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统计教学措施

2024-07-12

数理统计教学措施(精选七篇)

数理统计教学措施 篇1

1 进一步完善各项考核制度

当前, 绝大多数地区、部门干部的任免, 还是以年底的各项考核指标为依据, 尤其以当年GDP的增长为其政绩的主要考核指标。而年底的各项考核指标, 又是以统计年报上的各项数据为基础。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出现各地区、各部门领导为了各自的利益, 为了完成上级下达的各项指标, 而要求甚至是强迫统计部门在统计数据上做文章, 以至于不断出现偏离本地区、本部门实际情况的失实数据。要想改变这种现状, 应变自上而下地制定强制性考核指标为自下而上地自主制定切合本地区实际的发展规划。各地区、各部门根据本地区、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1];并且保持目标、制度的延续性。坚决废止把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作为政绩考核的制度。不玩数字游戏, 不以统计数据上虚假的高产值、高效益作为提拔、考核官员的依据。

2 改变统计系统管理体制

目前, 各级统计部门都是受当地政府直接领导。上级统计部门只是对下级统计部门进行业务上的指导, 对下级统计部门人员的任用和调配不干预, 也没权干涉。在上述考核制度的影响下, 许多统计部门和人员不能坚持原则, 而屈服于当地领导弄虚作假。因此, 统计机构必须是依照法律独立设置的, 并且在行政上应保持其独立的地位。统计部门和人员的管理体制, 实行下管一级、垂直领导, 本级统计部门人员的任用和调配、统计经费的使用均由上级统计部门来管理, 省统计局直接归国家统计局领导, 省管市、市管县、县管乡, 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受当地只要政绩不求事实的领导的干预。

3 加强法制建设与执法力度, 完善统计信息的质量保障和监管制度

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提高法律的可操作性, 加大执法力度。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 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保障统计生态环境的健康发展。健全统计法制建设, 依法统计, 尤其要严格执法。强有力的法律实施机制将使得违法成本极高, 从而真正杜绝虚报、瞒报、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阻挠统计执法检查等统计违法行为的发生。要加大普法力度, 各地区、各部门要像宣传《审计法》《税法》《会计法》那样, 进一步加大对统计法规的宣传力度[2]。大力加强统计法制建设, 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要与人大、政协、监察局、法制、司法等部门联合开展执法大检查, 对违法案件进行处罚和曝光, 增强各级领导和广大统计员的统计法律意识, 统计数据质量将得到较大提高。要全民参与、全民了解, 使统计法规也像其他法律法规那样深入人心。不应把“不断加强统计的执法力度”变成一句空话, 对于弄虚作假者, 一经查出应予以严惩。同时, 必须追究其部门负责人、上级主管部门的责任, 尤其应追究当地主要行政领导的责任。建立健全统计信息质量责任制, 完善统计信息质量考核办法, 严格奖惩。

4 加强统计队伍建设, 提高统计人员自身的素质

统计工作是专业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统计工作涉及的面较广, 这就要求统计工作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3,4]。作为一名合格的统计人员, 不单要有不畏强权的品质, 同时还应掌握过硬的本领。统计人员自身素质的高低必然要影响到统计数据、统计信息的质量。这就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运用各种措施来提高统计人员的自身素质, 要着手培养和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素质, 采取定期培训或考核的办法不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 使他们熟练掌握统计新知识、新方法, 特别是现代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技能和计算机应用技术, 并做到培训教育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不断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同时, 加强统计职业道德建设, 树立行业职业道德的优秀典型, 弘扬务实求真、忠于职守的精神。针对不同时期、不同发展的需要, 系统地对统计人员进行培训、再教育, 做到认真施教、不走过场。使统计人员不但能真正了解掌握统计基础理论、统计法律知识等必要的相关知识, 还应能跟上科学技术的发展。充分利用当今现代化办公条件, 系统地学习现代化办公的各项操作, 做好本职工作, 运用科学的调查方法提供真实的统计数据。作为统计人员基本技能的统计调查, 也是要求每一位统计人员要充分掌握的。针对不同研究的不同需要而运用切实可行的调查方法, 得出科学合理的统计数据、统计信息, 为本地区、本部门的合理发展提供重要保证。

摘要:从完善考核制度、改变统计系统管理体制、加强法制建设与执法力度、加强统计队伍建设等方面阐述了提高统计信息质量的措施, 以期为统计工作的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统计信息,提高,措施

参考文献

[1]赵红雷.加强统计信息管理提高统计服务质量[J].上海铁道科技, 2008 (1) :86-87.

[2]王桂菊, 贾玉荣.新形势下如何提高统计信息质量[J].辽宁经济, 2008 (10) :101.

[3]刘玉琼, 曹向兰.构建统计信息质量长效机制[J].企业导报, 2009 (12) :174-175.

统计工作改进措施 篇2

存在的问题: 1、2008年以后随着医院管理系统软件在我院的实施,我院的卫生统计报表已在医院管理系统软件实现,报表的电子化弱化了手工资料的保存,原始数据纸质材料并有领导签字这一程序基本没有实现。2、2008年以来各类卫生统计报表上报及时率和漏报率汇总表,此项工作没有坚持不懈的做下去。

3、对统计专项经费投入,每年投入的只是在办公设备的投入,其他投入的不多。4、2008年以来我院内部的各种报表比较及时,但上报上级的各类卫生统计综合报表由于涉及到的我院其他科室的卫生信息,汇总比较慢上报及时率较差,但无漏报。

工作改进措施:

坚决贯彻执行《统计法》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查找和梳理卫生统计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强化统计基础建设,进一步宣传统计法律法规,增强各我院行政部门和医疗卫生统计工作人员的统计法制观念,加强遵守《统计法》的宣传,努力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强化对卫生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提高统计服务能力。目前重要的具体改进的内容是:

1、在我院的医院管理系统的电子信息化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任然要重视原始数据纸质材料保存和收集,并设定保存年限。

2、加强我院负有提供统计资料义务的统计人员统计报表的责任制,把责任落实到人。

3、坚持做各类卫生统计报表上报及时率和漏报率汇总表,及时检查我院的统计报表质量。

4、任然要重视对于统计工作的资金投入,报每年的工作计划到位。

5、对于各级卫生部门的综合卫生信息报表,加强各科室之间的协调工作,责任到人到科室。

数理统计教学措施 篇3

[关键词]中职 财会专业 统计教学 改进措施

前言

作为中职财会专业的主干课程,统计课程以培养具备深厚统计学基础知识以及操作技能的初级或中级人才为主,最终实现劳动者素质的提升。为满足信息化时代社会对中职财会专业人员的要求,教师应注重对统计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重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与学生个人的长远发展,迎接大数据时代的挑战。

1.中职财会专业统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式落后。现阶段的中职财会专业教学仍以粉笔、黑板这类传统的教学工具为主,较少使用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如多媒体、幻灯片等,未将相关软件(Word、Excel等)的统计功能进行有效运用。教师应在遇到问题后转换思想,采用新技术来解决教学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优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课堂参与度。

(2)学生的学习与行为习惯存在较多问题。由于多数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未打下牢固的基础知识,因此,在中职学习中会出现缺乏学习热情、积极性较低等现象,学习缺乏毅力,对新知识浅尝辄止。这些学习习惯与行为对中职学生的学习效果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

(3)理论知识重于实践活动。大部分中职教材内容较陈旧,创新的内容较少,多为概念解读、公式、计算方法等基本的理论知识。缺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易使学生产生厌倦的心理,并对于统计预测、分析与决策均无准确的认知。

2.中职财会专业统计教学的改进措施

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统计电算化水平。统计学与数据密不可分,学习中遇到的众多表格、概念、数据会使学生产生排斥心理,这也是学生认为统计学学习的困难所在。为了解决这类问题,教师应利用计算机软件将此类问题简化,指导学生顺利解决这些困难。如教会学生熟练掌握Excel软件中的函数功能(sUM、MAX、AVERAGE等),准确高效地对数据进行处理。教会学生设置误差函数,熟练应用标准差与方差函数,提高计算效率。通过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的处理,能够帮助学生完成直观、形象的统计图或其他表格。

多种考核方式相结合。采用实践作业、课堂表现、软件操作等多种方式进行综合考评,同时应将学生在统计实操过程中的成绩加入考核成绩中。而对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则通过其课堂的行为及表现来进行评价。而对于学生的操作能力与操作知识的掌握程度则采用实践作业的形式来进行评价。另外,教师也应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来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应用知识的能力,尽量从多角度、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

将案例引入到课堂教学当中。为了使中职学生能够更好地体验到统计学习的重要性与应用价值,教师应结合案例来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解决实际案例的过程中提升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学习描述统计法时,教师可以选取美国国家照顾协会针对护理人员对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将各项目的得分情况与护理人员的招募方式以表格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采用描述统计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并提出相应的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措施。结合案例进行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统计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同时能够在案例练习的过程中认识到统计课程在各个领域的重要作用,进而提高学习的热情。

(4)根据教学实际编写实训教材。学校可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地区或社会发展水平的需要来选择合適的教材。此外,为了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与学校培养方案的要求,学校可自行编写实训教材。例如学校财会专业的就业方向若是小型或中型企业的话,教师在编写实训教材时,可围绕中小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将企业岗位要求、考核方法、工作流程等进行详细地分析。之后再与学生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经过对比总结出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企业需求间的差距,从而进行针对性地实训教材编写。利用学校编写的教材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3.结语

探究统计信息失真防治措施 篇4

统计是通过收集数据, 进行量化的分析、总结, 并进而进行推断和预测, 为相关决策提供依据和参考。统计数据是国家最重要、最基本的信息资源之一, 对国情国力和国民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现如今, 我国统计信息失真甚至弄虚作假的现象普遍存在, 有的地方甚至相当严重。统计数据失真、数据造假、缺乏可信度, 既影响了政策的制定和调整, 又影响了政策决策判断, 从而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损失, 也会造成国民经济核算值虚增或虚减。失真的数据营造的是“泡沫”, 看起来美丽, 但除了自欺欺人和误国误民之外, 别无它用。

1 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1.1 统计信息失真分类

统计信息失真一般可分为两大类, 即技术性失真和非技术性失真。技术性失真是由非主观的、无意识的客观条件所产生, 主要包括统计制度及方法、统计管理体制、工作方法和手段、人员素质、代表性误差、度量工具不标准等。非技术性失真就是数据造假, 是指为了个人或地方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 有意识地、专门地提供虚假统计信息而造成的统计信息失真[1]。

与技术性失真相比, 数据造假会对社会经济造成很大的危害。技术性失真所产生的误差较小, 通过检查对比可以修正, 正负误差可相互抵消, 统计数据趋于真实;而数据造假则是由于相同利益趋向而促使人为造假, 不易被消除, 失真就会加剧, 数据造假的危害等同于腐败和犯罪。

1.2 技术性失真的原因

1) 统计法规制度不完善。一是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结构性矛盾, 旧的指标依然存在, 新的指标欠缺较多;二是统计调查方法体系落后、工作量大、抗干扰性差;三是统计标准体系不健全、不配套, 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

2) 数据采集不准确。一是报表单位为了避免经济数据泄露而瞒报统计数据;二是统计人员责任心不强, 数据随意性大;三是报表统计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 专业素质不高, 对报表中的统计指标不理解, 无法判断所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四是报表多, 不能及时填报报表。

3) 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有些统计人员没有专职专责, 兼职过多, 许多未经过专业教育和专业培训的, 同时又不具备统计专业知识和技术资格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导致统计工作不严谨, 易出现很大差错。

1.3 人为因素失真的原因

1) 领导的“政绩观”欲望强烈。GDP是考核领导干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即使当地经济发展不大, 也想用漂亮的数据和政绩为仕途做铺垫, 从而浮夸造假, 在数字上做文章。

2) 制定的经济发展指标过高。为了缩小同其它地区的差距, 有意将计划定高, 超出当地客观实际, 导致计划指标根本无法完成, 于是就会采取数据造假的方法让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

3) 统计部门只对当地官员负责。统计局归属于当地政府的职能部门, 其领导的升迁、提级、任用等都听从当地政府安排, 在一些重大统计问题上, 均由地方政府决定, 形成了“拿谁的钱, 吃谁的饭, 就为谁喊, 就为谁干”的格局。

4) 片面理解目标责任制的考核。目标责任制考核本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但是目前都把目标责任制的考核片面化, 并把考核作为政府的挡箭牌, 为虚报、瞒报找借口。

5) 曲解统计中的“科学估计, 修正数据”原则。“科学估计, 修正数据”是统计体系中对无法统计的指标进行估计和修正的原则, 是解决统计漏洞的手段。恰恰是这一原则被曲解利用, 成为数据造假者的捷径和挡箭牌。

6) 对造假行为打击不力。虽然也处理了一些造假者, 但多是些基层的小人物, 县级以上的官员几乎没有因为造假而受处理的, 致使人们将《统计法》视为“软法”。

7) 统计信息不对称。统计信息使用者接触不到真实信息, 对于信息提供者提供的信息无法判断真伪。

2 统计信息失真防治措施

2.1 技术失真防治措施

1) 改变现行统计制度。这需要国家制定新的统计制度与相适应的统计体系, 给予相对应的法律保障, 从而有效减少和避免统计信息的失真。

2) 提高统计人员素质。首先要提高统计人员的责任感。在工作中, 统计人员要做到“不惟上、不惟财、只惟实”, 勇于抵制和大胆揭发统计造假行为。其次要提高统计人员的业务水平。统计人员要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岗位培训, 所有统计人员都必须通过严格的考核, 持专业统计资格证书上岗。

3) 积极发展民间统计。除国家统计之外, 允许社会团体或非法人单位等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统计, 这样的方式被称为民间统计。开放民间统计可以打破政府统计的垄断地位, 并形成竞争机制。民间的统计数字也可以作为官方统计数字的参照, 若两方最终的统计数字相差过大, 会引来各方质疑, 甚者司法机关会介入调查。民间统计的方式更进一步保证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2]。

2.2 人为造假防治措施

1) 淡化GDP的考核指标。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考核方式需要换一些不易作假的经济指标进行考核, 从而取代当前以GDP为主的考核指标。选择类似于货物运输量、能耗数量和银行贷款发放量等数量指标, 既不容易造假, 同时数据又具备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这些数据涉及多部门、多行业的具体业务核算, 用这些指标对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进行考核, 不仅难作假, 而且也比较科学。

2) 改革统计体制。为确保统计部门的独立并不被干扰, 将副部级国家统计局升格为正部级, 并建立自上而下的统计垂直管理体系, 逐步撤销地方统计局, 强化地方调查总队职能, 实行统计部门的垂直领导, 从而提高统计部门的独立性, 增强统计部门的抗干扰能力。

3) 完善统计法规, 严格执行统计法。对涉及统计违法行为等问题要作出更加明确、更加严厉的规定, 将数据造假行为上升到刑事犯罪的高度, 将数据造假等同于贪污腐败, 可极大地遏制造假之风。要严肃查处统计的违法、违纪案件, 特别是要严厉打击部分官员在统计数字上的造假行为, 从法律层面上杜绝虚假数字的产生, 为统计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4) 强化统计工作的法制观念。各级政府部门要利用多种媒体传播方式进行统计法规、条款的宣传和教育, 特别是要强化单位领导人在统计工作中的法律责任。

5) 加强对统计执法情况的监督检查。统计部门要与各级司法机关密切配合, 共同查处弄虚作假行为;执法检查要制度化、经常化;完善抽样检查的制度方法, 减少违规行为未被检查出来的可能性;加大统计数据质量检查的频率, 将定期与不定期检查相结合, 降低弄虚作假者的侥幸心理。

6) 成立数据质量评估机构。保证机构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性和代表性, 既要包括从事过统计工作的人员、统计专家、学者, 还要包括审计人员、智囊机构, 若有条件还可聘请国外的统计专家作为顾问。

7) 正确利用网络技术手段, 构建一个防范数据造假的网络监测系统。企业数据可联网直报, 将原始数据通过网络直接报送全国统一的数据库, 各级统计机构同步接收、审核和共享原始数据。

8) 积极引入民主监督机制。对于不涉密的统计数据要及时公开, 接受舆论监督。同时, 对举报统计造假者予以重奖。只要将统计数据暴露在阳光下, 接受公众监督, 就会让统计造假无处遁形。

3 结语

长期以来, 我国施行的统计制度在现行体制下显现出诸多弊端, 无法控制统计数据的质量问题尤为突出, 从而导致数据失真问题不断[3]。在统计数据生成的全过程中, 还存在着诸多导致数据失真的因素, 其中人为因素造成的影响最为严重, 因此, 遏制和查处统计造假行为, 是统计失真治理的主要任务和艰巨任务。不断加大统计管理体制改革, 对统计的造假行为持“零容忍”态度, 尽可能减少干扰, 使统计数据真实可信;不断修改和完善统计法, 同时加强对统计工作的执法力度, 使统计工作的社会责任及法律责任能更加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给统计一片真实的天空。

摘要:文章分析了导致统计信息失真的原因, 并针对这些原因提出了相对应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统计,信息失真,数据造假,失真防治

参考文献

[1]雷宏.我国统计数据造假的成因及治理对策探讨[J].求实, 2005 (17) :150-151.

[2]曾月旻.统计造假的成因与防范措施探讨[J].现在商贸工业, 2008 (2) :170-171.

统计局巡视整改措施 篇5

根据《县委县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喜迎、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的通知》(长文[20XX]15号)和县委“喜迎、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主题实践活动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思想大解放、争做实干家、推动新跨越”主题学习讨论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长迎创发[20XX]2号)文件精神和要求,县统计局认真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扎实开展“开门纳谏”活动,并制定整改方案,确保学习讨论活动取得实效。现将相关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征求意见情况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迎创推”工作部署和此阶段的工作安排,局“迎创推”活动小组根据实际情况,制订“思想大解放、争做实干家、推动新跨越”主题学习讨论活动征求意见表,分发到每一位调查对象手中,同时结合个别走访、开设网上专栏、专线电话等形式,广泛征求了局在职干部职工、离退休老干部、包含基层企业、商贸个体、普通群众在内的统计服务对象的意见,真正做到问计于民,求策于民。

本次共分发征求意见表100份,收回88份,回收率为88%。其中,认为很好或无意见的76份,提出意见或建议的12份。从征求意见表回收情况来看,调查对象献言献策的积极性较高,尤其是局干部职工对于如何更好地发展统计工作都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主人翁意识得到了充分体现。

针对搜集来的意见和建议,同时结合统计工作实际,我局组织开展了以“人人都是发展环境”和“立足岗位创先争优”为主题的大讨论活动,通过召开座谈、组织观看长阳电视台专题节目《投资环境大家谈》等形式,充分调动大家的活动参与热情,认真查摆问题,针对现状找差距,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订措施,确保了整个讨论活动全员参与,人人发言,实现了机关干部全覆盖。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思想解放程度不够,对于当前统计工作服务经济建设的有效办法研究不够,缺乏新思路,新办法。应把投资软环境建设作为服务经济发展大局的第一要务,积极从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管理、狠抓行风建设、落实承诺服务等方面入手,不断提高统计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水平。

2、在整体工作推进方面:在服务工作中主动性有待加强,统计跟踪服务、全程服务的质量和数量均有待提高。

3、在管理、制度和监督制约等机制方面:对固定资产管理、数据管理与发布、调查项目管理、数据评估和审核等工作领域要进一步加大监督制约的力度;统计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4、在效能和作风建设方面:要按照深化投资软环境建设的要求,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认真落实工作、服务、廉政等方面的制度,严格执行,落实奖惩。

5、在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方面:无意见或建议。

三、整改方案

按照“迎创推”活动的安排部署,主题讨论活动经过集中学习、广泛征求意见、梳理提炼问题、召开专题讨论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提出了整改落实解决突出问题的思路和举措。经局党组认真研究,制定如下整改落实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以创先争优活动思想为指导,以“思想大解放、争做实干家、推动新跨越”为主题,对照“三查一创”目标查找出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制定整改方案和整改措施,在“喜迎、争创新业绩、推动新跨越”的主题建设实践中,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和创新意识,着力构建有利于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提高推进全县统计事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

二、整改目标

一是要凝心聚力提精神。引导全体统计机关干部认清我县发展形势,解放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发展的合力,进一步增强统计干部创优争先意识,营造“想干、敢干、快干”和人人争做实干家的浓厚氛围,形成推动发展的合力。二是要新办实事惠民生。动员组织局机关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着力兴办一批谋民利、解民难、惠民生的实事好事,让群众满意。三是要服务群众转作风。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群众,提升统计服务能力。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大力整治“庸懒散软”,创新工作方法,促进工作转型。大力推行统计工作三个“三分之一工作法”,积极作为,奋力推进,确保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走向规范化、正规化的轨道,为服务全县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三、基本原则

1.实事求是。坚持从实际出发,把整改落实工作与统计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有什么整改什么,什么问题突出就下决心解决什么问题,力戒形式主义,以整改的实效来推动统计工作进一步发展。

2.统筹兼顾。坚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做到既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又解决体制机制问题;既注重机关工作的推进,又要注重统计工作的长远发展。

3。突出重点。始终把群众关心的涉及统计服务对象切身利益的问题放在整改的第一位,在整改过程中始终注意听取和吸收群众意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整改是否落实的重要标准。

4。持续推进。对于具备一定条件能够在活动期间内解决的问题,提出明确的具体步骤和措施及责任人;对于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解决的问题,要制订计划,明确责任目标和时限要求,努力加以解决。

四、内容及责任分解

(一)加强学习,着力加强干部职工的综合能力建设

1、结合“青年书香号”活动,鼓励每名干部每月读一本好书。学习内容主要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党史及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社会和国际等各方面的知识。努力提高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增强做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理论指导实际工作,坚持学以致用,边整边改,使学习教育活动成为党员干部受教育、提高素质的过程。

2、落实各项学习制度,进一步抓好党员干部的学习,坚持每周四集中学习,加强对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工作,科学安排学习与活动,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倡导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力戒形式主义,从多方面提高干部自身素质。

3、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勤奋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政策法规及业务知识的学习,增强统计服务意识,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方针,主动为机关单位、企事业团体、社会公众提供优质的统计服务。责任领导:郭承瑛责任股室:办公室

(二)加强措施,着力加大统计执法力度

1、加大统计法宣传力度,加强统计执法,加大案件直接查办力度,建立统计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统计违法案件通报制度。

2、选择工业、房地产、固定资产投资等企事业单位作为重点检查对象,整治瞒报、漏报和虚报行为。强化统计执法队伍建设,严格执法程序,规范执法行为,不断提高执法水平,对出现的统计违法行为,切实做好查出一起处理一起,净化社会统计环境,树立政府统计权威,保障统计业务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的社会氛围之中。

责任领导:郭杰锋责任股室:法规股、企业股

(三)创新统计工作思路,增强统计服务意识

1、针对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以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镇化建设、产业结构调整、旅游业发展方向、园区建设等重大课题,深入基层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题调查和分析研究,努力形成一批数据翔实、分析客观、建议可行的统计精品。

2、针对民生热点、社会焦点以及政府关注的重点,以重大国情国力普查、城乡居民收入调查以及其他专项调查和监测等为手段和渠道,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努力使统计调查成为县委、县政府倾听民声的桥梁、社会公众建言献策的平台,使统计数据成为各级党政领导科学决策的第一依据,使统计工作服务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责任领导:覃远洲责任股室:局、队各股室

(四)加大力度,着力建立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

1、建立协调有序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机关各项规章制度,进一步完善《岗位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推行“三个三人之一”工作法,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进一步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内部协调配合,发挥整体优势。改进机关工作作风,强化纪律教育,增强自觉性,做到办事畅通,高效务实。

2、建立健全重大事项通报制度和公示制度。进一步提高局党务、政务、财务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为群众参与民主管理创造条件。主动接受群众监督,调动和保护群众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

3、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体现以人为本精神,创造一个规范、整洁、优美的学习、工作环境。进一步拓宽群众反映意见的方式与渠道。及时改进、纠正工作上存在的办事拖拉、缺乏主动性、服务意识不强等问题。

责任领导:各党组成员责任股室:办公室

(五)转变机关作风,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

1、加强干部职工的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支持鼓励勇于负责、敢抓敢管的干部,关心爱护不图虚名、埋头苦干的干部,真正把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干部选拔到领导岗位上。建设一个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调,能够驾驭复杂局面、破解发展难题、善于领导科学发展的坚强领导班子,造就一支素质高、作风实、业务精的干部队伍。

2、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大兴求真务实之风,积极倡导真抓实干、埋头苦干,说了的事情就算,定了的事情就办,认准的事情就干,要干的事情就要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强化对干部职工工作作风的监督检查,加大督查问责力度,健全完善责任追究制度。局班子成员每季至少一次深入基层进行调研,围绕中心,服务发展,创新思想,转变作风。

3、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各项党风廉政规定。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政策法纪教育、优良传统教育和警示教育,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加强对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的检查,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与统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责任领导:各党组成员责任股室:办公室

四、工作要求

一是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整改落实阶段是整个学习讨论活动出成果、见实效的阶段,也是党员群众关注的阶段,各党员干部要以高度负责任的态度、求真务实的作风,切实抓好整改事项的实施,责任领导要及时协调解决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按照责任分工,具体抓好落实。

二是细化方案,分步推进。党员干部要按照整改落实方案的分工,认真抓好整改项目的落实。对于长期的整改目标,要将总体目标进行分解,制定分年度工作计划,保证整改措施切实按时按质实现。对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整改任务,要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保证整改落实。

我国煤矿事故统计分析及改善措施 篇6

科技不断的进步,但煤矿事故还是时有发生,这些危害着群众。企业和国家的利益。笔者作为新汶矿业集团泰山能源公司的一名工作者,更应该重视到这些问题,笔者通过统计分析近年来的煤矿发生的形式,对如何预防煤矿事故提出自己的建议。

一、我国煤矿事故统计

(一)总体形式

自2004年以来煤炭行业的蓬勃发展,我公司也一起发展,近些年在山西投资一煤矿,在内蒙鄂尔多斯正在开发一块拥有3亿吨储量的大煤田。随着煤炭生产量和煤炭企业的数量逐年增加,但国家和煤炭企业没有加强对安全生产的重视,以至于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中国近几年来的煤矿安全生产趋势逐渐好转是因为对煤矿的安全生产逐渐被重视,此外,中国已经发布了例如促进煤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以及各种规整制度,来不断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2005年8月24日发布了“关于坚决整顿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和非法煤矿的紧急通知”,并提出了关闭无法保证安全生产的不煤矿,随后发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加强对小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加强对国有重点煤矿安全的基础管理,加强对气体的安全监测,明确安全的费用提取与使用方法,把以往标准的最高要求当做现今标准的最低要求,允许相关企业在基础标准上提高自我解压的标准,加强评价机构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培训。这一系列的措施促进了2006年乡镇煤矿事故的发生频率不断下降。从2006年一直到如今的2013年,我国更加重视煤矿的安全生产,在保证煤炭产量增加的同时,减少煤矿的安全事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煤矿的重大事故仍然时有发生。我国近几年的煤矿事故数据见图表一所示:

由表一可以看出:2004年到2005年我国事故持上升趋势,到2006年开始有所好转。2006年事故发生的数量和死亡人数与2005年相比下降了12%和22%,从2006年起煤矿事故数量逐年递减,安全生产的形势保持良好平稳的趋势,百万吨死亡率逐年降低。

(二)事故类型

采集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事故查询系统中提供的历年煤矿事故资料,针对事故特点进行不完全统计,并分类进行分析。

1.事故致因类型

煤矿事故原因有天然气,水灾,顶板,火灾,机电,运输以及其他类型。统计如表2所示。

从表二可以看出,在各类煤矿事故,顶板事故发生次数最多,共3567起,占总数的43%。这是由于采矿方法不先进,矿山生产过程中,在矿山的压力下,由于有些地方空当,空顶或支护不及时、冲击地压、煤炭局部坍塌、片帮、冒顶、等,都会导致顶板事故的发生。其次是瓦斯事故,共1879起,占总额的20%左右。煤尘因为不完全燃烧会释放出大量有毒气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这些情况都说明煤矿事故预防工作应着重顶板事故的预防和瓦斯的监测。

2.事故发生地域

我国各个地区煤矿储存条件不同,煤矿数量不同,开采难度不同,发生事故概率自然也不会相同。2004 -2012年各省煤矿造成死亡的事故统计如表三所示。

表三显示,从数量上来看,四川,山西,容易发生严重意外事故的频率最高。共有1583起煤矿事故发生在四川,其中的1234起意外事故都发生在乡镇煤矿,占事故总数的75%以上,主由于四川煤层复杂,瓦斯含量高,并且乡镇煤矿的比重比较大,领导重视不够,责任不明确,等等;山西省有16例,其中14个是瓦斯爆炸重大事故,主要由气体积聚,违章作业,管理混乱,设备,设施及其他原因导致。

二、预防煤矿事故的建议

1.防止易发事故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率提高的关键就是能否有效并及时的控制顶板事故与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因此,我们必须坚决贯彻实施提高我国煤炭安全生产的法律规范以及技术措施。企业预防与控制煤矿的安全事故必须严格根据经过修订的《煤矿安全规程》与2009年5月14日发布的《防治煤与瓦斯突出规定》的要求,不断规范技术程序。

2.重视隐患预测

瓦斯事故发生的原因通常是由于没有及时检测瓦斯气体聚集的情况,最后因为瓦斯气体浓度达到一定程度而引发了爆炸。2006年我国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每一个瓦斯都要安装数字化监测监控系统的制度,以此来减少瓦斯气体的积累与突出,与此同时加强对火情的监测、火源的控制,防止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对于煤矿事故频繁的四川、重庆、贵州等省市采取审核的制度,加强对煤矿事故的隐患排查与管理。

3.加大企业安全生产投入

国家需要进一步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并建立问责制,来保证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煤矿企业特别是小煤矿的生产更需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管理,必须采用先进的安全生产设备以及设施,尽可能的让煤矿生产在机械化、自动化的情况下进行;加强科学的生产,积极采用科学技术尽心煤矿的开采,提高煤矿生产的安全技术等级。

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由于煤矿人员素质低下的这一特点,煤矿管理人员需要积极加强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工作,加强对煤矿安全知识的宣传,提升煤矿工作人员安全生产的意识,意识到当前形势的严峻性,增加其责任感、紧迫感与危机感。企业需要定期对煤矿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的培训,不断加强安全技术培训的考核制度。

三、结论

我国对近几年的煤矿安全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顶板事故与瓦斯事故在煤矿安全事故中的频率最高,造成的后果也极为恶劣,各煤矿企业需要积极采取先关的措施来降低煤矿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对于煤矿事故频繁的四川、湖南、重庆、贵州等地区需要对其进行重点检查,政府积极开展专项监察行动。我国的煤矿事故中小煤礦的事故发生率最高,政府需要加强对此的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特别对于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的矿井,必须必须坚决整顿或关闭处理。笔者作为新汶矿业集团泰山能源公司规划发展部的一名职员,本着减低企业的煤矿安全事故的宗旨,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来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人员素质等的一系列的建议。

(作者单位:山东泰山能源有限公司)

浅谈统计数据失真的成因与防范措施 篇7

【关键词】 统计数据 准确度 失真 防范

1.提高统计数据准确度的重要性

军事情报失真,足以让三军陷入重围,统计数据失真,足以使发展误入歧途。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试想,如果作为决策重要依据的统计数据失真,决策就必然在错误的基础上产生,基础就偏离了,那么以后的贯彻落实就会朝着错误的方向一直延续,对于一个国家来说,这样的损失是无法估量的。提高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永恒主题,没有及时、准确的统计数据,为科学发展提供统计保障便无从谈起。因此,提高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核心所在。

2.当前统计数据失真的成因

2.1微观经济主体的利益驱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由单一的国有、集体发展到包括私营、个体、股份制 外商投资等多种形式并存,经营方式与管理模式也日益多样化,许多新企业应运而生。企业作为独立法人,为了骗取经济利益、捏造虚假数据,搞账外账,在财务报表上大做文章。为了偷税漏税而少报利润和销售收入,给财税部门报“苦账”;为了提高信用等级骗取银行贷款,在争取贷款时少报亏损或搞账面盈利,给银行报“喜账”;为降低工资成本,不设置统计职能部门和统计工作岗位,不执行规范的企业统计制度,甚至没有明确的统计报表,由财会人员或其他部门的人员代填代报,给统计部门报“应付账”。这些随意捏造的数据作为统计指标的直接来源,统计数据的质量必然大打折扣。

2.2政府官员考评的压力倒逼机制使然

目前的“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统计管理体制给基层统计工作带来了许多盲从性。各级统计部门作为行政部门处于当地政府的直接管辖下,受同级政府的领导。这样的隶属关系,使统计部门很难保持其独立性,必然受制于同级政府。各级政府致力发展经济,与统计数据造假之间本不存在必然的联系。但是当各地区、各部门以形形色色的经济指标来表现自己的成绩,并作为上级向下布置工作、检查下级业绩和能力的依据时,统计数据与各级官员的切身利益发生了直接的联系。由于统计法被视为摆设的“软法”,作为成绩上报的统计数据无人检查其真实性,捏造反映和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评估的统计数字,就理所当然地成为展示“政绩”的主要依据,“数字出干部,干部出数字”在一些地区就成为普遍的现象。

2.3部门利益分割,统计信息不能共享

目前,政府各部门对法人的管理模式是相对封闭的,工商(民政)部门的法人注册登记、技术监督部门的赋码登记、税务部门的纳税登记、统计部门的统计登记都各自按其范围按其渠道进行,互不沟通,各自封闭。企业一户多照、注册地经营地不一致、工商与技术监督对企业非惟一码、企业漏税以及由此而发生的统计数据虚报漏报等问题多有发生。政府各部门对企业各自封闭的管理方式造成企业报表环节多、时间长、负担重,使统计调查市场处于混乱状态。由于统计报表重复,项目多、杂,不合法调查泛滥现象严重,造成数出多门、相互矛盾。

2.4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难以保证统计数据质量

传统的统计调查方法是以全面调查为主、非全面调查为辅,统计数据上报方式以统计报表为主、其他方式为辅。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和社会各界对统计信息准确性要求的提高,传统统计报表方法与统计要求的矛盾越发突出,即使近年来统计网络化自动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仍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为此,1994年《国务院批转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国家普查制度改革统计调查体系请示的通知》,明确提出以周期性普查为基础,以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的统计调查改革模式,并将其纳入国家《统计法》。但在实践中,由于非全面调查方法技术要求较高,受基层统计力量薄弱、人员素质不高的影响,至今仍然难以适应。

3.统计数据失真的防范措施

3.1制定科学的干部考核办法

统计数据是评价干部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但绝不是唯一的依据,简单地采取把统计数据同职务晋升、物质奖励挂钩的办法来考核、选拔干部是不科学的。因此,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切实改变现行的干部评价考核制度。必须制定科学、全面的考核指标体系,既:要有经济发展指标,又要有社会发展指标;既要有物质文明建设指标,又要有精神文明建设指标;经济指标的选择综合性要强,要突出经济效益,避免片面追求增长速度。改进干部考核办法,必须制定先进、合理的考核目标,如果考核目标脱离客观实际,弄虚作假则在所难免。

3.2加强统计基础管理工作

统计数据来源于基层。基层的数据不准,上面就是假数真算,因此必须强化统计基础工作。近几年开展的档案升级工作,对建立统计资料归档制度起到了促进作用。只有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原始记录、统计台账、统计资料使用与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确保统计原始数据的准确性。

3.3建立切实可行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

一个切实可行的统计调查指标体系,必须严格明确统计调查范围、指标涵义和有关计算公式、逻辑关系,使统计人员有章可循,也使同一指标在不同时期、不同单位的统计口径都是一致的。同时,统计指标体系的设置还要考虑其可操作性,应该与会计核算及业务核算相衔接。只有以财务核算及其他业务核算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加工,才能保证统計数据的可比性及可信度。

3.4加强统计教育培训工作,提高统计人员综合素质

积极开展多层次、多内容、多形式的教育培训,以提高统计人员的综合素质。统计人员不仅要全面掌握统计专业知识,还必须学习财务管理、经济管理、计算机等方面的相关业务知识,这样才能充分理解统计指标的涵义,减少差错,并能有效识别出那些弄虚作假现象。另外,还应加强对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 使统计人员树立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严把数据质量关。

3.5积极推动统计信息自动化建设的进程

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不仅可以对数据进行严格审核,还可以充分开发利用统计资料,建立统计信息网络。统计信息网络的建立,不仅可以促使统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还可以使加工后的有用信息既为上级部门服务,又可以反馈到基层,做到信息共享,从而刺激对统计信息的需求,并引起各单位领导和统计人员的重视,有利于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另外,还可采用多种科学、有效的方法进行数据质量控制和监测。例如,用于监测的经验控制法、相关回归控制法、抽样调查控制法等;用于审查的审核程序控制法、逻辑检查控制法等。

结束语

近年来,愈演愈烈的统计数据失真现象给社会发展带来极大危害。它的存在与我国目前经济转轨时期的体制以及多方面原因密切相关。提高统计数据质量迫在眉睫,这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增强全民统计意识,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的统计调查管理体系,以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初蓓,贾志琦.影响统计数据信息质量的原因及对策.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3).

[2] 杨海波.再谈统计数据质量[J].统计与咨询,2005,(4).

上一篇: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分析下一篇:问题研究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