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变动度

2024-06-19

产业结构变动度(精选八篇)

产业结构变动度 篇1

学者们使用多种方法对消费结构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秦海林 (2006) 对我国农村居民收入情况以及消费结构的差异关系进行了分析, 指出农户对各类消费品的边际消费倾向和与农户收入高低成负相关关系。收入从低到高的居民的边际消费总和倾向依次是为1.33、0.88、0.763、0.688和0.596。并指出其差异主要在于食品消费的支出。张红伟 (2011) 采用2008年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品支出截面数据, 运用ELES模型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动态进行了分析。对消费结构的研究既有以全国农村与城镇为研究对象的分析, 又有对部分省份的研究。林文芳 (2011) 以福建省县域居民为研究对象, 并基于空间相关性和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对居民收入与消费结构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指出可支配 (纯) 收入对居民的各类消费支出具有很大的影响, 但是对八大类消费影响强度大不相同。赵桂婷等 (2011) 利用时间序列数据对河北省的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统计分析, 研究了在特定时间段里选定区域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另外, 学者们也对黑龙江省的消费支出进行了研究。付会霞等 (2011) 也运用ELES模型, 从边际消费倾向、基本消费支出和收入弹性3个方面对黑龙江省城乡居民的消费支出结构进行了分析。付会霞等 (2012) 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 把统计数据分三个时间段, 分析了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第一段 (1995-1999) , 占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比重占前三位的依次是食品、家庭设备用品和医疗保健。第二段 (2000-2004) ,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衣着、居住和医疗保健。第三段 (2005-2010) ,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交通和通讯、医疗保健和食品。交通和通讯支出有望成为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未来几年的消费热点。

1居民消费支出及其构成

由表1可以看出, 在八大类消费项目中, 随着时间的变化, 消费比重逐渐发生变化, 由起初的食品和服装占较大比重, 转变为居住和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的比重连年攀升。

2居民消费结构年均变动度测算

垦区消费结的变动的程度使用消费结构变动度指标K进行测算。消费结构变动度表示一个地区在一段时期内各消费项目构成变化值的绝对值之和 (赵桂婷与李国璋, 2011) , 根据研究的需要, 使用的两个公式分别为:

其中i为各消费项目, j为各报告期年度, K为消费结构变动度值, Ci0为i个消费项目基期构成百分比, Cij为同一个消费项目报告期构成的百分比。

消费结构变动度是用来考察某时期内消费结构的变动程度, 结构变动度值越大说明消费结构的变动程度越大。将结构变动值除以观察期年数得到年均结构变动度 (k) 。其计算公式为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统计局编.黑龙江垦区统计年鉴1991-2013 (6-8、7-5、7-7与7-8农场职工家庭平均每人全年消费性支出) .说明:1998年统计年鉴中的1997年的人均年消费支出“2644.47”元与该年食品以及衣着等供8个项目的人均年消费支出合计值“2495.67”元不等, 故采用了后者进行分析.

说明:根据表1中数据计算获得上表的百分比, 即消费支出构成.

其中:n为年数, n-1为观察期年数。

赵桂婷与李国璋 (2011) 、吴瑾与周博雅 (2011) 在计算消费结构变动度时都是按5年进行的阶段划分, 本文也按5年划分时间段, 并对黑龙江垦区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度进行测算, 测算结果如表3所示。

单位:%

说明: (1) 由于从统计年鉴上未获得1991-1993年“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这一消费支出的数值, 所以按5年分段进行统计时就有2个时间段, 即1990-1992年与1993-1997年未获得年均消费结构的变动度数值. (2) k2是以1990年为基期, 以1991-2012为报告期计算的各消费项目的年均消费变动度.

从消费支出变动的总和来看, 依据表3对数据完整的三个阶段进行分析如下: (1) 1998-2002年为9.76个百分点, 2003-2008年为11.35个百分点, 2008-2012年为11.32个百分点。这三个阶段的居民年均消费结构变动值均大于5%, 说明黑龙江垦区居民消费结构变动幅度较大。 (2) 2003-2008年与2008-2012年的消费结构变动度基本上稳定在11.3%左右, 即变动幅度虽然大, 但是基本稳定。

从消费支出项目构成看, 在1990-2012年间, 分成5个阶段看, 所有消费项目的变动度均呈现出波动的趋势;在23年期间, 年均消费结构变动度最大的是食品 (9.96%) , 变动度最小的是其他商品和服务 (1.12%) , 按年均消费结构变动度从小到大排列依次是:医疗保健、居住、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交通通讯。由于“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这一消费项目数据在研究期间内不完整, 故没有参加上述排序, 但是可以看出, 在可排序的三个研究阶段内其值分别是1.05%、0.85%和1.44%, 波动幅度虽然比较小, 但是有增加的趋势。

3结论

在研究的23年内, 从消费支出构成项目看, 黑龙江省垦区居民人均食品消费支出变动幅度最大, 其他商品和服务消费支出变动幅度最小;从消费支出总和来看, 近10年的两个阶段均表现出较大的波动幅度。

参考文献

[1]付会霞, 赵俊平.黑龙江省城乡居民消费结构比较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11 (13) :8122-8124.

[2]付会霞, 彭民, 李碧芳.黑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变的灰色关联分析[J].中国证券期货, 2012 (12) :181.

[3]秦海林.农村消费结构的户间差异与农户收入分配[J].财经科学, 2006 (224) :90-96.

[4]赵桂婷与李国璋.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动的时序分析[J].经济问题, 2011 (7) :70-72转112.

[5]张红伟, 吴瑾.我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实证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1 (1) :19-24.

[6]林文芳.县域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与收入关系分析[J].统计研究, 2011 (4) :49-56.

流通革命与我国流通产业的结构变动 篇2

一、流通革命的兴起及历史演进

历史上每一次的技术或制度的重大变革,都会引起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变革,这就要求处于生产和消费之间的流通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适应生产和消费的发展,从而引发了流通领域中的一系列重大的变革。所谓的“流通革命”,则是对流通领域历史性变革过程的总称。

流通革命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西方国家的三次零售革命。第一次零售革命开始于17世纪的中期,1852年,在法国巴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家百货商店。百货商店一改传统零售业的产权形式和经营方式,将现代企业制度和经营管理方式带入零售业,成为历史上第一个实行资本运作和集约化经营的大量销售组织,为现代零售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不久,第二次零售革命又开始兴起,1862年,在美国出现了连锁商店这一新的零售组织形式。连锁商店的出现,改变了零售业经营规模扩张的方式,由原来的单店扩张转变为连锁扩张,从而避免了单店扩张可能出现的规模不经济,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第三次零售革命始于20世纪30年代。1930年,一种新的零售业态――超级市场在美国诞生。超级市场对原来的销售方式进行了创新,采取了开架销售、自助式购货的销售方式。超级市场的出现掀起了一场零售技术的革命,将专业化、社会化生产方式引入零售业经营,并为后来运用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管理创造了条件。

流通革命则是零售革命的进一步延伸和拓展。“流通革命”一词最早出现于日本。20世纪60年代,超级市场及连锁经营被引入日本,引发了日本流通业的巨大震荡。日本学者林周二认为:日本的流通机构其构造特点是以小型零售商店为主,而超级市场的发展,将推动零售店铺的大型化,独立自营的中小零售商店的比重会下降。同时,日本的流通机构存在着流通渠道长而复杂的问题,以大批量销售为特征的超级市场的发展,将排除作为中间环节的批发企业,缩短商品的流通渠道。这种变化被称为“流通革命”。

按照日本学术界的观点,日本共发生了两次流通革命。第一次流通革命始于20世纪60年代,主要包括超级市场和连锁经营的出现,流通技术的革新,以及由此带来的批发、零售机能的变化等。但是,由于受到交易惯例以及政府相关政策的限制,此次流通革命并未带来整个流通领域的成本降低和效率的提高。直到90年代的后半期,日本再次兴起第二次流通革命。此时,由于折扣商店等以廉价为特征的新业态的出现,导致被称之为“价格破坏”的低价倾向,给整个流通业带来巨大的压力。价格破坏使流通领域的收益下降,迫使整个流通渠道的所有环节,包括制造业、批发业、物流业等均在经营方式、组织形式以及管理技术上进行变革,从而出现“渠道全体效率化”的新局面。归纳起来,流通革命所带来的.巨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零售业态的多样化。流通革命首先是零售业经营方式的革命,从而不断涌现出新的零售业态。随着零售革命的深入,在原来传统超市的基础上,又相继出现了大型综合超市、折扣店、仓储店、购物中心、以及便利店、专卖店、品类杀手等多种业态形式。

2.批发机能的复合化。批发业面对价格破坏和渠道缩短的挑战,也调整了自己的经营战略,通过开发各种新的机能,如商品配送机能、商品开发机能、信息机能、金融机能和零售支援机能等,开辟出新的经营领域,创造出新的服务价值。

3.物流功能的社会化。在流通革命的进程中,原来依附于商流过程的物流过程摆脱了对生产和销售的依赖,从商流中独立出来,成为承担储存保管、流通加工、运输配送、委托代理等一揽子作业的物流企业。物流业的产生使流通领域内部的社会分工进一步深化,从而大大提高了流通的效率,物流业也成为除制造业利润、商业利润之外的“第三利润源”。

4.商业组织的网络化。在

[1] [2] [3] [4]

产业结构变动度 篇3

一国 (或地区) 的进出口商品结构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 (或地区) 进出口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对于一国 (或地区) 来说, 进出口商品结构比贸易总量更能体现出其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禀赋和对外贸易政策等。因此, 分析进出口商品结构及其发展轨迹, 并判断其结构的合理性问题, 对于把握一国 (或地区) 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发展态势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政策调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 一般是指不同类进出口商品构成状况是否有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果一定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能够支持支柱产业的发展、减弱瓶颈产业的制约, 促使产业结构向着更加合理利用资源的方向调整, 这样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能推动经济较快增长, 因而就是合理的, 反之则不合理。

针对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的研究一直以来都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沈利生、吴振宇 (2003) 利用投入产出理论中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概念, 分析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性, 提出了外贸产品结构合理度指数的计算公式, 指出该指数越大, 外贸产品结构越合理。向锦、康赞亮 (2006) 计算了2000年我国17个产业出口商品的合理度指数, 指出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不尽合理之处, 提出从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出发, 化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合理确定传统出口产业、出口支柱产业和战略性出口产业, 从而通过对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调整实现我国经济结构和出口结构的优化升级, 进而促进外贸增长。杨松 (2005) 、王建军和马序昌 (2005) 、唐宜红和杨琦 (2007) 、高颖林 (2008) 则分别研究了浙江、新疆、北京和江苏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 并对结构改善进行了优化分析。耿献辉 (2010) 基于1987—2007年的数据考察了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趋势及其合理度的变化轨迹。杨丽华 (2011) 运用改进后的影响力系数和推动力系数, 重新构建了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和调整指数, 对我国近10年来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进行了分析, 发现我国的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呈现先扬后抑的趋势, 说明其合理性有待改进。姚君 (2013) 从产业结构和外贸商品结构的视角入手, 引入出口需求对各产业的生产诱发系数和各产业对进口需求的依赖系数作为权数构建了外贸商品结构的合理度指数, 指出我国外贸商品结构与产业结构发展基本相匹配, 但存在过度依赖第二产业的现象, 建议通过优化外贸商品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以上的研究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分析框架, 探讨了我国不同地区进出口商品结构的现状, 并对不同阶段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进行了分析, 然而现有的研究在选取我国或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时, 大多只对某一时段上的进出口商品结构进行分析, 较少对不同时段进出口商品结构做比较分析。另一方面, 北京作为首都, 在“十二五”时期着眼于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 打造国际商贸中心, 面临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 调结构、保增长的战略任务, 这也给北京市外贸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在此背景下, 本文主要借鉴沈利生、吴振宇提出的外贸产品结构合理度指数的计算公式, 利用投入产出模型, 对比分析2002年和2007年北京市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其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的匹配程度, 考察北京市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的变动, 进而对其合理性作进一步的深入比较和分析, 以便从中得出政策启示。

二、数据选取和评价方法

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2002—2012年《北京市统计年鉴》和2002年、2007年《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

对于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性的度量, 本文借鉴沈利生、吴振宇 (2003) 所构建的合理度指数, 比较外贸结构的合理性问题。先通过计算所有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来确定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 每种出口商品的影响力系数乘以该商品占全部出口商品的比重为该商品的影响力, 全部出口商品的影响力之和, 称为出口商品的合理度指数;用公式表示j产业的影响力系数Tj:

公式中, 是列昂惕夫逆矩阵中第j列系数的总和 (列和) , 是n个列和的平均值。影响力系数反映了某一产业增加一单位最终产品时, 对国民经济其他产业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拉动程度与平均程度的比较。影响力系数大于1, 表明该产业的拉动程度超过全部产业的平均水平。影响力系数越大, 则拉动作用就越强。通过将全部产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序, 排在前面的产业即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利用影响力系数表示出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

公式中, EXTj是j产业中出口产品的影响力, EXj是j产业中产品的出口额, EX是全部产品出口总额。出口产品的结构排序与影响力系数排序越匹配, 出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越大, 出口产品的结构越趋向合理;全部出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为:

该指数衡量一国或地区出口商品结构的整体合理度水平, 不同年份的合理度指数反映了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方向。一国或地区全部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越大, 说明其出口商品结构相对更为合理。

同理, 通过计算所有进口产品的推动力系数来确定国际贸易中的瓶颈产业, 每种进口商品的推动力系数乘以该种商品占全部进口商品的比重为该商品的推动力, 全部进口商品的推动力之和, 定义为进口商品的合理度指数。用公式表示i产业的推动力系数

式中, 是供给逆矩阵中第i行元素的总和 (行和) , 该数值大小不同, 表明需要各行业增加的完全供给量不同。若各行业以同等程度提高增加值, 要求各行业增加的供给各不相同, 供给要求高的产业就是瓶颈产业。是n个行和的平均值。Si反映了当各个产业都增加一个最终产品时, 第i产业提供的完全供给程度与平均程度的比较。推动力系数大于1说明该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在全部产业中居于平均水平之上。该系数越大表明推动作用越大。把国民经济中全部产业的推动力系数排序, 排在前面的产业就是瓶颈产业。有了推动力系数, 就可表示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

式中IMSi是i产业中进口产品的推动力, IMi是i产业中产品进口总额, IM是全部进口产品总额。进口产品的结构排序与推动力系数排序越匹配, 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越大, 进口产品的结构越趋向合理;全部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为:

一国或地区全部进口商品结构合理度指数越大, 说明其进口商品结构相对更为合理。

三、北京市进出口商品结构特征及变动

从进出口总额来看, 如图1所示, 2002—2012年北京市进出口总额总体持续上升, 特别是2003—2008年外贸进出口总额呈现快速增长态势。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 北京市外贸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外部需求全面收缩使得2009年进出口总额显著下降。2010年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之后, 北京市进出口商品总额开始稳定增长, 2010年北京市外贸规模达到3014亿美元, 在全国各省 (市) 中排名第四位, 占同期全国进出口总值的10.3%, 已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的外贸主力。2012年北京地区外贸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4000亿美元大关, 达到4079亿美元, 再创历史新高。从图1还可以看出, 2002年以来北京市进出口总额总体逐步上升, 其中进口总额增长尤为明显, 这也反映了北京地区商品进口不只是满足自身需要, 其大部分主要用来满足外埠经济发展的特点。

从商品结构来看, 北京市进出口商品结构持续优化。如表1所示, 2002年以来, 电子通讯设备制造、信息服务和软件以及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产品部类在北京市的总出口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 其在出口中所占平均比重达90%以上, 已形成出口主导产业群。而服装皮革制品等产品出口占比下降, 北京市出口商品结构以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导, 技术含量越来越高。

数据来源:根据2002—2012年《北京市统计年鉴》数据整理所得

从进口来看, 如表2所示, 北京市进口商品结构总体也以工业制成品为主。2002—2007年, 通讯机电及运输设备产品居北京市商品进口额第一位, 但已经出现下降的态势, 而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综合技术服务业在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出现递增的趋势。

四、北京市进出口商品结构合理度分析

(一) 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和出口商品合理度指数分析

根据2002年、2007年《北京市投入产出表》可以计算出2002年和2007年北京市各产业部门的影响力系数, 识别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及其排序变动情况, 通过比较影响力系数判断北京市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及其合理度的变化轨迹 (详见表3和表4) 。

影响力系数越大的产业, 其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越强, 也就越能成为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产业。表3和表4中计算结果表明:

第一, 通过影响力系数排名可以找出北京市的支柱产业, 这些产业的出口对北京市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扩大这些部门的最终需求可以有效地拉动北京市的经济增长。通过对比2002年和2007年北京市影响力系数排名前十位的支柱产业可以发现:北京市的支柱产业主要集中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工业制造业, 这也符合北京市经济发展阶段和总体经济发展水平。与2002年相比, 2007年北京市主要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 表明上述支柱产业对北京市经济发展的影响力在不断增加, 可有效拉动北京市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第二, 出口产品的影响力系数排序和出口产品的结构排序越一致, 出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越大且出口影响力越大, 表明这类出口产品的结构越合理。在2002年和2007年,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不仅影响力系数位于第一, 其出口比重也是北京市42个出口部类当中最大的, 因此其出口影响力排名第一。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影响力系数排前十位的产业与出口影响力排前十位的产业并不一致。一种情况是由于影响力系数排名靠前, 而出口结构排序靠后, 二者排序不匹配从而导致出口影响力不显著。比如影响力系数排名第二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其2002年在北京市出口总额中所占比重并不大, 出口结构排序第十三位, 因此其出口影响力排名为第十二位;2007年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影响力系数排名仍为第二, 但是在出口结构排序为第七, 因此其出口影响力排名上升至第六位。这表明有必要使资源更多流向这些影响力大但出口不足的产业, 使其凭借强大的影响力拉动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另一种情况是影响力系数排名靠后的产业部门, 由于其出口比重大, 出口结构排名靠前, 因而其出口影响力显著。比如2002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影响力系数为0.7933, 其排名在北京市仅为第39位, 但出口结构排在第三位, 其出口影响力位列第四;2007年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影响力系数0.9824, 排名上升到第25位, 其出口影响力也上升至第三位。属于这种情况的行业主要有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综合技术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服务业部门, 这表明北京市服务业的影响力和主导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第三, 计算可得2002年和2007年北京市全部产品出口的合理度指数分别为1.12709596和1.18154308, 表明北京市出口商品结构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和趋势发展。

(二) 北京市的瓶颈产业和进口商品合理度指数分析

通过计算2002年和2007年北京市各产业部门的推动力系数, 可以识别北京市瓶颈产业及其排序变动情况, 比较进口推动力系数从而可以判断北京市进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及其合理度的变化轨迹 (详见表5和表6) 。

推动力系数越大的产业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越显著, 其发展不足也就越容易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瓶颈产业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可以通过进口来弥补缺口, 因此扩大瓶颈产业的进口、加快产业发展可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协调发展。表5和表6计算结果表明:

第一, 对比2002年和2007年北京市推动力系数排名前十位的支柱产业可以发现:北京市的瓶颈产业主要集中于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化学工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等行业。这表明能源、原材料供应和交通运输服务业是北京市经济发展的最大瓶颈, 扩大这些产业的进口或加快其发展, 可以削弱其制约作用, 促进经济发展。北京市的瓶颈产业在2002年和2007年期间发生了一些变化:与2002年相比, 金融业2007年推动力系数排序退出前十名, 显示随着我国加入WTO承诺逐步兑现, 北京市金融业开放程度逐步提高, 其对北京市各部门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在逐步减小;排名前十位的化学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推动力系数有所下降, 表明这些瓶颈产业对北京市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所减小。批发零售业和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的排名进入前十位, 成为制约北京市经济发展的瓶颈产业;除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之外, 金属冶炼及压延业、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的推动力系数均有所增长, 这也表明这些瓶颈产业对北京市其他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有所增大。

第二, 当进口产品的推动力系数排序和进口产品的结构排序越一致, 进口产品的合理度指数越大则进口推动力越大, 表明这类进口产品的结构越合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推动力系数排前十位的产业与进口推动力排前十位的产业并不一致。一种情况是推动力系数排序靠前, 但进口结构排序靠后, 二者排序不匹配从而进口推动力排序较后, 表明进口产品的结构不尽合理。比如交通运输及仓储业, 2002年其推动力系数排第七, 但其在北京市进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大, 进口结构排序第十九位, 因此该部门的进口推动力排名仅为第十六位, 表明该部门产品的进口结构不尽合理;2007年其推动力系数排第四, 但其进口结构排序第七, 即加大了对该部类产品的进口比重, 因此该部门进口推动力排名上升到第五, 表明该部门产品结构有所优化;另一种情况是推动力系数排名靠后的产业部门, 由于其进口比重大, 进口结构排名靠前, 因而其进口推动力显著。比如通用专用设备制造业, 2002年其推动力排名第十二位, 但进口结构排序第二, 因而其进口推动力排名第五, 2007年其推动力排名第十一位, 进口结构排序第六, 因而其进口推动力排名第六, 这表明该部门产品进口推动力排名靠前主要取决于其进口所占比重排名靠前。通讯机电及运输设备产品的进口呈现下降态势, 因而其进口推动力也相应下降。

第三, 从北京市进口商品结构整体合理度水平来看, 2002年和2007年北京市进口合理度指数分别为1.643495497和1.558558639, 表明北京市进口商品结构不尽合理。

五、结论

本文首先从2002—2010年北京市进出口商品总额得出北京市进出口商品结构总体以工业制成品为主, 但资源性产品进口增长较快的特点, 然后利用北京市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数据, 基于投入产出模型, 对比分析了北京市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合理度及变动情况, 发现北京市进出口商品结构与北京市的支柱产业和瓶颈产业发展不完全匹配, 出口商品结构总体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发展, 但进口商品结构还有待进一步优化。

针对北京市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动及合理度分析, 结合北京市“十二五”时期对外经贸发展规划, 本文建议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优化北京市的进出口商品结构。

(一) 优化进口商品结构。

应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消费品进口, 进一步发挥央企和民企总部优势, 提高北京市进口在全国的资源配置作用;发挥首都会展经济优势, 充分利用“进口商品购物节”、“进口商品网上展示汇”等多种形式促进进口。

(二) 优化出口商品结构。

尽管北京市的支柱产业以制造业为主, 但仍面临处于国际分工下游, 产品附加值低的困境, 高新技术产品所占比重依然很低, 且绝大部分使用国外核心零部件或关键性技术, 因此增加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是保证北京市出口持续增长、出口商品结构趋于合理的必由之路。应出台相关的扶持政策, 鼓励自主创新和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 加大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出口政策支持力度, 从而引导企业调整出口商品结构, 逐步实现出口结构的战略升级。

参考文献

[1]沈利生, 吴振宇.外贸产品结构的合理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3 (8) .

[2]向锦, 康赞亮.我国出口结构的现状及其优化初探[J].国际贸易问题, 2006 (7) .

[3]杨松.浙江省出口产品结构合理性研究[J].浙江统计, 2005 (7) .

[4]王建军, 马序昌.新疆外贸结构实证分析[J].新疆财经, 2005 (4) .

[5]唐宜红, 杨琦.北京市对外贸易商品结构合理度的实证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 2007 (9) .

[6]高颖林.基于投入产出模型对江苏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分析[J].新西部, 2008 (8) .

[7]耿献辉.我国进出口商品结构变动及其优化[J].经济学家, 2010 (8) .

[8]杨丽华.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评价指标的构建及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1 (8) .

[9]姚君.基于投入产出分析的外贸商品结构合理性评价[J].价格月刊, 2013 (1) .

[10]国际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2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08.

[11]国际统计局国民经济核算司.2007中国地区投入产出表[M].中国统计出版社, 2011.

产业结构变动度 篇4

目前,我国工业正处于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时期,从中国制造发展模式向中国创造发展模式转变,在此过程中,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健康发展是实现我国工业发展模式转变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升工业创新系统发展程度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市场体制的改革是推动工业创新系统发展的关键环节,而推动市场价格体系合理变动是重中之重。我国的价格体系改革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能源和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需要继续深入,迫切需要建立环境价格形成机制等。众多学者对价格体系与科技创新系统的关系进行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生产要素价格不合理是阻碍我国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如过低的劳动力价格会阻碍生产中劳动节约型技术的发展,使得我国工业长期处于低端产业、低附加值的国际分工地位[1],阻碍了产业转型升级[2]; 我国能源要素价值被严重低估,其价格长期与市场价格相背离,使得工业产品的价格未能全面反映环境成本[3],从而抑制了环境规制的效果[4],导致了环境污染程度加剧,另一方面也导致了资本- 能源、劳动力- 能源的替代效应减弱,抑制了节能型技术的发展[5];生产要素价格的扭曲还会导致要素错配水平[6,7],从而对全要素生产力的提升产生不利影响[8],也会对研发投入产生负面影响,通过 “挤出效应”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从而使得整个社会的创新水平受到影响[9]; 产品价格的低估也会对行业的技术进步率产生不利影响,尤其是一些行政管制的工业产品或者服务品,如于良春等[10]学者的研究表明行政垄断下的铁路运输业价格较低不利于该行业技术效率的提升,刘家悦等[11]学者的研究表明低碳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相对价格下降阻碍低碳资本投入到低碳技术研发领域进行低碳技术的创新。

以上研究均表明价格体系与科技创新系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关系。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研究价格体系波动情况与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发展程度,来探究价格体系对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倒逼机制是否真正发挥作用,判断出目前两者所处的协同阶段,为我国价格体系的进一步调整和规范提供理论支撑。

2 价格体系对工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影响机制

2. 1 价格体系及科技创新系统概述

价格体系又称价格结构,包含生产要素价格和商品价格,生产要素价格又包含原材料、能源及动力燃料价格及劳动力价格等。价格体系的变动能够较为全面反映出市场需求与供给及政府调控的综合程度。目前,我国的市场化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价格体系的改革是市场化改革的关键部分,通过价格体系的改革,能够不断使商品和生产要素合理化,进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生产效率。

科技创新是指某个地区或国家科学和技术发展的程度,衡量技术要素和知识要素发展的能力。科技创新系统是指包含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的综合系统。本文主要从产出角度来度量科技创新系统的发展程度,在科学发展情况方面,主要用科技论文、专利权情况等指标来衡量; 在技术创新方面,主要用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程度来表示。

2. 2 价格体系对科技创新系统的影响

价格体系对科技创新系统演变的影响路径有两种: 一种是通过产品价格作用于科技创新系统的拉动式路径; 另外一种是通过生产要素价格作用于科技创新系统的推动式路径。

( 1) 产品价格与科技创新系统的关联关系。产品的市场价格波动最能体现市场对该商品的认可程度。如果产品的价格呈现剧烈下降趋势,表明该种产品需要及时更新换代,这就要求企业研发出更高水平的、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从而引发企业的科技创新行为,提升企业的科技创新水平; 如果产品的价格呈现上涨趋势,那么企业则会更提升自己的生产技术水平,增大供给力度,满足市场的需求,从而推动企业增加生产过程阶段的研发投入,促进高性能高产能的生产设备研发及生产流程的优化,促进科技创新水平的提高,如图1 所示。在现实中,产品价格传递的是市场需求的信息,企业为了获得超额利润会积极迎合市场需求,从而引发企业的技术创新行为。这种创新更多的是渐进式技术创新,因为这种创新模式的成本较小,有利于企业降低创新的风险。

( 2) 生产要素价格对科技创新系统的影响。生产要素的价格是通过利润推动企业进行科技创新的。当生产要素价格提高时,企业的利润空间就会受到挤压,从而推动企业考虑降低生产要素的单位使用量,或者提高生产要素间的优化配置,提升生产要素的投入产出效率,进而提高企业的利润水平。在此过程中,仅仅依靠管理制度来推动生产要素节约是不够的,因为能源要素及劳动要素的节约能力是有限的,如图2 所示,因此,必须通过科技创新来解决成本过高的问题。科技创新可以充分地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在已有要素投入量的基础上增大产出量,能够直接规避较多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弥补管理创新所产生的局限性,从而推动了企业研发生产的协同发展。

图1价格体系对科技创新系统的拉动式路径

图2价格体系对科技创新系统的推动式路径

3 协同度模型与指标体系构建

3. 1 创新驱动协同度模型构建

在孟庆松等[12]的复合系统协调度模型的基础上,借鉴陶长琪等[13]、吴伟军[14]、刘志迎等[15]学者对协同度模型改进的研究成果,本文构建了包含价格体系和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度模型。该模型包含2 个部分,即价格体系及科技创新系统内部的协同度模型及两者之间的协同度模型。

3. 1. 1 价格体系及科技创新系统内部的协同度模型

设科技创新系统为e1,其子系统的序参量为e1j,代表科技创新系统的第j个指标值,其值越大代表各个科技创新系统的有序度就越高; 相反,则会越低。子系统序参量有序度的测算公式为:

通过公式( 1) 可以看出,u1( e1j) 的值位于0与1 之间,其值越大表示对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的贡献就越大; 反之,则越小。为了得到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度u1( e1) ,需要将u1( e1j) 的值进行综合评价。本文采用的是线性加权法来计算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u1( e1) ,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wj表示科技创新系统的第j个指标值e1j的有序度u1( e1j) 对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u1( e1) 的作用程度。本文根据CRITIC法计算了的wj值[16]。

同理,假设价格体系为e2,其子系统的序参量为e2p,可以求得u2( e2p) 。

3. 1. 2 价格体系及科技创新系统间的协同度模型

假设在基期时点的科技创新系统的有序度为u10( e1) ,价格体系的有序度为u20( e2) ,考察期t时点的科技创新系统的有序度为u1t( e1) 和价格体系的有序度为u2t( e2) ,则2 个不同创新驱动子系统间的协调度模型如下:

其中,。

由公式( 3) 可知,C12的取值在- 1 ~ 1 之间,其值越大,代表科技创新系统和价格体系的协调发展程度越高; 反之,则越小。该值是由这2 个子系统共同决定的。

3. 2 指标体系的构建

关于价格体系评价指标没有定论,学者们根据研究需要构建了不同的价格体系指标,如丁志国等[17]将消费者价格指数及生产者指数作为价格体系的评价指标,研究了美国市场流动性对中国价格体系的影响; 郝枫[18]选择劳动、资本及产品价格作为价格体系指标,研究了价格体系对中国要素收入分配影响。本文的研究主要是为了测度工业生产中所投入的人力物力及产出品价格等变动的内在协同度及与科技创新系统变化的外在协同度,因此,我们选择了原材料、能源及动力类价格情况、劳动力价格及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作为价格体系的指标。

我国学者对科技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取得了众多的研究成果。基于不同的研究目标,学者们主要从科技创新投入与产出角度构建了众多的科技创新系统评价指标体系,如张宝生等[19]、王宏起等[20]主要基于科技创新产出角度构建了科技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 李柏洲等[21]、雷彦斌等[22]、刘伟等[23]主要从投入与产出两个角度构建了科技创新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本文的研究目标是考察价格体系变动与科技创新产出的内在关联关系,因此采用了王宏起等[20]学者的指标构建方法,基于科技创新产出视角构建了科技创新系统评价体系。科技创新系统应包含科学研究情况和技术创新程度。其中,科学产出情况包含发表科技论文数、科技专著出版数及专利授权数; 技术创新情况应包含产品创新情况和工艺创新情况,主要用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及生产设备自动化的程度来表示,如表1所示。

3. 3 数据来源

科技创新子系统的各个指标值及制度创新子系统的政府创新投入指标值均根据 《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的资料整理得来; 价格体系的所有指标值来自 《中国统计年鉴》。

4 实证研究

4. 1 价格体系及科技创新系统内部的协同度

4. 1. 1 价格体系内部的协同度

价格体系内序参量的有序度与协同度变动趋势如图3 所示。由图3 可见,2001—2013 年,价格体系内的协同度均值为0. 424; 2008 年之前,价格体系内的协同度低于0. 5,总体水平较低; 2009 年之后,价格体系内的协同度水平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由0. 578 提升到0. 918; 价格体系内的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和劳动力价格的有序度的年平均值分别为0. 401、0. 439 和0. 434,价格体系内的协同度与以上指标有序度的弹性值分别为1. 694、1. 266 和1. 766。以上数据表明,我国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的改革较为滞后,其市场化的程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而劳动力价格和工业品市场化的程度较高,其价格改革力度较大;从弹性分析的结果来看,工业出产品的价格波动对价格体系的协同度的影响较小,而劳动力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及动力购进价格对价格体系的影响程度较大。

图3 2001—2013年我国价格体系内部序参量的有序度与协同度变动趋势

4. 1. 2 科技创新系统内部的协同度

2001—2013 年,我国工业的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均值为0. 438,略高于价格体系内的协同度。其中, “十五”期间的工业科技创新系统内的协同度为0. 085,“十一五”时期和 “十二五”时期前3 年的工业科技创新系统内的协同度分别为0. 496 和0. 903; 发表科技论文情况、专利权情况、科技专著出版情况、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有序度分别为0. 448、0. 454、0. 413、0. 436 和0. 445。 这表明我国科技创新系统内的各个因素从无序逐渐过渡到有序的状态,且其协同水平在逐渐提高,如图4 所示。

图4 2001—2013年我国科技创新系统内序参量的有序度与协同度变动趋势

科技创新驱动系统与发表科技论文情况、专利权情况、科技专著出版情况、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有序度的弹性系数分别为1. 228、1. 186、1. 841、1. 116 和1. 077。这表明科技专著出版的情况对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发表科技论文情况和专利权情况,而产品创新和工艺创新的影响力最小。

4. 2 价格体系和科技创新系统间的协同度

价格体系与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及与各指标的弹性值变动趋势如图5 所示。

图5 2001—2013年我国价格体系与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度及与各指标的弹性值变动趋势

从图5 可以看出,价格体系和科技创新系统间的协同度呈现出先低速增长后高速增长的变化趋势;在 “十五”期间,价格体系和科技创新系统间的协同度的平均值为0. 109,表明在此时期内两者融合度较低,价格体系的改革与科技创新的发展并未产生较强的协同作用;“十一五” 期间,价格体系和科技创新系统间的协同度平均值为0. 47,说明该段时间内的科技创新系统和价格体系的改革处于相互协同的初级阶段;“十二五” 期间,价格体系和科技创新系统间的协同度平均值为0. 881,说明两者已经进入到深度融合的时期,两者的协同效应的作用逐步显现,价格体系的逐渐完善刺激了创新主体的科技创新动力。

从各个序参量的有序度对科技创新系统与价格体系协调度的影响力来看,价格体系内的各序参量有序度的影响力较大,其平均每提升1 个百分点,就会引起价格体系与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平均提升1. 75 个百分点; 价格体系内的原材料、能源与动力价格的影响力最大,其每提升1 个百分点会引起价格体系与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提升1. 894,表明这个领域内的价格改革是推动价格体系与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发展的关键因素; 而科技系统内的各序参量有序的影响力则落后于价格体系内的各序参量有序度的影响力,大约为1. 393。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对我国工业价格体系与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度进行了研究。首先,对两种系统内部的构成进行了分析; 其次,建立了两者的协同度的测算模型;最后,根据此模型对我国工业价格体系与科技创新系统的协调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如下:

( 1) 我国工业价格体系与科技创新系统协同度水平呈现明显的阶段性增长特征。其中, “十五”期间的协同度水平远低于 “十一五”和 “十二五”期间的水平,价格体系内的各序参量有序度的影响力要远大于科技创新系统内参变量有序度的影响力,而价格体系中的原材料、能源与动力类价格指数是影响协同度变动的最主要因素。

( 2) 我国工业价格体系与科技创新系统内的协同度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并呈现阶段性特点,价格体系内部协同度要小于科技创新系统内部协同度,这表明价格体系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入,尤其是生产要素价格体系的改革。

产业结构变动度 篇5

在水文学中受回水顶托影响因素的水文站, 水位流量关系受下游回水顶托, 使水位抬高, 产生变动回水, 水面比降减少, 与不受回水影响相比较, 同水位下的流速、流量均减少。这种情况下, 流量测验方法直接影响实测流量的精度。为了更精准的得到实测流量资料, 解决方法为利用增加测速垂线和延长测速历时, 从而达到预期的效果。

2 不确定度的概念

水文测验国际标准中, 用不确定度表示水文测验成果的质量, 测验数据的不确定度也是一种误差的表示方法。测验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所含有的一个参数, 用以表示测量值的分散性和可依赖程度。

不确定度是指测量结果的正确性的可疑程度。用于表示测量结果可能出现的具有一定置信水平的误差可以达到95%范围的量。不确定度的大小反应了测量结果可依赖的程度。不确定度小, 表明测量更接近于真值, 可信度高。

3 误差的性质

测量值的误差按性质分一般分为粗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是因为某种突发性的因素造成的, 也称伪误差。偶然误差也称为随机误差, 偶然误差无规律性, 而对误差的总体, 却存在一定的统计规律;在一般情况下, 随机误差符合正态分布规律。系统误差是测量条件中某种特定因素的系统性影响而产生的误差, 对测量结果的影响具有累计性。水文资料成果的系统误差对资料成果的影响很大, 误差的大小直接影响资料的使用价值。因此应尽量消除或减弱系统误差的影响。

4 流量测验误差

根据水文行业标准以及多年水文测验经验, 流量测验误差包括随机误差、未定系统误差、已定系统误差、伪误差。已定系统误差必须进行修正, 含有伪误差的测量成果必须剔除。在流量测验中, 随机误差采用置信水平为95%的随机不确定度描述。

5 流速面积法单次流量不确定度

5.1 流速面积法单次流量测验误差

流速面积法计算通过实测断面流量的公式为:

式中bi为实测断面流量, m3/s;m为测速垂线数;为di第i部分流量的宽度, m;为d軈i第i部分流量的平均水深, m;为v軃i第i部分流量的平均流速, m/s。当测速垂线数m→∞时, 实测流量Qm→Q (通过断面的流量真值) , 实际工作中因测验方法的限制, 在受下游回水顶托的水文测验情况下, 需改变测速垂线数和测速历时来达到实测流量 (Qm) 接近于真值 (Q) 。

根据水文行业标准GB50179-93的规定, 在分析流量不确定度时, 首先应对流量的独立分量进行分析。当在相同条件下对流量的独立分量作n次独立测量时, 改独立分量的相对标准差应按下式估算:

测流断面所测的每次流量, 可以看成在相同条件下对流量进行了n次独立测量, 所以断面流量可以表示为若干个独立分量的函数。

5.2 单次流量测验误差来源

由流量计算公式和流量测验的方法可以看出, 当采用流速仪法测流, 且采用传统的计算方法时, 其误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 测深误差和测宽误差; (2) 流速仪检定误差; (3) 测有限测速历时导致的误差; (4) 测速垂线测点数不足导致的垂线平均流速计算误差; (5) 测速垂线数不足导致误差。

5.3 单次流量测验总不确定度的计算

根据规定, 各站在进行流量测验前, 均应作流量测验的相关误差实验, 并且得出相关的实验成果。鉴于本站实际情况, 不具有实验条件。因此, 结合本站的流量测验方案, 拟采借鉴行业标准规范实验成果的技术指标, 对本站流量测验按下列进行估算。

5.3.1 流速仪法的流量测验总不确定度应由流量测验总随机不确定度和总系统不确定度组成, 并应按下列规定估算:

(1) 总随机不确定度应按下式估算:

式中X'Q—流量总随机不确定度 (%) ;

X'm—断面Ⅲ型随机不确定度 (%) ;

X'e—断面Ⅰ型随机不确定度 (%) ;

X'p—断面Ⅱ型随机不确定度 (%) ;

X'c—断面的流速仪率定随机不确定度 (%) ;

X'd—断面的测深随机不确定度 (%) ;

X'b—断面的测宽随机不确定度 (%) 。

(2) 总系统不确定度应按下式估算:

式中X"Q—流量总系统不确定度 (%) ;

X"b—测宽系统不确定度 (%) ;

X"d—测深系统不确定度 (%) ;

X"c—流速仪检定系统不确定度 (%) 。

(3) 总不确定度应按下式估算:

式中XQ—流量总不确定度 (%) 。

(4) 已定系统误差可按下式估算

式中—流量已定系统误差 (%) ;

—Ⅲ型误差的已定系统误差 (%) ;

—断面Ⅱ型误差的已定系统误差 (%) 。

5.3.2 实测流量总不确定度计算

以某站2014年实测流量分析计算为例, 实测流量相关值与各分量技术指标见表1:

总随机

(3) 已定系统误差:uQ=um+us=-0.7%

(4) 允许总随机不确定度:XQ=±6%允许系统误差:uQ=-2~1%

(5) 结论:合格。

6 结语

在受回水顶托影响的测站, 鉴于受测验条件的限制, 流量测验误差的减少和不确定度的计算, 可以鉴行业标准规范实验成果的技术指标, 利用增加测速垂线和延长测速历时手段, 从而达到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

参考文献

[1]GB50179-93河流流量测验规范.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1993.

珠海市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篇6

在国家“十二五”规划中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特色产业体系的思想指导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已成为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珠海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提出率先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建设幸福珠海和建设生态文明新特区的发展意见。产业结构作为经济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调整也已成为珠海经济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根本性措施。

一、珠海市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珠海市的经济发展,根据其发展特点可以分为三个时段。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至邓小平南巡。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迅速起步,逐步形成自有的工业体系。第二阶段是邓小平南巡到21世纪之初。这一阶段的特点是经济发展处于徘徊状态,相对于珠三角区域其他地市,珠海市由于缺乏相应的产业支持,发展乏力。第三阶段是新世纪以来,珠海市完善相关产业支撑体系,加强与周边地区合作,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由表1中数据和图1的变动趋势,本文主要对第二阶段以来珠海市产业结构变动趋势进行分析。

(一)第一产业在 GDP 中所占的份额从 1995 年的 5.92%下降到 2010 年的 2.68%

这种变动的过程与珠海本身的定位及发展特点相关。珠海市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定位为经济特区后,主要方向即往工业化方向发展。在发展的第二阶段,珠海市已经基本进入工业化社会,因此第一产业比重占据较小比重,并且随着工业化程度的推进,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一直保持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不太大,约3个百分点左右。随着经济的增长,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比重越来越小,目前,农业占珠海国内生产总值的份额约1/50,这与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农业GDP的份额下降的规律相符。

(二)第二产业所占比重略微上升

从1995—2010年上升了3%左右,呈缓速增长趋势,但总体发展变化不大,一直占有GDP份额的一半的水平。特别是1995—2000年发展较为稳定,在50%左右波动。说明进入工业社会后,珠海市的经济发展反而进入停滞不前的状态,处于经济发展徘徊期,工业发展缺乏持续增长能力。这是由于这一阶段,珠海市在继续推进轻工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提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珠海市虽然较早完成了进入工业化社会的任务,但并没有遵循产业结构升级的一般规律,而是跳过重工业化产业发展直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如果在区域合作较好的情况下,珠海市这一选择是合理的,但珠三角地区整体仍以轻工业为主进行发展,没有形成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支撑环境,珠海市自身也没有具备这种条件。因此,这种选择使得珠海市传统工业没有得到相应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也踌躇不前。但新世纪以来,第二产业表现出一定的增长趋势,这是由于在《珠海市十二五发展规划》等纲要指导下,在建成珠港口西岸交通枢纽城市及高校人才聚集地的形成的前提下,为珠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珠海市三次产业 GDP 值及产业结构

资料来源:1995—2011 年珠海统计年鉴

(三)第三产业总体发展趋势较为稳定

从1995—2010年,基本都在保持40%和45%间波动。珠海市的第三产业主要由六大行业构成:批发零售和餐饮业、运输邮电仓储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旅游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珠海市第三产业呈现门类齐全、各业并举、服务多元化、全方位的格局,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在产业结构发展过程中,不管处于哪一阶段,一直较为重视第三产业的发展,因此,第三产业发展良好,但在进一步发展的突破口上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总体来说,三次产业变动的总体趋势是,第一产业比重呈下降趋势,二、三产业占经济发展的主体位置,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均发展较为稳定。

由上分析可以得到珠海的产业结构随着经济的发展已经有所改善,较早就进入工业化时代,并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第一产业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但与其他的发达国家的发达地区相比,这一比例随经济发展变化不大,提升后劲不足。据世界发展报告1995年测算,大多数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都在50%以上,第二产业的比重都相对较低,保持在20%—40%的水平。因此,珠海市在产业结构中仍然存在着第二产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有待继续提高的结构偏差。

二、珠海市产业结构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根据工业化理论,在进入到以第二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阶段后,第二产业比重表明工业发展水平,一般情况下,第二产业比重越高,表明工业化水平越高。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珠海市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由第二部分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珠海市的产业结构趋于工业化程度更高,主要是第一产业比重基本达到后工业化时期,但第二产业比重却一直高居不下,与此相对应的是第三产业比重却长期徘徊不前,这与后工业化时期的产业结构要求不同。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按后工业化前期规律,产业结构中的第三产业比重应该开始逐步上升时,珠海第三产业比重却异常的出现波动性下降。如果前面对珠海进入后工业化阶段的判断正确,那么,这一时期珠海的产业结构变动频率应继续保持较高水平,而这种低迷状态只能反应珠海在前一时期的产业结构变动是一种产业结构异化状态下产生的,违背产业结构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可以判断,珠海的产业结构表现出一种不健康的状态,表现在其经济发展上则是一种欠稳定状态。

(二)产业结构失衡

产业结构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质量,随着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依次升级调整。钱纳里等人对工业化进程的描述,揭示产业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如果产业结构调整出现了与一般规律不相符的现象,就表明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存在不一致,最终将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珠海市的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出现第一次产业比重下降过快,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情况,这说明珠海产业结构变动的不合理。珠海市在设市之初工业基础薄弱,但经过20世纪80年代的发展后,第二产业占GDP比重迅速上升到50%以上,但是珠海并没有发展重化工业,轻工业的发展也并不迅速,因此,这种产业结构上的情况反映了珠海自身产业结构的畸型格局。

三、珠海市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及建议

(一)深化和促进第一产业

第一产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一切生产的首要条件,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珠海市作为经济特区之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第一产业,尤其是现代农业和海洋产业。

现代农业以珠海台湾农民创业园、斗门北部生态农业园和万山海洋开发试验区为主要载体,重点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水产科技研发、农业生态旅游,加快形成具有岭南特色的都市型、外向型、生态旅游型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打造珠三角外向型水产品物流基地、城郊现代农业高新技术发展试验区、亚太地区著名的滨海生态休闲农业旅游城市。海洋经济重点发展东部海洋产业集聚带、西部临港产业集聚带和六大海岛群组成的海岛经济功能区,推进建设现代临港工业集群、物流中心、滨海旅游功能区、新型“海洋牧场”、“数字海洋”工程,打造具有领先水平的蓝色产业带和科学发展的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万山区加快发展海岛旅游、海洋科技和现代渔业,创建国家级综合海洋开发试验区。大步提高海洋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实现“规模庞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海洋强市标准。

(二)调整和提高重点产业的发展

1.以珠三角区域重化促进珠海产业结构优化

珠三角区域产业重化转型是必然取向。广东对于产业布局主要依托现存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展开,珠海在珠三角区域较具有较高优势的产业集中在航空博览业、临港工业和生物制药等,这也是珠海未来产业结构优化的选择。

2.发挥临港优势、促进临港产业发展

珠三角区域发展和利用水平较高的港口主要集中广州、深圳和香港的珠江口东岸,包括珠海在内的珠江西岸港口尚未得到充分利用。主要原因在于前期的发展主要围绕香港这一国际桥头堡开展。随着珠三角区域重化产业的发展,珠江口西岸港口将迎来发展的契机。珠海高栏港是珠江口西岸中具有自然条件并已得到相应开发的不多的港口之一,其临港产业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结合广东省石化产业的发展,高栏港将获得飞速发展,建设成为广东省重要的临港化工基地,重点发展环境友好的新型专用化学品和新型材料,并向江门延伸产业链,与粤西地区的石化产业形成产业集聚。

3.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已有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是珠海传统的高新技术产业,应积极利用珠三角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际促进以电子信息为联结的产业提升。结合石化产业的发展,加强石化产业下游产业发展是实现石化产业范畴效应的要求。生物医药是我国战略性主导产业之一,珠海生物医药产业已有一定基础,横琴岛开发及良好的自然环境条件,可以成为珠海发展生物医药的条件。广东现代产业发展布局中,明确提出建设珠海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结合横琴岛开发规划,珠海将在生物医药上得到较大发展。

(三)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珠海成为珠江口西岸核心城市的关键在产业,而最有条件突出重围成为核心产业的就是现代服务业。在珠中江三市未来的产业发展中珠海的现代服务业呈现明显的优势,珠海应将现代服务业作为决定前途和命运的战略产业来对待。

珠海的众多优势都是发展现代服务业极为有利的条件。“双港”及便捷的交通基础设施优势,以及万山群岛发展深水港的潜在优势,是发展大物流业的有利条件,而物流业发展,又势必带动商贸流通业发展。独具特色的海滨海岛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独特优势。一流的宜居环境和“最具幸福感城市”品牌以及已独具特色的大学园区,为研发设计等创意创新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条件。根据珠海的现实情况,作为高端服务业的重点项目应该以旅游业、物流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商务会展业、文化创意产业、及房地产业七大产业为重点,做大现代服务业产业群。

参考文献

[1]H·钱纳里,M·赛尔昆.发展的格局[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9.

[2]曾建平.珠三角一体化背景下的珠海市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2.

[3]周达文.对珠海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研究[D].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

[4]刘志标.珠海产业结构优化研究[J].珠海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5).

[5]珠海统计局.珠海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6]珠海市人民政府.珠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

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消费的影响 篇7

1. 产业结构分类

产业结构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又被称为国民经部门结构。产业结构关系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类型和生产模式。根据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提出的三次产业分类法来看, 现在提及的产业结构包含着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是农业类, 包括农业、渔业、林业、畜牧业和采集业等等;第二产业是工业类, 包括采矿业、电力、建筑业等等;第三产业则是服务业, 是国民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产物。三大产业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国民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称为社会市场经济初级发展阶段的产物。初级的社会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主要从事为了生存、满足口腹的农业生产, 此时的社会整体经济实力较差, 人们用来生产经营的工具就是人自身, 人们对享受生活的需求和追求程度较低。举个简单理论加强理解, 这个第一生产阶段的人们就处于马斯洛需求理论的第一个阶段—满足生理需求。

第二产业建立在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快速发展, 主要包括电力、建筑、采矿等等工业项目。这种产业建立在国家资源基础上, 通过使用效率大幅度提高机器设备进行生产经营, 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同时, 也促进了整个社会的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整体生产力的提高。

第三产业就是我们常常提及的服务业。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服务, 不论是你享受着别人对你的服务, 还是你对别人付出的服务, 多种多样的服务需求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在享受服务的同时拉动第三产业迅猛发展, 提高整体经济水平。这个阶段的人就如马斯洛需求理论说的满足了上一层生理需要, 开始转向追求精神层面的需求。近年来, 第三产业突飞猛进, 对整个国家经济消费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2. 产业结构的转型

产业结构分为三大产业, 每种产业在人们的生活中都相当重要。第三产业是逐步在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基础上形成并开展。因此, 对于产业结构转型, 我们应该予以重视。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主要表现在两个阶段: (1) 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这种情况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分析其历史经济原因, 是由于我国承接了欧美国家外包的工业建设、产品生产, 在国内设置了厂房。再加上我国改革开放顺利实施的历史背景, 配合上人们不断增强的生产意识, 从而造成第二产业突飞猛进的局面。这个时期在历史上出现了著名的“亚洲四小龙”, 新加坡等四个国家 (地区) 是最早承接欧美国家第二产业外包并且第二产业迅速发展的代表。

(2) 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 我国第三产业比重开始大于第一产业比重。这充分表明了我国第三产业在80年代迅猛发展, 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中比重逐渐降低的情况。

3. 目前我国的产业结构

随着经济水平提高, 人们对于享受型消费的关注越来越多, 第三产业在20世纪80年代之后迅速地发展。尽管目前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良好, 但是我国产业结构仍是第二产业为主导, 第三产业比重略大于第一产业的状况。不过在2013年, 第一产业占比10%, 第二产业占比43.9%, 第三产业占比46.1%, 首次出现了第三产业产值超过第二产业的情况。不过这是个例, 大方面我国依然在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通过分析我国的产业结构, 我们可以知道以下两方面内容: (1) 我国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比重最大, 证明我国已由传统农业国转变为现代化的工业强国。我国的主导产业也由农业生产转变为工业制造, 这是简单农垦向机械化的过渡, 是国家越来越科学化、效率化、机械化的体现。 (2) 分析第三产业比重大于第一产业的现状, 可以看出我国人民对享受性需求的消费逐渐增多, 人们生活更为轻松舒适, 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产业结构越发合情合理。

而结构变动度是考察平均每年消费结构变动程度, 本文结构变动度计算公式为:

其中, i表示消费结构中的消费项目, X1i表示报告期i消费项目占总消费的比重, Xi0表示基期i消费项目占总消费的比重。结构变动度值越大, 说明消费结构变动幅度越大。

AIDS模型为:

其中P*是Stone价格指数, 因为要对食品、衣着等消费品进行分析, 所以i取值从1到7。

首先, 为更好的阐述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比例, 我们列出了分析1978至2012年三大产业比重的表格, 如下:

通过观察上述表格数据, 从1978年开始第一产业占比28.2, 第二产业占比47.9, 第三产业占比为23.9, 而到2012年第一产业占比为10.2, 第二产业占比45.3, 第三产业为44.6。通过分析:第一产业的比重逐年下降, 第三产业比重不断上升, 并逐渐超过第一产业。同时第二产业比重从1978年到2012年都占据着最大比重。这些数据进一步佐证了我国的产业结构类型, 近年来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 第三产业逐渐上升, 第二产业占据最大比重。

其次, 为进一步探讨国民经济发展现状, 收集2009年至2013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GDP) 总体指标值和涨跌值的资料, 列出如下表格。参见表2:

通过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可得:我国近年来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多, 而在具体分析其原因后, 我们得知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离不开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 离不开日渐提高的经济水平和劳动效率, 这为国民日常消费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物质保证。

接着, 通过从1997年到2009年全国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状况来计算消费结构变动度以及结构变动贡献率:如下所示:

由此可得:2000年-2003年, 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变动度最大, 家庭用品及服务有大幅度提升, 食品医疗贡献率达到百分之71.65%, 2003年-2006年, 文教娱乐用品依旧变动度最大, 食品衣着位居其次。2006年-2009年, 医疗保健成为变动度最大的门类, 贡献率高达38.75%。因此, 国内城镇居民逐渐跨入富足性消费中, 文教娱乐在人们消费中的影响也不断增加。

最后, 通过运用计量软件Eviews6.0估计联立方程组进行证实, 由于可加性约束存在, 估计时需删除一个方程以避免共线性, 被删除方程估计参数可通过可加性、其次性、对称性等约束关系计算。其中,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AIDS模型估计结果如下所示:

由此可见, 城镇和农村居民对食品都会存在一种硬性需求, 农村居民食品支出弹性要比城镇居民少, 因为农村居民存在自给自足的思想和劳动现状, 城镇居民在食品方面的要求也相对较高, 口味和营养指数会随产业结构的变动而上浮。

二、国家生产与消费

1. 我国消费现状

随着经济水平增强,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国民消费水平也随之改变。消费水平改变比较明显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恩格尔系数下降。恩格尔系数是用来表示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数据比例, 是国际通用的一种衡量居民支出的参考系数。当前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人们的收入水平不断增加。家庭生活中用于食品消费的比例逐渐下降, 恩格尔系数逐渐下降。 (2) 居民用于精神和享受型消费的比例不断上升。伴随着经济增加, 人们的收入不断增加。社会总体资源不断增加, 人民生活得到了保障。为了提升生活幸福感, 人民不断参加旅游、购物、购书看书等等, 这些精神追求的消费比例不断增加。

2. 我国的消费发展现状

目前, 由于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不断增加, 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日渐增长, 为国民生活提供了物质基础,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物质得以保障的基础上, 人们越来越关注精神需求, 国民消费中精神文化以及娱乐的消费比重在总消费支出中比重中不断上升。

3. 我国消费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收入增多带动了国民消费水平增加, 但是, 我国消费结构中依然存在以下5方面问题: (1) 消费结构不够合理, 结构性生产过剩。在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现状下, 我国仍旧注重发展生产, 导致市场中某些产品出现生产过剩现状。这在另一方面可能会导致通货膨胀, 价格下跌等经济问题。 (2) 宏观经济中, 国民个体消费率仍比较低。尽管我国经济消费总额在不断增多, 但由于我国人民长久消费观比较保守, 国人喜欢将三分之一的收入存入银行、购买保险等而不是用于消费。这种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人的个人消费能力, 也造成了总体国家消费指数增长速度依旧比较缓慢。 (3) 我国国家东西部消费结构不合理。由于我国东南部地区经济较为发达, 为居民消费提供了良好物质基础, 而西部经济发展较缓慢, 整体经济实力较低。为了更好对比东西部消费结构, 我们可认真研究下列表格, 参见表3:

通过研究上表数据可得:东部城镇和农村消费均值均大于西部城镇和农村消费均值, 这佐证了中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现状。而东西部城镇农村的消费标准差系数更是反映了当前城镇消费大于农村消费的现状。因此, 通过对整张表格的分析, 我们可以得知当前的经济发展不够合理, 东西部消费不平衡的现状。 (4) 城乡消费结构不合理。由于城市经济的发展快于乡镇经济的发展, 同时城市公共设施、物质基础好于乡镇经济的基础设施, 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城镇居民消费类型和消费倾向是不一样的。 (5) 第三产业虽在不断地发展, 但从整体上看依旧不够成熟。当前第三产业发展比较滞后, 不能满足人们的消费需求。

三、产业结构变动与消费的关系

1. 产业结构变动与消费

当前国家产业结构是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第一产业比重逐渐降低。这种产业结构变动对我国消费结构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影响: (1) 第二产业发展, 形成了我国生产主体为工业、建筑业等。第二产业发展促进了国家第二产业的支出、投资和对外贸易增加, 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经济水平, 为消费提供了保障。 (2) 第一产业建设为我国居民物质生活提供了基础。我国是著名的农业大国, 尽管近年来我国第一产业比重相对下降, 但是第一产业的重要性依旧不会改变。而第一产业的发展为国家消费提供了重要农业保障。 (3)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对我国的消费模式产生了重要影响。第三产业包含着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这种第三产业发展表明人们对精神娱乐与文化的追求逐渐提高,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同时带动了消费类型的改变。

2. 产业结构变动对消费的要求

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促进了中国产业结构变革。第二产业依旧在产业结构中占主导地位, 第三产业逐渐增多, 最终超过第一产业的现状也引起了我国居民消费总额的增加。但就目前国民消费中结构不均难题来说, 我们可以提出如下建议: (1) 增强政府宏观调控, 提高生产力, 理性地应对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首先, 实行正确财政措施, 坚持“市场需求”这只看不见的手进行需求引导。而针对国民消费不平衡的状况, 应该进行政府调控, 合理分配资源。 (2) 加快企业建设, 迎合市场需求进行产业转型。针对经济发展现状, 迎着消费者需求, 进行产品设计、生产, 进一步扩大消费者消费。 (3) 将市场定位扩展到农村, 发展农村经济, 为提高农村居民消费奠定物质基础。同时调整农业的生产结构类型, 调整第一、二、三产业结构比重, 发展出最适合农村经济发展的生产结构。 (4) 经常宣传正确消费观, 引导国内居民进行适度消费。树立好不进行盲目消费、跟风消费、贪求享受消费、奢侈消费的正确价值观。同时, 在自身收入生活条件基础下进行适度消费, 由观念转变带动整体消费总量增多。

四、结语

综上所述, 当前经济快速发展, 整个产业结构不断变化, 人们消费需求不断增多。通过对产业结构三次转型和原因分析, 我们明白:当前我国国家产业形势表现为由第二产业主导, 第三产业快速发展、第一产业逐渐降低。而产业结构变动也带来了人们消费需求改变。第一产业发展为居民提供了良好物质基础, 而第二产业发展为居民提供了工作岗位, 第三产业发展则增强了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的消费需求, 这正是产业与消费紧密联系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许昕.我国居民消费现状及成因[J].对策分析, 2010, (09) :23-25.

[2]于璐.我国消费现状及发展问题[J].计控学院, 2011, (07) :12-15.

[3]王秋石, 王一新.中国居民消费率真的这么低——中国真实居民消费率研究与估算[J].经济学家, 2013, (11) :123-145.

[4]温涛, 孟兆亮.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演化研究[J].农业技术经济, 2012, (08) :34-38.

产业结构变动度 篇8

近年来, 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迅速, 社会融资总量增加很快, 实体经济的融资渠道也在不断扩大, 社会融资结构越来越多元化, 传统的货币供应量、新增人名币贷款已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状况。在此背景下, 央行对外发布社会融资规模, 作为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新指标。

数据显示, 从2002年到2013年, 我国社会融资规模由2万亿元增加到17.29万亿元, 年均增长近20%, 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高出近9%, 2013年社会融资总量与GDP之比为30.39%, 比2002年提高了13.4%。到2014年, 第一季度社会融资规模为5.63万亿元, 其中, 人民币贷款增加3.01万亿元、外币贷款增加4253亿元、委托贷款增加7155亿元、信托贷款增加2877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增加5735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3865亿元, 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975亿元。社会融资规模的快速增长, 说明金融对经济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大。因此, 从社会融资规模角度研究金融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也显得十分的迫切。

二、实证分析

(一) 模型的构建和数据的选取

本文借鉴Harvey (1989) 、Hamilton (1994) 和高铁梅 (2006) 等人的研究, 选用状态空间模型来分析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变动的动态影响。形式如下:

本文选取2002年至2013年的季度数据为样本。根据社会融资规模的统计口径, 可以将其看成由间接融资 (银行贷款) 和直接融资 (非银行贷款) 两部分构成, 所以用两者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值表示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 记为JR和ZR。另外, 用第三产业占GDP的比值作为产业结构变动的代理变量, 记为SG。

(二) 单位根和协整检验

状态空间模型属于一种动态协整模型, 因此需要对有关变量进行单位根以及协整检验。

首先, 对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ADF单位根检验, 结果显示 (见表1) :在10%的显著水平下, SG、JR和ZR都是平稳序列。

其次, 选择Johansen协整检验法 (见表2) , 依据迹统计量的检验结果, 在5%的显著条件下, 存在协整关系, 说明产业结构、间接融资、直接融资之间有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

(三) JR、ZR对产业结构SG的动态影响

建立SG、JR、ZR的状态空间模型, 具体形式如下:

量测方程:SG=C+SV1*JR+SV2*ZR;状态方程:SV1=SV1 (-1) SV2=SV2 (-1)

从图一可以看出, 银行贷款这类间接融资对产业结构的弹性在03年之前是处于增长阶段, 04年到13年这个期间, 处于稳步下降的趋势, 表明间接融资对产业结构的作用在减弱。而非银行贷款这类直接融资对产业结构的弹性一直处于增长状态, 13年底时已经达到了0.4, 说明直接融资对产业结构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 (见图1)

(四) 结论

本文通过研究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 发现社会融资融资结构的变化与产业结构的优化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社会融资结构的优化对产业结构具有促进作用, 从长期来看, 银行贷款这类间接融资在社会融资规模中占重要地位, 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仍然十分显著, 要继续保持其合理的规模。同时, 随着融资途径的扩大, 信托市场、股票市场、债券市场、保险市场以及民间借贷市场的地位也在逐步的扩大, 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也在不断的增加, 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 对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升级起到了有效的促进作用。

三、政策建议

(一) 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多渠道推动股权融资, 充分利用其优势。发展并规范债券市场, 鼓励有竞争力的企业发行债券, 规范保险融资体系。通过构建多元化融资体系, 增加资本供给, 减少银行信贷这类间接融资的比列。

(二) 积极推进利率市场化

利率的变动会影响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因此, 要积极的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 发挥价格型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 从过去数量型为主的调控方式向价格型转变, 综合市场需求和资源配置, 实现市场供求决定价格水平。

(三) 引导民间借贷合法化

由于民间借贷隐秘性强、自由度大, 其大量资金流向房地产等高利润行业以及投机性领域, 这对调整结构的宏观政策形成强大的冲击。所以, 要逐步建立民间融资借贷合法化, 引导建立民间借贷监测体系, 将民间借贷的利率与规模逐步与宏观调控政策挂钩, 达到可监测可调控的目标。

摘要:社会融资规模作为反映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新指标, 可以表明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因此, 本文从社会融资规模角度出发, 选取2002年至2013年的融资结构和产业结构数据, 利用状态空间向量模型, 对社会融资规模的变动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关系做出定量分析, 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社会融资规模,产业结构,状态空间模型

参考文献

[1]盛松成.社会融资规模指标符合金融宏观调控市场化方向[J].资本市场, 2011 (4) :38-40.

[2]谭太平.国内信贷、货币供给对经济增长的动态影响[J].财经科学, 2011 (2) .105-108

[3]牛润盛.社会融资结构变迁对实体经济和产业结构的动态影响[J].理论探讨, 2013 (5) :19-22.

[4]周丽燕.社会融资规模视角下金融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研究[J].金融经济, 2012 (18) :137-139.

上一篇:武广铁路下一篇:心律失常患者护理