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初探

2024-07-10

理论初探(精选十篇)

理论初探 篇1

一、现状

建筑与文化的关联, 从实践层面来看是不言而喻的, 正如那些最著名的人文景观——世界七大奇迹1都是建筑和文化的双重范畴——尤其是埃及吉萨金字塔和巴比伦空中花园, 既是建筑历史的标杆, 又是古国文明的象征, 建筑属性和文化属性有机的统一于上述案例;然而, 建筑与文化的关联, 从理论层面来看却是莫衷一是——目前尚无权威的理论得以有效解释两者的关系, 一般所谓的“建筑文化理论”, 常常被理解为“建筑历史理论”或是“建筑评论”。

二、困扰

那么“建筑历史理论”或“建筑评论”的发展状况如何呢?“当前建筑史书或建筑评论的一般惯例, 总是以抨击外行人来开头的。本书所列参考书目中的各书, 二十本里就有十九本是以类似下列抱怨或辩解作开场白的……”2意大利有机建筑学派理论家布鲁诺·赛维 (Bruno Zevi) 的《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 (Architecture As Space:How to Look At Architecture) 一书就是这样起笔的——通过欲扬先抑的手法, 赛维表面上抨击的, 是“外行人”对建筑不感兴趣——这种淡漠无助于将建筑“扩展成为完整的文化体系”;他实际上是在呼吁“内行人”或“同行人”——“必须重新确立一种文化秩序”——某种关于建筑和城市的文化秩序——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建筑文化理论。

在赛维发表 (本文所见中译本是根据1974年纽约出版的英译本转译) 上述言论近30多年后的今天, 社会文化的理论发展有何进展?建筑和城市的文化体系是否得以扩展完整?文化秩序又是否得以确立?现实似乎并不乐观, 如詹明信 (F.Jameson) 指出的, “遍及社会领域的惊人的文化扩张, 我们社会生活中的一切……可以说都已变成了‘文化’”3。这种文化扩张不仅在社会学领域泛滥, 而且波及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领域, 尤其在理论研究中甚至有被进一步扩张的趋势。今天在我们的专业领域, “文化”标签的粘贴, 甚至堪比“后现代”标签的使用。那些从前毫不起眼的体验, 现在却有可能简单地贴上“后现代” (或“文化”) 的标签, 变成最抢眼的东西4。难道“曾一度被用来指内衣、冰激凌以及哲学”5的“后现代”标签, “在持续20年的攻击后没有人再相信它”6的困境之下, 又转而贴上了“文化”的标签?不止如此, “文化”标签的泛滥相对于“后现代”标签而言, 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还谈什么“文化体系”或“文化秩序”?——“文化”本身的头绪就混沌难理。

三、症结

谁人之过?——此语一出, 似乎注定本文也要承袭赛维所说的“惯例”, 进行“抨击”。咎由“外行人”当然有推托责任之嫌, 若是比赛维更进一步——以抨击“同行人”来开头, 是要冒相当“风险”的。但是目前建筑与城市规划专业领域的理论研究, 又的确面临一种令人尴尬的现象——为规避“风险”, 还是直接引用美国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的著名教授阿摩斯·拉普卜特 (Amos Rapoport) 在《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 (Culture, Architecture and Design) 中的一段话——“无论普遍来讲还是特定而言文化何等重要, 也不管人们对这个问题的兴趣与日俱增, 论述日新月异, ‘文化’对设计的作用却微乎其微。我喜欢借用马克·吐温的一句话:‘文化’在设计中就像天气一般, ‘人人都在谈论它, 却都对它无能为力。’”6为什么“人人都在谈论”文化, 却又对它“无能为力”呢?

从消极的一面来看“人人都在谈论”文化, 或许因为文化的概念太过宽泛——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所以稍加浮夸的理论要和“文化”扯上边轻而易举, 贴上“文化”的标签比贴上“后现代”标签还要容易得多。就好比, 当我们说任何一个建筑、城市规划、景观设计的思想、理念、甚至方案“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时, 等于在说它是“由人类创造”的一种物质或精神产品, 自然不会犯逻辑错误, 但说了等于白说, 从而“无能为力”。8

从积极的一面来看“人人都在谈论”文化, 说明理论研究已经开始认识到“文化”的重要性。城市作为一种社会单位, 其构成要素包括自然环境、人口因素、经济因素、政治因素、文化因素五大类基本要素。城市、建筑、景观的问题, 都离不开这五大类基本要素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过去传统的理论, 一般认为这五类基本要素对于城市景观空间形成和演变所起的作用 (或者说影响力的大小) 不同, 并且有着相对明确的次序:以自然和人口因素最为主要, 经济因素次之, 政治因素再次之, 文化因素则最为次要。因此在城市社会学的某些理论中, 顺理成章地将“文化”因素视为其它更为“重要”因素 (最常见的是自然和经济) 的衍生产品, 一度出现了“环境决定论”、“人口决定论”等等理论和观点。这些理论和观点上的偏见, 导致文化自身的规律没有得到深刻的揭示, 故而显得“无能为力”。如今, 文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各个学科的普遍关注, 正象迈克·费瑟斯通 (Mike Featherstone) 指出的那样, “文化, 曾经处在社会科学 (尤其是社会学领域) 的学科边缘, 而现在, 它已急速地成为社会科学中的中心学科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之间一些学科障碍也正处在消解融化的过程中。”

四、突破

无论说抨击也好, 自嘲也罢, 再来理解拉普卜特上面的那段话, 需要强调两点:其一, 对于“文化”的问题, 即便“无能为力”, 我们却也无以回避——似乎能够帮助我们走出这个“工具完善与目标混乱” (爱因斯坦语) 时代的, 唯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我们别无选择, 必须要“谈论”文化, 还要深入地“谈论”建筑文化;更为重要的是其二, 在理论研究层面, 建筑文化理论体系如何建立?

至今为止的建筑文化理论研究, 关注重心始终是建筑或城市——专业使然;倘若我们将重心转向文化, 换个视角能否有所突破?文化人类学9作为文化研究的权威是毫无争议的, 同时由于其基础性、反思性和抽象性的学科特征, 也决定了该理论可以在建筑学专业领域直接和广泛地应用。

首先, 来看文化人类学的“基础性”。现代社会人类学界普遍认为, 人类学通过不同社会和文化比较得出的基本结论, 概括出的一般性规律均适用于现代社会生活的准则, 可以帮助解决现代社会的文化问题。由于人类学是对于文化本质的探讨, 所涉及的是全人类普遍性的问题, 因此有一种看法认为:人类学是社会科学的数学10。数学是没有地域和时代差异的, 正如从来就没有听说过, 毕达哥拉斯定理会在某些国家或某些时候不适用, 或陈景润的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不符合西方国情等等。所以文化人类学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跨越时空的基础性。

其次, 来看文化人类学的“反思性”。人类学不仅解读本文化, 也解读异文化, 尤其强调通过对异文化的探讨, 获得对本文化以至全人类的理解;不仅用自己的眼光看待“他者”, 更用“他者的眼光”看待自己, 用“他山之石”以攻玉。所以人类学的这一重要特征——反思性, 通过文化沟通和反省, 在表达深切人文关怀的同时, 更确定了学科本身对于文化问题深刻剖析的学术地位。从肯尼斯·弗兰姆普敦 (Kenneth Frampton, 1930-) 的经典之作, 《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 (Modern Architecture:A Critical History, 1980, 1985, 1992) 第三版所增加的那一章“世界建筑与反思性实践”, 也足以见得反思在当代文化—空间研究的重要性。显然“反思”并非文化人类学的“专利”, 而是文化自身的某种内在规律。

最后, 来看文化人类学的“抽象性”。马克思主义认为, 只有具体的社会, 没有抽象的社会。文化亦然, 现实社会只有具体的文化, 没有抽象的文化。同时, 理论是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是在实践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在探求事物普遍规律时, 必须要进行理论概括, 这种概括却带有抽象性。文化研究的核心理论——文化人类学也不例外, 其关注的文化一般是“从抽象意义上”讲的。但是从抽象意义上讲文化, 完全不同于讲抽象的文化, 是讲分离了时空背景的具体文化。如果文化不从其时空背景中分离出来, 而是作为某一时空 (具体而言就是某一社会) 的衍生物而研究, 就不能分析和概括文化自身的规律, 也不能进行文化和文化的比较, 那么文化的特征和地域性更无从揭示;只有将文化从其时空背景中分离出来, 我们才可以考察文化的要素与要素, 要素与背景, 乃至要素与结构之间的关系, 从而比较也方可展开。这样才更能深刻把握文化的特征。

五、比较

若本文仅仅从卷帙浩繁的文化人类学成果中, 选取适合的理论和观点来运用, 无疑有断章取义之嫌——也和本文的初衷相违背——即规避对于文化片面的的认识和“无能为力”的谈论, 而是要寻求某种全面的、完整的“文化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先“无视”这些“文化理论”和“空间理论”本身, 而是着眼于它们发展的过程;即先抛开理论具体的观点和认识, 去寻求不同的理论发展阶段中, “文化理论”和“空间理论”关注的重点和内在联系。比较详见表1。

由表1可见, 文化人类学的理论大致经历了历史构建、整体分析、意义探求三个阶段。简而化之, 亦可划分为早期 (1930年代以前) 、中期 (1930年代—1970年代) 和晚期 (1970年代以后) ;建筑、城市学科的理论发展历程, 从“文化关注”的角度来对照, 早期和中期相对于文化人类学略有滞后, 晚期则已基本同步, 也大致划分为早期 (1950年代以前) 、中期 (1950年代—1970年代) 和晚期 (1970年代以后) 。

早期的文化理论, 是文化的历史构建理论时期, 开始认识“文化是什么”。研究内容相对来说是基础性的。比如, 学科专注于“原始文化”, 或者寻求文化的单位 (如文化特质) , 以将文化分解 (如文化的内容) , 从而获得对文化一般模式的概括, 等等。可以说此时文化人类学最关心文化的基本构成元素, 并且是在对异文化的解读中了解这些元素。早期的空间理论则研究“空间是怎样”, 致力于如具体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型研究和归纳, 也就是进行某种物质形态的城市模式概括, 并且开始在城市研究中对环境行为、生活方式等“文化”投以最基础的关照。尽管早期的两学科都对模式、模型 (文化模式或空间模型) 存在兴趣, 但是就文化和空间而言, 看不出存在明显的内在联系和理论对应。个中原因也并不复杂——两门学科关注的是各自的元素。

中期的文化理论, 是文化的整体分析理论时期, 开始在整体论的基础之上认识“文化做什么”, 从文化的功能、文化的社会结构和文化的思维结构方面进行了探讨。之所以说“是文化的整体分析”, 是因为此时的文化人类学已经将文化看作一个整体的功能单位, 比如提出了“文化的单位是制度”而不像早期认为的那样“文化的单位是特质或特质综合体”, 即更关注文化的结构而非文化的元素了。当然结构和功能也同时成为空间理论的关注重点, 即对空间进行整体功能分析, 如空间形态的价值标准, 城市文化的容器、磁体功能等等, 以探求“空间应当怎样”。文化的整体分析和空间的整体分析, 使得中期的两门学科理论发展出现了明显的交流互动——其根源或许正是它们共同的、宏大的社会、人文学科背景。也可以说, 此时的“文化理论”和“空间理论”已基本趋于同构。

晚期的文化理论, 是文化的意义探求理论时期, 探求文化的符号、意义、解释——就是在于“文化的本质是什么”。此时空间理论几乎在同一时期切入场所及空间意义探求——“空间的本质是什么”。对于“文化关注”, “空间理论”不再滞后于“文化理论”, 因此在文化研究方面, 文化人类学和建筑、城市学科殊途同归地走到了一起, 并“即时互动”。由文化的符号及文化的意义, 由空间的符号及空间的意义——统一两者的正是解释, 文化解释。这种统一就标志着文化—空间关系的某种深刻的内在关联, 这种关联——借用列维-斯特劳斯 (Claude LeviStrauss, 1908-) 的概念——就是对于文化—空间关系的某种“深层结构”的揭示。

六、结论

以早期、中期和晚期的阶段划分, 简要梳理、比较了近现代文化人类学和建筑、城市学科的发展过程——且不说这些“皮毛”对于两门学科体系而言不啻于管中窥豹, 就是对本文产生重大影响的很多理论观点也还根本没有介绍。但是正是源于这种浏览, 文化理论早、中、晚期的关注中心十分明确:文化是什么——文化做什么——文化的本质是什么。同时可以看到, 与文化理论的发展相对应, 空间理论早、中、晚期的关注中心:空间是怎样——空间应当怎样——空间的本质是什么。空间理论从沉迷于对文化几无关照的空间模型, 到文化—空间的整体功能分析, 再到文化—空间的意义探求的过程, 也充分体现了学科对于空间、文化—空间认识的层层递进。

任何一门学科的理论发展, 后人都是在前人基础之上的深入和完善, 但是后期的理论并不能完全取代早期的理论, 因为它们是在不同层面上进行的讨论。文化理论和空间理论当然也不例外, 因此其关注中心的变化, 也就体现了该学科对于“文化”认识层次的不断深入。纵向上, 我们只有将这些不同层面的讨论、不同层次的认识整体地纳入视野, 才能获得对于“文化”的“相对完整”的认识, 因而才可称得上是“体系化”的;横向上, 文化理论和空间理论分属“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的人为划分, 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建筑文化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2].布鲁诺赛维[意]著.建筑空间论—如何品评建筑.张似赞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5.1

[3].詹明信著.后现代主义, 或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逻辑 (Post-modernism:or the Cultural Logic of LateCapitalism) 转引自迈克费瑟斯通[英]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2

[4].迈克费瑟斯通[英]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5

[5].M J迪尔[美]著.后现代都市状况.李小科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4.7

[6].詹克斯[美], 克罗普夫[美]编著.周玉鹏, 雄一, 张鹏译当代建筑的理论和宣言.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49

[7].拉普卜特[美]著.文化特性与建筑设计.常青等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70阿摩斯拉普卜特是建筑与人类学研究方面的专家, 是环境与行为学研究领域的创始人之一, 主要专注于研究文化的多样性原则、交叉文化理论, 以及理论的发展与综合。

[8].迈克费瑟斯通[英]著.消费文化与后现代主义.刘精明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2000.17

编译及编译理论初探 篇2

编译及编译理论初探

作为翻译中一种独特的处理方式,编译可以用凝练的语言和比较小的篇幅介绍原作鸿篇巨著的`中心内容,也可以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完成译介大量材料的工作,速度快、效率高、实用性强.这些特性使得编译在翻译实践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作 者:徐建国 XU Jian-guo 作者单位: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贵州,兴义,562400刊 名:遵义师范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ZUNYI NORMAL COLLEGE年,卷(期):200810(2)分类号:H315.9关键词:编译 广义 狭义 文化 艺术

吉登斯国家理论初探 篇3

关键词 资源 权力 制度 国家 结构化

一、结构化理论简述:

在结构化理论里,社会“‘秩序问题’体现为社会系统如何能‘束集’时间与空间,包含并整合在场与不在场”①。换句话说,结构化理论关注人们的细微行动如何产生出宏观性的社会、制度、国家以及后几者对人们所形成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在吉登斯看来,人们的肉体条件使得人们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活动,而每个社会都具有广袤的地理空间和一定的历史传统。人的自然条件带给人的能力有限。为此,吉登斯引入了资源和权力这两个概念。“资源是权力得以实施的媒介,是社会再生产通过具体行为得以实现的常规要素”②。资源是人们互动的媒介,对资源的使用产出更大的行动能力,使活动得以在广阔的空间中展开。人们反思性监控着自己的互动,使互动中包含的意义、道德秩序、多种权力关系制度化,形成各种水平和类型的制度。

他将资源和权力各分为两种: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转换性权力和支配性权力。有三种形式的配置性资源:一是环境的物质特征;二是物质生产和再生产的手段;三是人们在利用一定的生产手段对自然改造所得到的物质产品。人们对物质资源的利用,形成人们的转换能力,也就是生产力。在吉登斯看来,只要是能动者就能获得一定的资源,产出一定的转换性权力。权威性资源也分为三种:一是社会时空的组织;二是身体的生产和再生产;三是生活机会的组织。掌握和使用权威性资源形成支配性权力。“由于行动者的生理特征和资源在时空当中的不均衡分布,不同行动者动员资源的能力是不同的。行动者能够获得资源的绝对性产生了权力的转换性一面,而资源动员能力的差异性则导致了行动者权力之间的支配性一面”③。行动者所掌握的不同资源量,形成了部分人对其他人的支配权力。除了资源产出水平之外,资源的存储水平也影响到权力性质。

根据资源水平和权力性质及其后果——制度,吉登斯将社会历史分为国家缺场和国家在场时期。国家缺场即部落社会时期。狩猎者和采集者的生产能力有限,“缺乏储存食品和其他物质必需品的手段,只能利用大自然这个天然仓库来满足他们一年到头的需求”④。尽管后来出现了农业,但食品储存能力依然低下。部落社会的权威性资源同样缺乏,人们只能通过口头文化来实现信息的储存和传递。所有的信息的保存依赖于故事叙事者的口头传承。人们从事高度在场性的互动。无论是单个人还是社会整体的权力都极为弱小。部落社会中的权力支配关系的制度化只形成了传统、亲属关系等社会制度,并通过在场的群体约束表现出来。不同部落中的人高度分散,没能实现地域的整合。部落社会的资源水平和权力不足以产生国家。

国家在场从阶级分化社会⑤开始。此时农业生产有所进步,人均农业生产率得到提高,在食物和各种易坏物品的储存方面有所进步。手工业和商业也有相应的发展。文字和书写也出现了,这为信息的储存和再现提供了便利。尽管人们依然依靠传统和亲属关系在地方性社区中生活,但生产力的发展和文字、书写的出现,也导致了城市的出现。城市中集中了大量的配置性资源和权威性资源,相对周围的乡村具有资源优势。城市中产出了相当的政治和军事权力,可以支配乡村。城市对乡村及社会成员反反复复使用支配权力,这种支配关系便制度化形成国家。

二、国家:权力集装器和反思性监控

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分散于一定的社会空间中,“无论如何,资源均不会‘自主地’纳入到社会体系的再生产过程中,只有当居于情境中的行动者将它们纳入到日常的生活行为中,它们才得以运作”⑥。因此,吉登斯认为,“凡是社会体系,都可以作为支配的具体模式或表现形式而给予研究,也正是支配这一概念而非任何其它概念为权力研究提供了焦点”⑦,各种各样的支配关系创造了组织化的社会。同时,支配不是随意的,而是存在于制度之中并通过制度展现出来,是“权力的制度性调配”⑧。吉登斯称支配为控制模式,并将相对稳定的控制模式称为统治。任何的统治都由掌握一定资源的组织来执行。

吉登斯认为,在所有的社会组织当中,国家是支配能力最强的组织。国家缺场时期,主要的组织为部落和家庭。其权力形式即群体约束只有在大家面对面的情况下才发挥作用。部落组织对资源的调动能力很弱。国家在场时期,存在着多种多样的组织,并都具有一定水平的权力。从古至今,可以列举出很多,如城市、城堡、工厂、公司、大学、医院、监狱、行政组织等。他们都是资源集聚的中心,并能产生一定的行政权力,吉登斯称他们为“权力集装器”。权力集装器是为了生产行政力量而给予界定的舞台,国家权力也存在于权力集装器中。受限于自身的动员资源的能力,并不是所有的权力集装器都能产生国家权力。

只有以军事暴力为后盾的政治组织才能成为国家。政治组织所掌握的资源以权威性资源为主,它可以凭借对权威性资源的掌握来动员大量的配置性资源,产生巨大的行政能力。这种政治组织凭借着自身的资源优势建立军事组织为自己提供暴力后盾。政治组织动员资源形式多样和对象广泛,可经贡赋、税收、战争掠夺等各种方式从控制的整个地域中汲取资源,甚至通过对外扩张获取所需之物。政治组织也有组织优势,如它能形成由众多专业的行政人员组成官僚机器,组建各种分工性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决策、实施等机构。

国家也是制度化水平最高的组织。为了有序化管理社会,国家必定制造各种象征秩序或话语模式、制定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以及法律体系和制裁模式。国家实行有章可循的治理。吉登斯写道,“国家可以被界定这样一种政治组织:它的统治在地域上是有章可循的,而且还能动员暴力工具来维护这种统治”⑨。

国家对社会的统治主要是反思性监控。所有的国家,都必然对其统治下的社会体系进行有序化的管理和监控,这种管理和监控贯穿于社会再生产的方方面面。国家的第一就在于“凡是国家都会牵涉到对归其统辖的社会体系的再生产的各方面实施反思性的监控”⑩。国家收集有关社会体系再生产条件的知识,通过反思用以左右、塑造和修正这一体系的再生产过程,调整社会的时空环境。国家的反思性行动包括承担社会管理的各种职能,如修建道路、桥梁,为国民提供治安环境,为社会体系制定统一的货币体系、法律体系和行政体系,打造统一的国内社会环境。还有,如适时调整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法律制度。国家的反思性监控,使人类社会的存在条件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化,大大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国家在场时期的变迁速度远远超过了国家缺场时期。

国家对社会各阶级的独立性非常高,是社会不同利益的监督和调解者。当国家统治权较弱时,对社会被统治阶级控制程度也低,难以成为统治阶级的利益工具。在现代国家政治权力得到极大扩张时,国家作为一种依赖集体力量的组织,受制于国家主权原则、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是社会各阶级多元政治的舞台。吉登斯认为,多元政治就是多数人的政治,这种政府对每个阶级的利益都会做出反应。

任何可以称为“国家”的地区都能够维持足够强度的内聚力。国家统治权能够支配分散于一定领土范围内的人们和各种资源,成为拥有相当活动能力的能动者。国家利用自身的实力,在军事暴力的支持下,作为一个权力体反思性参与国际社会的建构,这种现象在现代民族—国家时代更加明显。在传统国家时期,国家之间接触甚少,国际体系极为零散。到了绝对主义国家时期,欧洲各国频繁使用军事暴力,建立了外交制度和真正的国家关系。创造了主权国家制度形式,确立了民族国家的边界。现代民族国家使用暴力的程度以及经济交流都远超以往历史。战争和外交使主权国家制度伸延至全球成为一种普遍的国家制度。建立了更多的跨国政府和非政府组织,国际环境得到进一步的改善。

(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财经系)

注释:

①②【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③郭忠华.吉登斯的权力观[J].东方论坛,2003(4).

④【英】安东尼·吉登斯.社会的构成——结构化理论大纲[M].北京: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

能源会计理论初探 篇4

1. 我国严峻的节能减排形势呼唤能源会计

近几年,我国经济在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日趋紧张的资源危机以及环境污染,使得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建立以政府引导、企业为主和社会参与的节能减排机制, 以缓解经济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而在全社会的能源消耗中,企业是大头,因而责无旁贷地成为节能减排的主体。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职能是反映、监督和参与决策,因此,有必要将能源问题与会计问题结合起来研究,构建起关于能源会计的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2. 建立能源会计可以树立企业新形象,创造良好外部环境,提高企业竞争力

目前,一些企业能耗过高,大量排放污染物,不仅经济效益受到影响,而且漠视甚至逃避社会责任。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将面临跨国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审核,履行节能减排社会责任不达标的企业将在国际市场中被淘汰。因此,企业应尽快建立能源会计,以节能减排为目标,努力控制能源成本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在公众和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为今后实现更大的发展目标奠定基础。

3. 与国际会计惯例的进一步接轨要求我国尽快建立能源会计

对能源会计问题的研究,在早期西方一些比较权威的会计理论书籍和会计学教科书中,就已经较多地涉及到这方面的问题,并且取得了部分成果。特别是在石油和天然气会计问题方面,美国可以说是走在了世界前列。相比之下,我国1993年会计核算制度改革后,尽管在许多方面已经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但有关能源会计方面的探讨可以说还是一片空白,而且随着我国W T O的加入,外资企业纷纷到中国来投资,为了使企业披露的会计信息具有相关性和可比性, 进一步与国际会计接轨,我国理应尽快建立和推行能源会计。

二、能源会计的基本理论

1. 概念

能源会计是企业会计的新兴分支,它综合运用会计学、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以节能减排目标为指导,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有关能源法律、法规为主要依据,对企业的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以达到协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目的。

2. 核算内容

能源会计主要核算和计量能源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污染物的防治支出以及节能减排所产生的收益等。通过核算,促使企业在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 高度重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1) 能源成本的管理和控制。反映企业通过资金、设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投入以及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来控制能源的耗用成本,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 污染物的防治支出。反映企业为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进行的防治活动所发生的支出,如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环境补偿费用以及环境发展费用等等。

(3) 节能减排所产生的收益。反映企业通过加强对能源成本的管理和控制以及加大对污染物的防治力度而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3. 核算目标

(1) 基本目标。企业在进行生产经营和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必须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及对能源的节约使用,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尽量提高环境效益与社会效益。

(2) 具体目标。在进行核算时,对能源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污染物的防治支出等进行确认和计量,为政府、环保部门、工商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投资者以及社会公众等提供企业节能降耗、污染减排等有关信息,促使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步最大化。

4. 基本假设

能源会计作为会计学的一个新兴分支,在继承传统会计假设的基础上,融入了新内容。

(1) 会计主体假设。能源会计的主体假设应注重会计主体的行为特性,而非所有权特性。由该会计主体的行为所产生的外部不经济性,如由于企业生产造成的环境污染而影响其他企业的正常经营,或影响周围居民的健康状况等等都应包含在核算对象之内。

(2) 受托责任假设。能源会计的受托责任应不局限于“财产托付论”,而是适用“能源托付论”,即除了财产的保管和使用外,节约能源和治理环境污染也应成为会计中委托——受托责任关系的主要内容。能源会计中的受托是受整个社会之托,它具有双重性质,包括以体现企业经济效益为主的经济责任和以体现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为主的社会责任两个方面。

(3) 多元计量假设。能源会计核算内容既具有商品性而又不限于商品性,在计量上具有模糊性特征。因此,计量单位应以货币计量为主,辅之以实物,甚至是文字说明。

(4) 持续经营假设。在能源会计中融入了节能减排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涵义,比传统会计的持续经营假设具有更丰富的内涵。

(5) 会计分期假设。与传统会计的分期假设没有区别,目的是为了定期评价企业的经济效果和环境业绩并对外报告。

5. 核算原则

(1) 政策性原则。能源会计的核算要体现国家颁布的有关节能方针、政策和法律以及相关的会计法规和制度的要求。

(2) 社会性原则。能源会计要求企业不仅要站在企业自身的角度考虑其业绩, 更要站在社会的角度对企业进行评价。

(3) 预警性原则。能源会计核算体系要反映能源环境现状和变化的方向、程度, 达到预先发现能源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并起到预警作用。

(4) 灵活性原则。对不同的企业、不同的时期,能源会计应确定不同的核算内容,同样在计价方法与计量单位的选择上也应较为灵活。

(5) 真实性原则。能源会计反映的内容必须符合企业活动的本来面目, 提供的会计信息必须是客观存在并且可供检验的。

(6) 充分披露原则。能源会计在提供会计信息时, 应将一切有关能源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污染物的防治支出等情况报告给信息使用者。

(7) 一致性原则。能源会计对程度等的选择应前后一致, 以便提供可比的会计信息;各企业之间对能源会计的内容、披露等也要保持一致, 也便于各企业之间进行比较。

(8) 多种计价基础并用的原则。能源会计可以历史成本为计价基础, 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现行成本、重置成本、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方法。

(9) 最小差错原则。能源会计在计量上存在较大的模糊性,不可能做到绝对准确,但应遵循最小差错原则, 做到相对准确。

(10) 稳定性原则。能源会计核算体系应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11) 可比性原则。能源会计核算体系应尽量与西方发达国家的能源会计核算框架相一致, 这样便于今后各国能源状况进行比较。

6. 基本要素

能源会计的基本要素与传统财务会计基本相同,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能源性资产。指企业所拥有或控制且能够为企业提供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电以及购入的节能设备等。

(2) 能源负债。指企业发生的、符合负债的确认标准并且与节能减排相关的义务,如为购入节能设备而发生的长期借款、短期借款、应付利息以及为治理环境而支付的应付环保费、应交环境资源税、应交燃油税、其他应交款等。

(3) 能源权益。指企业所有者所拥有或投入的利益,主要有能源资本、节能基金和从损益账户转来的能源利润组成,如吸收投资者投入的煤、石油、天然气及投入的节能设备、设立的节能基金等。其中的“能源资本”可理解为国家因其对能源拥有所有权而形成的国家权益;“节能基金”可看作是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需专款专用的资本,其性质与盈余公积相同。

(4) 能源收入。反映会计主体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所得到的收益,包括节能减排业绩卓著奖励、节能减排项目借款获得的贴息、购置节能设备获得的政府价格补贴、环境损害补偿收入、环境污染罚款收入、节能减排错失机会收益等等。

(5) 能源成本。指企业在其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能源消耗以及为实现节能减排目标而发生的支出,包括: (1) 能源消耗成本: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能源的耗用或使用的成本; (2) 能源管理成本:核算通过先进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手段实现节能而发生的费用; (3) 环境支出成本:核算环境预防费用、环境治理费用、环境补偿费用和环境发展费用等; (4) 环境破坏成本:核算由于三废排放、重大事故、资源消耗失控等造成的环境污染与破坏的损失。

(6) 能源利润。能源收入扣除能源成本和能源税金后的净额,它反映会计主体的能源绩效。

三、能源会计信息披露

能源会计信息披露是企业日常能源会计核算的进一步延伸,它既可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中披露,也可单独编制能源信息报告加以披露。就我国目前企业会计工作的实际状况而言,应在现行的财务报告中单设项目披露。

首先, 在现行资产负债表中增设有关能源方面的披露项目。其中资产方增加能源性资产、能源折耗科目,在长期投资下增设“节能投资”明细科目, 反映企业截至期末所发生的节能投资额。在固定资产项目中增设“节能固定资产”明细科目, 反映企业用于节能的专项固定资产,在累计折旧项目下增加“节能固定资产折旧”明细科目,在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项目下增加“节能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明细科目,应付环保费、应交环境资源税等则在负债方的流动负债项目下列示,所有者权益下增加能源资本项目,节能基金则列示在盈余公积项目下。

其次, 在资产负债表后再增加一份附表, 即能源资产负债明细表, 将能源性资产、节能固定资产、能源折耗以及应付环保费、应交燃油税、能源资本等分明细予以列示,以便完整地披露企业有关能源方面的信息。

另外, 以现行利润表为基础,在表中增设能源支出和能源收入项目。具体来说,在营业利润项目后,增设收益性能源支出项目,揭示包括能源性资产折旧和摊销费用等在内的当期能源成本费用和能源损失;增设能源收入项目,揭示节能、治污和保护环境获得的当期能源收入。同时, 在利润表后也增加一份附表,即能源损益明细表, 详细反映企业在会计期间内因节能减排而产生的损益。

对客观存在或可能发生但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事项,企业可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说明,如部分能源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企业的节能减排绩效等。具体包括能源法规执行情况、能源消耗及利用情况、节能减排实施效果及未达标的原因;企业环境质量状况,如污染物排放指标达标率等;环境保护和污染物利用状况,如企业投入环保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及污染物回收利用率等相关指标。

混合学习理论初探[最终版] 篇5

陈小娜

河北大学 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071000 摘要:本文主要根据国内外的有关“混合学习”研究的文献资料,介绍一些混合学习的基本概念、内涵及应用模式等,探讨国内外关于混合学习的理论研究成果。

关键词:混合学习概念 内涵 模式

一、混合学习的由来及概念

当今现代信息技术的进步对社会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的生产方式、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有了根本性的变革。现代信息技术在迅速改变社会的同时,也给教育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空间。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教育和学习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为教育的大众化提供了日益先进的技术支撑。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尤其是教学手段的变化使得传统教育正在面临着根本性的变革。但是在我们目前的情况下,学校教育仍然是最重要的教育形式,课堂仍然是教育的主阵地,如何实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学校教育,实现传统课堂教学与现代数字化、网络化教学相结合的现代混合教育成为了现今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在这种情况下,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和培训研究者也把目光投向了混合学习这一研究课题。

混合学习的理论,大致是在上个世纪末出现的。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e-Learning在教育领域得到了迅速应用与发展,由此推动了教育革新,并产生了许多新的教育思想与理念。人们在应用e-Learning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不同的问题需要用不同的方案来解决。通过对e-Learning的反思,在企业培训领域中首先出现并经常使用一个词语:“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

和许多学术问题一样,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目前没有一个权威的定义,学术界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界定,以下是国内外几位著名学者对此问题的定义。

1、国外学者的定义

2002年印度的NIIT公司在美国培训与发展网站上发表了《Blended Learning白皮书》,文章中提出了他们的观点:混合型学习被定义为一种学习方案,包括面对面的(face-to-face)、实时电子的(live e-Learning)和自定步调的(self-paced)学习。通常混合学习也用来描述不同传递媒体之间的结合以及电子绩效支持和知识管理实践的一种混合。

另一位学者Michael Orey的研究,总结了三种不同的角度和观点来定义“Blended Learning”:①从学习者的角度:“混合学习”是一种能力,指从所有可以得到的,并与自己以前的知识和学习风格相匹配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中进行选择,以便适合于自己达到教学目标。②从教师和教学设计者的角度:“混合学习”是组织和分配所有可以得到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即使有些事情有可能交叉重叠。③从教育管理者的角度:“混合学习”是尽可能经济地组织和分配一些有价值的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以达到教学目标,即使有些事情有可能交叉重叠。这些设备、工具、技术、媒体和教材包括了书籍、计算机、学习小组、教师、教室、虚拟教室、非传统教室、教学指南等。

2、国内学者对于混合学习的认识

在国内,对混合学习的研究起步比较晚,2003年12月9日,北京师范大学何克抗教授在南京召开的全球华人计算机教育应用第七届大会上介绍了“Blended Learning”的理念之后,“Blended Learning”的概念开始在国内教育技术领域传播。何克抗教授指出:“所谓Blended Learning就是要把传统学习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学习的优势结合起来,也就是说,既要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目前国际教育技术界的共识是,只有将这二者结合起来,使二者优势互补,才能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李克东教授认为:“混合学习(Blended Learning)是人们对网络学习(E-learning)进行反思后,出现在教育领域、尤其是教育技术领域中较为流行的一个术语,其主要思想是把面对面(Face to Face)教学和在线(Online)学习两种学习模式有机地整合,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一种教学方式”。

二、混合学习的内涵:

混合学习的发展使其内涵越来越广泛:混合在线与离线学习;混合自定步调与实时协作;混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学习;混合学习实践和绩效支持;混合多种教学资源;混合多种环境;混合多种学生支持服务。

(1)混合在线与离线学习:在线学习形式通常指通过Internet的学习;离线学习形式主要指在传统的教室环境中的学习。混合学习应该包括在线和离线的学习。

(2)混合自定步调与实时协作:自定步调的学习是指按照个人学习需求自我调控的学习;实时协作学习是指多个学习者之间交流、分享共同获得知识的学习。

(3)混合结构化与非结构化的学习:结构化学习是指学习时在过程和目标上有明确的结构,有高度的组织和学习目标的学习,学习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是很多学生学习效率不高和知识掌握层次受到限制的主要原因。非结构化学习是指那些没有提前考虑好的或者没有像书本上的章节一样按一定顺序组织的正式的学习。非结构化的学习资源主要有六种:①网络教师:作为资源,网络教师是重要的人力资源也是极有价值的学习资源;②学习伙伴:学习伙伴包括学习者、网友等,网络教师也可以看作为学习伙伴;③博客(Blog)资源;④BBS论坛资源;⑤WIKI(维基)资源;⑥书签资源。“非结构化学习资源设计的目的是要让看似“无结构的”、零散的、动态的学习资源被学习者高效的利用,从而创造出更多的智慧资源。”现阶段很多工作中的学习都是通过如视频会议、网上论坛、电子邮件及聊天等非结构化的形式完成的。

混合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根据学习者自身的条件来决定学习工具、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步调和学习者之间的交互。既包含了共同接受学习的要求,又给出了个别化学习的机会。总体来说,Blended Learning就是各种学习内容、学习媒体、学习模式、学习方法以及学习环境和学生支持服务的混合。

三、混合学习的模式

1、混合学习的模式

混合学习的模式,是指用来清晰地描述混合学习过程,明确混合学习的各个环节的一种表述方式。混合学习的模式有多种,主要包括技能驱动型模式、态度驱动型模式、能力驱动型模式以及Barnum和Paarmann模式等四种类型的混合学习应用模式。

(1)技能驱动模式(Skill-Driven Model)

技能驱动模式是将自定步调的自主学习同教师的在线指导相结合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自定步调的学习者同教师之间主要通过电子邮件、论坛等进行交互。在这种模式中,教师的指导作用十分重要,是有效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可以监督学习进程,利用电子邮件或者论坛指导学习者处理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因此可见,自定步调的学习(自主学习)同教师的指导结合在一起,是一种有效的混合学习模式,它能有利于消除学习者的孤独感,促使学习者完成学习。

(2)态度驱动模式(Attitude-Driven Model)

这种模式是传统的课堂学习和在线协作学习的结合。首先通过面对面的方式把协作学习中的内容、属性、预期结果以及通过什么样的网络技术支持进行等有关的事项向学习者进行交待。这种模式要求学习者在相对安全的环境中,利用在线协作的方式尝试学习新的内容。例如,让学习者通过网络课程、论坛、网络视频会议、和利用聊天室、在线辩论等方式学会如何进行沟通的技能。

(3)能力驱动模式(Competency-Driven Model)

能力驱动模式是指学习者与专家共同活动并通过在线方式进行互动以获取知识的混合学习模式。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隐性知识的获得,这种隐性知识的获得,主要是通过在工作中对专家的观察和同专家的交流。因此,这种模式包括学习者与专家实时的共同活动,并通过实时在线交流工具进行互动。

(4)Barnum和Parrmann模式

Barnum和Parrmann于2002年提出的一个关于混合学习的模式,该模式包括四个阶段。①基于Web的传输。将学习资料放到Web页面上,学习者根据需要随时浏览资料。这种方式非常有利于学习,可以随时随地查阅所需内容,并且能够促进独立性和自我信心。②面对面加工。学习者和教师、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有利于加强彼此间的深入理解。面对面的过程应该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③形成一定的产品。有了学习的资料和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后,还需要形成最后的成品。在教师面对面的指导之后,学生应该将有关学习的心得体会、作业、练习等记录下来,并将这些内容与教师、学习伙伴通过电子邮件或论坛等方式进行交流,这样有利于学习者充分思考所要解决的问题;发布写作纲要,供教师和小组成员观看,并相互之间进行评论等反馈;完成作业的最后版本,并将其发布在网页上或发送给教师以及学习伙伴。④协作扩展学习。学生们可以分为一定小组,每组包括固定人数。这些小组保持每间隔固定不太长时间聚集一次,每次时间2小时左右,以分享彼此在完成同一作业时的经历与体会。其他时间小组成员间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论坛或网络学习社区保持联系。

混合学习方式就是要把传统的课堂学习方式和现代的e-Learning学习方式的优点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二者优势互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这是当代国际教育技术界关于教育观念和思想的转变与提高,是当代教育技术理论的回归。

参考文献:

民族唱法的教学理论初探 篇6

关键词:民歌;气息;共鸣;语言

民歌是历史的产物,是劳动人民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而集体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经过历史的沉淀与升华,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年要求学习民族声乐唱法。因为这种唱法善于表达民族的气质与感情,容易被群众接受,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下面将本人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体会提供给民族声乐爱好者参考。

一、歌唱的姿势

歌唱时的姿势对于歌唱器官的运用、歌唱方法的学习和歌唱表演的情感表达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歌唱时,首先要感情充沛,精神饱满。站立时身体自然挺立,双肩略向后展,两手自然下垂,双脚稍分开站立。头部要端正,颈部要放松,下巴不要向前突出,口型也应根据字的发音自然张合。歌唱时要加入动作,应简洁、适度、协调有方,避免僵硬造作。坐唱的姿势与站立时的要求一样,但要注意腰部挺直而不僵硬,也不要靠在椅背上,不要坐满,两脚稍分开,自然弯曲,不能跷腿坐,也不能两腿交叉叠起。歌唱姿势正确了,发声器官各部分就能正常的工作,而不正确的姿势,往往带来不正确的发音。歌唱训练初时,我们也应该要学习正确的歌唱姿势。没有经过训练的人往往不够重视姿势,等到形成不良姿势导致影响歌唱时再来纠正,就十分困难了。

二、气息的应用和保持

在声乐的学习与训练中,正确的呼吸是一个重要的、十分关键的因素,它既是艺术表现的重要手段,又是歌唱发声的动力。发声是否正确、音质是否优美都与呼吸有着密切的关系。古今中外的声乐家们都十分重视歌唱的呼吸。有关这方面的论述十分丰富。卡鲁索说:“只要掌握了呼吸的艺术,学生也就迈开了走向声乐艺术高峰的第一步。”辨证讲,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实现歌唱机能调节的关键环节,正确的歌唱方法中,一定包含着正确的呼吸方法。

人们的呼吸方法有3种: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和胸腹式联合呼吸法。目前被声乐界公认为最科学、最合乎生理规律,而被普遍采用的是胸腹式联合呼吸法。这是一种运用胸腔、横膈膜和腹部肌肉共同控制气息的方法,它能够比较完全地调动胸腔、腹肌和横膈膜的整体能动性并使之互相配合,协同完成控制气息的作用。要想在歌唱时保持好气息,首先在演唱时要保持吸气的状态,形成内外对抗,它不仅可以保持气息的深度,又能使歌唱时气息均匀、流畅、持久。用吸气状态演唱,只是一种感觉,其实谁也不能在唱的过程中还能吸进气来,但是就用这个感觉就可以达到保持气息的目的,这种状态能保证声音位置和气息的平衡,还能使气息保持一定的深度和通畅无阻,在演唱的过程中,气息越是不夠用,就越是要保持向里吸气的状态,问题就可以缓解下来,使别人听起来气息有用之不竭的感觉。其次在演唱中的叹气状态,一般在演唱中出现气息不够用,气短或憋气现象,这和气僵和气浅没有直接关系,解决的最好办法是放松和叹气,叹气是我们生活中的习惯动作,这个动作每个人都会做,也好掌握,用这个感觉启发学生把气息放下来,并保持这个状态来唱歌。这样,气息不仅有深度,也自然、放松、流畅。在使用叹气状态进行演唱时,要注意声音不要脱离呼吸,否则就会声气脱节,难以保持呼吸了。

三、歌唱的发声训练

人体的嗓子都有两种机能:一种是发真声的,真嗓子的机能,一种是发假声的,假嗓子的机能。这两种机能互相配合运用,不能单用一种,有些学生把两种机能分开使用,走入了误区。在学习与训练时不能单独使用一种机能,或是使用两种技能混合在一起的声音,还要把握两种机能使用时有恰当的比例。若是真嗓子用得过多,声带长息肉的机会多,若是假嗓子用的过多,声带长小结的机会多。一般来说,如唱低音的时候用真声多些,唱高音时假声多些,唱中音时真假声混合的比例差不多。初学者在演唱时经常会出现声音发白、近似于喊叫、音波乱抖、声音窄亮、尖锐刺耳的毛病。这是因为没有打开喉咙,这也是很容易被忽略的问题。打开喉咙的办法有很多,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特点及悟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大体有以下几种打开喉咙的方法,打哈气、吸气的状态,在胸部建立支点、大笑和大哭的感觉来打开喉咙。由于声乐是一门技术性很强的学科,仅有理论知识是不行的,必须通过正确的发声训练和不断的歌曲演唱实践来实现。歌唱发声训练能从技术上逐步地提高演唱者的水平,养成良好的歌唱状态,使声情并茂的歌唱表现成为可能。

四、歌唱中的共鸣

歌唱时,呼出的气流冲击闭合的声门,使声带振动发出声音,这种声音叫基音。基音声波引起喉腔、咽腔、口腔、鼻腔等的共振,使声波增强、音量扩大,声音放大,这就是共鸣。歌唱中的共鸣包括:头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这3种共鸣不是孤立起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统一的整体。如:唱高音时,侧重头腔共鸣,但也要有口腔共鸣、胸腔共鸣;唱中音时,侧重口腔共鸣,但也要有头腔、胸腔共鸣;唱低音时,侧重胸腔共鸣,但也要有头腔、口腔共鸣。对于初学的学生,要想获得共鸣就要多进行哼鸣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必须找到一种晕呼呼的近似于麻木的感觉,这样就打开了头腔,把声音哼到头上去了。在训练时学生可以自行检查哼鸣方法是否正确,看嘴巴是否能自由动作而不影响发声,如果张着嘴哼和闭着嘴哼一样,方法就基本正确了。共鸣在歌唱中具有放大、美化人声的作用,是歌唱者根据歌曲音色、力度、音高的需要,用科学的调节方法,使共鸣腔体处于获得最佳共振的状态。

五、歌唱中语言的运用

语言是表达歌曲内容和感情的重要手段,如果在歌唱时连歌词都难以让人听清楚,就不容易使听众与歌手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不论歌手的声音如何圆润和通畅也是无济于事的。在歌唱中,切不可孤立地讲求咬字和吐字的规律。咬字和吐字的规律不过是表达作品思想内容的手段之一。它的目的是要求更清晰更有效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情感、内容实质。根据声乐作品的内容、情绪和风格,咬字和吐字的要求也应该有所不同。抒情性的作品,咬字吐字就应该清晰而柔和;雄伟壮阔的作品就应该强调声母,并尽力保持韵腹和韵尾的结合体的连贯及字与字之间的衔接。歌唱者一切咬字和吐字,都不能离开气息的支持和声乐方面有关器官的动作来配合而产生。这两个方面必须很密切地结合起来,才能做到“字正腔圆”。 歌唱者应该将每个音节与歌唱的“起声”结合起来,在练习任何一首歌曲时都应该如此。当然也需要结合作品性质而掌握“起声”的分寸。朗诵是对咬字和吐字有益的辅助练习。但对歌唱来说朗诵必须结合声乐的要求。为了达到演唱表现的统一,演唱者应掌握正确的“普通话”的发音。力求避免地方方言的痕迹。总之,正确掌握语言规律,是表现声乐作品内容要求的极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声乐作品的艺术再现,不仅需要优美动听的音色,还需要咬字和吐字的清晰准确。所以歌唱者的语言训练十分重要。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不仅仅要借鉴西方的发声方法,也要借鉴京剧和其他地方剧种的行腔特色等,只是这些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中国的民族声乐要靠中国人的科学创新来发扬光大。要在“守根”的基础上“养根”,要在“护根”的前提下“壮根”。守根就是守住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这个根本,养根就是以博采众家之长的手段,为我们的民族文化之根增加新鲜的营养,使之更加牢固壮大。

特情侦查理论初探 篇7

关键词:特情侦查,必要性与限制,立法司法完善

一、引言

对于本文所要探讨的特情侦查,在各种研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称谓。本文称之为特情侦查,在毒品案件的相关会议纪要中称之为特情介入,还有的文章称之为特请诱惑、诱惑侦察,有的还沿用了国外的用法称之为“警察圈套”。而在这众多的称谓中,各学者也并非完全在一个意义或至少是同一范围内讨论该问题这种情形是非常不利于学术交流的。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立依托于法律人在同一概念下具有相同的认知,而相同认知建立的起点首先要求在法律概念上要统一、要清晰,就如同秦国统一天下的重要一步就是书同文、车同轨。

二、特情侦查的概念

在引言中已经谈到对于特情侦查有多种多样的称为,但是本文将统一采用特情侦查一词。采用特情侦查首先就已经框定其是一种侦查行为,侦查行为是侦查机关利用一定手段如技术手段等侦破案件的行为。侦查是上位概念,而特情侦查与技术侦查等是处于同一地位的下位概念。在这一层面中应当还包括卧底侦查。在一些论文中有将卧底侦查看作是特情侦查的一部分,本文不支持这样的观点。因为实行卧底侦查与特情侦查行为的人员身份显然不同,在卧底侦查中,卧底的身份是侦查人员,为了破获案件的需要,卧底人员隐藏其身份而对案件进行侦查。但是在特情侦查中,特情人员并不是侦查人员。有观点将这种特情人员分为红色身份与灰色身份。概括来讲,技术侦查、特情侦查与卧底侦查是三种并列的侦查手段。特情侦查是指利用特情人员对案件进行侦破的侦查手段。

特情介入与特情侦查是相同的概念,但是鉴于特情介入一词在毒品案件相关会议纪要中的使用主要是作为审判工作中量刑的规定,因此,将特情介入作为审判时的量刑情节也较为妥当。而关于“警察圈套”一词,本文认为在中国语言文字的背景下不适宜照搬国外的用语,因为“圈套”一词含有强烈的贬低意义,也容易让人产生负面的联想,但是特情侦查本身是合法合理的存在,因此使用特情侦查较为妥当。

三、特情侦查的必要性与限制

众所周知,毒品犯罪、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等对于法律所保护的法益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与危险性,但是这类犯罪通常还具有隐蔽性及调查取证困难的特点,这种特点最终导致了侦查工作的困难。而特情侦查的实施有助于打入此类有组织有计划的犯罪集团的内部,撕破隐蔽性特点的屏障,对于案件侦破、打击相关犯罪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特情侦查还“显著提升了侦查效率”,对于很多毒品案件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来说,通常是侦查机关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这种人力物力的投入并不能够成正比,大量的投入却可能只能收效甚微,这样并不利于侦查工作的开展。但是特情侦查的运用却正好呈现出不一样的景象,有时候非常少的投入就可以获得显著成果,这样非常有利于司法资源的节省,也可以提高办案效率。

但是特情侦查本身是一把双刃剑,在看到其必要性的同时也要看到其潜在的危害。人的自由是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立世的根本,可以说法律存在的终极目标就是要保护人的自由。同时隐私权也是人所具有的最重要的权利,而特情侦查的运用无疑会对人的自由、人的隐私造成侵害。所以,特情侦查的使用不仅是用与不用的问题,这更关乎人的自由与司法手段介入的平衡。当事人没有证明自己有罪的义务,除却推定由行为人证明的事项以外,侦查机关肩负着提供证据来证明行为人有罪的任务。可以说,特情侦查是司法手段的无力,这种无力需要以人的自由为代价,如果不能很好地对这把剑进行控制,那么将会是后患无穷。另外,并非所有的案件都需要特情侦查手段的运用,而特情侦查本身是有经费支持的,这种情况就会使有些司法工作者为了追求案件效率而滥用特情侦查手段,虽然可以收到短期内的成效但危害深远。因此,有必要对特情侦查手段的运用进行限制,不能使其被滥用。

四、特情侦查的制度完善

特情侦查是司法机关在侦破案件时常用到的侦查方式,但是对于这种侦查手段的使用条件、司法救济以及对于案件审判时的定罪量刑却并没有详细而系统的规定,而是散见于各种会议纪要、工作指导之中,在司法解释中也只是很浅显地谈及,这样的情形并不利于有效规制特情侦查手段的运用。

要使得特情侦查制度更加完善首先就是要在立法上加以规定,明确什么是特情侦查手段,特情侦查手段在侦查过程中的地位,特情侦查手段的实施需要满足的条件,特情侦查手段危害当事人权益时当事人获得救济的途径以及特情侦查手段的运用对于审判中定罪量刑的影响,制度建设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是立法工作是前提,只有以立法为出发点,才能使特情侦查制度不断完善。

其次,在司法的过程中要严格限制特情侦查手段的运用。并非所有的案件都需要特情侦查手段的运用,特情侦查手段主要是针对那些具有非常隐蔽、极难获取证据的案件当中,而在这些隐蔽的案件当中,也并非所有的案件都需要特情侦查,因此,特情侦查手段的实施以必要为前提,而这种必要性需要在前期有详细的指导规定,即一般地概括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形下运用特情侦查手段; 在审判的过程中,对于特情侦查所获得的证据要采取审慎的态度,特别是当案件重大,甚至可能会判决死刑的情况下尤其要谨慎,这种精神在毒品审判的会议纪要中体现地非常明显。

最后,应当对于非法的特情侦查提供救济途径。前文已经谈到,特情侦查所追求的效率与法律所要保护的人的自由是一段不可调和的矛盾,因此,特情侦查应当被限定在一个合法、合理的范围之内,当特情侦查手段被不合理的运用就会侵害到当事人的权利,这时候应该对当事人所遭受到的违法侵害进行救济。“英国、加拿大等国所采取的诉讼终止措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采用的非法证据排除原则”,这些国外经验可以为我们提供非常有利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田维雅.试论特情介入侦查之法律规制——以毒品犯罪为例[D].西北民族大学,2012.5.

[2]白建羽.特情侦查初论——以毒品犯罪为视域[D].吉林大学,2013.3.

“回归方程”理论基础初探 篇8

1.利用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的假定和前提

假定 目前在使用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的问题中, 一般假定随机误差ε集中在变量y上, 而认为变量x是无误差的.然而当变量x和变量y都有误差的情况下, 且不能将其中之一忽略时, 用最小二乘法求取得的回归方程精度较低.

前提 各个yi的随机误差为εi, 要使残差平方和最小的前提 (1) E (εi) =0, 即随机误差ε的数学期望为0; (2) D (εi) =σ2随机误差ε的方差为常数; (3) εi互不相关; (4) εi服从正态分布.虽然偏离正态分布这一前提并不影响正确求取回归方程中的截距和斜率, 但会对假设检验和置信区间的估计产生很大影响.如果不注意上述前提, 滥用最小二乘法, 在某些情况下不仅不能提高, 反而可能降低回归方程精度.

2.最小二乘法求线性回归方程的推导方法

(1) 选修2-3给出一种推导方法这里不再敖述.

(2) 利用导数求解.设残差平方和Q=i=1n (yi-y^i) 2=

i=1n (yi-bxi-a) 2, 要使Q最小, 上式两边分别对a, b求导, 得b=i=1nxiyi-nx¯y¯i=1nxi2-nx¯2, a=y¯-bx¯.

(3) 利用一元二次函数求解.设残差平方和Q=f (a, b) =

i=1n (yI-bxi-a) 2, 即将残差平方和看作f (a, b) 的二元二次函数, 也可以将残差平方和看作f (a) 或f (b) 的一元二次函数, 当a为自变量时, 上式可整理为f (a) =na2+2 (bi=1nxi-i=1nyi) a+ (i=1nyi2-2bi=1nxiyi+b2i=1nxi2) , 要使f (a) 最小, 即自变量a落在一元二次函数f (a) 的对称轴上, 故得a=-2 (bi=1nxi-i=1nyi) 2n, 即i=1nyi=na+bi=1nxi①;当b为自变量时, 上式可整理f (b) =i=1nb2+2 (ai=1nxi-i=1nxiyi) b+ (i=1nyi2-2ai=1nyi+na2) , 要使f (b) 最小, 即自变量b落在一元二次函数f (b) 的对称轴上, 故得b=-2 (ai=1nxi-i=1nxiyi) 2i=1nxi2, 即i=1nxiyi=ai=1nxi+bi=1nxi2②.因此当①②同时成立时, f (a) 和f (b) 同时取得最小.即可整理得到b=i=1nxiyi-nx¯y¯i=1nxi2-nx¯2, a=y¯-bx¯.

3.其他线性回归方程求法简介

(1) 残差绝对值之和最小准则下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

假定 随机误差ε集中在变量y上, 而认为变量x是无误差的.

原理 使残差绝对值之和Q=∑|yi-y^i|为最小.求法:作图或线性规划等方法.

与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比较: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时可求得唯一的a, b的显式表达式, 它们即为所求的回归系数;残差绝对值之和最小准则下回归方程时求解上比较困难, 有时会出现多个解, 并且缺乏显式表达式.

(2) 面积最小准则下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

假定 当变量x和变量y都有误差.

原理 设Δy=y- (a+bx) 为y的实测值与理论值之差, Δx=x-y-abx的实测值与理论值之差, 使Q=∑ΔxΔy为最小.

与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比较: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时我们发现对x, y分别作为自变量, 所得到的回归直线不一致.面积最小准则下回归方程可以解决上述问题, 但其斜率的符号要由散点在直线的上下方位置决定.在实际操作上有一定的困难, 不够方便.

(3) 最小距离准则下线性回归方程的求法.

假定 当变量x和变量y都有误差.

原理 各观测点到直线垂直距离最小, 即使Q=∑[yi- (a+bxi) ]21+b2最小.求法:戴明解法.

与最小二乘法求回归方程比较:最小二乘法由观测点到直线的纵坐标距离的平方和最小, 而最小距离准则下回归方程兼顾了两个方向的误差, 但在一些文献中已经证明了与最小二乘法比较最小距离准则下估计所确定的拟合值y^yi的偏差大, 且相对y¯的离散程度也大.因此, 最小二乘法优于最小距离准则.也进一步说明了“从整体上看各散点与直线距离最小”往往只需考虑纵方向的距离.

二、非线性回归问题线性化探究

在选修1-2, 2-3中涉及非线性回归问题, 通常是先将其线性化, 再根据最小二乘法求解.目前计算器及计算机中的电子表格也都是利用此方法直接求得非线性回归方程的.但在直接运用变换求解时, 并没有考虑到曲线本身的特点.可线性化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变量替换不涉及回归系数, 即回归系数不发生变化.

摘要: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数学》必修3、选修1-2、选修2-3都涉及有关“回归方程”问题, 教师的感受是统计理论知识缺乏.本人在下面几个方面对教材做了进一步的挖掘.

摄影曝光的理论初探 篇9

一、测光模式

光线是曝光的基本元素,只有知道处理的光线有多少,曝光的其他要素才有意义。因此获得好曝光的首要任务是测量光线,测光系统的最基本目的是测定景物的明暗程度,然后确定曝光指数,这两个数值确定了光圈开启的直径以及光线作用于胶卷的时间,是曝光过程中同时作用、不可分割的两个要素。

在早期的35mm摄影中,许多相机都使用简单的平均T T L测光,即基本上只查看一个场景,计算所有亮度值,然后找到一个合适的中间值——平均读数。所有TTL测光都是反射式测光,数码相机中内置有3种类型的测光:多区测光、中央重点加权测光、点测光。许多相机以中央平均测光的模式作为主要模式,即主要的光线明暗信息来自于取景器中央部分的景物。拍摄的主要对象在画面中相对较小,或主要对象处于不同于整个场景的光线中时,中央重点加权测光也很有用。点测光沿用了中央重点加权测光的思想,当选定了景物一个特定部分作为曝光目标时,使用定点测光就会比较方便。不同的测光模式可以准确把握曝光以获得最佳的效果,不同的测光模式因读取取景器画面的光线范围的不同而不同。

二、曝光的控制

按下相机上的快门释放按钮时,镜头光圈接近于设置的值,快门打开指定的时间量,将成像传感器暴露给镜头通过的光线,这就是曝光的控制。通常数码相机都能使用以下3个基本控制项设置曝光:ISO速度、镜头光圈和快门速度。

1. ISO速度

ISO速度是设置曝光的基本选项,因为它控制着数码相机传感器的感光性。在所有的相机中,这都是一个可调整的设置,通常ISO速度最小约为50,最大约为800、1600。ISO数字越小,感光性越差;数字越大,感光性越强。ISO数字每增加1倍,胶卷的感光能力就会增加1倍,ISO 100的胶卷的速度和感光能力比ISO50快1倍,比ISO 200慢1倍。这样在使用时,当想让拍摄效果更好的时候,就把ISO设置为100,而在光线不足时就将ISO设置为400。我们把ISO感光度由100提高到了400,即提高了4倍,同时快门速度由1/3秒改为1/14秒也是加快到了原来的4倍。

2. 镜头光圈

镜头光圈就是一个打开镜头的装置,让光线到达传感器。光圈大小由一个f级的数字序列描述。这一系列逐渐增加的光圈大小遵循一套完美的标准化编号系统。光圈数或f级越小,光圈实际打开得越大,进入传感器的光线也越多。每次从一个f级调到下一个f级时,会使到达传感器的光线减半或加倍。光圈值与曝光时镜头的光圈打开的直径大小相关,表示为f数字,为镜头的焦距与镜头光圈打开的直径之比,例如,焦距为110m m的镜头光圈打开的直径为10m m时光圈值为f/11,光圈值的数字越小,光圈打开的直径越大,曝光时通过的光线量也就越大。对于各种焦距的镜头,光圈值都是不变的,即光圈值为f/8时,焦距24mm与焦距210mm的镜头曝光时所通过的光线量都是相同的。

3. 快门速度

光圈只控制让多少光线穿过镜头,还需要某种方法来控制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时间。这就是相机快门速度的作用。快门是设置曝光的另一个主要控制项,快门通过一系列精确的定时快门速度控制曝光的持续时间。通常,快门速度从几千分之一秒到较长的曝光时间。在拍摄移动对象时,使用的快门速度越快,就可以捕捉更清晰的动作。尽管快门速度设置通常表示为整数,但他们实际是几分之一秒。例如,如果相机的取景器显示的曝光设置为60,f/8,实际上,传感器接收光线的时间为1/60s,f/8。整秒后面通常跟着一对引号,例如:快门速度4",表示曝光时间是4秒。

4. 组合曝光

在传感器上形成图像所需的光线量由测光系统决定,要想提供所需的光线量,需要正确地组合快门速度和光圈。通常快门速度和光圈的组合有很多种,在摄影中,不是以线性比例来测量光线的,而是通过两个因素进行测量。光圈和快门速度都用称为“级”的方式来调整。增加1级意味着将光线量乘2,降低1级则将光线量除2,可以互换光圈的级数和快门速度的级数。例如:光圈扩大两级时,快门速度可以快两级。这就维持了总体的曝光程度。如表1所示,该表显示了5种光圈和快门速度的组合,所有这些组合都获得相同的曝光。

三、曝光模式

镜头光圈的主要功能是让光线进入相机。没有光圈,相机就无法感光。控制光圈大小的能力可以完全并且精确地控制多少光线可以达到相机的传感器。最大光圈较大的镜头通常称为“快”镜头,最大光圈较小的镜头称则为“慢”镜头。镜头速度越快,对焦时取景器越亮。

1. 光圈优先模式

让相机选择正确曝光所需的相应快门速度,对景深的控制是曝光设置中最关键的部分时,就应该选择这种曝光模式。这是一种半自动模式,由用户选择镜头的光圈,相机则用合适的快门速度与之匹配。光圈的选择取决于使用的镜头,但有时相机可能无法提供匹配的快门速度,此时必须更改光圈或ISO才能使用相机快门速度范围内的速度。使用光圈优先的一个原因是控制景深(DOF)。景深是指哪部分场景能够清晰可见,较浅的DOF意味着只有很少的一部分图像区域是清晰的,较深的景深则意味着图像中的较大区域(焦点的前面和后面)都是清晰的。DOF取决于几个方面(见表2):

使用光圈优先的第二个原因是控制快门速度。大光圈可进入更多的光线,所以可使用较快的快门速度。因此,要确保相机使用最快的匹配快门速度,可将光圈设为大(或最大)。拍摄运动或在暗淡光线下拍摄时这很有用,设置小光圈可确保相机设置较慢的快门速度。捕捉连续的运动时很有用。

2. 快门优先模式

如果主要考虑拍摄对象的移动,而不是主要考虑景深时,就可以使用这种模式。快门优先模式对于夜间摄影和室内摄影而言也是出色的选择,因为此时必须使用非常慢的快门速度才会获得可接受的曝光。与光圈优先类似,这也是一种半自动模式,但是由用户设置快门速度,相机则尝试提供匹配的光圈。如果没有合适的光圈,则必须改变快门速度或I S O。要想最大限度地减少因为移动所导致的图像模糊,可设置较高的快门速度。无论是拍摄的对象正在移动,还是您从移动的车辆上进行拍摄。所需的快门速度取决于移动的速度和方向,因为较快的快门速度让传感器暴露在光线下的时间较短,所以可能需要大光圈或较高的ISO。如果使用闪光灯,还应该保证相机的最大闪光灯在同步速度内。

3. 手动曝光模式

曝光的偏差显然是由相机的测光能力引起的,相机的测光模式对测光的准确度大有影响。大自然的光线变化莫测,对于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的拍摄对象以及摄影者的不同创意表现来说,单一的测光模式实在是捉襟见肘了,所以才有众多的测光方式用于不同的环境中提高曝光的准确度,即便如此,仍然不能满足很多特殊的场合和情况。在手动模式中,快门速度和光圈设置都可以控制。通常相机会提供图形或数字显示,提醒现在的曝光设置与建议曝光量之间的差别,加号表明曝光量比建议值要高,减号表明曝光不足。一般情况下,由相机来测定整个画面的光线亮度,并确定最佳曝光量,然而当拍摄白花和雪景等白色较多的对象时,相机会错误地判断出“光线充足”,并自动拍摄出色调较暗的照片。曝光补偿是改变画面的整个明暗状况或颜色饱满状况的有效手段,当希望画面的颜色更加饱满时,用自动曝光指数减1档曝光补偿,减少1/3至1档的光线量。如果希望整个画面明亮一些,用增加曝光补偿的方式增加作用于底片的光线量。

4. 场景模式

一般而言,数码相机都提供了多种场景拍摄模式,即相机内预先调节好光圈、快门、焦距、测光方式及闪光灯等参数值,以便于那些经验不足的用户拍出有一定质量保证的数码相片,主要有人像模式、风景模式、全景模式、夜景人像模式、动态模式和微距模式等。

(1)人像模式:此模式主要用来拍摄人物相片,如证件照。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大,做出浅景深的效果。而有些相机还会使用能够表现更强肤色效果的色调、对比度或柔化效果进行拍摄,以突出人像主体。

(2)风景模式:拍摄风景名胜时,数码相机会把光圈调到最小以增加景深,另外对焦也变成无限远,使相片获得最清晰的效果。

(3)全景模式:拍摄超宽幅度的画面时,数码相机会在每张相片后留出多余位置,帮助摄影者连续拍摄多张风景相片,再组成一张超宽的风景照。

(4)夜景模式:夜景模式一般有两种,前者使用1/10秒左右的快门进行拍摄,从而有可能导致曝光不足。而后者则使用数秒长的快门曝光时间,以保证相片充分曝光,相片画面也会比较亮。上述两种都使用较小的光圈进行拍摄,同时闪光灯也会关闭。

(5)夜景人像模式:在夜景中拍摄人物,数码相机通常会使用数秒至1/10秒左右的快门拍摄远处的风景,并使用闪光灯照亮前景的人物主体,闪光灯通常会在快闪关闭前被触发。

(6)动态模式:用来拍摄高速移动的物体,数码相机会把快门速度调到较快(1/500秒),或提高ISO感光值。

(7)微距模式:用来拍摄细微的目标,如花卉、昆虫等等,数码相机会使用“微距”焦距,并关闭闪光灯。

四、结束语

摄影就是通过相机来控制光的过程,曝光就是这种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就是能捕捉拍摄对象的总体色调范围,理解光线的表现力,是对光线如何表现或隐藏摄影目标的质感的理解,对不同光线给某一景物带来不同的氛围的感受,通过选择合理的测光模式,进行适当的曝光选择,把这种理解与感受转化为图像表达出来。

参考文献

[1]向群,易林.数码摄影的曝光技巧[J].数码方阵,2006,6:49~51

[2]乔治·史葛著,潘洁明,谢永青译.相机使用技巧[M].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3]Jeff Wignall著,张波译.数码摄影工坊—曝光[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

学科价值的理论初探 篇10

关键词:学科,价值,学科价值

价值是实践的内在尺度和基本指向。“物的价值因人而异,客体的价值依主体而定”,具体的主体性是一切价值的根本特性。(1)对学科价值的研究有利于对学科形成理性的价值判断,从而正确引导学科的建设与改革。

1 价值的内涵

价值的本质是“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关系”和“客体主体化的内容与程度”。所谓“客体主体化”,是指主体按自己的面貌(尺度和需要)改变了、影响了客体,使客体越来越适合于主体,服务于主体,打上主体的烙印,即把主体的尺度运用于客体,主体尺度变为客体变化的准则。(2)

价值,实质上是人类活动中双向内容的一个方面,是主客体动态统一过程中的一项内容;价值的本质,是指“客体主体化”的过程和内容,是一种“以主体尺度为尺度的主客体关系”。

2 价值的类型

在划分价值基本类型时,应时刻把握价值的本质在于客体满足主体需要这一基本线索。

(1)按价值关系的主体承担者——人的需要来划分。价值是一种主体性概念。从主体角度划分是最基础的划分。价值可以相应地分为三种:物质价值、精神价值和物质-精神综合价值。这是对人的物质和精神共同需要的满足,或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的统一,这一类的价值有:科学的社会价值、人类实践活动的价值、文明、社会进步、人的解放和全面发展等。

(2)按价值关系的客体承担者来划分。从客体角度划分实质上是对人类认识和改造的对象本身进行价值分析,看客体从哪些方面能够满足主体的不同需要,可分为物的价值、精神现象的价值及人的价值。(3)

3 学科价值

学科价值是价值在学科中的体现,通过以上对价值本质的分析,不难看出价值有三个最基本的要素:主体需要、客体属性及人创价活动。所以,我们在研究学科价值时也应包含这三个基本要素。首先要研究学科的属性,其次研究主体对学科的需要,还要研究学科的主体化过程。

3.1 学科的本质

学科是知识形态、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的统一体,是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的需要,通过自身的认知结构与客体结构互动而形成的一种既有利于知识传授又有利于知识创新的组织体系。其中,学科的知识形态是学科的核心,活动形态是学科的基础,组织形态是学科的表现形式。知识形态是学科的本质属性,而活动形态和组织形态是学科的非本质属性。(4)下面对学科三个属性进行价值分析:

(1)学科的知识形态是学科的本质属性,学科具有全面育人的属性,学科知识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情感和思想的体现以及人格力量的外化。在知识的研究、编撰、传授和创新活动中,人所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本身,还包括知识所蕴含和表达的智慧、情感和思想,从而提升人的整个人格。因此,学科的精神价值包括审美价值、认识价值、道德价值等。人类具有能动性,可以把精神变物质,如科学知识带动生产力的发展,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就某些个体而言,知识可以改变命运,改变其生活条件等,这些都表现为物质价值。

(2)学科的活动形态是围绕学科的知识形态进行的,包括科研活动、编撰活动、知识传授活动及知识创新活动。这种形态最能反映主客体关系,体现了目的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的统一,即物质消费价值与物质生产价值的统一,精神享受价值与精神生产价值的统一。我国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作为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体现了物质消费价值;科研活动最终还是服务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一点体现了学科的物质生产价值;知识的编撰、传授及创新活动实际是对精神产品进行储存、传播和新的创造,这体现了精神生产价值;知识的传授及创新对被教育者和教育者来说也是占有和享用社会精神产品的过程,同时带来精神享受价值。事实上,每一精神价值,都同时既是精神享受价值,也是精神生产价值。精神产品的每一次享用,都同时生产出新的精神(下转第145页)(上接第89页)状态,因此,精神享受的过程在直接的意义上是精神生产的后加工过程。

(3)学科的组织形态,既包括知识的组织形态,也包括以知识活动为纽带而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组织形态。实际上,大学就是学科的一种组织形态,它既是学科的集聚地,又是学科的策源地,也是学科知识和学科新人产生的主要场所。大学以其得天独厚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成为学科发展的主要阵地。学科的组织形态犹如价值的生产加工厂,满足着主体教育和发展的需要,是实现主体的个人和社会价值的载体,是个人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的平台。“贡献”是个人的社会价值的实质和核心,“享用”是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的条件和手段。(5)学科培养人才的功能最终是为了向社会输送人才,而个体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必先汲取学科的给养,首先实现精神享受价值,再实现精神生产价值。个人的自我价值并不是一种抽象的个人价值,而是个人的现实社会价值在自身上的体现。任何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都是占有实现一定社会价值成果的过程,是一个社会生活的过程。(6)

3.2 主体对学科的需要

主体对学科的需要当然也包括物质需要、精神需要及物质-精神共同需要。主体以学科的组织形态为媒介,通过学科的活动形态,获得学科的知识形态,从而进行创价活动。这种主体的需要包括科学发展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受教育者的需要等。任何一门学科,作为科学体系的一部分,其发展要受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的影响,是大学学科发展的原动力。社会需求成为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源泉。当今社会在越来越依赖于学科发展的同时,还越来越控制和影响着学科的发展,需求是学科发展的不竭动力,这种需求不仅为学科发展提供丰富的材料,还为学科发展提供大量的课题。离开社会发展的需求,学科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科的发展尽管受社会需要的规约,但也应满足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不仅仅是满足社会需要的工具,在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之前,受教育者应先很好地享受精神价值,而精神享受价值与精神生产价值是统一的。

3.3 学科主体化过程

学科主体化是客体主体化在学科中的具体运用。所谓学科主体化,是学科主体为了教育或发展的需要,按自己的面貌(尺度和需要)改变、影响学科,使学科越来越适合于主体,服务于主体,即把主体的尺度运用于学科,主体尺度变为学科发展变化的准则。这也是学科价值的本质所在。

学科价值来源于学科所固有的属性,取决于主体教育或发展的需要,产生于学科的主体化活动。学科价值研究的重点就在于研究学科的属性如何更好地满足主体的需要,适合于主体,服务于主体。

参考文献

[1]李德顺.学科与学说:价值研究的层面[J].哲学动态,2002(10).

[2]李德顺著.价值新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3:73.

[4]孙绵涛,朱晓黎.关于学科本质的再认识[J].教育研究,2007(12).

上一篇:网络师生互动平台下一篇:细菌病原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