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涂料质量良好

2024-07-21

水性涂料质量良好(精选三篇)

水性涂料质量良好 篇1

节能是当今社会的一个新主题。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比例比较高。据悉, 中国每年新建筑面积近45亿m2, 其中99%以上为高能耗建筑, 建筑的环保节能破在眉睫。门窗尤其是玻璃是建筑能量损失的最薄弱部位, 面积约占建筑面积的30%, 而能耗占总能耗的2/3, 是建筑采暖和制冷能耗最主要的原因。为了节能, 科研人员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研究, 曾研制出低辐射镀膜玻璃, 阳光控制镀膜玻璃、玻璃贴膜、吸热玻璃、中空玻璃、真空玻璃等节能玻璃产品, 但这些产品往往因可见光透明率低, 工艺条件复杂, 价格昂贵等原因限制了推广。透明隔热涂料是最近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很好阻隔红外光, 同时又能保持较高的可见光透过率的玻璃节能涂料, 因为环境友好、隔热效果好、制备工工艺简单、成本廉价等原因, 为玻璃隔热问题提供了新的方向。在建筑玻璃领域得到了好的应用前景。

纳米玻璃隔热涂料只需涂刷几个微米的厚度, 就可使室内外温差达到6℃左右, 红外屏蔽率达到70%, 可见光透过率达到80%, 紫外线阻挡达到99%, 即使不开空调也能达到“冬暖夏凉”的效果。

我国大陆建筑玻璃透明隔热涂料普及率目前不到10%, 根据建设部与中国建材联合会的统计, 在未来几年里, 国家将全面普及推广节能建材, 这将构成至少5 000亿元市场的利润空间。

水性涂料质量良好 篇2

卷材屋面的老化是不可避免的,但应设法防止过早老化,其措施是: a、合理选择沥青胶结材料的标号,并逐锅检验其软化点;

b、严格控制沥青胶结材料的熬制温度和使用温度,禁止使用熬焦过(炭化)的沥青或玛帝脂; c、重视绿豆砂保护层的施工和维修工作,切实保证其质量;

d、重要屋面防水工程,宜选用耐老化性能好的高聚物改型沥青防水卷材或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 女儿墙推裂与渗漏:

a、在炎热地区,砖混结构的建筑物可在屋顶上设置通风隔热层或采用种植屋面、倒置屋面等多种措施,可有效的防止女儿墙的推裂;

b、对于不良地基,应采取加固处理后,才能作为建筑物地基的土层。特别在江、河、湖、海地区,更要控制软土地基引起的不均匀沉降;

c、减少约束影响。如刚性防水层宜每隔4~6m设置一条温度伸缩缝;屋面结构层与女儿墙之间则应留出大于20㎜的空隙,并用松散材料予以填充,封口收头处应密封; d、重要的建筑物应采用钢筋混凝土女儿墙。细部构造渗漏:

a、铺贴泛水处的卷材应采取满粘法工艺,确保卷材与基层粘结牢固;

b、基层潮湿而又急需施工时,宜用“喷火”法进行烘烤,及时将基层中多余潮气排除; c、改进设计构造。根据“减少约束、防排结合、刚柔相济、多道防线”的原则; 防水层剥离:

a、严格控制找平层表面质量,施工前应多次清扫。如有潮气和水分,宜用“喷火”法进行烘烤; b、适当提高热玛帝脂的加热和使用温度;

c、在大坡面和立面施工时,卷材一定要采取满粘法铺贴,必要时还可采取金属压条固定。另外在铺贴卷材时,要注意压实和卷材接缝及收头的密封处理。卷材施工后破损:

a、卷材防水层施工前应进行多次清扫,铺贴卷材前还应检查有否残存的砂石粒屑;遇五级以上大风时应停止施工,防止脚手架或上一层建筑物刮下灰砂;

b、施工人员必须穿软底鞋操作,无关人员不准在铺好的防水层上随意行走或踩踏;

c、在卷材防水层上做保护层时,运输才俩的手推车必须包裹柔软的橡胶或麻布;在倾倒砂浆或混凝土材料,其运输通道上必须铺垫木垫板,以防损坏卷材防水层;

d、在卷材防水层上铺砌架空屋面的砖墩(支座)时,应在砖墩下加垫一方块卷材,并要均匀的铺砌砖墩,堆置与安装隔热板时,要轻拿轻放,防止损坏已完工的卷材防水层; 高聚物改型沥青防水卷材屋面: 卷材起鼓:

a、高聚物改型沥青防水卷材施工时,火焰加热要均匀、充分、适度。在操作时,首先持枪人不能让火焰停留在一个地方的时间过长,而应沿着卷材宽度方向缓缓移动,使卷材横向受热均匀。

其次要求加热充分,温度适中。第三要掌握加热程度,以热熔后的沥青胶出现黑色光泽(此时沥青温度在200~230℃之间)、发亮并有微泡现象为度;

b、趁热推滚,排尽空气。卷材被热熔粘贴后,要在卷材尚处于较柔软时,就及时进行滚压。滚压时间可根据施工环境、气候条件调节掌握。气温高冷却慢,滚压时间宜稍迟;气温低冷却快,滚压宜提早。另外,加热与滚压的操作要配合默契,使卷材与基层面紧密接触,排尽空气,而在铺压时用力又不宜过大,确保粘结牢固。转角、立面和卷材接缝处粘结不牢: a、基层必须做到平整、坚实、干净、干燥;

b、涂刷基层处理剂,并要求做到均匀一致,无空白露刷现象,但切勿反复涂刷;

c、屋面转角处应按规定增加卷材附加层,并注意与原设计的卷材防水层相互搭接牢固,以适应不同方向的结构和温度变形;

d、对于立面铺贴的卷材,应将卷材收头固定与立墙的凹槽内,并用密封材料嵌缝封严; e、卷材与卷材之间的搭接缝口,亦应用密封材料封严,宽度不应小于10㎜。密封材料应缝口抹平,使其形成有明显的沥青条带; 卷材施工后破损:

a、热熔法铺贴卷材时应禁止非操作人员在屋面上走动;

b、在加热与铺贴卷材时,操作工人应随时加热方向有序向前移动;

c、在热熔卷材时,喷嘴不能触及卷材,喷枪头与卷材面宜保持50~100㎜距离,与基层成300~450角。另外,在熔烧搭接缝隔离层时,喷枪火焰宜紧靠隔热烫板一起移动,移动速度要控制合适,以刚好熔去隔离层为准。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屋面: 屋面开裂:

a、改进设计构造、应根据屋面防水等级与设防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屋面构造设计,并宜在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层上加设保护层; b、在保温层上推荐使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找平层;

c、使用合格产品。除须索取出厂合格证以外,还应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抽查与检测,如发现不合格产品时,应坚决剔除不用;

d、改进卷材铺贴工艺。由与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具有拉伸强度高、延伸率大、抗变形能力强等特性,所以此类卷材在铺贴时,宜采用条粘法或点粘法;如其上有刚性保护层时,则可采用空铺法。但此时必须确保卷材搭接缝的宽度,并做到粘结牢固,封闭严密,不张口、不开缝; e、修补方法。对于大面积裂缝,可满涂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俗称JS复合涂料),厚度为2㎜。屋面渗漏:

a、根据建筑物使用功能和重要程度,合成高分子卷材防水层可分为无保护层(外露式)和有保护层两大类。这类屋面的防水效果,是通过防水卷材本身剂其辅助材料组成的防水层整体来实现的,且与屋面构造的其他工序质量密切相关。因而要组织好屋面工程中每一个分项的检查,不允许把上道工序的质量隐患,带到下一道工序中去;

b、对于细部构造,在大面积铺贴卷材前,必须用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或常温自硫化型的自粘性密封胶带作附加防水层,进行增强处理。

当采用聚氨脂涂膜作附加层时,可将聚氨脂防水涂料中的甲料、已料按1:1.5的比例(重量比)配合,搅拌均匀,再进行均匀刮涂。刮涂的宽度以距中心200㎜以上为宜,一般须刮涂2~3遍,涂膜总厚度以1.5~2㎜为宜,待涂膜完全固化后方可铺贴卷材。

当采用硫化自粘结密封胶带作附加层时,粘结时,将被粘面一侧的隔离纸撕去即可施工,粘结就位后应立即用手持压辊滚压(此时不能撕去密封胶带表面层的隔离纸),使其粘结牢固,封闭严密;

c、立面或大坡面铺贴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应采用满粘工艺,并宜减少短边搭接。另外,立面卷材收头的端部应裁齐,压实预留的凹槽内,并用压条或垫片钉压固定;最大钉距不应大于900㎜,上口需用密封材料封死;

d、屋面基层必须平整,并按设计坡度施工。铺贴卷材时如发现局部有积水,此时可用聚合物砂浆填补平整,以免卷材侵水引起腐烂;

e、由于目前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大多数采用单层防水,因此确保卷材之间搭接宽度和粘贴质量十分重要。为此铺贴卷材前,事先要在屋面上弹出基准线,并进行试铺。铺贴时卷材应按屋面长度方向配制,尽量减少接头数量;并要按顺流水坡度方向,由低处向高处顺序铺贴(即顺水接槎),逐渐顺压至屋脊,最后用一条卷材封脊;

f、施工时应选择晴朗天气,施工温度一般为5~30℃。雨、雪、5级及5级大风以上大风天气均不得施工。如施工时突遇下雨,则必须在已粘好的卷材一头用密封材料密封严密,以免侵入雨水; g、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施工所需的基层处理剂、基层与卷材胶粘剂、卷材接缝胶粘剂一般均是由生产厂家配套供应,且有保管期限。施工时应严格按照厂家提供的配合比和技术要求,在现场配制使用。上述各类材料应存放在通风、干燥和远离火源的仓库中。若超过保管期限或发现材质有变化时,应先进行检验,对确已变质的材料必须剔除不用。粘贴不牢:

a、基层处理剂、基层与卷材胶粘剂以及卷材接缝胶粘剂各有不同的作用和作用,选择材料时应严格按厂家说明书进行,不得错用和代用;

b、不管是双组分还是单组分胶粘剂,在贮存过程中,固体成分容易沉淀在罐底。因此在使用时,必须用搅拌棒用力搅拌;如搅拌不充分,将成为粘结不牢的一个原因;

c、基层必须达到平整、坚实、干净、干燥。同时要用铲刀把附着在基层表面的砂粒、浮浆等杂物铲除,然后用扫帚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对油污、铣锈(如水落口处)等,要用溶剂进行处理。屋面清扫工作不能只进行一次,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每进行一道工序就要清扫一次,否则会严重影响卷材与基层的粘结力;

d、待基层表面清扫干净并且在已经干燥的情况下,才可按规定的用量,均匀涂刷基层处理剂,经干燥12h左右(视温度与湿度而定),才能进行下一工序施工;

e、基层与卷材胶粘剂可涂刷在基层和卷材的底面。要求涂刷均匀,厚薄一致,不露底,不堆积。采用空铺法、条粘法、点粘法时,应按规定的位置和面积涂刷胶粘剂;

f、由于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延伸率较大,因此在铺铁卷材时,不得用力拉伸卷材,否则在胶粘剂固化过程中,会使卷材与基层脱开(剥离),或者在局部形成皱褶。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正确的铺贴方法是,应在事先按弹线位置进行试铺;而在正式铺贴时,铺毡工人推进时要用力均匀一致,只须让卷材自然展平,与基层表面紧贴铺牢为原则;

g、每当铺完一幅卷材后,应立即用干净而松软的长柄滚刷,从卷材的一端开始,沿卷材横向用力得顺次滚压,以便彻底排除卷材与基层之间的残留空气。在排除空气后,平面部位用外包橡胶的铁棍(重约30Kg),垂直部位用手辊,转角部位用扁平辊进行滚压,以提高初期的粘结力和紧密性;

h、卷材铺好并压实后,应将搭接部位的粘合面清除干净,并应采用与卷材配套的接缝专用胶粘剂,在搭接缝粘合面上涂刷均匀,使其做到不露底,不堆积。根据专用胶粘剂性能,应控制胶粘剂涂刷与粘合间隔时间,并排除接缝间的空气,辊压粘结牢固。卷材起鼓:

a、不得在雨、雪天或下雾时施工,且基层表面应达到平整、坚实、干净、干燥;

b、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一般有两种:一种是铺贴卷材时,必须在基层(已涂刷基层处理剂且干燥固化的情况下)与卷材底面各涂刷胶粘剂;另一种是卷材的底面已带有粘结层或本身自粘性的非硫化型卷材,此时仅须在基层涂刷胶粘剂。为了防止卷材起鼓,在铺贴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必须按规定的用量均匀涂刷胶粘剂;

2)掌握好胶粘剂的干燥时间,当胶粘剂涂刷后,手感(指触)基本干燥时,即是铺贴卷材最佳时间,一般为30~120s; 3)卷材铺贴后滚压要充分;

c、当卷材防水层局部起鼓时,应用针扎眼抽出空气(或溶剂),然后将内部杂物清理干净,并把已割破的卷材周围仔细磨平,最后再铺贴比损坏部位外径大100㎜以上的卷材。防水层破损:

由于卷材较薄容易损伤,因此铺贴卷材防水层,一般应在屋面有关工序全部结束后进行。如有关工序必须与防水层交叉施工时,则应在防水层上设置保护层,即在施工人员严格监督下,采用胶合板、橡胶毡垫等隔离材料予以保护。一旦发现卷材有局部损伤时,可先将内部杂物清理干净,并把已割破的卷材周围仔细磨平,最后再铺贴比损坏部位外径大100㎜以上的卷材。涂膜防水屋面: 屋面渗漏:

a、屋面基层必须做到平整、坚实、光滑、无起砂、起皮及开裂等缺陷。防水涂料在形成涂膜防水层的过程中,即是防水主体,又是胶粘剂,因此要求防水层与基层紧密相连且粘结牢固,使防水层无“串水”之虞;

b、屋面应有合理的分水和排水设计,所有檐口、檐沟、天沟、水落口等应有一定的排水坡度,并切实做到封口严密,排水通畅。因为涂膜防水层一般较薄,长期泡在水中,会发生粘结力降低、丧失防水性能等现象。水乳型涂料自然蒸发成膜后,如长期泡水还会出现溶胀、起鼓、涂膜脱落等质量问题;

c、天沟、檐沟、檐口、变形缝、泛水、穿透防水基层的管道或突出屋面连接处等,均应加铺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水落口周围与屋面交接处,应作密封处理,并加铺两层有胎体增强材料的附加层。涂膜伸入水落口的深度不得小于50㎜。在细部构造的收头处,施工中应精心操作,并用防水涂料多遍涂刷或用密封材料封严;

d、严禁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涂料。在施工前必须在施工现场进行抽检,并应注意保管方法与使用期限;

e、应视防水涂料的品种及成膜方法,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并须遵守有关操作工艺; f、防水涂膜应分层分遍涂布。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布后一遍涂料。如须铺设胎体增强材料,当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与屋脊铺设;如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与屋脊铺设,并由屋面最低处向上操作。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50㎜;短边搭接宽度不得小于70㎜。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互相垂直铺设,搭接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g、涂膜防水层施工时应做到厚薄均匀,表面平整。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层,应薄涂多遍,不得有流淌、堆积现象。如涂膜中夹铺胎体增强材料时,宜边涂边铺胎体。铺设时应将胎体材料刮平排除气泡,此时即不宜拉伸过紧,但也不得过松,能使上下涂层粘结牢固为度。另外,在施工时应将涂料浸透胎体,覆盖完全,不得发生胎体外露现象;

h、涂膜厚度对防水质量有直接影响,也是施工中最易出现偷工减料的环节。施工时应根据涂料的固体物含量(重量百分比)、涂料密度(g/㎝3),再加适量合理损耗,即可计算出屋面单位面积上所需的涂料用量,这样才能确保施工中达到规定设计涂膜厚度;

i、涂层之间不能采取连续作业法,两道涂层的相隔时间与涂膜的干燥程度有关,且应通过试验确定。一般春秋季间隔10h以上;夏季间隔5h以上,2d以内;冬季间隔15h以上,5d以内; 必须注意,在涂第一道涂层时要用力进行搓涂,但涂二道和后续涂层时,则应按规定的涂膜厚度均匀、细致的涂刷;同时在后续涂层施工时,涂抹方向应与前道涂层的涂抹方向相垂直,以使涂料在收缩时,各个方向受力均匀;

如果屋面面积过大,一次涂刷有困难时,则应划分施工流水段,此时防水层的接缝部位可用砂纸打磨,再用稀释剂恢复涂膜表面的粘性,然后方可继续涂刷新的防水层;防水层接缝的宽度应在100㎜以上。粘结不牢:

a、基层不平整造成屋面积水时,宜用涂料拌合水泥砂浆进行修补;凡有起皮、起灰等缺陷时,要及时用钢丝刷清除,并修补完好;防水层施工前,还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并洗刷干净; b、涂膜防水屋面的基层应达到干燥状态后才可进行防水作业,并宜选择在晴朗天气施工。基层表面是否干燥,可通过简易的测试方法。检验时,将1㎡的卷材平坦地干铺在找平层上,静置3~4h后掀开检查,如找平层覆盖部位与卷材上部未见水印,即可认为基层达到干燥程度; c、当基层表面尚未干燥而又急于施工时,则可选择涂刷潮湿界面处理剂、基层处理剂等方法,改善涂料与基层的粘结性能。基层处理剂施工时应充分搅拌,涂刷均匀,覆盖完全,干燥后方可进行涂膜施工。有条件时,推荐采用能在潮湿基面上固化的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如双组分或单

组分的非焦油氨脂类防水涂料;

d、涂料结膜不良与涂料品种及性能、施工操作工艺、原材料质量、涂料成膜环境等因素有关; e、涂料结膜不良还与两层涂料施工间隔时间有关。如底层涂料未实干时,就进行后续施工,使底层中水分或溶剂不得及时挥发,而双组分涂料则未能充分固化而形成不了完整的防水涂膜; f、当采用两种防水材料进行复合方式施工时,应考虑防水涂料与其他材料的相容性,确保两者之间粘结牢固;

g、精心操作,确保涂料的成膜厚度;

h、掌握天气变化,并备置雨布,供下雨时及时覆盖。表干的涂料已经结膜,此时可抵抗雨水冲刷,而不致影响与基层的粘结力;

i、防水层每道工序之间应有一定的技术间隔时间。整个涂膜防水层完工后,至少有7d以上的自然干燥养护期限。

涂膜裂缝、脱皮、流淌、鼓包:

a、在保温层上必须设置细石混凝土(配筋)刚性找平层;同时在找平层上按规定留设温度分隔缝。找平层裂缝如大于0.3㎜时,可先用密封材料嵌填密实,再用10~20㎜宽聚酯毡条作隔离条,最后涂刮2㎜厚的涂料附加层。找平层裂缝如小于0.3㎜时,也可按上述方法进行处理,但涂料附加层的厚度为1㎜;

b、未防止涂膜防水层开裂,应在找平层分隔缝处,增设带胎体增强材料的空铺附加层,其宽度宜为200~300㎜;而在分隔缝中间70~100㎜范围内,胎体附加层的底部不应涂刷防水涂料,以使与基层脱开;

c、涂料应分层、分遍进行施工,并按事先试验的材料用量与间隔时间进行涂布。若夏天气温在30℃以上时,应尽量避开炎热的中午施工,最好安排在早晚(尤其是上半夜)温度较低的时间操作;

d、涂料施工前应将基层表面清扫干净;沥青基涂料中如有沉淀物(沥青颗粒),可用32目铁丝网过滤;

e、选择晴朗天气下操作;或可选用潮湿界面处理剂、基层处理剂或能在湿基面上固化的合成高分子防水涂料,抑制涂膜中鼓泡的形成;

f、基层表面局部不平,可用涂料渗入水泥砂浆中先行修补平整,待干燥后即可施工。铺贴胎体增强材料时,要边倒涂料、边推铺、边压实平整;铺贴最后一层胎体增强材料后,面层至少应再涂刷二遍涂料。胎体应铺贴平整,松紧有度,铺贴前,应先将胎体布幅的两边每隔1.5~2.0m间隔各剪15㎜的小口,以利排除空气,确保胎体铺贴平整;

g、进厂前应对原材料抽检复查,不符合质量要求的防水涂料坚决不用。保护层材料脱落:

a、料粒保护层的材料不宜过粗,使用前应筛去杂质、泥块,必要时还应冲洗和烘干; b、粒料保护层施工时,应随刷涂料随抛洒保护层材料,然后用表面包胶皮的铁棍轻轻碾压。使粒料嵌入面层涂料中。且应在自然干燥7d后,扫除未粘结的保护层材料,收集备用; c、浅色涂料保护层施工时,其基面应符合平整、干净和干燥的要求,使用的涂料应与原防水涂

料进行相容性试验;

d、整浇水泥类保护层施工初期,要注意养护,并防止碰伤。防水层破损:

a、坚持按程序施工,待屋面上其他工程全部完工后,再施工涂膜防水层;

b、如找平层强度不足或有酥松、塌陷等现象时,则应对基层进行处理,然后才可施工涂膜防水层;

c、防水层施工后7d以内严禁上人。

水性涂料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防措施 水性涂料涂饰工程

涂料流坠,刷纹或接痕,饰面不均匀,涂层颜色不均匀,涂膜发花,变色、退色,涂膜粉化,涂膜发霉,涂膜透底,涂膜开裂,涂膜鼓泡、剥落 涂料流坠:

a、混凝土或抹灰墙面施涂水性和乳胶涂料时,其含水率不得大于10%;弹涂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物面应适当粗糙;

b、控制好涂料的施工粘度,不同类别的涂料应按其要求的粘度施工,一般应在20s(涂-4粘度计)以上;

c、控制施涂厚度,一般控制在膜厚20~25um为宜(指干膜); d、在设计乳胶涂料配方时,不要过多地使用密度较大的颜、填料; e、普通涂料的施工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0℃以上,湿度应小于85%; f、转角部位应用遮盖物,避免两个面的涂料互相叠加; g、施涂前应将涂料搅拌均匀;

h、提高技术、操作水平,保证施涂质量,采用先进设备的无气喷涂施工技术;

i、刷涂:其涂刷方向和行程长短均应一致。如涂料干燥快,应勤沾短刷,接槎应在分格缝部位。涂刷层次一般不少于两度,在前一度涂层表干后才能进行后一度涂刷。前后两次涂刷的间隔时间与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有密切关系,通长不少于2~4h;

j、滚涂:滚涂粘度小、较稀的涂料时应选用刷毛较长、细而软的毛辊;滚涂粘度较大又稍稠一些的涂料时,应选用刷毛较短、较粗、较硬一些的毛辊。毛辊上的吸浆量不能太多或太少。先将桶内搅拌均匀的涂料倒在一特制的蘸料槽中,蘸料槽底部是斜坡并有凹凸的条纹,蘸料槽宽度稍大于毛辊的长度,长度比宽度略大于1/2。毛辊在蘸料槽一端蘸满料后,在蘸料槽的斜坡条纹上轻轻往复几个来回,直到毛辊中吸浆量均匀合适为止。当毛辊中的涂料用去1/3~1/2时,应蘸料后再进行辊压;

k、喷涂:涂料稠度必须适中,太稠,不便施工;太稀,影响涂层厚度,且容易流淌。对含粗填料或含云母片的喷涂,空气压力宜在0.4~0.8MPa之间选择;喷射距离一般为40~60㎝,喷嘴离被涂墙面过近,涂层厚薄难控制,易出现过厚或挂流等现象。

刷纹和接痕:

a、基层处理后涂刷与面涂配套的封闭底漆,采用经检验合格的商品腻子,薄而均匀的满批腻子。腻子干燥后要用砂纸抹平,清除浮粉,方可进行涂料施工; b、根据所用涂料选用合适的刷子或辊筒,及时清洗更换刷具; c、使用流平性好的有机增稠剂来改善涂料的流平性; d、调整涂料的颜料与基料的比例,增加基料用量; e、避免在温度过高的环境下施工; f、正确操作:

1)涂料施工应连续不断,由于乳胶涂料干燥较快,每个涂刷面应尽量一次完成,间断时间不得超过3min,否则易产生接痕。采用喷涂施工可免刷纹;

2)在辊涂过程中,向上时要用力,向下时轻轻回带。辊涂时,为避免辊子痕迹,搭接宽度为毛辊长度的1/4。一般滚涂两遍,其间隔应在2h以上; 饰面不均匀:

a、抹灰面层用铁抹子压光嫌其光滑,用木抹子则太粗糙,用排笔蘸水扫毛会降低面层强度;宜用塑料抹子或木抹子上钉海绵收光,使之大面平整,粗细均匀;

b、重视基层成品保护,避免成活后再凿洞或损坏。局部修补宜用专门的修补腻子。预防腻子披挂过厚或因打磨过于光滑而降低涂料的粘结力。无论内外墙面的基层,均应施涂配套的封底涂料; c、基层干燥一致,混凝土或砂浆抹灰层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0%;

d、采用中高档且各层材料均配套供应的涂料,使用前搅拌均匀。多彩花纹涂料的细骨料应分别过粗、细筛子;

e、施工接槎应在分格缝部位;

f、脚手架距离墙面不得小于30㎝,脚手架妨碍操作部位应注意均匀施涂。大风天、雨天不进行施工;

g、事先检查喷涂设备,保证喷涂压力稳定,正确操作,喷涂到喷涂面距离为400~600㎜;喷涂速度应前后一致。试喷达到要求后,再大面积操作,保证达到适当的遮盖率。涂层颜色不均匀:

a、同一工程,应选购同厂同批涂料;每批涂料的颜色和各种材料配合比例须保持一致。采用中高档涂料;

b、由于涂料易沉淀分层,使用时必须将涂料搅匀,并不得任意加水。一桶乳胶漆宜先倒出2/3,搅拌剩余的1/3,然后倒回原先的2/3,再整桶搅拌;

c、混凝土基体龄期应在30d以上,砂浆基层龄期应在15d以上,并且含水率应小于10%(专用仪器检测),pH值在10以下(试验纸或pH计检测);

d、基层表面的麻面、小孔,事先应用经检验合格的商品“修补腻子”(或“填补剂”)修补平整;采用不锈钢或橡胶皮刮板,避免铁锈的产生。无论内外墙面的基层,均应施涂与面涂配套的封闭底漆(同一大面的基层有不同材质时尤其需要),使基层吸附涂料均匀;若有油污、铁锈、脱模剂等污物时,须先用洗涤剂清洗干净;

e、脚手架离墙不小于30㎝,靠近脚手板的上下部位应注意施涂均匀,f、施涂要连续,不能中断,衔接时间不得超过3min。接槎应在分隔缝或阴阳角部位,不得任意停工甩槎。未遮挡受飞溅沾污部位应及时清除;

g、涂饰工程应在安装工程完毕之后进行。施涂完毕,应加强成品保护。涂膜发花:

a、选用适宜的颜料分散剂,宜将有机、无机分散剂匹配使用,使颜料处于良好的稳定分散状态。宜使用中高档涂料;

b、适当提高乳胶涂料的粘度。如果粘度过低,浮色现象严重;粘度偏高时,即使密度相差较大的颜料也会减少分层的倾向;

c、施工前应充分搅拌使之均匀,没有浮色或沉淀。施工时,不要任意对水稀释; d、涂膜应力求均匀。涂膜不宜过厚,涂膜越厚,越宜出现浮色发花。宜采用滚涂;

e、基层含水率不应小于10%,pH值小于10。为使基层吸收涂料均匀及抗碱,内外墙面均应涂刷配套的封闭底漆。墙面局部修补宜用修补腻子。变色、褪色:

a、采用中高档涂料。在设计外墙乳胶涂料的配方时,一定要选择耐候耐碱的基料和颜料,如纯丙乳料、苯丙乳料及金红石型钛白、氧化铁系、酞箐系颜料。这对避免或减少涂膜的变色和褪色是十分重要的;

b、涂饰基层必须干燥,砂浆基层pH值要小于10,含水率不得大于10%。无论内外墙面的基层,均应涂刷配套的封底涂料。内墙应采用建筑耐水腻子,外墙应采用聚合物水泥腻子。墙面局部修补宜用商品专用修补腻子;

c、宜用高品质的聚氨质或醇酸树脂油漆,待彻底干燥后再刷乳胶漆;

d、施工时,应检查底涂是否配套,避免产生面涂溶解底涂的“渗色”现象。因此,面涂与底涂应是属于同一成膜干燥机理的涂料,如乳胶漆是靠物理作用干燥挥发涂层中的水分和溶剂成膜,而环氧树脂、聚氨脂树脂等漆,则是靠化学作用固化干燥成膜的。不可选化学干燥的面涂涂在物理干燥的底涂上,亦不可选强溶剂的面涂涂于弱溶剂的底涂上; e、内墙涂料不能用于外墙;

f、使氨、SO2等发生源远离施工现场。涂膜粉化:

a、混凝土和抹灰面基层必须清理干净,含水率不得大于10%,pH值应小于10。内外墙面均应涂刷配套的封闭底涂。墙面局部修补宜用商品专用修补腻子;

b、选用中高档涂料,应具有耐水、耐碱、耐候等性能。涂料应按出厂说明书稀释,不得任意加稀释剂。外墙水性涂料的耐洗刷性经复验合格;

c、在夏季施工时,避免日光直接照射。雨天及大风时不施工。气温在最低成膜温度下时,停止施工,或采取保温措施,保证成膜温度、湿度;

d、混合涂料时,应搅拌均匀。按规定加入固化剂,并充分混合; e、保证各层施涂的间隔时间。

涂膜发霉:

a、墙面、顶棚基层应满刮耐水腻子或抗菌防霉涂料配套供应的腻子;

b、喷涂与防霉涂料配套供应的防霉封底涂料,如苯丙乳液的“高渗透型底面处理剂”; c、采用经检验合格的符合设计要求的耐水、抗菌、防霉涂料。如苯丙乳液防霉涂料、丙烯酸乳液防霉涂料、氯偏乳液防霉涂料、耐水的彷瓷涂料、能在潮湿基层上施涂的水性硬化涂料以及行业标准《水溶性内墙涂料》规定的Ⅰ类产品。涂膜透底:

a、基体(基层)要干燥,混凝土和抹灰面的含水率不得大于10%。基面适度粗糙;

b、当基材颜色过深、涂料颜色过浅时,为保证良好的遮盖力,可薄薄的多涂刷一道涂料;或增大涂料中颜料的用量;

c、适当增大颜料用量,为提高涂料的遮盖力,应选用遮盖力强的颜料,如钛白、立德粉等。填料的加入量要适当,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再考虑降低成本;

d、适当增加增稠剂用量,达到产品标准粘度。施工精心操作,力求涂层厚薄均匀; e、在施工前和施工过程中,充分搅拌涂料使其均匀,并不得任意加水稀释; f、顺次涂刷,避免漏刷。采用喷涂法施工,涂层覆盖率较高。涂膜开裂:

a、控制墙体或抹灰层开裂;

b、抹灰面层压光可用海绵拉毛;比较适宜的办法是用塑料抹子压光。砂浆面成活后,不得再加抹水泥净浆或石灰膏罩面。局部修补宜用商品专用修补腻子;

c、外墙面抹灰层应设置缝格,水平缝格可设置在楼层分界部位;垂直缝格可设置在门窗两侧或轴线部位,间距宜为2~3m;

d、过去内墙涂料施工往往不需要封闭底漆,但从实际效果出发及国外的先进经验看,封闭底涂的使用对保证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帮助。因此,新建建筑物的内外墙混凝土或砂浆基层表面均应施涂配套的抗碱封闭底漆;旧墙面在清除酥松的旧装修层后,涂刷界面处理剂。封闭底涂可使风化、起粉、酥松等强度底的基层(或基体,尤其轻质墙体)加强;均匀和降低基层的毛细吸水能力,并使之憎水;能渗入基层一定深度,形成干燥层,阻碍外部水分的侵入和内部可溶性盐、碱析出;具有较高的透气性,基层内部的水分能以水汽形式向外扩散;能增强面层涂料和基面的粘结力,延长使用寿命;

e、选用柔性好,能够适应墙体或砂浆抹灰层温度、干缩变形的并经检验合格的商品腻子(内墙用建筑耐水腻子,外墙用聚合物水泥基腻子)。其技术要求是:按照腻子膜柔韧性方法测试,腻子涂层干透后绕50㎜而不断裂为合格。腻子线收缩率小于1%则不易开裂。弹性乳胶漆面涂随能解决宽约2㎜以内的裂缝问题,但价格很高。水泥砂浆基层加高弹性抗裂腻子加普通乳胶漆,属优化组合。高弹性抗裂腻子涂层厚度达1.2~1.5㎜,解决裂缝的可靠性更高,成本更低。涂膜鼓泡、剥落:

a、基层应处理好,将酥松层铲掉,浮尘、油污清理干净。轻质墙体或原石灰将的基层应用“高渗透型”的底面处理剂处理,内外墙面均应施涂配套的封闭底漆;

b、检查基层是否干燥,含水率应小于10%,pH值应在10以下。外墙过干,施涂前可稍加湿润; c、根据内外墙不同要求,选择粘性、韧性好的耐水腻子(内墙用建筑耐水腻子,外墙用聚合物水泥基腻子)。腻子层不可过厚(以找平墙体为准),一定要等腻子干燥后再施涂涂料。墙面局部修补宜用商品修补腻子;

d、外墙涂料宜用水性丙烯酸(含苯丙、纯丙、硅丙)共聚乳液薄质(或厚质)外墙涂料、低毒溶剂型丙烯酸外墙涂料、溶剂型丙烯酸聚氨脂外墙涂料。内墙乳胶漆宜使用聚醋酸乙烯乳液涂料、乙-丙乳液涂料、苯-丙或纯丙乳液涂料。外墙水性涂料的耐洗刷性应复验合格;

e、保证涂刷间隔时间,施涂及成膜时温度应在10℃以上,湿度小于85%,避免雨天施工,成膜助剂选用要得当,加量适宜。

门窗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防措施

门窗安装质量控制点:

铝合金门窗制作与安装:铝合金门窗立口不正,锚固做法不符合要求,铝合金门窗框与洞口墙体未做柔性连接,铝合金窗扇推拉不灵活,铝合金窗渗水,玻璃胶条龟裂、短缺、脱落,铝合金门窗结合处不打胶

塑料门窗安装:塑料门窗固定片安装不当,塑料门窗与洞口固定不当,塑料门窗与墙体间填缝做法错误,揭撕塑料门窗面膜时间不当,安装塑料窗玻璃时未正确设置垫块,塑料窗渗漏水 铝合金门窗制作与安装: 铝合金门窗立口不正:

a、安装铝合金门窗框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在洞口上弹出立口的安装线,照线立口; b、在铝合金门窗框正式锚固前,应检查门窗口是否垂直,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正后才能与洞口正式锚固。

锚固做法不符合要求:

a、铝合金门窗选用的锚固件,除不锈钢外,均应采用镀锌、镀铬、镀镍的方法进行防腐处理; b、在铝合金门窗框与钢铁连接件之间用塑料膜隔开;

c、锚固板应固定牢靠,不得有松动现象,锚固板的间距不应大于600㎜,锚固板距框角不应大于180㎜;

d、在砖墙上锚固时,应用冲击钻在墙上钻孔,塞入直径不小于8㎜的金属和塑料胀管,再拧进木螺丝进行固定。

铝合金门窗框与洞口墙体未做柔性连接:

a、铝合金门窗框与洞口墙体之间应采用柔性连接。其间隙可用矿棉条或玻璃棉毡条分层填实,缝隙表面留5~8㎜深的槽口,用密封材料嵌填、封严; b、在施工过程中不得损坏铝合金门窗上的保护膜; c、如表面沾污了水泥砂浆,应随时擦净。铝合金窗扇推拉不灵活:

a、提高制作人员的操作水平,根据窗框尺寸精确进行窗扇的下料和制作,使框、扇尺寸配合良好;

b、在窗框四周与洞口墙体的缝隙间采用柔性连接,以防止铝合金窗框受挤压变形; c、选用符合设计规定厚度的铝型材,防止因铝型材过薄而产生变形; d、选用质量优良,且与窗扇配套的滑轮。铝合金窗渗水:

a、在窗楣上做鹰嘴和滴水线;在窗台上做出向外的流水坡度,坡度不小于10%;

b、用矿棉毡条等将铝合金窗框与洞口墙体间的缝隙填塞密实,外面再用优质密封材料封严; c、对铝合金窗框的楔接、铆接、滑撑、方槽、螺钉等部位,均应用防水玻璃硅胶密封严实; d、将铝合金推拉窗下滑道的低边挡水板改成高边挡水板的下滑道。玻璃胶条龟裂、短缺、脱落:

a、铝合金门、窗使用的玻璃胶条要选用弹性好、耐老化的优质玻璃胶条; b、玻璃胶条下料时要留出2%的余量,作为胶条收缩的储备; c、方形、矩形门窗玻璃扇用的胶条,要在四角处按450切断、对接;

d、安装玻璃胶条前,在玻璃槽四周端部20㎜范围内均匀注入玻璃胶。如玻璃胶条长度大于500㎜,则每隔500㎜再增加一个注胶点,然后再将玻璃胶条嵌入槽内。铝合金门窗结合处不打胶:

a、铝合金门窗不论采用何种连接方法,均应在结合处的缝隙中用防水玻璃硅胶嵌填、封堵,以防雨水沿缝渗入室内。塑料门窗安装质量控制点: 塑料门窗固定片安装不当:

a、安装固定片前,应先采用直径Φ3.2㎜的钻头钻孔,然后将十字槽盘头自攻螺钉M4×20拧入; b、固定片与窗角、中竖框、中横框的距离a应为150~200㎜,固定片之间的距离l应小于或等于600㎜。

塑料门窗与洞口固定不当:

a、当塑料窗与墙体固定时应先固定上框,后固定边框; b、混凝土墙洞口应采用射钉或塑料膨胀螺钉固定; c、砖墙洞口应采用塑料膨胀螺钉或水泥钉固定。塑料门窗与墙体间填缝做法错误:

a、塑料门窗框与洞口墙体间应采用闭孔泡沫塑料、发泡聚苯乙烯等弹性材料分层填塞; b、弹性材料要填塞严密,但也不宜过紧;

c、对于有保温、隔声等级要求较高的工程,应用相应的隔热、隔声材料填塞; d、门窗与墙体间的缝隙外侧应用嵌缝膏密封处理。揭撕塑料门窗面膜时间不当:

a、塑料门窗在运输、安装过程中,操作人员要认真、细致,不得损坏面膜;

b、塑料门窗宜在室内、外抹灰完后再安装和抹口,待抹口的水泥砂浆强度达到70%后,方可将

面膜撕下来;

c、塑料门窗出厂至安装完后揭撕面膜的时间不宜超过6个月;

d、当老化的面膜揭撕困难时,应先用15%的双氧水溶液均匀涂刷一遍,再用10%的氢氧化钠水溶液擦洗,面膜即可清除。塑料窗渗漏水:

a、应选用连接方式合理可靠,制作质量符合标准规定,使用性能符合气密性、水密性及抗风压等技术要求的塑料窗;

b、塑料窗框与洞口墙体间的连接固定要符合规范要求。缝隙应用弹性材料分层嵌填,外面用密封膏封严,所有密封膏的性能应与塑料具有兼容性;

c、窗台应做出不小于15%的向外坡度,窗楣要做鹰嘴和滴水线。

砌块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防措施

砌块建筑工程:

1、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强度底、混凝土芯柱质量差、墙体产生裂缝,整体性差

2、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混凝土小砌块:填充墙与混凝土柱、梁、墙连接不良、墙体整体性差、墙面抹灰裂缝、起壳 混凝土小砌块砌体: 砌体强度底:

a、认真做好小砌块、水泥、石子、砂、石灰膏和外掺剂等原材料的质量检验;在砌筑过程中,外观和尺寸不合格的小砌块要剔除,使用在主要受力部位的小砌块要经过挑选;

b、砂浆配合比应用重量比控制,做到盘盘称量;砂浆要采用机械搅拌,并且要搅拌均匀,随拌随用,并在初凝前用完。砂浆出现泌水现象时,要在砌筑前再次拌和。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应分别在拌成后3h和4h内用完;当最高气温超过30℃时,必须分别在2h和3h内用完。严禁使用隔夜砂浆(商品砂浆除外);砂浆除应满足强度要求外,还应有良好的和易性,一般为50~70㎜;

c、小砌块一般应优先采用集装箱或集装托板装车运输;要求装车均匀、平整,防止运输过程中小砌块相互碰撞而损坏。小砌块到工地后,不允许翻斗倾斜和任意抛掷,避免造成小砌块缺愣掉角和产生裂缝。现场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并有排水。小砌块堆放高度不宜超过1.6m;当采用集装箱或集装托板时,其叠放高度不宜超过二箱或二格(每隔5皮小砌块);

d、砌墙前应根据小砌块尺寸和灰缝厚度设计好砌块排列图和皮数杆;建筑尺寸与砌块模数不符需要镶砌时,应用与砌块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块,不可与其他墙体材料混砌,也不可用断裂砌块;

e、小砌块底部的肋略厚,上部的肋较薄,砌筑时为了便于铺放砂浆,应底面朝上砌筑(即反砌);铺灰长度不宜过大,宜控制在800㎜内,灰缝厚度控制在8~12㎜;砌好一定面积后用厚浆勾缝; 砌好一定面积后用厚灰勾缝。砌体灰缝应横平竖直,全部灰缝均应铺填砂浆。水平缝宜用坐浆法,垂直灰缝应采用加浆法,即小砌块上墙后在垂直缝的凹缝内加砂浆用泥刀捣实。要求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低于90%;竖缝的砂浆饱满度不得低于80%;同时,不得出现瞎眼缝、透明缝。f、使用单排孔小砌块时,上下皮小砌块对孔、肋对肋错缝搭接。使用多排孔小砌块时,也应错缝搭接。搭接长度均不应小于90㎜。个别部位墙体达不到上述要求时,应在灰缝设置拉结筋或焊接网片。钢筋和网片两端距离垂直缝不小于400㎜,但竖向通缝仍不能超过二皮小砌块; g、内外墙要同时砌筑,外墙转角处和纵横墙交接处的小砌块应分皮咬槎,交叉搭砌。墙体的临时间断处应设置在门窗洞口或砌成阶梯形斜槎,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接槎时,必须将接槎处表面清理干净,填实砂浆,保持灰缝平直;需要留设施工临时通道时,其通道侧边距交接处的墙面不应小于600㎜,并在顶部设过梁,填砌通道时砌筑砂浆强度等级要提高一级; h、砌体受集中荷载处应加强。在砌体受局部均匀压力或集中荷载作用时,应根据设计要求用与小砌块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不低于C15)填实一定范围内的砌块孔洞;如设计无规定,梁的支撑处灌实宽度不应小于600㎜,高度不应小于190㎜。挑梁的悬挑长度小于1.2m时,其支承部位的内外墙交接处,纵横各灌实3个孔洞,灌实高度不小于三皮砌块;跨度大于4.2m的梁,其支承面下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无圈梁的楼板支承面下的一皮小砌块要灌实; i、预留洞应在砌筑时预先留置,并在洞周围采取加强措施。预埋电管水平方向可留在梁或楼板中;垂直管设置于小砌块孔内,施工时可采用先立管后砌墙。此部位砌块采取套割法,也可采用先砌墙后插管的方法。接线盒和开关盒可嵌埋在预砌U型小砌块内,然后用水泥砂浆填实,窝牢铁盒。水管一般应采用明管,与墙连接锚脚处可预先在此小砌块孔洞内填混凝土。如采用暗管,垂直方向可设置在小砌块孔洞内;水平方向在预埋水平管的相应高度砌一平实心砌块,并预留通长的水平凹槽;水管安装完毕,用1:2水泥砂浆嵌平;

j、小砌块施工内脚手架,宜采用工具式高凳和脚手板搭设,不宜在砌体内留设脚手眼。如必须设置时,要留在设计和规范允许的部位,具体方法可用190㎜×190㎜×190㎜小砌块侧砌,利用其孔洞做脚手眼,砌体完工后用C15混凝土填实;

k、冬期施工不得使用水浸后受冻的小砌块,并且不得采用冻结法施工,不得使用受冻的砂浆。每日砌筑后,应使用保温材料覆盖新砌筑的砌体。解冻期间应对砌体进行观察,发现异常,应及时采取措施。混凝土芯柱质量差:

a、底皮小砌块在芯柱处用E型和U型小砌块,在T形、L形、十字形接头处排列时,要考虑芯柱每个孔都能清理垃圾和绑扎钢筋;

b、浇捣混凝土前应将孔内垃圾和砂浆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

c、砌完一层墙高度后,应连续浇筑芯柱混凝土;每层灌400~500㎜高度振实一次,严禁灌满一个楼层高度后再捣实。一般采用Φ2.5直径的小型插入式振捣棒进行振捣,并且实行混凝土定量浇灌;浇灌前应先注入一定量的芯柱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

d、浇灌芯柱混凝土宜采用坍落度120~200㎜的细石混凝土,以坍落度200㎜左右最合适,便于混凝土浇捣密实,不宜出现空洞和蜂窝麻面;

e、有现浇圈梁的工程,虽然芯柱和圈梁混凝土一次浇筑整体性好,但因有圈梁钢筋浇捣芯柱混

凝土较困难,故宜采用芯柱和圈梁分开浇筑。可采取芯柱混凝土浇筑到低于顶皮砌块表面30~50㎜处,使每层圈梁与每根芯柱交接处均形成凹凸形暗键,以增加圈梁和芯柱的整体性,加强房屋的抗震能力;

f、砌筑前,芯柱部位所用的小砌块孔洞底的毛边要清除。砌筑时,应砌好一皮后用辊、短钢筋或其他工具芯柱孔内搅动一圈,使孔内多余砂浆脱落,保证芯柱的断面尺寸;

g、钢筋接头至少应绑扎2点,上部要采取固定措施,芯柱混凝土浇筑好后,要及时校正钢筋; h、在抗震设防地区,芯柱与墙体连接处,应设置拉结钢筋网片,网片可用Φ4圆钢筋点焊成网片,每边伸入墙内不宜小于1m,且沿墙高每隔600㎜设置。墙体产生裂缝,整体性差:

a、配制砌筑砂浆的原材料必须符合质量要求。做好砂浆配合比设计,砂浆应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和保水性,故宜采用混合砂浆;混合砂浆的保水性较水泥砂浆好,砌筑时容易保证灰缝的饱满度;另外,混合砂浆与干缩性比水泥砂浆小,避免因砂浆干缩而引起裂缝;

b、控制小砌块的含水率,改善砌块生产工艺,采用干硬性混凝土,减小水灰比;在混凝土配合比中多用粗骨料;小砌块生产中要振捣密实;生产后用蒸气养护,小砌块在出厂时含水率控制在45%以内;

c、控制铺灰长度,灰缝厚度和砂浆饱满度;

d、小砌块进场不宜贴地堆放,底部应架空垫高,雨天上部应遮盖;

e、为了减少小砌块在砌体中收缩而引起的周边裂缝,小砌块应在厂内至少存放28d后再送往现场,有条件的最好存放40d,使小砌块基本稳定后再上墙砌筑;

f、小砌块吸水率很小,吸水速度缓慢,砌筑前不宜浇水;在天气特别炎热干燥时,砂浆铺摊后会失水过快,影响砌筑砂浆和小砌块的粘接,故在砌筑前要稍喷水湿润;

g、砌墙前应根据小砌块尺寸和灰缝厚度设计好砌块排列图和皮数杆;建筑尺寸与砌块模数不符需要镶砌时,应用与砌块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块,不可与其他墙体材料混砌,也不可用断裂砌块;

h、选择合理的小砌块强度等级和砂浆强度等级,使之互相匹配,充分发挥小砌块的作用。当用强度等级底的砂浆砌筑时,在砌体受压时,砌体的变形主要发生在砂浆中,小砌块发挥不聊作用,故应适当提高砂浆强度等级;

i、砌体受集中荷载处应加强。在砌体受局部均匀压力或集中荷载作用时,应根据设计要求用与小砌块强度等级相同的混凝土(不低于C15)填实一定范围内的砌块孔洞;如设计无规定,梁的支撑处灌实宽度不应小于600㎜,高度不应小于190㎜。挑梁的悬挑长度小于1.2m时,其支承部位的内外墙交接处,纵横各灌实3个孔洞,灌实高度不小于三皮砌块;跨度大于4.2m的梁,其支承面下应设置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垫块。无圈梁的楼板支承面下的一皮小砌块要灌实; j、建筑物设计时应采取措施减少不均匀沉降量,如对暗浜、明浜和软土地基进行适当的地基加固处理或打桩,并加强地基圈梁的刚度;提高底层窗台下砌筑砂浆的强度的等级、设置水平钢筋网片或用C15混凝土灌实砌块孔洞;对荷载及体型变型变化复杂的建筑物宜设置沉降缝;为保证结构的整体性,应按规范规定设置足够的圈梁和芯柱;施工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做好基坑验槽工

作;

k、在小砌块建筑的外墙转角、楼梯间四角的纵横墙处的砌块3个孔洞,宜设置混凝土芯柱;五层及五层以上的房屋也应在上述部位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 l、小砌块建筑可采用以下措施防止墙体裂缝和渗水:

1)采用坡行屋面,减少屋面对墙面的水平推力,从而减少顶层墙体的裂缝;

2)钢筋混凝土屋盖可在适当位置设置分隔缝和在屋盖上设置保温隔热层,以减少屋面板热胀产生的水平推力;

3)在非抗震区降低屋面板坐浆的砂浆强度或在板底设置“滑动层”; 4)屋顶优先选用外挑天沟;

5)在顶层端开间门窗洞口边设置钢筋混凝土芯柱,窗台下设置水平钢筋网片或现浇混凝土窗台板;

6)顶层内外墙适当增加芯柱,重点放在内外墙转角部位和东、西山墙;

7)顶层每隔400㎜高加通长Φ4钢筋网片一道,也可在1/2墙高处增加一道200㎜高的现浇混凝土圈梁;

8)加强顶层屋面圈梁;适当提高顶层墙体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一般其强度等级大于M5; 9)结构施工完毕后,及时进行屋面保温层施工;待保温层施工完后,再进行内外墙粉刷; m、在炎热地区东、西山墙应考虑隔热措施,如外挂隔热板;在寒冷地区应考虑提高外墙保温性能,以减少墙体不同伸缩造成的裂缝,或使裂缝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n、在墙面设控制缝,即在指定位置消除掉墙收缩时产生的应力和裂缝。控制缝应设在砌体干缩变形可能引起应力集中处,砌体产生裂缝可能性最大的部位,如墙高度、厚度变化处,门窗洞口处等。控制缝处可用弹性防水胶进行嵌缝;

p、圈梁应尽量设在同一水平面上,并在楼板同一标高,形成封闭状,以便对楼板平面起到箍筋作用;如在构造上不许可时,也可设在楼板下。当不能在同一水平闭合时,应增设附加圈梁,其搭接长度不小于两倍圈梁的垂直距离,并不应小于1m。基础部位和屋盖处圈梁宜现浇,楼盖处圈梁可以利用预制槽形底模整浇。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房屋内均应设置现浇钢筋混凝土圈梁,不得用预制槽形板作底模;

q、预制楼板要安装牢固。预制楼板搁置在墙上或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如果不能满足要求,应采取加固措施,如在与墙或梁垂直板缝内配制钢筋(Φ6~Φ8),钢筋两端伸入板缝内的长度为1/4跨;板底缝隙一般不应小于20㎜,在清理、湿润以后分二次进行灌缝;第一次用1:2水泥砂浆灌缝30㎜左右,第二次用C20细石混凝土灌满缝隙,并捣实、压平。如果板缝过大,应加钢筋或网片,这样,不仅能增加楼面的整体性,也可防止板缝渗漏;

r、为了使建筑物有较好的空间刚度和受力性能,要做好墙体、圈梁、楼板之间的连接,包括有支承向板的锚固筋(即楼板搁置端)、非支承向板的锚固筋、阳台板的锚固筋等;支承向板端锚固筋可用Φ8钢筋放在板缝中,板端空隙应用C20细石混凝土灌实。非支承向板的锚固筋用于连接与楼板平行方向的的小砌块和楼板,锚固筋一般用Φ8,间距不小于1200㎜,非支承向楼板不允许进墙,避免削弱墙体局部承载力;

s、为防止窗口下两侧产生垂直裂缝和八字缝,砌块排列时应注意窗口的竖向灰缝不要正对窗角;另外,对窗台下墙体采取加强措施,设置水平钢筋网片或钢筋混凝土窗台板带。加气混凝土砌块、轻质混凝土小砌块: 填充墙与混凝土柱、梁、墙连接不良:

a、轻质小砌块填充墙应沿墙高每隔600㎜与柱或承重墙内预埋的2Φ6钢筋拉接,钢筋伸入填充墙内长度不应小于600㎜。加气砌块填充墙与柱和承重墙交接处应沿墙高每隔0.5m设置设置2Φ6拉结筋,伸入填充墙内不得小于500㎜;

b、填充墙砌至拉接筋部位时,将拉接筋调直,平铺在墙身上,然后铺灰砌墙;严禁把拉接筋折断或未进入墙体灰缝内;

c、填充墙砌完后,砌体还将有一定的变形,因此要求填充墙砌到梁、板底留一定的空隙,在抹灰前再用侧砖、立砖或预制混凝土块斜砌挤紧,其倾斜度为600左右,砌筑砂浆要饱满。另外,在填充墙与柱、梁、板结合处需用砂浆嵌缝,这样使填充墙与梁、板、柱结合紧密,不宜开裂; 墙体整体性差:

a、砌块砌筑前应绘制砌块排列图,并设计皮数杆,砌筑时应上下错缝搭接,轻质小砌块搭接长度不应小于90㎜;如不能满足,应在灰缝中加Φ4钢筋网片,网片长度不应小于700㎜。加气砌块搭接长度不宜小于砌块长度的1/3,并应不小于150㎜;如不能满足时,应在水平灰缝中设置2Φ6钢筋或Φ4钢筋网片加强,加强筋长度不应小于500㎜;

b、砌体砌筑前,块材应提前2d浇水湿润,使块料与砌筑砂浆有较好的粘结;并根据不同的材料性能控制含水率,轻质小砌块含水率控制在5%~8%,加气混凝土砌块含水率应不小于15%,粉煤灰加气块含水率小于20%。因砌块在龄期达到28d之前,自身的收缩较大,为控制砌体收缩裂缝,要求砌块砌筑时龄期应超过28d;c、加气砌块砌筑时,不应将不同干密度和强度的加气砌块混砌;

d、灰缝应横平竖直,不得有亮眼。加气砌块高度较大,竖缝砂浆不宜饱满,影响砌体的整体性,因此,竖缝宜支临时夹板灌缝;

e、砌块墙体底部应砌筑烧结普通砖、多空砖、预制混凝土块或现浇混凝土,其高度不小于200㎜;

f、在抗震设防地区应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当填充墙长度大于5m时,墙顶部与梁应有拉接措施,如在梁上预留短钢筋,以后砌入墙的垂直灰缝内。当墙高度超过4m时,宜在墙高的中部设置与柱连接的通长钢筋混凝土水平墙梁; g、过梁支承处的轻质小砌块孔洞,用C15混凝土灌实一皮。墙面抹灰裂缝、起壳:

a、砌块经就位、校正、灌筑垂直缝后,应随时进行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的勒缝(原浆勾缝),勒缝深度轻质小砌块一般为2㎜,加气砌块一般为3~5㎜,可起到嵌固抹灰层的作用。抹灰前嵌补凹进墙面过大的灰缝;

b、抹灰前,对砌块墙面的污斑、油渍、尘土等污物,应用钢丝刷、竹扫帚或其他工具清理干净。加气砌块应在抹灰前提前1~2d浇水使其湿润,抹灰时再浇水湿润一遍。轻质小砌块粉刷时适当

浇水湿润即可;

c、抹灰前对雨水侵蚀较多的部位、砌筑砂浆密实度较差的部位或抹灰前出现裂缝的部位,应用水泥砂浆勾缝,并检查墙面平整度,尤其时加气砌块,应把凸出墙面较大处铲平,修补脚手眼和其他孔洞,镶嵌密实;凹进墙面较大处、砌块缺损部位或深度过大的缝隙,应提前用水泥砂浆分层修补平整,以免局部抹灰过厚,造成干缩裂缝或局部起亮。加气砌块抹灰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处理,刷一道108胶溶液(配合比为108胶水:水=1:3~4)或其他界面剂。处理后应随即进行底层挂糙;

d、控制抹灰层厚度、底层刮糙不宜太厚,一般控制在10㎜以内。中层厚度控制在5㎜左右,并尽量做到厚度均匀、表面平整。面层视面层材料而定,一般厚度控制在2~5㎜内;

e、抹灰砂浆及其原材料应符合要求,有适当的稠度和良好的保水性,机械喷涂抹灰砂浆的稠度一般为140~150㎜;手工抹灰砂浆稠度为80~100㎜;

f、加气砌块墙宜用强度不高的1:3石灰砂浆或1:1:6混合砂浆抹灰。除护角线、踢脚板、勒脚、局部墙裙外,不宜做大面积水泥砂浆抹灰; g、砌块墙面不宜贴挂重量较大的饰面材料;

h、墙面用混合砂浆、石灰砂浆或珍珠岩砂浆抹灰时,应留出踢脚板、墙裙、勒角或其他水泥砂浆抹灰层的位置,以防止水泥砂浆因基层粘有白灰砂浆而起壳;

i、在砌块砌筑时,轻质小砌块应在门口内侧适当位置(一般应在安装铰链、脚头和门锁处),砌筑190㎜×190㎜×190㎜单孔砌块,孔洞朝向门窗框一侧,然后用水泥砂浆或混凝土固定木砖或窗脚头。加气砌块可在门窗洞口适当位置直接镶砌木砖、标准砖,以便固定门窗框,不允许用薄木板代替木砖,更不能用铁钉等物直接钉入灰缝。

j、填充墙与梁、柱、板和承重墙连接处要用砂浆嵌缝,并且骑缝加钉200~300㎜宽的钢丝网片; k、为防止洞口下八字裂缝,在墙体洞口下部放置2Φ6钢筋,伸进洞口两边长度,每边不得小于500㎜;

l、在加气砌块砌体内墙同一墙身两面,不得同时满做不透气饰面。在严寒地区,加气砌块外装修不得满做不透气饰面。

抹灰工程质量控制点及预防措施

抹灰工程质量控制点:

内墙抹灰: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抹灰面层起泡、开花、有抹纹,墙面抹灰层析白,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外墙外保温: 内墙抹灰:

墙体与门窗框交接处抹灰层空鼓、裂缝、脱落:

a、非普通粘土砖及120砖墙砌体,应预先将木砖放置在符合砌体模数的混凝土预制块中待用; b、抹灰前用水洇墙面时,门窗口两侧的小面墙洇水程度应与大面墙相同,且此处为通风口,抹

灰时还应当洇水;

c、门窗框塞缝应作为一道工序由专人负责。木门框和墙体之间的缝隙应用水泥砂浆全部塞实并养护,待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抹灰;

d、门窗口两侧及大面墙必须抹出不小于50㎜宽,高度不低于2m的水泥砂浆保护角; 砖墙、混凝土基层抹灰空鼓、裂缝:

a、抹灰前的基层处理是确定抹灰质量的关键之一,必须认真做好。

1)混凝土、砖石基层表面砂浆残渣污垢、隔离剂油污、析盐、泛碱等,均应清除干净。一般对油污隔离剂可先用5%~10%浓度的火碱水清洗;对于析盐、泛碱的基层,可用3%草酸溶液清洗。基层表面凹凸明显的部位,应事先剔平或用1:3水泥砂浆找平。使用定型组合钢模板或胶合板底模施工,混凝土面层过于光滑的基层,拆除模板后立即先用钢丝刷清理一遍,甩聚合物水泥砂浆并养护;也可先在光滑的混凝土基层刷素水泥底浆一道,素浆用1:3~1:4的乳胶水拌合,刷浆时要适当加压,随时底层抹灰,以1:2.5~1:3的水泥砂浆用1:4乳胶水拌合,厚度不超过5㎜,抹平扫毛经24h后,不等于底层发白再进行抹灰;

2)墙面脚手架孔洞作为一道工序先用同品种砖堵塞严密;水暖、通风管道通过的墙洞和剔墙管槽,必须用1:3水泥砂浆堵严抹平;

3)不同基层材料如木基层与砖面、混凝土基层相接处,应铺钉金属网,搭接宽度应从相接处起,每边均不小于10㎝;

b、抹灰前墙面应浇水。砖墙基层一般浇水二遍,砖面渗水深度约8~10㎜,即可达到抹灰要求。加气混凝土表面空袭率大,但该材料毛细管为封闭性和半封闭性,阻碍了水分渗透速度,它同砖墙相比,吸水速度降低75%~80%,因此,应提前两天进行浇水,每天两遍以上,使渗水深度达到8~10㎜。混凝土墙体吸水率低,抹灰前浇水可以少一些。如果各层抹灰相隔时间较长,或抹上的砂浆已干燥,则抹上一层砂浆时应将底层浇水湿润,避免刚抹的砂浆中的水分被底层吸走,产生空鼓。此外,基层墙面浇水程度,还与施工季节、气候和室内外操作环境有关,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掌握;

c、主体施工时应建立质量控制点,严格控制墙面的垂直度和平整度,确保抹灰厚度基本一致。如果抹灰较厚时,应挂钢丝网分层进行抹灰,一般每次抹灰厚度应控制在8~10㎜为宜。中层抹灰必须分若干次抹平;

水泥砂浆应待前一层抹灰层凝固后,再涂抹后一层;石灰砂浆应待前一层发白后,或用大拇指用力压挤抹完的灰层,无指肚坑但有指纹(七八成干),再涂抹后一层。这样可以防止已抹灰的砂浆内部产生松动或几层湿砂浆结合在一起,造成收缩率过大,产生空鼓、裂缝;

d、全部墙面上接线盒的安装时间应在墙面找点冲筋后进行,并应进行技术交底,作为一道工序,由抹灰工配合电工安装,安装后线盒面同冲筋面平,牢固、方正,一次到位; e、抹灰用砂浆必须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具有一定的粘结强度;

和易性良好的砂浆能涂抹成均匀的薄层,而且与底层粘结牢固,便于操作和能保证工程质量。砂浆和易性的好坏取决与砂浆的稠度(沉入度)和保水性能。抹灰用砂浆稠度一般应控制如下: 底层抹灰砂浆为100~120㎜;

面层抹灰砂浆为70~80㎜;

砂浆的保水性是指在搅拌、运输、使用过程中,砂浆中的水与胶结材料及骨架分离快慢的性能,保水性不好的砂浆容易离析,如果涂抹在多孔基层表面上,砂浆中的水分很快被基层吸走,发生脱水现象,变得比较不好操作。砂浆中胶结材料较多,则保水性能越好。水泥砂浆保水性较差时可掺入石灰膏、粉煤灰、加气剂或塑化剂,以提高其保水性;

为了保证砂浆与基层粘结牢固,抹灰砂浆应具有一定的粘结能力,抹灰时可在砂浆中掺入乳胶、108胶等材料;

f、墙面抹灰底层砂浆与中层砂浆配合比应基本相同;

一般混凝土墙面底层砂浆不宜高于基层墙体,面层砂浆不能高于底层砂浆,以免在凝结过程中产生较强的收缩应力,破坏底层灰或基层而产生空鼓、裂缝等质量问题;

加气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约为3~5MPa,因而加气混凝土墙体底层抹灰使用的砂浆强度不宜过高; 抹灰面层起泡、开花、有抹纹,墙面抹灰层析白:

a、水泥砂浆罩面,应用1:2~1:2.5水泥砂浆,待抹完底子灰后,第二天进行罩面,先薄薄抹一遍,跟着抹第二遍(两遍总厚度约5~7㎜),用刮杆刮平,木抹子搓平,然后用钢抹子揉实压光。当底子灰较干时,罩面灰纹不易压光,用劲过大会造成罩面灰与底层分离空鼓,所以应洒水后再罩面抹压;

当底层较湿不吸水时,罩面灰收水慢,当天如不能压光成活,可撒上1:1干水泥砂(禁用素水泥)粘在罩面灰上吸水,待干水泥砂吸水后,把这层水泥砂浆刮掉后再压光。抹灰面不平,阴阳角不垂直、不方正:

a、抹灰前按规矩找方,横线找平,立线吊直,弹出准线和墙群(或踢脚板)线;

b、先用托线板检查墙面平整度和垂直度,决定抹灰厚度,在墙面的两上角用1:3砂浆(水泥或水泥砂浆墙面)或1:3:9混合砂浆(白灰砂浆墙面)各做一个灰饼,利用托线板在墙面的两下角做出灰饼,拉线,间隔1.2~1.5m做墙面灰饼,冲纵筋(宽10㎝)同灰饼干,再次利用托线板和拉线检查,无误后方可抹灰;

c、冲筋较软时抹灰易碰坏灰筋,抹灰后墙面不平;但也不宜在冲筋过干后再抹灰,以免抹面干后灰筋高出墙面;

d、经常检查修正抹灰工具,尤其避免木杆变形后使用; e、抹阴阳角时应随时检查角的方正,及时修正;

内墙涂料工程的质量通病解析 篇3

1内墙涂料饰面的通病及产生的原因

1.1涂料饰面起皮,开裂、脱落

1)涂料本身成膜不好,如乳胶涂料施工时温度过低,乳液本身不能形成连续涂膜造成龟裂,遇水或湿气即会脱落。

2)基层找平处理时,所用腻子强度低,易粉化,特别是在厨房卫生间等湿度大的场合使用纤维素大白腻子,腻子强度低,耐水性很差,遇水易膨胀,以至起泡、开裂进而脱落。

3)基层过于平滑,易造成涂膜附着力不好。

4)施工不当,第一道涂层未完全干燥,即施涂第二道涂料。由于内外干燥速度不同,造成涂膜开裂。

5)涂料组分中,颜、填料含量过高,树脂含量过低,造成涂膜附着力差。

6)基层疏松有浮尘、油污等不洁物,涂膜与基层粘附不好。

1.2饰面发花,颜色不均匀

1)涂料本身质量原因。如涂料本身有浮色。这是由于在涂料中使用颜料密度相差过大,造成密度小的颜料颗粒漂浮于上面,密度大的颜料颗粒在下部产生聚集,致使颜色分离。虽然施工时经过充分搅拌,但在涂刷及干燥過程中,涂层仍易产生色泽上的差异,涂料中颜料分散不好或不均匀,也可造成颜色发花。颜料分散不好或几种颜料分散不均匀,在刷涂或辊浮施工时,在刷、辊方向上易产生条纹色差。

2)施工不当造成涂刷不均匀、厚薄不均匀,施工技术不熟练也会造成颜色深浅不一。颜料与基料比例不合适,颜、填料过多,树脂成分过少,展色不均匀。基层碱性过大,涂料中使用不耐碱的颜料也易造成色泽不均匀。

2内墙涂料饰面通病的防治

2.1防止内墙涂料涂膜起皮、脱落的预防措施

1)根据不同使用场合及要求,选择合适的颜、基比。不能为降低成本而过多增加颜、填料用量。

2)基层应处理好,将疏松层铲掉,将浮尘、油污清理干净。

3)根据墙体的具体情况及所用涂料品种,选择粘结强度好的腻子,特别是在厨、厕间条件较为苛刻的场所,应选用耐水腻子。腻子层不可过厚,通常以找平墙体为准,一定要等腻子干燥后再施涂涂料。

4)施涂不同涂料时,最好采取封底措施。

5)过于光滑的表面应用界面剂处理或采取其他措施,以增强涂料的附着力,减少脱落。

6)施工温度应遵守不同涂料的施工要求。如乳胶涂料应在5℃以上(最好10℃以上)施工,成膜助剂选用要得当,加量适宜,从保证乳液形成连续涂膜,不发生龟裂。多彩涂料应在5℃以上,湿度不超过85%%的环境下施工。如在雨天等湿度高的环境下施工,涂膜易泛白,不易产生连续涂膜,附着力也降低。

2.2防止涂膜发花,色调不均的预防措施

1)施工前要充分搅拌涂料,使之均匀,没有沉淀或浮色。施工时,不要任意兑水稀释。

2)施工涂布力求均匀,涂膜不宜过厚,涂膜越厚,越易出现浮色、发花现象。

3)为使基层吸收涂料均匀,最好施涂封闭底漆。

4)选用适宜的颜料分散剂,最好将有机、无机分散剂匹配使用,使颜料处于良好的稳定分散状态。

5)适当提高乳胶涂料的粘度,如果粘度过低,浮色现象严重,粘度偏高时,即使密度相差较大的颜料也会减少分层的倾向。

3内墙涂料的正确施工方法

1)基层处理普通腻子的施工方法涂料施工前,需用腻子将墙体找平,目前多使用821石膏腻子,也有使用纤维素大白腻子或107胶水泥腻子的。后者已较少使用,但施工方法大多一样。①首先将基层污垢、油迹等除去,涂刷一道稀释的107胶,待干燥后再施涂腻子;②将腻子粉加水(通常水量有一定要求)搅拌均匀后使用;③通常以批刮二道完活,应打磨平整;④石膏腻子应在规定时间内使用完。

耐水腻子的施工方法:①基层表面要求坚实、干净,不得有油污;②批腻子前在基层涂刷一道封底液(乳胶稀释液或封底胶)进行封底处理;③通常批刮二道,不需批刮过厚,要力求均匀;④耐水腻子一般不需特别打磨,如有局部需要修补,可轻轻打磨,打磨后将表面粉尘及时清除干净;⑤应用不锈钢或橡皮刮板,避免铁锈的产生。

2)底漆。过去内墙涂料施工往往不需要封闭底漆。但从实际使用过程及国外的先进经验看,封闭底漆的使用对保证工程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3)涂料按其规定的施工方法施工。在内墙涂料中,乳胶涂料占有较大比重,通常采用辊涂、刷涂的施工方法。除此之外,还可采用喷涂、抹涂、刮涂、蘸涂等多种方式。可单独使用,也可相互结合使用。辊涂施工操作简便,非专业施工人员可自行操作。采用不同种类辊子可辊涂出多种花纹图形。辊涂时要注意毛辊上的吸浆量。不能太多或太少。最好备有蘸料槽,使毛辊吸浆量均匀、合适。在墙面上辊涂时,应将毛辊自下往上,一下一下地辊涂,滚动的大小随毛辊中涂料的减少而加大,这样不会造成流淌。当毛辊中的涂料用掉1/3至1/2时就应蘸料后再进行辊涂,这样有利于长时间操作。

作者简介

上一篇:新民歌的演唱下一篇:安全大对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