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战术

2024-09-05

灭火战术(精选五篇)

灭火战术 篇1

1 灭火战斗必须强攻近战的因素

1.1 缺少远距离灭火的装备

现在的消防车炮射程在50~80米左右, 水枪射程10~20米, 这是近的不能再近的作战距离, 而且我们历来主张, 扑救居民家庭火灾水枪射流应控制在10米充实水柱, 火势猛烈才用13米射程水流。

目前以致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消防部队都不可能有远距离灭火的器材装备, 不说灭火导弹、灭火炮的很多技术、效果、经费、训练等问题都很难解决。就是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实际灭火战斗中也存在许多问题, 如, 灭火导弹、灭火炮碰到目标就炸, 而扑救建筑火灾时, 要求灭火导弹和灭火炮要穿透到建筑内部, 现在的建筑外层类型繁多, 就从窗户来看, 玻璃厚度不同、窗户大小不同、窗框材质不同, 穿透会遇到很多的麻烦。再如, 这些高尖端的装备需要训练场地, 其占地范围、经济投入都是难以想象的, 很难普及到基层部队。

1.2 灭火进攻缺少必要的操作空间

据统计, 85%的火灾都是建筑火灾, 如果火势在建筑内部燃烧, 那么外部很难清楚地观察到燃烧的状态及其发展蔓延情况。建筑火灾周边没有开阔地, 不可能各种装备、车辆都围绕建筑进行射水灭火, 而且建筑内部环境复杂, 进攻路线诸多曲折, 不接近火点难以直接打击火源, 不进入房间难以有效打击火势;哪个房间在燃烧, 必须从楼梯通过走道, 或者经过窗户、阳台进入哪个房间射水, 才能有明显的灭火效果。

1.3 灭火战斗的现场和技战术需要开展近战

目前我们执勤业务训练大纲的很多灭火技战术措施, 都要通过近战, 或者说必须经过近战才能有效应用。如被救的人员受烟火威胁, 开辟救人通道或排烟掩护救人都必须顶着烟火上;冷却疏散燃气瓶、燃气瓶都必须抵近操作, 先冷却关阀, 再搬动转移;关阀、堵漏、破拆更是零距离行动, 目前没有一项可以遥控操作;灭火实战一再证明, 灭火展开必须近战, 近才有威力、近才有主动、近才有效果。

2 灭火战斗开展强攻近战的时机

2.1 初战是内攻近战的第一时间段, 基层指挥员需抓住时机

第一出动的消防力量到达火场后, 因为火灾未形成规模, 因此是强攻近战的最佳时机, 基层指挥员要果断地、坚定不移的组织力量深入内攻。初战指挥是实施内攻的最好时机段, 烟火刚起, 情况明了, 有很多有利的机会, 基层指挥员千万不要失去这些难得的、很快就会失去的战机。特别是二、三层楼起火, 不要以为火点在水枪的射程之内, 就部署水枪在地面射水进攻, 许多战例告诉我们, 这样“高打高吊”必然要吃大亏。基层指挥员必须确立这样的战术意识:只要有一丝机会、有一点可能,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 就要充分发挥攻坚组的作用, 深入燃烧区域组织进攻, 与火势近距离、面对面实施打击, 这与在外部射水进攻效果是完全不同的, 只要在内部站住脚跟, 事情就好办了, 内攻近战无论在截住火势蔓延, 或是扩大效果、步步深入, 或是消灭火源等方面都会有明显的效果。

2.2 堵截防御是强攻近战的第二时间段, 中层指挥员需掌握主动

中层指挥员到场后, 火场上火势的基本处于迅猛发展蔓延, 以下风方向最猛烈, 侧风方向次之, 上风方向比较缓慢, 指挥员通常选择下风方向作为堵截火势的最佳阵地。就应对火势来说, 下风方向是最有效防御阵地, 也是最艰难困苦的作战阵地, 前方是迎面而来的火势, 身后往往是被保护的建筑、物品或设备, 阵地活动空间小, 有时只是一狭窄阵地, 一狭小巷道, 甚至只有一墙之隔, 没有退路。强烈的辐射热烘烤, 凶猛的火焰紧逼, 滚滚浓烟扑面而来, 有时甚至是视线不清, 昏天黑地, 似乎难以守住、却又要苦苦坚守的必争之地。因此这一阶段的中层指挥员指挥就非常关键重要, 控制好就掌握了主动, 控制不好就会陷入被动。这样的近战防御, 就是近距离阻击凶猛的火势, 与深入内部近距离打击火源一样, 有着同样重要的作战效果, 也是决定灭火战斗成功还是失败的关键。

2.3 总攻是强攻近战的第三时间段, 高层指挥员需统筹全局

高层指挥员到达火场时, 一般都是初期失利、中期失控, 投入灭火救援力量多, 情况复杂, 形成了较大规模的火场等情况。指挥员应该根据现场情况把握全局, 在时机成熟的条件下, 对火灾发动总攻, 通常是内外结合、以内攻为主的作战行动。展开总攻以前, 外攻的实施一般限于对建筑突破外壳, 火焰冲天的部位, 火势向某一方位有猛烈扩展趋势的部位, 门窗口喷出凶猛火焰的部位, 窗口火焰翻卷而出、有向上层快速蔓延的等部位的攻击。展开总攻时, 外攻的主要作用是打击暴露的明火, 压制主攻部位的火势, 冷却建筑结构, 起到掩护的作用。展开总攻后, 真正完成灭火任务的还是靠内攻行动, 优势兵力分成若干作战小组, 通过强攻突破、纵深发展、分兵合围、逐片消灭的步骤彻底解决问题。

3 灭火战斗组织强攻近战的要求

3.1 强攻近战要选准突破口

一是离行动目标最近、便于进出、便于供水、便于进攻的部位;二是能够抓住火场主要矛盾, 完成主要作战任务的进攻点, 如救人、扑灭火源、疏散贵重物资等;三是从整体作战意图考虑分队行动, 如查明情况、破拆接应、纵深特殊行动等。

3.2 强攻坚战行动要坚决果断

强攻近战不能优柔寡断, 不能有等待或侥幸的思想, “等烟雾稍微淡一些”, “等温度稍微低一些”再行深入的想法会断送可能的成功机会, 因为开始感觉烟雾稍浓、温度稍高的时候, 已是进攻的最好状态, 再往下去, 火情愈演愈烈, 内攻环境愈来愈差, 强攻近战的机会就不复存在。

3.3 强攻近战要组织优势兵力

内攻是克服烟火障碍、完成特殊使命的作战行动, 力量部署必须强势, 不能够不疼不痒的这边一支枪、那边一支枪, 而是要集中一定数量的水枪, 确保能突破口子, 能撕开烟区, 能降低高温, 能掩护内攻行动进行。烟气浓、纵深远的区域, 要组织梯次水枪协调行动;必要时应采取水炮, 带架水枪等重式器掩护开道, 其他攻坚组策应配合等措施。

参考文献

[1]公安消防部队执勤战斗条令[Z].公安部.

加油站火灾灭火战术措施探讨 篇2

加油站火灾灭火战术措施探讨

摘要:针对我国加油站火灾形势,并根据加油站火灾特点和加油站工艺流程,结合国内加油站火灾扑救典型实例和灭火作战基本原则,对加油站火灾灭火战术措施进行了探讨,以促进加油站的消防安全工作.作 者:范茂魁 范红俊 FAN Mao-kui FAN Hong-jun 作者单位:公安消防部队昆明指挥学校,昆明,650208期 刊:安全与环境工程 Journal:SAFET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年,卷(期):,17(3)分类号:X928 TE82关键词:加油站 火灾 灭火战术措施

灭火救援行动中撤离战术的运用分析 篇3

撤离, 是灭火救援的重要战术组成部分。如何在火灾范围大, 危险级别高、救援难度大的火灾现场科学地进行战术撤离, 是摆在灭火救援行动面前的难题。通过实战表明, 消防部队指挥员必须充分认识灭火救援现场形势, 对现场的变化及发展情况进行密切关注, 将参战人员的人身安全摆在首要位置, 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做出正确科学的决策, 保障参战人员的人身安全, 如果发现相关危征征兆, 指挥员应及时进行准确的分析与判断, 正确处理好撤离与进攻的关系, 果断进行决策。

1 灭火救援中战术撤离的必要性

1.1 合理撤离是现代灭火战术的重要补充

灭火救援的实际过程中, 灾害现场的各不相同且情况复杂。风向、高温高压、爆炸、风向以及有毒有害物质的扩散的突变等不确定因素, 对于参战人员都存在着非常大的安全隐患。所以, 应采用不同的战术进行灭火救援。正确的撤离是对灭火战术的重要补充, 也是成功处理各种火灾以及灾害事故的必要条件。能够使灭火救援行动更高效的开展, 对于各种灾害事故都有积极的协助意义。

1.2 合理撤离是避免重大伤亡的重要措施

危险灭火救援行动是无处不在的。由于自身职责以及爱国主义情深, 消防官兵必须勇敢地冲在第一, 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安全利益, 但这并不表示, 不顾消防官兵的生命安全而进行灭火救援。消防官兵是灭火救援中最重要的构成要素。是成功扑救火灾和处置各种灾害事故的必要保障。因此, 正确的灭火救援应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 在参战人员的自身安全得到保障的基础上, 科学合理进行灭火救援。

2 撤离战术方法的具体运用

2.1 正确处理好灭火救援中撤离和进攻的关系

由于科技的发展, 现代灭火救援的情况日益复杂多变, 这就要求, 火灾现场指挥员必须对灭火救援中的情况变化进行及时掌控, 并对参战人员的进入时间、实际情况进行全面分析, 正确合理地运用撤离战术, 以达到参战人员的人身安全的保障作用。灭火战斗中, 火在现场指挥员应对灭火的有利时机进行正确判断, 果断部署力量展开进攻, 发挥灭火人员以及设施装备的最高效能, 对火灾进行控制。当火场情况危急, 对参战战人员的人身安全产生威胁时, 应果断下达战术撤离命令。

2.2 灭火救援中撤离时机的把握

火灾对象不同, 其火灾特点不同, 撤离时机也就不同。

2.2.1 建筑物出现结构变形

建 (构) 筑物出现结构变形, 墙体出现裂缝并且开裂越来越大, 使得建 (构) 筑物承载能力减弱, 出现梁板下沉、墙面外鼓、局部坍塌、建筑物倾斜等现象, 并且发出异常声响, 声音由小到大, 甚至出现局部坊塌;大型仓库厂房中的吊升架以及悬空装载机械掉落, 或者发现灰浆墙塌下来的征兆时。应及时进行战术撤离。

2.2.2 重质油品发生的沸溢、喷溅沸溢、喷溅的征兆

油罐火灾发生沸溢、喷溅征兆油罐区的油罐通常主要储存重质油,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 应立即进行撤离:①油面由细小的油泡沫逐渐生成大量油泡, 并且出现蠕动现象;②火焰开始增大, 并且发白发亮, 烟色也逐渐变淡, 产生剧烈的异常声;③金属罐壁颤抖, 罐体发出强烈声响。油罐发生喷溅的时间, 与罐内重质油品的油品传热速度及燃烧速度、油层厚度以及含水量有关。

2.2.3 石油化工燃气设备发生的爆炸、爆裂的征兆

火焰出现增量变白、容器出现晃动且声音异常刺耳时便是石油化工燃气设备可能发生爆炸、爆裂的征兆。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以及现代化进程的加快, 石油化工装置规模越来越大, 在火灾发生时, 因热福射、热传导、热对流的作用, 很容易出现连锁式爆炸燃烧情况, 灭火救援的难度非常大。

3 撤离战术的正确使用

3.1 指挥员要树立正确的撤离观

现场指挥员应具备正确的火场撤离意识以及丰富的实战经验, 在开始灭火救援前就应做好撤离战术准备, 对撤离信号以及撤离路线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为下一次反攻做好力量调整准备。并在参战人员情况危急之时, 果断对其下达“撤离”命令。

3.2 参战人员要强化撤离意识

接到撤离命令, 所有参战人员必须坚决服从, 按照撤离的相关原则和要求, 做到撤而不慌、离而不乱。参战人员撤出后, 中队指挥员要立即在安全区域清点人员, 并向指挥部报告。要按照火场指挥部的要求, 迅速集结力量, 随时准备“反攻”。

3.3 火场观察员要严格履行职责

结合现场情况以及实际参战力量确定火灾现场安全员, 其主要由总指挥员指定专人担任或是由专业技术人员、战训参谋、战斗班长等担任。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内容:

①对危险地段进行重点监测, 对参战人员的安全防护器材进行检查;将作战安全保障措施落实到位, 并对安全防护等级进行确定;

②充分了解并对实际的参战人员数量、防护能力以及进入时间进行记录, 与参战人员时刻保持联系, 对现场情况以及参战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准确的掌握, 通过判断, 向指挥员及时提出人员更换或紧急撤离的意见;

③协助指挥员对紧急撤离路线进行确定, 并将其及时地对危险区域的参战人员进行通知。

3.4 撤离信号的发出要及时和准确

如果灭火救援过程中情况危急, 则由火场观察员将情况向指挥部进行报告, 撤离命令由指挥部下达;如情况紧急下, 也可由指挥部已经授权的火场观察员将撤离命令直接发出;极个别特殊情况, 是由已被授权的现场负责人撤离信号直接发出, 但救援完成后应将相关情况立即对指挥部进行报告。

3.5 撤离后要清点人员

在灾害现场范围较大且情况较为复杂的情况下, 消防指挥员的撤离命令发出之后, 现部分参战消防人员可能受客观因素影响, 无法及时准确地对命令进行接收, 针对这种情况, 指挥员对于参战部队的人员部署和总体战况应做到充分了解, 完成撤离后, 将队伍紧急集合, 并对人数进行清点。通过装备数量对人数进行判断, 确认参战人员是否到位, 若有人员未能及时撤离, 应派专人立即展开救援。

4 案例分析

上海市宝山区沈杨化工二库火灾案例。

2002年3月27日13时41分许, 上海市宝山区沈杨化工二库发生火灾, 过火面积4000m2, 2号、5号、6号、7号库烧塌, 3号棚库局部坍塌, 4号棚库彻底塌陷。该库总占地面积32000m2, 长275m、宽121m, 仓库具体占地面积为15000m2, 建有14个单层二跨仓库和3个棚库。库与库间距最小1m、最大14.5m, 库与库大多数之间之间用雨棚相连。发生火灾的部位为库区中部2号、5号、6号、7号库和3号、4号棚库, 存放塑料粒子、发泡剂、工业萘等大量的化工成品半成品。在这场火灾扑救过程中, 经历了初期进攻、水枪阵地撤退、库区内部车辆撤退、外围车载固定水炮撤退、水枪分队设防、全面进攻等6个阶段。上海市第三消防支队大场消防中队13时42分接警, 13时55分到场, 战斗展开中, 甲苯桶已开始爆炸。这种爆炸桶体升空高度一般在30m左右, 蘑菇状火焰腾空而起, 随即桶体和桶盖分离下落。指战员如果仔细观察, 有能力对落体进行躲避。因此, 初期进攻阶段, 第三消防支队大场、真如、真光、闸北消防中队指挥员在对现场火场诸的情况进行全面综合分析后, 下达死守阵地的指令。由于沈杨化工二库离市区较远, 增援力量到场所需时间较长。14时19分, 火灾现场喷出不明物质。大场消防中队指挥员向上级进行报告, 14时20分, 消防总队战训处副处长杨某到场并下达撤退命令 (第一次撤离) 。杨某的判断以及决策是以接近火场时已经观察到的情况和到场后液氯钢瓶爆炸时的地震感为依据的。从撤退情况来看, 大部分参战符合应急撤离的原则和要求, 徒手进行撤离。14时30分、31分, 总队参谋长丁某某和战训处长朱某某到场, 液氯钢瓶的爆炸加剧, 库区北侧围墙外和库区内部还有消防车辆。面对险情, 他们果断下达撤离战术指令, 指挥车辆和人员有序的撤出库区。这个撤退过程较为复杂, 吸水管要收上来, 部分干线要收卷。为避免撤退过程中爆炸引起的伤害事故, 他们有效地指挥作战官兵实行人、车分离撤退, 将战斗力量逐步转移到东侧惟一的桥坡通道上 (第二次撤离) 。14时53分, 总队指挥员到场, 火势已经失控, 甲苯桶及液氯钢瓶爆炸进一步加剧, 桶体、壳瓶的碎片直飞。火场指挥部当即命令撤离桥坡上的全部车辆, 向桥坡东侧爆炸夹角盲区和菹藻浜北侧转移, 远距离停靠水源, 做好进攻准备, 并禁止人员进入库区 (第三次大撤离) 。就在车辆刚开走的瞬间, 弹壳砸在桥栏杆上, 掉在原来的车位上。

综上所述, 撤离战术的运用能够有效地在保存战斗实力, 保障消防官兵的人身安全, 避免了不必要的损害, 为实施后续反攻创造了条件。

5 结束语

近年来, 我国的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对于火灾救援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 我国在火灾救援过程中战略部署, 救援技术以及思想观念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不足。针对愈发复杂的火灾发生状况, 如何更加科学完善地在火场上运用灭火战术, 对消防人员的自身安全进行保障, 最大限度消除火灾中的潜在安全隐患, 将伤亡事故概率降到最低, 需要相关人员更加深入地对撤离战术进行研究与完善。

摘要:当前, 在灭火救援行动中因撤离不及时而致使消防员牺牲的事件时有发生。面对此类事故, 消防部队应在灭火救援过程中, 强化消防战士的在自我安全意识, 提高规避紧急状况的能力, 正确科学地运用撤离战术。文章针对战术撤离的实际运用展开分析, 并且对撤离时机进行了科学掌控, 对灭火救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消防,灭火救援,战术,撤离,运用分析

参考文献

[1]张利.探析火场撤离的必要性及时机把握[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7 (8) :55-56.

[2]孙伯春.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应战能力[J].消防科学与技术, 2O04, 23 (2) :182-187.

[3]刘惊涛.论化工场所灭火救援对策[EB/OL]. (2007-07-09) .中国消防在线.

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灭火技战术探讨 篇4

1 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种类

出于保护主体结构、保温节能等目的, 建设工程在施工或改造过程中, 往往在建筑外立面添加保温层。常用的保温材料主要有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三元乙丙橡胶等有机材料, 均为易燃材料。若出现裸露、密封不严, 或年久失修出现开裂时, 遇到外来火源引起燃烧, 极易引起外立面大面积燃烧。从材料燃烧的角度看, 外墙保温材料目前主要包括三大类。

(1) 无机类保温材料。岩棉、玻璃棉、膨胀玻化微珠保温浆料等, 属不燃性材料, 自身不存在防火安全问题。但其他性能不能很好地满足外保温的要求, 目前尚不具备广泛应用的技术条件。

(2) 有机无机复合保温材料。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为主, 属难燃材料, 且不具有火焰传播性, 自身不存在防火安全问题。

(3) 有机高分子保温材料。以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和聚氨酯硬泡为主, 属可燃材料, 具有引发火灾的危险性。

2 外墙保温材料的燃烧特性

(1) 燃烧蔓延速度极快。由于建筑所采用的有机保温材料为可燃材料, 且燃点低, 其燃烧速度极快, 央视工地150 m高的幕墙夹层在很短的时间就被大火全部覆盖。这些材料燃烧时还产生大量的热量, 火焰温度极高, 热量随烟气迅速蔓延至各个角落引燃其他部分, 导致火势在短时间内扩大成灾。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发生火灾, 由于空气充足, 受风力影响较大, 火灾发展蔓延速度快, 加之烟囱效应, 很容易形成立体火灾, 给火灾扑救带来极大困难。

(2) 建筑内高温浓烟聚集。外保温材料主要使用高分子有机材料, 有机材料燃烧后, 会产生大量有毒气体。火势一旦蔓延扩大, 高温浓烟会在建筑内大量聚集, 严重威胁建筑内被困人员的安全, 阻碍人员搜救和灭火。

(3) 易形成飞火, 高空坠物易伤人。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燃烧易发生热熔性缩变, 造成脱落。燃烧的物体在坠落的过程中, 受风力的影响, 形成飞火, 造成多个火点。现场同时还会伴有碎玻璃、铁皮板等杂物坠落, 严重威胁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

(4) 隐匿燃烧。在已完工的装饰墙面或外墙工程火灾中, 火星引燃保温层后通常先是在夹层中燃烧, 外面只能看到烟, 却看不到火, 而且防水面层阻挡了对火灾的有效扑救。

(5) 火灾一旦发生就难以控制。建筑外墙保温材料保温层很容易燃烧, 而且为了防止冷桥, 通常为满铺墙面。特别是高层建筑, 由于烟囱效应, 火灾蔓延特别迅速, 一旦发生火灾就难以控制。

(6) 毒性强。聚氨酯泡沫等外保温材料其本身具有毒性, 能与人体的蛋白质反应。另外,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 因不同的功能用途还会添加阻燃剂、催化剂、发泡剂、交联剂等其他化学物质, 这些物质燃烧后生成大量强毒性气体, 对人员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威胁。

3 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扑救难点

(1) 着火点位置判断难。建筑外保温层着火后, 火势在外立面夹层中隐蔽燃烧, 可以看到很多部位均有黑色烟雾冒出, 但从建筑内外均看不到明火, 火情侦察时很难判断起火点的具体位置, 严重影响灭火战斗行动的展开。

(2) 外立面火势控制难。建筑外立面一旦形成大面积、立体燃烧, 外攻灭火时, 很难对外立面大面积燃烧实施快速有效控制。一旦着火点高度超出消防枪 (炮) 有效射程, 或超过消防装备举高灭火能力时, 外立面火势控制就更加艰难。

(3) 内攻作战组织难。建筑外立面大面积燃烧时, 往往需要向建筑内部派遣多个内攻小组进行攻坚作战, 阻止火势向建筑内部蔓延, 同时扑灭建筑内部的火点。如果是高层建筑, 需派几个、十几甚至几十个内攻小组深入不同楼层作战, 现场作业面大、作战时间长, 调整部署、力量协调组织难度很大。

(4) 火场排烟难。有些高层建筑未按国家规范规定安装正压送风和排烟系统。对这类建筑, 需要及时派出战斗员佩戴空气呼吸器通过消防电梯或楼梯在着火层的下一层逐层向上, 打开楼梯间、前室、走廊内等处的外窗, 或用腰斧等将窗玻璃砸碎以排出烟气, 排烟过程耗时较长, 影响战斗有效开展。

(5) 火场供水保障难。高层建筑外立面火灾往往会形成立体大面积燃烧, 灭火用水量非常大, 有时仅靠现场供水管网的供水能力不能满足需要。如北京“2·9”央视新址附属文化中心工地火灾, 过火面积达54 000m2, 火场供水保障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4 建筑外保温材料灭火技战术措施

建筑外保温材料一旦发生火灾, 应注重堵截火势, 避免形成立体火灾, 并坚持“外攻为主、内外夹攻、上下合击、堵截火势”的扑救措施。

(1) 集中力量压制外部火势。扑救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 灭火力量的调度必须加强第一出动, 第一时间调集举高消防车、大功率水罐车到场, 并适时调集相应力量到场。到场后首先要利用举高车的优势在外部形成强大的攻势, 同时派出救人、侦查小组。对起火点及其上下部分, 要用强大的水流进行喷射, 阻止火灾蔓延, 也可用车载水炮等进行外部压制。

(2) 组织内攻灭火。在扑救高层建筑外保温火灾时, 若条件允许, 迅速进入着火层的上一层, 建立灭火进攻阵地, 通过窗户向外墙进行射水, 压制火势。此外, 建筑外保温材料起火, 一般不采取外部垂直铺设水带方式供水, 而应采取楼梯间垂直铺设水带或利用水泵结合器供水。

(3) 内攻近战, 层层堵截防止蔓延。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发生火灾, 除快速向上向下蔓延外, 火势会沿与外墙连接的房间向楼层纵深蔓延, 极易形成内外立体火灾。因此, 要设置多个战斗小组, 层层堵截, 防止火灾蔓延。对于高层建筑火灾, 必须对参战人员进行战斗编成, 各战斗小组充分利用内部楼梯、消防电梯进入建筑内部, 利用室内消火栓实施内攻近战, 控制和扑灭火灾。

(4) 全面搜救, 及时疏散被困人员。高层建筑具有人员聚集的特点, 指挥员要认真贯彻“救人第一”的指导思想, 采取各种措施抢救或保护人员生命。到场后应立即派人进入消防控制室, 及时启动应急广播、应急照明引导被困群众疏散, 利用消防电梯优先营救受火势威胁严重的被困人员, 迅速开启建筑内部的排烟系统实施送风排烟, 降低烟气危害和影响, 为救人灭火行动提供有利条件;同时, 组织多个搜救小组全力搜寻救助被困人员, 对搜寻过的房间做好标示, 做到无一遗漏, 确保内部人员全部疏散。指挥员还要根据现场险情, 从火灾发展最不利情况出发, 提前预判, 果断疏散受到火势威胁的邻近建筑内的人员, 确保火灾现场无人伤亡。

(5) 多种举措, 保障火场有效供水。充分利用高层建筑的固定消防设施进行灭火是快速灭火的有效途径。发生火灾后, 先期到达的灭火力量要充分利用内部消防设施组织供水。当室内固定消防设施不能满足灭火需要或失去作用时, 要迅速通过消防车向火场供水, 及时调集供水分队到场, 确保火场供水不间断。

(6) 加强灭火救援演练。为有效地扑救高层建筑火灾, 要熟悉辖区内高层建筑的特点及其周边的情况, 平时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制订灭火作战计划。计划制订后, 还要定期实地演练, 搞好协同配合。日常演练过程中, 要把建筑消防设施应用、进攻途径选择、高空救助、破拆、排烟、高层水带铺设和固定作为主要训练内容。

5 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扑救车辆编成

(1) 举高车与水罐车编成。当举高消防车与大功率水罐消防车编组作战时, 举高消防车到达现场首先要视火灾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停靠地点作为进攻阵地, 大功率水罐消防车在抵达现场后要就近占据消防水源, 采取单干线或双干线供水的方式向前方举高车供水, 保证举高车用水不间断。在扑救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中, 举高消防车的主要任务是对外围火势进行压制, 控制火势向上及四周蔓延。

(2) 水罐 (泡沫) 车与水罐车编成。当两部水罐消防车编组扑救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时, 前车为高性能水泵 (双级泵) 的水罐或泡沫消防车, 利用车载高性能水炮, 对建筑物外立面进行火势压制从而展开灭火战斗;后车为大功率水罐消防车, 占据水源向前方水罐 (泡沫) 消防车供水, 保证火场用水量。

(3) 水罐车与水泵结合器编成。在扑救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进行内攻登高灭火时, 应优先使用水泵结合器进行火场供水。应将功率大、车况好的水罐车直接与水泵结合器连接, 利用墙壁消火栓的竖管直接将水输送到起火楼层。由于单车供水高度的限制, 并同时考虑到长时间作战需要, 此类编成最大供水高度不应超过100m。

(4) 水罐车与手抬机动消防泵编成。在扑救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进行内攻登高灭火时, 可充分利用水罐车与手抬机动消防泵 (常用手抬机动消防泵的压力为1.0 MPa) 采取耦合供水的方式向起火楼层供水灭火。将手抬机动消防泵抬至相应的楼层与楼外供水车辆用水带连接, 再向上铺设水带至起火楼层出水灭火。采取这种编成时要注意两点:一是一般情况下每台手抬机动消防泵向上接力供水高度不宜超过50m;二是由于实际操作中多泵间协调比较困难, 串联的手抬泵不宜过多。

(5) 水罐车耦合供水车辆编成。在扑救高度在100m以上的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时, 可采取2车或3车耦合供水的方式实现向火场供水。耦合供水车辆在编组时, 放在最前方位置的车辆 (靠近火场) 要尽可能选择车泵性能稳定、功率大的中低压泵消防车, 同时要遵守耦合供水时的注意事项 (包括耦合供水时车辆的数量及加压供水、停水泄压等方面的相关要求) 。

(6) 战勤保障车辆编成。大型的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扑救现场, 由于作战时间长, 参战人员装备多, 火灾现场复杂等原因, 需要提供的战勤保障工作量很大, 火灾扑救现场战勤保障车辆编成中应有以下车辆:照明车、器材保障车、油料保障车和生活保障车等。

6 火场供水组织

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一旦形成大面积燃烧, 往往是几千、甚至几万平方米, 其灭火用水量非常大, 组织好火场供水是现场指挥的重要任务之一, 也是取得灭火战斗胜利的重要保障。

(1) 以固为主快速出水。扑救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应优先使用室内消火栓供水, 实施快速灭火。消火栓处设有消防水泵远程启动按钮时应迅速启动, 无法启动应派专人到消防泵房直接开启消防水泵供水, 保障建筑管网供水压力与流量。

(2) 固移结合进行供水。当内部消防水泵无法起泵或起泵后供水压力不能满足灭火需要的情况下使用。利用消防车与接合器相结合供水要分清接合器类型、接合器区域, 同时要及时开启接合器的进水阀。利用消防车与建筑底层室内消火栓相结合供水要拆卸室内消火栓进口设有的减压孔板, 以保证最大供水流量。供水的消防车可采取单车或多车耦合的方式。

(3) 直接铺设水带干线供水。扑救高层建筑立体火灾, 单靠内部竖管供水有时无法满足需求。因此, 可以部署内攻小组, 通过楼梯间、未着火的外立面直接铺设水带干线供水。通常情况下, 1个战斗小组对应1条独立供水线路。铺设水带的方法主要有一次施放法、一次吊升法、分段施放法、救生抛投器施放法等。

(4) 后方水源保障。现场指挥部应组织力量保障火场不间断供水。通常现场1 000m范围内的消火栓可利用消防车接力供水, 每条线路上接力车辆一般不超过3部且尽可能采用双干线。若1 000m范围内无可利用水源, 可在火场周边500~1 000m的位置设置移动水槽作为临时水源地, 用水罐消防车、环卫洒水车及园林绿化洒水车等运水供水至移动水槽内, 以满足火场用水需要。

7 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扑救创新装备

针对建筑外立面夹层内隐蔽火点和消防枪 (炮) 射水能力打不到的外立面燃烧位置, 在采取内攻登高灭火作业时可利用扁嘴喷头进行灭火作业。

7.1 现有装备的缺陷

建筑外立面或夹层发生火灾时, 现行的水枪不易探出建筑物外或深入夹层内部进行灭火, 且建筑外保温材料引发的火灾燃烧面积往往较大, 现行的水枪在灭火中出现一定的局限性, 灭火效果不够理想。

7.2 扁嘴喷头的功能及结构

此装备主要使消防员在进行登顶灭火作业时能够进行快速有效灭火作业。将常见的19mm直流水枪的枪头卸下更换为扁嘴喷头即可。扁嘴喷头的枪头内径49mm, 外径55mm, 管壁厚度3mm;枪身内径37mm, 外径48mm, 管壁厚度5.5mm。结构示意图见图1所示。

7.3 项目研究的创新点

(1) 扁嘴喷头可以方便地探出建筑物外或深入夹层内部进行灭火作业。

(2) 扁嘴喷头可以进行较大范围的喷水作业, 扩大作业面积, 从而提高灭火效率。

摘要:通过对北京、上海、辽宁等地发生的典型建筑外立面火灾的研究, 分析了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的燃烧特性和火灾扑救难点, 针对扑救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难点问题, 提出了扑救建筑外保温材料大面积燃烧的灭火技战术措施并制定了相应的火灾扑救车辆编成及火场供水组织。对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扑救工作进行了装备创新。

关键词:消防,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灭火救援

参考文献

[1]沈纹, 刘激扬, 倪照鹏, 等.某高层住宅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火灾技术调查[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32 (3) :341-343.

[2]黄中杰, 陈晓林.高层建筑外保温材料火灾扑救组织指挥[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3, 32 (3) :313-315.

[3]沈纹, 王宗存, 卢国建.国外建筑外保温系统防火规范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12, 31 (7) :688-691.

[4]吴志强.高层建筑灭火救援有关问题的研究与思考[J].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 21 (5) :73-75.

灭火战术 篇5

一、高层办公建筑发生火灾的特点

(一) 火灾蔓延速度快

从高层办公建筑物的使用目的和实际情况来看, 室内存放了大量的可燃物, 而且高层办公建筑内的许多家具、装饰材料、办公用品等都具有可燃性, 尤其是纸张和办公用品。高层办公建筑结构比较特殊, 建筑物内的管道和楼梯通道较多, 一旦发生火灾, 就很容易出现烟囱效应, 导致火势迅速向上蔓延。除此之外, 高层办公建筑物受自然风影响较大, 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建筑物内火势的蔓延。

(二) 工作人员难以疏散

受高层办公建筑特殊结构的影响, 高层办公建筑火灾中往往存在疏散距离长、人员疏散困难、疏散手段有限等救援难题, 而人员疏散困难是高层办公建筑火灾救援较为典型的问题。高层办公建筑物中工作人员分布在不同区域, 相对分散, 在疏散过程中所需时间或路程都比较长, 从而失去了最佳救援时间。而高层办公建筑物内竖井式的结构, 又有利于火势的迅速蔓延, 增加了人员疏散的难度。

(三) 救援难度较大

高层办公建筑的典型特征就是楼层高度较高, 这给火灾外部救援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很多城市用于消防救援的云梯数量及高度有限, 使高层办公建筑灭火救援困难重重。现代化城市建筑密度较大, 建筑物的间距小, 使消防车难以靠近火源, 无法有效开展救援活动, 从而影响救援效果, 增加了火灾损失。

(四) 建筑物内可燃物较多

高层办公建筑物内存放的可燃物较多, 如打印设备及纸张、办公用品、室内装饰品等。一旦发生火灾, 这些可燃物体会迅速燃烧, 并产生大量浓烟和有害气体, 降低视线能见度, 给高层办公建筑人员疏散造成困扰, 也使灭火救援活动无法有效开展。

二、高层办公建筑人员疏散基础

如何快速、安全地疏散建筑物内的工作人员, 是高层办公灭火救援工作的重点。当高层办公建筑物内遭遇火灾后, 能否及时疏散人员是确保生命及财产安全的关键。高层办公建筑受其结构和自然因素的影响, 一旦发生火灾, 火势会迅速蔓延, 并产生大量有害气体, 如果人员得不到及时疏散, 有害气体会随呼吸进入体内, 危害身体健康。因此, 要在浓烟没有大面积扩散前, 将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

一般情况下, 火灾发生包括以下几个阶段:起火、火灾扩大、充分发展、火势减弱、熄灭等。起火和火势增大阶段内的人员疏散直接决定灭火救援的成败。灭火救援与人员疏散之间存在着不可逆的关系。人员密度、人员移动速度、人员所需空间、人员流动量大小是影响高层办公建筑人员疏散效果的重要因素。在高层办公建筑灭火救援中积极引用人员疏散模型, 根据人员密度、人员移动速度、人员所需空间、人员流动大小等参数确定人员疏散时间, 消除一切救援阻碍, 是确保人员疏散和火灾救援顺利开展, 保障人民生命安全, 减少社会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

三、高层办公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战术基础

高层办公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战术是指根据高层办公建筑的实际情况, 设定在可能发生火灾时, 火灾对周围环境的伤害程度及大小, 并据此合理部署救援力量, 运用有效救援策略, 使火势得到及时控制, 避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灭火救援预案的制定是高层建筑消防灭火救援战术基础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灭火救援行动中, 面对复杂的火灾现场, 消防指挥官难以在短时间内拟定一个周密而有效的灭火救援方案, 因此需要事先制定好一个灭火救援预案。灭火救援预案是指对高层办公建筑救援中可能出现问题及情况预先做出计划, 确保消防救援活动顺利开展, 是消防作战文书的一种。能否根据高层办公建筑的实际情况, 制定科学有效的灭火救援预案, 是顺利实施消防救援活动的重要保障。在制定灭火救援预案时, 首先要清楚了解高层办公建筑的具体位置、结构设计、内部设施等重要信息。

四、高层办公建筑的消防灭火救援方法

在高层办公建筑的灭火救援中, 通常采取内部灭火为主、外部进攻为辅的救援方法。如果出现高层建筑物内部与外部火势同时蔓延的情况, 就要采取内、外部同时灭火的救援方法。灭火救援主要是为了有效控制火势蔓延, 尽可能地解救高层办公建筑屋内的被困人员, 确保人员及财产安全。

高层办公建筑灭火救援方法中的内部救火是指负责内部救火的消防人员, 通过攀爬楼梯或消防云梯抵达失火楼层, 在失火楼层及失火以上的楼层位置处, 应用相关消防手段及设施, 阻止火势进一步蔓延。而外部救火主要是利用消防车内的水浇灭火源, 或是使用大型吊车等登高设备进行灭火救援。在高层办公建筑火灾的外部救援中, 常采用大型吊车或消防车, 进行灭火救援。同时消防人员需要根据火灾现场的具体位置、建筑结构、火势走向、着火特征、疏散路线、人员疏散情况等, 确定疏散策略和灭火方法, 确保员工生命及财产安全。

五、结语

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使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成为现代城市建设的标志。但由此而引发的火灾隐患正不断增加, 成为高层办公建筑消防的一个难点。高层办公建筑发生火灾后有两个亟需解决的问题:一是如何及时、安全地疏散楼内人员, 二是如何快速有效地控制火势。因此, 加强高层办公建筑人员疏散及灭火救援技战术基础的研究必不可少, 也是提高灭火救援效率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关键。

摘要:随着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现代建筑结构形式越来越复杂。城市中高层建筑结构的平均高度正在不断提升, 由此带来安全问题明显增多, 社会对此也越来越关注。为了确保建筑正常运行和居民生活安全, 必须加强对高层办公建筑灭火救援战术的研究。文章从高层办公建筑火灾的特点出发, 探讨高层办公建筑的人员疏散基础和灭火救援战术。

关键词:高层办公建筑,人员疏散,灭火救援,技战术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平, 方正, 袁建平, 汪尚朋.高层建筑人员疏散模型及其验证[J].火灾科学, 2005, (02) .

[2]阎卫东.建筑物火灾时人员行为规律及疏散时间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 2006年.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灭火战术】相关文章:

战术应用05-25

战术教学06-13

战术训练07-08

单打战术08-06

战术特征08-15

散打战术08-19

战术效果09-15

基本战术09-16

门球战术范文05-17

警察战术基础05-14

上一篇:施工理论下一篇:时代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