课也必将被不断地赋予新的内涵, 在内容、形式和风格方面要不断地创新、丰富和发展。如何将多元智力论的基本思想逐步渗透到新生研讨课的教学过程中, 在操作层面上达到尽善尽美, 还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实践。

参考文献

[1]丁宜丽.新生研讨课:美国本科教育的特色课程.中国大学教学.2005 (8) :5-59

[2]Dereth R.Phillips, Andrel W Woodward, Bonnie Bartel.A seminar that introduces freshmen to biology research and researchers.Developmental Biology, 2008, 319:490-492

[3]朱克勤, 任仲泉.关于美国几所著名高校的流体力学新生研讨课[J].力学与实践.2005 (27) :78-80

[4]刘俊霞, 张文雪.新生研讨课:一种有效的新生教育途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 (6) :146-148

[5]张文雪, 刘俊霞, 张佐.8新生研讨课的教学理念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5 (6) :107-109

[6]张文雪, 刘俊霞.新生研讨课教学理念与实践[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 (26) :139~143

[7]Beth A.Vesser, Michael C.Ashton, Philip A.Vernon.Beyond g:Putting multiple intelligences theory to the test.Intelligence, 2006 (34) :487-502

智力建设 篇8

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战略构想是贯彻落实中央领导关于河南科学发展重要指示精神的深入实践, 是中原崛起战略的持续、延伸、拓展和深化。建设中原经济区需要河南高等教育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而中原经济区建设也必将有力地带动河南高等教育的大发展。

作为驻马店市唯一的省属本科高校, 黄淮学院办学38年来, 秉承“厚德、博学、笃行、自强”的校训, 发扬“除了奋斗, 别无选择”的精神, 坚持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 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确立了“育人为本、质量立校、学科交融、特色取胜”的办学理念, 着力培养“实用、管用、好用”的应用型人才, 各项事业取得飞速发展, 为我省经济社会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面对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时代呼唤和历史机遇, 黄淮学院必将大有可为。学校将把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省委八届十一次全会精神与科学谋划学校“十二五”发展结合起来, 把学校的改革和发展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结合起来, 主动适应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在实现学校又好又快发展的同时, 更好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和中原崛起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智力建设 篇9

一、智力型员工系统性激励的框架设计

激励系统是面向组织中的管理人员。管理人员的优势需要集中在成就需要和权利需要, 更多是通过工作本身来满足。成就需要和权利需要随着管理层次的升高会增强, 友谊需要随之降低。对管理人员来说, 特别是年轻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经济需要仍然是突出的需要, 要注重激励系统的合理设计。图1为激励系统的构成。针对知识型员工的需要, 高层管理者要善于授权, 并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晋升是最有吸引力的激励措施, 它意味着得到企业认可, 可以享受更大的权力, 创造更大的成就更大限度实现自我价值。企业有一套完善畅通的晋升系统非常关键。尤其是长期奖励, 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管理人员的短期行为, 培养长远眼光。

二、智力型员工系统性激励因素的分层分析

(一) 薪酬激励因素

目前情况下, 员工选择工作时对薪水的要求和关注程度是比较高的。一项关于企业员工价值取向的调查显示:员工在就业选择上, 挣钱是主要目的之一。因而, 合理公平的薪酬体系无疑是吸引员工的重要手段。薪酬设计时要做到“对内具有公平性, 对外具有竞争力”。要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方法进行设计, 而不是拍脑袋随意而定。第一, 进行职位分析, 这是确定薪酬的基础。第二, 职位评价, 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内公平性问题。第三, 薪酬调查, 重在解决薪酬的对外竞争力问题。企业可以委托专业咨询公司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第四, 薪酬结构设计, 确定职位工资, 需要对职位做评估;确定技能工资, 需要对人员资历做评估;确定绩效工资, 需要对工作表现做评估;确定企业的整体薪酬水平, 需要对企业盈利能力、支付能力做评估。

(二) 工作价值因素

知识型人才是企业建立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基本资源, 而人才的流失是企业不可估量的损失。为有效地留住人才和激发知识型人才的工作热情, 必须使用合理的薪酬激励和非薪酬激励措施, 以确保达到预期的效果。要用远景归属感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来激励他们。因此, 对于知识型人才来讲, 激励主要来自精神方面, 包括培养他们对公司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激发他们为自我实现而奋斗的信心等。企业组织是一群员工共同努力成就事业的场所, 需要员工具有共同认可的工作目标, 以协调大家的行为。

(三) 情感欲望的因素

人类不但有物质上的需要, 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 根据知识型员工的特点, 企业经营管理者抓好各种规范化、制度化的“刚性管理”是有必要的, 但是更应该注重感情的投入和交流, 注重人际互动关系, 充分发挥情感激励作用。比如:日常交往中的“融通激励”、布置工作时的“发问激励”、交待任务时的“授权激励”、决策过程中的“参与激励”、发生矛盾时的“宽容激励”等各个工作环节中都要体现情感激励。

(四) 企业文化因素

企业文化是不可或缺的激励因素, 也称激励文化。企业文化是其他激励制度与措施的大环境与背景, 它涵盖企业管理的全过程和企业的各个层面。合理的激励机制也是激励文化成熟的表现。就激励理论研究的发展来说, 也许这将是一个新的亮点。企业文化激励是一个满足人们精神需求, 促使人们产生积极行为, 努力实现理想目标的过程, 对经营者和员工的思维、行为模式会产生深远、广泛的影响。企业文化的熏陶和渗透会引发知识型员工更高层次的心理满足, 产生一定的激励作用。与普通员工相比, 知识型员工更加重视企业的宗旨、使命、目标和核心价值观, 更加重视领导者的经营理念和人格魅力。所以, 要有效地激励知识员工, 企业必须重视核心价值观和精神理念的建设, 并用其指导和整合知识型员工的价值观和精神理念, 促使知识型员工产生超越自我之上甚至忘我的动力。

摘要: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个性特征与现实需求出发, 在对知识型员工激励问题进行全面系统思考的基础上, 设计出知识型员工开发与管理的系统性激励框架, 对于丰富激励理论, 完善激励框架和体系, 吸引和保持知识型员工更好地为组织服务, 进一步提升组织的竞争优势, 具有参考价值。

关键词:智力型员工,激励机制,系统

参考文献

[1]、孟昭宇, 中外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案例精选,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3

[2]、赵慧军, 动力与绩效,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4

智力建设 篇10

一、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1.以师德建设为切入点, 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

教育是育人的事业, 教师的思想观念、行为举止, 教师对教育事业的认识,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都对教育质量有重要的影响。育人先要育己, 作为灵魂工程师, 教师要真正做到“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需要很高的道德修养。因此, 学院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思想建设, 始终把师德建设作为提高教师素质和师资队伍的切入点, 通过各种途径来增强教师的思想素质, 提高教师的师德修养。制定并出台了《萧山学院教师师德规范》, 通过制度规范在教师中倡导忠于职守, 以教为乐的师德风范, 使每一个教师都能以良好的师德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 以良好的师德风貌影响、感染学生。

2.以制度建设为抓手, 建立教师成长的保障机制。

师资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又是一个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系统工程。为了增强师资队伍建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学院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为目标的规章制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硕士化工程”、“优秀青年教师”和“双师型”教师培训计划。为了使师资队伍建设切实取得成效, 学院在经费方面给予了重大支持, 每年将财政收入的2.5%用于教师继续教育如出国培训、攻读硕士学位等的开支, 为教师成长提供了坚实的机制保障。

3.通过导师引领, 促使新教师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青年教师占我院教师总数的63.5%, 能否培养出一支合格的青年教师队伍直接关系到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败。青年教师从开始任教到成长为一名成熟的教师, 这期间虽说个人的努力起决定性作用, 但学校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为了帮助青年教师尽快提高业务素质, 促使他们尽快走向成熟, 学院采用“导师制”培养方法, 发挥老教师传、帮、带作用, 安排一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中青年教师作为他们的教练, 同时从省电大、杭州电大等高校选聘部分思想好、业务精、育人有方、经验丰富, 具有正、副高级职称的专家做他们的指导老师, 在教案准备、教材研究、课堂组织、讲课技巧、语言表达和板书等各个环节对青年教师悉心指导, 传授经验。“导师制”的有效执行, 促使了青年教师迅速成长, 其中的一部分已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骨干。

4.以专题研讨和教育科研为载体, 建立校本培训平台。

校本培训指的是源于学校课程和整体规划的需要, 由学校发起组织, 旨在满足个体教师工作需求的校内培训活动。所谓“校本”, 有三个方面的含义:一是为了学校, 二是在学校中, 三是基于学校。为了学校, 指校本培训所要解决的是学校和教师教学实践所面临的问题;在学校中, 指教师应该而且必须在任职的学校和课堂中谋求自身的专业发展;基于学校, 指教师培训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要出发。作为教师继续教育的一种模式, 校本培训更加关注教师工作的学校以及课堂, 更加关注教师教学实践能力的发展, 因而十分强调在教师本人工作的环境中, 在追求自己专业成就的过程中进行自主学习研究。因此, 专题研讨和教育科研无疑是校本培训的有效载体。

二、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

以校本培训为主渠道的师资队伍建设, 取得了巨大的成效。涌现了一批受区、院表彰的师德标兵, 一个尊师重教、健康文明的和谐气氛开始形成。教师的职称状况和学历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 中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比例有较大提高, 已接近55%;具有和在读硕士学位的教师占教师总数比例也已上升到近15%。三年来, 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4篇, 其中获奖论文90篇;课题立项29项, 其中省级1项, 市级7项, 师资队伍素质有了显著提高。但实践中仍然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师资总量不足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教学科研任务繁重, 专任教师总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2.师资结构不尽合理, 水平差距较大。主要表现在师资的年龄、学历、职称和分布四个方面。从年龄结构来看, 师资年龄呈超年轻化趋势, 40岁以下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重高达80%;从学历结构看, 学历层次较低, 不利于学术带头人的培养;从职称结构看, 高级职称的教师还较少, 对学院学科建设、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影响较大;从分布情况看, 现有学科门类中师资队伍水平差距较大, 分布不均衡。

3.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教师队伍中拔尖人才少, 尤其是学科的领军人物比较匮乏;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数量不足;部分教师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与手段不能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

4.管理体制改革相对滞后, 运行机制不通畅, 激励约束机制力度不够大, 适应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还需进一步建立和完善。

三、发展完善思考

1.进一步强化师德建设, 使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要根据教师成长规律和教师在教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改进师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使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同时, 要建立科学的师德评价机制, 并将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聘任、职务晋升挂钩, 强化建设效果。

2.进一步探索并逐步形成以“双师型”教师为基础, 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 结构合理、分布均衡、团结进取的师资队伍。要围绕学院学科建设, 积极探索有利于师资队伍整体建设和发展的内部管理运行机制, 打破目前师资队伍建设上的体制性障碍。

3.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要根据择优聘任、严格考核、聘约管理的原则, 健全完善教师聘任制。通过教师聘任制, 形成一个人员能进能出, 待遇能升能降, 优秀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 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促使教师队伍有较高的整体水平。

上一篇:重要办公建筑下一篇:城市改造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